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关键词:大学教师教学学术现状建议研究背景2012年7月,教育部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评选,以配合“教学为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中心任务。

第一篇: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论文

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思考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原因的考察分析,从学生、教师和高校三个方面提出摆脱教学困境的对策,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能力和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胡陈铭(1970- ),男,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江西吉安343000)

每当学期结束,常有学生问:“下学期还有大学语文课吗?”面对学生的询问,我往往惶惑不解、支吾踌躇。希望其无,也许学习大学语文是一种负担,一种煎熬;希望其有,也许学习大学语文是一种兴趣,一种快乐。前者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它或许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真实处境。改革开放以后,在匡亚明、苏步青和徐中玉等学者专家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对培养人才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基础性作用。时过境迁,当前高校大学语文不仅没有能够在强化汉语能力、开阔思维视野和提升人文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遭遇现实的尴尬。

一、现状分析

1.学生漠然处之。大学语文作为学生课堂母语教学的终结,就像谢幕前的演出和告别前的聚会。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和母语亲密接触。道理上说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珍惜。可是,语文对人的作用是间接性的、隐性的,况且经过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对于将来,他们自认为不是足够也算凑合,即使遇到问题,“拿来主义”也很管用,尤其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轻轻敲击一下键盘问题便迎刃而解。语文课程自然而然从中学教育的中心地位沦为大学教育的边缘。

2.教师苟且为之。大学语文属于通识课程,与专业无关,因而也就算不上什么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缺乏系统性,往往一叶障目,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滞后。这是很多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和大学语文课程的真实状况。老和尚撞钟——得过且过,按部就班,也就成了大部分教师的实际心态。教师只问“耕耘”,不问学生收获。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当然也就只是响亮的口号而已。

3.学校等而下之。大学语文课程被纳入各高校通识课程之列,其宗旨明确,意义重大。但是,与各高校的计算机、大学外语等课程相比较,孰轻孰重,孰主孰次,一目了然。教学时长大大缩减,教学大纲不规范不科学,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等等。这种缘木求鱼的做法,教师只能一声叹息,学生则无可无不可。于是大学语文被抽空了灵魂,只剩下空壳。

二、原因探究

1.实用功利主义的思想。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现实性导致他们大多尚物质轻精神、尊实用抑价值。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支离破碎,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物质第一、时尚即美、流行则酷等新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他们耻于谈文化,不屑讲精神,怠于人生修为,而热衷于经世致用。对专业技术性学科趋之若鹜,孜孜以求;对非专业性人文学科却淡然处之,敬而远之。由此,重科学贬人文、重实用技术轻德行修为的学习风气大行其道。大学语文从属于人文教育(包括审美教育),它并不传授具体的生存技能,而是关涉“人之为人”理念的引领,它能够使接受教育者视野更加开阔,心理更加健全,感情更加丰富,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清晰。因此,大学语文课程被冷落、被荒疏就不足为怪了。逃课、睡觉、心猿意马等现象也就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的常见风景。

2.观念守旧,内容空疏,缺乏创新意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他们或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路子,对文章进行解剖学式的分析与讲解,或将大学语文等同于文学史,偏侧于概念化、历时性的文学知识的讲述,全然不顾语文教学的本质,脱离实际生活。大学生经过高考制度的筛选,基本上能够用汉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也大体上感受到语文带给他的精神领悟。但是他们的汉语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写作表达上。翻阅历年大学语文的试卷,大学生的写作状况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立意陈旧,视野仄逼,主题开掘深入不下去,浅尝辄止,思维单一僵化,似乎天下事物只有因果联系,而没有其他逻辑关系。人们将其喻为新时代的“八股文”也就不足为怪了。至于思想精神的陶冶净化也只能“情动于中”,未能形诸实践,洋溢出不拘于时的风标。所以,提升大学生汉语工具性能力和人文性素质就成为大学语文的迫在眉睫的使命。沿袭中学语文,或者完全游离语文学科的本质和规律,都将失之偏颇。因材施教,既能区别于中学语文,又遵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和规律,兼顾语文的工具属性,突出语文的人文属性。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正确出路。

