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24-04-29

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选8篇)

篇1: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一、我区的基本情况新城区位于我市主城区东北部,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63万,社区90个(其中:综合社区71个),行政村13个。区委下辖25个党(工)委,其中:区级部门党(工)委15个,街道党工委9个,非公经济组织党委1个;党组13个;党总支24个,党支部446个。截止2006年底,全

区共有党员7785名,其中:女党员3357名,少数民族党员147名;党员平均年龄为52.7岁。2007年6月底,我区流出党员75名,流入我区党员191名。近年来,我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为目标,以党建精品、亮点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城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全区形成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合力区委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为了把党建工作抓实抓牢,近年来健全了三项制度:一是区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定期听取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部关于党建工作的专题汇报,分析存在的不足,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做出工作部署。二是组织干部例会制度,每月10日由组织部召集各党(工)委组工干部召开例会,交流经验、讨论问题、安排部署全局性和阶段性的党建工作。各党(工)委也相应建立了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三是量化考核制度。每年年终,区委都成立党建考核小组,采取听、查、访、谈等方式,对各党(工)委完成《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所列各项内容进行检查,使党建目标管理考核与区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同步进行。区委在健全制度的同时,还加强了党建责任网络建设,形成了以区委书记、各党(工)委书记、基层支部书记为主线,以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委委员、支部委员为支线,以党员责任区为基础的党建责任网络。书记负总责,抓全局性的党建工作,党委成员抓点上的党建工作,党员责任区突出面上的党建工作,从而完善了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在全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基层党建工作的氛围和合力。

(二)切实抓好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

1、抓班子,选好配强领头人。在社区和农村换届中,党支部成员全部采用“两推一选”的方式产生,使一批年龄轻、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进社区、农村党支部班子。在2003年的社区换届中,全区实现“一肩挑”的社区49个,占总数的69;社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了5.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上升了8.1。在2005年的农村换届中,由于方法得当,也达到了年龄下降、学历提高、结构合理的效果。在非公领域,我们本着“宜专则专、宜兼则兼”的原则,采取内选、派入、聘用、兼任等方式,陆续为全区非公党组织选配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能担当重任的党支部书记。

2、抓培训,注重班子成员能力建设。我区一直重视社区、农村、非公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先后采取新上任干部任职培训、班子成员每两年参加一次轮训、专项培训以及积极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社区、非公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形式,对全区259名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47名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173名非公党支部班子成员累计进行了920人次以上的培训。经过这些培训,使基层党务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责任意识、工作能力都得到普遍的增强和提高。

3、抓规范,不断提高工作层次。在街道,我们制定完善了街道党工委议事规则、街道党工委书记定期研究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在社区,制作了统一的制度牌匾,积极实行党务公开;在农村,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后进村党支部开展整建活动,制定了《新城区农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完善和坚持了一年两次的村务公开制度;在非公经济组织中,我们下派了33名指导员,帮助开展非公党建工作。为了更好的指导工作,我们还印制了《新城区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免费配发给基层党组织,用以充实学习资料,指导开展工作。这些都确保了我区基层党建工作做到有制度可遵循,有办法可依据,有指标可考核,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

4、抓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水平。近年来,全区在社区硬件建设中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建立了总面积达2.42万平米的区、街、居三级社区服务设施,其中62个社区各建成了180平米以上的星光工程,较好的落实了社区党组织的办公场所和党员的活动场地。2004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还专程到我区社区服务中心视察,对我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区财政每年还拿出100万元,将社区干部工作补贴由每月300元提高到590元,每个社区办公经费由1000元提高到了2000元。区委组织部还拿出近50万元党费分批为所有社区党支部配备

篇2: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去年以来,我区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强化指导,整体推进,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用发展的思路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特点、新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区基层组织各项的开展。根据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现就我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区直属党(工)委20个,其中直属机关党工委1个,街道党工委8个,部门党委11个。20个党(工)委下辖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492个。

全区农村120个,有1个党委,4个党总支,138个党支部;社区85个,其中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2个,党支部104个;非公有制组织35299个,应建党支部82个,已建72个。

截至2006年底,全区在册党员9577人,其中:农村党员4155人,社区直管党员1202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516人,机关及其他党员3704人。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精神

中央和省、市委下发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文件后,我区就贯彻落实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专门进行了座谈和专题调研,并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我区的四个落实文件。

(一)从关心党员思想进步和提高素质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一是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我们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了区、街、农村(社区)三级培训网络,制定了详细的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区委先后培训区级中层正职党员领导干部110人次,培训近几年进入区机关的转业干部和毕业学生440人次;区委组织部和区党校共同组织培训全区中层副职党员领导干部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90人次。按照区委的要求,各党(工)委每年也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务者进行集中培训;各基层党组织至少每季度安排党员集中学习一次,切实提高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进一步加大教育阵地建设力度。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活动场地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三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为了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能力,区委组织部一方面统一给区级中层以上干部办理了省图书馆借阅卡,还拿出2万元党费为全区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党支部征订了党建杂志。另一方面组织编写下发了《农村干部必读》、《社区党务者必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者必读》等辅导读物,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材料,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可。四是妥善解决教育经费。区委要求把党员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使全区党员教育培训真正落实了到基层。各党(工)委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将每年留存的党费主要用于党员教育培训。

