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代史的心得体会

2024-04-25

对近代史的心得体会(共8篇)

篇1:对近代史的心得体会

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第一次鸦片战争1940年开始,于1942年以英国取胜为结束,并与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当时的清政府由于闭关锁国,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英国由于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英国工业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而英国商人去需要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而且英国为了摆脱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急需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于是图谋已久的鸦片战争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开端而展开。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开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国市场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鸦片战争中,英国以少胜多,究其根本,虽英有兵器上的优势,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却是一大弊害。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清政府未能解决鸦片之毒,后武器落后,未能完善军事装备,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战法古板,最终以战败告终,末签订条约,不思改进。

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使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民族英雄,但一个无能的政府只能悲壮了他的背景资料,衬托他的凛然正义,顺带拖一下后腿。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但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等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起点,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辛亥革命以前,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巨大压力之下,人们几乎没有民主的观念。但在早期改良思想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孙中山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并意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要推翻清王朝,实现民主共和。他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划时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的要求。其后发展而成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更是体现了民主的思想。

辛亥革命确实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它当之无愧是中国民主的先驱,对之后的革命行动有着深远的思想启迪作用。辛亥革命加速了封建思想的覆灭,推动了新文化的发展。虽然新文化运动对底层民众收效甚微,但其对民族意识的开发有推动作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而且辛亥革命是在万般困难的的情况下进行的,外有西方豺狼爪牙,内有清廷血腥镇压。记得当时看《十月围城》之时的震撼,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辛亥革命具有衔接时代的意义,背后是黑暗,身前便是黎明。

抗日战争:

从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8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8年的战争,无数的鲜血浇铸出今日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讨论主题:回到,和当时的学生聊天,然后遇见一个戴眼镜的小哥,悄悄告诉他我是未来人,小哥想了想说:“百年后中华可好?”

下面的评论: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陆沉,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士、君知否?

曾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幸得万计志士之血灌之,今复立于民族之林矣!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问得心酸了,但我相信如果告诉他们百年后的中华对得起此时眼前千千万万的牺牲,他们应该是欣慰的。

以上是节选的文章内容。对于此次的作业,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我觉得用此篇文章可以表达的我的感受。这段历史让人难以回首,这是屈辱的历史;却又深深感慨,这是振奋的历史。你脚下的土地就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脱落中国堕落,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他们是一群无所畏惧的人,他们是禁烟硬汉,是举起反抗之旗的战士,是守卫国家的英雄。今日之中华便要对得起历史的使命,前人用生命铺出的路来。

感谢这百多年来所有人的努力。

篇2:对近代史的心得体会

近代的历史虽早已远去,可仍然在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启示,带来了祖国由盛转衰唏嘘,带来了对腐朽王朝的痛恨,带来了对无数仁人志士的崇敬,带来了这百年沧桑间祖国的巨变。

这是一段悲剧却又精彩的历史,我们一直承受着屈辱,但先烈们却从未停下进取反抗的脚步,即使在签订《辛丑条约》时我们还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但奋斗不息的前辈们终于赢得了在密苏里号上战胜国的一席之地,毛主席的那句天安门上对新中国成立的庄严的宣告更是响彻云霄。近代史是屈辱的,却也是壮烈的。是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在绝境中奔向自立自强的英雄史。

读近代史时痛心是在所难免的:麻木的国民,支离破碎的山河,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惨案,还有那流失海外在也回不来的一件件国宝,那些埋骨他乡的可怜同胞们......再回到如今,回到我们这个独立自强的国家,真是有从地狱到天堂的升华感,感叹自己的幸运,同时更加佩服敬仰那些在困苦中为祖国倾尽心血去奋斗的人,在那个被压迫的直不起腰的国度里,却孕育出了一批顶天立地的伟人,他们是中国近代的脊梁,而我们学习了近代史,绝非为了去简单的了解那段历史,像读故事一样妄加评论,也不只是为了从中找教训吸收经验,最重要的:是去向近代伟人学习,传承流在他们骨子里的民族精神!!

中学时代的近代史课很枯燥不少同学甚至能睡倒在课本上,即使是成绩还不错的同学,也许是打心里不重视吧,但也许是填鸭课堂太枯燥单调了吧,尤其我们这些以过会考为目而匆匆赶课的理科生。不过,还是对大学的近代史课充满期待。

感觉老师应在课堂上和同学多点互动,例如谈感想,说说如果生在那个年代我们会怎么做之类的一些做法。即使内容很枯燥,一些很活泼的做法照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而活跃的课堂则可以带来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带来不错的学习效果......我期待着,期待着大学的近代史,期待着大学里对近代史跟深入透彻的了解,期待着大学里更为开放的学风和更为精彩的课堂。

