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文化

2024-04-22

梅州客家文化(精选6篇)

篇1:梅州客家文化

梅州客家文化介绍

教学设计思路:

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学习情境,引领者学生一起“遨游”梅州。从中了解梅州的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梅州有一定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较全面的了解梅州的文化方面的知识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上查找资料、视频以及图片

5、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梅州的文化是怎样的吗?我想即使你身为梅州人也不一定知道一切,现在就让那个我带大家一起去大体上了解一下梅州的文化吧。

【新课教学】

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

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这些民居屹立于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神秘而绚丽的画卷,形成了客家独特的人文景观。

现在我们就大体上了解一下梅州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客家话

目前,全世界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的。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听一下客家山歌,这些都讲述了很多的故事,有婆媳之间关系的,有夫妻之间的等等,都具有很深刻的意思。

围龙式围屋:

天人合一的客家典型民居

围龙式围屋的分布,以客家聚居腹地兴宁、梅县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衍播东江流域以及环珠江口的深圳地区。

围龙式围屋的主体是堂屋。堂屋两边有衬祠,堂屋两侧为横屋。围龙式围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突出中轴堂屋,蔚为壮观。

客家山歌: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客家人能歌,在梅州青青的山梁上,潺潺的溪水边,广阔的田野里,美丽的江堤畔,你经常可听到如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视频。通过视频可以让大家对于客家山歌又以一个更加深刻的意识。

客家名菜

梅州有许多特色的食物,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比较有特色的食物:酿豆腐以及梅菜扣肉

酿豆腐

这道菜是根据北方酿饺子演化而来的,由于南方稻多而少麦,又盛产黄豆,人们便把豆腐当作饺皮酿进肉馅煎煮熟,发现味道特别鲜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关于酿豆腐的由来,有很多个版本,以下是其中一个。

从前,一兴宁人和一五华人,两人秉性相投,非常要好,结为同年。

一天,两人在兴宁县城相遇,相邀到饭店吃饭,在商议吃什么菜时,兴宁人说吃猪肉,五华人豆腐,两人互不相让争吵起来,店家怕他们吵翻,丢了生意,便想出一条妙计:用剁碎的猪肉拌上鲜美的佐料,然后酿进一块块豆腐,先煎后煮,弄得又香又甜,两人吃起来,觉得味道比单独吃一样不知好多少倍。从此,酿豆腐便成了客家名菜。

梅菜扣肉

我们常称之烧白,因地域不同而名字颇多,其特点在于颜色酱红油亮,汤汁黏稠鲜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在这里我把梅菜扣肉的制作方法简单介绍给大家,因为我觉得这个菜真的很好吃。虽然那肉看上去很肥,但是吃起来却一点也感觉不到油腻,真的很好吃

篇2:梅州客家文化

广东客家公园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城区东山小溪唇,占地面积163.2亩,总投资约1.5亿元,于10月1日开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中展示客家文化之地,规划建设项目主要有客都文化广场、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客家风情游览活动场、客家民俗文化展览等30多个景点。

广东客家公园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整体构思以客家文化为体系,以客家博物馆为核心,通过迁徙、教育、伦理、民俗、农耕等多个不同内涵的主题景区,集中展现客家文化之大成,

资料

目前公园内有广东客家博物馆和黄遵宪纪念馆,客家博物馆通过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史料,逐步发展成为客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中心。黄遵宪纪念馆主要是对黄遵宪的书斋“人境庐”、故居“荣禄第”和古民居建筑“恩元第”进行整合,展示其生平事迹和当年的生活风貌。

篇3:梅州客家民俗舞蹈初探

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从秦汉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大量北方汉人先后南迁至赣、闽、粤边界,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杂居,在历代迁移过程中,创造出代表客家人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客家文化。客家文化的产生标志着客家这一群体具有了识别客家人的标志和客家人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只产生于粤、赣、闽三角地区。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在许多客家文化事象中,无论从语言到风俗都与汉唐时期的中原文化有相类似的地方,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多元文化的聚合。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而客家民俗舞蹈在客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既保留了许多中原舞蹈的特色,并且也打上了当地土著文化的烙印,也充分体现了多元性的特征。

客家民俗舞蹈,以其独特的客家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民情为题材,借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客家民间音乐元素,采用浓郁客家地区特色的服装、道具和布景等舞美手段,艺术地反映客家人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风俗民情等,是一种民风古朴、饱含客家人思想精髓的民间舞蹈。

二、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的种类及表演形式

梅州客家民俗舞蹈以风俗道具舞为主要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舞蹈——喜庆舞和宗教舞。客家民间舞蹈,大都喜与"打"字、"灯"字、"花"字相联。"打"字是客家方言,是"耍"舞"的意思。与"灯"字相联的如《龙灯》、《船灯》、《竹马灯》、《采茶灯》等,以各种象形灯作舞蹈表演道具。称"花"的,如《打碗花》、《打笠花》、《打扇花》之类,其中的"花",并非真的植物花,而是"花样"的意思。

(一)喜庆舞

喜庆舞有舞龙、舞鲤、鲤龙会、舞竹马、舞春牛、舞船灯、采茶灯等。其中以丰顺县的舞龙和平原县的舞船灯及五华县的采茶灯较具有代表性,并在风俗节日中,表演程式保留比较完整。

1、舞龙。

舞龙有火龙、乌龙、花环龙、金龙、青龙、布条龙等,表演程式有出水、游龙、盘龙、十字、戏球、抢宝、回龙等,其中火龙、乌龙、花环龙极具特色。火龙又称烧龙,流行于丰顺县埔寨一带。龙头龙尾及各节龙身高丈余,长达30多米,均为竹篾扎腔,蒙上白纸或白布彩绘而成。龙身捆扎许多烟花、火箭、爆竹。龙队由锣鼓队、火缆队、炮仗队,花灯队、绣球、火龙组成,少则近百人,多则三四百人。丰顺埔寨的火龙是客家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2、舞船灯。

