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2024-05-11

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共8篇)

篇1: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推进和实施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育信息化正在不断地推动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信息化设备正在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强有力教学工具,特别是很多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支持,并起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是教学的关键,管好、用好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做好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显得优为重要。

教育信息化涉及学校工作各个方面:数据管理、设备管理、课堂教学、教师、学生等。本学年重点以提高教学应用;提高教师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主,改善网络环境和提高管理员水平为辅。故本学年度信息化教学工作分为以下几项实施内容:

一、改善网络环境,提高网络质量

1、鉴于学校各教学楼这间网络传输采用交换机与双绞线连接,网速损耗较大,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须将各楼之间网络连接改造为光纤及收发器连接,以保证网速损耗降到低(每个点网速与入口端基本相等)。

按电信报价,每幢楼的网络传输,含两个光纤收发器、一根光纤,共计2000多元计算,三幢楼(综合楼、群星楼、新教学楼)共计人民币6000多元。

2、网络终端(计算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是教师和学生获取、交互、存储信息的主要工具,如果没有网络终端,教师和学生要获取信息、交流、存储都无法进行。目前,教师和学生已绝大部分拥有智能手机,要充分提高智能手机的利用率,服务于教学。特别是教师在校区间,学校计算机数量

1不能满足教师需要的情况下。让教师的智能手机能上网获取信息,是提高教师使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需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整个校园共需6个无线路由器,按每个1200元计算,共需7200元。

二、管理教学设备,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设备及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的根本。决定学校教学信息化的质量,所以管理好教学设备及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设备管理:包括“班班通”设备;计算机室、电教室、年级组等室计算机以及其它各种电教设备和器材的管理。对设备管理做到登记清楚,管理到位,维修、报损以及补配及时,并做到各项管理有明细表册;

教学资源管理:包括“鸿合电子白板班班通教学资源网站”、“博翼教学资源网站”、“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网站”、“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站”、“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网站”、“班班通教学资源网站”等网站的资源,并将上述网站资源下载整理,存储到服务器,以便教师教学需要时调用。

三、培训教师电子白板操作技能及教学资源组合课件技能

教师将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得以提高和发展的具体体现。如果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应用,教育信息化将发挥不出优势,所以培训教师电子白板操作技能和教学资源组合课件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白板操作包括:熟悉电子白板硬件(计算机、投影机、白板)操作技能,熟悉电子白板软件(鸿合电子白板系统软件)操作技能;

教学资源组合课件技能:包括利用鸿合电子白板系统软件将课堂教学所需资源组合为教学课件的技能,以及图片、动画的修改技能。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培训时间:业务学习时间;培训周期:一学年。

四、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学生操作技能包括:图片修改、电子绘画、电子报刊排版等。

培训对象:三、四、五年级,每年级每期20人,培训方式:兴趣活动小组,培训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培训周期:一学期

五、提高管理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管理员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决定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提高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管理员的教育信息管理水平,是信息化教育的首要任务。

信息技术管理员水平包括:

1、对计算机、网络设备、投影机、电子白板、音像等信息化硬件功能的熟悉和掌握以及硬件、软件管理方法的提高;并能根据硬件的功能结合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2、了解、熟悉教学资源网站,并向教师推荐实用教学资源网站;

3、学习教育教学法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提升现代教育教学水平。

XX学校电教室

2014年6月12日

篇2: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我校以“树形像、铸师魂、重师能、展师风”为核心,以发扬“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丌拓”五种精神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使全校教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各学校成立了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师德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校长亲自挂帅,做到主管领导具体抓,其它成员配合抓,明确分工,责任到位,活动机制做到合理完善。

2、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师德修养》、《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和文章。还组织教师观看了全国教育战线上的精英《师德风范录》、《全国优秀特级教师师德报告会》录像和《奠基中国》光盘节目,学习霍

珍、魏书生、孟二冬、刘恩和等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观看后分组座谈,写心得,切实将“修师德、树师风、铸师魂”教育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3、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开展保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校党支部领导班子组织党员、入党枳极分子,进行自我查摆,互相评议,表态发言,组织大家学习身边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不断增强党性,、自我完善,并建立“道德讲堂”长效机制。

4、加大宣传力度,扎实开展好师德建设工作。

(1)以平台监督师德:通过校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学生问卷调查”、集体谈心会等系列活动,为教师提供机会,共同研究学校工作存在的问题,完善监督机制,激发教师主动要求进步和提高的内在动机和愿望。

(2)对骨干教师的热情鼓励、对困难教师的真诚关心,节日里对退休教师的慰问,组织他们参观考察等,这种人文关怀给教教师工作带来极大的能动性。

(3)发挥党支部、工会、党员带头他保贫困户、学困生和单亲、无亲学生,为贫困户学生献爱心,与学困生和单亲、无亲学生经常谈心,把更多的爱献给他们。

(4)在开展师德建设工作中,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通过家长会。家长访校接待日、家访问卷调查、意见反馈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交流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

(5)积极培养师德典型,以点带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优秀典型作报告,召开教师职业道德研讨会,“树教师形象”师德讲座等活动的开展使一大批师德典型脱颖而出。

三、整体推进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校本教研行动指导组,形成校本教研网络,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抓得实,抓得细,确立了“立足校本教研深化课堂改革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本研究理念,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们的教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l、强化学习,准确定位校本教研。

(1)采用“集中式接受性”学习,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校本教研的自悟反思。相关材料由学校提供或自选,由主任或校长负责提供一两篇有价值的校本教研方面的文章,采取自学、小组学(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学等形式。教师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书籍。