(二)从健全制度和创新载体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见》。

一是实行联系点制度。按照区委的安排,区街两级分别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通过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创新载体,开展活动。通过开展“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情系社区,心系群众”和“两为一创”等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大部分区级部门与农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党员与基层困难群众结成援助对子,积极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后和困难户结对子823对,慰问困难户1142户,捐资24万元,资助贫困生350名;为下岗失业党员举办就业培训班4期、培训党员118人,帮助34名下岗失业党员实现了再就业。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各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的要求,在农村、社区党组织中相继建立了一批党员服务站,在人口较为密集的3个集贸市场和2个商务楼宇建立了14个党员服务点。四是探索建立基层矛盾解决机制。自2005年我们在全区推行乡规民约评理会和社区议事会制度以来,全区120个农村和85个社区相继自发组织建立了民间调解组织。通过召开乡规民约评理会和社区议事会,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60多件,大大减轻了基层组织和干部的负担,密切了干群关系。六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制。我们按照“服务发展、依法依纪、真实公正、注重实效、积极稳妥”的原则,在全区基层党组织推行了党务公开。对适宜在党内公开的有关组织建设等事务,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简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通报;对适宜向全社会公开的采取党

务公开栏、电子屏幕等形式进行公开,充分保证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从全面覆盖和健全网络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

我们针对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集中难”的特点,深入调研,强化指导,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延伸领域,构建流动党员信息网络。为了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区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区新市民党建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要求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去年底开始,我们组织人员深入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建筑工地、综合市场等新市民相对集中地,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就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基层党建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掌握了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共有流动党员548人,流进464人,流出84人。其中,社区中有流动党员269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流动党员195人。同时,我们按照中组部关于做好流动党员证发放的有关要求,对全区所有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核对人员,及时增减,并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新管理系统(2005)》设定的编码对《活动证》实行统一编号发放,确保在册流动党员人手一证。为了方便流动党员,我们设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将中央和省、市、区设立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号码及时告知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和咨询。各街道党工委和区直属有关党(工)委依托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登记备案制度,通过定期排查登记,全面清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健全了信息管理网络,为流动党员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流动党员集中地党组织建设,积极为流动党员安“新家”。为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集中力量抓好在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及其它流动党员集中地的党组织组建,尽快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条件。目前,已经在红专南路社区、天驹商贸有限公司、太白南路建材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以流动党员为主体的党支部。对党员流动频繁、不易建立常设党组织的,根据实际情况,各街道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和联合支部,使一部分流动党员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或先行建立工青妇群团组织等措施,开展相关,争取尽快建立党组织;对组织关系不好落实接收单位的流动党员,我们依托街道、农村、社区等单位,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组织其参加辖区内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接受教育管理。

三是创新教育和管理模式,为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在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方面,我们根据新市民党员从事行业及分布、流动等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抓好系统培训;对流动性较强、不易组织集中培训的,搞好分散、随机教育。同时,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我们从新市民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要出发,突出抓好政治信仰、党性觉悟、政策法规、从业技能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教育,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不断提高其、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的办法,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在流动党员管理中,主动理顺输出地与输入地党组织联动共管体制,灵活有效地实施管理。对不方便转移组织关系的新市民党员,本着便于过组织生活、便于组织监督、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让他们可以同时接受输出地和输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新市民党员,各党(工)委及时将其编入一个基层党支部进行教育管理,也可以单独组建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实行双重管理的新市民党员,其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保留在输出地党组织;有关党内表彰奖励或纪律、组织处理由输出地党组织为主决定,同时征求输入地党组织的意见。我们在积极探索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的同时,全面落实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责任制,引导本地党员做好流动党员的思想,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流动党员感受“家”的温暖,产生恋“家”情怀,主动亮明身份,实现了从“埋头致富”到“带头致富”的转变。比如,丈八街道陈家庄村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挂出牌子,亮出身份,建立监督责任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波涛眼镜行设立党员示范岗,为每位党员制作胸牌佩戴上岗,亮出党员身份,以优质服务充分展示党员新形象,带动其他职工竭诚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从去年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于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这一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依托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延伸手臂,不断推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我们又先后在有条件的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爱心银行14家,大张旗鼓地号召本地党员带头为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是采取多种渠道,确保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到位。去年底,按照中组部和省、市委《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使用等有关的通知》精神,我们抓住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相对集中的契机,采取多种方式,集中精力做好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和教育培训。一是集中发放。通过宣传、摸底,我们重点抓好了各街道以及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单位《活动证》的发放。截至今年2月底,我们对84名流动党员全部发放了新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专人送达。对于少数无法直接通知本人的外出流动党员,一部分党工委采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包片、基层党务者包人的方法,切实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具体落实到专人。三是走访座谈。以春节临近、一些流动党员集中返乡为契机,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流动党员是否领到《活动证》,并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确保《活动证》及时发放到位,区委组织部建立了两项保障机制: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全面负责,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活动证》的发放。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每周定期上报发放《活动证》情况,区委组织部根据进展情况,适时深入基层发放点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使用好和管理好《活动证》。

(四)在明确责任和抓好落实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的意见》。

一是分级负责。区委专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建立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所有区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一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并指导一个先进村,帮扶一个后进村。各党(工)委也相应地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格局。二是各负其责。按照区委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党(工)委对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负总责,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同时,不断强化区、街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抓基层组织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基层组织建设是不称职”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定期研究。区委每年研究3-4次基层组织建设,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各党(工)委党建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党建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党建各项任务。

