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雕塑教案

2024-04-29

纸雕塑教案(精选10篇)

篇1:纸雕塑教案

教材分析 纸雕塑

本课以立体构成为原理,制作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纸雕塑作品。与纸浮雕相比,纸雕塑更强调纸的“扩张力”和形象空间的表现,含有更多的立体构成知识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将立体构成趣味化。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立体构成的知识,进一步认识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学生分析

现代雕塑作品尤其是环境雕塑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是学生乐于表现的题材。但在立体思维方面,学生会感到很陌生。所以本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造型构思,大胆表现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纸雕塑造型的基本原理,及构成立体造型的方法。

把握纸材特性,用块面的分割、组合、折曲、卷曲,表现点、线、面的韵律组合完成一件简单的立体构成;炼立体思维的能力,提高立体表现能力。

通过欣赏纸雕塑作品自己设计制作纸雕塑作品 更加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形象与事物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组合法、折叠法等。

教学难点:纸雕塑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教学过程设计

一、探索新知

1.检查学生用具,稳定学生情绪。

2. 展示搜集到的城市雕塑图片。它们分别座落在哪些地方 ? 欣赏纸雕塑作品。解析造型构思,及用块面的分割、组合、折曲、卷曲,表现点、线、面的韵律组合。介绍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如组合法、折叠法等。

3.请学生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最短时间内用其它不同的方法“立纸”。

选择有代表性的练习,请制作者介绍方法,教师适当提示、补充、演示。

4.底座的形态及作用

请学生观察底座的形态,为什么它们形态不同,对相应的作品起到什么作用?

5.师演示范例,讲解制作步骤:构思、构图、造型制作、整理成型

6.作品欣赏

通过赏析作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学习中的重、难点。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感受纸材的特质及更多的造型方法。认识底座的作用。

7.引导学生感受如何结合环境进行构思、及掌握基本的制作步骤。解决教学重点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解决教学难点

二、创作

在你生活着、熟悉的环境中,有没有适合用雕塑装饰的地方呢?根据那里的自然或文化环境设计一个简单的雕塑。

如:为学校设计一件校园内的雕塑作品

请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形象,小组合作有分工地完成作品,并为作品命名,提词或简介。

要求:造型简练、夸张、形象完整、形态立体,可多角度欣赏(思考雕塑作品所适合的地点、环境。小组分工,安排各自的任务。实践探究)

三、小结

1.生互评:组织班级小型展览,学生互相观摩作品,请几位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创意。2.师点通过展览、观摩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欣赏,评价各自的作品,互相学习补充。

篇2:纸雕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纸塑造型的方法,掌握纸塑造型的设计要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生利用生活当中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东西来制作有情趣的小工艺品的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发现美、选择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勤俭节约、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纸材造型的一般方法和规律,认识纸塑造型的特殊美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方式方法,在广泛的生活中发现美、审视美、创造美。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我们的骄傲:你能说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师生讨论:纸的最常见的用途。.2、探索与发现:找到身边的以纸为材料制成的物品。

学生展示或列举自己课前搜集的纸制品的实物或图片资料。

师生讨论:纸的其他用法及特殊用法。(纸不仅是书写的载体,也是造型的载体,今天,让我们共同进入一个奇妙的旅程,探索一张纸是如何由平面变成立体的)

二、发展阶段

探究:纸的造型方法

1、我作魔术师——改变纸的形态:由平面到立体

比比看:谁的造型方法有新意。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把一张纸做出任意立体造型。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说明自己运用的造型手法。

教师小结:是什么方法令平面突起呢?纸材造型的方法——曲、折、挤压、团揉等,教师适当示范纸圈、纸管和纸块面的制作

2、勇者无敌——挑战发散思维

教师出示一幅树叶图片,让学生用纸做出造型。

学生分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制作方法多(限时三分钟)。然后共同交流、展示作品,最后决出优胜小组给与鼓励。

3、点石成金:怎样利用我们手中的这些材料,制成有立体效果的装饰品?教师挑选几件学 生做出来的有特色的造型,与学生讨论并请几位同学合作进行整理,做成装饰品,粘贴在黑板上展示。(分别作浮雕、圆雕;具象形、抽象形。)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各种纸立体造型作品,演示“剪贴法、卷曲法、折叠法、雕空法及压线曲折法”的基本造型,学生欣赏感受其魅力。