舞船灯,流传于梅州市平远县。据福建武平县志、广东平远县志记载:平远船灯由福建省武平县传入,已有2 0 0多年的历史。民间传说清代顺治帝驾临福建汀江一带,忽遇风浪无法过江,渔翁公孙摆渡送帝。帝赐金匾"渔家乐"和"夜明珠",为渔家造福。尔后便有了"船灯"舞蹈形式,每逢节日喜庆,载歌载舞以颂皇恩、庆太平。

传统的平远船灯,以单船、3人表演,歌舞结合。船灯是用竹篾扎成长1.7米至2.3米的船形,外面粘上纸,饰以彩绸和纸花,并装有顶篷。表演上只有简单的"划,荡"动作。表演时操船者藏于"船舱",弯着身子操船;船女和男青年或艄公扮演者在船头或船尾内在仅有小桌面大的范围内表演,且在船底水布的掩护下,不露足迹。后来对其进行改革,挖掘表演潜力,如传统单船表演改为多船表演,进而又挖掘其"追船"、"竞舟"、"跳船"、"漂船","旋船","汇船"等一系列丰富的表演形式,丰富了其表演内容和表现手段,加强其艺术生命力。

(二)宗教舞蹈

梅州客家民间舞蹈中,宗教舞蹈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宗教舞蹈品种繁多。佛教舞蹈有铙钹花、打席狮、打莲池、织女穿花等。道教舞有杯花、扇花、棍花、锣花、梳妆、洗马扛舞、火碗花等。在现存的宗教舞蹈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宗教舞蹈有铙钹花、打席狮、织女穿花、杯花,这几种宗教舞蹈在现今社会仍可见于宗教活动中。

1. 道教舞蹈——杯花。

"杯花舞"原是兴宁道教活动中的一个舞蹈节目。1 9世纪中叶,道教的正一道派由福建传入,正一道派以"做觋驱邪"、"安龙奉朝"等方式进行活动,为生者求神祈福。觋的表演有咬花、扇花、杯花、棍花等技艺,文与武、柔与刚相结合.有较高的技、艺性,加上曲调由山歌改编,时下"做觋"盛行。时道士朱官祥在做觋时将竹板击拍改用兴宁产的"伯公杯"(客家人餐桌上盛调料用的小碟)为道具,节奏,声音,表演都显更高技艺,成了兴宁道教活动中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做觋表演的杯花舞表现三个奶娘到茅山学法除妖的故事。舞蹈时双手各持一对白色瓷质的伯公杯,两只杯子相互敲击不同的节奏.边舞边唱民间曲调。伯公杯也就成为独特的道教舞蹈"打杯花"的道具。

2、佛教舞蹈——打席狮、铙钹花

(1)、打席狮。打席狮,也称"席狮舞"。起源于唐朝文宗太和年间。它是佛教传入梅州,结合客家文化生态后产生的一种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是群众办丧事(又称做"香花佛事")请和尚做斋、超度亡灵进行的一种技艺表演。

"席狮舞"是利用草席卷成狮头,一手牵席尾,一手举狮头模仿狮子的各种情态进行表演。有一整套固定规范的程式:一般在下午3—5时之间进行,舞狮的和尚盘腿端坐于草席,用草纸净手卷狮表示舞狮正式开始,伴随锣鼓奏出三通高亢、急速的鼓乐,狮头高昂跃出与伴舞和尚开始"出狮"、"引狮"、"舞狮"、"种青"、"偷青"、"藏青"、抢青"、"逗狮"、"入狮"等表演程式。

(2)、铙钹花。铙钹花是梅州客家传统的、至今仍然盛行的"香花佛事"项目之一,是一种相似杂耍的技艺表演。铙钹花的道具是铜制大钹,重约一公斤,直径有4 0厘米,通常有一个僧(尼)持钹表演、三、四个僧(尼)边上鼓乐伴奏,表演的花样套式主要有:单转钹、双转钹、高空飞钹、黄龙缠身、秕谷斗鸡、罗汉翻身等数十种。最惊险的是高空飞钹,将铜钹抛高一、二十米之后用手或小竹竿接住快速旋转,难度较大,富有技巧性和观赏性。具有调解气氛和聚集民众观赏功能,因而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三、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的基本特点

梅州客家民俗舞蹈在风格特点上,无不打上了客家文化的烙印,并且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点。

(一)、客家民俗舞蹈体现客家文化精神

1、符合客家人的精神特质

勤劳刻苦、开拓进取是客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勤劳刻苦是客家人在流离变迁及处在穷山恶水的环境中锻炼的。五华县的采茶灯,就生动、艺术的再现了茶农采茶的独特生活情趣,用来擦汗的袖子被艺术化为独一无二的单筒袖、扇凉用的折扇及矮矮的茶林里穿梭的矮子步,无一不体现出客家人的勤劳刻苦且乐观的精神。而"火龙舞"的整个表演过程更是体现了客家人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2、舞蹈服饰和道具的使用体现出客家的人文精神。

服饰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民族的性格。客家服饰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又与土著居民的服饰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在舞台上,只要看到有男演员"侧襟衫","大裆裤",女演员领边加滚饰,开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色调以蓝、黑,白色为主,并且头戴镶布边的凉帽,就知道这是客家人的舞蹈。这些服饰既有中原服饰的传统,又有土著民风的体现,是客家人多元文化的产物。实用的款式和朴素的颜色更体现了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气质。

道具舞蹈中如:客家凉帽、伯公杯、草席、扇子、铙钹等等,无一不是客家人的生活工具。而客家人用日常休息用的草席模仿狮子也舞得出神入化:采茶舞中的单筒袖和一把折扇道出了客家人的悲与欢。

3、宗教舞蹈形式体现客家人的多神崇信、宽厚为怀的精神

梅州俗民是多神崇拜者,有"起头三尺有神明"之说。在明清时期,佛教与客家民间信仰相结合,与传统的巫觋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出佛道不分,更折射出客家人在迁移过程中形成的容纳多元素文化的博大胸怀。梅州的宗教舞蹈大量吸收民间小调、杂耍,歌舞等。这些舞蹈虽属宗教活动,其实是汲取一些客家生活典型而编的民间舞蹈,只是被用来为宗教活动服务罢了。这种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养料为宗教服务的形式也许只有客家人的宽厚为怀的精神才能创造出这些独特的宗教舞蹈。