篇3: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法国首先在1895 年以本国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借口, 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两个不平等条约, 即《中法续议界务专条附章》 和 《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广西、广东、云南三省归为其本国的势力范围, 并规定中国人必须要在法国方面事先允许的前提下方可在这三省内进行开矿。之后法国又进一步攫取在此势力范围攫取特权。

德国在1897 年以德国传教士在中国山东曹州被杀事件为由强占胶州湾, 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德国通过该条约获得了租借胶州湾99 年, 还有在山东范围内修筑铁路以及在铁路两侧30 里内开采矿山的特权。

俄国在1896 年和1898 年以本国干涉题本还辽有功等理由相继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三个条约, 分别是: 《中俄密约》 《旅大租地条约》 和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在1896 年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中规定:准许俄国在黑、吉两省境内修筑一条由绥芬河通向满洲里的东清铁路, 以便与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在1898 年签订的两个条约中, 俄国攫取了租借旅大25 年以及修筑哈尔滨通向旅顺的东清铁路支线的特权, 并获取独占“满蒙”地区铁路权。

英国在1898 年强占山东的威海卫为其租借, 同时英还强占九龙半岛以北的新租借, 租期长达99年。英国又在1904 年入侵西藏, 把西藏又归为其势力范围。

日本于1895 年在 《马关条约》 中获得诸多特权外, 还通过强迫清政府将福建地区及海岛归为其势力范围。并于1904 年通过日俄战争的胜利致使俄国不得不将其在“南满”所得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 从此, “南满洲”也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二、促使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甲午战争, 虽然中国失败了, 中国人民横遭空前劫难, 但多难邦必兴, 中华民族自强、自信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却空前振奋、空前活跃。首先觉醒的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 他们掀起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以求彻底消灭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失败。在此之后, 民族意识进一步加深。这突出表现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洪水, 以不可阻挡之势, 奔腾咆哮于神州大地。从而使反动的封建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 使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又使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同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其结果, 正如就义前的维新志士谭嗣同所感叹的那样:“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1]如果说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是一次量变的话, 那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则是一次质变。1894 年11 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 他在会员入会秘密誓词中, 明确规定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为奋斗目标。[2]1895 年2 月, 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正式创立。孙中山又将入会誓词的“ 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 这表明了民主革命派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决心。革命的结果, 终于取得了迫使清帝溥仪退位, 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的光辉成果。

三、促进中国全面近代化

1. 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近代中国的政治化经历了从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再向民主共和制的观念和体制演变过程。中国的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分为维新派和革命派, 虽然他们各自追求的政治近代化目标不同, 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反对君主专制, 要求民权, 最终实现中国政治资产阶级民主化。因此这两个派别几乎同时登上政治舞台, 同时呼吁, 同时实践。相对于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政治近代化是更为彻底的。早在1894 年冬, 孙中山便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并提出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1904 年, 黄兴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 蔡元培等在上海成立光复会, 分别为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而从事革命活动。1905 年, 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并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随后, 在《民报》 发刊词上, 孙中山将上述纲领进一步概括为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自己的统一政党和明确纲领, 也有了最终的目标。标志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迈向了新阶段。

2. 甲午战争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近代化

由于甲午战争惨败的强烈刺激,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救亡图存, 几乎成为朝廷上下的共识, 致使清政府改变了经济政策, 开始重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之后, 清政府便采取一些发展近代工商实业的措施:第一, 制定并颁布了有关章程。1898 年7 月6 日, 发布上谕:“富强至计, 首在鼓舞人才, 各省市民若有新书以及新法制成新器, 果系足资民用者, 允宜奖赏以为之劝”, 所致之器, 颁给执照, 酌定年限, 准其专利售卖。“有能独立创建学堂, 开辟地利, 兴造枪炮各厂, 有稗于兴国殖民之计者, 并著照军功之例给予特赏, 以昭鼓励。”[3]1898 年10 月, 颁行 《矿务铁路公共章程》 22 条。其宗旨为“示洋股之限制, 得商之利权”。以倡导商办为原则。第二, 设立商务局以及农工商局, 并积极联络工商, 逐步推动实业的发展。第三, 支持兴建铁路与开矿。1895 年, 颁发上谕宣称, 凡有富商集股千万两以上者均准立公司, “事归商办”, 一切赢绌官不干预, 如成效可观, 政府予以奖励。1898 年11 月, 命各省督抚转饬各该地方官于所辖境内, 察访产矿处所, 无论已开未开及开而复闭者, 均详细查明, 绘图贴说, 于6 个月内咨报矿务总局, 以凭核办。第四, 发展纺织业。1896 年6月,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织绸等局, 广为制造”。1897 年初, 给事中褚成博奏请饬下南北洋大臣各先筹款在内地广设丝绸厂, 并令各将军督抚酌情一体兴办, 获政府准许。第五, 创办银行。设银行的宗旨很明确, 就是促进中国工商实业发展, 防止利权尽为外人攫取。对此, 清政府十分重视, 著督办军务大臣会同总理衙门及户部议奏。户部设立通商银行, 由盛宣怀主持创办。1897 年, 中国近现代史上首家资本主义金融业的中国通商银行正式创立。第六, 调和官与商的矛盾。第七, 招商承办原有管办企业。第八, 劝办商会。第九, 兴办农工商学。

