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2024-05-03

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通用8篇)

篇1: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一、吃不透新课标理念

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

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四、无充足的优秀师资支持

决定新课标能够很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就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一个学校能够具备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按照“木桶效应”,新课标执行的效果便掌握在了这大部分的教师手里。因此加大全民教师的继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专业化发展也就迫在眉睫了。

五、过于急功近利

近来,一个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过度”经常被人提起,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者被迫接受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者从功利化设计出发所提供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内容和模式。教学内容上文、理、哲、法、技包罗万象;教学目标上深、偏、难、怪超大纲;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方法上看、听、记、背、练压抑个

[1] [2]

 

篇2: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1.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关系问题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哲学思考,反映着人们对于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这些理念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是教育理念不等同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同一个教育理念下,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体现着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并且在教育实践中验证。丰富和发展着教育理念。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错误地将教育理念与教青方法简单地等同起来。以传统教学为例,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尝试着在教学的实践中应用它,但是,许多时候,人们也误以为“启发式”惟一的表现形式就是“提问式”,许多地方评价一节课的好环,往往只看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对于提问的内容和效果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否真正体现了“启发式”原则却被忽略了。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式再次表现出来。许多人一提“课改”,就说“你不要给我再讲理论,只告诉我一种教的方式就行了”。其实,这些教师缺少的正是对教育理念的全面理解。例如:“以人为本”是当代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强调在学习中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选择人一生必备的基础知识”等等方面,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以上思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会表现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等等方面和具体方法,因此,有教师认为搞“课改”,上面就应该给一个具体模式或具体方法,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不对的。目前,课程改革需要的是所有试验教师,不断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在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学校以及自己本身的条件,能动地创造出更多的,具有特点的教学方法。

2.教学形式与教育实质的关系问题

由于许多教师不能区别“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因此,观摩了别人一节成功的示范课,就认为这个教师的教法是体现教改精神的惟一方法,于是便从形式上刻意模仿,简单照搬别人的做法。例如:看别人讲课时教室的桌于摆成圆形,也就不管自己学校的条件(比如70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和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将桌子摆放成圆形。这里先不说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这样做,只就实质而言,桌子摆成圆形并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民主,如果教育观念不改变,桌子摆成什么形状,教师照样是可以“满堂灌”的。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宜人的环境,如在特定条件下,在全班同学的关注下,教师发自内心地摸摸某个小学生的头,会让这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肯定,也让其他学生同时感受到这种幸福,并且愿意努力去表现而获得同样的礼遇。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来使用,甚至只是在有人观摩课时才使用,或者只管自己表现一下,而忽略了全体同学,使其他学生生活在与教师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毫不相关的另一个环境中,甚至有的学生一节课都游离于课堂教学环境之外教师也不去管。那么,这种形式就背离了教育宗旨,长期以往,“关注学生”就成了一句空话。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是“课改”的精神之一。例如: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万里长城的雄姿,提供给学生更为真实的可以感受的资料。但是,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会大相径庭:第一位教师指着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就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参与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而另一位教师则指着图片问学生:“这是万里长城对不对?”、“长城很雄伟对不对?”“我们应该为长城感到骄傲对不对?”这样的教学,形式上是现代的教学手段,实质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3.基础知识教学与实现课程其他功能的关系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课程的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原来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系,改变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传授”的倾向,因此,许多人认为“课改”中基础知识教学不重要了。甚至一提基础知识就认为和“课改”精神不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首先,新课程仍然注重基础知识,同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在这里,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学习和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新的知识是引发学生思维和重新建构知识体系的信息源和素材,而不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下死记硬背的知识;其次,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人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是达到育人目的的载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载体,能力的形成以及正确世界观的养成都将变成无本之木。有人认为“课改”关注了学生发展的其他方面,就势必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简单孤立地看问题的结果。

4.发展性评价理念与教师责任的关系问题

在课程实施中,“形成性评价”表现为几个不同的层面。“评价”的第一层次就是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课堂问题回答错了,你怎样评价?是热嘲冷讽还是肯定鼓励?学生阶段测验成绩不高,你是纵向地看学生本身的进步,还是横向地比较该生与其他人的差异等等。评价方式的转变,首先应是观念的改变,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评价体系才能形成。只有教师评价观念发生了变化,才能使学生成为正确评价观念的受益者,也才能推动整体教学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

