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的诗歌

2024-04-07

规律的诗歌(精选9篇)

篇1:规律的诗歌

我喜欢山的巍峨

特e是大兴安岭的山

那高高耸入云端的山蜂

常年e雪的雪峰大白山

我喜欢水的柔情

那绵延流向远方的的水波

在记忆的长河里

奏响的可是我的生命之歌

大自然的美

我喜欢北方广阔的原野

一望无垠的塞外的大草原

草原上信马由疆的放纵

蓝天、白云、草原、羊群、号角、牧歌……

一幅塞外骑猎图跃然眼前漠北的劲风

又怎能掩藏住心中的狂野……

走向北方

走进北方小

走进大兴安岭

走进大自然

把自己融进大自然吧

因为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处绮丽风景

展示你的魅力

也接受他人的赞美吧

比之山川的壮美

红尘中的一些生死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大自然虽经岁月长河的磨蚀

却愈发的焕发她的美姿

那些回旋脑际的思绪会经岁月的冲刷

渐去渐远变得模糊

最后不留一丝痕迹

唯留下我们这处风景与大自然共舞

成为永恒

走进大兴安岭

如果可以

我们

能不能一起留在大兴安岭

不要所谓的理想追求

不要所^的见多识广

离开森严的帝都,

离开奢华的魔都,

也告别喧闹的L江两岸。

也忘记上海、广州或者北京

毕业了

我们能不能就回到大兴安岭

就回到那个中国最北的地方

和大自然接吻的地方

留在那个熟悉的地方过下半辈子

如果可以

我们一起留在大兴安岭

我们可以呼朋引伴

叫一嗓子发现全是当年的狐朋狗友

我们可以出门就打车、全城转也就收你五块钱

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讲着大茬子味的普通话

不必掐着嗓子学某些地区人说话

我们就是我们

爷们是纯爷们

女人也够女人

如果可以

我们一起留在大兴安岭

我们可以叫出每一条街的名字

循着每一条街寻找旧日的相识

当然还有旧日的味道

我们就吃当年陪我们度过那段最美好时光的小吃

想小吃一顿、这里有全国各地的各种小吃

想大吃一顿、三五个人点仨菜够造了

想回家吃一顿喊一嗓子

妈我饿了:爹娘排骨炖豆角招呼着

如果可以

我们一起留在大兴安岭

去他的工作压力

去他的中年危机

老子不和你们在北上广挤破头了

老子回家、家乡有人爱才

如果可以

我们一起留在大兴安岭

用在大城市买一套房子的钱买好几套房子

给爹娘一套、给媳妇爹娘一套、还有自己一套

还要都买在一起、孩子从小要得到六个长辈的爱

如果可以

我们一起留在大兴安岭

夏天我们可以去黑龙江玩水

篇2:规律的诗歌

摘要:物我交融转化律、博而能一综合律、法而无法通变律是写作学的三大基本规律,它们是任何写作实践都不可回避和违背的。诗歌写作是无数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因而,三大规律在诗歌的审美特征中有广泛的运用和体现。

关键词:物我交融转化律;博而能一综合律 ;法而无法通变律 ;诗歌的审美特征

写作学有三大基本规律,它们分别是:物我交融转化律、博而能一综合律、法而无法通变律。然而诗歌是一种抽象、是一种形象化概括而成的“纯形式”、是写作学最为特殊的部分,那么它的审美特征是不是也符合写作学的三大基本规律呢?下面笔者就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物我交融转化律与主情艺术

“物我交融转化律是指物我交融之后,转化为文章的必然过程。所谓„物我交融‟,是指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的相互作用与有机融合。所谓„转化‟则是指经过物我交融,一个非物又非我的新的第三者的诞生,亦即„物‟与„我‟和二为一,构成了文章。”①

