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情境

2024-05-10

新媒体情境(精选十篇)

新媒体情境 篇1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媒介,生态变化

随着媒体事业不断发展, 新媒体成为社会媒体的主流形态, 极大地丰富了公众获取的信息的渠道, 拉近了新闻受众和新闻制造者、传播者间的距离, 打破了传统媒体间的界限, 促进了不同媒体间的融合, 在一定程度上,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环境下, 针对广播电视媒介生态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促进广播电视良性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广播电视媒体“前台”与“后台”形式变化分析

传统广播电视“前台”和“后台”的界限清晰, “前台”表演紧张需要每个角色都认真、投入;“后台”即幕后行为较为轻松。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 削弱了广播电视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间的界限限制作用, 制造出一个“中心”地带。

1.1“中心”地带角色分析

就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而言, 其信息采集、传播模式是垄断性的, 观众只能观看到“前台”的表演, 对于“后台”的操作并不了解。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固有模式, 新媒体将新闻的采集、制作等工作流程, 通过简单的方式告知给公众, 这就是新媒体制造出的“中心”地带的作用。

由于“中心”地带的存在, 广播电视媒体“后台”的工作不再轻松, 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从信息管理的角度, 优化文本、多媒体、视频的综合运用, 强化节目传播效应, 以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 保障节目效果。“前台”新闻工作人员的工作也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话, 而是需要时刻关注信息的最新变化, 并具备准确分析新闻信息的能力, 进行系统的新闻传播工作。

1.2“中心”地带的具体行为分析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及宽带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发展, 广播电视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广播电视相比, 新广播电视形式增添了互交和共享功能, 在个性化服务方面, 做出了重大突破。移动广播电视、数字广播电视等仍保持着传统广播电视形式的大部分特征, 而手机电视及宽带网络电视等, 则与传统电视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媒体间的界限愈发模糊, “中心”地带表现行为上, 突出了资源、技术共享这一概念, 使电视受众可以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是其主要的发展趋势。

2 广播电视媒介个性服务和公共服务相结合

2.1 大屏幕信息公共性和权威性分析

在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制造和传播的门槛被无限降低, 广播电视新闻人无时不在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选择。公众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自主的新闻获取行为, 打破了原有的固定新闻获取模式。因此, 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筛选海量信息中的有用信息, 并加工为具有权威性的公共新闻资源, 提供给新闻受众选择, 才能保障自身发展。在新媒体的影响下, 广播电视媒介的个性服务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此外, 大屏幕传播的信息, 通常选取具有显著性、重要性、代表性的新闻, 除事件解读外, 还包括追踪调查、影响分析等内容, 从而保障大屏幕的公共性和权威性。大屏幕信息的受众人群相对集中, 并且稳定。

2.2 小屏幕信息的个性化和服务性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 手机电视等移动通信终端及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 逐渐成为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流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的制造、传播及评价的过程中, 但如何维持这种新形势的新鲜感和规范性, 就成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小屏幕新媒体的主要优势在于新闻的接受和获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时刻关注社会新闻动态信息, 及时更新节目内容, 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准确详实的新闻报道, 打造适合小屏幕的节目形式。

个性化和服务化是小屏幕媒体的特点, 广播电视在开发此类节目时, 应重点控制该部分内容。例如, 广播电视可从视频传播入手, 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 提供画面精良、主题突出的视频新闻资源, 并在保障资源更新的基础上, 开拓小屏幕新闻市场。

3 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 新闻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 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断缩小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差距, 促进二者的融合和共同发展。针对广播电视媒体形式, 只有把握机遇积极变革, 适应时代变化, 才能得到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莉.新媒体情境下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研究[J].东南传播, 2014 (12) .

[2]冯莉.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5 (3) .

多媒体情境英语论文 篇2

一、情境模拟实践展开,有效运用立足实践

英语能力的提升,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就是加强对英语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将生活与实际结合起来,做到两者的相互提升。英语能力在考试中仅仅涉及到了听力、阅读和写作,但是口语交流的能力却是一个空白,而在实际生活的运用中,口语的交流被视为一个触发点,这里做重点说明。在实际交流中,我们说到有更多的人文交流特色在里面,当今社会,并不是一个“有话说话,有事说事”的时代,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职业学校学生最后交流的形式,也并不是“就事论事”,说话之意要在言外,这就是我们说的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基础知识获取,里面涉及到人文理念的交流。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开口说,并且敢于有兴趣的开口说,将生活中的案例运用到英语学习中。

二、多媒体情境有效融合,生动展示有效学习

多媒体的教学是融合声音和画面于一体的教学,富有知识美和艺术美,而且在潜移默化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英语情意,这种英语素养和情意在实际运用中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而且是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都是一些固有的知识,然而如何去灵活运用,这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更是素养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和生活常用语和生活习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基本的交往礼仪等。我们在课堂内外模拟教材现实情境,这样使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和实际操作演示,通过多种感官进行有效的接触和感悟,鼓励学生““敢于交流,愿意交流,主动交流”的性格。

