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客家文化风俗

2024-04-11

兴宁客家文化风俗(精选8篇)

篇1:兴宁客家文化风俗

兴宁文化介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自有其民俗传统和风土人情。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梅州兴宁市。

风俗节日

1.春节习惯上称“过年”,是兴宁人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过年时出外工作的兴宁人都会回家过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称为“入年卦”,之后,人们忙着筹备年食、年货和应时糕果,酿造富有客家特色的“老酒”,制作用糯米做的“煎堆里”或“金团里”(宁塘、宁中、宁新等几个镇称为“油果里”,用于办白事或做斋时才叫“剪堆里”)。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兴宁人民十分注重取兆意,不可以骂人,不准讲不吉利的话。俗语谓:“入年卦,就讲好话”。

正月初一。人们一清早(零时)就有三牲、果饼、香烛敬“赵公元帅”,大放鞭炮接“财神”,故除夕半夜有放鞭炮之俗。天一亮,族人齐集祠堂祭祖,仪式庄重。50年代以来,此俗已被逐步革除。祭祀仪式 也比较简单,很少有一族同祭,而是各村各屋分别敬祭,大多有长者参加,青年人甚少知其仪式、内容。

二、初四是探亲访友日

初三,俗称“穷鬼日”。这一天人们不外出作客。现旧俗已改,初三照常作客,且这天文娱、体育活动特别多。

正月初五称“出年卦”,表示已过了年。俗语有云:“年过初三四,各人打主意。”

2.赏灯“赏灯”为兴宁、五华部分地区特有传统节日,等同于元宵。时间从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不等,视各宗族各村情况而不同,正月十一、十二为最多。期间在“赏灯”节前有“升灯”(正月初五至初十)、节后有“暖灯”(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八)。

其他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则跟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

风土人情

客家民居

兴宁的北边主要是山区,它的建筑以四角楼为主,村子成长方形,二层结构;因为地理关系,村子都傍山而建,一般也有水塘,旧时客家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没有鱼塘的话,要吃鱼就困难了。据老人介绍,四角楼在修建的时候,花费极为惊人,特别是用于建墙和泥的浆水,用的全是糯米浆!由此建成的墙壁,极为坚固,一般铁钉都难于钉进。

兴宁的客家民居,主要分为北山南水两大风格。南边近似水乡,以围龙屋为主,主体结构是围龙屋,屋前有个禾坪,主要是用于晒谷等农事及红白喜事,禾坪前是口水塘,用于养鱼、洗衣和防火,夏天的时候,它就成了孩子们嬉水的乐园。大多数村子的前边都有一条用于农田灌溉的小河,小河里有鱼有虾。屋后有属于私人所有的茂密的竹林,竹林子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小鸟,与人们和平相处。

当然,在现代化的今天,这样的民居已差不多被现代平楼所取代,而这样的建筑也成为了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

兴宁市的文化可以考究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三天三夜也是讲不完的,所以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2:兴宁客家文化风俗

(一)日常生活用语100则

1、筷子打铜锣,有都折里么。

2、好心么好报,好柴烧烂灶。

3、有钱打采茶,么钱买笠蔴。

4、有钱钱安人,么钱话安人。

5、你做你个官,厓舞牙个猴。

6、鼻公溜溜羞,就爱两杯酒。

7、手里么只钱,讲脉个都闲。

8、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10、若爱兄弟缘,朝朝算伙钱。

11、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12、人么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13、相骂么好言,相打么好拳。

14、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

15、官司系好打,狗屎都好食。

16、会算唔会筹,倒米告(换)番薯。

17、么山画成岭,么米话成羹。

18、有钱亲哥哥,么钱死哥摸。

19、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0、住在茅寮屋,不得不低头。

21、留得青山在,唔愁么柴烧。

22、阿鹊教乌吊,教胜脚跳跳。

23、人穷志不穷,黄烟腊一筒。

24、丑人多作怪,癞痢爱花戴。

2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26、么风外起尘,么鬼外死人。

27、人系话么缘,做脉鸡都闲。

28、蒸酒磨豆腐,唔敢逞师傅。

29、还生唔孝顺,死里哄鬼神。

30、么规么矩,烟筒敲死。

31、捉你唔倒,赖你么差。

32、天上雷公,地下母舅。

33、蔑多闲缠,话多闲言。

34、茶香酒香,子孙满堂。

35、牡丹虽好,还爱绿叶扶持。

36、钉钉碓碓,喔你买米买倒菜。

37、唔怕你先 上 床,总爱厓外睡目。

38、厓唔食你猪肉,你酿唔食牙咸菜。

39、牛耕田马食谷,猪仔食里尽睡目。

40、馊粥馊饭好食,冷言冷语难听。

41、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42、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43、糯米蒸酒,粘米煮粥,擂锤打凿凿打木。

44、烂衫烂裤唔么丢,留来老里好遮羞。

45、一个鞋屐一个铮,一个萝卜一个坑。

46、树子生出有高低,手指伸出有长短。

47、岸好草山有瘦牛,岸富地方有穷夫。

48、有缘千里能相会,么缘对面难相逢。

49、屎不么遮头戴花,衫裤么捉剪绸纱。

50、无人背后无人说,无人背后不说人。

51、好言慰人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52、唔外烧香得罪神,唔外讲话得罪人。

53、兄弟分家成邻舍,上昼分家下昼借。

54、、上家人做好(喜)事,下家人搬桌搬凳。

55、一担糖去哩,还争在一把蔗。

56、猪嫲过得,猪仔漏漏都过得。

57、禾毕子,嘴哇哇,有嘴话别人,么嘴话自家。

58、么下闲,屙尿打算盘。

59、填倒么好爷,厓食粥唔枚茶。

60、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倒狐狸满山走。

61、唔怕你家资有百万,唔当厓朝朝进一文。

62、爷哀思量子女长江水,子女思量爷哀么个担竿长。

63、搭床睡,唔敢牵被盖。

64、黄鳝斩减一节,也还比湖鳅过长。

65、才人么貌,烂扇多风。

66、唔怕一万,就怕万一。

67、禾就怕寒露风,人就怕老来穷。

68、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69、媒人成唔成,酸酒做撇几也盎。

70、盘完盘,碗完碗,新舅唔系家干管。

71、朝里么人莫望官,厨下么人莫乱钻。

72、木匠师傅篾绑床,泥水师傅么药堂。

73、穷命嫁倒穷夫,身上衣裳难遮羞。

74、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一过闲了了。

75、系嫁称,配嫁砣;系嫁公,搭嫁婆。

76、命里有,终须有;命里么,莫强求。

77、人心恶错看道路,人丁兴旺看衫裤。

78、远走不如近爬,远亲不如近邻。

79、一咬(蛋)一个碓郑哇,明年一定做阿爸。

80、爱打当面锣,莫敲背后鼓。

8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82、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83、盖烂三床被,唔田则倒郎心机。

