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体会

2024-04-19

公立医院改革体会(通用6篇)

篇1:公立医院改革体会

2019年两会心得体会:浅谈公立医院改革-范文汇编

今年的两会,医改无疑又是焦点,医改主要关注的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改革,而这些改革又都是要在公立医院完成的,所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是当务之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

1)、补偿机制。政府应该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改革30年来,在医疗保健领域,较多地重视了经济效益,导致这一结果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政府的补偿、投入及保障水平低下,让医院变成了挣钱的工具,医院被迫违背和抛弃了医学的精神和规律,以药养医,药品加成等政策的出现也是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的不得以之举,而这一负担最终是落在了患者身上,而且又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即使有医保,其支付比例也相当低。我觉得首先政府应该大幅提高对公立医院的直接补偿;接着支付方式的改革也刻不容缓,政府应该通过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支付比例、新农合等多项有力措施,使患者看病就医得到直接实惠,也使医院得到间接支持;最后医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方筹资等的方式。2)、运行机制。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医院本来是救死扶伤的,而如今很多医院都公益性淡化公害性泛滥,要治病先付钱,否则一切免谈,这种现象是不少见的。究其根源应该是医院内部人员趋利动机不纯洁,当然按照“经济人”假设,人有趋利动机是很正常的,但作为医职人员,她们就必须具备比平常人更高的情操与素养。要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我想要做好以一下几点: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二是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最主要的我想应该是要增加政府投入。三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四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强化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

3)、管理体制。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控制成本。首先要打破很多国有医院的官僚管理模式—以医院自身管理为中心,不是以病人为中心。现在什么都提倡以人为本,这看病就医当然更加需要做到这一点,要以病人的需要出发,尽可能为病人提供舒适满意的服务;二是要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三是针对门诊、住院等就医程序复杂效率低等情况,要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机制,规范流程管理,借鉴好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

4)、监管机制。首先公立医院的监管和运行必须分开,如果不分,科室承包必然会死灰复燃,医院自己管自己,只要领导满意,上级满意,病人满意不满意不要紧,暗箱操作层出不穷。其次要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建立完善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医疗质量安全评价结果要作为医院管理评价的重要指标。接着要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建立公立医院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对医院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量化考核。最后要引导医务人员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有效减少重复检查,减轻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强化药品的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管,确保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求,保障用药安全。

5)、向农村基层辐射。公立医院的发展应该惠及农村基层,公立医院可以明确分工,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让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和县(市)医院、区域中心医院形成联盟,而不是让他们之间形成的直接利益竞争关系,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形成龙头—县乡一体化,与政府、社保政策配合(如陕西神木的模式、赤脚医生服务模式),激活基层医疗服务资源。

6)、多元化办医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发展,所以不要开办太多的公立医院,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合理发展空间,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职业环境,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篇2:公立医院改革体会

第三方审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资金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

公立医院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是贯彻医院财务制度的具体要求,是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需要,是实行医院财务决算公开的要求。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10]306号)、《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财务报告制度的通知》(青财社〔2014〕2号)要求,开展公立医院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工作。

2016年,纳入我市公立医院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范围的市属公立医院共计13家,其中综合医院8家,专科医院5家,包括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胸科医院、青岛市传染病院。

2016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40万元,实际执行37.01万元,执行率92.53%,剩余2.99万元已上交财政。资金使用全部用于公立医院第三方审计费用,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符合预算确定的支出用途。

二、专项资金设立及项目绩效情况

我市于2015年设立公立医院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公立医院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费用。设立的政策依据主要包括:(1)《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10]306号)第七十条“医院应当按月度、季度、年度向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告。医院年度财务报告应按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2)《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财务报告制度的通知》(青财社〔2014〕2号)规定“对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全面审计。财政、卫生部门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所辖市级、县级公立医院财务报告开展年度审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度财务报告可参照开展第三方审计工作。上述报表检查工作中,按规定聘用社会中介机构发生的工作费用,从各级财政安排的支持公立医院改革的资金中列支。”

本项目主要实施内容是从市财政部门中标中介库中,由市财政、市卫生计生委联合选择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所、青岛海晖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委属13家委属公立医院2015年度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计,包括201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和2015年度收费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2016年对13家市属医院全部进行了专项审计,提报了13份年度财务报告专项审计报告、2份大型设备审核报告。通过第三方审计,核实了医院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财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医院决算公开、医改及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真实、全面、可靠财务报告。

三、采取的措施

篇3:公立医院改革本质在于政府改革

然而, 什么是政府改革?似乎陈竺部长并没有详细说明。仔细看一看2010年2月11日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的确涉及了很多政府改革的内容。但是, 《指导意见》也有不少内容涉及公立医院自身的管理 (例如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院服务等等) , 与政府改革无关。

如果以体育来比喻, 政府的职能是制定赛事本身的一整套游戏规则并且在某些时候担当赛事的组织者。所谓“游戏规则”, 就是制度。事实上, 社会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学派直接把制度定义为“游戏规则”。众所周知, 如果游戏规则合理, 再加上赛事组织者有条不紊, 那么体育比赛就会精彩纷呈, 而那些竞争实力强者便有很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而具有一定实力者也有机会爆冷胜出。很显然, 无论是体育赛事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还是组织者, 都没有必要去操心具体运动队伍的实力提升。

同样的道理, 在医疗领域, 政府没有必要操心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改善, 而是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制度建设上。把制度搞对了, 亦即游戏规则合理了, 质量高、服务好的医院能获得极大的好处 (例如声誉和收入) , 它们自然就会像杰出的运动员一样自觉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实力。将政府政策与组织管理混为一谈, 这是当前公共政策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并非仅限于这次公布的公立医院改革方案。

