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歌创情境

2024-04-27

品诗歌创情境(共4篇)

篇1:品诗歌创情境

品诗歌创情境

【教学设想】

《雨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中的一首新诗。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让学生认识到新诗的“新”中具体的内涵――新诗不仅是白话创作,摆脱古典诗歌的严整格律的限制,更体现出现代人普泛的“现代情绪”。《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强烈且抒情色彩浓郁的现代诗歌,“丁香”“雨巷”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刻象征意味一向是教学的重难点。这首诗朦胧多义的特点,给学生的直接感知和情感体验带来了困难,因此传统的《雨巷》教学都特别注重对具体意象的讲解。但这样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变成脱离文本的“知识性灌输”,而缺乏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雨巷》教学应更注重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雨巷》寂寥彷徨的氛围之中,“入境”之后,再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活动,包括通过想象再现画面,通过朗诵揣摩诗人情感,自然生成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味到诗歌字句间透露出来的“徘徊往复的孤独寂寥感”――即诗人的“现代情绪”是本课最核心的内容。

本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设计剧本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分小组合作探究,用语言描述意象的特征,理解象征义和诗歌的情境,;第二课时主要通过朗诵,揣摩诗人的深层情感,体会《雨巷》中普泛的“现代孤独情绪”,品味《雨巷》低徊往复的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前5分钟播放黄宝欣歌曲《雨巷》――粤语演唱更能引起广东学生的共鸣)

一、初入雨巷,感受意境

1.诗意导入,配乐朗诵

烟雨蒙蒙,独自徘徊在江南小巷,耳畔只有细雨摩挲青石板的声音。这时你的心里,会涌起一种怎样的思绪呢?撑一把油纸伞,让我们化身江南才子,走进这雨巷,去品味其中的韵味。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在于读,请听教师配乐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的抒情意境。(预设:朦胧、低沉、伤感、优美……)

2.自由朗读,找生字词

(1)明确要求:点学生回答,并请回答者自己把圈出来的生字词写在黑板上。

(?A设:彳亍、颓圮、彷徨、惆怅、寂寥……)

(2)补充:双声叠韵词在语意、语音上的双重效果。

语义上:彷徨――诗人在彷徨的时候,在寂静空旷的雨巷来来回回地走动。惆怅:伤感失意的;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都有犹豫不决,徘徊往复的意思。

语音上:双声叠韵词。读来也有一种音节循环往复的感觉。

导入情境:这些词与声音都和整首诗的意境相符合。诗人就在这么一个寂静,空旷的雨巷中来来回回,走来走去,低徊往复,挥之不去。

3.讲述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提问:诗人独自在这雨巷干什么?这首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叙述。

(预设:学生可能说:诗人在雨巷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他们相遇又别离。诗人还彷徨在雨巷,期望遇到。――诗人和姑娘相见别离或许并非真正遇到,而是想象到的。)

二、再入雨巷,创设情境

1.设计剧本,发挥诗意想象

现在我们利用想象让简单的故事丰满起来!每个学生都是编剧,大家一起为诗歌设计一个剧本。将全班学生分为以下几个小组:音乐设计组、舞台设计组、道具设计组、人物设计组、观众评论组。在学生自由讨论时,播放配乐《乱红》,营造诗意氛围。学生讨论结束后,各组依次派代表在黑板上做记录,其他组员发表意见,教师做点评。

预设:

a音乐组:配乐:风格:婉转低沉的。如:古风歌 风声,雨声……(为什么加入风雨声?)

b舞台组:雨巷:外观:青砖破瓦,狭长阴暗的、破败的低矮的房屋;色彩:灰色的破败的墙――爬着青苔的、潮湿的,有藤蔓的(意象“雨巷”的特点――寂寥、悠长、封闭)

c道具组:油纸伞:颜色。(意象“油纸伞”的特点――复古、神秘、与外界的疏离感)

d人物设计组:“我”:穿着,年纪、表情;丁香姑娘:穿着、长相、身材

质疑:为何这个姑娘很美?为何丁香就能表现忧愁呢?你们有没有见过丁香花?――多媒体显示丁香花的图片和简介,补充“丁香花”的古典意象含义。

f观众评论组:在其他组说的时候做补充,并表达意见。

2.教师总结,渲染朦胧氛围

大家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似乎看到了穿着长衫的诗人就是在这江南的蒙蒙细雨中,撑着这样一把油纸伞,在寂静空旷的,悠长的巷子中,踏着青石板,走走停停的,来来回回地,希望碰见这么一个有着丁香一样淡雅颜色的,丁香般芬芳的,美丽却忧愁的姑娘。