三、小组合作提效率,沟通交流有深化

学生自己去学习课文,探索知识,自我掌握。教师让学生根据提纲先去进行自我的思考和总结,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改进,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英语答案。最后,学生参与班级内的`知识总结评比,每个小组优化自己的学习总结,拿到班级内进行交流,每个小组可以派出一名代表,也可以选取一篇比较优秀的学案,教师进行班级内的评价和评比,最后选出一二三等奖,给予不同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开始讲解课程重点,完善课堂学习。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学生进行了大约四轮的学习过程,从自己思考到小组讨论,再到班级交流,最后教师评价,知识得到夯实巩固,全程参与其中,引发兴趣和积极思考,提高学习主动性。

新媒体情境 篇3

关键词:新媒体;名声焦虑;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7-01

对名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博斯丁创办的成名学,他曾说:“‘成名’意味着一切应有尽有:权力、金钱、美女和不朽。”①名和利被视为名声的左膀右臂,哲学上认为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并这样定义:“名声一般指普遍被认定的一个人的品德或者某人受到的评价。”②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功利色彩,名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心理活动,看中的人会因此产生“名声焦虑”。

一、古代与现代的对比

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看重个人的名声,孔子曾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屈原也曾感慨“恐修名之不立”,可見名声对一个文人是多么的看重。但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更多的是靠口口相传,李世进的《略论唐代的文名传播》曾提到“大的名声离不开文名传播。”总的来说,古代的名声更多的是靠人际交往中的口碑相传,并且传播者更多的是依靠成名已久的前辈或达官贵人,普通人的传播效果远不如他们来的有说服力。“很多画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身价倍增,例如法国画家米勒,法国画家梵高,明朝画家徐渭。”③“最幸运的人当属毕加索了,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④从艺术上来说,艺术总是超前的,尼采曾说:艺术先于哲学,另一方面来看,一般在死后被人认同的艺术家都是某画派的先驱,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往往艺术家的思维都很偏激、开放,闭塞思想是接受不了的,这些事例让日后的艺术创作者对于名声传播的看重更是到了一种至关重要的地步。

二、新媒体环境的影响

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的历史环境下,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社会对艺术也不断地提出创新要求,因而便出现相应的问题——“新媒体的大跨步发展导致了很多的青年艺术工作者产生了单一的、片面的、浮躁的形而上的创作思维。”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媒体作为主要传播途径,使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创作方式已不可行。网络作为名声的巨大推手,已造就了无数网络红人和网络热点事件,名声与网络的和谐相处会产生巨大的能量。王京山的《网络声望论》曾研究过此类问题,提出三要素:知名度、美誉度和持续时间,这是当代新媒体技术与名声传播研究中二者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能有曾在《现代成名学:博斯丁名声训练法》中认为曾经被读者奉为“成功学经典”的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已经过时了,它们是前工业时代的理念,而在信息时代的美国,人们已不再把单纯赚钱视为成功的主要标志——而认为“成名”(获得高知名度)才是成功人生的主要标志。新媒体传播本身的快速性和广泛性让其直接影响着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声望。从信息发布者角度来说,其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但因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不可控性让这把双刃剑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观念。传播心理学研究表明,传媒受众有着喇叭筒式的“扩散效应”。⑥一个网民背后有四到七个“二次网民”,所以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控制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现实社会声望。网络宣传在当今宣传手段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一大批互联网巨头在其门户网站上所发布的新闻可吸引足够的用户,并影响他们的认识。作秀、点击率、炒作这些跟名声息息相关的字眼出现在了新媒体的社会大环境下,时代赋予了名声和艺术创作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名声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到一线艺术创作,听说鲁迅在之前有以杨贵妃为主线写一部小说的想法,不过,在1924年的时候,他应邀到西安讲学路过华清池,心目中的景致登时打消,对其兴致大减,由此可见名声传播与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在客观条件上,针对互联网平台,曾有研究表明因特网上的信息90%是英语,5%是法语,2%是西班牙语,剩下为其他语种。③虽然人数上我国占优势,但在文化输出方面,作为“世界语”的英语对我国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的。艺术上的创作需要碰撞,金子的发光要建立在强有力的交流与沟通上,新媒体平台让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大众与艺术作品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对于以往作品的流传与欣赏还建立在美术馆等实体载体上这种低效率的传播方式上,新媒体无疑是让作者与受众达到了及时的沟通与交流,真实的看法与评论在第一时间可以让作者感知,作品也在被网络无形的监督着,好坏一目了然。此大环境下优秀的艺术从业者自然脱颖而出,相对应的社会待遇也会随之而来。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声把艺术创作者推到了一个分水岭,以艺术的思维为前提的艺术创作其过程是孤独且痛苦的,伟大的艺术家有所建树大凡都是经历了时间的痛苦与罹患,没有深入的生活体验作支撑,即使有渊博的艺术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法,也是难以完成可经得起推敲、万古流传的作品。名和利是艺术创作上的拦路虎,当贪图享受深陷其中,艺术生命也随之戛然而止。