与公立医院改革相关的政府改革林林总总, 一言以蔽之是改革政府与医院的关系。其中, 有金钱关系、行政上下级关系、医院行为的管制等等。然而, 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公布后, 很多专家、媒体和地方主管都把焦点放在了“政府财政补偿”上, 异口同声疾呼“落实”。说白了, 就是向财政要钱。仿佛除了钱以外, 其他都不重要。难怪国际上有研究说, 中国是“拜金主义”最为昌盛的一个国家。

当然, 政府与公立医院的财务关系如何界定, 应该有什么样的游戏规则, 这的确是涉及到公立医院最为重要的政府改革事项之一。但是, 制度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似乎并不是这些游戏规则的改变, 而是单纯地关心政府是不是砸钱。这显然是弄偏了改革的焦点。谁都知道, 如果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施政制度不改变, 政府砸钱的过程就会变成老百姓的纳税钱打水漂的过程。

除了向政府要钱以外, 公立医院改革的内容还有两个重要部分:一是治标;二是治本。“治标”, 指向了公立医院“药价虚高”;“治本”, 指向的是公立医院行政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原则之一。不仅如此, 温家宝总理还特别指出, “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 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二是让教育家办学”。其实, 医疗领域出现的问题, 与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

前一个问题, 即药价虚高, 是百姓体会最深的问题之一。于是, 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剑指药品, 大有把医院改革变成药事改革之势。

当然, 公立医院的确存在“药价虚高”的问题。且不说治疗同一

尽管“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原则, 但是却没有政府领导登高一呼, 明确将公立医院行政化列为改革的对象。

后一个问题其实是医疗服务领域中种种乱象之根, 但是百姓体会不到。公立医院的院长们对政府一来不给钱、二来又捆住医院手脚的种种政策限制早已心生不满。但是, 对于如何打破行政化以及去行政化之后能给医院以及院长自身带来的好处并不清楚, 有不少院长还担心理事会制度的确立会引入新的“婆婆”, 因此对于公立医院的治本之道其实并不感兴趣。

与此同时, 由于众所周知、似乎也众能理解的原因, 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公立医院的“去行政化”也不感兴趣。尽管“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原则, 但是却没有政府领导登高一呼, 明确将公立医院行政化列为改革的对象。最近, 国家教育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公布, 其中“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成为新一轮种疾病同类药品, 公立医院大多喜欢选择高价产品, 因为据说是高价产品一般质量较好。这一说法是否成立, 恐怕很多人将信将疑, 而事实上也没有一家像样的机构能对药品的性价比给出哪怕是稍微客观一点儿的说法。老百姓最为不满的是, 同一个厂家的同一种药, 在公立医院买居然要比零售药店贵很多。不少公立医院的院长或者药剂科主任本能地竭力否认这一点。但是, 如果公立医院的药价不贵, 平价药店哪里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呢?更何况, 老百姓都有病?他们会平白无故地编造故事来诬陷公立医院吗?

公立医院药价虚高是事实, 公立医院没有必要否认这一点。但很多人就此指责医生和院长见利忘义, 还有人把这一现象归咎于市场化。真是笑话。零售药店也市场化了, 那里的职工也想多赚钱, 但为什么药价不虚高呢?各类市场上的价格虚高 (即“宰客”) 现象的确不时发生, 但在大多数领域都是一时一地的现象, 为什么在公立医院中却能常年“药价虚高”呢?

其实, 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根源根本不在于公立医院本身, 更不在于公立医院的院长、医生和药剂师们的“见利忘义”, 而是在于政府的管制不当。我多次撰文指出, 造成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 在于政府实施了如下两个没有必要的管制。第一管制招数, 政府对医疗服务本身实行低价管制。这一管制措施堪称铁砂掌,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打出了, 而且在市场经济时期依然是年年不断, 早把公立医院打得气若游丝。为了给公立医院续命, 政府允许公立医院卖药, 形成了以药养医的格局。郎中们看病不能养活自己, 被迫要开药店。

以药养医不但没有帮助公立医院重修内功, 反而将其功力引入岔道。说白了, 郎中给病人开方子要收银子, 可是铁砂掌一出, 郎中只能收铜板了。于是, 政府允许郎中们开百草厅。要命的是, 政府担心如此之多的百草厅卖药大赚其钱, 老百姓深受其苦, 于是悄然使出一记无影腿, 即药品加成制度, 规定药品利润率最多只能15%。结果, 这一腿把公立医院踢得走火入魔, 面目皆非, 变成了专卖贵药的百草厅了。

这一记无影腿的后果真是很惨很严重。实际上, 正是药品加成管制搞乱了药价。既然政府规定只能加成15%, 那么公立医院在进货的时候当然会选择高价药。假定一种药有两个进货渠道, 一个是100元, 另一个是50元, 所有脑筋没有灌水的公立医院管理者和采购员都会让前者上量, 后者不上量。当然, 好歹进一些便宜药也是必要的, 一来满足某些患者的需要, 二来可以应付上级的检查。高价药上量之后, 标, 或者少勾标。

面对这样的局面, 政策制定者尚未把政府不当管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又匆匆祭出了“药品零差率”政策, 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此这般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格局终将账面上的15%加成自然会丰厚一些, 但医院并不会依照进货发票上的价和量, 将真金白银全额付给医药公司, 实际上还会向后者要“返点”, 返点率取决于讨价还价。对这种行为, 政府严令禁止, 可是多少年了都禁而不止。“返点”可以以各种其他合法的形式流向医院和医生, 而形形色色的“医药代表”游走于公立医院周围的各种场所 (因为公立医院大多“禁止医药代表进科室”) 。

老百姓最为不满的是, 同一个厂家的同一种药, 在公立医院买居然要比零售药店贵很多。不少公立医院的院长或者药剂科主任本能地竭力否认这一点。但是, 如果公立医院的药价不贵, 平价药店哪里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呢?更何况, 老百姓都有病?他们会平白无故地编造故事来诬陷公立医院吗?