三、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去年初,我们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了党员承诺制。随后,我们又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运行机制有保障。一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专门编印了《——区党员承诺制手册》,要求各党(工)委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并不定期进行抽查,督促、引导党员落实好“党员承诺制”。二是我们把推行“党员承诺制”的实施情况纳入党建的重点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员承诺制的情况进行考评。三是我们定期对“党员承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了解掌握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明确承诺内容,目标任务落实处。一

伍的长期规划。

二是进一步理顺社区的管理机制。尽快给予落实党支部委员的待遇问题。

三是由工商、税务等部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规模以上企业业主或管理者的思想,发挥工会、团委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

各位领导,在市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兄弟区县相比,我们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加强调研,不断创新,努力提升水平,进一步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区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区基层组织建设汇报。AiL

务公开栏、电子屏幕等形式进行公开,充分保证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从全面覆盖和健全网络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

我们针对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集中难”的特点,深入调研,强化指导,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延伸领域,构建流动党员信息网络。为了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区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区新市民党建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要求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去年底开始,我们组织人员深入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建筑工地、综合市场等新市民相对集中地,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就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基层党建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掌握了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共有流动党员548人,流进464人,流出84人。其中,社区中有流动党员269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流动党员195人。同时,我们按照中组部关于做好流动党员证发放的有关要求,对全区所有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核对人员,及时增减,并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新管理系统(2005)》设定的编码对《活动证》实行统一编号发放,确保在册流动党员人手一证。为了方便流动党员,我们设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将中央和省、市、区设立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号码及时告知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和咨询。各街道党工委和区直属有关党(工)委依托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登记备案制度,通过定期排查登记,全面清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健全了信息管理网络,为流动党员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流动党员集中地党组织建设,积极为流动党员安“新家”。为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集中力量抓好在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及其它流动党员集中地的党组织组建,尽快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条件。目前,已经在红专南路社区、天驹商贸有限公司、太白南路建材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以流动党员为主体的党支部。对党员流动频繁、不易建立常设党组织的,根据实际情况,各街道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和联合支部,使一部分流动党员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或先行建立工青妇群团组织等措施,开展相关,争取尽快建立党组织;对组织关系不好落实接收单位的流动党员,我们依托街道、农村、社区等单位,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组织其参加辖区内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接受教育管理。

三是创新教育和管理模式,为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在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方面,我们根据新市民党员从事行业及分布、流动等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抓好系统培训;对流动性较强、不易组织集中培训的,搞好分散、随机教育。同时,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我们从新市民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要出发,突出抓好政治信仰、党性觉悟、政策法规、从业技能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教育,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不断提高其、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的办法,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在流动党员管理中,主动理顺输出地与输入地党组织联动共管体制,灵活有效地实施管理。对不方便转移组织关系的新市民党员,本着便于过组织生活、便于组织监督、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让他们可以同时接受输出地和输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新市民党员,各党(工)委及时将其编入一个基层党支部进行教育管理,也可以单独组建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实行双重管理的新市民党员,其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保留在输出地党组织;有关党内表彰奖励或纪律、组织处理由输出地党组织为主决定,同时征求输入地党组织的意见。我们在积极探索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的同时,全面落实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责任制,引导本地党员做好流动党员的思想,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流动党员感受“家”的温暖,产生恋“家”情怀,主动亮明身份,实现了从“埋头致富”到“带头致富”的转变。比如,丈八街道陈家庄村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挂出牌子,亮出身份,建立监督责任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波涛眼镜行设立党员示范岗,为每位党员制作胸牌佩戴上岗,亮出党员身份,以优质服务充分展示党员新形象,带动其他职工竭诚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从去年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于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这一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依托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延伸手臂,不断推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我们又先后在有条件的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爱心银行14家,大张旗鼓地号召本地党员带头为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是采取多种渠道,确保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到位。去年底,按照中组部和省、市委《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使用等有关的通知》精神,我们抓住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相对集中的契机,采取多种方式,集中精力做好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和教育培训。一是集中发放。通过宣传、摸底,我们重点抓好了各街道以及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单位《活动证》的发放。截至今年2月底,我们对84名流动党员全部发放了新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专人送达。对于少数无法直接通知本人的外出流动党员,一部分党工委采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包片、基层党务者包人的方法,切实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具体落实到专人。三是走访座谈。以春节临近、一些流动党员集中返乡为契机,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流动党员是否领到《活动证》,并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确保《活动证》及时发放到位,区委组织部建立了两项保障机制: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全面负责,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活动证》的发放。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每周定期上报发放《活动证》情况,区委组织部根据进展情况,适时深入基层发放点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使用好和管理好《活动证》。

(四)在明确责任和抓好落实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的意见》。

一是分级负责。区委专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建立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所有区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一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并指导一个先进村,帮扶一个后进村。各党(工)委也相应地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格局。二是各负其责。按照区委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党(工)委对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负总责,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同时,不断强化区、街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抓基层组织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基层组织建设是不称职”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定期研究。区委每年研究3-4次基层组织建设,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各党(工)委党建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党建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党建各项任务。

