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主义

2024-05-04

道德理想主义(精选十篇)

道德理想主义 篇1

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底蕴, 厚重的历史为它孕育和培养了许多优秀且极具天赋的作家, 他们的艺术创作享誉世界, 同时也影响着世界, 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拉斯普京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他所关注的是俄罗斯社会变革中民族的道德传承问题, 他的作品主题通常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环境的道德关系。拉斯普京出生在伊尔库斯科州安卡拉河岸的乌斯特-乌塔村, 大学毕业后作为特派记者, 又回到故乡工作多年, 他的足迹遍布了西伯利亚各地, 所以他的作品散发着强烈的西伯利亚气息:葱郁神秘的泰加森林、闪烁奔流的安卡拉河、草木繁茂的原野、偏远古老的村落、勤劳朴实的西伯利亚民众。他常常通过描写周围环境以及作品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向人们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七十年代, 西伯利亚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河流改造工程。这项工程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直到自然灾难发生时, 人们才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继续“随心所欲”地改造大自然, 不能破坏大自然“脆弱”的平衡。但在当时, 只有那些勇敢的、不畏国家强权的人敢于开诚布公地对这种缺少理性的改造提出抗议, 其中就包括作家拉斯普京。小说《告别马焦拉》描写的就是发生在那个年代令人恐怖的事件———人们世代生活的村庄为了修建水电站即将沉没于水下。小说的主人公达莉亚大娘年事已高 (甚至自己都记不清自己多大岁数) , 一生都居住在马焦拉岛, 从未离开半步。当村里人得知村庄马上就要被淹没后, 大多数人———其中多为年轻人———纷纷离开小岛。因此, 当我们看到马焦拉岛时, 小岛已经空了大半, 岛上留下的多是一些至死不愿离开故土的老人, 他们视达莉亚大娘为岛上最英明、最有主见的人, 乐意听取她的意见。达莉亚大娘总是在忙活自己的家务活, 她那忙不完的家务活就像她居住的老屋一样, 几个世纪都不曾改变。达莉亚大娘的性格和她的外貌一样美好, 她的内心始终保持着俄罗斯老一代人优良的传统美德。她铭记父亲的教诲, 怀念、崇敬自己的先祖。她知道, 如果一个人忘记自己的祖先, 不尊敬自己的祖先, 那么他就会失去活着的意义。小说的高潮发生在墓地, 当鲍戈杜勒老爹跑到村里高喊:“有人抢劫墓地了”, 别人还没来得及弄清事情的原委, 达莉亚大娘就和她那些上了年纪的女伴冲到墓地。当看到这些“外来人”准备把拆毁的墓碑、十字架、篱笆抱到一块焚烧时, 老太太们扑向这些壮汉, 骂他们是“魔鬼”、“乌七八糟的东西”。此时, 拉斯普京让我们看到的是, 即使是奉命执行公事的人也会做出可怕的缺德事。让作者不解的是, 难道对于一个人来说, 还有什么地方比教堂和墓地更神圣?既然刻有世代生活在这个岛上的列祖列宗名字的十字架都不能阻止他们的暴行, 那么就不能把这些奉命行事的家伙叫做“人”。当维拉在地上发现自己母亲的照片时, 她向这些壮汉大喊到:“只要我活在这片土地上, 这片土地就是我的, 请不要对它做厚颜无耻、卑鄙下流的事。只有我们闭上眼睛, 你们才能清理地基。”然而, 当所有居民都离开了这个岛, 还用得着清除岛上的东西吗?难道还有什么比让其亲眼目睹亲人的墓地被毁更残忍吗?如果来马焦拉村的人是一些明事理的人, 他们一定会明白这一点, 但他们不是。他们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 而村民却扑向了我们……”由此我们知道, 这些人缺少道德感, 他们不明白墓地对马焦拉村的乡亲来说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他们更不明白守护墓地对乡亲来说是他们留在这个岛上的信念。因为墓地就是他们精神生活和道德的根基, 保护不好墓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的失职。对他们来说, 捍卫自己宗族与祖先的权利尤其重要。他们知道正是有了祖先自己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如何对待他们将决定未来的人们怎样对待我们。”此时的达莉亚大娘正经受着痛苦, 她很珍视自己的根基, 不能容忍传统文化的丢失。达莉亚大娘的孙子安德烈是工业发展的拥护者, 总是试图弄明白科技进步中所有的新鲜事物以及有趣的东西, 他向奶奶讲述建造新电站的必要性, 他并不认为由此淹没马焦拉村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他认为这是为工业发展而做出的必要牺牲。在和奶奶争论时他说:“奶奶, 您因为在岛上居住了一生, 所以什么都没曾见过”, 而奶奶则答到:“我见的是少, 但我经历的多。”达莉亚大娘没有去追赶时代的脚步, 而是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她认真对待每一天, 仔细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正是由此, 她在一生中积累了许多传统道德上美好的东西。如果从道德范畴上来比较达莉亚大娘和她孙子的对话, 我们可以看出她纯朴的道德思想远远胜过孙子安德烈的那些具有现代意义的见解和理想。安德烈是岛上年轻人的代表, 他们无视传统, 不念土地的养育之恩, 对祖先没有什么记忆, 不知道弥足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达莉亚大娘可怜他们, 为这种精神道德上的退化而感到非常不安。毫无疑问, 发展工业对人类来说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让这种进步蹂躏民众的内心和精神世界。

小说中还有一个重要场景:最后搬迁的日子即将来临, 达莉亚大娘知道, 为了清理小岛, 她居住几十年的老屋很快就将被烧毁, 但她仍然决定收拾一下老屋。作者有意识地把这个情节写进小说是因为在俄罗斯人们总是在安葬逝者前为他们打扮打扮。对于达莉亚大娘来说小屋就是一个生命, 不仅她在这里度过了一生, 她的祖先们也曾居住于此。她按照传统习惯, 像每年一样粉刷即将焚毁的房屋, 擦洗了地板和窗户, 哭了整整一夜。拉斯普京试图通过这一情节向我们表明, 旧农村的道德基础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随着农村面貌的改变, 这些传统的道德基础正在消亡, 由此, 作者一直在弘扬的民族精神———诸如博爱、善良、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土地的感情、对传统的珍视、对人生意义的积极理解也即将被抛弃, 这种轻视和遗弃必将导致人们精神道德上的退化, 这种退化不仅给达莉亚大娘带来巨大痛苦, 同时也令作者痛心不已。

小说结尾同样极富象征意义:浓雾笼罩着马焦拉岛和留在岛上的达莉亚大娘一伙人, 好像有意不让人们找到他们。因为达莉亚大娘、西玛大娘和孙子科利亚、鲍戈杜勒老爹和卡捷琳娜不想离开祖先的土地而到别处去生活, 他们决定与岛一起沉入水中。拉斯普京没有给我们描写小岛被水淹没那一瞬间, 也没有给我们讲述人们在浓雾中是否能找到小岛并拯救小岛上的人, 要知道和这些老人一起留在岛上的还有西玛大娘五岁的孙子科利亚。这似乎在告诉人们, 如果发生了那么多无视和遗弃传统道德的事, 这个国家就不会有未来。既然这样, 科利亚在这样一个国家继续生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这个国家还能给他带来什么好东西?又能够教会他什么?最好让他和马焦拉岛以及最后留岛的居民一起沉入水下!要知道他们对故土、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是传统道德的忠实捍卫者, 他们无法容忍国家所做的无度之事。作者在此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担忧, 而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作者之所以将这个小岛称为马焦拉岛的, 是因为俄语中“马焦拉”一词系“母亲”一词的同根词, 可以说, 马焦拉岛就是养育万物的母亲。岛和岛上的居民代表了某些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古老东西, 但这些古老的东西同时又具有母亲般的善良和温暖。尽管小说的结尾看上去很悲壮, 但它却蕴涵着拉斯普京想以此唤醒民众良知的愿望。

道德问题始终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问题, 它将永远贯穿于我们生活中。拉斯普京正是用这些以道德为主题的、具有很强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具有崇高道德理想的作家的焦虑、紧张和痛苦。他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道德理想主义的执着探索与坚定追求, 理解了作家试图拯救道德文化、弘扬道德精神的意图。

摘要:拉斯普京作为俄罗斯当代享誉世界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执着的精神守卫者, 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道德以及人与大自然关系问题的作品。他以一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感及一个作家的人格力量, 借助淳朴的农村人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一个时代道德退化的焦虑与不安, 希望以此唤醒俄罗斯民众沉睡已久的良知。

