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初探

2024-04-11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初探(共10篇)

篇1: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初探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初探论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都应搞好乐中施教和趣味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语引趣法。

好的导语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是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因此,我非常重视导语的设计。

二、故事引趣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我在讲课时,会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切合课文内容,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我讲《与人交流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时,讲了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两个穷朋友向他要官做的事,因说话的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结局,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与课文有联系的故事是很多的,讲的时候应该有所选择,做到适量为宜。

三、角色朗读引趣法。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生动浅显的课文,教师无需多讲,只要略加点拨,组织学生朗读几遍就可以了。特别是有些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分角色朗读效果更好。例如讲《最美好的`礼物》一课,就可以找学生分别摹仿保罗、小男孩的语气进行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学生有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像《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简短对话、《穷人》一课中桑娜和丈夫的对话,都可采用此法。

四、学习竞赛引趣法。

组织学生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这种竞赛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也可以在课下进行。课堂上我经常以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背诵比赛、男女生的课文赛读,通过这些比赛,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歌曲激趣法。

现在的学生比较喜欢流行歌曲,针对文章内容的需要,可以选择恰当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讲《百合花开》一课时,自然会让人想到《真心英雄》这首歌中“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的歌词;写“朋友”的作文时,让学生听周华健、臧天朔的《朋友》,定能引起学生内心的真情。所以说,把歌曲适时引入课堂同样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篇2: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初探

刘志华

(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摘 要:语文能力是学生国文能力的基础,我国近来过多重视对语文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现有关人员针对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出了语文趣味教学法,以下是对该教学方法的初探。

篇3: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初探

1 故事引入, 让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学生都爱听故事, 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 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学习《竞选州长》一文, 有老师就用故事导入: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后,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长霍夫曼, 霍夫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 便恶意攻击说:“马克·吐温, 你知道世界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 我的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 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笑着回击说:“我以为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 而最锐利的还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 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刺破它长出来, 还不锐利吗?”故事引起了同学们的笑声, 老师乘兴提出:“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就是幽默、辛辣, 你能从《竞选州长》中说说这种特点吗?”好, 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

2 巧用社会重点热点新闻

语文的趣味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深奥难懂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引入课文开启高效率的课堂, 教师应注意每堂课的引入语言的幽默感。一个与课程相关又通俗幽默的话题, 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掌握原本佶屈聱牙的内容。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教师应主动改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注意课堂氛围的活跃, 还要能引导学生真正进入主题, 认真进行思考, 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独立自主地深入学习中获得知识。提升课堂趣味性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需要的知识, 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从而促进学生多样性的、有差异性的发展。课堂上可以采取的趣味教学主要是“激趣”“轻负”“博学”“自主”四大板块的内容。用激趣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堂主题, 用轻松的课业放松学生的心情, 用语文博大精深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俗话说,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有经验的老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 浓厚的兴趣能让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闻或消息由于它的时效性、真实性特别强, 很容易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 从而较快进入学习的角色。如《斑羚飞渡》这篇文章体现的是斑羚种族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 把它与一个消息结合起来, 那是“2003年11月3日衡阳发生重大火灾, 牺牲了20多名消防官兵, 而居民与现场群众无一人伤亡。”我把这则消息作为导入语, 学生听这则消息时瞪得大大的眼睛, 不时发出阵阵的叹息声———我感受到了这则消息真的像“磁石”, 把学生吸引了, 接着我抓住机会问同学们“衡阳官兵们有怎样的精神”, 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异口同声地回答:“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接着我很顺利地引出所要学的《斑羚飞渡》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衡阳官兵们无私奉献精神”与文中斑羚种族的“奉献精神”联系起来。这时要领悟课文的主题对于学生来说显然容易多了。事后这则消息也成了学生课后闲聊时的热点, 课文的主题和消息所体现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也在同学们饶有兴趣地闲聊中得到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这样, 教学目的也就轻轻松松的达到了。

