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文情境

2024-05-13

创设语文情境(精选十篇)

创设语文情境 篇1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对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也都有独到之处。

一、创设情境导语,激发动机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设立一种理想的导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学生的可感性限制了其可接受性,导语的设计就应力求可感,尽量做到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感知到并极其渴望深入其中,准备接受新的知识。而创设情境导语恰恰能较好地实现这一原则。

例如:我在教授《口技》时,先提前让学生观看“救火灾”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视角感受一下十万火急的场面,课前又播放了一段有关救火的的录音,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导演这样的场景需要多少人?多少种工具?转而指出,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信不信?请看课文《口技》。通过听、视觉的感受,救火的喧哗、繁杂已深入内心,而“一个人”的表演往往比较简单明了,一个人怎么会完成那么复杂的场面呢?疑问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正是创设的情境在此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强化情境感知,激活思维

创设情境教学最主要的环节是强化学生对情境的深入,激活学生思维方式,那么如何做到强化学生对情境的深入,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1. 反复诵读

主要使用于抒情性的散文、诗歌。让学生在优美的词句、抑扬的语调、顿挫的停顿中,拓宽想象思维,让已有的情境在心灵的感悟下进行再创,使之升华,达到文我合一的境界。如《白蝴蝶之恋》,经过反复的阅读,作者那份对生命的关注、珍爱,对人生中现实的无奈,便油然而入读者心中。

2. 比较对照

对已有的情境进行比较,使之更好地掌握情境的内涵,更丰富、更清晰。教学的内容不同,运用时其角度也大不相同。如散文《安塞腰鼓》,让我们领略到力的伟大、力的磅礴、力的豪放,生命力的勃发震撼着每个读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倾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将反复听后的感受与已有的《安塞腰鼓》的情境进行比较对照,对《安塞腰鼓》的理解会更高一层:《命运交响曲》中不屈的生命之力正是《安塞腰鼓》中力的来源。文字和音符所创的情境在活跃的思维下交融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调动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寻求相类似的结果,并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映衬,既使文章内容更深刻地映入脑中,又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采用了对比法。在学生理解了词的意境的基础上,我朗诵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让学生体会了后者的思之苦,念之深,凄婉迷离的情感之后,再回首前者,那么《水调歌头》词的豪放、自由、洒脱,诗人的旷达的胸怀在比较中更显清晰、明朗。

在比较对照的过程中,不同的情境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既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主动探究,更加拓展了学生的多元思维空间。

三、运用情景外延,开拓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发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感悟文字、理解内容,头脑中形成了特有的形象。能否将已有的形象拓宽出去,需要开拓学生的潜能,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可运用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编演小品、编演课本剧、改写、续写……

如《皇帝的新装》,学生在分析完课文后,对皇帝及故事产生的背景已经历历在心,要求学生依据已有的皇帝的形象编演课本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处理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创造的皇帝千姿百态,既有原文的影子,又有独特的个性:或让皇帝回归原始,或让皇帝跨越世纪来到今日,甚至让皇帝提前进入二十二世纪。被改造的皇帝,寄托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梦想,在他们的笔下,皇帝的知错能改,皇帝的飞扬跋扈,皇帝的执迷不悟……无不透着灵气,闪烁着亮点。在尝试中,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课本,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深深地懂得课本仅仅是一根导火线,仅仅是一个引路人,在它的指引下,自己需要的是进一步地再创与升华,从而真正理解语文的内涵。

四、凭借情景内涵,促进审美发展

一篇好的文章如诗如画,余音绕梁,萦绕于心。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美的鉴赏、品味,启动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听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想象海的不同的状态,更能激越心灵的震撼,因而感悟文字,体会海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便尤为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VCD放映不同状态下的海的画面,学生一面看画面,一面听录音,音画结合,海的静谧、深邃,海的澎湃、雄壮,形象而逼真地展现。关闭画面,学生带着心中已有的深刻的影像细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文字的美感:清新细腻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豪放雄辉如“卷起千堆雪”,将海的至阴至阳的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具体可感。

小学语文创设情境的方法 篇2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氛围。“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感情交流。“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布置与陈设;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统一和谐方为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让语文教学渐入佳境呢?

一、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成功地上好一节课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巧设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架稳了,架宽了,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的到达彼岸。导语的设计有多种,可以利用语言、故事、歌曲、影片等方式进行。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导入,这样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2、利用名诗名句导入。

3、利用歌曲导入。

4、故事导入。

二、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

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以便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四、结合文章旨意,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

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在教学中可以试着把对立的观点意见提出来争论,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积极的思维,并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进而使之得到人格的熏陶。在《最后一课》的教学结尾时,我对学生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在于在命运大转折的时刻终于明白了学习是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而有的人却认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等到做了亡国奴的这一天才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啊?”学生听了都深有感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争论,学生对“爱国”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五、创设障碍情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就是成功动机。因此创设障碍情境,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两方面把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六、运用文本,创设角色情境,体味人物的形象美。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要办好一件事,兴趣起决定性作用。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情景创设更不能忽视,情景创设的好坏,往往导致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赞可夫语)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可以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创设一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景对于激发学生求欲具有重要作用,透过下面创设情景的几种做法,我们可以看出情景创设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常用方法有:

