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024-04-18

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通用6篇)

篇1: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论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而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我们,更应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因为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体。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非常崇高的理想,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崇高的理想,他将是不长久的。况且,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为个人理想的形成,确立和实现提供宏大、高远的社会背景和基础条件。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激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我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殷期盼。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是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引下,明确做人的根本,实现崇高的个人理想目标。

(二)在个人理想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也就是要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也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应当树立科学的个人理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有力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三)两者是相统一的,缺一不可

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个人理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违背,就失去了客观地依据,因此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二、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其次,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代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没有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积累,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社会理想是实现个人理想的条件

我国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坚定不移地改变自己,改变中国,我们不仅要牢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还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这便是个人的理想。有一个崇高的社会理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更好的树立我们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引领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勇于创新的精神向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践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可以最有效的改变自己,将中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整合

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2 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违背,就失去了客观地依据,因此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只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个人理想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整个社会才能有更大的提升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改革的力量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物质决定意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需要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三)结合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以是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是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只有结合了多数个人理想的社会理想才会远大,也只有结合了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才会崇高。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实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篇2: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把握好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所谓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未来生活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目标和共同奋斗目标。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社会理想是包含着并反映着个人理想的。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只有祖国强大、富裕,我们每个人才能真正过上稳定、持久的好日子。

其次,社会理想又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建立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如果一个人不顾自身所处时代的召唤,脱离自己所归属的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天马行空,独来独往,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

再次,社会理想要依赖于个人理想的实现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理想是反映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的,没有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的实现,社会理想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总之,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一种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个人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推动着社会共同的理想的早日实现。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一方面要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

另一方面,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矛盾时,个人理想必须服从社会理想,决不能颠倒了两者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步子才越迈越大,路才能越走越宽。

篇3: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在东方文明的语境里,与西方偏向宇宙论的和谐数理概念不同,在古代中国,“和谐”主要是政治概念和人事概念,偏于政治,偏于人生。“和”的本意是唱和、相应,起初与歌唱有关,到了春秋时期,它已成为一个用途广泛、带有哲学意味的概念。“和”就是“和而不同”,亦即不同而不相互妨碍。而“谐”的意思则是相互支持、依赖、制约。“和”强调个体的不同,“谐”强调的是整体的统一。作为哲学概念,“和谐”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承认不同,协调多方面的关系;二是“中”、“适度”,有别于“淫”、“乱”、“不正”。“和谐”源于“和”,是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儒学中,推崇艺术助天子调理天下,强调礼乐文章,所以当“和”的标准被用于艺术自身时,就产生了“中和”之美。孔子对“和”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人的感情和欲望都应合乎分寸,不走极端,这样社会才会和睦、安定。实际上,“和”所涉及的是关系,在众多的关系中,“和”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正确的关系。而这种正确的关系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在诗歌中,它是指思想纯正,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邪,即“过而不正者也”。在音乐中,“和”则是尽善尽美,美与善达到完美的统一。在君子那里,“和”则是“文质彬彬”;在人际关系中,“和”则体现为“仁”的美德,在这里,“仁”所指的就是一种和谐相亲的人际关系。

老庄学派虽不同意礼乐能治天下的观点,但在“何为美、何为艺术”的问题上与儒家有着相似的看法。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之间的关系也由此生。万物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尽管万物间也存在对立与冲突,但它们最为本质的关系却是“和谐”关系。这是因为,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万物才能融成一个整体,也只有在这个和谐体中,万物才能够各安其性命之情,才能够产生、存在,并得到发展。只有和谐,才能够让世间万物生生不已。而在那些对立和冲突的关系中,双方则是都有所损伤的,对它们生命及其发展是一种损害。所以,“和”即是一种“真”,又是一种“善”,更是一种“美”。《老子》十二章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说过度追求感观刺激会导致身心失和。简言之,中和之美就是不要偏激,提倡“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中国传统艺术强调的就是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伦道德的和谐,以及艺术自身的形式架构上的协调与完满。

从文化视角来看,“和谐”不仅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视觉经验需求,它还包括人们对艺术作品及其表现对象存在的内在秩序及道德价值的需求。和谐的感受与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紧密相联,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在多样化甚至矛盾化前提下的协调与稳定,即“和谐”的理想状态——一切和谐都来自离散与冲突的调和与化解,来自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因果呈现。所以,和谐之美成为艺术与社会生活共同追求的理想。

艺术和谐之美的理想追求,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艺术表现中诸视觉元素的结构方式及比例关系是否得当,是否达到某种数理和心理上的和谐与平衡。在西方,和谐显然是指在复数概念或多元结构下,各个单位之间所达成的一种相对平稳和合理的关系,艺术作品在空间体量元素、光色元素、表面肌理元素等配置上的合理性带给人们视觉心理上的和谐与享受。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体现了高度的和谐,据说此图的人体是根据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比例学说绘制的,图中表现的数和比例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而神秘的。在东方,中国传统艺术也十分讲究和谐,强调艺术表现主体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伦道德的和谐,强调艺术形式结构语言的和谐与完满。

