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

2024-04-14

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精选9篇)

篇1: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

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 现实

学习目的 :科学理解共产主义远 大理想,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运动的现 实,以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信念,自觉积极投身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锻炼 成长。

一、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共产主义一词,不仅是一种理想 的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体系,同时它还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它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指共产主义社会。怎样描述 共产主义社会,后面我们还要讨论。二是指共产主义思想理论体系,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 科学社会主义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 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

观。

三是指共产主义运动,也就是在 共产主义思想理论指导下,为最终实 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进行的社会 实践活动,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的成立;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 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 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等全部历 史过程。

共产主义三种内涵之间紧密相 连,不可分割。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以实现共 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标

1、我们党是共产党, 共产党必须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共产党这一名称,最先是恩格斯 提出来的。1848年 2月,马克思、恩 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 领《共产党宣言》中,明确规定了共 产党的性质、特点、理论、纲领和策 略原则,正式把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指 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称为共产党。1921年 7月 23一 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以共产主义为

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 指南的统一工人阶级政党正式诞生。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决 定了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 是实现共产主义。

2、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 的社会制度。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 会的预见,共产主义是一个消除了剥 削的社会,一个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社 会,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 富的社会,所有的财产归全人类所 有,产品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 享受社会经济权利,人们不再将劳动 做为谋生的手段,而“劳动将成为人 们的第一需要”。

以上这些预见构想,尽管只是共 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这已经向 我们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 美好、最进步、最理想的社会。共产 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 的最终奋斗目标,充分表明共产党人 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 最壮丽的事业,体现了共产党人以解

放全人类为已任的崇高胸怀,是最值 得为之奋斗和引以自豪的理想。作为一个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尚 未实现,但作为改造社会的运动,共 产主义一直存在。

3、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 然趋势。

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 身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必 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 替,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必然 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否则社会就不 会进步了。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 真实运动动蓬勃发展

1、中国共产党从 1921年以来, 每天都在进行共产主义实践,每天都 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 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 航船有了舵手,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

战斗司令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 战,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 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封建 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 大山,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 义新中国。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在当前又推进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新阶段。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共 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可以说,共产主 义运动的实践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 们的现实生话中。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 论,是对共产主义科学理论的新发 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 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 独创性的观点,强调走自己的的道路、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等许多重要思 想,积累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 水平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推进社会主

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带领党和人民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 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 “以级斗争为纲”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确立了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路线,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 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 体,带领党和人民沿着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建立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改革发 展稳定的关系, 提出新世纪头 20年是我 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 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继承和发 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 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总体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 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 的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 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 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 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 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 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 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 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 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强调 只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最终消 灭剥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强调坚 持人民民主专政;强调共产党是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必须坚 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当代中国,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 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1、什么是共产主义信念?共产党 员和要求入党同志为什么要不断牢 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

共产主义信念,就是对共产主义 思想、理论和社会制度具有深刻的理 解,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必 然性,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执著的追 求,自觉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 身。

共产主义信念一旦形成,它就沉 积为人的思想意识的内核,成为共产 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的源泉。因 此,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树立了坚定的 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 动力,焕发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朝着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前进;才能有坚 强的革命意志,在任何情况下捍卫自 己的信仰和事业,为完成党交给的任

务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个人的一 切,坚贞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 斗;才能把个人的一生同整个共产主 义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懂得人 生的意义,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道 德情操,自觉防止腐朽思想的侵蚀, 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创造性地工作。

2、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怎 样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1认真学习共产主义思想理论, 做到真学、真信。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其 立场、观点、方法,实现对共产主义 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现阶段,相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样, 才能坚信共产主义事业,自觉为之奋 斗终身。

真信共产主义理想,首先要树立 为无比艰巨的共产主义事业而长期 奋斗、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精神。在现阶段,要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共同理想。

(2)学习革命先烈和当代时代先锋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陶冶远 大理想情操。无数革命先烈之所以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 奋斗的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焦裕 禄、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郑培 民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为党和人 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在于 他们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3)做最高理想与实现共同理想的 统一论者,把为共产主义奋斗落实在 具体行动上,即践行共产主义理想。

我们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中国人 民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动 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 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必经的历史阶 段。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需要若干代 人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对共产党人 来说,只能直接为实现他本人所处的 历史阶段的一个或几个具体目标而 努力,以此来为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 11 瓦。在当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 努力学习和工作,就是为共产主义的 远大理想而奋斗。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学习共产主义理论,不仅要真学,更重要的是真信?

2、如何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信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共产主义 的关系? 2011 年 4 月 12

篇2: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

党的奋斗历史表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不断成功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坚定理想信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重要目标之一,从党员发展入口开始,把理想信念的考察落到实处,加强大学生的责任培养和责任意识的养成,在大学生建党中具有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理想与信念,它为人类提供了其他任何信仰均无法比拟的科学的世界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要素,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理想信念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实践具有导向的作用,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曾教导说:“青年啊,你们面临活动开始之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运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才能有达到那个目的地的一天,若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他所讲的方向目的地其实就是奋斗目标。在生活的海洋里,人生理想如同导航的灯塔,指引着人们朝着奋斗目标前进,一个人是否理智,是否成熟的标至就在于他是否已经确立终身的奋斗目标。理想对一个人是否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决定性意义,没有理想的青春是灰色的,没有理想的行为是盲目的,没有理想的生活是乏味的„„ 大学生要求入党是追求进步的表现,这种追求应该建立在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基础上,努力把共产主义确立为人生的远大理想,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前进。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在任何情况下捍卫自己的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把个人的一生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党和人民创造性的工作。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其生活动态、态度该是乐观积极的,意志坚定面对现实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个能正视困难迎难而上的人,一定具有的可贵品质。同样一个人在荣誉和利益面前不患得患失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篇3: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一) 承认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合理性和制约性

大学生作为理性的群体, 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对个人理想进行选择, 他们的选择不是盲目的, 具有很明显的合理性。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大学生的利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其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这方面的利益被忽略或否定, 会令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失衡甚至遭到破坏, 最终阻碍社会理想的顺利实现。当然, 一味地从个人愿望出发, 同社会理想背道而驰的极端个人主义滋生, 必定为社会发展规律所摈弃。因此, 个人应向社会靠拢, 不断地服从和适应社会, 避免个人理想背离当下社会, 谋求为社会创造真正有益的价值, 使个人理想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二) 看到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

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引发了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 各种文化蜂拥而来, 各种理念、思想、文化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变革, 使大学生不断思索和调整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外界影响等因素的消长, 很容易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理想的确立。其理想存在很明显的“可塑性”, 因而增大了大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引导到对社会具有更高价值层次的可行性。时代的变革牵动着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变革, 随之而变的还有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个人理想在内容、方向上都会体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 应自觉调整个人理想方向, 完善个人理想内容, 保证其稳定地沿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大方向前进。

(三) 处理好大学生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联系十分紧密。社会理想是一种根本性的、长远的利益, 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共同诉求, 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大学生的个体利益。然而, 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并不是劳动, 分配制度不够公平, 另外考虑到个人着眼的“小我”和社会理想着眼的“大我”之间显而易见的差距, 会给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建立和实现带来矛盾。这种矛盾不是无法调和的, 社会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可以对此加以缓和、调节。社会理想永远是首位的, 个人理想应放在次要位置。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产生差别和矛盾时, 毫不犹豫将个人利益放在次于社会利益的地位, 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选择。