三、结语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影响下,艺术界内创作状态的转变悄然发生着变化。传播模式的改变,对于传播对象、观者的观念都有极大转变,甚至重塑。“长隐终南,一朝闻名”的传统创作模式已不可行。而这种“名声焦虑”现象在整个行业中渗透至深处,成为创作转向的一个不可遗漏的因素,但在某种程度会使之艺术创作发生偏离而自逐于艺术。

注释:

①谢志伟,《“学历本位”与“能力本位”》[J],《现代领导》,2004年.

②肖冬平、王春秀著,《社会资本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③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8HdmPTEHfnKejPNhg.

④杨剑,《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的“欲望法则”》,重庆大学,2009

⑤刘靖戎,《关于艺术创作中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5期

⑥王京山,《网络声望初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5期

参考文献:

[1]谢志伟,《“学历本位”与“能力本位”》[J],《现代领导》,2004年.

[2]肖冬平、王春秀著,《社会资本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杨剑,《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的“欲望法则”》,重庆大学,2009

[4]刘靖戎,《关于艺术创作中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5期

[5]王京山,《网络声望初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5期

新媒体情境 篇4

媒介即讯息, 它通过引入一种新尺度, 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影响。社交媒体将现实关系引入互联网, 并在网上维持和拓展, 打破现实和虚拟的隔离, 促使两个世界发生改变。而且, 在现实功能转向虚拟的过程中, 虚拟世界成为现实的映照, 及时关注其中的变化, 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变迁。

本研究聚焦社交媒体格局下, 网络交往情境从匿名向非匿名的转变及其原因;非匿名化终结了网络平等、自由的乌托邦, 促使我们反思对媒介的认识。

一、社交媒体名称及范围的界定

社交媒体已深深影响人们的生活, 但回顾现有研究, 使用的名称五花八门, 如社交网络、社交媒体、社会性媒体等;指涉范围大小不一, 有专指SNS网站的, 有包括微博和SNS网站的, 还有将博客、视频、维基、微博、SNS、团购网一并纳入的。因此, 急需对社交媒体的特点、名称、范围进行梳理, 以便于进一步研究。

与博客、视频网、维基相比, 社交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以关系为中心, 通过关注将用户联结成巨大网络, 网民成为其中的节点, 嵌入特定的关系网, 并且个人关系图谱是公开的, 信息传播、社交拓展都循关系网展开。其次, 社交媒体具备自媒体特性, 网民可自行生产、传播内容, 轻易实现互动。因此, “社交媒体是兼具媒介属性和社交属性的统一体”2这是对其核心特点的准确概括, 而“社交媒体”是最体现其特点的名称。

从发展历程上看, 社交媒体一词随facebook、twitte的风靡而广为人知, 因此, 国内一些学者将社交媒体锁定于SNS网站和微博的做法值得认可。

二、社交媒体带来两大变化

1.“双网”合并——现实中的人际网与在线人际网

之前, 现实与虚拟泾渭分明, 而社交媒体促成其融合。社交网络的发展过程, 是循着人们逐渐将线下生活的信息流转移到线上进行的低成本管理, 这让虚拟社交越来越与现实社会的社交出现交叉3。社交媒体根据六度分隔理论, 将人际关系作为其发展壮大的基础, 用户进入社交媒体, 首先要搭建自身的关系网,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现实关系网的移植, 借助社交媒体, 人们既维持原有的交往, 又结交朋友的朋友, 现实人际网与在线人际网相互重合, 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藩篱。

2. 网状联结——分散游离状态的终结

社交媒体出现前, 网民同处虚拟空间却各自冲浪, 缺乏联结机制和持续互动, 相互依赖程度低, 典型的例子是论坛, 网民围绕感兴趣的帖子聚集、互动、分散, 网民之间的交往表现出短暂的、易变的、偶然的4以及私密的特征, 数量、影响都有限。总之, 网民处于分散游离状态。

社交媒体在六度分隔理论的基础上, 借助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将分散的网民组织起来, 通过引入RSS信息订阅技术, 要求网民先搭建自身关系网, 排除个人独来独往的可能, 强调一切信息和资源都来自网络。自此, 网民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并通过新网民的加入, 使网络不断扩大、通道不断增加, 最终所有网民都处于网状联结中, 终结了分散游离的状态。