3 音乐的熏陶与感染

悠扬动听的音乐往往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 从而深深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之前, 我请同学们欣赏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演唱的《儿行千里》。那歌词中“衣裳再添几件, 饭菜多吃几口, 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 一会儿看看脸, 一会儿摸摸手, 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兜……”, 很形象地描述了即将要远行时, 母亲的唠叨, 千叮万嘱以及复杂的心情。欣赏完歌曲后我就让同学们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千里的路, 我还一步没走, 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流”,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那是母亲的爱的体现”。接着我顺着歌词和同学们的思路导入课文。“母亲较善于从自己的言行中表达对孩子的爱, 而父亲对孩子的爱又是怎样的呢?”这样, 《背影》中父爱子的深情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同学们关注的对象。再如《黄河颂》是选自《黄河大合唱》, 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在抗日战争时的作品。调动学生的情感是上好这篇课文的首要条件。为了激发并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 我们也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 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上此课时, 我先请同学们唱《国歌》作为情感铺垫, 接着播放录音带中的《黄河颂》配乐示范朗读, 其中充满感情的朗读以及激昂的音乐旋律深深震撼了学生们的心灵, 接下来要学生体会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也就不难了。

4 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竞赛活动

争强好胜是初中生共有的心理特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也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在周期性举办知识竞赛、作文竞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的基础上, 由学生在班级后面的墙壁上设计了颇具特色的“青苹果园地”, 园地中设立了习字、演讲、作文、周记、古诗, 活动等栏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不同的栏目评比, 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奖, 逐步积累, 到期末时评选最终的优胜者, 并适当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竞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因此更为高涨。

总之, 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学生奠定坚实基础和接受高中阶段繁杂学习任务的铺垫。兴趣爱好的培养, 对于初中生未来的学习生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趣味课堂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它需要教师、学生双向互动,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个性上的不同, 因材施教制订教学方案, 尽量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要求,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达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获得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审美、自学能力, 并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语文,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学好了它, 能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 与他人交流沟通, 表情达意, 陶冶情操……生活中处处不离语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趣味教学。

关键词:语文,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篇4: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于一篇没有学过的课文及课文中的故事内容,小学生一般都是充满好奇的。而语文教师应该尽力让学生保持这种好奇和兴趣,带着这种心理投入到接下来的语文课文学习中。在课前的教学引入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先与学生做一些探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落花生》为例,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讨论大家喜不喜欢吃花生,大家是否知道花生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讨论或者回家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讨论。通过课前的探讨,小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文有了部分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想要知道课文的全部内容。因此,课前引入要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进行某个方面的探讨,同时注意留下悬念,吸引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这样,在后续的课文内容学习中,才能更好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二、课中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通常会花费两个课时左右。而在两个课时学习同一篇课文,还要让学生继续保持较大的学习兴

趣,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意多种方式方法相结合,从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开始,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来增加对课文内容的大致了解。以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段落朗读课文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制作相关图片,在视觉上吸引学生注意。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使课堂气氛活跃,教课内容充满趣味。

三、课后设置有新意的课后作业

一篇课文学习之后,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课后作业的设置也要尽量保持趣味。教师可以尽可能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例如,根据所学课文,为其编写一个后续;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自己有哪些启发。课后作业的设置要尽量保持新意,避免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产生厌恶感。同时,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和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对学生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趣味性,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之美,才能让学生真正在乐趣中学习知识,有所收获。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嵇娜.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

篇5: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初探

[摘要]语言学习是枯燥而单调的,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这样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传统的教学侧重于语言的系统性,忽略了儿童的特点。笔者以为语言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运用语言。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别是氛围的营造、情景的创设、开展游戏以及控制节奏。氛围的营造和情景的创设无疑是学生感知理解语言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活动的开展和节奏的控制是协调语言学习和儿童特点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性氛围情景游戏节奏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但是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语言学习本身较为单调,如果一味教师讲、学生听,势必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热情大减,必然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