一、情境创设“真”,教学获效益

所谓“真情境”,是指它贴近学生真真切切的生活。教育家刘国正指出,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创设生活化的“真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学习语文,把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样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所谓“真情境”,是指它符合学生真真实实的心理和知识发展的规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可分为实体、模拟、语表、想象、推理这几类。那么,对于抽象逻辑思维

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显然创设推理情境非但不利于他们理解课文,同时可能让其产生畏惧感,这与我们的教学期待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无益的。

有位老师在执教《荷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重难点“冒”字,他就让好多学生扮演荷叶,让一个学生扮荷花。这样的情境教学设计看似“生动”,实则呆板;这样的情境创设,看似“生活化”,实则太形式化。教师没有真正发挥此处情境创设的效能。其实,只要用一个简单的课件,出示挨挨挤挤的一堆荷叶,冒出一朵荷花来,学生就能很形象地理解和感受。反思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只有自己扎实地把握课文,充分深入地钻研教材,深入浅出化作教学设计,才能帮助学生越过一个个学习障碍,攀爬一个个学习石阶。由此我认为,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是很重要的,也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二.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后,让学生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内容应该是课文的精髓。所设计的图画要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在创设情境时,还必须有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这样才能有效地再现课文中用语言描写的情境。在教学《浪花》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图画,天空是蓝蓝的,白云朵朵,海鸥在天上自由飞翔。海水也是蓝蓝的,浪花是白色的。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贝壳、小虾。画面中的人物是一个小女孩,笑得嘴都合不拢,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孩子们看到了这幅图,他们完全被吸引了。他们非常乐意地学习《浪花》一文,在教到浪花悄悄地瘙痒了小女孩的小脚丫时,我抽了一个小朋友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去“瘙痒”了图画中的小女孩的脚丫。小朋友们都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开心地笑起来,情感上起了共鸣。由于师生情感投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朗读上也有了大的突破,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们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美,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以系统的声音旋律为媒介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反映生活的时间艺术,与文学有共同之处。运用音乐来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形象、画面及表达的感情。

《快乐的节日》一课是一首诗歌,描绘的是节日快乐的场面以及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选用了歌曲《快乐的节日》来创设欢乐的情境,表现形式为播放乐曲和学生哼唱。学生对旋律比较熟悉,对歌词比较生疏。第一次播放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这首歌的歌词就是由今天

学的课文改编的。小朋友们听到这快乐的歌曲,巴不得马上就会唱,于是他们学习情绪高涨,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再教学生们哼唱这首歌,巩固教学内容并获得美的感受。

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课文内容而定。课文《小小的船》可采用理解课文后播放音乐《小小的船》,让学生想象夜空的美,有月亮、有星星,有卫星„„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深化巩固课文知识的目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可在范读课文的时候播放一些轻音乐,使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爱,在音乐的烘托下充分展现在孩子们心中,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意境。

五.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六.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前面所说的五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境,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

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教学语言中。运用教学语言,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风格美、态势美。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

一、根据教材重、难点来设计情境。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学生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变换情境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引起并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情境导入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者如能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

通常的导入方法有: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实物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等。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本地春节的热闹景象、自己的心情等等,然后用多媒体春节的情境,让学生这是什么地方的春节,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这是北京的春节,这样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文的学习。试想,如果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出这篇课文有哪几个生字,应该怎么读、怎么写,然后就让他们练习朗读课文,这样肯定不会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设疑情境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会不由而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3.游戏情境

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有效开展。游戏学习能让学生忘记自己在学习,而恰恰在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忘我投入状态中,学生记忆、领会或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如教学《手指》这课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

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此外,还可开展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说与课文的作者或人物有关的小故事;可以辩论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唱一些文学作品相通的经典歌曲;更可以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共同探讨一下戏剧表演,感受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联系实际,激发语感。

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如《匆匆》一文是朱自清的一篇刻画时间流逝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小学生大多数都无法体会时光的匆匆和作者的彷徨。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先让学生朗读全文,思考一下,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回答了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然后,让

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你的每一天都做了些什么有意的事?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以学生的生活实例来领会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有语感。

三、创设情景,获得语感。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

如笔者在教学《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有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课上,我们可让学生带个石榴,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通过操作,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达到领悟。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点”,将传统教学所淡化的情感、意志、品质、兴趣、价值观等人的因素的重要方面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以景为“线”,编织教学中的景和物,使之得到有机的融合;以“境”为“面”,通过创设各种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拉近学生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语文教学要创设语文“情境” 篇3

一、利用媒体创设的情境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课件综合利用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媒体,变抽象为具象,显得形象直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要注意,语文教学终究是文本的阅读,切不可以视频和图片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二、教师引导达成的情境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把知识创设成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尽可能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熟悉的生活实例或直观形象的实验演示引出疑问,精心设置有梯度性的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诱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体现教学的重难点,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让学生“跳了即可摘到苹果”,使学生拥有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三、学生实践形成的情境

