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铸就辉煌

2024-04-20

硕果铸就辉煌(精选6篇)

篇1:硕果铸就辉煌

特色成就品牌,硕果铸就辉煌

——小学教学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知书达理的现代人”为目标,高举和谐治校的旗帜,坚持“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主旋律不动摇。各项工作硕果累累再创佳绩。

一、主要成绩:

1.在2010年春季期期末××市教育局小学二、五年级教学质量抽样检测优秀学校;

2.我校《校本方案》在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出版的《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方案集锦》中发表;

3.×××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同志任执行组组长的《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双文素养》的子课题顺利结题,评定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我校特评为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4.我校获“2010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集体”称号;

5.2010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获北流市一等奖;

6.×××市第二届城区小学生乒乓球团体赛(甲组)第三名

7.2010年×××镇教育系统“诵中华经典 唱歌哦、革命红歌”比赛 二等奖;

8.2011年×××教育系统“元旦”职工气排球比赛女子组第一名。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主旋律,教学质量则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要全面提高,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核心。我们在教学常规管理中主要的做法是

1.制定管理细则,加强检查力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制定了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引进激励机制,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两者有机地结合,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地、有创造性地开展。每学期我校对各科目至少进行近五次的“教学五认真”检

查工作,两次作业检查听课笔记、两次读书笔记检查,两次教案检查。在每次检查的过程中,都将检查结果第一时间在教师会议上公布,以便教师学习与改进。

2.握时代脉搏,开展网络备课研讨。现代教育是一个信息时代的教育,因而我们注重把握时代脉搏,大力开展网络备课资源共享研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研究出独特备课模式,主要包括下面几个环节:个人初备—交流研讨—资源共享 —个性修改—深刻反思。电子备课做到了既独立思考,又集思广益。这种没有时间、空间约束的网络研讨,使教学资源得到共享、教学个性得到培养、教学差异得到互补。

3.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行政领导轮流不定期到班听课,并随堂检查该教师的常规性工作,督促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引导他们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

4.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竞赛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和学科教研组组织了全校探索性的研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如:每个年级每月进行月考、学生优秀作业评比、背诵经典诗文或课文比赛、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知识调研、低年级学生听写生字比赛、低年级口算比赛、评比学生日记、学生书画即席比赛、庆元旦文艺汇演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发挥学生小老师作用,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充分展现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多种形式奖励:在学校表彰台上展示学优生的相片,优秀作业传阅,颁发奖状报喜书等。

(二)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研究是学校教学的源泉,是学校教改的先导。我校把目光锁定在教研的主旋律上,树立教研意识,活跃教研风气。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专题讲座、课题带动、集体备课、观摩听课、集体教研、教学比赛、学科组教研等形式开展教研,分散与集中相互结合,学科与专题相互补充,结合实际,面向问题,主动灵活的开展教研活动。

1.举行专题讲座学习:由学校领导、兼职教研员、专业教师选择特定专题,如师德师风学习,如何上课评课,WOED文档的使用等,挖掘多方资源,对教

师进行专门指导,扩大视野,提升水平,推动学习;参加教研的教师要做笔记,写体会,勤落实,切实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与实际能力。

2.观摩学习,提升能力:一年间,我校派出教师六十余人次分别到北京、南宁、柳州、玉林等地参加观摩学习,每次教师外出学习,除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外,还需在校上一节移植课,并由教研组组织相应教师说课、评课、学习、讨论。组织了8位老师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2010),十多位教师参加了“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3.展示自我,促进成长:鼓励教师展示自我,有十多位教师成功地参加区、市、镇、学校等各级举行的研究课、送课下乡、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全年有十五人次在比赛获得了一等奖。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增强教师紧迫感和内驱力,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态势。

4.开展课题研究:去年,我校立项的中国教育学会“

十一、五”重要(A类)课题,中华经典诵读课题化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部经典诵读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双文素养》(已结题)获结题证书;被评为经典诵读优秀学校;被评定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黄世德校长在经典诗文诵读课题研究中,积极组织,深入研究,成绩显著。被评为经典诵读优秀校长;二十五位老师获经典诗文诵读课题研究优秀教师奖。另外,立项的玉林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小学毕业班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的研究》和《关于“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问题的研究》分别在杨连清和梁树梅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相关活动,进行有效总结,有机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特色成就品牌

我们学校是全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在科技教育主管领导茹晖的带动下和科技辅导员经常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我校科技创新成果再上新台阶:共有全国二等奖1篇、玉林市一等奖4篇、北流市一等奖5篇创新作品获奖。茹

晖副主任荣获广西“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并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的评比。茹

晖副主任指导易

坚、潘

佩、罗斯雯等十多位同学完成的DV作品《生态洗涤剂的制作与实验》荣获广西一等奖。茹

晖副主任的三篇科技实践活动方案荣获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项目的一等奖,并在《中国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方案集》上发表。一篇科幻画荣获全国二等 奖,两篇荣获广西区的一等奖。

为了提高青少年对低碳生活、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认识,培养他们低碳生

活的习惯,我们学校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系列科技实践活动,并聘请了北流市环保局的莫鉴股长、卓东志副股长、李少波副股长做了精彩的知识讲座。在校园中营造“人人学习低碳知识,个个践行低碳行为”的氛围,为拯救濒临危机的地球母亲而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四)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增强学校教书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体现。我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按照“全方位、高标准、创新性、独特性”的目标认真抓好此项工作。

1.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在学校的三条长廊上呈现有语数英学科知识的介绍,有安全、卫生的注意事项,有学习标兵的事迹宣传,有学校规章制度的体现;在橱窗上展示学生的书法、美术、作文、手抄报等作品;教学楼走廊和学校楼梯口都布置了名人名言展板,文明用语;每个教室都有展示学生作品的学习园地„„

2.让每个功能室都灿烂: 学校先后投入资金68万多元倾力建设一幢全新的功能综合大楼。增设了小放映厅及科学活动厅、艺术教育展训厅、舞蹈室等,和原来的各室一起全面开放使用,为我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校素质教育等方面步上发展的快车道。

3.让每块绿地都芬芳:在校园的大门前、操场边、大楼前组建五块“花香、树绿、形美”的花埔,点缀校园,增添生气和活力,使每块绿地都散发出知识的芬芳。

一所学校要想以内涵立校,以品牌铸校,没有一定的管理规范是行不通的,同样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也是不行的。我们坚信,在各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引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解决好当前问题,不断创造×××小学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篇2:硕果铸就辉煌

22.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23.多见一个客户就多一个机会!

24.赚钱靠大家,幸福你我他。

25.失败铺垫出来成功之路!

