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2024-04-11

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共10篇)

篇1: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适应“营改增”工作要求,加强对办公用品、行政固定资产及有关费用的管理,规范采购、领取、处置管理流程,控制行政费用开支,制订本办法。

二、职责

集团公司总部及各下属单位办公室负责行政固定资产及有关费用的管理,购买办公用品、行政固定资产时应尽可能与合适的一般纳税人作为合作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各下属单位要全面履行本单位部门及项目部办公用品、行政固定资产管理职能。

三、办公用品的管理

1、办公用品的分类:

(1)消耗品:在使用后不保持实物形态的经营用的物品。(2)低值易耗品: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不变的经营用的实物资产,但单位价值较低(低于2000元人民币),使用年限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设备。

一般办公用品包括剪刀、透明胶纸、双面胶、橡皮擦、回形针、直尺、订书器、涂改液、美工刀、铅笔、水笔、水笔芯、圆珠笔芯、便签纸、笔记本、信封、打印纸、复印纸、复写纸、印泥、钉书钉、大头针、夹子、图钉、菲林袋、档案袋、请假条、报修单、费用报销单、标签、纸杯、计算器、电硒鼓、墨粉、U盘、电池等。

2、购买办公用品先由部门(项目部)提出需求计划,办公室根据库存和日常使用情况,经OA协同办公系统办公用品申请(集团总部/分公司)流程,通过后方可采购。

3、购买办公用品所需资金必须通过公司基本帐户支付给供应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采购要做到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价格合理、库存适当,同时应建立采购帐册,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入库时须有专人验收,对进入库的物品的数量、质量、品种进行点验。

4、库存办公用品存放必须按品种、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库存要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盗工作。

5、办公用品领用须经领用人签字,发放人须建立办公用品领用清单、领用数量须与出库数量相符。

6、在库物品按月或按季定期盘点,填写库存统计表,填写以及领用统计表,并上报办公室。通过以上报表分析办公用品需求并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和库存。

四、行政固定资产的管理

1、行政固定资产的定义:是指单位价值在人民币2000元以上的,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且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实物资产。主要指:桌椅、公文柜、电脑、电话机、打印机、复印机、车辆及办公用房等。2、行政固定资产购置由各部门(项目部)提出需求,通过集团OA协同办公系统行政固定资产购买申请(集团总部/分公司)流程,通过后方予办理购买手续。

3、购买行政固定资产所需资金必须通过公司基本帐户支付给供应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台帐一式两本,由办公室和财务部分别保管。

4、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编号,并按部门制成卡片,由各部门指定专人管理,资产变动时卡片上的记录也应随之更改。

5、项目、部门之间资产变动必须经得办公室同意,由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在固定资产台帐上予以调整并知会财务部。

6、固定资产在维修时若不能自行排除故障应立即通知办公室和分管部门派专人来进行处理。由办公室和分管部门负责同外界联系维修事宜,其他人员不得直接和外界联系维修事宜,否则公司不承担由此所产生的任何费用。

7、固定资产报废、转出公司外部或出售时涉及资产变动或所有权转移的情形,报废的按行政固定资产报废申请流程处理;转出公司外部或出售的由办公室和财务部参照市场价确认销项,缴纳增值税,具体缴纳数额由财税人员根据税收政策核算,在固定资产台帐上注销。

8、公司员工应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公司的办公设备和设施,若因使用人的疏忽或不按规定程序操作而造成办公设备的损坏,由使用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维修费用。

9、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购置另需按《集团公司电脑申购管理办法》执行。

五、行政办公用品及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对帐管理:

1、办公室和财务部必须定期核对资产帐目,保证二帐相符。

2、办公室和财务部必须建立定期的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保证帐实相符。

3、对帐安排:每月15日前核对上月止的资产。

4、盘点安排:每季度末由财务部提供抽盘资产清单,每末由财务部提供全部资产盘点清单,并组织盘点,财务部根据盘点结果做盘点报告。

六、几项行政相关费用

1、通讯费用及补贴:营改增后,通讯补贴将过去由由过去员工个人凭票报销改为单位按个人享受标准统一付费,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2、汽车用油及维修保养费:汽车用油以单位名义发放加油卡方式处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个人汽车用于单位生产经营并按标准报销有关费用的,需与单位补充签订汽车租赁使用协议。

3、水电费:各单位应与供电和供水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及时取得水电费增值税专用发票。

七、附则

本办法经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审核,并经总经理签发后公布实施,修改亦同。

篇2: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一、为加强办公室固定资产及办公用品的管理,控制用品规格及节约经费开支,所有办公设备、设施及用品实行统一限量规范购买。

二、根据办公用品库存情况及以往消耗水平,确实购买数量,进行定期购买。既要保证正常储备,又要防止积压。办公用品库存不多或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按照成本最小原则,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可单独购买。