(2)认真反思过去我们学校教研中仔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弄清新课程倡导校本教研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面对传统校本教研的弊端,学校为教师创建教研平台,营造一个教研氛围,引导教师们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2、搭建校本教研平台,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我校本着“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专题牵引,注重实效”的教研思路,积极搭建教研平台:

一是专业引领平台:对于改革中遇到的热点问题,或根据学校工作及教师发展的需要,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教研室的专家到我校进行专题培训,使全校掀起了校本研究教学的热涮,激活了教师们学习欲望,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校本教研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分学科到县内外进行新课程理论、聆听专家讲座,参观和学习,通过各项培训学习,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和业务素质,以适应课改对教师更高的要求,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是领导引领平台:学校要求每位行政领导每年读一本教育刊物,读一本新课程理论书籍,并写心得体会。校领导班予利用业务学习时问,先后由校长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为学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为题做了“讲座”,教导主任按学科进行学科讲座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骨干引领平台:就是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作用,学校采取给他们压担了、搭台子的办法,使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如:骨干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定期讲座,“名师工程”的“三个一”活动: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做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研讨。)

四是专题讨论平台:专题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来源于一线教师,把共性问题提炼成若干个专题,然后组织大家在集体教研时研究讨论。另一个来源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日常教学管理,通过领导班子听课发现共性问题,拿出来交给教研组,让大家进行讨论。

五是反思发展平台:学校把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作为校本教研最基本和最普通的方式来抓,提倡教师在读书之后要反思,在备课、课教学中、课后,直至教育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部要进行反思,并且要做到“课后思、单元思、月‘后思、期未思”,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逐渐转变为反思型教师。

六是随机研讨平台:在教学中倡导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研究。比如对一些有争议的教学内容、有困惑的教学细节或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前课后,所有在场的教师都可以进行研究讨论。

3、深化课题实验,使校本教研充满活力。

一是狠抓了课题教学研究。通过听课,指导教学,使承担课题实验的教师得到业务上新的飞跃,从而增强了教育科研信心。

二是我校对“丌放式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实践。自2003年开始,我校每年都开展教育课题活动,认真组织学习新课程理论,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听课,评课。开放式教学模式,已在全校得到普及、推广。

我校结合校本课题和《新课程实施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自勺研究》促进了校本研究新突破。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初步研究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几种学习方式。

①建立“自主、协作学习、丰动探索”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如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利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选择学习和深化学习等形式,分层次提出不同学习目标,灵活地处置教材、学习时间和空间,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②建立“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操作实践的机会或者提供一些数学操作实践材料。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建立“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课题实验中,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内涵的理解,并且保证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笫一个环节是提出要求,使人家明确目标,第一个环节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把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或提出质疑,第三个环节认真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真正解决了课常中的疑难点。

三是学校开展了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教案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说课、教学论文评比等竞赛活动,并把优秀的教案设计、教学案例,优秀论文提供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并推荐评比和发表,教师们在浓浓的教育科研氛围里得以鼓舞和鞭策。

4、继续抓好教师的第三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加强教师的终身学习制度,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才能与时代相伴,才能与学校共同发展,才能适用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牛全面健康发展。

l、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

2、队室、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宣传阵地齐全。学校狠抓德育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小学德育纲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科学严格的管理。学校重视“三风”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从抓教风入手,推动学风的培养和校风的形成。注重育人环境的优化。全校建立有“校领导值周制”、“科任教师评班级”、“班级小卫十”、“红领巾监督岗”,把日检查、周公布、月评比、学期评优、配套成龙,形成了养成教育的教、训、管三结合的合理机制。

3、少先队大队部有计划的在少先队员中丌展活动,从大处着眼,把“赞美教育”作为灵魂,贯穿于各项活动的始终,引导队员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从小处入手,把“爱”的教育落到实处,使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形象化,落实到爱家乡,爱集体、爱父母儿弟、爱师长同学、爱亲戚朋友和 爱周围一切人的实际行动上,启发队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爱的真情实感,并用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的动力、激发队员在“五自”活动、科技活动、手拉手活动及雏鹰争章活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意质,增长知识本领和才干,为祖国在新世纪中实现现代化作好准备。

4、在抓好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了“副”科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要求“副”科教师要有全局观念,从有利于教育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与班主任协调一致,形成德育合力。

5、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针对单亲、无亲学生,学校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教育孩子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多种途径,依赖多种形式,形成以德育大纲为依据,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导向的新格局。

五、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工作的管理中,我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为主线,结合实际认真实践,树立新形象,建树新业绩,实现了教学工作的新发展、新飞跃。

1、抓思想——全体教师认识到位

2、抓常规管理——逐步规范

我校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在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评价各环节均提出具体措施。并采取月考核与平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每一位教师的各项工作。

一是认真执行上级有关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主动求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我校重视备课环节。做到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在课后进行认真总结反思等,例如,选拔教师承担公丌课,讲课的教师要进行说课,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备课,参与教学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三是上课:学校采取相关措施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学校根据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成立课堂教学评价领导小组对教师教学进行综合评价。学校采取推门听课,跟踪听谍指导,示范课等多种方式开拓教师的视野,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3、抓学生——促进培优转后工作