26.团结一心,其利断金!

27.团结一致,再创佳绩!

28.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29.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30.众志成城飞越颠峰。

31.忠诚合作、积极乐观、努力开拓、勇往直前。

32.永不言退,我们是的团队!

33.道路是曲折的,“钱”途无限光明!

34.回馈客户,从我做起,心中有情,客户有心。

35.用心才能创新、竞争才能发展。

36.优服务、高效益、大发展。

37.和谐创新、开拓市场、团结拼搏、共创未来。

38.企业和市场同步、管理与世界接轨。

39.全员实动,本周破零加大拜访,业绩攀新。

篇3:开放,铸就辉煌

地球村——我们亲切地称呼这个所居住的世界。

世界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过, 美国次贷危机, 中国跟着感冒发烧;南方发生雪灾, 北京菜价跟着涨三成。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联想的总部竟然是在美国,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几乎可称得上世界工厂, 中国新经济领域著名的"新企业"背后大都有着海外风险投资的身影。我们也很难去区分商品的国界:一架美国波音747客机需约450万个零部件, 这些零件来自6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企业。

开放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改革开放30年来, 交织在中国身上的目光是复杂多样的:佩服、羡慕、嫉妒、担忧、恐惧……兼而有之。但无论是哪种看法, 就算中国被误解成只是一条到处张牙舞爪的"龙", 我从中也能感受到欢欣鼓舞, 因为比起百年前的"东亚病夫"来, 世界起码已经正视中国的"大国崛起"。而这个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正是起始于中国将"开放"树为基本国策的那一刻。

国际上目前普遍有这样一个看法:中国和印度将在21世纪中崛起为新的世界性大国, "龙象之争"将成为世界舞台的新生主剧目。事实上, 中国和印度在内里还是有着很多的差异, 但在"开放"才能带来国家崛起的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共识。2007年, 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发表主题演讲:"只有开放兼容, 国家才能富强"。印度总理辛格立刻在其国内表示:希望温家宝总理的这篇演讲稿成为"印度举国上下人人捧读的基础材料"。

其实也不仅仅是中国和印度,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整个世界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以开放为主流趋势的全球化时代, 也都努力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个开放的世界。日本是个典型例子, 国小, 资源少, 人口众多, 背负二战包袱, 也不像新加坡那样拥有交通咽喉的地利, 但依赖国家的开放, 依赖大多数拥有大国心态的国民的人生开放 (日本在经济大萧条前每年出国人次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 进而融会东西方之长, 把握机遇, 得以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对宏观"开放"没有分歧的形势之下, 今日之中国能否继续大国崛起, 能否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的一环, 能否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 乃至内地能否与另一体制的台湾找到和平统一的共同基点, 以及与港澳在"50年不变"之后走向共荣……这都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国家能否继续开放下去, 而更多地在于"开放"能否在更广阔的层面深化——即我们大多数个体能否将"开放"定为个人的"基本国策", 能否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放人, 取得自己开放的成功, 并最终汇融成民族和国家整体的开放, 进而才能解决一切重大问题。

从封闭式经济到开放式经济:中国经济在"文革"时期是一个封闭式的经济, 中国的开放当然首先得益于经济的开放。30多年来,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经历了"有益补充"、"重要组成"、"主体地位"三个阶段变化。同时, 外企大量涌入, 世界500强企业几乎全部到中国投资。中国自身也受益良多, 2007年GDP已达到3万多亿美元, 比30年前增长了17倍;国际贸易2007年则达到2万多亿美元, 约为开放前1978年的200倍。中国人在开放式经济中, 还诞生了大批的开放人群体。据估计, 中国目前约有一亿五千万的创业者、专业人士、中介机构人士、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面向市场经济的职业群体。这批新阶层群体没有"铁饭碗"和"皇粮"可依赖, 都必须走向自由工作和生活的开放式人生。

从国内化到国际化:曾几何时, 中国人的流动主要局限在国内。如今, 开始大量走向国际的中国人已经遍布全世界。中国在海外有5000万的华侨, 其中至少有3000万加入了当地国籍。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中国2014年仅出入境旅游人数就达到8000万人次。2014年, 中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将超过140万, 而回国总人数也将超过40万。此外, 中国人同跨越国界的有色人种的交往也日渐增多, 涉外婚姻不再是新闻, 如2014年上海市民政部门办理的涉外结婚登记就有2960对, 共涉及55个国家和地区。

从区域人到国际人:世界越来越平, 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 地域和国界不再成为区分人的标志, 欧盟 (国家层面) 、跨国企业 (企业层面) 、互联网 (技术层面) 、多重国籍 (个人层面) 等各种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际人因此成为一个热门群体, 跨国公司职员、涉外工作者、华侨、留学生、外籍人士成为其主要来源:如篮球巨星姚明红遍美国并成为当地球队核心, 泛华传媒的CEO潘杰客曾自称为世界公民, 从事投行的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常常一个月穿梭十几个国家,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中国公司的掌门人绝大多数都是国际人。当今中国活跃着一大批跨越东西方的国际人, 他们正在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而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的跨国化也促使具有跨文化环境操作能力的文化混血人大量地涌现。

整个中国的人生开放现象, 已经如此醒目和广泛。从农民到大学生再到企业家, 从生活饮食到就业求职再到自主创业, 从某种程度上说, 已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够置身于"开放"大潮之外。中国开放的深化和发展, 必然呼唤一场个人层面"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 "开放"的最终命运, 都必须要落实到个人开放上。

而个人的开放, 说到底是心态的开放。

对于个人来说, 在这样的开放时代, 要想获得个人的成功, 掌握自己的命运, 或者与时代俱进、与世界同步、与他人和谐, 甚至只是不想孤立于世界之外, 都必须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式的人生。

开放人生就是开放视野、开放舞台、开放信息、开放机会、开放成功!开放的人生与封闭的人生, 两个视界, 两重天地。开放的人生, 如流动的清泉, 唯有源头活水来;封闭的人生, 如死水一潭, 终究会变质枯干。只有开放自己, 解放自己, 才能自主自己。

开放心态一:兼容

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就是一种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开放心态。这种心态有容人的肚量, 能够容忍异己, 欣赏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所谓"内举不避亲, 外举不避仇", 这就是容人。

还有容事的开明, 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 包容甚至是错误的"异见", 当然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恶意批评而影响主观判断。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有包容差异的头脑, 并且还善于利用各种差异所带来的机会。

杰普培训曾被某些媒体称为"中国高端IT培训第一品牌", 在海外呆过13年的CEO赵敏谈到自己之所以选择高端IT培训作为创业方向, 就是因为发现了中美之间IT业的差异。