组合法:马身、马腿、马尾都采用了折、弯曲,马脖子、马头采用切、挖,折、曲手法。折叠法:鹰的制作主要采用了切、挖、卷曲、折叠法。

讨论:纸材造型要注意的问题——细节、牢固性、立体感,质感等方面的处理。

4、放飞思想

我作设计师——设计、制作

要求:小组同学合作,参考课前搜集的图片,充分利用材料特性,为美化我们的环境设计一件装饰品。

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纸质作品,阐述设计思路。

5、作品交流展示

各小组展示作品,阐述自己的设计构思,师生、学生之间评述作品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三、课后拓展

课后可进一步研究纸材造型的多种表现手法和设计思路,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做一件工艺品。课后反思

1、本课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环节都考虑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向“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靠拢。

2、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共同促进。

篇3:纸雕塑教案

■教学设计理论依据:太原市第十中学教师韩柔在参加中央教科所的教改实验中反复实践, 并取得显著后果后, 作为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得以命名的“五让”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五让”即让学生读课本、让学生讲见解、让学生议三点 (重点、难点、疑点) 、让学生找规律、让学生写总结。

■课题: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 探索运用“五让”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的特点。 (2) 识记两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比较代表作品表现风格的异同点。 (3)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时期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有何异同。

■教学方法:启发、阅读、提问、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课堂的导入, 要有新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别具一格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美术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 但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层面。

☆实施过程。

一、让学生读课本

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若干幅外国雕塑作品 (课前制作幻灯片) , 让学生看一看是否熟悉。结果发现, 大部分学生都能认出前面课程所学的部分图片, 但对本课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不能说清楚。

教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作品的含义及创作意图?

学生:非常想知道。

教师::那好,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

教材中选印了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几位雕塑家的代表作品 (《荷犊的男子》、《胜利女神》、《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大卫》、《摩西像》)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中的介绍性文字, 然后再选择其中一到两幅最感兴趣的代表作品结合自己的感受鉴赏其内容、表现手法、作者意图及艺术特色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阅读和领会教材,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住两点;一是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防止学生漫无目的泛泛而读。因此, 教师既要注意课程的导入方式, 又要善于设疑,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这一阶段设疑的问题不宜太难, 只需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 并结合文字的讲解, 以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作品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即可, 以为下一个过程做好准备。

二、让学生讲见解

在学生按要求读完课本后, 教师应鼓励学生就课文中的作品进行分别鉴赏。课本中的每幅作品都配有一段文字介绍, 因而学生在鉴赏描述时不会太离谱。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各种见解, 并根据自己的感受, 把课本中尚未涉及到的关于作品内蕴的理解表达出来。

通过学生的自学和自我讲解, 就基本完成了课本的主要内容和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已解决了大半, 剩下的部分就是对作品中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讨论和解答了。

美术鉴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看懂几幅美术作品, 而且还要培养有主动性、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必须加强对美术鉴赏教学中一些具体而微观的指导, 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对话, 从而促成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让学生议重点、难点和疑点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组织, 让全班学生或小组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个观点积极发言, 并通过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 相互探讨而获取知识。同时, 它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强调学生从自己的见解出发, 各抒己见, 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选取、比较古希腊时的代表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先让学生提出对选取的两幅作品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 再让其他同学讲解。如果其他学生也暂时回答不了题, 就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启发、点拨是在学生讨论未果之时, 除非学生在教师点拨后仍解答不了, 再进行讲解,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考。

如果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涉及不到教师事先根据重点、难点和疑点所设定的问题, 那么, 教师就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地提出来,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最后再进行综合讲评。这一阶段是教学的高潮部分, 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烈讨论, 大胆发言, 各抒己见, 以逐步排除疑难。

四、让学生找规律

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只有通过比较才显现, 为了让学生对代表作品理解得更透彻, 教师可以用《掷铁饼者》与《大卫》为例, 分别从题材、作品特点、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创作意图等方面引导学生找出作品的异同点。最后, 教师还要将同学们的意见在屏幕上汇总, 对不足之处应加以补充, 从而形成结论性的认识。

