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2024-04-20

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共11篇)

篇1: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大学的体育工作中,其核心的内容就是体育的教学工作,只有保证了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那么才能使学生全面的掌握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魄,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然而在传统的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却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的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应针对这些问题和弊端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促进大学体育的健康发展.本文便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做好我国大学体育的教学工作.

篇2: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要想保证大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就必须创新并且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模式.第一,我们应先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应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给予他们足够的人文关怀,以现代健康的体育教学理念为指引,促使体育这门学科成为每一个同学的内在需求.转变传统大学体育教学中同学身体素质观念和技术观念的影响,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学生们才能逐步的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第二,大学体育教学应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体现出其开放性,同时教学的目标应更加的多元和全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乐趣,从而使他们自发的进行各项体育锻炼.

3.2改善现有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的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应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可以适当的提供个别与个性化的服务.应逐步的摆脱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同学们逐步的体验到学习体育的奥妙和乐趣.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氛围.学生应敢于提问和发言,真正的学在其中并乐在其中,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优化课程设置,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应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总结过往所设置的体育课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总结其可以吸取和借鉴的地方,并借助更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的优化课程设置,创新现有的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选择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富有趣味性的教材,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确保能够适应同学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设置大学体育的教学课程时,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大学体育教学的普遍规律,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4推行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并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应先完善现有的大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评价原则、考核方法以及评价的标准和内容等,逐步的转变现阶段正在采用的体育实践技能评价和成绩达标的较为量化的评价方式,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最后的成绩是同等重要的,这样才能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坚持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并且兴趣和体育运动习惯统一培养的大学体育教学方向,探寻更加多元化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方式,实行更加科学和规范的评价标准,具体分析各类评价主体,评价时应考虑到体育知识技能、身体素质、体育兴趣、体育实践技能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结束语

篇3: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1 大学俄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在我国, 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往往同语言的人才培养模式、数量等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和外交方面的变化, 大学俄语教学遇到新的挑战和困难。虽然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增加, 但俄语需求市场萎缩, 俄语生呈递减趋势, 而学俄语的学生升入大学后, 对俄语学习有很多想法, 因为在考研及计算机学习上制约太多。学生轻俄语的理念使他们失去了学俄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给老师组织教学带来困难。

除此之外, 大学俄语教学中, 教学方法和手段至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方法影响太深、过死, 使得教学方法单一, 课程设置欠合理, 图书资料缺乏。虽然2009年新出版了《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听”“说”能力, 但对多媒体利用如何, 还在摸索中。听力方面情况也许改进, 是否能上图文并茂?学生听说能力较差, 和大纲要求有距离。

教师在教学模式上, 一本书、一支粉笔状况还占主流, 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 所传授的内容仍然是围绕着四级考试而进行。而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中, 相当—部分是按应试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考场上还能应付, 但是, 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 包括我们的教师。好多学生拿到了全国外语统一考试四级或六级证书, 伹在实际工作中和俄罗斯人交谈很多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 不能用俄语就简单的日常生活题材交谈。虽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及新战略构思中急需外语人才, 应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达到大学俄语教学课程要求, 但是, 情况极不乐观。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因学生少, 我们在教学上的实际投入却很低。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胜任工作, 能在工作中有较好的创新精神, 不断接受新知识。应该说, 培养合格人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已去猎取知识, 获得能力。然而, 目前高等教育的现实却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虽然许多高校都投入巨资建设了一些多媒体学习室, 但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没有完全运用到教学中去。

众所周知, 俄语在社会应用面较窄, 其针对的国家就是俄罗斯及少数运用俄语交流的国家, 但它有许多领域的知识值得借鉴, 况且又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 所以笔者学校应考虑地理优势, 重视大学俄语教学, 完成俄语教学课程要求。因此, 在新的机遇条件下, 大学俄语教学的立足点和取向仍然是努力实现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

2 大学俄语教学方法和措施实施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达到教学要求, 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认清形势, 树立工具思想

俄罗斯是我们的邻国, 而且是一个在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国。学习他们的语言, 为了我们更多了解所要的科技信息, 向他们学习先进技术, 学以致用。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外语工具的思想, 利用优势, 获取必要信息, 并用于实践, 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2.2 提高和加强语言能力, 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语窗是交际的工具。大学俄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俄语交际能力。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N.Chomsky) 认为, 人具有天生的习得语言的能力。由于人天生具有这种能力, 只要置身于语言环境中, 就能在短期内形成语言能力。另一位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 (S.Krashen) 在其语言习得的理论中提到, 语言习得不同于语言学习。语言习得是在潜意识情形下自然的获得语言技能, 它是在大量的语言信息的刺激下, 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语言习得离不开语言输入,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 主要的精力是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 输入能够理解的、有趣的自然语言, 即口语。分析当前的大学俄语教学, 明显看到听说能力较弱, 而听、说、读、写、译5种语言技能在实践中的比重, 是听说约占一半以上。因此, 组织语言教学应遵循语言能力培养的—般规律[1]。

