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

2024-04-27

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共8篇)

篇1: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

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

人类活动与历史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主体与历史活动本身具有层次性和内在制约性;历史活动主体具有物质性;人类活动本身具有主观、客观双重性.

作 者:马捷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北京,100875 刊 名:黑龙江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022.2 关键词:历史主体   历史规律   能动性   必然性   机制  

 

篇2: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裂缝油气藏的研究,并结合该区基本油气地质特征,认为该区裂缝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孔隙流体异常压力裂缝;裂缝成因机制有所不同,各机制对本区裂缝的形成和发育程度影响也不同.构造作用是本区裂缝形成的主要动力,成岩作用对裂缝的.生成及发育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孔隙流体异常压力仅对深部储层中裂缝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裂缝油气藏成藏组合均为自生自储,断裂带及其背斜轴部裂缝带控制了裂缝油气藏的总体分布.由于岩性及其组合对裂缝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导致纵向上裂缝性储层及油藏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较发育的层段和碳酸盐岩向膏岩过渡的层段.

作 者:曹海防 夏斌 范立勇 张娣 胡勇 CAO Hai-fang XIA Bin FAN Li-yong ZHANG Di HU Yong  作者单位:曹海防,范立勇,CAO Hai-fang,FAN Li-yong(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夏斌,XIA Bin(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张娣,ZHANG Di(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237)

篇3: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

在我国人口与第三产业高度聚集的大城市中,中心区往往突破单核心空间结构而以圈核结构模式发展。那么,城市中心区又是如何跨越单核结构迈向圈核结构的?

1 中心区从单核到圈核结构的发展过程

近年以来,我们对典型高密度特大城市的中心区进行了现状详细调查统计和计算,分析确定各城市中心区的合理范围。根据课题组对全国典型特大城市中心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圈核结构的产生成长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以及中心区自身规模有着密切的关联:圈核结构模式的中心区所在城市人口规模普遍在200万以上,其中少数处于圈核结构雏形中心区城市人口也接近200万,而单核结构中心区所在城市人口规模在150万以下;从城市产业方向看,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普遍较高,与单核结构中心区所在城市三产比重普遍不足40%形成鲜明对比;从中心区规模看,圈核结构中心区总建筑面积规模处于300~1400万m2之间,而总建筑面积在300万m2以下多为单核中心区(表1)。

从国内各大城市和亚洲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实践调研分析中发现,这是在特大城市中心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无疑对我国中心区的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理论层面考察,圈核结构作为一种特大城市中心区存在的现象,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隐含有内在的必然规律,需要继续深入的探讨,对这种圈核结构模式形成的动力机制作出理性剖析。

2 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的动力机制

中心区呈现出圈核结构共同特征的城市,一般都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大都在200万以上,具有重要的服务业聚集能力,因此中心区行使着全城乃至区域较大范围的公共服务功能,用地规模也较大。那么,在一个城市地区中,中心区是如何由通常的点状单核中心走向面状的多核空间?

2.1 中心区的集聚效应和分离效应

服务产业在空间活动上的大量集中带来巨大的集聚效应,城市中心区内的服务行业呈现高度的专业化和市场细分,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会产生许多额外的经济效益,这被称之为外在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

(1)共享公共资源。服务机构大规模、高密度地集聚在城市中心区,大大减少了信息交换成本和搜索成本,减少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资源。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城市公共物品投入的不可分性。投入的不可分性,意味着投入与规模无关,随着机构数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因此在城市中心区内服务机构的集聚,可以共享公共物品,从而节约运作的成本费用。