评价的第二个层面,是学校对本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在评价的实施中,这也是不需要动大的干戈就可以进行的事。只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通过学生成长过程的各种记录,加上学业成绩,就不难看出学生的综合质量。在这里,校长和教师的观念十分重要,也不存在一个让别人评价的问题。至于第三个层面即上级如何评价学校和学生。目前,在教师和学校改进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积极探讨,新的评价体系和方案很快就会产生。事实上,大家已经看到,近几年来,高考、中考的试题形式和内容都已经在发生着变化,正在逐步地向新的理念靠拢,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5.教研部门的督导和“以校为本”教研工作之间的关系

解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大一统教育体制。正是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习惯,使得教师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看教研室让我们怎么做。这种思维和工作的惯式,已经成为当前制约“课改”的瓶颈。这是因为在“课改”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发展的全新事业中,各级教研人员和广大教师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即大家都处于对新的理念理解和实践的层面上。就这个意义上讲,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首先需要教学一线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其次才是教研人员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以及使教师中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的提高与完善,才是“课改”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将教研的中心和起点放在学校内部和教师自身,强调教师在使用新理念教学的同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个人或集体的反思,在这种经常性的反思和研讨中,将教学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找出来,并力求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对于具有普遍性或短时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学校“课改”研究小组进行汇总整理,确定为本校阶段性教研课题。只有在这个时候,学校才需要教研指导部问或高等院校专家的介入和指导。而这种介入,也不再是传统的居高临下的督导,而是以平等的研究身份,参与教师和学校的教研活动之中去,共同探讨和共同总结。这种工作模式可以概括为:各级教研人员和高校中专问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人员帮助教师学习理解新的理念一教师“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和探讨(反思教学过程)----教研人员和其他专家参与学校教研----总结和提升新的具有共性的经验和理论。

篇3: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一、农村中小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误区

农村中小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误区有很多,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农村中小学校不具备实施新课程的条件

实施新课程改革, 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要有充足的阳光, 适量的水分和合适的土壤, 一粒种子就会发芽, 就会茁壮成长。”同样, 实施新课程也需要合适的条件, 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 包括多媒体室、电脑室、语音室、校园信息网等。目前, 有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还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 导致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活动不能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所以, 有的语文教师就以此为借口, 认为条件不具备, 实施新课程是不可能的事。

2. 实施新课程就是上一些漂亮的课, 追求表面的课堂形式的活跃

有的语文教师, 也包括一些学校领导, 对实施新课程还停留在表面的应付上, 认为只要能拿出几堂漂亮的课, 多开展一些活动就行, 但真正要达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没有具体目标。没有追求教育理念上的真正的转变, 没有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和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工夫。应付式地开展教学活动, 进行教学比武时, 搞几轮试教试讲, 像演员表演一样, 上一堂花哨的课。

3. 实施新课程是年轻教师的事, 中老年教师奈何不了, 能照老样子上课就不错了

近年来, 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年龄结构逐步趋于老化, 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思想观念也相对陈旧, 认为自己搞了几十年教学, 年龄老了, 很多新事物也难于接受了, 尤其是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跟不上形势, 不懂电脑, 操作不了多媒体, 能说不能行动了, 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 自己能按老办法完成教学任务就不错了, 让年轻人去干吧!

4. 实施新课程, 教学辅助手段多, 活动多, 挤占时间多, 教学质量不升反降

有的教师, 包括一些学校领导认为, 实施新课程, 运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多, 开展的活动多, 挤占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教学任务完不成, 教学质量不仅提不高, 反而有所降低。有个教师说:为了上一节多媒体语文课, 要花大量时间制作课件, 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导致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 达不到教学效果, 不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的效果好。

5. 新课程教材容量大, 花的时间长, 不如原来的教材好教

有的教师认为, 实施新课程后, 新版的语文教材比原来的语文教材容量增大了, 而且,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有意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一个学期下来, 课文教学完不成, 质量也提不高, 倒不如按传统的教材教学。

二、走出实施新课程的误区

针对以上存在的误区, 应该采取什么办法解决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 就上文中提到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试探性地提出五种解决办法。

