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2024-04-24

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精选6篇)

篇1: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和特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

1、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基础设施相当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计生、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很多事情群众不出村也能办到。

4、居住环境优美。新型农村社区注意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娱乐休闲设施齐全;群众的住房设计科学,既有独门独院的别墅,也有多层、高层、廉租房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套房,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状况选择不同的住房标准。

5、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建立了党总支、居委会、经济协会、文化协会、老年协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社会管理得到完善和加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一)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社会共助

在政府进行规划设计、政府和社会共同给予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中,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户能够自己做的自己做,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应包办,应该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引导农民自愿地、积极地、有序地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

在基础和条件上,要区分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搞一刀切。条件好的地方,结合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地方,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例如可以从群众最需要、最认同的环境卫生整治做起,逐步动起来。规划建设要突出乡土风情,彰显农村特色,体现农村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努力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农村风貌。在区域分布上,城中村、城郊村、镇中村、— 1 —

镇郊村纳入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工矿区的村庄纳入工矿区的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数量众多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方式来决定农民的居住生活方式,居住生活方式一定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纳入城镇和工矿区总体规划的村庄,鼓励建设四层及以上的多层楼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宜建设三层及以下的低层新房。

(三)试点先行,加强指导,形成氛围

要优先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管理机制健全、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先行试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规范程序、细致操作,确保建成精品工程、“百年社区”。对先行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摸索经验。试点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突出地方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一些带有规律性、方向性的做法,要及时予以指导、推广和完善。要宣传发动,形成氛围,不断深化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识,引导群众自觉主动投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注重的“三个结合”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繁荣农村,繁荣农村的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发展产业。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的社区新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可以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继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产业规划,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在人口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园区化之路。粮食生产区,发展产量高、工作效率高的机械化大农业。“鸭棚、菜棚、菌棚”生产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增值高的园艺小农业。同时引导富余劳动力搞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等,拉长做粗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让农民充分发挥其能力,让农民变成现代化的、职业化的新型农民,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政府和村两委要让农民全过程参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酝酿、讨论、审核和实施,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理财、自主管理,全方位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农民在积极参与过程中,其知情权、话语权、主人翁意识将得到增强。农民迁居新社区以后,精神面貌和社区治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都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的健康可持续运转打下重要基础。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 2 —

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要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吸引不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到县城区、到镇区落户居住,促进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化。同时,通过引导吸引城镇的闲散资金投资到农业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城镇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转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并驾齐驱、互促互动的两只轮子,实施双轮驱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内部分先行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新乡市长垣县: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该县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先规划后建设”的规划原则,打破城乡壁垒,突破区域界限,从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自然村五个层面,搞好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业规划。结合城乡一体化整体规划,编制了三大配套规划,即: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将全县599个行政村规划为119个新型农村社区,每个社区平均整合3个行政村,每个社区大体1500户,6000人左右,人均建设用地60—80平方米,每户不超过267平方米。在规划过程中,让群众广泛参与,反复征求群众意见,规划成型后在其显要位臵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规划一经确认,严格按规划搞建设,严格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规划审批程序。为了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在乡镇设立了村镇规划管理所,各行政村设村庄规划管理员,形成了“县规划局—村镇规划所—村庄规划员”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了规划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检查。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长垣县根据规划编制方案,按照“规划适度超前,建设稳步推进”的原则,把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分四步走:2009年启动全县38个社区,五年基本整合建成;2015年,力争所有社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全部到位;2017年前,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到位;2020年,全面完成11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先行启动的38个新型农村社区大都建在了县城规划区、重点镇、干线公路两侧、产业集聚区周边等重点区域。遵循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分期分批推进。初步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企业参与型、回乡反哺型”等六种社区建设模式和“农民自建、集体代建、招商引建、社会援建”等四种建设途径。如村庄合并型。长垣县南蒲办事处正在建设的南蒲新区、南蒲新村、西郭庄社区和陶行社区4个社区,合并了全办事处的28个行政村,建成后腾出土地8000余亩。旧村改造型。起重机配件专业村魏庄镇了墙村,大部分道路和住房建成时间较短,且村内规划较为整齐。主要是对旧房和损坏设施进行改造,保留了40%以上的住宅,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资。在社区建设中,该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鼓励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建,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和“一刀切”。规划设计多种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避免农户建房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社区住宅层数,鼓励向多层、高层住宅发展。

