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0

传统护理学导论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 由于理论过多, 学生会感到枯燥, 兴趣度不高。基于护理学导论教学模式的特点, 选择具有适应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的方式, 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其通过将教学与讨论相结合,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基于现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 探索出了新型的教学方法, 将其定义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其将探究式教学模式与讲授式教学模式结合, 将课堂实践对分, 一半时间用于讲授知识, 另一半时间用于探究、讨论, 深化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应重视讲授与讨论时间的科学分配, 重视两者之间的衔接性, 通过间隔一段时间的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护理学导论教学应用, 其以先教后学的方式, 先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 继而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的教学方法结合, 并有效的规避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兴趣不高、课程过于枯燥、教学效果滞后等弊端[1]。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意义分析

(一)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 其具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作用。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 学生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分配课堂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 基于教师讲述的理论内容, 对其进行完善, 使其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此外, 此教学模式渗透了心理学的内容, 在讨论节阶段, 通过思维交流以及碰撞, 能够多维度解释同一个理论, 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并能够在讨论中学会如何应用积极的知识, 使其能够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间缩短, 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有限, 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 教师对大体框架进行描述, 学生基于自主学习, 多途径寻找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 吸收各种理论知识, 理性的判断所寻找到的不同关键。基于课堂的讨论, 学生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 接纳了不同的观点, 其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均得到了快速提升, 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是核心素养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应用

(一) 课堂理论知识讲述教学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并不是教师讲述之后, 由学生进行自主讨论、自主学习。基于护理学导论教学特征分析, 其更加偏重与理论,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 在前段课堂教授式教学中, 教师也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 对知识理论进行灌输。例如, 在《护士行为与素质规范》课程教学中, 其主要讲述护士应做哪些行为、不应该做哪些行为, 护士的基本素质包括哪些。

在具体讲授教学中。教师不要单单应用被动式的灌输方法, 要坚持互动性的知识教学原则, 通过课堂引导方式, 保障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教师在灌输学生相应的知识框架之后, 让学生有一个大致、准确的了解, 使学生能够在讨论过程中, 形成自身独特的思维。所以,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讲授阶段的教学, 教师虽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但要尽可能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情况, 通过科学的导入教学、讲解生动、有趣的案例, 并时不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提问, 使学生能够了解所学的课堂知识[2]。

(二) 课堂讨论教学模式应用

基于知识的讲授,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 完善, 基于所学的知识, 对以往学过的内容、本节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讲述。前半部分应用讲授式教学, 后半部分应用讨论式、探究式教学, 通过个人探究、小组讨论、组间讨论的方式, 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述。例如, 基于《护士行为与素质规范》教学模式的应用, 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话题, 并例举出一个护士的行为, 要求学生基于理论知识的讲解, 对护士的一系列行为进行思辨, 考察, 观察护士的哪个行为基于素质规范, 哪些行为严重的违背了护士的基本准则。在此过程之中, 理论知识讲授与课堂讨论出现明显的间隔, 通常情况下会间隔一个课时。学生拥有充分的个人探究时间,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上网咨询等方式, 对护士在护理中的一系列行为具有深刻的了解。在组内探讨的过程中, 小组内部吸纳个人的观点, 并对组内人员的观点进行总结, 时间为10分钟, 继而进行组间讨论, 要求每组学生代表发言, 其与小组学生基于不同的观点, 对其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 甚至有些小组提出了最佳的护理方案, 这是调查所展示的结果。基于小组的讨论,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 对学生表达有误解的地方进行纠正, 对学生没有讨论到的地方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 教师也可参与到讨论之中, 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 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3]。

(三) 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在讲授与讨论过程中, 教师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 也要充分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合其他的教学模式, 将其与对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多媒体设备教学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教师基于多媒体设备对知识点进行讲授, 对知识框架进行梳理, 利用图片、视频等, 对知识关系进行明确, 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保障。例如, 在《护理程序》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基于护理程序, 利用多媒体设备明列了树状图与流程图, 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观察、交谈、体察、记录等程序。多媒体设备可直观的了解相应的知识。当学生基于多媒体设备了解知识框架的同时, 教师为学生提供个人探究的空间, 在此过程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 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情境,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心肺功能障碍, 患有心血管疾病, 年龄为75岁老人的护理情境, 学生基于探究对该类型病人的护理程序进行明确, 需要进行哪方面的检查,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护理的基本程序为何。当学生探究、谈论结束之后, 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正确护理的视频, 学生会带着思辨思维, 准确的了解到要点。在此, 教师基于视频, 结合学生的谈论内容, 给予学生鼓励、激励, 让学生能够在放松的过程中, 思考相应的问题。

(四) 科学对分课堂评估体系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教师应坚持周期性、多样性原则, 做好科学的评估、评价工作。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分别为学生评估工作、成绩评估工作。基于课堂开展的评估工作, 教师要细致了解每个学生讨论的内容, 观察小组中是否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 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估、评价。例如, 在《护理程序》讨论中, 教师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 要求讨论不积极的学生表达观点。基于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 教师在测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 基于课堂的表现度, 谈论的积极性, 课堂出勤情况, 讨论的内容是否完善, 将其作为成绩评估的重点。此外, 教师仍需要对教学进行反思, 积极吸纳学生的意见, 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提高学生在探究、讨论过程中的内化吸收能力[4]。

四、结论

总而言之, 基于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开设, 利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能够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同时, 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见解。基于对分教学模式的应用,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 科学引导学生讨论, 不断完善此教学模式, 拓展此教学模式的空间, 使其能够发挥巨大的教学价值, 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基础能力的教学目标。

摘要:护理学导论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是提高学生护理理念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将整个教学分为讲述、吸收、讨论三个阶段, 将整个课堂对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学生讨论, 另一部分为教师讲授。本文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中的应用, 分析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阐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护理学导论,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冬翔.对分易教学平台在“2+3”护理专业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运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 2018, 36 (18) :101-102.

[2] 吴雪, 张瑞丽, 高擎擎, 等.京津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学导论》课程设置与校际合作态度比较[J].护理研究, 2018, 32 (14) :2271-2273.

[3] 杜琳.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 (09) :72-73.

[4] 刘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6, 30 (27) :3406-3408.

上一篇:HAZOP分析的关键点简述下一篇: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