二、正确处理大学生个人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一) 寻找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结合点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 首先要从长远考虑, 确定好奋斗目标。在实际生活中, 总有一些大学生的理想目标选择陷入盲目。有的被经济门槛绊住手脚, 限制了才智的发挥;有的头脑一热, 凭一时好恶堵上前途;有的片面追求社会热门, 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专长等。这些考虑不周、目光短浅的行为, 都对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个人理想起到了阻碍作用。大学生应自觉树立高层次的理想, 综合考虑社会需要、个人专长、兴趣志愿、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 从狭隘盲目的自我中解脱出来, 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尽早融入社会, 不断升华个人理想,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二)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不断升华理想境界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理想形成和升华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 并不断积累知识,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近年来, 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家庭状况愈加普遍, 社会实践越来越成为锻炼独生子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只有走进基层, 深入到群众中去, 在实践中接受锻炼, 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思想境界, 利用所学为社会、人民做贡献, 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例如, 大学生可以多参观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深刻感受改革开放带给这个国家蓬勃的生命力;或瞻仰伟人遗迹, 让伟人高尚的思想境界洗涤自己的灵魂;或到革命圣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情怀;还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援助活动, 不断升华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理想信念。

(三) 服从社会分工, 首先满足社会理想需要

在人生旅途中, 个人理想的伸展力和社会分工的指导力共同发挥作用, 其形成的“不对口夹角”是许多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社会用人计划科学性欠缺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现实需要以及个人爱好志向的变化等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在我国, 所有有利于社会需要的个人理想都是值得提倡的, 理应受到党、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显然社会需要是凌驾于个人需要之上的。因此, 大学生的职责就是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选择好职业方向, 缩小个人志愿与社会分工的差距, 将精力投放在本职岗位上, 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一切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前提, 兢兢业业, 立志成才。

三、结语

大学生在处理个人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中, 既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又要仰望星空、着眼未来;既要有仰望的方向, 又要有实际的目标。大学生要真正做到每前进一步、每进步一点, 都对远大理想有所贡献, 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价值, 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 2004.10.15.

[2]朱学义等编著.新世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讲话[M].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

[3]檀传宝著.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篇4: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汇

关键词 弃台论 意识形态 现实主义 两岸关系

1949年蒋介石政权退居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两个同属“一个中国内部的两个政权”并立成为海峡两岸政治关系的客观表述,这也是“台湾问题”出现并见诸报端的逻辑起点。2008年以来,尽管两岸关系改善使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紧迫性和危险性有所下降,但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还远远没有结束。

李鹏:《海峡两岸关系析论》,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年,第132页。美国一方面声称“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克里米亚问题”、“伊朗问题、”“朝核问题”、“东海与南海问题”等地区争端中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另一方面针对中国,高调宣布“美国要积极干预亚洲事务”,

“China Calls U.S. Warning on Diaoyutais‘Betrayal,” Taipei Times, (2013-01-20)[2015-03-12].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front/archives/2013/01/20/2003552952.尤其在中美关系最为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奥巴马政府致力于强化美台关系,持续对台军售,增加了台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正如美国在台协会前任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所说:“美国必须高度关注和重视亚太地区,亚洲事务就是国际事务,而台湾正是可以引爆中美冲突及影响亚太局势的敏感议题,美国对台政策必须谨慎,必须符合美国利益。”

Richard C. Bush III.The Response of Chinas Neighbors to the U.S. ‘Pivot toAsia.Brookings,(2012-01-31)[2015-03-17].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speeches/2012/01/31-us-pivot-bush.换句话说,美国涉台政策必须为“主导亚太,遏制中国,重振美国”这一目标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崛起已经逐步打破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在很难通过接触、引导成为“盟友”的前提下,防范、威慑甚至遏制中国非常必要;此外,意识形态的差异使美国从未放弃“改造中国”的幻想,“让世界看到美国巨大的影响力”

沈惠平:《试析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双轨政策”》,载《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4期,第20页。,和平演变中国更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一、 争论中的美国对台政策

如果说2011年保罗·凯恩(Paul Kane)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拯救我们的经济,放弃台湾》吹响了“弃台论”的号角,那么2014年2月25日现实主义大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网站上发表的长文《向台湾说再见》(Say Goodbye to Taiwan)则把“弃台论”推向学界的风口浪尖。米尔斯海默在文中指出:“如果中国(大陆)继续其引人注目的崛起,台湾似乎注定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终究只好‘告别台湾。”

John Mearsheimer, “Say Goodbye to Taiwan,” National Interest,(2014-02-25) [2015-04-15].

http://nationalinterest.org/article/say-goodbye-taiwan-9931.该文从古老的政治思想到国际政治现实,从美国建国历史到冷战之后国际竞争格局,从民族主义兴起到国家战略安全等方面探讨了“美国应该放弃台湾”。

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唐小松、王义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约瑟夫·奈(Joseph S. Nye)在《华盛顿邮报》也撰文指出:“如果我们停留在这些含糊不清的地方,我们可能会引发灾难……”

Joseph Nye Jr., “A Taiwan Deal,” Washington Post,(1998-03-08)[2015-04-17].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regional/.批评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大陆玩暧昧”。艾弗里·戈尔兹坦(Avery Goldstein)在《国家安全》杂志上发文强调:“台湾并不关切美国切身利益,任何支持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动都将导致与一个核大国的战争。”

Avery Goldstein, “Great Expectations: Interpreting China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2,No.3 ( Winter 1997-98) ,p.52.以此呼吁美国政府调整对台政策。查尔斯·格拉斯(Charles Glaser)以《中国崛起会引发战争吗?》为题呼应“和台湾说再见”的“弃台”思潮,认为“台湾已经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战略负担,如果美国取消对台湾的承诺,中美两国的利益是吻合的”。

Charles Glaser, “Will Chinas Rise Lead to War? Why Realism Does Not Mean Pessimism,” Foreign Affairs,Vol. 90, No.2( March /April 2011 ) ,p.80-91.前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和小布什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Stephen John Hadley)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就台湾问题发表相似的见解,认为“美台关系从属于中美关系,台湾对美国已经不再重要”。

与“弃台论”的现实主义考量不同,“盟友论”或“维持现状论”对“弃台论”的反击则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坦莉雅·林(Thalia Lin)针对米尔斯海默的“弃台论”发文反驳,称“两岸统一并不会来得这么简单,台湾不会简单接受北京的解决方案,美国理应专注于帮助双方在自由、民主、人权等核心价值上的发展。”

Thalia Lin, “Dont Say Goodbye to Taiwan,” National Interest, (2014-02-27)[2015-04-17].http://nationalinterest.org/commentary/dont-say-goodbye-taiwan-9966.随后美国参议院52名参议员致信奥巴马,呼吁奥巴马政府强化同台北的对话,他们认为尽管海峡两岸关系发展顺畅,但是美国应继续把台湾问题作为向中国施压的工具。如果说米尔斯海默、约瑟夫·奈等认为“弃台论”是中美关系和亚太权力结构变化使然,那么美国201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Rodham Clinton)2012年的“夏威夷讲话”则是对“弃台论”的直接回击:“美国和台湾有着牢固的关系,台湾是美国重要的安全和经济伙伴。”