三、社交媒体格局下, 网络交往情境的非匿名化

匿名性是网络人际交往中最突出的特点, 它将现实与虚拟隔开, 拉平人与人的差异, 使交往集中于内容, 创造乘了自由平等的交往情境, 但匿名性也为坏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使谣言与谎言难以识破。社交媒体的兴起, 消解了网络中匿名的交往情境, 这不仅因为一些网站推行实名制, 更重要的是, 社交媒体的媒介特性和使用过程推动了非匿名性的转向。非匿名性不同于实名性, 它大抵处于匿名性和实名性之间:你不确切地知道某人的名字和身世, 但大体能判定他所处的社会层次、所属的群体。

1. 亲密关系引入, 自由发挥成泡影

以前, 网民的虚拟生活以内容为主导, 或获取信息或游戏休闲, 社交仅作为其伴随性活动, 人际互动具有偶然性, 并在匿名中展开。社交媒体依赖人际网络建立、发展, 人际交往成为其运转的重要基础, 网民涉足社交媒体, 首先要搭建自身的关系网, 成为网络中的节点, 进而满足信息、服务、社交等需求。

由于社交媒体引入RSS订阅技术, 一方面赋予用户选择信息源的自主权, 另一方面也逼迫用户必须尽快搭建、融入人际网络中, 否则就是座“孤岛”。搭建关系网络, 就是选择交往对象、相互建立联系, 最初的交往对象通常来源于现实中的亲友和志同道合的网友, 二者都经过了持久、深入的接触, 密切关系后移植到社交媒体中, 至此网民作为节点, 在虚拟世界关系网络中有了特定位置, 熟人围绕左右, 个体深深嵌入其中, 更倾向于同现实自我保持一致, 匿名性带来的自由被消解。

2. 丰富自我展示, 现实因素再发威

社交媒体具备自媒体的特质, 并通过整合音乐、视频、图片等, 为用户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运营方也鼓励网民进行内容生产, 这从twitter最初的宣传词“What are you doing now?”可见一斑。同时,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更加隔离和孤单, 淡化了现实中的交往和情感5, 更渴望通过媒介来展示自我、吸引他人、进行交往。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上网变得方便快捷, 社交媒体用户更加活跃, 可以即时发布个人的思想、行动、见闻等动态信息, 而且其多媒体形式使人物、事件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这些动态, 一方面作为信息汇入洪流, 另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时空记录, 从中透露出的生活方式、收入水平、身材外貌等元素, 直接影响了其他网民结交好友、开展互动的意愿。丰富的时空记录使现实因素再次浮现, 影响了网络人际的交往, 匿名性带来的平等不复存在。

3. 公开带来围观, 交往言行受到束缚

之前, 网络世界公私分明, 信息传播是公开的, 而人际交往是隐秘的, 隔离在一个个私密空间中, 如一对一聊天最私密, 聊天室也仅对特定成员开放, 而且一个人可以同时针对不同对象, 在不同的空间中扮演不同的自己, 性格得以充分释放。社交媒体打破了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界限, 把信息和关系融合在一起, 信息沿关系图谱传播, 关系随信息流通升华, 用户的各种状态在第一时间推送到好友的页面上, 而且相互间的留言、评论、转发等也是公开的, 交往内容、频率一览无余, 遭到众人围观。

社会心理学认为, 人是社会性动物, 他人在场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6社交媒体中交往情境的公开化、由强及弱的关系环绕, 使交往处于他人在场状态下, 难免表现出符合他人期待的、与现实一致的自己, 匿名性带来的自由受到冲击。正是社交媒体的特性及使用, 创造出熟人围绕、自我曝光、众人围观的环境, 一方面网民在社交中的自由度降低, 倾向于同现实中的自我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其他网民可通过网络图谱和个人信息, 较准确地对他人、人群进行社会定位分类, 非匿名性的交往情境已然形成。

四、关于技术乌托邦的反思

每种新媒介的诞生都顺应了人类需求, 人们往往乐于享受便利并高唱赞歌。互联网刚诞生时, 由于匿名性和跨越时空性, 拉平了人与人的差异, 营造出自由平等的交往空间, 人们为此欢呼雀跃, 但社交媒体兴起, 通过引入现实关系、鼓励自我展示和公开交往过程, 消解了匿名性带来的平等与自由, 宣告了乌托邦的破灭。

现代社会中, 媒介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禁让人反思对媒介的认识。新媒介在带来延伸的同时, 必然造成某种功能的解除7, 技术乌托邦是对媒介的不完全认识。如今, 社交媒体使现实社会、网络空间发生了新变化, 只有多领域、多方面进行探讨, 才有助于我们真正认清这一新媒介。

摘要:社交媒体根据六度分隔理论引入现实人际关系, 导致现实人际网与虚拟人际网合并、网民从分散游离走向网状联结。在现实人际交往转向网络的过程中, 网络的匿名情境受到冲击, 出现非匿名化转向。研究发现, 正是社交媒体的特性和使用, 创造出熟人围绕、自我曝光、众人围观的新环境, 导致交往的非匿名性, 也宣告关于平等、自由网络乌托邦的破灭。