通过采取分层次教学、做好尖子生的培养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习辅导转化工作。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勤学苦练;从多方面培养这些方面的有特长的学生,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同时,注入特长教育,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和辅导。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首先,我校对后进生,教师们给他们倾注了更多的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谆谆善诱。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采取班主任与副主任形成合力,课内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法,给学困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针对留守儿童学生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五心”活动(爱心、公心、童心、宽心、诚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行对单亲、无亲“学困生”实现三优先承诺,即:“提问优先、面批优先、淡话优先”:我校建立了“学困,生”进步奖,“学困生”转化工作初见成效,大大提高“学困生”的学力。

4、抓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过程

“一是建立完善教学评价运行机制。校长做到全面掌握,有效决策。教学业务领导抓工作目标制定,抓教学评价,抓检查落实。学校建立以教导处为主导的教学管理职能机构。二是教学检查评估工作做到“三结合、三为主”(即:定期与不定期结合,以定期为主: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定量为主; 执行情况与评估效果结合,以评估效果为主),促使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由于我们狠抓了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把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与评职晋级、评先、年度考核挂钩,使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搞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六、贯彻落实体卫艺术工作条例,培养全面发展又有特长的人才

(1)体育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按新课程要求设置体育课,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加强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学校坚持做到:一是成立体卫工作领导小组。一是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配足器材设备,并保征活动经费的投入。三是健全体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学年组织学生参加体检,并做好总结。学校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校内运动会,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学校要重视跳绳和乒乓球项目的训练。

(2)艺术教育工作:学校重视劳动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初步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了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审美的综合素质。学校按艺术课稗标准,设置艺术课程,并配有配套的教具器材。学校重视学生艺术特长的培养,加强了学校舞蹈队的训练。学校舞蹈队多次参加镇和县的文艺比赛获奖。

七、全力以赴狠抓落实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我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加大排查力度,彻底消除校园安全隐患。日前为止,危房全部消除,校园建有围墙。对存在安全隐患随时整修。学校围墙处没有乱搭乱建的现象。此外,教学楼都装有护栏,教室的窗子都安上钢筋防护栏,远程教育卫星接收室、少先队大队部和学校办公室都安上防盗门。

2、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学校教育学生不准吃“三无食品”、过期和变质食品。学校平时都能从实际出发,加强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3、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和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近四年来,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学校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建立了学校领导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建立健全了各类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了对学生了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制定了学校安 全应急预案。近几年来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八、合理运转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后勤工作本着“为发展着想,为教师着想,为学生着想”的宗旨,搞好后勤工作,安全保卫工作,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师生工作学习条件,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做到物物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并坚持了月检制度。

l、依照上级规定认真做好财务及校产管理工作,做到经费使用合理、帐目清楚,‘实施收费公示制度,无乱收费现象,做到学校资产,家底清楚、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物尽其用,为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定基础。

2、积极筹措资金,跑上跑下,忙里忙外,使学校的环境得到改善。加强了备品的供应和维修工作。学校多方筹资改善了办学环境,对操场,校园内外进行了综合整治,使校园育人环境焕然一新。

九、学校特色

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管理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以科研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注重校园环境建没,狠抓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我校教学环境也得到不断的优化,教学设备不断的

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具有几方面的办学特色。

l、科研硕果累累:四年来,老师们参加县级各科优质课比寨活动都荣获全县一、二、三等奖5人次;近儿年还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科研型教师。教师潜心钻研,虚心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撰写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及教学论文上百篇,在不同级别的各种教育书刊上发表几十篇,获县、州、省、国家级论文一、二、三等奖几卜人次。

2、教育教学管理成效显著:我校在每年统测中的教学成绩都是名列全镇第一,在四年的工作里,我校常被八弓镇党委、镇政府先进授予学校和先进单位及其它荣誉称号,二oo三年九月十五日被黔东南州教育局和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二OO五年四月六(1)班荣获“全省少先队特色中队”称号,二 oo五年八月荣耀 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先进学校”称号;二OO八年一月被县教育避授予师生教育杰出活动先进单位;二OO九年四月二十九荣获2008年度优秀少先队大队。

3、花园式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教育氛围浓郁,是县级花园式学校 和县级达标单位。

4、体育艺术和其它工作出色:学生体育运动队参加2001年、2005年、2007年八弓镇“六一”

大型文体活动竞赛均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几年来,2007年八弓镇“六一”大型文体活动竞赛均获得团体总分笫一名:几年来,学生文艺队参加镇和县的文艺汇演(比赛)均获奖;多数学生参加书法绘画比赛荣获全县一、三等奖,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荣获全县一、二、三等奖,荣获州二、三等奖。

十、存在主要问题

l、校舍建设不适应学校规模发展的需要,校园功能和特长活动教室没有,各种活动小组也无法正常进行活动,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2、教师自身素质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3、教师配备结构有待提高和改善。教师教学课程安排上变化较大,造成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针对以上严重制约我校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希望上级领能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切实帮助。

篇3: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是中国儿童中心持续7年( 2008年至今) 得到中直财政支持、在全国推广和开展的教育实践和研究项目。项目始终贯彻以生态教育为载体,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项目还从校外教师成长、校外教育的活动模式探索和政策倡导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 项目总目标

以生态( 环境) 为教育主题,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规律,带领儿童开展各种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实践,引导儿童向大自然学习,关心社会发展,与他人积极互动,不断探索和发现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2. 项目年度目标

以“自然学校”为主题,选取与自然有关的教育内容,深入探索遵循儿童特点与需求、促进儿童发展的校外教育模式与策略。

具体目标为:

( 1) 进一步探索具有“自然学校”内涵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儿童发展;