84、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

85、精人教唔蠢,蠢人教唔精。

86、猪撑大,狗撑坏,人撑猴精怪。

87、人怕人打落,火爱人烧着。

88、若爱人下水,自己脱衣裳。

89、人往高处处走,水往低处流。

90、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91、入门看面色,出门看天色。

92、有食就有补,么食总系空心肚。

93、荒田么人耕,耕里有人争。

94、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95、麻疯食狗肉,烂做烂来医。

96、瞎子唔怕火,聋子唔怕铳。

97、正事么一滴,衰才就刮多。

98、闲时唔烧香,临时抱佛脚。

99、夫妻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100、唔上高山,唔知平地;唔见大海,唔知水深。

(二)天气、季节、农谚语20则

1、芒种夏至,有食懒去。(日子最长)

2、小雪大雪,煮饭唔嚓。(日子最短)

3、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4、耕田朦朦懂,惊蛰好浸种。

5、春早莫早,春迟莫迟。

6、春暖春晴,春寒雨水。

7、盲到惊蛰先响雷,四十五日暗颓颓。

8、清明晴,蓑衣笠蔴随身行;清明雨,蓑衣笠蔴高挂起。

9、四月八,大水打菩萨。

10、时过三月三,脱撇棉衣换单衫。

11、禾黄水落,饭好火着。

12、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3、朝霞夜雨,晚霞晒出脑屎。

14、东焰(指闪电)日头西焰雨;南焰三日北焰对时。

15、十月小阳春,么雨暖温温。

16、十月十日晴,寒风雨雪尽归正(正月)。

17、小寒大寒,冷水成团。

18、一九、二九,高楼饮酒(秋高气爽)。

19、三九、四九,路上行人不出手(数九严寒)。

篇3:俄罗斯风俗文化浅析

关键词:俄罗斯,风俗文化

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与习惯是与其进行良好交往的前提。俄罗斯和我国互为邻国,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国人民要想和俄罗斯人民友好的进行交往, 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风俗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将总结出俄罗斯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

一、习俗禁忌

与一个俄罗斯人交流的时候, 语言是否一致, 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俗话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人家的习俗和禁忌, 不然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人家, 自己还不知道。

说到风俗禁忌, 就不得不的先提一下俄罗斯人民忌讳的话题:政治矛盾、经济难题、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 以及大国地位问题。在中国这些话题很平常, 在俄罗斯则不然, 如果你盲目的和俄罗斯人谈论这些话题, 你也许就会被他们列入黑名单内了。

当我们过节、过生日或者被邀请去人家家里做客的时候, 通常会买些鲜花给对方。在俄罗斯也不例外, 但是送多少支在俄罗斯是有很大的说法的。在俄罗斯, 我们要注意, 切不可送双数花朵, 因为在他们的国度里, 双数的花一般是送给逝去的人的。另外, 如果你送花的对象是小姑娘的话, 可以选择颜色偏淡的, 表示纯洁。年纪稍大的女士, 我们则应该选择颜色鲜艳一点的花朵, 显的有活力一些。不过, 情人节的时候, 送的玫瑰肯定还是红色的最好。俄罗斯的“国花”是向日葵, 它象征着“光明”。

俄罗斯人很讲究“绅士风度”、“女士优先”, 在公共场合里, 俄罗斯的男士往往自觉地充当起女士们的“护花使者”。如果哪个男人做了不尊重妇女的事情, 那么他就会像“过街老鼠”一般, 走到哪都会遭到别人的白眼。

在人际交往中, 俄罗斯人素来以他们特有的热情、豪放、勇敢、耿直的特性被世人认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 俄罗斯人一般是行握手礼, 但是如果是与陌生女士相见, 则不能主动握手, 更不能过分亲热, 但是如果对方主动跟你握手, 你则可以另外再说两句赞美女士的话, 例如称赞她年轻漂亮, 相信没有一个女士会不喜欢听这样的话, 你必定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对于熟悉的人, 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 他们则会用拥抱和亲吻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一般是先拥抱, 然后互相亲吻脸颊三次, 先右再左再右。在迎接贵宾之时, 俄罗斯人的风俗显得比较特殊, 他们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 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 就像我国藏族人献哈达一样, 来宾需要对其欣然笑纳表示礼数。

在俄罗斯的饭店和餐厅吃饭是需要付小费的 (快餐店除外) , 因为那是俄罗斯服务员的大部分收入, 数额取决于你对服务员的满意度, 一般来说是餐费的10%~15%左右。

中国人在买东西的时候, 都会习惯性的去砍价, 但是在俄罗斯基本上很少有砍价的时候, 哪怕是在跳蚤市场, 由于店主一般不会像中国有些店主一样漫天开价, 所以砍价的幅度也不大, 基本上不需要“货比三家”, 就能摸清楚商品的价格了。在国营的大型商店里边, 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和中国一样, 俄罗斯也有忌讳的数字和物品, 在中国, 大家都忌讳数字“4”, 俄罗斯则忌讳“13”, 他们认为“13”和中国的“4”一样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7”是意味着幸福和成功的数字。在俄罗斯, “岁岁平安”只的是杯、碟、盘之类的东西, 不包括镜子。打碎了杯、碟、盘这类东西在俄罗斯意味着富贵和幸福, 他们在一些喜庆的场合甚至会故意打碎一些来取兆, 但是镜子是万万不能打碎的, 因为镜子在他们的眼里是神圣的东西, 是灵魂的象征, 打碎镜子就意味着灵魂的毁灭。另外俄罗斯人还非常忌讳黑猫, 他们觉得黑猫是不吉利的, 这点在中国似乎也有这一说法。马则是俄罗斯人的吉祥物, 他们认为马能驱邪, 尤其是马掌, 是威力的象征, 具有降妖的魔力, 是一个祥瑞的物体。俄罗斯人还信奉“左主凶, 右主吉”的说法, 所以俄罗斯人不允许以左手接触别人, 甚至是用左手递送物品, 也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 抽签也不用左手抽。