(2)获得专业人才。服务业具有劳动智力密集型的一般特点,服务业集聚的中心区会相应地出现大量相关行业人才的聚集,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专业分类细致的人才市场,使具备高技术的服务业人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服务机构;反之,服务机构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集聚高地将有效地减少服务行业中的不确定性,创建了高技术人才聚集互动的“雷尼尔效应”[2]。差别化供给和规模经营给顾客消费多元化的选择,很容易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4)交流技术信息。信息和技术资源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服务业特别强调其服务的技术特性和对外部市场的快速反应,因此基于信息和技术渠道的通畅是服务业的核心要求。中心区内服务业产业的聚集,导致了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素质的人才高密度聚集,从而形成非正规的知识交流和交换场所;同时,城市中心区内的服务机构改变了单个服务机构势单力薄、无所依托的局面,往往可以更方便地获得专业信息,能较早地感知外部市场地变化并加以应对。

表1~3:来自课题组统计。

(5)产生范围经济。中心区内部机构地理临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和合作关系,提高执行效率。不同的服务机构之间由于存在着渗透与关联,可以联合起来通过紧密协作,最终反映到市场就是高度集成的一体化服务。这些大型综合服务又促进中心区内部服务机构的进一步整合,逐步把单位机构的竞争提升到了更大群体之间的竞争,重塑了竞争形态。从系统学的角度看,中心区内各机构的个体竞争依赖于中心区整体的竞争能力。因此,为了增加中心区的整体竞争能力,城市中心区内的服务机构会削弱彼此之间的摩擦,更倾向于合作,形成了城市中心区中新的竞争合作格局。

(6)发挥创新效应。中心区内服务机构之间频繁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信息资源互补,增强技术和服务创新能力,催生出更多的新服务和新技术。“发生在企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Peer Pressure)和持续的比较(Constant Comparison)也构成了它的创新动力[3,4]。”如20世纪90年代郑州二七中心区的商战和新世纪南京新街口中心区的商战活动导致多方共赢,商务餐饮、白领健身、宠物寄养等辅助性产业得以错位发展,产生大量服务业中的“衍生行业”。

相同、相近、相关联的服务业机构集聚在一起,进行既合作又竞争的新型行业关系,使它们在为城市提供价值服务环节中能够充分享用城市中心区集聚的外部效益,整个服务产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和总体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这种集聚效应使得服务产业在市场的推动下向城市中心区集聚。

中心区的集中过程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由于服务机构的经济活动过度集中在同一空间领域而引起的额外成本,如因地价高昂引发的服务成本上涨、因空间集聚引发的交通拥挤、因服务设施集中引发的负外部性和因机构混合引发的业态相互干扰等。这些分离效应导致服务机构尤其是专业服务机构脱离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向周边地区谋求发展(图1)。

2.2 圈核结构兼顾了大型中心区的趋中性和专业性

因此,在城市中心区产生的初期,集聚效应远远大于分离效应,起到主导作用,吸引着大量服务机构集中到中心区,使城市中心区形成并逐步成为城市服务产业的核心;此后,城市中心区进一步发展扩大,规模逐步增加,分离效应越来越显现,城市中心区内部出现地价上涨、生产生活成本增加等现象,这就导致了城市中心区的向周边拓展,那些低利润的产业无法承受高昂的地价和运作成本,通过市场竞争逐步被分离致中心区以外,那些金融、办公、商业等高利润的服务产业占据了中心区的主体空间;在中心区发展到较大规模后,集聚负效应进一步显现成为主导作用,中心区内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业态的相互干扰导致大量服务机构向中心区外部分散,在各自行业合适的区位重新聚集和重组,在沿输配环和输配轴的交通便捷地区逐步形成中心区的亚核节点。

图、表来源图1~5:作者绘制;

同时,在紧邻核心圈的地区,由于步行活动范围和品牌关注力的限制导致其集聚效应的优势因素急剧降低,而交通压力、高地价等负面因素缓慢降低依然存在巨大影响,出现阶段地区入驻门槛和运营成本高、品牌效益和联动效益低的负性价比状况,这种俗称“灯下黑”的现象使高端服务产业在此很难集聚,长期积累形成过渡“阴影区”。