三、购置

1.购置财产根据批准的预算执行,年初无预算而临时急需的财产,应作追加预算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2.属专控商品必须办理控办审批手续后方可购置。3.采购部负责财产购置工作,购置固定资产原则上应有两人以上,购买时要货比三家,保证质量。

4.购置财产必须由保管人员验收,并根据发票填写“入库单(附”表一)一式二联,第一联由保管员留存入库账,第二联及发票送会计报销登账。

四、办公用品购置后由专人进行分类存放,填写物品清单,并进行定期整理,妥善保管。

五、分类管理

1.固定资产:凡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为固定资产。对单价虽不足500元,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财产,应按固定

资产管理。对非购置、自制、接受捐赠和调拨的财产,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列为固定资产。

2.低值易耗品:单价在固定资产起点以下、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或单价在固定资产起点以上、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下的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

六、各办公室根据需要领取办公用品。领取办公用品时须在《办公用品领用登记表》(附表二)上填写物品名称、数量、时间及领取人姓名,特殊物品领取须写明用途。

七、按固定资产管理的办公用品报废时,要做好登记,并在行政部办理相应手续。

八、使用原则

1.全体工作人员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使用办公用品,杜绝浪费现象。

2.要爱护公共财产,对应管理不善或失职而造成的财产丢失和损坏,应负赔偿责任。

3.财产内部调拨、赠送、变卖、报废、报损等必须履行严格报批手续。由行政部书面申报,填制有关表格,经审核按规定报领导审批后方可处理。

4.年终要进行盘点工作。对财务盈亏情况作相应记录,报批领导审批后进行处理。

篇3: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观念落后,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建设而成,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 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了部分单位的负责人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 不少事业单位领导忙于行政工作, 忽视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 从而造成单位普遍存在的重钱轻物、重构建轻管理、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情况, 使固定资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

2、产权不明, 流失严重。

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 应当以服务职能、社会公益职能为主。一些单位以筹措经费为名兴办实体, 将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 造成产权不清, 国有资产变相流失, 使国家关于政府机关和公益事业单位资产不得抵押、担保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 使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有机可乘。

3、会计核算不合理, 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目前, 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采用收复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 反映在固定资产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成本核算不真、资产更新资金不足等问题。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既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也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4、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资产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 但是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一是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信息不沟通;二是各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部门、使用部门、维修部门之间的信息脱节, 信息没有达到共享。获得信息的成本较高, 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高低。

5、固定资产管理考评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或多或少的都构建了一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但却没有构建固定资产管理的测试和评价体系, 其导致的后果是制度制定得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原因不明, 不能据此拟定纠偏措施等。对人的行为也存在负面影响, 导致人们对制度不够重视, 认为制度的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考评, 能够提高制度执行力, 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管理。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转变思想, 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对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 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构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 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

2、明晰产权, 建立以统一监管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改革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无偿使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形式是, 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其它专门机构, 建立出资人制度, 构建新的国有资产产权运营主体, 对政府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经营、托管,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和资本运作。具体步骤是:一是进行产权整合和变更, 原归属各单位的固定资产产权变更至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专门机构名下, 统一配置和管理。二是建立固定资产租赁制度, 实行有偿使用按使用人占用的资产量收取使用费;使用租金纳入单位经费预算, 超支不补, 结余留用。通过建立资产管理公司与使用之间的新型经济关系, 培养单位付费的市场化意识。在单位经费预算固定的条件下, 约束其多占国有资源的内在冲动, 利用经济杠杆调动单位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能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通过租赁收入实现国有资产构建、使用、补偿的良性循环。

3、完善和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引入债权发生制, 固定资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物质资源, 必然要求财务对其从形成到使用耗费再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因此, 应适时在其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二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行政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 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管使用与否, 使用程度如何, 都会发生各种损耗, 资产价值也会减少, 为如实反映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 就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这样既可以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机制, 又能达到其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形态的统一。三是突出财会部门的地位, 充分发挥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财会部门应参与固定资产全过程的管理, 做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 把好固定资产管理的资金筹集、运用的关口, 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值增值, 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者们在财务管理上提供决策支持。

4、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资产所有者和资产实际占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资产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完善的资产管理没有便捷的信息流载体是不可能实现的。行政是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有助于完整地掌握资产的相关信息, 从而有利于所有者和管理者强化对于资产的监控, 实现由“金字塔”型管理向“扁平”型管理的过度, 减少管理级次, 提高管理效率;有助于强化对于资产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跟踪管理;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 增进交流和协作, 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相符。