(三)完善机制,投入驱动。长垣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投入驱动、机制推进。在资金筹措上,采取“县级投入奖补资金,乡镇投入引导资金,鼓励民企捐助资金,协调金融部门提供贷款资金”等多种形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同时,对在新型农村社区建房的农民,免费提供住宅户型图样、每户补助10吨水泥、对贷款农户补贴3万元3年的贷款利息等优惠扶持政策。2010年以来,该县各级财政、社会捐助、金融贷款、农户自筹等共投入社区资金7.54亿元,其中市级以上1700万元,县乡6318万元,企业捐助6318万元,农户自筹6亿元。对整村迁建的按实际净增土地给予土地出让金净收益100%的比例返还,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每个社区建设前期,县政府都补贴15万元规划费和50万元启动资金。

(四)创新思维,政策激励。该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用足用活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通过合点并村,土地复垦,把土地的“三项整治”指标与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使用相结合,即解决了社区用地缺乏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为城镇发展提供了用地指标,实现了多赢发展。把旧宅拆除和复垦整理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凡是到社区建房的农户都要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交回老宅基地使用权协议,保证建新拆旧同步进行。长垣县对入住社区农民实行双重身份,为其办理城镇居住地居民户口,享受城市居民的有关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就业,仍继续享有农村土地承包、计划生育及惠农补贴等各种农民待遇;为入住农户发放社区特殊房屋产权证书,允许住房在本区域内流转;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为每个社区选配一定比例的优秀教师任教,至少配备一名财政全额供给的全职医生。并针对“群众怕丢村子、村干部怕丢位子、县乡干部怕惹乱子”的思想,制定了“五不变”政策,即:村庄规模调整后,原行政村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行政村的各项承包、租赁合同及合理优惠政策不变;原村级资产、债权债务不变;原自然村村名不变;原行政村村民的福利待遇不变。出台了凡入住社区,居民到产业集聚区工作享有优先权,企业优先安排就业岗位,免费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提供创业贷款,子女就学补贴等优惠政策。

(五)资源整合,联包帮建。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高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该县加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力度,实施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向社区安排、捆绑使用,用于解决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交通、农业、卫生、扶贫、文化教育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这些项目资金向新型社区倾斜的比例达80%以上,主要用于社区道路、绿化、供排水、文化大院、村民活动广场、卫生室和便民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速度。长垣县从16个县直单位抽调38名副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从各乡镇抽调38名骨干人员,与市派“联包帮建”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组成38个工作队,到已启动的38个社区进行帮扶工作,重点帮助社区做好规划编制,宣传组织,创业就业等工作。

昆山市:

(一)顺应城市化进程,高起点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昆山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城市现代化,昆山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确定了“三高”要求。一是高起点规划。与城镇体系相衔接,科学规划农村新型社区的布局,目标使70%的农民实现集中居住。为达到管理、服务最优化,合理确定社区规模,原则上每个社区建筑总面积控制在30万平方米左右,人口规模不超过1.5万。对每个社区,超前规划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配套设施,确保管理服务和社会事业设施一步到位。根据动迁小区规模、人员结构状况,规划建设集文化娱乐、餐饮、美发、洗浴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或商业街区。二是高标准建设。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每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标准,去年昆山进一步提高标准,新建农村社区办公、服务、活动用房不低于2000平方米,老城区社区不低于1000平方米。目前全市117个社区的办公、服务、活动用房平均面积达到650平方米,其中3个社区超过4000平方米,16个社区超过1000平方米。三是高效能管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逐步理顺社区居委会与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与辖区中介组织、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社区服务功能

1、着力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三级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按照“社区居民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项目”的要求,重点发展家政便民、安全保卫、中介信息、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解困服务、对老弱病残的关爱服务、方便居民办事的告知服务等。2004年建立了市、镇、社区(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站),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建立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在乡镇建立了劳动就业管理所,在社区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断推出社区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人员就业。