分析中心区圈核结构的形成过程,其本质是两种空间力量的相互作用结果:集聚效应作为空间吸引力推动着城市中心区的集中并形成核心圈层;另一方面,分离效应作为空间排斥力,促使中心区功能分化,在整体上导致了城市中心区的分散,并最终在中心区内部产生亚核圈层和过渡阴影圈层。

在中心区从单核向圈核结构的发展中,形成主核-亚核-输配体系的空间结构组合,使得服务机构在区位和功能上形成互补。服务设施对区位的趋中性需求以及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分布,显然都以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为前提。而在特大城市由于其巨大的主城区服务职能的需要,几乎无限地拓展中心区地范围,拉动中心区的边界向城市周边方向推移显然,这并不利于中心区的功能集聚和发挥核心职能。同时大型中心区专业化分工细致,更多专业中心布局有自身特征需求。因此,中心区的圈核结构兼顾了趋中性和专业性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比较高级的空间结构。

3 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

由于城市的地理特征、传统形态以及社会心理的差异,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的具体空间形态差异很大,大致可分成“环形”、“扇形”和“线形”3种典型模式。

图、表来源图1~5:作者绘制;

图、表来源图1~5:作者绘制;

3.1 中心区圈核结构的空间模式

(1)“环形”圈核模式(图2)。典型的圈核模式中心区包含明显的主亚核等级结构和完整的输配体系,中心区服务产业的分化与升级也日臻成熟,形成由亚核承担的专业化服务产业与主核承担的综合性服务产业。作为圈核结构模式的中心区,存在明显的圈层关系。首先是空间形态圈层,圈核模式存在高度聚集的主核区,周边急剧衰减的中心阴影圈层,聚集的亚核圈层和边缘的基质圈层。其次是输配结构体系,由中心向外形成完善的内外聚集区输配环和输配轴骨架。从圈层主导功能划分来看,主核以商业和商务产业诸多服务功能综合构成,其次是单一的生活配套产业的阴影区,亚核聚集区则是以单一服务产业为主的圈层。如南京中心区以新街口地区为主核居中,周边7个亚核环绕布局,形成包括聚集零售商业,金融证券,贸易咨询,旅馆酒店等综合性的服务功能的主核区。

“环形”圈核结构主核通常由城市商业中心演变形成,并成为城市中心区乃至整座城市的核心服务地区,如南京新街口主核的形成经历了缓慢发展、跨越发展和壮大发展的3个阶段逐渐成为公认的城市中心。而广州北京路主核作为传统商业中心区历经了近千年的发展也成为了广州城市的标志。“环形”圈核结构亚核作为主核内部产业升级竞争过程中劣势产业向周边梯度转移的聚集区,其产业特征和空间布局存在着与主核特有的联系。一方面亚核内部产业同属于中心区产业群,与主核内产业存在现实的市场关联,另一方面由于收益成本的原因退出主核内的产业竞争从而转移至地价成本较低而又靠近主核的亚核区内。因此出现主亚核脱离而又相距较短的空间布局现象。如南京新街口主核与大行宫商务亚核在空间上相距仅一个街区。

在“环形”圈核结构中主核周边存在一条模糊的环形的“阴影区”地带,在该地带内中心职能空间比重急剧衰减。在南京新街口主核区边缘,环布着着大量年代久远的住宅建筑。受到新街口主核发展的影响,该“阴影区”一方面表现为边缘地区转化成主核中心职能区,另一方面其整体也逐渐走向功能混合化。

环形圈核结构由内向外形成输配环和输配轴并存的输配体系。如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向外依次形成内中外3层输配环结构。与输配环并存的输配轴线结构如广州北京路中心区东西走向的中山路轴线与南北走向的北京路轴线、南京新街口中心区的中山路轴线和汉中路轴线。两者共同形成环形圈核结构中心区的道路输配体系。