2.3 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结合

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 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时代要求, 采用相应的方法。通过教材即可得知, 诸多的外国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了影响:如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等。教学法流派很多, 但对我国外语教学影响较深、较持久的是传统翻译法和交际法。传统翻译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影响最大、时间最长。这种方法主要是发挥老师传统的角色作用, 大部分时间是老师讲, 学生听和记, 老师引导并控制整个教学过程, 传授知识, 纠正错误。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 很少让学生张口, 致使学生不善自由表达想法。交际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迅速发展, 这种方法以意念功能为主, 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中心, 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但它的弊端是学习语言缺乏系统性。而且对老师的要求很高。笔者认为, 在教学中应该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先由老师传授语言基础知识, 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材料就一定的情景进行交际, 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 进行听、说、读、写4个方面的训练,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和翻译能力[2]。

2.4 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教学法

目前所有学校都投资修建了多媒体教室, 应该充分发挥语音实验室的作用, 就以视听课为例, 以图像+声音+文字的三维构架, 进行学习。由于图像以及图中人物的表情、手势、背景等, 可以提示学生, 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髙学生的听懂率。这种图像加声音的训练,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过程, 可以使原来很抽象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练习用更为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进行, 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

总之, 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篇4:大学钢琴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关键词:大学钢琴;钢琴教学;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78-1

近几年,我国钢琴教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钢琴教学专业,更多的学生成为钢琴学习者,钢琴考核甚至成为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招生的必考内容,加上近几年高效的不断扩招,钢琴教师与教学专家对钢琴教学提供了更加宝贵的教学建议,这使得钢琴教学更切合大学教学既有现状。现在的钢琴学习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与其他很多学科有着交叉与重叠关系,例如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研究、社会学思考等学科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民族钢琴音乐知识。研究大学钢琴的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我国高等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当前大学钢琴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盲目扩招,生源质量良莠不齐

近几年,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萌芽,加上国家大力普及教育的政策要求,高校扩张与扩招成为教育的大势所趋。扩张带来生源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源质量的担忧,通过考核我们发现,新生水平良莠不齐,生源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没有进行盲目扩招之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考核都比较严格,基础差、素质低的学生很难进入到高等大学的钢琴音乐专业。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相继降低了艺术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加上我们提到的高校盲目扩张与扩招,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钢琴专业的学习中去,这些客观因素的推波助澜,使得大学的钢琴教学存在不小的难度与挑战。

(二)音乐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急需扩建

与学生的极度饱和相反,钢琴教师或者是音乐教师比较缺乏,严重地区出现师资短缺的现象。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多是“一对一”辅导,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教师压力也倍增,钢琴教师十分缺乏,教学矛盾日渐突出。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一对一”确实是提高钢琴教学质量的法宝,“一对一”指导,钢琴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在专人指导下,进步更明显,领悟更透彻。现在的钢琴教师师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传统的“一对一”教学要求,进而导致钢琴教学质量不高。

(三)教材选择盲目,教学方法落后

因为学生层次不一,所以这就增加了教材选择的难度。基础好的学生需要加强技巧方面的训练,基础差的学生应该加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二者的不统一使得教材选择呈现一定的随意性,很难实现一种平衡,导致大学钢琴教学陷入尴尬。此外,钢琴教学方法落后,也是大学钢琴教学中时刻面对的一个难题。科技发展,但是钢琴教学仍然停留在原来“口传手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并没有及时有效的应用到实际的钢琴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大学钢琴教学的改进措施分析

(一)改變教师思想观念,树立责任意识

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在大学实际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具有时代气息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新型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热情,更加注重锻炼学生的钢琴实际操作能力,给学生更多思考与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的灵感创作。此外,教师要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真正把钢琴教学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加强自身的技能锻炼,增强自身教学素质,教学中积极尝试更加先进的钢琴教学模式,把提高钢琴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责任与追求。

(二)制定完善的钢琴教学计划

计划的制定对教学的实施是影响重大的。因此,在进行钢琴教学之初就应该制定比较完善的教学计划,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利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钢琴理论,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参与钢琴作品的创作分析,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教学计划对于每一步的教学课程都有合理的规定,可以用于指导整个钢琴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新的尝试

现在的钢琴教学应该体现多元化与灵活性,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钢琴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尝试。在引导学生掌握钢琴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钢琴操作后,更加注重学生对钢琴的欣赏与品鉴能力。可以把教学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表演实践经验,一方面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钢琴的领悟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磨练学生登台表演的镇定、勇气等基本舞台素质,让学生更多的是钢琴学习的参与者与创作者,而不仅仅是钢琴学习的接受者与观赏者。

三、结束语

钢琴教学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性学习课程,在整个音乐的学习中举足轻重。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也要求在大学的钢琴教学中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把钢琴学习的最终目的定位为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专业音乐人才。国家更应该规范钢琴教学,补充师资力量,让钢琴教学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静.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设想[J].晋中学院学报,2005,(03).