(二)、客家民俗舞蹈的表演特点

1、存在于综合艺术表演中

不同艺术成分的结合,是古老艺术的一个特点。大量传统客家舞蹈,也存在于不同艺术成分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客家传统民间舞蹈如《打船灯》,就综合了演唱、小戏、舞蹈、民乐演奏等艺术成分,仅是艄婆艄公和花鼓属舞蹈艺术的成分:《打狮舞》是武术、杂技、舞蹈、打击乐演奏的综合体,仅其中舞狮者、大面、驼背、猴子属舞蹈动作。

2、简洁、朴实、现实主义风格特点

客家传统民间舞蹈.有的是对劳动动作的模仿,有的是对动、植物的模拟,有的则表现对美好愿望的追求。从客家宗教舞蹈的佛道不分.以及宗教舞蹈大都汲取一些典型客家社会生活而编的民间舞蹈,也可以看出客家人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客家民间舞蹈是源于生活且理想化了的高度艺术概括,具有结构单纯,内涵集中,幽默风趣,贴近生活、动作明快和浓郁现实主义等特点。

梅州客家民间舞蹈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代表客家、更代表梅州客家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信,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梅州客家民间舞蹈将继续伴随梅州人民勤劳地、勇敢地、开拓进取地生活并发扬光大。

结束语

梅州客家民俗舞蹈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尚属于空白。许多文献资料只是简短的、介绍性的、零散的状况。本文作为对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的初步探索,还有很多有待专家指导、批评、指正,并希望能为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抛砖引玉,把传承与推广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梅州市志》梅州人民政府印刷1998年

【2】、《客家民俗》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客家摇篮赣州》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4】、《平远年鉴》平远人民政府印刷2007年

篇4:梅州客家老屋

时空边缘的惊叹

联芳楼位于梅县白宫镇新联村,从白宫镇路口进去还有不近的路,它偏居一隅,却将古今中外的建筑元素融会贯通,如耸立在静谧田野上的一个突兀的惊叹号,它在客家建筑中是一个异数与特例。我曾在小书《客家漫步》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燕窝外部凹凸不平,一些树枝和草秆参差交错,但是,燕窝内部却极其光滑整洁,其圆润程度是任何一个泥瓦匠的手艺所无法比拟的。这种轻外重内的生存观念与客家人极为契合,客家人身上奔涌着的流浪血缘使他们不太计较外部环境的舒适与否,而是着重于内部的调适。……在我看来,客家土楼不管是圆楼、方楼、八卦楼还是五凤楼,其建筑特征都颇似燕窝。客家土楼的外部追求坚固与实用,内部却修饰得较为舒适。那些用生土夯筑起来的外墙,显得寒酸和粗糙,而庭院却是那么空寂而洁净,木质的栏杆上还雕龙绘凤。”联芳楼不仅在结构上玲珑剔透,浑然天成,而且修饰得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称得上美奂绝伦。

联芳楼的外观巧夺天工。中央及左右两个门厅都在四根直径近一米粗的白色罗马柱烘托下,挺拔地向上升腾,显示出宫殿一样的高雅气派。门厅上方飘出漂亮的半圆形柱廊,闪耀着空中楼阁一样的梦幻色彩。阳台的顶端承载着用雕花的石材精制而成的拱形穹顶,就像一顶顶飞来的冠冕。中央钟楼上浮凸出烫金的五角星和“联芳楼”三个大字,字的下方是双狮滚球浮雕。而左右钟楼顶部雕刻着两个鬈发高鼻的天使,背上长着一双翅膀,他们托着一颗巨大的五角星,一头威武的雄师盘踞在五角星的上方,双眸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夺目的光辉。原来,它的眼睛镶嵌有蓝宝石和黑宝石,碧眼黑眸,轮转着岁月的倒影与流光。中央二楼柱廊两根廊柱的顶端,伸出四个经过变形处理的瑞兽头像,形状似龙似鹿,又有麒麟或牛的特征,嘴里含着长长的链环,眼眸中的蓝宝石熠熠生辉。中央柱廊两侧护栏的栏板外面,以简约的风格雕刻着传统写意山水画,工艺精巧。中央门厅的门楣上以浮雕形式讲述着郭子仪拜寿的历史典故,其间还点缀着花草鱼虫图案。左右门厅的门楣正面如天女散花般落满四时佳果,色彩缤纷,隐隐地弥散出果香的清芬。门楣两侧浮游着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似乎随时都要破墙而出。

房屋正面的窗户上装饰有孔雀开屏和雄鹰展翅浮雕。中央门厅两侧的窗户上栖息着一对孔雀,下方镶嵌着两幅壁画,在小桥流水人家的背景中,有妇人打着伞袅娜地行走,有若干部自行车穿行其间,展现出一派具有现代气息的田园风光。房屋左侧和右侧的窗楣上,守望着两只展翅的雄鹰,下方同样镶嵌着两幅壁画,只见农人赶着耕牛在犁地,渔人满载着收获走向迎接他的家人,海滨耸立着尖顶的教堂,与挺秀的宝塔遥相呼应,海面上穿梭着精致的小船,还有冒着浓烟的豪华轮船呼啸而过。匪夷所思的是,居然还有穿山而过的火车奔驰向前。自行车、轮船、火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在本分的农人的眼中,有着怪力乱神似的魔力,而联芳楼的主人居然把它们作为纳吉求祥的装饰,这样的冲击就像把圆形的围墙冲开了一个缺口,给守旧的村民幽暗而封闭的内心世界带来了一缕让人惊恐而好奇的光线,为这个偏远的村庄打开了一扇窥探外部世界的天窗。