Hillary Rodham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EastWest Center, Honolulu, HI, Nov., 10, 2011.时任助理国务卿的坎贝尔(Campbell)也强调,“与台湾建立一个更加多样和强劲的关系已经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推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众多经济和安全利益。”

《专论:美国对台又有新伎俩中国应反制》,凤凰新闻网,2014-07-31[2015-04-16]. http://news.ifeng.com/taiwan/4/detail_2012_07/31/16431714_0.shtml.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Raymond F.Burghardt)指出:“美国协助台湾是体现美国对台湾的重视,也是对亚太其他国家的一种承诺。”其在出席CSIS举办的“《与台湾关系法》三十五周年”座谈会时表示,“美国对自己的军事力量有全然的信心,台湾与美国合作会强化台湾的‘不对称的战力以威吓敌人,同时美国也不会离开亚太”。这是美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形式对“弃台论”进行回应。美国前防务官员贝德(Jeffrey A. Bader)甚至称“‘弃台论者只是一群在地上玩耍的孩童,水平根本不如在学校学习的学生。”

Shi Hsiuchuan, “Abandoning Taiwan Is ‘Unthinkable, ExObama Administration Official Says,” Taipei Times, Mar 28, 2012, P 3.

台湾问题攸关中国核心利益,美国对台政策直接影响“中美台”与“红蓝绿”大小三边的互动。在“中美”互动中,台湾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筹码和工具,中美关系影响和制约两岸关系;在“美台”互动中,台湾处于受美国支配的地位,美国对台政策关系到台湾执政当局的大陆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因素之所以特别重要,根本原因在于两岸双方没能建立最基本的政治共识,缺少制度规范的两岸关系存在极大的“外部性”,双方无法降低成本进行有效的谈判“交易”。

刘国深:《两岸互动中的美国因素》,载《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3期,第42页。换句话说,美国“战略模糊”与“双轨并行”的对台政策看似难以为继,但却为美国赢得最大的国家利益。因此,美国坚持“两岸关系发展及台湾问题解决以和平为最高准则”

林冈:《台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载《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第31页。的立场并不会随中国实力的提升而有实质性的改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汇成为美国涉台思维的重要特征。从意识形态层面来说,如果美国对“中国的特殊使命和共产主义中国的认知”没有本质的改变,那么台湾将是美国“以台变华”的重要工具。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实践来看,中国快速崛起已经威胁到美国的全球霸权,如果美国“始终难以把中国当做可以合作的伙伴”,那么台湾将成为美国“战略东移、遏制中国”的前沿碉堡。也就是说,台湾对美国而言,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

二、 理想主义与美国涉台思维

美国现实主义大师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威廉·威廉斯(William Williams)尽管对意识形态深恶痛绝,认为意识形态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貌,但是他们自始至终也没有精确地描述“意识形态”,相反不遗余力地倡导现实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自觉行为。

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褚律元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8页。美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轨迹,没有经受过社会革命的震动,也未受过外国的入侵或占领,使意识形态成为美国政治文化中最为稳定的元素,这本身就增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见解和层次。

伊莱恩·泰勒·梅:《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第18卷,第1期(1994年冬季号),第77-78页。因此,美国把可以用明确的、正式的、甚至公式化的名词来表达的意识形态诸如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等视为反常状态,而对因为有着共识的基础的非正式化的意识形态缺少明确的认知,表现在外交政策领域就是对意识形态的存在缺乏自觉。正是这种“想当然”的“不自觉”行为成为了美国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特点。美国意识形态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一个伟大的国家应该追求什么,这种崇尚“国家强大”的逻辑又和传播福音、输出民主密切相关。第二,以种族为核心的民族主义,这种按照种族等级行事的逻辑决定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态度。第三,革命尽管可能是向善的力量,但却很容易发展到危险的程度,这种“美国特殊论”的逻辑又影响着美国对其他国家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接受程度。因此,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对“门户开放”、市场经济、民主自由等议题如传教士般坚持,甚至不惜以武力保护“信仰”。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蒋介石政权在国共内战中一败涂地,美国还坚持认为“美国需要耐心,在中国失去影响只是暂时的,待‘尘埃落定之后,美国的影响力早晚得以重返中国,美国人有朝一日将在中国重新担负起原先的使命。”

王缉思:《1945-1955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后果》,载袁明、哈利·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61页。美国第二十五任总统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甚至高调宣称:“美国有责任建立殖民地,按照上帝的旨意跟着我们的旗帜前行去帮助‘受压迫的人民,向全世界各地普遍增加美国的力量和影响,美国人将由此受益,全人类也将因此受益。”

Robert C. Hilderbrand, Power and the People: 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ublic Opinion in Foreign Affairs, 1897-1921, Chapel Hill, 1981, p. 40.简言之,根植于美国基因中的“国家强大”、“美国优越”与“自由民主”等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的自觉行为,在美国涉台思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首先,“自由民主化”的台湾符合美国“国家强大”的逻辑。美国立国之初在如何使“国家强大”这一点上就有激烈争论。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认为美国对外事务应“少管闲事”,致力于美国自身的发展才能保证“美国既有的自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则认为“美国远非‘至善至美的快乐帝国,在国际事务中力量、自我利益与情感表达非常重要”。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与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在激烈争论中把“自由观念和扩张性外交政策联系在一起,在如何使“国家强大”这一命题上达成了共识”。反映在美国涉台思维上,美国“国家强大”的逻辑不仅是利用台湾谋求在东亚乃至亚洲的主导地位,也是以台湾为“实验样本”传播福音、输出美式民主。具体而言,一方面“美国人确信自己已经是自由的乐土,需要世界各地怀着敬畏之心注视自己,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别人”,

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褚律元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47页。而台湾作为美国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树立的“民主样板”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台湾的“民主试验”在美国看来证明了美式民主制度、价值观念能够与东方儒家文化相容。另一方面美国认为“自由民主化”的台湾在一定程度上可纳入美国“可控”的范围,从而保证了台湾海峡60多年的和平。这使美国越加相信“台湾经验”不仅是美国全球民主输出的道德要求,也是重塑东亚甚至整个亚洲民主秩序的重要一环。

自1996年开启所谓“总统直选”以来,台湾地区2000年、2008年两次实现“政权”的和平轮替,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民主巩固”的直观标准,美国国内(尤其是国会“友台小组”、自由派媒体、游说团体、军工利益集团等)因此出现一股强大的力量,要求美国政府正视台湾所谓“在保障人权、推进自由民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美国政府又利用这种“国内舆论”与台湾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主化成果”和中国大陆在台海问题上“叫价”,大力推进“战略模糊”与“双轨政策”。这使美国政府既能够以“保护政治自由”为名回应国内压力,又能够在“台海问题”上占据战略主动,从中国大陆与台湾谋得最大利益。也就是说,“自由民主化”的台湾一方面满足美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推进“美式自由民主”的尝试,另一方面又增强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实质影响力。换句话说,“自由民主化”的台湾使美国扩张性的台海政策披上神圣的外衣,让美国创造有利条件在国外土地上传播“自由”的努力成为现实。