3. 甲午战争促进中国军事近代化

⑴ 军事思想近代化。近代军事家们认为, 为了抵制外侮, 在军队建设上必须要有总体战的国防观。郑观应说:“自非总揽全局, 必不足以御人, 苟非思患御防, 亦不足以立国。”[4]785强调要树立全面的国防观。冯国璋则进一步提出了总体战国防观的设想。即:第一, 国家防御, 要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并用, 在策略上结俄以抗英, 联日以制俄, 联英、美以制日、法;第二, 大力发展工商业, 开发边疆, 以增强国家财力, 谋富强兵之道;第三, 加强铁路、航运、电信、邮政等建设, 提高军队机动力和信息快传力量, 以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第四, 建立健全陆军和海军各级指挥机关, 加强近代指挥体系和指挥手段的建设, 提高统一指挥和近代大规模、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第五, 进行全民国防教育, 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兵员素质;第六, 同时扩军备战, 依国情训练新军, 练兵为长远打算, 设防要择要布兵。

近代兵学家们也提出了“寓兵于民”和发动人民积极参与反侵略战争的主张, 郑观应说:“练民兵庶足以助官军”;[4]903“使人尽知兵, 同心敌忾”, 一遇战事, “处处团防, 村村联络, 声气相应, 休戚相关, 国无筹饷之艰, 兵无远调之苦。将见士皆劲旅, 民尽知方, 软弱为强, 在此一举”。[4]899尤其强调;“以民养兵, 而兵可不溃;以兵卫民, 而民可无忧, 兵民相依, 人自为战”。[4]776这种兵民结合, 兵民一家的观点, 它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最重要标志。

⑵ 军事体制近代化。1896 年, 清政府按照西方国家的军制编练新军计划开始全面推行。新建陆军完全按照西方的编制, 将旧有湘淮军的营哨制改变为镇 (师) 、协 (旅) 、标 (团) 、营、队 (连) 、排、棚 (班) 的新建制。在装备上全部更新为先进武器。在兵员招募上, 规定了年龄、体格、文化和德行标准, 重视兵员素质在军官的晋升上, 打破以往世袭、武科、军功等数百年的旧传统, 实行近代军事学堂培训和升迁制度。在军队训练上, 聘请洋员教练, 使用西方操典。在军队管理上, 仿造西方军队模式, 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法典, 使新军的一切行动都有所遵循。在指挥关系和后勤体制上, 也建立了类似西方军队的参谋部和后勤保障机构。上述种种措施表明, 清军的军事体制已趋向近代化。

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开始重建北洋海军, 并进行海军军制的改革, 具体措施为:第一, 建立海军部, 统一领导全国海军, 实行近代化管理。清政府明确指出:“立国之要, 海陆两军并重, 前因厘订管制, 钦奉先朝谕旨, 海军部未设以前暂归陆军部办理。嗣有旨派载洵、萨镇冰为筹办海军事务大臣, 复派载洵等前赴各国考察一切, 筹办渐有端绪。兹据载洵等会同宪政编查馆王大臣奏拟订海军部暂行官制大纲列表呈览一折, 详加披阅, 尚属周妥, 自应设立专部, 以重责成。所有筹办海军事务处著改为海军部, 设立海军大臣一员, 副大臣一员, 该大臣等务当悉心规划, 实力经营, 以副朝廷整军经武之至意”。[5]第二, 变革舰队的编制体制, 以适应近代海战的需要。清政府鉴于原北洋、南洋、广东、福建等水师的编制体制所存在的各自独立, 战时不服统一指挥的弊端, 决定将其废除, 重新组建新的舰队以适应近代海战的需要。新编舰队的原则是根据善耆等关于将所有军舰按其吨位、性能和火力的不同, 编为巡防外洋的巡洋舰队和巡防内河的长江舰队。