( 2) 继续深化教育中的“行动研究”,促进校外教师的专业发展;

( 3) 不断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探索服务于儿童发展的社会教育的方法与模式。

3. 年度工作计划

( 1) 部署项目工作、解读目标和要意,开展全国性项目培训;

( 2) 指导各合作单位开展教育实践,进行项目督导;

( 3) 指导各合作单位开展实践中的专题性研究;

( 4) 开展项目宣传,总结项目经验,收集项目成果。

二、项目进展

1. 探索具有“自然学校”内涵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共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的43家校外教育机构成为项目年度合作单位,受益儿童达10万余人次,受益家庭达2. 5万个,覆盖全国约280所学校、300余个社区。各合作单位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依据当地儿童需求和特点,整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展“自然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在项目的引领和指导下,各合作单位以实践促进思考,进一步加强活动的趣味性、新颖性,提升活动的教育性,创新活动的形式,更加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并更加关注儿童的参与和受益状况。

“让生活走进自然”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倡导让儿童“在自然中学习”“在自然中成长”,将儿童与自然紧紧联系在一起; “绿色土壤·生命力量”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以孕育万物的“土壤”作为线索,引导儿童在认知土壤的基础上理解生命,从而激发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儿童的生态道德; “‘高原明珠’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云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在项目支持下,整合了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云南大学的技术优势,以保护云南名片“滇池”作为生态教育的主题,将知识、情感、道德和行为的教育统合在一起; “节水小精灵”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与成都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等机构合作,培养儿童记者,走上街头采访市民,他们的采访音频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固定时段播出,号召全市关注节水、践行节水。

2. 深化教育中的“行动研究”,促进以校外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发展

“自然学校”项目通过全国性师资培训、项目组和专家团队赴各地开展项目督导、网络在线交流、组织《儿童生态教育专刊》等形式,推进教师能力建设工作。

首先,教师能力建设在时间和内容设计方面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时间上,每半年组织1次全国性师资培训,上半年重在解读项目、部署工作,下半年重在解决问题、促进思考; 规范上,一是师资培训设计的规范化。根据项目工作需要和教师发展需求,培训的内容兼顾教育理论学习、教育视野拓展、教育经验分享、教育现场观摩等板块,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方法,为满足教师发展提供多样化支持。二是项目督导的规范化。项目组根据各地上报教育方案的情况,选择有需要、有特色的合作单位作为督导对象,全年共组织7次项目督导,为合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促进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视野和思考、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提升。

其次,项目组策划组织了《儿童生态教育专刊》,是一种师资培训的个性化形式。以往,一线教师往往陷于日常教学工作,对研究重视不够,致使他们的工作中积累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不利于教师自身和“自然学校”项目的发展。《专刊》工作的推进,促进了各合作单位和教师对研究的重视。教师参与《专刊》工作,通过写稿、投稿、改稿等步骤,完成了一次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和培训。一方面,教师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研究的结构与方法都有了深入认识和理解; 另一方面,教师对儿童发展、儿童参与理念、儿童生态道德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政府相关政策等信息也有了系统的学习和及时的更新。此外,教师的研究视角、研究习惯也在慢慢养成。

( 1) 4月10日 ~ 11日,“自然学校”教育模式研修班,北京;

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自然之友的环境教育;

雪地冬令营中的冒险教育———日本自然学校研修分享;

“CAN儿童与自然”项目简介;

湿地保护与自然教育———以鹤类迁徙路径上的自然课堂为例;

景观设计与自然教育;

从小木屋到自然学校;

华德福自然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自然体验活动现场教学观摩( 北京麋鹿苑) 。

( 2) 8月5日 ~ 10日,“自然·学校”2014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培训暨示范夏令营,贵州;

教育之道: 人与自然、社会、自性的关系与规律;

华德福教育中的“自然”;

“教育·艺术·自然”美国儿童木工工作坊理念与实践;

“自然学校”儿童木工工作坊活动暨教学观摩;

“自然学校”儿童自然体验夏令营活动暨教学观摩。

项目组和专家分别赴北京、江西庐山、贵阳、赤水、上海、宁波、青岛等地,就教师能力建设、教育活动开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面,进行了调研与督导。

3. 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探索服务于儿童发展的社会教育的方法与模式

首先,各合作单位在整合各类资源、推进项目工作时,在继续保持与当地教育部门、环保部门、妇联等单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今年还积极与当地政府、高校、媒体、其他环境教育项目、NGO组织等合作,提升了项目影响力和专业性。如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为云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提供了专家资源、实验室资源和活动场地资源,提升了活动的品质和效果; 湖北省儿童中心将项目工作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科普课堂进行整合,把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场地资源、科研优势、科普经验融入到儿童生态教育中; 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把“自然学校”项目与“国际生态学校”项目( 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在全球推展的五个环境教育项目之一) 结合起来,在全市开展了“开心田园———太空种子种植”生态道德教育系列活动。

其次,各合作单位更加重视对社会热点的捕捉、对当地重点工作的聚焦。将项目活动与政府的重点工作和社会的热点关注相呼应,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实现对儿童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功能,是各合作单位的一种新型定位。贵州省赤水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除开展旅游外,在地质学、植物学方面也极具研究价值。赤水市妇联将本市形象建设与儿童生态教育相结合,开展“桫椤课堂”———我的自然责任项目,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十余个市委办局领导为组员的项目组,全力推动项目工作; 赤峰市妇联和赤峰学院开展深度合作,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在策划、参与项目活动的同时,还作为项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进社区,服务儿童与居民; 2014年,浙江省委、嘉兴市政府决定“以势如破竹的速度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即“五水共治”) ,嘉兴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将“五水共治”融入到儿童生态教育实践中,研发了一系列的培训与实践活动,协助政府工作在儿童和家长群体中宣传“五水共治”。