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褚律元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其次,“自由民主化”的台湾符合美国“民族主义”的逻辑。民族主义之所以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提供了美国看待其他国家、驾驭世界的一种最现成、最有用的方法。民族主义这种稳定、牢固的刻板印象式的描述最容易被国内民众接受,也容易被政策精英熟练运用。在“扩张性外交政策”与民族主义的旗帜下,美国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中国人形象:一种是肯定的,适合美国心怀慈悲地去慷慨施恩;一种是否定的,适合美国恶语相加从道义上去批判,美国早期的地理教科书甚至把中国形容为“信奉异教仪式、愚昧无知、腐化堕落”的国度。

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褚律元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71页。美国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倾向使美国无法正视中国大陆谋求“国家完全统一”的努力,也无法客观公正地看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儒家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1949国民党败退台湾,海峡两岸分治。此后几十年的历史强化了美国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偏见:台湾在美国的指导下走出了“劣性民族”的桎梏,而中国大陆则在共产主义的影响下越发偏离“自由民主”的轨道。

篇5: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仰者

近日《党课开讲啦》特别节目,百年党史深刻表明,高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火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真理指引航向,为大家诠释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百年大党的如磐初心在奋力开创历史伟业和枝叶总关情的为民细行中彰显,理想照耀征途。无论是刘志海直至牺牲时仍紧紧攥着党证的深情执着,倾心而为、尽力而做,从而深刻领悟其深刻精神内涵,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价值航标和根本职责,凝聚强大的奋进力量。

根植公仆情怀、秉持真挚初心,还是夏明翰“砍头不要紧,沿着历史的道路,以求实底色绘就民生暖色。只要主义真”的英勇无畏,亦或是李大钊对“赤旗”的热切呼唤……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深入群众中知民事、系民生、解民忧、聚民智,讲述伟大建党精神,为群众的利益甘愿付出生命、牺牲一切。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居庙堂之高则疏远民众,并深情指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离田埂之远则不解民情。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篇6: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

想而奋斗

尊敬的党组织:

在XX年年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向党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虽然当年没有被选上入党积极分子,但我是一个喜欢上进、不甘落后的人,从童年到高中时代的生活经历让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集体和光荣组织,因此早在中学时代我就盼望着能早日入党!特别是这次“汶川大地震”,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临危不乱的坚强意志、英明智慧的决策能力、亲民爱民的博大情怀、快速灵敏的行政效率。事实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党,只有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正确执行党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民族才能早日强盛于世界之林,才能让中国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生活和周围的人们告诉我:人生的意义,正如张海迪所言,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为全体人民某福利的政党,所以我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我有幸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这让我感到兴奋不已,同时又感到有压力。在第四十期党课的开课典礼上,听了李书记和廖书记的讲话,我发现自己过去的许多思想并不成熟。李书记讲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她引导我们对入党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提示我们要学会思考,主动学习,要有社会责任感,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命运。

在此之后,廖书记为我们上了第一堂生动的党课,主要讲了民主集中制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使我获益匪浅。廖书记通过一则寓言引出了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即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是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制度,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知道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廖书记告诫我们除了要有正确的认识,更要通过入党培训来提高自己,认真思考,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等等,都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在世界金融危机面前,我们一定要团结,但这种团结并不是喊喊口号,而是要集中全党的智慧,而维系全党团结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民主集中制。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切切实实地将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民主集中制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在坚持它的同时,也要正视其中的问题,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改进它。

在讲到党的纪律问题时,更让我认识到党的纪律并不是空话,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严格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我觉得作为经济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要珍惜机会,发挥好模范作用,带动大家遵守纪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今在大学生中,仍然还存在着违纪现象,如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上课违纪以及由个人情感问题而引发的问题等等,我么都要给予重视和纠正。其次我们要利用学习机会使自己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也许,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所选择的人生目标也不尽相同。我是一名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幸福地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无不渗透着党的关怀与教育,作为80后出生的“新生代”,我们得到了太多来自家庭、社会、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关爱,我们应该懂得感恩与回报,要对祖国、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有全新的认知和责任。虽然“口号式”的说教不能打动我们,但是做人要正直,要有社会责任感,应该是我们的担当。对民族要有大义,对社会要有贡献,对家庭要有责任,对朋友要有诚信,这些都是我做人的准则。作为学生,我希望用我的优良学业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因此,我一直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认真修学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断磨练自己的思想、意志力,积极靠近党组织。我愿意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下,不断进步,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党的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汇报人:

篇7: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

前段时间,有以前的同事做了个网站,同事每天在流量统计器上看着自己的网站访问量,也忙着到处做宣传,两个月下来也没见多少人,平均每天也就8—9人访问吧,对一个满腔热血又辛苦的站长来说也确实有点委屈,有时候他对我说,你得想办法帮我弄点人过来呀,我在想,我那有那本事,我只不过是网络上到处随便涂抹几笔的人,而且我问他,你打算亏几年,一年两年还是五年,他摇头,他自己都不知道,那对我而言,也当然害怕了,我得对拉过来的人负责。而且我在想,我即使帮你拉到人,他们来了之后你怎么赢利,当然,说这话是有点俗了,但不俗没办法,人要吃饭人要穿衣,你不可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主,何况大家都不是什么有钱人。在一个单位上班一个月拿二千多薪水的人,这年头你说还要不要学雷峰,我想还是要学的,但我认为要同情别人最起码你得有同情的能力。比如说吧,你到大街上看到要钱的乞丐,你很同情他,你决定给他掏一块钱,当你掏钱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的口袋里仅仅只有1毛钱,你怎么同情啊,人家乞丐碗里都比你多。所以要做网站的时候还是要想想,先问问自己,你做网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纯粹是个人爱好,我想,那无所谓,你就做一个好了,因为你喜欢,你是用奉献和分享的理念来做自己的网,赚不赚钱对你来说根本不重要;如果你一开始就“心怀不轨”,想着以后用它来赚钱,那么我想提醒一点,你最好还是先问问自己你怎么赢利,你的赢利模式是否清晰,你的目标客户是否愿意为你买单,不然你真会迷茫,也许会被打击得不行,因为你赚不到钱,你还是不断往里面投,而一直往里面投实际上你是不愿意的不是吗?

实际上今天大多数的普通站长走着相同的路,

辛辛苦苦做出一个站,然后开始忙着做宣传,到处拉人拉流量,恨不得一天有几百上千个人来注册会员,为拉人拉流量什么招都使了,但更多的还是不很理想。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自己网站的访问量、注册量、独立IP量、PV量,如果有所上升就高兴的不行,如果低了就继续重复着做宣传,几乎疲于奔命。有时候看到有些站长到处宣扬说他网站的访问量有多少,PV量有多大的时候我就在想,那么多访问量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赚不到钱,你就不觉得现在的这种情况有点违背你的初衷?这年头已经不是马华腾们的时代了,如果今天你拿着你的流量去找VC告诉他你的网站有多少流量多少注册会员的时候,你看他们是不是还要问这问那有点犹豫,即使投了也是老大不情愿?环境已经变了,要么你仅仅只是个理想主义者想跟人分享你生活中的一切,要么从一开始你就想好,你怎么赚钱,做个现实主义者,总之要各有所得,如果什么都得不到,还不如继续安安宁宁的过平凡日子来得塌实!

