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

2024-05-06

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精选12篇)

篇1: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

XXX政府关于建立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制度

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了控制镇政府机关运行成本,规范机关办公用品统一采购、专人保管、批准领用行为,特制定本方案。

一、本着“集中采购、统一管理”的原则,由办公室负责统一集中采购,以满足办公需要为标准,货比三家,择优购进,不盲目追求豪华。

二、采购的办公用品,由办公室做好详细登记,统一管理,注意防火、防盗、防潮、防蛀。

三、党政办公室及时统计各部门办公室申报所缺办公用品。编制采购计划,报镇长同意,由采购组集体到市场竞价招标采购。采购的物品全部入保管室。

四、需添置办公用品专用设备,如空调、电脑、传真机、复印机和办公桌、沙发等必须履行政府采购有关手续后方能购买。办公用品专用设备的维修由各部门办公室报党政办公室,经办公室核实后负责安排维修。

五、有关文件和各种资料一般不得外出以记账、签单的形式打印复印,只能在镇政府打印室打印、复印。各种材料超过30份原则上不得复印,一律用一体机印刷,凡与工作无关而且不是镇政府的材料不得在镇政府印刷,未经批准外出打印、复印等费用自理。

六、领用:以各部门办公室为单位,统一办理领用手续,填写办公用品领用单,办公室主任审核,领用人签字、分管后勤的领导审批、保管员发放。签字笔、圆珠笔、铅笔、涂改液、胶棒、便签纸、橡皮等不耐用品,各工作组应限量领用,可换笔芯的应更换笔芯继续使用。其他办公用品如文件盒、文件夹、笔记本、信纸等视工作需要领取相应数量,不得浪费。

七、本制度所指办公用品系指日常易耗品(笔、墨、纸张、笔记本、卫生用具、电脑耗材等),大宗物品的添置需经镇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八、各种非易耗品(电话机、纸篓、订书器、计算器、文件夹、U盘等办公配套设施)不得丢失或损坏。每半年由办公室对各办的非易耗品进行检查一次。因使用保管不当,人为造成设备损坏的,直接责任人应负赔偿责任;不慎丢失或被盗应由领用人作书面说明,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0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篇2: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

1.目的:用于本厂各部门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为保障员工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合理使用劳防用品。

2.适用范围及责任人(部门):本厂安保科、厂办部、各部门车间使用人员。

3.内容:

3.1 各类劳防用品由单位统一购买并进行管理,由厂长办公室集中发放,发放部门要建立个人领用卡(或档案),领用者要在卡上签名。

3.2 购买劳防用品要本着实用、耐用的原则,切实起到保护职工健康的作用。

3.3 全体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保持清洁、整齐,树立单位良好形象。各部门主管领导必须随时检查所在岗位人员劳保用品的穿戴和使用情况,对不正当使用行为,经教育不改正者,予以处罚。

3.4 劳防用品是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维护品,生产岗位必须严格按要求合理 使用劳防用品,不得将劳防用品变为非劳动保护用品和个人生活用品。

3.5 如遇特殊情况,需用特殊劳防用品时,使用部门要提出申请,经总经理审批后配置。

3.6 生产部根据岗位不同或岗位调整情况,在规定的范围内,灵活掌握发放岗位及标准。

3.7 新入厂员工试用期满后可享受劳防用品,离职或被辞退员工要将岗位原用劳防用品上交,办好各项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厂。

3.8 劳动防护用品大部分实行期限管理,使用期限由安保科根据劳防用品性质和岗位情况确定,在规定期限内需要换的由部门提出,安保科同意,厂长室批准方可更换。

3.9 对于因工作特殊或抢险、救灾后,劳保用品损坏、丢失或失去其应有功能的,本人可以提出申请,主管领导签证,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提前报废、补发或更换。

3.10 仓库房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领用手续、规定和标准发放;凡规定以旧换新的物品,一定要交旧换新;凡因保管不善而丢失的物品,按原价及应使用的年限折旧赔偿。

3.11 购买劳动用品,必须了解劳防用品生产单位的资质,不得购买和使用无生产资质单位的劳动防护产品。

3.12 仓库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库存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使用期限,过期劳动用品应及时处理。

3.13 安保科不定期抽查库存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检查情况记入检查报表。

劳防用品的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强化员工劳动防护,保障员工生

命健康安全,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劳动防护用管理制度,有关单位必须认真执行。

一、总则

1、本制度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公司为员工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

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装备。

2、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

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列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的防护用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并公

布),未列入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二、劳防用品的采购

1、公司财务部门按要求提取安全费用,满足采购劳动防护用品所用资金。

2、公司供应部门负责劳

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采购人员必须到有资质的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单位或经营单位购买劳动防护用品。

3、采购人员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各种证件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有安

全标志。

三、劳防用品的验收

1、劳动防护用品入库前必须经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劳动防

护用品验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验收,各种证件必须齐全,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有安全标志,外观合格,不得过期。否则,禁止入库。

3、验收人员验收合格后填写劳动防护用品验收合格单,仓库

管理人员接到劳动防护用品验收合格单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

1、劳动防护用品实行专门储存、专人保管。

2、保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劳动防护用品说明书,按说

明书要求进行储存和管理,防止劳动防护用品过期或变质。

3、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劳动防

护用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1、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

准以及有关规定,制定公司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并严格按标准发放。

2、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劳

动防护用品发放的审批,并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3、各单位设专人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领取和发放,并建立本单位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帐。

4、每月15日是公司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日,各单位按公司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填写《劳动保护用品人员发放统计表》,到公司人力资部办理领取手续。

5、公司安全部门做好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的监督,定期检查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情况。

六、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1、公司及各单位必须加强对员工正确配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教育培训,并监督检查员工正确配戴和使用。

2、公司把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用途、正确配戴和使用等做为对新员工及每年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进行培训、学习和考核。

3、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要求正确配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4、公司定期、不定期对员工正确配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按规定配戴劳动防护用品的员工,除进行教育外,按“三违”论处,进行罚款。

5、凡属个人保管不当,丢失和损坏劳动防护用品者,一律折价赔偿。

七、劳动防护用品的更换、报废

1、劳动防护用品由于正常使用造成的损坏,由单位出具证明,到人力资源部办理更换手续。

2、对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更换或领取,必须以旧换新,对于过期、损坏等报废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集中存放,定期消毁,严防流失。