[2]张英华.浅谈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08).

[3]刘猛.多媒体技术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05).

作者简介:

篇5: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人的一生中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时期,这时期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如何,对未来乃至终身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大学生体育教育要与终身体育锻炼相对接,要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夯实的基础,大学生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1教学现状

1.1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从2001年开始,也是全区较早实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第一学年为基础课教学,主要学习武术、田径、球类等项目,第二学年为选项课教学,设置七门选项课和一门体育保健课。武术是我国体育教学的传统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游泳是普及项目,健美操、围棋是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项目,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体育保健课是针对残疾学生和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特殊人群开设的‘通过近几年的体育教学改革,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2第二学年开设的选项课是培养学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时期,通过选项课的学习,学生对某一项或某两项得到了全面的系统的学习,这种学习是专长性质的学习,是弥足珍贵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也因此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学校场地、器材、经费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开设的选项课过少,一些时尚的项目人数又过于集中,不能真正做到在多样化的条件下让学生自由选择。

1.3在电化教掌、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基本普及的现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块黑板、一张嘴和一支粉笔上,就连已有若干年历史的投影仪和幻灯片也很少采用。实践课的教法也往往满足于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析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还没有在体育课上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锻炼兴趣,从而难于实现学生个性的发挥。

2教学改革措施

2.1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使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作为人生最佳学习和生长阶段的大学体育,应当承担起在学校体育这个最佳增强人体体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增强学生在校期间自觉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运动习惯,增加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强学生坚持锻炼的意志,促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仍然坚持锻炼,否则就无法做到象教育部部长周济所倡导的那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2修改充实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高校体育课教材主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陈旧,忽视了终身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的阐述,已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所以教学大纲要修改,教材内容要充实,也就是要开展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体育教学,即要求教学内容要大众化。“大众化”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以培养、锻炼身体的。“身体健康素质”的健康内容;其二是以增强、提高、强壮身体的“身体运动素质”的强健内容。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在于目的、目标、标准上,联系主要在于运动锻炼的知识、方法手段和原则上。应在两者的共性基础上,构造框架,充实内容,在个性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素质,运动素质”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应用性。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健康知识和体育意识,又可做到在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以运动为手段的目的,实现身心并健。

2.3增加选项课项目,为学生自由选择项目提供广阔的空间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8月上海举行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形成良好的风气,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大学生体育要与终身体育相对接,要求每个大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教学形式,吸引大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为了更好地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本的“三自主”的教学形式,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公共体育课教学的重视,加大协调力度,创造出更多的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即在原选项课的基础上开设更多的选项课,既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又分散了人流,缓解了某些项目过于拥挤的现象可以开设的项目有:我国的国球乒乓球、羽毛球,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早冰、贻拳道、健美、网球等等

2.4延长学习时间,为终身体育镶炼打下夯实的基础

学校的体育课,只有大

一、大二才有,大

三、大四没有开设,这也就意味着大

三、大四的学生基本上放弃了体育锻炼,要让他们动起来,延长体育开课时间,即大

三、大四也要开设体育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以俱乐部的形式开设教学训练课,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对其热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再巩固,另一方面可以使体育教育在高校期间保持四年不间断,将体育教育贯穿整个教育周期,满足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与未来终身体育的需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相对接。

2.5引进电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开放、活泼的学习氛围充满课堂。

3结论

篇6: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足球内容的教学广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足球的练习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多方面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足球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合理的解决会严重影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为此相关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体育足球教学;现状及措施

足球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体育运动,也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广大青年学生乐于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因此很多高校纷纷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足球内容的教学。当前,世界足球运动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在开展足球教学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变。足球教学改革应对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单一的进行技术教学的模式,结合学生实际,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当前很多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1足球运动的主要价值

足球属于竞争激烈,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广受欢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球员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利用跳跃、奔跑、倒地、转身、合理冲撞等技术动作进行较量与争抢。足球运动对参与者有比较高的身体素质要求,因此通过足球的联系能够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各项技能的发展,由于足球运动自身独有的各种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足球也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1]。

