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新情境

2024-05-05

创设新情境(精选十篇)

创设新情境 篇1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玩。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导入新课, 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学《最大公因数》一课时, 我在黑板上悬挂红蓝两个不同颜色的会移动的圆环, 并在红环上写上12的因数, 蓝环上写上18的因数。接着把写着1、2、3、4、6、9、12、18这些数的卡片分发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来做贴数游戏。游戏一开始, 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形成学生的注意定向, 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贴数的过程中, 那些持有公因数卡片的学生, 一时不知自己该往哪个圆环上贴。这时, 我让学生们讨论、交流, 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果然, 一个学生拉动蓝环, 交叉在红环上, 在交叉处贴上自己的卡片, 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公因数的理解, 同时也发现了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这样, 在教师创设的有趣情境中, 学生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了, 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数学素养得到发展。

二、创设激疑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激疑情境导入新课, 既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有助于揭示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学生自行探究, 理解所学知识, 完成学习任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这样一道题目“一项工程要砌 () 块砖, 由甲队修要20天;由乙队修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学生自行补充条件, 再列式解答。结果无论学生补充的条件是多少块砖, 而计算的结果都是12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激疑情境中求知欲望强烈, 并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自己寻找答案。创设激疑情境导入新课, 促使学生自觉地探求新知, 参与分析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的能力。

三、创设操作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直观和表象开始的。“要知道一个客体, 必须动之以手。”创设操作的情境导入新课, 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思维品质, 能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不同的圆, 问你们能想办法得出圆的周长吗?能否通过测量探寻出圆的周长?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先想一想, 猜一猜, 说一说。之后, 学生纷纷拿出工具测量自己手中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直径, 再测量圆的周长。学生在操作中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用脑想, 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直观地感知到:圆不论大小, 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通过对数字的比较、分析, 再次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操作情境中, 测量技能、计算技能都得到训练, 观察、比较总结等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四、创设情境的迁移导入新课

新、旧知识都有一个连接点, 创设迁移的情境导入新课, 就是在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下, 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 经验通过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迁移到新知识上, 组建新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我先出示一组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解答的题目, 让学生解答, 问学生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毫不费力地想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接着让学生回忆一下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猜想比是不是也有这个性质?应该怎样表达?你能想办法来证明吗?学生在教师导入性提问中,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迁移, 形成新的思维定势, 有助于学生有条理, 有程序地进行思维。

五、创设有“的”情境导入新课

有“的”才放“矢”。创设有“的”情境导入新课, 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感, 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正反比例后, 我问学生要求学校的旗杆有多高, 不用爬, 也不能把旗杆放倒, 你们能想办法求出旗杆的高度吗?学生先是面面相觑, 小声讨论, 继而又瞪大眼睛望着老师, 迫切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测量计算。教师创设了有“的”的情境, 学生则兴致勃勃地要寻“矢”, 要放“矢”。学生联想到可以借助正比例知识, 通过测量同一时刻的可测量的杆高和影长来解决问题。这样把数学的技能明确的摆在学生面前, 教育学生既要正确掌握知识, 还需养成必要的各种技能, 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设有效情境导入新课 篇2

二龙山乡中心小学 赵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内容的表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自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以“创设情境——建立模式——解释与应用”为基本方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把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数学世界呈现给学生,情境教学被众多的数学课堂所采用,它成了数学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呢?

一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恰当创编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

1、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愿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孩子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创设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趣”中学。

2、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

“真实的情境”是指教学中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规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比如,在上“美丽的对称”一课时,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啊?(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动物城画面,并配合音乐)一只蝴蝶在动物城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小蜻蜓飞过来说:“小蝴蝶,咱们一起玩吧。”小蝴蝶说:“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小蜻蜓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其实就是一家的,另外,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呢,不信我领你去看„„”,(课件展示飞的过程)师说:“一路上蝴蝶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还看见了许多动物,有美丽的孔雀、知了、七星瓢虫„„”,师说:“小朋友们,它们美吗?”生自由回答„„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是一家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此情境中,教师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熟悉的小动物为原型展开图形对称的学习研究,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学生是乐于接受的。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许多知识也都直接地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3、创设有趣的故事化情境

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或创作改编出不同的童话故事,引起学

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故事所创造的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新鲜、好奇、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故事的作用在于使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引见以语,导以行”的作用

二 正确有效地使用教材的主题情景图

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新颖,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深入领会内涵,理解主题图情境的意义,把握教学目标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深入地钻研主题图,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含义是使用好主题图的前提。“主题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充分挖掘“主题图”中有利于三维目标实现的教学资源。只有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才能创设生动的主题情境,组织有效的主题活动,课堂才是有效的、精彩的。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乍一看,主题图展示的是手工书上做风车的步骤,但