5、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 要管好用好固定资产, 必须做到有章可循, 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制度、审批论证制度、验收制度、核算制度、处置制度、效益分析评价制度和资产管理责任制度, 建立各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制约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摘要:多年来,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高速进程中,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 造成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甚至流失。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篇4: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对接;优化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以实现发展目标为根本目的,对各种业务活动以及资源进行科学估算和有序组织,并按照业务发展需求进行分配和管理的活动,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专门针对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财务活动,两者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实现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对接,发挥不同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势,提高国有资产的应用价值和使用效益,全面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接步骤及重要性

首先,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人员,为对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到预算管理范围内,探索一套科学、完善的对接体系以及制度。最后需要不断优化对接体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形势和经济体制变化,对对接体系和制度重心适当的调整,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对接,可以更加全面、详细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有效的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对各项资金进行更加科学的调控,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益、节约国有资产使用成本,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使预算管理与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对接,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提高了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力度,实现了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同步协调,加快了公共财政改革步伐,对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对接的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思想,对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对接的内涵和本质认识不够深刻,无法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登记,形成账外资产,导致资金实际利用情况与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出入,影响对接工作的顺利进行。购置资产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造成部分资产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浪费了大量的资金,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管理机制和流程过于陈旧,已经跟不上当前发展步伐,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一些单位的预算部门和资产部门没有进行岗位分离,管理职权划分不清,容易造成工作推诿现象。此外,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在工作流程上较为复杂,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协调,监督力度不足,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影响了财务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3.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预算编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资产具体配置不够明细,缺乏可靠的参考依据,降低了预算的精确性。同时,部分行政事业的财务人员专业性和责任感不强,加上预算编制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所编制的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无法如实反映全部资产配置情况,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4.资产收益管理力度不足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国有资产收益的物质基础,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将该部分资产考虑在内,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将该部分资产纳入到预算编制范围内,出租、出借、转让等随意处置现象比较常见,无形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还容易引发贪污腐败现象,不利于廉政风气的建设。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对接的优化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接,首先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从而将工作落到实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转变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思想,将对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落实到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逐步实现对接。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专题会议等形式,使单位员工认识到对接工作的本质含义及重要作用,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参与、配合对接工作。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对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资产配置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加强资产控制力度,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同时,还应该对实物资产费用标准体系进行细化和完善,采用分类分项定额标准,提高资产定额的科学性及精确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财务管理的控制力度,明确资产管理部门的职权和责任,保证资产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及有序性,一旦发现越权或不负责现象,应给予严肃处理。

3.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要想保证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良好对接,就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为对接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参考。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以规范的资产配置标准为规范,结合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各项业务工作需要配置的资产类型、数量,制定科学的资产采购计划,避免出现资产闲置浪费现象。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4.强化资产收益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强化资产收益管理意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首先,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将国有资产收益考虑在内,保证预算编制内容的全面性及科学性。其次,根据资产配置标准及定额的制定,对各项资产进行科学配置,并将资产划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分别管理。最后,当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理时,需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对其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对接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当前经济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资产收益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国有资产管理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顺应了我国当前经济体制发展,能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研究——基于系统论视角[J].财会通讯,2014,(26):50-52.

[2]刘海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153-154.

[3]马重阳.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中的问题及解决[J].经营管理者, 2014,(20):77-77.

篇5:办公用品和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加强办公用品和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采购、领用、维修流程,严格控制行政费用开支。

二、职责

行政部负责办公用品和固定资产的管理、采购、维修和发放。超过一定金额的,按公司有关制度执行

三、办公用品的管理

1、办公用品的分类:(1)消耗品:在使用后不保持实物形态的经营用的物品。(2)低值易耗品: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不变的经营用的实物资产,但单位价值较低(低于2000元人民币),使用年限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设备。

2、办公用品根据库存和日常使用情况,每周采购,采购计划经行政部经理审批,行政部采购要做到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价格合理、库存适当。

3、办公用品的采购应建立帐册,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入库时须有专人验收,对进库的物品的数量、质量、品种进行点验。

4、库存办公用品存放必须按品种、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库存要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盗工作。

5、办公用品领用须经领用人签字,发放人须建立办公用品领用清单、领用数量须与出库相符。

6、在库物品按月或按季定期盘点,填写库存统计表,填写领用统计表,上报行政部。通过以上报表分析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和库存。

7、较贵重办公用品(指低值易耗品)须经部门经理批准后才能领用。

8、根据各部门办公用品预算、办公用品领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若预算单位超出办公用品预算金额,按相关程序申报、审批,否则不予发放。

四、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固定资产的定义: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人民币20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不变的经营用的实物资产确认为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分类及分管部门:

3、固定资产购置根据各部门预算购置,由申请部门或申请人填写申购单后,经行政部和分管副总、总经理批准后,由行政部根据实际情况,负责采购或调整。预算外固定资产采购还必须经过总经理的批准。