一、营造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比如,学普通话,若能受到地道的普通话的熏陶,胜过读书、学习几年。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有意创造英语环境。如我对五年级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他们问好,作自我介绍:Hello,boysandgirls.I’myourEnglishteacher.MynameisJiangyong.YoucancallmeMr.Jiang.课堂用语也是用英语说的。例如:It’stimetostartnow.Openyourbooksatpage2.Let

’slistentothetapenow.Pleasereadafterme.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我会说:Bequiet!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我会分别说Good/Very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说这些话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用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其次,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如借学习用品、互相打招呼、问路、上学、回家、道别等内容,让教师和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学生仿佛真的在英美国家里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参与性很强,使严肃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这样,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

二、创设情景

现代教学,应当应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电影和计算机进行英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例如,我在教“学习用品”一类单词时,我拿出一支钢笔说:Thisisapen.又指着铅笔说:Thatisapencil.然后让学生学习“pen”和“pencil”这两个单词,学生就很直观地学会了它们。在讲到“职业”类内容时,我先出示医生、护士、教师、农夫身份的挂图,接着边指着彩图,边用英语向学生介绍doctor,nurse,teacher,farmer等单词。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有时也可以带一些水果、茶杯、杂志封面、玩具等东西,进行实物教学。有时可让学生作出一些表情、动作,或让他们到黑板上画出简笔画或编一些短剧进行即兴表演,创设一些情景。除了用图片、实物教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服务于教学。教读课文时,可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仔细听音,认真模仿,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可利用录音机的录音功能,自制符合课文内容的录音,供学生学习。上一页1 2下一页

如在教Animals时,可先录下牛、狗、猫等动物的声音,在课堂上放录音,学生们有声有色地模仿这些不同动物的叫声;而当录音机放出这些动物相应的单词读音时,他们又兴致勃勃地大声跟读“cow”,“dog”,“cat”,课堂上响起了“哞哞”、“汪汪”、“咪咪”等动物叫声和英语朗读声,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欢笑声,整个教室洋溢着愉快的气氛。还可用幻灯片将所教的物体或单词显现出来,刺激他们的感官,增强印象。有条件的话,甚至可用录像机拍下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景象,进行录像教学。例如,在教学有关介绍汽车的内容时,教师可预先在马路上、停车场拍下款式不同、风格各异的汽车,动态的、静态的汽车,行进中的引擎声、喇叭声都录下来。这无疑会引起学生极浓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声音和形象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交融,使学生仿佛进入了语言活动的真实情景,收到了很强的临场效果。通过耳濡目染,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增强了学习效果,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了轻松的录像欣赏。如此乐事,学生又何乐*不为呢?

三、开展游戏

小孩子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动。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虽短短几分钟,但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教人体部位的单词face,mouth,nose,ear时,我将几个学生叫到黑板前,让他们做“Touchyourface/mouth/nose/ear”等动作,做对的,下面的同学说,“Yes!”做错了,下面的同学就说,“no!”也可以由教师说:“Touchyourface.”让全班同学做动作。通过这一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些单词。又如在练习26个字母时,可预先将26个字母的卡片分别放在26个同学的手里,让其收藏起来,当老师说:WhereisM?拿M卡片的同学将卡片高举过头,大声地读:M!M!学习数词时,可设计“Findyourneighbour”的游戏来练习。教师把一些数字卡片如“36、37、38、40、42”等发给一些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拿着“36、37、38”卡片的学生就会挨在一起,高举卡片分别说“thirty-six,thirty-sev-en,thirty-eight”,接着一起说:Wevareneighbours.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习兴趣趋于浓厚,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加快节奏

快节奏教学并非语速快、内容进程快,而是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作为技能来学习的特性进行多形式、多手段、多环节的课堂操练。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有意注意时间短暂,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的优势,以学生能接受的快节奏来组织教学。对课堂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如下方法:

1.热身运动。课前先让学生Singasong,接着让学生作一分钟EverydayEnglish的演讲,让课堂一开始就很快充满了英语气氛。2.利用幻灯片。上课时利用幻灯片帮助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生动、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对已学的内容过一次“电影”,加快了节奏。