在中国, “您”是对别人的尊称, 一般熟人之间用“你”, 但是没人会真正去在意这个称呼。在俄罗斯则不然, “您”和“你”不可以乱用, 他们很讲究。在俄罗斯一般对长辈或者老师, 还有陌生人都要称呼“您”, 不管对方年纪多大。称呼“你”的, 只能是熟悉的朋友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们。

在俄罗斯, 要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 插队的行为在那边是被视为没教养的行为。做公交车的时候, 一定要给老人孕妇等让座, 如果不主动的话, 他们会喊你起来, 让座给他们。另外, 在公共场不可以大声喧哗, 不然会遭到白眼。

俄罗斯人很喜欢看芭蕾舞或者歌剧这样的高雅艺术, 他们很重视这样的场合, 所以去剧院的时候, 他们都会穿正装, 绝对不允许迟到。演出开始后, 他们不会像中国人看电影一样喜欢吃东西什么的, 他们既不会交头接耳, 也不会吃东西, 更不会接听电话, 不然的话, 会被请出去。

俄罗斯人喜欢喝酒, 尤其喜欢像伏特加一样的烈酒。有句话是说:伏特加就是俄罗斯人思想里的灵感源泉, 的确, 俄罗斯人的性格也就像这酒一样。但是俄罗斯人喝酒的时候, 是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喜欢劝酒, 他们是随你喜欢, 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喝不了绝对不要勉强, 坚决不能作弊, 一旦被发现了, 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他们喝酒还有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 每次喝之前他们都要说一个祝词, 一定要有个喝酒的理由, 然后一般都是一次性就一杯或者半杯直接喝下去, 非常好爽。

在俄罗斯千万不能伤害动物, 因为他们很喜欢动物, 并且是有法律保护的, 尤其是狗。在俄罗斯的公园里, 你会看到很多的野猫野狗, 但是即使是野猫野狗, 他们也肯定很肥。公园里也会有很多的鸽子, 很多老人会在天气晴朗的时候, 就坐在公园里喂它们, 在俄罗斯, 节日前一定要提前买好过节要用的和要吃的, 因为他们每年的劳动节和过年, 全市的各大商店都会关门歇业, 不像中国, 会抓住时机赚一笔。

去俄罗斯的大部分不完全属于旅游开放的教堂都需要注意一点, 男的要脱帽, 女的要戴头巾, 因为他们大部分人信奉的都是东正教, 不管你信不信, 入乡随俗, 你还是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办事。

在俄罗斯, 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滨且严格遵守红绿灯交通法则, 不然你就为自己的违反交通规则负全部责任, 哪怕你只是行人。

二、社交礼仪

1、称呼礼仪

俄罗斯人很看重个人的社会地位, 所以他们对有职务、军衔、学衔的人, 都是以其职务、军衔、学衔来称呼的。在一些正式场合, 他们采用的是“先生”“夫人”“小姐”这样的称呼。当俄罗斯人要用对方的姓名去称呼对方时, 一般是按彼此之间关系, 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称呼的。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 才会把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起。

2、服饰礼仪

俄罗斯人在服饰仪表上很讲究, 在俄罗斯民间, 已婚妇女和未婚女士在穿着打扮上有很大的不同, 并且是由着明显的区别。已婚妇女一般都会戴以白色为主的头巾, 未婚女士则不需要戴, 但是会经常戴帽子。当我们去一个俄罗斯人的家里包房时, 进门好、之后则应该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等, 这是俄罗斯的礼貌。

3、餐饮礼仪

在餐饮礼仪上, 俄罗斯人讲究的是油大味厚, 量大实惠。他们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 这和中国的养生之道有所偏差, 并且他们的口味也很重, 酸、辣、咸味他们都爱吃, 而且还爱吃冷菜。所以他们的食物相比中国的精致、营养, 就显得粗糙的多。他们主食不是米饭, 是面食, 他们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 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他们吃水果讲究连皮一起吃, 他们认为营养丰富。他们还很喜欢喝“格瓦斯”, 这是一种饮料, 我个人觉得并不好喝, 味道有点像苹果醋。爱喝的酒, 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伏特加了, 这也算是俄罗斯的特产了。在吃饭的时候, 俄罗斯人使用的是刀叉, 吃饭用的也是盘子, 而不是像中国一样的用碗。参加俄罗斯人的酒宴时, 最好要称赞他们的菜肴, 并且要尽可能的多吃一点, 当你吃饱了, 就把手放在喉部, 他们就知道你已经吃饱了。

