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4-04-30

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精选6篇)

篇1: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企业文化热潮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科学的人本管理理论,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科学阶段,传入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最初的引进、启蒙,到质问、裂变,到整合、本土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

(一)中国大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

根据李庆善先生的研究认为,“企业文化”一词,从1984年陆续见诸于我国报刊杂志,其中多数文章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进行极其简单的介绍。到1988年,企业文化热潮已经成为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若干热潮之一。掀起这股热潮的除了企业界之外,还有从事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各界人员。据不完全统计,88年至91年三年时间,国内报刊杂志上刊载的有关企业文化的文章达250余篇;翻译和编著的有关企业文化著作达20余种:省市以上单位举办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研讨会15个;举办企业文化为主题的讲习班和讲座40余期。而且,中央和有些省市相继成立了企业文化理论和应用研究。有些课题,已经形成初步成果,被决策机关所采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992年至1999年是企业文化在我国重新受到重视并且日益深入发展的时期,历史的发展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这一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呈现出从直接引进国外理论向在学习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方向发展,向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同我国企业文化建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理论研究从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

2、企业文化实践活动方兴未艾,一些优秀企业几乎是在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的第一时间即敏锐地加以关注,并迅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在企业界发挥了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今天被视为我国企业界骄傲的旗帜企业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无不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实践典范,“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实践甚至被收入哈佛研究院的案例库。今天,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优秀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下日益广范、深入、全面、主动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实践活动中来,企业文化实践正在不断普及和深化,并带动了许多事业单位的文化实践。

3、企业文化组织广泛建立。我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专业性的企业文化组织,各个行业和部分企业也建立了企业文化组织。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部门企业的专业性企业文化组织的建立,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经过不懈努力这,今天北大、清华、人大等为数为少的各类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企业文化课程;以各地企业文化组织为主体所开展的企业文化专业培训体系日益展开;以海尔、联想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的内部企业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会各个层次、各种类别的企业文化教育培训正在大规模的展开。

5、涌现出了一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在理论界、企业界和全国各级各类的企业文化社团组织中,涌现出大批百折不挠、意志坚定的企业文化推动者,他们为我国企业文化传播、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新浪潮2004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大庆召开了首次“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这次企业文化工作专题会议紧密结合中央企业的实际,总结交流了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现场参观学习了中石油在大庆的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研究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讨论修改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目的是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中央企业。2004年12月13日,国资委又在京西宾馆召开会议,结合落实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企业文化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随着理论上认识的进一步成熟,伴随着实践的一步步完善,终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5年3月26日,国资委下发了62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指导意见》7000多字,分四大部分、十八条,分别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组织实施的思路、规划、步骤与文化载体及队伍建设,基本要求,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等内容。该文件从开始起草到正式颁布耗时近一年。经过深入的调研,形成初步意见后广泛征求了企业、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大大小小10多次修改才定稿。《指导意见》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科学的定义,从根本上突破了以往对企业文化存在的种种狭隘而偏面的认识,将企业文化的地位真正上升到人本管理理论的高度,并视之为企业的灵魂。定义中提到的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分别揭示出先进企业文化具有的凝聚、激励与创新的功能,全面对应了企业人本管理三大重要方面。

伴随着2005年国资委62号文件的出台,企业文化理论界、咨询界和实业界掀起一轮新的企业文化热潮。同年北京交通大学好首开全日制企业文化硕士班,开高校之先河;企业文化师被正式确认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师的培训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国内相关刊物和文章更是百花齐放,百花斗艳,百度下企业文化相关网页达32200000(2007-3-10);国内在型企业特别国有企业先后出台企业或集团企业文化发展指导性意见,如中石化、中石油、北兵器集团等分别出台相应的文件,全国各地国资、民营企业自主或聘请专业机构纷纷打造自己独具特色企业文化;国内咨询界无论是京派的学院、社团,还南派的广州、深圳,东到沪宁,西到川渝,纷纷投身于火热的企业文化大潮!

追求卓越 历久弥新--------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银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以诚信经营为基础,以提升绩效为宗旨,以增强责任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和谐为目标,追求卓越,努力建设理念先进、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国企业文化.

篇2: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华为公司的成立时代正是中国通讯产业被国外公司垄断的“七国八制”时代,那一代的通信企业都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这从通信企业的取名就能感受到,比如当时做通信的企业巨龙、大唐、中兴、华为,简称“巨大中华”。对比今天一些企业的名字小米、魅族,能感受到时代的不同。人们常说民国出大师,就是因为那个时代赋予了个人和组织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华为企业文化中表现出的爱国热情、不服输、与世界列强抗争的精神从出生就已经融在了血液里。

华为企业文化形成的第二个背景是公司成立于深圳,而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移民的特点就是没有现成的人脉和资源,没有包袱,一切从头开始,敢想敢干,从0到1,勇于创新。这是深圳诞生了华为、腾讯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原因。华为企业文化中的奋斗、拼搏、创新精神,还有包容性等都根植于移民文化。

篇3:汉代服饰文化的历史特征及其形成

一、经济强盛基础充分,等级森严文化厚重

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汉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丝绸之路”这一条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商道的繁荣。在“丝绸之路”辐射下,至东汉初年,中原一带的商品货物往来十分频繁。与之相伴随的是,不同民族间的交流日益深入,直接造成了汉代整个社会风尚的不断变化。其中,服饰文化的变化发展在人们的强烈审美要求下自然发生,其整体水平也不断提高。如今,人们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土的丝织品就生动再现了汉代服饰的多种历史特征,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社会经济的强盛。服饰文化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应该说,汉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条件对于汉代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而言是充分的。