2、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该市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建立了包括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动迁补偿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在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同时,不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了大病风险基金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三级帮扶体系,落实帮扶对象,为困难群体提供有力的帮助。

3、着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平安社区、平安村的建设列为“平安昆山”建设的重要内容。2004年,整合综治、社区(村)警务、治保、调解、外来人员管理力量,建立了“五位一体”乡镇治安管理模式,农村每个社区都成立了警务室,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以“巡逻、治安、内保”为主体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网,形成了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覆盖面广、打击精确、防范有效的工作体系。同时,全市加大了科技创安力度,按照平安小区的建设标准,完善社区保安设施,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小技防”。实施外来人口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对外来人员的动态管理和控制能力。

4、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昆山文化、体育资源,发展面向村、镇的文化事业、体育事业,丰富和活跃群众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充分利用农村社区文化站(室)、村民学校、绿色网吧、图书阅览室等 — 5 —

文化设施,通过“文化三下乡”、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创建学习型家庭、举办健康讲座等活动载体,满足社区居民求知、求乐、求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区教育方面,优先增加公共教育投入,调整优化各类教育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村、镇辐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济宁市汶上县: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规划院编制了《汶上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汶上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同步修编了《汶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确定了农村社区建设布点,将全县493个行政村规划为97个新型农村社区,优化城乡空间建设布局。按照统一聘请设计部门、统一支付编制费用、统一评审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四统一”标准,高标准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确保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质量。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一是注重抓好社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社区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实现了雨污管网分流,所有回迁入住社区实行垃圾社区收集、县集中运输处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搞好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彻底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三是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所有新型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和工作委员会,配套设立了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物业管理等机构。

(三)大力发展产业,实现持续发展。一是对通过挂钩项目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不低于40%的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农村群众拆迁补偿、困难群众安臵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划建设商业设施。各社区内都建设了部分商业门面,集中租赁经营,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增加集体收益,补贴社区居民水电支出和物业管理费用,避免了群众因入住楼房而造成支出增加的问题。三是建设社区产业园。坚持“一区一业(园)”原则,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指标,预留不低于20%用于发展社区产业,促进社区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全县围绕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产业园10处,吸纳26万农民就业。四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社区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走股份经营的路子,让农民成为股民,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群众的股份收入,促进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篇2: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二、把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与工作职责

(一)总体目标:通过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全天候、零距离,为老百姓服务、对老百姓负责,充分体现“和谐社区、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

(二)操作原则:结合实际,合理有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重心下沉,夯实基础;以人为本,突出民生;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优化流程,高效便捷;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篇3: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原则刍议

自199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来, 特别是2006 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出台以来,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 政策落实不到位、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因为按照《意见》的规定, 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实现政府自身职能的转变和切实负责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 依靠政府的政策来提高政府职能转变和切实负责的自觉性与依靠法的力量来提高政府职能转变和切实负责的自觉性相比, 孰轻孰重, 一目了然。实际上, 依法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 就是规范行政权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政府及其相关行政机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权力与责任加以制约和监督。为此, 陈启鸿等在2006 年就提出社区卫生服务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刘典恩等经实证和规范性分析研究后, 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是迫切的和可行的[2][3]; 陈连合在北京的调研结果, 也支持通过立法解决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4]。而《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法》的实施, 已经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立法执法积累了经验。

2013 年3 月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 整合并由一个部门承担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职责。这意味着国家正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 “碎片化”的制度与管理模式将成为历史,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新农合等在形式和内容上统一为“社区卫生服务”指日可待。这更有利于用法这样的制度形式管理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所以, 在已有相对完善配套的政策和地方立法执法经验基础上, 进行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

作为基本卫生保健体系组成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 其管理立法应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完善服务功能, 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 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 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以及“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 明确政府、社会和居民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为指导。

立法原则是立法者据以进行立法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5], 社区卫生服务立法原则是社区卫生服务立法的价值取向的反映, 是社区卫生服务立法活动基本的准则, 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法律的制定、解释和适用起纲领性指导作用的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 我国所有立法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为宪法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和法治原则。所以,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的原则, 应当是立法法规定的原则指导下的对社区卫生服务自身属性、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抽象, 是正确反映社区卫生服务运行与发展规律的产物, 也是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法基本价值的精髓之所在。

