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支部建设的问题

2023-02-25

第一篇:社区党支部建设的问题

当前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辖区居民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部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二) 资金不足,有些好的想法不能付诸行动,有些活动无力举办,一定程度影响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三) 社区与辖区内大企业较难沟通,希望以后和上级有关部门配合搞好此项工作,共驻共建氛围未形成,且当前共建项目单一,仅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中开展的相关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缺乏生动性,特色创建、亮点不突出。

(五)社区工作准入机制不健全,社区一根针,上级千条线,整天疲于应付各类检查,忙于行政公共事务特多,没有精力与时间为居民搞好服务

第二篇:社区建设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⒈社区职能错位,负担沉重。按照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职能大概为六大方面即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 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四多:工作指派多、检查评比多、台帐设置要求多、代收费用品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发挥。

⒉社会关系错位,权小责大。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线,下面一杆针,样样工作最重要,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应的行使职责的权力,权责分离现象严重,有好处上级部门争着要;有困难上级部门争着推,出现所谓"属地管理",工作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呈现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力。

⒊社区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社区工作就是社会工作,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和职业活动。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正确有价值理念,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社区人员中存在四多一少问题,文化水平偏低多、年龄偏大多、牢骚怪话多、社区人口多、社区人员职数少,加上业务上培训不到位,影响社区全局发展。

⒋社区发展不平衡,经费短缺的问题。目前,社区办公经费少,收入无来源,多数部门工作进入社区,但工作活动经费等未进入社区,

社区不仅要为部门工作提供必要的笔、墨、纸、电、通讯等办公经费,甚至还要提供吊牌、印章、会务等费用开支,给社区增加了经费等负担,社区无能力承受,致使社区工作部分能做,部分因经费限制而无法做好。还有一些部门联系社区有名无实。造成社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⒌阵地问题。部分社区办公场所过于狡窄,条件较差。如我办外沙街社区,没有自己的办公房,借用其它单位的办公室,各种制度、宣传资料无法上墙,各种档案、资料无处存放,社区召开居民小组长会议都无处坐,社区召开总支大会只能借用其它单位的办公室。

⒍政策问题。社区有创办经济实体,实现创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愿望,但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致使社区不敢放手去发展。

二、社区建设与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社会转型时期,要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区关系,政府必须进行"自我革命",有效解决"错位"等问题,实现"到位",使社区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真正做责、权、利对等。

⒈放权让利,转变职能。是有国家权力对社会的直接控制和干预有减弱,社会才能有理性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这就是要求政府政府必须改变自己的领导方式与方法,按照法律程序,积极支持和科学指导社区居民自治、为社区"松绑",除了社区反映民意和主权,将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等作为社区干部的考核的重点,为社区"减压",政府职能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将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积极主动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社区,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推进社区居

民自我发展,为社区鼓劲。

⒉界定职责,理顺关系。一是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把该由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不推给社区。二是分管的职能部门承担需要社区协助的职责,坚决推行社区准入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谁办理谁受益",坚持以社区为主体,政府部门为指导的工作方法。三是立足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依法管理。四是完善社区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区人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客观能动性,保证社区与政府职清责明,和谐发展。

⒊协调发展,互利共赢。一是加强联系,落实社区建设任务,做到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四落实",二是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干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是加强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达到社区组织发展状大。

⒋加强协调,加强督促。社区工作没有辖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就没有社区建设的根基。因此,必须建立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探索并实现对社区单位实行双重领导的新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以社区为主的"六共"制度及其长效机制,即对辖区单位实行人员考核共商、共管,实行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共抓、奖惩共定,文明社区共创,学习型社区共建。

⒌多途径增加社区收入。部门工作进社区必须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同时可否将城市部分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权或者管理权交由社区;将一部分税务部门不好收的,面宽量小的税收项目,交由社区代