除了经济基础,汉代服饰文化历史特征的形成还离不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当时,拥有不同社会地位或官阶等级的人,其服饰穿戴都有严格的要求和区分。例如服饰上的龙凤图案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而在服饰的色彩方面,西汉初年,由于百废待兴,国力尚有不足,且帝王将相大多出身草芥,所以服饰颜色多以黑色为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等级制度在服饰上就没有反映。因为,源自秦代的十二章纹样在西汉初年的服饰图案中仍然得到了沿用,这些不同的纹样作为统治阶级地位和权力象征,其政治色彩与秦代相比有增无减。为了及时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负责服饰制造的手工业者们在设计图案时十分注意不同图案的政治意味以及不同地位的人的审美艺术价值。正是由于在图案设计和选择上融入了政治的考量,汉代服饰文化整体才突出了凝重、深沉的历史特征。

按照郭沫若先生的观点,“服饰是一种文化责任,也是一种思想形象”[2]66,那么服饰就具有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的确,服饰文化表现了不同时代、社会、民族的历史风貌,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审美价值、科技实力和物质文明。所以,汉代服饰除了具有蔽体御寒的物质意义之外,还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汉代服饰对于自然和谐之美与凝重浑然之美是比较有偏重的,这一历史特征及其形成与汉代的思想文化关系密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各种社会文化现象最深远的本源之一,而汉代服饰文化就是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引下以宽大、凝重、飘逸为基本风格的。这种服饰设计风格对于人体曲线进行了刻意弱化,从而突出“天道自然”的地位和意义,与西方古代服饰文化突出人体曲线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截然相反。从局部或细节而言,汉代服饰同样也深深刻印着时代文化的印记。例如汉代服饰的纹饰搭配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精髓与人文精神。其中,以吉祥图案为主的服饰纹样就寓意着完美、顺势、福气等。时至今日,这种自汉代流传下来的服饰纹样仍然代表着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二、唯美华丽阔达豪放,浪漫浑朴寄情于物

西汉在经历了初期的经济复苏之后,国力日益强盛,其服饰也日益华丽。仍然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服饰为例,很多服饰图案极尽细致之工,有的还纹绣了浮雕和文字,足见汉代服饰制造技艺的精湛和对华丽的无比追求。服饰的面料以丝质为主,而且色彩比较丰富,服饰的表现力极强。在这些面料上,绣工采用精巧多样的刺绣针法,刺绣图案精美绚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些服饰充分表明墓主人在汉代时的生活有多么奢华、庄重和大气,堪称汉代服饰文化唯美华丽历史特征的典型代表。除了已出土的墓葬实物,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在字里行间也透射出这种特征。根据《汉赋》记载,汉代帝王将相门第之中,人们所穿服饰尽管类型多种多样,但外在表现皆以唯美华丽为主,彰显了汉代服饰文化的繁华。在《七发》中,辞赋家梅枚乘说,“垂髾杂裾,心与目窕”[3]51,短短八个字描绘出了汉代后宫嫔妃们所着华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

汉代服饰文化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纺织技术支撑下,其造型凸显阔达积极、大气豪放之风。这种风格以服饰思维的浪漫恣意、服饰形式的饱满充实、服饰内涵的奔放生动、服饰题材的无所不包,充分展现了汉代服饰制造者飞扬激情的精神动力与开放活力。例如襦裙和袍服,形制颇为大气,无论穿在什么人身上都顿时让人产生翩翩联想和鲜活的生命力。根据汉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所唱,“一尺高髻,半额广眉,匹帛全大袖”,形象生动地将汉代女性豪放夸张的服饰及打扮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汉代服饰阔达豪放的历史特征不仅仅体现于服饰本身,还体现于服饰內修的作用。也就是说,汉代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所根据的往往是自己内心的审美体验,并希望通过服饰将自己内在的体态与气韵之美映衬出来。例如汉画《建鼓舞》中所画的女子翩翩起舞,女子所着服饰袖长、襟宽。宽大的服饰与女子蛮细的腰肢对比强烈,但也正是服饰的宽大飘逸恰如其分地将女子跳舞时的轻盈潇洒与端庄娴静充分衬托而出,尽显人物之里与服饰之表的统一和谐。由此可见,汉代服饰文化已经融入了极高的审美情趣,汉代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能将外在的服饰与内在的气质融为一体,以同时彰显人的外在与内在美。

汉代服饰文化的历史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受秦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比较大。马王堆汉墓中的汉代服饰就显示出了浓郁的荆楚文化元素。例如出土的身形修长的女侍俑,她们衣着极其华丽,服饰上的纹样甚至都有镶边的纹锦。作为侍婢,穿着都如此奢华,据推断可能是马王堆汉墓主人生前形影不离、随时听候差遣的贴身侍婢。一起出土的还有歌俑、舞俑,她们要么眉清目秀、身穿长袍席地而坐,要么身体前倾、身穿短褂长裙轻盈地翩翩起舞。这些歌俑、舞俑身上所穿的服饰每一个都显得那么幽远玄奥,以至浪漫之情怦然而出。除此之外,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不少汉代的帛画,画中服饰同样具有奇幻、迷离,色彩绚烂的荆楚文化特色[4]43。荆楚文化主要源于浪漫的神话或巫术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浪漫的世界,其间充满着奇禽异兽和神秘象征符号。以艺术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文化元素,它们与汉代服饰文化的融合使后者无论在装饰纹样还是在造型艺术上都风范尽显,颇具对称性、填补性等平面化和装饰化的特点。

至于寄情于物的历史特征,汉代服饰的表现主要在于设计图案上。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来讲究以图案传情,汉代亦是如此。而汉代服饰文化这一历史特征的重点在于物质与精神的两个不同层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纹样内涵。

