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地图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梅州市地图范文

美食地图[定稿]

美食地图

大同

天镇:天镇原家熏猪手阳高:广灵豆腐干、面糊糊大同:百花稍麦、兔头 浑源:巧媳妇凉粉、浑源油炸黄糕

朔州

应县:应县牛腰山阴:油泡豆、山阴荷藕朔州:羊拐弯、烫面饺子、宋氏糖干炉、平鲁面塑

忻州

河曲:河曲咸肉、软米饭保德:保德碗托岢岚:岢岚烤羊肉、柏籽羊杂割原平:原平鲜肉锅魁忻州:忻州瓦酥、忻州老咸菜、高粱面鱼鱼、砍三刀定襄:定襄蒸肉 五寨:五寨烩菜偏关:偏关粉丝、窖头老陈醋

太原

头脑、鼓楼羊杂、郝强强羊杂、老鼠窟元宵、太原老豆腐、老太原丸子汤、郭杜林月饼 清徐:老陈醋、徐沟灌肠娄烦:炒山药削面

阳泉

平定:过油肉、北岭牌食醋阳泉:黄瓜干、豆腐丝炒粉条、三八席

晋中

太谷:太谷饼平遥:平遥牛肉、碗托介休:介休陈醋、木瓜黄酒、蘸片子 寿阳:香干

吕梁

柳林:碗托、孟门熬离石:合棱则中阳线柏子汾阳:麻酱凉皮、豆角焖面 临汾

霍州:吴家熏肉临汾:牛肉丸子面侯马:太后御膳泡糕翼城:翼城十大碗 曲沃:羊汤

长治

潞城:潞城甩饼、黎城油炸豆角、赵家山豆腐长治:三合面、酥火烧、黑圪条

平顺:平顺焖菜丝壶关:壶关羊汤、上党糊肘子长子:荫城猪汤、酥肉汤、上党腊驴肉、长子炒饼、焦家猪头肉

晋城

阳城:阳城肉罐肉、阳城烧肝晋城:炒大葱、过油肉大米、晋城十大碗沁水:沁水羊肉李圪抓、炒粉面饸饹、马记牛肉丸

运城

稷山:赵氏四味坊麻花、酿菜万荣:临晋酱玉瓜运城:盐帮菜、相枣、蒲州青柿 闻喜:煮饼

第二篇:地图教案

第三节地图 第一课时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内容: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及山顶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初步学会掌握等高线和等深线、海拔和相对高度基本知识

3、了解掌握山地五种基本形态的等高线图形,并能在实际中判别

4、初步学会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

5、初步学会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等高线特征 教学方法:

边讲边练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3)区别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2)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

(4)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对,我们知道地图有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个基本要素,而且地图是反映地面景物的工具,同时在我们的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有海洋,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在地图上怎样才能把这些不同形态表现出来呢?我们又是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呢?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度约是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4000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有两个高度值,而这两个高度值是怎样测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地面的高度采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计算,那么什么是海拔,什么又是相对高度呢?请大家看示意图。

[小结] 地面上的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即海拔,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高度即为相对高度。

[板书]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二、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承转] 前面所提问题中,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指的是海拔,4000多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那么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因海拔是以海平面为标准,各地的海拔可以比较,而相对高度则因比较点不同而不同。在地图上一般都可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并制成等高线图,通过读等高线图可以反映地面的起伏特征。

[板书]

3、区别:海拔以海平面为标准,相对高度因比较点的不同而不同

三、等高线地形图

[承转] 地面经过测量,测出各地海拔,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就是等高线。而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就是等深线。而把利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板书]

1、等高线

2、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 [实验练习] 请大家取出达标练习,翻到第10页,讨论完成第七题 [板图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标出一些点的海拔,边讲边练边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

[教师讲解] 等高线的不同位置分别表示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图的标高表示地势的高低;等高线的疏密表示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 [承转] 山顶:等高线呈封闭曲线,外低内高。

[承转] 山脊: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

[承转] 山谷: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呈“V”字形,“V”字尖端指向山谷上游。