4、行政部和财务部 应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台帐一式两本,由行政部和财务部分别保管。

5、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编号,并按部门制成卡片,由各部门指定专人管理,资产变动时卡片上的记录也应随之更改。

6、部门之间资产变动必须经得行政部同意,由行政部负责统一协调,过后行政部在固定资产台帐上予以调整并知会财务部。

7、固定资产的维修,若遇不能自行排除故障时,应立即通知行政部和分管部门派专人来处理。由行政部和分管部门负责同外界联系维修事宜,其他人员不得直接和外界联系维修事宜,否则公司不承担由此所产生的任何费用。

8、固定资产转出公司外部或出售、报废等涉及资产的变动的情形,由行政部按集团要求,履行集团有关手续后办理,并在固定资产台帐上注销,同时通知财务部。

9、公司员工应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公司的办公设备和设施,若因使用人的疏忽或不按规定程序操作而造成办公设备的损坏,由使用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维修费用。

五、低值易耗品及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对帐管理:

1、行政部和财务部必须定期核对资产帐目,保证二帐相符。

2、行政部和财务部必须建立定期的资产盘点制度,保证帐实相符。

3、对帐安排:每月15日前核对上月止的资产。、4、盘点安排:每季度末由财务部提供抽盘资产清单,每末由财务部提

供全部资产盘点清单,并组织盘点,财务部盘点结果做盘点报告。

六、附则

本制度经集团有关部门审核,并经总经理签发后公布实施,修改亦同。附件:固定资产及办公用品采购、入库、领用、报销流程:

可调整资源

篇6: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办法》全文共十八条。《办法》明确了国有资金的收缴办法,强调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上缴中央国库,纳入预算管理并按有关规定统筹安排使用;出租出借收入上缴中央财政专户,支出从中央财政专户中拨付。

《办法》还明确了税费的扣除方式,并规范了收入的使用方向。国有资产收入及相关支出,应统一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国有资产收入原来用于发放津贴补贴的部分,上缴中央财政后,由财政部统筹安排,作为规范后中央行政单位统一发放津贴补贴的资金来源。除此之外,国有资产收入不得再用于人员经费支出。

此外,《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中央行政单位的责任。中央行政单位要如实反映和缴纳国有资产收入,不得隐瞒,不得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国有资产收入;不得违反规定使用国有资产收入。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下属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收入形成、收缴、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篇7: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资产的管理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部分单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以资产清查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关键词:资产清查;审批;原则;建议

近几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从上到下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确立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相互制衡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构建资产的基本环节――购置、使用、处置等各项指标体系。为进一步规范管理,财政部于2016年要求开展全国性的资产清查,本文以龙湾区此次清查结果作为依据,分析当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清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龙湾区列入本次清查对象的共有169家行政事业单位,全区资产清查账面总额127172.03万元,其中重点资产是房产和通用设备,总额分别为59859.75万元和42056.15万元。

二、资产清查发现的问题

从这次资产清查中发现不少单位资产管理逐步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发现一些不足和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核算存在严重账实不符

全区169家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账实不符的有60余家,占1/3余,其中固定资产盘盈为53.4万元,盘亏为1920.6万元。请核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资产报废后没有及时销账,造成账实不符。如一家单位,12辆的车辆已经办理了报废审批,但没有及时销账,而将资产处置单遗失,造成现在无法销账。另外还有10多家单位,资产已报废,但账务都没处理。

2.对外捐赠、搬迁,单位撤并没有办理相关调拨手续。如一家单位账面有10张乒乓桌,实物却只有2张,查证结果是另外8张乒乓桌捐赠给外单位,但都没办理相关调拨手续;我区这几年单位搬迁数量非常多,几乎所有的单位在搬迁过程中,都存在随意丢弃掉一些固定资产,尤其是空调、一些旧的办公设备,即没有申请报废,也没有办理相关的调拨手续。

(二)产权管理不完善

表现突出为房产和汽车等大型资产权证不齐、权属不清。如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共419处,面积939472.85?O,其中有权证仅116处(土地证或房产证)。清查中发现较多的公务用车在车改后,未及时办理变更、批改手续;一些资产权属变更后未能及时账务处理和完善资产信息管理数据,而造成单位之间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权属错位。

(三)资产维护保管不力,利用效率低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往往是非经营性资产,在购置后,没有充分利用管理职责与固定资产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转移、变更、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发监控不力的各种矛盾,非正常损毁、设备的闲置以及流失等现象较为普遍。如这次清查中我们汇总发现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毁达178.6万元,待报废的固定资产达211.1万元。

(四)资产信息不准确、不完整,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单位资产信息系统中的单位人员、使用部门等信息与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的“三定”方案中的编制人数和内设机构不一致,导致单位资产配置标准计算依据不准确;有些单位资产卡片信息填写不完整,固定资产类别代码选填错误,影响了单位资产存量的准确性。