赵敏曾打算做软件业, 但他在国内接触不少IT企业后却改变了主意。他发现中国IT企业的高端业务都很急需人才, 这个缺口跟美国的情况差不多。但差异就出现在高端IT人才培训上, 中国不但缺乏人才, 而且缺乏相应的培训, 层次低、不规范、不具规模, 可以说高端IT培训几乎为零。因此, 赵敏意识到这是个巨大商机:"我们一起回国的六个人, 在国外都有很丰富很全面的实践以及教学经验, 为何不把自己多年的技术和经验, 传授给国内更多的IT行业人士呢?这似乎比自己亲自去做编程更有意义。"

兼容差异、开明包容的开放心态, 正是这个浮躁社会所急缺的, 也是开放型成功者所拥有的共同特质之一。

微软的企业文化很著名, 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就有一条叫"开放式交流"。它要求所有员工在任何交流或沟通的场合里, 都能敞开心扉, 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算大家意见不统一, 也一定要表达出来。否则, 公司可能会犯错误。

不排斥交流, 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周围的一切, 并且能够理解甚至认同不同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差异性, 这就是一种心态的开放。心态不兼容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利益对立的双方, 如医患矛盾、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矛盾;还存在于各个方面。如有些人一听到有人说几句国外的优点, 立刻把人判定为"崇洋媚外", 并且彻底贬低留学的作用;也有些"海归"则自以为喝过"洋墨水", "取经"归来高人一等, 总感觉"外国的月亮才是圆的"。

这都是不兼容、不开放的心态。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一个心态开放的人, 只会以公正的态度, 在能力、品德、价值观等各方面去衡量人, 很少以是否在海外留过学来判断人。就如大多数跨国公司挑选人才, 更多的是看对方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有没有相应的职业道德, 而不会问对方是"土鳖"还是"海归"。能力是任何讲究效率的公司都最看重的。

开放心态二:进取心

如果有一种力量能使我们本能地张开双臂去迎接人生, 那就只能是我们的进取心和志向。进取心总是促使我们打开人生大门, 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也是开放式心态的主要构成。

进取心可以包含很多词语的含义:雄心与野心, 志向与欲望等。个人有强烈的进取心, 才能有改变现状的强烈动力, 才能对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自己的抱负怀有兴趣, 进而寻求并肩作战的伙伴和朋友, 接纳各种思想、方法、技能, 越挫越勇, 做出各种各样的人生努力。

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空中网的创始人杨宁就是个进取心非常强的人。1998年, 他斯坦福大学毕业, 不顾家人期望他留在美国的意见, 毅然和周云帆、陈一舟回国创业。当时, 雄心勃勃的杨宁甚至要给这个网站取名为"中国人", 但因为"中国"这两个字无法注册, 他才不得已才把名字改为Chinaren。

互联网寒冬到来后, 杨宁和Chinaren网站都难逃厄运, Chinaren被迫连同200多名员工, 加上几个创始人一年的工作合同, 一起卖给了搜狐。这是一个让杨宁终生难忘的日子, 但他的进取之心依然没有熄灭。两年之后, 在北京后海一间平房里, 一个十几个人的公司成立了, 名字叫做空中网。

当时, 杨宁和周云帆卖掉搜狐的股票, 加上一个朋友的投资共带着50万美元就上了路。"我们的很多竞争对手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现金在银行放着"。资金成了首难, 杨宁和周云帆首次创业的投资方包括高盛在内, 都拒绝再次投资。但杨宁和周云帆没有放弃, 奔赴香港中环一个楼一个楼的"扫楼"找投资机构。一个星期之后, 碰壁无数次的他们遇见了当时在香港德丰杰工作的张帆, 但张帆的推荐依然被董事会拒绝。最后, 张帆直奔美国找大老板改变了空中网的命运。张帆后来回忆说正是因为这两个人强烈的进取心, 所以在"香港只见了一面, 直觉上我就已经决定帮助他们"。

人生犹如一次大海远航, 不知道终点, 也无法回头, 我们甚至可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行驶, 当然也无法规划和勾勒出未来蓝图。但是没有关系, 在我研究采访的这数百位成功者当中, 不少人进入现在的行业, 做现在的事, 完全是一种偶然。当然, 没有偶然的是这些人从还没有成功之前, 就对建立事业充满了强烈的持续的渴望。

这种渴望也就是进取心, 进取心与目标的区别在于, 它指向一个前进的方向, 却没有具体的落点和彼岸。所以, 大多数开放型成功者的人生也常常充满了灵活的转型和转身, 他们不会把自己封闭在某一行业、职业、专业上, 就算不到现在这一领域创业, 他们将来也一定会在另外一个行业创业。他们所强烈企求的只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成功而已。

因此, 我们的人生也许不一定要拥有一个可以终生不变的目标, 但一定需要有进取精神, 像一枚永远向上向前的指南针。也许眼前大雾迷茫, 也许看不到前面的终点, 但我们依然要昂着头, 注视着未来的大方向。

开放心态三”学习

别人流血, 自己得到教训, 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自己流血, 自己得到教训, 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自己流血, 别人得到了教训, 自己还没有得到教训, 这是最可悲的教训。

开放心态就要求善于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成功者, 能够与优秀者为伍, 就如同与鹰共翱翔, 避开失败者验证过的教训。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常常自称有个"病根"——"从小就喜欢学先进, 在小学、中学、大学都好给中国最牛的人写信。"而1993年万通逐步成型时, 他就曾把万科的王石当成榜样, 若干年后还写过一篇文章叫《学习万科好榜样》, 他说:"基本上我相当于做一个傻瓜董事长, 凡是公司有什么事不清楚我说你们去万科看就完了。"

冯仑第一次见到王石是1993年, 当时他们6个创业合伙人刚掘到第一桶金组建了万通集团, 双方在王石的办公室谈了一个下午。冯仑后来回忆说:"我们是热血青年的谈法, 不谈别的, 就谈自己的理想。聊的过程中, 王石就提了很多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点:一是质疑我们的理想主义激情, 建议我们想清楚, 我们6个人合作, 究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还是理想基础上。我们当时比较相信自己是建立在理想基础上的事业伙伴, 但王石说:"不可能, 你们将来早晚会碰到利益冲突。"再就是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问题, 他主张我们专注于房地产。"

1996年, 万通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合伙人离开了, 公司的业务也遇到很大的危机和调整。这时, 冯仑在北京再见王石, 一起吃饭, 由于这时遇到了问题, 才回想起王石当年讲的有些话很对。冯仑这才意识到学习先进的真正作用:"我们便成了好朋友, 他和万科成为我随时随地观察和学习的榜样。"

