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探讨论文

2022-04-30

摘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关乎全民健身的大事,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文针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着重探討了推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探讨论文 篇1:

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思路与路径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高校体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并给出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基本路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應有的帮助、借鉴和参考。

1 引言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影响时间长、层次深,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相比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总体上呈现起步晚、发展慢等特征,与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和需求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距。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和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的新时代新形势下,应该全面审视和诊断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和探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思路与有效路径,全面全方位地转变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和模式,从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2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的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理论知识习得和体育实践能力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两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实践能力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实践形式的专业训练,是将体育理论知识习得转化为体育技能的重要途径。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的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容相对于体育理论知识来说比较单一,在形式上比较枯燥、乏味,大多局限于体育教材课程的内容,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训练趣味,致使实际效果受到很大限制,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升;(2)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的课时和时间安排太短,使得学生的训练效果和质量难以满足要求,部分高校甚至为了形式上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体育实践能力训练中走形式、走过场现象十分突出,因而大大降低了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的质量;(3)学生对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就业压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对于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在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的时间内安排其他无关事宜或活动,使得体育实践能力训练的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

2.2 体育教学理论的创新力度不够

体育教学离不开相应体育教学理论的指引和统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模式,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教学理论、方法、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体育教学理论创新力度不够的现实和无奈,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的体育教学理论,使得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动力不足,同时也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深层次方向推进。

2.3 体育教学的设备器材老旧与不足

不少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体育教学设备与器材老旧与不足的问题,受资金条件和思想认识的问题,不少高校的体育教学器材老旧、缺乏,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购入,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3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要根据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功能和价值的定位以及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具体来讲当前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3.1 建立健全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评价机制与体系

建立健全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评价机制与体系是摆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当前网络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尤其应该发挥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评价机制与体系构建中的作用,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日常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发挥其在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评价中的基础性数据作用,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严谨性,从而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持。

3.2 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学改革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样,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参与,并且在这个参与过程中要充分的彰显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将之贯穿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为此就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和了解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习困难和心理困惑,并将之作为专项课题细化研究融入到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

3.3 全面加强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分析和把握

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和状况是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参考依据,因此要全面加强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分析和把握,只有全面掌握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指标数据,才能确保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4.1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在体育教学中仍然很大程度上采用和沿袭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和模式,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层次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潜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将方向和目标致力于推进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全面化和深层次化,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进一步挖潜和整合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使之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化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模式,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将体育的娱乐性、竞技性、特色性等融入进去,同时也应该将现代体育理念、健康理念以及相关的体育人文理念等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展现体育教学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包。

4.2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1)构建健全完善的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目标及评价体系

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该构建健全完善的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目标及评价体系,以此作为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保障和支持。在学生培养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现代体育教育的理念,基于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确保体育教学制度的全面落实,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技能。在实现和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要加大体育教学理论的创新力度,加快实现体育教学从传统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模式等向现代体育教学转变,增强体育教学的内在发展动力,适应和满足现代化体育教学的需要。

(2)加大体育教学相关设施设备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入力度

体育教学离不开充足完备的体育设施设备和体育实训基地,这些硬件设备的建设和完善要求高校必须极大资金投入,特别是体育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推动和实现体育教学、实训、训练、技能养成等一体化大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要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识别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动态地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进行修正,高校在加强体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扩大高校体育教学的开放性,加强对外交流。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系)

作者: 周军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探讨论文 篇2:

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关乎全民健身的大事,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文针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着重探討了推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1前言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件关乎全民健康的大事,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实质是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应责无旁贷地同其它课程教学一起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高校体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指针,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全面性。高校体育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服务。如何改进原有的体育模式,建立有利于发展高校体育的机制,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自我运动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新体系,是今后体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有相关的指导思想、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和注重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以健康第一,终生体育锻炼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终生锻炼是顺应素质教育体制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这种指导思想指出教师应该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和重视。其主张在发展体育人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重点强调健康。

第二,高校体育教学应该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都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体育知识和素质的提高,还需要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逐渐趋于多样化发展,且教学内容上注重传授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

3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转化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地改革。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良好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首先,就教学理念上,应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真正含义,懂得终身锻炼的重要性,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有效结合。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体育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传授各种健身方法。最后,在教学组织方式上,高校体育教师主张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2转变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深受前苏联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竞技能力为中心,以提高运动技术为主体,注重“三基”,片面追求体育课的负荷来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将竞技项目应用于平时的体育锻炼。这种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达不到增强学生健康的目的。现代体育教学思想符合体育教学的规律,我们应当除弊立新,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思想和观念。首先确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思想。健身性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其次,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高校体育教学思维观念的转变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确立“终身体育”的教序思想。最后,要确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以教为引导,以学为进取,重视多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3.3多渠道、多途径探索,优化体育教学方法。

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锻炼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忽视了对体育知识的讲解。部分高校没有体育理论课,这种课程安排相当不合理,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不利现象,各大高校应该在体育课程安排上做出一定的改变。高校应该尽量衡量体育实践课与理论课,让学生更加具体的了解体育,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高校教师可以扩展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健康第一,终生体育锻炼为体育教学理念,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实践运动锻炼中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将体育知识的讲解和实践锻炼进行有机地结合,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另一方面可以从锻炼中巩固相关理论知识,而在体育活动中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优化高校体育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3.4加强教育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教师是关键。从长远来看,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一支与改革相适应的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在职培训。通过进修、培训和国内外高校之间交流等多种渠道,形成多规格、多形式的现代体育教师培养体系。第二,优化教师结构。体育教师构成要多样化,不仅要有传统意义的“公共体育”教师,而且要有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高层次体育学术带头人,还要拥有曾经和正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水平教练,如清华大学就聘请了原国家跳水队教练员于芬为专职教练;同时要树立名师、大师,给与丰厚的报酬,并以他们为中心,展开教学、科研、训练、交流等活动,如北京体育大学聘请了以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为首的十位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第三,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可以制定一套规则,定期举办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并奖优罚劣,还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型教师培训网络,使高校体育教师能够在职吸取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施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展,2016,(20).