4. 甲午战争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

甲午战争后, 维新派把废八股、改科举、兴学校、开民智、培养人才, 作为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的重要举措, 并推动了教育改革。通过教育改革使中国教育进一步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 甲午战后的教育改革是在批判和否定科举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甲午战后,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人物的维新派纷纷抨击科举制度的严重危害。梁启超坚决要求废除科举制, 他说:“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废科举”。[6]第二, 废科举, 兴学校。经清政府的三令五申, 各省相继创办了许多各类新式学堂。据统计, 至1903 年止, 全国各类学堂已达69 所, 学生31 428 人。在新式学堂不断创建的同时, 要求改革, 废除旧式科举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1903 年3月, 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递减科举。1904 年1月,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再次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1905 年8 月, 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又会奏立即停止科举, 推广学校。随后, 清政府根据袁世凯等的意见, 发布停止科举上谕:“著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 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 亦即停止。”“责成各该督抚实力通筹, 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慎选师资, 广开民智。”[7]据统计1904 年, 全国各类学堂为4 476 所, 学生99 475 人。1905 年, 学堂增至8 277 所, 学生达258 873 人。第三, 学校教育体制日趋完备, 课程内容进一步更新。1902 年, 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制定的 《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吸收了戊戌时期学制改革计划, 制定了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及京师大学堂章程。但并未全部实现。1904 年, 清政府再次颁布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订立的 《奏定学堂章程》。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系, 从初级师范学堂到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 和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类型齐全、体制完备, 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新的学校教育体制建立的同时, 清政府对课程内容页进一步更新。在 《奏定学堂章程》 中, 规定了各学堂的课程总科目, 分年科目及每星期各科时数。又根据学堂特点, 将课程分为主课、补助课, 并附有随意课, 甚至规定了授课内容和供参考的讲课、补助课, 并附有随意课, 甚至规定了授课内容和供参考的讲习方法。还要求“各科学期相间讲授”, 使“功课难易相配, 不致过劳生厌”, “亦有互相补助之益”。[11]第四, 建立新式教育行政机构。清政府于1905 年12月6 日正式成立主管全国教育事宜的最高行政机构:学部。学部成立后, 对全国学堂进行了近代化的管理。

摘要: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是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转折点。甲午战争的惨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促使民族危机急剧加深, 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

关键词:甲午战争,中国,近代化

参考文献

[1]谭嗣同.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1:512.

[2]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81:20.

[3]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58:4115.

[4]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785.

[5]张侠, 等.清末海军史料[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2:525-526.

[6]剪伯赞, 刘启戈, 段昌同, 等.戊戌变法[G]//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神州国光社, 1953:63.

[7]廖一中, 罗真容.袁世凯奏议: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1191.

篇4: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之间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更吹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号角。在其后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几乎以一己之力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以高昂的代价,消耗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拖住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迫使日本不得不放弃“北进”侵苏的计划,使苏联在苏德战争的关键时刻能够把远东地区重兵集团西调,以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法西斯,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客观上援助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对此,日本大本营参谋总长杉山元曾无奈地表示:“日本现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也正是由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得日本南下东南亚的计划一再推迟。珍珠港事变后,日本能够投入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兵力只有约40万左右,尚不及中国战场日军兵力的一半,日本大本营在无奈之下被迫取消了进攻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计划,使美英获得了在远东地区准备战略反攻的宝贵时间。对此,美国总统罗斯福深有感触,他曾对其子伊里奥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反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在国内抗战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应英国要求,以10万精兵组成远征军进入缅甸协助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东南亚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给世界留下的一直是夕阳西下的大国弱国印象,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英勇不屈,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在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援助下,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和决心,赢得了世界普遍的尊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时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巨大牺牲,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格局,为中国创造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国家提供了必备条件。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逐步被边缘化,日渐失去大国地位。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积贫积弱屡屡被列强侵略的状态,被人视为“东亚病夫”。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肇始的全民族抗战以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威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中国被邀请为《联合国家宣言》四个居前领衔国之一,从此中国被公认为反法西斯的四强(苏美英中)之一。其后,盟国商议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等),并请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出任战区最高指挥官。1943年1月,美英宣布取消在华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同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奠定了反法西斯阵线抗击日本的总原则。《开罗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收回东北,是1931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心愿;收回台湾、澎湖群岛,更是1895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心愿。开罗会议关于东北、台湾、澎湖群岛回归中国的决定,正式确定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不可分割的国际法原则,也是承认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成为安理会中拥有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华民族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政治大国的主要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等列强战败投降,英、法的实力在战争中也受到严重削弱,自清末起即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危害最烈、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而北方的强邻——苏联也因为在战争中损失巨大而忙于休养生息、消化战果,无暇南顾,亚太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空前好转,为民族振兴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国家提供了必备条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争取和获得更加重要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

nlc202309042046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走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前的一段时间里,蒋介石国民党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血腥镇压,用白色恐怖逐步树立和巩固了自身的独裁地位。抗战爆發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各种矛盾最集中、最复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受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不断走向成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创造了加强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领导各阶级、各阶层民众坚持敌后持久抗战,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到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120余万党员、领导着百万人民军队和1亿人口解放区的全国性大党。党对根据地内的阶级关系、政权组织、劳动政策、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新民主主义历史阶段的政策,正确地处理了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关系,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民主、自由等现代理念带到了偏远落后的乡村。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核心力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关键性作用。