三、服饰式样宽大简洁,制造技艺精湛无比

汉代服饰的式样主要有直裾与曲裾两种。曲裾是从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发展而来,汉代时虽然也有人穿着深衣,但已不多见。直裾衣型是汉代的流行服饰,其领口处的开襟一直向下斜至腋窝的式样,为汉代人普遍接受。汉代基本服饰式样就是直裾。这种服饰又宽又长,汉代百姓和官员穿着都以直裾作为基本款式。服饰面料和颜色等细节处的差异体现出穿着人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平民百姓穿着的直裾颜色只局限于麻布原色,不带任何装饰性颜色。带有花纹图案等装饰物的直裾只有皇亲贵族和朝廷官员才能够穿着。普通官员的服饰被称为祗服,意指单层的外套,外套里面穿着中衣或深衣。汉代宫廷祭祀的时候,男子的衣着为冕服,并佩戴绶或者玉等饰物。祭祀时从宫中最高地位女眷到一般女性都穿着以深衣式样为主的朝见服、亲蚕服、婚礼服和谒庙服等服饰。

染色、图案和面料也是分辨汉代服饰的主要元素。根据考古工作挖掘出来的汉服实物可以看出,汉代的服饰面料主要分为绢、绮、方孔纱和罗等。绢指一种素织物,以平纹为主要纹路,轻细的绢被叫作素或是缟。绮指的是花纹,由单层的地纹与平纹组成,按照一下三上的方法织出双层花纹。出土的汉代服饰花纹有杯文绮和鸟文绮等。方孔纱是像纱又不是纱的一种织物,它质地轻薄,常见的纹路为平纹。罗是由四经相互绞织形成,这种纹路很难用人工完成,需要提花机织与绞综共同作用才能成型,大多用作棉袍和夹袍等厚实面料。这些服饰的面料制作出来之后要经过染色的工艺进行再加工[5]169。汉代服饰的染色工艺传承了周代染色技巧,染色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料为天然矿物及植物颜料,媒介剂多为绿矾、白矾、绛矾、石灰、黄矾、皂矾等。由于矿物颜料比植物颜料容易提取,因此在染色过程中,矿物颜料如丹砂、铅丹、空青、石黄、赭石、粉锡等是较为常用的颜料。给服饰上图案是在染色工序完成后进行。汉代用在服饰上的图案包括植物、几何纹、动物和汉体铭纹等。其中汉体铭纹包括长乐明光、昌乐太平、名望四海、延年益寿等。植物图案包括莲花纹、卷草纹、茱萸纹等。动物图案包括鸟纹、龙纹、麒麟、兽纹等。几何图形纹饰包括卷云纹、谷纹、蒲纹和涡纹等。

参考文献

[1]孙云飞.历朝历代服饰[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10.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陈娟娟.中国服装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赵超.中国古代服饰文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篇4: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背景;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背景和条件,对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而沿着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不断發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背景和条件作一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一、全球化势头迅猛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因为文化虽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是对政治、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方向,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文化对政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的。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执政者的治国水平以及民众参政能力的大小和强弱。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势头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正日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较量就成为国际竞争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否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文化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并使自身不断得以发展壮大,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对策,走出一条正确的、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文化建设具体实际,又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文化发展道路,使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能够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不断促进自身的繁荣发展;又能够保持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胡锦涛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只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从而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我国文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极大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交往,同时也使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变得日渐频繁。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和互相激荡,既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国际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和交流交往。这种情况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广泛学习和借鉴各国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其次,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在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交往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向我国大肆进行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极力推销其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同化、消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实现其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以达到其“不战而胜”的目的。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所说的:“在21世纪,对国际安全最严重的威胁不是经济的或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因此,面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态势及其给我国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只有走出一条正确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明确我国文化的历史方位,保证当代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在大力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并推动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扩大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我国现阶段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文化建设面临新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明显提高。但在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我国文化发展水平在总体上还不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文化产业还不够发达,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等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文化走出去还比较薄弱等等。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也引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滋生和蔓延,使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我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阐述,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首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从而明确了新世纪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走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而在文化发展的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与道路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是与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保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科学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美)杜维明:《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刘德斌译,《史学集刊》2002年第1期。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61页。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篇5: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摘要:旅游名山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宝库,也是我国人文景观中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其形成源自于我国古代大山崇拜的心理背景,更由于名山本身客观条件和特有的人文环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名人雅士等在名山的修行授徒,使其蜚声海内外,这些成为了旅游名山厚重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渊源 精神需求 社会条件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每当我们登上武当山、庐山等名山,总会被山上寺观的悠悠钟声所吸引,陶醉于身心俱静的氛围中;每当我们翻开中国历史,寻找高僧名士的足迹,往往会听见他们在名山古寺中的心灵对话。这些名山无疑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宝库,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古往今来引起过很多学者的兴趣。这些名山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将从地理学、历史等角度,就名山形成的渊源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1 人文心理背景

在中国,天是被当作一个有形的实在的事物加以崇拜的。据古文献记载,夏代已经“行天之罚”,征伐各方部落,殷商时已称天为“帝”了。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从帝王将相到凡夫俗子都把天帝、天神看作是最高的神并对它顶礼膜拜,天空崇拜的另一种具体形式就是太阳崇拜。

中国各民族在原始时代就有崇日观念和活动,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中有表现人合掌过顶跪拜日环的图画,广西花山岩画中有表现人们欢呼迎日仪礼的图画。在古史记载中也可以找到帝王们祭日的描述及祭坛的营造规模。如《尚书·尧》中有“宾日”于东,“饯日”于西的文字记载,《礼记·月令》言“立春之日,天资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日于东郊”。

由于太阳升起于东方,光明始于东方,因此古人的观念中有产生了另一个内容:东方崇拜,这一点与山岳崇拜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东方大山崇拜”。如据《尚书》记载,舜时就有五岳之名,泰山为“五岳”之尊,舜“五载一巡狩,禹遵之。”《文献通考》谓“东岳,以其处东,北居寅丑之间,万物始终之地,阴阳交泰之所,为众之所宗主也。”因此历代帝王祭五岳必先祭祀泰山。山岳崇拜的产生有以下原因:一是山峰具有高大雄伟和人们难以接近等神秘性; 二是山林中为人们提供丰厚的猎物和其他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为远古乃至阶级社会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依靠,因此导致人们赋予山以神灵观念。