再次,各合作单位高度重视儿童对家庭、社区的影响带动作用,主动走出机构、走向社区。他们有的将针对儿童的活动放到社区实施,有的将儿童的社区生活设计成活动,在整个社区内形成浓厚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黑龙江省儿童中心将多种活动放在社区开展,如亲子植树节活动、哈尔滨市健康环保家庭行动日活动、社区变废为宝回收活动等,把生态教育送到儿童的家门口,提升了儿童和家长的参与度。沈阳儿童活动中心带领儿童走进多个社区,围绕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开展实践活动,儿童发现了诸多问题和陋习,并对成人进行宣传教育。

为了向各单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项目组策划并参与编写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水主题活动手册》一书,该书已由中国环境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4. 1) ,并被水利部选为“向全社会推荐的50种水情教育优秀出版物”,为针对少年儿童群体开展水利教育提供了理念和方法支持。

随着项目探索的逐步深入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项目理念和实践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妇女报》及各地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项目组积极拓展宣传渠道,与《世界环境》《学与玩》《中国校外教育》杂志开展多种合作。

三、项目特色

1. 顶层设计体现教育性、研究性、社会性

中国儿童中心作为国家级的校外教育机构,力争在我国校外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自然学校”项目依托中心这一平台,通过教育性、研究性、社会性的顶层设计和管理指导,提升项目品质和影响力。

教育性。项目以“自然学校”为主题,以全国校外教育机构为主要平台,合作开展儿童生态教育,探索满足和服务于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其教育性的实现路径中,以儿童的需求与发展为中心,通过科学研究、示范教育活动、教师能力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探索科学、有效的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研究性。从研究方法看,项目以行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鼓励项目研究者、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实践中、问题中不断反思和梳理,以实现培养儿童生态道德、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从研究内容看,基于“自然学校”项目的内容和目标,围绕促进儿童发展、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能力、建设教育实践基地、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扩大舆论宣传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案例和经验,分析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模式,给出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性。一是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等都是国家的重点工作,这些领域会经常性地发布各类通知、管理办法、讲话、评论文章等信息。收集、分析这些信息,并整合到项目的设计与执行中,显示出国家级机构的责任和视野。二是对整合社会资源的强调。项目在构建工作模式、指导各地项目工作时,倡导以项目和机构的教育性为核心,面向社会整合政策、人力、场地、活动材料、宣传等各类资源,设计、开发成满足儿童特点与需求的教育产品,形成儿童生态教育的合力。

2. 儿童参与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让儿童受益

儿童参与是项目倡导的理念之一。随着项目的发展与推广,各合作单位对儿童参与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并直接体现在应用中,儿童参与的能力与水平也有所提高。从流程看,儿童能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设计、执行、总结、评估的全过程。从环境上看,各合作单位和教师为儿童创设了更加友好的软硬件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参与更加顺畅、更加积极。从形式和效果看,儿童参与的形式更加开放、多元,效果更加直观、丰富。例如,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儿童表达的需要,设计了讨论、展览、表演、调查、采访等环节,让儿童走上舞台、走入社会、拿起画笔、按下快门。这些活动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积极勇敢、自信乐观、关心他人等良好品格,锻炼了儿童团队合作、主动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

在“自然学校”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儿童参与理念也影响和改变着教师,“让儿童受益”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和评估标准。从创意看,更加注重以儿童的兴趣与需求为本,而不是教师的意图。从内容看,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避免了空洞的口号。从目标看,知识性学习、整齐划一的行动在减少,选择适宜的环境,引导、陪伴儿童体验自然成为主流。从形式看,让儿童亲自动手操作、多重感官体验的活动明显增加,传统的比赛、讲座等形式在减少。从反馈看,儿童更加易于融入到活动中,参与活动时的专注性和参与活动后的持续影响都有所增强。

3. 坚持行动研究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工作的品质与能力

“自然学校”项目以研究的目光审视项目工作重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一批既包含了项目理念与方法,又具有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方向,迈出了“自然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中可喜的一步。

( 1) 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学校”教育模型

“自然学校”是一个开放性的项目,鼓励各合作单位根据当地自然与社会资源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项目工作。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在教育方面也走在国内前列。基于社会对校外教育的需求,结合对社会总体教育水平的考虑,从儿童发展特点和机构自身实际出发,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提出了一套教育模型,即:

他们以“美育”为试验点开始探索,思考美育与生态教育的关系,将艺术教育与自然相融合,生态知识、敬畏生命、自然元素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表现和传递,让艺术滋养儿童的心灵,以艺术之美召唤道德之美。

( 2) 基于常规性教育活动,向学前教育延展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明确提出了“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三个目标,建议儿童应多参与户外活动、自然体验,认知常见动植物,参与饲养、种植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热爱、尊重和敬畏自然。

一些合作单位,将“自然学校”项目纳入到所属幼儿园的教学体系内,设计开发生态课程与活动,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山东省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一直以“绿色教育”为教育主题。他们开展了“生态自然、缤纷四季”系列活动,以四季变化为线索,在不同的季节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使幼儿在探寻、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湖南省衡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好苑幼儿园充分利用看、听、闻、说、触等多种感官,将儿童生态教育引入到科学课、美劳课、户外课中,举办了“大自然的恩惠”系列活动,包括“泥土中的生命”“大自然的颜色”“大自然的味道”“亲近大自然”等。