为了治理这种乱象, 政府祭出了新的一招, 即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可惜这一狠招犹似七伤拳, 不但把公立医院打得气息更岔, 而且也伤了自己。本来政府主导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应该是政府出资买下一大批常用药, 但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居然演变成“只招标、不采购”, 于是公立医院勾标时也让高价标多多上量, 低价标多多流标。更何况, 由于药品集中招标的价格评审专家主要来自公立医院, 因此很多地方的很多药品是越招越贵。当然也有一些无关痛痒的药品会降价, 反正最后公立医院不会勾打破。可是, 零差率造成的亏空明明是需要财政补偿的?如果真掏出银子, 加成没有取消啊?只不过是付账者换了而已。纳税人绕了一个弯子付了账, 结果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纳税人总管如果总是这样花冤枉钱, 减税永无指望, 依靠百姓消费来增加内需永无指望,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也永无指望。其实, 很多地方的领导和财政并非不明白这一点, 也并非没有银子, 他们只是不愿意不明不白地砸银子。不少媒体、专家乃至卫生部的领导都劈头盖脸地指责地方政府没有落实财政补偿措施, 将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不利的责任推向地方, 貌似公正而已。

那究竟如何治标 (即药价虚高) 呢?其实, 出路就在眼前。看看零售药店吧。政府只要设置药品的最高零售现价就行了。实际上, 这种管制措施现在就存在。政府对药品设置的天花板对零售药店也管用, 但零售药店的药价普遍都低于天花板。为什么呢?很简单, 政府没有对零售药店实施药品加成管制。在天花板下, 药店赚多少钱, 那是药店自己的事情。如此一来, 药店自然要想方设法购进低价药了, 流通环节过多的现象在市场化的药店那里绝然不存在。

政府一招就够了, 没有必要手脚并用, 无影腿、七伤拳频出。如果政府对所有药品销售机构 (既包括公立医院也包括民营医院和药店) 都设定药品最高零售限价, 对其他行为不加以限制, 那么公立医院一定会联合起来进行货真价实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想方设法采购到性价比高的药品, 绝不会允许进货价虚高, 也绝然不会有兴趣偷偷摸摸地会见“医药代表”。道理很简单, 公立医院药品进货价越低, 它们在天花板下获得更多药品加成的空间越高。在竞争的压力下, 它们降低药品最终零售价的可能性和空间越大。如果医保付费者再想一些办法, 例如对普通门诊用药实施按人头付费, 那么医院的药价和用药量都会降下来。

一句话, 治理药价虚高, 关键在于“取消药品加成管制”, 而不是“取消药品加成”。两字之差, 天壤之别。

篇4:公立医院改革拉开帷幕

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最终的结果必将是逐步地牵引上游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企业的竞争行为和格局,优化整个医药、医疗卫生产业链竞争秩序。

中信证券分析师也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短期成效不会非常显著,投资者应对此形成合理预期。在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受影响较大的有几类企业:一是随着对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准入的放宽,投资或经营医疗机构的企业将明确受益;二是长期看,在体制逐步理顺的过程中,医药行业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药品采购行为更加规范,行业龙头公司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低价销售的品种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

中投证券分析师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将对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建议布局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受益的公司:1.医药商业龙头股国药股份、一致药业、复星医药,2.优质仿制和仿创新药生产企业恒瑞医药、恩华药业、人福科技,3.受益于中低端医疗器械需求释放的万东医疗、新华制药、鱼跃医疗,4.中药饮片龙头股康美药业,5.专科连锁医院爱尔眼科。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短期看,参控股医院的上市公司可能存在主题投资机会,如通策医疗、爱尔眼科、金陵药业、马应龙、康美药业和西南合成等,长期则看好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发展。

民族证券分析师注意到,医院将逐步摆脱对药品收入的依赖,但一些耗材的使用量可能会加大,科华生物、阳普医疗、鱼跃医疗等公司将受益。

行业评判

中投证券钢铁业整体趋势向上

3月末随着工地的逐步开工,钢材需求将会重回上升轨道。3月末是判断“需求好转、库存下降、钢价上升”的时间窗口。未来1—2个季度行业整体趋势向上。建议遵循3条投资主线:1.成长性,推荐新兴铸管;2.深跌品种,如太钢、宝钢、鞍钢和凌钢;3.低价重组股,推荐安阳钢铁。

国信证券房地产股有反弹要求

房地产业政策已转向偏紧,今年销售难以达到2009年的水平,预计销售下滑10%以上,这将对房地产股2011年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股难有持续性机会,但考虑到调整时间较长、调整幅度较大、目前动态估值有吸引力,所以短期有反弹要求,维持谨慎推荐的评级。

国泰君安水泥业需求旺季将至

受农民工返城时间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预期3月中旬后水泥将进入需求旺季。去年下半年新开工项目仍将拉动需求,预期3月中旬至5月水泥价格稳定或上涨概率大于下跌。“建材下乡”主题首配江西水泥,“淘汰落后”主题首配冀东水泥和塔牌集团,“区域振兴主题”首配青松建化和天山股份。