三、规范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原则

(一)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权和使用权归行政事业单位,所有权归国家。结合标准的“管理科学、归属清晰、流转顺畅、权责明确”的现代产权法律框架体系,进一步创新国家和单位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在此基础上,理顺国有资产产权关系。

(二)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坚持资产与预算相结合的原则,盘活存量、管控总量、用好增量,多消化、多回收,最大限度的降低部门、单位之间资产占有水平失调的几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资产使用效率最大化。

(三)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不脱节

贯彻实施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这两个管理不脱节,要把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这两个管理不脱节,遏制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情况发生,使单位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规范和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资产清查不仅仅是清查,关键是要运用好清查结果,进一步规范管理。我们认为今后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资产处置审批体制,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财政部门(国资办)、主管部门、各使用单位各司其职的国有资产三级资产处置体制,其职责履行环节主要是处置申请、处置审批、审批后执行三个环节,其重点内容是审批。为了提高效率,加强处置管理力度,必须对审批权进行分权处置。制定相关的处置管理实施办法,保留一定量的大额、大项的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固定资产单价在1万以下,总价在10万以下的小额、零星的国有资产处置权限交由主管部门审批,报国资办备案。以重点环节监管为着力点,完善资产处置“先报批、后处置”流程,严把“出口关”;对小件贵重的物品或者是大额的资产报废,需赴现场查看。统一收益政策,严把 “收入关”。规范完善资产收入征管制度,积极贯彻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资产收入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大额报废资产按季度汇总后,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由交易中心?y一评估后拍卖,提高处置工作的透明度。

(二)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合格的业务水平,还要掌握资产处置的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和操作程序,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因此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如建立“龙湾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QQ群”,由专人负责解答资产清查的方法和新启用软件使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录制并上传软件使用讲解视频,以及资产配置流程示意图与表格,以提高各单位自身财务、资产管理水平。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1.把国有资产收益理解成政府非税收入的核心组成内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之间应当落实好职责,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使资产收入收缴和使用这些程序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达到收支平衡目的。行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作为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理应减去必要费用后在规定期限内全额上缴国库,应该准确反映,不得弄虚作假、虚列支出或隐瞒不报。严格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把资产收入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单位反映。

2.中央级事业单位出租、出借收入和对外投资收益,坚持“一个单位一本预算”的方针政策,即所谓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掌握地方各级事业单位利息收入、出借收入和对外投资收益情况,结合相关法令对国家及本级财政部门予以更新和调整。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部门、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协调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规定决定使用、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或收益管理。

(四)强化政府经管资产研究,完善政府经管资产管理

1.进一步明晰将每个主管部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代表政府管理的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等经管资产列为资产管理关系领域。明确经管资产的目标,找准位子,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正确地进行经管资产的建账、核算、验收、评估、发放等管理制度。

2.进行全方位、全程化的经管资产管理职责监督规范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以经管资产存量、增量与政府债务管理为出发点,注重资产和债务的冲抵,将有效推动多种政府资产报告制度的建立。

参考文献:

篇8: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一、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机制和流程不够完善

财政部门内部预算审核时没有做到一个人负责一块, 使得流程走到一半, 遇到特殊问题, “你推我攘”现象出现, 没有负责解决。预算审核流程安排不恰当、不科学, 直接阻碍了流程的运行。预算审核范围不够全面, 遗漏项目中涉及的资产, 导致预算不够精确。

(二) 资产配置管理制度不规范

目前, 我国的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 所以阻碍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的开展, 对二者相结合的发展形成了制约。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有些标准脱离实际, 不能够严格执行。比如经调查表明, 2013置办公务用车的经费是占有很大一部分的, 由于没有有效约束, 一些单位毫无顾忌地浪费“三公”经费。可以看出, 健全制度和严格执行是迫在眉睫的。

(三) 重资金、轻资产的思想普遍存在

“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普遍存在于财政部门的内部, 事业单位不够重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这项工作, 并没有将此实施于平时工作当中。由于没有科学的配置标准, 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预算安排不够严肃, 仅仅从主观思想决定预算安排。预算单位与财政部门信息不对称, 导致预算安排的不够科学、公平的现象仍较严重。在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工作中, 相互配合得不够顺畅。一些部门、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认识不足, 职责不清, 资产管理分工不明, 导致资产管理工作往往难以落实。

(四) 资产收益管理水平低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是财政预算收入的组成部分, 是依托国有资产而产生的。长期以来, 由于制度不够规范又不完善, 监管上没有全程监管, 监管范围不够全面, 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违规违纪现象出现, 腐败滋生。例如出租出借价格调低、转让上不符合法律等现象。由于管理上不够规范,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收入没有计入预算管理。