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应坚持的原则

2. 1 坚持公益性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提供的服务的公益性。由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 年颁布实施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 试行) 》明确规定,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 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 “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站) 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 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 为广大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 维护公益性质。”所以, 向居民提供服务的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必要条件。

“公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公共的利益”, 表明这种利益是为社会公众的, 应该不具有排他性。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 针对的是人的生命的本体, 这就决定了其服务应当具有明确的法的规定性、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更高的道德要求。事实上,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一表述本身, 就把福利性融入了我国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之中, 给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加了社会再分配的职能。当然, 只有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必要成本的服务, 才会体现“福利政策”, 才是公益性的服务。而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公益属性不言而喻; 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客观上就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应有趋利行为, 必须始终保持公益性质。按照产品理论的划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包括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在内的“六位一体”的服务, 就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属性, 应主要由政府提供。不难看出, 不论是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还是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属性来看, 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不容置疑。所以,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坚持公益性原则, 就使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这一基本属性在法的制度层面上得到了严格的保护, 意味着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必须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作用的有效发挥。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立法的公益性原则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实现。作为一项民生工程, 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社会公众健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切实转变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手段, 从行政命令逐步向制度管理转变, 更多地运用法律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这既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其次, 有利于社会公众健康权益的保障。所谓健康权是指人人所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保持躯体正常和精神不受任何伤害的权利[6]。《世界卫生组织法》认为, 健康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不因种族、宗教、政治信仰、经济或者社会情形不同而有所差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 条规定, 国家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保护人民健康。所以,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直接作用, 在于保证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目的是保障公民最基本的人权———让社会公众平等享受健康权。可见, 社区卫生服务的法的本质是以生命健康和社会公益为法益的法律, 国家机关在社区卫生服务立法过程中, 必须以公益性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才能切实维护公民享有基本的健康权益。这也是为什么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法律的保障, 立法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的重要原因[7]。

2. 2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政府主导是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逻辑推演的必然结果, 因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保障社会公众公平地享有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 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性价值取向特征的社区卫生服务, 只有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由政府主导, 才能够保证其服务的公益性。

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首先涉及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容置疑, 这里要解决的是卫生资源为尽可能多的社会公众所共享的问题, 这是衡量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重要标尺。其次, 决定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标准的基本要素是公民社会的价值认同, 包括以人为本的精神, 公开性、开放性和参与性,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原则。为什么在屡屡发生有违医德的行为?问题就出在业内已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行为由憎恶到麻木再到心照不宣地默认, 即业内的社会的价值认同出了问题。要使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标准得到公民社会的价值认同, 必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注重社会治理。再次是资金投入的保障。要使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必要成本的实现基础, 是必须不断地填补成本与价格的缺口, 保证持续地外部资金的投入,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 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强弱取决于资金投入的多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政府的二次分配才能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资金来源。

另外, 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还取决于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的划分中, “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中央政府主要对公共卫生、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及有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给予补助。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不可能自动转化为公益性, 投入只是再分配的开始, 而且仅当在公益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产出达到预期之后, 这种含有福利的二次分配才算完成。不难设想, 如果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活动主体的监管缺乏或监管无效, 投入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在运行过程中的异化就在所难免, 因为资本的逐利性和医疗卫生服务业极具营利优势的特点结合在一起, 稍有不慎, 公益性就会随之消亡。所以, 能够对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政府, 政府是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责任主体。其实, 政府监管就其实质而言, 是其管理的一项职能。

当然, 政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主体并在其主导下, 还可通过政策鼓励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 能够在保证公益性的同时,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多渠道筹资,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客观上形成不同服务主体竞争的局面, 从而激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活力, 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虽然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但是, 市场本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征, 在公共产品领域, 存在大量市场失灵的现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公共卫生为主的“六位一体”的服务, 所以不能以市场规律来调整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8],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 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不足, 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纵观发达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 政府主导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立法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如社区卫生服务比较发达的澳大利亚, 有完善科学的社区卫生法律体系, 政府主导、统一规划, 并建立了有效的筹资机制[9]。在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中, 英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进行自上而下划拨[10]。英国和澳大利亚以政府主导, 有效保障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立法应该也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