篇3: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

关键词:水泥企业,能源计量,节约资源,标准解析

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迅速,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水泥产量仍然排名世界第一,产量约为16.5亿吨,印证了“世界水泥看中国”这一说法,也证明了我国水泥工业在世界的重要地位。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一趋势还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水泥产量有可能逼近世界的2/3。

水泥是广西建材工业的最主要产品,水泥工业销售收入约占建材工业销售收入的70%。随着水泥生产区域的不断扩大和延伸,水泥生产厂家不断增多,各种能源、资源消耗量也在逐年增长,而作为耗能大户的水泥企业,节能降耗迫在眉睫。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求,“十一五”末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0%。为达到该目标要求,国家即将颁布实施《能源节约法》。为配合该法的实施,广西桂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和广西鱼峰水泥厂于2009年9月完成了DB45/T 611—2009《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广西地方标准,现分4个方面将该标准解析如下。

1 标准制定的意义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出台的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的配备和管理提出了要求。目前,国家(或行业)尚无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的标准,且各行各业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制定更细化、更具体的针对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的标准。这是加强能源科学管理,提高能源合理利用水平的重要工作,也是深入贯彻国家《节能法》等能源法律法规的有力措施。制定广西地方标准《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能够为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提供保障,其社会效益十分深远。

2 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和目的

标准制定主要依据广西大多数水泥生产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及相关的国家能源管理的政策,同时参考目前国内先进的水泥生产企业技术水平。据此,确定适合广西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通过制定DB45/T 611—2009《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用以指导水泥企业合理、完善地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账,使水泥企业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管理、节能监测、成本核算等方面有章可循。

3 标准的主要内容

3.1 标准的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水泥生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各类水泥生产企业。

3.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

该标准规定了现有水泥企业和新建水泥生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3.2.1 电力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见表1)

3.2.2 水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见表2)

3.2.3 煤炭(焦炭)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见表3)

3.2.4 重油(渣油)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见表4)

3.2.5 其他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见表5)

3.3 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要求水泥生产企业应按GB/T 19022的要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能源计量管理从能源计量制度、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4个方面提出要求,目的是为了保证水泥生产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科学性,避免随意性和人为性。

科学化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的重要意义:科学管理的需要、节能工作的需要、工艺更新的需要、技术改造的需要。

4 标准要点解析

4.1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该标准4.3.1条规定:应根据能源计量管理的目的与用途配备相应准确度等级的能源计量器具,并满足能源分类计量和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

水泥生产企业能源的分配与使用,应实行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运分配、生产过程、运输、采暖、照明、生活、排放、自用与外销分别计量。所消耗的各种能源不得重计和漏计。

4.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Rp——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Ns——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N1—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数量,根据表1至表5计算。

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Rp)是指企业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件)数(Ns)与企业能源计量率为百分之百时需要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N1)之比所占的百分数。

4.3 主要技术指标制定说明

该标准依据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水泥生产企业的特点制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是对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细化和补充。对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参照GB/T 19022—2003 (ISO 10012:2003,IDT)《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编制。具体见表6。E

参考文献

[1]张万路,王顺安,何相助.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S].北京: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2006.

[2]陈渭,田武,王顺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SO 10012—2003)[S].北京: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2003.

篇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织金县珠藏镇宏发煤矿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劳动保护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管理,切实做到按规定及时合理发放与使用,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我矿安全生产建设的发展。根据《贵州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标准》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对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规定做如下规定:

一、发放范围

凡与本矿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的职工,均属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

二、发放原则

(一)认真执行国家上级有关规定和标准,按时、按期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不得无故拖延,影响职工使用的原则;

(二)严把劳动保护的进货关,凡发现无安全标志的、无产品合格证的、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职工不能正确佩戴的和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不予发放的原则;

(三)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执行《贵州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发放标准的原则;

(四)严格按照发放标准规定的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放防护用品,不得用其他用品替代的原则;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与职工的实际出勤、从事的劳动条件挂钩的原则;

三、发放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严格按照《贵州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执行。对全矿职工劳动保护用品进行配备和发放登记,并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登记卡制度,实行一人一卡,凭卡领取。具体发放管理标准为:

(一)采煤岗位的职工月实际出勤20天,满200天者(10个月)发工作服一套,胶靴一双,其它小护品月实际出勤不足10天者不予发放(毛巾、手套、肥皂);掘进岗位的职工月实际出勤20天,满200天者(10个月)发放工作服一套;月实际出勤20天,满160天者(18个月)发胶靴一双;其它小护品月实际出勤不足10天者,不予发放(毛巾、手套、肥皂);井下辅助职工月实际出勤20天,满240天者(12个月)发放一套工作服、胶靴一双,其它小护品月实际出勤不足15天,不予发放(毛巾、手套、肥皂);对其他岗位人员一律按照配备的标准、出勤情况及时配备发放。

(二)对于职工长期借用、休伤病假、修养或脱离生产岗位三个月者,应视不同情况,停发防护用品或顺延使用时间;对150天以上的病假、事假本不享受劳动防护用品;依上考勤为准,全年欠勤30天的停发一年劳动防护用品

四、发放规定

(一)工资科负责全矿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与审核工作,要严格执行发放范围、发放标准,不得任意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标准,并且要建立健全防护用品的账册,及时记录职工所任工种,护品发放名称、数量、时间周期等情况。

(二)对于本矿职工调出人员,属本矿以内的调动,要办理劳动护品转移手续;属本矿以外的调动,原领用的劳动护品不再回收,一律按采购价和使用年限折价处理给本人。

(三)对本单位调换职工的岗位,改变工种的要及时通知工资科。

(四)如遇特殊情况及临时工作的需要,须经分管矿级或工资科科长签字方可发放;特殊型号工作服由单位提供规格、数量、型号、样式的计划,经矿长同意签字后报工资科备案,供应科负责采购或定做。

五、管理责任

为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矿成立劳动保护用品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陈治通;副组长:姜存丰;小组成员:财务科、工会、供应科、安全科、企管科、机电部等单位负责人,陈治通兼任办公室主任,姜存丰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有关部门的管理和落实情况,各部门具体职责是:

(一)财务科负责全矿劳动防护用品审批核准,审批不得任意扩大范围及提高标准。

(二)供应科负责采购劳动防护用品和回收工作,购买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按照文件中规定的条件采购,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以及不合格或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采购的防护用品供应科必须证件齐全,妥善保管。

(三)工会、财务科、安全科要监督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佩戴、使用等情况,并做到不定期的检查。

(四)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本文件精神,确保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发放等情况,切实做好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篇5: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规范安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流程,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发放条例:

凡属本公司职工都享有领用安全防护用品的权利。

安全防护用品按以下规定发放:

布手套(线手套):送货、安装、打磨、贴皮职工,每月2付,由组长或主任到仓库领取,其他职工每月1付。胶手套:底漆、修色、面漆、刷油漆、擦色职工以旧(烂)换新,其他职工不得领用。

防尘口罩:下料、木工、打磨等岗位职工,每月3个口罩,由组长或车间主任到仓库领取。

防毒口罩(活性炭):底漆、修色、面漆岗位职工活性炭。平光眼镜:下料、木工、每6个月以旧换新,其他人员不得领用。

四、使用条例:

安全防护用品领用后,各职工都必须使用。

机械设备主操作手在操作如下设备时不得戴手套操作。如:平刨、四面刨、立铣机、推台锯。

超过领用数量时,须经上级主管同意后方可领用。

五、惩罚条例:

库管员应按规定:库房员工应按规定数量发放安全防护用品,且必须以旧(烂)换新,并做好发放记录,否则将对库房员工除20元/次罚款。安全防护用品须按规定要求使用,不得随意挪用做他用,否则取消其领用安全防护用品的权利并罚款10~50。

篇6: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

一、防护用品配备发放

1、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物质条件。各涉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形式或用其它物品替代。

2、劳动用品的发放标准由人力资源部根据本单位的所有工种和类别负责制定,经总经理审批后由相关部门采购并按规定发放,制定发放标准细表,任何个人与部门不得随意更改发放标准、数量等。

3、全体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保持清洁、整齐,树立单位良好形象。各部门主管领导必须随时检查所在岗位人员劳保用品的穿戴和使用情况,对不正当使用行为,经教育不改正者,予以处罚。

4、对于因工作特殊或抢险、救灾后,劳保用品损坏、丢失或失去其应有功能的,本人可以提出申请,主管领导签证,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提前报废、补发或更换。

5、采购人员必须购买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保管人员在发放前要进行验收,合格后分类存放,防止变质和失效,并建账登记。

6、库房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领用手续、规定和标准发放;凡规定以旧换新的物品,一定要交旧换新;凡因保管不善而丢失的物品,按原价及应使用的年限折旧赔偿。

7、在使用期限内离岗时,每位员工领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按本单位规定到主管部门办理销账手续,并按一定比例折价。

8、根据不同工种、不同条件,发放不同品种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保证安全生产、防止职业伤害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所配备的劳动用品必须齐全、有效、保质保量,符合国家标准。

9、劳动防护用品的综合管理,必须接受上级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10、企业要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进行监督,教育职工合理、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1、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制度,并建立发放领用台帐。

12、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发现失去安全效能的要立与工人相同的劳动防即报废,停止使用。

13、常年在现场领导生产或直接与工人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劳动的生产管理、技术、设备人员,发给护用品。

14、凡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进入工作现场的,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权进行处罚。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规定

1、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发标准由生产技术部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结合本煤矿的实际情况,本着加强防护、节约实用的原则,按照员工岗位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性质的不同编制,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2、劳保用品的采购、库存和发放由材料部组织实施。采购的用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数量根据各单位的需用计划、结合资金情况和适当库存严格控制。库存用品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变质。

3、劳保用品分长期使用和日常消耗两大类,日常消耗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毛巾、手套等)每月5日领取、直接发给个人;长期使用的由个人保管,集体使用的上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和保管,对长期使用的劳保用品要建立登记卡,由领用人或负责人签字确认。登记卡保存在劳保用品库,由保管员管理。

4、员工在煤矿内部工作调动,卡物随岗位转移,待用品到期时按所在岗位新标准发放;员工调出煤矿(或离职),劳保用品按领用时间折旧,从结算工资扣除,不再交回,同时注销登记卡。

5、婚、事假或其它原因,停止工作一个月以上的(含一个月),停发季度性用品。

三、几种劳保用品发放的特别规定

1、安全帽

(1)根据所在岗位的特点,发给本人,但离开岗位,必须交回单位,否则按价扣款。

(2)安全帽在使用期限内经耐压冲击试验,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

(3)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配发柳条帽,其它人员配发塑料帽。

(4)非因工私自损坏者、按折旧年限照价赔偿,故意损坏的,按原价两倍处罚。

2、雨衣、雨靴属季节时间性备用品,根据实际需要发给单位、集中保管。

(1)雨衣使用期为五年,雨靴三年,在此期间如使用人岗位变动,但雨衣雨鞋不得带走,留给所在单位。

(2)非因工私自损坏者,按折旧年限照价赔偿,故意损坏的,按原价两倍处罚。

3、特殊用品,如电焊、耐酸、耐高温手套等,按材料领取,并实行交旧领新制度,非因工损坏的照折旧价赔偿,发现与煤矿外进行交换的按原价三倍处罚。

四、其它规定

1、保安人员服装按有关规定配发,日常消耗品按煤矿机关人员标准发放。

2、化验室人员除了按煤矿机关人员标准发工作服以外,发给白大褂,只允许在从事化验作业时穿。

篇7: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

随着国家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出台,尤其是国家倡导科技兴国战略,重视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和成果转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日益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学校学科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和国内大学的现代转型,使得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健全科研机构的管理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科研机构在科研中的核心优势,在学校科研中的引领作用?如何使科研机构与现代大学相适应?如何理顺科研机构,包括独立的科研机构和非独立性、与教学单位平行甚至交叉的科研机构与学校、学院、教师之间的关系?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牵涉到国家政策、学校行政制度、硬件软件配备、未来发展计划等。其中首要条件是明晰现代社会背景下高校研究机构的功能,管理机制上的独特性,以及研究机构办公室对人员配备的要求。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综合型大学,其综合实力位于浙江省前列,全国综合高校百强。近几年学校对科研极为重视,经费投入逐年加大,科研实力蒸蒸日上,研究成果对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研究机构也日益增多和成熟。就目前来看,全校共有校级研究机构(研究绩的比例,以减少一次性结果考核带来的偶然性和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增强考核效果。