联芳楼是由钢筋水泥构筑而成的三堂六幢的二层楼房,在内部结构上借鉴了中原府邸式建筑和三堂两横客家围龙屋的布局,共有“十厅九井三堂四廊”。联芳楼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总占地面积约三千六百多平方米,敞厅和天井将98间房间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单元,区别于传统客家围屋用走廊贯通房间的方式,既有重门叠户的空间感,又有别有洞天的隐秘性。内部装饰采用传统工艺和装饰手法,中堂、上堂之间设明代风格的金漆木雕屏风,桌椅为红木雕花的清代样式。富贵(牡丹)花开、鸾凤和鸣等团花图案点缀着屏风、立柱和房梁,而二楼地板上以凤凰、麒麟为主题的浮雕,在黄昏模糊的光线中似乎正缓缓地向上腾跃,翩跹起舞。门盆栽的花木点缀其间,红绿掩映,弥散出来的鲜活气息与室内浓郁的古典氛围相映成趣。上的铜锁刻有精美的花纹,连下水管道也是铜制的。楼上的数十个房间采用西式布置,还建造有蹲坑式的卫生间。穿行在曲径通幽的走廊上,偶尔会看到藏在角落里的风车、打谷机等农具,让人萌生出时空交汇的错觉,恍惚中不知是置身于西式别墅还是田园农舍。

白宫镇因宋代元丰年间当地建有一座白色庙宇“明山宫”,附近百姓称其为“白宫”,故得名。这是一个富足的小镇,也是著名的侨乡,居民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侨眷。联芳楼的建造者丘星祥、丘麟祥五兄弟就是印尼华侨,他们在印尼经营大米加工和销售,业务遍布东南亚,是远近闻名的一代米王。白宫华侨多有断家不断屋的习俗,即使身在海外,也要在老家留下根基,接续祖宗的地脉。联芳楼从1928年开始规划,对法国文化心怀仰慕的丘氏兄弟延聘一中一法两位设计师,构想梦幻家园的蓝图。1931年正式动工建设,耗时三年,耗资二十四万光洋,耗材多由国外进口,雕刻、镶嵌、油漆等细活由国外和潮汕的工匠精心打磨而成,匠心独运。联芳楼中西合璧,它是客家山居文明与外来文明交融互渗的象征,旅外华侨犹如南来的季风,为这片深居内陆的客家乡村吹来海洋的风韵,在与山地云层的撞击中化为雨露,无声地滋润这片自闭和板结的土地,驱使客家乡亲走出画地为牢的千年定势。

联芳楼是兄弟情谊的见证与结晶,其楼名包含“五叶联芳华”之蕴涵,楼顶上镶嵌的烫金五角星正是丘氏五兄弟同心协力的形象概括。由于客家聚居地多为偏僻而贫穷的山区,为了减轻经济压力,不少兄弟联袂建造房屋,但合族聚居也常常导致种种摩擦与冲突,兄弟阋墙也是常事,所以富裕者大多喜欢自立门户建造新居,留守大规模的客家土楼或围龙屋的多为贫困的弟兄。发人深省的是,到海外创业的客家人在饱受了立足之艰和异乡之苦后,倒是十分团结。梅县有一首反映客家人过番生活的山歌这样唱道:

nlc202309090257

好花难有百日鲜,番片患病真可怜。

自己手中无钱使,无只亲人在身边。

正是举目无亲、寸步难行的刻骨体验,使身在异乡的客家人格外珍惜亲情与友情,自觉地组成以宗亲为核心的创业团队。外部危机常常能强化客家人的凝聚力,激活其反抗潜能,客家侨区的居民多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而过度封闭的内部繁衍只会弱化其创造力,甚至滋生种种内部矛盾和宗族冲突,那些缺少流动性的客家山地的村民,他们的生活就有点坐井观天的味道,胸襟比较狭隘,锱铢必较。正如一则客家谚语所说:“行前三步脚,另有一片天。”

来联芳楼之前,听朋友说,他们在这里只碰到一个叫“梦梅”的守楼老太,非常和善地任他们自由出入。当时,我脑子里忽然蹦出几个字眼——“一个人的楼台”,感觉人和楼都笼罩着一种寂寥与迟暮氛围。来到联芳楼,一只看家狗异常威严地朝我们狂吠,一会儿走出一位秀丽的小姑娘,为我们开门,狗顿时收敛了那副凶相,摇着尾巴躲到一边去了。在一楼左边的饭厅内,我们看到墙上贴满了当地小学颁发的奖状,才知道小姑娘名叫丘瑜婷。她的父母在广州、东莞等地做生意。她和她的姐姐坐在卧室里看电视,让我们随意观看。黄遵宪的《眼前》诗中有句:“添巢燕子双雏黑,插帽花枝半面红。”我想,这小姐妹就像旧巢里的雏燕一样,等翅翼丰满后,也会追风远游,但有一种情感就像长长的脐带一样,使她们与“胞衣迹”——这座华丽的围楼和周围的村庄紧紧相连。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儿女而言,屋家也正是精神的胎盘。

石缝里的迷情

泰安楼坐落于大埔县城的龙冈村,是极为罕见的石方围楼,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楼高三层,共有二百间房屋,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俗称石楼。楼的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在外墙与房间之间设有后走廊,也就是客家地区俗称的“走马棚”,遇到外敌进犯时,守楼者可以沿着走马棚游走,灵活机动地选择最佳的火力点。与传统的客家土楼与客家围龙屋相似,一二层不开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楼内主体建筑为平房,三层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怀抱其中,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楼内格局的布置别具匠心,占据中轴线的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中堂书“祖功宗德”,陈列先祖神主牌,并作为祭祀的祠堂,堂的两侧设有厢房,楼内平房四周为天井,楼内右侧天井有口水井,井水清澈而甘甜,至今仍为楼内住户的饮用水源。楼两侧还各有一座供楼内子弟读书求学的书斋,俨然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气派。

年久失修的泰安楼,难以掩抑其破败与苍凉的容颜。楼内鸡鸭成群,还可不时听到关在圈内的猪的哼叫。许多房间空空荡荡,到处都是厚厚的灰尘和密布的蜘蛛网,挂在木门上的锁五花八门,有古旧的铁锁,有大小不一的弹子锁,相同的是都已经锈迹斑斑。二楼前走廊上有一个燕巢,已经不再有燕子栖居,看那筑巢的泥土的颜色,似乎只有三五年的光景。在黝黑的楼板的反衬下,空寂的燕巢成了难得的亮点。三楼的前走廊上更是堆满了劈柴、稻草和农具,在后走廊厚厚的尘垢上,依稀地可以辨认出一些小动物的痕迹,通过周围的粪便,可以得知那些星星点点的脚印是老鼠的踪影。有一间房的门鼻上缠着铁丝,我碰了碰,铁丝居然也朽掉了,小心地推开门,猛地腾起一股烟尘。我捂着鼻子,定睛细看,只看见一团黑色的背影飞出了窗外,隐约是一只蝙蝠。