人类社会和谐之美的理想,体现在追求国家及地区、民族及种族之间在多样化乃至矛盾化前提之下的协调与稳定。全球化正迅猛发展,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每个文明都需要了解其他文明,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文明不存在优劣,国家无论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所以和谐的社会理想要求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在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国家之间和平共处、避免战争与暴力的条件下,尊重多样性,社会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相互信任,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呵护全人类共同的家园。正如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所言:“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个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而其中的每一个文明都得学习与其他文明共存。”多元和多样性的文化艺术才符合相应的社会形态,多样的繁荣与多样的和谐是健康、发达社会的必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成为当今中国社会追求的理想之境,同时也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理想追寻。

如果把艺术作品的和谐之美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要求,那么艺术的整体发展与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和谐则是宏观层面的要求,艺术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在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内在关系,同时存在着近似的原理。和谐之美的理想要求我们在微观层面的艺术创作与教育传承中,要正视当代多元化和民主化发展的文化语境,以开放的心态和极探索与创造各种艺术风格及思想,摒弃狭隘艺术观念的束缚或旧有的门户帮派观,尊重艺术在文化领域的多种职能和不同的价值;在宏观上则要求我们发挥艺术在沟通社会、传播公众舆论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要尊重艺术在阐发个人生活体验、精神情怀及寻求个体人格理想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社会的和谐,自古就有法律的方式、道德的方式、宗教的方式,也有文化艺术的方式。古代的隐逸画家尽管不问国事,但多数人心态平和——笔墨游戏虽不能登庙堂之高,但至少能起到调节个人心情的作用。在当下社会现实生活中,艺术的创作与呈现,同样成为沟通和凝聚社会的一种途径,是改善现实社会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手段,起到干预和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实际上,在中外社会历史的许多重要时期,艺术在公共领域都曾显现了它良知和正义的角色。究其根本,是因为艺术与社会现实保持着特有的距离,艺术从而能在更为宽阔的隐喻舞台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演绎,也由于艺术在传播方式和过程中呈现的形式魅力和愉悦性,所以它可以在政治、宗教、法律与战争之外,细微深入地作用于社会大众,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实现对狭隘的现实物质与观念世界的超越,使得不同时代的真、善、美理想深入人心,从而有利于建构人类理想的和谐社会,促进艺术自身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岸瑛.《中西和谐考》.《美术观察》, 2005年10期.

[2].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篇4: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要有效地摆脱经济文化发展极端落后的不利局面,要彻底走出“文革”的阴影和实现拨乱反正,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2]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毫不动摇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彻底走出“文革”阴影和实现拨乱反正,真正实现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口号的正式提出,它始自于198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作为一种实践理念,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而这实质上也是改革的逻辑起点。邓小平后来指出:“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4]而作为一种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为了彻底走出“文革”阴影和实现拨乱反正,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文革”后和改革初期真正实现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已经为中国革命的实践所反复证明。近代以来革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没有也不可能形成一场目标明确、旗帜鲜明、措施得当的革命运动。而在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为伟大旗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获得胜利以后,中国革命才算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无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此后所能指望的就是将革命的激情以合乎情理的方式转移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中,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然而,中国革命有着太大的历史惯性,以至于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的相当一段历史时间里,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还有着较强的战争思维,在经济建设上,以前苏联为榜样,全面取消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建设上,强调高度的中央集权;在文化建设上,主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元化,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衡量各种文化价值的唯一标准;在实施策略上,坚持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准革命运动的方式推进经济建设如“大跃进”,以准革命运动的方式推进政治发展如“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这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尽管在建国初期对于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迅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和建设巩固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等,都起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作用,但这毕竟是一种较为“左”的政治导向,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这种发展模式过分注重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取消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忽视了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致使生产力的发展缺乏其应有的动力。实践表明,建国初期以来积聚较为“左”的政治倾向最后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本来指望的是党的最高领导能够迅速纠正“文革”错误,实现拨乱反正,并集中精力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然而华国锋的“两个凡是”,实质上是在继续执行“文革”的错误路线,这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此,要真正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必须进行思想解放,真正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历史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思想解放,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真正实现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及付诸实施,绝对不是邓小平的权宜之计。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并不意味着是任何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都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如果说过去搞革命需要我们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那么,搞建设同样需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然而,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在“文革”时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即便是后来华国锋提出的“两个凡是”,其实质上就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是贯彻而是破坏了毛泽东长期以来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此指出:“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5]在某种程度上,改革开放就是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如果说搞建设也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那么,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经济文化极为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想过和提出的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及方法论为指导,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及时代特征出发,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强调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当今时代,市场机制是一种能够广泛调动个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没有别的理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难题。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6]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7]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8]旗帜是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了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和良好的国际形象;旗帜是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坚定地表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前进方向,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科学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的有效实现,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发展阶段。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不合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作为一面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我们的雄心壮志,而我们的雄心壮志就是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说,“小康社会”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当代中国为之奋斗的重要阶段目标。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对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整体把握和科学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前进方向。在科学社会主义看来,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两个:一是公有制,一是共同富裕。当然,在科学社会主义那里,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前设,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