1.诗歌是一种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主情的艺术。纵观整个历史,我们便知道,诗要言志,但它不会抽象的抒情言志,而总是借助一定的客观的东西,也就是意象,来表情达意。诗歌的表现手法基本上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然而无论哪种表现手法都是将客观的事物与主观的情感相结合。

一方面,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改造,逐渐使事物带上感情色彩,使事物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酿造;另一方面,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情操等内在因素寄寓到客体上,使写作客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化身,也就是写作学上说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这样,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相互作用、有机融合,便成了诗。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指出:“文学中有二原质,曰情,曰景。”②他在人间词乙稿序中,更加强调:“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其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苟却其一,不足以文学。” ③由此便可知,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是紧密结合、相互交融在一起的。

2.诗是一种主情的艺术。虽然叙事诗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情节、冲突等方面的因素,但是“情”依旧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人、事、物的描绘,依旧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抒情诗则是着眼于“情”,以“情”去粘合一切,以“情”去融化一切,在抒情诗当中,诗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一种被情感肢解了的人物和事件,乃至完全是一种情绪。意象派的压卷之作《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脸庞的浮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在这首诗中,庞德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方法,使人们感觉到了诗人感叹现代城市生活中美易消逝的情绪。借庞德自己的话来说,完全是“在一刹那的时间里表现出理智和情绪交合物的东西”。④意象的原来客体已完全不复存在,而是与诗人完全融合在一起,达到物非物、我非我,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物我交融转化律在“诗是主情艺术”这一审美特征的最佳体现。

二、博而能一综合律与意象和精炼性

“„博‟是对写作主体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一种高度的概括。„一‟就是写作主体通过大脑的综合活动,成为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思维定势。“博”是写作主体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是写作主体进行综合的结果。”⑤

诗具有高度的精炼性,除诗歌外,其他任何的形式艺术都不能像诗那样短小精炼,但是把意境、韵味、情感表现得妙不可言。就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 辞 黄 鹤,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⑥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仅从短短的2行,14个字就可以看出诗人在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修养了。第三和第四句“孤帆远 影 碧 空 尽,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写诗人送走好友,独自在黄鹤楼上遥望孤帆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的情景。诗人长久的伫立凝望,深刻的表现了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小小的一首绝句,便包含了黄鹤楼、烟花、孤帆、远影、碧空、长江6个意象,它们各不相同,但在诗人的巧妙组合下,构成了一幅孤寂的江景图,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广、涵盖的意象很丰富,一首诗歌很可能就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交通、风土人情等等领域,并且是很多意象的灵活组合,但是它的主题十分鲜明,这就是诗人通过对意象的“酿造”,成为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思维定势,换言之,就是博而能一综合律的具体体现。

三、法而无法通变律与四大审美特征

1.“„法而无法通变律‟,是指写作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借鉴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写作方法,并加以革新、创造,灵活运用于写作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所谓„法而无法‟,是指写作有一定之法,又没有一成不变之法。所谓„通变‟,则是指对写作之法的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法‟是通变的基础,„无法‟则是通变的结果。„法‟是可依的,不符合一定写作准则的作文就不像作文;同时,写作最忌人云亦云,它应当最能灵活多变。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才能使写作具有生命。”⑦

主情、精炼、有意境和乐感,是诗歌审美特征的具体体现,是诗歌所必须具有的特征,同时也是诗歌写作与审美的定法。一首诗歌必须要深刻表达诗人的情感,必须要用语精炼,必须要营造美的意境,必须要让人感受一定的乐感,只有这样的诗歌才可以评定其为诗歌佳作。此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罢这首小令,便有无尽的忧愁,因为词人选取的都是孤零的意象。他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10个意象绝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幅孤寂、悠远而又纯美的秋景图,它在给读者审美享受的同时,又让读者感受词人浓烈的思乡之情。从精炼性的角度来说,短短的一首小令,简单的几个意象的重组,就幻化出了一幅唯美悠远的意境,让人叹为观止。“„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常在每隔一句的末尾用同„韵‟的字,”⑧从乐感的角度来说,整首小令押“a”韵,从而使音调和谐悦耳,富于音乐节奏,让人感受回环复沓之美。