与共产党截然不同的是,国民党在抗战中日益沉沦,这种不同变化的根本在于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本来抗战掀起的爱国主义民族热情为国民党的革新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民众基础,但是由于阶级局限性使得退到西南大后方的国民党没有、也不可能有所进步,反而在派系斗争中不断内耗,并陷入了腐败的泥潭,统治危机日趋严重,民众对国民党政权在抗战中的腐败无能极度失望,特别是在1944年日本发动的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损兵60余万,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使得美国政府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意志及其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也完全丧失信心,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援助中国的政策,进而向延安派出军事观察组,主动与共产党接触,使中国共产党迈出了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一步。国共两党政治力量在抗战时期的此消彼长,成为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转折点。

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群众以及许多有影响的中间势力对国民党已经不抱幻想,舆论普遍认为,共产党“享有政治改革和廉洁的声誉”,“已得到广泛而深刻的群众支持,因此要消灭他们是不可能的”,除非国民党像共产党那样,进行深刻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否则,共产党将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人心向背决定了中国政坛力量重心的转移。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和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习近平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动员最广、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空前地唤醒了民族意识,极大地凝聚了民族力量,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地走向沉沦,中华民族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中国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日本侵略者最初认为,“三个月之内就可灭亡中国”。面对日军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各党派、各阶级、各民族捐弃前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建立起了有最广泛社会力量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团结抗战的新局面,中国四分五裂的乱局为之一变,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了抗日的烽火,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正是抗日战争催生的结果。在战争中,中国人民看到了自身的落后和因为落后而挨打的事实,认识到现代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树立起了强烈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和总结抗战历史,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政治核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今天,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因此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实现民族振兴的根本保证。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抗日战争中,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铸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作者:刘喜发,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法学博士,二级教授,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曲洛松,南京市委党校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 刘顺发)

篇5: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从1840到1949,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天一天,我们过了109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疯狂,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慈禧到毛泽东,从李鸿章到周恩来,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从被列强踩在脚底到屹立东方„„109年,我们创造了奇迹!

大浪淘沙,千古英雄。英雄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英雄。血雨腥风,百年之间,我们的英雄历炼着,神话终于变成了不朽的篇章,如果没有民族的危机,他们到哪去施展他们满腹的雄才?如果没有英雄们的挺身而出,谁救民族于水火?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屈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谐,是建立在先人的鲜血和尸体之上的呀!当我一次次带领我的学生走近中国近代那段历史时,我发现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与认识。

第一堂课上,我曾问同学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近代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屈辱”,95%的同学脱口而出。中国109年的近代史主线是屈辱吗?这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误读,中国近代伴随着屈辱,但不是近代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抗争和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前仆后继的探索,才有1949年的光明,如果屈辱是主线,中国早就亡国了。

为什么要学近现代史呢?因为它和今天的历史联系得最紧密,历史的昨天能为今天的历史提供很多的经验教训。为什么不学古代史呢?那是一段令所有中国人都自豪的历史。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沉浸于祖先给予我们的荣耀中,看看我们的近代史,祖先创造的文明,令我们汗颜。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为开端,以签订屈辱的条约宣告结束。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把中国的四大发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侵略从海出而来,英国的战舰上,有中国的指南针,英国的大炮装着中国的火药,最终的和约是在纸上签订(中国的造纸术)。中国人不该反思吗?我们祖先的发明,我们都发挥作用了吗?我们愧对于我们的祖先,拿着老祖先的东西四处炫耀,而不敢直面中国近代那段历史。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比成功多。“勿以成败论英雄”。走进近代那段历史,感受时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上抗争与探索的人们,应致以敬意。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我的血液里都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中国近代最终选择革命的道路,是因为改革太艰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后人颇多指责,认为步伐太慢,实际上当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洋务派那些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最前端,“中体西用”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不保留中体,西用也难以引入中国,正是在中体的掩护下,洋务运动进行了3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守旧势力太强大,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感在相当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作祟。中国人的觉醒及正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刺痛了中国人,维新志士以知识分子极大的热情与勇气,奔走呼告变法图强,进而直接投入到改良中国的政治运动中。维新派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的道路,必然要反传统,然而不能直接打出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康有为把孔子打扮一番,说他是改革的先锋,借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利用传统反传统,反映出中国改革的不易。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鉴于中国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迫切希望一夜之间改变中国的现状,这种急切的心理使维新派的改革大刀阔斧,以致迅速失败。既使没有后来慈禧发动的戊戌政变,维新变法的失败也是注定的,改革力度太大,树敌过多,反对浪潮一波接一波。

中国近代需要快速变革,然而人们的心理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大数人的选择最终也成为历史的选择。