2. 3 坚持全方位服务原则

就社区卫生服务的全面性而言, 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全面性上。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病人或者要求进行健康照顾的人, 而是包括健康人群在内全体社会公众, 这就从根本上把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的医疗服务区分开来。同时, 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在客观上也要求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 而且从法理上来说, 保障全体社会公众享有平等的权利正是法律的品质。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全面性则体现在,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立法明确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 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更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这一服务的功能定位改变了以往的“重医轻防”现象, 要求制定出符合社会公众健康需要的、便于政府管理的、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法律法规。而服务形式的全面性则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不应该局限于在其机构内的业务活动, 要变被动为主动, 尤其是对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提供积极主动的家庭卫生服务。当然在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手段选择上, 应因地制宜, 坚持中西医并重, 使中西医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所以, 立法时必须对社区卫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全面性做出明确要求。

卫生服务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 因而应该是贯穿在生命活动始终的全过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具有连续性的特质, 应该承担起生命活动始终的全过程服务的任务, 成为健康的“守门人”, 为社会公众提供全过程服务。因此, 立法时必须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在卫生服务中长期的契约关系, 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连续记录, 提供长期的卫生保健服务, 满足生命不同阶段的卫生服务需求。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实是, 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还很低、信息化程度不高, 未能实现对社会公众健康信息的持续记录, 这就更需要在立法过程中和法律制度上充分体现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全过程服务, 以切实提升公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2. 4 坚持服务的可及性原则

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既是社会公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需求, 也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经济上可及, 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实际, 制定合理的医疗收费标准, 用适宜的技术和药品为广大居民提供服务, 使社区居民能承担得起这种服务, 让社区居民“看好病、看得起病”, 从法律制度上切实保障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更好地转变为现实。二是时间上可及, 既要让居民能够及时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理自身的健康问题, 又要方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三是地理上可及, 要让居民在更近的距离享受到服务, 除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中体现就近原则, 还就必须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 主动上门服务, 让社区居民体会到温暖关怀的同时, 享受到可及的服务。四是心理上可及,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面对各种不同健康需求的社区居民时, 不仅要看到疾病和病人, 更要多从人文关怀角度去关心和帮助正常人对预防保健方面的要求, 拉近社区卫生工作者与社区居民的心理距离, 提升他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过程的满意度。

不难看出, 立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部好的法律必然能够代表广大社会公众的诉求。所以, 社区卫生服务立法应该坚持提供可及性服务的原则, 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 是技术适宜、地理接近、服务方便、关系亲密、结果有效、价格便宜的社会公众能够充分得到和利用的服务, 从而真正起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作用。

2. 5 坚持与现行政策相衔接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开展以来, 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有力政策, 如1997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6 年的《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2009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特别是2006 年以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办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问题, 尤其是机构与人员编制设定、建设标准、人才队伍、服务项目、药品价格、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发展方向等相继下发了10 多个具体文件。为落实中央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仅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委办局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 就制定了近30 个实施文件[11]。可见, 为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运行, 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大量的配套支持政策, 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体系。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起到了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也为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的管理立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必须考虑与成熟的政策相衔接, 主要是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衔接。同时, 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要求, 应注意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新农合相关管理政策的衔接, 就是说, 要通过法定程序衔接与固定有益的政策, 适时地转化为法律, 唯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制定出贴近现实、操作性强的社区卫生服务法律。

2. 6 坚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原则

立法体系的层级决定了相应的立法原则层级的构成。我国立法中非常强调要与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与我国整体的国情相一致, 因此, 要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中找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共性特征, 制定中央层面的社区卫生服务法律, 作为全国通行的卫生服务标准和权威制度。另外, 要认识到法律的制定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而是根植于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现实, 受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级别的城市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差异明显, 这在客观上要求立法过程尊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规律, 全面考虑地区差异, 因时因地因事制宜。从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看, 社区卫生服务立法应中央和地方相结合以地方为主, 注意各种法与现行政策的纵向、横向关系的衔接一致, 注意社区卫生服务法的内部结构的协调一致。