[承转] 鞍部:两相邻山顶之间的过渡低处部位。

[承转] 陡崖:等高线重叠相交。

[小结] 现在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表现为不同的形态,请大家伸出右手,握成拳头,我们用拳头来记忆,这就是右手法则〈拳头演示讲说〉

[教师提问] 而等高线疏密是怎样反映坡度的陡缓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比较缓。 这就是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 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内容

第三篇:文明地图

就像清晨升起的那轮红日一样,我们的共同家园––常州,在你、我、他的精心营造和装扮下,每天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焕发着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常州城近两年在文明建设上也取得了不少进步:社会和城市在不断优化,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在不断加大,所有市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桂冠的梦想,我们已期盼和奋斗了很久,先前的100多天是将翘首的期盼、不懈的努力变成丰硕文明之果的重大日子,常州很快就在考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成绩。而如今,在省内考察团来常的一个多月后,常州是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就在暑假,作为一名小记者,我带上记录工具,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在常州城开展了一次探访文明之旅,并由此次出行创作了一幅属于常州,独一无二的文明地图。

出行〃便利

穿过略显拥挤的马路,来到了BRT站台。一上车便感觉到了空调的凉爽。由于正是上班时段,车厢内较为拥挤,位子都坐满了,我便挑了个离门较近的地方站着,顺便看看车外的风景。天气很好,一片晴朗,心里觉得特别舒畅。只是随着乘客的上下车,车内不时响起些嘈杂声,让人听得不觉烦躁起来。BRT行驶在专用车道上,通行非常顺畅。

气氛〃和谐

宽阔的马路两边有行人在树荫下三三两两地走着。放眼望去,在城市的一些绿地上,还有一些晨练的老人和滑旱冰的孩子,正享受着夏季清晨的凉爽与惬意。同样,在常州——这一外来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城市,最常听到的、人们最多使用的语言仍是普通话。

风景〃靓丽

在市中心路段上,噪音问题较为严重,但行车秩序还是井井有条。每个路段上都有帅气的年轻交警在指挥交通、维持秩序,虽然天气很热,但他们仍是尽责地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笔直英武的身影为繁忙的马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交通〃繁杂

绝大多数的行人都能按照通行标识通过地下通道过马路,但还是有极个别“急性子”的行人上在演着“跨栏表演”,在来往的车流中穿梭自如,着实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为其捏了把汗。虽然站台上、马路边依然张贴着“讲文明、树新风、争当文明常州人”的广告与宣传标识,但总有少许的几个人视而不见:你看,一些电动车车主正急着“秀”着他们的车技,自作主张地骑到了机动车道上,而这个路口一名戴着红袖套的协管员正拦下一辆“超载”电动车与其交涉。

见闻〃感人

行驶到了第一医院的时候,看到一辆12路公交车正靠边停着,驾驶位空着,正当我纳闷之际,突然看到身穿工作服地驾驶员正小心翼翼搀扶着一个老人下了车往医院内走去,我不禁心头一热,心里感动了许久。

形象〃一流 下了车,我在路上闲逛了起来,路经银行、邮政局门口时,我特意留心观察了一下。营业厅内整洁明亮,虽然前来办理业务的人逐渐多起来,都在赶时间,但仍都有秩序地取号排队,自觉地在一米线外等候,通过工作人员的有效引导和客户的积极配合,厅堂秩序井然。据我了解目前服务行业的窗口文明规范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明形象。

设施〃完善

近年来常州市新建了一些公共场所和设施,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真真正正让市民群众了解常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特别是未来的规划前景,激发了常州市民的归属感、自豪感,更倡导了全民创建文明、和谐、卫生城市的热情。

夜景〃宜人

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当我再次乘上BRT结束此次文明之旅时,华灯初上,亮化工程给常州城披上了五彩的外衣,感觉特别安宁和温馨。

这次出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感触,“争创文明卫生城市”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位常州市民心中,大家都在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和提升整个市容市貌。

作为一名小记者,我也有很多话想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建设文明幸福常州的主人,我们的文明举止、一言一行决定着整个创建工作的成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大家都来重视它、关注它、完善它。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共建文明常州出力吧!把常州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文明城市。