三、俄罗斯的商人的习惯

去俄罗斯的人, 旅游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更多的人选择去俄罗斯务工或经商。因此, 了解俄罗斯商人的习惯和禁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面, 我们说到俄罗斯人素来以他们特有的热情、豪放、勇敢、耿直的特性被世人认可。所以俄罗斯的商人便一般都具有俄罗斯人特有的热情和冷漠了, 都是具有两重性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热情的一面。俄罗斯商人在与人初次接触的时候, 他们一般都会显得很客气, 会与你握手或拥抱来表示友好, 会给你一种很认真的感觉。冷漠的一面一般表现在很多的俄罗斯商人, 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古板, 而且还很固执, 不易变通, 所以, 当与俄罗斯商人谈判的时候, 我们要尽量保持冷静, 不要轻易放弃, 更不要就想着速战速决。俄罗斯商人很看重自己的名片, 一般人是得不到他们的名片的, 如果你得到了, 那就说明他很信任你, 或者你俩是业务伙伴的关系。在和俄罗斯商人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 你必须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他们很注重这些细节, 要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的, 挺胸收腹, 不要抖腿。哪怕是在谈判中途的休息时间, 你也得注意不能做有失风雅的事情, 比如伸懒腰、抠鼻挖耳屎之类的, 更不能做没素质的事情, 比如乱扔垃圾、乱吐痰等等。对于交易的商品, 俄罗斯人很注重商品的质量和用途, 他们一般都认为做大众必需品的生意是最有钱赚的。需要注意的是, 与俄罗斯商人见面时最好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衣着, 最好是尽量的优柔尔雅, 可以穿西服, 但是不能是黑色的, 提倡灰色和青色。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就是关于俄罗斯的风俗文化和在与俄罗斯商人交往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与俄罗斯人交往的时候, 如果我们都能尊重俄罗斯人的风俗习惯和禁忌事项, 那么我们一定能从俄罗斯人那获得一份真挚、良好的感情。

参考文献

[1]王春齐.俄罗斯商务礼仪初讨[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2, 2.

[2]石志全.俄罗斯民族风俗习惯[J].中国商检, 1995, 11.

[3]周家高.俄罗斯人的日常礼节和习俗[J].东北亚论坛, 1993, 3.

篇4:行走在文化风俗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风俗”传承不息,它作为一个重要话题,也常常用来作为高考作文的重要命题内容之一,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风俗一:云南白族“放高升”

每逢春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就有一种叫作“放高升”的习俗。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使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也就是祝人们步步高升了,以此讨个好彩头。

新视点:

留住自然之美

@陕西省商南高中高三(27)班 张长城

看到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在整棵大竹子里装上火药“放高升”的习俗,我不禁愕然。爆竹一响,粉尘四起,对环境的污染何其严重!想到此,我的脑海中一幅幅画面闪现:森林中没了野兽,江河里没了鱼儿,天空中没了小鸟。不敢想象,有朝一日当世界只剩下人类孤独的身影时,我们将何去何从?

可悲的是,人类身处危险之中却浑然不知,灾难正在慢慢逼近。人类为逐利而无节制地开发正将地球拖入毁灭的深渊。今天,北极冰圈在融化消失,臭氧层空洞面积不断扩大,雾霾笼罩城市上空,自然灾害频发,动植物濒临灭绝……满目疮痍的大自然为人类的疯狂行为敲响了警钟。

自然原本是和谐美丽的,是人类的无知和贪婪让她变得丑陋不堪,面目全非。我们对自然恣意破坏,滥砍滥伐,滥放滥杀,导致生态严重破坏,物种几近灭绝。自然在咆哮、流血,我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伟大作家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今天的人类正在将自然这位温柔善良的慈母生生逼成冷酷无情的杀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自然的眷顾和回报。

所幸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走在时代前列,积极奔走呼喊,用实际行动践行環保理念,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柴静曾是央视一位著名记者,离职后,她自掏腰包一百多万追踪雾霾治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她的行为体现了一位公民高度的责任感,令人钦佩。

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环保理念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荷兰是大画家梵高的故乡,风景优美如画。在荷兰的很多城市,人们宁愿骑自行车也不愿开汽车,因为这样的绿色出行方式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在美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各种可爱的动物都随处可见,它们或忙碌地觅食,或悠闲地歇息,完全无视近在咫尺的行人与车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温馨动人。

人类与其他万物是一体共存的,彼此休戚相关,存亡与共。人从自然中来,是自然的孩子,与自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自然一旦被毁灭,人类将万劫不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人类只有携起手来,投入到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事业中来,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最终应对环保难题,共创美好家园。

愿我们对自然少一些污染,对环保多一份责任,让野兽在森林里欢快奔跑,鱼儿在河水里轻快畅游,小鸟在蓝天上自由飞翔,鲜花在窗口外娇艳绽放!

风俗二:汉族民间祭灶神

在我国,汉族民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家家户户都有祭灶神的习俗。传说灶王爷受玉皇大帝之封到人间负责管理各家灶火。每到腊月二十三日晚,灶神上天汇报工作,除夕日返回人间。民间百姓在当晚烙烧饼,焚香表,乞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北京俗曲《门神灶》云:“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二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炷香。”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新视点:

多行善事心自安

@陕西省商南高中高三(27)班 刘禹玺

每逢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拜神仙: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保佑自己体胖心里宽。每当此时,我总是疑窦丛生:自己做了好事,何愁灶神不美言?不做好事,灶神岂能瞎胡编?我要说:多行善事心自安,何须求佛拜神仙。

有人说,谈善容易行善难,我实在不敢苟同。善是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形态,不分大小,也不分时间与空间,更不分对象,我们随手就可以为之。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容易忽视,我们要学会时刻在生活中行善。行善之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方便了他人,幸福了自己。如此,何须神灵保佑?多行善事,我们就是自己的“保护神”!

行善,事无巨细,勿以善小而不为,再小它也是个事儿。我们身边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可以成就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善举;这小小的善举,却体现出大大的慈爱;这大大的慈爱暖人心房,给人带来幸福与安康。像网络上的微博传递爱心,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尽微薄之力就可以传达出一份爱心,就如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却会在人们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令人心旷神怡。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开灯这件小事,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反观现实,有些人只求人人为我,不想我为人人;或者做了一点好事,就想得到丰厚的回报。更有甚者,一边偷鸡摸狗,男盗女娼;一边求神拜佛,为自己立牌坊。如此之人,神灵会保你平安、遂你心愿吗?

明代方孝孺告诫后人:“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学会为他人做点善事,为团队做点善事,为社会做点善事,高尚的品德、美好的生活、千秋的家业就是在点点滴滴的善行中修炼、创造和铸就的。

不靠天,不靠地,平安幸福靠自己。多行善事心自安,何须求神念阿弥!