3.不科学、不规范的教学体制。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母语教育的延续和提升,和大学外语相比较,其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大学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不是对母语的诵读,而是对外语单词的记忆和背诵。大学语文不具备像大学外语一样的体制优势,因此,教学时间大大缩减,考核方式缺乏完善的机制,也没有稳定和专业的师资队伍。虽然大学语文也被各高校的教育部门纳入必修课程或者通识课程,但不是独立学科。大学语文教学时长一般只有36个学时,考核也是沿用传统语文的方式。师资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往往处于“弱势群体”,大学语文教师往往学历低,职称低,科研能力低,自我评价也低。因为教学课时不足而担任大学语文教学的情形非常普遍,大学语文教学成为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的一种被动选择。此外,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粗制滥造,选择教材随心所欲,使用教材断章取义。缺乏体制保障的大学语文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又怎么苛求我们的大学生呢?

三、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汉语教育和学习不是加强而是弱化了,大学语文教育表面上普及,实质上是名存实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依然停滞在应试教育的水准,人文素质也仅仅停留在感性层次,未能上升到理性阶段,更遑论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动。重视汉语的教育和学习,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成为各高等院校刻不容缓的“时务”。走出大学语文目前的困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全面自由的人才。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人文素质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包括知识应用在内的全部人类行为的价值判断根基。”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和谐、自由的合格人才。他不仅具备“析万物之理”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判天地之美”和“明明德”的鲜明的辨别力。正如,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必须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与理论,但更要有一颗美丽、善良、正直的心灵。前者是专业教育的范畴,后者是人文教育的范畴。引领学生扬人性之善,惜万物之美,求宇宙之真,这是大学语文课程固有的属性,也是新时代赋予大学语文课程的使命。

2.走进经典,塑造心灵。北大温儒敏教授谈及大学语文教学时说,大学语文教育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这种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会语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和自豪感。兴趣的激发和信心的树立,首先要解决好大学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语言文字是生活的实录,文化的载体。语文之美,在于文字,在于思想,在于情感,在于境界。语文之美集中体现于代代传承的文学经典作品。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意味着与作品产生共鸣且更深刻广大,更清晰厚重;重读像初读而有所发现,意味着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具有强大的张力和空白。阅读经典是心灵的历险,“让学生置身于种种具体的人生情境、面对种种独特的生命状态,并由此引发他们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与思索,同时它还通过对美的独特发现和生动描绘,使人们对美的事物更为敏感”。阅读带来发现,发现又促使你更进一步的阅读,如此反复,形成积极的互动循环,最终达到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以经典为教学基本内容,跨越时空距离,和人类历史上那些高贵的心灵对话交流,从而反躬自省、濡染默化、心会神通,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3.贴近生活,点亮人生。大学语文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严重脱离生活,沾滞于字词句段的释义和分析。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适时传道,正确解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关键时期,对于宇宙、社会和人生,他们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他们的观点或现代或传统,或偏废或中庸,或从众或叛逆,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生活,恰如其分地教育和引导,促使他们精神和人格上的成长与完善。同时,大学校园也不再是一座洁净的象牙塔,同样充斥着物质的或者情感的诱惑,迷茫和彷徨之情绪也因此而滋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念,见贤思齐,见利思义,向善弃恶,走出迷茫与彷徨,积极奋斗与呐喊,大学语文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以现实的或文学的真善美,传播正道,解决疑惑,开启心灵,从而让生命的诗意汩汩流出,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4.正其名,方能副其实。近年来,不断改革的高等教育确实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们汉语能力严重滑坡,人文素养严重缺失。比如,一般应用文体的撰写不伦不类,文学性写作则千人一面、千人一腔。语言的匮乏,思维的趋同,视野的狭窄,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我表达的共性。而思想不端、感情不真、诚信不足、随俗不雅,则是人文素质缺失的结果。这既是当前高等教育的“近忧”,更是高等教育的“远虑”。变则通,通则达。改变重科学轻人文的教育观念,尊重教育的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相得益彰。具体而言,切实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适当增加大学语文的教学时长,一般不能少于4个学分。其次,遴选全国通用的权威性规范教材,避免自编自撰、滥竽充数、自欺欺人。比如选择复旦大学陈思和主审、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等优秀教材。再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立高校大学语文学科,激励教师创新进取。第四,改革当前流于形式的考核方式,借鉴大学外语的考试方式,在高校试点并推进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制度,大学语文的教学将不可避免地边缘化和形式化。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术业须专攻,闻道不可废。大学语文是大学阶段为数不多的关于“闻道”的课程,对于理工农医类的大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必须从学生、教师和高校三方面强化大学语文的教学,用素质教育的思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经典的作品和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启心灵之门,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使得大学语文教学真正名实相得。