关键词:道德理想主义,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公民责任感,道德精神,道德文化

参考文献

[1]叶水夫主编《苏联文学史》 (第三卷)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许贤绪《当代苏联小说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3]李明滨、李毓榛主编《苏联当代文学概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吴元迈、张捷编辑《论当代苏联作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先秦礼乐文明与孔孟道德理想主义 篇2

先秦礼乐文明与孔孟道德理想主义

先秦礼乐文明未必催生了春秋战国时期所有思想家的道德理想主义,但孔孟道德理想主义的必要条件却是先秦礼乐文明。正是由于对这一必要条件进行了合法化认同和创造性转换,孔孟比其他先秦诸子对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型文化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作 者:杨海文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275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0(3)分类号:B222.5关键词:先秦礼乐文明 孔子 孟子 道德理想主义

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人生困境 篇3

关键词:《儒林外史》 戏拟 道德理想主义 经典叙事 三顾茅庐

一 引言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及史学著作,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最早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受儒家思想熏陶,使《儒林外史》成为了一部呈现儒林士子百态的百科全书。作者在小说中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手法以及思想的高度在文学史达到了巅峰,是后者难以企及的;而丰富的思想性也恰恰是作者自身思想的体现。作者通过小说《儒林外史》为读者描述了人生领域、学术领域等问题,通过对经典叙事的戏拟化处理,篡绘了道德理想主义图景,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文学作品中的道德理想主义及理想人物的勾画,是作者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体现,依附着一种人生理想,这种道德理想主义的勾画往往会逾越于作者自我或当时环境。小说《儒林外史》中所勾画的一系列道德理想主义及人物,正是吴敬梓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呈现。只有揭开超越于自我与环境图景的面纱,我们才能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吴敬梓凭借道德理想主义的勾画,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其独具匠心的讽刺艺术,为读者们呈现了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士子百态。吴敬梓受儒家思想熏陶,在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较为突显的是道德理想主义。道德理想主义推崇道德至上,尊贤养士的经典叙事是一种精神、气概的体现,这种体现不同于对道德理想主义的憧憬,它是切实存在的,能够使人类的境界得到升华。吴敬梓所突显的是经典叙事的道德理想主义在日渐陷入困境中的現实中慢慢被掩盖了光芒,因此,对道德理想主义进行恰当的滑稽性模仿,能够进一步接进读者与现实的距离。在小说《儒林外史》中,吴敬梓游刃有余地对经典叙事进行滑稽性模仿,也就是戏拟,从而来突显这一宗旨。本文重点分析吴敬梓在小说中对道德理想主义的勾画,主要以尊贤养士经典叙事为核心,从正反两个层面探讨其戏拟运用下的讽刺艺术。

二 《儒林外史》中尊贤养士的经典叙事

1 道德理想主义下的尊贤养士

士阶层没有贵族特权,也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既不属于上层贵族,也不属于下层民众,他们最辉煌的人生理想就是参与社会的管理。尽管士阶层不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却无法摆脱贵族官僚阶级的管制。在下层民众看来,士阶层是体面的读书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终能够挤入上层社会,而在上层贵族看来,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与下层民众不分伯仲,致使士阶层始终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在这种环境下,士阶层不仅要维护自身的尊严而且还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达成“兼济天下”的抱负。早期文化人指出将士称之为师,将君王称之为帝。郭隗曾请燕昭王以师礼尊贤,他提出帝者之臣的实质远远高于王者之臣、霸者之臣,若以趾高气傲的态度来广纳臣子时,所纳之人必定仅仅是只会听从的下人,如果以谦恭下士的态度以礼相待,所纳之人就会是能够做师傅的人才,当有师傅之才来做大臣,那么就能够称王称霸,如此一来,制约君王们礼贤下士的因素就不存在了。起初的尊贤养士所体现的往往是君王的一种姿态,同时也能够维护士阶层的尊严,以换取士阶层的助力与忠心。到秦汉之后的专制体制下,尊贤养士的表演意味就稍有些夸大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就是个典范。在《三国演义》中一些涉及到君臣关系的描写完全符合郭隗提出的观点。如果说三顾茅庐的故事被说成是有故意的表演意味,那么着实会引得满座不悦,这只能表明今人的虚假。

吴敬梓富有远见、敏锐地洞察到了今人的这种虚假,并且将这种趋势表现的捉襟见肘。他在小说《儒林外史》中直接对人物心理进行描写,将尊贤养士的表演意味演绎的十分浓郁。在小说的开头部分,作者就直接形象地描写了时知县拜访王冕的心理。时知县去拜访的是一个乡民,如果降低自己的身份去拜访他定会引得衙役们讥讽嘲笑,不过时知县转念又想到,之前王冕对自己十分敬重,自己也应该以敬重的心态回赠于他人,并且礼贤下士定会在志书上得到赞扬,何乐而不为呢。作者惟妙惟肖地描写出时知县的心理活动,将一个为民父母官要去拜访一个平民时的心理较量刻画得入骨三分。最后,时知县最终决定去拜访王冕,一方面取决于王冕深受危素的赏识,因此,尽管平民王冕卑微,但是师傅危素却尊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去拜访王冕还得到敬贤之名。作者通过对时知县心理变化的直接描写,来深刻地烘托出时知县的动机,以免造成读者的误解。因为《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众所周知,然而,作者笔下的时知县与刘备的天子气质大相径庭,他一个小小的知县如何与这位家喻户晓的大人物相当?作者为了避免读者认为时知县具有脱俗不羁的节操,所以对其心理变化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文中的一句“只因好名,虚修礼貌”又深层扩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引出历史长河中对士阶层礼贤下士经典叙事的质疑。

2 对经典叙事的戏拟

如果说《儒林外史》中的时知县是假道德理想主义,那么娄氏两公子则是对道德理想主义的崇仰者,两者相比之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娄氏两公子“尊贤养士”中所体现的豪爽,正是战国时期信陵君的效仿,而他们对杨执中的三次拜访无疑又是作者特地运用的戏拟手法。在吴敬梓笔下,娄氏两公子虽仰慕古风德智,却也是虚度光阴。在传统的经典叙事中,尊贤养士是为了实现政治目的,如齐桓公礼贤下士五次拜见小臣稷为霸业储蓄人才、战国时期的孟尝君与门下食客同食广招贤士、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曹操光脚迎许攸平天下。在这些大人物的光环之下,小说中的娄氏两公子的尊贤养士黯然失色,其并非与政治相关,仅仅是对古风的仰慕。二娄并不具备识别贤士的眼光,他们所尊养的只是一些牛鬼蛇神般的无耻之尤,这正是一种滑稽的模仿。

作者对娄氏两公子的行径描写,戏拟了经典叙事三顾茅庐。刘备经徐庶推荐三拜诸葛亮才得以相见,一方面是为了考验刘备的诚意,另一方面是为了突显诸葛亮的个人价值,刘备的诚意换来了诸葛亮的“士为知己者死”。而在《儒林外史》的戏拟三顾茅庐中,作者真正做到了滑稽的模仿。杨执中被娄氏两公子所救,却迟迟不登门拜谢,在二娄看来,杨执中是有意养重,而实质却是这个“老阿呆”并不清楚是谁救了自己。刘备首次拜见诸葛亮,所遇之人均是高人,从而来烘托诸葛亮的高高在上,娄氏两公子首次拜见杨执中,所遇之人是一个耳背的老妇人,反衬了杨执中的庸俗;刘备在拜访诸葛亮的途中听到牧童在吟唱诸葛亮的诗,而二娄在拜访杨执中时也遇到一牧童在吟唱杨执中的诗,但是这首诗却并非出自于杨执中之手。这种互辞鲜明地体现了娄氏两公子仰慕古风德智是十足的戏拟,在娄氏两公子的道德理相主义下,上演了这样一场如此滑稽的笑话。作者如此用意在于对求贤者进行辛辣的反讽,同时更是对经典叙事的消解。二娄盲目地崇仰道德理想主义,丧失了对现实人生的基本判断能力。吴敬梓凭借戏拟三顾茅庐描写娄氏两公子,有意与经典叙事唱反调,用俗人取代了英雄,用滑稽取代了庄重,经过重新组合达到了辛辣的讽刺效果。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杨执中荐权勿用的故事情节又不折不扣地戏拟了《三国演义》中的元直走马荐诸葛。权勿用字潜斋,有卧龙之意。作者利用这种互辞为读者揭开了权勿用的面纱,杨执中的荐贤就成为十足的戏拟。之后权勿用荐张铁臂,从而上演了一场“群贤齐聚”。加上杨执中的二儿子杨老六,由九人组成的盛会可以说是群丑跳梁。没有本质性的传承而仅仅是形式下的追随,这种效仿会成为一种滑稽的讽刺。当八位名士聚集在一起时,在两兄弟看来似乎也足以流芳百世。不过当宦成了解了当地人眼中的杨执中与权勿用以及两人为钱财而争执,豪侠张铁臂以“人头会”来骗取钱财之后,娄氏两兄弟也许才真正明白了他们所做的古风德智之事是多么的滑稽,与古人有着天壤之别,从而揭示了娄氏两兄弟所仰慕的尊贤养士在现实人生困境中的虚无。