篇8:主义永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

文艺复兴之前, 绘画的主题基本上是为教堂服务的宗教主题, 或者是为达官贵人服务的用来表现上流社会的贵族宫廷绘画。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绘画开始追求真实的比例, 注重数的美学, 比例结构上受到解剖学的影响而更加追求精准, 在内容上也开始刻画现实中代表力量的真实的人物形象, 但这里对人物的塑造仍是带有十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理想主义。到17世纪, 伦勃朗将绘画的内容真正地回归到现实, 平民、旧物、屠宰场等都可以成为他绘画的主题, 现实生活开始被划入绘画的题材。但他这种追求自由表现的形式并没有在当时受到大众的认同, 甚至遭到排斥。到了19世纪, 这种对绘画与现实的理解被视为主流, 现实作为艺术的元素才逐渐被大家接受。直到20世纪之后, 仍然有很多艺术家将目光放在了对现实的重视上。

一、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中期产生的艺术思潮, 又称为“写实主义”。早在16、17世纪, 卡拉瓦乔、维米尔、夏尔丹等许多画家的作品中就带有现实主义的因素, 但现实主义绘画运动的明确确立则是19世纪中期, 库尔贝在巴黎因其作品被世博会拒之门外, 在展览的附近搭起了“现实主义展览馆”的棚子, 展出了自己的多幅作品, 同时发表了《现实主义宣言》, 将描绘真实生活视为创作的最高原则, 自此现实主义便被大家熟知起来。

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 歌颂劳动, 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 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 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 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由于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是对所处的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 所以又被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奥诺雷·杜米埃的《三等车厢》、居斯塔夫·库尔贝的《筛麦的妇女》、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二、新现实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5年后, 即20世纪60年代初期, 法国产生新现实主义。当时法国因阿尔及利亚战争而忧心忡忡、躁动不安, 并且面临着戴高乐重新掌权的政治局面, 处于真正变革的边缘, 新现实主义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1960年4月, 在雷斯塔尼的组织下, 阿尔曼、伊夫·克莱因、雷蒙·汉斯、弗朗索瓦·杜弗莱纳、雅克·维尔格勒和让·坦戈利六位艺术家在意大利米兰的阿波里奈尔画廊联合举办了一个展览, 雷斯塔尼为展览撰写了一个题为《新现实主义者》的前言。这份文字被看作是这个团体的第一份宣言。同年10月27日上述六位艺术家与雷斯塔尼、达尼埃尔·斯波埃里和马夏尔·雷斯一起签署了符合宪法的组织宣言“新现实主义宣言”。在宣言中他们给新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新现实主义等于现实的新的感知领域》 (Nouveau Realisme=nouvelles approaches perceptives du reel) 。1

新现实主义是抵抗运动的产物, 它是一群经过反法西斯斗争洗礼的进步作家、艺术家的组合, 以争取社会进步、民主、平等为思想旗帜, 以忠实地反映历史的真实和面临的现实为艺术纲领的艺术运动。新现实主义重视现实的地位, 将日常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在创作思维和手段上展现了极大的延展性和空间性。伊夫·克莱因的滚筒绘画、阿尔曼的集成艺术、克里斯托的捆包艺术、塞萨尔的压缩艺术、斯波埃里的实物画, 坦戈利的机动装置、德·圣法尔的射击行为艺术、雷斯的拼贴画、汉斯、维尔格勒、杜弗莱纳和罗泰拉的剥贴艺术、德尚的布料集成艺术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

三、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对“现实”的态度:

新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现实, 在对待现实的态度和方式上, 二者有所重叠, 更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 两者都主张对现实采取尊重诚实再现的态度。

现实主义运用写实主义的手法, 将日常的生活、自然的风光搬到了画面上。尤其是受到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使其对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认识更加的深刻。其抛弃了绘画只为权高位重的贵族阶层服务的思想, 反对当时学院派所提出的“高雅”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坚持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尤其是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他们的生活与斗争, 都是画面的一部分甚至是主题形象。艺术家做到了对现实的诚恳尊重的态度。尊重和反应现实是其作画的前提。现实主义的本质应是其精神所在, 主张艺术要真实而典型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 真诚地表现艺术主观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

新现实主义在过了几乎一个半世纪之后开始重新拾回对现实的诚恳态度。在绘画的发展历程中, 经历了写实主义的止步以及与之相反方向的抽象主义走向极端的概念、观念主义, 新现实主义开始重回现实、正视现实。新现实主义意识到我们的艺术最终是要反映并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的, 或者说现实就是艺术的组成部分, 二者是不能分离的。现实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是艺术的元素。一些艺术家更是运用生活的物品进行直接的创作, 将现实的元素发挥到最大。

其次, 两者再现的现实是不同的, 但都是受到当时社会因素的影响。

现实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变革时期, 其社会阶级的差距很大, 底层人民的生活很贫困。

19世纪30年代, 欧洲社会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巨大变革, 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政权日益巩固和发展, 同时资本主义的反动性和丑恶面目也日益暴露, 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日益加深。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对19世纪中叶及以后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时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者的空洞呼唤和抽象的抗议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于是作家们从理想的天空回到“坚实”的陆地, 深入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种种矛盾, 批判现存秩序。

现实主义再现了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 是对资本主义剥削现状的批判以及对劳动者困境的同情, 是站在伸张正义的角度, 去代替这些劳动者说话的。

而“新现实主义”则体现了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文化意识形态。它面对的“现实”是与现实主义不同的概念。这些艺术家在当代的自然中寻找新的方向, 这个当代的自然, 就是机械的、工业的和广告的洪流, 艺术家们将各种人造材料、物体或碎片、工业废弃物、社会流行符号等元素重新装配组织, 赋予新的艺术概念。

新现实主义是在再现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情况。艺术家更多地是去再现自己选择的一种现实事物, 并由此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互动。他们可能反映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或者时事政治。他们并不是直接站在攻击的一方, 而是提出问题, 并引起大众探讨这个问题。

再者, 二者对现实题材的把握及态度仍有很大的不同。

现实主义基于其19世纪的背景, 是为了反抗资本主义统治阶层的剥削, 强调普通劳动群众的生活状态, 通过对其真实生活的困苦状态的描绘, 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弊端, 并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其实它包含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里面。其重视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力作为“人”的尊严, 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也是最普遍的广大群众的态度和心声, 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震撼。

新现实主义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抽象主义之后重新重视现实的力量。在战后的法国社会, 政治局面还不稳定, 人们对现实社会还是有种不安定感。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 快速的信息传达、复制品的大量应用在快速的社会越来越流行。这种不安也越来越扩张。艺术家将新现实主义的精神定位在了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以及再现历史上。现实之于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仍然是强有力的批判武器, 但是其更多的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元素的直接选用, 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及联想。新现实主义等于现实的新的感知领域, 新现实主义即是真实主义新的发展趋势。在这里, 有时新现实主义并没有直批判现实, 而是让观众去关注和重视现实, 其自己发现更多的思想和观念, 更具有不确定性。

最后, 二者对“现实”的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现实主义采用的是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将劳动者的劳作或生活状态的画面按照正常的比例以及一定的三维空间关系的创造放置于画面上,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来表现其丰富的情感, 抒发艺术家对现实状态的情绪。一般采用形式仍然是传统的架上绘画。

新现实主义的艺术家有很多, 并且好多是横跨很多流派的, 其手法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基本上脱离了架上绘画的框架。很多艺术家采用对现成品的应用, 将现实生活中的使用物品直接用于创作中。通过集成、挤压、实物组装等方式来反应真实的生活。新艺术家们将各种人造材料、工业废弃物、社会流行符号等元素重新装配组织, 赋予新的艺术概念。新现实主义以“采撷与捕捉”的方式创作, 他们大多采用抽象的手法去表达对现实的感受, 很多艺术家追求的是观念或者行为的艺术, 以此达到让观众思考的目的,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的画面表现。

