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班主任教育活动中的谈话艺术

2022-09-10

“书是音符, 谈话才是歌。”说起教育, 作家契诃夫一语破的。

谈话教育, 是班主任教育中最常规性的教育方式, 是与学生沟通感情, 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谈话教育, 学生能充分感知到老师的浓浓师爱以及闪光的人格魅力, 并受到感召和激励。班主任要想和学生顺利交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就要掌握必要的谈话艺术。但在学校生活中, 学生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甚至千差万别的行为或思想问题, 都需要老师分门别类地加以引导、教育。给每一个孩子都多一点关注、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 及时谈心, 交流鞭策。不仅能温暖孩子的心灵, 甚至会在他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块闪光的里程碑。有的学生通过和班主任的谈话, 解开了思想疙瘩, 焕发了青春热情;有的学生却因为谈话更加重了思想包袱, 甚至产生“顶撞”现象。这说明, 谈话不仅要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

一、充分了解谈话对象, 做到有的放矢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培养人和培植花木一样, 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这才是因材施教!”我们的学生都是个体的学生, 每一个对象都是与众不同的, 包括性格、好恶、家庭环境等等。所以, 老师要充分关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需要老师满怀高尚的情感去关注每一个个体 (于漪语) ”。班主任在与之谈话前, 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和问题性质, 清楚哪些缺“钙”, 哪些缺“钾”, 哪些缺“碘”, 提前备好谈话的相应切入点。这样的谈话才不至于陷入盲目, 并能争取主动, 将学生引入到自己的教育轨道之中。

二、把握恰当的时机, 选择适当的场合

“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 机遇稍纵即逝, 教育的时机也是如此。人在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气氛, 会产生不同的心境。一个人处在愤怒、烦躁的情绪状态时, 往往听不进劝告和批评, 只有当他们心情平静下来时, 恢复了心理平衡, 就容易接受批评帮助。

学生A, 一个好动症孩子, 聪明但缺乏基本自我约束力。上课时经常无来由地扰乱课堂, 但自尊心较强。某次数学课后, 他哭着来找我, 述说着课堂中受到的委屈。原来, 数学老师批评他成绩差, 不经意地说了他“是个笨蛋”, 这让他无法接受。听后, 我顿感时机来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坐在我对面, 让他讲述经过。待他情绪稍为平复一点后, 我跟他进行沟通。慢慢地, 他很安静地听我分析:身上的优点、可以改进的方面、我希望看到的另一个他等等。那次谈话以后, 该学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自觉了, 也有了纪律观念, 毕业时顺利考上高中。

教师把握好稍纵即逝的时机, 此时春风化雨的教诲就会给学生醍醐灌顶的感觉。同时, 与学生交谈离不开具体场合, 交谈场合是语言交谈赖以进行的外在环境而且对交谈亦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场合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对语言交谈有诱发和暗示作用。一个不善言谈的人, 在令他兴奋的场合会侃侃而谈;相反, 一个很爱说话的人, 在特殊的场合, 也会沉默不语。这充分说明谈话场合会影响人的言语行为。谈话场合可以选择办公室、教室、操场、餐厅、路上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因此, 一次成功的师生谈话, 必须选择好时机和场合, 两者缺一不可。

三、平等相待, 真诚交流

要取得良好的谈话效果, 班主任的姿态尤为重要。这种姿态就包括谈话时师生位置的思考及问询探讨的语调变化。如果老师威严地坐着, 学生木偶似地站着, 这不是谈话, 更像批斗。班主任谈话时, 必须平等待人, 坚持用民主的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 以理服人。他所犯的错误, 要及时点拨纠正, 千万不能板起面孔, 当众讽刺、挖苦, 揭他的老底儿。

学生B, 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寄住姑姑家。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引导和监管, 该生不思上进, 沉迷网络游戏。有时晚上溜出来上网, 彻夜不归。在特意准备后的一个放学时刻, 我找他谈话。在学校操场上, 我们边走边聊。从他的爱好开始, 说到班级需要他帮助管理, 并告诉他, 可以把我当做自己最信赖的朋友, 最亲近的家长, 我喜欢和他聊天。我逐渐发现, 他开始接纳我了, 并且非常坦率地分析自身的问题。我们走了一圈又一圈, 说了很多的心里话。我笑问他:“走了这么多圈, 累吗?”他赶紧说:“不累不累!我感觉很特别, 很舒服!”后来, 他竟成了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