3.提问式。(1)全班提问法。教师面向全班学生,连珠炮地向学生作一系列的提问,让全班学生迅速回答,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快速运用英语的能力。(2)“开火车”提问法。针对老师的问题,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onebyone”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加快了学生的思维速度,迫使他们及时听懂,及时思考,及时反馈,及时会话,收到了良好效果。(3)随意提问法。老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问题一出口,手指到之处,那个学生或那个小组的学生就要回答。这种提问,学生练习覆盖面广,密度大、节奏快。

篇6: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研究

一、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所以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外界探索的想法比较强烈。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通过对于语文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狐狸的聪明之处主要体现在哪?”教师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也就是学生加深对于这篇文章理解的过程。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有效的思考。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理解更加深刻,很好地保证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导入故事,吸引学生好奇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给学生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例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生动地讲解一下王二小放牛,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最后牺牲的故事。在学生被故事的真情实感打动之后,对于语文文章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好的保证,语文教学的效率会显著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增强对于学生视觉的冲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由于年龄小,所以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这样就会使语文教学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对于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效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例如,在学习《青蛙看海》和《狼和小羊》的时候,除了在多媒体课件上制作出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片外,还可以制作成动画,把这个寓言故事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寓言故事的视觉感和听觉感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同时,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不同角色以及具体发生的故事情节有了更好的认识。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四、开展小组学习,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知能力比较差,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在遇到许多问题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困惑,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会也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学生会变得消极。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这个弱点,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小组学习凭借其诸多优势,在各个学科中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和认可。通过小组组员的配合,对于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解决语文问题,语文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小组组员的默契合作,学生会受到团队精神的影响,对于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效率自然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例如,在学习了《特殊的葬礼》,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尝试着写演说词。这个问题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比较难完成的任务。但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可以化整为零,大大降低问题的难度。同时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展示自己的才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五、完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这样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语文知识,效率也就得到了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完善教学评价,针对学生在考试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教室应该进行完善的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能够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能够通过激励和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作为支撑,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就会大大提高。

作者:蔡艳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广洋湖镇中心小学

篇7: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方法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真正让学生来主导教学活动才能完成从“学会”到“会学”,让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得出有个人特色的见解,而不是千篇 一律地从同样角度看问题。《黄果树瀑布》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然后分享自己读得最好的段落,接着让学生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图画并用自己的语句分享见解,最后拿出图片将学生们的幻想具体化。这样从读到说到悟主动权都掌握在学生手中,每一个过程都体现学生思想的个性化和认知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对学生一些创新想法、行为,教师需要鼓励,鼓励的话语更容易让学生产生自信从而更注重学习。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在课堂上久了就会精力分散,这时候暂停一会儿,让几个坐不住的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一段表演,可以分角色朗读或是根据课文模仿其中动作等,既让学生注意力回到了课堂上,又使他们张扬自己个性,更加自信。

二、精心设计提问,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想,科学得体的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手段。要使课堂提问达到预期目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设计提问时,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想教育内容。设计课堂提问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所描写的事物和交待的事件都是循序渐进、一步步展开的,都具有特定的思想内容。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明确所提问的目的,体现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一环紧扣一环,环环有所侧重。二是课堂提问要体现启发性。

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一般都隐藏在课文内容之中,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科学合理、难易得当,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启发出来。同时,教师提问的口气要热情,态度要和蔼,取消师生间的界限,使语言交际渠道畅通,为激发学生情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气氛。三是注意提问效果。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思想感情,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提问后教师不要急于作结论,要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充分流露,通过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思想认识。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时候主动来获取知识,这样也就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1、相信学生,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按照新课改所倡导的,我们应当相信我们的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笔者以为,在每堂课结束的前一刻钟,可以让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时间不宜过长,要避免本末倒置的情况发生,虽然新课改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还不强,需要我们加以适当的引导才可以。