( 3) 助力中小学校,共同推进素质教育

“自然学校”项目一直以校外教育机构为主阵地,中小学校尚未成为项目的主要参与者。项目的服务和研究对象———儿童,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为了让更多儿童受益、儿童更多受益,“自然学校”项目与中小学校相遇,成为一种必然。在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下,山东省荣成市妇联与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合作,共同探索特色学校建设和综合实践环节建设。石岛实验小学地处海边,他们利用这一自然环境优势,将“海洋文化”定位特色学校建设主题,并贯穿到全校的综合实践环节中,开发出充满了“海洋气息”的实践课、语文课、数学科、美术课等,培养儿童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热爱自然。

( 4) 携手政府,服务当地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我国发展战略任务的高度。全国各地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时,也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政府重点工作中。基于中国儿童中心国家级的定位和引领性的使命,“自然学校”项目成为了连接儿童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桥梁。项目倡导和推动各地合作单位研究当地政府工作规划与重点,从中寻找与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为教育主题,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在参与活动、培养生态道德的同时,了解和参与到政府的相关工作中。

2014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政府决定加大力度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简称“五水共治”。嘉兴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将“五水共治”与儿童工作相结合,把“五水共治”从一项政府工程转化为与儿童生活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习惯、责任。借力政府重点工作,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双赢。一方面,儿童是“五水共治”的参与主体,需要了解“五水共治”理念,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五水共治”技巧,明确自身的“五水共治”责任; 另一方面,“五水共治”主题提升了活动的广泛性、关注度和影响力,活动的资源整合、宣传推广、后续研究都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4. 别具特色的师资培训,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自然学校”项目从校外教育的特点和教师的需求出发,设计组织了更加丰富、系统的教师培训课程与活动,促进教师能力发展。

一是培训内容更加丰富系统,视野更加开阔。首先,“自然学校”项目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积极的态度,推动国内外自然教育理念和经验的交流,国内知名自然教育NGO组织代表、华德福教育专家及美国教育专家团队,参与到师资培训、示范夏令营、项目督导、行动研究等工作中,共同探索“自然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他们带来了新的视角、理念、方法、思考,滋养和促进了教师和“自然学校”项目的成长。其次,培训内容涵盖“儿童发展”“生态教育”所涉及的多个学科,从以往的以环境保护、生态常识、教育学为主发展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艺术、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推进对教师的意识开发,帮助教师更新、完善知识储备。

二是培训课程设计更具层次性。2014年,项目师资培训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性,满足各合作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从时间看,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从地点看,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从程度看,普及性培训与重点性培训相结合; 从内容看,理论培训与实践观摩相结合; 从学习方式看,参与式学习与讲座授课相结合。教师们认为,项目培训层次丰富、形式灵活,可以根据单位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机构认为,项目组设计的培训内容多元、前沿性和指导性并重,形式多样、选择余地大,教师乐于参与、收获颇多,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好机会,并将辐射到本机构的其他教师。

四、思考与建议

1. 有效转化和应用研究成果

由于“自然学校”项目层级制的管理模式,各级工作人员( 研究者、管理者、一线教师) 通常会重点关注本机构、本层级的工作和研究重点,缺乏纵向的贯穿和横向的比较。2014年,“自然学校”项目的成果( 报告、案例、课程、培训、工具包、资源包、印刷品、教具等) 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系统性、结构性亟待加强。各级、各类的项目成果,需要从产品研发的角度进行设计和二次开发,形成有用、好用、多用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向各地推广,并指导其应用。此外,好的成果、产品和服务的推广,还需要政策和渠道上的支持。

2. 开发品牌化的公共服务产品

2014年,“自然学校”项目与各合作单位一起,积极与学校、幼儿园、社区、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可供政府及其他机构选择的服务与产品正在逐渐成型。在北京,经过两年的积累和发展,“小木屋”儿童户外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进入北京红莲小学和汇文一小,开展生态课程,提供教育服务; 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市妇联利用妇儿工委的工作平台,将“自然学校”输送进社区,服务儿童和居民。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各合作单位的机构优势、资源优势、专业优势,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合作探讨公共服务的可能性,使“自然学校”项目惠及更多儿童。

3. 在应对事业单位转型与发展中的作用

篇4: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作重要讲话。罗厅长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教育承担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任,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十分重要。我省教育系统具有网络普及面广,应用积极性高,注重网络技术开发等特点,但还存在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网络和信息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高度重视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着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信息网络安全水平和信息网络应用水平。罗厅长要求各高校和中职学校及单位要切实做到“五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及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来认识网络安全的意义和价值。二是技术到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基础,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上定期研究分析、研判安全问题。三是管理到位。网络安全工作要严格遵循“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确立信息使用的权限和责任人。四是责任到位。每一个部门、每个岗位都要落实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工作要求以及应急措施。五是保障到位。不管是网络自管还是托管,务必做到人员分配与资金投入的充足与恰当。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华强调,要正确理解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有关制度,设立有力的技术支撑部门,加强同各级政府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建立跨部门协调和事件处理机制,充分发挥纵向衔接、横向协调的组织保证作用,切实加强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