收,从中返还工作经费,既可增加社区收入,解决社区就业压力,又可缓解财政对社区建设的压力。

三、社区建设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办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以社区为平台,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以服务为主题,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以党建为核心,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目前,我办已经完成社区组织网络体系的建设,搭起了社区活动开展的平台。为了丰富社区建设的内涵,我们将按照坚持民主自治方向、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居委会自治功能、提高居民满意程度、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的思路,同时按照上海的模式,把社区建设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文明社区;第二阶段,创建康健社区;第三阶段,创建现代社区;第四阶段,创建人文社区。并计划每阶段用3~5年时间完成。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深化社区党建。在社区各种组织中,社区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建设社区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努力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和活动。二要分类指导,分层面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如要加强退休党员管理,让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继续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并继续发挥其余热;加强单位在职党员管理,使他们把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作为新时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新载体;加强下岗职工党员、流动人口党员、个体户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的管理,切实改变党员管理断层现象;壮大社区党员队伍,拓宽党员发展的视野,使社区党的队伍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三要牢固树立围绕社区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广大党员引向社区改革发展的最前沿,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宗旨和社区党建的效能,进而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优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也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服务是和群众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服务,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社区服务来带动整个社区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引导社区服务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一要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走一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覆盖面大、方便快速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二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

三要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按照民办公助、公办民营、股份制等办法,使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实体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四)美化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既是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又是孕育社区文明的摇篮。要按照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一要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抓好市容卫生工作 。三要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五)活跃社区文化。要以社区为载体,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大力开展各项活动,活跃社区文化。一要创建"学习型"社区,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二要扎实开展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三 要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社区文化。

(六)健全社区卫生。广泛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扎实抓好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力度,着力提 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七)强化社区治安。社区安全体现了一个社区的形象,也反映了我们执政党的执政力、领导力、控制力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素质。要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扎实推进社区社会稳定工作。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创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二要加强外来人口、刑释解教等重点人员的管理教育。三要强化社区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

(八)加强社区领导。切实做好办事处领导及干部对6个社区联系工作制度。一是指导社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对社区工作的调研;三是定期汇报联系点工作情况。

(九)创建文明社区。社区建设是龙头,文明社区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载体。因此,我们要把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两大目标合二为一,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争当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等不同层面的创建活动,由点到面,连成一片,滚动发展,加快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促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推动文明社区同创共建。不断研究社区工作的新方法,千方百计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受到尊敬。让社区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温暖的家。

社区建设是一个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要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抓住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这两个重点,努力开启自上而下和社区自下而上两个发展动力,切实做好社区建设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个结合,全方位抓好以"我为社区办实事"为主的为民工程、以壮大和增强社区经济实力为主的富民工程、以关心弱势群体生活为主的爱民工程、以促进再就业为主的安民工

程、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主的乐民工程等五个工程。我们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增强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把我办社区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第三篇:关于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欠发达乡镇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特定时期,农村新社区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参加了本次城乡统筹培训班学习,我感触颇深。现结合平阳县欠发达乡镇实际,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由于农村新社区建设尚处于试点阶段,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尚在探索之中,因此我的看法尚有较多不够完善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农村,特别是欠发达乡镇的农村的存在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村级组织的传统模式,已经与当前的新情况新形式不相适应,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亟需成立农村新社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农村新社区建设滞后,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反复强调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江苏、浙北嘉兴等地,特别是嘉兴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探索,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相比之下,近年来,温州,包括我们平阳,在农村新社区建设方面还步子迈得不够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相对滞后,以致我们新农村建设难以推进,城市化的水平严重滞后,半城市化的现象非常突出,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行政村“低、小、散”的现象十分明显,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县共有600个行政村,数量多,规模小, 1

分布散,其中经济薄弱村、空壳村就占了400多个。别特是欠发达乡镇,行政村“低、小、散”现象更为突出。村级组织设置的“低、小、散”,导致村庄之间壁垒重重,农村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不能得到优化配置。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村级组织的传统模式,已经与当前的新情况新形势不相适应,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3、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城乡利益关系失衡的重要方面体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公共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农村新社区建设滞后,农村建设普遍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所需资金主要村集体自筹,这对经济整体情况较好的社区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一些经济薄弱的社区来说,各种建设所需经费来源则十分紧张,无法满足社区的正常运转需要,更是无法提供优质、全面的农村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于居民的需求。