(2)“扇形”圈核模式(图3)。一些城市由于自然或人工条件的限制,中心区的圈核结构出现了扇形分布模式。扇形圈核模式不存在明显的圈层结构,取而代之是由主核放射而出的轴线联系模式。主核沿限制地区狭长展开,而“阴影区”散布于各轴线之间连接亚核。如杭州延安路中心主核西邻西湖风景区,而武林广场亚核、庆春路亚核等6个亚核集中于由主核延伸而出的城市主要道路沿线上,整个杭州延安路城市中心区亚核自西北黄龙商务区向东南杭州火车站展开,呈扇形空间模式,扇形圈核模式中心区内限制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心区核心的形成存在强大的吸引力。因此主核自身沿限制因素呈现狭长的空间形态。由于被连接主亚核之间的轴线道路分隔,“扇形”圈核模式阴影区形成块状组团分布在道路轴线之间。而沿轴线路开发的模式导致居住功能作为阴影区内功能单一化。阴影区离主核区较近而两者功能差异格外明显。在郑州二七广场主核东部地区除沿路开发外,街区内绝大比重为住宅小区。

中心区内输配轴非常明显而输配环较为模糊。这类以轴线为主,强轴线,弱环路的的扇形圈核模式最后是是输配体系中的输配轴承担了重要的职能,搭建了扇形圈核模式的骨架结构。

(3)“线形”圈核模式(图4)。在中心区由单核中心向圈核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原有城市单核中心周边局部地区逐步形成亚核,但亚核的空间形成是一个不均衡的过程。亚核首先在交通区位占优势的少数几个地区聚集,由于缺乏完整的输配体系,中心区在局部节点产生巨大的交通压力,形成圈核模式雏形。如广州珠江新城中心区在其主核北有中泰国际亚核,南有华夏路亚核,而在天河路龙口西路路口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培育核,圈核模式雏形是单核中心走向圈核结构的过渡阶段,该模式在局部现有亚核基础上逐步培育新生亚核群,完善圈核结构中的核心等级体系。如常州延龄路以南大街主核为中心,周围存在着常州火车站亚核,文化宫广场亚核和阳光大酒店亚核,同时在主核南北存在着2个培育核。其次在圈核模式雏形阶段存在着主核迁移的独特现象,由于没有形成明确的主次核心等级关系,中心区在多个核心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模糊的主核概念。如广州珠江新城中心区在其发展中主核将由中信大厦主核逐渐向南迁移至珠江新城主核区。

表1~3:来自课题组统计。

表1~3:来自课题组统计。

圈核模式雏形中阴影区出现明显的碎片化特点。处于过渡阶段的中心区缺乏明确的结构特点而使得在实际中出现无意识开发的现象。这导致碎片化阴影区的产生。如徐州淮海广场主核周边出现的许多孤立的块状居住及其配套职能空间。

圈核模式雏形在输配体系上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中心区圈层现象尚不显著,圈核模式雏形的中心区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珠江新城中心区遇到的交通问题,从整体路网结构看缺乏形成高效的输配轴线和不完善的输配环结构。从道路形式看,数量占较大比重的道路由于设计过宽导致通行效率不高,同时过多的丁字道路交叉口破坏了道路的连续性等。

3.2 中心区圈核结构的空间构成

根据上文所述,城市中心区由单核结构拓展为圈核结构的过程中,出现多种典型空间模式,这些模式以不同形态出现在我国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内(表2)。

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典型城市南京中心区进行的定量研究,发现其空间拓展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四大圈层及交通输配系统构成了圈核结构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而发现这些圈层要素之间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表3)。

