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2024-04-12

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共8篇)

篇1: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也是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阐述,我们可以领会到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而编造出来的幻想,是掩蔽显示关系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从批判鲍威尔、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教育来代替革命实践的幻想出发,由此批判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整个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包括:一:社会存在是一切意识形态和观念的基础和来源。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史,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二: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生活过程的反映.也是完全独立的。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中。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独立的历史。一定的意识形态一定与当时的工业关系和交往关系有必然的联系.思辨的唯心主义者热衷于脱离现实生活来讨论精神或宗教自身的发展.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四:意识形态具有滞后性。它落后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五:意识形态具有隐蔽性。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总是歪曲人类史。我们需要真正的认识历史,就需要看到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即社会存在。所以我们必须确立历史辩证法的观念。六:意识形态将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终结。而破解这种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处理是革命实践。无产阶级是革命实践的主体。只有革命实践活动才能摧毁意识形态的基础,并且扬弃意识形态的本身。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上,理论批判是重要的,这种批判必须立足于现实。因此,无产阶级是一种阶级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是是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深刻性的 变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无疑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学说,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的。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发现,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人类社会以及历史做出科学合理地说明,他在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了某种“哥白尼式的转折”,从而为我们认识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的实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两次转变。这种转变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哲学领域革命变革实现的过程。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这个过程转变完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以论战形式出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并且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意识形态在当时社会现状主要用来表达被颠倒了的虚假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思辨哲学神秘化,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颠倒性,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曾经指出能够根据许多特征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区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很多观点是第一次被确立或论述。比如说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并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并且完成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德意志意识形态》最根本的特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讲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后指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要完成这一目标首先要把国家问题还原为市民社会,完成对市民社会的革命批判,否则将会被经济

唯物主义吞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科学解剖的突破。《德意志意识形态》让人们了解社会全部结构和历史过程,详细讲解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全部观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分析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关系的揭示也是第一次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论证。总体上说,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形成, 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质已经具备, 这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篇2: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02)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就这本著作的体系内容而言,第一卷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途径是深刻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具体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同时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阅读这本著作的节选本,我深刻地体会到,它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也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更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是这本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本著作的经典之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时,首先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个人,还决定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活的条件。在认识到唯物史观的前提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该理念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又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也衍生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阐述。正是从这样的逻辑推理之下,从这样的几个方面,马克思与恩格斯详细地阐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与恩格斯正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建立了全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闪耀的精华。《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这套科学理论不但坚定了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空想和虚幻的,给予了人类的共产主义运动很大的鼓舞。同时,由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强调从“现实的人”为前提出发,其间进行的阐述为人自由而又全面地发展提供了正确的道路,这也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目标,为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不遗余力地作出贡献。

篇3: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关键词:幸福,个人,集体,自由,个性

对于幸福的追求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文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系统论述。但在论述的过程中却折射出他们对与普通劳动者的幸福的关注,体现了丰富的幸福观思想。

1“现实的个人”的感性活动是马克思幸福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与前提。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认为,人是现实的、物质的、社会的人。“现实的个人”,指的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在这里,马克思超越了传统哲学的狭隘眼界,完成了对黑格尔体系的彻底颠覆。黑格尔派认为自我意识、绝对观念、绝对精神是历史的出发点,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而马克思将哲学置于现实的生活中,这一转变把人的幸福从彼岸世界带到现实世界中。马克思把“感性的活动”理解为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马克思不仅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也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劳动,即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2 自由个性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最佳状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来表明人的本质。在这里,他突出了“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主体地位。“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个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是对新历史观的阐述,突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并不是抽象的自由,而是人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由。马克思非常注重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都有体现,例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完整的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自由个性”,虽然表述有所不同,却都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期待。“完整的人”指的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全面发展的人,指的是人克服异化的、片面性发展的状态,占有丰富的物质资料和社会关系。自由个性,指的是人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自由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都体现出了马克思对人性的关怀。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受到分工的制约,人们的共同活动是自然形成而非自愿的,每个人都在狭小的领域里从事安排好的活动。这种共同活动产生的生产力对于劳动者来说就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制约他们的自由个性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异化和克服异化走的是同一条路,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为“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创造条件,也只有生产力的扩大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3 幸福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才能实现