关键词:社交媒体,非匿名化,交往情境,网络乌托邦

注释

11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http://tech.sina.com.cn/z/CNNIC30/

22曹博林, 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2011年第3期

33肖云颖, 互联网新媒体的社会功能与电子民主——以奥巴马大选中对网络新媒介的利用为例, 青年作家[J], 2012年2月

44屈勇, 网络人际交往对中国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 社会心理科学[J], 2008年第5期

55向淑君, 敞开与遮蔽——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年6月第1版

66社会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四版

用电教媒体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篇5

一、创意设境,激情引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例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来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教师可边讲故事,边放“雨声”“雷声”的录音,边投影各种情境: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趣地学习了课文。

二、激发思维,释疑解难

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可使用电教手段。因为电教媒体具有对事物与现象过程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的表现力。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创举。要想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使学生懂得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作用。由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我准备了一幅赵州桥的剖面投影片向学生讲解: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依然很坚固。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像,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再让学生解释“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难点自然而解。

三、激起情感共鸣,陶冶思想情操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像,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电教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显著作用。

例如:教学《采蒲台的苇》其中有一句:“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涉及到历史背景。但是,由于当时的年代距现在较远,而且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如果只靠语言的中介,是很难认识其特定环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选制的录像,让学生边欣赏一望无际的苇海及冀中人民为了保卫美丽的家乡而英勇战斗的情景,边听着老师的讲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躏最历害的地区之一,但是这里的人民群众充分利用水乡的自然条件,出没于芦苇丛中,战斗在烟波之上,沉重地打击着侵略者,勇敢地守卫着祖国美丽的水乡,最终取得了胜利,课文中写的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就是指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样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学生理解了当时的背景,体会到了冀中人民的勤劳、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并且为理解下文作了准备。

四、加强信息传递

强化有意识记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项目之一,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送,强化儿童的有意识记,加强字、词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识字效率。如“日”“月”“山”“川”原本是象形汉字,运用投影图片就可以再现“日”“月”“山”“川”的具体形像。然后,教师再由具体的形像入手,引导学生识记:“日”“月”“山”“川”。再如“包裹”的“裹”是形声字,它用“衣”表形,“果”表声。这个字笔画多,学生容易写错。但是,运用抽拉投影片教学,则很容易解决这一致学难点。既形象又生动,显示了投影造型艺术在识字教学中的优越性。

语文教学应该注意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实现这些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敲”开情境之“门” 篇6

一、身临其境, 搭建教学坡度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教学风景和场景描写时, 教师多么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一下所描写的风景、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借助多媒体来教学, 就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 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 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在有限的时间里, 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 提高教学效率。如《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 其教学的难点是蝙蝠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 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学生的语言描述尝试, 仍然不能清晰地还原实验的原理。为此, 我们播放制作的动画, 将“蝙蝠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 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 使学生一看就懂, 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创设意境, 透视教学难点

据笔者观察, 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 创设符合古诗内容的情境,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 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鹿柴》“返景入深林”中的“返景”用得十分绝妙, 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 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恰当地运用录像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 教师先提问:“返景”是什么意思?它是一种什么样奇特的景象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画面上:草木葱茏, 苍翠欲滴, 危峰兀立, 山峦叠嶂, 而阳光透过树缝射进森林, 形成斑驳幽静的景象, 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 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 他们积极观察、思索, 很快从动态画面中领悟到“返景”字的妙处, 光与影的融合, 形与色的辉映, 在学生的脑海中渐渐生成。通过此环节的教学, 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 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三、妙笔生花, 诱导学生真情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 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有了兴趣, 产生了写作欲望, 才能用心作文, 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 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 我想对您说……》等。为此, 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 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 凄婉动人的音乐, 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 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 完全进入角色, 纷纷拿起笔, 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 按照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 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 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注意力集中, 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 丰富了写作素材, 使学生的作文有了“源头活水”。

四、有声有色, 建构感悟空间

语文书安排的课文只不过是学生认知的一个工具。在阅读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效的工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观察力, 培养学生自我感悟能力。例如我在讲《友谊的航程》这一课时, 就采用了情景引入的方法。先以音乐《友谊地久天长》引导揭题, 然后又依次展示军舰图。师叙述:有这样一种说法, 国家兴旺看海洋, 国力强大看海军, 海军发展看军舰。近年来, 我海军舰艇编队频频越洋出访, 肩负国家军事外交的重任, 向世界扬我国威军威, 展示一个东方强国坚不可摧的气魄, 播撒和平共处的信息。同学们, 让我们聚焦这次友谊航程的第一站———美国圣迭戈海港。此时此刻, 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学习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 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五、课外延伸, 点燃思维“火花”