结合单元教学,从数学的角度仔细推敲,不难发现,主题图所展示的各个环节就是一个图形变换的过程,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变换过程。理解了这个深意,我们的教学就这样组织:课前让学生在家里做风车,并提出要求,即注意观察自己在做风车过程中图形有什么变化;课堂上,学生边描述,教师边演示。描述时要引导学生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讲解,例如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把一个角的两条边对折成两个三角形,并把多余的长方形部分剪去,展开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由于圆形的变化比较隐蔽,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风车玩耍,引导学生观察风车转动的运动轨迹,进而得出各种图形是可以互相变换的,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主题深意的,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掌握知识,才是真正达成了教学目标。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并正确把握了“主题图”的意图,才能有效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充分挖掘主题图情境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以主题图的方式设计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这些情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的想法还很天真,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而忽略场景中的数学信息。因此,教师在运用主题图时一定注意把握好图中的

数学价值。如第二册第18页练习三的第11题是“老鹰捉小鸡游戏图”,让学生根据图提供的条件和问题“12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填算式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先出示这幅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你们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吗?喜欢玩这样的游戏吗?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接着我告诉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的这个游戏中有好多的数学问题呢!瞧!书上的扮演老鹰的小朋友正在想一个数学问题呢,她在想什么数学问题呢?”小朋友们积极地告诉我:“她在想‘12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我们会解决她的问题,12-5=7。”然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扮演老鹰的小朋友,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比一比谁想到的问题最多、最好!”

生1:“12只小鸡,我如果捉住7只,还有几只?” 生2:“12只小鸡,我如果捉住9只,还有几只?” „„

一幅图中,学生提出了好几个数学问题,列出了算式。如果没有教材的开放性设计,如果教师不去充分挖掘情境题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如果没有教师将新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哪里会有孩子们如此之多的思维火花迸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给他阳光、雨露,就会发芽。

3、充分挖掘主题图情境中所隐涵的人文因素,使学生感受数学有情有趣。

数学情境的创设既要体现知识与能力的价值,又要体现人文价值,关注学生精神世界,使数学题成为学生与知识、情境,师生对话、心灵交汇、情感交流的载体。如在教学二册“十几减9”后(第14页第6题)的练习中有一道情境题,在情景图中通过小白兔、小灰兔对话给出信息,小白兔说:“咱俩共收了16个萝卜。分给你9个。”小灰兔说:“你剩的太少了。”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选择信息计算。练习时我们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用“十几减9”的计算解决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我们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小灰兔,你会对小白兔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谢谢你!”“小白兔你真善良!”“小白兔你的心太好了,自己剩的少,给我的多!”“小白兔还给你一个吧,这样我们就一样多了。”„„孩子们说得多好啊!本题中蕴含的一种人文哲理,给了学生一次无声的人格教育。这样的数学情境挖掘给数学增添了许多人情味,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好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其意义和它的价值所在,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合理安排主题图出现的时机与方式,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三 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情境

多媒体(视频、音乐、图像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信息,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地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主动、积

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用教师语言的描述不够生动具体时,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图创设成动态的情境。如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执教教师设计成功动态情境:先是草地上有20只羊在吃草,让学生数出几只羊(复习10个一是十,2个十是20)接下来动态展示,从四面八方跑过来80只小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针对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定势,通过对教材的再创造,把静态的内容变为动态的情境,学生兴趣盎然,整节课“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乐此不疲。”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篇3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玩。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导入新课,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学《最大公因数》一课时,我在黑板上悬挂红蓝两个不同颜色的会移动的圆环,并在红环上写上12的因数,蓝环上写上18的因数。接着把写着1、2、3、4、6、9、12、18这些数的卡片分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来做贴数游戏。游戏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成学生的注意定向,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贴数的过程中,那些持有公因数卡片的学生,一时不知自己该往哪个圆环上贴。这时,我让学生们讨论、交流,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果然,一个学生拉动蓝环,交叉在红环上,在交叉处贴上自己的卡片,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公因数的理解,同时也发现了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这样,在教师创设的有趣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了,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发展。

二、创设激疑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激疑情境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助于揭示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自行探究,理解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这样一道题目“一项工程要砌( )块砖,由甲队修要20天;由乙队修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学生自行补充条件,再列式解答。结果无论学生补充的条件是多少块砖,而计算的结果都是12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激疑情境中求知欲望强烈,并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自己寻找答案。创设激疑情境导入新课,促使学生自觉地探求新知,参与分析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的能力。