住在楼内的一位中年阿叔蓝进开告诉我们,他自己是蓝姓三十一世裔孙,泰安楼由蓝姓十一世祖少元公建造,他在福建做烟叶生意发了大财。据说,这座楼是为他的宠妾修建的,他原来计划在楼的右侧,为其原配夫人再建一座同样的石楼,构成鸳鸯楼。遗憾的是,楼一侧的书斋还没修好,少元公就去世了,当时最小的儿子才出生不久,另一座楼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蓝进开还说,他们是从福建漳浦搬迁过来的畲族后代,几年前福建那边还有人过来拜认宗亲,并到这边的祖坟上祭祀。看来,这少元公倒真是个性情中人,能够无视当时礼教的束缚,不顾正偏之序,为宠妾送上这样的厚礼,而不是和当时士大夫中所流行的那样,把妾当成怡情悦性的一种工具,与花草无异,与牛马相类。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就把63岁时在直隶静乐所买的妾,两年之后又转手卖给李又泉。两难的是,这雄伟的围楼的石缝里,又隐藏着那位失宠的正房的多少愁郁与愤懑?在少元公撒手人寰之后,妻妾之间又会上演什么样的戏剧?然而,岁月就是这样漠然,当年那些活生生的悲欢都已经模糊在蛛网和青苔之中,只有轻佻的风不时地吹拂起那个遥远年岁遗留在栏板和砖石间的积尘,让它们四处流散,旋转,坠落……

就建筑风格而言,泰安楼类似于以遗经楼为代表的永定方楼。大埔与永定相邻,交通便利,水陆两路畅通,民间交流频繁。当地不少居民都从闽西迁来,沿汀江下行进入大埔,李光耀的祖先就是从上杭迁居梅县,又辗转至大埔。大埔大东镇联丰村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花萼楼,是三环的客家圆楼,中间是鹅卵石铺成的晒谷场,还有一口古井,它从布局到细节都与永定的土圆楼同出一源。这些土木砂石构筑的城堡,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独特的文化记忆。当年那些南迁的客家先民披荆斩棘,就如艰难爬行的蜗牛,而这些移植过来的土楼,就像蜗牛背着的重壳一样。至于泰安楼为什么采用砖石结构,或许是少元公借鉴了漳浦一带的建筑元素,当地地处海滨,为了抵抗台风,民房多为低矮的石质建筑。随着散居于客家与福佬地区的畲民的汉化,畲族人群的民族认同也不断弱化。据我所知,客家地区族源为畲族的钟、雷、蓝姓居民,有不少自称为汉族后裔,其族谱也多有从北方南迁在石璧停留的记载,这显然有附会的痕迹。作为福佬文化主导地区的漳浦,畲族蓝鼎元家族在清初就以程朱理学传家,世代与汉族联姻,森严的家族礼教成了垂范一方的楷模。具体到泰安楼,只有其木质结构的楼廊还依稀地闪现着畲族风情,因为畲族先民的居住形式多为搭建在山中的简陋木棚或竹棚。看来,泰安楼正是畲族文化与客家、福佬文化多元互渗的历史见证。

nlc202309090257

一楼门厅的石板椅上坐着一位年过九十的老阿婆,她说自从嫁进这座楼,就再也不曾离开过,她脸上镂刻的皱纹,一如楼墙上细密的裂缝,一起见证泰安楼的风雨沧桑。在楼内碰见的多为妇女和小孩,难得遇到青壮年男子。问一个好奇地跟随我们的半大孩子,他说他父亲和叔叔都外出打工了,难得回家。楼内最为亮丽的风景也正是这些孩子,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在楼内追逐、游戏。在二楼一扇木门的后面,忽然伸出一张诡秘的小脸,把我吓了一跳,过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又大声地喊起了另一个孩子的名字。原来,他们是在捉迷藏啊,那个找不到同伴的小孩干脆跑到楼外玩耍了,这个躲藏的小孩因为受不了冷落,忍不住自我暴露了。他们烂漫的笑声使古老的泰安楼顿时变得年轻了许多,犹如自由的阳光照亮了灰暗的角落。一楼的一间房屋内,一户人家正在修筑新的灶台。客家地区对于“打灶头”非常看重,记得在我们老家,打了新灶的人家第一次生火,总要炒爆米花,散发给邻近的小孩,还要焚香鸣炮,祈祷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生息在楼内的一代代人们,就如楼外农地里的果树一样,在秋风中将成熟的种子和飘零的落叶,一块回馈给脚下的土地,一旦春天来临,又再一次爆出绿芽,新花怒放。

心上的城堡

齐安围在广东兴宁龙田的鸳塘村内,它以封闭的姿态背对世人,偏居于幽暗之中,显得隐秘、模糊而寂寞。我们驱车前往探寻,一路上反复地向路旁的村民和店家问路,差不多有一半的人不知所云。在走了不少冤枉路之后,在几位老人热心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这座满脸沧桑的城堡式围楼。一位住在与齐安围紧挨着的小洋楼里的客家阿妹,非常纯朴地为我们做向导。还没进入围楼,一场雷阵雨就急切地为我们洗尘。围楼前零散地堆着一些煤炭,雨水冲击着地面,将黑色的煤点迸射在外墙上,但围楼的面孔经过岁月的点染,其灰色、漠然的表情再不会在乎这些雨点的挑逗,因为它那不修边幅的样子本来就是为迎击枪炮而准备的。