☆让学生进行课后总结。掌握了课堂知识后, 教师还要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总结归纳, 再结合课后查阅的有关资料写一篇鉴赏短文, 可以选取本课所学的任一幅作品, 字数在300字左右。这样既能很好地训练学生对作品的解读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使之逐步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 形成手脑并用, 善于总结的技能。

篇4:纸雕塑:构建空间想象力

一张张平平的纸,到了孩子们的手里,不到一个小时,就变成了一件件立体的、充满创意的雕塑作品!你也许会想:做这样的纸雕塑,是不是孩子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其实不然,走进晓佩老师的工作室,跟孩子们一起上一堂纸雕塑课,你就明白了。

让纸立起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雕塑吗?”“见过!”

“在哪儿见过呀?”“公园里!”“在小区里!”

“那我们这个屋里有没有雕塑呢?”孩子们七嘴八舌:“有!”“没有!”“再想想,看看我们屋里有什么雕塑?”孩子们发现了:一个木雕的小人、他们以前做过的泥塑……

我们来看看,雕塑都是什么样的呀?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边想边回答:“是立起来的!”“是各种形状的!”“是有好多面的,从这边看和从那边看都不一样!”

好了,孩子们大致了解了雕塑。晓佩老师让他们去挑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然后想办法让纸能够立起来。

孩子们的小脑袋瓜开动起来了,并拿着纸比划着。过了一会儿,小朋友陆续举起了手:“老师,我的纸立起来了!”看看孩子们让纸立起来的方式,还真是各有各的招儿:有卷成圆筒的,有折成三角的,还有的就对折一下,打开了支在桌面上。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让纸能立起来,孩子们就兴奋不已。

让立起来的纸变成想要的东西

第一步工作完成了,晓佩老师又启发他们:“现在桌上有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纸,有剪刀和双面胶,你们可以随意用它们来做你们想做的东西!”

孩子们专注地投入了自己的创作当中,每当自己丰富了一点儿内容,就拿给老师“显摆”,晓佩老师也总是夸奖他们:“真漂亮,想想看,还能再往上添加些东西,让它更丰富一点儿?”就这样,孩子们边做边想,剪、贴、折,制作出来的作品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精致的相框、漂亮的娃娃、大气的航天飞机……没想到这些四五岁的孩子居然能做出这么好的东西来!

让孩子做纸雕塑有什么好处?它和学美术有什么关联,让我们听听晓佩老师的介绍吧:

比折纸更随意,更符合孩子的特点。

大家都知道,折纸能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观察力。但与折纸相比,纸雕塑更适合于孩子,因为折纸的优点它都具备,而它的其他优点折纸却没有。因为折纸是有固定的模式的,必须一步步严格地按照它的步骤走,孩子只是机械地模仿。它要求的精确度比较高,年龄较小的孩子折起来有困难。而纸雕塑没有任何定势,随意性很大,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发挥,而且在做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变化,不断丰富,比较适合孩子跳跃性强的性格特点。

能充分发挥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做纸雕塑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参照物,只要孩子喜欢,他做成什么样的都行。孩子要做出他心目中的东西,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用立体的思维方式把心里想的东西用纸表现出来,就是把抽象的形具体化,而且这种具体化不是我们成人给他的,是他自己去发现的。这和绘画不同,它不是平面的,要做成一样东西,要同时考虑到物体的6个面,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一种空间想象力。而且,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新的内容,可以改变原来的想法,这就让纸雕塑自始至终都在孩子想象的过程中完成,。孩子4岁以后,需要理解空间的概念,所以,在美术课里安排一两节纸雕塑和泥塑等课程,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空间知觉。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色彩的和谐搭配。

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不光要将纸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还要考虑哪部分用什么颜色,哪些颜色的纸放在一起才漂亮?这其实就是美术课中色彩搭配知识的实际运用。

TIPS:

何谓纸雕塑

纸雕塑是以纸为主要材料,通过卷、折、叠、粘、剪等技法,使原来平面的纸成为立体或半体的艺术造型。

做纸雕塑用的材料

做纸雕塑需要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或水彩笔。

篇5:纸雕塑教案

1.显性内容与目标:学习纸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与构成立体的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纸雕塑作品。通过设计与制作纸雕塑作品,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体会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2.隐性内容与目标:关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象的艺术概况力,锻炼立体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组合法、折叠法等。

教学难点:纸雕塑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美术教材14册中第6节《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一直是学生最喜欢做的课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是比较结合实际生活的课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地观察城市中的现代雕塑,都可以找到现代雕塑与之雕塑的切入点,使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发挥,同时结合校园的环境自行设计校园环境雕塑。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自己要学会做纸雕塑,做出的纸雕塑最好能与学生最熟悉的现代雕塑相吻合,可结合环境雕塑,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欣赏书上的示范作品与学生作业,了解纸构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看看这些雕塑作品可放在什么环境下更有意境。1.导入课题:

可参照纸浮雕的导入法,出示城市现代雕塑与纸雕塑图片,进行对比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2分钟)2.技法讲解:(1)组合法:

教师演示——马的制作(可用课件),学生认真观察。(5分钟)教师设问:马的哪些部位采用了折、弯曲、切、挖?

学生答:马身、马腿、马尾都采用了折、弯曲,马脖子、马头采用切、挖,折、曲手法。教师设问:马的哪些部位是点、哪些部位是面、哪些部位是线? 学生答:马尾、马鬃是线,马尾部的圈、马的眼睛、嘴是点,其它的是面。教师演示组合的顺序。

教师总结:造型特点:造型富有扩张力。点线面的组合相得益彰。整体效果强烈,比较适合作为环境雕塑。

技法的应用:马的前后两个原形,既表现了马强壮的体形,也增加了造型的重量感。尾巴体现了线与点的巧妙组合(2)折叠法: 教师演示——鹰的制作(可用课件),学生认真观察。(4分钟)教师设问: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学生答:采用了切、挖、卷曲、折叠法。教师总结

造型特点:用简练的手法表现了鹰的气势。运用了折纸的方法,造型在具象的表现中体现出抽象的意味。

技法的运用:用一张开数纸对折,按图纸剪折。按此方法还可以创造很多动物造型。(1分钟)教学评价 1.评价点

(1)是否理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2)是否基本掌握了纸立体的构成方法,能否利用构成因素设计制作一个有三度空间的富有情趣的纸雕塑作品。

(3)是否通过纸雕塑的制作,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2.评价方法

(1)看同

(2)看作业是否具有立体感。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即使制作技法比较幼稚,只要体现了纸的立体造型、有创意都应鼓励。

(3)看学生在制作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研讨中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

学生可按下表内容评价自己的作品.内容与主题 造型特征 结构关系

篇6:纸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11课内容。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诵及其艺术特点,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征,从而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并能运用其中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小型雕塑创作。、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伟大成就和艺术特点,掌握赏析我国古代雕塑的方法,并对我国古代雕塑艺术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产生和发展,分析 秦汉时期雕塑群的艺术特色,学生初步了解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方法。分组探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及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欣赏古代雕塑作品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对 中国 古代雕塑作品所独具的魅力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通过欣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教学难点: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及部分专业名词。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课上了很多,普偏的问题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师提一些问题,同学因为没有参与,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三、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图片,并巧妙导出新课。要有新意,有气势,有激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志。再给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观欣赏作品并亲手创作,讨论比较四大石窟寺雕塑的差别,归纳总结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特征。

【教学程序】

一、导入探究课题

(一)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1、设置情景: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一一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2、提出问题:

A、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含义? B、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形成原因及艺术风貌?