[参考文献]

[1](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C].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文,袁明,唐汛,等.实现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科技,2007(4).

作者:胡陈铭

第二篇:大学教师的教学现状分析

关键词:大学教师教学学术现状建议

研究背景

2012年7月,教育部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评选,以配合“教学为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中心任务。在刚公布不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中,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情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都被列入了评估内容。北京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加强教学发展促进工作就成为一项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

国内有关“大学教师教学及发展”方面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鲜有实证调查的数据支持。为了能为北京大学的教师教学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需要从教师教学的实际状态入手,进而走向制度改革与设计。为此,笔者特别进行了“北京大学在职专任教师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专项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目前教师的总体教学和教学发展现状如何?什么因素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发展方面有怎样的现实需求?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北京大学该如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研究设计

本研究借用美国教育学家欧内斯特·博耶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的“教学学术”[1]的概念,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发展三个维度定义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的基本内涵,以北京大学校本部全体专任教师为研究总体,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多方面反映学校教师的教学学术现状及其发展需求。

1.访谈的组织与实施。研究首先对北京大学24位教师(包括理学部9人、信息与工程学部2人、人文学部5人、社会科学部6人、医学部2人)进行了个别化的面对面访谈,收集到了比较充分的信息,并整理出了近10万字的访谈文稿。通过一线教师最真实的话语反映北京大学教师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情况及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访谈文稿通过关键词整理法提取出了若干重要语汇,为问卷板块的确定和题项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次访谈抽样按照最大目的抽样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了受访教师的学部分布、院系、性别、年龄、教龄等特征。

2.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在访谈的基础上,调研组进行了问卷的编制和小范围试测,对信效度进行了检验,并结合相关教学理论、软件分析结果、教学专家评议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之后向全体北大教师发放了“北京大学在职教师教学现状及其发展调查问卷(网络版)”。学校目前在职的专任教师一共2,562人,此次调查共回收1,601份问卷,回收率为62.5%。经过数据清洗后有效问卷为1,240份,实际有效回收率为48.4%。问卷数据回收后,经过数据清洗,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析问卷结果。

研究结果

1.教学总体状况。研究发现,北京大学教师教学总体状况良好。有高达89.4%的教师认为“我热爱教学”,只有0.8%的教师认为自己不符合“热爱教学”的判断。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大部分教师普遍认同“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并认为应当“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问卷调查显示,在教学过程中,有83.9%的教师做到了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发现和新思路,而其中不少是来源于学生的提问。“北大的学生是很能调教教师的”“教学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不仅是教师给予学生,学生也给予教师,有青春活力,也有奇思妙想。”

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被调查的教师更多地认为,首先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63.15%)、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57.98%)、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46.94%),其次是启发学生批判性思考(32.82%)、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17.82%)、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技能(10.4%)、写作技能(3.23%)。

在教学方法上,绝大多数教师保持了传统的课堂讲授(77.9%),然后是学生报告(47.18%)、小组活动和讨论(36.69%)、小班讨论(24.11%),翻转课堂(3.39%)的教学方式目前还较少被采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重视案例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会将理论配合案例进行讲解,一般选取较为典型、前沿或书本以外的案例。