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假道德理想主义人物,也描写了不折不扣的假侠士如张铁臂、郭孝子等人。张铁臂空有一身好武功,却没有用武功打抱不平,而是将武功做为表演来卖弄。张铁臂标榜义气之牌,取得了娄氏两兄弟的信任,以猪头骗走了两兄弟的五百两银子。可笑的是娄氏兄弟却对张铁臂深信不疑,居然办酒席把他们尊养的“贤士”全都请了去,来满足两人对义气的狂想。然而到最后也不见张铁臂返回,只闻到臭气阵阵,原以为是张铁臂仇人的头首级,打开却看到了一个猪头,二娄这才幡然醒悟,从此不再尊贤养士。小说中的郭孝子遇见了老虎,对这一情节的描述,作者戏拟了《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武松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了凶猛的老虎,而《儒林外史》中郭孝子所遇的老虎竟然被一个不知名的东西的打死,他的好武艺在老虎面前根本没派上用场,作者用这种戏拟讽刺了侠士该有的英雄气概。小说中的小人物杨老六醉酒是作者戏拟《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在整个情節的描写中,作者从大量的醉酒行为戏拟了鲁智深,然而,鲁智深为《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而杨老六却是《儒林外史》中的泼皮无赖,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武侠精神的批判和消解。除了假侠士,作者在小说中也刻画了下些真侠士形象,如萧云仙、凤四老爹等人。这些侠士以豪迈的气概做着无聊的事情,这些不恰当正是道德理想主义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困境的鲜明反衬,从而赋予小说更加浓重的悲剧色彩。

三 结语

《道德经》的理想人格论 篇4

关键词:与道合一,理想人格,无为

《道德经》所阐述的“道”是具有无限的完满性的超验实在, 为万事万物存在和变化的依据, 又是人的行为活动之准则。圣人, 是《道德经》中理想人格的承担者。圣人作为具体的人存在和活动于“道”之中, 与道合一、自然无为是其根本的行为准则。《道德经》以深邃的哲学智慧和深厚的人文情感, 表达了一种与道合一的理想人格。

一、理想人格的根本行为准则——自然无为

国家的存在总是伴随着国家的运作, 人的存在总是和人的行为活动联系在一起, 在国家的运作和人的行为活动这个问题上,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的思想。

关于无为, 存在许多误解。有人片面的理解为无为就是不进行任何作为, 消极的对待国家的治理和人的存在;也有人把无为看作一种故作的策略, 是一种愚民的君人南面之术。究其原因, 在于此类解读者没有把无为放在“道生万物, 万物的运作统一于作为终极实在的整体性的大道”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考察, 不结合整部经典的旨意而片面地从表面字义来理解。

无为和有为分别对应于作为终极实在的包含一切事物及其运作的大道和具体的有差别的事物这两个层次。无为的深意就是要部分性的存在体的活动作为与终极整体的内涵的运作法则相协调, 顺应大道演化的法则, 让“为”的活动消融于永恒唯一的道中, 既已消融于一切, 则是一种物我和谐共振而无不为的“得一”境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得一”背景下提出的无为思想。

第一, 无为的依据是道生万物, 万物的运作变化统一于大道整体之中, 大道本身是自然无为的。“大道氾兮, 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万物受大道的支配但大道并非万物的主宰者, 大道给养万物, 万物终归复于大道。大道生化、作用于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第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在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也就是说, 独立的道是自然而然的, 既唯一则无所谓“为”, “为”总是针对于其他的对象而言的;自然无为的大道却化育了一切的物, 因其无为而达到了无所不为的效果。人属于地, 地属于天, 天属于道, 道属于永恒的无为无不为;故从属于大道的人类也要效法大道, 同于大道, 以自然无为作为行为的准则, 作为统治者的侯王更要守道无为, 使社会万物自化而成。

第二, 从此处来看, 无为要发挥个体存在和整个社会的自为机能, 这种自为机能是一种复归于道的作为, 能够契合大道的自然无为法则。“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损的是自我和整个人类的背离大道运行的感情欲望之类, 至的是同于大道法则的无为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为, 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 人民就自然上轨道;我不扰乱, 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 人民就自然朴实。这里既要求解除统治者的强制性, 又要求激发人民的自发性和社会运行的固有规律。

第三, 无为本身是存在行为之事的, 这种行为之事更应该强调的是因势利导, 对行为之事的结果不应该执著。“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这里直接指明圣人是有积极地行为之事的, 但否认了纷争之事的合理性。“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 作为却是无为, 做事却是无事, 尝味却为无味, 这些作为、做事、尝味都混同于大道运行的大象之中, 所以有时无为、无事、无味的。“万物作而不为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天地之间的万物欣然兴作, 圣人不强作妄为, 而是因势利导、从旁辅助, 让其开展出它自身的丰富内涵。第二章说:“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在第二十九章说“是以圣人无为, 故无败;无执, 故无失。”没有固执自我的为, 也就没有所谓的我的失败;没有自我占据功劳, 也就没有所谓的我失去功劳;一切行为都是辅助造化之必然, 一切行为同于大道, 都是大道的无为而无不为。

二、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

圣人以自然无为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 理想人格的实现由此而展开。我们还可以从身心修养、处世态度和道德情怀这几个方面来解读这种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

第一, 以道为基, 浑厚虚静的身心修养。在《道德经》看来, 纷纭变化的万物统一于大道这个作为终极实在的根基。从作为终极实在的根基来看, 祂是大静的, 也就是说虽然大道内含着的万物风云变幻, 但是大道本身却永不改变, 永远都是其自身而已。从作为具体存在的万物来看, 它们纷纭复杂的变化因为统一于大道而会显现为一种必然性。人通过归根大道而变得浑厚, 通过虚静的修习而知晓万事万物兴作变化的规律, 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复归于这种最高的必然性。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万象, 如果心驰外物、浮躁行事的话, 必然不能够把自己的存在和行为安立在大道这个最根本的基础之上, 从而难以使人的存在和活动、社会的治理变得稳重、完善、长久。只有摒弃纷繁复杂的扰乱, 以道为基, 浑厚稳重, 徐徐渐动, 才能使得人的存在和活动、社会的治理变得稳重、完善、长久。“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心志和眼目轻浮在上, 容易神驰迷恋于纷繁复杂的外界事物, 抵挡不住各种各样的诱惑, 从而使得人的身心变得狂躁不安, 使人的行为背离大道的根本法则。筋骨和腹浑厚稳重在下, 虽然没有显现出来的神智, 但是确实是身体的根本, 蕴含着身体内的生机和活力, 后来道教炼养中首推腹部的下丹田也是类似的道理。纷繁复杂的万物以道为根基, 有耳目心识的人以筋骨和坤腹为根本, 这是一种浑厚化的人格修养。