小编有话说

在新材料作文基本一统天下的情况下,我们对材料的敏感度应该有所提升。生活中的故事也好,社会上的事件也罢,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敏感度:这都可能成为高考作文的取材点。正因如此,在以上两个春节风俗中,我们选取的作文没有就风俗谈风俗,而是拓展开来,以对待一则作文材料的态度,将之延展开来,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新颖的角度,来切入话题,提供观点。这样的做法,我们认为是更贴合大家实际的。

(肖 尧)

篇5: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打灶头”

结炉砌灶,客家人称“打灶头”、“作灶头”,称厨房为“灶下”,灶在客家人的心里占了非常重的分量,非常讲究的,据说它是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福禄的“大事情”。

自古以来,客家人对灶就有崇拜情节,认为它掌管着一家人的温饱和安康,并且相信如果灶头旺就意味着日子旺、家业旺。因此几乎各家各户的灶上都设造神位,或贴“灶君”画像,或放着“司令灶君神位”的神牌,并逢年过节祭供,以求灶神护佑。

因此,在“打灶头”之前不但要请风水先生拣吉日,还要对灶头的方位严加考究。人们认为:“灶门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财;向南方者,主口舌、争斗;向北方者,主病灾;向东方者,主有福禄。向辰已方者,主家业昌盛,子孙吉祥。但是方向虽然‘吉’,若灶门正对大门(即大门外能看见灶门者)就极凶。

灶门对灶门,也不好,主家庭多口舌争论。灶门向佛坛也凶,因为阳对阴,象水灭火。灶门向井,就是水火相克,主家中多奇祸,出生破相之人,或主男女内乱。”

打好灶头即择吉日乔迁。要严格按事先选定的时辰“进火”(即开炉灶)。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正是由于客家人对灶有着特殊的情节,所以“打灶头”(结炉砌灶)对于客家人来说是一件大事,非常讲究。如果家里一直祸事连连、诸事不顺,客家人会认为这是灶头出问题了,惹怒灶神了,然后将灶头拆毁重砌,希望能够改变处境,重获福气。

在盖新房时,灶头是最后修建的。房子的其他结构已经修建好,主人家就会满怀着喜悦请来熟手师傅来“打灶头”。客家人对“打灶头”很重视,不仅要请风水先生选吉日,还要对灶头的方位严加考究。人们认为:“灶门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财;向南方者,主口舌、争斗;向北方者,主病灾;向东方者,主有福禄。向辰已方者,主家业昌盛,子孙吉祥。除了方位之外,还有一些禁忌是不能触碰的,比如灶门不能正对着厨房的大门,那样会招来厄运;如果家里有井,灶门也不能向井,因为水火相克等等。

新屋建好,打好灶头后主人家要选择吉日正式“进火”(即开炉灶)。“进火”需事先选好吉时,按照严格完整的仪式来,各地方仪式会有所区别。一般程序是这样的,黎明时开始,由长辈提灯或执火把在前,男主人挑饭甑或米缸在后,主妇则挑着厨房炊具,小孩各取自需物件紧随在后。全家大小列队行进,鸣炮入宅。

如若灶头起得好,就有口福了。客家的灶头有不同数量的灶门,有的灶只有一个大灶门,配大锅;有的是两个灶门,配一大一小两个锅,还有些大家庭是三个灶门,大、中、小三个锅依次排开。说起大锅灶,勾起了很多客家人旧时的记忆。在旧时,没有热水器,人们用柴火烧一大锅水,供全家人洗澡;逢年过节时,大锅成就了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这时客家妇女们用她们的巧手作出各种粄,如发粄、麦粄、甜粄、萝卜粄等,一大锅粄在柴火的燃烧下伴随着浓烟散发着诱惑的香气,孩子们在这诱惑的香气中期待着品尝的时刻,想想都很幸福!逢年过节或遇上欢庆喜事,大锅也是招待亲戚朋友的功臣,一锅“东坡肉”新鲜出炉,摆上各桌供亲朋好友品尝,分量足,火候足,吃不完还可以带回各家,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吃的是气氛,是情义!

节日风俗

春分: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端午: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家家户户买肉、杀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中元节):也即鬼节。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节:民间通称八月节,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各地风俗大体相同。

重阳节: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客家人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

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传统习俗

1、诞生礼仪

催生: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客家的成年礼仪俗称“出花园”)

祝寿: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帖外,不贺不请。

3、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篇6:客家婚娶风俗礼仪

1、传庚——也称开八字

男方家长托媒人去女方家为子求婚,媒人大部分以亲戚朋友为主,也有职业媒人,男媒称媒人公,女媒叫媒人婆,民间一般称媒人为“红叶公”,做媒者不拘男女,这种成全好事常为人们所热衷。女家若有意联姻,就于红纸书写女儿的生辰八字(即庚书)交媒人带回男方,名为传庚,俗称“开八字”。男方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算一卦,如谓“相克”,则不成,女方所开“八字”即退还;如说是“相生”,则将双方的生辰八字放致神台上,要放一七【即七天】,七天内男方家里不能出现任何不吉利的事,甚至连小鸡都不能死一个,然后再请媒人前往女家开礼贴即讨价还价罗列彩礼回奉的红贴。男家经过斟酌,开出回贴,女家可再搓商以至无异议,就开始下一个程序---看妹子、踩家风了。

2、看妹子、踩家风

“看妹子”是男方到女方一种正式求婚的礼仪。由男女双方约定吉日,男方备酒、肉、饼、果等礼物在媒人和长辈陪同下去女家,俗称“看妹仔”,女方同样请亲友长辈作陪且热情款待,坐定后由媒人主持介绍双方子女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如双方没有异议,期间男方要向女方送红包作为见面礼。红包礼金要以九作尾数,视为天长地久;女方笑纳礼物和红包,此即意为允婚了。

“踩家风”是联姻过程中重要的一种礼仪,是由女方组织长辈和伯叔娘亲到男家视察家境和“写茶单”,此时,男方备盛宴款待女方来宾,席后双方按“看妹子”时商定的彩礼写出“茶单”,写“茶单”的时候男女双方按同样的格式各写一张“茶单”并签上家长的名字,媒人分别在两张签字,最后两张合在一起骑缝写上“天长地久”或者“好合百年”字样,成为合二为一的正式茶单,双方家长再举行互换茶单仪式,男方同时当付一定数量的聘金作为压茶单,仪式完成后双方家长就以亲家的称呼对方了,随后求婚男女互赠定婚礼物,男方一般都是以红包作为礼物,女方一般都是以自己亲手做的布鞋和亲手刺绣的花袜底作为回赠,此仪式为正式订婚仪式,这实际上就是“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等三大礼为一体的议婚过程。

