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的近现代史演讲稿

2024-04-09

周旭的近现代史演讲稿(精选4篇)

篇1:周旭的近现代史演讲稿

周旭的作业:

一、自我介绍: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掌声)非常高兴今天能在这里认识大家。我叫周旭,周是周恩来的周,旭是旭日东升的旭,周 旭请朋友们记住我(笑容)谢谢!我来自美丽的长江三峡---宜昌,住在西陵峡江畔。目前从事教育软件开发和销售行业,性格开朗、活泼,喜欢读书和交际,希望以后和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其实我觉得名字仅仅是一个人的符号,重要的是人的内涵和修养,但我觉得我们应该为我们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我想每一个在座的中国人都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而自豪吧,那就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掌声)最后祝福在座的每一个朋友,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美满幸福,谢谢!(掌声)

二、自我介绍: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非常高兴认识大家,我叫周旭,来自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目前在福州市从事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和销售工作。我是一个性格开朗、喜欢交际、比较健谈的人。性格开朗可以让我笑对每一天的生活,我觉得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凡事看开点,退一步,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喜欢交际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个朋友多条路,只有愿意多牵起友谊的手,才能筑起友谊的长城,使我们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比较健谈是源自于我的职业,我是做教育软件市场销售的,从2007年我进入这个行业,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帮助老师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软件来教学生,帮助学校老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让孩子喜爱学习。为了这个梦想,我每天都要去和学校校长、老师、家长、学生进行沟通。让各位教育工作者和老师接受我们的教学学习软件新产品。让家长和孩子也认可我们的产品。为了这个梦想,我必须要不断的提升口才能力,学习更多知识来武装自己。虽然到现在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但我相信在更多的有识之士的支持下,这个梦想最终将会变成现实,我将为此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掌声)

这么多年来,我的人生感悟是:销售口才是现代人士必备的核心竞争能力,只有内才没有口才已经不再适应今天高速发展的社会,为自己、为团队、为社会我们都应该不断提升口才,千万不能让我们的人生输在嘴巴上,大家说是不是?(掌声)

最后祝愿大家口才越来越好!事业越来越好!家庭越来越好!(掌声)

2011-4-8福州周旭

篇2:周旭的近现代史演讲稿

1《纲要》课采用演讲讨论教学模式的原因

《纲要》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其“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1]。通过学习该课程, 能更好地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历史观。

对于《纲要》课的讲授, 一方面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已通过历史课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有了大致了解, 为《纲要》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再学习《纲要》的必要, 因为历史课不是专业课, 学了没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创新教学模式,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将大学历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中学历史课的知识讲授区分开来, 让学生感受到层次的不同。演讲讨论教学模式的采用, 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 调动其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思辨能力和爱国情感,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达到教育目的。

2《纲要》课采用演讲讨论教学模式的探索

演讲讨论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出问题, 并围绕该问题进行自学和小组讨论, 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阐述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同学可就其发言提出质询, 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笔者认为, 此教学模式在《纲要》课讲授过程的应用可归纳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教师引导, 提出问题。

近年来,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被边缘化, 而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模式成了课堂的主导。演讲讨论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授课理念, 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讲述历史事件、播放相关视频、情景再现等方式, 引导学生提出“比较感兴趣、疑惑比较多又最想了解的历史问题”[2], 并构建为新的教学内容。如果问题的设计合理、得当,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步:学生自学, 小组讨论。

演讲讨论教学模式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问题提出后, 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以8至10人一组为宜) , 适当地给学生安排好自学时间, 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 主动探究历史的真相, 确立自己的观点, 促进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言, 并形成小组观点,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三步:演讲辩论, 教师讲评。

经过讨论, 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就小组的观点进行演讲, 其他同学可就其观点对该小组提出问题和质询, 小组成员必须回答;如果双方观点完全对立, 则展开辩论, 让学生深入了解史实, 充分探讨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在学生演讲辩论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普遍联系性、多因性的探究和认识”[3], 变教师单向讲解为学生多向参与,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他们的演讲能力。