中国的山岳崇拜观念有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古代祭祀五岳实质上是日常生活中帝王祭天地活动在空间和形式上的延伸。如《史记·封禅书》云:“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日常生活中帝王常修建宗教建筑如明堂、辟雍以祭天地,而在大规模出巡活动时则登山以祭天地。《史记》中记载了秦始皇、汉武帝在泰山举行封禅活动的情形。由记载可知,中国帝王的祭山活动是以山岳为基础,通过各种宗教建筑与礼仪活动来表现帝王对天地的崇敬和对权力的崇敬。这里山岳崇拜的观念就是这种观念的.形式和基础,天空崇拜、土地崇拜、社稷崇拜及由此而产生的政治权力崇拜为其实质。而在中国的祭山活动中,天子往往在山上修建宗教建筑,这样就直接将原始宗教与名山联系起来,如泰山有祭天祭鬼的蒿里神祠,有发布政令和祭祖的明堂,有祭天祭神的玉帝观、元君祠,为后来我国佛教道教寺观选择圣地开了先河,提供了借鉴。

2 精神需求

我国大多数寺院选址在自然景观优美,清幽寂静的山林之中。山是美的化身,其表现可分为:“形象美、色彩美、音响美、线条美、动态美、静态美、嗅觉美”等等,这种环境无疑给宗教信徒提供了极佳的物质条件。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充满宗教和政治色彩的名山,其山水之美也是中外皆知的。泰山之美首在雄伟,它主峰海拔1 524m,大有通天拔地之势,千里之外无能与之比肩者。登山远眺则觉天地豁然通达,令人生豪情壮志。孔子曾言:泰山岩石,鲁邦所瞻。泰山不仅雄伟而且景色秀美。如扇子崖峻峭高耸,其状如扇,这里环境幽静,风景秀丽,常年甘泉清澈。泰山因其高,气候产生垂直变化,山下为暖温带,山顶则是中温带。山上云雾缭绕,不仅衬托泰山比天之高,而且能给人以“天界仙境”的种种遐想。

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佛学中心之一的庐山,更是天生丽质,步步皆景, 它以江湖、瀑泉,云雾、峰石著称于世。李白的名作《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则全面地描绘了庐山之美。“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落之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套汇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之雾,向称天下奇观,漫山遍野,飘渺虚无,山在云上漂,人在雾中游。试想,在这样一个人间仙境里生活,修行从道,怎能不身心愉悦,神清而气爽?一切烦恼皆顺风而去,一切前恶旧怨、功名利禄之累皆抛于境外,难怪高僧慧远“欲往罗浮山,及屈浔阳,见庐峰清静,是以息心,始往龙泉精舍。”

我国古代寺庙书院往往选址于幽境,幽境,即超脱逸世之境。四面环山,如世外桃源,给人以安全感,也使人产生聚精会神、修心养性之感应。幽境植被繁茂,小气候宜人,是宜居宜游的佳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宗教信徒超脱远离“红尘”,潜心修炼,以达修炼的最高境界,如佛教的涅磐境界,即“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道教比佛教更追求自然环境。道教以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主旨,认为高山为神仙所居,于是上山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白云缭绕、幽深僻静、脱修超尘的名山自然是道教理想的成仙修道环境,许多高山名岳如武当山、青城山等都曾为道教的圣地。

3 弘法活动促进了名山的形成

篇6: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一、汉语和现代汉语

(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语系是根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由于有些少数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因此,中华民族语言约有八十种以上。这些语言按谱系分类法,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个语系。其中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历史文献最丰富的语系之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早期曾被称作为“印支语系”。之所以用汉藏语系这个名称,是因为这个语系中的汉语和藏语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使用人口较多,因而用这两种语言的名称来概括与它们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

汉藏语系一般认为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最早提出这个分类法的是李方桂先生,后来,罗常培等先生提出的汉藏语系分类表与李方桂的分类方法大致相同。汉藏语系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各地。其中藏缅语族语言国内使用人口约1560多万,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国外分布在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和泰国。壮侗语族语言国内使用人口约1900多万,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国外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和印度。苗瑶语族语言国内使用人口约640多万,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广西,国外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

(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发达精密的语言之一,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汉语的使用人数约有十亿,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开始对汉语进行语文学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典籍,这些典籍是世界上最早的语言著作之一。

严格地说,“汉语”可以指任何不同的口语或书面语,如“古代汉语”、“汉语方言”等。但现在越来越多地用来指标准共同语,因为“汉语”能说明种族、文化的实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语对东亚、东南亚邻邦的语言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的语言同汉语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些语言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这些国家过去还长期使用过汉字。新加坡还把现代汉语普通话作为该国的通用语言之一。

(三)现代汉语方言区划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普通话是中国汉族各方言地区和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交际用语,是现代汉民族用来交际的语言。同时,现代汉语普通话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为一种国际交际语。

现代汉语的方言很复杂,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所作的归类,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大方言区。这些方言区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变化不大,但语音方面却各有特点。

1、北方方言区。北方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北方话区域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九江以东镇江以西沿江地带、湖北(不包括东南角)和 1 湖南西南角,还有四川、云南、贵州以及广西西北部,占汉语地区四分之三。使用人口约有6.6亿,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以上。方言区内部,词汇大同小异,语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语音差异较多,但有规律可循。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约3200公里;从南京到酒泉,直线距离约2000公里,其间各处的人通话都没有困难。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大的范围,语言这样一致,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

北方方言区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A.华北官话,通行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北部的徐淮地区,其中东北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B.西北官话,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的一部分地区。C.西南官话,通行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汉族地区以及湖南、广西两省区的边缘。D.江淮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