2当前高校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当前高校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体育教学的模式也相应的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受到教育体制,场地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同时由于学生之间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导致高校体育足球教学整体质量不高。很多高校开展足球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以足球技能的练习作为重点,缺少具体应用的训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学的模式过于单一,缺少与社会实际情况的联系,学生喜爱和关注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体现,这也导致教学质量受到不良的影响[2]。

2.2高校体育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足球教学需要依据学生的身体情况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当前,大部分高校忽视终身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和竞赛规则,不重视实践的练习,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气氛过于严肃,使足球练习过于机械化,缺少趣味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热情。虽然足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程度较高,但整体水平不高。受到客观场地条件的限制,组织足球赛事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满足足球教学的需求。

3改进高校足球教学的`主要措施

3.1改变足球教学的方法

高校开展足球教学时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并思考足球运动,提高认识水平。比如在讲解足球的某一个动作时,首先应当清晰明确的向学生讲述动作的要领,重点强调动作的难点,加深学生对这一动作的印象,同时教师进行动作的示范,帮助学生熟悉相关的动作情况,学生在练习动作的同时复述动作要领,从而实现动作的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战练习以及一些游戏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足球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学以致用。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足球比赛,欣赏顶级球星的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挑球过人、人球分过、背向过人等先进技术,结合自身的练习,全面提高足球水平[3]。

3.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足球运动对抗性强,技术动作复杂,身体接触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避免外界干扰因素给学生造成压力,使学生不排斥足球的学习。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身体素质等情况限制,参加体育活动较少,在练习足球时常常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影响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应当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对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提升其自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通过努力练习提高足球的水平[4]。

3.3加强教学实践的环节

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增加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各项技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巧的练习存在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设计一些贴进实际的环节,讲解技术动作时鼓励学生主动练习,结合实际情况,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足球活动的机会,通过各类实践的活动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类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足球教学的质量[5]。另外,可以适当组织一些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比赛,加强同有效高校的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实现高校足球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4结束语

足球运动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和广泛关注,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在开展足球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进行调整,改变以往重视理论教学的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定期组织足球比赛等足球相关的活动,实现不同高校之间的足球交流,实现取长补短,通过足球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实现未来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大志.“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足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6):76-77.

[2]杨俊威.普通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分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15):80-81.

[3]崔恩,孙治国,王建利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7(3):87-90.

[4]滕占强,李吉成,王冠军.“新校园足球”视域下的高校足球教学新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10):158-160.

篇7: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论文

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主要课程,也是奠定学生基础的重要渠道。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化,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必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优化措施,旨在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小学数学课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同时为其他科目学习奠定基础。但小学数学课程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并给出优化改进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数学课堂互动性不足

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时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生自控能力普遍不足,数学课程知识点繁杂且难度大,使得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注意力无法集中。此部分数学教师并未创设教学情境,课堂氛围沉闷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得课堂上师生互动减少,造成教学效率降低。

2、数学课堂趣味性问题

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要求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分析生活现象中的数学现象。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给学生传授一些解题技巧与方法,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度不足,无法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主要原因在于理论知识过于复杂,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影响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3、小学生自身学习因素

可以说每个学生自学习开始便接触数学课程,很多教师与学生都觉得数学是一门简单的课程,我们就处于数学学习的环境中。这就使得一些师生虽然明白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但与其他课程相比重视度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课堂高耗低效的原因。此外,部分农村小学生父母在外打工,无法督促与监督学生学习,加上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任何教学中学生都没有被完全当成学习的主体,最重要的因素是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得不到较好的改观,大部分小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以老师为中心,只是片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内鼓励他们认真主动思考,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就能够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去进行学习,这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创设情境教学对于每门学科来说都有其开展的必要性。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加强他们的观察能力,更能让他们自主去进行探索。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得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更通俗地呈现在小学生们的面前。利用数学知识创设丰富多彩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情境,进而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快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比如,某公司需要制定套制度,已經做了1200套,平均每天做120套,公司老板打电话试问工厂:剩下的能不能在八天内完成。然后可以让学生以老板的身份进行编题,使他们快速进入角色,进而也能快速理解该方面的.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错题归纳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不是强制学生的思维,而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是促使一个人把事情做好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昂,就会主动自觉进行学习,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也会表现出十分顽强的钻研精神。所以,如果想要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吸引他们兴趣的知识点。比如,在讲比较分数大小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孙悟空分西瓜。大师兄说:我分给八戒的西瓜,分给师父的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没有说完,八戒就大喊了起来:大师兄你这样分不公平。说完这个故事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自主探讨,对于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们说孙悟空分的公平吗?这样不仅可以便于他们理解这一知识点,也能使得更加清楚地记得这一知识点,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好错题资源,建立错题卡或错题本,让学生通过纠错与改错发现知识薄弱点,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初步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培养与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实际中教师多次讲解、考过做过的题目,还有部分学生做错,这些错题只是表面上的内容,本质则是学习漏洞的存在,平常学习中不注意解决这些漏洞,积压造成学习难度增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日常学习中教师充分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总结错题的习惯。学生通过分类归纳错题,并详细记录错题的正确解法、正确答案及错误原因等,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数学知识导入