2.诗歌的审美虽然具有主情、精炼、富有意境和乐感等相对稳定之法,但它并不是一尘不变的、不许变通的。“五四时期,胡适就提出„作诗如作文‟,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节拍‟;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⑨“作诗如作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诗的精炼性和乐感,但它却大大解放了诗体,促进了诗歌形式的多样化,推动了新诗的迅速发展。因而在新诗中也不乏压卷之作,例如: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臧克家的《老马》、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穆旦的《赞美》……它们都是可与古典诗歌相媲美的精华之作,尽管它们或长、或朦胧、或参差不齐。就诗的审美特征来说,它们或情感不够鲜明、或用语不够精炼、或意境不够深远、或韵味乐感不足,但它们都以自身之长压其之短,成为华夏诗库中的明珠,这无不是诗歌审美特征中法而无法通变律的运用与体现。

写作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性和普遍性,它是写作实践活动的主宰,对一切写作实践活动起着支配作用,是任何写作实践活动都无法避免和逾越的。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诗歌的审美特征必须遵循写作学的三大基本规律,同时,写作学的三大基本规律也广泛运用和体现于诗歌的审美特征中。

注释:

[1].[2].[3].[5].[7].周姬昌.写作学高级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4 P18,19,27,30,34,35 [4].意象派诗选[M].云南:漓江出版社 1986 P90 [6].衡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5.7 P201 [8].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6 P54 [9].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7 P93 参考文献:

篇3:规律的诗歌

关键词:诗歌鉴赏,2012备考

一、2011年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特点分析

1. 唐宋诗歌依旧备受青睐, 写景抒情诗成为主流

(1) 时代相对集中, 重点突出。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试卷, 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取“材”, 还是唐宋诗词居多, 明清诗词作陪衬, 元曲元词逐渐退出舞台。这样选材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省市编写了唐宋诗词的选修教材, 而试题的取材不宜脱离教材的范围过于宽泛, 否则会使人觉得不可捉摸, 不符合命题规律;另一方面是因为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两座高峰, 其质量的无可非议更便于命题人设题。

(2) 题材广泛, 方向明确。考查的重点依然是情、景、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18首诗词中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作品为多, 几乎每首诗词都涉及写景抒情的内容。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类题材, 一类是山水田园诗歌, 此类诗以写景为主, 情感淡然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抒情较含蓄, 如山东卷储光羲的《咏山泉》;一类是叙事抒怀类之作, 景、事、情交织在一起, 情味深厚令人感慨万千, 抒情议论较为明显, 如北京卷张耒的《示秸》, 江西卷黄庭坚的《清明》。高考诗歌鉴赏往往立足于写景抒情的诗句, 探求景物在描摹意象、抒发情感、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这成为诗歌命题的主要方向。

2. 考查形式稳中求变, 力求推陈出新

2011年18道古诗鉴赏题中, 除北京卷、上海卷一直采用主、客观混合命题的形式外, 其他试卷都采用了主观命题的形式。考查重点在诗歌情感、内容、手法三大方面。对炼字、炼句、诗歌形象的考查以前一直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 今年有所降温, 只有四川卷、重庆卷、天津卷涉及。而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直是古代诗歌命题的热点, 如江苏卷、浙江卷、安徽卷、全国新课标卷、江西卷等直接要求学生分析艺术手法。有的只是要求学生对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 暗含着对诗句艺术技巧的分析。如湖南卷、福建卷、四川卷、湖北卷、浙江卷等。值得注意的是对诗歌篇章结构的考查渐渐成为一种趋向, 如江苏卷的第3小题“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湖北卷的第2小题“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 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 试题难度加大, 探究意味增强