二、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注重实际,以“联”为主。

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中“转”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并”是必经途径,而“联”是近期任务。特别是在欠发达乡镇,方法上要稳步推进,重点做好“联”的文章。主要原因有:一是行政村撤并后遗症比较严重,工作阻力大。我县于2004-2005年实行了大规模的行政村撤并,将行政村总数由原来的870个调整为600个,撤并村的后遗症比较严重,群众对撤并村工作相当敏感,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工作推进难度很大。二是时机不成熟。今年

行政村换届刚刚完成,又是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也刚刚告一段落,人心思稳,不宜操之过急。三是综合配套改革未跟上,条件不成熟。在现阶段,由于股改、户改等工作还未完成,基层干部群众心理难接受,实行“转”、“并”条件尚不成熟。基于以上实际情况,走“联”的道路,采取“多村一社区”的模式比较现实,比较可行。该种模式适应了农业产业化和大农业的时代要求,代表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对农村城镇化的积极回应和对“村民自治”体制的超越。当前可先行组建组团式过渡性社区,实行“双轨过渡”,为今后的“并”和“转”打下基础。当前主要是要做好“联”的工作,重点是采用“先联后并组建农村社区”或“联合成立农村大社区”等模式,先行成立过渡型的农村社区或松散型的农村大社区,设立临时性机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双轨过渡”,待条件成熟时,撤销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布局。一要注意科学性。村级组织设置的科学性必须以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和农房集聚改造布局为基础,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心镇建设“1+X”总体框架体系相对接。二是注意尊重历史情况。尽量不去打破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与办事处设置和片组管理相结合,建议原则以1992年乡镇撤并前的乡为单位进行设置,比较合理。三是注意规模适中。以社区服务中心村为核心,服务半径为2—3公里,人口1万左右,农民群众到社区服务中

心30分钟以内,一般上覆盖3—10个村庄。但在人数较少地和域较大的山区,应考虑便民因素,适当多设。确实不能多设的,也要适应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

(三)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农村新社区成立后,各种关系要理顺。现在不少同志比较疑惑,各种关系如何理顺,特别是办事处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当前,要研究确定社区与办事处,社区与所辖行政村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要结合实际,理顺社区组织和原股级办事处的关系。目前,在办事处尚存在的情况下,暂时可以实行“两个牌子,一套班子”,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社区工作,共同研究,共同决策,共同落实。二要撤销办事处,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社区组织基本上可以代替股级办事处的功能,建议考虑在社区组织成立后尽快逐步撤销原股级办事处,从而减少乡镇的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三要理顺社区内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实现双轨平稳过渡,确保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突出重点,强化服务。

农村社区建设是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载体,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目的是让广大群众得到更优的服务。因此,在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把强化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围绕如何形成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和让农民获得实惠,来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一要充分授权,下放乡镇的服务项目。要以方便群众为目的,通过合法程序向社区组织授权。将乡镇审批权限逐步下放到

社区。把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各项服务集中整合到社区服务中心。二要落实代办制,做好便民服务。对土地审批、户籍办理等暂时难以下放的服务,社区工作人员要根据群众需求予以统一代办。三要坚持便民原则,允许就近选择社区服务。不要简单以户籍为依据提供服务,划地为牢,固定社区服务,而应以居住地为主划分社区服务,特别是在同一镇里,允许居民就近选择社区提供服务。此外,通过创建服务网点、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以即办式、接转式等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基层性公共服务、社会性有偿服务、公益性志愿服务,将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区,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后带来的新变化,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五)提升素质,建好队伍。

农村新社区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稳定的素质高、有专业技能的工作者队伍。一要配强班子。选配热爱农村工作、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副科级领导干部或副科级后备干部到社区党组织和管委会担任负责人,委员可以吸收辖区内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管委会主任可由党组织书记兼任,委员可以吸收辖区内各村村委会主任担任。二要抓好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从农村社区长远发展考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要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安心在农村工作,要尽量面向社区内部招聘有奉献精神、文化素质较高、熟悉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人员,扭转农村社区工作队伍建设薄弱的现状。要加

强对社区干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专题培训,提高他们推进社区建设的能力。三要强化保障。要明确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报酬,提高物质待遇。建立社区干部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解决其后顾之优。

2011年6月8日

第四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社区在城市居民生活中作用越发突出。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城市工作的新变化,坚持把加强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凝聚力作为巩固党在城市执政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胆创新组织体系,丰富社区活动载体,使社区建设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新的形势下,努力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是我们每一个社区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和践行的实际问题。