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摸索与探究中获取知识,领悟道理。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想。这七个“动”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要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时间都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情地朗读、自主地领悟、整体地感知文章的内容。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给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读,鉴赏性阅读、质疑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体验作者的情感,再在深情的朗诵中升华情感。最后还可让学生结合现在的学习实际,谈谈我们从文中得到的启迪,并将之流于笔端。

四、众人合作产生的情境

课改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使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这种情境具体体现在讨论式的学习和研究性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设置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在学习的评价上也要注意整体地进行评价,促使学生积极合作,主动发展。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固定教条的,今天的素质教育,更呼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创设不同的情境,全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4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目的, 简而言之, 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乐学”的环境与氛围。在这个“情境”中, 既可以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 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 又可以展现学生的智力和生活背景, 鼓舞学生自主探求。

那么, 语文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以促使学生以学为乐?本文拟以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例, 略作说明。

一.联系旧知创设情境

这里的“旧知”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积累。

作为学生, 虽然生活阅历并不丰富, 但他们同样以幼稚而纯真的心渴望生活, 并从学校、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积累了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就是要把教材中呈现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沟通起来, 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 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 从而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朱熹所说的“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也正是这个道理。

同时, 教师还应当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 加以联系、引伸、拓展, 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建构起新的知识。

李镇西老师非常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 唤起他们的激情, 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的过程中, 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是在中秋节前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的时候被打折腿的遭遇时, 忍不住这样由感而发:

“‘秋风一天凉比一天’, 我读到这里, 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凉比一天, 社会也一天凉比一天, 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凉比一天!你 (指学生) 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 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 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 孔乙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 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 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的沉重。”

这里, 教师利用秋天这样一个在学生心目中象征着收获的特定的季节, 采用对比的手法, 让学生在深刻地感受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并赋予其同情的同时, 加深了对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冷漠社会的认识。

二.借助媒体再现情境

这里的媒体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再现特定的画面与音乐, 借此达到渲染情境, 激发情感的目的。

教师借助图画可以使课文相关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运用得当, 能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而音乐, 可以激荡人的情感, 抚慰人的心灵, 是课堂教学中渲染情境, 创造氛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图画与音乐与语文的相通之处是, 它们都是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情达意的, 图画与音乐选择得好, 就可以把音画语言与课文语言沟通起来, 真正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 在各种联觉的通感中, 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教师选择图画与音乐首先应当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李镇西老师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 适时地用多媒体打出一组托尔斯泰的照片和他住过的小屋以及树林中朴素的墓地。随后充满感情地说:

托尔斯泰这个树林, 原来是他外祖父的庄园, 后来托尔斯泰在那里住了几十年, 他在那里生活, 恋爱, 写作, 一直到他临死之前出走。托尔斯泰是一个极富人道主义情怀的人, 在这个院子里面, 他做了很多事, 他为农奴的孩子免费办学, 给他们编教材, 为他们写童话, 甚至在树林里面的这个小屋子里, 他愿意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最后他希望死了以后葬在这儿。所以刚才那位同学说, 这几棵树是托尔斯泰生命的见证, 而我要说, 这几棵树是托尔斯泰不朽的生命!因为它们和托尔斯泰一样的朴素, 也一样的永恒!

在带领学生自主阅读、多元阅读的基础上, 李老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 根据课文内容, 利用多媒体课件, 由衷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正是由于李老师自然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因素, 并有效触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 才使这一课堂充满了民主与尊重的气氛, 甚至使一开始并不喜欢这篇课文的同学不仅爱上了作者、爱上了托尔斯泰, 也爱上了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利用音乐渲染气氛是我们不少教师采用过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 课堂音乐的选取应当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感情, 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切合。

在教学《赞美》一诗时, 李镇西老师较好地利用了“九·一八”这一特殊的日子, 并恰当地利用了钢琴协奏曲《黄河》, 通过激情朗诵, 在课堂中营造出了凝重而又庄严的氛围, 可以说是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扮演文中的角色, 可以让课文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 (或者师生共同) 扮演角色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教师用得最多也最简便易行的是分角色朗读,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 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讨论后再进入角色进行阅读, 然后请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皇帝、大臣、骗子以及小孩, 并可安排一人以故事陈述者的身份朗读,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朗读效果加以点评, 更能够加深对于文中人物形象及寓意的理解。

李镇西老师除了自己有过硬的朗读水平外, 还非常善于利用教材, 通过朗读指导, 让学生进入作者或者文本主体角色, 以更好地体会诗文情境, 这可以从他的许多课堂中找到例子。譬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时, 由于前面刚刚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不少同学还沉浸在毛泽东词的豪迈之中, 所以一开始学生齐读时大都用声音高亢、气势宏伟的语气朗读, 效果很不好。李老师就通过介绍徐志摩的有关背景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境:

徐志摩早年留学美国, ……后来转学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徐志摩天生有着诗人的特质, 剑桥的生活与景色唤醒了他浪漫的文学情怀和超人的语言天赋。后来他自己曾说, 在康桥那段时间, 是他最快乐同时也是最感到人生痛苦的时期。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情绪在心中起落激荡, 最后都化作了他笔下的文字, 散文或诗。徐志摩曾三度游历剑桥, 分别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等不朽名篇。关于康桥和他对康桥的情感, 这里我给大家读几段他写的文字, 这几段文字选自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学生们被李老师朗读的片段紧紧地吸引住了, 同时也被徐志摩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在此基础上, 李老师接着说:

他对着夕阳跪下了!你们听到这几句, 就能理解为什么他对金柳是那么的眷恋, 为什么他会把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在他的心里, 康桥是他的精神家园!因此, 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要怀着一种温柔眷念的情感, 要读得轻柔一些, 舒缓一些, 比如开头第一节, 这样读是不是更好些?

随后教师朗读示范, 学生试读体会。教师则重点引导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过程中, 进入角色, 体会作者的情, 感受诗歌的美。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吟诵, 引领学生体会诗歌情境并最大限度地逼近诗人的灵魂。

扮演角色的方法其实是很多的, 有些教师根据课文故事性强、情节紧凑的特点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 进行片段表演, 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有时候教师通过让学生将故事改编成课本剧的方法, 也可以有效地进行角色训练。

李老师以学定教, 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 通过富有创意的角色设计,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事实上,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也真正地走进了作品, 走进了作者, 走进了鲁镇。

四.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离不开教学语言, 离开了教学语言, 教学情境也就无从创设;即便是有了某种不需要语言的情境, 也不能发挥其情境教学的作用, 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其作为教学情境的价值。正因为如此, 前面所述的联系旧知创设情境、借助媒体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同样是在教学语言的支撑下得以创立的;而且, 这些情境的成功创设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还应归功于教师教学语言的锤炼。另一方面, 较之其他几种或多或少受时间、空间、人力、物力限制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运用教学语言描绘情境是最简捷、方便、经济的教学手段。

从描绘情境的角度看, 教学语言的锤炼应当侧重从准确、简洁、富于理趣三方面入手。

教学语言的准确美, 体现在讲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使用语言文字的准确性上。

教学语言的简洁美, 就是要做到“有真意, 勿卖弄, 去粉饰, 勿做作”, 它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

教学语言的理趣美, 是指教学语文含蓄隽永, 回味无穷, 既有深刻的哲理, 又有丰富的趣味。

李镇西老师是非常注重教学语言的锤炼的, 他的课堂注重民主, 讲究平等对话, 他的教学语言较好地体现了准确美、简洁美, 特别是对学生发言所作的点评以及适时引导。而当他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在讲课结束之前, 则往往能用极富激情的语言描绘情境, 坦陈观点, 启迪学生思维, 反映出其教学语言的理趣美。

教学《沁园春·雪》他这样结束自己的讲课:

青年毛泽东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永远值得我们和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学习, 但他晚年的悲剧, 应该而且也可以通过民主制度避免。我们当然不应该苛求80年前的毛泽东, 但历史进入21世纪, 今天的我们应该拥有一种民主的情怀。如果老想着去主宰别人, 必然走向强权, 当今国际政治也是如此。人类进化到今天, 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 无论自然界的运行, 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好的局面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诱思探究语文情境创设法 篇5

学习了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深有启发,所谓“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诱思探究教学是旨在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张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而学生要真正实现主体地位,要有独立性,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即学生需要独立思考,也就是说,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循循善诱,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在乐趣和艰辛并存的探究过程中,陶冶了品德,使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因此,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完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高考重压下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只注重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记忆和练习题类型的强化训练,忽视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本就没有自由想象的空间,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培养出来的往往是些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诱思探究教学论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从根本放开了学生的手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去探究,在迁移中学会运用。不是死记硬背的教给学生些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

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做课堂教学的主人?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

一切课程资源,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选择生动形象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形式,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营造情景交融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动脑思,独立地、全身心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克服困难,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满怀热望中不断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善思呢?

比如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上疑难,认识模糊,学生不能回答或回答很不全面时,教师应首先重申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或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学生意见,帮助他们找出认识上的误区,排除障碍,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如在以分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时,我率先把本课的难点 亮给大家: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最后发下三大桩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面对困惑不解的或者求知的或者迷茫的各种目光,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急于给出绝对正确的解答,而可以带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共同研讨中把疑难问题解决。

我首先提示大家:“窦娥在现实生活遭遇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又表现了什么?”小范围研讨后学生不难弄明白: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这些体现的矛盾有:善与恶的矛盾、官与民的矛盾。从矛盾冲突分析出的第①点,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黑暗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第③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讨论开来,有同学继续提出想法:窦嫩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讨论的结果很明显: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