古诗鉴赏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二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往高考试题多侧重于前者, 难度相对较小。而今年试题观点态度评价类试题逐渐增多, 难度逐渐加大, 如北京卷、辽宁卷、湖北卷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某些省市的试题更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 如天津卷第3题, 此题考查诗歌的布局谋篇, 必须从诗歌的内容、主旨、手法、结构四个方面加以探究, 综合性很强, 对学生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探究能力层级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层级之上, 为最高F级。而探究题一般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在意境深邃、语言有跳跃性的诗歌中考查, 应该体现了命题者注重试题的选拔功能, 加大试题难度的命题趋向。在今后复习中, 师生应强化鉴赏探究方面的专项训练。

二、根据重点, 探寻规律, 把握关键

1. 以时代为经线, 以题材为纬线, 建立知识体系

唐宋诗词一直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 复习时要有的放矢, 明确方向。我们可以以时代为线索, 联系所学的必修、选修教材, 从题材的角度加以梳理整合, 使学生形成诗歌知识网络, 提高鉴赏分析水平。比如高三学完唐代诗歌《滕王阁》、《与诸子登岘山》和《长安晚秋》之后, 可以将这几首分属初、盛、中、晚唐的登高诗打通, 总结登高诗的一般诗学特点, 比较初、盛、中、晚唐诗歌不同的时代精神和诗学风貌。而送别诗、贬谪诗、怀古诗、咏物、山水田园诗等都可作如是的整合复习。宋词同样也可以时代为线索, 从婉约词、豪放词的角度加以筛选整合, 归类复习。这样由点到面、经纬纵横, 构建唐宋诗词的知识网络, 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2. 以题型为示例, 以模式为范式, 掌握解题思路

古代诗歌的鉴赏题型相对稳定, 比如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辨析诗歌的创作手法、理解诗中人物景物的形象意蕴等题型, 在以往高考试题中占80%以上。结构类题型以往较少出现, 笔者在此稍作一点粗浅的分析。如2011湖北卷第2题: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 请分别说是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解决此类题型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如这两首诗都是写雨中的景物, 刘诗写微雨, 苏诗写骤雨。其次考虑某句诗的作用和手法上的特点。如“浅深山色高低树”, 从静态写出了微雨中山与树的色彩变化;“雨过潮平江海碧”通过比喻, 从静态写出了雨后壮观的美景;第三考虑此句的位置以及与上下句之间的联系。如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 并与蒙蒙细雨叠加, 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而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 为描写雷电蓄势,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说来, 结构类题型提问方式有:某句诗起什么作用, 说说诗歌的思路脉络, 这几句诗是否可以颠倒等。解这类题目都可以遵循以上的答题步骤, 建立固定的思维模式。

3. 以反思为契机, 以表达为重点, 训练答题能力

篇4:诗歌教学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规律

一、从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说起

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原稿是英文。选入教材的文章,是作者自己根据讲稿节译的。钱先生在文章中运用比较思维的方法,谈了他对中国诗和外国诗的理解以及认识,归纳起来,就是以下几点:一是中国没有史诗,中国最好的戏剧诗歌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歌之后。中国诗歌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歌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二是中国诗歌“短”,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三是中国诗歌富于暗示,也就是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四是中国诗歌笔力清淡,词气安和。五是中国的社交诗歌特别多,宗教诗歌几乎没有,如是而已。钱钟书先生在文后说,中国诗歌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歌只是诗歌,它该是诗歌,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从钱钟书先生的文章出发,我们再来看白茂盛老师以及程环老师执教的课,也就方便得多了。

二、总体印象

不论是白茂盛老师执教的《蜀道难》也好,也不论是程环老师执教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也好,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技术规范等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都是做得很好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的朦胧美、古典美以及音乐美等几方面都做了淋漓尽致地阐发,并且也都把对诗歌的多元解读作为教学的重点,设计精到严谨,很有新意,也很有深度。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高度融入,参与度极高,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特别浓郁,课堂气氛非常好,值得学习,值得借鉴,同时也深受启发。

三、收获与启示

结合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谈谈自己的收获与启示。

首先是,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诵读”这个法宝。很多教师都知道,古典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加强诵读的指导,但是恰恰在这个环节上,我们的老师常常做得不够。白茂盛老师也好,程环老师也好,他们都在诵读的基础上,达成了教学目标,哪怕是对诗歌文本的多元解读,也建立在学生的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以说,没有什么比诵读更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律动和情感共鸣的方法了!