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也有一定的基础,将小学数学加入具有生活化的内容,设置一些具有生活乐趣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加减乘除法”的时候引用在菜市场买菜的例子:李奶奶说她买了两斤菜花,三斤青菜,一斤菜花2块钱,一斤青菜3块钱,说完之后向学生提问“那么李奶奶一共花了多钱?”让小学生处于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这样就会使学生快速吸收新的知识,并且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所以教师应该将生活化与教学内容多结合,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吸收。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生活现象,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明白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与乐趣,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的方式引入三角形内容,如三脚架、北方瓦房屋顶、三明治、粽子等;利用这些事物顺利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接着,组织学生利用三根木条、钉子制作三角形模具,并撕拉模具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并利用三角形稳定性解决生活问题,如桌椅不稳定时,可以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则进行处理,提高桌椅的稳定性。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加深学生记忆与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4、列举生活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例,结合这些事例进行教学。通过一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就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和完成数学。有人说,只要你对一个东西或者一件事感兴趣,那么你一定会做好它,只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就一定能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比如,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日常碰到认为有趣的事情就可以记录下来;或者在和谁交谈的过程中听到的有意义的故事也可以积累起来,学生定会从中受益。

如:教授长方形周长概念时,让学生亲自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学习用品(如垫板、书等)四面(一周)的长,指出黑板的周长(黑板一周的总长),实地围绕教室走一圈,然后让学生描述周长概念。这样使抽象的周长概念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的过程,既激发了学习动力,又学会了知识。又如:小数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转转,了解小数的特点,或者做模拟买卖商品的游戏;星期天“当一次家”去菜场买菜等等。学习比的意义时,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头长与身长比为1:7、拳手的周长与脚长的比是1:1、身高与胸围的长度比为2:1、身高与脚长之比是7:1。通过这些明显的生活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丰富数学课堂内容与趣味性。

5、生活问题数字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尽可能还原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类活动,并明白现实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从为一张画配一个镜框引入,配一个镜框需要木条和玻璃,木条的长短是求长方形的周长,而玻璃的大小是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创设了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后,学生兴趣倍增,在探究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

又如:数学统计知识初步学习后,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划分若干个的小组,自选专题,展开统计活动,比如可以统计全校各个年级的人数、统计学校男女比例、调查市场某种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通过相互合作顺利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他們在实践活动中所体会到的成功与欢欣将大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开掘他们的潜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数学应用意识,顺利解决生活问题,实现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篇8: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1 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翻译, 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但实际上, 翻译能够很好的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和读写课程的教学起到辅助和推动作用。

一方面, 翻译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紧密相关的。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 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语言知识, 并能锻炼思维在两种语言中熟练转换。在听说课程中借助翻译, 可以让学生更准确的获取听力材料中的信息, 并将自己的想法更好更快的用英语表达出来。在读写教学中, 学生实际上也在无意识的进行英汉互译, 通过翻译理解文章的意思, 通过翻译表述自己的观点。平时加强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的获取信息、理解原文、表达想法。

另一方面, 翻译有助于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也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文化差异不仅仅包含在文章的内容中, 还暗含在语言的特点里。通过翻译练习, 学生可以透过词汇和句子去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种表达的转换中, 逐步认识到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特征, 从而让学生有意识的丰富了自己的英汉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长远看来,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来说, 翻译是最实用的外语技能之一。如今对外交流已经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很多单位在招收毕业生的时候都会考虑到他们的外语实用技能。翻译涉及到的说和写的综合交际能力, 越来越被看重。英语专业人才具备翻译能力, 却缺乏企业所需要的专业领域能力, 而同时具备两种能力的人才却屈指可数, 这也是越来越多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去参加翻译学习、参加翻译等级考试的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加大翻译教学的比重, 势在必行。

2 翻译在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教育部2004年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修订) 》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长久以来, 翻译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只注重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 而把翻译技巧及能力看作是可学可不学的一个选项。这与片面理解课程教学要求是有一定关系的。在该《要求》中, 明确提到了对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但在编写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中, 教师都有意识的省略了对翻译方法的讲解、大量削减了翻译练习。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导向的教学