1. 因地制宜,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条件灵活实施新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提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新课程本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认真钻研和挖掘教材, 分析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 选择教学策略,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办学条件虽然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 但影响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还是在于教师本人是否愿意改变观念,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如有的课文情境, 不能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创设。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 或利用活动、实物、图片等进行情境教学。况且, 农村学校条件正在逐步改善, 要等条件改善好了再实施新课程, 那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

实施新课程, 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如果仅仅停留在上一些漂亮的课上, 追求表面的课堂活跃, 这种表演式的教学, 看起来很热闹, 但就等于“穿着新鞋走老路”, 是毫无意义的。首先,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目的意义, 转变观念;其次, 教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积极开展集体讨论, 形成教学研究之风, 不能使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最后, 教师要利用教材的各种内在因素, 借助各种有效手段,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调动学生的观察、理解、思维、比较、想象等多种积极因素,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积极学习, 不断进取, 教师要人人充当新课程的积极探索者和勇于实践者

“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活到老, 学到老。”一个新时期的语文教师, 应该积极投身于新知识、新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探索。农村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师, 年龄结构偏老, 是不争的事实。然而, 如果中老年语文教师以年老为借口, 不思进取, 不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改, 就会贻误下一代。所以, 积极进行新课程学习和改革, 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而不仅仅是年轻教师的责任。原国家教育部长周济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 就办不好教育。”一个语文教师, 要对学生充满着爱, 牢固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努力去学习、探索、实践, 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

4. 认清新课程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 努力摆正实施新课程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实施新课程不仅不会使教学质量降低, 而只会是提高, 看就看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真正得到了转变, 实施新课改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在教学中,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多种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观察、理解、思维、比较、想象的积极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有助于学生接受新事物, 提高综合素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 在教学中, 多种辅助手段的运用和多种活动的开展, 不会耽误教学时间, 不会没有效果, 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5. 把握新课程的要义, 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在烦琐的分析和机械的重复训练中解放出来

篇4: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误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统称。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来说,语文教学具有必要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虽然目前在课程改造的影响下,很多发达城市都已经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中获益,但是新课程改造的方法需要具有一定的条件基础。一些农村地区盲目沿用,反而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笔者将通过本文,就新课程改造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以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误区

(一)教学环境误区

教学环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设备,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教学环境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差异。在新课改理念主要是以一些教学活动带入课程中,以改变传统课堂枯燥的问题。但是很多农村地区依然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室、微机房以及电脑语音教室等,没有以上的基础设备作为教学环境,仅仅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教学思想误区

教师思想差异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而在语文教育来说,很多农村教师的思想都是“认识几个字就行了”,而城市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以及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质;而在新课改实施以来,一些农村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存在严重误区,一方面表现在惰性,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觉得自己学不会新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没必要创新;另一方面是对新课改的错误解读,个别教师觉得新课改就是用“新鲜”的方法上几堂“新鲜”课,而教学活动的本质也是为教学“图个新鲜”,教学改革只在形式化,表面化。

(三)教学流程误区

教学流程是体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而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很多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学误区也体现在教学流程上,一些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教学过程时,由于教学流程安排缺乏合理性,将活动教学作为教学的主体,虽然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但是却因此花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给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带来严重影响,这也是教学流程规划存在的误区[1]。

二、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走出误区

(一)切实制定教学,灵活运用理念

要让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走出环境的误区,就需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教师切实制定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学校的环境以及经济能力筛选新课改教学方式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哪些可以进行教学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农村地区独有的地域优势,对一些具有教学设备要求的新课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替换,例如: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多数要采用多媒体教室,通过图片、资料和视频再现教学情景;而在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进行教学。像古诗《江雪》的教学来说,在课余,教师可以在积雪时,带学生去小河边钓鱼,让学生从中启发体悟到“独钓寒江雪”的情境[2]。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倡自学思想

语文活动教学本身的目的并不仅是丰富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同样也是对学生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是考虑一个“新”的理念,更需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激发。例如:开展小组辩论赛,要求一个学生首先解读课文,然后自己找出文章的思想,让其他学生表达对思想的支持或者反对,将学生按照不同观点分为两组进行辩论赛,同时学生要自己从文章中找到论据。

(三)提升自身能力,保证教学创新

教师是言传身教的引导者,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榜样。所以,为了能够让新课改的教学能够达到目标,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进取。要不但实现有效的“教”,同时也要不断的“学”,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将更多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运用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个思想传递和感悟的过程,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也不足,所以对于事物的判断都是通过感性的思想,而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并通过合理理解和利用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从而达到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目标。教育在中华民族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也一直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到信息化发展时代,教育制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以义务教育为例,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义务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中小学时期。进行语文教育不单单是为了掌握一门应用科目,同样也是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下去,但对于农村教学来说,由于地域性以及教学环境的特点,语文教学不能完全沿用新课改的手段。而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农村中小学校语文教学走出误区的方法,对我国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丰.浅谈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2).