谈到读诗时,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里曾说:“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曾国藩在家书中谈到诵读体会时,也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美哉,诵读!妙哉,诵读!

其次就是,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还必须体现一个字,那就是“活”。钱钟书先生说,中国诗歌富于暗示,也就是,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钱先生的说法,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含蓄蕴藉。诗歌的欣赏,讲究的就是要进入诗人在诗歌中精心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古典诗歌中,往往有内涵丰富精致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在诗歌的教学中,必须把握住这一点,否则,我们就会误解诗歌,教“死”诗歌,从而搞坏诗歌蕴涵的丰富的美。

最后就是,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千万不要将学生当做古典诗歌的鉴赏家和古典诗歌的批评家。在高中阶段,我们对古典诗歌的教学,目的何在?我想,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熏陶学生的情感精神,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给学生年轻的生命里注入一些纯粹而高雅的东西,让学生以后的人生增加高贵脱俗的可能性。明确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诗歌的诵读品味以及对诗歌的体验感知上,要尊重学生阅读诗歌的“原始感受”,切不可由老师来对学生强行灌输,更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乱说胡说。那种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把学生当成古典诗歌的鉴赏家以及批评家的做法,是违背教学原则的,也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细细思量,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虽说没有定法,却是有规律可循的。

[本文是笔者主持研究的贵州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立项编号:2014B037)的阶段研究成果]

篇5:知识规律与规律的属性扰动

By employing the knowledge(R-element equivalence class)in one direction Srough sets and dual of one direction S-rough sets,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law is given;the generation theorem of knowledge law,the excursion theorem of knowledge law,and the attribute disturbance discernible theorem of knowledge law are proposed.Knowledge law is a new characteristic of S-rough sets.

作 者:张冠宇 杜英玲 邱育峰 ZHANG Guan-yu DU Ying-ling QIU Yu-feng 作者单位:张冠宇,ZHANG Guan-yu(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Sciences,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China;School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杜英玲,DU Ying-ling(School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邱育峰,QIU Yu-feng(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Longyan University,Longyan 364000,China)

篇6:规律的诗歌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对人们正确认识问题和发展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分析方法”等也是历年考研政治选择题和分析题中的重要考点,需要同学们重点复习。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重要的规律,现通过上下两篇文章,对其中的四个重要问题展开解析。本文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和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两个问题进行解析。

问题一: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解析: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原因有四个: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题中题: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解析: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在要素之间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事物之间的斗争性、同一性,以及伴随发生的事物的运动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结和作用反映在唯物辩证法中就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容。

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题中题: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解析: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题中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何在?

解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怎样存在的”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就是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即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形而上学“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问题二:如何理解“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解析:1.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有一句古话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一知识点。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句话就包含着辩证法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思想: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知识点,本文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析,继续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对立统一规律”这一重要的规律。

问题三: 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可以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向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也就是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4.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实现的。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具体矛盾的暂时的或最终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它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

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研究和创造一定的条件,促成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这是革命者的任务。否认矛盾转化,把事物当做死的、凝固的东西,这是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抹杀转化的条件,空谈对立面双方的转化,不仅不能实现矛盾的转化,还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这是分析题的重要考点。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篇7:销售的“规律”