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 通过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信息量, 实现课内外的沟通, 为学生的创新提供语言的物质基础。如我教《广玉兰》这一课, 当学到“描写花朵的四种形态”这一部分时, 我放了一段录像:出现美丽的广玉兰花……放完录像, 我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花的形态, 你们能用朗读的方式读出来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并有感情地朗读。紧接着我出示了荷花、玫瑰花……让学生也学着书本上的方法进行尝试描写, 然后深情并茂地读出来。这种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的训练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拓展他们的思维

初中英语多媒体情境教学探讨 篇7

情境教学法是20世纪初帕尔默等在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外语教学体系。情境教学法除了强调听之外,还强调看,不只是简单的看课本,还有,精心准备的动画情境等。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图片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情境学习用于初中英语学习的论著中 , 强调设计应用性的场景 , 追求实用性和真实性。

多媒体教学能够满足情境教学的各种要求,改变传统教学的单方面传输模式。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内容、知识量等相关课堂内容。多媒体灵活多样的场景教学能够满足不同英语能力的学生的学习要求。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智力开发。真正的英语学习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再创造,利用多媒体情境营造能力,将外部世界引进英语课堂,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场景中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学习体验 , 从而突破教育时空的限制,加速学习与生活的融合。

2 多媒体情境教学条件

2.1 多媒体情境教学硬件条件

进行多媒体情境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学校应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配置多媒体辅助设备,如实物展示台、投影仪、屏幕、录像机、影碟机、扩音机等 , 以满足教学的不同需要与应用。在配置相关硬件设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软件设施建设,建立数字教学资源库,充实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料,安装相关软件,如Powerpoint、Photoshops等,根据初中英语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特点,合理制作教学课件,构建符合初中英语教学规律和教学实际需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2.2 多媒体情境教学教师条件

首先,初中英语多媒体情境教学不只是换一种授课方式,还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新思想、新模式,因此,情境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 , 使自己由传统单纯的“专业型”向“一专多能”转变 ,成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信息处理者、组织者及设计者。

其次,多媒体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教学理论。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多媒体教学设备,确保多媒体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电教技术员应积极开发、利用外部资源,完成扫描图片、建立文档、原声录音及影视片断等音像资料的剪辑等工作,帮助教师完成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工作。

3 初中英语多媒体情境教学策略

3.1 情境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有效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不应该脱离传统教学,多媒体应起到教学辅助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模式,不能盲目应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中应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情境教学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代替,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语言特点都是课堂之中的一笔财富。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又要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我们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3.2 提高教师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师在课堂当中的地位。为了更好的完成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英语知识,还要主动掌握多媒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在实际教学实践当中,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对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 , 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水平,加强教学技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培养熟悉初中英语特点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特点的教师,加强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使其能够更适应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 ,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使用价值 , 教师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3.3 情境教学应以人为本

初中语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的尝试 篇8

●创设景致优美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 运用新颖的导课艺术——多媒体课件, 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景气氛, 把学生带进课文情境中去,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感受,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共鸣, 自然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例如, 初中语文第三册《春》是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把春雨、春草、春花、春风描绘的有声、有色、有味、有感觉, 遣词优美、生动, 富于联想。对于这样一篇美文, 在教学时, 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制作课件中, 课的开始部分配合优美动听的萨克斯名曲《春风》, 动态画面展现各种美丽的花草, 飘柔的风, 细细的雨, 以及充满生机活力的人的活动。让学生如身临春天的美景, 感受春天给人的活力与启迪。创设这样的情景, 学生自然而然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又如,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是一篇说明文, 它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我国书籍演变的历程, 从语言上学生很难想象到甲骨文、竹简木犊、帛书、以及最先进的缩微图书的具体视觉形象。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件中可利用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动画让学生看到制作书的大致过程;并配以悦耳的古筝乐曲和生动的解说, 学生必将激情难抑,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堂与文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创设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情景, 使学生感悟生活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 但由于年代久远、跨越国度等原因, 教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 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而这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 不在此突破, 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课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 语文第五册《周总理, 你在哪里》这首诗, 简单从诗句的描述, 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当时亿万人民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及深深的思念之情, 那么这份深而厚的感情, 学生如何感受、领悟?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可再现当时人民群众十里长街哭送总理的感人画面, 再以哀乐做背景音乐, 并配以朗诵。以此为动情点, 激起学生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这一感人的情景中体会:总理对人民的爱, 人民对总理的爱。

