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普通高校体育课有效教学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2022-09-11

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根据200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 我国的普通高校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工作, 从体育教学模式出发进行全面的改革, 许多学校从以前的选项教学模式向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转变, 教学形式与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 引入新兴体育教学内容, 提倡“三自主”选课方式, 给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积极与社会接轨, 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各学校课程内容呈现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局面。新项目不断增加, 如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形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健美、跆拳道、摔跤、攀岩、定向越野、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理论等, 新增项目占课程内容50%以上。

2 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实质上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多年来, 人们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有效教学。60年代以来, 有关学校有效教学的研究不断增加, 其中大多数的研究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 重点探讨了教师的观点与策略, 学习任务、学生活动和学习经验的特征以及这三方面之间的联系。这些研究把学习经验与学生当前心理状态, 尤其是先前的知识和动机的“适配”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和教学主体学生之间的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问题的影响研究, 很少考虑社会学因素对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影响。

3 影响有效教学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3.1 社会对体育教师认识程度的缺乏, 即“角色贬损”

体育教师的职业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具有特殊性。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对体育教师存在职业上的偏见。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在60年代受前苏联传习教育思想的影响, 以竞技体育教学内容为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体育教师重技能轻素质, 教师缺乏必要的文化素质, 进一步削弱了体育教师应有的地位, 在群众中形成“体育棒子”的印象。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角色定位受社会的影响较大。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师不仅有技术, 而且还要有学术。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程次比较高, 不仅有硕士且还有博士教师, 这些教师受过良好的教育, 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3.2 社会文化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 促使社会的意识形态进一步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外显特征。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要进行新文化的教育, 体育教学担负着社会体育文化传承的任务。高校体育教学面临与社会文化平台接轨的要求。当今的大学教育需要培养适应新兴体育活动进入校园, 体育教师要在较短时间了解熟悉这个项目, 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缺乏, 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3.3 体育教学改革对有效教学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新方向, 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由教学内容的传习者向教学内容的指导者方向转变, 同时提出五大领域目标的要求, 这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懂得运动技能的传授, 教育学的知识, 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交际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学模式的改变同时影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变化和教材内容的变化。

3.4 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已获得体育教师角色的个体, 在教学工作中继续个人的角色努力, 对该角色功能的发挥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社会学的观点, 个人的角色融合程度高低, 不仅仅单纯从个人的态度和个性的角度去寻找答案, 要重要的是从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去寻求答案。在同一社会环境中, 体育教师与角色融合程度高低与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紧密相联的。在学校组织中, 体育教师所处的地位及工作意义、重要性能否获得社会支持, 是自我观念中固有的体育教师角色——身份的主要标志。因此, 可认为体育教师角色融合程度高低与其职业声望以及学校领导重视体育工作程度有关。如果学校领导关心重视体育工作, 这个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大, 体育教师角色融合程度就高, 师资队伍就强, 教风、学风、校风也好, 否则就低。

3.5 体育教师的社会心理满足感不足

在教学评价多元化的今天, 体育教学的评价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 教师本身对教学缺乏积极性, 因此, 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课教学没兴趣, 但对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却很感兴趣, 其主要原因就是运动队的成绩是外显的, 能很直观地反映教师的劳动成果, 经常会议论听说某某教师带队训练水平有多高, 训练能力有多强, 而很少会议论某某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有多高, 教学能力与多强, 虽然这是由竞技体育的功能引起的, 但这势必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的社会心理满足感很强, 可这正是体育教学所不足的, 教学优劣没有太多的差别, 内隐性因素占较大的比例。

4 几点建议

4.1 加强体育教师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各种媒介积极宣传体育, 加大体育活动的社会覆盖面, 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体育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如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的思想意识。

4.2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由于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 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外, 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4.3 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体育教师要定期参加有组织的教育培训, 适应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4.4 加大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

首先在保证体育设施器材的前提下, 优化是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项技术水平, 加大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建设, 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 拓展学校与社会的联合, 开发高校体育资源。

4.5 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

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 将中央精神落实到现实行动中, 只有领导重视了, 教师才会有干劲, 起到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作用, 教师获得教学成就感, 最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摘要:伴随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逐渐深入, 体育教师群体作为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首要执行者, 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者, 如何将体育改革的思想贯彻到体育教学中, 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有多方面因素对其构成影响, 其中社会学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阐述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有效教学,社会学因素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 胡娟.论社会化及其现代教育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

[2] 唐炎, 谢慧松, 龚坚.社会学与体育教学研究:现状, 问题及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9) .

[3] 何淑娟.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社会学功能的结构性分析与架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

[4] 谢雪玲, 毛进红.体育教学的社会性思考[J].体育师友, 2007 (4) .

[5] 李震.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3) .

上一篇:浅论如何抓好初中起始班级的常规管理下一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无痛分娩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