三、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去年初,我们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了党员承诺制。随后,我们又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运行机制有保障。一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专门编印了《——区党员承诺制手册》,要求各党(工)委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并不定期进行抽查,督促、引导党员落实好“党员承诺制”。二是我们把推行“党员承诺制”的实施情况纳入党建的重点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员承诺制的情况进行考评。三是我们定期对“党员承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了解掌握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明确承诺内容,目标任务落实处。一是对照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整改承诺。每个党员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党组织的评议意见,在整改中作出整改承诺,建立整改台帐,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据统计,全区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承诺整改突出问题4000余个。二是对照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愿做出便民利民服务承诺。每个有服务能力的党员都结合“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的职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承诺。延北村党员承诺在旧村改造中,不仅不带头扩建房屋,而且制止家属、亲戚不扩建房屋,为旧村改造实施带了好头。波涛眼镜行党员根据各自岗位,分别作出服务承诺,为顾客做好优质服务,树立党员形象。目前,我区党员承诺为民办事2000余件,解决实际问题950余个。三是对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作出形象自律承诺。每个党员按照《党章》的要求,在履行党员义务、当好群众表率等方面作出承诺,塑造党员诚信守诺、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

(三)明确方法步骤,认真实施兑诺。一是定诺。广大党员结合具体要求讨论和搜集整理群众意见,提出了个人的承诺事项。二是履诺。党员承诺的事项正式确定后,党支部逐一登记备案,并采用板报等形式,将党员的承诺事项、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向群众公布,督促党员兑现诺言。三是述诺。由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每名党员作践诺报告,对照承诺,哪些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没有做到;对没有完成的承诺,提出进一步落实的措施。四是评诺。党支部安排各党小组组织党员代表对党员的述诺情况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报支部。支部认真分析评议意见后,及时向党员反馈,争取与党员达成共识,帮助其实现承诺。同时,将评议结果存档,作为年末全面评议党员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建立农村党员责任区,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一是明确责任。党支部将全村按区域划片,每片分为若干个党员责任区,每名党员向党支部递交承诺书,党支部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党员的评价。二是定期。党支部组织党员根据实际,责任党员按其职责和任务定期填写《——区党员承诺制手册》。党支部每月检查一次,当月,填写《党员责任区》,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会,交流党员责任区开展情况。三是检查指导。街道党工委、驻村队和包村科室加强指导,帮助村党支部和党员做好责任区,督促、检查、指导党支部、责任区党员及时、如实、正确、规范填写支部手册和党员手册。

四是全面考核。党支部对党员半年考评一次、全年总评一次,通过开展群众评议、满意度测评、公示党员表现情况,对党员进行考优评差,让群众监督。去年,我们在丈八街道陈家庄村进行了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全区80的基层党组织已经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涌现出了秦川社区、西京社区等无职党员在岗位上做出的事迹。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近年来,——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农村党员发展缓慢、后备干部缺乏的实际,创新党员发展模式,建立街道和村级发展党员的双平台,以街道党校为阵地,发展党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有效缓解了农村青年入党难、后备干部缺乏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我们通过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是从2004年初在鱼化寨街道试点的基础上推行的,当年底在全区其他7个街道全面展开。目前,全区第一期街道党校共招收的439名学员中,发展党员91名,年龄均在18—35岁之间,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已有7人进入了农村党支部班子,有22人通过竞争和村民选举进入了村委会班子,有26人进入了农村妇联、共青团及村民小组等各种村级组织。按照区委要求,为了使街道党校发展党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真正取得实效,各街道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模式。各街道党工委分别在街道党校成立了党支部,建立培养发展党员的新平台。第一步是招生培训。各街道在辖区内所有农村公开招录年龄在18—35岁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毕业生及退伍复转军人,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党校学员。第一期439名学员是从全区1500多名报考者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农村青年,在两年的半脱产培训中,通过对法律、党建、行政管理、历史、科技、公共关系等课程的学习,在街道党政机关进行实践锻炼,使学员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得到有效结合。第二步是发展党员。在街道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各街道党校党支部按照标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然后将接受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并符合条件的积极分子学员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预备期考验,合格的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组织关系转回所在村党支部。党校党支部全面负责学员组织发展,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篇3: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为农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创造了一个更加宽阔的舞台。

望城,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先导区。2008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9.7万kw,农机行业总产值达到2.75亿元。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3%,从总体效果上来看是好的,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1 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面临的问题

1.1 农机作业基础条件要求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之间的矛盾

农业机械化大生产,要求土地经营实行规模经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设施实行合理布局,有效发挥农业生产各种资源的效益。但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在这些方面存在局限性。

1.2 农机化农艺流程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之间的矛盾

农机化的农艺流程要求水稻生产的全过程要按照大农机作业的形式来设计,从选种,育秧,栽插,植保等方面都有统一要求,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但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在这些方面存在局限性。

1.3 农机资源利用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之间的矛盾

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组织使用的是现代农机装备,作业效益高,作业成本低,能够有效发挥农机资源的作用。而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形式,使各家各户都配置一些传统简单低效的农机具。实行机械化大生产,势必造成农户农机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1.4 农机投资效应的发挥与土地家庭承包体制之间的矛盾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公共财政对农机进行投资,主要是产生两个效益,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这两种效益都难以发挥出来。

2 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要推进农机化的发展,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必须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扎实开展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作为“两型社会”先导区的望城县,以土地流转为载体推进先导区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按照“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多形式开展土地流转

尊重农民意愿,围绕整合土地资源这个根本点,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为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乡镇人民政府应设立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并积极开展工作,制定实施细则,让土地流转能够健康有序,使流转双方对流转产生积极的信心,感受到土地流转的效益。

2.2 多形式培育农机合作服务组织

可以通过园区、家庭农场、联户、生产小组的形式培育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可以通过和企业、商家的合作进行农机作业的形式来培育,如机插、机收、机耕、机械化植保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只要是有利于资源利用,增加效益,无论何种形式,都可以发展。