当学生阐述完各自的观点, 教师必须做出讲评, 补充或拓展相关知识, 对争论比较大的问题, 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概念, 及时化解学生的困惑。

3《纲要》课采用演讲讨论教学模式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指在确定时间、地点、场合下所进行的教者向学者传授知识、经验、方法、能力并指导其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要评价演讲讨论教学模式在《纲要》课的实施效果, 也从学生、教师、课堂三方面进行。

3.1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大学除了让学生涉猎知识、掌握技能外,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演讲讨论教学模式在《纲要》课中的应用, 倡导学生利用现有的多样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 突出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 知道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基本历程, 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思想。

3.2 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实现教学相长

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演讲讨论教学模式,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 熟悉教学内容, 还要掌握各章节之间的内涵和外延, 搞清楚各个环节的关系,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同时需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到的看法, 因此教师必须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内化, 加强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

3.3 活跃课堂气氛, 确保教学效果

《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也是公共课, 且学生对其教学内容已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还是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会使原本就不重视该课程的学生更没有学习的欲望。演讲讨论教学模式恰恰能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 营造共同探究、学习的氛围, 使学生极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中,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演讲讨论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师生共同探究、分析、讨论, 进而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纲要》课的教学中, 更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贴近学生实际。而在运用的过程中, 任课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和调整, 使其更趋完善。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演讲讨论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纲要”课的实效性,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演讲讨论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梁锡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难题浅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5) .

[2]柯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线”与“点”——关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效性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11) .

篇3:周旭辉:靠技术成功的浙商

2009年10月30日,成都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28)成功登陆创业板,其控股人周旭辉成为资本市场成就的又一亿万富豪。

周旭辉,42岁,浙江温州乐清人。1998年周旭辉毕业于中国浙江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同年,赴四川西南财经大学读工业经济专业。高级工程师、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1992年,他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评为“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优秀企业家”,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评为“软件产业发展新锐人物”。在加入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前,他曾经在成都电视联合集团公司从事科研工作,担任技术副厂长;也曾担任成都金丰无线电厂厂长。与我们印象中的温州商人不同,周旭辉科班出身,有深厚地技术背景,他的成功中,不仅有勤奋和汗水,更有智慧和知识。

从幕后到幕前

周旭辉并不是金亚科技的创始人,但他绝对是公司上市的引领人。1999年,周旭辉的弟弟周旭忠和另外两个温州商人黄寿荣、何哲平共同出资220万组建成都金亚高科技有限公司,主攻广播电视设备和器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彼时的周旭辉在公司仅仅作为技术顾问,协助公司解决技术问题。

最初三年由于产品不是很成熟,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当时周旭辉的老父亲层亲自从温州来到成都,劝说他们放弃这个不挣钱的企业,但是周旭辉认定他们的公司有前景,一定可以摆脱困境。2004年,弟弟周旭忠决定回浙江原籍发展,周旭辉接手了他所持有的所有股份(占总股权的75%),成为公司董事长,同年4月14日,公司股东会批准,将企业名称变更为金亚有限公司。

接手后,周旭辉对公司的重要贡献首先体现在资本的运作上,解决了金亚科技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将注册资本由3220万元先增加到4293.33万元,继而增加到4830万元,这些,都是他通过自己的人脉以及积极的宣传获得的,为了赢得投资,他曾经在一个月内召开四次推介会,像潜在VC介绍公司,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周旭辉对公司的第二大贡献就体现在技术的提升和引领上。2006年8月18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被正式批准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酝酿了五年才出台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被认为将带动一个规模超千亿的产业发展。周旭辉很早就看到了这里面蕴藏的巨大商机。有了资金后,他立即决定将产品研发重点转向利润最高的数字电视产品前端设备上面。2007年,由其率领研制的“金亚有线电视业务支持平台软件”被评为年度“优秀软件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著作权4项,软件产品登记7项,获得专利4项。正是这些专利技术使得公司在竞争中始终能站在最前沿。