3、报日子

“报日子”是男方准备娶亲请风水先生拣的好日子送给女方,男方称“报期”女方称“受聘”,男方送日子的时候要准备酒菜和报日子的礼贴【礼贴称为“星期”】与媒人一起到女方家里,女方要准备酒席请亲戚和家族长辈受聘,此礼仪即是古六礼中的“请期”大礼。

4、结婚典礼

结婚典礼是婚姻大事中在最重要的一环,结婚典礼这个程序要三天才能完成,第一天是“上花”,第二天是归亲,第三天是拜堂。

第一天,上花【也称上头】

也就是男方为迎亲做准备的一天,张灯结彩,书写对联,把房子和洞房布置得漂漂亮亮,显现一派喜庆的景象。上午,一是內礼先生准备好贴合,写好拜帖、礼贴、包好红包【开埕、秉烛、祀祖、司厨、司翰、步仪、群仪、开剪、铺陈、迎仪、整容等等红包】,写好贴合对、轿对【对联只写半幅、女方回半幅成为完整的对联】,封好贴合,用红纸封好敬祖的香烛和迎亲用的炮竹等等;二是礼房先生写好神榜由长辈带着新郎到祠堂里接回祖公安好祖公烧香纸奉上;三是待娘准备丝茅、桃枝、铜镜、铁尺、通书,神榜一起安装在新娘坐的花轿【轿车】上用于辟邪压轿;四是司厨先生负责准备好水礼一担,水礼由敬祖礼、猪首、猪腿、德禽、家凫、喜蛋、喜酒、喜腐、鲜鱼九种礼物组成;五是准备迎亲花轿【轿车】,去迎亲的人数应逢单【迎亲回来的时候逢双】;吃好“上花昼”【也就是中餐】,配唢呐,鸣炮奏乐,由媒人,唢呐、轿夫【司机】、且郎,旌使、女童组成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一路高歌去女方“上头”了。

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规矩就是“上头”那个下午,一是侍娘帮新郎舖床,一边舖床一边祝贺;二是新郎、新娘默默地比看谁洗澡早,传说洗澡早的就可以占绝对优势,更加聪明伶俐,这个规矩由男女双方的侍娘去督促完成。

婚娶禁忌事项

1、客家人在说亲过程中,当媒人把男女双方的年庚帖交换后,父母要让算命先生合一合,看会不会冲克,如没有冲克,便把年庚帖供在灶君老爷神位前。在此后一个星期内,家中要太太平平,禁忌生病;不能打破器皿;不得被镰刀或菜刀等利器割破手脚而流血;忌讳家中饲养的家畜生病死亡。

2、忌未完婚女子在准新郎家过夜。忌同姓结婚。忌婚礼进行中有小孩哭闹。婚日忌打破镜子。忌窥视轿中的新娘,俗传新娘身上有煞气,看了得眼病。

3、新娘入门时,公婆要躲避。结婚闹洞房时,禁忌打破茶杯等器皿,认为器皿打破象征家庭不完整,是个坏兆头,新人不顺。

4、出于对经血的禁忌,忌讳“先好后娶”,原因是未婚女子没有进行净化仪式,身子不洁,这样会使男人事业上做不起。

5、出嫁人忌在娘家过年节;女儿女婿在娘家忌同床睡。

6、寡妇再嫁、出亲、迎亲均忌大门出入,须在傍晚偷偷溜出村庄,不能路经原家后龙山,也不可回头看原来自己家,以免不吉利。走到半路,要坐上布轿“归门”,人们称她为“夜轿婆”。

7、日常办喜事时不能说“绝”字。

婚礼习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篇7:湘阴风俗文化

地区文化是各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与积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上课期间听完老师对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的介绍后,不禁感慨良多,也想起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回忆起了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

一、端午节

湘阴隶属岳阳,而在岳阳,就不得不提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相传屈原在这天投江殉国,而湘阴县城北30公里处汩罗江是楚国大夫投水自沉的地方。为吊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千百年来,湘阴城乡每逢端午必泛舟投黍表示纪念。习俗相演,渐渐形成了端午龙舟竞渡的活动。每年端午这天,湘阴沿江集镇,特别是县城和临资口,沿例举行龙舟赛。历史上县城出现过各种龙舟赛阵容,清末民初“红船”与“黑船”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习惯是五月初一龙船下水,检验班子,称作“齐桡”,初

三、初五是预赛和决赛日,称作“正船”。农历五月初五,数艘龙舟竞渡,观众如云。解放后,龙舟赛不再分成帮派,由地方政府或民间组织赛事,争标夺胜的气氛更为热烈。同时,端午节当天人们还会供贴子,扎艾人、喝雄黄酒、吃粽子等。

二、婚俗

订婚男女双方订婚,在湘阴称为“包庚”,一般由男方托媒提亲,女方同意后,即互相转告生庚,各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称“合庚”。亦有将双方八字放在家中神龛上,数日内如诸事顺利,即定。认为不合,则将对方生庚退还。双方认可后男方备聘礼,择吉日馈赠女方家,邀请女方父亲(无父则为伯、叔或兄长)及媒人来家,当场书写红(男)绿(女)庚帖,并设宴款待,称“订婚酒”。

祝节男女双方订婚后,每年端午、中秋,男方要向女方的长辈敬送礼物,称“礼节”,腊月下旬也要送礼,称“年礼”。结婚前一年的端午节(也可是其他传统节日),须用抬盒向女方家敬送一批厚礼,称“求亲礼”,表示来年娶亲,让女方作好准备。

