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2024-04-26

上中国近代史的感悟(共8篇)

篇1:上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上中国近代史纲要感悟

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近代史这门课对我来说是很神奇的一门课。因为我从小讨厌历史,初中高中历史成绩稳坐班级最后,对历史一点兴趣也没有。可上完近代史的第一课,不自觉的,我开始喜欢近代史这门课。不知道是教材的不同还是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同,这是一门我没有逃课欲望,觉得精彩,事实被中华精神感动的一门课

这一门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历史的再认识,“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的历史,或花枝招展,或楚楚动人,亦或是细腻如牙雕,此为初见却往往不是历史的本我素颜。

就这门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我们需要“再认识”的历史太多太多。当然,再认识并不是直接否定现在的认识,以武断去终结武断似乎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客观吧。多角度的去解读,克服片面,还原真实,站在意识形态之上,我们才有可能接近客观。这也是我个人所理解的“历史的再认识”

再认识之一,历史背景的再考证。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一个基础部分,早在我们学习历史之前,老师们就已经教我们在讲故事时要讲清楚起因。高中从文,背景分析更是学习历史事件的必须,背景考查的分值也占据很大比重。了解事件,不能不讲起因,了解历史事件,不能不谈背景。再认识之二,历史意义的重解读。

很多时候,我不太喜欢意义一词,其原因可能很多文科战友都深有体会。意义,谁说的准,还是乖乖的背吧,不就课本及参考书上那些不痒不痛的句子嘛。个人认为,意义的解读却真真切切的是历史的责任所系,正是因此,往往对历史意义的解读,是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主观意愿的主要控制对象之一。没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不能称之为历史,意义的使用可能有些泛了,但是解读历史不能少它,所以再解读,不仅是历史事件价值的挖掘,处于不同角度的对于历史的同一尊重。

再认识之三——历史人物的再认知。

没有无“人物”的历史,历史人物即是历史中不能分割的部分,鲜活了历史的形象,历史人物本身就是一本本浓缩的社会和历史。每一个“上书”的人物一面是自己,另一面是社会。在“人”这个奇特的历史因素的认识上,很难能有一个真实客观的共识,就算排除“统治者”强加的帽子,还是有作为人所无法摆脱的主观因数。所以,历史人物注定不再是单纯的自己。历史的再认识,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史学态度,一种对真理的责任态度,一种对真善美和对人纯粹的尊重。方法可以是角度的多维转化,思维的不同认知,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理性之所存让我相信——历史同样有这种共同的理性价值,而这是这种价值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再认识,去追求真的意义。

历史正如一片叶子,有人因一叶而障目,有人因一叶而知秋。学历历史还要记住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

历史,落上了厚厚的尘土,似乎已经被遗弃在角落,但确实需要我们慢慢品味,品味它的奥妙、它的精华。

篇2:上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反对资本主义帝国侵略的抗争史。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以史明鉴,从历史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更好的发展现代化建设。

政治上,近代史所带给我们最多的便是落后就要挨打,而落后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政治的腐败。

中国古代文明光辉灿烂,但到了鸦片战争前夕的嘉庆、道光年间,中国上层阶级卖官售爵、官商勾结,压迫剥削下层阶级,政治生活腐败糜烂。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改革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需要更多的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和原料供应地,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了他们的目标。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系列的战争无不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政治上的没落,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方针以及官员的临阵脱逃致使当时中国最强盛的舰队覆灭。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航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还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帝国的工具,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切的痛苦无不与中国政治的腐败相关,可见政治清明与否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经济上,近代中国各阶级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中,领导阶级在赢得初步胜利之后沉迷享乐、争权夺利,内部矛盾突出,最终分崩离析,让对手有机可趁。这主要是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制止和克服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自身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的根本任务,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对袁世凯一再妥协退让,并且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博得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这些都成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思想文化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之后,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渗透到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学习了外国先进文化。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点,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思想子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正是因为人们在思想上的逐渐转变,才为中国以后的民主革命打下了铺垫,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埋下了隐性条件。

篇3: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

在中国近代, 处于内忧外患的关键时期, 社会时局十分动荡, 有很多有志之士纷纷探索救国的方法, 其中科学救国思想是表现十分突出的一种思想。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科学救国思潮, 是一批受西方科学影响比较深的爱国知识分子, 对中国的各种救国道路进行反思, 提出用西方科学来拯救中国的一种思想, 下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2 新文化运动与科学救国