四、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思潮对现实的“寻根”态度的历史原因

首先其历史背景都是人们现实的生活受到一定的不安因素的威胁, 其需要有更加强烈的归属感和存在感。现实是人们生活的环境, 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元素。艺术家将现实用于艺术的创作中, 就是要引起观众更加深刻地共鸣, 从而才能够去思考艺术背后被赋予的精神内涵。

另外, 新现实主义对现实点的回归态度一方面受社会背景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抽象主义走到了一个极端。20世纪抽象主义发展得越来越迅猛, 在这条主线上从抽象表现主义到极简主义, 在画面表现上, 由最初的抽象概括到后来的强调线自身的美感, 画面精简到一定地步之后, 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接下来的走向。那就是艺术要直接回到生活中, 我们不用为了艺术而艺术, 生活中的每件事物都是艺术, 新现实主义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

五、二者对“现实”呈现不同的表现方式的原因

二者的创作过程虽然都是来源于现实, 但是表现的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 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由于材质限制的原因。现实主义的架上绘画表现还是受到原本传统绘画的影响。传统布面油画是一直流传下来最具表现力的绘画方式。新现实主义则由于有之前的偶发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思潮表现形式的铺垫, 将画面搬离二维的平面, 走向地面或者走向装置的类型, 由于其艺术家的跨界领域广泛, 很多艺术创作也会带动其他流派的创作手法。

其次是在画面的叙事方式上。现实主义在表现画面上仍然是剧情式或情境式的绘画语言, 这是传统绘画的主要语言形式。但是新现实主义则摆脱了这种形式。新现实主义主要还是注重观念的抽象表达。其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在各个思潮都有涉猎, 无论手法有何不同, 他们都不局限于对故事情节的叙事, 而是想要通过对物品的使用, 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以此达到其艺术创作的目的。

六、总结

这两种思潮相隔了一个世纪, 一个是19世纪上半叶对现实的第一次正视, 为寻求现实生活的尊严、人格的尊严、真实的生活而努力;一个则是在20世纪下半叶抽象表现之后力求回到现实生活并从中发现和寻找灵感。无论艺术的道路怎样发展, 现实终究是与人最为相关的一个链接。精神上的升华更需要有现实的保障, 这也许就是无论思想能够发散得有多远, 最终都会回归到最初的基础——现实中来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王端廷.新现实主义概述.2011-02-21.http://art.china.cn/voice/2011-02/21/content_4019469.htm

[1]范磊.用抽象的眼光看待具象的事物——论新现实主义画家帕尔斯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2]袁爽.法国新现实主义及其绘画语言.群文天地2010 (10)

[3]杨立元刘艳丽.现实主义的延伸和拓展——“新现实主义”思潮论.唐山学院学报第18卷第2期2005 (06)

[4]王瑞延.新现实主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6-1

[5]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0-07/16/c_12340869.htm

[6]http://www.iqiyi.com/jilupian/20100518/n13418.html

[6]http://art.china.cn/voice/2011-02/21/content_4019469.htm

篇9:现实观照与理想主义诗意

谈论郝景芳的科幻写作,还是应该从《流浪苍穹》说起。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相较于短篇,长篇小说有更多的空间来展示写作者的文笔和特征、思想与意图,也更能体现写作者驾驭题材、实现叙事的写作能力。而《流浪苍穹》正是这样一部充分显现了作者优点、缺点及特征的长篇叙事作品。

通俗地说,《流浪苍穹》是一部“野心”之作,因为它涵盖了远超一部小说所能包含的复杂意蕴和丰富内容。相对于作者在其中所意图并实现的表达,小说所讲的故事倒显得有些简单:一位在火星出生成长的女孩洛盈和一群同伴被送到地球生活了五年,返回火星之后,他们发现,故乡已经回不去了,对火星的生活方式和体制构成、系统运作,他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抵抗。随着火星政体本身的暗涌和波动,洛盈一步步了解到家族的秘密和火星城市的历史,也经历了艰难的内心成长。而火星城市,也发生了前途未卜的改变。

仅从故事来看,《流浪苍穹》似乎是一部成长小说,主要讲述洛盈从迷茫到寻觅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也暗含了一座城市诞生及变迁的历史。然而,正如少女的内心成长绝不会像外表看起来那么甜美简单,《流浪苍穹》所涉及的问题和思考也远比故事本身更为复杂难辨:文明和历史,科技和经济,制度和人性,责任和义务,语言和镜像,独裁与民主,自由与秩序,战争与和平,物质与精神,个体与整体,沟通与壁垒,变革与稳定,命运和选择,生命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等等,诸如此类或宏大或具体的“意象”与“元素”, 毫不掩饰,也毫不犹豫地在小说中集结,一个接一个、一重又一重,有时还是一团又一团地冲击着故事中的人物,甚至淹没了故事中的人物。于是,一位少女本可以轻盈舒展的成长,却成为沉重、艰辛的人类社会的成长。

然而,你不能说这不可能,或太夸张,就如你不能说在科幻小说中不可以有外星人一样。如果你像洛盈一样,分别在两个几乎各方面都截然不同的星球中生活过,经历了互相冲突的两个世界,体验了天壤之别的两种人生,你也会对这些在普通的生活中显得庞大又遥远的问题有所感触和思考。实际上,少女洛盈的成长就是一条承载着血肉和情感的线索,她从火星来到地球,又从地球回到火星,来回一穿梭,就用自身连缝起了两个星球。随着她的成长,线索越收越紧,两个星球噼里啪啦地碰撞并在碰撞中磨合,迸溅出激烈的火花,也迸发出诸多问题和思考。处于如此庞大的星球背景之下、处在如此激烈的问题旋涡之中,洛盈,如果仅仅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来串起整部小说,未免太单薄太无力,她必须要,也确实是,站在更宏观的人类的角度,才足以抵抗和面对,也才能够在这部小说中完成一个主角的使命。

不过,作为叙事引线的主角洛盈固然重要,《流浪苍穹》中最重要或者说最基础的元素,还是地球、火星和彼此之差,它们才是问题的根源,是冲突、矛盾及争斗的导火索。不得不说,作者对地球和火星的“二元”设置,看起来简单,却合情合理,且行之有效:地球人和火星人,原本都是地球人。分裂之后,双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体系中形成了两种几乎是截然相反的生活形态。简单来说就是,火星城市敬仰宏伟的人类文明和历史,相信科学、技术,追求理性和公平,排斥商业化的混乱和私人化的欲望。而地球的世界,则崇尚自由多元,追逐商业利益和欲望满足,一切都要在市场上寻求并验证价值;火星人过着按部就班的系统性的集体式生活,人人都要归属一个“工作室”,火星城市就是他们的“中央处理器”。而地球人,则像一个个“个人电脑”,在个体化的自由和多元中消解了崇高和无私。双方都不屑于对方的“落后”,相互敌视并攻击,又因为现实限制不得不相互合作、各取所需。面对对照如此鲜明的两者,我们,包括作者、洛盈和她的伙伴们,都不能贸然地判断,究竟谁更“先进”更“合适”,只能说,它们是人类社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侧重面之后所可能发展出的不同形态与状况。它们看似水火不容,实则都来自人类社会对进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过,可悲的是,这种追求并没有一种完美的结果,不管是精心设计的火星,还是自然发展的地球,都有不可避免也难以弥补的缺陷和弱点。你看,地球人固然可以自由的选择丰富的个体生活,但这生活是被利益和欲望所限制的。火星呢,固然能够通过公平和分配来摆脱利益和欲望的影响,却剥夺了人们脱离体系自主发展的选择和自由。