第二, 辩证灵活, 知止有度, 玄同对待的处世态度。老子洞察事物, 列举了一系列的对立面互存和转化的情形, 有无、长短、高下、虚实、内外、雌雄、黑白、进退、枉直、难易、洼盈、蔽新、多少、张翕、荣辱、先后、得失、强弱、明暗等等, 从中可以捕捉到辩证灵活的处世智慧。进一步说, 对立面是会相互转化的, 要想立于稳当、有成、长久之地, 不招致无端的祸事, 就要在程度上保持“不过”, 时间上学会“知止”。“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有道的人, 方正而不割人, 锐利而不伤人, 直率而不放肆, 光亮而不耀眼。也就是说, 方正、锐利、直率、光明都要保持程度上的合适, 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执持盈满, 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 锐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 无法守藏;富贵却骄横, 自取祸患。功业完成, 含藏收敛, 是合于自然的道理。这里讲的是知止不殆的道理。再进一步说, 从万事万物的层次来看, 事物或状态是有对待的;从终极实在之大道来看, 事物或状态的对待都消解在无极之中, 得一之人的内心也要因此保持一种玄同唯一的态度, 这是一种终极的、安平的、最尊贵的状态。“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大道之中, 没有了外和外界的影响, 没有了纷繁和相争, 和光同尘, 混沌为一, 无有亲疏, 无有利害, 无有贵贱, 这是最尊贵的境界。

第三, 慈爱和善, 利物救人的道德情怀。慈是老子三宝中的第一宝, 也是老子最看重的一宝, 以至于老子说道“夫慈, 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第二十七章又说:“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 常善救物而无弃物。”可见慈爱之心和利物救人之行是理想人格应该具备的品质。万物都由大道化生而来, 都统一于这一个终极实在, 那么万物自然应该得到相互间的爱护和尊重。圣人对众人的慈爱和善是理想人格的重要体现。“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 善人之资。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众人之中有善和不善, 一件事情亦有善和不善, 理想的人格要借鉴“不善”的教训, 要学习“善”的作法, 更要关爱那些不善的人和不善的事, 不能有遗弃之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正像大道包藏涵养万物一样, 圣人关怀保护天下众人, 让众人浑厚纯真, 满足众人自然的愿望。《道德经》的慈爱思想具有普遍的意义, 超越了具体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的限制, 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浑厚的、深情的大慈大爱。

总之, 与道合一的理想人格论是《道德经》人生观的基本论调。《道德经》沿着部分存在和终极性的整体存在相合的路子来探讨国家社会的治理, 探讨人类生命之存在和行动的最终意义, 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文化心态。人类生活行为外表的实事和内在精神真理的最绝对最完整的实践之协调统一是《道德经》人生论的中心旨趣。这种理想的境地,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真正地企及, 但是在纯全人类行为活动与无极者结合, 与终极实在同调, 表现至善的精神生活领域上有其独特而永恒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道德讲堂(爱国主义) 篇5

授课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授课目标:通过对感动中国中的李文波同志的事迹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什么是当代人需要具备的品质,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而具有爱国主义高尚情操的学生。

授课内容:

第一项:唱一首歌曲。

《好人就在身边》

第二项:看一部短片。

观看短片《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短片简介:南沙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象,令许多人非常向往,而他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又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凡是到过南沙的人,都对高温,高盐,高湿的艰苦环境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在别人看来,能在这里呆住几个月就是一种奉献,而李文波不仅待住了,而且一待就是20年,是一名自南沙巡防区组建伊始就参与南沙建设事业的老南沙。

建站守礁初期,海洋气象站观测站的条件相当的简陋,观测保障仪器都是人工操作,办公设施相当简陋。李文波不等不靠,立足现有的装备条件,遇到恶劣天气就二人一组相互保护,确保准时观测。由于措施得力仍然取得了大量准确的观测数据。为祖国奉献了他的青春年华,换来了宝贵的南沙数据。

第三项:颂读一段经典。

内容一: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解读: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内容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解读: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性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会受到祸害而躲开。

内容三: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解读:常常想着国家在危难的时候,自己能够为了国家发奋向前,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第四项:讲一个故事。

南沙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象,令许多人非常向往,而他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又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凡是到过南沙的人,都对高温,高盐,高湿的艰苦环境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在别人看来,能在这里呆住几个月就是一种奉献,而李文波不仅待住了,而且一待就是20年,是一名自南沙巡防区组建伊始就参与南沙建设事业的老南沙。

建站守礁初期,海洋气象站观测站的条件相当的简陋,观测保障仪器都是人工操作,办公设施相当简陋。李文波不等不靠,立足现有的装备条件,遇到恶劣天气就二人一组相互保护,确保准时观测。由于措施得力仍然取得了大量准确的观测数据。为祖国奉献了他的青春年华,换来了宝贵的南沙数据。

第五项:做一番点评。

二十年的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雨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责任比天大。你的心里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同学们更清楚海防事业多么的神圣,能坚守在第一线不曾动摇是多么的可敬,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像李文波同志学习,一心一意为祖国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高贵品质,我们以爱国为荣。

超越道德主义的慈善 篇6

此话怎讲?让我们从巴比晚宴讲起。

“道德主义的鸿门宴”?

2010年9月下旬,世界知名的富豪慈善家盖茨和巴菲特要办一场私人晚宴,与中国富豪们讨论一下慈善文化如何在中华大地上兴盛发达。不成想,食材还没有置办齐,中国的大众和小众媒体一拥而上,活生生把这场晚宴变成了“鸿门宴”。借助媒体的透视,公众们也终于逮着机会,将这场私人盛宴好一通围观。围观的看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劝不劝,其二是裸不裸。

所谓“劝不劝”,就是看盖茨和巴菲特是否动员赴宴的中国富豪们为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也就是“劝捐”。于是,很多中国富豪们担心被“劝捐”,暗中盘算着接到宴会邀请电话之后如何回复,一时间巴比的邀请函成了烫手山芋。有些富豪无意之间将自己的小盘算透露出来,于是围观者一拥而上。其实,“劝捐”甚至“动员捐款”这样的事情在中华大地上本来稀松平常,很多人早已学会了十八般应对招式。但是,面对洋人的“动员”和“劝捐”,这还是件新鲜事。如此一来,巴比晚宴变成了“鸿门宴”,不少受邀者绞尽脑汁想出各种理由不来吃饭。这让主办者始料不及,遂忙不迭地澄清,声称就是吃饭聊天,根本不会“劝捐”。

所谓“裸不裸”,就是中国富豪们到底能捐多少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至少有一位中国富豪(即陈光标)高调宣布“裸捐”,即将自己百分之百的资产捐出来。除他之外,还有一位中国富豪要捐出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资产,另有不少富豪要半裸或三分之一裸,不一而足。当然,还有不少富豪坚决“不裸”,因为在他们看来,利用自己的资产将企业搞好,就是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

无论是“劝不劝”还是“裸不裸”,人们关注的都是中国富豪们该不该慈善以及到底肯拿出多少钱来慈善的问题。当然,这一关注还引发了一系列议题,譬如说:

中国到底有没有乐善好施的传统,难道非要两位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劝说”中国富豪们投身于慈善事业?

中国富豪们究竟是不是为富不仁?

为富且仁的唯一之道是不是响应两位外国慈善家的“劝说”,捐出自己的部分资产,抑或另有他道?

即便中国富豪们慷慨解囊了,这究竟是爱心的真实表现,还是沽名钓誉之举呢?

于是,在中国的大众媒体上,就这些问题,出现了一些有意义的讨论,当然也有情绪化的口水。无论是有意义还是情绪化,这些议论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道德主義。人们热衷谈论的事情,在于富豪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富豪们不捐款或者捐款少,人们就会议论他们是否具有爱心或社会责任感;富豪们捐了款甚至捐款很多乃至到了“全裸”的地步,人们又会议论他们是不是真正出于爱心,抑或是沽名钓誉、别有用心。道德主义的思维,在中华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

然而,在纷纷的议论之中,有两个关涉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反而遭到了忽视。这就是慈善的制度化和专业化。

慈善组织的制度化建设

狭义上讲,慈善是指扶危救难,这一传统在世界上各个民族(自然也包括中华民族)中都是源远流长的。但是,如何让日常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形成完整的制度和组织体系,从而即便在并不危也没有难的平常日子中,也能让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得到顺畅的发展。慈善的制度化和组织化,这才是我们大家特别应该加以关注的事情。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组织载体,包括各类基金会,也包括各类提供专项公益性服务的专业性组织,亦即各种非营利组织。

大家知道,发达国家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组织一样发展壮大。在国际比较的意义上,非营利组织在发达国家发展壮大的程度比公司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前一类组织的不发展程度上更是超过了公司的不发展程度。营利性组织的发展比较容易解释,因为芸芸众生皆为利往,而要想赚钱,开办公司是最为常见的途径。但是,私人资本为何愿意投入到非营利组织之中,这一点需要在理论上加以解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看到某些人为慈善事业而慷慨解囊时,也不免心中纳闷,当解囊人或善款来自国外(境外)时,不少人甚至还疑神疑鬼。