三、创设操作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直观和表象开始的。“要知道一个客体,必须动之以手。”创设操作的情境导入新课,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思维品质,能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不同的圆,问你们能想办法得出圆的周长吗?能否通过测量探寻出圆的周长?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先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之后,学生纷纷拿出工具测量自己手中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直径,再测量圆的周长。学生在操作中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用脑想,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直观地感知到: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通过对数字的比较、分析,再次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操作情境中,测量技能、计算技能都得到训练,观察、比较总结等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四、创设情境的迁移导入新课

新、旧知识都有一个连接点,创设迁移的情境导入新课,就是在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下,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迁移到新知识上,组建新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我先出示一组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解答的题目,让学生解答,问学生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毫不费力地想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接着让学生回忆一下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猜想比是不是也有这个性质?应该怎样表达?你能想办法来证明吗?学生在教师导入性提问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迁移,形成新的思维定势,有助于学生有条理,有程序地进行思维。

五、创设有“的”情境导入新课

有“的”才放“矢”。创设有“的”情境导入新课,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感,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正反比例后,我问学生要求学校的旗杆有多高,不用爬,也不能把旗杆放倒,你们能想办法求出旗杆的高度吗?学生先是面面相觑,小声讨论,继而又瞪大眼睛望着老师,迫切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测量计算。教师创设了有“的”的情境,学生则兴致勃勃地要寻“矢”,要放“矢”。学生联想到可以借助正比例知识,通过测量同一时刻的可测量的杆高和影长来解决问题。这样把数学的技能明确的摆在学生面前,教育学生既要正确掌握知识,还需养成必要的各种技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篇4

一用实物或图片激趣导入

小学生好奇心强, 利用直观实物或图片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适时、适度、适量地借助一些教学媒体, 可较强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落差, 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在教学《矛和盾的集合》时, 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平时不常见的“矛”和“盾”这两种兵器的图片, 并适时指导学生书写“矛”和“盾”, 让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感受“矛”的锋利, 锐不可当, 适于进攻的特点;感受“盾”的牢固, 坚不可摧, 适于防守的特点。一个进攻, 一个防守, 有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 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又会怎样呢?今天学了《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就会解开谜团。孩子们求知欲望被激起, 就会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 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中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的兴趣, 为突破课文重难点做好了铺垫。

又如, 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 我先进行介绍: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 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 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季羡林先生一起去国外的一些地方走一走, 看一看。第一站──德国。接着就播放多媒体课件:德国风光片, 让学生感受迷人的蓝色多瑙河, 梦幻般的莱茵河, 神秘的黑森林……这个极富魅力的国家。当学生陶醉在奇丽的景色中时, 我适时以“季羡林先生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了怎样的赞叹?”这个问题导入课文的学习。借助现代科技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师生以较好的状态及时地进入课堂教学。

二用故事、谜语、音乐等形式导入

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 利用这样的心理特点, 导入新课时, 适当引入一些故事、谜语等, 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趣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 我先向学生介绍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重要人物葛朗台。他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 但他为人却极其吝啬。我讲了葛朗台临死前最生动的一个细节描写:临死前, 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 他一直用眼睛盯着, 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他说:“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神父来给他做临终法事, 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其亲吻, 葛朗台见到金子, 便做出一个骇人的姿势, 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 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 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他死了。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 从经典片段中回味葛朗台的动作、语言、神态, 感受到了一个守财奴爱财如命的本性至死不变。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 我适时导入新课:“放眼古今内外, 作家笔下的守财奴比比皆是, 我国清朝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 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严监生临死前的情形, 与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信通过我们的阅读一定会在描写人物方面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这样的引导使学生激情满怀, 学习兴趣大增, 开始主动参与学习。

运用各种合适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对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音乐便是创设情境的手段之一。它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调动学生的认知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 我以谈话导入, 营造氛围:“时光悄悄流逝, 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这时, 《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在悠扬的乐声中, 记忆中美好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 学生的发言十分踊跃。我接着引导:“看来, 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生活, 和她一起回忆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定好了学习的情感基调, 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了铺垫。

三从实际生活导入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教师应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善于创设有意义的情境,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主动。如教学《回声》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时候, 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 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有几个学生就举起了手。一名学生这样表述:当我兴奋地爬上山顶, 对着高山喊:“我来啦!太美了!”山谷中也回应着“我来啦!太美了!”。在学生惊奇、兴奋之余, 教师引入新课的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有趣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 把自己融入了课文中, 体验到了学习的兴趣, 就会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学生喜欢读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文, 能够消除学生对课文的畏难情绪, 使他们以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如教学《风筝》一课, 课前有目的地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做风筝, 甚至到野外放风筝。上课开始, 就请学生交流自己放风筝的体验, 重点谈放风筝的动作:怎样用手托着风筝, 牵着线, 线该如何掌控松紧, 让风筝飞起;谈放风筝可能会遇到的情景:顺着风、逆着风、微风中、大风中该怎样放好风筝;谈放风筝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然后请他们到课文中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亲自感悟,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课文中小伙伴们心情变化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的重点、难点得到顺利的突破。