(二)学生活动: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 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交流本课探究的意图、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

环节Ⅰ: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一一秦始皇兵马俑

1、教师活动:多媒体用录像的形式介绍秦始皇兵马俑

2、学生活动:感受其艺术风貌及魅力。

教师提出问题: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学生:一同学谈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环节Ⅱ:汉代最杰出的雕塑群 教师:图片欣赏 比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 学生: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陵墓地面雕刻:汉霍去病墓石刻欣赏,主要介绍《伏虎》和《立马》石雕作品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教师: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 学生: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环节Ⅲ: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 教师出示思考题: A、四大石窟是什么,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

B、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是什么?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A、敦煌石窟:其中孰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其所在属于玉门系砾岩,不能雕刻,所以窟内主体是彩塑。彩塑均为泥质造像,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最高的大佛达33米,最小的菩萨仅10厘米。四周为佛经故事的壁画。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尊。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北魏),当时佛教流行,我国的石窟大多从这一时期开始,到唐朝达到高峰。

云岗石窟作为北魏早期佛教艺术的中心,给各地石窟艺术以巨大的影响。

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迎牟尼结枷跌坐,面颊丰满,略带微笑,左右胁侍菩萨仪态庄严肃穆。洞内两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龛,小龛则数以百计。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宾阳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意指佛示说法,主尊前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二弟子及文殊、普贤二菩萨。窟顶中央雕刻莲花盘,周围有流云,飞天在云中自由翱翔。前壁及南北两侧,有四层精美的浮雕。麦积山石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要的大型石窟,因其拥有自北朝以来千姿百态并各具特色的大量泥塑而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县东南的麦积山上。因山如农村的麦桔垛,因此得名麦积山。该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距今1600余年,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的不断完善,形成一座造像与壁画连续不断、不同时期艺术特征明显的艺术宝库。该窟至今保留大小各种艺术造像7000余尊,古代壁画1000余平方米,大小窟龛194个。

麦积山的泥塑有圆塑、高浮雕、粘贴塑、壁塑四种,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从高约16米的佛像到10厘米的小塑像,从神圣的佛到天王脚下“金角银蹄”的牛犊,都精巧细腻,栩栩如生。这些塑像把神人格化,生活气息浓厚,令人感到亲切。

环节Ⅳ: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陕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彩塑侍女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要点: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一一“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一一1032年)殿内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绘人像,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一一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持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缨,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四十二个侍从像,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理葬了青春的女性。这些侍女像的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她们的年龄或任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这组塑像突破了种庙建筑中以塑造神佛为主的老套,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深宫受尽役使的侍从们的生活精种面貌,从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谈到晋祠,往往总要谈到这些精彩的宋塑。

三、课堂小测试: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测试题要贴近《美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要求,题量少而精。

总之,整个课堂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要求学生做练习巩固当堂知识,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篇7:《雕塑艺术》教案

《雕塑艺术》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雕塑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 教学过程:

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如室内的屏风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三、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形体:

篇8:雕塑材料对雕塑作品的影响

一、传统媒材、传统方式的现代运用

木头对于大部分木匠来说都是有待加工的原材料, 但陈福淼认为木头不仅仅是艺术品的原材质, 他利用黄杨木原始古朴、粗糙坚硬的特点, 创作出了与材料性质类似的作品。他充分了解并尊重木头的粗糙坚硬特性, 只对木头的一部分进行有目的的加工, 另一部分仍然保留木头的天然特性, 结果作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木头与生俱来的坚硬和人为使之柔和的双重特点在他的作品中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陈福淼在黄杨木上雕凿一个微笑的头部、一个袋子和落在其上的代表福气的蝙蝠, 使这几处很光滑, 视觉上很柔和, 而未雕琢部分仍然是保持了黄杨木原始的粗犷。一部分光滑柔和, 一部分粗糙生涩, 对比强烈, 使其各自的特征显现得更加明确。这就是陈福淼的木雕作品《代代有福》。失蜡法在我国古代器物的制造上被广泛应用, 黄兴国的作品《躯干》就采用了种方法。《躯干》表现的是位女性形象, 黄兴国用蜡做雕塑躯干, 再在上面按形体的起伏缠裹布, 然后再使蜡在高温下自然融化脱落, 留下一个可以代表形体特征的外在型。布的缠绕是很讲究的, 需要考虑到失蜡后布所刻意留下的缝隙和缠绕的韵律美感, 作品最后翻制成铜, 并以代表青春活力的绿色施于作品外表, 整件作品给人以流动的旋律和女性成熟妩媚的美感。黄兴国经过观察与研究, 认为西方艺术在科学、形式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东方艺术在意蕴、情感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视觉上是西方的, 内在精神却是以虚代实追求意境的东方文化。