2.3 按照先导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篇4: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关键词:监督 和谐 建设

1 实施背景

东庞矿纪委于2007年出台了《东庞矿党风廉政监督员工作制度》。七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全矿已有38个党支部设立了廉情监督员,廉情监督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新形势下廉情监督员的职责在不断的深化,发展赋予了他们新的职责,针对廉情监督员的组成情况,为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当前新的形式,使其尽快胜任基层区队的廉政建设,当好参谋,做好助手,行使好所赋予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权、建议权、检查权,架起干群之间的桥梁,开通干群和谐共处的绿色通道,矿纪委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从多方入手,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协调、纽带作用,在基层区队党风廉政建设中充当起了主力军,为矿区营造了浓郁的廉洁氛围。

2 特色做法

2.1 明确职责,量化考核,全力推进

为进一步明确监督员工作职责,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增强廉情监督员工作实效性,矿纪委结合政策法规赋予了廉情监督员,参加本单位的重要会议,对区队管理、区务公开、工资奖金分配、对职工的奖罚、单位重要制度的制定等情况进行监督;为全面落实上级廉政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对监督员实施季度考核工作制度的同时,将廉情监督员的考核工作纳入支部月考核中,进行统一管理,使得监督员工作,更加融入基层,为廉情监督员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党风廉情监督员身处基层,关注职工、了解民意,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矿区和谐发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的一支重要监督力量。

2.2 抢抓机遇,结合实际,强力提档

在开展的创建“三型”纪检组织活动中,东庞矿纪委将廉情监督员纳入到活动中,在努力提高专职纪检干部综合能力的同时,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强力提档,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党风廉情监督员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情监督员的工作,一是通过每季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强力渗透,提高素质,及时将上级纪检监察工作精神向廉情监督员进行传达,抓好廉情监督员的业务学习,不断充实廉情监督员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关理论,了解企业规章制度和政策,不断提高廉情监督员的监督能力和水平;二是通过召开廉情监督员工作例会、采取典型发言、经验介绍、工作讲评、互查联考形式,提升廉情监督员的工作能力,鼓励、支持廉情监督员大胆工作,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三是通过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每季度考核奖励,根据监督员工作情况,排出名次,奖惩分明,激励争创意识;四是实行竞争上岗机制,每年进行一次总评,对成绩优秀的廉情监督员进行年度表彰,并上报公司。对每年末排在末三位的廉情监督员,进行详细总结,分析原因,找出差距。确因工作能力而不能胜任该工作的廉情监督员,结合支部进行调整更换,从而建立起了上岗竟争机制,为提升廉情监督员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坚持“三化”,融入中心,服务基层

结合创建“三型”纪检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廉情监督员桥梁、纽带、协调作用,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基层班子与职工之间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双向互动,增强交流,确保基层支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运行。

一是“三化”工作常态化。稳定和谐、安全是基层区队两大主题。今年来,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在廉情监督员中开展了“三化”工作,即“座谈走访专职化、监督检查常态化、民主监督正常化”,即每季度召开一次职工座谈会,走访不少于10人次的职工,每月对区队的奖励、记分、出勤、罚款等厂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参加区队分配会议。通过座谈走访及时了解本单位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焦点和热点问题,掌握职工的思想動态,随时向单位领导班子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参与区队科务公开监督检查,对区队分配做到公开、公正,实施阳光工程,杜绝了任何形式的截留、克扣职工工资、奖金、私设小金库的行为。通过廉情监督员参加区队分配会议,增加了区队分配的民主性、代表性、广泛性,使其在分配制度形成的初期就减少不合理成份,更加代表全体职工的利益,使之形成民主决策,加强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如:机掘三队的党风廉情监督员通过走访职工了解到,区队为了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准备采取每旬阶段性奖励加分手段,职工普遍反映认为,按旬阶段性加分不合理,应该按全月出勤规定加分较合理,及时向区队领导进行了反映,经区队领导进行研究、调整,制定了合理的分配加分方案,保证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机掘队在一段时间内工分分配不够及时,职工反映很大,监督员发现情况后,及时向区领导反映,区领导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答复,并将问题彻底解决;机掘一队在区务管理会上针对出现加分多的情况,对监督员进行了解释,并向全队的职工进行了答复。“三化”为领导与职工群众之间开启了一条绿色通道,强力推进了基层区队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了区务公开制度,增强了基层区队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意识,提高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力,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廉洁教育形式多样化。结合“转作风 保廉洁 促发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党风廉情监督员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密切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洁教育工作,将警示教育和预警教育相结合,不断丰富廉政教育载体。物管科党风廉情监督员在 “元旦”、“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及时为科领导、计划员、采购员等发放“廉洁过节贺卡”,使管理人员过节不忘廉洁;生活科党风廉情监督员,根据干部职工集中就餐的特点,制作了新闻、廉洁故事、矿规矿纪、警言警句等,在营养餐厅电子屏幕上每天定期播出,并制作了廉政桌签,使广大干部职工在就餐时就能感受到廉洁教育的氛围;机掘二队廉情监督员,举办的“反奢侈、倡廉风、守纪律、树正气”漫画橱窗展等活动深受职工欢迎;机关二支部的廉情监督员根据支部科室多、领导多的特点制作了“廉洁屏保”设置在电脑上,在节日期间通过手机为部门人员发送廉洁信息,让广大干部时刻接受廉洁教育。廉情监督员用实际行动筑牢了廉洁文化阵地关口,为基层区队营造了浓郁的廉洁氛围,使整个矿区形成了浓厚的廉政氛围。