民间非营利组织产生并发展壮大的缘由,西方学者发展出不少系统性的解释。一种解释也具有道德主义色彩,这就是所谓“信仰—责任感理论”。依照这种理论,民间非营利组织之所以产生,无非是其创办者具有利他主义的信仰,或者对于某类事业具有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类理论往往喜欢从宗教文化中寻找信仰或使命感的源泉。毫无疑问,这种理论不仅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力(因为现实世界中很多慈善组织的确由宗教团体兴办),而且还相当贴近常识,尤其是中国人的常识。另外一种解释具有道德怀疑主义色彩,但秉持理性主义的思维,即认定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慈善,尤其是建立慈善组织,是因为如此作为可以获得非物质(金钱)性好处,例如社会关系、声望、政治影响力。学者对于社会关系、声望、政治影响力的关注,甚至发展成为有关“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象征资本”(symbolic capital)和“政治资本”(political capital)的各种理论,成为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基石。可以说,这两类理论的基石都在于探究慈善者的内心深处,议论他们究竟是真有爱心还是沽名钓誉,这同中国式道德主义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媒体围绕着巴比鸿门宴的种种议论,均不脱这两种理论解释的思维框架,只不过中国学者在把对现实世界的分析抽象为理论的能力上,与西方同行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西方世界兴起的第三种理论,这就是新制度主义的解释。依照这种解释,慈善组织创办者个人的动机究竟是利他主义、深怀使命还是渴求“社会资本”,倒是无关紧要的。紧要的事情在于,某些社会通过长期的演化形成了鼓励慈善类事业发展的一整套游戏规则,亦即制度框架,而后来者只不过依照这些制度来行事而已。这种理论在西方属于新秀,诞生于1990年代,目前已经超越了菜鸟阶段,进入到方兴未艾时期。1990年,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迪马吉奥(Paul J. DiMaggio)与德国组织社会学家安海尔(Helmut K. Anheier)合作,在知名的《社会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非营利组织和部门的社会学》,为慈善组织的新制度主义解释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对他们来说,非营利组织理论的发展不仅必须探究其起源和行为,而且必须在组织、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展开制度和行为分析。具体而言,任何行动者(这里考虑的是试图行善之人)在组织形成过程中必定受到既有制度的约束,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无非是制度造就的结果,而具有这种造就效应的制度又受到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的造就。具体而言,在组织层面上,行动者在三种组织类型(即营利性、非营利性和公共组织)中究竟选择哪一种组织形式,无非是一种在明确法律规定下的理性选择问题。在某些行业中,选择非营利性组织对行动者来说更为有利一些,亦即更有助于他们达成其原本设定的目的。组织的创立者究竟如何在这三种形式中作出选择,是一个经验研究的课题。影响行动者作出这一选择的因素大致包括:1. 组织创立者的价值取向;2. 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可能性;3. 获得政府援助的资格条件。

那么,哪些行业更有可能出现更多的非营利组织呢?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经济学理论,可以告诉我们哪些行业更容易出现市场和政府失灵,例如医疗服务、博物馆业、教育、疗养、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等等,因而形成对非营利组织的强有力需求。但是,仅仅从需求方面来考虑问题无法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在某一特定行业内部非营利组织的数量会时多时少,或者会因地而异。因此,供给方面的理论是需要的。组织理论在这方面着力更深,其关注点有三:第一,谁更有可能创办非营利组织?第二,他们在创办非营利组织过程中受到什么制度化因素的制约?第三,造就产生非营利组织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有关的研究显示,中产阶级、专业人士、社会名流和国家都是非营利部门兴起的重要推手,影响这些推手的制度化因素包括具有路径依赖效应的早期决策、公共政策(尤其是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税务政策)和有关公共物品或集体物品的制度化认知。那么,怎样分析国与国之间在非营利部门发展上的差异呢?迪马吉奥和安海尔列举了若干重要的解释因素,包括社会异质性(尤其在宗教、种族和意识形态方面)、对于价值理性(相对工具理性)的重视程度、历史偶然性、部门间(尤其是非营利和营利部门之间、非营利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政体结构。

以迪马吉奥为领军人物的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有一个重要特色,即其方法论以整体主义而不是个体主义为特色,亦即试图就所解释的对象挖掘出一整套解释因素。说白了,就是追求“全面”。但是,如果我们秉持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关注某一特定的解释因素,例如国家的作用,或许能够更加清晰地进入问题的实质性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国家的作用”再进一步限定为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设定了何种制度。

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与发达国家有显著的差别。在所有发达国家,就各类组织的建立,国家设定了一套可以自由切换的制度框架。具体来说,无论要开展何种事业,无论来自官方还是来自民间,行动者(或出资人)在建立组织时,首先注册为公司。之后,如果某些组织能够证明自己满足国家规定的一些条件,主要是运营收益不分红和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属于特定的“公益性”范围,这些组织就可以获得税务优惠,成为非营利组织。至于哪个国家机构来认定这些条件是否符合,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制度安排。譬如说,在美国,这一职能由税务局来行使,而在英国则由一个专门的国家机构“慈善委员会”来行使。在这样的制度架构中,任何人只要有意愿、有能力,均能创办属于自己的非营利性组织,自然也可以吸收社会各界的慈善捐款。

然而,在中国,情形完全不同。首先,在各个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中,公立组织均占据主宰甚至垄断地位,公立组织还以行政化的等级体系组织起来。其次,民间的非营利组织要想建立,必须先找到一个婆婆,即所谓“挂靠组织”,接受其行政管理,而这类“挂靠组织”必须是国有单位(亦即公立组织)。由于公共管理体系的行政化特色,众多民间自发产生的社会公益性组织便无法在神州大地降生。李连杰的壹基金已经活蹦乱跳多少年了,居然还没有一个合法的出生证。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出现在基金会这一个领域。例如,即便有不少中国富豪有兴办各种非营利性私立学校或私立医院的意愿,但突破行政化的障碍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毫无疑问,这样的制度架构是“计划经济”的遗产。在30多年前,计划经济又被称为“鸟笼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经济单位均受制于国家经济计划以及经济行政管理官僚机构的制约,只能在“鸟笼”中扇扇翅膀。但是,即便如此,当时经济单位所处的“鸟笼”一般还是较大的。可是,在今天,所有民间的非营利组织必须挂靠在一个个具体的国有单位之下,受到挂靠单位的管理。可以说,与当初的经济组织相比,当今社会组织所处的“鸟笼”要小得多。当然,我们不排除某些挂靠单位是大宅门,其领导也具有《大宅门》中七爷那样的战略眼光、领导才能、爱国热忱和社会责任感。但是,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或者更广泛地说,整个社会发展,要受限于各类国有宅门的多寡,受制于国有宅门的大小,受影响于大小国有宅门中各位“爷”的个人品质。这样的“鸟笼社会”,远比当年的“鸟笼经济”,更具有束缚力和压抑性。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源,或者说“中国模式”的基石,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打破“鸟笼经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亦即中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严重滞后的格局,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鸟笼社会”的存在。

因此,就中国的慈善事业而言,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走出道德主義“鸿门宴”,把关注的目光从中国富豪的裸与不裸,稍微转移到制度建设的行与不行。

慈善事业的专业化

慈善的专业化则是另一个大问题。中国富豪并不乏乐善好施之人,但是很多人并不相信现有的慈善组织,尤其不相信行政化、官僚化的公立社会服务机构。因此,他们不愿意将善款交给这样的组织。他们宁可放下自己的商业专长,亲自投身于慈善活动,甚至自行设立无法顺利降生的慈善组织。专业化的发展不足必定导致公益教育的发展不足。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中国非营利部门的行政化和国有化有关。当公立机构在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处于主宰甚至垄断地位时,良性竞争必然缺失,专业化也就无从良性发展。

实际上,专业化是制度化的必然产物。其实,无论何种事业,只要其制度架构高度成熟,那么专业化必定能促进这项事业的大发展。大家都知道,如果人人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的社会才能兴旺发达。这样的常识说起来谁都认同,但在中国,很多常识就是不能转化为现实。近来,李连杰等大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大力呼吁,中国公益的未来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专业的公益培训和教育体系,只有专业化的人才才能带领中国公益事业走向可持续性发展。这些呼吁本身就证明,慈善事业的专业化在中国还远没有上路。