[2]李生堂.农村中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实践体会[J].中学教学参考,2013(22).

篇5: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今天我与学生共同解决《回顾整理》中的内容,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让孩子们根据条件、猜年龄的思考题。通过两个孩子的对话:

“我比你大。”

“我们两人的年龄都超过6岁,和是17岁。”的信息,推算出两个小朋友的年龄。课堂上我没给孩子们任何的讲解,而是让学生根据题中给我们提供的条件,自己进行分析。原打算,让他们互相讨论,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想,这是一道包含简单推理的问题,需要学生静静反复地思考方能解决的问题,如果采用合作,大家七嘴八舌,反而会影响孩子们思考问题,因此我选择了自己解决的方式。一会儿,孩子们陆陆续续地举起了小手,我找了两个小手举的非常高的学生,他们俩的答案都是:女孩是8岁,男孩是7岁。原因一是女孩的年龄比男孩大;二是他俩的年龄都超过了6岁。三是从图中看,他俩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所以女孩8岁,男孩是7岁。问了一下其他同学的意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同意他们的意见。这时我又问了一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一个小女孩说:老师,我不同意,因为题里告诉我们:我们两人的和是17岁,而8+7=15不等于17,所以他们的答案是错的。我猜小女孩是9岁,小男孩是8岁。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的话刚说完,刚才还对自己答案深信不疑的孩子们,一下子动摇了。我笑着问:你们觉得她说得有没有道理,现在咱们来研究一下,到底谁说的正确?

谁来说说我们解决问题前首先应该干什么?孩子们迅速回答发现信息,寻找已知条件。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学生们很快找到题中的三个条件。接下来我们应该分析一下这三个条件的作用,题中的条件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最后根据条件我们再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还要学会验证一下,你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正确。必须要符合每个条件才行。咱们看前两个同学,答案与题中的两个条件相符。但是与第三个条件:我们俩的和是17岁不相符。因此说明什么问题: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猜错了。而另一同学的不仅前两个条件与题中的条件相符,而且第三个条件也与题中的条件相符,因此说她猜对了。在数学上我们把分析的过程叫推理,把解决问题过后再依据条件进行逐个分析的过程叫做验证。我的话刚讲完,我班调皮的徐扬同学高高举起小手,“老师我猜这个小女孩是10岁,小男孩是7岁。”“那咱们互相合作,就用刚才老师教给大家的方法,检验一下他说得对不对。”孩子们忙活开了,一边说,一边指,一边点着头,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大家一致同意他的意见。你再看看这个小家伙,此时脸上的表情正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般。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这个问题按理说,应该是结束了。可我一看,还有一个女孩的小手在举着,我让她站起来,她说:老师,我还有一种答案,我猜这个小女孩是11岁,小男孩是6岁。话音刚落,还没等我说什么孩子们就争论起来,这个说:不对,不对;那个说,错了,错了。此时此刻,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孩子们都积极地投身于学习中去。我问孩子们:她猜得对不对,我们可得想办法验证一下,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思考。记住要说清你根据什么说明她猜对了?错要说出错在什么地方?此时的孩子们完全与刚上课时的表情绝然不同,刚上课时,问题一经提出,有的孩子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就把小手举起来了。而此时,孩子们显得非常安静,静静地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接下来,他们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此时我很惊讶,他们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之处。

以下是我班的马秋实同学的分析问题的小片段:题中告诉我们两个小朋友的年龄都超过6岁,而徐青扬猜的其中那个男孩的年龄只有6岁。和题中我们两人的年龄都超过6岁这个条件不符,所以我认为她猜错了。我认为这道题只有两个答案,一种是小女孩9岁,小男孩8岁;另一个答案是小女孩10岁,小男孩7岁。没有第三种答案。说得多好哇!不仅会分析问题,而且说得言简意赅。我带头为他鼓了掌。接下来我又请徐青扬他谈她错在哪里?她意识到自己没有逐个条件进行分析、验证,因此出现了错误。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篇6: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家长要走出中职教育误区