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加大题库建设力度,使考核更趋科学化;高度重视课程考核质量分析工作,加强学术管理,切实发挥考核质量分析工作对于改进考试方法,改进教学方法的作用,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效果。

四、建议和思考

考核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就考核模式本身进行改革,相关的系统原封不动,改革就必然失败,所以确立新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推进考核方法改革,完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的关键和保证。因此考核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多样化的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考核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归纳和总结,每次考核结束后院、研究所、研究中心)近80个,如规模相对庞大的研究院有3个:教科院、儿童研究院、非洲研究院;研究所有30个;研究中心有44个。部分研究院(所)师资水平、科研实力、设备条件居于全省、全国领先地位。在这些研究机构中,一部分是独立建制的,一部分是院所一体化。大部分研究机构都设立有独立的院所办公室,有专业的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主任和秘书)负责该研究机构的日常事物。

通过对众多研究机构办公室功能、管理机制与人员配备现状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比较分析,我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与归纳,并提出了新的观点。

一、现代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功能

(一)服务、管理功能。

服务是高校研究机构的基本功能,也是高校行政办公室的基本职能,与行政办公室不同的是,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要以机构中的领导、科研人员为主要对象,将研究机构作为服务平台,通过自身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力求科研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全身心地致力于科学研究。为减少不必要的事物干扰,确保科研人员专心研究,办公室理应担当起将科研器具、材料采购,社会成果转化,经费支出汇总,日常报销等工作,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办公室又要加强与学校行政部门、院系之间和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服务工作。

所谓管理功能,也就是说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及归属于本所或本中心领导管理,也归属于学校领导管理,同时要行使自我管理权限,管理研究机构的日常事务、各个分研究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室要具有理顺上下各级机构的管理权限和关系的能力。

总体来看,研究机构的办公室与学校、学院各级行政办公室虽然都是以服务为核心,但在具体职能、业务上还是有着显著区别,研究机构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是以服务院所之内的科研工作者(一般是教师)为核心,是联系科研机构与学校行政部门、同级科研单位、学院各个机构、国内外科研机构或学术专家及本院师生的纽带和桥梁,也是科研机构能够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

分析考核情况,得出本学期本课程教学及考核的经验、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改进教学的意见、措施,逐步地把考核制度修订和完善起来,稳步推进课程考核改革。

参考文献:

[1]刘玉富.关于改革高职教育考核方法的思考[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3,(3).

[2]孙强,孙洁心,牛红云.高职教育“合格评定”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3]张茜.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博览,2010,(7).

题,项目编号[2010]-JKGHAZ-0084。

(二)政务处理功能。

高校研究机构虽然同属于高校办公室系列,具备一般办公室的日常政务处理功能,但由于其主要目的是以科研为核心的,因此,研究机构的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就淡化了行政性,多了专业性和繁杂性。如独立建制研究机构的日常政务包括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科研人员往来接待,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各类基金的申报、通知、整理,科研经费的管理、分配,等等。作为相对独立的机构,以所长或中心主任为中心的办公室集财权、人权、行政权力为一体,而且当前各种费用、票证名目繁多,为不让科研人员过分操心,专心搞科研,办公室人员必须一肩挑。实行院所一体化或一套班子两个名称的研究机构的日常政务还包括排课、教学资源安排、处理上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事务等。

(三)组织与协调功能。

研究机构办公室主要任务是针对科研方面进行组织与协调。为确保科研任务的完成,在人员梯队组织配备上协助所长做好工作。“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课题负责人明确后,调兵遣将,在人力上给予保证,包括校外引进、校内、所内调动,与校内外的横向、纵向联系,等等。当前尤其要着重进行科研人员的劳动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发挥课题组成员的整体效能。

当今学科分工日益精细,同一课题需要多方协作方能攻坚成功。在协同作战中,不免出现同总体目标相矛盾摩擦情况,这样协调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必须使局部目标服从总体目标。这种协调包括: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经济关系等。因此,组织与协调能力直接决定着研究机构的和谐运行与发展。

(四)规划与反馈功能。

科研机构的规划功能包括课题组或研究机构的年度发展规划、近期和长远规划,组织申报课题、已立项课题的年度检查、年度经费分配预算、围绕科研开发而进行的人才引进规划、科研成员国内外进修访学计划、科研团队或研究机构与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年度会议或承办重要学术会议的筹划等。

作为科研管理的办事机构,在为领导决策服务过程中,要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当领导决策实施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办公室要立即调查研究,并及时向决策者反映,协助领导及时疏导沟通渠道,沟通内外,保证整个机构的团结、和谐,充分地发挥团队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现存问题

(一)人事制度与观念局限导致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由于研究机构非行政单位,也非教学单位,以致学校在观念上普遍重视点在于设立研究机构,做好科研,出成绩见效益,但对于研究机构的日常运转、管理机制缺乏明确的规定,管理随意、宽松,甚至根本不把研究机构当成一个实体单位配备相应的办公室,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情况下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人员要么是所长或中心主任一肩挑,要么是院所合一,研究机构没有专职人员,而是由教学单位的行政人员兼职。因此,面对繁杂的研究机构事务,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影响了研究机构的健康运行。

(二)研究机构性质导致研究所日常事务繁杂,工作量大,现有管理模式难以兼顾。

高校研究机构是以科研为核心的,通过成果转化联系学校与社会,并服务于学校与社会,同时又兼顾一部分教学任务或者通过成果转化服务于教学。因此,科研机构的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所设办公室的管理内容和人员素质要求也不同于一般的高校行政机构。办公室人员所面对的首先是服务好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尽可能为科研人员分担日常琐事的管理功能,以便科研人员更好地、全身心地投身科学研究。同时,办公室还要广泛与国内外其他科研机构联系,汇总各种信息,以便为本单位的领导、研究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科研信息、学术信息、交流信息;办公室管理人员要协调好学校行政部门、学院教学单位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做好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工作,等等。面对如此繁杂而广泛的事务,现有的人员配备与管理模式显然是捉襟见肘。