上述六个原则中, 坚持公益性原则是社区卫生服务自身根本属性的基本要求;坚持全方位服务原则和服务的可及性原则, 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提出的要求; 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 则是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逻辑推演的必然结果, 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化的必要条件; 坚持与现行政策相衔接的原则, 是立法的科学性原则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中的具体体现, 是从实际出发, 保持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的需要, 是总结借鉴和科学预见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是我国国情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总之, 社区卫生服务立法活动首先要坚持基本立法原则, 与我国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理念和精神实质保持高度一致性, 同时还必须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殊属性和承载的社会责任,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特有的立法原则, 在具体立法过程中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稳定性与发展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统一起来, 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乃至整个基本卫生服务的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积极的努力。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 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原则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的要求为指导, 结合社区卫生服务自身属性、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确立立法原则。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应坚持的原则是:公益性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全方位服务原则、服务的可及性原则、与现行政策相衔接原则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原则。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原则

参考文献

[1]陈启鸿, 汪劲, 姚岚, 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06, 25 (11) :47.

[2][7]刘典恩, 周建裕, 丁凤深, 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立法的迫切性与可行性[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 31 (8) :41.

[3]丁凤深, 周建裕, 刘典恩, 等.山东省社区卫生管理人员政策法律认知状况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 31 (8) :38.

[4]陈连合.关于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法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http://www.npc.gov.cn.[EB/OL]. (2011-03-28) [2013-07-10].

[5]李建华, 徐刚.立法原则的伦理解读[J].河北法学, 2005, 23 (6) :6.

[6]雷华顺, 岳远雷.论我国公民的健康权及其保障[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 2:100.

[8]王枫叶.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化管理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9:637.

[9]许琳, 黄卫东.澳大利亚、英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借鉴意义[J].护理研究, 2010, 24 (10) :2553.

篇4: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社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最基层的单位。社区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既要看到以往取得的成就,也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重点提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对策,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社区文化观;坚持科学发展,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坚持服务地方,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16-03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深化,人们生活方式日趋社区化。社区建设重要内之一就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网格化的城市社区中,社区文化要直接面对每一位居民,满足每一位居民的基本文化诉求,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社区文化建设也是提高城市社区管理水平、创建社区文化品牌、提高社区文化竞争力乃至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迫切要求。

一、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是在社区文化建设逐渐深入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科学

20世纪80年代,社区文化这一概念才在我国出现,人们对它是认识还不够深刻。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们主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对社区文化的需求很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地进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可是由于建设时间较短,人们对社区文化的认识不深入,对其作用和意义了解不够。从政府的角度看,各级政府没有看清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意义。在社会建设中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还未能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意识,没有统一规划,把社区文化建设仅仅当做是上级交代下来的一项任务,走过场。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分工,出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从城市社区基层组织的角度来看,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引导者,缺乏主动意识,工作积极性不高,执行力不强。认为办几场晚会,搞几次比赛就是社区文化建设,没有深刻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社区居民、促进居民和社区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居民的角度看,他们缺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把社区文化活动看成是政府和社区委员会的事情,自己只需直接享受就成。对于文化活动,态度消极,认为自己参不参加无足轻重,不感兴趣或工作繁忙是经常使用的借口。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筹集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主体较为单一,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叶长丽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究一2002年至2011年城市社区个案分析》中的“社区文化调查”表明,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投资占72.18%,社会赞助占9.2%,专项扶助(包括各种彩票)占1.84%,市场引导(企业投资)只占4.15%[1]。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是有限的,有时还出现文化建设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导致很多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匮乏,有的活动不能及时有效开展。有些社区由于经费有限,社区文化活动场地狭小(私家车任意占地)、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或者设施不足,活动开展不充分,导致居民怨声载道。

(三)社区文化建设参与者素质不高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参与者既包括各级党政机关,也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居民。高水平的社区文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参与者。但在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工作能力有限。目前,我国社区文化工作人员多数是从社区委员会中选出来的,面对社区居民多元的文化需求,以及繁重的工作,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加上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居民热情低、工作成就低,所以,社区文化工作人员流失严重。另外,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居民参与,但化参与者的现状是:社区文化活动骨干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其他年龄层次群体的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难以为继。