申银万国航空业趋势仍然向好

航空业趋势仍然向好,理由是:需求从3月下旬开始进入旺季,上座率有望恢复至近80%;油价短期不会大涨;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在;事件性刺激因素将持续,包括南航的定向增发、东航引进战略投资者、国航货航的整合、海航的定向增发等。依次推荐中国国航、ST东航、南方航空和海南航空。

中信证券石化股无系统性机会

油价市场波澜不惊,对上游的业绩拉动贡献有限,下游产品价格虽然有所上涨,成本推动的特征更为明显,需求的恢复尚需时日。行业系统性的投资机会不多。短期应关注具有事件刺激的公司,如辽通化工、沈阳化工等具有新项目投产。中期关注因经济复苏而业绩得以改善的公司,如中化国际。

中金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

1月份中国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低基数及美国再库存将推动中国出口持续复苏,预期中国实际出口增速将从2009年的-12%转正为2010年的10%。这有利于集装箱港口上市公司。建议关注集装箱业务弹性较高的上市公司,如A股深赤湾及上港集团,H股招商局国际和厦门港务。

投资策略

德邦证券A股今年先抑后扬

全年来看,A股的牛市并没有完全终结。一方面,美元的长期走强并不利于其制造业和出口的复苏,从而阻碍就业岗位的增加,这就意味着美元的走强只是阶段性的。另一方面。中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在人民币还存在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很难断言A股的牛市已经结束。

此外,尽管目前的信贷投放被强行遏制,但总量仍处在天量的水平,在结构上也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由此推断,A股2010年的行情更可能是先抑后扬的走势。

中原证券后市仍将宽幅震荡

在当前市场背景下,股指能否再度走强,依然要看未来宏观数据及蓝筹股业绩的增长情况,以及春节后资金面紧张的情况能否有效缓解,而欧美市场能否有效止跌企稳同样至关重要。从近期管理层透露的信息来看,节后出台利好政策的概率正在加大。

随着市场做多信心的逐步提升,后市A股保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通胀预期下,基本面比较确定、可能高比例送配的中小盘股票的投资机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受益通胀预期的品种也可适当关注。比如银行、保险、地产、有色金属、煤炭等品种的超跌反弹机会。

东北证券大蓝筹股制约反弹

篇5:公立医院改革模式

围绕着制定试点实施意见,宝鸡市做了大量的试点准备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文件,吃透医改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政策精神,吃透精神,把握要领,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多种形式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先后学习了镇江、潍坊、杭州、洛阳、深圳等地先进经验,拓宽视野,充实工作思路。三是重视政策培训,把握改革主旨。市级有关部门、市属公立医院等有关负责同志,积极参加了卫生部、省医改办等组织的多期医改政策培训班;同时,举办了全市医改政策培训班统一思想,加深认识。四是多次基线调查,吃透医院本底。先后三次对全市县及以上公立医院进行系统调查摸底五是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订完善。多次听取省级有关部门和专家、市级有关部门、市属公立医院负责人等对试点实施意见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发布公告公开征求意见,凝聚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共识。六是同步制订配套方案,有序推进试点工作。为配合实施意见的具体落实,同步制订了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补偿方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住院医师培训、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八个配套方案。七是加强新闻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落实措施,赢得了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和广大医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初步形成了推进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

宝鸡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大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为前提和目的,实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对一些全局性、制度性、普遍性任务,在全市县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对重点、难点任务,将选择部分公立医院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总体上,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具有宝鸡特色的公立医院发展和服务体系。

宝鸡市确定了八项主要任务:一是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重点是制订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建立协作机制,实现分级医疗,方便群众,减轻就医负担。二是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对公立医院所有者职能,逐步实现卫生部门全行业属地化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重点是实行院长负责制,推进民主管理,深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医院发展活力。四是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政府通过经常性补偿、鼓励性补偿和专项补偿三种形式,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强化公益性。对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政府补助等途径予以补偿。五是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向和有效载体,予以重点加强,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起医院之间、医院和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开展和谐医患关系城市创建活动,建立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六是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加强大型设备配置管理,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七是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通过积极引进人才、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实行医学生锻炼服务制度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八是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高端专科医疗服务,试行股份制改制,形成良性竞争格局,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九种典型模式

(2010-06-23 09:46:20)2010年2月23日正式发布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从今年开始以公益性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以下是现有的一些改革模式介绍。

一、上海“申康模式”

(一)具体做法

2005年,上海市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开展“管办分开”试点工作。卫生局只管政策、规划、准入,包括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机构设置的审批和整个行业的质量监管,同时,成立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职责就是“办”医,工作内容包括规划、管理、资产监管、绩效考核。

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作为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和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是国有非营利性的事业法人。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与市卫生局同属上海市一级财政预算单位,包括原来市卫生局直属医院在内的23家市级财政的三级医院划归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管理,原来拨给医院的财政补助不再通过市卫生局,而是改由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划拨给医院。

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受上海市国资委委托的投资公司,而非从卫生局分离出,但依然是市卫生局框架内运作,管理的主要是资产部分。

改革后,卫生局只作为一个卫生主管部门,对卫生事业进行全行业的管理。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办医主体,负责对所办的医院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精细化管理。

(二)点评

1.绩效:卫生局就不再是公立医院的办医主体,就可以把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可以在公共卫生部分加大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2.问题:这种模式下的公立医院也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法人化治理结构,如何协调医院管理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间的关系也将随之成为难题,毕竟这削弱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权力。