(三)管理人员缺乏基本能力,难以应付相对专业的管理事务。

由于研究机构的专业性,不同研究机构有着不同的学科特色,这就要求办公室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由于办公室人员严重短缺,管理事务繁杂,这就迫使办公室管理人员不断进行不同事务、不同专业的管理,繁琐事务很容易使办公室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厌倦或倦怠,而职业倦怠又会使管理人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处于不良状态,并在工作上呈现出一些消极行为,影响工作质量。具体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效率降低、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降,同时情绪上容易冲动,焦躁不安,无故迁怒他人,甚至对工作产生厌倦感,工作热情降低。久而久之,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服务意识淡薄。

三、现代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人员配备要求

如何配备合适的办公室人员?或者说研究机构的办公室管理者应具备何种基本条件?首先,要明确一点,即现代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的任务与职责是什么?高校研究机构的建制模式有独立建制型、院所(中心)合一型、基地挂靠型、校企合作型等,其所辖办公室与教学单位办公室、学校行政办公室有着明显区别。具体来说,研究机构办公室是高校研究机构在其内部所设立的一个综合办事机构,是集综合性、协调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多功能部门,在管理系统中处于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络内外的中心枢纽位置,承担着“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和作用是:服务、组织、协调、联络。以此为出发点,研究机构办公室人员应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

(一)服务意识。

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当好领导和科研人员的工作助手、信息助手、生活助手、服务助手,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分类工作,多研究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令、制度、上级文件等,在领导决策时,及时提供政策、法令方面的参谋咨询意见。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协助领导安排好一个时期的工作布局;协助领导安排、组织科研会议,学术论坛与交流,院所之间的交流等工作;协助做好研究机构相关人员的出行差旅、日常报销等服务工作。代替领导接待方方面面的领导、客人和办事人员,减轻领导的负担和压力。当然,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少一点私心,坚持廉正之心,敢于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对于不该办的事情,必须坚决回绝。

(二)政治素养、学科专业素养。

高校研究机构是以科研为核心的,日常管理事务都是围绕科研而进行,因此,办公室管理人员首先要具有政治素养和本学科的专业素养。所谓政治素养是要求管理人员从科学出发,准确把握大局,讲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能正确理解并准确把握党的政策、领导的意图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大是大非和突发性事件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才能发挥好沟通协调作用。只有具备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才有资格担当领导的助手,有目的地服务好科研人员日常需求,才能够合理、准确地处理日常的科研事物、对外的科研联系、对社会的科研成果服务与转化,等等。

(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高校研究机构办公室既是反映学校工作状况、科研进展和精神文明的窗口,又是与外界广泛接触的中枢。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仪表端庄、举止文雅,待客礼貌、不卑不亢,真诚、自信、热情、沉着、谦和、豁达。办公室人员如果不能熟练地运用人际沟通的技巧,就难以收到理想的工作效果。只有具备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才能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有效联通内外、上下,使领导之间、部门之间、领导与科研人员之间、师生之间在思想上、行动上协调一致,团结向上,把各项管理工作搞好。

(四)掌握现代传媒手段,树立正确理念,提升服务意识水平。

研究机构办公室人员除了具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公文的格式及其写作要求之外,还要熟练掌握现代传媒手段。当前整个社会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尤其

高校对口支援重心下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对口支援工作开展至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重心逐渐下移到学院层面。与此同时,出现了经费短缺、人员难派、计划执行不力、学科带头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成为制约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应制定政策,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配套的激励、监督、检查和协调机制,为对口支援提供发展空间,从而持续地为西部高校补充新鲜血液,逐渐缩小东西部高校间的差距,更好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对口支援重心下移问题对策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正式启动了高校对口支援工作。2005年4月,教育部为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实施了“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新疆所有高等院校(包括兵团高校)都纳入了对口支援计划。从2007年起至今,对口支援的重心下移到学院层面,这使得对口支援工作有了更大的进展,对口支援形式更加趋于灵活,内容更加贴近基层需要,支援与受援双方的接触越来越频繁,支援的层面也越来越广。应该说,这一举措标志着对口支援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提升受援高校办学水平、健全学科体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使对口支援更加富有成效。

一、对口支援下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费不足。

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到学院后,出现了经费紧张问题,阻碍了该工作的深入开展。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财务情况。目前,面对本科生规模逐步缩小、成人教育严重萎缩、科研竞争日趋激烈、办学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许多学院

是高校研究机构,本身走在科研的前列,并时刻与国际接轨,因此,管理人员应掌握现代传媒,熟悉办公自动化,并善于运用现代传媒加强与国内、国际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当然,研究机构办公室工作不能简单停留在完成领导交办的日常事务上,要善于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自觉培养超前服务的意识。管理人员首先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出合理的预判,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其次,具有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凡是自己能办的事情就尽量去办,尽力而为,而且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主动给自己加担子,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要高效、圆满地完成好,杜绝草率、轻率,注重工作实效;再次,学会从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领会研究机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助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真正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最后,摆脱传统行政工作观念的束缚,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五)良好的品质与学习意识。

研究机构办公室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人品、人格是科研团队长期共事的基础,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正确对待自己、同志、组织,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难事不推,好事不抢,荣誉不争;做到公道正派,诚恳待人,严于律己,宽

的财政情况不容乐观,每一项经费支出都要经过反复论证和讨论。因此,考虑到学院的长远发展大计和国内高校间的竞争力,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相关学院在资金使用方面比较谨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支援学校政治方面的正收益最大,学术方面只有很小的正收益或零收益甚至负收益,而经济方面则完全是负收益,不能弥补所付成本。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支援学校完全处于经济负收益即纯支出状况的行为是不理性的,也是不可长久的”。(1)受援学院本身就很困难,如果再承担相关的差旅费、招待费、对方交流人员的额外补助费、讲课费、考察费等经费支出,则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仅不能实现对口支援的目的,反而会加重受援学院的负担。据了解,受援高校有许多学院正为支出较多的对口支援经费而暗自叫苦,而有些教师也对此颇有微词。