除了现行行政化的社会体制之外,在中国普遍盛行的道德主义思维定势,抑制了慈善事业的专业化发展。例如,很多人极为偏执地认定,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们就应该“奉献”,说白了,就是不能拿高薪。白衣天使要365天都当天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好365天都当义工。很多人认同专业化并大声呼吁专业化,但是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绝大多数专业人士唯有在能够获得与其市场价值相称的待遇时方能提供与其专业能力相称的服务。说白了,专业人士是要挣钱的。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无论这些大学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是要拿高薪的。医生更是如此,而且其平均收入远远高于大学教授。要想获得良好的服务,必须仰赖高水平的专业人士,而要想让高水平的专业人士源源不断地涌现,那就必须建立一种社会制度,使他们能够以体面的方式赚取与其能力培养所付出的成本以及其能力的稀缺程度相适应的收入。与之相对应,很多社会公益性组织也是要收费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非营利组织的权威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教授曾经发现,在诸多国家中,非营利性组织的最主要收入来源是收费,其次是来自政府的合同款或补贴,再次才是捐款,其比重也就一成多一点儿。如果指望主要依靠国家补贴或者社会捐款,社会公益事业恐怕就无法取得应有的发展。

既然这样,很多所谓“社会公益事业”走向市场化甚至产业化,也就毫不稀奇。实际上,非营利组织本身之间的竞争,同营利性组织之间的市场竞争并无二致。换言之,市场机制的存在和运行,在所谓“非营利经济”中是完全正常的;在不少领域中,非营利组织甚至也同营利性组织展开市场竞争。近年来,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非营利性组织开始聘用在这个部门原本极为少见的MBA毕业生,而一些商学院也专门面向非营利性组织开设MBA课程。非营利性组织招聘公司中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常态。

然而,在中国,当人们不加分析地将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当成“过街老鼠”进行批判的时候,慈善事业的专业化以及非营利性组织间正常的市场竞争也就随着“伪市场化”的脏水被泼掉了。当一个社会的道德主义口水将有关真伪市场化的分析都淹没之时,必然的结果就是社会公益领域中去行政化努力的日益孱弱,行政化趋势的日渐强化乃至泛滥,最终掉入“行政性商业化”的泥潭。很多宣称自己具有公益性的公立机构,不论是在医疗、教育还是其他社会服务领域,其典型的行为就是政府的钱也要,市场的钱也捞。当这类公立机构的垄断性将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生存空间挤压到很小的地步时,无论是心怀某种使命的专业人士,还是富豪们的爱心善款,都无法找到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场所。

因此,中国慈善事业要发展,必须超越道德主义。

道德理想主义 篇7

一、道德的概念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 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既然属于上层建筑理所当然是产生于上层建筑, 当然是自上而下。社会风气好转确实要从上层建筑抓起。比如:一个老农民与一位国家官员都应该讲勤俭节约, 但是一个老家民一辈子再浪费也浪费不了几斤几两, 但是一名官员的不正确的决策可能会是成千上万的损失。道理其实就像这个例子一样简单, 道德是大家的事情, 但要从社会的精英、楷模做起。在学校当然要从校领导、老师、学生干部做起。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共产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树立大家学习的榜样, 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二、“道德历史起源”的不同观点反映出大学生道德现象的思想根源

人类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一是神启论;二是天赋论;三是情感欲望论;四是动物本能论;五是不可知论。

第一种“神启论”是客观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观点。比如, “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论语宪问》。董仲舒谈到“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这种观点认为道德起源于“天”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外在绝对观念的产物。基督教《旧约》中的摩西十诫, 被说成是上帝耶和华对摩西的启示, 并通过摩西向教民宣讲教规和道德禁律。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 (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比如, 有的学生认为道德是神的意思, 神是不存在的, 道德也是虚无的, 进而会得出道德无用论。相反也有的同学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认为神是存在的, 也走入的一种有神论的误区。

第二种“天赋论”观点认为美德是人类的天赋, 与生俱来。道德起源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良知良能”、“善良意志”。代表人物有先秦的孟子、明朝的王守仁, 德国的康德。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 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 善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为转移的内在机能, 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持有这种观点学生会出现防范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极弱。他们始终认为人性本善, 只要自己不去伤害别人, 别人也就不会伤害自己, 这样就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导致很多的校园案件的发生。

第三种观点“情感欲望论”从唯物主义出发, 从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需要分析道德的起源。代表人物从英国的洛克、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到德国的费尔巴哈。这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善:就是能增加我们快乐或减少我们痛苦的东西。所谓的恶:就是能增加我们痛苦而减少我们快乐的东西。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 人是有感觉的动物, 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 就是自利、自爱, 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 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先秦时代的商鞅、韩非子都认为, 法律和礼义的产生就是为了规范和制约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没有快乐感与不快乐感的起方, 就不会有善与恶的区别。“肉体感受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自利心”与“自爱心”是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凡使人快乐的就是道德的, 否则是不道德的。这种观点也恰恰是部分大学生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人生观形成的思想根源。他们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 快乐就是道德, 自利、自爱就是先从个人出发, 先自己后别人, 而这一切的享乐都离不开金钱, 自然就产生了金钱至上的人生观。

第四种观点“动物本能论”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 人类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 “道德观念, 原本发生于社会本能”。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证明人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都来自动物界, 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动物的合群性。道德现象并不只存在于人类, 动物界的道德现象很多。如:密蜂、蚂蚁、狼、大象、狗。人类的道德现象与动物的道德现象应当同属于生物进化的结果。持有这种观点学生认为道德就是人的本能, 那么人的本能活动都是正常的, 所以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男男女女的大学生, 不注重恋爱中的道德, 校园里公共场合搂搂抱抱、公开亲吻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 而这些当事人本人可能认为既然是本能的活动没什么不正常的, 爱情就是性爱这样的错误的婚恋观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第五种观点“不可知论”认为道德起源不可能搞清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道德是没有客观根据的, 所以根本就无须讲道德。这正是道德起源不可知论的错误想法的表现。

上述观点都是非科学的, 也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 成为当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的有关道德困惑的思想根源。这些观点的错误之处是: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 把道德神秘化。这些观点虽然内容不同、性质有别, 并且包含着某种历史和认识的价值, 但都离开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去考察和研究道德现象, 在道德的起源问题上都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对现实的许多道德问题也无法解释。当然, 在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除了要指出以上观点的这些错误所在, 还必须要讲清正确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让他们从中受到启示并指引其言行。

三、正确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在道德教育中应用

(一) 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前提条件。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 是生产活动。最初的人类社会, 在恶劣环境中与大自然抗争。群体的劳动生活必然彼此交往, 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 这些正是道德的萌芽。劳动为人类作为道德主体创造了条件。没有劳动, 就没有人类, 没有人类就没有道德可言。我们在生活也会发现跟一个不劳动的人讲道德会很困难, 这是因为不劳动的人没法知道讲道德的意义。劳动是道德的前提, 所以要教育学生牢记八荣八耻, “以不劳而获为耻”。也要牢记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创造了道德需要, 劳动是道德产生发展的动力。

(二)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起源的主观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 促进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是道德形成的关键。人类社会分工的第一次:男女分工促成了原始社会出现 (原始社会的道德从男女有别的羞耻之心开始) 。人类第二次农业与畜牧业社会分工催生了奴隶社会及道德体系;人类社会分工的第三次是商业的分离导致了资本主义及道德体系的形成。分工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分工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自私自利的竞争, 所以要教育学生学会在分工中合作的理念, 要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竞争是最好的合作、合作是最好的竞争的理念。同学之间的关系普遍感到紧张和不安, 对道德的发展表示担心和忧虑, 这些问题在认清了道德起源的主观条件基础上,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前提下, 才会迎刃而解。

(三)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

人类只有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才需要有道德规范来调节这种关系。有了学校才有师生之间的道德;有了单位才会有职业道德需要遵守;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才会有社会主义的道德, 否则“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要教育学生讲道德是相互的事情, 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是非常荒唐的。讲道德要从每个人做起, 从自我做起, 提高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总之, 神启论、天赋论、感觉欲望论、生物进化论、不可知论的错误与片面之处, 正是校大学生道德生活扑朔迷离、难以把握的思想根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科学的道德起源论的分析来充实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发掘其现代性, 不失为改善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又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夏伟东.略论道德的本质[J].哲学研究, 1986