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准备教育,以培养各类型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联系。

但是,由于对教育方式认知角度不同,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对职业教育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所以对中等职业教育不重视,大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上中职校是考不上普高的一种无奈的选择。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这种观念至今影响着许多人的择业观,认为只有在管理岗位上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作为技术工人就低人一等。做父母的都把考大学当作孩子的唯一选择,很少有人愿意让孩子学技术、当工人。

《全球制造业白皮书》预测:

中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400万人,这严重动摇了“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声誉,且现有制造业工人中,基本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更制约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而作为输送制造业高级人才的中职教育,任重而道远。

社会要给中职校生以信心

中职校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创业即为骨干,入厂成技术能手,下乡是新型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入读中职校的许多学生,他们大多因没有得到正确的学习引导而经历“失败”的中考,社会总觉得他们不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优秀,因此不会太关注这些人群,把这些人无情地挡在了社会优秀人才的行列之外,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制约了中职校培养大批社会高素质型劳动人才的进程。因此,纠正社会对中职校学生的错误看法尤为重要。福州商贸职专丘琰校长解读:中职专学生跟普高学生没什么本质区别,他们一样很聪明,不论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能跟普高学生媲美,甚至学得比他们更好。社会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无情地拒绝这些聪明的孩子,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社会要用平等的眼光关注这些孩子。中职校学生自己一定要打开自身莫须有的心结,敞开身心地展示自己,张扬自身的优点。职教老师要用善意期待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亮点,培养学生能有一技之长、能一专多用,让学生自己认可自己,从小事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

中职校正积极重塑社会形象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它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要使劳动力市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步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重要的基础保障,而作为社会与学校“中间站”的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

因为社会各界对中职专校的认知存在误区,导致目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进程不能很好地如期完成。

篇7: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省新课标实施两年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六方面的误区亟待矫正:

1、新课程培训虎头蛇尾,落实不到位,没抓到关键处,严重影响了落实新课标的质量。

2、对选修模块的教材选定统得过死,学校、教师和学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空间,有悖开设选修课的初衷,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未来个人发展的方向。

3、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驾驭和运用不到位,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教材编辑者的意图。

4、和国家课程配套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5、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虚与实、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动与静、主导与主体、眼前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形似神异,貌合神离。

6、相关方面对必要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的制定相对滞后,实施又缺乏执行力,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2010年7月,随着上学年工作的圆满结束,河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已经整整两年了。两年来,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标实施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作为一名教学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课改实际,我深深的感受到,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以下六方面的误区亟待矫正:

一、新课程培训虎头蛇尾,落实不到位,没抓到关键处,严重影响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质量。

任何一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说穿了,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变化。要达到这一目的,实现这个目标,自上而下的逐级逐层培训必不可少。进入新世纪以来,先是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再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培训几乎年年喊,年年搞,但培训的效果究竟怎样,针对性究竟有多强,这只有深入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感知!按理说,新课程标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绝对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最后才能全面认识其“庐山真面目”。但在不少学校,为了保证高考成绩不滑坡,那些常年任教高三的教师,并没有按部就班参加过高一二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对已实施了两年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一无所知,今年就直接进入高三年级的新课程了。像这种隔过低一级甚至低两级直接进入新课程的情况,在各地各校极其常见。不知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悖新课程培训和实施的精神,如何保证新课标实施的质量。

再者,我省新课程培训采用的是逐级逐层推进模式。由市县派出教师先到省里接受省级培训,再由他们回到各地全员培训教师。尽管省里制定有培训细则和考核办法,但落实到基层,往往就大打折扣了:在省里培训三天,回到县里只用两个小时就“解决问题”了,回到学校,在教研会议上传达20分钟“精神”也就轻松搞定。至于新课程标准的全文,接受培训的教师是否通读(暂且还谈不上解读)过;对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是否准确把握;对新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步骤是否心中有数,对新课程教材体系和内容到底了解多少,如何驾驭„„这些问题没人深究,没人过问。