二、多种材料的组合利用

多种材料的组构会超出单一材料的局限, 使得每种材料释放出不同的语义, 使作品形式、内容和意义更加丰富。

唐力的作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主题, 干裂的地面上, 一个裸男吃力地抱着一颗干枯的树干, 似乎在努力挽救, 树上唯一一个供人类食用的果子已经掉在地上, 蔫了。这件雕塑首先使人联想到大自然对人类所居住环境的影响。根据作品表达主题的需要, 唐力直接用一个枯树干和代表干裂地面的被切割成片状的反光镜作为作品元素。

三、色彩的功能

现代雕塑不再是色彩贫乏的同义词, 色彩也是雕塑的语言之一。很多作品造型简单, 但颜色对比强烈, 艺术家喜欢在作品表面涂上多种色彩, 手法大气, 有点类似于国画大写意, 这种概括的手法使造型单纯、宁静温和的作品顿时变得活泼, 颜色鲜艳, 张力十足。这类作品强调了色彩对视觉的重要性, 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如刘威的《冲刺》, 表现的是一个滑雪的动作, 方形的金属柱体上有一个不锈钢金属球, 球上面才是主体部分, 滑雪者滑向了空中, 脚向前, 上身靠后, 为了在快速滑雪过程中保持平衡, 他弓着背, 左右脚分开, 雕塑为白色, 在其上面不规则的涂上代表奥运会五环颜色的蓝、绿、红、黄、黑, 纯度很高的五色在白色雕塑上鲜艳、活泼, 代表了人的青春活力, 向后倾斜的身体必然使得脚下的滑板随着身体的运动而一头高一头低, 滑板后端与金属球相连, 这种造型除了能表现雕塑的空灵, 还传达出滑雪这种动作的速度之快、难度之高, 使得这件作品题材与材料完美结合在一起。色彩使得雕塑充满活力的事例在公园、广场等中也经常见到, 而且造型简单, 有的是较为明显的几何化造型, 在其上涂满艳丽的颜色, 放在灰色调的现代城市中, 亮丽的色彩就像闷热的地面上突然刮起了一阵清凉的风一样, 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画龙点睛般地使视觉变得亮丽、清新而活泼。建筑师营造的是平稳的灰调, 而艺术家就像小精灵一样为这个城市补上了活泼的纯粹色彩。深圳地王大厦旁边的火状雕塑, 像一只凤鸟, 也像佛手, 鲜红的色彩使之在理性的建筑群中活泼突出, 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亲和性, 感染了周边的环境, 消解了冷峻和强直。这种色彩用于公园雕塑上的事例也较为普遍。石家庄裕西公园里的脸谱雕塑, 取材国粹, 颜色艳丽, 放置在蓝天和建筑下, 显得很醒目。利伯曼的都市雕塑很成功。他将钢管切割成不同角度、不同厚度的一小段体积, 并将其粘连在一起, 接触地面的是四个点, 有点像中国古代饮酒的爵, 在上面涂上红色。整件雕塑看似脆弱, 但巧妙地组合后, 放置于建筑之前, 再加上高纯度红色, 使得作品醒目突出, 视觉效果强烈。建筑和雕塑都有其美感, 但性质差别很大, 建筑考虑更多的是使用价值, 因此, 建筑理性、平静。而大部分的雕塑却感性、热烈、活泼, 就像音符一样跳跃在城市之中。但凡事总有例外的, 也因例外而精彩。也有些景观雕塑有像变色龙的外表一样, 尽量和环境融为一体, 低调沉稳。

四、废弃材料的重新利用

在艺术家眼里, 世上没有绝对的废弃材料, 一堆骨头组成花形, 在上面粉刷代表叶子的绿色和花朵的红色, 它就像突然有了生命一样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 本来毫无生机的一堆骨头在艺术家的手下变得生机盎然。废弃物雕塑家罗伯特·布拉福德喜欢用废物作材料, 作品以人和动物的造型为主, 材料都是日常用品, 比如用衣服夹子、扣子等做了只小狗, 或用上万只废弃的可口可乐易拉罐垒成一座假冒的英国著名标志性建筑——大本钟, 呼吁人们重视废物的回收, 强调生活体验。他的作品建立于大众所不重视的物品上, 与平凡之中之中赋予作品特殊的艺术意义。他将废旧物品魔幻般地变为独特韵味的艺术品, 并完美地展现给观众。从另一种美学上讲, 这种使普通日常物品变为艺术品材料的主张, 与超写实主义有关。