西方有句名言:"与优秀者为伍。"日本有位教授手岛佑郎, 研究犹太人的财商, 得出的结论是:"穷, 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他后来还以此作书名, 写成了一本著名的畅销书。

心态开放强调的不是环境决定人生, 而是应该摆脱不利环境, 主动进入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环境。"孟母三迁"就是个这样的典型事例, 大多数人选择到更发达的国家留学和游学也是基于这样的心态。如果出国留学不能够得到更好的熏陶、教育、学习、锻炼, 自然也就失去了出国的意义。

1994年以来, 先后有180多名北大、清华保安通过自学方式获得了大专、本科文凭, 其他高校也不乏类似的例子。"到北京当保安, 圆你大学梦"也成为了清华保安队在外省市招聘保安的广告语。《北京青年报》甚至不无夸张地评价说:以前, 从北大、清华毕业的成功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往往说:"是北大、清华培养了我。"如今, 一些曾经在北大、清华当过保安的人, 也会自豪地说:"是北大、清华培养了我。"

高校为什么会出现保安自学现象?是因为高校的保安跟其他地方的保安有区别吗?当然不是!专家的分析普遍认为:这是因为环境与动力的原因:其一, 高校的环境适合学习, 如果是在酒店和市场, 环境嘈杂, 就不适合看书;其二, 高校有好的学习风气, 年轻的保安会以大学生为榜样;其三, 高校提供学习的便利, 高校有图书馆, 有教材和书, 有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师, 也有成人教育学院。

绝大多数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善于学习者, 这种方式可以体现为进名校、拜名师、出身名门;也可以体现在自学能力上, 中学没有毕业可以自学成才, 白手起家,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做人和做事都一样是种宝贵的学习。

尚诺集团 (我爱卡)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涂志云曾谈到去世界名校学习的收获:"1997年, 我去了斯坦福商学院, 斯坦福给了我一场彻底的创业洗脑。斯坦福的创业精神非常根深蒂固。那是个创业大本营, 人人拿着计划书, 不是在找投资, 就是已找到投资, 要不就在创业投资公司工作。受环境影响, 我先在美国的网络营销公司Digital Impact做兼职, 后来从学校休学全职工作, 成为公司的营销科学家。"

开放心态四:灵活

一个拥有开放心态的人, 通常也不会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

心态不开放, 便会意识不到形势的变化, 只认一个理, 只信奉一元的价值观, 一条道走到黑, 或者说一棵树上吊死。其实, "条条大路通罗马"、"战术是灵活的"、"事情是可以变通的", 只要合理, 就不拒绝改变, 这才是开放者所应有的心态。《易经》里不是说"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吗?

曾担任过微软中国区主席和盛大公司总裁的唐骏, 曾在我《缤纷海归》一书中撰文谈人生感悟。这位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就将"父亲盖房子"列为少年时代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事之一。

他说:"在我的整个少年时代, 全家的重心和精力都放在盖房子上。因为在城里盖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我爸爸用了数年的时间和无数的心血跑各种关系, 打擦边球, 终于在江苏常州的城郊买下一块地建成了房子。这件事对我来说, 让我知道了事情都是可以变通的,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很难做成事情, 一种方法不行, 还可以用别的很多方法。"

后来, 唐骏大学毕业后非常想出国, 他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 但北邮出国名额已经用完。于是, 他就给北京每个高校打电话, 询问有没有剩余的出国名额。当打听到北广还有出国名额时, 他就拿着考研成绩单要求转入北广读研。北广老师说:"你考虑清楚, 尽管我们有名额, 但你错过了时间, 出国还要由教育部批准。"唐骏还是没有放弃, 他打听到教育部主管此事的是李司长, 就在教育部门口站了整整几天。早上见到李司长就说"李司长您早";中午出来则说"李司长您出来吃饭?"下班的时候便说"您下班了"?等到第六天, 李司长终于告诉他:你可以出国了。

俗话说"树挪死, 人挪活", 在社会底线认可的前提之下, 没有什么不可以调整, 重要的是要能"活"。不要怕改变, 更可怕的是成为生活的奴隶!毕竟是你要适应这个社会, 而非这个社会来适应你。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初, 当大多数人都还在迷恋机关铁饭碗时, 不少人就因为敢于"下海"、"出国"、"创业"、调整自己的人生定位而取得成功。譬如王中军在物资出版社第一个辞职当个体户, 这是体制内跑到体制外, 他后来创办了华谊兄弟;再如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 初中毕业时到开滦煤矿当了七年井下维修工, 后来考上大学读研读博留学并成为大学教师, 再后来"下海"在美国创办三普证券, 并于1997年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 再后回国在著名证券公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最后甚至去电视台当起了财经节目主持人。

开放心态五:沟通

著名的励志大师卡耐基先生说:"一个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中国相关的流行语则更多, 如:"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也就是说善于与人精诚合作才能顺利地取得成果。

我们如何积累人脉资源?如何保持人际关系的资源?一个创业者如何招揽人才建立忠诚的团队?一个雇员如何融入一个团队, 如何在这个团队中受欢迎?……

《论语》里, 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话真真说到了与人沟通、合作的大智慧和根本原则。将自己接受和不接受的都"推己及人", 而非以自己一时的狭隘心态与人相处。以开放的心态体会他人内心, 替他人先想到, 别人自然也会从心底接受你。

美国、欧洲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围墙, 学校通常与社区融为一体, "哈佛园"可算是特例。美国的国会和白宫, 也只用灌木或者铁艺间隔, 并不阻挡建筑与社区的融合以及游人的参观留影。这也让人常常想起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许多人常常问:中国学生为什么比西方学生普遍要听话、内向、被动、循规蹈矩、个性意识差、缺乏创造力?换句话说, 为什么西方学生总要显得开放一些?