目前, 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还是以四、六级为导向的。在四、六级考试题型中, 翻译只占了五个小题, 对五个句子中每句话的一部分进行翻译。该题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考核学生对重点句子结构、常用词和短语的掌握。再来看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和大纲的编排, 均没有系统全面的介绍翻译知识、方法指导或者技能训练, 而是在课后练习中设置了一些围绕课文展开的汉译英单句练习。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般也不进行专门的理论和技能的讲解, 很多时候, 都是直接将课文一句句翻译过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课后的翻译练习直接提供答案或者干脆略去不讲。教学重点更多的是放在对词汇、短语和语法的讲解, 课后练习更多的是阅读、听力和作文这些在四、六级考试中比重大的部分。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使得学生误以为翻译没有技巧可言, 只用多背单词, 考前多做练习即可, 平时不必多下功夫苦练, 从而导致四、六级考试的学生翻译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 学生平时缺乏对翻译理论系统的学习和对翻译技巧系统的训练, 其实践运用能力达不到社会要求, 从而在学生踏入社会后, 用人单位和学生本身都对此不满。

2.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

近几年, 独立学院在对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上较前几年有了较大的提高, 教材内容不再是完全取材于文学作品, 更多的涉及到科学技术、历史以及实用文体, 尤其是听说教程丰富的版块, 给了教师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来组织课堂教学。但是,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沉浸在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 他们对翻译教学存在模糊认识, 认为翻译是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没必要重视翻译, 因此教学过程中常用语言教学的模式来讲解翻译, 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讲解词汇、纠正语法错误和语言惯用法, 而忽略技法讲解和实践解读。这种教学方法, 与独立学院个性化教学的培养目标是相悖的, 它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培养目标有效的运用翻译理论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 也没有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翻译思路和翻译能力上, 而是单纯的去教会学生具体怎么翻译词汇、翻译句子。简而言之, 就是“授之于鱼”, 而非“授之于渔”。

2.3 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

独立学院是本科第三批次招生的院校, 招收的学生英语基础整体比较薄弱, 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不好把握英语教学水准, 教学难度明显加大。这从客观上给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学生, 他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差异缺乏了解, 课外阅读量小而窄, 尤其不太重视课外英语材料的阅读, 只注重课内内容以及强化听说能力, 局限了他们词汇量的拓展。知识面狭窄, 导致他们缺少文化修养, 没有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认识, 翻译的过程中就只会停留在词句表面, 而难以正确翻译出英文原文中涉及的文化、历史、宗教等背景内容。没有正确对待翻译的态度, 没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 想学好翻译、借助翻译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谈何容易!

3 对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建议

3.1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应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修订) 》中提出的对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大纲中应指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专门为具有相应英语水平的学生开设的, 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 以完成从英语学习到英语使用的转换为目标的教学。按照此大纲, 大学英语在课程设计时应考虑到翻译能力的培养要适应社会需求, 更多的加入应用文体的翻译, 培养具备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2 改善旧的教学观念, 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

翻译考察了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 也是衡量外语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大学英语教师应正视翻译的重要性, 平衡好听说读写译在教学中的关系。此外, 要教育学生端正对翻译学习的认识, 虽然翻译被排在听说读写之后, 但并不是说它不如前者重要。同时, 也不能简单的认为, 掌握的单词量大, 翻译水平就高了。端正翻译学习态度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 鲜少有专门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 大多数是研究生学习阶段以翻译为研究方向, 工作后由于教学内容的局限, 翻译理论和技巧也逐渐生疏。这些教师无论是从理论素养还是实践能力上来说, 都不足以满足翻译教学的需求。基于此, 学院方面应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 多聘请知名教授来校讲学, 鼓励教师在职进修, 开展暑期研习班, 加强与其他师资队伍强大的高校的学习交流。另一方面, 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学习, 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 不能忽略掉科研能力的提高。

3.3 改革课程设计, 创新教学模式

要切实体现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翻译水平, 就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完成的内容较多, 但是课时比较少, 要学生掌握和消化翻译技巧、强化翻译训练、提高翻译水平, 要利用课上和课下两方面时间。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避免照本宣科, 直接对参考书上提供的翻译答案进行讲解, 而是不局限于本课所学的词组或单词, 鼓励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尽可能多的提供不同的翻译方式, 然后对比分析各种翻译的优缺点, 指出其中使用到的翻译方法, 最后点评时加入一些翻译技巧的讲解。其次, 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搜集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书本内容进行扩充和延展。另外,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取与学生未来就业相关的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文体翻译,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收效更佳。