一、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市、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明显,但客观地讲,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社区的服务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社区服务主要包括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和社区安全等便民利民服务等。社区服务功能不强,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便民利民服务开展不够深入。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各职能部门、单位将

本属于自身业务工作范畴以内的常规工作“转嫁”到社区,造成社区负担过重,大量的非服务性工作流入社区,导致了社区服务性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二是再就业服务存在局限。再就业服务对象单一,重点放在解决下岗人员的就业上,对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如贫困户、优抚对象和缺乏工作技能的青年人群体的就业服务关注程度不够。就业培训形式单一且缺乏针对性,主要集中在烹饪、裁剪、电脑等方面,忽视了了部分受训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不能充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三是社会保障和救济服务供给不足。对生活困难的群体,多数社区都只是在国家法定重大节日对他们进行慰问,长久的、行之有效的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制尚未完善。同时缺乏对空巢老人、弱势儿童的情感扶助和心理健康辅导,相应的服务机制仍很落后。

(二)居委会自治功能较弱

一是居委会自治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社区居委会工作力量普遍不足,社区干部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应付政府下派的工作任务,组织居民办理社区自治事务的作用发挥不够。二是社区居委会对社区民间组织培育、指导、管理、监督不够。社区民间组织尤其是居民自发的志愿者服务组织总量少,居民参与度低,活动开展无序。三是社区居委会对社区物业管理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新区一般都设有自成体系的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关系不顺;老居民区受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结构复杂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实行现代物业管理,社区居委会在组织居民

开展自助式物业管理的职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三)社区文体活动组织乏力

一是开展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尽管各级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通过调查分析,经费不足仍是影响和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造成部分街道、社区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缺乏经常性、持续性及周期性。二是社区居民对文化活动功能的认识尚不全面,缺乏自主意识。社区的文体活动,不仅能使居民受到效果显著的教育,而且能强化他们的社区意识,进而促进社会稳定。调查表明,大多数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目的仍停留在 “锻炼身体”上。三是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目前社区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依靠的对象、参与的对象和服务的对象多是老年群体、部分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而在职中青年或学生却参与不多,造成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文化活动的功能未能真正体现。

(四)社区基础建设滞后

随着大量的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改制企业职工移交社区、流动人口涌入社区,对社区的服务管理需求增加。一是公益性服务设施跟不上社区建设需要。近些年,由于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要进社区,社会保障、残疾人、治安联防、计生、工、青、妇和司法等工作,许多部门都要在社区设置工作机构,使得社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紧缺。有些社区由于受场地、资金、人员匮乏的限制,社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还远不适应当今社区工作需要。二是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

齐,流动过频,导致服务工作缺乏稳定性。调查发现,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工作人员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已经制约了社区的长足发展。因社区工作负担过重,社区工作者压力过大,社区工作者待遇与超强的工作负荷难以对应等原因导致社区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变动较频繁,造成部分社区出现了服务岗位人员短缺,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的困境。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以强化服务居民为前提,以扩大居民参与为方向,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全面提高社区建设水平,不断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确保服务居民不断深入 一要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服务功能,深入推进“一站式”服务。以建立规范化和服务化社区为契机,深化现有的“政务中心职能”,将为民便民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建议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在各社区设立的行政事务服务项目进一步优化,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同时要修订完善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明确准入监督和责任追究主体,督查、举报和监督三结合,严禁各种形式的工作“转嫁”,切实为社区“减压”、“松绑”。二要积极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强化劳动保障部门对社区就业工作的认识,清晰定位社区就业服务项目。立足社情民意,加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开展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培训工作。实施约束和激励机制,参加次数少或不参加就业培训的人员,收回再就业优惠证或取消优惠待遇,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积极参加就业

培训者。除下岗失业人员外,逐渐将外来劳动者和新增劳动力纳入社区就业服务范围。三要调动整合民间资源,加强社区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的力量。针对各社区目前经费少、人手紧的情况,除适度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预算拨款外,建议政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为老弱病残贫等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应急服务和情感扶助。 (二)发挥居委会自治职能,确保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建设