"围墙"就是回答。

中国从封建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所积蓄的"围墙"文化, 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有客观的体制原因, 也有许多主观原因:譬如基于私利, 许多个人、部门、企业希望通过"围墙"形成自己的垄断利益。

逝世多年的傅斯年先生, 学生时代是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 教师时代曾做过北大代理校长和台大校长, 他对大陆的大学与美国名校、台大的区别曾有过一些偏激却不失一些道理的比较, 也可算是一家之言:

"大陆的大学, 即使是名牌大学, 培养的也是螺丝钉;美国的名校和台大, 培养的是人才。大陆的大学, 即使是名牌大学, 也比较像职业学校或技术学院;美国的名校和台大, 培养的是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领袖人才。大陆的大学, 尤其是名牌大学, 很像是在开店开公司;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则把自己看得很重, 看作是学术殿堂。在美国和台湾, 大部分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都是由学校和民间的知识分子推动;在上海, 知识分子是这样的幸福, 一切事情都只需要等着上海市政府做, 知识分子读书只不过是为了赚钱、结婚、传宗接代而已。这也不奇怪, 丛林里的猩猩猴子也是这样呢。"

开放心态中的沟通, 就是打破围墙, 活跃个性,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开放, 铸就辉煌

王中军创办的华谊传媒集团是中国内地民营影视业的龙头。但很少有人知道, 华谊原来是家广告公司, 其早期资本积累来源于广告业务。

1994年, 王中军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后, 回国在北京国际饭店成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刚开始公司做一本小杂志, 刊登一些广告, 然后直邮给使馆和三星级以上的高级公寓, 生意勉勉强强。

王中军和华谊公司的转折点就是说服中国银行, 让其全国15000多家网点将五花八门的标识统一为红标黑字白底, 实行标准化、网络化的管理。随后, 华谊接下国家电力、中石化、农行金穗卡、华夏银行华夏卡的标准化规范项目, 在成立的第三年, 便跻身成为全国十大广告公司之列。

华谊能够抓住这个市场空白, 并不是因为善于创新, 而仅仅因为眼界的开放。王中军总结说:"这是很简单的方式, 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而中国没有。这也不是我的创新, 而是我学别人的方式。在中国做生意其实很简单, 只要你认真执行"拿来主义", 然后依照国情和自己的经济实力, 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就可以了。"

"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更为通用。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就是靠对美国"硅谷"商业模式和企业制度的"拷贝", 进而获得风险投资, 最后获得成功。再如马化腾虽然没有出过国, 但他眼光开拓, 看到了以色列人开放的聊天软件ICQ, 于是就从做ICQ的中国版——QQ起步, 由模仿到借鉴再到创新, 最终因为过人的眼光, 而成为了著名企业家和亿万富翁。

许多人就是因为视野和眼界的开拓而成功创建事业, 这种现象尤其在海归中普遍性地存在。通常而言, 眼界是指我们视野所能到达的范围, 也就是见识的广度和深度。一般有两个解释:其一, 视觉, 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见和识, 这是它的基本义;其二, 视野, 我们能够观察或认识到的领域和范围, 包括我们各方面的认知范围, 这是延伸义。

中国有句古话:"见多才能识广"。心态的开放, 需要眼界的开放。佛教哲学说:我们不仅仅要用肉眼看世界, 还需用心眼看世界。反过来也一样成立, 有肉眼才有心眼, 心眼又反过来指挥肉眼, 两者相辅相成。

开放, 首先需要超越自身的盲点, 善于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尽可能地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

余隆曾获得2003年"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他是当今世界乐坛最杰出的中国指挥家之一。出人意料的是, 他在上海音乐学院等指挥系开讲座, 讲的最多的却是音乐指挥以外的事情。

余隆后来谈到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我说这些让他们感到很新鲜, 是因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历来都是专业至上, 大部分人对班集体工作持轻视态度。我则一再强调不要以为上指挥系只是学指挥, 人的塑造应该全面, 不要放弃社会提供的任何机会, 因为作为指挥总会面对大量的组织工作, 需要有领导才能。此外还要有意识地积累知识, 要多读书, 认识到开卷有益。

开放还要善于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改革的脉络、行业的动态热点, 拥有超前的眼光。任何时代, 务实者为俊杰, 应时而动, 与时俱进, 审时度势, 都有个"时"字, 把握好时机通常能取得长远的胜利。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条成功的领导艺术:"领导者要有认清时代潮流的眼光和预知环境变迁的能力, 才能想出因势利导的方法, 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说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长一只眼, 盯住领导就够了……市场经济下企业则需要长两只眼, 一只眼盯住员工, 建立一个能让员工发挥才能、能够公平竞争的人才机制;另一只眼盯住用户, 市场是所有员工的上级……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 企业还要长第三只眼睛, 那一只眼用来盯住国家政策。"

央视经济频道的《赢在中国》是中国最受关注的财经节目之一。这档节目吸引了十几万怀揣创业梦想的选手、三千多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数十位包括马云、李彦宏、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而这个节目的创意, 正来源于总制片人王利芬在海外的见识和思考。

当时, 王利芬来到美国布鲁金斯协会下的中国中心从事电视研究。在CNN总部最大的演播室, 整个编辑、加工、播出、商业开发的高效流水作业, 让她大受触动——她甚至觉得中国的电视节目就像是手工作坊里的产品。随后, 她受到NBC黄金档节目《学徒》的启发, 开始思考将来可以借鉴美国模式办一档中国的商业人才选拔的电视节目。

可是, 王利芬这个创意之所以能够成功, 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眼界开放, 而是进一步的脑界思考:"完全照搬必死无疑。因为美国《学徒》中价值观的东西会受到中国观众的心理抵抗。"王利芬思考过后, 终于找到一个中国化的主题——"励志、创业", 由此大获成功:"前者是中国人奋斗精神的承传, 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待, 后者是今天中国向商业社会推进过程中个人实现价值的最好舞台。"

譬如机遇, 在视野之内, 你看到了, 也知道了, 但你会不会利用这个机遇, 却还很难说。因为我们能否把握和利用机遇, 还取决于我们能否对机会迅速敏感并得到重视, 以及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对于不懂古董的人来说, 无论多少古董摆在面前, 战国铁器可能只是劣质的破铜烂铁, 唐宋古画只是发了霉的废纸一堆, 明清陶瓷则只是一些坛坛罐罐。《赢在中国》则是对机遇的阐述, 让无数心怀创业梦想的人看清楚机遇为何物。

陈索斌是一个"海归", 但他在美国留学取得的是经济学硕士学位, 跟"蜡烛"毫无关系。在创业之前, 他甚至从未与蜡烛行业有过任何接触。然而, 他却选择了时尚蜡烛作为创业方向。一切要从1993年一天晚上说起, 陈索斌在朋友家中遇到停电, 朋友的妻子找出一截红蜡烛点上。烛光下, 红彤彤的蜡烛冒着黑烟, 忽明忽暗。朋友的妻子就在旁边抱怨:"如今卫星都上天了, 怎么蜡烛还是老样子, 谁要是发明不冒黑烟的蜡烛, 说不定能获得诺贝尔奖。