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遵循循序渐进、先理论后实践、先课标后教材的原则,抓住关键,从彻底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入手,将参与实施新课标的所有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上来。但我们接受的培训层次不清,主次不分,颠三倒四,东拉西扯,让人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这样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去年,我从高三直接下到高二担任语文备课组长,之前没有参加过高一新课程培训。下到高二后,暑假直接参加县里组织的高二新课程培训。原定为期四天的培训,只去了两个上午,真正的学习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交了一篇自己有关实施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的作业,就这样轻松拿到了培训合格证,新学年开始就“持证上岗”了!——所幸的是,自己早在2002——05年就主持过河南省教科所“十五”教科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从新课程方案到新课程标准,有过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对其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自己一定的见解和看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我这样的经历:新学期伊始,在备课组备课说课时,我发现,组内已经历了高一新课程一年教学实践的几位年轻教师,有人竟没有通读过《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致于在上学期后半期刚刚接触选修模块第一本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和本学期接触到第一本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由于这两本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显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甚至连教材各个板块最基本的处理要求都搞不清楚。像这样,以“己之昏昏”,想达到“使人昭昭”的目的,恐怕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对选修模块的教材选定统得过死,学校、教师和学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空间,有悖开设选修课的初衷,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未来个人发展的方向。

按照新课标的精神,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探索研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应该致力于促进学生各自特长和个性的形成,适应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进而满足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一言以蔽之: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但是,就我省上学年高二语文开设的选修课而言,我觉得更像是“选修模块的必修课”,所开课程面向高考的功利色彩特别强,而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选修功能体现得极不充分。就拿我们洛阳市开设的选修课来说,上学期开设了《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章写作与修改》两门,下学期开设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两门,今年高三上学期将开设《语言文字应用》。其中,文化经典、古代诗歌散文对应高考试卷中的“古诗文阅读”板块,现代诗歌散文对应“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板块,语言文字应用对应“语言运用”板块,文章写作修改对应“写作”板块。

尽管说高考考查的能力点体现的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方面,但若从学生未来个性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还是存在着一定漏洞的!比如: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共五个选修模块中,第一、四模块各选修两种,第五模块选一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三两个模块则完全放弃。很显然,不该集中的过于集中,不该舍弃的断然舍弃!这样一来,将来想在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领域有所建树的同学,在高中学段,不说能力,单是知识,就已形成了很大的缺陷;尤其令人郁闷的是,这样一来不说将来发展了,单是应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就已显得捉襟见肘。因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分必考(必做,对应必修)和选考(选做,对应选修),而选考部分又分“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种文本的阅读。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特征是“虚”,而论述和实用类作品特征是“实”。文体特征各异,考生个性各异,有的爱“虚”,有的好“实”,而一旦选修课的面过于狭窄,考生在考场上选择的余地就会大打折扣,这样势必造成遗憾。比方说,我不太擅长驾驭文学作品,我想选择人物传记等新闻作品,可遗憾的是,在我省目前这种选修背景下,这门课我没有选修,对新闻、传记的基本常识一无所知,怎么办?

也许有人会说,各种体裁的文本必修课里都有;但我要说,从必修课里极其有限的一两个单元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没法和从作为一门课程那里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也许有人会说,我省也可以自主命题——但是不要忘了,在旧课程背景下,尚且一直采用全国卷;进入新课程仅仅一轮,就自主命题实施高考,现实吗?可能吗?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与其重复选修某一模块的两门,不如五大板块各精选一种。如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因为古代诗歌散文在必修部分已占了相当的比重),《中国小说欣赏》(既囊括古今,又可满足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多样性),《新闻阅读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全覆盖),《语言文字应用》(写作在必修部分已设有系统专题),《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囊括古今方方面面的经典文化)。这样对学生应付眼下的高考和适应未来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修课开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下面提供几种全国人教版选修教材的选用情况,供大家参考;高下优劣,也任人评说——

A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B类:《文章写作与修改》 /《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

C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外戏剧作品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