又如古诗《春夜喜雨》, 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杜甫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可利用多媒体课件, 选择适合诗的意境的画面, 有山, 有水, 有天空, 有船及船上灯光, 并配以绵长的音乐, 标准的朗诵, 这种美的熏陶, 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 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创设深沉凝重的情境, 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表现爱国情感的文章,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指导作用。在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 语文第五册中的《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演讲稿, 背景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民主、和平, 反对独裁和内战, 开展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文章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在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上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 拍案而起, 义正辞严的讲演。在课堂上, 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爱国、民主、和平运动的场面及国民党对爱国学生、民主人士的屠杀, 特别设计闻一多先生演讲的全过程及台下群众的掌声, 在血腥、凝重的情景中, 学生仿佛置身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真切感受到闻一多的革命精神、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运用这种多媒体手段, 既不失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又使之富有现代气息。

多媒体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篇9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 在教学实践中, 运用多媒体刺激各种感官往往可以迅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刺激听觉, 感染心境

教学情境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和主动探索, 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和自主体验, 这是情境教学的核心价值。在教科版八年级上册《走近父母》中, 为了理解“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这部分内容, 我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情况, 期待这种情感能通过孩子们身边的事情, 来自然生成。在农村中学这样一个比较艰苦的环境中, 经过粗略统计, 学生家长有95%以上是靠各种各样的打工来赚取微薄的家庭收入的, 是庞大的血汗养家群体。于是, 我选取了“我知道, 父母是这样把我养大……”这样的话题。在我的想象中, 学生一定是主动参与, 敞开心扉, 共同体会父母爱的伟大, 畅谈父母的养育之恩, 可结果只有三四个学生参与进了这个话题……经过课后交流和以旁观者的角度感觉、审视这个环节, 我发现原来于课堂中提出这样一个话题, 在敏感的青春期的八年级学生中, 是突兀的。于是我在这个话题中插入了深深感动我的歌曲《酒干倘卖无》, 以感染孩子们, 使其在心不设防的情况下参与进话题, 深深地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体会父母的辛劳。“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当歌声渐渐响起来, 所有的心都沉浸其中, 生怕打扰大家的思绪, 我轻声地问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抚养你长大的?我忽然看到好多孩子的眼睛都湿润了。随着一个接一个地发言, 孩子们竟然趴在桌子上呜呜地哭了出来。“感动”在源源不断地流淌着, 我知道, 孩子们已经达成了情感的共鸣, 自主生成了感恩意识和想要孝敬父母的愿望。

通过这节课的再设计, 我意识到了目前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旨所在,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这三个目标中, 如果在情感上不能使之动容, 那么思想品德课堂就在根子上失去了它指导人的魅力。然而, 感动并不是无条件的, 即使是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体验着的, 也需要我们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 适当地营造一种环境, 从而感染人的心境,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精心推敲话题, 才能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实处。而多媒体在迅速渲染这种情境上发挥了其他教具不可取代的作用。

刺激听觉, 除了运用感人的歌曲外, 还可以利用舒缓心情的纯音乐。记得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由于来听课的老师们资历深厚, 而且在场的人数很多, 当时作为听课者的我都觉得压抑, 可是随着泉水叮咚般的旋律萦绕于耳畔, 大家的心情不知不觉地都舒缓了下来, 随着该节课的开始, 思维也一并进入了本就轻松的课程内容。

●●冲击视觉, 身临其境

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样能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在《走近父母》第一课时的导入部分, 我运用多媒体呈现了经典漫画《父与子》中节选的《忍无可忍》, 大致描述了父亲至爱的帽子被青年用烟头烫了一个洞, 父亲是可以忍住的, 可是儿子的气球被烫崩后哭泣, 父亲确实忍无可忍, 对青年大打出手。当漫画一呈现, 孩子们的好奇心顿时被激发起来, 纷纷描述漫画内容, 而在各种各样的描述以及简短的议论后, 本节课也导入了主题。

当然, 视觉上刺激不局限于画面, 应用更多的是音像资料, 这种资料信息量大, 可更好地创设思想品德课程的情境, 随着话题的深入, 来提升参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讲《保护环境》时, 为了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短片展示某个地区三十年前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怡人风景, 而今却是秃山枯河, 狼藉不堪。当这些画面清晰地印入学生眼帘, 自然地引发了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身临其境的讨论。

如何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教学情境 篇10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多媒体;创设情境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拓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讲究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诗,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学习古诗、吟诵古诗,使学生乐学古诗。

如何为学生创设符合诗意的诗境呢?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可以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可以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可以想象漫游,深入情境;可以指导朗读,体会情境等。但小学生喜欢直观的事物,而古诗中所描述的情境大都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意境时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他们的特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化,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出更加直观、更加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促进学生的古诗学习。