中心区圈核结构在空间距离上具有普遍的圈层式拓展规律。在主核圈层内聚集了大量的商务商业设施,中心区内最重要服务产业和机构汇集此圈层内。圈层厚度在400m左右,通过输配环与输配轴联系周边圈层;紧邻核心圈层的阴影圈层厚度为200m~300m,中心服务职能无论是在规模还是类别上都出现急剧衰减的趋势,同时也缺乏成体系的输配结构;而向外拓展的亚核圈层厚度400m~800 m,圈层内环布了以不同专项服务功能为特色的亚核结构,并通过输配轴环串联组织;最外围的辅助圈层厚度600m~900 m,作为中心区接壤城市其余地区的圈层,内部散布了教育、医疗等公益性服务设施。

4 圈核结构模式的空间演替规律

圈核模型反映了城市中心区空间演替过程的一些内在规律,这些空间规律也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普遍趋势。

在市场竞争机制过程中,服务设施在集聚效应作用下形成硬核,这是是中心区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形成稳定空间结构的前提。单硬核的集聚效应大大促进了中心区的发展,并通过与之相伴的分离效应沿轴线道路向外辐射,同时吸聚更多的资源在硬核及轴线形成集聚。在不断的集聚及扩散的发展中,在区位优势较佳的轴线道路上会产生新的增长极。新的增长极与原有硬核有一定的距离,即在其的集聚效应明显减弱扩散效应明显增强的范围内形成新的硬核,因此新生硬核的集聚能力相对较弱、与原有硬核距离基本相当。

随着中心区内新硬核的出现,产生了硬核间的等级划分,形成了原有主核与新生亚核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空间发展的同心圆圈层分布律、自组织竞争择优律、依轴核延伸拓展律以及空间不平衡发展律等基本规律作用下,中心区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多个亚核围绕主核呈圈层结构形态。这一过程经历了增长极的出现,主方向亚核的出现,周边多亚核的崛起以及圈核中心的形成几个阶段(图5)。

结语

圈核结构模式是城市中心区的聚集与分离效应综合作用下的空间发展模式,是中心区经历单核中心后步入拓展阶段的复杂形态。在我国大城市中出现了不同类型模式的圈核结构中心区,尽管在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同形态的中心区普遍存在着相似的规律性结构,需要学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蒋三庚.现代服务业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徐康宁.现代企业竞争战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孟达.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基于绍兴产业簇群及其竞争力的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Philip Kivell.Land and The City: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urban change[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93.

[6]Mike Jenks and Rod Burgess.Compact Cities:Sustainable urban form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M].spon press,2000.

[7]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M].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杨俊宴,吴明伟.中国城市CBD量化研究——形态·功能·产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吴明伟,孔令龙,陈联.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

篇4:论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发展规律

关键词:大学;校园精神。形成;发展;规律

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校领导和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定位、办学模式、发展方向等问题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观念认识,正是这些认识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形成一定的风格特点,大学校园人逐步对学校产生情感,并产生向上的动力,即对学校的依恋感、自尊自豪感、责任使命感等。这些心理和意识经过提炼升华,逐步形成了大学校园精神。

大学校园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选择,它是大学具有特殊意义、具体化了的优秀教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大学的风貌和个性,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大学校园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校长或大师头脑中自然产生的。一所大学的校园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環境有密切关联,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融合、不断积淀凝聚的结果。包括办学理念的确立、学术氛围的营造、治学风格的形成、学校传统的传承等等方面。大学校园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源自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其次,大学校园人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确立目标和任务,不断追求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再者,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历史条件和学校传统中不断积淀的过程。最后,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和地域文化密不可分。

一、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根植于民族精神

大学校园精神体现并决定一个社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了立足之基。大学继承、弘扬民族精神,进而在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在民族危难时期还是国运昌盛时期,民族精神对大学的影响都是普遍的和深远的。如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热爱祖国、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始终指引激励着大学的发展。