(四)社区文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政策、法规是健康有序开展文化活动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一部专门针对社区文化管理的法规,社区文化管理主要靠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社区制定的自治管理条例,在城市社区文化组织架构、内容、员工编制、地址设备、资金、民众文化团队法律认可程度等层面尚未存在较为明确的法律制度,使得计算数据没有一定的实际基础,考评没有根据,活动开展较为忙乱,监管随意性较强。”[2]这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带来很多困难。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社区文化观

“所谓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指的是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一项事业来抓,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真心诚意地关心和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3]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重视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居民的自主选择权和自由发展权,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多元文化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避免“重物不重人”的形式主义和盲目跟风。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要想办法最大限度地吸引居民参与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来。社区文化属于公益性事业,需要国家与民间共同努力来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以靠政府和居民两个因素的结合,通过居民与政府的协调配合来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1.政府方面。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道纳入政府发展规划中。政府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步伐,积极推进社区文化的发展繁荣,让居民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成果,促进居民全面协调发展。

2.社区基层组织方面。社区基层组织要认识到良好的社区文化就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为任务的,不仅要改善社区民主政治、社区人文环境,还要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增强居民之间的联系,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居民的全面发展。社区基层组织应建立居民联络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动员居民组织开展好各类文化活动,让社区居民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提升自身素质。

3.居民自身方面。居民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参与、享有的主体,有责任和义务为社区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要求广大居民积极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居民应积极为社区的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思路见解,充分利用每一位居民的资源,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有效改善社区资源匮乏现象,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携手打造出文明、健康、祥和的社区。

(二)坚持科学发展,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4]这说明,社区文化不单纯只是唱唱歌、跳跳舞,它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优化社区文化氛围,促进社区和谐发展。这就要求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充分调研,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认真规划,尽量做到为每一个居民提供恰当的文化产品服务。

1.理顺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人数众多,包括各级党政机关、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居民等。把他们有效组织起来,开展好社区文化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建设社区文化,就要走‘共识、共建、共办、共荣、共享之路。共识是前提,共建是重点,共办是合力,共荣是目标,共享是目的”[5]。为此,必须理顺政府、街道、居委会、非政府组织、居民的关系。目前对社区管理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应理顺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运行机制,即弄清谁主导、谁牵头、谁执行、谁参与等问题。各部门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打破条块分割,加强社区自治。鼓励社区的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居民等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形成政府认可、居委会指导、社区基层组织执行、居民积极参与的社区文化运行机制。

2.制定社区文化发展规划。为了使社区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就应该结合各个社区的实际,制定出社区文化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至少包括:发展总体规划、专项发展规划、阶段性发展计划、活动实施方案等内容。制定社区文化总体规划是为了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任务、阶段性目标、考核指标等,对整体工作起着顶层设计的作用。专项发展规划主要是各个社区结合本社区的区域位置、地理环境、人口素质、经济条件等,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专项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具体工作的提出背景、特色意义、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措施、组织步骤、评价标准等。阶段性发展计划主要是根据年限发展要求,整合社区的各种文化发展资源,制定出各层级的发展计划,主要包括:文化场地的选定和建设、文化队伍的组建、文艺创作任务、大型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等。具体文化活动实施方案主要是根据发展规划和计划,针对某一具体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具体活动目的、活动时间、负责机构和人员、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考核(奖励)办法等。做好这一系列的发展规划、计划、方案,才能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并做到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法可依、有制可查”。

(三)坚持服务地方,整合社区文化各类资源

城市社区文化就是依托地方性、区域性的社区发展起来的。社区文化建设要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原则,整合社区内外各种资源,有效服务地方。整合丰富的社区内外资源并有效利用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其中既包括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

1.形成资金投入多元化格局。第一,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财政规划。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有限,财政部门应该根据年度财务规划,切实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财务预算、决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保障社区文化场地充足、器材设备安全、人员培训正常、活动开展顺利。只有建立科学而严谨的财务规划,才能形成社区文化财政保障长效机制。第二,争取众多社会力量投资。除了财政投入外,中小企业、公益慈善组织也可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来源。社区应主动争取,发挥它们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力量。此外,社区还可通过投资项目的命名权、广告权等筹措资金。