D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E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章写作与修改》《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三、对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驾驭和运用不到位,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整体上是板块结构,但由于必修和选修的课程性质不同,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对教材的使用要求也应有不同。比如,必修模块的“阅读鉴赏”所选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精读课文力求文质兼美,语言文字规范,适合教学,体现时代特点和多元文化价值;略读课文在内容上与精读课文相照应,或者具有某些方面的延伸或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套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材(精读课文)只是个例子,教(精读)是为了不教(略读)。按说教学要求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应有所不同。但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是选到教材中的课文,就要一篇不落的讲,否则不放心;更有甚者,拿必修课的教学要求去对待选修课,在拿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备课从第一篇《长恨歌》开始,准备从“赏析示例”到“自主赏析”再到“推荐作品”,一片不落的讲下去。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无论必修选修,都有与之配套的读本相呼应。由于不必要的教学浪费消耗了大量的有效的教学时间,导致读本的阅读要求形同虚设,很难落实。

再比如,“表达交流”板块,从必修1到必修5,都安排有较为系统、科学的练习内容:高一上学期侧重记叙文,下期侧重议论文;高二上期侧重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若从高考考查的写作能力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必修1—4重在培养写作的基本功(高考体现为基础等级),必修5则重在提高(高考体现为发展等级)。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少地方在高一二年级的阶段性大型考试命题中,自觉不自觉的,总想和高考作文套近乎,——尽管高考作文体裁不限,但在不少教师的潜意识里,他们却总想让学生的高考作文写成议论文,以为议论文显得考生有思想,而写成记叙文等,则常常会被认为是肤浅、幼稚。——这就导致教学环节和评价环节相互矛盾,让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长期这样下去,势必造成运用着科学的教材体系,却实施着极不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岂非咄咄怪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由于新课程培训的不深入、不细致造成的。而唯一有效的补救措施,我认为就是不折不扣的落实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扎扎实实的落实教材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如果说搞好新课标培训是为成功实施新课标奠基的话,那么,没有把好进口关,就要把好出口关。毕竟,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实验教材,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第二道防线!也可以说是最后一道防线,甚至是底线!如果这道防线崩溃了,那么新课标的实施只能说是一句空话!

四、和国家课程配套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新课标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改变过去大一统的、单调的课程设置,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联创的课程设置。尽管从200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算起,到2003年春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开始试点,再到2008年秋季开学我省真正进入新课标,直到现在再有一年一轮新课改就要结束,先后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可各地各校与国家课程配套的相应课程资源开发,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到位,我觉得这是值得每一位有识之士深入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学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在下学期后半期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尤其是现代诗歌部分时,我觉得新诗没有字词句方面的知识障碍,对于那些声情并茂的现代诗歌来说,一遍或者多遍声情并茂的朗诵,就是一种最好的讲解和欣赏!因此备课时我一次又一次的强调朗诵是教学重点,要求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落实这一教学要求。事实上,老师们确实尽心尽力了,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范读,学生毛遂自荐试读,同学们踊跃推荐朗读„„;一遍遍的下载试听音频文件,力争精选出名家的最佳朗诵;教室没有多媒体播放设备,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将办公电脑搬到教室,有的发动同学们贡献出自己的MP3、MP4„„但总让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不痛快,不酣畅,不淋漓尽致!老师们情不自禁的感叹:要是能有一部多媒体,配上音乐和画面,那该多好啊!是的,真要有那些东西,不需要老师们口吐白沫,喋喋不休的讲解、分析,只需要师生互动,反复诵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我觉得那效果就又比现在好上许多了!

当然,也许有同志会说,那些朗诵的名家不也是人嘛,只要老师们舍得投入和付出,我们也可以成名成家的啊!这是当然!新课程呼唤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天经地义,但是教师投入是必须的,学校投入也是必要的!毕竟,现在已是21世纪高度现代化的时代了,这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不可同日而语。再说,这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和精神也格格不入呀!

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虚与实、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动与静、主导与主体、眼前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形似神异,貌合神离。

新课程有六大课程目标:变过去单一的、死板的、机械的“传授知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变学科本位为走向整合;变“繁难偏旧”为“重联系、体验、兴趣”;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有这些表明,要达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统筹兼顾,全盘考虑,抓住关键,采取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强有力的措施,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六大关系:虚与实,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动与静,主导与主体,眼前与长远。具体而言——

虚与实,指的是感受语文课的迷人魅力和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本来妙趣横生的语文课,上成了味同爵蜡的技能训练课。

内容与形式,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多,关注教学形式(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的少。教师提前上课,抢时间;课堂上口若悬河,赶时间;下课落堂,挤时间,生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至于学生怎样接受,能否接受,是否接受,对不起,我管不了那么多!