躲进严严实实的城堡,嘈杂的雨声顿时离得很远。沿着走廊穿行,发现除了墙壁倾颓之处,居然可以滴雨不淋地把里面转个遍。由于里面的建筑多为平房,远低于四周的围楼,内部的光线极为黯淡,显得沉闷而压抑。那位阿妹叫来了原来住在这座围楼中的阿伯,给我们介绍围楼的掌故。齐安围建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罗氏十二世祖汉光公的子孙集资而建。当时为了防备太平军祸乱,建筑突出了防卫功能。建筑外围是城楼,底层不设窗口,旨在抵御入侵者,但却留下了葫芦形的枪洞,下面架枪,上面作为瞭望孔,仓库中常年备有火药。围楼里建有完备的供水、储粮、排污系统,甚至还辟有菜地,在战乱时可以保障数月的日常供给。围楼的右角暗藏着一个小出口,平时用几根大铁棍锁住,一旦围楼被敌人攻破,这就是隐蔽的撤退通道。围楼的四角都有岗楼,左后角的更是有四、五层楼的高度,可兼作炮楼与瞭望塔。楼门用坚硬而厚实的原木制成,据说罗氏祖先原计划装铁门,但不了了之。大门框的用材是几尺厚的麻石,门框上还凿有方洞,可以安装栅栏。城楼二层修有四周相通的木廊,叫走马棚,可以调兵增援攻击压力最大的地方。土改复查后,政府把围楼分给众多住户,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各家把通道围堵起来,四通八达的走廊就被隔断了。围楼刚刚建好时,住户极少,随后逐渐增多,据说最多时住有上千人。而今,盖起了小洋楼的住户都搬了出去,剩下空荡荡的围楼,偶尔会碰上鸡狗在屋内溜达。大门后的一片废墟上长出了荒芜的杂草,还有几朵零星的野花被雨水击打得支离破碎。

走出齐安围,客家阿妹告诉我们旁边还有一座齐先围,建筑的历史比齐安围要悠久,是十二世祖汉光公的祖业。齐先围是一座两围的客家围龙屋,化胎两旁已经被拆旧建新,盖起了两座三层的小洋楼。一位领路的老者告诉我们,这座围龙屋最大的特色就是祖堂内的两副对联,其中简约地说明了建造齐先围的罗氏祖先的谱系。我追问他更加具体的情况,他也语焉不详。这两副对联为:

父创辛酉光祖德

母成甲子妥先灵

长乙酉次丁酉二酉趋庭愿效孔门家法

兄三子弟两子五子有志还期窦氏宗风

看对联的字面意思,好像是说建屋的祖先有两子五孙,更加详细的只有比照罗氏族谱才能得到正解。

为了拍摄齐安围的全景,客家阿妹领着我们爬到她家四层小洋楼的楼顶,还特意找来木梯,为我们打着雨伞。拍完照片后,她的母亲为我们泡了茶水,端出花生待客。闲谈之间,一位客家阿叔罗埔先告诉我们,鸳塘内部有一种非常特别的语言,一个字读两个字的音,母音、子音各有24个。那位阿妹说“吃饭”的读音是“首席花散”,“发财”的读音是“发抵就达”,她说她就只知道这些。这种封闭性的语言和门户森严的齐安围,不正是异曲同工吗?我顿时来了兴趣。罗埔先大叔为我们提供了他自己搜集的文字资料,又主动地提出,要领我们去找一位还会讲鸳塘话的90岁老人。他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架着自行车,歪歪扭扭地骑行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其间还走错了一条田间岔路。老人叫罗友先,又名罗硕民,1914年出生,他还特别强调其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是1913年。老人思维清晰,他说关于鸳塘话的起源,他听到的就有好几种,一说为罗姓祖先在京为官,因言惹祸,无奈出逃至江西九江,为避免重蹈覆辙,就自创了一种内部交流的语言;另一种说法是太平天国时期一位前辈秀才所创;第三种说法是辛亥革命时期有一位革命人士罗翼群,鸳塘当地的文人为了保护他,就发挥集体智慧,从江湖黑话中获得启发,创制了鸳塘话。据说罗翼群不仅借助鸳塘话的保密性来从事革命工作,传说他还在危急时帮孙中山脱离困境。鸳塘话的母音和子音分别组成了一首六言诗:

安手野行我快,短蓬孤就波遮。

问先宗身何处,桃花源李门家。

宽心东西磊私,亏跟砌粗他山。

漂身春秋淹呵,低声呼相讴歌。

前一首的二十四字为母音,后一首为子音,声调与古汉语一样,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了方便我们记忆,老人形象地解释两则诗的文化蕴涵,并说他们当年学鸳塘话时,教授者也这样讲解:

nlc202309090257

安静地在野地里独行,我心快乐,

小小的草蓬孤零零地遮风挡雨。

要问祖先的根在何处?

桃花源里藏着那门人家。

宽心的只能是安顿自己的小家,

难过的是总要在他乡吃亏受累。

漂泊的岁月为什么淹留不止啊!

我低声哼唱,与梦中的她遥相呼应。

这些诠释性文字经过我的润色与锤炼。意味深长的是,这两首六言诗的字面含义,似乎以隐喻的形式表现着客家人千年流浪的漂泊体验。在我看来,鸳塘话正是近千年来缺乏安全感的客家人,在反复遭受外界排斥的过程中,以倔强的姿态背对世人的精神形式。这是作茧自缚的独立王国,是用语言的砖石修筑在心上的城堡。

罗埔先大叔告诉我们,“文革”期间,鸳塘也爆发了两派斗争,“旗派”和“联派”势不两立,常常派军宣队和社教队驻村工作,他们开大会,底下的群众就用鸳塘话开小会。那些革命干将一气之下,将“鸳塘话”定性为“反革命”语言,被禁止使用,相关的文字材料也被焚烧。随着那些会讲鸳塘话的老人们相继过世,中年人还知道一些皮毛,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鸳塘话注定无法抗拒行将消逝的命运。