课后,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多浏览一些优秀的精品翻译网站, 或者下载一些翻译资料作为作业。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置也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目前该课程主要还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主, 可以在后期的课程设计中加入翻译的练习, 给对翻译感兴趣或是有需要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提高的机会, 也让学生明确翻译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 可以考虑在高年级开设翻译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毕业后社会实践的需要编写翻译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设立小班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3.4 加强培养综合能力, 提高跨文化意识

翻译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它涉及到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及对文化的对比分析能力;它检验的不是学生单方面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巧, 而是语言的五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 在培养学生翻译技巧时, 不能只依赖单方面的翻译理论, 也不能只注重单方面技能的传授和训练, 而是要注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用词汇和语法来夯实学习基础, 用阅读和听力来增强语言输入, 用丰富的中西文化对比分析来培养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知识, 也为了让学生有意识的主动去学习, 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课后搜集资料, 然后制作成PPT在课上展示。但是, 事实上, 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并不感兴趣, 因此他们大多是为了拿到一个好的平时分而敷衍了事, 并没有真正用心的去了解西方文化。而大学英语教材中并没有系统的介绍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也没有相关的考项, 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重视。两方面的不重视使得跨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 这是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事实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跨文化差异导致的有趣的翻译现象时, 是会产生好奇的探究心理的, 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好奇心来适时的激发学生学习英美国家文化历史的兴趣, 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的系统介绍。

4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加强, 对兼具外语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提高。培养非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技能不但切实可行, 而且十分必要。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应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把翻译教学纳入大学英语教学范畴, 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更新、教学组织等各方面,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翻译, 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 但实际上无论是从英语学习的规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看, 翻译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尽人意的现状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提出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情况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建议, 希望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玉西.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 2010 (6) :29-3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篇9: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关键词 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 大学体育 体育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而大学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但因为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一些体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不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的教育需求,为了顺应潮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對传统教学模式做出创新与改革,注重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的体魄,让更优秀而全面的人才服务于社会。

一、我国当前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状况

(一)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理念不先进

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沿袭了凯夫体育的教学理念,整个体育教学的理论框架相对滞后于现今教育需求,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大学生不断发展的身体锻炼需要,例如缺少综合性的锻炼科目,体育教材落后等,与目前的终生体育的教学目标有一些不协调,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教学管理问题。

(二)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计划等,存在着过于统一和规范的问题,这种过于重视社会价值,而对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忽视的价值导向,使得体育教学严谨而枯燥,教学内容单一而呆板,整个教学方式程式化严重,不仅对体育教师造成一定的思想束缚,也让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减弱,丧失对体育的兴趣,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大多数体育老师仍然使用传统的讲解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遵循的也是一成不变的标准化的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没有大面积铺开,过分重视理论与技术,轻视学生的个性与实际需求,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阻碍了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体育考核评估模式有待改进 应试教育的主要考评方式是“达标制”,这种方式片面的追求达标分数,限制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自主选择权利,对不同的学生使用同样的考核标准,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起不到对体育教学的检验作用。

二、大学体育课堂发展措施

(一)强化素质教育理念

大学的体育教学,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最终的教学关键,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竞争与协作中,培养其进取,团结,顽强,合作等优秀的思想品质,从而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围绕怎样促进学习者的发展而进行,传统的将竞技技能作为教学中心的教学体系,应该改进为以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魄为教学目的,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的身体条件,引导学生进行不同体育锻炼,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培养起终生体育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得到发展。要推行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首先要进行观念的改变,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要提升身体技能,还要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让身体素质作为载体,推动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大学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是顺利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只有加强教师的素质建设,打造复合型的体育教师,,才能有效的将体育教学的科学理论,转变成优秀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队伍的建设应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1.稳定教师队伍。大胆选拔业务能力强,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良好的考评和激励机制,使得教师能够安心教学,有工作劲头。

2.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教师素质。通过研讨和培训,锤炼教师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增强体育教师教学使命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让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得到不断完善,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

(三)创新教学模式

大学课堂对学生的培养应该多样化,个性化,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引入先进的课堂教育思想,寓教于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转型中的社会,大学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特点和我国国情,采用新模式。在教学模式选择上,要以学生是否愿意接受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准,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锻炼和学习,并且将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内外一体化,多层次的教学,充分兼顾不同地区和不同学习者的差异,心理生理特点,将现代体育与娱乐,健身,生活融为一体,满足学生的选择自主权。

在创新教学模式上,有一些备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例如体育社团、民族传统体育等。前者能够弥补体育课堂时间短的缺憾,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结合,课程开设灵活,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能有效激发学生热情。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好的地域特点,能让学生在锻炼中体会到体育项目的精神内涵,同时起到文化传承和身体锻炼的效果。

大学体育课堂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仅是身体的强健,也担负着心理素质和个人品质的教育,我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大学教育者必须先增强个人的教学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建立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树立起学生的终身健身意识,让大学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汪风涛.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27.