篇5: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作会议讲话

XX乡老年学校是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县老干局、县老龄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按照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增进和谐的办学宗旨,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学员共同努力,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老年为本,遵循老年教育规律,针对学习实际,解放思想么实事求是,以常办常新、增进和谐校园为目标,服务老年教育,促进老年学员身心健康,学校工作在进展中有所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正确办学理念是创造和谐校园的基础

古人云:“老人安,天下安。”老年学校是老年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是老年教育的骨干基地,它的创办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创造和谐校园,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基础。

1.确立“全纳教育”办学理念。面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根据老年教育的需要名老年学校必须体现“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我校对老年人不论职称高低,资历长短,文化程度,在职离职以及社会老人,都同样接纳,一视同仁,实施平等教育,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2.确立“康乐理念”。学校尊重老年人的生命特征,坚持一切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活动中,意识尽量满足老 1

年学员精神层面的愿望,吸引他们在娱乐、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多种乐趣,倾注热情,重塑自我。二是用知识文化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老年人理解生命的价值,增进身体健康。三是让他们“秀”而不“用”,对生活重新充满乐趣,充满希望。使他们在心理上年轻起来。四是引导帮助给予老年人适应社会的自信力、适应力,从而促进身心快乐健康。

3。确立“积极老龄化”人本理念。意识实施“成长”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尽量适应老年学员学习的需要,注入新知识、新技能,以唤醒老年人的内在活力和潜力,使其重新成长,成为积极的老年贡献者。二是实施“桥梁”教育,社会参与是老龄化的根本体现,社会参与是情怡志畅,长寿健康的源泉。我校正是通过设置一些基础课程使老年学员学会自主活动,架设老年学员通往家庭、村组和社会的桥梁,发挥其余热和智慧。

4.以《老年学校简报》为学校教育工作的载体之一,刊登有关老年教育和老年学校的办事方针和政策,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等,不断提供教材让学员学习。

二、完善管理制度是创造和谐校园的保障

老年大学及时一个正规学校,就必须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并促进和谐校园的规范化,有序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立足校情、制定和不断完善了一些规章制度,其中“自尊自律、人气和顺、心态平和、规范有序”的班风,对构建和谐校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校班管理以学员群众自治为主,提高了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和和谐有效性。教学管理,课程有固定座位和专用听课笔记本,认真听讲记笔记,把课堂办成老年学员学习知识,增进健康的“银色殿堂”。

3.学校强调管理教员必须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教师热爱老年教育,尊重学员,勤恳敬业。要求认真备课,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

4.实行学员能者为师、自荐和指定相结合的教师制度,发挥学员的智慧,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的效率,让老年人在教学互动中发挥优势作用。

三、改善办公条件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本

办学条件和环境是办好老年学校的基本硬件,也是不争之理。我校因地制宜,因财力制宜,努力做好软环境,以“软”促“硬”,创造条件,力争把我乡老年学校办的更好。

1.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学校,在经费上支持老年学校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腾让的办公室舍,明确了乡文化站室为校室,一室多用,并改善了教室设备,添置了新课桌椅,更换了照明、吊扇等用具,现又专门设置了网络室,便于计算机课程的开展。

2.县老干局、乡党委、政府为乡老年学校开拓办学思想与乡文化站一同开发共享资产,现校内有图书阅览室、棋室、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藉以改善了活动场所,丰富了教学活动,提高了办学效益。

四、为了使我乡老年学校继续巩固和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增加老年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强管理,使老年学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讲以下几点做法:

1.增收新学员。随着老年人逐年增加,为了使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我校研究决定招收新学员。现招生简章已贴出,希望老年人积极报名参加。

2.拓宽教学内容,增设娱乐活动,使学员们不但有所学,而且有所乐。

3.年底要搞评比、竞赛活动。如考勤签到、学习成绩等,主要是精神鼓励为主,但也搞物质奖励。

篇6: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尊敬的乡人大主席团、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即将过去的一年,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县、乡人大代表的指导监督下,由于全乡各村两委及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全力为推进新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扎实努力地工作,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有了新的突破。现就2014年度小学教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大家审议,也诚挚欢迎各位莅临学校视察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努力营造了学校“教书育人、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校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举办了“中国梦〃教育梦”主题演讲选拔赛,深入开展了向全县师德标兵学习活动,激励教师努力争做“龚全珍式”的好教师,设立了10个“党员先锋育人岗”,36个“师德师风示范岗”,引导教师树立职业崇高理想,爱撒教育、热心服务,做全乡小学“教书育人”的典范。如今,全乡小学教师走教现象得到彻底扭转,教师汪丽霞先进事迹上了省报,学校3人次获评市级先进个人,8人次获评县级先进个人。

学校扎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学校品德与班会课,学习《弟子规》、《文明礼仪读本》,全面普及新时代文明礼仪知识,引导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促成了“讲文明、习礼仪、展新貌”的良好风尚。学校添置了大量体育器械、音美器材、中心、复兴、移陂3

县教学质量抽测,我们的及格率、优秀率远远超过拟定目标,评估分名列同类学校第一名,3人次获县“教学成绩突出贡献教师”荣誉。

三、做好教育服务,共力创建了学校“和谐、平安、发展”的教育环境。

全乡小学校建项目建设不断推进,走在了全县前列。公办中心幼儿园、觉村和高田两小学附设幼儿园、群联小学教学楼、学校食堂、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选址新建塘坑小学、光明和义屋两小学标准化建设进展顺利,进度靠前。8月份,中心小学被县局评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先进单位”。11月份,中心小学、复兴小学顺利通过市级““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