2、吴方言区。吴方言也叫江浙话或下江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江苏省长江以北海门、启东、靖江以及南通东郊部分地区,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7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二。

3、湘方言区。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3000万,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二。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少数几个县。湘方言可以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两个方言片,老湘语以双峰话为代表,新湘语受西南官话的影响较大。

4、赣方言区。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北省东南、福建省西北、安徽省西南以及湖南省东部一带县市。使用人口3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二。

5、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使用人口约3500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三点六。客家方言是古代北方**时人民迁移南方而形成的方言,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湖南、四川省的少数地区。广东东部、北部和福建西部、江西南部相连的地方时主要分布地区。客家人居住虽然分散,但客家方言自成体系,内部差别不大。

6、闽北方言区。闽北方言分布在福建省东北部闽江下游一带,以福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8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弱。

7、闽南方言区。闽南方言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的潮州、汕头一带,海南岛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南方言的使用人口47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七。

8、粤方言区。粤方言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使用人口4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二。

9、晋语方言区。晋语以太原话为代表。分布在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古四省区毗邻赏析省的地区。使用人口45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七。

10、平话方言区。平话分布在广西中部地区,西部的百色、田林等县和北部的融水、临桂等县。平话内部分歧较大,可以分为两片:柳州以下为桂南平话,以南宁亭子平话为代表;鹿寨以上为桂北平话,至今尚无公认代表。平话的使用人口2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一。

由于中国人在国外谋生或定居的原因,世界各国逐渐形成很多使用汉语方言的社团。据《现代汉语方言概要》一书统计,粤语社团:约1500—2000万人,主要分布在越南、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新几内亚等处;闽语社团:约1500万人,主要集中在南洋一带,新兴的台籍闽语社团则在美洲出现;客家话社团:700多万人,分散很广,如特立尼亚、牙买加、2 毛里求斯、南非、夏威夷等处;官话社团:350万人,主要分布在毗邻中国大陆的地方。

二、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历史背景

(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原文化时期,夏朝和商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民族的开始形成。这个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与北狄、西羌、东夷及南方百越等民族时有冲突,同时也有交流,因此,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

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被融合的民族成为汉民族组成的一部分,他们把自己的语言文化也融入到汉语中来;而迁徙分化的,则成为近代汉藏语系藏缅、壮侗、苗瑶语族各兄弟民族的祖先或北方阿尔泰语系兄弟民族的祖先。可见,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

由于原始社会各个部落发展不平衡,当中原地区进入较高文明阶段时,周围民族还在动荡和形成之中,他们被中原地区称作为“蛮夷戎狄”。《史记·西南夷传》曾记载了西部大族氐羌族的活动情况,氐羌族很早就进入中原,甲骨文中也有商与氐羌接触的记载。《诗经·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不敢来享,莫不敢来王”,说明商初氐羌部落紧处在商的周围。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并兼并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强大起来,经常与中原地区发生战争,而其中的楚、越文化尤其影响了中原文化。到秦统一中国,这些民族中的很大部分的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

公元四世纪之后,北方游牧部落一直是中原地区的严重威胁。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而且几次入侵并占领了大量的土地。

有意思的是,尽管阿尔泰语系的民族统治中国好几个朝代,但在词汇上留下的借词(如“萨其马”等)却不是很多。这可能与汉族恢复统治之后,汉语的强势作用有关。阿尔泰语在汉语的语法里比在汉语的词汇里留下了更多的痕迹。例如某些北方话中,第一人称复数中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别,可能是受了阿尔泰语的影响。据美国学者罗杰瑞考证,元朝时,蒙语、满语都有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别。另外,“SOV”句型的发展,也有可能受到阿尔泰语的影响(见[美]罗杰瑞著,张惠英译《汉语概说》,语文出版社,1995)。

再如,汉语中称“狗”的有两个词:一是“犬”(中古音khiwen),一是“狗”(中古音kəu:)。在口语中,一般不说“犬”,只有福建东北部有些方言还说。在汉朝以前,“犬”是基本词汇,因为这个字有清楚的汉藏语的来源(书面藏语:khyi;书面缅语khwe)。而“狗”则是从苗瑶语祖先那儿来的早期借词,“狗”字的苗瑶语读音(klu)和孟语口语读音(kla)有关。可见,“狗”虽然早在《孟子》中就已出现,但当时并未成为基本词汇。后来。“狗”与“犬”的用法相竞争,“狗”终于赢得了现在作为共同语的地位,“犬”则用于很小的范围。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尽管各地的人对同一个字还是说不同的音,但汉字统一了全国的书面语,实际上也就是统一了古汉语和汉文化。同时,由于汉字符号的表义性使汉字表示的语素意义长期稳定,从而使汉语记载下来的汉文化作品具有长期稳定的延续性,这就形成了长达几千年的高度发达和统一的 3 汉字文化。而汉字文化反过来也使汉民族的语言自古以来在长期发展中一直保持其稳定的延续性。

现代的汉语方言,更像是一个语系,公元前1000年的汉语,和现代的标准语的差别,至少像拉丁语和现代意大利语或法语之间的差别一样。之可以称为汉语,是因为从公元前3000年一直延续至今的深厚的中国文化统一体,即使在政治分裂的时期,那种文化上的一统的单一帝国理想,从没被忘却过。汉语,特别是它的书面语,一直是这个文化统一体的最有力的标志。由于汉字不反映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具体读音,使人感到汉语是统一的,不变的。而过去各朝各代一直使用的书面语即文言文,变化也极小,这更加强了汉语是统一的、不变的这种看法一般说来,汉语方言缺少历史的根基来成为一种文学语言,并和全国通用的共同语竞争。从实用的角度看,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只有两种书面语言,一种是以东周到汉这个时期的古代散文为基础的古典文学语言,一种是从唐代开始的白话文学语言。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白话的文学语言,都有足够的威望来阻挡方言书面语的发展。不是说用方言写作的文学是没有的,但方言文学作品一向不被中国文人学士重视。在行政和商业的文献中,用非标准的方言来写的,也几乎看不到。即使在中国不统一的时候,也没有要确立以某个地方方言为基础的地区的书面语言这种企图。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时期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渐渐融入汉民族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潮海陆并进,涌入中国,在北方更加上少数民族武力的推波助澜,佛教变成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唐朝,佛教大盛,玄奘在印度求得重要的梵文经本,开始了三百年的佛经运动,从此佛学渗透到中国文化得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