二、无锡模式

(一)具体做法

1.管办分离

2005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以“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无锡这次社会事业“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突破口,无锡市将卫生局一分为二——成立新的管理机构即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原卫生局机关三分之一的人员整建制被划转到医管中心。中心内设公共事务部、医疗发展部等六部一室,下辖9家市属医院、1家卫生学校、1家公司,需履行两个责任:一是政府办医的责任,二是政府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而卫生局则转而集中精力实施全社会的行业管理和行业指导,主要负责行业规划、行业法律法规的贯彻以及行业的准入,具体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农村卫生、预防保健等工作;而直接举办医院的任务由政府授权给医院管理中心。卫生局则下辖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诊所、疾控中心等。从行政建制上,医院管理中心与卫生局同级,卫生局是政府部门,是行政机关;医院管理中心是政府机构,是履行行政管理的事业单位。

2.实施医院的“托管制”

在管办分离的基础上,在医院改革上,实施“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责任制”改革,简称为“托管制”。所谓托管,简单说就是将医院的经营权委托给由院长领头的医院领导集团,卫生局不再对经营进行具体管理。按照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的原则,在不改变医院性质、职能、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对医院的管理、经营、投入、分配机制和人事用工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实施委托管理法人代表任期责任制,把一部分经营管理权下放给医院,院长可以获得一部分奖金分配、设备购买、引进医生的支配权,以获得市场主动权。

“托管制”首先改革医院投入机制,将过去参照人员的“定额拨款”,改为按照项目补助的“定项拨款”,通过建立“养事不养人”的新型卫生投入补偿机制,全市集中有限的财力用于“名医、名院、名科”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投入。“托管制”产生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变化,而且这变化是在没有增量——财政没有增加投入情况下实现的。公立医院在无锡管办分离改革中,未有任何好处,甚至得到投入变少了。改革前财政拨款全部交给卫生局,60%以上分配到公立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经费不到40%。而现在,政府改变拨款结构,60%给卫生局搞公共卫生,40%给医院管理中心,按各医院申报项目拨款。

(二)点评

1.绩效

(1)无锡医改的主要特点就是实施管办分离,从行政上将公共卫生和高端医疗服务分离开来,在提供中高端医疗服务的医院引入市场化因素,使之尽快形成医疗特色;

(2)医疗资源稳步增长;

(3)在公共卫生部分加大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4)初步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框架,降低了社区医疗服务的价格。

2.问题

(1)医院管理中心的职责是保障国有医疗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但另一方面医疗服务又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如何在两者间实现均衡,是无锡市下一步医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在大型公立医院的改革中,虽然明显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但是并没有明确地降低价格。

(2)卫生局和医管中心的职能划分在操作层面有待于进一步理清。无锡确定公立医院归医院管理中心,卫生局主管公共卫生服务,理论上的职能定位清晰,但是具体操作中分工难以界定清楚。

在现行体制下,政府部门之间都是对口部门对口管理的方式。无锡的改革是“下改,上不改”,从卫生部到省卫生厅、市县乡卫生局,医院管理中心没有一个十分对口的行政隶属单位,有时候上面发文件下来,都不知道该送给医院管理中心还是送卫生局。长久下去,医院管理中心有被边缘化的倾向,这对于医改的深入是个隐忧。

(3)查遍所有已发布的法律法规,医院管理中心都没有法律支撑的存在依据,医院管理中心将来如果出现什么事情,是不是要算非法行为有待研究。

(4)将医院管理中心设在卫生局下,则意味着卫生局权力的重新调整甚至有所扩大,仍然没有真正实现管办分开。

(5)这种“双头”管理模式让医院院长们有些不适应。比如在甲流、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事件上,由于是政治任务,医管中心和卫生局都会召集医院开会,更不要提两个主管单位对同一事情的不同意见。

三、鼓楼模式

(一)具体做法

所谓鼓楼医院模式,就是指七年前南京鼓楼医院大胆创新,用新的方式“救”活了宿迁市人民医院的模式。

2003年,宿迁开始了公立医院改革。其中,国有上市公司南京金陵药业集团出资7000万元人民币、南京市鼓楼医院出人力资本,与宿迁市人民政府一起成为了宿迁人民医院的三个股东。这样,宿迁人民医院从政府的包办、主管,转变成为了独立的法人。医院院长由三方成立的董事会委派。

通过这种股份制改造,宿迁人民医院出现了新的变化。此前的宿迁人民医院只是一个二级乙等医院,人民医院改制之后,通过了省卫生厅三级医院验收。

宿迁人民医院与南京鼓楼医院的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大医院托管小医院的模式,又称委托经营模式,大医院帮助托管那些小医院,而不涉及到隶属关系的改革。对于大医院来说,需要派出相应的管理班子,小医院这边的东家需要向大医院支付相应的报酬。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是我国最早采用品牌托管模式运作的医院集团。鼓楼医院、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和胸科医院构成集团核心层,以此为核心,逐步吸收社会非营利性医院、营利性医院加盟,形成集团的外围层,并实行契约托管、连锁服务等松散型的集约经营。

(二)点评

1.绩效

(1)大医院托管中小医院,即将经营不善的医院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去有偿经营,以明晰医院所有者、经营者责权利关系,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经营方式。

长期以来,医院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界定不清,制约了医院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的改革。医改的就是要将两权分开,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