(二)支援人员难派。

对口支援是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启动的,是在双方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之外进行的。支援方要从教学人员安排中抽调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这势必影响学院的工作安排和支援者的教学科研工作。此外,受援学院急需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在支援学院恰恰也是紧俏的,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会选择放弃支援,一旦政治任务压下来就只好退而求其次。由于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相隔遥远,受援学校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各地习俗、生活习惯、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都有较大差异,支援者在报名前会经过数度权衡和思想斗争。因此,如果没有很强的激励因素,则恐怕很难吸引优秀的支援者。

(三)计划执行不力。

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要求,各个学院都制订了相应的较为详细的对口支援计划,但是,由于学院事务繁杂,对口支援工作毕竟不是本职工作和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学院里的其

以待人。

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无论是辅助决策、调查研究、协调事务、督促检查、处理信息、组织会务,还是处理文书、管理印信、接待来宾,都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掌握岗位业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敏锐发现问题、合理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尤其当前信息瞬息万变,科研机构突飞猛进,办公室人员不与时俱进,很难发挥研究机构的引领作用。

摘要:高校研究机构是高校自主设立的科研机构,是高校教师从事科研的主要阵地,也是高校学科发展、教学体系完善、行政机构健全的重要组成。作者通过调查与实践,系统地论述了现代社会中,高校究机构办公室的功能、现存问题与人员配备相关问题。

关键词:现代高校,研究机构,管理机制,人员配备

参考文献

[1]张乐弟.高校办公室的管理研究与思考[J].现代商业,2009,(06).

[2]陈亮.高校办公室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03).

[3]阳方,韩栋.高校办公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增刊).

[4]陆士平.高校研究所办公室功能浅谈[J].化工高等教育,1989,(04).

篇8:办公面积和办公配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几年前,原国家计委颁发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查该标准,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和装修标准的说明相当细致。比如,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正职:每人办公室使用面积54平方米。直属机关正厅(局)级:每人使用面积 24平方米。副厅(局)级:每人使用面积18平方米。处级:每人使用面积12平方米。处级以下:每人使用面积6平方米。至于县级正职,每人使用面积20平方米。直属机关科级:每人使用面积9平方米。科级以下:每人使用面积6平方米。根据规定,机关办公用房的建筑装修,应遵循简朴庄重、经济适用原则。严禁进行高档装修,防止变相扩大规模,提高建设标准。

附件二

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办公设备配置标准(试行)

一、日常办公设备范围 本标准所指日常办公设备为满足基本行政办公需要的办公设备和家具,不含特殊需求的专业类设备。

二、具体配置标准

(一)办公设备

1.复印机:复印机(不含速印机):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3%的标准配置,每台(不含配件)最高限价35000元。

2.打印机: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20%的标准配置。激光和喷墨打印机A3幅面每台最高限价10000元,A4幅面每台最高限价2500元;针式打印机A3幅面每台最高限价2500元,A4幅面每台最高限价2000元。

3.传真机: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5%的标准配置,每台最高限价2500元。

4.一体机:单位如配备一体机,视同同时配备相应数量的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一体机A3幅面最高限价30000元,一体机A4幅面最高限价3500元。

5.照相机: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8%的标准配置,每台最高限价4000元。

6.摄像机: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1%的标准配置,每台最高限价10000元。

7.电视机: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15%的标准配置,每台最高限价4000元。

8.投影仪: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3%的标准配置,每台最高限价25000元。

9.计算机:台式计算机配置标准:原则上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配置,每台台式计算机最高限价6000元;便携式计算机配置标准:按照不超过编制内实有人员15%的标准配置,每台便

携式计算机最高限价11000元。

(二)办公辅助设备

1.办公家具:按在职干部相应级别配备,可在总额范围内合理配置。

局级干部配备标准:每人一套办公桌椅最高限价5000元;每人一组沙发(一大两小)及一张茶几,每组沙发最高限价4000元,茶几最高限价500元;每人四组文件柜,每组最高限价1000元;每人一组更衣柜,最高限价1000元;每人一张床(含床垫),最高限价1500元。

处级干部配备标准:每人一套办公桌椅最高限价3000元;每人两个单人沙发及一张茶几,每个沙发最高限价1000元,茶几最高限价500元;每人两组文件柜,每组最高限价1000元;每人一组更衣柜,最高限价1000元;特殊情况需要配床的,按每张床(含床垫)配置,最高限价1000元。

科级及以下干部配备标准:每人一套办公桌椅最高限价2000元;每人一组文件柜,最高限价1000元;每人一组更衣柜,最高限价1000元。

2.会议室桌椅:按会议室面积配备相应大小的会议桌,最高限价按桌面周长每延长米1500元;超过80平方米会议室配备会议条桌,每延长米最高限价700元。会议室椅子每把最高限价500元。

3.会议室多媒体显示系统:确实需要配置多媒体显示系统的会议

室,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配置。

4.空调:每房间按相应面积配置相应匹数空调,分体壁挂式空调最高限价3500元,分体柜式空调最高限价8000元。

(三)党政机关公务用车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置标准按照《关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编制、车辆使用标准管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京财采购〔2009〕847号)执行。

三、按照编制内实有人员在职人数计算达不到配置1台标准的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1台相应的设备。

篇9: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单位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三.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

四.使用单位应教育本单位劳动者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五.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六.使用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验收。

七.安全部门每年在职工进场前编报劳保用品资金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后列入年综合计划,由安全部门按计划审批实施,专款专用。

八.职工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妥善爱护,负责保管不得任意转让、•出售,厂里对防护用品使用比较好的职工应予表扬,对无故丢失,损坏的应给予教育及折价赔偿。

XXXXXXXXXXXXX公司

XXXXX项目部

篇10:办公设备配备管理办法

1、办公设备、家具配置内容为电脑、办公桌椅、文件(书)柜等。

2、办公设备、家具的标准配置由所需单位提出申请,总务科统一汇总,报主管领导审批,由总务科统一采购。

3、医院办公设备、家具的购置按经费预算计划执行。办公设备类购置经费由医院统一管理;家具类购置由总务科管理。

4、不在配置标准范围内的其他办公设备、家具,由各单位于年终前报送下个购置计划。由总务科分别汇总后编制预算经费,经医院主管领导批准下达后安排落实购置计划。

5、因为人员岗位调整,所在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按规定办理设备移交。确实需要带离设备的,需经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并审批。