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四声”理论的建立。汉语声调“四声”的理论是受转读佛经的启示而建立的。由于双声、叠韵的原理逐渐为一般人所了解,同时梵文拼音学理又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使一般人得到启发,在注音方法上由直音改为拼音,在东汉末年就产生了“反切”。反切的注音方法,就是用上下两字来切成一个音节,如“红:胡笼切”。反切上字和所切字必定是双声的关系,下字和所切字必定是叠韵的关系。同时,反切下字又常常用来表示所切字的声调,二者之间又必定是“同调”关系。

类集双声的字,成为“声类”,从每一类中取出一字为代表,就成为声类的代表;部勒叠韵的字,就成为“韵部”,取一字作为标目,就成为“韵目”。

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的产生。受梵文影响,自翻译佛经开始创立了白话语录文体,使书面语产生了口语话的倾向。为了宣传佛教教义,使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都能听得懂,一些僧人在翻译佛经时不得不放弃使用典雅的古文,而采用一种跟当时口语十分接近的文白相杂的文体。到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不少用当时口语做基础,搀杂了一些文言成分的半文半白的俗文学作品,如僧人的白话诗,敦煌变文,禅宗语录等。

著名的白话文献有:(1)敦煌俗文学作品:经卷、文书;变文,即寺院里盛行的又说又唱的文学形式;话本等。(2)禅宗语录:《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在词汇上,由于佛教文化的输入,因翻译佛经而产生的大量的梵语系统的借词和译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给汉语词汇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A.扩大了汉语的基本词和根词。如“魔”、“心”、“色”等。

B.充实了汉语的日常词汇。如“世界”、“因果”、“实际”等。

C.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如主谓式的增多,像“自在”等;比喻造词的发展,像“雀立”、“蚕食”、“云集”等。

D、加速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佛经中有很多双音节词,如“修行”、“地狱”、“恐惧”、“微妙”、“救济”、“踊跃”等。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从黄帝到清朝,中国境内曾出现过大大小小共八十多个王朝。割据和统一,依长江的南北对峙,北方王朝的南进等,分分合合的社会政治历史使社会动荡,人口迁徙。这样的结果对汉语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汉民族融合了进入中国北部的异民族成员,这些融入的民族对现代汉语北方化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次,北方汉人的数度大规模南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方言,散落到南方的许多区域。

再次,北方阿尔泰语和南方古越语从外部融入了汉语,使汉语内部发生了很大的方言分化。

公元四世纪,五胡乱华,在北方独立建国,经过二百年分裂后中国重归统一,五个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羯、氐、羌)全部汉化。

公元七世纪,突厥和回讫也融入了汉民族,回讫族甚至还丧失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公元十二世纪以后,金元从漠北崛起,蒙古人统治了中国将近一百年,他们的语言对汉语也曾发生过很大影响。明帝国建立以后,留在中原和南方的蒙古人都被汉化。

满清王朝的覆灭也使满族人的大部分融入汉族。这些政治因素都影响过语言。如北京城区话的形成。

北方汉人的数度大规模南下,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人民散落到南方许多区域,逐渐形成了南方相互歧异而又内在一致的几个方言区。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移民浪潮。(1)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带来的大移民,使汉语方言的地理布局初具面貌,奠定了赣方言和吴方言的雏形。

(2)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带来的大移民,促进了湘语的发展,使赣方言基本形成,并使吴语和湘语分割了开来。

(3)南宋之际,移民大量南迁,使客家话最终形成,并南推到闽西南和粤东北,又在吴语之中形成了带有北方方言味的杭州话。

周秦时期,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岭南,之后,不断有汉人南移岭外。汉人依靠较高的文化,习俗影响不断扩大,使当地的土著逐渐汉化。作为交际工具的汉语,随着汉语进入南粤以后,由于山川阻隔,交通闭塞,和北方汉语越来越疏远,独自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成分。

闽方言区的百姓是陆续从中原迁移而来的,始自秦汉,盛于晋唐。史书上曾记载西晋永嘉之乱时所谓的“衣冠八族”移闽的事实。闽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原汉语和当地原有语言的不断接触融合,最终形成的方言群。这个方言群复杂的语言面貌,使人难免怀疑闽方言是否直接继承了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没有参与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演变。

三、语法和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教学对象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一类是指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汉语语法教学。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主要是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编写的,同时也适用于具有一定水平的外国留学生,以及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本身,即人们说话的规则,或者说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客观存在的成系统的,也是每个使用该语法的人必须遵守的; 5 二是指语法著作或者是语法学这门学科。由于语法研究者所持有的理论背景、目的、视角和方法不尽相同,对语法现象的描写和解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就会形成不同类型的语法理论和流派。

(二)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参考语法的关系 理论语法也称为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等。理论语法是对语法问题进行专门的探索和研究,揭示语言中尚未被认识或认识不够充分的语法规则。理论语法贵在创新,强调有所发现,大至方法论、语法体系的探讨和建构,小至具体理论、方法的应用,都属理论语法的范围。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朱德熙的《语法答问》等都属于理论语法。