五、利用环境的反光材料

一次科技展上有这么一个装置:作品上面写着:“是谁破坏了环境?”参观者只能看到一扇门, 当他们好奇地打开门后, 只能看到自己, 因为里面放的是一面镜子。设计者巧妙地选用会反光的镜面材料来告诉人们, 破坏环境的就是每一个普通的你我他。平时我们所说的“水中月, 镜中花”都是虚拟事物, 但虚拟事物也可以成为我们雕塑的材料。如李楠的《对峙》表现的是一个摔跤勇士, 粗壮有力, 做好蹲马步, 胳膊伸开, 一副马上要搏斗的样子, 作品对面放着一面镜子, 摔跤的对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省了材料, 还增加了作品的趣味。也有人利用哈哈镜的原理, 将反光作品置于自然环境中, 使得周围的树等在上面发生变形, 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而且不同的光色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此外, 季节的不同, 也使得景色不同。

篇9:内蒙古包头地区的民间手工纸雕塑

摘 要:古老的纸雕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多变,中国最早的纸雕作品是由手工扎做而成。这些纸笸箩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纸笸箩是妇女们在闲暇之余,尽着家里有限的材料,发挥出最天才的想象,制作出融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民间纸雕艺术品。

关键词:纸笸箩;民间纸雕艺术品;制作技法

古老的纸雕塑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多变。

自古以来,女儿出嫁时,娘家都要陪送嫁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沿袭下来的民间风俗。旧时在包头地区的农村,女儿出嫁时母亲要亲手为女儿做一件外观非常漂亮的纸糊带盖的纸笸箩,外面用彩色剪纸装饰。这个纸笸箩作为重要要嫁妆放在陪嫁箱子的底层,里面除母亲给的压箱钱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存放剪纸花样的“样本子”,里面分门别类地存放有男女老少各个年龄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鞋样、袜样、一年四季的帽样、绣花样、窗花样等。还有一些针头线脑等女红所需之物。这个立体的、多功能的特殊嫁妆要陪伴女人的一生,是她一生做针线活的“资料库”。它不仅美观实用,而且是经过纸糊塑胎外加剪纸装饰的民间纸雕塑艺术品,是雕塑的一种特殊形式,独具艺术的魅力。

在内蒙古包头地区的农村,曾经广泛使用过这种结合了塑作与传统民间剪纸为一体的纸质容器,艰苦的民间农耕生活中需要各种器皿来容纳粮草杂物。所以,一直以来,在当地随处可见各种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状各异的民用纸质手工塑作的器皿,有圆柱体的、正方体的、六边形的、有戴盖的、不戴盖的等等,当地俗称“纸笸箩”。这些小的纸质器皿可以放针头线脑,叫“针线笸箩”,是女红必备的器具;放烟丝、烟叶的笸箩叫“烟笸箩”是男人们的必备品;还可以放鸡蛋、糖果瓜子等;大的可以放面叫“面笸箩”;放米的叫“米笸箩”等等,用纸笸箩盛米或盛面透气性好,不易生虫,这些既经济又实惠的轻便纸笸箩已成为农家生活的必需品。

这些纸笸箩的制作方法较简便,就地取材,巧手的妇女们将平时积攒起来的麻纸、报纸或烟盒等,在各种形状的模具外面用浆糊一层层糊出来即可,最外面彩绘或贴剪纸花鸟来装饰;也有的用硬纸片缝成的,或用碎布打成的纸衬后再剪成各种形状的底部和帮部,然后用针缝合在一起,最后在外面用烟盒裱出来或用花布贴出来。