马克思认为,任何“现实的个人”的存在,都是生活在某种集体中的。他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幸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虚幻的集体”与“真实的集体”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并不在于这个集体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感性存在,而是这个集体能否为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提供条件。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不能成为自由的劳动,而只能沦为异化劳动,个人存在的集体也只能是一个虚假的集体,原因就在于这种集体不是所有人的联合体,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是完全对立的,因此这种联合只能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统治阶级是这个集体的直接获益者,而对于被统治阶级而言,这个集体就是他们的枷锁,不能使他们获得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因而是虚幻的集体。相反,在真实的集体中,每个人因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进行自由的生产活动,因而获得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进而不断确证自己的幸福。

文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现实的人”确定为其幸福思想的逻辑起点,将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确定为逻辑终点,这种幸福观能够帮助人类实现自我发展、实现社会进步,有助于协调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映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俞吾金.幸福三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3(3).

[3]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20-26.

[4]江海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5]毕淑敏.预约幸福[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篇4: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探析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其中对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成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基,对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间合著的一部哲学巨作,他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不同的视觉角度以科学的方式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调——“现实的人”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定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理论前提为“现实的人”,以用来区分“德国的批判”。“现实的人”的发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的历史观的关键所在。这里的现实的人不是与世隔绝的人,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生产、生活并且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人的存在。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应当是人,但这种人不是任意想象的、抽象化的人。他们特别指出了“现实的人”和抽象的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活动的人。联系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若从“现实的人”出发,就会把今天的十几亿中国人在想什么、正在干什么、正在追求什么,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诠释

首先包含了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可以按照社会的需要从事各种体力活动脑力劳动,可以根据分配从事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是指人可以是自己的展现自己的才能技术,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成为能手,俗语有云行行出状元,人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原因是因为人又思维,可以按照自己或他人的意愿进行创造。作为社会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发挥自己的个人所长,使得社会认同自己的存在,从事各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的社会活动,已使得自己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根本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个人不但在物质生活中诞生,而且在物质活动中发展。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不仅给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赋予人的各种天赋和潜能的发挥,是人的能力的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同时也是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发展。

(二)重要条件——消灭私有制

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私有制对于个人的发展的危害是会造成严重的两级分化,剥夺大部分的个人发展的权利。因此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共同体,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共产主义是全人类的终极目标。全人类都在为了这个终极目标在努力奋斗。

(三)有效途径——消灭旧式分工

在马恩看来,人的自我异化与片面发展,其根源并不是在于人自身或人的自然本性,而主要是旧式的分工。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片面畸形发展。劳动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每个人都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个部分,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荒废了其他方面。只有摒弃旧式分工,自己将自己从旧式分工中解脱出来,发展自己的爱好天赋,自由发展,才能使人的社会性得以发展。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首先,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与人的全面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互为前提的相互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质是“以人为本”,而这又是最终目标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核心。其次,可以帮助人在认识其全面发展上的一些误解。在现实生活中人会受到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而不能达到全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离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是需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甚至政治文明来作为发展基础的。另一方面,社会人被很多错误的思想困扰着,社会人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这是一个只有在共产主义那样理想的社会里才能达到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遥不可及的。

五、结论

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要在社会主义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自身条件,时刻提醒自己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认识的过程中要正确区分不一样的社会不一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以此来区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同层次。只有做到了这些,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得以正确的体现。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德意志意识形态

伍胤鸿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彻底清算以及建立唯物主义史观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做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再去研读这部著作,从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人的解放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意识形态理论中产生一些启示,这些启示对我们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的解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意识形态理论;启示

作为唯物史观建立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著作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彻底的清算的同时也建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当代中国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引领的。从经典文本中寻找对当代社会建设有启发性的理论是很重要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标志

1.《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大约在1845年9月到1846年5月期间。1845年春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会面时就商定:“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1]学的形式来实现的。”这本经典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同创作《神圣家族》之后的另一篇巨著。因为各种原因《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发表,后世的译本存在与原文意思不符的现象,但是这不影响人们对重要理论的理解。通过这部著作马克思恩格斯想去建立并深化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且利用这样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来完成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