(五) 管理手段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因为全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全面建立, 使资产使用、配置、处置等都缺乏有力监管, 造成资产管理信息失真、预算执行不力。同时, 资产从“来源”到“支出”的全部使用过程没有得到有力监督, 导致存量资产管理与增量资产配置之间信息不一样, 各部门各单位之间资产信息交流方式少, 导致预算没有得到最有力的安排, 从而影响了预算编制和审核的科学性, 不能合理的置办资产。

二、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建议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能否有力发展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

(一) 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

财务部门审编经费预算、事业部门申报资产购置需求都需要有力的依据给予支持, 所以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是必然的。通过该标准并且根据人员财力和单位性质, 就可明确各类资产配置的价值和数量等参数, 例如单位需要多少辆公务车就能够满足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 买多少价位的公务车。根据完善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 做出明确的购置决策, 便可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 宣传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加大宣传力度, 使各级、各单位、各部门首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密不可分, 并将其实施在工作、生活中。

(三) 规范国有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流程

预算单位在认真分析存量资产信息的基础上, 以资产配置标准为前提下, 通过预算和预算审核, 分析出本单位对资产的需求量。预算内容要详细、精确, 针对于每一个项目都要有详细记录, 例如该资产从哪来、用到哪儿去。通过编制资产的预算, 解决单位发展需要多少资产等问题。目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种类多, 来源广, 所以应该加强预算的审核, 目前, 应主要抓好重点资产和大项资产的配置。完善预算单位内部和财政部门内部预算审核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 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使得能够严格执行预算。政府采购部门采购资产时, 要严格审核, 对超过资产编配标准的, 不准许采购;对需调整资产购置预算的, 报批后才能准予采购。

(四) 加强宣传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是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在统一框架下, 系统能与预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等有机联接的同时, 还能做到相对独立, 各个部门能够及时分享信息, 并且可相互交流。通过建立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财政部门的可以通过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和动态联网。同时,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完善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制度, 监督各单位及时更新信息和数据, 确保信息最新、最精准、最公开。

(五) 资产处置程序化, 严格资产配置

资产管理中的资产处置和资产配置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资产处置方面, 按照资产处置程序进行严格审批, 对需要处置的资产进行详细评估, 然后公开处置过程及信息。深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关键是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单位资产的配置和处置。资产配置方面, 单位在年初时制定单位配置计划, 纳入当年单位部门预算, 然后严格按照资产配置程序报批审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需要配置的资产, 也要提交申请进行审批并要说明详细用处, 同意后再报政府采购办按程序办理采购手续。

(六) 加强监督力度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预算管理的有序进行, 且减少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要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部门监督的作用。由于利益的诱惑, 私下做出决定, 伤害了集体利益的员工, 要进行严肃处理。

(七) 提高国有资产收入管理水平

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便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水平低下, 提高国有资产收入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各类行政国有资产收入性质不同、那么情况就不一样, 应该“因人而异”, 分类管理。行政单位的出租出借收入应按照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原则, 先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待条件成熟后再纳入国库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要全部上缴国库, 由国家进行严格管理。对行政国有资产的收入, 要纳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尽快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管理办法, 在此基础上, 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单位上缴收入和未脱钩经济实体上缴收入管理办法。

三、总结

只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更加规范, 一定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希望以上建议能给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设带来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世伟.加强资产管理体制建设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11) .

[2]姚文书.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7) .

篇9: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关键词:行政单位;物质保障;固定资产;问题分析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也即是指单位所使用或占有的在相应规定标准以上,且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使用过程中该资产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不变的资产。通常情况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分布于单位各个系统职能部门,以各式形态存在且数量庞大,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即是利用价值形式,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购置、报废以及出售等方面进行的考核、监督及控制,并以此来提高其使用效率。随着国内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逐步形成了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理财为重点、以财经法规为基本依据,同时以有利于自身成长发展为目的的资产管理新机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较为薄弱,其管理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单位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

行政单位主要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因此其固定资产的购入主要通过自筹资金和财政拨款来购买,这与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行政单位的管理层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往往放在争取经费补助方面,对购置新的固定资产有很高的积极性,然而对于一些闲置的或购置后的固定资产如何妥善保管、如何正确确认资产原始入帐价值、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如何做好保养和日常维护、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定期盘点制度以及资产购买的安全状况和质量状况等,均不够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不明,以此使得相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责任心。

2.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设置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行政单位属于国家机关,其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大多以多头管理的形式进行,没有统一的机构,通常财务部门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相关入库手续,只负责相关金额的管理,器械科或总务科负责设备的管理,各部门也无明细帐也有部门存在自己的明细帐,然后却不健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状况不够明确,甚至一些固定资产已经捐赠、变卖、或特殊原因导致的提前报废等情况,然而在财务部门帐面上仍继续保有该类物质的存在信息。