(2)城市大医院对于各区级、县级医院的托管,可以很好地实现资源的互相利用,同时又不会改变区县级医院的公益性。

2.争议

(1)一种观点认为宿迁医院的股份制等于是国有资产流失。宿迁市人民医院通过股份制改造,把卫生部门变成了纯粹的监管者,而宿迁人民医院的三家股东成为了医院的主办者。

(2)另一种观点认为宿迁市人民医院这种股份制改造,只是把行政性国有资产转变为了经营性国有资产。国有医院的楼还是那个楼,硬件还是那些硬件,不能说是国有资产流失。

四、成都模式

(一)具体做法

2009年11月10日,《成都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向社会公布。透过《方案》的细节,财政投入补需方、公立医院改革和整个医改效果评价监督成为了成都此次医改特点。

2010年1月,成都市成立了副省级城市医院管理局,将卫生局有关公立医院管理职能分离出来,并将相应处室划归为医院管理局。医院管理局和国资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医院管理局主要负责组织所属医院实施医疗发展规划,管理公立医院的人、财、物,推进所属医院探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目前成都市政府已先期将市卫生局所属的20家医院划转给其管理。

区县一级也设立医管分局并收归相应的医疗机构(公立、国有医院以及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管理局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并负责对其管理和改革。

成都医改将建立院长公开选拔机制和目标责任制,赋予其在重大事项决策、人事任免、设备采购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实行院长年薪制。同时,建立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

部分公立医院将改制重组为国有资产独资、控股、参股的经营性医疗机构(国有医院),具备条件的医院国有资产逐步退出。

(二)点评

1.绩效:成都模式将医管局归置于国资委,“医疗国资化”这一模式则意味着国有医疗资产收归国资委系统,其好处在于有利于推行公立医院改制与资本运作,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2.问题:这一模式亦让卫生系统持有异议,认为政府把公立医院当成国有企业来对待,难免会向公立医院要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亦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有所违背。

五、潍坊模式

(一)具体做法

2005年12月,潍坊市委、市政府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意见》。这份当年编号为33的文件,拉开了潍坊新医改的帷幕,同时开创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管办分开不分家的“潍坊模式”。

潍坊的改革首先是理顺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最直接的措施是取消医院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推行院长职业化,原有行政级别全部实行档案管理。

主要特征是管办职能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分开,由卫生行政部门内设机构承担分开的管、办职能。潍坊在市卫生局成立了卫生监督处,作为公立医院的监管机构。同时设立了总会计师管理办公室,代行公立医院“办”的职责。

潍坊市将改革后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概括为“明细所有权、完善管理权、强化监督权”,落实公益性,调动积极性。

潍坊公立医院改革后,卫生行政部门受政府和国资部门委托,代行资产所有者、代表出资人职能,对医院有管理团队任免考评奖惩权、收支知情权、经营监督权和发展决策权;医疗卫生单位是经营者,院长有用人权、分配权和经营权。这就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主管部门---单位”三层监管体系。

由于取消了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院长丢掉官帽子,改为卫生局聘任,每届任期4年,在一个医院最多任职两届。

实行院长考评制,推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业绩考评体系,并组织考核。考评不合格的院长予以诫勉,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改革用人制度,取消医院人员编制定额,医院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制定人员编制规划和用人计划,经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用人全部实行聘用制,同时级别取消之后,以前的行政工资制随之失效。取而代之的是院长年薪制和工资总额制。

院长年薪总额为本院职工年平均薪酬的3~5倍。员工按照绩效考核,多劳多得。绩效工资的考核标准涉及医院规划、建设,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效益和经济质量等方面。医院业务收支结余的50%~60%为薪酬总额,40%~50%为医院发展资金。在此基础上还推行了岗位工资制,一岗一薪,易岗易薪。

在强化监督权方面,潍坊实行总会计师委派制,总会计师具有双重职责,一是受市卫生局委托监管国有资产,二是在院长领导下参与医院财务管理,督促医院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目前,潍坊市属7个医院已设立了副总会计师。每个医院原则上只开设一个收入户和一个支出户。

(二)点评 1.绩效

(1)潍坊市的改革在使公立医院服务量增加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服务费用的上涨。

(2)2009年,山东潍坊市133个市直部门接受社会评议,潍坊市卫生局名次由2004年的倒数第9位上升为第33名。2.问题

(1)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问题:如何平衡各项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协调公立医院与其他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类资源在公立医院之间的分配是这种模式下卫生行政部门面临的一大挑战。

(2)公立医院用人机制的落实问题:院长们普遍认为,医院缺乏确保自身发展的一些应有的权力,尤其是医院的用人权。潍坊改革模式的推广还有赖于上级政府部门给予制度和政策上的更大支持,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在内部运营上的自主化。

(3)如何避免政府失灵的问题:首先,根据“权、责、利一致”的原则,权力的扩大应该伴随着责任的强化。此次改革在设计方案时,只强调卫生行政部门权力的集中,但并没有出台相应的责任强化配套政策。其次,改革后,卫生行政部门不但需要对所有医院实现监管,还要举办好公立医院,使以现有行政人员的规模、素质能否担任原来本不熟悉的经济管理职能这一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如果大量招聘专业人员充实管理团队,又面临能否避免机构膨胀的难题。而且,此次改革后,卫生行政部门拥有对医院收支预算权、发展决策权;对医院管理团队任免、奖惩权;对总会计师的聘任、考评、奖惩权,其权力大大加强,而是否出现新的寻租行为,是否需要有相应部门对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此次改革方案设计上没有体现。最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收益与医院无关,医院设备基建发展、学科建设发展的资金需要漫长的行政审批程序,如何避免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对市场反应性的漠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机制设计和配套制度改革来完善现行的模式。