可见, 在谈话的过程中, 应始终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真正在关心爱护自己, 自动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 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和谐关系, 教师的教育意图才会被学生心情舒畅地领会和接受。因此, 班主任谈话时, 必须以平等地位和与人为善的真诚态度对待他们, 使他们感到老师的爱就像父母的爱一样温暖, 从而在心灵产生情感共鸣。

四、学会倾听, 激发学生的交谈欲望

马卡连柯说过:“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 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多数学生表面上敬畏教师, 其实在内心深处, 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信任的。如何让学生在谈话过程中, 能把心窝子的话掏给老师, 也需要老师的倾听姿态。对学生而言, 教师的倾听相对于他来说就是受到了一种厚爱和尊重。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不仅需要老师积极而耐心的态度, 更需要老师尊重学生表述的话题, 做到换位思考。在问询情况或需要学生自我分析时, 老师要做一个目不旁观的倾听者, 用智慧的语言, 精炼的点评激发学生的交谈欲望, 使学生毫无顾忌地对教师说实话, 表白自己的心迹, 从而叩开学生的心扉, 倾听到学生真正的心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样:“道德的自我教育——即激发起学生要当一个好人的愿望, 实质上是从自豪感、自尊心、劳动的尊严感开始的, 而缺少了这一点, 学校、学生集体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学生打开话匣, 就是在进行道德的自我教育。有的学生会与我们交谈各种的话题内容, 包括生活、学校、家庭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如果及时引导, 加以妥善处理, 就会大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

五、话语委婉亲切, 表扬批评兼顾

春风拂面是温柔, 秋风劲吹是斗争。老师是学生心灵大厦的建造者, 给予学生心灵的只能是温暖和爱抚。在与学生的谈话中, 班主任谈话的态度要尽可能平和, 话语委婉亲切, 尤其对差生, 把他们看成是“受了伤的花朵”, 伸出温暖的手挽救他们, 他们就会把班主任当作亲人, 鼓起改正错误, 重新振作的勇气。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 问题非常严重, 老师也应举重若轻, 点到为止, 切不可给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对于学生所犯之错, 不可一味指责呵斥。来个“先扬后抑”的谈话未尝不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 我们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优点, 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他的过错,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 也知道自己的优点, 也不至于失去努力的信心。

六、结合谈话目的, 灵活谈话方式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前, 要弄清楚几个问题:找谁谈?针对什么情况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个体现象还是普遍现象?是要部分教育还是个体教育?每一次的谈话目的不同, 谈话方式应有所区别。

学生C, 一个内向而木讷的女生, 中下成绩, 极不自信。初三第一次考试后, 成绩一塌糊涂。我通过观察分析, 在课堂上集体教育效果不佳, 在校园这特别的环境里也容易给她压力。我与家长商量, 决定在一个周末时间, 来一个“意外相遇”。于是, 我们师生在大街上相遇了。起初她看到我很紧张, 但看到我笑着和她说话, 又不好离开, 只有跟着我“逛街”。我一边用周围来去匆匆的行人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转换话题, 慢慢地说到一个人的自信心以及潜力的自我激发问题。她听得很仔细, 并不时地向我询问一些她困惑的问题。那是一次非常温馨、非常贴心的真诚交流!她毕业后, 就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让我没想到的是, 去年暑假, 她和一个同学专程来看我, 并告诉我一个特大喜讯:重庆大学毕业的她, 在强手如林的竞选中, 获得了国家资助前往英国剑桥留学的资格 (全国共30名, 重庆有3名) 。她说:“老师您不知道, 我永远都记得初三那次特别的谈话, 您的每一句话都言犹在耳, 我都把它们记在心里。无论高中还是大学, 我一直都坚信自己很优秀, 我要证明给自己看……”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应该是学生的“良师”, 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班主任在谈话时一定要善于应用谈话的艺术, 培养学生坚强自信、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助推他们更好地掌控人生的航向, 更执着地追逐他们的人生梦想。

摘要: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离不开班主任高超的教育艺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核心就是班主任如何运用高超的谈话艺术, 很好地鼓励鞭策每一个学生, 建立并把控好跟学生间的良好师生关系, 并将之内化为班级之舟航行的动力。本文集中探讨了班主任教育活动中的谈话艺术, 从目的、态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阐释了班主任艺术所传递出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教育,谈话艺术

参考文献

[1] 张广亮主编的《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第十三条 (2009年8月第2版) 136—140.

[2] 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 (2001年版) 72—74.

[3] 高金英《阳光的味道》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6月版) .

上一篇:初探英语教学中的“学案导学”下一篇: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