3 主要成效

今年党风廉情监督员共召开职工座谈会120余场,走访职工1200人次,发放职工征求意见表2000余份,提出区队合理化建议40余项,组织廉政测评30多场次;创新廉洁教育形式达20项,组织各类廉洁教育活动130场次。开辟学习专栏40余处,征集廉洁格言警句200余条,廉洁书法作品100余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1000余人次进行了廉政知识答卷;撰写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报道700余篇,受教育人数达5000余人次。通过打造优秀的基层党风廉情监督员队伍,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任务、要求、措施,传递到职工中去,增强了职工的监督意识和参与廉洁教育活动的自觉性,使职工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变为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决策依据,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牢了基层监督关口,推进了区队的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任民,光辉.前移监督关口强化审计问责[J].中国审计,2008(07).

[2]郑发新.论监督关口前移与保护干部[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篇5: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情况汇报

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情况汇报 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 中央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我区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紧紧围绕创“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委”的目标,以“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聚民心,创先争优迎接党代会”为主题,以“三分类三升级”、“双创新双加强”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五大工程,十八项任务”,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全市组织工作会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区专题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明确

了争创“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委”的目标,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落实了各分管联系领导责任。通过召开组织工作会、基层组织建设年培训会,及时贯彻传达市会精神,要求全区各地各部门党组织把基层组织建设年作为今年牵头抓总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动工作落实。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切实担负起基层党建的政治责任,重点抓工作部署、抓责任分解、抓工作指导、抓督查考评,切实解决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突破、受欢迎”的总体要求,对基层组织建设年精心安排,切实做到思想联谋、责任联动、实事联做、活动联办、群团联创,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二、创新工作思路,落实五大工程 为了让基层组织建设年落到实处,我区提出了“五大工程”,分别是:“党代会献礼工程”、“载体创新工程”、“强基固本工

程”、“素质提升工程”、“基础保障工程”。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面落实“党代会献礼工程” 按照“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精选载体、深化服务、培育典型、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和“两新”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抓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3月21日起,组织全区26个窗口单位在区电视台进行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以实际行动创先进、争优秀;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推进党员示范、党员志愿服务、机关“公开日”三大行动,重点探索建立各类专技人员组成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培育一批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品牌和服务品牌;紧密结合开展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宣传教育、道德教育、群众观念教育、执法为民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基层党建示范带建设,在原有“三带一区”的基础上,打造党建示范带,体现特色、突出工作亮点、全面示范推广,基本做到党建示范带全覆盖;认真开展“百树百评”活动,年内树立100名共产党员典型、评选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

扎实开展“三分类三升级”等活动,全面落实“载体创新工程”

在搭建基层组织建设年载体上,我区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以“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为抓手,狠抓基层党组织分类、提升、转化和整顿工作。从3月5日起,在全市率先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500余份,集体座谈200余次,个别谈话1500余人,全面掌握情况,找准突出问题,严格对照标准,全面完成全区637个基层党组织的分类工作,并按照先进党组织年提升率达15%以上,一般党组织年升级率达40%以上,后进党组织年转化率达100%的标准,制定提升、升级和转化具体措施,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督促指导;全面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

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手段,丰富党员教育内容。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广电网络,搭建“三网合一”的党员教育新平台,建立“流动党校”,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送到每一个家庭,传达给每一名党员。目前盘龙党员教育新平台建点示范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大胆开展“角色换位体验”活动。计划选派50名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与乡镇和区级部门干部互换角色工作、岗位体验,促使干部换位思考工作,换心交流思想。优化组织设置,增强组织活力,全面落实“强基固本工程”

在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上,我区结合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工、农业园区、专合组织、产业协会、两新组织、外出务工人员聚集地的基本情况,并科学制定计划,合理设置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党组织采取多种建党组织的方式,对符合单独组建条件的要全部单独组建,力求党组织覆盖率达

100%;在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上,各乡镇以建立健全各类机制为契机,积极争创“文建明工作法”示范乡镇。年内建成10个“文建明工作法”示范乡镇;各街道突出“三有一化”、“五大体系”建设重点,构建文明和谐社区,争创“双创新双加强”示范社区。年内35个街道社区要全部实现“三有”,建成10个“双创新双加强”示范社区。全员培训干部,加强管理关怀力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落实“素质提升工程”

今年,我区将全覆盖培训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干部,全面落实支部书记考核“一述三评”制度,切实建设高素质的带头人队伍;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在党员发展、党员管理上严格要求,在关怀帮扶党员、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上加大力度,在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处置不合格党员上积极探索;开展党政机关全员联系服务群众大行动,通过全面落实“三通四联

两倒查”、“三进三联三帮”等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建好阵地,提高待遇,管好项目,全面落实“基础保障工程”

以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年现场会为契机,按照“规范标准、量力而行,功能完善、彰现特色,综合设置、一室多用,合理布局、便民惠民”的原则,4月底,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社区党建阵地,全区所有具备条件的社区,阵地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农村阵地面积达到90平方米以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农村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万元/年,社区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万元/年纳入财政预算,并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标准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报酬,按照不低于上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标准落实社区干部报酬;管好“特殊党费”结余资金援建项目,确保5月12日前完工。我区20个“特殊党费”结余资金援建社区服务中心项目