这样简单讨论明确之后,再进一步深入诱导学生:该如何看待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态度变化以及她临刑所许下的三桩誓愿是否冲突?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到: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也深深受到神权思想影响,她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然而在一次一次被欺压被冤屈的残酷现实面前,她最终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这样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 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难点在教师抽丝剥茧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这样的课堂实践证明,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完全能够自主合作探究来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过这样的方式创设探究情境,如学生程度较好,诱导的情境一定要新,要有诱惑力,对基础而重要的知识要设计新颖别致的导入口,对易错的知识点要设计陷阱,对表面易但又不易认识透的知识点要从不同方向设计透视镜。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第五册《咬文嚼字》的时候,我选择设计这样的导入:多媒体投影展示

(1)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4)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以上诗句都反映了古代文人作诗时为了一句诗或者诗歌中的一 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功夫,孟郊贾岛等人还因此被称为苦吟诗人。其实很多诗人作诗时候都有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都在炼意、炼句、炼字方面下了一番苦功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这样设计的导入语针对刚刚升入高二的学生情况,既有他们基本熟悉的诗句做例子,又引入了他们不甚在意或者不甚了解的“咬文嚼字”这个词的阐释,还点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高考的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一个知识点“炼字”,可以说是一举数目的,算新颖,有点点挑战,看似不难,其实做起来不容易全部分析出,给了学生一个蹦一蹦可以够得到的苹果,应该属于还不错的设计。成功引入课堂,成功调动学生进行鉴赏,再能成功地把正确地鉴赏方法加以运用,再能体会涵咏其中的意味情境,陶冶自身性情,就算是迈向成功了。

再比如在教授《氓》的时候,我这么设计诱导情境:(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同时提出问题:谁知道歌词的出处?然后教师明确:“歌曲取材自《诗经》中的《蒹葭》篇。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追寻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场爱情。”

创设教学情境 优化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语文;情境;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建设和开放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敢轻易改变教学方法,认为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放在新鲜的事物上,不能真正掌握课本知识,导致本应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不想学、不愿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操,达到优化语文课堂的目的。那么,教师应怎样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语文教学呢?

一、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可以发散人的思维、舒缓人的神经、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利用音乐来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环境中领悟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怀。创设音乐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多媒体或者是录音机播放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音乐。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时即兴演唱几句,或者是请同学上台高歌一曲,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时,我即兴给学生演唱《歌唱祖国》这首歌,学生反应很热烈,不由自主地跟着我一起唱起歌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唱完后我问学生:“还有什么歌曲是用来歌颂祖国的?”学生很活跃,七嘴八舌地回答出《红旗飘飘》、《爱我中华》、《我爱你中国》等等,有的学生忘记了歌曲名字便用唱的方式回答问题。创设音乐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文章的意境,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二、创设语言情境,营造感情氛围

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意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因此,教师在范读时,不能仅仅只是使用简单的语言流畅阅读,而是要根据文章内容富有感情地阅读,或喜悦、或哀伤、或抑郁、或满怀希望……教师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通过范读向学生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起伏。例如,在范读高尔基的《海燕》第一小节时,第一句要注意使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把声音拉长。这样可以表现出大海的广阔,还可以渲染一种反动势力在聚集力量,随时准备镇压革命的恐怖气氛。在读到表现海燕形象的语句时,教师要把“海燕”这个词读得响亮,并且还要重读“高傲”这个词语,突出表现海燕动作敏捷、矫健的形象。整个小节的语言基调是先缓慢然后逐渐加快的。根据不同的文章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可以营造不同的感情氛围,让学生进入到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去,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文章深意。

三、创设表演情境,激活语文课堂

教学时,把教材中的小说、散文等文体的文章以短剧的形式再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深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表演的机会,积极创设表演情境,增添教学情趣,激活语文课堂。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熟读一遍课文,然后我问学生:“谁愿意上台来表演?”学生很积极,热烈地讨论:有的推荐同学,有的毛遂自荐,还有说一些关于如何表演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意愿我选了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我”、“父亲”以及旁白,为了突出“父亲”的形象,我还特意选了一位矮小胖胖的学生扮演。表演开始,只见“父亲”穿着朴素的衣衫,伛偻着身躯,也不怎么和“我”交谈。当“我”找着座位后,“父亲”便去另外一边的月台给“我”买橘子,跳下去又爬上去,蹒跚着翻越站台(课桌做道具),重点演绎那九个动词的效果。这个场景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大家都能够从买橘子的这件事情上体会到“父亲”对“我”真挚的情感,准确地把握住了文章主旨。创设表演情境,可以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主旨。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得以广泛应用,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激活语文课堂,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学会制作优美的课件,积极创设多媒体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仔细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插入音乐、图片、视频的方式来渲染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群陕西人民在黄土高原上表演腰鼓的视频,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产生震撼,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更好地认识,有利于学生深刻、细腻地掌握教学内容。创设多媒体情境,可以再现文章的场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文章中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清晰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领略作者描绘的“美”,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情境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变得趣味十足,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语言情境,营造感情氛围;创设表演情境,增添教学情趣;创设多媒体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渲染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语文能力 篇7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是由问题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总是围绕着“问题”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活思维, 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 才能以最佳的心态进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 教学《寂寞的春天》时, 教师板书“春天”两个字, 问学生:“看见‘春天’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就踊跃发言:桃红柳绿、暖意融融、生机勃勃、风和日丽、希望和活力, 甚至有学生想到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个问题让学生沉浸在和谐美好的春景中,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活跃思维后在“春天”前用蓝色粉笔写上“寂寞的”三个字, 课堂一下子沉寂下来, 每个学生的表情都疑惑起来, 教师又问:“你们有谁想过春天是‘寂寞’的呢?‘寂寞’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她留在谁的心中呢?”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情绪高涨, 思维集中, 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积极地参与新知的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分析能力