相信对蜡烛黑烟的抱怨, 不只陈索斌一个人听过。但是, 陈索斌与大多数人不同之处在于, 他在"耳动眼动"之后还"脑动"过。不久, "金王"无烟蜡烛面世, 再不久, "金王"成了中国的时尚蜡烛之王, 陈索斌成了亿万富翁。

能够促使我们大脑开放的莫过于思维开放。

其一, 要有思维的敏感, 善于发现, 善于判断, 善于挖掘, 并对新事物、新机会、新方法、新策略保持敏感。敏感其实就是发现机遇的能力, 在创业领域就是商业嗅觉。经商要善于捕捉商机, 写作要善于抓住灵感, 作战要善于把握战机, 这是一个成功者必要的灵感。不过, 没有什么人的商业感觉是完全天生的, 如同狗的鼻子虽然灵敏, 嗅觉依然还是比不上经过后天训练的猎犬。

其二, 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方面, 中国人尤其需要加强发散、逆向等思维方式, 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 一般而言, 是指从功能、属性、因果、横向进行思维的发散, 甚至包括进行风马牛不相及的联想, 这需要一个人有丰富的想象力。譬如牛顿能从苹果落地发现地球的万有引力。

鼎晖公司之所以能够投资早期的南孚和蒙牛, 据说就是因为其公司投资总裁焦震两次思维"发散"。1997年, 焦震去天津了解朋友介绍的一家电池企业, 这家企业并不是南孚。但在后来, 焦震在调查中偶然听到一帮大学生聊天时提到南孚电池特别好用, 这使得他对南孚产生了特殊兴趣, 最终决定转而投资南孚电池。

焦震从不喝牛奶, 有一天在超市里他却偶然发现牛奶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于是, 焦震通过高级经理王霖再通过关系找到内蒙古的朋友, 经过多人牵线去主动接触牛根生和他的蒙牛集团。其时蒙牛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 急需发展的资金, 双方见面交谈的感觉也很好。于是, 鼎晖联合摩根斯丹利、英联在2002年投资蒙牛2597万美元, 持有32%股权, 这成为了一个投资业的经典案例。

逆向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它强调了人们要敢于与固定的思维方向"反其道而思之", 一般可分为反转、思维转换、缺点逆用三种类型。有名的"司马光砸缸"说的就是逆向思维, 有人落水, 一般人的反应是"救人离水", 而司马光却"让水离人", 并由此救了同伴性命。类似的例子还有人人都知道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一次演讲当中, 曾用幽默的逆向思维方式诠释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事业要经营得好, 就是别人要的东西, 他都弃之如敝屣:

"讨论会的时候, 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说同意, 完了, 我一般把这种想法扔到垃圾堆去。因为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人都同意的东西, 我的竞争对手也一定会想到, 会认为这是好东西。"

其三, 要有多元的思维, 培养综合全面的个人素质。这是一种社会趋势。企业对于应聘者要求, 趋向"一专多能";现代家庭对成员的要求, 倾向于"上得厅堂, 下得厨房";社会对于学者的要求, 已是"通古今中外、诸子百家, 晓天文地理、世事人情;明是非黑白、变迁兴替", 并且能够带来实际的社会效应。否则, 只能算是专家, 不是学者, 更非大师。

耶鲁大学法学博士毕业的高志凯曾做过摩根斯坦利亚洲区副总裁, 也在联合国秘书处和香港证监会等机构任过职, 可以说是个典型的成功人士。高志凯就认为, 他青年期最重要的两次人生"教育", 都是关于开放胸怀的教育。他的第一次经历是为国家领导人当翻译。高志凯曾陪同李先念、胡耀邦等领导人出访国外, 还陪同邓小平会见过尼克松、布什、蒙代尔、基辛格等外宾。由于"经常参与很多最高领导人重要讲话第一手的记录和整理, 很多国家的战略方针必须熟记于胸"。这对高志凯的开放胸怀锻炼就非常大, 他甚至认为"这对我一生都影响深远"。他的第二次经历是在耶鲁大学法学院留学。开学典礼, 耶鲁法学院的院长Calabresi首先就问:"同学们, 你们来耶鲁是为了学懂法律条文的吗?"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院长立即说:"那你们不用到耶鲁来。"有的人问:"那我们是来学什么?"院长回答说:"你们是来学习如何制定法律。"

"耶鲁培养的不单是律师", 更重要的熏陶学生拥有国家领袖般的胸怀。所以高志凯认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耶鲁会出产这么多政治领袖:美国前总统福特、老布什、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小布什、副总统切尼……"这种强调胸怀一定要广阔的教育也让高志凯受益很多, 甚至可以说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开放人, 胸怀开放是其重要原因。

人生情境向来有三境界之说, 首先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再后看山非山, 看水非水;最后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实际上, 山永远是那山, 水永远是那水, 而人之所以有视野中的变化, 是因为心态和胸怀有了变化, 所以个人的情感和反应也有了区别。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曾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是类似于西方哲学家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观点。自然境界是在生物本能范畴内求解人生;功利境界是在物质利己的前提下求解人生的意义;道德境界是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 也就是利人利己的原则下求解人生意义。最高境界则是天地境界, 便是在宇宙的范畴内求解人生的意义。

心胸来自有视野, 心态开放的最高境界就是胸怀开拓。开拓心胸跟树立目标和理想的区别在于, 这更强调一种人生格调和境界。人生在世, 境界向来有高下之分, 与你所拥有的富贵名利无关。

中国的古话说:"吞舟之鱼, 不游细流。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李嘉诚曾经有一句名言:"我李嘉诚在商场上只有对手, 没有敌人。"

2000年3月3日, 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当天市值便冲到70亿美元。他所开创的"小灵通"神话, 早已经载入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风云史。1985年, 吴鹰带着30美元只身前往美国新泽西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后进入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一天, 他的美国经理问他, 将来想干什么, 吴鹰不经思考就立刻回答:创办一个1万人的高科技通信公司。

吴鹰的口头禅是:"做大事就要有大胸怀。"成就吴鹰人生的, 正是他自己的胸怀。数年之后, 吴鹰创业, 实现了过去的梦想。现在, 吴鹰又做起了投资人, 正在实现自己新的理想。

篇4:科学训练铸就辉煌

成功的基础

张健是一名专业游泳运动员,从事游泳训练已近30年。为了准备横渡渤海海峡,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了艰苦的模拟训练。根据横渡渤海的特点,他和训练助手曹欣欣科学地制定了训练计划,尤其是划水的频率和效果。在训练的不同时期,制订了应达到的目标,如持续游泳10小时、20小时、30小时、40小时等,并检验训练效果,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训练后期,张健连续游泳时间达40小时,游程超过120公里。这样的训练成绩,为横渡渤海海峡奠定了基础,在心理上也有了充分准备。