问卷调查显示,80%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经验,并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除了课前对学情的调研外,教师更加注重在课程中以及课后通过邮件、课后面谈、QQ群等各种交流途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据此提出课程预习、作业和考核要求,并会根据学生反映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和调整授课内容或方式。

面对现在多样化的“课堂生态系统”,除了传统的管制外,不少教师认为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比单纯强调课堂纪律更为重要。有教师提到自己会通过控制讲课声音的速度、大小以及调整课程内容来吸引学生兴趣,减少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

在初次开课前,被调查的教师绝大部分都做过与教学发展相关的努力。其中最多的是跟班听课,占41.3%,还有教师当过课程助教(29.2%),参加过教育方法(24.5%)、教育技术(17.5%)、教师职责(23.5%)、师德师风(20.6%)、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16.9%)等培训。此外,有31.9%的教师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有86.6%的教师会通过互相听课、与同行交流经验、对教学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等方式,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2.影响教学学术的因素分析。本研究还对可能影响教学学术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环境等进行了分析。

性别。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男女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整体教学学术水平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女教师在这4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男教师。对于性别差异与教师教学的关系,可从性别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学活动既复杂又细腻,女性相比较男性会更加耐心、细心,更加具有亲和力,能够与学生较好地相处,因此女教师也会更加认同教学作为教师工作的本分。男教师由于社会期待较高,可能会更加关注自身的职称晋升,在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导向下,会相对更重视科研。

年龄与教龄。教师的年龄和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有相关性,但是与教学发展的相关系数不高,背后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差异分析发现,教师的年龄越大,他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越好,但对其教学发展没有显著性影响。通过对“教龄”与构成大学教师教学学术的3个维度做相关分析,不难发现教龄与它们具有密切的关联,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的常识—教龄越长,教学经验越丰富。不同教龄的大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教学学术4个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教学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经验,只有通过多年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把握,并与学生长时间的互动交流,才能找到教学的“感觉”,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个人独特的一部分。

职称与学历。大学教师的职称与学历和他们的教学水平没有高相关性。在常人看来,学历越高、职称越高,表示拥有的知识越多,似乎教学水平就越好,其实不然。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分类。通常所说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拥有的是丰富的学科知识,却不一定拥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如何让大学教师真正把自己的知识运用于人才培养的环节中,不仅是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还涉及到教师内在的知识结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知识成为教师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围绕教师知识的研究努力寻找教师之所以为师的“知识基础”,即教师需要拥有和凭借什么知识来胜任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2]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的教师知识分类模型特别围绕其中的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进行了研究。[3]这一传统的教师知识研究使PCK成为教师知识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念。学科教学知识被认为是关于如何教授某一具体学科内容知识的知识,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类特殊知识。[4]舒尔曼的PCK定义中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科内容知识的掌握,以及通过讲解、示范、举例、类比等方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的能力。PCK概念的提出对于优化大学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态度和时间投入。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教学学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教师对教学的态度越好,教学学术的综合水平也就越高。

在时间的投入上,首先,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投入和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均呈正相关,这也就说明教师对教学投入时间越多,他的教学学术水平就越好。其次,科研时间比例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教学学术呈现负相关关系,这就说明如果教师在科研上投入了较多时间,那么他们的教学学术水平就会受到限制。再次,教师用于社会服务的时间对他们的教学学术没有显著影响。