3.固定资产报废等后续管理工作较为混乱,不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

通常情况下,对于新购入的固定资产,部分行政单位往往会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办理相应的入库手续,同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填写于此对应的出库单,同时由使用科主管签字。然后其后续管理却存在较多问题,如盘点时会发现一些价值几百、几千甚至一些几万的设施不知了取向,追问起来可能才知道原来该设备被其他的部门借走,也有一些因过了使用年限已经上交到维修科和设备科,或将其捐赠给同类型下级单位,然而相关部门资产移交过程中却没有任何记录和移交手续,导致单位帐面的实际拥有与固定资产,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不能客观真实的将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

二、规范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1.更新传统观念,强化全体职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行政单位应从管理层到每位职工进行相应的教育,从思想上提高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基本意识,同时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实行归口分级管理,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单位的资产管理融入到日常行政改革方案的拟定实施中;融入到个人、单位以等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总之与行政单位的主要职能紧密结合,将专业管理与群众监督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明确单位各职能岗位的责任制,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的考核紧密结合,以此来提高单位全体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有效推动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的切实提高。

2.健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各项制度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实行“归口管理,统一领导”。由单位最高责任人负责,并有一名领导负责主管固定资产的工作,同时常设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可有总务科、财务科等部门组成,并将责任层层落实至个人。

3.加强内部固定资产使用转移的管理

固定资产盘点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各部门间固定资产随意转移的现象非常普遍,且转移过程未办理相应的转移手续。这种随意转移,不仅给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增加了困难,而且还不能有效的将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护等责任有效的联系起来,使各职能岗位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形同虚设,在固定资产丢失或损害时无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基于此,笔者以为行政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的转移使用控制管理:

(1)首先由需要使用的部门提出相应的书面申请报告,并将其报告交由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主管人员进行审批签字。

(2)然后由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填写资产转移单,并将固定资产转移的原因及用途等情况进行简单说明,同时将资产转移单送交到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处进行审核签字。

(3)最后由使用部门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在固定资产转移单上签字,在单位内部实现资产交接手续的办理。同时将移交单中的一联送至财务部门,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做好固定资产账簿的调整。

考虑到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属于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因此绝非一早一夕就能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但加强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已迫在眉睫,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常见问题,并以此展开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高其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为行政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做好物质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英锋:浅议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及管理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77-78.

[2]周新湘:浅谈国有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流失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04):39-41.

篇10:办公用品和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根据《x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x市依法治市xx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xxxx年度x市依法治市工作考核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现将我区xxxx年度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认真落实《x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xxxx—xxxx)》。已开展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五次,xxxx年x月xx日区政府常务会学习《行政决策规范化》、xxxx年x月x日区政府常务会学习《x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xxxx年x月xx日区政府常务会学习《行政诉讼法》、xxxx年x月xx日区政府常务会学习《财政部xx、xx号文后政府融资行为法律合规风险防控简析》、xxxx年x月xx日区政府常务会学习《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印发《x市x区人民政府xxx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制度。

(二)优化行政审批方式。推进行政审批联审运行,开展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正式运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机制,现已办理xx件。积极推进、市、区三级联审工作,目前我区涉省、市、区三级联审的行政许可项目共计xx项(依据成青府发〔xxxx〕号文件中的行政许可目录),已全部纳入x市电子监察系统进行监管。

(三)推进城市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融合”。

1.以政务服务为核心,集成智能化服务平台。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目前,我区网上审批开通率已达到xx%。二是推行“一窗式”服务模式。全市率先开展了新办网吧和新办餐饮企业两个审批项目“一窗式”试点工作,两个审批事项均提速近xx%。三是打造新媒体服务统一平台。以“x服务”政务微博服务群众办事大厅为基础,通过整合微博、微信、手机APP、xxx°全景政务大厅等多个诉求响应平台,初步构建起新媒体服务企业和群众统一平台。

2.以民生服务为关键,搭建民生服务平台。建设并运行好xxxxx“x政务一号通”。将全区xxx个对外服务号码热线整合为一,自x月xx日起正式对外运行xxxxx“x政务一号通”。

3.以智慧治理为导向,构建综合治理平台。截止目前x区“天网”前端点位总共有xxxx个,其中标清天网点位xxx,高清天网点位xxxx个。x区大联动指挥中心整合接入了xxxx路公安“天网”视频、xxx路院落监控视频、xxx路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加油站等重点地区监控视频,让全区社会面状况直观展示在中心大屏上。推进城市管理扁平化指挥系统和街道综合管理指挥系统建设。现已在xx个街道部署完成该系统。完善GIS地图地理位置信息系统。