第2课时 三、三入雨巷,体味情感

1.朗读体验,揣摩诗人情感

要求: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诗人的情绪。注意:语调、语速、语气、停顿、轻重音

请自由诵读,读出声音来。

朗读指导要点:

第一节:读出“悠长”的感觉:拖慢拖长――ang韵悠长的空荡荡的感觉(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重读“颜色”“芬芳”和“忧愁”这几个词――复沓的句子具有递进感;

第五节:“走尽”这雨巷:停顿――表现诗人内心的伤感情绪:远了、远了递减变弱

第六节:“消散了”读出递减的感觉 变慢 丁香――静美苦涩的味道

总结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格律更自由,语言更直白。音节变化配合诗人情感的变化。

2.合作探究,大胆质疑文本

问题预设:

(1)最后一节可否删去?为什么?

示例:不可以,在结构上,形成回环往复的感觉。“逢着”和“飘过”的区别:飘过有一种缥缈的感觉,想梦一般的,蕴含着希望,但是又似乎希望更加渺茫。诗人希望有一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姑娘一起感受这惆怅。但是潜意识里他又不希望这个姑娘也困在这雨巷,而是希望她走出去。而这种重复的无法走出的孤单的,寂寞的情绪,正是诗人“现代都市人普泛的精神状态”这首诗具有现代性。

(2)可否把“丁香姑娘”改为“菊花姑娘”为什么?(展示学生仿写“菊花姑娘”)

示例:丁香――菊花 意象的特定含义――淡雅、美丽、忧愁 与雨巷的意境相符

(3)丁香姑娘在诗人心中象征什么?作者为何忧伤彷徨?

示例: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诗人多用意象来表情达意,在长期的实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比喻义、象征意义。这里的丁香姑娘可能象征着一切美好但是又容易凋谢的事物。而诗人的忧伤惆怅可能是爱恋的苦痛、社会黑暗的压迫、也可能是现代都市人普泛的孤独痛苦的情绪。

3.知人论世,补充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雨巷》写于的1927年夏天,此时反动派对革命者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诗人的革命热情受到沉重的打击,于是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F。“四,一二”政变后,戴望舒隐居江苏松江朋友施蛰存家中,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也正是这时,他爱上施蜇存的妹妹(施绛年),但这恋爱失败告终,戴望舒十分痛苦。雨巷里的丁香姑娘也许正是以这位恋人为原型的。

(2)诗人简介:戴望舒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诗作的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戴望舒躯体高大,粗犷,黝黑,兼之少年时出过天花,脸上留有麻点瘢痕,这使他在同学中很自卑,自觉矮人一截。逐渐形成了内向敏感忧郁的性格。但他一心想在另处“杀开一条血路”,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个“另处”,就是诗歌的创作。因此他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戴望舒也逐渐将自己归于边缘化的“第三种人”如:

人们称我为“夜行者”/尽便吧,这在我是一样的/真的,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而且又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单恋者》

4.拓展阅读,扩大文学视野

戴望舒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简单介绍戴望舒晚期作品《偶成》

偶 成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结束语:戴望舒这一生,始终在追求着什么,但不是“为了追求什么“而是为了“永久的追求”本身。他知道爱情或者是理想,永远也得不到满足,但也并不需要得到满足。于是他选择圉于自己编织的雨巷之中,一次又一次的彷徨着,寻找着,期待着。他有着都市人普泛的“孤独”情绪,但他也最终走出“雨巷”,坚信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会消失”。

请同学们再带着感情,体会诗人这种忧郁感伤的情绪,齐读全诗!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雨巷》