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然,将社会主义只是理解为纯粹的唯生产力论也是不正确的,因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从来就不是只追求经济的单一发展。事实表明,我国过去在一段时间内,只是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发展;只是注重集体的发展,而忽视了个体的发展;只是注重人的发展,而忽视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危机和社会问题,而这恰恰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意。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囊括了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如果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那么“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10]。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等的有机统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对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整体把握和科学认识。

五、新时期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毫不动摇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只有毫不动摇地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我们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系统地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落实到现实的制度安排之中才能有效地彰显其生机与活力,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12]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其中根本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使各项制度符合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要求,成为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13]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毫不动摇地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毫不动摇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

[1][2][11][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4][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255.373.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6.

[6][7][8][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

篇5: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作者: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16日

编者的话

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景和价值取向,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基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功能、理论特色、基本要求是什么?在新形势下怎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期“本周话题”刊发的3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深刻领会共同理想的基本功能和要求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树立坚定的共同理想,才能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统一的步调和强大的战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共同理想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目标,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有了共同理想,才能使人们认清方向、选准道路,才能使人们胸怀宽广,自觉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诱惑。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引下,我们党牢牢把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党的奋斗目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同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凝聚功能。共同理想是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的精神枢纽,是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把人民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只有靠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亿万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又是团结和凝聚亿万人民的思想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有助于人们达成认识的一致和行动的统一,有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团结稳定。

激励功能。共同理想为人们指明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有效激发社会成员的信心和热情,激励人们自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描绘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蓝图,展现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未来,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给全体中华儿女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获得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才能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要求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动摇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精神支柱,就必然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必将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仅全面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并且在实践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是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共同理想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共同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既能防止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倾向,又能防止否定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错误倾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正是由于坚定不移地坚持了这条基本路线,我们才能从困难中重新奋起,在开拓中不断前进,经受住了国际国内**的严峻考验,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新形势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执笔:王耀中 王宏)

用共同理想凝聚前进的力量

郝立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和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对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应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具有丰富具体的内涵。我们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共同愿景,包含了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的价值诉求,等等。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实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小康社会的生活目标,如国泰民安、民富国强、社会安定、生活殷实、人际和谐、精神充实等;二是实现健全合理的价值诉求,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等;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制度,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为前两方面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理想需要植根于现实,具有在现阶段或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的现实性;另一方面,它又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要有对更高阶段的未来社会的前瞻性表达和目标性诉求,否则就不能引导人民和社会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体现了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整体意志的表达,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同时它不是超然于个人而存在的,而是与社会中的各个成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通过无数个人来表达的,并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得到广泛认同,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公民个人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共同理想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指引方向、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正确的社会理想是指引方向的旗帜,是团结人民的纽带,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在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共同理想的指引下,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引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引方向、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应把培育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宣传和教育同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避免高高在上和口号式的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和传播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现实生活中落地生根。其次,应通过集中教育培训、宣讲、展览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深广大干部群众对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性和科学性的认同,提升干部群众的思想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国情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增强对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再次,应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人类文明的精神追求,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广泛性、感召力、吸引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和实践。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科学把握共同理想的理论特色

西安政治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全体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这一共同理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

远大理想和现实途径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体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就是要建设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党在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同时,也提出了实现这一理想的战略步骤。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更加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强调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因为它既有长远的设计,又有阶段性目标;既有前进的方向,又有行动的步骤,体现了远大理想与现实途径的辩证统一。

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的统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的。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改变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懈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都未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不断失败又重新奋起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的比较和人民的选择中,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对实践进行总结,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凝聚着广泛的社会共识,是集中社会各界智慧力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应看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事业。这就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奋斗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

篇6: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赢得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优势,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共同理想的实现,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关键词】内涵 感召力 长期性 共同理想

经过近30年的代改革和建设,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日益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从社会层面讲,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定阶级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绝大多数人认可的、通过共同奋斗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对未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向往、追求和总体设想,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反映着时代的要求、阶级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赢得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为人类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简而言之,就是实现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世界安宁。具体包括以下五层含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领导者。

第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方面,要坚持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政治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当家作主、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提高的根本保障。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德治国的“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包括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主义“德治”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化力的功能,把提高公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法律和道德才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或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某些危机或**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万古长青。

第五,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支撑,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生态保障。四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意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伟大旗帜。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最有效的思想理论武器,是其他任何“主义”都无法替代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愈益显示出其科学性、合理性,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生命力。也许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我们应感谢“老祖宗”和领袖们,是他们给予我们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是他们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以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理当继承并发扬光大。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赵兴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5,5,20

[5]本书编写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讲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上一篇:灰尘的作用下一篇:申请贫困补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