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标志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过两次重要的转变,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转变。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成书正是这两次转变大致完成标志。这部著作基本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哲学发展史上书写了一页华丽的篇章。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理清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得出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结论的进一步升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揭示标志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科学的正确把握,同时也为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形成。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理论以及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1.人的解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是人的解放思想的问题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史观的批判,提出了人是处于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现实的人。在第一卷第一章中写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这里的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②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是历史的、现实的人,在受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的条件下,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存在基础。这里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是实践的,他的所有的生存基础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不是神赋予的,也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现实的个人”是具有历史性

[2]的。此外这里说的“现实的个人”不能和“孤立的个人”等同。“现实的个人”要与其他个人形成一定的联系而且属于一定社会形态。在这里我们可以将“现实的个人”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相结合。首先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要注重发展有质量,这就要求用新理念去引领新常态。新理念与新常态也是有历史发展过程的,也是建立在旧理念和旧常态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忽略了旧理念和旧常态中的合理成分,这样对全面发展不利。此外我们在发展的时候要有大局观,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在全世界发展中寻求有利成分为我国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在人的解放过程中,分工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耕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③“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④“分工的各个不断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态。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

⑤定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推动的,而与此同时分工也在不断地促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与分离。而在分工不断发展的同时所有制也随之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简要介绍了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而这些所有制在本质上就是私有制。“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

⑥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不同的人因为物质条件的差异产生了身份与社会地位的差别,正是这样的差别使得阶级的出现。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对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从属与社会利益,但是个人利益总是将共同利益认为是“异己的”力量,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在共同利益的约束下变得难以前行,这样不仅对于个人利益的发展有抑制,同时在对共同利益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分工和所有制的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目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物质生产并没有达到完全公有制的要求。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首先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肯定,其次利用多种所有制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公有制的发展。其次在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方面我们可以延伸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2.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8.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3.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不允许有个人利益的追求,相反个人利益的追求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展现极大生命力。但是这里的个人利益追求并没有脱离共同利益,政府的作用不仅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合法追求,同时也在推动共同利益的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当代启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放在了“历史”的角度下去探讨。“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①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在生产力决定下的基本的社会关系正是由需要和生产所决定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而这样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共同组合起来产生了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产生了“历史”。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也从现实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的基②础。”将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归结为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将改造世界的[3]历史活动与人结合,人与历史的发展变化不再分离。我们可以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目前我国在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要认清基本国情,我们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要认清“历史”,准确把握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更好地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找准方向。其次在对人的发展问题上,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能将人与历史和现实相脱离。

3.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进一步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

[4]对唯物史观的论证为今后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青年黑格尔

③派的意识形态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④⑤对现实的现存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⑥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阐述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多种文化并存发展,去粗取精,全面发展。其次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与问题。大数据时代,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往往会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去面对这些挑战和冲击,就需要我们在处理好各种意识形态间的矛盾和问题。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吸收其他意识形态的有利成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3.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5.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5.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参考文献:

[1]许俊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04)

篇6: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通过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这篇文章,我了解到了这篇文章写于1845年秋—1846年夏,1924年用俄文发表。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意识形态表现为具有理解性的想象(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多方面)。这篇文章写作的主旨在于通过批判地分析费尔巴哈等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确立自己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目的在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与德国意识形态见解是对立的。文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黑格尔——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时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其二,历史活动的四个方面。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为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其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费尔巴哈——人是感性的存在,主张从人的自身寻找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存在;人的自然属性——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理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指人们基于社会实践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性。其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意识对实现社会生活过程的反映;确立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其六,分工的产生及其影响。

下边我着重就《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分工”这一知识点说一下我的看法: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

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篇7:《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姓名:朱松华

院系:经济学院

学号:00925064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当1845年春他(指恩格斯——编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劳动分工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

马克思认为,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中,劳动分工的现象并不明显。例如在原初的家庭和部落中,每个成员都分担着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每个人都是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和集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发展成熟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成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单一的个人再也无法承担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迫使个人必须承担某一具体的劳动分工。这一方面利于个人的专长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利于集体总效益的增长。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识到了劳动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提及劳动分工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时,马克思却论证到劳动分工使个人成为了劳动的奴隶、成了被异化的工具。马克思的大致解释是这样的:在正常状态下,在个人与劳动之间,个人是主体、劳动是客体,客体的劳动应该只是主体的个人获得一定物质资料的手段。在个人和劳动之间,劳动应该为个人所驾驭,个人应该自由的支配劳动。但在现实社会中,正常状态下的劳动与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即在真实的生活实景中,个人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个人必须迫使自己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从事大量的劳动。而在很多情形下,即使个人付出了极大地辛劳,却仍然无法获得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劳动成为了支配个人的强大动力,个人沦为了社会生产系统中物化的一生产工具。本应为人支配、为人服务的劳动此时却支配着人、让人成为了它的奴隶。