那么,在差异之上,可以沟通吗?可以寻求共同的美好归宿吗?毕竟,地球人和火星人,都是“人”,说着同一种语言,难道不可以建立一座超越差别的巴别塔吗?《流浪苍穹》确实建立起了一座巴别塔,一座包纳一切语言信息的巴别塔。然而,这是只属于火星的巴别塔,被戒备森严地闭锁在系统的深处。被占有被把守的巴别塔,还是巴别塔吗?它的性质一如它的形式,是虚拟的、非现实的,换句话说,就是无法实现的。就像无障碍的交流只能在想象中实现,巴别塔也只能在虚拟中存在,既打不破语言的镜像,也无法解决现实的沟通问题。

而这正是洛盈和她的伙伴们的困境之根本。作为火星和地球之间合作的棋子,他们只能沟通自身,无法让双方真正沟通。在亲身体会到了地球和火星的差异、感受到了双方的限制之后,他们既不愿回到机械的火星体系之中做一名螺丝钉,也不能回到随性、混乱的地球异乡,只能在两者之间游离、流浪,无从选择,无处落脚。在这样的处境下,他们怎能不怀疑、不迷失?也必定要去追问和寻找。于是,火星体系自身的裂痕,被他们一点一点的发现了、感受了、思考了,并且,试图修正了。此时,小说所展示并思考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火星和地球的外部差异与分歧了,更多的是火星体系内部的缺失和矛盾。毕竟,如果仅仅用外部差异来制造冲突,就像是只靠外表變化来描写少女成长那样,只能画皮,无法入骨。事实上,地球和火星的差异,固然引发了许多问题,却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毕竟,人性中有些东西,在哪种环境里、到哪种体系中,都是一样的。地球人就没有规则了吗?火星人就没有欲望了吗?不管是地球人的“制造欲望”,还是火星人的“压抑欲望”,不都是“欲望”吗?洛盈就明确地告诉大家:“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欲望”,因为她明白,越是看上去差异,越是在骨子里相同,而人,都是爱自由的。

那么,火星自身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应该是所谓的“自由”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平静表象下涌动着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变革的需求。规则总是期待被打破,而安稳往往孕育着变革。在不可遏制的欲望的推动下,没有什么能够永恒不变。事实上,火星上的“变革”呼声也始终不曾断绝。在洛盈的爷爷为避免资源交换建立了一个量化分配的平台之后,洛盈的父母站出来要求平均化的公平。而到了洛盈这一代,又开始呼唤自由交换。就这样,一代一代竟然形成了一个循环,洛盈反对她的父母,她的父母反对她的爷爷,她的爷爷又反对他们。这就是瑞尼所说的,革命、革新、变革等诱人的词汇,总会有一代人追随,另一代人反对。可是,在自由和秩序之间,在求变和安稳之间,到底哪个更重要?这样的循环,真的让世界改善了吗?身处其中的人有自以为正确的答案,然而,有着“清醒的自由”的人却无法回答。也许,在这样吊诡的历史情景和现实处境中,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也没有绝对的胜利可言。

洛盈所遭遇的人生困惑还不止于此。作者并不满足于从外部差异挖到内部缺失,还要继续向内挖,向人的内部挖,直挖到人的内心深处,直到让洛盈身陷“内外皆困”的“无物之阵”,不仅面对着艰难的外部世界的问题,还面对着难解的关于“人”的生命困惑。比如,她不知道如何找到精神的“家园”,怎样感受生命力的存在,也疑惑于“生命的存在是为了伟大的历史与杰作,还是生活本身就是全部的意义”。她所怀疑的,不止是火星的生活方式,也是生活本身,所以她搞不清楚究竟该要什么样的生活。对一个人来说,对生活的怀疑是人生中最为沉重的疑问,也是最难找到答案的疑问,甚至可能是无解的疑问。洛盈始终在思考中寻找着答案。而在找到答案之前,她只能是一个没有家园的人,一个身心流浪的人。

到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流浪苍穹》确实是一部成长小说,关于人的心灵和精神成长,关于一座城市的成长,关于“人类社会”的成长。宏观上,《流浪苍穹》意图构想人类社会更具可行性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包括科技发展方向和经济模式,所以,它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游走,在具有“现代”性质的火星和具有“后现代”性质的地球之间探讨,在现有的和可能有的之间询问:是不是有比火星生活和地球生活更合适更优质的空间和方式?在微观的层面上,《流浪苍穹》也在传达个体生命的追问,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心灵的流浪感从何而来又如何安抚?作为一部小说,它一边在做抽象的思考——关于存在的精神价值、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自我意识和意愿的寻求与确定,还有命运的偶然和必然、文明的终极指向,都是它所要关注并表达的问题。与此同时,它还在做具体的观察与追问:人性和人心有什么样的表现,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有怎样的责任和义务,自由和秩序是怎么样的辩证关系,以及资源该如何保护和开发,科技在朝什么方向发展,经济要以什么样的模式推进,劳动方式会如何改变,等等。显然,作者确实是把“日常中所看到的、想到的、想到但想不开的”东西,一个都不放过地写进了这部小说中。这就是它作为一部小说的“野心”。

应该说,所有这些问题,都不轻盈。它们不是沉甸甸的现实,就是来自于沉甸甸的现实。即便看起来荒诞,也是现实的荒诞。这正是郝景芳科幻写作的一大特点:观照现实。在《流浪苍穹》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困境到人之为人的困境,从外部世界的困境到内心的困境,从社会生活的困境到精神的困境,无一不是现实的映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对洛盈的困惑和迷茫感同身受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地球和火星的对立和差异,包括它们拉扯不清的纠葛,难道不是现代人现实处境的象征和展示吗?一方面是规整的社会生活,一方面是独立的自我意识。两者的断裂和冲突,让人无所依从,矛盾、惶惑,找不到心之所安。而那些关于资源短缺和配置、劳动力的解放和流动、科技竞争和发展、国际贸易和合作、信息传递方式等的问题,那些关于自由和限制、整体和碎片、分享与占有等的矛盾,同样也是当下社会现实状况的“升级版”,是现代生活的真实情状。至于洛盈内心对自我的迷茫和对生存意义的追问,以及对生活和生命的不确定感,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内心感受呢?身不由己的流浪和流浪感,正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受。是的,《流浪苍穹》当然是科幻小说,但是,是反映现实的科幻小说,其现实成分并不弱于其科幻色彩,正是作者郝景芳所说的:表达的是虚拟空间,关心的是现实空间。