学校为全乡小学学生3736人次免费发放学习课本,为全乡学生3736人次提供课间件营养餐计划,为学生16人次争取到黄三河扶贫助学补助金共11520元,为幼儿31人次争取到困难生活入学补助金共24800元;争取深圳花样盛年慈善基金会扶助为全乡学生、幼儿共2501人次发放“爱心雨鞋”,为5个贫困孤儿设立每人每学期1000元一对一援助资金。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实施无缝隙对接,坚持法制教育进校园,多次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防溺水、森林防火、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师生健康平安,事故率为零。一年来,尽管我们努力地工作,但也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篇7:学校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遵照上级文件精神,金子小学自2015年以来,金子小学拥有教学班,其中六年级8个班在校小学生

168人,在职正式教师 13 名。

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县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过去的一年,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设备管理运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一、领导重视,管理到位是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设备的不断投入,学校领导做好了周密的计划,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覆盖所有学科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制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并根据发展规划制定每学期的工作重点,我们采取普及型和提高型相结合的方法,寓于教师各项培训中。在校本教师培训中,我们采用缺什么,补什么,决不盲目跟从。先后开展了电子备课、电子白板使用、课件制作、文件检索等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全校中青年教师均实现电子备课,课堂教学中的课件使用率达50%以上。同时,通过学校网站和数字平台,开展各式各样的网络培训活动,实现教学资料网上资源共享。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营造出人人奋发向上学习信息技术,人人使用信息技术的浓浓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持续有效的得以推进。

我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平台,推进新课程标准实施,始终将落脚点放在课堂学科教学上。百计千方地为全体教师配备了教育教

学用笔记本电脑,在听课、评课、教学比赛活动中,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校同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项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全校所有的教师全部通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信息化考核。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加强专用教室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新添学生机24台,更新了一个计算机教室。

学校网站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通向家庭和社会的门面,是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十分重要的窗口。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激发兴趣、服务教学;整合资源、优化管理”这一原则,加强了校园网站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实现了校园办公信息化、无纸化。网站建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一中心,设有“校园内外”、“家教心得”、“班级文化”、“习作园地”、“地方课程”、“校园视频”、“友情连接”等栏目,对实现远程教育,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的“四位一体”教育网络,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提供了互动平台。值得一提的是:金子小学网站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运用“flash”视频技术,大量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使时事新闻教育教学更加快捷、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浏览兴趣。校园网站安全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012年3月,金子小学网站又被衢州市教育局授予“校园优秀网站”荣誉称号。

二、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基本经验

1、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添置设备,重视教师应用技能培训工作,促使设备投资运行效益最大化,有力地促

进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为了全力提高学校现代教育的水平,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三是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力求教育信息化。目前中青年教师都能广泛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设备运行利用率一般占总课时的50%以上。

3、创新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学校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鼓励教师申请成为“浙江教育资源网”会员,注册申请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通过网络QQ群组、师徒结对等活动,促进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

4、保投入、促效率,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为了提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多渠道筹集经费,添置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如服务器、电脑、路油器、V盘、移动硬盘、杀毒软件等,为教师的备课、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增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条件。基本实现学校行事历、每周工作安排等信息均通过校园内部网络办公系统或数字化教育平台进行发布。

5、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制订管理制度,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硬件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比如建设校园电视台条件还不成熟,现有图书室还没有实施网络信息化管理。

2、学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课程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教师们习惯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搞教学,对运用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习惯、嫌麻烦。加之教学资源配套缺乏,使用效果有限,这种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信息化设备的应用率不高。因此,转变教师观念,解决师资培训成了信息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3、鉴于学校所处地段的特殊,市经济开发区周边村庄农民子女和大量的外来民工子女不断进入我校,目前外来民工子女已占相当比例,学生的家庭条件困难的较多,学生、家长的信息化素养比较低。正确认识学生中信息素养两极分化现象,探索出一条符合校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使全体学生学有所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金子小学

篇8:XX学校201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计划

本刊讯 3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2013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成果,部署了2014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点工作,并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进行交流。会议由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主持,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鲁昕要求,2014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步伐,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关键制度建设,切实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促进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引导试点和试验区聚焦体系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国家开放大学和电大转型升级。

鲁昕在部署2014年职业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时强调,正在开展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对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中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按时推进。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就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作了发言,从系统建设情况、系统部署与应用工作、保障机制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罗方述表示,建设全国联网的中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中职学生数据库,旨在为每一名中职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实行学生“一人一号,终身使用”。通过系统应用实现全国范围中职学生招生注册、升级转学、毕业就业、实习实训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和中职学生数据互通共享,动态跟踪全国学生流动,全面掌握全国中职学生的真实情况,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教育改革项目规划与实施、学生资助等提供数据支撑。系统建设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3.8-2014.7):开发与学生学籍相关的核心业务管理功能,包括学校管理、招生管理、新生管理、在校生管理、毕业管理、就业管理、综合查询、统计报表等八大功能;完成系统全国部署,实现系统全国联网和中职学生学籍相关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全国中职学生基础数据库。目前第一阶段开发工作已完成,正在辽宁、云南两省进行系统试点。第二阶段(2014.3-2014.12):开发建设实习实训管理、教学管理、自定义查询统计分析、面部识别等功能。2014年9月1日全国中职学生系统联网运行后,各地和学校要将系统应用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利用系统完成学生招生转学、毕业就业等管理,实现中职学生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动态更新。(郭桂真)

上一篇:14.项目工程总结管理标准下一篇:实习基地、教师培养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