这张文明地图是我以一个小记者的身份创作的,希望能借此,让每一位市民了解到我们龙城常州的美丽风景线,并牢记于心,时刻为常州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让文明之花开遍龙城。

第四篇:地图江西

地图江西,寻找我的北

-------读《生态江西,绿色崛起》有感

似风,捎来恬淡宁静,拂醒了人们迷乱的心灵;似雾,笼着神秘羞涩,遮掩了你我飘渺的遐思;似那炫目骄阳,尽管那并不强烈却蓄着十分的热力;似那含蓄的钩月,虽然看似脆弱却透着隐隐的柔韧。

那是,《生态江西,绿色崛起》----最明显易懂而又最深远难测,最易让人呼吸凝滞而又最易引发翩翩遐想的鄱阳湖生态文明。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

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晶莹的蓝天和深沉的黄土地孕育出清新透亮的绿,绿色这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生命之色。看群林披翠,万山青葱,那一片片绿带给我们的尽是欣欣向荣的美感,何必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夕阳西下,群林尽染,“绿”是一道永不褪色的亮丽的风景线;何必惧怕严寒酷暑的降临,那层层叠叠的绿为我们抵挡炎炎烈日和冰冷刺骨的寒风,无论白昼,无论夏冬,就更不用说什么氧气的制送、水源的储积、气候的良性循环之类的份内之事了。

“绿”不仅仅只装扮我们的家园,生命要永恒,绿,必须永恒!我们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其上;我们对大自然不能采取掠夺的态度,而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调整好我们自己的观念和生活。我们要正视当前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浪费的病变现实,摆脱物质富裕而精神贫乏的困惑,提倡追求一种精神自在、不受物役、天人共泰的潇洒生活。这是一个新的、非同寻常、不容易做到的课题,但必须努力去做。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生态伦理、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江西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我们江西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溪流水沟清澈清澈,山中野兽出没„„这些是多么的令人羡慕的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啊!江西大地就一定会江美西静,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所以说,建设鄱阳湖生态区是目前江西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积极投身新江西的建设中。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庐山徜徉徘徊,是对生命的谛听;在“山不在高,有仙则明”的陋室里踯躅踱步,是对心灵的净化;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漫步畅游,是对思想的升华;在“士高气清,富有佳境”的九江流连聆听,是对历史的传承------

让我们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与蝶儿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迈着轻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雾霭缭绕着白纱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着花草的芳香, 欣享着阳光的沐浴,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

生态江西,绿色崛起,是三月的春风,将希望播种,把生命唤醒,用真诚酿泉;是冬日的阳光,夕阳无语为之动,点燃信念的火把,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飘落的雪花带不走凝固的记忆,穿越时空的凝重进入不会老去的岁月,蓓蕾般的默默等待,夕阳般的恋恋不舍,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深处--------

地图江西,寻找我的北!

上饶县田墩小学

杨常琳

第五篇:谭盾 地图

昨天,在作曲系的一个同学那里“看了”谭盾《地图》音乐会,有些触动。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对现代音乐(或说“新潮音乐”)一向不大感兴趣。因为在正常的音乐环境下,这些都显得过于尖锐不协和。时常令人如坐针毡。虽然听说这种音乐能将人一下子带到某种境界,但我时常怀疑某些人的心理,是不是为了趋时而说些违心的话。因为就我听现代音乐的经验,能将我一下子带到某种境界的时候几乎没有。当然,这或许是本人的欣赏水平不到吧。 我还听说听现代音乐要到现场听,那样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效果。可是,新音乐节那阵子听的现场也不少,可感觉上还是平平。而且,我听到更多人的评价是无法理解。像我这种状态还不算太坏吧?