教师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的有序性, 合理地设置有一定层次、排列有序的问题情境, 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力求解开全部问题链扣。

例如, 学习《愚公移山》课文前, 教师要求学生针对题目合理地设置问题。学生七嘴八舌, 还真提了不少有针对性的问题:愚公是谁?“山”是什么山?为什么要移?移到哪里去?怎么移?移山有困难吗?有人支持吗?有人反对吗?移山成功了吗?生活中真有这样的故事吗?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教师把这些问题从易到难一一书写在黑板上, 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 开展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 寻求问题的答案。

上述一系列有序的问题, 不仅将学生思维向课题目标层层推进, 吸引学生自觉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分析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的学习方法, 学会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解决初始问题后, 思维自然与后一个问题联系起来, 集中思维、发散思维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三、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概括能力

“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 阅读时要加以探究, 沿着这条思路去把握文章的要义。概括能力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写作者所写的内容, 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 能更好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它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三代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比较简单, 但要让学生理解亲情的珍贵尤其是人性的责任、生命的美好是有难度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架设一定的问题坡度, 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

在教学散步时的“分歧”这个片断中, 教师架设了这样循序渐进的三步: (1) 母亲为什么要走大路?为什么又依从小孙子?“我”为什么又依从母亲? (2)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为什么“我”和妻背着的是整个世界? (3) 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通过这个家庭, 你懂得了什么深刻道理?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 静心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 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透彻的理解, 准确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在这样的一个引领过程中, 学生对主旨的概括从无序到有序, 从支离破碎到完整归纳, 概括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同时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创设问题情境, 发展想象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在掌握文字表面内容的同时, 发挥丰富的想象, 感受文本蕴含的深层的美丽, 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 在教学《桃花源记》时,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桃花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让一群人乐不思“蜀”?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渔人的讲述。哪个同学愿意做东晋武陵的渔人, 给我们讲述一下你神奇的经历?

听完“渔人”的生动讲述, 教师又问: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老师从学生的答案中选“美丽”来品析。要求学生用“桃花源的美, 你看:”的句式, 来描绘桃花源的美丽 (根据文本中“忽逢桃花林……”和“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两句向学生提供的美点:桃林、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园、竹园等让学生展开想象, 用优美的语言, 恰当的修辞加以描述) 。

例:桃花源的桃林美, 你看:她绵延几百米, 没有一棵不同的树;枝上花团锦簇, 鲜艳美丽;林间纷飞的花瓣像一只只粉蝶翩翩起舞;地上草儿软绵绵的, 给泥土铺上一层厚厚的绿毯。

把“创设问题情境, 阅读文章想象画面”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 为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更好地帮助他们感受语文这门学科的美丽, 体会语文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意义。

创设问题情境, 要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语文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安排要与学生阅历和社会实践相联通, 同时把知识的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这样, 语文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的概括、观察想象等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乔纳森等主编、郑太年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莱夫E.温格著、王文静译《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创设教学情境 优化语文课堂 篇8

一、善借多种导入,直入情境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里所说的“第一锤”指的就是课堂的导入。如果能通过巧妙地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如我在教读《杨修之死》,用疑问“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可谓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亡杀杨修呢”来设置悬念导入课堂;在教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安排一学生扮演别里科夫的角色进入角色导入,引起学生对他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惯的思考;在教读《药》时,我尝试标题导入,即要求学生在文题后分别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看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然后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二、结合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有的时候,我们要跳出课堂,从课内到课外,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去理解。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中的第二部分时,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恐怕他们难以理解课文里的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爱、母爱的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我的母亲疼爱我的一个个故事,特别侧重加入自己对母亲的某些细节的感受,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眼中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通过老师的这个故事,学生们很快明白,尽力挖掘父母亲对待自己的闪光点,了解父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于是我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再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理解《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对儿子爱的表现,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相应内容来并谈了自己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学文如同学做人,有的时候,跳出课文为学生再现一种生活情境或情感情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还能促进学生情商的进一步提高。

三、模拟人物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三种做法:(1)进入角色直接表演。如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文中有很好的表演方面的素材。教学时让学生模拟范进中举时的拍手、跌倒、大笑、疯跑等动作,学生们捧腹大笑,课堂气氛轻松诙谐,课文中惟妙惟肖的刻画更使学生印象深刻。(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鸿门宴》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力求使学生能把握一些主要人物如刘邦和项羽的性格。(3)改编和表演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在教学《雷雨》中,我请两位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其中周朴园和侍萍相见的部分,学生们为了表演,对课文进行了认真地研究,教学效果自然比纯粹的阅读好。