教师开设课程门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投入情况。分析发现,课程门数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教学学术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教师开设的课程门数越多,教学学术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4.教学生态环境。学校制度与文化(在文化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制度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制度文化。在本研究中,笔者对制度与文化进行了一个区分,认为制度是一个组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特定规则,而文化则是凝结在这些规则之中,对组织的运行起着某种支配性作用的观念、理念与价值观。)是讨论教师教学与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制度和文化实质上构成的是大学教师教学与自身发展的生态环境。虽然学校制度与文化并不是此次研究的初衷和重点所在,但所有受访教师几乎无一例外都谈到学校制度与文化的问题。在问卷的主观题部分,绝大部分教师也都提到了学校对教学的制度、评价、激励、失衡等问题,这充分说明教学生态对教学现状与教师发展影响之大。所以,倘若回避教学生态,只谈教学现状与教师发展,则无异于避重就轻,既不能很好地解释教学现状与教师发展等现象问题本身,也不利于真正实践教学学术的理念,实现学校的卓越教学。调研组通过访谈,力图揭示现有制度与文化究竟怎样阻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第一,“教学是个良心活儿”。现有学校制度与文化通过将资源与人力等发展要素向科研倾斜,挤压了教学的空间,这是现有制度环境对教学最根本的制约所在。第二,“教师都在忙着做项目”。现有学校制度与文化所激励的科研形态无形中助长了一种自利、浮躁的学术风气,而这种风气对教学的破坏虽不直接,却可能更加深远。第三,“过去的精华都丢了”。现有学校制度与文化往往割裂历史与现实、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之间的种种关联,最终形成的往往是既没有深厚历史传统,又缺乏真正国际视野,且与现实脱节的制度、政策,而这一点对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的破坏常常是非常严重的。

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在北京大学所做的类似调查研究,通过综合质性访谈资料和量化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笔者尝试归纳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促进建议。

第一,从“教学学术”的理论观之,教学与科研本来就是相互结合的,是“学术”(包括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概念的应有之义,然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将“教学”与“科研”分别对待,从而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这一中外大学的普遍痼疾。因此要使得大学教师将“教学”作为天职和志业,还需要从制度设计上真正将“教学”作为学术概念的应有成分,在人事制度、评定制度、助教制度等方面做实质规定并真正落实。第二,北京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课程类型、教师风格、学生需求等必定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学改革不应该将某一种教学模式作为普遍适用的类型去推广,而应该坚持多元化理念,尊重教师用经验积累下来的习惯以及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课程和教学不仅承担着“教书”的功能,而且更承载着“育人”的期待。第三,追求“卓越的教与学”始终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有别于专门的研究机构)的根基或根本。卓越教学的核心要素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收获(如批判性思考、交流沟通能力、高深学问、思维训练等)。在此,“教学”一词确实应当拆分成两件事:教与学。虽然“教无定法”,但是“以学定教”依然是应该坚持的原则。教学不是教师自我愉悦的行为,而是要有对象感,关注学生如何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考虑进去。第四,在现有制度和文化所构成的教学生态难以有大变革的情形下,加强新老教师之间,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之间,不同课型、类别、学科、教学模式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丰富且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优秀课例的分享和研究等,是改进教师教学、促进教学发展的可行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婷.“美国大学‘教学学术’理念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现在教育科学,2010,(2).

[2]Shulman L. S.,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p.4~p.14.

[3]Shulman L. 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for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p.1~p.22.

[4]Leinhardt G. & Smith D., Expertise in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3),p.247~p.271.

[责任编辑:张 雯]

作者:文/宋鑫

第三篇: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摘要: 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而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尽人意,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情况不太理想,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 现状

体育锻炼是以强身健体、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和保持机体能力而进行的一类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关注和重视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对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按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对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完调查问卷后当场收回问卷。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的论文和研究结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编制《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问卷503份,回收率为96.7%。其中有效问卷479份,有效回收率为92.1%,有效率为95.2%。通过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所得信度系数分别为R1=0.87,R2=0.84,R3=0.83,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1.2.3数理统计法

把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所有数据录入电脑,运用SPSS FOR WINDOWS 11.5统计软件对调查研究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以P<.05为显著性标准。

2.研究结果

2.1大学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锻炼”,一半以上(60.1%)的大学生“偶尔参加锻炼”,并且还有5.6%的大学生“不参加锻炼”。这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比例不高,并且有一部分大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还没有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统计结果还显示:1.男女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67.114,P=.000<.001),男大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53.7%)远远高于女大学生(18.0%),且男大学生中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53.7%)高于偶尔参加锻炼的比例(42.2%);女大学生中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18.0%)低于偶尔参加锻炼的比例(75.1%)。这说明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2.文理科大学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x2=3.162,P=.472>.05)。3.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40.266,P=.000<.001),其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依次是二年级、一年级、四年级。这可能是四年级学生社会活动增多,学习负担加重,面临毕业分配等,造成他们体育锻炼时间的减少。