2、分组讨论,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学生做课堂教学主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帮他们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们在分组学习的时候能够互相讨论,讲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分享彼此的智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让小学生有了自主讨论和探究的时间,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

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需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

篇8: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初探

一、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帮助学生感受数学趣味性

培养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环节, 学生只有掌握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以及规律的方法, 才能够获取更多新的知识, 发展自身的智力, 提升自身的能力。小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事物主要靠的是自身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在开发小学生智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所以教师不仅要利用语言表达以及语言直观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问题, 还要利用更多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的形象化, 这样才能够更加快速直接的说明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到数学学习为他们带来的乐趣。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遇到如何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的问题, 小学生总是听老师来说, 被动地接受各种数学知识, 这样很容易出现思维疲劳、厌恶学习等情绪, 而多媒体出现在数学教学应用中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鲜刺激的感官体验,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再加上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课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与活动、讨论时间,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应有的锻炼, 还收获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体验, 培养了学生的智力与情商。

二、以游戏为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其非常突出的特点, 那就是具体形象思维支配他们的所有思维, 所以具有激励性、竞争性等外在形式的游戏尤为感兴趣,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 为学生创造更多与事物相接触的机会,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学生的感知, 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较弱, 他们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 所以,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游戏, 利用一些可以演示过程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帮助学生保持长久、稳定的注意力

三、学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

情境教学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学习效率以及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素质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要及时地进行改正, 创设一个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情境,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在情境教学中收获需要的知识, 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天赋。情境教学将情境与知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大大的提升了知识掌握程度, 情境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教师在讲授方程式建立的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个“牛吃草”的教学情境, 以粉笔作为草, 用粉笔盒作为牛, 每次放入粉笔盒中一支笔再拿出一支笔, 这样就模仿了牛吃草、草再生长的情境, 最终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出动态平衡的原理, 方便学生学会建立方程等式的数学知识。

四、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潜力, 小学生的潜力更加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需要教师来扮演挖掘潜力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浪费教师与学生的精力, 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并不可取。所以, 教师要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使得数学课堂变回最初的本质, 即快乐课堂本质。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真正的去用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这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在创建快乐课堂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方式的做法, 这样另辟蹊径的做法在课堂上可以起到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评书是我国的经典优秀传统文化, 它是传统文化中出类拔萃的一门语言艺术, 深受学生的喜爱, 将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宝贵资源引入校园与课堂, 不仅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 在启用这一教学方法时,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一直是所有教学方法开展的前提, 教师要多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考虑, 以此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与基础。

五、结语

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充满乐趣的学习, 这一定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 这更是一项重要的元素, 所以, 教师在开始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多多利用教学方法, 为学生提供更多有乐趣的学习氛围, 从而帮助学生以更加高涨的学习热情、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来迎接将来的数学学习, 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 更加有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 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率,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建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14) .

[2]江展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策略初探[J].未来教育家, 2013, (07) .

[3]杨瑞萍.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几点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20) .

篇9: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初探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兴趣激发

興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

一、变换激趣方式,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学生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引起并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入诱趣。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者如能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通常的导入方法有: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实物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等。如教学《云房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一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房子形状、颜色等等,然后用多媒体演示云房子,让学生猜猜那是什么房子,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那些美丽的房子全都是小鸟们造出来的,这样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文的学习。试想,如果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出这篇课文有哪几个生字,应该怎么读、怎么写,然后就让他们练习朗读课文,这样肯定不会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收好的效果。

2、设疑激趣。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会不由而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3、游戏增趣。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有效开展。游戏学习能让学生忘记自己在学习,而恰恰在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忘我投入状态中,学生记忆、领会或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这课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此外,还可开展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说与课文的作者或人物有关的小故事;可以辩论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唱一些文学作品相通的经典歌曲;更可以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共同探讨一下戏剧表演,感受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凸显学习主体,张扬个性风采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这样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汇到他们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例1:教学《小动物过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一课时,我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练习朗读,然后让他们把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实施这一环节上,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平等的锻炼机会,结果许多学生都做得很好。我对他们的表现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得到了自信,听课更加全神贯注了,回答问题也更积极了。