如此看来我要继续误解现代音乐了、、、、、、

当然,我并非想一下子就将我对新音乐的改观说成是这一次看碟的感动。只是觉得这一次触动大些罢了。它仿佛在告诉我,现代音乐并不是高等数学,天花乱坠而又言之无物。每一种离奇的音响都应有某种诠释。风俗文化,或是哲学思考。在他的音乐里体现的更多的似乎是一种对应,一种融合。《地图》包括九个乐章:

1、《傩戏与哭嫁》

2、《吹木叶》

3、《打溜子》

4、《苗唢呐》

5、《飞歌》

6、《间奏曲:听音寻路》

7、《石鼓》

8、《舌歌》

9、《芦笙》。每一个乐章都配有与标题描述相关的视频音响,这些都是谭盾采风录下来的。它们不加任何加工地放出来,与谭盾指挥的乐队音响承接呼应,共同构成《地图》的音乐。也许是西洋管弦乐队太有气势了吧。感觉这些音响视频里突然注入了某种大气。突然感觉民间的东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土得掉渣的东西,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可爱,这么有凝聚力了呢?这种凝聚力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来说当然直接来源于他们对这些文化的热爱,但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则或许更多的感觉是谭盾赋予了它们生命。而且这种赋予很谦虚,他并没有用那种别人惯常用的手法,学习民间音乐,然后提炼成自己的东西,那是文人阶层对民间音乐的态度。谭盾在这里并没有改一个音,因为是直接播放视频音响,所以谈不上是那种传统的提炼加工,但他写了令人信服的“连接部”。他似乎在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向我们介绍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显然,他的“介绍”成功了,原本叫人看了想睡觉的土得掉渣的远古风俗叫人重又拾起了精神。不过又有人说他盗用了民间的音乐为自己撑门面,但我觉得我们要感谢谭盾,他并没有盗用。谭盾让我们看的是他采风的录像,不加任何加工地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宣传,加上叫人信服的“连接部”给它添的色,更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中显示的质朴或是神秘的民间风俗中去。民间的东西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才能避免沦为博物馆的保护文物,失去它的生命。

钱仁平老师在《谭盾有什么好》那篇文章中说:“事实上,我也认为《地图》是一部成功之作,甚至是谭盾新千年以来写得最好的作品,连„之一‟都可以不加。但我的看法很简单,就是作曲技术好!具体一点,就是„连接部‟写得好!、、、、、、”。不过,“连接部”写得好固然需要作曲技法的娴熟,但我觉得真正让人觉得它好的原因是那些风俗文化。是风俗文化让它具有了某种它应当有的内涵。我想,谭盾真正让人佩服的是他恰当地选择了这些民俗文化的音响,并将它们恰当地连接起来。 这种“寻根的的路子”显然比那种空谈技法要来得近人心。让一堆音响在那里紧张地打架,还不如像谭盾那样将它们纳入某种文化的诠释当中。

而“寻根”又带来了某种淡淡的愁绪。间奏曲《听音寻路》与第七乐章《石鼓》之间有一段解说,说作者多年前到一个地方采风,见到一个老人能用石头敲打出各种节奏与音响。并且,每次将石头抛向空中掉下来都会自然地摆成《易经》的某个图案,令谭盾很惊奇。多年以后再去的时候,老人早已带着他的“绝技”逝去了,于是作《石鼓》以示纪念。人们对于这种审美取向的艺术作品不免有偏爱。所以,对于这样的作品,我想只要看过的人都会喜欢的。不过请注意,是“看着听”,因为那些原始的民俗民间音乐都是配有录像的。

还有一点我要说的是,其实我最喜欢的是第五乐章《飞歌》,是苗族的“飞歌”但不是我们熟悉的那首。字幕介绍飞歌是苗族的情歌,由于山高谷深之类地理因素,情人间往往在相隔很远的两个山头间对唱情歌。方言演唱,没有字幕。录像里,羞涩的少女唱着山歌。乐队沉默,大提与少女互诉衷肠。很显然,大提代表的是少女的情人。说互诉衷肠或许有些不妥。因为大提多数时候是跟着少女的歌声走,作一些深情的附和与应答。很怜爱,很温柔。但给人一种欲哭的感觉。不觉中,眼角已有些湿润,我想我是被这种纯净之爱感动了。拉大提的是个外国人,很投入,他在拉这一段的时候似乎也哭了。 这令我想起了“看”谭盾指挥他的《卧虎藏龙》音乐会的场景,记得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在电视里看的。一个外国的女大提琴。深情的旋律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当时记得自己还没有学音乐吧,但或许是生在农村的缘故,对民族音乐倒是很有些不自觉的兴趣。所以当无意间换到这个台听到这种民族味道很浓的音乐时,就觉得很好。但又觉得似乎跟平时自己习惯听的民族音乐有不同。它的编制里有民族乐器,像笛子古筝之类。但感觉味道上不像传统民族音乐那么浓。感觉有什么别的东西——当时当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区别,即使是现在也不是很清楚——再加上这些西洋乐器,好像当时首先还有些抵触的情绪在的。可是,当听到大提琴的声音时,我感动了。我分明在这委婉的大提琴中听到了什么。是竹林中的幽静,还是禅寺里的空灵,还是别的什么。我在听这个电影配乐的时候没看过这部电影。只似乎知道,这是个叫《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