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精神力量对推动大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民族精神的引导下,大学人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形成爱国爱校的理想信念、积极热情的工作学习态度、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这些态度和情感上的倾向逐渐升华为自觉的意志,逐渐成为大学校园人自觉的行动力量,是促进大学不断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大学校园精神就是在这种力量中逐渐形成演化而来的。而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除了对优秀民族精神的汲取,还要对它进行凝炼、升华和创新,才能逐渐发展和稳定起来。它往往深藏于深厚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学校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披沙拣金,演化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它可以浸透和附着在大学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无时无刻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激越和升腾出来的各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和号召力。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精神等都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二、大学校园精神是大学校园人不断追求进步,主动诉求的过程

1大学人是大学校园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校园精神是由身处其中的人培育形成的。大学人包括大学教师和学生、大学管理者以及大学校园精神的体现者。他们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校园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大学人尤其是大学管理者(包括著名教授学者)奠定了一所大学的风格、定位、精神、发展方略,这就是所谓的大学办学理念。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体现高等教育的崇高价值和精神追求,展现高等教育在塑造人文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完善人的创造品质等方面的重要职能。一个好的校长可以缔造一所大学,也塑造、维护并发扬已经确立的大学校园精神,他们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例如北大没有蔡元培就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就不会有北大精神;讲到清华精神,就不能不提到梅贻琦;南开精神没有张伯苓也很难以形成并获得长足发展。

此外大学知名教授学者的学术风范、人格魅力,大学师生的先进工作学习事迹、精神也对其他人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感召着师生们,进而促进大学校园精神的发展。

2不断追求进步发展的实践是大学校园精神的不竭源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人的社会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参加到自然界物质运动中的过程,通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大学校园精神是在大学自身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稳固和发展。大学校园精神还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调整。没有大学自身的实践活动,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就不可能付诸行动,成为现实。大学不断追求进步发展的实践在校园精神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大学校园精神产生的基础,又是大学校园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要完成这些目标,大学必须产生一个灵魂,那就是校园精神。大学校园精神对于凸显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体现大学发展规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激励大学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巨大精神动力。大学校园精神在大学发展的实践中形成,并不断积淀升华,经过较长时间后,形成了对大学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般认识和稳定的情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行为方式等,成为大学的灵魂与核心。它引领大学的发展,同时又在大学的不断实践中,继续融入新的内涵,逐渐形成一所大学的特色。

三、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历史条件变革中学校传统不断积淀的过程

大学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繁荣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大学身处一定的社会之中,有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其发展过程以社会的中心任务为任务,以社会发展的主题为主题。大学所体现出的校园精神是在承担自身和社会的历史使命过程中而表现出的精神始终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故大学校园精神不能偏离时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中心任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精神的引导功能、辐射功能等体现在大学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在引领时代发展的同时推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的过程,是大学师生在价值认识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理想信念。所谓积淀,一般是指人的社会实践历史在人的心理深层所形成的一种定型的功能结构。文化积淀是大

学校园精神形成必不可少的前提。历史文化的积淀为大学校园精神的发展、创新储备了不竭资源。一所大学的历史就是思想、精神发展史,一个学校几十年、上百年积淀下来的精神,是学校最核心、最宝贵的东西。

大学校园精神作为一种深厚文化传统的积淀,铸造成为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又对全体成员产生了凝聚力和归属感。大学发展过程各时期出现的优秀人物事跡、传说以及他们的成就和精神,很可能会是将来的大学校园精神的雏形或其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记录着学校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也激励着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发展和繁荣而不断努力。

四、地域文化是大学校园精神形成发展的肥沃土壤

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财富与骄傲,为整个国家的文明、民族的进步提供精神力量;小而言之是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森林、精神家园,可以为大学所在地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地域文化与大学校园精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殿堂是在地域文化的影响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在地方落地生根后,首先批判继承着当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受到地方良好的规范制度影响,而对于社会不良习气,大学人在校内积极倡导正确舆论,努力抵制其对学校的影响。其次,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与地方文化碰撞,将其提炼升华后逐渐融入校园精神中,并对地域文化建设发出强有力的辐射,带动地域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为地域文化注入新内涵。