百年企业 技术为先

周旭辉接手后,金亚科技的经营状况一年好过一年。据其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2006至2008年公司销售复合增长率约为2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93%。从毛利来看,公司2006至2008年、2009上半年平均综合毛利约为39.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软件产品平均毛利为94.3%,硬件产品平均毛利为16.0%。

在业务推广方面,周旭辉更是不遗余力,全国有上百家广电客户是金亚科技良好的合作伙伴,金亚科技的产品在全国二十余省市都可以看到。仅2008年就签订了43个广播电视局、网络公司客户,为广电行业搭起了25个数字平台和130万户终端,其中有十几家单位用的都是金亚自主研发的CA系统。

技术出身的周旭辉始终将技术研发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他倡导创新,提倡在公司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专研氛围,在他的带领下,金亚科技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拥有完整的数字电视软和硬件核心产品体系,同时是国内少数能为数字运营商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的数字电视核心软件CAS、SMS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是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CAS、SMS软件最高等级A级认证的公司之一,在同行中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有数据显示,金亚科技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占到营业收入的14.5%,超过70%的研发人员经验达到三年以上。

至今,周旭辉仍然亲自负责企业的研发中心。首次上市,金亚科技共募集资金4.1亿,周旭辉表示,募集到的资金将重点投向研发和市场两个领域。“数字化电视已经被世界各国视为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中,金亚科技将一如既往的以技术为先驱,夺得市场的制高点。”

篇4:周旭的近现代史演讲稿

“教育, 是最大的民生。”去年12月12日, 国务院参事室在钓鱼台国宾馆主办“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与会专家提出, 超前教育、超量教育、重复教育和重智力轻德育的片面教育已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致信中指出, 要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要改革人才培养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使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学校的教育方式、课堂的教学方式、家庭的教子方式;积极稳妥地把改革推向前进。袁贵仁强调:“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 让学生童年快乐、终身学习、一生幸福。”

“把幸福还给童年, 给成长更多可能。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 尊重教育规律, 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2011年9月6日, 重庆教育系统召开万人电视电话大会, 一场以“减负提质”为主题的“教育攻坚战”全面打响。市教委主任周旭亲自发布并解读《“减负”十项规定》, 要求重庆教育系统从“对学生和家长, 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高度, 从“减负”这个人民群众最直接关切和忧虑的教育民生问题入手, 通过对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治理, 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何谓“减负提质”?“减负提质”何为?春节前夕, 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就“减负提质”的意义和内涵接受了记者专访。

以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

记者:就当前的时代背景而言, 义务教育“减负”肩负着哪些内涵和使命?

周旭:一是更加关注学生天性。教育“以人为本”, 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过重负担”将学生“压弯了腰”, 怎能长成参天大树?其次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幸福, 童年是人生美好回忆的“源头”, 我们决不能为了学生所谓明天的幸福而牺牲学生当下的幸福, 只有将“过重负担”减下来, 学生才能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学生明天也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二是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 知识唾手可得, 能力更为重要, 那种依靠“过重负担”培养出来的“书橱”式、“解题”式人才, 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才。

三是更加关注学生情商。一个人成功, 智商固然重要, 非智力因素的情商也不可忽视, 并且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重要。“地球村”里, 世界已经是“平”的, 交往、合作与竞争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负担过重, 像鸵鸟一样, 整天将头埋进作业这个“沙堆”里, 少于实践, 疏于合作, 良好的情商和交往能力根本培养不起来, 今后将难以适应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

总之, 教育要回归本质, 学校要科学发展, 必须过好“减负”关, 写好“提质”篇, 实实在在端正学风、教风和校风, 开拓素质教育新空间、新渠道和新境界。

全面发展, 回归教育本质

记者:“减负提质”之后, 重庆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将发生怎样的改变?这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带来哪些益处?