道德理想主义 篇8

一、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 农村发展是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 然而政治、文化、道德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反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个方面, 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农村,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良好的乡风民风、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决策管理、健全的法制基础是保持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前提。

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民的自立自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求知意识、时效意识都得到增强, 然而转型期也带来了农村新旧问题的交织冲撞, 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社会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各种亚文化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 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 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一) 信仰流失

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一股“信教热”。各种地下宗教、邪教力量和民间迷信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 一些地方农村兴起寺庙“修建热”和农民“信教热”, 正在出现一种“信仰流失”。针对河北 (闵淑范、韩松青, 2002;傅国钧, 2002) 的调查表明, 农村地下宗教活动滋生, 封建迷信活动是当前一个带有倾向性的社会现象。地下宗教、邪教力量和民间迷信只是我国农村“信仰流失”的一种, 属于普化宗教的范围, 而相对普化宗教, 制度宗教也是“信仰流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仅以基督教为例, 在国家正规宗教部门所统计的2000万宗教信仰人数之外, 还存在大量的数以亿计的信仰人数, 农村信仰流失规模很大。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 也说明了我国农村的文化产品供给贫乏, 与庞大的农村文化需求相比, 目前中央政府对农村的文化公共产品投入还属杯水车薪。

(二) 精神贫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精神文化生活中, 然而他们的思想观念、角色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却无实质性的改变, 精神贫困是农民的一种生存状态。精神贫困是“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 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 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 但是精神文化水平及精神状态却没有出现相应的跟进或提升, 各种社会文化性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如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精神文化生活等, 农民的精神生活陷入虚无状态, 只能靠打麻将、买码等消磨时光、寻求刺激。这种思想境界低下、道德意识缺失、文明素养滑坡、价值观念陈旧的现象大量存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村的非组织化和农村自身缺少外来信息的有效流入, 农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缺乏。

(三) 道德失范

在社会转型期, 传统的村庄成员之间那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淡化, 村庄成员之间的角色行为、思维方式、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村庄成员之间交往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越发浓厚, 心理交往距离扩大。在家庭内部, 代际“观念沟”的存在使得代际之间的交流无法正常实现, 农民家庭关系日益理性化, 孝道衰落,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 公共生活日益萎缩, 公共舆论日趋无力, 传统的家族伦理已经不能发生作用, 集体主义伦理也退出历史舞台。生态伦理意识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也严重削弱, 在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的驱动下, 许多农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 滥砍滥伐、乱捕乱杀、乱排乱放, 滥用农药, 致使农村生态伦理道德水平下降, 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农民诚信缺失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农副产品中掺假现象屡见不鲜, 在蔬菜生长期使用违禁农药, 在家畜、家禽生长期喂催肥剂, 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并直接损害了他人利益。农民骗贷、欠贷现象也较为普遍。农村道德失范的出现是由于“经济利益”成为村庄逻辑的普遍核心, 伦理道德已不能满足农民对物质利益的需求。

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思路探讨

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 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保证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 创造乡风文明认同平台, 建构主流道德秩序, 保持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建立民主管理的社会环境, 需要诸多因素的共同努力。

(一) 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保持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人们的道德观念, 归根到底, 由他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一般来说, 有什么样的经济地位和什么样的利益关系, 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农民的道德素质、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因此, 现阶段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就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正如温家宝总理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道德对社会发展还有其相对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道德的变化、道德意识的发展往往同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 道德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经济关系的变化, 但有时又可以成为经济关系变革的先导。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提高, 思想道德水平却没有出现相应的跟进或提升, 这需要注意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理性,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保持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二) 办好农村教育, 繁荣农村文化,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农民群众, 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三) 提高生态伦理观念,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

生态伦理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农村新一轮经济改革中, 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把环境教育纳入农民教育体系, 强化农民生态环境道德观念, 理性控制各种欲望和行为, 有节制地开发和消费自然资源, 推进生态伦理建设的法治化, 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用电、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困难。为农民参与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活, 提供公共的空间。注重村风民风建设,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增加农民的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

(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党,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 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作风。江泽民同志指出:“搞好农村党组织建设,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基础一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 言行一致, 廉洁自律, 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为群众做出榜样。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还要善于从农民群众中去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 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 让广大农民群众从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民是农村的主人, 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以农民为本”, 倾听他们的意见, 吸引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参与民主管理和文化活动。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转变思想教育观念, 采取多种教育、多渠道教育的教育方式。只有切实为广大农民理解和支持, 才能增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鲜活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因此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就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选择适宜载体, 开辟多种途径, 探索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符合他们审美心理和当地文化习俗的方式方法, 因地制宜, 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EB/OL].http://active.zgjrw.com/News/20081020/ruraleconomics/684917847300.html, 2008-10-20.

[2]、闵淑范, 韩松青.唐山市宗教基本状况及发展态势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 (4) .

[3]、傅国钧.基督教发展问题的典型调查与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刊, 2002 (4) .

[4]、博议“两会” (六) :向文化部部长提问[EB/OL].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91004481, 2009-03-06.

[5]、余德华.论精神贫困[M].哲学研究, 2002 (12) .

[6]、温家宝.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20/content_4204867.htm, 2006-02-20.

道德理想主义 篇9

基层干部的生态道德责任建设强调在人与自然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 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最佳组合, 求得一种互动平衡。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 发挥政治优势, 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的生态道德责任建设,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基层干部生态道德责任建设的现状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态道德正是全球环境资源恶化并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实的反映, 是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想得到耕地, 把森林都砍完了, 但是他们梦想不到的是,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当前,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退化, 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是广大村民们一方面在享受着社会生产力和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的恩惠, 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忍受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引起的资源消耗、生存环境恶化的苦果。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步伐的加快, 这种破坏正以空前的规模和强度进行着, 使农村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

在生态危机面前, 许多基层干部开始清醒并行动起来, 开始运用各种手段限制和惩罚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 以拯救共同的家园。但是, 基层干部生态道德缺失, 责任不明确, 管理不到位, 实施方案没有落到实处。我国各级党政干部的生态道德水平不高。究其原因, 一是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 缺少专门的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也很少有这方面知识的渗透。二是现代各类传播媒体虽然传播了大量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与信息, 但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即便是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 也往往是偏重于政治思想、组织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 而对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关注不够, 更没有把这方面的教育提升到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所以, 农村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解决, 不仅仅是技术、法制的问题, 更是伦理道德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真正明确, 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在看到生态道德缺失同时, 也必须清楚地看到, 当今社会已经把教育广大干部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放到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位置。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的生态道德建设, 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已经是新农村建设中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提倡将生态道德融入基层干部的道德教育中, 唤醒广大农民的生态道德良知, 弘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保护共同的家园。

二、基层干部生态道德责任建设的基本内容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会长陈寿朋教授说:“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质上也是文化的危机,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生态道德缺失是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生态危机呼唤生态道德建设。”基层干部的生态道德责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加大力度来完善这项工程。

1、树立“人类的一切活动要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的生态哲学文化观

生态哲学文化的主要思想是:在世界观上, 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方法论上, 它强调用系统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价值观上, 它追求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基层干部在实践中, 坚持生态文化为指导, 牢固确立“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观。将人的道德修养从“尽人之情”扩展到“尽物之情”, 从人类社会扩展到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 使异化了的人性复归到位。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文化观

生态伦理文化扬弃地接受传统伦理学思想, 强调人对自然界也有道德责任, 其行为也受道德规范约束。有的新农村从90年代初开始, 在村干部的引导下, 成立了基层“环保委员会”, 对引进的项目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 这都体现了生态伦理文化的要求。

3、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 生态就是财富”的生态经济观

生态经济观, 是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 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 要求人们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并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它面向市场的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4、树立“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生态美学文化观

生态美学文化崇尚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美、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美。正是在生态美学文化的指导下, 有些新农村前瞻性地发展了观光农业。伴随着观光农业发展起来的还有具有农村特色的建筑业、农作物的会展业、生态科普教育业。因此, 生态文化观的指导作用贯穿于农业、农村发展, 同时也贯穿于现代城市建设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生态立村将成为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目标, 它赋予了农业、农村建设的新内容。实践中, 我们要真抓实干, 扎实推进生态村建设, 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加深领会、不断实践, 弘扬生态文化观。