2.1 深入的科学宣传与科学救国思潮发展

救国思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相应的运动出现, 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受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 同时, 在五四新运动中, 科学救国思潮也得到茁壮发展, 进而使得更多层次的人认识和理解科学, 形成一定的科学救国思潮。五四新运动时的科学救国思潮得到有效宣传, 人员同形成初期相比显著扩大, 其中主要代表为任鸿隽、严复和梁启超等人, 同时也有胡适、蔡元培、陈独秀等爱国知识分子。除此之外, 在实现科学救国思潮道路上, 任鸿隽等人认为应科学宣传、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等, 针对该种思想的出现, 他们撰文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重要作用, 尽可能的表达科学救国思潮。同时, 成立更多的社团和科学期刊, 翻译大量的西方科学书籍, 进而通过不同方法推广和宣传科学, 从思想层面宣传和提倡阐释科学功用, 进而改变人们科学观念。五四新运动时期, 较多的人在《科学》杂志鼓吹和中国科学性社的影响下真正认识到科学的功用, 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及其科学技术、科学精神及科学思想都能成为救国武器。伴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宣传科学救国思潮, 进而使得科学救国思潮发展到高潮时期。在五四新运动时期不仅注重宣传内容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同时, 还重视宣传方式、媒介、影响范围及国人对科学救国思潮的认识等方面。

2.2 科学救国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中, 深入的科学宣传和科学救国思潮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对以往的道德、专制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科学救国思潮中, 对科学精神进行了大力的提倡和宣扬, 这就使得国人的科学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对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科学救国思潮中, 不仅对自然科学进行宣扬, 还对社会科学进行宣扬。对于马克思主义精神, 在中国的传播最早起源于戊戌维新时期, 当维新变法失败后, 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加上巴黎和会中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沉重压迫, 使得广大国人的民主主义思想得到激发。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和科学救国思潮有很大的关联, 如在中国, 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宣传者以及支持者, 如李大钊、陈独秀。

3 科玄论战与科学救国思潮

3.1 科学主义思潮的形成

伴随中国人科学观念的逐渐泛化、升华和西学东渐中国近代的唯科学主义相应诞生, 并逐渐完善。近代中国唯科学主义的诞生不是本土自身生长的, 它是通过一个外烁过程形成的。中国寻求富强的强烈需求为外烁过程动力, 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国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 他们重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创办民族和军事工业时, 出现富含感染力和普遍性的科学思想倾向及心理态度, 促使唯科学主义诞生。唯科学主义经过戊戌变法得到一定发展, 到二十世纪初正真形成。近代唯科学主义的诞生, 有效的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人们视野, 促使科学观念的改变, 并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进步。

3.2 科玄论战的思考

在五四运动结束后, 科学救国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同时在对科学救国思潮进行宣传时, 通过科学的武器对旧社会的习俗、道德进行批评, 而在这个过程中, 受到很多势力的阻碍, 并将科学看做是阻碍人生观, 科学观和人生观的论战也因此而产生, 这就是科玄论战。对于科玄论战, 从某种程度上看, 也是促进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 为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科玄论战虽然没有胜负, 但是从影响上看, 不管科学派在辩论中存在多少失误、不足, 都是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的传播, 并获得了一大批知识青年的认同。在科玄论战中, 科学派将科学当做就忘工具, 特别注重科学重要性的强调, 科学以及科学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倡, 同时在论战中, 澄清了人们对科学的疑问, 加深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 在人们心中, 科学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 科学化运动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兴盛

4.1 科学化运动的兴起

对于科学化运动, 其兴起和科学救国思潮有很大的关联, 科学救国思潮促进了科学化运动的产生, 而科学化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经过五四运动后, 竺可桢、顾毓琇等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深入反思, 并对中国的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入调查, 提出对于中国社会, 要想该变被压迫的现状, 就需要采用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对中国进行改造, 并且认识到, 要想真正的实现中国富强, 应该振兴科学, 摆脱对欧美国家的依附。随着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的成立, 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科学化运动协会中注重科学知识在社会的普及, 并且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 一方面组织专门的人才对生产经营部门进行改造, 另一方面也收集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 使得民众能够有选择的继承。