6、已报废的办公设备、家具,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按新增人员标准分级配置。

篇11: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22监测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sintering wall&roof material enterprises energy-using unit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中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和具有独立结算能力的单位。

3.2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sintering wall&roof material enterprises secondary energy-using unit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直属的二级能源核算单位。

3.3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主要用能设备sintering wall&roof material enterprises the main energy-using equipment

在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大于或者等于限定值, 需单独进行能耗考核的用能设备。

3.4 测量管理体系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 能源计量种类

本标准所称能源, 指原煤或含发热量的原料、天然气、煤气、热力、成品油和其他直接或者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注:含发热量的原料是指煤矸石、粉煤灰、淤泥等。

4.2 能源计量范围

能源计量范围包括:

a.输入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和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和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和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设备使用 (消耗) 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和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3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4.3.1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满足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类计量的需要。

4.3.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满足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实现分级分项统计和核算的要求。

4.3.3

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被测介质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4.4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4.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

RP=N1NS×100%

式中RP—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

NS—能源计量器具实际安装配备数量;

N1—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

4.4.2

进出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进出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和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设备使用 (消耗) 能源, 应安装能源计量器具。

4.4.3

用能量 (产能量或者输运能量) 大于或等于表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 应按表3的要求配备安装能源计量器具。

注: (1) 表中a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年”的符号; (2) 表中m3指在标准状态下; (3) 2931GJ相当于100 t标准煤。其他能源应按等价热值折算, 表2类推。

4.4.4 单台设备能源消耗大于或者等于表2中一种或者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为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主要用能设备。

注: (1) 对于可以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装置、设备, 如果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 其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2) 对于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锅炉房、泵房等, 如果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 其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主要用能设备应按表3的要求配备安装能源计量器具。

4.4.5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和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表3的要求。

注: (1) 进出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蒸汽 (热水) 可采用非直接计量载能工质流量的其他计量结算方式; (2)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 (热水) 可以不配备管理器具。

4.4.6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和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主要用能设备安装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

4.4.7

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 其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应能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4.4.8

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 (如温度、温度表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 要求。

5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5.1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5.1.1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应按GB/T 19022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5.1.2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应建立、保持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来规范能源计量人员行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和汇总。

注: (1) 计量器具计量性能列的指标, 均为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2) 当计量器具由传感器 (变送器) 、二次仪表组成的测量装置或系统时, 表中给出的计量性能是装置或系统的计量性能。装置或系统未明确给出其计量性能时, 可能传感器与二次仪表的计量性能按误差合成方法合成; (3) 表示非自动称准确度等级。

5.2 能源计量人员

5.2.1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烧结墙体屋面材料行业次级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烧结墙体屋面材料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 (校准) 、维修、更新、报废等管理工作。

5.2.2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能源计量操作人员和能源计量器具维修人员, 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 持证上岗。

5.2.3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维修人员, 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5.3 能源计量器具

5.3.1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应备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次级用能单位应备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计量性能、检定 (校准) 周期、检定 (校准) 单位、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状态 (合格、准用、停用等) 。

5.3.2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 内容包括:

a.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b.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c.计量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鉴定 (测试、校准) 证书;d.计量器具维修记录;e.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

5.3.3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应备有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图, 其中作为用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 要明确规定其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

5.3.4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 凡属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 应制定计量器具自校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

5.3.5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应实行定期检验 (校准) 。

凡经鉴定 (校准) 不符合要求的或超过检定 (校准) 周期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其检定周期、检定方法应遵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

5.3.6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标签, 以备检查和管理。

5.4 能源计量数据

5.4.1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检测记录。

5.4.2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采用规范的表格格式, 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转换方法和关系。

5.4.3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企业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系统, 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

5.4.4

篇12:办公用品采购和配备管理制度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工种序列

5护品种类及品名 6基本要求 7部门管理职责 8护品供应商管理 9护品配备

10护品配备管理 11护品使用

12护品报废管理 表1典型工种序列

表2典型工种与相近工种对照表 表3护品品名 表4区域划分

表5东北地区员工个人防护服配备规定 表6东北地区员工个人工作鞋配备规定

表7东北地区员工个人工帽及其他护品配备规定 表8中原华东地区员工个人防护服配备规定 表9中原华东地区员工个人工作鞋配备规定

表10中原华东地区员工个人工帽及其他护品配备规定 表11西北地区员工个人防护服配备规定 表12西北地区员工个人工作鞋配备规定

表13西北地区员工个人工帽及其他护品配备规定 表14江南地区员工个人防护服配备规定 表15江南地区员工个人工作鞋配备规定

表16江南地区员工个人工帽及其他护品配备规定 表17海洋(滩海)石油员工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规定

Q/SY 178—2009

前 言

本标准代替Q/SY 178—2007《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规定》。本标准与Q/SY178—2007相比,主要变化为: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要求;

——增加了物探工种序列及员工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要求; ——增加了油田建设工种序列及员工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二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安全环保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守彬、刘亚峰、岑稳、张焱、魏巍、张晓何、唐金贵。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版本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Q/SY 178—2006,Q/SY 178—2007。

Q/SY 178—2009

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规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术语和定义、工种序列、种类及品名、基本要求、部门管理职责、供应商管理、发放管理、护品配备和报废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国内工作的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及配备;在境外工作的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和配备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9001:2008,IDT)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视觉形象手册 应用设计系统 5(服装)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劳动防护用品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由生产经营单位为员工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简称护品。3.2 典型工种 representative type of work