一、图解文意,创设情境

古诗教学中常见的写景诗,诗句优美,仿佛能带领人们走入一幅幅图画当中,给人无限的美感。这时,我们运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如《乡村四月》里“绿遍山原白满川”一句,展示的是江南农村的美景。很多孩子从未见过那里的景象,当老师出示了满山遍野的桑树及泛着白光的稻田图时,学生对“绿遍山原”和“白满川”产生了直观的印象,朗读起来会带有强烈的向往之情和赞叹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展示的是西湖美好风光。我们都知道西湖的景色堪称一绝,如果我们能带领学生亲身到西湖边走上一圈,亲眼看看那里的美景,学生体会“好”和“奇”又有何难?当老师出示西湖风光图后,学生在图中景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深深陶醉其中,犹如走进了仙境。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古诗里所描绘的故事和画面是远离学生生活的,如一些反映农民生活的诗、送别诗等,这就更需要我们运用有效的媒体手段尽快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便他们与文本对话,体会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四时田园杂兴》里“昼出耘田夜绩麻”一句体现了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但“耘田”和“搓麻”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似乎远了点,光从字典上来解释还不足以形象了解。当教师远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农民耘田图时,图中的老汉跪在田中伏下身子的样子加上教师深情的引读,学生很快就产生了对老农辛苦耘田的赞美之情,再读诗句时就自然而然能读出赞叹和敬佩的语气。

二、音乐激活,创设情境

创设古诗情境仅有图来辅助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得好:“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一幅画中如果能有动听的声音或美妙的音乐,就能更大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画的形象就能更清晰、更生动地展示在大家眼前,学生学习古诗也就更能贴近诗境了。

以往,我们运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创设一种适合诗中气氛的感情,如教学《绝句》时,为体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好景致,则可以色彩明丽的春景图为背景,配以轻快活泼的琵琶乐,将学生带入生机勃勃的春境。教学《登鹳雀楼》一诗时,以淡化的鹳雀楼为底图,配以雄浑的古琴乐曲,营造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豪放、旷达、磅礴的气势,对理解诗意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现在,我们还要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的影音资源,让美妙的声音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望庐山瀑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认为,仅仅观赏庐山瀑布的样子是远远不够的,就好比在看一幅没有生命的画。如果试着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瀑布流水的声音,如此雄浑震撼,我们又能从瀑布声中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呢?恐怕这比有形的景物更能给学生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乡村四月》里子规鸟的叫声在烟雨蒙蒙中显得无比的欢快,这种叫声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似乎有些遥远,我们不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耳听一听。“空旷的田野中传来一两声鸟叫,声音越来越近,你听到子规鸟在唱些什么呢?”这些问题一出,就引发了学生对文字和图画以外的无限遐想。而在本课结束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将古诗记在心中,设计了一个环节——将古诗配上音乐让学生欢快地唱一唱。别说,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学生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回家还想唱给父母听。这让我想到,在古代古人的确有为古诗谱曲的做法,为什么我们不运用多媒体音乐为学生带来这种更简单有趣的学习呢?

三、再现情境,创设情境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动画的产生将图画、声音等过往多媒体常使用的元素融合在了一起,不仅有声有色,还能更准确、更有效地传达出诗中想表达的意境,在古诗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以杜甫的《绝句》为例,动画中有视觉上的黄鹂、翠柳、青天、白鹭,有听觉上的黄鹂的鸣叫,有近景“万里船”,远景“千秋雪”等,作者从多角度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声、色,动、静,远、近,线、点、面结合的绚丽而生动的春的立体图景。只要教师启导得当,这幅美丽的图画便会通过学生的想象映现在他们的脑海里,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令他们经久难忘。

教学古诗《所见》时,让学生边看森林的美景和牧童捕蝉的动画片,边听森林中潺潺的溪水声、悠扬的笛声和知了的鸣叫,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快就能体会到古诗中迷人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强烈兴趣,从而轻松愉快地走进文本之中。

其实,运用动画创设情境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牧童》里小童在林中欢快歌唱的情景,小童脸上那欢快的表情、手上拿着枝条一甩一甩轻快的动作,无不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小童当时的心情;《小池》中蜻蜓绕着荷叶飞舞,立在枝头的样子,看上去它们是多么喜爱这儿的美景啊;《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从百花中慢慢探出头来伸出墙外,诗中所表达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解词达意,创设情境

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还能有效地解决诗中的一些难点字词,扫清学生的学习障碍,以便学生能更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如《草》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对“又生”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冬天百花凋谢和春天花草茂盛的对比,告诉学生只要“根”还在,旺盛的生命力是扼杀不了的,这样学生的心就更贴近“小草”的心,以心换心,更能读出对它们的敬佩之情。《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对“尽”“唯”的字义理解较易,而对文字后面所包含的情感却难体会。因此,我们可以播放课件:一只小船在江上慢慢驶过,越来越远,直到不见,只留下滚滚流去的江水。这时,学生仿佛站在了江边也在看着这一切,想着自己的朋友即将离去,这些词透出的伤感就会很快涌上心头,学生再读这两句,从而读出对好友的不舍。

其实,要想在古诗教学中创设出诗境,还需要教师能深入钻研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再加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就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也能使学生体会到古诗学习的快乐。

上一篇:中国船舶工业下一篇:执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