4.2 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

受科学化运动推动, 科学救国思潮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在科学救国思想发展中, 《科学》杂志具有一定的宣传和提倡作用, 同时, 《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社依旧为科学救国的主要宣传力, 促使科学救国健康快速发展。该时期, 任鸿隽等人在《科学》上阐述自己赞同和实施科学救国的方法, 取得了恨到的科学救国思潮宣传成就。他们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科学救国思想, 并在实现科学救国方法上提出应用科学发展生产、普及科学和通过科学战胜一切等观念, 同时, 他们积极主张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认为科学为国建最有力量的武器。导致中国一直受列强压迫和贫弱的原因为科学不发达, 要想摆脱现状就应重视科学、发展科学。帮助政府建设为中国科学社研究科学的主要目的, 便于中国同列强相抗衡, 最后富强中国。对科学的宣传和实施, 使得科学救国思潮得到进一步的扩张, 让更多的人们深刻认识到科学救国和科学观念意识, 这不仅为科学救国思潮取得的相应成就, 还是科代表人宣传科学、传播科学知识和提倡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主要表现。除此之外, 科学救国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科学知识水平和素养, 成为科学化运动开展的前提和促进因素。

在中国近代史上, 随着社会科学化、科学社会化的深入, 科学救国思潮内部也产生一定的分歧, 由于科学救国思潮代表人物对科学的理解和侧重点有一定差异, 因此, 他们对科学救国也存在不同的理解, 从而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争论。

5 总结

对于科学救国思潮, 是一批深受西方科学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史环境下, 提出用科学拯救中国的观点, 科学救国的提出、形成、发展、兴盛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对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对于中国近代, 可谓命运多舛, 有志之士纷纷走上探索救国的道路上, 因此, 在中国近代, 各种思想文化跌宕起伏。在中国近代史上, 科学救国思想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科学救国思想是爱国知识分子受西方科学的影响, 提出用西方科学拯救中国的想法, 通过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来实现中国的富强。在中国近代进程中, 科学救国思潮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的发展, 本文就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科学救国,思想

参考文献

[1]薛子燕.科学与救国:近代中国科学观念开展的历史语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 (2) :66-72.

[2]黄翠红.任鸿隽与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77-84.

[3]蒋道平.论任鸿隽“科学救国”的尝试及其经验与教训——兼评任鸿隽科学建制活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5) :13-19.

[4]高亚斌, 王卫英.科学救国思想的文学表达——评王国忠科幻小说《黑龙号失踪》[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6) :20-23.

[5]张楠.探究中国近代学会兴起与爱国思想启蒙的关系[J].学会, 2015 (12) :16-21.

[6]蒋道平, 徐飞.“科学救国”的先驱探索及当代启示——任鸿隽现代科学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与现实价值[J].科学学研究, 2014 (10) :1441-1446.

篇4:中国近代史上的国歌

编者按:北京2008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北京交响乐团已为2008奥运会开幕式录制国歌、会歌210首;“六一”儿童节中央电视台《我们在一起》特别晚会,人们流着感动的泪水,再次听到都江堰市新建小学的孩子们,从废墟下面用稚嫩的童声唱出“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本版编发两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为读者补充有益的知识——

清晨,天安门广场回响着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音乐象征着民族的形象与尊严。中国近代还曾经出现多首国歌,有关细节鲜为人知。

中国的国歌最早可追溯到清末。音乐素养深厚的曾纪泽出任清政府驻英公使兼驻俄公使,鉴于本国无国歌而“作乐章一首,兼排宫商,以为国调”,“名曰《华祝歌》(又称《普天乐》)”以应外交礼仪。1885年,曾纪泽离任回国,《华祝歌》也就结束其历史使命。

1910年,曾赴日本考察过音乐的礼部左参议曹广权,鉴于“各国皆有指定国乐,极致钦崇”,奏请“整饬礼乐,以正人心”。1911年10月,清政府遵照皇帝旨意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国歌《巩金瓯》。文学大家严复词,著名昆剧、京剧艺术家溥侗以皇室颂歌曲谱改写成新式乐谱。还未及全国传播,因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而寿终正寝。

中华民国教育部1912年2月发布征集国歌广告,截止11月30日征集歌词稿300余件,经评审无一入选。遂函约蔡元培、梁启超等15位大家撰写歌词,再行征求曲谱。众议院议员汪荣宝(衮甫)的《卿云歌》入选。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在北平开幕,按照各国惯例应奏国歌。大典将近,内务部急转教育部,请旅法比利时作曲家约翰哈士东为《卿云歌》谱曲。该作既未正式公布为国歌,更未流传。

我国历史上第二首正式国歌,词作者荫昌,字午楼,满州旗人。曾任清宣统皇帝的陆军部尚书(部长)。全曲采用过多的休止符,把起伏悠扬的昆曲音调一再割裂,唱词也弄得支离破碎,缺乏国歌应有的庄严宏伟气魄,因遭到社会舆论反对未能流行。可笑的是袁世凯暴卒后,灵柩回彰德安葬,竟然演奏这首歌,这首“洪宪”国歌随之销声匿迹自行废止,成为袁的“挽歌”。此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一直无正式国歌。