2.仿写《雨巷》

【教学评价及反思】

在对北师大深圳南山附中高一6班学生进行真实课堂授课之后,通过教学检测,发现本次教学设计有如下优缺点和反思之处:首先本课参考著名特级教师吴丹青的《雨巷》教学观摩课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造。基于情境教学的理念,贯彻了“互联网+”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频,实现对《雨巷》情境的有效创设。尤其是在展示丁香花图片和资料的环节,直观的为没见过丁香花的南方学生呈现其特点,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丁香”意象的象征义。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学生为主,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和重难点,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书写生字词、设计剧本环节小组合作讨论,并发挥想象,创设雨巷的情境画面、让学生自己板书找到的有价值性的问题、朗读环节让学生自己朗诵揣摩诗歌情感等等。围绕课堂核心内容,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出发,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但在实施教学设计中,也发现许多预设的遗漏之处,如对“油纸伞”形象的讨论产生分歧;朗诵时也缺乏更专业的指导。这也是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

“诗者,隐秀也”诗歌的言外之意并非具象的语言可以说尽的。因此学生的体验、沉思和意会更难能可贵。诸如《雨巷》这类现代新诗的教学不一定要圉于传统的意象分析,把整体的诗歌弄得支离破碎。换个思路,从整体出发,创设情境,品味诗歌,也是中学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而学生更能于无形中学会鉴赏诗歌的知人论事、意象分析和朗读体验的基本方法,产生对诗歌的个性化体验。

篇2:品诗歌创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创设教学情境要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同时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创设一个具有内含问题的情境,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溶入情感。好的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这样的教学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让孩子能更好的掌握课堂上教师所要授课的内容。结合多年来的日常教学体验,我并不认为每节课都必须创设情境,一节课是否需要创设情景、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而定。

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我认为,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形象性。形象性是情境教学的主要特征。“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境教学就是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相应的体验,感悟;或者用过点拨、分析具体的形象来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缺少了形象性的情境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

2、趣味性。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以此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3、时代性。知识的学习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能老调一直重弹,那对学生来说会产生所谓的“代沟”。对于一些流行的趋势,教师要预以关注,选取那些积极性的东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清楚学生的流行,创设学生喜欢的“流行”的情境如:一些流行的网络语言,刚在火热中的动画人物,班级的流行小故事等,引发学生的主动关注。

4、生活性。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5、情感性。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必须要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必须要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境,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交流。实践证明, 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 不仅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有利于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而且也有利于建立合作的、和谐的、互动的新型的师

生关系, 有利于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 感受成功, 陶冶性情。

6、开放性。就是创建的课堂情境应具有跃动性, 应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 处在一个比较开放的时空中。这种情境的创设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 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创新和合作交流的平台, 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使学生达到了自我知识的重新整合和重新建构。

7、目的性。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赶时髦的点缀品。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

篇3:CPI创新高,鞋品为什么难涨价

为什么其他商品涨价了而唯独鞋子等服饰类商品的价格很难“水涨船高”呢?前一阶段, 笔者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温州等一些城市的市场调研, 得出的原因是, 鞋企猛升的生产运行成本很难转移到价格中来, 其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目前制鞋行业的三种“痼疾”:一是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产能过剩;三是创新不足, 盲目跟风。

不消说, 在通胀压力下, 鞋品如果保持原价销售, 就如同降价处理, 所以, 本来只有“刀片利润”的鞋业要生存下去, 鞋品涨价已成必须。

但是, 就时下我国鞋业生产及市场现状而言, 鞋品涨价并不会因为CPI创新高而“忽如一夜春风来”。目前我国鞋业的年产能已达到70亿双, 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 国内高达20%的剩余产能无法消化, 导致大量鞋品在“薄利多销”抑或“无利多销”的恶性循环中挣扎。加之一些鞋企急功近利, 醉心于抄袭和模仿, 不愿高投入鞋品研发, 造成了一些鞋品附加值不高, 销售不畅。凡此种种, 使得近年来鞋品一再山呼涨价而不能为。

那么, 鞋品涨价的市场基础是什么呢?笔者以为, 三种策略不妨一试:

一, 走差异化之路。鞋业可以根据区域政治文化、收入水平、风俗习惯等因素, 实事求是地制定相应的鞋品战略, 投其所好地生产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优质产品, 以差异化尽可能满足区域消费者。