四、巧设教学问题,再现情境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大多是表面的、零碎的、重复出现的,答案是唯一的,缺少思考和训练价值。而“问题情境创设”中的“问题”则是极具情境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辨析会文悟道,并形成智慧。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们不妨这样设置问题:“别里科夫的哪些言行特别有趣?他的‘怪’表现在哪些地方?”这样一问,能引起学生探源的强烈兴趣,通过研读文本,思考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在教学《鸿门宴》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刘邦和项羽的性格,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刘邦和项羽都曾亲眼见过秦始皇出游的盛况,请判断下面两句话:A.“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B.“彼可取而代也。”各是谁说的,并说明根据。

问题的创设,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的具体环境,旨在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有滋有味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五、凭借视听手段,渲染情境

运用多媒体渲染情境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和塑造出的音乐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将听者带入特定的情境。因而,如果能够把音乐语言和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的综合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月光曲》时,课前,他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学生们凝神屏息地听着,他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美妙的琴声上。这时,教师望着学生用庄重而舒缓的语调说:“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音乐只应该为劳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曲子。我们现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片刻,教师把音量放小,接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写的———”美妙的琴声和教师动情的讲述,扣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富有暗示性的美好情境,也为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又如,我在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课文过程中,同样也给学生播放有古筝配乐的朗读带,引导学生在古筝曲中朗读课文,从中去体会、想象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教学《鸿门宴》一课中,对于这么长的篇幅,想到学生有一种畏难的心理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节录了大型历史电视剧《汉刘邦》中的鸿门宴片段,让学生总体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打消了他们的畏难情绪。

创设情境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篇9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优化语文教学

精心设计科学、合适的启发性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为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才会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才会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因素,并根据儿童“好奇”、“好学”的心理特征,去精心创设一个个带有诱惑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面临问题”,在问题的唤起下,激发求知情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既包括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也包括学生的发展潜能。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做到了如指掌,然后按照知识结构发展的连续性,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学《秋天》一课时,讲完课文中写的小鸟、小牛、小鹿分别把秋天说成是蓝色、金色、红色的后,可以设计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此时从棉田里走出一只小白羊,它会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如果从果园飞来一只啄木鸟,从花坛中飞来一只小蜜蜂,从树林里跳出一只小松鼠,它们也来参加这场讨论,会怎样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如果请你们当裁判,说说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你怎么说?

二、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优化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表达的机会,养成了良好的与他人合作和倾听的习惯,丰富了情感,初步知道了健康地竞争和合作的意义。因此,必须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腾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质疑讨论。学生可以把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如有的学生对句子“……好像有谁无声指挥……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不理解,提出:“无声指挥”指什么?那么多人怎么会站直了身体?有的提出:作者把那天天气写成“灰蒙蒙”、“又阴又冷”,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些问题引起同学们争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而后,老师对几种意见加以点评补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如果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题可争,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优化语文教学

教育实践表明:有趣的活动情境,可使学生感知处于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为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情境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的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最佳的创新状态。如在教学《丑小鸭》时,可展开一次课本剧表演的活动,分组进行,学生自编台词,自制道具,自当导演。有时为了找一句较好的台词,编一个较好的动作,全组学生开动脑筋,出谋献策。教师根据每组学生不同情况,适当点拨指导。这样,学生人人参与,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课文包含的深刻道理,而且培养了主动参与意识。

四、创设美妙的音像情境,优化语文教学

情感的感染性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情感离不开形象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录像、图画、音乐、课件等创设情境,这样能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生活中场景,使人看到千里之外的美景,听到久已逝去的声响,感受到课文内容所反映的生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受感染、受熏陶。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我让学生凝视黑版上荷花的彩色挂图,让他们感受荷花之美,同时加以描述:“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婀娜多姿的身姿,随风送来缕缕清香……”这时,学生的视觉里显现出一幅活生生的荷花图,感受到荷花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在学生的嗅觉里如闻其味如嗅其香,从而感到荷花的清香;在学生的触觉中又好像摸到了荷叶、荷花,感受到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接着,利用课件播放录音,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充分体验荷塘的美。学生在这种欢乐美妙的情境中,愉悦的情绪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谈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 篇10

所谓情境教学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课文特点, 有意识的创设一种环境,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入境, 从而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文章所展示的全部内容, 以达到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课伊始, 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 调动学生, 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 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 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 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 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 好的导入, 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1 直观演示,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 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 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 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使学生身临于栩栩如生的情境之中, 在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中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山行》一文, 老师通过多媒体将《山行》所描绘的美丽秋天山色展示在学生面前:山路、人家、白云、红叶, 这些色彩斑斓的景物交相辉映, 令人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随着教学情境的进入, 老师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让学生在图文并茂、诗情画意中愉快地学习,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精美导语, 创设情境