1919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呈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歌研究会”,将原汪荣宝创作的《卿云歌》末两句删去,作为新国歌。并公推萧友梅、杨仲子、王露、吴瞿安等4位音乐家分别作曲。经过研究挑选,决定采用萧友梅曲谱,并请萧分制钢琴伴奏乐谱三种。1920年10月,教育部将萧友梅谱曲的《卿云歌》提交国务会议讨论。1921年3月25日,国务院请总统徐世昌核准,自7月1日起,“准如拟办理,即由教育部通行遵照”。教育部“通咨各省施行”。萧友梅谱曲的《卿云歌》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三首正式国歌。

1930年3月13日,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十八次常务委员会议决定:“在国歌未制定以前,可以用党歌代替国歌。”这是程懋筠谱曲的《三民主义歌》,1924年6月2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训词为歌词,只有48个字,言简意赅思想明确,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四首国歌。

1936年,教育部再次组织国歌编制委员会,公开征集,至1937年春结束,应征者1700余人,稿件3000余件,仍无一首入选。

篇5:中国近代史感悟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悠久,纵观中国古代史,中国都是世界上的强国,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敬仰,为何到了中国的近代,却是由屈辱的受侵略开始的呢?为何中国的革命屡屡受挫,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呢?中国何以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发展,走上复兴之路呢?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后,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想。

对,正如大家所知的,古代的中国在世界上一直都是强国,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不尊敬这个悠悠大国的,但自明末中国的封建统治进入全盛时期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清朝的一系列封建腐败统治,更成了中国走向受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捷径。当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当世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当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飞速发展时,中国当时的统治者——清政府,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完全与世界脱轨,世界在向前发展,而中国在原地踏步,或者说是在向后退步,落后就要挨打,物产丰富、劳动力廉价的中国怎会不成为具有侵略性的资本主义的侵略目标?

关于贸易逆差的问题使广大资本主义国家十分头疼,怎么改变这一局面?“聪明的”英国人率先想出了办法——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英国成果改变了贸易逆差的局面,于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这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仅不能赚钱,还使白银大量流失,国家越来越穷,人民越来越苦,一些有良心的清政府官员开始上书,如林则徐,他的上书便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同意开展禁烟运动,所以有了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资本主义国家们看见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露出了本来的丑恶嘴脸,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亦由此开始。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腐败的封建统治让中国走上了受侵略的道路,虽封建人士中,不乏有爱国志士勇敢站出来进行抗争,但大势所趋,走封建道路是不能挽救现在的中国的。

再看看中国近代的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都没能使中国重新站起来,为何如此?可爱的农民阶级已落后,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产阶级比较先进,但中国的资本主义无法与外国资本主义相比,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下去,所以,资产阶级亦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于是,中国更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总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她来自于人民,至此,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慢慢走向成功。

1949年10 月1日,所有中国人都会铭记的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今天站起来了!

建国时,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经过几次战争的洗礼,中国百废待兴,各资本主义国家又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局势十分恶劣。就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国共产党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开始建设新中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面临了很多困难,也走过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一系列政策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开放„„中国也成功走上了复兴之路。

对于中国近代史,说实话,我很纠结,因为这是一段血泪史,一段屈辱史,但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对自己很有收获。

真心希望祖国能越来越强大,过去那段屈辱史一去不复返!关于课堂表现得自我评价

总的说来,我的课堂表现还算是良好的。我能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时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并在树上做好重点的标记;也能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响应老师。如果要给我的课堂表现打分的话,我当然希望是满分啦,呵呵,还请老师评定。谢谢!

10级会计本科一班

篇6: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感悟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类似的话,只能靠记忆拼凑起来,大跃进运动的发生与其说与赶超思想有关,还不如说与反“反冒进”思想有关。这句话引起了我的不解。1957年4月,毛泽东在听取叶飞的工作汇报时说反冒进的人强调稳妥。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老是稳慢就会出大祸。对反冒进的人,办法就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提出新的口号,使他们无法稳。“冒进”是他们反对“跃进”的口号,我们要用“跃进”“代替”“冒进”,使他们不好反对。这就很可以说明,大跃进名词的由来也直接与反“反冒进”有关。其实,早在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就有了大跃进思想的萌芽。在这一年7月和10月举行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和中共七届六中会议上,毛泽东对邓子恢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厉批判,人为地掀起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的情况下,毛泽东又进一步认为,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应当批判和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在有关八大的准备工作中,毛泽东提出,八大的“中心思想是要讲反对右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指出现在的问题是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许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因此农业和农业以外的各项工作都必须迅速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新形势。从1955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一股层层抬高数量指标和忽视综合平衡的冒进势头。1956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明确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在批判“右倾保守”,“提前实现工业化”的口号激励下,国务院各部纷纷修改长期计划指标,把15年远景设想和《农业四十条》中规定12年或8年的任务,提前在5年甚至3年内完成。基本建设项目也随之纷纷上马,“各方面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出现了急躁冒进错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次冒进是“大跃进”运动的前奏。

这样急躁的心态不就是需要时间降降温?需要时间平淡一下?