总投资2902万元,其中特殊党费1000万元,新建项目15个,改扩建项目1个,购买项目4个,新建16066㎡、购买1250㎡社区服务中心办公用房,改建1800㎡办公用房。区委高度重视,明确各项目单位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每日巡查通报,倒排工期到每天的进展,优化建设流程到每个环节,落实奖惩措施到每个单位和人头,坚决确保项目如期完工。目前4个购买项目已签订协议,16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部分进展较快的项目主体已经完工。

三、大力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 区委组织部、宣传部迅速扑捉新闻线索,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展情况跟踪报道,为活动的深入开展鼓劲造势。区电视台、区政府信息网开辟了信息专栏、大力宣传活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新成效,宣传报道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各乡镇街道、各单位、各部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公开承诺、亮

篇6: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应急管理工作在市应急办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为目标,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保障公共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近几年均无一起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区坚持从讲政治、讲大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将其列为一项专门议题,对全区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印发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立XX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工作方案的通知》、《XX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XX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的通知》,调整了由区长任主任,常务副区长、副区长及区人武部主要领导任副主任,各街道、区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区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大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力度。成立了区防汛抗旱、重大动物疫情、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为全面推进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各街道也相应建立组织机构,完善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体系,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区政府定期研究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做到了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有效掌握了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动权。同时,严格实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初步形成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二、扎实开展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区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应急办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中所涉及的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相关应急预案、制度的审核、以及各部门的协调组织工作。印发了《XX区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的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各街道、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做到了思想重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街道(社区)、各单位均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将应急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规范有序。应急管理机构上下联动,互为补充,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三、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

我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管理,有针对性地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制定下发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各街道、各单位结合本街道、本单位实际,侧重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编制或完善了有关应急预案。如学校侧重抓好紧急疏散、公共卫生、消防安全等应急预案的编制;街道侧重抓好突发公共事件、抗洪抢险、地质灾害防治等应急预案的编制;村(社区)侧重抓好群体性事件等应急预案的编制。目前,我区区级应急预案基本涵盖了突发事件的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和部门均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据统计,共修订各街道、相关单位、居(村)会应急预案86份。

为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的协同作战和处置能力,我区有计划地组织各部门开展地震灾害突发演练和学生安全技能演练、逃生和灭火演练等,如5月12日,为纪念国家防震减灾日,浔阳小学举行了地震火灾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开展各种演练,达到了不断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教育群众的目的,强化了广大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应急人员的处置能力。

四、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壮大基层应急救援力量

为确保能够有效地处理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我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初步建立了以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专业力量为主体,以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消防志愿队等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民兵应急分队肩负的责任重大,在平时,民兵应急分队认真开展国防教育,提高民兵国防义务观念,增强民兵战备意识,积极开展民兵应急分队森林灭火和抗洪抢险演练,培养了过硬的作风。我区民兵应急分队按要求每年组织参加民兵军事训练,在参加生产劳动的同时不忘军事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战斗意识和战斗能力,认真做好备战工作。我区同时设立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应急库室,如器材室、给养室、作战室等。

五、加强排查,进一步消除突发事件隐患

为消除隐患减少和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我区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区域防控、重点监管、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和群众矛盾纠纷等隐患排查,登记台账,进行整改。对难以整改的隐患,落实人员监测,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巡查,对重点隐患点,选择有责任心的监测人员进行专门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避让、早报告。

为进一步巩固全区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我区注重抓好清明、五

篇7: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保障农村和谐稳定的情况汇报

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组织建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通知》(粤组电传[2011]100号)精神,我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农村营造和谐稳定氛围,积极防范在岁末年初,出现不稳定、不和谐的群体性事件。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开展矛盾排查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我区认真做好排查化解综治信访重点矛盾纠纷、解决疑难信访案件等工作,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前一阶段,由于历史遗留以及征地拆迁、集体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等诉求问题,引发了诸如xx、xx村等一些集体性提出诉求的事件,为尽快消除这些事件不良影响,为化解不稳定苗头,防止引发连锁反应,保证农村社会大局稳定,我区积极采取措施,镇、街与纪委、组织、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动,加大村务管理工作力度,完善党务、政务公开、“三资”管理工作。并采取个别访谈、家访、约谈以及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会议的方式,加强与村民的沟通,了解访求情况,作好宣传引导。印发《致村民一封信》等文字资料,对其提出合理诉求部分作出解释、说明、回应,对不合理部分做好劝导、疏解、宣传,引导村民合法诉求,抵制非法组织和非法行动,减少因不知情附和的群众。并开展“难点”村回访活动,对今年初村级换届选举中存在村民上访情况的村进行回访,了解村委会运行,“两委”班子协调,党务、村务公

开,财务管理等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及时排除隐患,防范于未然。

二、开展党务、村务公开检查,完善村务管理制度

12月中旬,我区利用全区开展党务公开检查的机会,下发通知要求各镇、街对所辖的行政村进行一次全面的党务、村务公开检查。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党建办、区民政局有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各镇的农村的党务、村务公开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率达20%。检查组还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通过规范农村党务、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党务、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此外,为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务议事决策、财务监督管理等制度,我区在部分农村试行,待时机成熟再全区推行。议事监督制度就是由村党支部会议推荐3至5名有群众威信的党员,与村务监督理财小组联合组成议事监督小组,对党务、村务,尤其是对财务、决策、管理进行全程监督。