篇10: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一、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由于多年来,国家、政府、老师和父母等多群体都十分关注小学教育的发展,各大学校都能够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的方针,小学教育能够自上而下地有序开展,并且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1.应试教育的印象根深蒂固

家长、学校和老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且将这些观念带入小学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限制他们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学校和老师都过分看重考试,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教授文化课程,导致艺术类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时间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也会经常安排一些小的考试、测验等,这些方式虽然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是抵触的心理,这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

2.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小学教育的开展情况如何,与教师的总体水平和素质有着很大关联。如果教师团队教学水平高,那么教学的实际成果自然也会高,反之则相反。现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学中,语文、数学类科目的老师一般都是专业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师教育技能和素质。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很多教师都是非专业的,不能够教授学生专业的技能,甚至存在文化课的老师去上音乐课、美术课的情况。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是不利的`,因为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所教授的技能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同时锻炼身体,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措施

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目的更多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只有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才会更加有成效。教师应该全面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发展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优先考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要创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体系,提升教学实效性。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对于学校来说,要改善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首要的就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只有师资力量足够强大,才能够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在追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今天,要求教师不仅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智育外的德育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在各门学科都聘请专业化的教师来进行授课,提升课程的专业性。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3.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计划的制订也是一门重要功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发展需求,制订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精心备课,并且加强课后反馈,不断进步,使得教学更有成效。总而言之,小学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学校和教师必须要认识小学教育教学现状中的不足,制订合理的发展措施和发展计划,提升小学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6).

[2]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7).

篇11: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高职院校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在中职中专基础上升格或合并而发展起来的,学校的管理模式基本停留在后高中时代的一种管理模式之上,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职教学的发展,特别是严重阻碍了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也不利于发挥现代高职实践教学开放性、实践性特点。

一、现行高职实践教学现状

多年来,在我国职业教育中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一直沿用“以知识为基础、以学科为本位”。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科技形势、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原来的教学模式已呈现出许多弊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随着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加强实践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学时要注意把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二)根据3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实践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重视学生敬业精神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教育指导思想落后,办学定位模糊。由于我国前期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职业教育吸引力也不强,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观念非常落后,使得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再者,指导思想的落后,导致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相对本科院校来讲比较模糊,到底是压缩版的本科,还是比中职教育更高层次,很难去把握。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培养方法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二)高职院校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着教学改革。近几年,各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扩招,使得本来就有限的教学资源更加紧缺,实验实训设备普遍不足。为满足学生的生活、学习需要,校方不得不将资金投入到最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而教学设施的建设投入经费也有所增加,但经费的投入非常有限,其结果是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普遍不足。

(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名存实亡,校企合作方式过于简单。一方面为弥补校内教学设施的不足,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建立一定规模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也存在很多难题,或现有基地的规模太小,或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等;另一方面为有效开展专业实践,帮助学生与社会接轨,很多已建好的实训实习基地就像一个参观基地,仅作为实习场所进行使用。而有的企业不想泄露机密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经常变动等,导致大多数校外合作企业名存实亡。

三、完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调整实践教学课程结构。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时,要合理调整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各高职院校要从社会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出发,在课程结构上以适应职业需要为基点,适当调整相关文化课和职业道德课所占的比例。

学校在确定教材时,要选用那些能紧跟时代,与当今企业需求密切相关的教材内容。实践性环节课程的课时至少应占课程总学时的40%以上。

(二)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实践教学。为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需求,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出发,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真实案例,以便使教材更具仿真性和针对性。另外,教师在教学方面也应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努力做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教育在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整个项目教学过程的完整性。项目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确定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整理相关资料、分析资料并予以实践、实践反馈。

(三)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一方面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也可提升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水平,形成产学结合办学的.新格局。为了能够更好地使校企双方都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高职院校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可以使高职的课程教材编写的更具有职业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也可以帮助选取那些更能够体现企业需求教学内容的问题。

2、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高职院校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学生的道德建设及素质培养等方面,可以让企业、社会充分参与其办学全过程。在课程领域的开发上,通过相关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和政府有关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调研和听取企业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

(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团队的结构。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高职教师的继续培训,使高职教师尽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团队的结构,逐步扩大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为此,高职院校应选送部分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继续深造。在对教师的培训中,要注意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更主要的是要提升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上一篇:上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硕果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