从兴宁回到梅州,听当地的朋友说,梅城也有三种与鸳塘话类似的语言,那就是:上市(司)话、下市(司)话和江湖话。至于江湖话,顾名思义,是当地黑帮的行话。以前,因为江南一带还是荒无人烟,梅城城区分为上市和下市两部分。据说,很久以前,住在下市的人和上市的人相互不服气,于是,上市的人发明了上市话,下市人就发明了下市话。这样,各自的秘密就不容易被对方探听了。现在,上市话和下市话都已失传,只有个别高寿的老人还会讲几句。相对而言,掌握下市话的人还多一些,但原来下市有肖屋、丘屋、张屋、黄屋等,现在都已拆迁,因此会讲下市话的人住得很分散。通过辗转打听,了解到当地客家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溜水”一词就是下市话词汇,意思是不辞而别,“溪小”则是好不好的意思。“下市话”的发音采用客家话的切音法,就是以两个音切成一个字的方法。在1956年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之前,汉语发音也都是采用切音法。“下市话”只发出切音前的两个音,不讲出切音后的一个字,例如“食”读“索侧”,“饭”读“方建”,“茶”读“昌卡”,“烟”读“茶仙”,“酒”读“将九”,连起来读就是“索侧方建”(“食饭”),“索侧昌卡”(“食茶”),依此类推。关于“下市话”的发明者,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发明者是下市人黄遵宪,他在光绪三年(1877年)出任清朝驻日本参赞,鉴于大使馆内的机密老被日本情报机关窃听,黄遵宪发明了“下市话”,并在大使馆人员中推广,日本情报人员一直无法破译。此说可谓破绽百出,尽管首届驻日公使是大埔人何如璋,但使馆工作人员不可能都是客家人。二说“下市话”的发明者是下市人的上祖,黄遵宪在出任驻日本参赞时,利用“下市话”保住了大使馆内的机密。民间总喜欢将自己的身世、身旁的事物和前代名人尤其是乡贤扯上边,穿凿附会,添枝加叶,关于“下市话”来历的传说同样不能免俗。

和齐安围的命运一样,不只是土石砖块修筑的城堡,就是这些语言的城堡,同样无法抵挡时间的洪流,在岁月的冲击下分崩离析。就像许多古建筑,即使留下模糊的外形,但在反复的修复和商业的开发之中,变得面目全非,将前人留下的草蛇灰线一样的生活遗迹,逐渐地磨蚀殆尽。让我感到纳闷的是,为什么客家人的建筑和语言,总是千方百计地强调封闭性和安全性,成为文明的活化石?不管如何牢固的城堡,终有一天会倒塌;不管如何保密的语言,也终有一天会被破译,或者莫名其妙地失传。但是,如果一种人群的心中总是矗立着无形的城堡,那么,在一种城堡和一种语言消失之后,他们必定会建造另一种形式的城堡和语言。我希望,随着这些城堡和语言退出历史的地平线,伴随了客家人上千年的不安也能随风飘散。只是,我心里也有一种模糊的担忧:如果这种不安消失了,客家人的文化认同是否就瓦解了?客家人是否也就被周围的人群淹没了?

责任编辑 林 芝

篇5:梅州客家博物馆

2009年4月16日,是一个应该被全球客家人所铭记的日子。作为客家大本营的世界客都梅州,增添了一座新的地理坐标———广东客家博物馆正式更名挂牌“中国客家博物馆”,世界首家以“中国”二字命名的客家博物馆就此诞生。该馆是目前唯一完整解读大客家的博物馆,其馆藏完整性与设计独特性,无愧于“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名称。目前该馆正在全力建设,力争在201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馆。

客都溯源

中国客家博物馆缘何落户梅州?

在客家的多次大迁徙中,这一古老的民系将自身的文化一路撒播,与所经地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传承,在国内外也形成了包括江西赣州客家文物博物馆、江西赣县客家博物馆、四川客家博物馆、深圳龙岗镇客家民俗博物馆等在内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多家博物馆,然而中国客家博物馆的殊荣最终却为梅州市得到,除了博物馆本身的建设规模等因素外,世界客都的品牌也是这段博弈中梅州的核心竞争力。

梅州人口500多万人,是客家民系最终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纯客家地级市。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明清以来,梅州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后来居上,领先于其他客家地区。尤其是在文化上,梅州拥有和保存着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成为国内著名的“文化之乡”,涌现出来的伟人、名人为“客家三州”嘉应州(即梅州)、赣州、汀州之冠。梅州客家人的”客家意识”最浓,所保存的客家独有的民俗习惯、民间艺术也最为完整,如语言(客家话)最具代表性,国家认定的标准客家话是梅州话;客家民居最具特色的是“围龙屋”,而“围龙屋”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均在梅州;客家民间艺术最具原生态,客味最浓;客家山歌梅州最盛,客家地方戏剧,如汉剧、山歌剧、提线木偶戏,流传于梅州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近几个世纪以来,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1989年“世界客属肯亲大会”及1994年“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先后在梅州召开。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联谊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

在此基础上,集客家历史、文化大成者的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就显得理所当然。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为世界客都成就了又一个圆满,而世界客都也将继续绸缪客家文化的大盛。

○独一无二

全球最完整展示大客家的博物馆

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历史文化,构建全球客家人寻根问祖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投资1.3亿元,建成占地面积163.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国内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该馆的《客家人》主题展览,从全球大客家的角度,以“客从何来、客

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多维度诠释全球客家历史,深层次展陈客家民俗,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

该馆是世界客家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心;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全球“客家学”研究学者进行客家学术交流的窗口;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其馆刊《客家文博》是国内唯一的专题性挖掘、整理、研究客家历史文物及客家民俗文物的学术刊物。这些坚实的硬件建设,为申报中国客家博物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匠心独具

馆中有馆的独特设计

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梅州城区东山大道,由主馆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组成。主馆占地面积59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收藏、展陈的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激发着境外客家人的思乡情结,纷纷回乡寻根问祖。自去年4月8日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海内外嘉宾、学者、游客达30多万人次。

黄遵宪纪念馆,由黄遵宪书斋人境庐以及故居荣禄第和民居恩元第三处相连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成,占地面积23亩。该馆是收藏、陈列、研究近代中国著名爱国诗人、杰出外交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黄遵宪的专题馆。在恩元第设有《黄遵宪生平事迹陈列》及《黄遵宪藏书陈列》。文化积淀深厚的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展现了晚清时期客家人生活的历史风貌。

大学校长馆,占地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进二层、两横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该馆主要展示晚清以来梅州籍海内外大学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分为叶剑英元帅与教育、院士校长、知名高校校长、普通院校校长、党校及干部培训类院校校长、成人高校类院校校长、港澳台及海外院校校长、梅州教育发展简史等八大部分24个展室,共展陈228位大学校长。