四提出问题导入

围绕题眼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这是众多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学习源于疑问, 结合课文, 在导入中提出疑问, 激发悬念, 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 在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去学习, 学习效果将成倍提高。如《盘古开天地》一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 当你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 心中一定想过这几个问题:这美丽的天地是谁创造的?他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后情况怎样?这样,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 从而培养他们动脑思考的习惯, 为新课创造了探索的氛围。解决了上述

创新来源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和生活的实践, 是一种发现问题, 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感, 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 而且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摈弃旧的教学思想观念,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探求创新教育的方法及运用。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且亟待应答的现实课题。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趣, 唤起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 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他们想创新。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 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和聪明才智, 释放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激发情趣, 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情趣是促使大脑思维指挥神经互动、连动的兴奋区域, 它会使人在快乐中忘记疲劳, 自由地发挥, 奇妙地创造, 使人置身于一种忘我的境地, 人若处于这样的境地, 还怕写不出妙趣横生的作文来?如习作《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时, 课前, 教师先选择一只漂亮的大公鸡, 对它的外形、动作、神态特点以及怎样打鸣、吃食、打架等生活习性进行录像、偷拍, 然后进行生动形象的解说。上课时, 教师先隐而不露, 让学生用彩色画笔画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让他们沉浸在对动物世界的想象之中, 调动内心的情感。然后教师以提示的口气询问:“生活中, 老师经常看见有的同学会因某种动物的有趣可爱而破涕为笑, 转怒为喜, 也会因某种动物的不幸伤残或死亡嚎哭不止或举行隆重的‘葬礼’, 你有过这种

几个问题, 学生自然就清楚地了解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就能做到有条不紊地复述课文, 并能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诚然, 在更多的情况下, 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如《窃读记》一课, 我让学生读课题后, 提出:你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学生指出“窃读”就是偷偷地读书。我让学生再读课题, 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感到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这样, 学生就有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偷偷地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把握以上几个问题, 就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对求知的渴望。

五回忆影片导入

由于学生年龄小, 受知识、生活阅历的限制, 往往对部分课文反映的时代背景不熟悉, 从而影响了他们对课文的认知、理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平台, 提供当时的背景知识, 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 旨在激发学经历吗?能简单说说原因和经过吗?”喜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 这样一问无疑打开了孩子情感的闸门, 自然流露出他们的悲喜之情。然后借情入境, 情境交融, 观看录像中活灵活现的大公鸡, 便怀有一种盎然情趣, 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随之产生。另外,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郊游、参观活动、有趣的小实验、精彩的节目表演等都是创设情境, 激发情趣, 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 只要运用恰当, 就一定能取得好效果。

二冲破局限, 放开思维, 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 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态度。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智力活动过程, 它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克服畏难心理, 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冲破局限, 放开思维, 进行开放式作文, 淡化作文技巧和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小学阶段的写作一般要求写记叙文, 内容大部分是写实的, 较难, 也较单一。应冲破局限, 变单一式作文为开放式作文, 进行多种体裁的训练。如, 习作《小木船》时, 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这次作文, 你想用哪种文体去写?准备写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写记叙文, 记叙与小木船有关的人和事。”有的学生说:“我想写说明文, 介绍小木船的来历、外形、结构、用途。”也有的学生说:“我想写童话, 告诉大家小木船在动物王国的经历。”……这样“多路出击”, 激起学生的创造意识。

另外, 写作文要进行必要的技巧性训练, 但不能过分强求。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时, 大讲作文技巧, 甚至硬性规定该怎样写。这样强人所难, 使学生思维受到束缚,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作文应改变作文技巧和形式上的要求, 以减少难度, 保留个性, 让他们放开思维, 用他们“自己的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 习作《我爱家乡的》 (写家乡的某特产) 时, 教师先让学生抓住题眼“爱”字, 从情

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涉及的史料较多, 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我先让学生回顾看过的电影《圆明园》, 接着让学生说说影片的概况, 结合课文说说圆明园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风格各异的建筑与收藏文物的珍贵, 教师让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去读圆明园, 去感受圆明园的美。再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以及英法联军强盗般烧抢圆明园的无耻行径。只有“爱之深”, 才会“恨之切”。这两种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 也体验到圆明园“毁得令人心碎”。

万事开头难, 但只要肯登攀。上课伊始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 师生共同期待着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就需要教师好好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预设生成好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境效应, 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创设新情境 篇5

郭冀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的发生源于情景变化的刺激。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情景问题,将这些问题用各种形式给学生质疑,存疑,有了疑就会产生思维,而有了思维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案例1] 在讲 “二氧化碳性质”时,教师可先讲述下边的故事:

在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一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浮不定。

波曼尔抱着狗跑出山洞,放声大笑: “原来这屠狗妖就是......”