记得刚拿着录取通知书,兴冲冲的踏上火车求的情形,经过20多个小时“站立”终于到了学校,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大学毕业不久,依稀还“残留”学生的“味道”。她问我对哲学这门课程的看法,我回答:好像没什么用。她大感惊异。现在回想起来,很是“汗颜”。其实,做了多年的销售之后,回过头上看看,发现哲学的思想,是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对我的销售之路还是影响很深的。在自觉不自觉的中,也遵循着某一些法则,从客观上分析,认识和把握规律是销售生涯得以延伸和延展的根本。

为什么很多销售人员做了多年之后,还是迷迷糊糊,感觉自己总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听到好多做了几年的销售人员说:都做了几年销售了,刚开始的一两年还感觉不错,但从第三年开始就没什么意思了。每年、每几度、每月、每周、每天几乎在做同样的事情。比如,每天去拜访客户、开发新客户、促销、陈列、海报,填报表、早会;每周计划、总结、销售达成率;每月计划、总结、月度目标达成、培训;每年订货会、产品铺货、二批活动、经销商激励……想想你现在是不是陷入了这种“困境”之中。如果是,那你还没有认识到销售的“规律”,说明你还在销售的外围“闲逛”或者“徘徊”。往下的路,你可能很迷茫,很无助、也很无奈。

任何事物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万物皆有规律,

但规律并不完全是你表面看到的现象,甚至完全不是你看到的现象。就想魔术师表演一样,现象往往会欺 眼睛。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新产品上市,第一个月销售还不错,比预期好很多,如果你据此判断新品上市成功,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为什么?新品上市的一个月之内,很多消费者是在尝试消费,如果产品的适应性好,综合性价比、价值感都不错,那么消费者就会重复消费,但相反情况之下,可能就不会回头购买,那么,一个月之后,销量就会逐渐下滑。对此,你就要总结新品上市的情况,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回头购买情况等等,如果不尽如人意,就要进行消费者的拉动和产品改良,然后据此总结出规律。这就是新品上市的销售规律之一。

对于新产品上市,不要急于进行消费者活动,先要在渠道、终端上开展系列的攻势,政策的执行、终端的铺货、陈列、展示、生动化,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印象和好感,接下来才进行消费者的促动,这也是一条销售的规律。

销售人员怎么找规律?怎么总结和提升自己呢?很多时候你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思考、感悟是要遵循一定技巧和方法的。

完备的营销、专业知识

这是销售的“大规律”。告诉你在怎么样的一个框架之内思考和分析问题。营销的概念很大,包罗万象,环境分析、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4P,甚至品牌都涵盖在内。你首先得要搭建一个框架,然后在实战中不断丰富其内容。大学里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在社会上能用的东西吗?未必,其实,我们写到最多的是一种思考和分析方法。

善于总结、提炼,发现本质

篇8:浅谈江苏省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

8年来,江苏卷每年都有一道小题是针对诗歌的“思想感情”来命题的,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传统节目”。

对“感情题”的考查可以有“是什么”(说出感情的类型)、“为什么”(说出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怎么样”(对这种感情作出评价)三个角度。江苏卷多年来的命题角度只有一个,即答题相对比较容易的“是什么”。因此,对各种体裁诗歌所包含的感情类型要正确牢固地把握,对诗歌喜怒哀乐的感情基调要善于辨别。

渗透在诗歌中的情感有全诗情感,也有局部诗句的情感。江苏卷多数抓住诗歌中的部分诗句命题,分析某几个诗句中蕴含的感情;有时也会就全诗的情感设题。所以,解题时要靠船下篙,看清要求,不能混淆。

对感情题的考查近年由单一过渡到复杂,具有复杂性与变化性的特点。对此同学们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其次是尽可能答全,宁可多答,不可遗漏。

二、 考“形象”的题

单纯的诗歌形象包括人物、景象、物象,人物形象包括他人形象(如英雄、谪客、游子、隐士、闺妇等),诗人自身形象(诗人的身份以及自身的行为表现出的形象,如宴饮、送客、思家、记梦、听曲、赏花、访友、登楼、行路等)。如果把形象与情感结合起来,物象就变成了意象,景象就变成了意境。