同时,我校组成了科研小组,负责对张健进行身体功能的监测、营养膳食的安排,以及训练中的营养补充;并根据训练前后的测试情况和身体功能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保证训练科学合理。

渤海海峡的特点是距离长、水温低、水文情况复杂。其中,水温低对人体的威胁更大。因为人体会因低温而消耗大量热能,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影响横渡。所以,能否保障张健渡海过程中的热能供应是成败的关键之一。

人体热能储备中,糖原储量少,脂肪储量大,而张健渡海的热能消耗主要为糖和脂肪,蛋白质也部分参与供能。为此,我们确定了营养补充以糖为主、蛋白质和氨基酸为辅,同时提供其他营养素的方案。在张健训练的不同时期,我们对营养物质补充的时间、种类、配比、数量进行研究,得到了第一手资料,为横渡渤海海峡制定科学的营养补充方案奠定了基础。此外,我们还为张健制定平时训练中的营养膳食和特殊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找出了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法,以提高训练效果,促进体能恢复。根据专门制定的食谱,他每天糖、蛋白质的摄入到一定数量,同时获得维生素、铁等营养素。在训练中摄入营养补剂,可以促进分解代谢,而训练后摄入营养补剂,则可以促进恢复。为了避免大运动量训练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我们还为张健补充谷氨酰胺、安合素等,这样他在整个训练期间很少得病,保证了训练计划的顺利完成。

最后的准备

去年7月下旬,我们开赴旅顺进行横渡前的最后准备,主要任务是海上训练、夜间海上训练、联体泳衣的适应,以及提高热能储备。张健穿联体泳衣训练时,发现联体泳衣的缝线部分会将胸部和脖子磨伤。张健建议找人造皮贴在可能磨伤的部位,游到目的地后再想办法揭下来。为此,旅顺口区人民医院给予了大力支持,愿意提供帮助。后来,日本寄来了新设计的泳衣,张健进行数小时的适应训练后感觉还可以,我们就放弃了使用“人造皮”的方案。

渡海前期,也是张健提高热能储备的关键时期,此时我们给他提供高糖膳食及高能饮料,同时还用乌骨鸡、甲鱼等佐以中药煲汤,以提高他的体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横渡进入了倒计时。经过前期的训练准备和热能储备,以及心理调整,张健的身体和精神都进入最佳“临战”状态。

严峻的考验

8月8日上午8点,随着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荣高棠先生的一声枪响,张健从旅顺口老铁山南岬角纵身跃入海中,开始横渡渤海海峡的艰苦“游程”。

在横渡过程中,共有四艘船舰与张健同行,基本队型为811舰在前,两条小渔船在中间,其中一条渔船在张健的右前方作为引导船(张健采用右侧换气,他换气时可视此船位置来调整方向),另一条渔船在其左侧后方,港监船在最后为我们保驾护航。由于张健采用一侧换气,使得游向总是向左偏,我们在引导船上通过小喇叭不断召唤张健改变游泳方向。每隔一小时我们通过旗语通知张健进食。为避免渔船碰到张健,我们在一根约3米长的竿子前固定一个夹子,夹好食物递给张健。张健进食完毕后,先以矿泉水漱口,再用牛奶漱口,这样可在口腔中形成一层保护膜,减缓海水对口腔的侵袭。

入夜后,海上一片漆黑,渔船上的灯光射程有限,远处什么都看不到。这时风逐渐加大到6级左右,海上涌浪约有2米,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为确保张健的人身安全,防止目标丢失,两条渔船向张健靠拢,将他夹在中间,每条船离他约5米,引导船在张健右侧以灯光和喇叭为其指引方向。到下半夜,张健感觉胃不舒服,进食时将营养品全部吐出,这使得气氛更加紧张了。我及时调整营养补充方案,先暂时终止高甜度能量棒,让他的胃排空,然后根据张健爱吃面条的饮食习惯,给他泡方便面。先把方便面泡得很烂,并用勺子将其打碎,加入少许盐给他吃,同时补充高能营养补剂。经过及时调整,张健胃部不适逐渐缓解和消失。为了防止纤维素摄入过多导致排便次数增加,给张健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我们进一步调整进食方案,减少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摄入,仍以高能营养补剂为主。以后的进食方案为先吃少量面条(我们在军舰上专门为张健做好面条,放在暖水瓶中焖烂),在胃中起到缓冲作用,然后补充能量棒和高能营养补剂。

9日凌晨,张健游过了艰难的老铁山水道。这一天刮着5级风,涌浪依然较大,上午张健游速因存在逆流而减慢,到中午水流变为顺流后,张健游速明显加快,到下午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大竹山岛了。之后,张健一鼓作气,终于游过大竹山岛。

胜利在眼前

8月10日,是游程的最后一天,也是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凌晨2时左右, 811舰官兵告诉我们,前面的灯光就是蓬莱,张健受到极大的鼓舞。但是由于逆流,张健向前游行难度加大,游速减慢。张健咬牙坚持,挺过了又一个难关。

4点多,张健的游泳动作开始变形。原来是连体泳衣的缝线部分,以及长时间的游泳挥臂和打腿使连体泳衣在关节处起了许多皱褶,将他的背部、肘关节、膝关节、脖子等处磨出了多道血痕。在国际裁判监督下,张健独立用剪子剪开泳衣。由于水温低,加之已游行了40多小时,体力消耗较大,我们提醒他要保持速度,避免发生抽筋。

6时许,水流转为顺流,蓬莱登陆地点清晰可见,张健游速加快。

8点多,由于靠近海岸,水深变浅,811舰无法继续跟随。811舰全体官兵列队甲板,以海军最高礼节并鸣笛向张健致意,张健向军舰挥手致意,811舰离开我们,进入军港。天有不测风云,海面突然刮起5~6级东南风,加之退潮形成逆流,使得张健游速减慢。我们决定直行穿过养殖区,直接登陆。但在养殖区有礁石,为保障张健的安全,一条渔船在前面为张健开路,一条渔船伴随张健左右。

10点15分,距岸边只有100米,许多热情的蓬莱群众跳入海中欢迎英雄的到达,场面令人感动。

10点20分,张健缓慢从水中站起,由于长时间的游行他摔倒了两次才站稳,他有力地举起双臂向热情的蓬莱群众致意,然后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走出水面。

10点22分,张健终于登上蓬莱海岸,成功地完成了横渡渤海海峡的壮举。国际裁判周玉成当场宣布:张健用50小时22分完成横渡渤海海峡,成绩有效。裁判宣布成绩后,张健立刻被送往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张健,好样的!”“英雄!张健!”人群中欢呼声此起彼伏,掌声久久回响在蓬莱岸边。