将对现实的观照和反映作为一种“主题”,不仅体现在《流浪苍穹》之中,也体现在郝景芳的诸多短篇小说中。她的科幻写作,基本都是以“某种不同于现实的形式探索现实的可能”,比如最受关注的《北京折叠》,除了那些硬科幻式的“技术”成分,这篇小说几乎就是一部现实的寓言。老刀所处的社会境况、所过的“底层”生活,以及社会阶层的固化及其弊端,正是当代社会某些方面的强化和提纯。郝景芳的其他作品如《九颜色》《雕塑》《癫狂者》《莫比乌斯》等,也都对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的不同状况及问题有所关注和涉及,还有一些作品带着强烈的现实“寓言”色彩。从这些作品来看,郝景芳对现实的关注,无疑是深切而广阔的。似乎,从天到地到人,都在她的关照视野之中,生活中所能观察并思考到的一切,所能体验并感受到的一切,所能推想并预测的一切,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社会的还是个人的,也不管是经济的还是科技的、人文的还是伦理的,都在她的表达意愿之下。这对写作者来说,当然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和品质。

除了现实关怀,郝景芳的写作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可以将之归纳为“诗意”,更具体地说,是“理想主义诗意”。这种诗意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唯美深情的笔触。不管是描写人物、景象、场景,还是抒发情感、心理、思绪,郝景芳总能用自己独有的庄重又细腻的语言将之书写得典雅、优美,带着梦境般的色彩以及淡淡的深情的忧伤,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气息和氛围。《流浪苍穹》如此,其他的中短篇作品也如此。有些短篇本身就具有诗化的倾向,比如《遗迹守护者》《九颜色》,其中感性唯美的语言和表达蕴含并传达出诗性的质感和韵味。不过,就《流浪苍穹》来说,更多的诗意来自于它所散发的理想主义光辉。虽然《流浪苍穹》写了诸种不乏沉重的困境,依然无法遮掩其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主义主要体现在人物身上,像洛盈、安卡,伊格、瑞尼,阿瑟老师,包括汉斯爷爷、朗宁等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困境中,都能保持自身的纯良、正直、勇敢以及尊严;面对无解的疑惑和追问,也依然不灭对自由和未来的憧憬,依然坚持对美好的信心和向往。固然,理想主义的代价,很可能是赤裸裸甚至血淋淋的现实,毕竟世上没有真实的理想之地,但是,他们不会因害怕和失败而屈从,更不愿变得麻木、混沌、卑下。为此,他们不惜放逐自己,离开地球,离开火星。这是一群闪耀着理想主义光彩的人物,他们为这部小说涂上了一层具有隽永意味的诗意。其实,何止人物,《流浪苍穹》从头到尾都散发着理想主义的气质,所以我们从中看不到卑劣和龌蹉,也看不到肮脏和丑陋,我们看到的,是美、善和爱,以及尊严、尊重和理解。在这样的理想主义笔调下,一定程度的自私和逐利已是最大的“恶”了。當然,这种“浪漫主义诗意”,不止是在《流浪苍穹》中有所显现,从郝景芳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品味到,只能说,这种“诗意”已是她的书写基调之一了。

作为一部长篇叙事作品,《流浪苍穹》有显著的特点和优点,也有明显的缺陷。也许,正是它的所长导致了它的所短。作者有如此之多的想法和思考意欲表达,而事实是,一部小说,即便是长篇小说,它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装下所有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对表达有所选择和控制,那么,小说不仅会变得芜杂、臃肿,还容易出现无效表达的情况。一些本可以说清楚的问题和话题,一旦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酝酿、没有充分的空间来展现,那么,它们的出现和存在,就失去了本该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就变成了悬挂在故事外部的无关痛痒的“皮毛”,更有甚者,就像《流浪苍穹》中的巴别塔,成了虎头蛇尾、不知所踪的“意外”。而且,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一旦附加在故事线上的意图太多,线索就很容易被淹没在“话语”之中,于是叙事结构便变得模糊甚至臃肿起来。更重要的是,故事就变弱了,不足以承担起所意图的表达。为了弥补这一点,作者不得不额外设置一些情节和场景,然而,这些为表达而设置的情节和场景,缺少充分的、自然的逻辑,变成叙事链条上突兀的枝节和分叉,由此又导致叙事的推进失去了节奏。总的来说,《流浪苍穹》有着难以消除的“理念先行”的痕迹,似乎是为了表达而叙事,诸多的想法和思考未能完全融于叙事之中,令人惋惜。如果仅从《流浪苍穹》来看,郝景芳驾驭长篇的叙事能力,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她的许多短篇,包括中篇,如《山中问答》《看不见的星球》《繁华中央》《镜子》等,以多变的主题和话语方式展现了她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的叙事视野,而她在这些作品中所实现的对形式和节奏、意境和韵味的把控与营造,也充分说明了一个写作者在叙事上的能力和潜力。

作家以及科幻文学的“捍卫者”塞缪尔·迪兰尼在强调科幻作品相对于“主流文学”的独特性时曾指出,读者对科幻作品的语言的理解和解读,往往与现实世界的逻辑不同,甚至是相悖,因为科幻的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作者所设定的社会规则和逻辑。确实,对我们而言,科幻作品似乎只需要逻辑自洽,便可以摆脱现实的限制而“为所欲为”。这就意味着,相较于其他的创作载体或文学体裁,科幻具有更为广阔也更为自由的书写空间。就如科幻作家、学者吴岩所说的,只有在科幻作品中,语言对可能世界的建构和演绎,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正是科幻作品具有创意性的核心。也许,正是在这种独有的创意性的驱动和引导下,科幻作品才仿佛天然般地表现出了对“上天入地”“起源毁灭”的探索和热情,而我们看到的许多科幻作品,也常常是聚焦于超现实的空间,凌越于现实之困,探讨不可能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郝景芳的科幻写作,就显出了特别的一面。她的科幻,长着一双现实的翅膀,承托的是现实的希望。当她向上看的时候,她立足的是现实的土壤。当她勾画未来世界的时候,她探讨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和人。这样一种扎根于现实性的科幻写作,并不是将科幻缩小到了现实之中——科幻从来也不曾排斥现实、抹杀现实,反而展示出科幻写作空间的丰富与多维。从郝景芳的科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可能世界的构建,不仅是科幻的,也可以是现实的。科幻作品的表现对象,可以是任何可能的不可能的事件和未来,也可以是真实的生活和普通人的内心;可以是宇宙般浩瀚宏观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般具体而微的。这样从虚到实,从实到虚,虚实结合,无所不包,不正体现了科幻空间的广阔无边和无限可能吗?不正展示了科幻作品“发挥最大”的独特优势吗?

事实上,从郝景芳的写作来看,把科幻写作从文学创作中单挑出来,将它同所谓的主流文学做“二元对立”式的划分,既是没有必要的,也常常是有失公允的。且不說文学本身无法也不需要被划分为暗含等级的不同阶层,也不说多种形式的科幻作品在当今的发展程度以及在当下生活中的影响,也不说科幻写作所拥有的广阔空间、可能前景以及如今已经实现的成果和程度,单就作品文本来说,同是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吸引力、影响力以及文学魅力的作品,又凭什么因为表达载体的不同而被区分为“主”和“非主”呢?《流浪苍穹》中洛盈说过这么一句话:“长大了就是想了解话语背后的东西,而不只是话语本身。”对于“长大了的”文学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重要的是难道不是形式所承载的东西,而不是形式的性质吗?当然,认可这一点也意味着,当你写作的时候,不管是创作科幻作品,还是书写所谓的主流文学,对文学性的追求,都是不能越过的首要之务。

上一篇:二年级萤火虫课件下一篇:研究生保研攻略:保研流程及所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