由于选材的原因,江苏卷对诗歌形象的考查暂时还没有涉及人物形象,暂时也没有考查过意象和意境,所考的只是景象、物象。对人物、景象、物象的考查可以有三个角度:“写了什么”(要求写出事故中描写的对象是人、事、景、物中的哪一种),“怎么写的”(要求结合诗句来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写”(要求揭示通过描写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江苏卷这几年考过“写了什么”,答案可以在诗句中直接提取。当然,也有答案需要作适当加工的。

总之,江苏卷对“形象”的考查相对而言难度不是很大,出现的题量不是很多,能力层级要求不是很高,都属于“分析综合”。

三、 考“表达技巧”的题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1. 表达方式;2. 修辞手法;3. 表现手法;4. 语言技巧。这几种表达技巧中难度最大的是“表现手法”,因种类繁多,理解运用也不容易。

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其能力层级属于“鉴赏评价”,难度较大。考查有3个角度:“什么技巧”“怎样用的”“为什么要使用”三个角度的难度呈递进式。江苏卷命题人这几年的考题覆盖了“表达技巧”的全部类型,但是出题时“手下留情”,多数考的是“什么技巧”如果命题人要求考生“作赏析”“说作用”“加分析”“谈看法”等,就必须全面回答“怎样用的”“为什么要使用”,否则就会扣分。

总之,江苏卷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一是明确,告诉同学们从表达技巧中的哪一个小类入手。二是切入点小,不是笼统地要求“鉴赏”,而是具体地告诉同学们做什么。三是要求低,大多只要求说出使用的方法即可。

四、 考语言鉴赏题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对语言题的考查可以是考“词语”,也可以是考“诗句”,这两种题型江苏卷在2006年都考查了,它包括了“如何表达内容”和“本身的特点”,以及“所起到的作用”三个方面。

看来江苏卷命题人对语言题的鉴赏一般不是说“有一个词语”“有个诗句”,让同学们去找出,而是会告诉你哪一个词语或句子然后鉴赏。而鉴赏的角度则多为“表达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两个。

篇9:商不变的规律

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的内容。编者意图是在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构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模型,并能运用该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本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比较算式中被除法和除数的变化及对应的商的关系,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对于规律的学习,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比较清楚的描述,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应用,而不要求用统一的语言去描述并强记,另外“商不变的规律”是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学习“小学除法”的基础,因此该“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知识基础,并且在本册的第三单元学生在学习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时,通过具体的情景活动,他们已经历“发现问题、举例验正、归纳规律、实践运用”的过程,这些学习方法的形成对学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学生“商不变的规律”时,完全可以把探索、发现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确定观察的方法,自己归纳观察结果。但这次我去执教的地点是一个村校,通过调查得知该班学生思维不太活跃,发言不很积极,上课很难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所以我想采取有趣的情境引入,提问层次适当放低,探索过程教师作一些适当引导,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针对不同学生达到有效教学。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在建构、运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具、学具: 小黑板、计算题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注意了,我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很精彩,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里面的孙悟空,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他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他对身边的1只猴子说:“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2只猴子吧!”这两只猴子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外面的猴子听说后又进来一些猴子。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猴子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点行不行啊?”所有的猴子都听到分桃子了,一起跑到孙悟空身边。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设计意思:通过学生喜爱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二、探究规律,发现规律。

㈠ 师:同学们,小猴子和孙悟空都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预设)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到4个桃子。

师:你(们)是怎样看出来的?从哪儿看出来的?(预设)生:„„(计算的)

师:能列出算式吧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结合板书把算式补充完整。

板书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1、这些都是什么运算的算式,第一竖的数叫什么?第二竖的数又叫什么?第三竖的数又叫什么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意图 :这样预设,给学生创设发挥的空间,要比直接引导学生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观察预留的思维空间要大,课堂上观察学生反应情况,学生发现不了,再逐步引导。‟

生独立观察思考。

师:你有重要发现吗?把你的重要发现说一说好吗?