由上述内容可知,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导致了人的奴役,使人成为了异化的工具。对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分析到:在劳动分工促使生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却并未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劳动分工促使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的逐渐分离,这极大地利于货物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推促着生产力迅猛的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生产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却并未改变。所以,在劳动分工促进生产迅猛发展的形态下,只有少部分的生产资料私有者才真正享受到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巨大实惠,最明显的莫过于他们的物质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而对于被排除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唯独拥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恰是无产者的这部分劳动力,成为了资本家一切利润的来源。所以,资本家自然而然的通过雇佣关系让无产者为他们生产,而他们则依照自己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的压榨无产者身上的剩余价值。这种劳资关系促成了资本家和无产者的对立,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中被异化的生产工具。归结起来就是:劳动分工促成的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推促着绝大多数的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被异化的工具。而在这之间,蕴含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这个矛盾的激化将会造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而消除劳动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随之呈现。

从马克思的劳动观理解其劳动分工论

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一些根本看法是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一观点的关键。为此,以下笔者归纳了马克思对劳动的两点看法,并试图从这两点看法中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个观点。

一、如雷蒙·阿隆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归纳的这样,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使人成为全能的人、而不是专业化的人。全能的人指个人只把劳动当做生活的一小部分,个人在自由支配劳动的状态下通过劳动获得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同时,还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身的其他特性、例如高尚的精神追求等。专业化的个人是指在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劳动支配着个人而非个人支配着劳动,个人被束缚在劳动之上,无法去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其他个性。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个看法使得他在观察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时,当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而疲于奔命时,他自然就把这些形态下的个人看成是专业化的、被异化的个人。由此也就得出了在阶级社会,劳动分工只会使人异化。

二、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带着这种观点,马克思把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前一段时间内的创造出的价值用于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后一段时间内创造出的价值是剩余价值。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剩余价值本应为劳动者所合法拥有,但事实上这部分价值却被资本家通过虚假的雇佣关系而无偿占有。由此,马克思也对资本进行了分析。他把资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指机器、厂房等物质化的固定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变成本并不创造价值,资本家资本的增长来源于对可变成本的利用。所以,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马克思认为本应归劳动者所有的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窃取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而资本家出于他们唯利是图的本性,他们极力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劳动者成为了被异化的工具。

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

通过对上述可知,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以上两点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上述关于劳动的两点看法其实也是存在缺陷的。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种缺陷,并由此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使人异化、阶级对立、共产主义将消灭劳动分工等观点进行再思考。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由此也就可知,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他们的确成为了异化的工具。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事实上也证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绝对化了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妨假设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块未开垦的沃土,如果个人依靠自己单纯的体力在这块土地上播种粮食、收获粮食,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粮食是他个人劳动创造出的价值。需要强调的,个人单纯的依靠体力是指个人不借助任何其他形式的劳动工具,仅凭四肢劳作。所以劳动创造出价值论在以上这种特定状态下是说得通的。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否还行得通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特论述了马克思这种价值观的破产。他解释到: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实际上遵循的是边际递增或递减的规律。例如生产某项价值需要A、B、C三种要素,在其中任何两种因素给定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元素的增减都会对价值产生变化。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多种要素都可能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只是价值的某一来源,而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唯一。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缺陷的,他据此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马克思曾分析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将会提高,而这也意味着资本家的利润率会降低、将有更多的人会失业。但事实上证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革新,资本家的利润率得到了提高,工人在劳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反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都充分的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本家并不是全靠剥削无产者的剩余价值而致富的。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对立说歪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景。

以上一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为何会认为劳动分工会造成人的异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一方面阐明了笔者本人对马克思这些观点的反思。现在还需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即劳动分工真的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予以消除吗?