二, 构筑优胜劣汰机制, 打造稀缺鞋品。时下一些著名鞋企利用先进的制鞋工艺和高档材质打造的尊贵高端鞋品, 售价不菲且有着很好的市场潜力。

三, 创新升级, 在鞋的功能化上做“加法”。比如最早的空调鞋能减轻脚汗、脚臭, 净化鞋内空气, 之后升级换代的纳米功能空调鞋加入了“舒适、耐穿、时尚”等元素。近年一些鞋企研制出“升级A+型”纳米功能空调鞋又添加了许多诸如去脚臭、防震、隐形增高、抗菌等功能, 这种“升级版”功能鞋自然比普通的皮鞋售价要高出许多。

篇4:创“品”,树“牌”

一、保存经典,拓展流行,创“专业”品牌

2009年8月7日,合肥地铁建设开工,相继公布了2020年合肥轨道线站点初步规划图,预示合肥地铁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充分显示了政府和民众的决心,在这一背景的催化剂下,“轨道交通”和“高铁乘务”专业在高职及中职中专学校中孕育而生,“轨道交通”和“高铁乘务”成为学生这几年的热衷选择,代表学校“合肥建设学校”。2008年股市的暴跌使大部分股民在股市中丧失信心,一味向股市中输送金币开始转向稳定的银行投资,大量资金又开始回流,中国的银行业往往就是金融业的代表,金融业开始在市民中升温。2008年中国经济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并未阻止金融业在国民心中的热度,金融专业在学生中选择的比重不减,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上首选就是金融,不但名字好听,而且毕业之后能跟“钱”直接交流,可谓“高大上”专业,代表学校“合肥金融学校”和“合肥经管学校”。2011年前后,我国汽车业发展进入规模化的高增长区,汽车达到20%的家庭普及率,快速增长的汽车产业,给汽车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前景,大街小巷汽车维修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产业链的最大好处是一个行业的兴起会带来相关产业的崛起,学校内“汽车制造”专业也开始成为热门,2012年汽车制造专业出现火爆,代表学校“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在时代背景下,近几年特别流行的专业还有“电子商务”和“美妆形象设计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设置确实给涉及的学校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也是学生在这几年选择专业除去兴趣爱好之外的最佳选择。此类专业,在某个阶段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并得到追捧,我们暂且将类似上述专业定义为流行专业,将其建校以来并能够保存至今,能代表学校名称的专业定义为经典专业,以便区分。

专业的设置是学生走进职业学校的北极星,是职业学校面向社会的桥梁,学生选择什么就预示他之后会从事什么,好就业且工资高是学生和家长最初的想法。为了迎合他们的想法,挑战我们的不是建多少专业来供他们选择,而是设置他们想要的专业,能够代表未来前景的专业,至少能代表学生刚毕业就能得到体面工作的专业。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甚至研究城市及区域三年发展政策与规划,知道城市及区域产业三年的需求,也就是说学校必须具有前瞻性的,能代表时代前进步伐的专业设置,而这些专业的设置的效应也会显而易见,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虽只红极一时,却会在那个时段拥有大量的市场。

流行专业的设置,的确能够获得市场的需求,但永远不能掩盖经典专业的发展,它代表着70年代、80年代乃至以后的时间,经典专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且稳步,往往是市场一如继往的需求,它一直拥有足够的市场,这也正好迎合了中国人的心理——“稳定”压倒一切,比如烹饪、计算机等专业,这类经典专业不光代表着一个时代,更拥有一个信赖的群体。创新与传统相结合,流行与经典相融合,不但是现代职业学校发展的需求,更是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技能大赛,能力象征,争“金牌”品牌

创办于2007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领域的最高赛事,素有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奥林匹克”之称,参赛选手参加大赛获奖,尤其获得一等奖,不亚于普通高中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同样具有很强、很广的名声效应。如果说在省内取得好的名次,决定了学校在所在省份的地位,那么能代表省参加国赛取得好名次,就直接决定学校在全国的地位。如果能连届取得好名次,那更是了得。