过礼结婚日期,一般由男方择日,女方鉴日,以农历五月、八月、腊月为多。婚期临近,由男方备好,“团书”及三茶(糖、蛋、饼)、六礼(肉、鱼、鸡、面、酒、糍粑),送到女方家,称“报日”、“报结”。女方将衣单、衣样交男方带回。结婚前二日,男方再备彩礼,由“披红”媒人带领,送到女家,称“过礼”,戏称“催嫁妆”。第二天,女方将嫁妆送至男家,男方于大门口鸣炮接妆。

在湘阴“报日”时,男方随“请期礼书”送鹅一只,酒一坛。“过礼”一般包括为新娘制备的衣服、衣料,以及龙凤喜饼、糖果糕点和炒熟的黄豆及鱼、肉、礼金等。婚前三天,女方将嫁妆及为新郎制备的鞋、帽送至男方,并布置新房,叫“铺房”。

迎亲又称“收亲”或“收媳妇”。迎亲前夕,由男方设“陪媒酒”,款待媒人。同时,送酒席给女方款待其亲友,叫“离娘席”。

迎亲之日,男家张灯结彩,于大门、洞房、客厅、厨房贴喜联、字,准备迎亲接客。迎亲一般选在黎明。在湘阴,则先由媒人去女家促“发亲”,然后,还需男方以红绿庚帖“催妆”3次,女家方许“发轿”。彩轿到达后,女家闭上大门,索“开门包封”后,始开门发亲。岳阳县广兴洲一带有“牛马归栏”的风俗。迎亲队伍赶到女家吃午饭。估计时间不早了,便将锣鼓打得一阵紧似一阵,叫“催亲鼓”。这时,女家才“发亲”,以天黑时分进男方家门为俗。解放后,以轿迎亲的习俗逐渐废弃,改以车辆接送,路近者则安步当车。

闹洞房为婚礼的尾声。新婚晚宴后,新郎新娘被人们簇拥送入洞房,闹房即开始。年轻小伙子往往是闹房的主角,他们以“新婚三天,不分老幼”为由,为了促使新婚夫妻的接近和感情交融,设计出千种花样,万般闹剧。人们不以为忌,反而在一旁推波助澜,尽情嬉闹,将婚礼推向高潮,使洞房内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新婚夫妻用茶盘抬茶向客人敬茶,是闹房不可缺少的程序,称“吃抬茶”。茶一般由芝麻、红枣、花生、豆子拌糖冲泡而成,寓意甜美、圆满。客人接茶的同时,以诙谐祝吉之句赞茶,有的地方还需给“茶钱”

三、葬俗

近年来新事新办蔚然成风。丧葬多因家庭经济情况和死者年岁大小而异。家底厚的,铺场(扎孝堂等)、闹丧、择期、相地、开吊、出葬,常延至四五天或七八天。入夜邻里戚友相聚,通宵吹吹打打,谓“闹丧”、“坐夜”。有的几人边敲锣鼓边即景对唱歌颂死者、慰勉遗属的韵语,叫“唱夜歌”。解放后,城镇和部分乡村办丧事有所改

进,有的只以追悼会的形式表示哀悼。1985年,县人民政府发出布告,推行火葬,大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照规定办事,部分城镇居民也在执行,但未能普及。近年,有的地方请道士礼生“做道场”、念经拜佛、烧纸钱、化冥屋的旧俗又在抬头。湘阴称掘墓穴叫做“开金井”,抬棺叫做“抬重”,抬重者叫做“八大金刚”(一般是8—16人),送葬的仪仗少则几十人,多达数百人。

四、特色饮品——姜盐豆子芝麻茶

湘阴姜盐豆子芝麻茶,最具地方特色。由姜、盐、豆子、芝麻、茶叶五种配料泡出来的茶,五味调和,香脆可口,不仅解渴充饥,还能驱寒祛湿,健胃强脾。传说南宋绍兴五年(1135),宋高宗令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制置使岳飞领兵二十万,“征剿”洞庭湖一带的杨幺。因岳飞所率兵勇,大都来自北方,不合湖南水土,胃胀腹泻,大大影响了战斗力。经暗访本地高人获得指点,让将士们喝一种用姜盐茶叶熬成的酽汤,病情渐渐缓解消除。此后,本地人更佐以芝麻豆子(通称相料),作为家常和待客的茶饮,沿袭至今。

篇8:简析坦桑尼亚的文化风俗

关键词:坦桑尼亚,礼节礼仪,习俗忌讳,婚丧礼仪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的边缘, 面对着印度洋, 气候宜人。在待人接物方面, 他们热情、爽朗、朴实、友好。坦桑尼亚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自由与和平的氛围, 并十分注重群体团结。他们民风古朴, 风俗独特,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礼节礼仪

在坦桑尼亚, 向他人问候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句“你好”伴随着和对方握手是留给他人积极乐观印象的最好方法之一。但双方辈分和年龄不同, 握手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当同龄人或朋友之间见面时, 双方可以简单地说句“你好”。在交际场合, 一般以握手或拥抱作为见面礼节。除此之外, 有时他们也会采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 独特的见面礼节。一是鼓掌礼。有些部落和民族在迎接贵宾时, 习惯于先拍拍自己的肚子, 接着热烈鼓掌, 然后再与迎接的贵宾握手。这个行为举止表明他们口腹如一, 对来宾欢迎之至。二是举拳礼。这是最高级别的迎宾礼, 行礼者要举起握紧的右拳, 轻轻地晃动, 欲表示自己见到对方万分高兴。三是屈膝礼。妇女们相见时, 通常彼此屈膝, 作为致意的一种方式。四是尖叫礼。乡间妇女在迎接女宾之际, 往往习惯于围绕着对方转圈跑动, 同时在口中发出带有一定节奏的尖叫声, 以表示对对方的光临备感高兴。

坦桑尼亚人视客人为最应受到尊敬的人, 因此, 通常都尊称男客人为“爸爸”, 对女客称“妈妈”。甚至对见到所有的人都这样称呼, 就连父母也称自己的儿子为“爸爸”, 称自己的女儿为“妈妈”。在坦桑尼亚, 人们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亲朋好友身上, 尤其注重血缘关系。