小组交流,师巡视辅导。全班交流汇报。

生:我发现它们的得数都是4,商不变。

师:她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现象,商不变。(板书:商不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

师:商不变,谁发生了变化?怎样变的?

(预设)生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了10(扩大10倍)。

师:这个同学说了一个很好的词,你们知道是什么词吗?“同时”是什么意思?你能说一说吗?

生:„„

师:“同时”指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而不是一个扩大,一个缩小,或一个扩大,一个不变。)

(预设)生2:②式和①式比较„„ 师:他用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发现规律,用两个算式进行比较,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呀!你能像他这样去发现其它算式的一些规律吗?

生:„„

师:同学们发现那么多的规律,真聪明!能用一句话概括你发现的规律吗?

生:„„

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100,1000,商不变。(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是从上往下看,发现了这么重要的规律,那么从下往上看,有规律吗?

生汇报,师板书。

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100、1000商不变 师:是不是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10,100,1000,商不变呢?那你能验证吗?请你多写几个商是4的除法算式,看看有没有这个规律。

生写算式,师出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算式,符合这个规律吗?

生观察,汇报。

师引导:看来这里扩大和缩小的不一定是整十整百,整千的位数,也可以是1倍、2倍、3倍、4倍等,那么我们就要把10倍、100倍„„改成“相同的倍数”了。

师在板书上改写。

师:这里所有数都可以吗?

(预设)生:„„(零除外)

师:为什么要零除外?

生:因为零乘任何数都得零,零不能当除数。

师:我们发现的就是重要的“商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在所有除法中都适用吗?

师:请请同们列一组算式验证一下。

生验证,指名汇报。

师小结:看来这个规律对所有除法都适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数学知识的模型,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构建”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方法。]

三、应用规律,拓展延伸。师:同学们对这一规律理解了吗?智慧老爷爷想考考你到底掌握的怎么样?可以吗?

1、请你计算。8000÷2000=

80„„0÷20„„0=

在板书下补充 100个0 100个0

生做过后师:你们是一部高级电脑,比普通电脑快多了,看来这个规律的作用太大了,这么大的数同学们都能计算出来。

2、P75 T1 板书到小黑板。

3、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一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组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4、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为什么不对?

14÷2=7

15÷3=5

(14×2)÷(2÷2)=7()

150÷30=5()(14×5)÷(2×3)=7()

150÷30=50()(14×0)÷(2×0)=7()

1500÷300=500()

5、比赛。

比一比,在1分钟内看谁写出相等的除法算式最多。赛后,让第1名同学说说取胜秘诀。

6、P75页,观察与思考

感受规律的作用真大(可以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变式练习,突破难点,让学生进一步能理解运用所探索的规律,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四、总结全课,概括梳理。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数学有趣吗?

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探索,发出了那么重要“商不变规律”,并且那么有用,同学们真了不起!下节课,你们的老师将带着你们把它运用到竖式计算中,还可以使竖式计算简便呢!

五、作业:

列举出几组数学算式,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

①8÷2=4

6÷3=2 ②80÷20=4

24÷12=2 ③800÷200=4 48÷24=2 8000÷2000=4 120÷60=2 80„„0÷20„„0=4

100个0 100个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反思:

本节课是探索性很强的数学课,是让学生探索“商不变的规律”,并利用该规律使有关除法简便,这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感知(具体)-----概括(抽象)-----应用(实际)的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由“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能辅助学生做好这两个飞跃,久而久之就教会了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做到了“授之以渔”。基于这一认识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开放度很大的学习活动,设计了适宜于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活动。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孙悟空分桃子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积极思维,学生在故事中发现问题,从而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探索。

2、创设探究空间,引发探索。

上一篇: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下一篇:高三数学备考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