周旭:我们期待着“减负提质”之后的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呈现“四减”、“四多”的良好局面。“四减”, 一是书包减轻了, 小学低年级学生放学后甚至连书包都不用背回家;二是作业减少了, 没有了机械重复的作业;三是考试次数减少了, 难度降低了, 学生不必为分数和名次而徒增烦恼;四是参加各类补习减少了, 不用“奔波”在各种课外辅导班之中了。“四多”, 一是孩子睡眠的时间多了, 每天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二是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多了, 就像野外觅食的小鸟, 可以自由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有益的事情;三是孩子特长发展的机会多了, 每一位孩子都可以选择科技、体育、艺术等项目, 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四是孩子动手实践的活动多了, 在各种创新性的作业、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说到底, “减负提质”就是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将学生过重的学习和心理压力减下来之后,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将会被重新点燃, 学习活力将被重新释放, 全面发展将会成为现实。

提升质量, 促进教育改革

记者:当中小学生们都在为“减轻课业负担”而欢呼时, 家长们却普遍更加关注“提升教育质量”的话题。“减负”和“提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才能确保在“减负”的同时实现“提质”?

周旭:“减负”并不是不要质量, 合理的学习“负担”不仅是正当的, 也是必须的。“减负”也不是不提倡刻苦学习, 相反, 我们要倡导勤奋学习, 要求每一位学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减负”只是把过重的负担减下来,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正如温总理所说, “减轻学生负担决不是对学生放松要求和撒手不管, 而是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 接触事物, 接触生活, 学习更多的知识, 做更多的事, 思考更多的问题, 培养独立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彻底去除“机械练习”、“无效学习”等“过重负担”,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着力强化认真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开展课外辅导活动、组织复习和考核、开展教学研究等“六认真”, 着力追求“高效课堂”、“实效作业”、“有效辅导”等, 通过“减负”获取“科学的质量”、“更高效率的质量”。

凝聚合力, 推动教育发展

记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统筹规划, 整体推进”。为形成纵深推进“减负提质”工作的合力, 您希望对社会各界发出怎样的呼吁?

周旭:我希望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中小学生“减负提质”, 把“减负提质”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单位多为“减负提质”提供“援手”, 多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比如, 博物馆、展览馆等免费向学生开放, 社会培训班坚持不搞应试补习, 专家学者深入学校指导“减负提质”等。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长支持与否是“减负”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减负”意味着把一部分本来应该由家长承担的家庭教育责任重新归还给家长。希望家长们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做时间的主人;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与孩子一起亲近自然, 体验自然的美与和谐;巧设情景, 磨炼孩子的生存意志和心理抗压能力;帮助孩子扩大交往范围, 对孩子进行与人交往的教育;言传身教, 对孩子进行爱与生命的教育;体验职业的精彩和艰辛, 帮助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涯;查漏补缺, 因材施教, 为孩子提供个别化帮助等, 共同创设让孩子幸福成长, 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用心、用情、用力、用智

“教育, 是一份肩负着学生前途与民族未来的事业。需要我们投入全部的爱心、真情、力量和智慧。”周旭主任这样诠释他对教育事业的理解, 睿智、务实、谦和、激情, 是这位重庆教育界新任“掌门人”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在进入“教委主任”的角色之前, 周旭履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去当个“好学生”。这位“学生”的课题, 就是要掌握重庆中小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的真实状况, 了解师生、家长的真实心声, 从而为制定重庆教育向纵深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最重要的依据。2011年9月6日, 重庆市召开减负提质万人电视电话会议;10月21日, 重庆市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12月1日, 教育部、全国妇联在重庆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重庆教育令人瞩目的一篇篇文章, 由此稳健有序地逐一破题。“减负提质”, 正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干事业, 要有激情。”周旭说:当好教委主任不容易, 我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但更有信心和力量。重庆教育纵深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格局已经明晰。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 有全市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全情投入, 我们有信心以“更关注学生天性、更关注学生能力、更关注学生情商”的素质教育模式回应社会对教育“减负提质”的期盼和要求。让“幸福成长”成为教育的关键词。

上一篇:学生推广普通话演讲稿下一篇:竞选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