[2]温祝英.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维[J]文教资料,2016,(08).

[3]郑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发展刍议[J]经营管理者,2012,(02).

[4]李立平等.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04).

作者:文兵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探讨论文 篇3:

和谐视角下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必须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保持一致。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方法显得有些陈旧,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和谐理论与体育教学

(一)和谐与体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服务社会。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和谐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具体到体育教学就是,体育教学必须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和发展。鉴于此,本文从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本文试着建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新体系,从而为体育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依据。

(二)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然而由于工作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十分不合理,同时体育运动和锻炼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导致了亚健康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我国,这一现象正呈逐步上升的趋势。2006年教育部对我国36所大学的48665名新入校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结果发现达不到标准的竟高达70.5%。由此可见,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意愿去进行体育锻炼,亚健康人群呈爆炸性发展趋势。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公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指出,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不断增加,这导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呈全面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肌力、耐力和柔韧性下降幅度比较大。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这些“亚健康”青少年进入大学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这使得我国处于一个体育基础“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水平不等、个体之间差异比较大的现状,这个问题已成为当下我国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总体来看差异比较大,由于不同学校的硬件基础不同,各个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上也有所不同,有的注重实践课的教与学,有的则注重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述,从总体来看目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识和解决。

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

观念的落后导致了当前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的实践课时过多、理论课时又过少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体育教学的真谛和内涵所在,在体育学习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非科学性。很多的体育教学只强调提高中学生的体质,而忽略素质教育,脱离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观念,造成学生体育意识淡薄,不能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从而导致观念滞后。

(二)体育教师管理方式需要改进和科学引导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虽然我国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目前体育教师队伍的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仍然受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不少院校仍然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具体表现为,第一是体育教师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在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师的态度普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一般不要。这种情况,就让体育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使他们成为教师中的“三等公民“。第二是目前不少院校用人制度不合理,一方面是优秀人才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有些素质不高的教师却占据本应属于别人的岗位或机会。第三是在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上,没有建立科学的薪酬和激励机制,从而导致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体育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作为发展的保障。最近几年来,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正在不断进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体育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是教学手段非常单一,从而让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二是教学内容比较呆板,不能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去进行合理设置和开发,从而大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目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学中脱离了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形式十分单调,没有生机;教学内容过于僵硬,没有变化,内容也十分陈旧,课程结构比较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结构没有质的变化,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一)要强化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观念

只有加强对观念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顽疾。只有让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才能让体育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体育教育贡献力量。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不断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不断进行体育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因此强化观念的过程,对于体育教学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强化体育教学的观念,就意味着要在体育理论教学上注重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时代性,要更加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通过理论指导和理论解释,来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强化教学观念,就是不断强化体育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体育教学培养的是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防止伤害事故的能力、自救自助能力等,使学生成为自己运动、科学运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管理方式和体制的改革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体育教育管理方式和体制的改革十分必要。当下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给体育教师一个正确的身份和地位,让他们获取应有的尊重;如何充分发挥每个体育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从而让他们为体育教学贡献全部力量;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和突破。这些都是政府和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体育教师的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以培养高素质、复合性的体育教师为重要目标。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无论任何组织,其竞争的优势都体现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因而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而体育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认识。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鉴于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复合型体育教师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职业院校的欢迎和认可,主要原因是复合型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具有多重性,而且在智能结构方面由多种不同学科知识而构成。体育教师除了要具备主、辅修专业的经历,还要涉及与主、辅修有关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复合型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方面都是全新的,他们具有十分强的创新精神,这样不但有利于他们全面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又能让他们实现“文武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按照“三自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

(三)对体育教学内容要进行创新

体育教学内容应该不断体现出时代需求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体育的教学内容、结构形式、手段和方法也应进行适当调整。

本文认为体育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多元化的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学生的健康以及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坚韧的品质,以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具有充实、多样、健康的特点,要让学生实现终身性的发展和进步,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四)要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理念,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终身体育教育是将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认同。终身体育教学强调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具有现实的价值和功能,更具有长远的意义和影响。通过终身体育教育,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强壮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还有不断成熟发展的心理、思想,因此终身体育教育也必将成为体育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思想。体育改革的走向,决定了体育的教学任务和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要不断强调体育理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指导性,实践内容的兴趣性、实用性,让其符合各个学生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让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能够为他们今后从事体育锻炼在思想上、能力上打下良好基础。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还要不断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只有让教师转变观念,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他们自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水平,才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军体教研部

编校:王 姣

作者:李永杰

上一篇: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监理探究论文下一篇:应用创新专业建设土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