将军馆,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1946年的砖木结构二进二层杠楼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该馆主要展示从辛亥革命至今(1911-2007)的梅州籍将军在中国军事史上的风貌和历史功绩,分革命先驱、长征英杰、抗日名将、开国功臣、当代骄子、将军谱等六大部分13个展室,共展陈473位将军。

今后该馆还将在巩固完善现有馆藏和设施的基础上,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核心馆,再兴建客家匾额馆、林风眠纪念馆、谢志峰藏客家文物馆、客家谱牒馆、客家民间工艺馆、客家书画馆等“卫星馆”。

走进中国客家博物馆

揭开客家文化神秘的面纱

客家是一个民系而非一个民族,客家先民,历尽艰辛,从中原展转迁徙到南方,并在当时的“蛮荒之地”扎下了根,繁衍生息,千载不绝。一方面他们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带到所到之处,另一方面他们又与南方的古越等民族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风俗文化,而中国客家博物馆则采用各种实物和材料来展现客家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令游客可以全面感受这个古老民系的历史文化魅力。

客家渊源客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期,从两晋相交之际(公元317年),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在历史长河中汇成了一首雄壮的歌曲。第一次大迁徙(公元317-589年)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南北朝对峙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以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及赣江上下游,少量抵达广东大埔梅县等地,移民仍操中州口音。第二次大迁徙(公元880-1126年),受唐末黄巢事变、五代十国及北宋战事等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至与之接壤的粤东北边界。第三次大迁徙(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明朝鼎革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间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营内迁移,人口重心先从赣南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少量移居海外。此时,汉语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第四次大迁徙(公元1645-1867年),受满州人南下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第五次大迁徙(公元1867年之后),受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事件及契约华工制等影响,部分客家人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迁徙后仍讲客家话。以上五次大迁徙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得到了完整的解读。

姓氏与堂号姓氏是代表个人或者家族的符号,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姓氏成为华夏儿女摆脱愚昧、文明进步的标志。堂号则是承载这些姓氏文化的标记,个姓的堂号一直都是族群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客家博物馆,有一个电子模拟的可翻阅百家姓谱,游客可从中了解更多关于客家和自身姓氏的知识。

族谱族谱是一个宗族或者家族的谱系,主要记录本姓本宗始祖、世系、故居地、迁徙地、先人创业、发展等情况。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宗崇拜意识,在迁徙的时候,对族谱、家谱敬若神明,把族谱当作凝聚族众,延续精神的传承。

客家山歌久远流长的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演变出的自身的文化形式,目前,已成为客家文化的标志性招牌。中国客家博物馆对此也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分类和收藏。

中国客家博物馆大事纪

2008年4月,其前身广东客家博物馆正式开馆,高起点的规划与丰富馆藏为晋升中国客家博物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广东客家博物馆视察并听取申报中国客家博物馆工作的汇报后指出,申报中国客家博物馆意义重大,要全力支持。

200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到广东客家博物馆视察并听取申报中国客家博物馆工作的汇报后,表示赞同申报中国客家博物馆。

2009年2月,该馆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冠名为中国客家博物馆。

力争201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馆。

篇6:梅州客家农村民居建筑风格

在旧民居中,天井占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户内的室外活动空间场所,又是厅堂的采光、通风来源,也是打井吸水、地面排水、晒衣服、院内绿化和家禽饲养的地方。同时,利用栏杆、屏风、漏窗、门洞等,合理地安排好天井与厅堂、天井与房间之间的空间组织,加快空气流通,调节室内外的温差,起到了一股微小气候的调节作用,使室内产生一种凉快的感觉。鉴于梅州市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空气湿度大,因此,在民居建筑中必须考虑到防潮湿的问题。采用了大屋顶、高台基,加大地面排水坡度等办法。

旧民居建筑的材料,外墙一般用泥坯,红泥石灰沙浆砌杉木桁,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用石灰及灰色砖墙,天面挂灰瓦;以块石铺砌台阶,砌石墙脚、石门夹;天井、晒台选用石条、石头或混凝土材料。梅州民居建筑选用地方材料,低材高用,不求奢华,线条简洁,色彩淡雅,经济实用。

从梅州客家民房建筑中可以看到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四合院中轴线的圆形平面布局。客家民居建筑,从开敞的圆形建筑,逐渐按“堂”和“横”为单元组成的四合院。今天所见的围龙屋就是以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建筑的。二是因地取舍、利用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客家先民多聚居山区,利用丘陵山坡等自然环境建造住宅。如围龙屋就是利用山坡环境建造的。它前低后高,便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前有池塘,可积水防火,后有风围树,可护坡防险。

三是大屋顶、高台基和玲巧的屋身。客家人有聚居好客的特点,其建筑都是大屋顶。为排水和防御风雨对屋身的破坏,屋顶采用悬山顶式,有深远的屋檐,两屋斜坡汇合处用龟形建造。高台基是防潮之需要。

四是以木材为主的结构。客家民居建筑材料主要有木材、石泥等。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框架和成组斗拱的出现,木材需要量不断增加。客家人多住山区,取材便利是其优越条件。

五是绘画复杂,色彩浓重。客家民居建筑以木材为主,在绘画、雕刻部分加上油漆装饰,目的是保护建筑木材。绘画复杂,喜欢山水花鸟交错,大红大绿,色彩浓重,反映了客家人文化水平,意识形态的习俗和嗜好。

过去农村住宅相互邻贴,建筑密度高,过道狭窄,阴暗面大,但是居民中大部分是平房,人口居住密度并不太大。自然村以出勤半径3至5公里内选址。三五百户为一村,或以姓氏同聚成村,人口不致过分集中。保持了氏族大家庭和睦共处的谧静和谐气氛。

从现代的角度看,旧农村民居住宅有些不尽合理:二三米宽的狭窄路道;小面积的窗户;户与户之间高墙分割、相互对立;互不牵连的独立环境,形成了封闭的“自我生活”空间;向北山墙不开窗,甚至是临街主面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是这堵墙为厅堂的正面主墙,放神龛、祀祖祭台,被视为神圣不容破坏的地方,也有些人认为开了北窗,吃“西北风”不好兆头。这种习俗,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合理解决。

上一篇:权证的定价及决定因素是什么?下一篇:让课堂放飞学生创新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