点与面,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指的是对于构成新课程教材体系的各个模块,以及其中的各个板块所持的态度不同:重视必修的多,重视选修的少;重视与高考关系密切的多,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少。其二,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态度也不一样。关注少数所谓精英的多,关注多数面向全体的少,这和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学生一切”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动与静,既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动口、动手的各种活动和动脑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关注课内教学的多,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少;课堂上重视学生活动的多,重视学生静心思考的少。

主导与主体,是指要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传统教学一直在竭力反对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倡导“教师只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更是强调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必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眼前与长远,是指让学生从容应对眼前的高考和能够面向未来的长远发展。很显然,这除了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之外,还要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其实,我觉得能否处理好这六大关系,直接影响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这也恰恰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教师缺乏系统把握、统筹兼顾、大处着眼、通盘考虑的胸怀、眼光和气度,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当然,这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长期持久的关注,坚持不懈的努力。

六、相关方面对必要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的制定相对滞后,实施又缺乏执行力,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我省普通高中自2008年秋季开学起始年级实施新课标至今,已经整整两年了,而我省教育厅针对实施新课程出台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极其有限。或许笔者孤陋寡闻,语文学科能看到的就是《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就这还是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

我省选用的是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的一大优势是,必修、选修每本都有配套的《读本》《同步解析与测评》《教学设计》和《学案》,可不知为何,我们一线教师能看到的,只有教材和必修部分的配套读本。刚刚进入新课程,各方面条件和必要的教学设备尚不完备,尤其是各种教学辅助资料还比较欠缺。在培训存在夹生现象、教育教学理念尚难彻底改变过来的初期,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从而能够赢在开端,赢在起点,我们衷心希望相关部门能深入一线听听教师们的呼声,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

篇8:走出新课程实施的误区

一、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误区

(一)教学环境误区

教学环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设备,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教学环境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差异。在新课改理念主要是以一些教学活动带入课程中,以改变传统课堂枯燥的问题。但是很多农村地区依然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室、微机房以及电脑语音教室等,没有以上的基础设备作为教学环境,仅仅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教学思想误区

教师思想差异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而在语文教育来说,很多农村教师的思想都是“认识几个字就行了”,而城市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以及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质;而在新课改实施以来,一些农村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存在严重误区,一方面表现在惰性,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觉得自己学不会新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没必要创新;另一方面是对新课改的错误解读,个别教师觉得新课改就是用“新鲜”的方法上几堂“新鲜”课,而教学活动的本质也是为教学“图个新鲜”,教学改革只在形式化,表面化。

(三)教学流程误区

教学流程是体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而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很多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学误区也体现在教学流程上,一些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教学过程时,由于教学流程安排缺乏合理性,将活动教学作为教学的主体,虽然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但是却因此花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给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带来严重影响,这也是教学流程规划存在的误区[1]。

二、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走出误区

(一)切实制定教学,灵活运用理念

要让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走出环境的误区,就需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教师切实制定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学校的环境以及经济能力筛选新课改教学方式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哪些可以进行教学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农村地区独有的地域优势,对一些具有教学设备要求的新课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替换,例如: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多数要采用多媒体教室,通过图片、资料和视频再现教学情景;而在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进行教学。像古诗《江雪》的教学来说,在课余,教师可以在积雪时,带学生去小河边钓鱼,让学生从中启发体悟到“独钓寒江雪”的情境[2]。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倡自学思想

语文活动教学本身的目的并不仅是丰富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同样也是对学生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是考虑一个“新”的理念,更需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激发。例如:开展小组辩论赛,要求一个学生首先解读课文,然后自己找出文章的思想,让其他学生表达对思想的支持或者反对,将学生按照不同观点分为两组进行辩论赛,同时学生要自己从文章中找到论据。

(三)提升自身能力,保证教学创新

教师是言传身教的引导者,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榜样。所以,为了能够让新课改的教学能够达到目标,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进取。要不但实现有效的“教”,同时也要不断的“学”,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将更多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运用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上一篇:甘为人梯 恪尽职守下一篇:书之旅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