然后提出问题:

1、屠狗妖是什么?

2、该物质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些?紧接着教师做了的个实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因此利用趣例或生活中的实例激疑,可以令学生心生疑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利用化学探究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案例2] 在讲授“钠的化合物”这节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水通常用来灭火,你能相信用水能生火吗?”紧接着进行演示实验,老师在包有少量Na2O2(事先不让学生知道)的棉花上滴几滴水,当学生观察到棉花剧烈燃烧的现象后,明知水不能使棉花燃烧,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强烈的探求欲望喷发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地状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样,中学化学很多课程都可以由生活实际或小故事引入的,如用酸雨问题引出“硫酸”,油田水质问题引出“硬水及其软化”,“鬼火传说”引出“白磷”等等。

引出了问题,下面就要进行实验探究了。教师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或实验方案,观察演示实验或自己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无论是阅读、实验还是讨论前,教师要精心指导,一是要指明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观察哪方面的现象,要进行哪些探究,二是强调阅读时要在教材上画出重点。观察时作好记录,讨论后要注意归纳。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围绕着中心内容展开探究,并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维、实验等多方面的能力。

实验探究结束后要归纳小结,老师应全面、准确地归纳出实验的结论和说明的问题。如总结“钠的化合物”一节时,经过实验,可以归纳出几点:

① Na2O2能够和H2O、CO2反应,都生成氧气,氧化性强。

②Na2CO3和NaHCO3都可以和盐酸反应,但是后者反应比前者要剧烈得多。NaHCO3受热易分解,稳定性比Na2CO3弱。

3.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件化学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事实、一项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一幅真实地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则生动的有关能源或环境问题的报道等.都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机,强化自主学习的责任。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使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案例3]“金属钠” 问题情境的设计

据某报报道:在广州市珠江河段曾经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水桶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另三个被成功打捞。据现场的一位同志讲.早上1O点。河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在水面上漂浮的一个铁桶内部窜出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群众议论说,“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 消防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立即用煤油浸泡。问题:(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桶不下沉?为什么“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2)为什么消防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3)为什么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感受此情此景,学生的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此时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弄清了神秘“水雷”爆炸、燃烧的原因,认知积极性受到强化。课后部分学生还设计出了“滴水点灯” 和“滴水生火”的实验。学完钠及化合物的内容后,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主动实验,萌发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心理特征,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4.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习者产生探究的动机,并以渴望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的化学故事、夸张的卡通图片或动画、生动的化学史料、适合学生言语习惯的文字对白等,都能吸引学生自然融入学习活动中。

新课程中数学情境创设思考 篇6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下面,就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问题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新旧对比,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幂的乘方”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方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为了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幂的乘方法则,我给出如下设计:

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

(1)(62)4;(2)(a2)3;(3)(am)2;(4)(am)n.

解答完上面4个问题之后,让学生比较它们与其结论在形式上有何特点?(如底数和指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就能给出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入新课,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数学活动相结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题城内一定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的教学”。因此,“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启智,让学生在活动中思”,就成了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情境要结合数学活动,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活动中学数学。

如: 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这样来设置课堂教学: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2、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再如,在《勾股定理》一节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a、b,斜边为c,则a2+b2=c2 ”规律后,教师为学生们准备了八个直角边分别是a、b,斜边为c的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通过摆拼三角形的方法来证明所发现的这个规律。实践证明,学生们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涨,大家坐在一起互相探讨,积极地动手动脑,得出了许多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其中有些方法还很独特。比如:有一位同学由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出勾股定理。教师适时告诉学生:“非常好,这种方法曾经是美国总统伽菲尔德的证法。祝贺你。”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懂得了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学起来当然轻松,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愉快的教学当中得到了锻炼。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贴近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事物就容易成为人注意的对象。显然数学情境的创设也必须与人的生活、活动和感兴趣非常相联系,即贴近人的生活,这样容易使人对数学集中注意。

如:在初中几何中有关平行线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遇见的平行线。如黑板上下两边,课桌面的左右两边,道路上的斑马线,直线铁路上两条铁轨,英语手抄本上四线,音乐教室五线谱板等,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很多,这时教师要转入下题,看来本行线在我们生活中举手可得,处处可见,那么平行线又有哪些性质呢?这就使学生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什么问题等去探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平行有何性质,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新策略 篇7

一、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情境

高中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义不明确, 觉得数学学习只是为了高考拿高分, 小学数学知识就够用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因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 抓住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创设情境.