六、镇江模式(一)具体做法

在1994年与江西九江开全国医改先河15年后,镇江,再次走到了全国医改的风口浪尖。2009年年底,镇江市作为江苏省唯一的试点市,率先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出台了《关于镇江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组建两大医疗集团为载体,整合市区医疗卫生资源;以资产或技术服务为纽带,形成整合资源的利益机制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运行机制;以增加政府投入与引进社会资本为途径,不断加强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为重点,破除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实现坚持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有机统一。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为: “三提高一降低”,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和降低医疗服务服务成本和费用。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镇江市提出,由市卫生局内设的不同处室分别履行全行业监管和出资人办医的职责。后者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出资人代表进驻由医院(集团)的理事会,行使医院的重大事项决策权。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成立公立医院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卫生、发改、医保、医院员工等组成;理事会决定和任命医院院长、财务总监、药品总监,确定医院绩效管理目标和职工工资总额;实行院长负责制;取消医疗机构行政级别,推行职员制,医院原有领导干部的行政级别和工资标准实行档案管理;加强医院民主监督;建立医院监事组织,充分发挥医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实施院务公开,推进医院民主管理。2009年年底,镇江市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和江苏江滨医疗集团分别挂牌成立。康复医疗集团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江滨医疗集团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为核心,两家三甲医院各带几家综合、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力旗鼓相当。

两家集团的组织形式明显不同,各具优势。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是以资产整合为主的紧密型,将集团内各成员各类医疗资源全部划拨到集团名下,按照需要重新分配,利益分配伤筋动骨,牵涉面广,但能够达到一发即中的效果。

相比之下,江苏江滨医疗集团则是以技术为纽带的松散型管理,重在发挥技术和科研优势,带动集团成员相对独立的发展,但难以实现真正的资源整合。

两种类型集团的并存,显示出镇江对此次医改的谨慎。

(二)点评

两大医疗集团的建立,优化了医疗资源,提高了效率;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更加畅通,内部运行流程更加合理。

七、海淀模式

(一)具体做法

2005年7月18日,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公共委)正式成立,负责管理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公共委作为海淀区政府的特设机构,从单个行业而言,是“管办分离”的试点单位,而从全局而言,则更是肩负着探索“大部制”改革的重任。正是这“一分一合”,形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海淀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本质构架,为改革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探索政事分开的载体,公共委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是平行关系,但没有公共行政权力,主要是将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统一纳入其麾下进行管理。通过整合行政资源,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管理、执法、监督三者相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区卫生局原来所属的海淀医院等22家医院、区卫生学校、区卫生局医院管理服务中心、区医学救援中心等29个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都统一纳入公共服务委员会管理,同时被纳入的还有两家区文化局直属的事业单位。

(二)点评

“海淀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公共委采取合同外包、招投标、民办公助等形式,与医院建立“契约式”管理模式,对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扩大其用人自主权。

八、苏州模式

(一)具体做法

“苏州模式”是国内最早的管办分开模式。2005年1月1日起,苏州市第二、第三、第四人民医院合并组成苏州市立医院开始运行。根据此前的《苏州市属医院实行管办分离改革的试行意见》规定,在不改变医院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不再对医院进行管理(如人事任免权),行政主管部门与苏州医管中心签订受让管理合同,合同期限为3年。改革后,各家医院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再到民政部门登记成立一个法人机构,即医管中心。苏州医管中心的注册资本根据医院业务规模设定,由中心理事会成员按医院年业务收入的5%-10%一次性出资,并且合同期限内注册资本不可抽出。苏州医管中心对医院进行人事、财务以及日常工作的管理,院长由管理中心重新聘用,可以留任原来的院长,也可以从社会上招聘。

(二)点评

苏州模式将医院的资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相分离,明晰了所有权和管理权,初步完善了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

九、海南模式

(一)具体做法

2008年8月18日,海南医院评鉴暨医疗质量监管中心在国内率先挂牌成立,卫生行政部门授权其对全省各级各类的医疗机构,实施评鉴、评价与医疗质量监管等八项职能,初步实现了卫生行政管理与医院管理体制内的“政事分开”运作。

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评鉴中心、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三方互动伙伴关系。政府同医院之间是上下级关系,中心与医院是平等互动的伙伴关系。

海南医院评鉴中心是相对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第三方组织,在机构设置上,评鉴中心的领导不设行政级别,中心的员工也不设行政、事业编制,使评鉴中心实现了去机关化、去官员化和去等级化。海南省卫生厅对评鉴中心充分进行委托和授权,不介入任何具体监管工作,从而保证评鉴中心能够真正独立地开展工作,形成评鉴中心独立第三方的监管机制,使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评鉴和质量监管从单一的行政监管变为行政调控下的第三方专业化管理。

海南省医院评鉴中心建立了由180名高职专家组成的全省医院评价专家库,并邀请台湾评鉴专家对候任评价专家进行准入前的强化培训。还聘请了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及内地名校、名院高级顾问近20名。他们借鉴国际医院评价新理念,制订了《海南省二、三级综合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与人性化服务流程评价标准与实施细则》,制定并量化全省“阳光工程”8项医疗服务公示指标(包括30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12项内部管理公示指标,在省卫生厅网上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二)点评

独立的“第三方”能客观公正地开展医疗质量评价与监管工作;“政事分开”提高了行政效率并降低了管理成本;评鉴中心对医疗质量监管具有指导性。

篇6:公立医院改革讲话

副市长全市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 现场会上讲话

(2011年8月25日)

同志们:

目前,正值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推进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全市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现场会,意义深远而重大,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卫生工作落实的信念和决心。刚才,我们现场参观了xx市人民医院、xx局职工医院,感到他们做的都很好,在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探索中勇敢的迈出第一步,xx区、xx局等6所医院,分别从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不同方面做了经验介绍,亮点突出,效果显著,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就进一步做好我市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我强调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担负起医改的光荣使命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遇到困难最多的一年,也是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医疗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谋发展、促改革、惠民生,卫生事业在困难之年取得了不寻常的业绩。突出表现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局良好,医疗卫生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优质护理工作实质性进展,临床路径工作及同级医疗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稳步推进,医疗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医疗救治及应急工作效果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卫生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倍受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提高为卫生事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又对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就为我们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成型的经验,我们要公立医院改革中大胆探索,创新模式,率先突破,积累经验,解决制约公立医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 2

发和调动公立医院内部生机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道路。

同时我们清醒看到公立医院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改革任务艰巨,部分医院领导对医改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政策未吃透。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预见性。二是医院发展总体上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医院内部结构和发展方式上,仍不同程度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规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轻精细化管理和体制机制建设,重高端技术发展、轻适宜技术普及,重技术服务、轻人才建设等问题,还没有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还没有转变发展方式。这也是造成医院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工作不够满意的主要原因。三是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有待加强,医院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制度执行不力、对潜在风险不加控制、不顾自身条件热衷于“高精尖”、盲目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管理粗放或疏于管理、督导考核不力的问题在一些医院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四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仍是制约各医院发展的“瓶颈”。缺乏专业骨干、学科带头人,专科(专病)优势不突出、中医药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影响了医院的快速发展。五是群众医药负担过重,医患矛盾仍很突出。一些医院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医患沟通有效性不高,未充分尊重患者的知

情权和选择权;还有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存在诱导诊疗、过度诊疗及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三不合理”问题,费用管控不力,造成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六是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进展缓慢,不能适应改革及人民群众的需要等等。这些体制机制、主观客观问题都有待我们认真研究,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市的公立医院管理发展水很快,但离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差距不小,老一套医院管理理念、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要求,亟待加强和改进医疗管理人员自身建设,努力适应新时期的公立医院管理和改革工作的需要。

二、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市政府提出今年被定为医疗管理年,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要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纪律,向管理要效益。要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以病人为中心,医院要以质量、服务、安全管理、绩效为重点,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整体推进医院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人性化建设,重点在9个方面要有所突破。

一是在医院管理体制上,完善公立医院院长任用制度,加强院长管理能力培训,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一级医院院长要实行聘任制,院长聘任副院长,副院长聘任科

主任,一级聘一级。二级以上医院实行选任制,逐步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套院长考核办法,除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考核以外,对于医院收入、床位利用率、医疗事故等绩效考核量化指标连续两年下降的,卫生行政部门可建议当地政府重新选用院长。各地党委、政府在任用院长时必须征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意见后方可任用。

二是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定岗定编不定人,全员实行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采取院、科两级的考核办法具体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在市直医院重点从林业中心医院开始推进,县区从铁力市和铁力局医院试点开始推进。

三是在人性化管理上,要建设人文医院,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会尊重人、关心人。要通过实施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人性化管理手段,留住卫生人才。要加强医院环境建设,美化医院环境,倡导文明行医,提倡微笑服务,努力打造绿色医院,为患者提供温馨、幽静,舒适的就医环境。

四是在惠民医疗上,推广预约诊疗,远程会诊,无假日医院、院务信息公开,护理优质服务,推行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检查信息共享及上门服务等便民惠民措施,深化惠民医院的“九免、四减”及单病种最高限价等惠民工程。打破就医垄断化,制定患者选择医生的办法,改善群众就医

条件。明确医院相应的规模、人员编制及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五是在信息化管理上,结合国家及省有关精神,综合考虑我市实际情况,以铁力市医院为试点,逐步推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将预约诊疗、电子病历、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院财务管理、新农合、医保管理信息等医疗卫生信息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领域的医疗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利用奠定基础,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目标。

六是在保障机制上,政府要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医院基础设施建及设备仪器的投入,要建立基本建设和设备、日常经费和工资的投入以及收入部分补偿经费不足和医院发展的机制,保障公立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

七是在规范管理上,按照国家标准设臵科室,规范布局、流程和医疗垃圾、污水、废物处理。严格执行国家诊疗标准,规范医疗行为。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至少开展10个专业,不少于20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二级综合性医院每家至少开展5个专业10个病种。各医院队病种符合入径率标准的患者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

八是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建立卫生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每家医院至少要与省内外5家三级以上医院建立协作关系,通过采取进修学习、巡回医疗、远程会诊多种形式,加强卫生人才培养,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加快朗乡局巴兰河全市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并作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为,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九是在医疗服务上,深入开展以“良知行医、爱心治病”、“三好一满意”和优质护理服务等系列活动,开展以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为重点的,医疗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与信息公开,杜绝大处方、不合理用药等过度医疗行为,端正和规范医护人员诊疗行为,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质量。

三、强化责任,确保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管理与改革的重要性、负责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报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政府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制定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编办、发改委、财政及卫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要加强指导和督导检查 医改工作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强化支持保障。政府要加大投入,认真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积极支持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公立医院体制综合改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和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主动向上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是严格督查考核。医疗管理工作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上级要求必须完成的一项硬任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督促检查,把医疗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推进工作落实。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医改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广泛宣传医改的方针政策,使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科学引导社会预期,消除群众疑虑,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更加理解、支持、参与医改,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上一篇:副站长兼主任述职演讲稿下一篇:玩世不恭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