篇8: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市民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 希腊文为koinonia politike。Koinonia意为“联合作用”, Polis指城邦, 这个词即指城邦国家或者是政治共同体。后来西塞罗将这个词翻译成拉丁文societas civilis, 它的意思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了变化, 这时的市民社会不仅指“单个国家, 而且也指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 这些共同体有自己的法典 (民法) , 有一定程度的礼仪和都市特性, 市民合作并依据民法生活并受其调整, 以及‘城市生活’和‘商业艺术’的优雅情致”。这个词比亚里士多德使用的时候意义更加丰富, 包括了文化、法律、文明等因素。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词被翻译成civil society, civil有文明、公民的意思, 用来表示与自然状态相对应的状态, 就是指国家。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定义是:“这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成员的需要, 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 通过维护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和国家区分开来, 这一点被后来的马克思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发展。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市民社会的描述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初步形成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后又经过《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就已经相当成熟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涉及了生产关系理论, 提出了“生产”、“交往”、“分工”等概念。到《哲学的贫困》时, 马克思不再使用“交往”、“交往形式”等表达方式, 而是用“生产关系”来表示市民社会, 并且系统阐述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原理。之后, 马克思、恩格斯就不太使用市民社会这个概念了。马克思本人在晚年极少用到市民社会这一概念, 它被认为是其早年不成熟的理论, 现在也很少有人提及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了。但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市民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非常重要的理论, 他以此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也是用这个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 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深入理解, 对于进一步挖掘《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意义重大。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使用“市民社会”这个词是在“资产阶级社会”意义上来说的。马克思的原文是“burgerliche Gesellschaft”, 这个词本身有“资产阶级社会”的意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则说:“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 就是市民社会。”这说明“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不能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它指称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然而马克思在书中也提到真正独立的市民社会是在资产阶级发展起来之后才有的, 之前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线。资产阶级发展起来之后, 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活动真正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虽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 但一定是资产阶级兴起之后才真正与国家成为相互独立的部分。国家和市民社会虽然相互独立, 但是两者的主体都是相同的人, 所以两者并不对立。这跟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 国家要高于市民社会的观点不一样。

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 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唯物史观。他认为, 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发展的起源地, 过去那种过度强调历史事件而忽视现实关系的历史观是不正确的。这个观点奠定了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明确指出他的历史观是从市民社会出发的, 历史的发展建立在物质生产之上, 他把物质交往作为市民社会的基础。建立在物质交往基础上的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 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 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种历史观是从物质实践去解释历史和观念的, 与用绝对精神来解释历史的方式不同, 会主张从推翻唯心主义的经济基础入手, 消灭唯心主义, 提出了其革命的理论。

三、总结

马克思与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市民社会理论大相径庭。他是在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马克思说的市民社会不仅仅是指资产阶级社会, 还指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存在的、受生产力约束并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交往形式”的社会存在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真正的“资产阶级社会”从名称上来看是直接从生产、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一种标志, 它是随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 这种社会组织不仅构成了这一时代国家的基础, 而且还构成了这一时代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出, 马克思此时使用的市民社会已不再是特指资产阶级社会。在市民社会概念的基础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新的历史观, 他们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也就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并把与该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即在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 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来指与国家相对的经济社会中的私人活动领域, “物质交往”是市民社会的基础, 但是市民社会应该还有其他的内容, 而不该是单纯的经济活动。作为市民社会和国家主体的人是同一个人, 个人的生活不应该只有政治和经济活动。忽视其他的社会活动只强调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过于简化, 不能给人以关怀, 也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马克思大量运用了分工、交往、所有制、市民社会这样一些概念容易造成对马克思历史观的简单化理解。提到他的唯物史观, 人们总是立马联想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问题越来越多, 简单地用生产关系来解释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还会引发更多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在书中使用过唯物史观的这样的表述, 将它简单定义是不够科学的, 所以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解应该要更加深入地挖掘, 不能简单归结为经济基础。

总之, 在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应该给予市民社会概念更多的关注, 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有所启发。

摘要:“市民社会”概念由来已久,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多处提到“市民社会”一词并在“市民社会”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唯物主义历史观, 但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论长期不被重视。文章简单梳理了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 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概念进行分析, 深入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唯物史观与市民社会理论。

关键词:市民社会,唯物史观

参考文献

[1]戴维·米勒, 韦农·波格尔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2]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人生感悟——思考快与慢下一篇:用赞美的话语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