此外,除了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感想外,也让我初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

以下我将就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谈谈我的认识。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独立和自强就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符合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龚自珍“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这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内部团结和力量凝聚是抵抗外辱和实现复兴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共产党最初登上历史舞台时就是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任务,就不能不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

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他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他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选择共产党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道路是中国的必然出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此外,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如今拥有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问题上来。

总的来说,党的性质、宗旨,坚定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党为领导核心。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长期执政是所有政党追求的目标,共产党也不例外.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适应执政环境,加强执政能力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政党。

由此可见,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 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更加深刻了认识了中国近代的这段血写的屈辱和抗争史。这是一段有关民主生死存亡的整容抗争岁月,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复兴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中

篇7:上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的主题线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化所经历的的艰辛探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结论?

①实现近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民主。

②实现近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贫穷落后,因此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吸取和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③社会进步是近代化的核心和源泉,科学和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近代化过程贯穿了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科技兴国是实现国家真正强大的、正确的科学决策。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

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

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的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

(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起步(1840-1895)

19世纪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近代化的正式开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一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实业救国”成为与民主共和并存的两大进步社会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板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后者是主要原因。

4、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推动下缓慢、艰难地向前发展。

5、进行改造(1953---1956):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1、1953—1956(一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表现: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汽车、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化的合理布局。2、1956—1966(十年建设时期)成就: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但急于求成,期间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给工业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灾难。3、1978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成就: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革新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当前,我国正稳步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

4、工业化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党的正确领导;科技人员的创新;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等。

5、出现挫折的原因及其教训

建国后工业化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注意综合平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

(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起步(1840-1895)

19世纪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近代化的正式开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一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实业救国”成为与民主共和并存的两大进步社会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板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后者是主要原因。

4、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推动下缓慢、艰难地向前发展。

5、进行改造(1953---1956):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1、1953—1956(一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表现: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汽车、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化的合理布局。2、1956—1966(十年建设时期)成就: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但急于求成,期间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给工业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灾难。3、1978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成就: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革新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当前,我国正稳步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

4、工业化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党的正确领导;科技人员的创新;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等。

5、出现挫折的原因及其教训

建国后工业化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篇8:中国近现代史上美国的对华政策

19世纪中期,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而美国建国不久, 实力还不足与英国对抗, 所以这一时期, 美国主要跟随英国获取侵略权益。鸦片战争前, 美国伙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后,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1844年, 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 该条约包括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同时还增加了新的不平等内容, 获取更过的侵略权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美俄借口调停, 实际是英法的帮凶。1858年, 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 对中国的危害更加深刻:影响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 并进入到内地, 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 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

二、十九世纪后半期到二战期间:独立侵华, 美日竞争

美国内战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要求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形成。一战期间, 欧洲各国忙于战争, 无暇东顾, 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此时美国处于劣势。一战后, 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使美国大为不满, 不甘心日本独占中国, 随后策划了华盛顿会议, 通过《九国公约》抑制了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再次肯定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便利了美国势力在中国的扩张。日本侵华战争中, 随着战争的深入, 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受到威胁, 美日斗争更加激烈。

三、二战后, 扶蒋反共, 独占中国

二战后, 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创伤, 普遍削弱, 美国成为头号世界强国, 积极向全球扩张, 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 美国政府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以建立一个亲美政府。1946年, 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从中国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最终形成了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

四、新中国成立后, 敌视与对抗

二战后, 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分别组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鉴于成立前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而美国对中国采取了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1950年, 借朝鲜内战之机, 侵略朝鲜, 威胁中国, 并把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 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抗美援朝, 取得胜利, 迫使美国政府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后, 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他的武装力量, 以缓和中美关系, 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 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美国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 还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 从南面威胁中国, 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五、1972年以来, 走向正常, 矛盾不断

七十年代以来, 由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以及美国在与前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而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国家统一大业, 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作出积极的反应。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签订《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

上一篇: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下一篇:食堂用餐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