教学语法有的也称为规范语法、学校语法、课堂语法等。教学语法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学及其语法书,教学语法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教学方法、练习设计、考试等都属于教学语法的范围。50年代中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80年代初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1958年时代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科书》等都是教学语法。参考语法又称为习惯语法、描写语法等。参考语法主要研究某种语言中的特殊情况或习惯用法,尽可能做到描写分析全面详尽,一般不求系统和创新。由于参考语法必须把规则和用法条分缕析,所以往往分得很细,篇幅巨大。如英国的荷恩比等编写的《English Sentensce Patterns and Usage》,以及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等。

一般来说,教学语法大多是规定性的,而理论语法是研究性的。教学语法由于受到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内容要求简明扼要、科学规范、稳妥贴切,往往会沿用旧的术语和体系,采用已有定论的或折中的说法。对一些理论问题、复杂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不作深入探讨。而理论语法往往借助于新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语言事实进行全面、细致的描写和解释,对语法理论进行广泛深入、多角度的研究探讨,往往不囿于成说,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语法的研究和发展水平;教学语法是对理论语法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也是对理论语法的检验。理论语法的新成果可以丰富教学语法,教学语法提出的新问题又进一步促进理论语法的发展。

参考语法跟教学语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教学语法主要是指明哪些现象合乎语法,哪些现象不合乎语法,而哪些现象合语法,哪些现象不合语法,则是参考语法的主要内容。语法规则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参考语法提供语言事实。参考语法的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教学语法的研究和发展水平;与此同时,教学语法的研究和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参考语法的发展。

总起来说,理论语法和参考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教学语法是对理论语法和参考语法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同时也是对理论语法和参考语法的验证。

(三)教学语法的特点

1、规范性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语法,都是规范语法,即事先要有一个标准,告诉学生哪是正确的,哪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合乎语法的,什么是不合乎语法的。规范语法有两层意思:(1)教学语法不能只是一个语法流派或某一个人的语法理论、观点、方法,以及其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解释,而是根据当前语法研究的现状,对比较成熟的、已被多数人接受的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解释,以及相关理论观点、方式方法的介绍,并对一些术语,进行合理地吸收;(2)由于教学语法要对各种语言现象加以规范,所以,对一些语法学界存有分歧、甚至争论尖锐的问题,有时要采取折衷的方法,甚至做出硬性的规定。虽然这样有些武断,但这也是语法教学难以避免的。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有分歧的问题会逐步取得共识,教学语法中存在的问题 6 也会随之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

当然,语法的规范化一定要避免绝对化、扩大化的做法。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有些原来比较规范的语法现象,可能变的不规范了;原来不规范的语法现象,有可能成为规范的。

2、稳定性

教学语法相对于理论语法的突出特点是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指的是按照教育学原则,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是这门学科里已经有定论的东西。在汉语语法方面,要求教科书的每一个论点都是已有定论的,虽然有的语法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不过,采用已经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些讲法,总比采用还没有经过充分验证的新的讲法妥当些,这样可以使教学语法在一定的时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教学语法之所以要保持稳定是因为:教学语法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影响广泛。在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如果把一些尚未达成共识的东西写进教学语法,就会使教学语法显得比较混乱,而且也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当然,稳定并不等于不变。随着理论语法和参考语法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语法教学,教学语法应该合理吸收那些已被社会公认的成熟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完善;另外,对一些不恰当的说法,或者处理不妥的地方,要加以修订,当然这要充分考虑教学语法的稳定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局面。

3、可接受性

无论什么教学语法,都不可以把语法大纲、语法课本或者语法著作的全部内容,原封不动地编进教材或搬上课堂。教学的双方是教师和学生,教学语法的可接受性应从这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教师的可接受性。教学语法体系应该是广大教师所熟悉的,容易接受的。从这一点出发,教学语法的修订应该保持语法体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语法体系基本框架变动不大的前提下,对某些不合理、不恰当的内容作出必要的修改,这样便于教师掌握教材内容。教师不仅要对整个教学语法体系、语法内容了如指掌,而且还要熟悉教学规律、教学技巧,才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学生的可接受性。要使学生对语法教材中的内容容易接受,语法教材必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内容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繁简适当,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的抽象化、理论化的说教。而运用于教学实践,必须把系统性很强的语法大纲、语法课本和语法著作的内容化整为零;根据教学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将语法系统切分成语法项目或语法点,重新进行编排,有计划地安排到普通教材的课文中去。

(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是应用性的教学语法,学习的对象既可以是外国学生,也可以是从事或将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相应可分为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和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有的称为对外汉语语法、实用对外汉语语法、对外汉语实用语法、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等;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一般就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第二语言教学是针对第一语言教学或者说母语教学来说的,第一语言教学语法又称为本体教学语法或本体语法。

为了对教师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有必要结合本体教学语法和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进行比较说明。

1、编排的目的不同

编排本体教学语法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该语法的学习,熟练地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运用母语的能力;编排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语法的学习,掌握语法知识,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运用语法规则在交际中进行正确的表达,即从语法角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编排教师用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可以更熟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把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利于更好地进行对外 7 汉语语法教学。

2、学习的对象不同

一般来说,本体教学语法和教师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学习对象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而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的学习对象是外国人。一般说来,前者和后者有两个不同点:

(1)学习的起点不同。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语法教学中,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言语交际能力,第一语言语法教学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语法知识、提高母语运用能力的教学;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对象,绝大部分对所学的目的语一无所知,没有第二语言的知识和言语交际能力,对他们的教学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从语法方面来说,就是要从最基本的遣词造句开始。

(2)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还要受其母语迁移的影响。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受学习者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起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也有负面的,起阻碍作用的负迁移。因而第二语言教学要充分利用第一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也要注意减少、削弱或消除第一语言的负迁移影响,使学习者能较为顺利地掌握第二语言知识,提高第二语言的运用能力。