例2:教学《美丽的丹顶鹤》(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一课的二、三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尝试画丹顶鹤,并且分组交流说说“你画的丹顶鹤是什么样的?”接着出示课件,请学生找到“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的丹顶鹤,并把它们美的姿态读出来。最后由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比赛读。在这一环节中,我依旧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以画促读,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形象,体现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接着以说促读,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审美经验和认知水平。最后的美读课文,更加深了学生对美的体验。学生始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在自我发现、相互交流中理解知识,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课外阅读延伸,体验学习乐趣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我除了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之外,还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读讲活动课”。活动课中,学生“读”自己在课外看到的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半个学年下来,全班同学都能轮到一次读讲机会。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篇10: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论文

汉字的内涵十分丰富,义、形、音三者互相联系,明显呈现出汉字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并且在其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加以讲解,达到字词不相离,词句不相离,句篇不相离的目的,使识字效率提高。

1.采用形象识字法讲解象形字。人们以事物的形状为依据,创造了许多古老的汉字,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象形的影子。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兔、鸟、羊、田、月、日”等,讲解此类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实物图像加以观察,明确事物的特点,寻找图形和象形字之间的相同点,从而加深自己对字形的记忆。

2.采用归类识字法讲解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的组成部分之一,声旁表音,部首表意。该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记忆形声字。例如教授“青、情、清、请”四个形声字时,教师可先讲解“青”的韵母为“ing”,表声,接着在学到“情、清、请”时,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生字中表声和表形的部分,接着采用换部首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如果能恰当运动归类识字法,长此以往,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采用结构组合法讲解会意字。作为汉字的造字法之一,会意就是以部件的含义为依据,将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字。所以对此类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的有效途径就是分析并组合其各个部件。例如,“木”本意是树木,两个“木”形成了“林”,再加一个“木”则形成了“森”;“休”则表示一个累了的人在树旁边靠着休息。

4.采用字义联想识字法讲解指事字。参考指事造字规律开展识字教学的方法之一就是字义联想法。例如,在讲解“本”字时,可看作将一画指示符号添加在“木”字下部而来,表示树根的部位,而“本”的涵义正是树根,表示事物的根本。又如,“不”与“正”连起来就是“歪”字,土粒很小就可称为“尘”,用“一”盖住“火”就是“灭”等。在讲解此类字时,教师应先说明偏旁的意思,接着说明各偏旁间存在的关系,理顺之后延伸出新的字义。

二、把握儿童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游戏识字方法

小学生年龄尚浅,天性爱玩,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根据课改的要求与儿童的年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引入识字游戏,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学习,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1.“说、画、拼”游戏识字方法。小学生平时喜欢的事情就是说一说、画一画和拼一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投其所好,开展识字教学。说可以是说童谣,利用其熟悉的童谣加深对文字的记忆,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新学的字改编童谣,在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同时提高识字能力。最初的文字其实就是图画,人们通过读图识字,所以教师可以结合画画和识字,利用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启发其画出汉字,并且说明如此画图的原因。“拼”主要是利用学生对拼图游戏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沙、妙、秒、抱、跑、打、拍”等字时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由学生将字卡和偏旁拼在一起组成生字;又如可以给学生“口、心、田、火、禾”等简单的字制成的卡片,要求其合理排列组成新的字。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的过程,学生能够充分开动脑筋,学习了新的字,了解构字规律,并且享受了游戏的乐趣。

2.“猜谜语”游戏识字方法。小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好胜心理也很强,教师可利用该特点开始“猜谜语”竞赛,将汉字编成谜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说出答案,能够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刚开始应用该方法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索字谜或者自编字谜,将学生分组,要求其猜出答案,并选出最佳小组。例如独木桥上站着一头牛就是“生”,一刀分开了牛和角就是“解”,一月长半斤就是“胖”,又在村中就是“树”,十月十日就是“朝”等。待学生们熟悉这种游戏方法后,可以鼓励其自编谜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猜字谜比赛,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大家互相猜对方的谜语,谁能猜出最多正确答案是优胜者,同时也要鼓励编字谜好的同学,不能打击其对识字的热情。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促使其认识更多生字,巩固已学汉字。