篇5:论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

2.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使融资活动融于企业产权运营和变革中。

3.培养和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增加市容量,完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结构。在完善主板市场的同时,推动二板市场的设立,以满足各类企业融资需要。

4.只有当资本的使用者使用任何资本都必须支付其真实的社会成本,从而不存在免费成本时,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才有意义。

5.企业根据收益与风险,自主选择融资方式,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以资本成本最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融资机制形成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刘鸿儒,李志玲:《中国融资体制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地位》,《金融研究》第8期

2.谢德仁:《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提出与解读》,《经济研究》19第9期。

3.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经济研究》年第9期。4.袁国良:《规范配股 理性融资》,《金融时报》1999年4月14日。

5.杨咸月,何光辉:《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运作效率》,《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6.樊纲:《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6: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摘要: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各种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令中国社会迫切的需求一条适合自己走的道路。于是,在毛泽东和党集体的努力下,毛泽东思想渐渐形成与发展。

关键字: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革命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我们党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一次飞跃就是毛泽东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思想,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开辟了将马列主义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道路,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0世纪上半叶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产生毛泽东思想?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毛泽东思想?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思想体现和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但近代中国8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孙中山领导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辛亥革命也“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历史证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无一不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就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必须由新兴的阶级及其政党提出新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就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产物。[1](成文,田绢,对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再认识,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第二,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条件。近代中国新的生产力主要是指近代工业和工人阶级。20世纪后,中华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比资产阶级资格更老、社会基础更广的革命阶级。除具有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的优点以外,还有自身特殊的优点。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领导力量。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来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最显著的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它在整个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却犹如一夜小舟,势单力孤十分微弱。总之,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生产方式并存,封建剥削仍然保持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软弱,这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它表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障碍在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我们需要一场革命、一个指导思想来改变它。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使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的开始。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许多国家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运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一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认识到必须“走俄国人的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因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文化来源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它又是在中国的土壤中产生的,离不开本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传统,必然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宗儒家文化对毛泽东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湖南有其强烈的地域色彩,即强调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实事求是。这个命题出自班固的《汉书· 河间献王传》,本意是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1916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字写成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正门。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利用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自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新的解释,并把这四个字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

第二,毛泽东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典籍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第三,中国民间文化中蕴含的反抗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毛泽东,他受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熏陶,反抗旧制度的观念从小就在他的心中扎了根。

[2](张杰,陈露,试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被剥削民族与人民革命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南。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当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渊源的,但它又是在中国的土壤中产生的,离不开本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传统。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实际不能离开这一国情。毛泽东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和语言方式阐述理论问题,其许多理论和观点、纲领和政策、战略和策略都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历史遗产的改造和吸收。

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其个人和党集体主观努力的科学结果

长期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中国革命也曾因此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郭德宏, 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不同观点评析,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04期)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大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刻的教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大小近百次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期间,毛泽东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对土地革命路线,对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与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对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此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党和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毛泽东撰写了大量重要理论著作,深刻总结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吸收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系统而完整阐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对指导中国革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主要著作中。在长期艰苦斗争中,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主要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正是坚持了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他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战略策略和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与此同时,毛泽东思想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是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

篇7:论历史规律形成的机制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后续者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些原理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运用,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又根据实践的发展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红线,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在许多重要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汗变化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同时始终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始终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事业;创造性的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标志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色会科学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的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的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篇8: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一)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

1. 人民币市场化的程度增强

目前, 我国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包括跟欧元、英镑等全球各主要非美元货币的直接交易, 这意味着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上, 人民币汇率跳出了仅盯住美元走势的逻辑框架。

为了证明一揽子货币的采用是否使美元对我国汇率的影响有所下降, 其他主要货币的影响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 本文对我国汇率所参考的货币权重构成进行计量分析, 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研究区间选为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 样本为这区间的日均数据, 所选取的一揽子货币包括美元 (USD) 、日元 (JPY) 、港币 (HKD) 、英镑 (GBP) 、欧元 (EUR) 、澳元 (AUD) 在内与我国外贸关系密切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货币, 以加元 (CAD) 为基准货币, 并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对数一阶差分。数据来源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最终模型确定为:

通过Eviews7.0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实证回归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美元的影响系数是0.76196, 在所选取的货币当中, 美元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大的。依次是港元、欧元和日元, 这表明了人民币已经不再处于单一的盯住美元的状态, 其他国家的货币也对人民币汇率起到了积极影响。

2. 人民币汇率趋近于均衡水平

我国人民币的合理价值很难判断。根据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比重保持高位的假设, 得出的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人民币被明显低估。同时依据克莱恩的均衡汇率模型:实际汇率每升值1%, 会减少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0.3%。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人民币汇率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被明显低估, 在2007年至2011年间经常项目余额/GDP的数值明显回落, 人民币升值。同时在2011年至2013年间, 经常项目余额/GDP的数值几乎保持水平状态。这表明近3年来人民币汇率已趋于均衡水平状态。

经常项目差额/GDP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 当前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参考一揽子货币中美元仍占很大的比重

从上述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增强, 但是美元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从长远看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前进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截至2014年9月,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达到3.89万亿美元, 其中约70%是美国国债和美元资产, 剩下的大部分为欧元资产。由于我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 当发生汇率波动的风险时, 我国外汇储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美元贬值, 将造成我国所持有的美元储备将有可能会大量减少, 这将对我国的经济稳定增长造成严重的危害, 甚至能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2. 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影响

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四个宏观目标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其中稳定国内物价需要央行有效地控制国内的货币投放量, 国际收支顺差虽然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但同时会造成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从而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 进而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过程中, 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 致使境外游资大量流入, 从而我国外汇储备会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维护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稳定, 央行不得不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去平衡外汇市场。由此可得出, 我国的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

二、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建立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基础, 同时根据利率平价理论, 央行对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外汇市场中短期汇率的确定, 从而会影响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若利率不完全开放并且处于僵化的局面, 外资流入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无法缓解;同时, 当遇到严重的资本外流时, 利率也无法及时提高去改善国际收支的状况。因此, 我国应尽快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抵制汇率变动的风险。

(二)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虽然我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但是由于美元对我国的汇率波动的影响远远大于非美元货币对我国汇率波动的影响, 这使得我国汇率制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同时, 人民币对美元的小幅波动这一特征使得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 从而使得国内的贸易商更倾向于以美元来进行结算。由此, 美元在我国外贸结算货币中比重过高。当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过大或过小时,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 导致我国将面临着较大的汇率风险。故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一方面能更好地减少美元的增贬值对我国所带来的冲击、降低汇率风险, 另一方面能增加我国汇率的自主决定权。

(三) 放松外汇市场管制

2014年3月, 央行宣布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化干预, 只是在关键时刻为减少市场恐慌行为、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超常波动。这意味着央行并未完全退出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这一局面, 我国的外汇市场仍不完全受供需的影响。目前我国市场上外汇的交易主体较少, 汇率的市场化和竞争力度还有待增强,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购买者”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仍处于垄断地位, 这影响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和市场化进程。由此中央银行应当逐步扩大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主体, 让外汇市场竞争机制在银行间和企业间发挥作用, 从而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摘要:在全球经济互通互融的今天, 一个国家对其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调整会对本国及其全球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相关的汇率制度, 并通过分析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 着重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汇率制度,一篮子货币,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晓辉, 范从来.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估计:基于价格稳定视角的研究[J].世界经济, 2009 (02)

[2]李红权, 洪永淼, 汪寿阳.我国A股市场与美股、港股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信息溢出视角[J].经济研究, 2011 (08)

上一篇:“讲规矩 有纪律”专题研讨会发言稿:严明纪律规矩 强化执纪监督下一篇:酒店式物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