篇5:五年辉煌路硕果挂满枝

——“全国文明单位”中卫市第一中学2007——2011年新课改成果展示

编者按:中卫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9年,是自治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生源基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五十多年来,中卫一中以校风纯正、师资优良、学子勤奋、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2006年5月,中卫一中迁入新校,学校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办学效益连年攀升,实现了跨越发展,令社会各界所瞩目。莘莘学子以在一中读书为幸,无数教师以在一中教书为荣,父老乡亲以有一中为骄傲。

“励志、博学、深思、笃行”,镌刻在中卫一中办公楼前的这八个大字,道出了学校发展的真谛。中卫一中作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市重点中学,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为此,全校上下围绕“一切都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发扬“一中精神”,不断创新发展,狠抓教学质量,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铸就了成功的基石,浇灌出了成功的果实。

今天的中卫一中,办学核心竞争力、地区影响力明显提升,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教育电视台、宁夏电视台、中卫日报等媒体对学校成功的办学成果,多次采访报道。近年来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学校来我校参观学习。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学校把2012年定为“教学质量年”,力争在今年的高考中再创佳绩。

◆高考成绩独领风骚

2007年以来,中卫一中高考成绩连续五年名列全市第一、自治区前茅,学校连续五年荣获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高考工作先进集体”和“完成高考目标任务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以来,先后有12名同学被保送名牌重点大学,有2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2007—2011年5年高考中有2名同学获中卫市理科状元,2名同学获中卫市文科状元,1名同学获宁夏文科状元。

◆学科竞赛力拔头筹

2007年以来,中卫一中奥林匹克竞赛成绩连续五年居中卫市第一,保持全区优势地位。五年来,在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卫一中共有332名同学分别获得区级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和名次仅次于银川一中,排名全区第二,位居中卫市第一,名列全区前茅。其中17名同学获得区级一等奖,取得名牌重点大学保送资格。

◆学业水平测试大幅提升

2007年以来,中卫一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也大幅度提升。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所有参加考试科目成绩全部进入自治区较好成绩学校的前列,仅次于银川一中、六盘山高级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绝对性优势带动中卫市总体成绩大幅度提升,改变了多年来银川地区成绩一统全区的局面,充分显示出自治区示范学校的实力,引起自治区考试院领导高度关注和好评。

◆办学效益硕果满枝

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先进集体”、“全区德育建设年先进集体”、“全区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国高中数学、化学联赛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先进学校”、“全国新课改先进学校”、“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五”成果调研科研兴教先进单位”、“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市级荣誉不计其数。

对联:勇立潮头求实路五年巨变铸辉煌春风化雨育桃李学子有志成大器

篇6:硕果铸就辉煌

—坚守信念 铸就辉煌

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相较,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幸福起来的人们于是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的英雄。不知不觉中,曾经那部热血奔腾、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废了、抽干了,弄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最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形成过程中,各种势力纠集在一起,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醒悟过来的“年轻人”们穿越万水千山,摆脱严酷的堵截,面对激烈的内斗,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中,怡然穿过了万里长征这一中国“年轻人”的炼狱。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他们在苦难中茁壮成长最终燃烧起来的熊熊的地狱之火,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中国的大地上燃烧、沸腾,铸就了波澜壮阔的时代壮举。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拜读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走进了那样一段历史,真切的目睹了那些怀揣理想的中国“年轻人”经历了怎样的地狱之火,怎样的不屈不饶的在摸爬滚打中探索到国家解放、发展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命运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涅磐重生,从苦难走向辉煌。而这一切告诉我们,在国家建设的征程中,我们更应该有先辈那样舍身成仁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这是中国“年轻人”的胜利,他们的坚持和反抗,破除了思想禁锢从而得以自由,反抗固有制度从而得到尊严,因为他们对理想的坚持,对信仰的虔诚,对国家命运的背负,对人民群众的担当,虽多次陷入困境,但他们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虽然他们没有获得物质的享受,但他们赢得了尊严和自由。正如金一南将军所讲的那样:“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虽然其中有无奈,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对信念的坚持和历史责任的担当。收益与风险总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大,风险越多。但是勇敢的“年轻人”没有惧怕,没有退缩,他们用一种近乎痴傻的简单想法在坚持他们信念,反而总是绝处逢生。时时验证着强大信念的巨大力量。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时光之轮正缓缓前进,沧海桑田、时代变更,我们不是伟人,但我们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

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不忘记历史才能继续前进,跟随曾经的年轻人那深沉的脚印,是怎样一步一步从苦难走向辉煌。

回望历史,着眼现实,从这段中国年轻革命人的奋斗和追寻品读中,可以举一反三的得到许多现实的启示。我们今天思考如何在新时期凝聚民族之魂,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精神、品格的教育提升,使崇高的信仰转化成内心的自觉,变成“信仰”、“学识”、“有所作为”。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懒人”变成了“坏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到底怎么就迷失了?信念已无足轻重,信仰早已变成“金钱至上”、“权力至上”。思想素质的塑造和提升早已成为了笑话,彷徨中谁还知道自己的“信仰”、“理想”、“责任”是什么,在“纸醉金迷”里忘情舞蹈,在“不良风气”里追名逐利、在“实事求是”里弄虚作假,在“权衡之间”里卖弄风骚。眼中除了自己的“前途”、“利益”就没有其他的东西,曾经也许还依稀的理想和信念,早已是过眼云烟。

如何克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我们的理想信念能够代代相传、历久弥坚呢?单纯的理想信念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吗?正如除了有一座指引我们在黑暗中前行的灯塔之外,还需要一艘战胜风浪的船。《苦难辉煌》这本书告诉我们,除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坚定的信念之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本书围绕“为什么能够存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没有万无一失的神仙,没有救世于危难的唯一真理,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神圣制度,未来并不在于充满佛光神意的计划和预言,而是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和那入乡随俗的中国土地味、汗臭味,这是国人最为鲜活的灵魂和自尊自重的独立思想。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这本书看似讲历史,实则讲今天;看似讲过去,实则问未来。苹果从树上掉下多少年,唯有牛顿把它当作问题,这才有了物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一个有趣的调侃,问:“从中美影视作品中你能感觉到什么?”答:“美国没有历史,中国没有未来”。多么无奈的表达,真的只是悲观吗?不,更多的是不甘,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望。不满现状最具破坏性也最具创造性。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

上一篇: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措施论文下一篇:海藻面膜可以天天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