3.其他游戏识字方法。有许多游戏都能被引入课堂中开展识字教学。例如“夺红旗”游戏,教师在课堂上通常要通过多种形式使生字复现才能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所以在巩固教学中,教师可以排列学过的汉字,设计为爬梯型,通过一步步的复习最后得到顶端的红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可以通过“找朋友”游戏识字。向学生发放生子卡片,要求其在讲台一侧站着,接着要求同样数量的学生上台,挑选一个生字大声读出来。讲台一侧的学生听到自己所持卡片的生字被读到后应立即走到该同学身边,将卡片举起,带领全班读字。再如,通过“戴帽子”游戏识字。教师在黑板上贴好生字、韵母和生母卡片,要求学生上台后在生字上边贴上其生母与韵母组成的音节,并带领全班大声读字。

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有效拓展小学语文识字课堂

知识来源于生活,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就是非常全面的识字课本,社会、街道、学校、家庭都是识字的理想场所。充分运用生活资源,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效拓展识字课堂,有助于学生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

1.在学生生活中认识生字。首先,可以在校园环境中识字。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十分好奇学校生活,所以在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开展入学教育时,就可以灵活融入识字教学,例如认识各专用教室的名称、学校的名字等。学生看到自己认识的字会感觉自豪、兴奋,经过这些地点时也会主动读出这些字。为营造良好的识字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精心布置教师,将相应的汉字和拼音卸载可视物品上,例如黑板、讲台、课桌等,在循序渐进中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其次是通过同学识字。每次升学开学时,同学们都要进入一个新的班级,教师可以在讲台桌上贴上由班内学生姓名编制而成的座位表。在评选班干部时也可以将认识其他同学姓名的程度作为考核元素之一,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其识字积极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会聚集在一起,自我介绍,共同认识对方的姓名。这个做法看似无意,其实非常用心,能够起到良好的识字效果。

2.在家庭生活中认识生字。学生在家中能够自由活动,不会感觉受到拘束。其实在看动画片、吃零食等家庭活动中都能学习到许多生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看看动画片的字幕,观察零食包装袋上的说明,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及时向家长请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字。生活中有许多知识,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到。教师和家长应多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例如社区内的宣传栏、超市中水果的名称、公交车站牌上的地点等,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当作识字课本。在不经意间学习生字,享受生活的乐趣。四、通过儿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教学儿歌通俗易懂,语言浅显,思想明快,而且涉及广泛的内容,活泼稚拙,趣味性十足,非常适合开展识字教学。而且儿歌具有音乐性,有一定的节奏,顺口易记,朗朗上口,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也不会感觉难度过大。利用其开展识字教学,首先要巧妙安排顺序,教学时按照基础字、常用字、次常用字的顺序开展。而且在基础字之前需要学生熟练记忆各种笔画,此时就可以运用各种儿歌,例如“点横折,竖横钩,竖提竖折、竖弯钩”,等待学生熟练掌握该部分内容后,可以逐渐增加难度,采用儿歌对形近字、同义字加以辨析,例如“日加一竖就成甲,日加一撇就是白,口加一横就是日……”,避免其混淆相似的字。小学生习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认识客观事物,儿歌具有的音乐性能够使学生的听觉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可以利用其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将识字教学融入儿歌之中,并且将学生熟悉的周边事物也编入儿歌中,加深学生的记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学生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当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儿歌,或者改变儿歌,融入学过的汉字,巩固已学知识。对于中国人而言,汉字蕴含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同时也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识字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今后的阅读、写作教学。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自身在语文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采用多元化方法向学生传授识字知识,使其识字效率和识字能力提高。

上一篇: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会计论文参考下一篇:试论小学数学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