走近中国近代,用心去体味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思考与反思。我以为学习历史主要不在于记住了一些史实,当然这是必要的,但在进入大学后,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历史感,如何去感怀历史,诠释历史。如果不用心去感悟,我们对历史就不会深切的感受,我们就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事实上,我们更应是历史的倾听者,创造者、见证者、诠释者、传承者。

篇6:我对中国近代史主题的理解

172年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只有两年两个月,停停打打,打打停停。虽然只是小范围的战争,清廷未尽全力。最终失败。广东的香港岛,自古蛮夷之地,无关痛痒,道光可以爽快的割掉。2000万两的白银啊,虽然有点多额,但是花钱保平安啊。但是这开了割地赔款的先例。中国从此进入了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近代。

在英军的枪炮声中,水军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定海三总兵马革裹尸。英军的战斗力不能说不强。天朝落后了,可能远远的落后了!英军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开始学习西方,追赶西方,开始近代化。我觉得生存和发展就成了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无论是旧民主主义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民族独立和反侵略是为了生存,改良革命是为了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为了论证这个主题不能不说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兴起本身也说明了清政府在选才制度上的毛病。失意书生,赤脚医生,屠夫领导的军队可以把一个国家打得差点亡国!这十多年的农民起义让中国损失了近一亿的人口,清政府花了几亿两白银。国力大损。列强的动机也不仅仅是通商那么单纯了,要的是割跟多的地,赔更多的钱。直至瓜分中国!

为了生存很发展。地主阶级官僚开始了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几年后的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检验了两个国家的成果。中国惨败!

为了生存发展。维新派从洋务运动的物质层面上升到了制度层面。但是维新派政治经验太少太少,改革经验也太少太少。终于因为顽固派失败了。后来慈禧从西安逃亡回来后,实行了新政。事实上是维新的延续。奈何随着慈禧的死去,加上满蒙贵族最后一个精英被革命党暗杀后,清皇室已经走到了终点。

为了生存和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者推翻了不能胜任的的清政府。奈何封建势力太强,革命派妥协。袁世凯死后,北洋分裂为三大系。地方军阀争权夺利,争夺地盘。

蒋介石北伐基本统一中国。但是历史只给了蒋20年的发展时间。1937年中国真正的敌人,真正不让中国生存发展的日本人开始全面侵华。所幸的是抗日胜利了。

因为国民党确实腐败。扎根群众,深知中国人民需要的中国共产党在四年的内战中,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啊,经过12年连续的战争啊,终于在1949年,中国告别了近代,进入了现代时期。

回顾近代史,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虽然不同的军事政治力量内战不断。但是也是在那时期,中国工业从无到有。工人,民族资产阶级也从无到有。在近代中国知道了什么是科学自由,什么是民主共和。

篇7:近代史的一些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代史。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其实中国近代史,初中就上过了,自己也懂。可是上了课以后,突然觉得自己从前懂的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并没有深刻地去理解,去思考。没有从根本上去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是什么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王老师在上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总是用最恰当的比喻去剖析历史事件。风趣、幽默,他的课总是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吸引我。至于中国近代史,我总是不能平静的面对。这段峥嵘岁月,这段血泪历史,总是让我久久不能释然。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富民强国的探索史。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清王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绝对优势,清朝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无力抵抗外来侵略,为资本主义入侵提供了机会。被人欺负了百多年还以泱泱大国自居,如瞎了眼般无视迫在眉睫的危机威胁。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欺负,只求偷安,不求上进。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国力所限,中国的百年外交史几乎变成了一部订约、修约的屈辱史,而不平等条约也成为国人心中的一根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而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奋起抗争,书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争之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提出了人的个性解放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把探索推上了轨道。救亡唤起启蒙,启蒙为了救亡,民主与科学精神贯穿各个方面,影响整个时代,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百年来,我们在曲折中摸索着前进。但我们中国人们英勇顽强的斗争,粉碎了外国列强灭亡中国的阴谋,推动了我们中国的发展。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不应该忘记。经历了屈辱,便知道了灾难的沉重。学习历史知识,既可以“知古鉴今”、“以史为镜”,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正确理解并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学习历史知识,不仅会令每个中国人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且将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激发国人强大的凝聚力,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无私奉献。