例如, 在引入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 我提出:

问题1 建造一座大楼, 怎样才能使墙面与地面垂直呢?学生很快会联想到建筑工人常常用一端系着铅锤的细绳让其垂直地面, 并以这根绳子为参照, 看看所砌的墙是否经过这条细绳.

问题2 然后问:为什么若墙面经过这条绳子, 所砌的墙就与地面垂直呢?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门板与地面的位置关系, 它们是否垂直?转动门扇是否还与地面保持垂直?为什么?到底隐藏着数学上的什么奥秘?由这些亲切的真实情景, 导出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就水到渠成了.用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字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产生活,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而且所设置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探索热情空前高涨.

二、利用类比联想创设联系情境

类比、猜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学生在学习旧知识的过程中, 会对知识的联系产生类比联想, 并提出质疑,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 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思维火花, 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问题 勾股定理大家都很熟悉, 当一个△ABC的三边之长a, b, c满足a2+b2=c2时, 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让指数作一些变化, 如2→n, 即an+bn=cn时, 情况会是什么样呢?

教师明确指出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结论留给学生自己去猜想、探求.学生首先会尝试着从具体的几个例子出发, 如n=3, n=4, 验证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 很自然会猜想an+bn=cn (n>2) 时, 三角形会是锐角三角形, 并着手去考虑如何去证明这个猜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问题, 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结论, 创设一种学生愿意主动去经历的活动, 激发探索热情, 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 这种自主发现式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而且培养了数学探究能力.

在北师大版必修2第一章的教学中可以经常利用类比平面几何来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往往有赖于平面几何的类比.”

例如, 在“正四面体的性质”一课中, 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各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 那么在空间中有没有类似的命题呢?若有, 你能给出证明吗?

在二面角与平面角、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图像与性质、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学习中都可以进行类比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从浩瀚的数学文化中创设趣味情境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 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数学文化遗产, 好好利用, 可以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增光添彩.

比如, 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 可以给学生讲述阿凡提和国王下棋的历史故事.下棋前, 阿凡提说如果我赢了, 就赏给我第一个格子放一个麦粒, 第二个格子放2个麦粒, 第三个格子放4个麦粒, 第四个格子放8个麦粒, 依此类推……国王一笑, 根本不放在眼里, 但最后的结果是国王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麦粒来, 这是为什么呢?

又如, 在学习必修3的“概率”时, 可以创设如下情境:狄青在一次打仗中, 为了鼓舞士气, 就掷三枚铜钱占卜, 说如果钱面 (铸有文字的一面) 全部向上, 就有神灵保佑, 必打胜仗, 我们都知道掷三枚铜钱会出现八种可能: (正, 正, 正) (正, 正, 反) (正, 反, 正) (正, 反, 反) (反, 正, 正) (反, 正, 反) (反, 反, 正) (反, 反, 反) , 那狄青为什么这么说呢?结果掷出的铜钱果然都正面向上, 为什么呢?

在讲“反证法”时, 我引用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作为情境:很早以前有个正直的大臣被小人陷害入狱, 昏庸的皇帝也想置他于死地, 但又想表现自己的清正, 在执行死刑的时候给了两张纸条, 说是一张写上“生”, 一张写上“死”, 让大臣从中抽取一张, 抽到“生”就放了他, 抽到“死”就杀了他, 但小人早已把两张纸上都写了“死”, 看守大臣的卫士已经偷偷地把这告诉了大臣, 结果大臣用了一个办法使自己幸免, 他用了什么办法呢?

这些数学历史典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 更进一步了解了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革新情境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实验是指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 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在数学实验中创设教学情境, 可使学生体验、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 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引入中, 教师可让每名学生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 过顶点A翻折该纸片得到折痕AD, 请同学们研究:如何来翻折纸片, 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垂直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 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并通过自己的实验直观地“发现”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其对定理的理解会比老师直接给出深刻得多.

又如, 在“数学归纳法”一节, 教师可在课前准备道具 (如20个烟盒) , 在课堂上请学生一起来做“多米诺骨牌”游戏, 使学生很形象地理解了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和本质.

数学实验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来进行数学的探究实验.如在椭圆的教学中, 不仅可以用教材介绍的实验, 利用线和固定的两个钉子来画椭圆, 还可以用“几何画板”来进行实验探究.

