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热”对本科教学的影响及高校应对措施

2022-09-11

1“考研热”的现状与背景

2005年117.2万人考研, 2006年全国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数超过120万, 2007年报名人数达到了140万以上。出现考研热首先与目前的就业形势相关,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 毕业生的整体分配形势严峻。工作不好找, 自然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报考研究生。

高等教育改革“扩张”, 使得很多青年人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但同时扩招背后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压力,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考研热”话题。

从就业情况看, 自2002年以来, 大专以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逐年呈下降趋势。随着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 竞争愈来愈激烈, 一些毕业生干脆放弃寻找工作, 一心一意考研, 希望通过获得更高的文凭来提升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导致我国近几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或相对“冷门”的专业, 50%的本科生报考研究生也很常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报名者希望能通过读书这种方式给自己‘充电’, 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将直接意味着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2“考研热”对高校本科教学的正面影响

从正面来看, 虽然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连年扩大、“考研热”的持续升温, 社会舆论中质疑、批评之声层出不穷:扩招是否会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 “惟分数论”的考试方式能否选拔出高层次人才, 个人“考研”的动机是为了学知识还是为了拿文凭, 巨大的“考研市场”是否是一种畸形经济等,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研究生扩招以及“考研热”本身的积极意义。

2.1 研究生扩招和“考研热”促进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风气的形成

2.2 研究生扩招和“考研热”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2.3 研究生扩招和“考研热”为无数学子打开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总之, 面对火热的考研局面, 去工作是一种选择, 继续读书也是一种选择, 很难说哪种选择好或是不好, 这要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有的专业在大本毕业后继续学习效果好, 还有的专业, 比如说, 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 在有了实际经验后再学习的效果更好。

3“考研热”对高校本科教学的负面影响

3.1 对本科专业课程学习的淡化

由于不少学生将考研作为增加就业资本的重要途径, 有些大学生从大二、大三就为考研开始准备, 甚至将整个大学阶段用于考研的复习备考, 有些师范院校、地方院校甚至成为“考研基地”, 这样的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后必然暴露出知识结构单一、创新性不足等缺点。

本科阶段的课程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最重要阶段, 很多大学生为了考研而淡化对专业课程的学习, 勉强应付, 这对高校本科教育来说, 是最大的祸害。

3.2 对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得影响

目前一些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限, 片面地认为毕业生学历越高就越好。这就造成了“学历贬值”现象。它让求职者认为, 怀里揣的学位证书越高越好, 硕士读完还得读博士, 否则就没法找到好工作。这使不少年轻人陷入了成才的误区, 反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科阶段也有实践性课程体系, 明确了对专业领域大学生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和训练, 考研热, 对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可能导致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的现象。

3.3 对学生学风、教师教风的影响

在热热闹闹的考研潮流中, 各人的考研目的大不相同。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的人有之, 为学历证书, 为工作调动, 为户口落实, 为增加筹码, 为改换专业的亦大有人在。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支配之下, 很多大学生生根本不可能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功课上, 身上弥漫着浮躁、浅近、轻飘的学风, 研究风气淡薄, 思考能力下降, 缺乏真才实学、没有独立见解。这样的氛围和大环境下, 很难想象, 学生会潜心学习、搞好本专业课程的学习。

4 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考研”,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

回顾近几年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潮, 在热烈评价其积极意义的同时, 再做一些冷静的思考, 也许更有助于它的健康发展。

4.1 教学惩治制度的贯彻落实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 研究生扩招的步伐也越来越大, 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却没有同步增长, 教学资源的紧张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扩招必须与本科生教育的质量控制相结合, 大学必须建立更严格的淘汰机制。在课程考核、考查、鉴定等评价、过关环节上严格执行、落实, 对成绩不合格、表现不积极的大学生应执行相应的教学惩罚手段, 例如重修、补考、留级、退学、降分等。教师也要对迟到、旷课、早退、缺勤等记录和惩罚, 做到清晰、明确、严格。

4.2 教学目标进一步体现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不可否认, 时下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 招聘单位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抱着“欢迎研究生, 考虑本科生, 谢绝专科生”的心态, 很多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偏偏要求研究生学历, 而有些完全可以由大专或职高毕业生胜任的工作却要本科生来做。国家是否真的就需要那么多的研究生呢?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是不是能力教育?学历贬值是不是很严峻的问题?

“考研热”说明人们更重视学习知识, 是好事, 但文凭不能说明一切, 人才不等于学历。加入WTO以后,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用人部门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识人能力、完善选人机制, 引导“考研热”向多出人才、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的方向转化。

高校应该进一步强调本科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贯彻要切实到位, 突出对学生素质、能力、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 努力提高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大学生爱学习、乐于学习本专业的课程, 对未来的专业就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4.3 做好职业引导、职业规划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学历就像一张“通行证”, 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很多大城市,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为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就业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 在涉及户口、住房、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上大开绿灯, 而本科生就很难有这样的“礼遇”。这就在无形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向研究生进军。但是大家都明白不是谁考研就一定能成功, 考研的代价和成本应是全面考虑的现实问题。大学生考研要看专业、看个人能力和条件,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去面对考研, 研究生毕业没有实际能力者, 仍然在失业的洪流中飘荡。

摘要:“考研热”是好是坏, 为什么每年愈来愈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到考研的大军中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报名者希望能通过读书这种方式给自己‘充电’, 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将直接意味着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另外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与市场严重脱节, 造成了专业设置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思考和操作能力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 这也是本科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另一重要原因。盲目跟风的考研选择, 无形当中已经影响到了本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考研热,本科教学,影响,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 等.“考研热”对本科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0) .

[2] 朱石生.大学生考研热透析[J].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4) :132~134.

[3] 肖传强.我院学生“考研热”现象浅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2) :61~64.

上一篇:关于电子政务现状的调查下一篇:防腐剂在元城油田的应用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