篇8:浅析黄飞鸿对近代民间舞狮的推动

一、黄飞鸿与民间舞狮的渊源

1. 黄飞鸿与南派醒狮的“缘”。

舞狮活动在中国的产生与不断发展, 大致经历了从“驯狮”、到“娱狮”再到“武狮”三个阶段。约在东汉时期, 伴随丝绸之路的开通, 西域的驯狮舞蹈便传入了中原, 舞狮主要是驯狮郎表演驯服狮子的过程。之后, 又出现了中国化的“假面狮子”与“舞狮郎”的表演。盛唐时, 歌舞杂艺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使得舞狮也逐步向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五方狮子舞”反映的就是盛世太平的社会景象。舞狮又分为南北舞狮, 这里笔者主要说黄飞鸿对南狮的影响。南狮又被成为“醒狮”、“武狮”, 其中以广东狮最具代表性。有民间传说:晚清时期, 大清王朝可谓是四面楚歌。对此, 慈禧太后一方面为增强国民体质来抵御外敌入侵进而不断鼓励民间习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此来麻痹武术界以更好地达到控制他们“为我所用”的目的。于是就令地方官在各地纷纷举办“狮王争霸”———武术界内各派以舞狮来争夺此美誉。然而, 为争夺美誉荣号, 一时, 各门派斗争激烈, 界内各门派间相互争斗, 甚至相互残害。黄飞鸿本是无心参与“狮王争霸”大赛的来争夺荣誉的, 但为阻止各门派的残杀, 无奈之下, 他才决定亲自参加并且在“狮王争霸”中一举夺冠, 这也才使界内的冲突有所缓和。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舞狮关键不在于舞狮本身的形体外貌抑或狮艺技艺, 而是各大门派以舞狮之名来较门派“武功”之高下。为此舞狮者在舞狮技术上进行开拓, 形成了“行狮动武”的“狮武合一”的局面。

“清代至民国时期, 人民……在练习武功之外, 对舞狮的艺术, 都苦学苦钻。”[2]60是黄飞鸿, 他在对民间传统醒狮艺术进行细致的观察、总结、分析、理解之后, 精心编排舞蹈、武术、杂技在狮艺中的运用并进行刻苦训练, 使得武术、南派醒狮与高桩醒狮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融合, 开拓了舞狮的新境界, 使得新一派性格和顺、动作灵巧活泼、潇洒威武的醒狮形成。

黄飞鸿之后的南狮表演, 尤注重形象的表现。有时通过狮头的形貌就可判断出舞狮之人的秉性、气度。比方说:白须、白眉、蓝鼻、铁角, 背部被绣上金线———老前辈的标志, 头戴英雄髻, 青鼻、铁角、短须、蓝面, 浑身黑白间, 犹如一头恶兽———逞强之人的标志。犹如脸谱所蕴含的深意, 也可以说狮头也具有了脸谱化的特性。再如, 在传统狮头中, 不同的色彩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黑色表张飞, 红色表关羽, 黄色表刘备等等。在黄飞鸿舞狮表演时, 为了达到运动灵活多变的目的, “狮头”与“狮被”虽连在一起, 但却是由两个分开的队员担任不同的角色。这也使得桩上飞跃技巧成为南狮表演的一大亮点, 更是南狮动作精华之一。舞狮子的动作花样十分丰富多彩, 即“狮子出洞”、“窥测方向”、“过三山”、“上楼台”、“过天桥”、“跨山”、“上阁”、“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套路。“狮子出洞时, 做睡醒后慵懒的动作, 探洞出外时多疑的性格;登山时前段在宽阔的草原上昂首漫步、惟我独尊, 展现兽中之王的神态, 后段勇猛前行的神情;过桥时在水中骤见影子的惊愕, 戏水时欢娱的情绪;采食灵芝时贪馋的表情, 吞食时的回味, 呕吐时的沮丧;月夜吐球时的谨慎, 戏球时的乐趣凡此种种形态, 都要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是南狮之艺术精华舞者若要做到形神兼备、内外结合, 则必须下一番苦功, 练就扎实的武术功底, 方能领略到个中奥妙。”[3]44活逼真、姿态多变等系列采青动作传达出了醒狮采青时所要追求的民间艺术效果。

2. 黄飞鸿的民间“无意识”。

随着舞狮活动的发展, 民俗活动成为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文化, 使得舞狮不断地被民俗化,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发展。同时它也使得舞狮活动不断地从其他民间民俗之中吸取着娱乐的元素, 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舞狮自身的内容, 也使得舞狮活动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大型化和表演化的趋势。反过来, 民间民俗游戏、竞技活动与舞狮运动的紧密结合, 也丰富了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等民俗活动内容、形式。随着民间舞狮的不断发展, 在民间庙会中普通百姓都能频繁地看到舞狮的身影。到明清时, “舞狮拜年”即为当时舞狮与民间节日活动更是密不可分的真实写照。民俗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一般都有其自身内在的象征意义, 作为民俗的舞狮活动当然也不例外。如:“狮子”是汉语“赐子”的谐音, 恰好符合民间“多子多福”的美好希冀。南狮表演更是将“采青”与“踩清”的谐音相联系, 在当时亦含有推翻清朝的意思。采青的“采”与“财”谐音, 也有生财的意味。当年黄飞鸿赢得“广东狮王”之后, 就有人请黄飞鸿的狮队表演舞狮以庆祝生意兴隆。这体现出中国民间的舞狮活动反映出了民众精神生活或物质生活方面的诸多事项。