打开“几何画板”研究轨迹, 比如“顶点在在椭圆的△ABF2中, 过点A作BF2的垂线, 垂足的轨迹是两叶花卉形 (如下图所示) ”.

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篇8

一、音乐导入

音乐导入可以制造气氛,把学生带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意境,更好地体验新授课的要义。

例如,九年级的“图形的旋转(三)”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为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之心,我首先设计好幻灯片,把图形旋转的性质: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图形的作法: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再加上图形的动画演示,选择好背景音乐,在课堂开始5分钟,播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但省掉一点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一些优美的图形。

我用歌曲《旋转》旋律作为背景音乐导入“图形的旋转”的主题,随着快节奏的音乐配合图形的旋转,导入别开生面,别致新颖。一方面,这样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描述的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能集中注意力,投入研究。

二、多媒体导入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导入效果,我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先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学习七年级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时,对于刚接触图形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图形的形状比较抽象。在备课时,我花大量时间到网上寻找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棱形、锥体等图形与实物图,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大量的几何图形,多视觉、多角度地让学生欣赏几何图的形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这一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动态引入,把学生未知的知识呈现于学生眼前,使其从感性上去认识,思考问题。这样的导入,既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又可培养学生思维空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多视角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猜谜导入

猜谜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中。

在学习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采取以下的导入方式:

请同学们根据所给的谜语,猜一个数学名词:

招收演员———(补角);兵对兵,将对将———(同位角);齐头并进———(平行);最高峰———(顶点);两牛打架———(对顶角)。从而引出对顶角的概念。

猜谜导入,把学生的兴趣迅速集中于课堂,通过谜语形象化的描述和教师的提示语,学生兴趣盎然地猜出谜底,揭示课题,愉快地进入到新授课的学习当中。

四、故事导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授课的主要内容,我在导入时会引用一些与所授知识有联系的故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故事的“内涵”,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学习八年级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时,我用以下的故事引入:一位老大爷有四个儿子,拼搏了一辈子,只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留给儿子。当年迈的老大爷把平行四边形的土地按对角线划分为四块,四个儿子每人一块,儿子们都说不公平,因为划分面积不相等。这时,我问同学们的看法,于是他们就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的说相等,有的说不相等。这样,学生在急于释疑的迫切要求之下学习,激发了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我用这样的故事导入,一方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悟出故事中所蕴涵的数学元素,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答案。

五、设疑导入

设疑导入是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疑难情境中导入新授课。教师为学生设置的疑难情境一般是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的情境。

在学习八年级的“选择方案”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投影出幻灯片———节能灯与白炽灯,然后问:用哪种灯更省钱?

一种节能灯的功率是10瓦(即0.01千瓦)的,售价60元;一种白炽灯的功率是60瓦(即0.06千瓦)的,售价为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是一样的,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如果当地电费为0.5元/千瓦时,消费者选用哪种灯可以节省费用?

分析:设用电量为x千瓦时,费用为y元,

(1)如何求每一个灯总费用?

(2)节能灯费用?白炽灯费用?

(3)当x为何值时,y1=y2;当x为何值时,y1<y2;当x为何值时,y1>y2。

(4)如何选择方案?

我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的疑念,为新授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吊起胃口,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兴趣被激发,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新知。

导入是新授课的起始,处于此时的教师要采用恰当的导入策略,通过讲述、板书或提问,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机,迅速集中思维,把注意力指向教师,指向教材,指向课堂,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全身心投入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摘要:教师通过以旧引新,直接点明主题,导入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明确本节课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从音乐导入、多媒体导入、猜谜导入、故事导入、设疑导入等方法进行探讨。

创设问题情境的新方案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学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一、创设以自然和生活为背景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解释自然和生活现象的能力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 物理现象比比皆是, 选择一些身边的事例, 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例, 让物理现象进入课堂, 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 提高学生分析身边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的能力。如一次在课堂上, 我正复习着动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忽然间从外面飞进一只黑色的燕子, 容不得我半点的思考, 顷刻间, 教室炸开了锅, 立刻沸腾起来, “怎么办?”看着学生的神情, 看着燕子不停地上下穿梭, 不停地煽动翅膀, 我灵机一动, 对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以及这个不速之客, 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实验, 看看它在运动过程中, 有什么能量转化?还有哪些物理知识?”“什么, 老师, 您?”学生正在诧异的同时, 燕子终于找到了通路, 飞向了外面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回顾着刚才眼睛所看到的“实验”, 争先恐后地回答:燕子在向上飞时, 动能减少, 势能增加;在向下飞时, 动能增加, 势能减少, 它不停地煽动翅膀可能跟频率有关, 也可能与力的平衡有关……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竟然想到了频率与力的平衡, 不管他们是否说得全面, 我发现, 他们的思维在拓展, 他们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可见, 情境的灵活应用会使教学充满魅力。