2.2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较明确,38.4%的大学生选择强身健体,男女、文理、不同年级选择一致,均排在第一位,说明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有效手段。其它列前的依次还有:“满足体育兴趣需要”、“减肥、健美”等。同时也可以发现大学生进行锻炼的目的呈现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有11.7%的大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认识。在不同年级中该项选择排序中四年级最高,这可能与他们面临步入社会、考研等多重人生选择造成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因此锻炼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比例相对较高。

2.3影响大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主观上的原因和客观因素。

通过调查,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中“没有习惯”所占比例高达36.1%,这确实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它原因列前的依次有“没有精力”、“没有兴趣”、“对运动能力缺乏信心”、“没有必要”等。限制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中首要因素是“没有时间”33.2%,其它依次是“没有场地”、“没有器材”、“没有指导”和“没有经费”、“缺乏吸引力”、“没有组织”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较薄弱,良好的以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理念和行为还没有完全彻底地形成。同时,体育设施的缺乏不能与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适应,从而约束了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学校对体育锻炼的指导也不得力,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和体育精神没有形成。因此,学校应加强场地、器材等硬件建设以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同时积极有效地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切实做好指导工作,营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为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条件和支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感到体育锻炼没有吸引力,女大学生和四年级大学生的比例更是达到10%和10.3%。

2.4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

从表3可以看出:在“小强度(34.4%)”和“中等强度(40.9%)”上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同时还有3.5%的大学生只进行轻微运动。男女、文理科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强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3.897,P=.420>.05,x2=2.444,P=.655>.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强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64.789,P=.000<.001)。

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在一次锻炼时间上是“l至20分钟”、“20至30分钟”、“31至59分钟”、“60分钟以上”。但也有8.4%的大学生锻炼时间仅在10分钟以下,不可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男女大学生在一次锻炼时间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34.066,P=.000<.001)。在“60分钟以上”选项上,男大学生所占比例(32.6%)明显高于女大学生(13.0%),说明男大学生一次锻炼的时间多于女大学生。文理科、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一次锻炼时间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x2=3.371,P=.498>.05,x2=17.677,P=.126>.05)。

从表5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锻炼频率上,有42.0%的大学生“每周1至2次”,16.1%的大学生“每周3至5次”,有9.2%和26.1%的大学生选择“一个月一次以下”和“一个月2至3次”,这表明有三分之一多的大学生很少进行锻炼。男女大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x2=43.731,P=.000<.001)。在“一个月2至3次”和“每周1至2次”选项上女大学生所占比例(31.8%,45.2%)明显高于男大学生(19.3%,38.1%)。而在“每周3至5次”和“每天1次或以上”选项上,男大学生所占比例(23.4%,12.4%)明显高于女大学生(10.0%,1.9%),说明男大学生锻炼频率要大于女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14.020,P=.007<.01),在“每天一次或以上”文科所占比例(13.7%)大于理科(4.2%)。从不同年级来看,可以发现:选择每周1-2次的比例均排在首位。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73.584,P=.000<.001)。在“每周3至5次”和“大约每天1次或以上”选项上,四年级大学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它年级。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在“每周1至2次”、“每周3至5次”和“大约每天1次或以上”选项总体比例上,三年级75.7%>一年级70.7%>二年级64.4%>四年级44.9%,这说明三年级参加锻炼的情况相对较好。

3.结论和建议

3.1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不近人意。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作用和重要性,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多抽出时间,采取适宜的运动量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以获取良好积极的心理体验全面提高自身健康。尤其是女大学生和四年级大学生更要加强体育锻炼。

3.2高校要从教学和管理工作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努力改善设施,创造锻炼条件和体育氛围,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使大学生能够主动顺利地进行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燕强,侯玉鹭.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李秀梅.浙江省高校课外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3.

[3]曾吉.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06.

[4]姚丽琴,左新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02.

作者:吴 亮

上一篇:中学生科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儒林外史读后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