由此可见, 黄飞鸿对舞狮不懈努力的追求, 使他将民俗元素熔铸于舞狮的发展之中, 这构成了他对舞狮的一个重要贡献, 或许他当时并没有考虑过:一定要把他所擅长的民间武术元素注入舞狮之中。然而艺术的发展却没有因其无意识而就被忽略、遗忘, 而是将“悄无声息的姿态”以“有形的痕迹”记录下来, 并为世人历代传承着。

二、黄飞鸿将“武”与“舞”的完美糅合

由于不断被注入民间元素, 从而成为了一项集武术、舞蹈、杂技、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的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体育运动, 并深受大众的喜爱。

明清时期, 洪家拳、咏春拳等拳法多在这一时期初具雏形或形成, 拳术的发展可谓是尤为鼎盛, 而拳术在武术中被视为其根本。在南派醒狮之中“舞”这一动作多在南派武术上“生根发芽”这也是广东醒狮与其他地方舞狮相比较为突出的亮点之一。这一时期以拳术为主的武术为舞狮中“武”入“舞”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另, 据老艺人讲, 舞狮的步法主要是采用南拳武功之四平马、子午马、麒麟步、跳步、座盘步、翻身等, 这些动作硬桥硬马、步法沉稳、刚劲有力、落地生根。凡学舞醒狮者, 必先学南拳, 以打好基础。谈及武术与舞狮, 有记载如:“舞蹈采用南派武功”[4]116“最初狮舞是表现武术馆的尚武精神”[5]226, “他们舞狮的身形、手势和步法, 必配合自己一派的武技动作”[2]60。由此可见醒的动作与武术有着同根近缘的密切关系, 有着“狮武合一”的表现形式。“佛山醒狮武馆林立。”[4]116由清代到民国年间, 广州及佛山一带的武馆不仅是修习武艺的场所, 更是传承醒狮技艺的地方。

在当时, 武馆因成立理念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为科举开始中的武状元而设的。另一类则是为传承民间武术, 强体健身而设。而黄飞鸿所设之馆属于后者。与黄飞鸿来说, 狮艺是一种融汇武功及技巧为一体的技艺, 黄飞鸿以其深厚的武术功底因表演狮子出洞、狮子滚球、狮子采灵芝、狮子上楼台、狮子吐球等狮艺著称。而当狮舞完毕之时, 定会举首“衔”去“红包”, 又叫“采青”。往往采青被用来衡量武馆门徒武艺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舞狮者又多为习武之人, 他们会无意识地在参与舞狮活动时, 将武术中的元素熔铸于“武狮”之中, 那么武术在舞狮中得到运用也被视为必然。舞狮者倘若克服设置有重重障碍的“红包”, 被称为是地青;若是将挂在门头上的“红包”采到, 是所谓的高青;若是站在缸沿将浮在水缸中碗里的“红包”采到, 则被称为是水青。在黄飞鸿狮艺之中其表演的飞铊采青堪称一绝:他将飞铊绝技与狮艺套路巧妙结合, 以飞铊采青百发百中。另外, 黄飞鸿还首创女子舞狮之先河, 其妻莫桂兰及女弟子邓秀琼的狮艺表演可谓出神入化, 且享誉广州、香港等地。黄飞鸿的醒狮为佛山黑狮, 具有青鼻铁角, 长颈的特征, 狮被黑白相间, 使用七星鼓法表演套路, 基本动作“工字点、铰刀点、骑龙步”。

黄飞鸿门下弟子众多, 包括其家人及其弟子林世荣、莫桂兰等, 他们大都出类拔萃者, 或武艺精湛, 或文采飞扬。黄飞鸿生前为洪拳、中国舞狮狮艺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之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其门徒从跟随黄飞鸿学艺伊始, 他们就接受黄飞鸿“尚武”的理念, 并始终秉承武术之“武德”和舞狮之“舞魂”在不同的地区设馆授徒。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武狮”的发展。无论是黄飞鸿他本人外表, 还是其洪拳、狮艺, 这些都不应是他留给同时期人和后人的最为关键的, 而最为本质的恰恰应是黄飞鸿及其已成为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形象所代表的中华民族武林精神, 他所倡导的南狮狮艺, 舞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体现着一种开拓、团结、不畏艰险的民族豪气。他所推崇的“武德仁勇”的武林精神被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为千古传唱。

参考文献

[1]张延庆.中国舞狮的起源与文化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1) .

[2]区瑞芝《.佛山民间龙、狮舞及的源流史略》, 佛山市政治协商会议文史组·佛山文史志编辑办公室《:佛山文史资料选辑》5, 1985年.

[3]曾宪强.醒狮舞法[M].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吴晓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总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中国ISBN中心, 1993, 116.

上一篇:给同事的端午节祝福语下一篇:步进继电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