在“运动的描述”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运动、静止、位置、参考物, 对于枯燥的概念, 我们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引入“满眼风波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 从而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诗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感觉?如果诗人置身于“满眼风波多闪烁”的意境中时, 他忘记了自己是在随水流而前进的船上, 仿佛看到了对面的山朝他走来;当诗人又感到“山没动, 是船行”时, 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由此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即时展现学生的猜想。讨论完后教师顺利引出上述概念, 并可以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 以此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对性,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此例子虽然比较简单, 但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引导学生去探究科学, 探索科学。

二、创设以知识应用为背景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把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中间纽带, 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创设一些以科技知识应用为背景的问题情境, 将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力和运动”这一章时, 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2005年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 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着指挥员发出口令:“进入2分钟准备”, “进入1分钟准备”, “50秒”, “40秒”, “30秒”, “20秒”, “10, 9, 8, 7, 6, 5, 4, 3, 2, 1, 点火!”白色的水蒸气从火箭的底部喷涌而出, 随着一声浑厚, 低沉的巨响, 火箭离开发射平台, 升入空中, 并开始倾斜、旋转。声音震耳欲聋, 大地也在晃动。托举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直冲蓝天, 把一条巨龙般的桔红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长空。日落后的傍晚, 有时你会看到夜空中有几颗明亮的“星星”正在缓缓地移动。他们就是环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这些卫星大多是用于通讯、天文观测、军事任务和遥感 (气象、气候、地质、地理) , 等等。而火箭常常被用来把卫星送入太空。”在描述例子的同时, 可以把火箭升空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照片展示给学生看, 利用好看的图片吸引学生, 从而引出问题:“火箭是如何发射升空的?”“卫星的轨迹是怎样的?”“卫星为什么会如此运动?”由此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和科技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 使其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上述导入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使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创设以实验探究为背景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仔细留意实验的每一步, 着力于一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必定能够“以小见大”, 于“不经意处”发现问题, 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

如“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而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 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 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跟物体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 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 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 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 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 放进一个木块, 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 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 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 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 则见蛋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 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 木块会漂浮, 石子会下沉, 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 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的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新课。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 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了答案,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提高了探究能力, 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

四、创设以新信息为背景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处理新信息的能力

创设新情境 篇10

一、有效教学情境的作用

1.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知识、获得新知识, 可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

这有利于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 还可

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 促进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 提高应用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情境创设的形式

1. 课前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课前创设有挑战性的情境问题, 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如, 在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 先引入这样一个情境问题:元旦文艺晚会上,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个位置进行抢气球游戏, 当老师把气球放在直线MN的什么位置时, 对甲、乙两位同学才公平?

学生被这一现实的情境深深地吸引, 从而积极地探索发现问题: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在哪里?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 产生强烈的探求欲, 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 课中抓住创设情境的契机, 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适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把情境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各种形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活动, 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探究, 主动参与, 勤于动手, 并且使课堂气氛活跃、欢愉。

3. 课后创设情境, 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从数学角度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理解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后, 设计了这样的情境:班级元旦联欢会装饰教室, 要悬挂色彩缤纷的小装饰, 其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小立体图形, 我们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制作并进行评比。这个情境的创设, 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1.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更乐于学。

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从生活的应用入手创设情境, 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 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又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适宜的教学情境总是跟动手实践联系在一起。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长短不同的木棒, 然后在课堂中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着怎样的大小关系?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如果不是, 请说明理由;如果是, 请设计一个数学活动来验证。当然, 仅仅通过活动还是不够的, 教师再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 得出猜想, 最后用几何道理进行验证“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 故“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认真观察、大胆猜想、实验验证、理论证明, 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3.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

新旧知识的矛盾,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 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 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如在“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教学时, 教师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它的对角线是多少厘米?”学生先是计算, 很快就发现“没有哪个数的平方等于2”, 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批判和发现阶段, 开始寻找哪个数的平方等于2, 先后经历了“没有一个数的平方等于2———没有一个整数的平方等于2———没有一个分数的平方等于2”的探索过程,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数的平方等于2呢, 猜一猜这个数大概是多少”, 学生继续探索。在探索出这个数等于1.142…之后, 发现这个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引导学生给这种数起名字。经过类比, 学生猜应该叫“无理数”。就这样, 把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

上一篇:外文图书期刊资源下一篇:膳食纤维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