2013年合肥市市属学校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一等奖1人(服装设计)、二等奖2人、三等奖10人;2014年合肥市市属学校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二等奖4人、三等奖14人;2015年合肥市市属学校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纵观合肥市市属学校近三年的参加大赛的比赛成绩,成绩是在滑坡的,当然对个别学校而言成绩优异,可谓满堂红,但对外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获奖的含金量及参加人数比例来说,省内我们比不上马鞍山工业学校,省外我们无法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相抗衡。单从成绩上来看,合肥市中职学校发展空间还很大,社会地位还未建立起来,对于外界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省会合肥,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有哪几所,哪怕一所中职学校,因为我们的品牌还没有打出去。如果想让学校走出去,提高社会知名度,技能大赛是最好的和直接的方式,也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体现。在争取全国大赛的名次上,个人认为,竭尽全力必须争取金牌,同时扩大银牌的数量,因为“金牌”代表着全国领先,“银牌”代表大众实力。当我们的金银牌数量增多的时候,效应就会扩散,声誉就会传开,地位就会提升,全国大赛就可能以你为落脚点,比如“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三、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树“企业”品牌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质机制经历了雏形期、初创期、建立期、改革期和确立期的历史演变过程。雏形期(1866-1911),这时期外国列强入侵,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开办工厂的需要,创办了校厂一体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时期的特点为厂办校,以企业为中心;初创期(1912-1948),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思想兴起和发展,再加上个人谋生的需要,创办了校内工(农)场,建教合作的“中华职业学校”,这时期的特点为校办厂,以实业学校或以学校为中心;建立期(1949-1978),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建设需要解决升学问题,创办了半工半读的“天津国棉一厂”,这时期的特点为校办厂、厂办校、校厂联合,以学校为中心和以企业为中心并存;改革期(1979-200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增加了办学经费,在此社会背景下,1991年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形成了产教结合、校厂合作的模式,特点为以学校为中心;确立期(2002-至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技工荒”成为现实,2005年8月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专题座谈会》,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这时期的特点为以学校为中心和以企业为中心并存。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对于学生,可以马上学以致用,以企业的实践来反馈自己的学习,学生可以与就业无缝对接;对于企业,可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然双方共赢的事情为何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甚至于时间还将继续。归根结底,校企合作还未真正的“合作”,充其量只是简单的结合。当然,企业与学校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企业以利益为驱动,学校以培养人为导向。当将校企合作发展成以企业为中心,违背了教学本质;当将校企合作发展成为以学校为中心,冲击了企业的利益。在企业还是企业、学校还是学校的基础上如何寻找到两者合作的利益点是关键,个人认为利益点的选择不能靠学校和企业简单的协商,形式化的签合作合同,因为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同,光靠两者自身,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仍会继续朝各自机制方向发展,最终只能流于形式。结合容易,融合难,要想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能力,让校企真正融合,利于学校和企业,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三方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必不可少。

四、政策需支持,生存是关键,借“政策”品牌

198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只有28万人,中专和中师招生总计是432万人,小中专和中师都是由国家包分配的,高中毕业则没有国家分配,所以读高中不如读小中专;2015年本专科招生人数从698万增加到700万,而中专学校招生面临巨大压力,曾经几乎一县一所甚至两所职业的学校,面临难以生存甚至被兼并的可能,每年秋季各中职学校都为招生奔波于大街小巷,宣传、游说甚至诱惑,尽可能的多招一些学生,弥补计划的缺口。从80年代中专的火爆到今天的萧条,从80年代的香饽饽到今天的避而远之,中专学校的发展同样经历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万事万物总是经历着发展的过程,时代的变迁注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我们横向的比较中专和高中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的演变开始,中专的发展历程为:新生命阶段(80年代,特点:国家包分配,众人眼中的铁饭碗)——生命力旺盛阶段(90年代,特点:延续众人眼中的铁饭碗)——萧条阶段(20年代以后,特点:招生大滑坡,选择上的越来越少)。高中的发展历程为:新生命(1977年恢复高考,特点:就读的人数少,读完国家不包分配)——生命力旺盛阶段(1999开始,特点:大学扩招,社会的需求)。纵观中专和高中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专和高中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成显着此消彼长的趋势,80、90年代中专受欢迎,是因为那时的时代背景下中专生已经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且有着既得的利益“包分配”;而1999年大学的扩招,又呈现出学历、知识水平的社会需求,致使20年代起,中专已不能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如果以辉煌的时间长短来计算,高中阶段再辉煌5年才能赶上中专。

上一篇:观黑梦有感下一篇:每周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