三、通过组织生活创新,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

为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我区按照上级的有关安排,在全区开展“组织工作创新项目”创建活动。各镇(街)党(工)委结合省、市、区的组织创新工作内容,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农村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管理、党员培训、民主新议事、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提出工作创新项目。通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找准工作着力点,把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转化为本地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措施,并组织动员党员群众予以贯彻落实。同时通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强化农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来推进创新,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使群众对党组织产生由衷的信任和拥护。

四、通过慰问、文化下乡活动,送上组织关怀和温暖

篇8: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措施,成效,甘肃定西,安定区

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要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的基本支撑, 通过3~5 年的建设, 力争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1]。安定区乡镇 (区域) 农技站无独立业务用房, 也没有配套相应仪器设备, 乡镇 (区域) 农技站全部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但只能保障人员工资, 无办公经费、培训费、差旅费等工作经费。针对这些问题, 安定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1 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管理体制上, 根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方式, 实现区乡统一核编定岗, 一岗定人, 竞聘上岗, 能进能出。同时, 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 建立健全了服务对象、服务所在地政府和主管部门三方参与的考核机制, 保证了人员的素质。硬件设施上, 各乡镇、区域农技站建有办公室、化验检测室、电教培训室和农技服务大厅, 结构优化、布局合理, 方便农技人员工作与服务。农技服务大厅配有计算机、电话等, 设立了农民咨询台, 公布了服务热线电话, 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电教培训室配有电视机、DVD影碟机等, 桌椅齐全, 用于开展室内培训。化验检测室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病虫调查统计器、土壤养分速测仪等, 能够开展日常简单的化验检测。

1.2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健全了农技推广机构与队伍。围绕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主导产业, 按照村社推荐、乡 (镇) 上报、区农业部门实际调查, 按规定遴选了1 600户以上科技示范户, 并明确技术指导人员和联系专家。通过签订《技术服务协议》, 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观摩交流等方式, 指导示范户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科技示范户均接受培训及指导10 次以上, 示范产业较全区3 年平均增长15%以上, 示范户全面增产增收, 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 户以上, 实行零距离服务, 解决了服务 “剩下最后1 km”的问题[2]。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健全了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作物病虫害防治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建设, 农技推广能力显著增强, 全区农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针对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情况, 全区农技部门与有关企业、协会及种植大户联系衔接, 建立严格的病虫害预测防治体系, 突出“早、统、多、补”的原则, 确保重点示范区晚疫病防控工作。同时, 及时监测超前预警, 组建发展专业化机防队、合作社, 按照统一部署、统一动员、统一时期、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的“五统一”要求, 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并在防治过程中注重药剂的交替使用。在马铃薯收获前期, 进行农药残留分析,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4 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农技人员从繁杂的乡镇行政工作中解脱出来, 专职从事辖区内的农技推广工作。乡镇或区域农技站在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基础上, 将电脑分配于各乡镇, 互联网深入人心, 形成了以网络、手机短信等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系统。马铃薯晚疫病、作物种植技术要点等最新动态能够及时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到农户, 推进了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

2 主要工作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目标责任

针对安定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任务重、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等实际问题, 安定区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 发改、财政、审计、农业、项目区乡镇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并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 参与部门各司其职, 重视和支持农技推广工作, 及时解决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确保农技推广的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3,4]。

2.2 推进技术培训, 提升队伍素质

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 安定区将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素质, 作为安定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2009 年以来, 全区农业系统大力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每年培训农技人员达4 000 人次以上, 其中包括行政干部、区乡技术干部、村社干部和农民技术员等。把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每年由市、县2 级组织集中培训, 主要开展农业法律法规、主推技术等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 进一步提高了安定区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操作水平, 把农技人员当作政府联系百姓的重要桥梁, 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提升。每个技术员联系20 户科技示范户, 搞好全程技术服务, 从而辐射带动全区农业技术新亮点。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服务手段仍然落后

目前, 安定区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人员主要采用的推广方法是给农户送资料、送技术上门, 到生产一线指导生产工作。但在服务上, 基本上是沿袭过去“靠眼看、凭手摸”的老经验, 检测检验仪器和先进的信息网络设施仍然较少。全区19 个乡镇,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覆盖15 个乡镇, 项目资金分配到各乡份额较少, 导致新建或改扩建乡镇或区域农技站基础条件有很多限制。

3.2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力度不大, 推广队伍综合素质偏低

由于财政支持的培训经费较少,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中、长期培训人数还有限制, 大多数农技人员只是参加了3~5 d的短期培训, 无法从学历和专业学术上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3.3 农民的综合素质偏低

近年来, 青壮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 在家务农的都是年老对象, 给农技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 建议

4.1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

希望部、省尽快出台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 增添农技推广设施设备。

4.2 加强人员管理与指导

继续创新机制, 加强区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与指导。通过项目实施, 带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推广制度、用人制度、考评制度、培训制度等的创新, 切实做好区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制度, 通过考评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4.3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把健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继续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全员培训工作, 努力实现基层农技人员每年一轮培训的目标, 如有条件, 推荐一批先进农技人员外出培训, 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胡瑞法, 黄季锟, 李立秋.中国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 2004 (5) :50-57.

[2]杨玉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的实践:凤台县试点工作初步总结[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3) :15.

[3]陈志英, 杨雪, 刘宗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提高的对策探求:以黑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6) :3180-3182.

上一篇:纸雕塑教案下一篇:凤仪小学安全生产月防溺水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