(四)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已在x区公众信息网发布了我区《区级部门权力事项清单》。今年以来,已在x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对xxx条行政职权进行了动态调整。

(五)推行公平竞争审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做法,对涉及以审计结果作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开展了专项清理、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的工作、关于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规范性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专项清理以及对建区以来全区政策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

(六)建立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我区已按照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查及办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已按照要求清理并印发了《关于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专项清理的通知》、《关于对涉及以审计结果作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开展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七)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认真执行《x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和标准。出台《区政府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工作办理办法(暂行)》,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提供了操作性指引。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情况完整记录并立卷归档工作,印发《x市x区行政决策公示和听证办法》,今年,区法制政管办已对xxx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xx份;进一步落实专家信息和论证意见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已印发《x市x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x市x区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办法》;落实重大决策后评估制度,对我区《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的意见》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工作。

(八)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将执法流程、程序、裁决、工作人员等信息,在政务大厅、x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等对外进行公开,完善执法流程严密、程序规范、裁决公正、行为文明工作制度;区法制政管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监督检查的通知》,并牵头组织对我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督查工作,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

(九)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加大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医疗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旅游市场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执法力度。持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每年组织律师、法律专家对我区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案卷质量进行评分检查,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贯彻落实《x省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备案规定》,今年以来,已对区各行政执法部门的xx件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进行了备案审查。

(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市上统一部署,全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已召开x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工作专题会议,印发《x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在区委常委会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进行了研究部署。

(十一)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牵头启动我区《三项制度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组织xx个区级相关部门和xx个街道办事处召开“x市x区关于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施方案’专题研讨会”,对区及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进行资料收集和征集意见,已形成制度方案。

(十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已通过发布区级部门权力清单,街道权力清单,明确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编办机构云平台的权力审查工作也在推进中。压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严格执行《x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及各部门规范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

(十三)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已在区公众信息网公开发布《x市x区人民政府法制和政务管理办公室关于公布区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通知》,督促各行政执法机关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监督行政执法单位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检查人员名库、监管对象信息库,明确了抽查依据、对象、内容、方式、比例和频次。已接收我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情况报送,并进行了专项督查工作。

(十四)推进柔性执法。深入推进柔性执法机制创新工作,采用说理式文书;由我区城管局牵头组织开展了城市管理文明劝导员队伍培训活动,推行阳光执法、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

(十五)推进重点领域建章立制和制度落实,构建“六权治本”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领域建章立制和制度落实,推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制度,构建“六权治本”工作机制。配合x市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等方面立法,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印发《x市x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内控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构建依法确定、科学配置、制度约束、阳关行使、合力监督、严惩滥用“六权治本”工作机制。

(十六)深化政务公开。x.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一是持续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制定了《x区xxxx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二是持续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全区x—xx月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主动公开信息xxxx条。三是依法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x—xx月,全区共办理依申请xxx件,其中书面申请xxx件,网络申请xxx件。四是持续加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x—xx公开办事信息xxxx条。五是持续强化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运维管理,x—xx月,基层平台公开信息为xxxxxx条,并收到信件xxx件,按时回复xxx件,按时回复率xx.xx%,办理满意度xxx%。六是大力加强公开能力建设,对全区xx个部门、xx个街道及xx个社区xxx名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和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运维管理的分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七是强化对公开工作的检查指导,印发《x政讯》x期。

x.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积极开展行政权力事项办理。加强行权平台运维管理,督促行政职权部门将所有非涉密行政权力事项纳入行权平台运行,x—xx月,行权平台运行行政权力事项案件xxxxx件。

(十七)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严格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和复议机关决定,印发x区《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应诉工作制度,及时回复法院司法建议和复议机关意见书。

(十八)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截至xxxx年xx月,已受理行政复议案件xx件,审结xx件;推行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和重大复杂案件交由行政复议委员会案审议制度,已建立x区行政复议委员会陪议员名录库;纠正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xx件。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意见建议

(一)认真做好法治政府建设谋划。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依法行政制度创新活动。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一批区级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继续大力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抓好政府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责清单的动态清理、调整、公布工作。结合“优服务”专项行动方案,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确保xxxx随机抽查事项实现全覆盖。加快“智慧政务”建设,将xxxxx“x政务一号通”受理平台扩容为智慧x受理中心,对接x区桌面办公系统,实现问题派遣至个人终端进行移动处置回复。加快全区电子证照系统建设,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继续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继续做好区政府政策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进一步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健全行政决策程序机制,重点把好“合法关”、“程序关”和“责任关”。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

(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将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扩大和细化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加强政府网站管理,推进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三项制度”改革方案,推动执法重心向街道下沉,深化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

上一篇:关于农民工就业、工资、劳动保障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下一篇:学校乐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