2.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多渠道。社区文化活动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大计。第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于不符合工作岗位的人员,可进行适当调整。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技能与素质。第二,完善社区专业文化人才的聘用制度。在引进专业文化人才的同时,可以尝试与地方高校合作,通过兼职、技术支持等方式,使那些在文艺或社会工作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教师等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特别是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吸引他们服务于社区,既有利于社区人才队伍的优化,也有助于大学生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第三,调动社区各群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社区内有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群体文化。如爱好曲艺歌唱的老年群体、爱好球类运动的青年群体、热衷于绘画、舞蹈的少儿群体等,吸引这些不同的群体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能使社区文化多姿多彩,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

3.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有利于文化多样性需求。文化活动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施,现在社区的环境、硬件设施基本完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活动和需求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有个性特色。为更好地满足社区人们的文化需求,一方面应尽可能增加新的设施器械;另一方面,应做到既有文化场地、设施的资源共享。也可适度发展有偿文化服务。文化建设市场化、产业化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可能。政府在提供福利型、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同时,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因为人们的文化消费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行为,也是经济行为。社区可以引入一定量的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

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要求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全面依法治国”。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另一方面要求人们树立法治意识,为社会主义“两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法治保证。法治文化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建设本身就应该做到“有法可依”。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法规体系,并制定合理的政策,使政府、社区、居民有序管理、组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使社区文化建设在法律轨道上运行。第一,政府要带头搞好法制建设,一切社区文化项目都必须在法治的规范下进行,从法律上明确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地位,明确工作职责,形成权责明确的法律追究机制。第二,社区管理部门要从本社区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区规民约,以规范和约束社区各种文化活动。其立足点要放在保障社区居民的文化权益、维护社区的文化设施、保证社区的文化活动有序开展方面,努力建设和谐文明的社区文化。第三,建立社区居民民主参与机制。所有关于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决策与执行过程都要公开透明,让居民有机会参与并监督社区文化建设。居民中不乏专家学者,在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时,向有关居民征询意见和建议,能够使政策法规更加符合民意,更加切合实际,从而增强政策法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长丽.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究一2002年至2011年城市社区个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王倩茹.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篇5: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生服务的原则和功能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据社区人群的需求,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多方筹资,公有制为主导。

3、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健康促进。

4、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引进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努力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做到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方便群众。

5、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6、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完善。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三)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四)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五)提供急救服务。

(六)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七)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八)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九)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

(十)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十一)提供康复服务。

(十二)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十三)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十四)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十五)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

(十六)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篇6:企业文化建设的六大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的六大原则

企业的发展都是围绕企业文化进行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中心轴。因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科学严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涉及的问题很多,不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民族特点、不同的经济政治环境、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等都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了能够建立健全的的企业文化系统,整个过程我们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

这里的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一定要清楚企业文化在本企业整体建设中所处的地位,这是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从战略的高度整体规划企业文化,并按此组织建设。

2、开放性

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客户,那么企业就必须与外界接触,那么就需要具有开放性。

3、创新性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要想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就必须不断发展创新。“创新”几乎在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中都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4、参与性

企业文化的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的参与者也是“人”,企业文化的建设始终围绕着“人”来展开,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必须人性化,就必须要具有超强的参与性。如员工运动会,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进来,是一种非常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式。又如选美,选

中国最具价值的培训资讯平台

美本身有性别、身高等严格条件限制,参与的员工必然少,员工的激情自然就得不到提高,根本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除非是特殊行业特殊事件才采用这种方式。

5、合作性

是指“团队合作”与“交流”。“团队合作”与“交流”是目前用得比较多的词,但在这里还是不得不提出。企业文化要想顺畅地建设就必须符合这个原则。

6、独特性

这里主要是指企业文化的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不同的行业拥有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结合所在行业的特征及自身的特点建立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安踏的企业远景: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中国体育品牌,并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体育用品公司。安踏突出在体育品牌的塑造就是行业独特性的体现。

上一篇:2024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简讯下一篇:你工作快乐吗?如果工作不开心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