5、树立“构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科技文化观

生态科技文化观是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反思之后的科技理念生态化转向。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角度出发, 研究技术的发明、更新及应用。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因而, 领导干部应当避免把科技当成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武器”。要引导科技人员为优化生态系统提供智力支撑, 积极预防科技应用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同时, 基层干部在建立科技评价体系时, 避免从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评价科技的优劣, 而应从生态、人文、美学等各方面建立合理的科技价值体系, 引导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发展。要加强对科技生态后果的监理调控, 把科技活动置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之下。

6、树立“保护环境, 教育为本”的生态道德教育文化观

生态道德教育是整个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领导干部生态道德教育尤为重要。生态道德教育旨在传播各种生态知识, 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 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修养。基层干部要加大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推广生态道德的力度, 让百姓心中筑起保护生态的绿色屏障,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加强生态道德能力培养, 也是基层干部生态道德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生态道德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超越自身功利而履行人类义务、实践较高意旨的本领及心理素养。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能力, 也就是注重培养领导干部的自我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 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履行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本领。

三、基层干部生态道德责任建设的路径

选择什么样的建设路径将关系到生态道德建设的效果。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建设的规律和农村的实际, 基层干部生态道德责任建设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施:

1、利用农村学校平台进行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全面终身教育,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加强对干部的生态道德教育, 要注意农村学校教育平台的利用。一方面在基层干部的学历进修中, 专门开设生态环境知识的课程。另一方面特别要充分运用党校、干校、进修学校这些阵地, 组织对他们进行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知识、理论及政策、法规的专门培训。通过教育与培训, 促进基层干部树立新型的人口观、资源观及环境观, 使他们意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增强他们对生态家园保护的道德责任, 自觉约束有悖于生态良性发展的不良行为, 逐步提高生态道德意识, 逐渐形成与之相关的生态道德责任感, 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从而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

2、法律规范

对基层干部进行生态道德责任建设, 提升他们的生态伦理素养, 需要法律这种特殊道德规范的外在推力, 才能内化为他们的生态意识、情感、意志与行为。就目前而言, 利用农村村委会平台进行建设。农村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 特别要把《宪法》、《环境保护法》及《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系列单行法规落到实处,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只有这样, 才能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领导干部内在的生态道德良心和生态道德责任, 从而增强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3、制度约束

制度是基层干部从政行为的基本规范, 也是促进他们形成生态道德素养的外在动力。实行绿色GDP制度, 即农村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发展, 而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全面发展, 是科学的发展, 可持续的发展;完善基层干部的考核、评价制度, 把生态环境保护的业绩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基层干部考核体系, 并形成制度加以落实。逐步引导基层干部转变发展理念, 从根本上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观;健全监督机制, 各乡镇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举报、听证、投诉等监督制度, 切实履行环保监督责任, 认真审视基层干部做出的重大决策及其公共事务管理是否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 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对于基层干部的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行政行为, 应鼓励群众进行举报与投诉, 并由各地的权威部门举行听证会, 鞭鞑有悖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行为, 督促他们形成融生态道德于其中的行政理念及科学决策, 真正做到“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4、舆论宣传

社会舆论是道德调节的重要手段。有人说, 现在的干部一怕纪检监察部门找上门, 二怕新闻媒体骂死人。近几年,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社会经纬》等栏目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功能, 大树保护生态环境正面典型, 大批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 既给当地的一些干部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也在全社会造就了一种扬善惩恶的舆论氛围, 给其它地方的一些干部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 有助于他们明确生态责任, 形成生态良心, 把作为外在约束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在的、持久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 进而又外化为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

5、榜样示范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对人们具有引导作用、激励作用和示范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产生了许多动人而典型的人和事, 对这些人和事要进行挖掘、整理、加工, 并在基层干部中加以广泛宣传, 努力弘扬。

总之, 生态道德责任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生态道德责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加强基层干部的生态道德责任建设, 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态伦理素养, 增强他们保护资源、环境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 自觉抵制急功近利、破坏自然的从政行为,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给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从政答卷。

摘要:基层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基层干部的生态道德责任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基层干部,生态道德,责任建设

参考文献

[1]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2]廖福森:《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年。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1、2、3卷) , 人民出版社, 2006年。

[4]舒福才:《生态德育论》, 广西社会科学, 2003, (2) 。

[5]周苏娥:《加强党政干部的生态道德建设》, 《社科纵横》, 2005, (3) 。

[6]王秀荣、赵炳元:《节约资源, 建设节约型社会》, 《理论视野》, 2006, (1) 。

[7]周谷平、朱绍英:《重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教育研究》, 2001, (11) 。

道德理想主义 篇10

一、人格与道德人格

人格源于拉丁文“persona”一词, 原意是“脸谱”即舞台上演员的面具, 后演变为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显现的行为或真实的自我, 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素养的总和。从伦理角度看, 一般是指人的价值和尊严, 即:道德人格, 个体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道德人格支配并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东西方国家对人格一词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比较多的是从心理学“人格化”的层面诠释其词义, 在中国有着很深厚的关于人的本性和人伦的理论基础, 也有与人格相近的人品、为人、品格等词, 所以对人格一词的吸纳与解释多被赋予与道德有关的意义, 主要指人的道德水准与道德理想境界。道德人格是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 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之间既有密切的种属关系, 又有内涵上的程度差别和外延上的范围不同。从内涵上看, 道德人格突破了人格内涵的一般层面, 专注于对人格的道德内涵深入剖析;从外延上看, 人格涵盖的层面广泛, 有伦理、心理、法律、政治等方面。也就是说, 人人都有一般意义上的人格, 这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二、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

所谓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是指个体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面貌, 是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的范式和道德品质的境界。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而道德人格是大学生素质的集中体现。德国社会学家R.贝伦特提出:现代人应该是自觉的人、成熟的人、有创造精神的人、能掌握技能的人、能动的人、积极向上的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人的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自尊、自爱、自强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基本内容。自尊是指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我, 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摆正自我位置;自爱就是要以良好的道德行为维护大学生的声誉, 谦虚谨慎, 彬彬有礼;自强就是要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有创新精神, 奋发图强, 有恒心有勇气, 为了目标勇往直前。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 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 这种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大学生要自觉加强爱国主义修养, 使之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完成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庄严使命。

热爱真理、崇尚真理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特征。热爱真理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崇高人格与勇敢、智慧、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等美德紧密相联,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把追求真理作为人生乐趣, 更要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坚定的信念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核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 对人生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理想信念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奋斗目标、前进动力、政治方向和精神支柱。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

在当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传统的道德人格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 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大学生也不例外, 虽然这些变化促进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更新和完善, 有助于他们形成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积极参与等积极意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当今大学生生存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构建, 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模糊, 缺乏集体和团队意识;责任感薄弱, 缺乏公共道德意识;政治态度功利, 把“评优”“入党”当成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学习作风浮躁, 缺乏勤奋吃苦精神, 注重包装, 轻视深造;自我控制力差, 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不能自律。还有极个别大学生道德人格扭曲, 发生了触目惊心的杀害同学、甚至杀害父母与老师的事件。这些虽然是个别事件, 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不可否认这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堕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途径和方法

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负担。作为高等教育机构, 大学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 更要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学生关爱自己, 关爱他人, 关爱社会。除此之外,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也迫在眉睫。大学生个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意识地将自己培养成为乐观而充满爱心的人, 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首先, 大学生要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提高道德认识, 重视道德知识和道德原则的规范的学习, 不断提高善恶判断能力, 形成正确的善恶观念和道德认识, 为理想道德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不断陶冶道德情操, 增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感恩心、义务感、名誉感、自尊感, 消除仇恨心、嫉妒心、自卑感, 激发道德需求和欲望, 形成道德信念。大学生还要不断锤炼自己的道德意志,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在道德实践中自觉地磨炼自己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道德价值,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是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当道德习惯得到巩固和强化, 转化为人们的内在需要时, 道德行为就会完全成为其性格中的固定要素, 道德人格便形成了。

其次, 勤于实践也是道德修养中最重要的环节。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只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在改造客观世界和具体的行为实践中严格解剖自己, 认识自己的不足与缺点, 从而促使自己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 克服各种消极影响, 培养日臻完善的思想品质和情操。要坚持知行统一, 言行一致, 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同时善于总结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理性认识社会, 培养优良的品质, 塑造高尚的人格。

上一篇:打开孩子的心灵窗口下一篇:高三生物实验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