精美的导语, 可烘托出特异氛围, 把学生感情引入到课文情景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导语设计, 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 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创设的情境中, 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在讲授《周总理, 你在哪里?》时, 可这样导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中, 197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尤其是一月八日这一天,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操劳终生与世长辞了, 消息传来, 山河同泪, 举国同哀。就是在总理逝世很长的一段日子里, 人们甚至还四处寻找:周总理, 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这样的导语, 可以让师生达到动情的境地。

3 设疑启智, 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设置教学疑难的情境, 形成悬念,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发现, 去探讨、去创造。在导入中提出疑问, 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 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 给他们一些语文的趣味问题, 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 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 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如《黄河象》一文, 属于科普作品, 其间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推理过程。因此, 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 支配、运用已有的知识, 从中探求真理, 发现真知是培养思维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讲《黄河象》一文时, 让学生动脑思考:骨架为什么斜斜地插入沙土里?为什么脚踩砾石?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大胆地假设推想, 再让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老师指导学生归纳成因:从“沙土”和“砾石”可以推测在很早以前, 这里曾是一条河;从“脚踩砾石”可以想象黄河象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又如:《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究竟有什么区别, 是什么含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去听课。又如《挖荠菜》这一课, 抓住一个“挖”字, 为什么挖, 挖它做什么……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当然, 像这样的例子在语文教学是很多, 学生在推测中, 经过设疑启智,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扮演角色, 创设情境

故事总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种和课文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始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 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 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 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如在作文教学《观察》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观察的故事, 如米蒂盗画的故事, 或者是学生熟悉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 都能使学生迅速引起对如何观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都是让学生表演的好材料。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 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 自然使学生加快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例如话剧《三块钱国币》,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可以指导学生排演了, 之后再就角色的性格和事情的结局展开全班大讨论, 一定能吸引了全班学生, 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这种生动的扮演形式, 使学生特别兴奋, 他们既可以听到, 又可看到, 且富有戏剧情味, 学生印象特别深刻。

5 动手实验, 创设情境

实验最大的好处是直观性, 在理科的教学现在正在提倡多动手做实验。同样, 在语文的教学何尝不可以吸取其他科目的经验。特别在初二的说明文的教学中, 有的时候, 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初二上《死海不死》这一课时, 在讲台上放了一只盛满水的杯子, 一杯食盐, 一个鸡蛋。把鸡蛋放进盛满水的杯子, 鸡蛋下沉至底。老师给学生问题:谁能让杯子中的鸡蛋浮起来?以此为突破口,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最后学生发现把盐溶解到水里, 最后鸡蛋终于浮了起来。通过一个趣味的小实验, 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 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学习效率极其的高, 迅速的掌握了课文的重难点

6 优美诗词, 创设情境

中国的传统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 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一情境, 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在《春》这一课中, 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的感情去体验。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初天春天的诗。上课时我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 在老师的提示下, 春景仿佛一幅幅的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 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 学生们进入了春天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理解课文。

7 生活实践, 创设情境

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文, 能够消除学生对课文的畏惧情绪, 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比如在《挖荠菜》这一课中, 我请学生们去寻找自己吃过的野菜, 带到课堂上, 讲述自己吃野菜和挖野菜的感受。然后请他们到课文中去看看作者挖野菜的描述, 看和自己在什么地方相同, 什么地方不同。《我的老师》一课中, 我先请学生说自己心目的老师形象, 然后拿学生写的给我的意见, 自我批评还不是一个好老师, 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来看一位好老师, 请同学和自己心中的老师做个比较。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告诉大家课文中的老师好在那里。

创设情境, 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 形象要鲜明, 新颖, 感人, 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鸣, 激发探索欲望。否则, 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具体来说, 教材内容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和爱好, 还要考虑地域特点、节令特色和民族风情, 同时要注意选择文学性强的典范美文。创设情境, 教师要有适应情境教学的各种素质。表面看来, 情境教学教师只要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就可以了, 仿佛做语文教师挺简单, 其实不然, 情境教学, 课堂气氛往往很活跃, 学生的情绪处于高昂状态, 这就要求教师控制好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情绪, 做好指挥者, 使课堂气氛松驰得当, 起伏有致。因此教师要有带学生入境的技艺, 要有解答学生在情境中各种疑问的知识, 还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这样教师非得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不可。首先教师要有广博而深厚的知识素质。语文学科内容涉及面广, 文化内涵深刻, 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 各科知识要能兼容并蓄, 并能将这些知识具体化为教师的素质, 滋润自己的教学。其次教师要有精准而独特的能力素养。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自不必说。作为语文教师, 尤其不能少的是细腻而敏感的审美能力。

总之, 从教学实际出发,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 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 “我即在情境中”, 让“情”与“景”在相互作用中进一步得到优化。这样, 语文课堂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情境教学是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的, 它通过教师调动学生, 创造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 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 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 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学法,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2]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农村妇女权益保护路径下一篇:血清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