护品配备有代表性的主要工种。3.3 相近工种 analogous type 0f work

与相应类别典型工种作业环境相近、护品配备相同的工种。工种序列

4.1 员工个人护品的典型工种共103个,见表1。4.2 典型工种对应的其他相近工种共468个,见表2。护品种类及品名

根据国家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两类。

Q/SY 178—2009 5.1.1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a)头部防护类:包括各种材料制作的安全帽等。

b)呼吸护具类:包括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盒)、简易式防尘口罩(不包括纱布口罩)、复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微粒口罩、长管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

c)眼(面)部护具类:包括电焊面罩、焊接眼面防护具、炉窑护目镜、防冲击眼护具等。

d)听觉器官防护类:包括各种材料制作的降噪声护具等。

e)防护服装类:包括防静电工作服、防酸碱工作服(除丝、毛面料外,材料应经过特殊处理)、涉水作业服、防水作业服、阻燃防护服等。

f)手足防护类:包括绝缘、耐油、耐酸手套,绝缘、耐油、耐酸鞋,用各种材料制作的低压绝缘鞋、耐油鞋、防静电鞋、导电鞋、保护足趾安全鞋(靴)和各种劳动防护专用护肤品等。

g)防坠落类:包括安全带(含差速式自动控制器与缓冲器)、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等。

h)经劳动部门确定的其他特殊护品。

5.1.2 一般防护用品

除5.1.l 规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外的其他护品。

5.2 护品品名

根据防静电、防辐射、防油、防砸、防滑、防沙、防寒、防晒、防刺等健康安全要求,结合石油石化企业生产特点,选用了95种护品,护品品名见表3。基本要求

6.1 企业应依据本标准根据本企业安全生产和防止职业危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环境和条件,或同工种、不同劳动环境和条件,为员工配发具有不同防护功能的护品。

6.2 企业应组织对员工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和使用进行培训。

6.3 企业不应缩小配发范围和降低配发标准,不应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护品。

6.4 配发的护品质量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防护服款式,应以符合安全要求为主,区别不同专业、工种,兼顾穿戴方便,合体美观,色泽明显,不影响员工上岗操作。

6.5 企业员工个人护品,应由企业或企业所属二级单位物资供应部门按批准计划统一订购,分级发放。供应商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验证审定。

6.6 采购的特种劳动护品,应具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特种劳动护品安全标志”。

6.7 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

6.8 护品标识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视觉形象手册应用设计系统5(服装)》的有关规定执行。部门管理职责

7.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品牌管理委员会

负责监督“中国石油”标识的规范使用。

7.2 安全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为:

a)负责贯彻国家有关护品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本企业的护品管理制度和发放标准。

b)审核本企业年度护品需求计划。

c)审定本企业年度护品品种、质料、款式、颜色及发放范围。

Q/SY 178—2009

d)组织质量、财务、监察等部门对本企业护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处置和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测。

e)负责审查进入本企业的护品供应商的资质。

7.3物资供应部门

主要职责为:

a)执行国家、企业关于护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及规章制度: b)组织编制年度护品需求计划,报送同级安全管理部门审核。

c)根据国家及单位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标准和有关要求负责组织护品的采购、验收、入库、储存保管和发放工作。

d)负责建立员工个人护品档案及台账,保存相关资料。

7.4质量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为组织对护品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7.5 工会

主要职责为组织对护品的质量、配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7.6 财务部门

主要职责为:

a)负责本企业年度护品计划费用的审核,保证资金的支出。b)按护品年度计划检查本年度护品费用管理及支出情况。护品供应商管理 8.1供应商选择

供应商(生产护品的企业)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的条件: a)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b)有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场所和技术人员。c)有保证产品安全防护性能的生产设备。

d)有满足产品安全防护性能要求的检验与测试手段。e)建立并实施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f)产品符合标准和相关技术文件。

g)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应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特种劳动护品安全标志”。

h)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8.2 供应商审核

8.2.1实行供应商资质评审制度。

8.2.2 供应商的审核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在第四季度发布审核报告,做出评审结论,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供应商资质。b)持续供货能力。c)服务质量。

d)产品生产过程质量保证能力。e)产品质量。

8.2.3 经审核不合格的供应商应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应取消供应商资格。8.2.4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合格供应商建立管理档案。

Q/SY 178—2009 9 护品配备

9.1 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按区域及工种配备。区域划分见表4,配备规定见表5~表17。9.2 本标准对代号为B1~B4的劳动防护用品规定了最低配备标准,企业安全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增加,对代号为B5的劳动防护用品没有规定最低配备数量,企业安全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标准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定,见表3。

9.3 凡配备国家统一制式服装和其他有关部门统一着装的,不再配备防护服装。9.4 第一次配发护品时,工服、工鞋同时配备两套。

9.5 5配备防护眼镜工种的员工,凡忠有近视等眼疾病者,经医院证明,由企业所属二级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配购。

9.6 企业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其他零星护品增配。

9.7 本标准未涵盖的工种,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标准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备标准。护品配备管理

10.1 企业应为上岗员工配备护品。

10.2 物资供应部门应建立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发表(卡)。

10.3 员工在企业内部调动时,对工种变化的员工,依据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表(卡)按现岗位标准配备。

10.4 离岗六个月的员工,停止配备护品。

10.5 因公造成报废的防护用品,如井喷、抢险、救火、自然灾害、放射性物质污染等特殊原因,由安全管理部门审批,物质供应部门予以补发。非因公造成护品损失的,按护品使用年限,折价交款后补发。

10.6 企业应配备足够的集体应急防护用品(如安全网、救生衣、正压呼吸器等),以满足员工防护所需。

10.7 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正常工作时一般不容易损耗的护品,应按护品使用标准(规定)强制检验或报废。

10.8 企业应做好护品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10.9 特殊作业需用的护品,由需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地区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方可采购配备。10.10 特殊护品必须到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定点生产和经营单位采购。

10.11 地区公司所属厂矿远离地区公司不便统一购的,可由单位向地区公司安全部门申报护品计划,批准后按规定采购、发放,基层单位不准自行采购护品。护品使用

11.1 员工按规定领取护品,上岗工作时必须按规定正确穿(佩)戴护品,不准穿(佩)戴达到报废期限、破损或变形,影响护品防护功能的护品。

11.2临时工,外来务工人员,参观、学习、实习人员等要按照规定穿(佩)戴护品。护品报废管理

12.1 下列情况之一的护品应报废:

a)破损或变形,影响护品防护功能时。b)达到报废期限时。

上一篇:世界粮食日主题教育新闻稿下一篇:第一课窦娥冤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