时空回到现在听《地图》的心境,仿佛一下子清楚了谭盾多年前的意图(其实不过几年,不过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长的时间了)。原来,一切都是为了“寻根”啊!

谭盾对于大提似乎有某种偏爱,在这两部作品中大提的分量都不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写的这些大提部分又是那么的优美动人,不管是模仿民歌音调还是创作。在这里,我无意对他的大提部分作过多溢美的赞扬,只建议大家去用心听听(看看)这两段(或两部作品)音乐。

我发觉我有点喜欢谭盾的音乐了。

2007-12-28初稿

08年定稿

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是,在《地图》第五乐章的“飞歌”中,通过音像纪录,谭盾让图像中的苗族姑娘与现场演奏的大提琴交相呼应对歌。股市追说到几年前谭盾在湘西采风时,遇到一位在此村里以唱情歌——“飞歌”而闻名的苗族姑娘龙仙娥。当谭盾请她唱歌时,她问谁会与她对歌?谭盾告诉她,大提琴家马友友将在波士顿以琴声与她呼应对唱。3年后,当《地图》在波士顿举行全球首演时,现场的马友友真地以琴声与录像中的龙仙娥进行一场琴音对歌。一首原本只是隔山唱送的情歌,却在这一刻、在这个舞台上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超越了文化的界线。2003年8月在湖南电视台和湘西地方政府的帮助下,谭盾找到了录像中的龙仙娥,并邀请她参加《地图》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亚洲首演。当谭盾将她介绍给音乐会现场观众时,上千名观众全体起立,为她的到来以及她传奇的“飞歌”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音乐、声音、歌唱是比语言发明得更早的交流工具,我们的地图,我们的路都是靠这些产生的。讲起路来,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好狗不走回头路,我想做一条好狗,和大家多向前面看看未来。”8月29日晚,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谭盾在《与谭盾面对面:听音寻路》的活动中说了上述这段话。

谭盾和大家一起看未来的作品,是应波士顿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谭盾说:“我上周在澳洲和一个土著音乐家谈话,他跟我讲,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地图,我们是留下买路歌,一步一步走,才能找到我们的方位。听音寻路,听到不同的音调,不同的旋律、方言,来确定到了哪里,去哪里。自古以来,无论是澳洲的土著,还是印第安人,还是在我们中国的苗族文化中间都有。”今年3月10日,《地图》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演结束后还不到20分钟,回到休息室的谭盾正准备庆祝演出成功,卡内基音乐厅的有关人士就找上门来,提出收藏《地图》手稿的要求。音乐厅将把谭盾挑选的《地图》乐谱的首页悬挂在音乐厅大堂作永久展示,位置在柴可夫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收藏作品的中间。就某种意义而言,46岁的谭盾已经迈入了经典作曲家的行列。