一要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完善自治制度,创新自治载体,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二要广泛开展社区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居委会应建立与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和服务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三要在新建住宅区全面实行物业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在老居民区实行自助式物业管理的有效办法,切实改善老居民区的生活环境。

(三)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确保居民文化活动持续开展

一要多渠道筹措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目前,社区文化发展,政府投入固然重要,但社区在经费筹集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如现在很多企业有宣传品牌和开发客户的需求,而社区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社区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和企业联合举办一些社区文化活动。这既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又拓展了社区文化活动的载体。二要以文化为纽带,培

养共同的社区意识,提高居民参与度。社区文化建设要以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深化作为切入点,以社区道德规范的提倡和养成作为支撑点,以社区精神的提炼和培育作为核心点,以社区良好形象的营造和展示作为关键点。靠文化认同,在价值观,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上找到同一的感觉,培养共同的社区意识,担负共同的责任,提高居民参与度,充分显示社区的社会参与的价值功能。通过主流文化的传递,新的价值观的确立,为社区居民行为提供明确的方向,推动社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三要培育和建立一支具有社区特色、素质较好、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文化队伍。一方面要对现有参与群众加强文艺培训,使他们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鼓励年轻人投身社区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四)加强社区基础建设,确保社区服务工作不断加强 一要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充分协调各部门,多方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撑,进一步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和社区办公环境的改善,确保社区的各项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二要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服务意识,并出台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要实行末位淘汰和公开择优补充录用双向机制,对现有公益性岗位临聘人员开展“换血”和换位,以提高现有公益性岗位临聘人员的工作责任、促使其积极服务居民。同时要出台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逐

步提高公益性岗位临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充分调动公益性岗位临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成效。

第五篇:西善桥社区党支部关于组织建设情况的调

研报告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各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西善桥社区党支部以发展和创新为主题,深入开展学习争先创优活动,结合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塑造社区党员新形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培育文明新风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党组织建设。社区共有40名党员。西善桥社区党支部严格按照街道统一部署,认真排查,认真分析,务求通过此次活动,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并努力在创特色上下功夫,为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存在问题

1、党员队伍结构、先进性意识不尽合理的现象,制约了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发挥。

2、党员教育管理与社会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对策与建议

1、健全组织,创新载体,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要创新选拔机

制、拓宽选拔渠道,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社区干部岗位上来。另外,为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确保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覆盖到基层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进一步提高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2、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阵地建设,为社区居民代表提供议事场所。通过加强社区党组织阵地建设,让党员群众有了参政议事的活动阵地,通过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来解决矛盾比较集中的民生问题,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战斗力,真正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3、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民主权利。社区民主理财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等作为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长效机制,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利用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切实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以保障广大群众的参与权、发言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

三、主要做法

1、常学习 加强班子自身建设

社区两委班子把争先创优活动作为提升党员队伍素质能力的一个有利契机,按照“支部当先锋,党员作表率,建和谐社区”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全面开展学习活动。通过狠抓学习教育,更新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一方面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党的政策法规等。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争先创优典型实例,使大家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增强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和开放意识。与此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放在老百姓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上,促进居民就业率,解决社区贫困居民的难题,全面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2、建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建设

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是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治法和规范化,是民主建设走向成熟的关键。社区党支部在落实党员活动室、完善内部设施的基础上,制订了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极大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

3、倡廉洁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认真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及时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和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二是强化廉政宣传。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大

宣教”格局,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宣传长效机制,营造党员干部廉政学习的浓厚氛围,通过悬挂廉政横幅,展出宣传版块,实行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开展社区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完善干部群众监督制度;

4、育新风 文明新风成效显著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社区开门纳谏,结合开展“三个一”活动,坚持边学边改。针对群众提出的市容不整、文化生活不丰富等问题,班子成员通过召集党员、居民代表讨论,制作文明新风宣传栏,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另外,从全面治理环境入手,严格实行环境卫生责任制,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实行全方位整治,日常保洁落实,无暴露垃圾,消灭卫生死角,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为文明和谐家园建设创造清洁文明的环境。

西善桥社区党支部

二0一0年九月三日

上一篇:食品药品安全汇报材料下一篇:社区党建工作计划安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