3、教学的内容不同

虽然三者都属于汉语教学语法,但在内容上不尽相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点和难点不同。汉语语法体系的基础部分,对三者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小学生遣词造句时常犯的语法错误是本体教学语法的重点;而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偏误的语法点,则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重点。有些语法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是难点,如连词“和、跟、同、与”的异同,同时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但是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的难点,却不一定是中国人学习汉语语法的难点,如语气词“了、的、呢、吗、吧、啊”的用法,对外国人来说,很难说清楚它们之间的不同,而中国人则应用自如。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通常表现在学习者母语中没有的,或者是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差异的语言现象。一般说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二者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一是怎么教的问题,一是怎么学的问题。

(2)内容的安排不同。一般说来,如果不是特殊需要,本体教学语法和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的语法点不会集中在一起,本体教学语法知识点通常夹杂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知识点夹杂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而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则一般需要专门集中时间进行学习,通过对一些语法点的比较、辨析,了解哪些语法点是外国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哪些语法点应该用这种办法教,哪些语法点应该用那种办法教,知道怎么让学生掌握巩固语法知识等等。

(3)内容的深度不同。相对来说,由于教和学的角度不同,按照教育规律,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的内容要比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知识丰富得多,同样的理论、观点和解释的语言规则要深得多,而且还有一些教学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措施等。

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地位和方法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地位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

1、掌握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

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由词组成的句子可以有千变万化,但是,这些组合的规则却是有限的,正是通过这些有限的规则,词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学习和习得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对掌握一种语言可以起到以简驭繁、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了某一语言的结构和表达规律也就掌握了这种语言,否则,就不能算是掌握这一语言。

2、大多数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

回顾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绝大多数教学法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从最初的翻译法,到后来的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以至近些年兴起的认知法、功能法,都十分注重语法的教学。其中最早的翻译法,甚至把语法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中心内容。

3、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 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和儿童习得语言不同。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已经超过了最佳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一般认为是1岁到14岁、15岁),可塑性已经非常弱了。这就要发挥成人的优越性:演绎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综合处理语言材料。这些优越性对于学习语法来说,极其重要。正是通过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演绎、归纳、推理等抽象的心智活动,才能通过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

在承认语法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同时,还必须明确语法教学不应占据教学的中心位置。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语法教学只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种手段。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语法术语的表述

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尽量少用语法术语。但这不是说不使用语法术语,比如不讲词类、不讲主谓语等就无法讲语法。在教学中许多术语在外语中都有对应的术语,没有必要解释;不对应的术语,简单说明即可,没有必要详细讲解,因为我们是在教外国学生学汉语,而不是教汉语语言学。

另外,采用的术语要大众化、一般化。大众化指的是多数人能接受的;一般化则是指为一般语法体系采用的,而不是比较偏僻的术语。

2、语法偏误的讲解

由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如果一些汉语知识比较难理解,或者教师在讲解语法时表述不够充分,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语法偏误。对待语法偏误,不要像对待持母语的人产生的语法错误一样,轻易否定或直接改正。在纠正语法偏误时,也最好不要从理论或结论出发,而要从分析偏误的实例开始,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关的正确和错误的例子,找出他们产生偏误的原因,一步步推进,直到能够真正理解和彻底改正。

3、表述的浅化和简化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最难办的就是把那些研究得较深、较难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让他们理解,并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语法知识前,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反复琢磨,使所教的内容尽可能地浅化和简化。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

一般提到的语法教学方法,有两个方面:一是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一是汉语语法规则的表述方式和方法。

1、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从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看,课堂语法教学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演绎法。演绎法的特点是从语法规则到具体语言材料。在课堂上先讲解语法规则,再举具体例子,再让学生按规则造句,这是一个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这种方法对于语法讲解比较系统、完整,容易操作,用起来比较顺手,但是学生掌握的效果不一定好,主要是难以完全理解和正确运用。

(2)归纳法。归纳法的特点是从具体材料到语法规则。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接触具体语言材料,然后再从具体语言材料中归纳出语法规则,这是一个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和记忆,但往往系统性、完整性不强。

(3)类比法。类比法的特点是从具体语言材料到具体语言材料。不演绎,不归纳,而 9 是教给学生范句或句型,通过模仿或替换练习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学生容易学会运用语法规则,缺点是不能形成一个理性的概念,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比较零散。

在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单纯使用一种方法的情况很少;就是同一堂课,也不一定使用同一种方法。多数情况下是几种方法都用;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2、汉语语法规则的表述方式和方法

语法规则的表述方式和方法跟课堂语法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关,跟教材的关系更密切。不同的教材,因其教学指导思想或依据的语法理论不同,对语法规则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就目前的研究和观察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文字描述法。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做法是对语法知识进行文字描述,其他表示法通常也都要结合文字描述法。如对词类概念的描述:词类指的是词的语法分类,它反映了词的语法功能的类别,它以某种语言的全部词作为划分对象。再如对副词语法特点的文字描述:

A、都只能作状语,大多数副词可以充当句首修饰语;

B、副词是附着性的,大多数不能单用;

C、有一部分副词具有关联性作用,有的可以独用,有的可以合用,有的二者都可以,有的还可以和连词配合使用。

(2)公式法。这种方法相对较少,仅用于表述某些句型或语法规则时。例如对“把”字句的句型描述:

把+O1+VR+O2(把车票还给他们)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突出形式特点,比较简明;缺点是比较抽象,与实际运用相差较远。(3)比较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外国学生容易混淆的,或者是用法比较接近的两个或更多的语法点的教学,通过比较找出两个或更多的语法点的异同。如对名词和区别词的比较;对“点儿”和“些”用法的比较等。

(4)对比法。对比法指的是针对外国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对他们在汉语学习中的一些难点,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汉英对比的方法进行讲授。如讲解指示代词“这”和“那”的用法时,可以对比英语中的this/that/the等。

上一篇:德育特色汇报材料下一篇:水土保持整改措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