8月30日晚,谭盾在上海大剧院指挥演出了这部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的前半部分,谭盾选择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俄罗斯民歌主题交响序曲》和巴托克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旨在以此向大师致敬,并且显示出他本人和这两位作曲家在精神上的联系。《地图》被谭盾定位为多媒体交响音乐会。与2000年演出于上海大剧院的《门》在大屏幕上同步呈现出舞台即时演出画面不同的是,谭盾从他在湘西采风时拍摄的20个小时的采风素材选出50分钟的影像,作为音乐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投放在大屏幕上。民间艺人在屏幕上演唱、吹奏、舞蹈,乐队则在舞台上应对,屏幕上的音乐和舞台上的音乐交织、混合、呼应。两台电视机相叠放在舞台右侧的台口,另有一台电视机放在乐手们中间,在大屏幕放映采风影像的时候,3台电视机也在同时错落地放映着相关的画面。

1981年,还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的谭盾回湖南探亲,在湘西遇到一个老人,老人用石头奏乐,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打出很多音调和旋律。

每次打完之后,老人把石头撒落在地上,总能排列出《易经》中的某种卦相。谭盾觉得很神奇,想拜师学艺,老人也答应了。多年以后,谭盾要写《地图》的时候,突然想起当年的往事,回到湖南再要去找老人,老人已经过世了,也没有人知道石头音乐是怎么做的。

这件事情对谭盾震动很大:我们现存的传统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一代人过去,一切就都随风而逝。他希望找到一个媒体,找到一种方法,找到一种精神,把消失的东西再找回来,或者让这些东西永不消失。

《地图》是为大提琴写的协奏曲,这次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坐在谭盾左侧捧着大提琴的并不是在纽约首演时的马友友,而是有着一头金发的法国人安希·卡通纳。大提琴不规则的运弓时而发出裂帛般震颤的琴声,时而惟妙惟肖地模拟吹树叶的声音和鸟鸣,时而哀婉动人如泣如诉。

但是,在舞台上,大提琴是配角,是一个应答者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出现在影像中的湘西农民。“傩戏与哭唱”、“吹树叶”“打溜子”、“飞歌”、“石鼓”、“苗族唢呐”、“芦笙”展现的都是民间音乐的原始形态,表演者以独唱和独奏者的身份出现在演出之中。

谭盾在湘西采风的时候,在一个寨子里遇到一个唱飞歌很有名的苗族民歌手。谭盾问道:飞歌都是唱给听不见的情人听的,你就经常把歌唱给山那边的人听,那么,你能不能唱给地球那边的人听呢?这一定很有意思。

这一设想激发了谭盾写出苗家女歌手与大提琴的“飞歌对话”。在音乐会上,屏幕上的苗族女歌手引吭高歌,唱完一段之后,大提琴舒缓地演绎刚才民歌手演唱的旋律,苗族女歌手面带微笑,伫立原地,仿佛听到了大提琴的呼应,如此往复,两个在不同时空的表演者既互为倾听,又彼此应答。

在《地图》的10段音乐中,绝大多数都是谭盾采风时拍摄的画面,惟有“石鼓”是非常特别的一段,因为在影像中出现的表演者正是谭盾本人。谭盾有一个不变的癖好:喜欢收集石头。他在世界各地旅行时,收集了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石头,这些石头在《地图》中派上了用场。

谭盾双手轮流握着不同的石头,敲、击、打、拍、磨,使得石头发出奇异的声响,在一个特写镜头中,谭盾用一块石头渐次急速地敲击另一块石头,他张开的嘴巴贴在被敲打的石头上。屏幕上石头的敲打撞击,和舞台上打击乐手手中石头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激越、昂扬,与此同时,屏幕上用快放的镜头不断地出现石头撒落在地上的各种图案,谭盾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完成对石头老人的追忆和纪念。

8月30日,上海大剧院的演出结束之后,谭盾就迫不及待地拍定了《地图》去湘西的演出时间。今年11月

18、19日,谭盾将带着《地图》,带着他对土地的感恩回到他开始绘制地图的地方。

一张矫饰的地图

8月30日,上海的第33个高温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到大剧院的观众全都大汗淋漓。晚上9点,大剧院外面依然没有一丝凉意,观众们带着一份莫名的感受离开剧院回家,想必许多人都在努力回忆听到了什么,留在印象中的是苗家山水还是谭盾的音乐呢?

现场——报告会还是音乐会?