二、尊敬长者

尊敬长者是坦桑尼亚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 视自己的父母和长者为最可亲最可信的人。在坦桑尼亚的文化中, 长者是充满智慧和拥有丰富经验的人, 可以帮助年轻人解决问题。尊敬长者表现在亲吻长者额头和吃饭时首先服务长者。有些部族的妇女在同长者讲话时, 要跪下或坐在地上讲, 以表示尊重。青年向长者问好时, 长者要用双手抚摸一下他们的脑门, 作为祝福。晚辈见到老者要用敬语问候, 在长者面前不能坐姿不端正, 不能在长者离席前先行离席, 同长者席地而坐时, 不能伸腿或后仰, 更不能把脚伸向别人。

三、时间观念和价值观念

坦桑尼亚人有着惊人的自控能力, 在公共场合做事小心谨慎, 不会打扰他人或让他人难堪。不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愤怒、沮丧和不耐烦。但时间观念不强, 做事上不急不躁, 哪怕时间来不及。他们看待世界发展和人生的看法也不同于其他国家, 不注重遥远的未来, 而会回想过去和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很少有人会对未来作出规划。

四、习俗忌讳

在坦桑尼亚的文化中, 用手指尤其是中指指向人或物的行为将会被看作是不礼貌的、粗俗的。如果用手指指向有威望的人, 将会看做成是直接的犯罪。在坦桑尼亚,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手势指向人和物, 但大部分所采用的手势是:掌心向下, 四指或五指指向正确的方向, 同时用眼睛注视着。

在坦桑尼亚人用手吃饭, 源于古代非洲。一个家庭或部落在一个容器里吃饭, 源于古代非洲人们共享食物的传统。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 认为右手平时总接触入口的东西, 是干净之手, 左手经常接触肮脏之物, 因此是不洁净的。晚辈接受长者送的东西时, 要双手接, 如果东西很小, 可用右手接, 绝对不可用左手去接;递东西给他人时, 也要用右手。在坦桑尼亚, 日常生活中左右手分工明确, 右手用来握手、拿东西、吃饭, 左手用来洗下身。

坦桑尼亚伊斯兰教的人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 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问题。在饮食习惯上, 一般都有爱吃牛、羊肉, 爱喝咖啡的习惯。一般以玉米、大米、甜薯为主食, 有的部族以畜牧业为主的, 就以牛、羊为主食。有的以渔业为主, 就以鱼虾为主食。种香蕉的则以香蕉为主食。其口味一般较重, 不怕油腻, 喜食辣味的食品。在饮食中最大的禁忌是忌食飞禽, 其中包括鸡和鸡蛋等, 还忌饮酒。

五、民族特色

1. 姓名与称呼

坦桑尼亚人的姓名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人的姓名+父亲的姓名+祖父的姓名, 所以是有名无姓。一个人的全名可以表示出祖孙三代的血统关系。如“阿姆·拉乌基·克瓦里瓦”, 阿姆为本人出生时取的名字, 拉乌基是阿姆父亲的名字, 克瓦里瓦是阿姆祖父的名字。平常只叫前两个名字, 或第一个名字。有些人姓名带有宗教色彩, 如使用在天主教堂受洗礼时授与的教名, 也有人的名字是根据出生时的地点、时间、环境、节假日名字或是根据所崇拜的人物、所喜爱的动物名字起的。已婚妇女的名字保持自己的原名, 或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丈夫的姓名。

坦桑尼亚人之间称谓视情况而定。对长辈可按辈份关系称伯父、伯母、叔叔、婶母、舅舅、舅母、爷爷、奶奶等;对平辈可直呼其名;对老人尊称“姆泽”, 即老人家的意思;对已婚妇女有时也称“妈妈”加上孩子的名字。在人们的相互称呼中, 最常使用的是“恩杜古”和“拉菲克”。“恩杜古”是兄弟姐妹、同胞或同志的意思;“拉菲克”是朋友的意思。普通老百姓在称呼国家领导人时, 在名字前也加“恩杜古”, 以示亲切和尊重。

2. 特色民俗舞蹈和发式

坦桑尼亚的妇女非常注重头发的打扮, 多姿多彩的发型使她们显得更加容光焕发, 头发短而卷曲, 柔软而富有弹性, 能梳出各种各样的新颖发式。姑娘们喜欢把头发编成一排排细辫, 并在线的未梢再缀以五光十色的珠子。

坦桑尼亚人历来爱好音乐, 能歌善舞。舞蹈是坦桑尼亚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各个部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舞蹈, 有的表现人从诞生直到死亡的生活过程;有的表现社会中重大的活动, 如战争、丰收等;此外还有表现田间耕作、狩猎、求神祭祀等内容的。坦桑尼亚新年前夕, 人们鸡鸣即起, 姑娘们身穿彩裙, 走门串户唱民歌, 异常欢乐。

六、婚丧礼仪

坦桑尼亚一些部落里, 结婚时有一个暗中寻找新娘的仪式, 这种仪式规定新娘由新人送到男方村子时, 不能直接送到新郎家中, 而是先送往新郎的邻居家中, 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把新娘藏起来。然后送亲的人去新郎家中报信, 请新郎去寻找, 找到后将新娘迎娶回来。新郎寻找新娘可以连找三家, 如仍未找到, 女方送亲人就要将新娘接回, 七天以后再送来, 一直等到新郎找到新娘为止。结婚时, 亲朋好友一般会选择送礼品来祝贺, 比如说家用电器, 一般不送钱, 送其他礼物没有忌讳。

坦桑尼亚一些部族间认为有人去世, 不仅是一家的不幸, 也是全村的损失, 因此全村为之哀悼。死者家中首先由妇女们嚎啕痛哭, 通知全村家中有人病故。人们闻讯后都停止干活, 纷纷到死者家中吊唁。死者家属要守灵四日, 在此期间, 村里的人要为他们打水、送饭, 多方照顾。守灵期满后, 照顾他们的村里人才可回家。在举丧期间, 亲朋好友要为死者送寿衣。举行葬礼后, 寿衣与死者一起火化。有的部族实行土葬, 是先入土后举行悼念活动。葬礼一般在中午举行, 悼念活动, 男的要进行五天, 女的要进行四天。

上一篇:秋来李贺阅读答案下一篇:教学工作总结万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