整场音乐会历时105分钟,扣除中场休息15分钟,演出时间是80分钟。可是,在这80分钟里还要扣除近20分钟的“演讲”。第一次“演讲”发生在肖斯塔科维奇《俄罗斯民歌主题交响序曲》(节目单上是这样写的,但是这部作品应当翻译成《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民歌主题序曲》)结束之后。谭盾健步走上指挥台却拿起了麦克风,他用近10分钟时间向观众介绍了已经演奏过的序曲和即将演奏的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的背景情况,并为自己的《地图》作了铺垫,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站在两位大师的肩上,放眼未来!”如果说这第一次演讲对不熟悉两部作品的观众来说尚属必要,那么第二次长达十余分钟的“双语演讲”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谭盾先是用英语向在场的外国友人致意,然后继续用英语告诉他们“饮水思源”的道理以及创作《地图》的用意,接着,他用汉语重复了以上的意思并且谈了创作《飞歌》的过程和那个被媒体炒作了无数次的“石头老人”的故事,而这些在那张装帧精美的售价40元的节目单上都有。

为了展现从民间音乐汲取灵感这一主题,也是为了更好地为自己的《地图》作铺垫,谭盾精心挑选了肖斯塔科维奇的《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民歌主题序曲》和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作为上半场的曲目。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如愿,对于外行来说这两部作品都很陌生,无从引起共鸣,对于内行来说,其实起到了相反的影响,尤其是肖斯塔科维奇对三个俄国民歌主题娴熟的交响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与下半场的《地图》形成了鲜明对照,肯动脑筋的听众必然得出孰优孰劣、孰真孰假的判断。

音乐——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再来谈谈《地图》的音乐吧!

不可否认,听了《地图》之后,在场的许多观众被感动了,散场之后大家评头论足最多的就是那些古老的湘西土著音乐,比如神奇的石头或者少女演唱的飞歌,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是《地图》的音乐让观众感到震撼或者激动。然而,仔细探究一下不免得出一个有些相悖的结论,那就是真正使观众激动不已的是大屏幕上放映的画面中的音乐,而非现实中乐队的实际音响。

谭盾是一位很有创意同时也绝顶聪明的作曲家,《地图》中的有些篇章确实写得相当好,比如《苗唢呐》一段,竖琴用一种类似古筝的拨奏方法来演奏,营造出神秘的气氛,而这里的弦乐队写法很有张力同时又非常抒情,使观众能够从前一段谐谑曲般动感十足的《打溜子》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得到慰藉,这种写法很有效果,也十分聪明。

可是,《地图》的音乐整体来看却并非如外界热炒的那样神奇。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独奏大提琴被白白浪费了,从头至尾,独奏大提琴都在重复模仿多媒体部分展示出来的民间音乐,在一部大提琴主奏的协奏曲中,这件重要的独奏乐器却沦落为一件二等乐器。第五段《飞歌》,一直备受关注,因为马友友曾经说过这是“用最新的科技,与最古老的文化对话,从而找回引路的地图”。然而,观众听到的只是大提琴一字不漏地把那位苗家少女演唱的飞歌重复了一遍,没有变化,没有发展,只有大提琴的喃喃细语,让人感到局促。

第二个感受是作曲家在音乐上的探索并没有超越。《地图》其实是一部相当传统的现代派作品,弦乐器大量地演奏高泛音、独奏大提琴靠琴马演奏、拍板演奏等等,都是五六十年前西方作曲家广泛使用的,特别是那首《间奏曲》,弦乐器演奏杂乱、漫长的高泛音,形成音响块,使人很容易联想起潘德烈茨基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效果上非常接近。此外,谭盾在音色的探索上也乏善可陈,几乎都是“传统”的“现代派”方法,我觉得在乐队写法上《地图》甚至不如他的《新世纪交响曲》。

与乐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屏幕上播放的多媒体影像,确实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和感官冲击力,特别是第一段《哭唱》、第五段《飞歌》和第七段《石鼓》,我想任何一位观众都是很难抵御这充满质朴气息的古老音乐的魅力的。因此,总的感觉就是多媒体是锦上添花,谭盾的音乐反而有些画蛇添足。

谭盾——哲学家还是作曲家?

今日的谭盾似乎更像一位哲学家,在不断地用各种各样的概念让人们神魂颠倒,今天是《卧虎藏龙》,明天是《地图》,然而,越来越多的概念使音乐逐渐退到幕后而丧失或者异化了它的功能,作为作曲家的谭盾似乎逐渐失去了在音乐上的锐意进取和创新,让人感慨和惋惜。我赞同《波士顿箴言报》那位评论员T. J.麦德莱克对《地图》的评价:“它找到了一种最原始的音乐语言,能使聆听者感到心灵的震撼!”我也相信所有在场的观众都会感觉到这种“心灵的震撼”,但是,那是“最原始的音乐语言”给予的,是千百年来传承的湘西土著音乐传递出的丰富音响信息恩赐的,却不是谭盾的音乐给予的。

我愿意相信,作曲家“听音寻路”的初衷是高尚的,对故乡的音乐也是动了真情的,但是,在《地图》中却听不到这些真情的流露,所能得到的印象就是一份抽去了质朴、经过精心矫饰的浪漫,更像哲学家空洞的说教,听上去很有道理到头来却一无所获。美国乐评家安德鲁·克拉克把《地图》说成是“一部中国文化的赝品”,是“声音与影像的拼凑品”,并非故意出语惊人。(编辑:张颖)

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音乐会,由谭盾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演奏。谭盾把今年3月由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的《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当作亚洲首演,为此还特地找来了4年前他采风时在湘西采访过的民间艺人,因此,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当时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

交响傩戏

谭盾的这部《地图》,原先对作品体裁的说明是“为大提琴、声像记录和乐队所作的协奏曲”。但昨晚看说明书,却找不到这样的文字,只按常规写成了“大提琴多媒体交响协奏曲”。所谓的声像记录,是谭盾在湘西采风时录制的民间艺人表演的图像、音乐,以及当地的一些礼仪性的风俗场面。他把这些声像记录融入这部协奏曲。录像中,舞台上的乐队和主奏大提琴,经常与录像中的民间艺人发生对话,始终息息相关,相互就成为一个整体了。在第一段“傩戏与哭唱”中,湘西的面具傩戏,采用原始录音中的击鼓伴奏,交响乐队辅以现场配奏烘托,这样一来,影像中傩戏艺人的表现力、意蕴就丰富多了;湘西民间嫁女时的哭唱,是一种十分质朴的民间艺术,大屏幕上,那些农村老妇虽然哭天抢地,却能清晰分别曲调和音韵,此时,大提琴和乐队为这种哭唱铺上一层厚厚的旋律,欣赏起来,居然感觉哭唱不再悲凄。

文化寻根

谭盾把民间音乐的表演和交响乐队以及大提琴的对位,作为协奏曲中的一种文化对话。他把原始民间音乐进行剪辑后,原封不动地在与交响乐的对应中展示出来。根据“听音寻路”的思维原则,谭盾是在用音乐的对话,在这部交响乐作品中进行“文化寻根”。在这部音乐作品中,谭盾通过影像,还展现了“吹树叶”、“打溜子”、“飞歌”、“石鼓”等民间音乐的吹奏、演唱、舞蹈等等场面,最让人感动的是苗家女歌手与大提琴的“飞歌对话”:苗族歌手一段放歌,似乎在寻找远方的亲人,少倾,影像中的她,好像在等待回音,此时,大提琴一段令人思绪顿起的旋律,让屏幕上的苗家女脸露笑容,于是,一段爱情“飞歌”又嘹亮响起……

猎奇色彩

《地图》表现的主题,是现代人对中国民间音乐的重新审视,对文化之根的再度思考。在这一点上,谭盾实现了他的创作构思。然而,如果以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去看待,由于影像中采用的民间音乐表演场景比较单薄,因此还显得猎奇的色彩多了一些。如果谭盾能在记录的影像中,多加入一些产生这些音乐的生活形态,以此与现代音乐相对应,就更能增加作品的历史深度和思想深度。

本报记者杨建国

上一篇:美白小秘密范文下一篇:卖房委托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