还有一种是纸精泥制作而成的泥瓮、泥碗、泥盆,每逢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窗户上的麻纸用铲子铲得干干净净,然后把这些废旧麻纸泡在水里捣碎,用手团成一个个的球状体,晒干后以备后用。待到用时再用水泡开,挖些当地的马兰花的根须用手撕开,此根须又细又长,捣碎后搅拌在纸浆里,这样既增加了韧性又加强了黏性,再加上当地的一种黑胶泥,这种泥没有杂质、细腻、黏性又好,盖房和泥也用这种泥,在瓮的外面裹一层布,然后在通风阴凉处把和好的泥均匀地拍在各种形状的瓮外面,干一层抹一层,最后成型的厚度和陶制的瓮差不多,这样才够坚固。在纸浆泥阴干的过程中,用木棍轻轻敲打,使泥瓮和布模之间产生空隙,旋转即可取下,最后用蛋清或者是土豆粉浆在外面罩一遍,这样既防水又坚固,非常经济又实用。这样的泥瓮可以盛米和面,在过新年的时候,在泥瓮的外面贴上红纸斗方“五谷丰登”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这种泥瓮在当地民间曾经也是随处可见的。

纸笸箩何时产生的,现无从考证,全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纸笸箩是带有“光绪辛已”字样的万字纹纸浆脱模描金纸笸箩,也就是距今134年的1881年。它是旧时期家家必备,人人皆知的生活必需品。这些纸笸箩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纸笸箩是旧时乡村日常生活纸制容器的一种。过去物质匮乏,贫穷让人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纸笸箩的出现,它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买不起的各种器皿,也成为家乡一种独特的民俗。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农民们购买陶瓷盆的造价太高,一件像样的陶瓷盆可以传辈数,因此纸笸箩就在当时应运而生了,妇女们利用闲暇之余,尽着家里有限的材料,发挥出最天才的想象,制作出的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民间纸雕塑艺术品,现在看来实在是难能可贵,令人慨叹!

包头地区民用纸质器皿(俗称“纸笸箩”)的制作方法:

材料:报纸、彩纸、清漆、明矾、动物油等

工具:瓷盆、剪刀、浆糊、刷子、颜料等

过程:

第一,打浆糊:先在锅里倒入半锅水,等到水快烧开时,将半碗面用凉水稀释成糊状倒入锅中,不停地搅拌,若为存放时间久一些,可以放一些盐,直至成为稠糊状盛出锅备用即可。

第二,裁纸:准备好各种材料,将废纸裁成梯形状的,两边剪些小豁口,这样容易与器皿的曲面相吻合;底部剪成圆形。

第三,糊胎:糊之前我们先在模具(盆)的外面涂层猪油,这样更利于揭胎。然后一层层转圈往上糊,依此方法糊二十多层即可。

第四,揭胎:放在背阴处阴干到八九成时,把与盆沿儿相连接的地方撕开,旋转盆即可慢慢揭胎。不可暴晒,以防裂纹。

第五,上色:调好水粉颜色均匀上色,直至压住废报纸上的字迹。

第六,贴花:待干时将剪好的吉祥剪纸图案平整地粘贴在器皿的里里外外,这也是最出彩的一道工序。

第七,刷矾:装饰完花纹,用明矾轻轻刷一遍,这样以防清漆“吃色”,保持剪纸原本的颜色。

第八,刷清漆:最后用清漆把里里外外刷一遍,这样既使器皿保持光泽,又防水,坚固耐用,这样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纸质器皿就做好了。

老包头的人们不喜欢废纸糊出来的纸笸箩那种灰白的颜色,所以当地的妇女们剪出喜庆吉祥的剪纸图案粘贴在纸笸箩的上面,常见谐音寓意的图案有:莲(连)年有鱼(余)、喜上梅(眉)梢、鹿(禄)鹤同春、五蝠(福)捧寿、鸡(吉祥)与云钩子(如意),猴骑马谐音马上封侯,祈求早日升官等;有阴喻阴阳相合,化生万物的图案:老鼠(阳)偷葡萄(阴),隐喻多子多福,兔吃白菜(白财)阴阳相合,子孙繁衍,财源滚滚,还有猴吃桃、猴坐凳、猴吹喇叭、鹰爪兔、蛇盘兔(辈辈富)、瓶里插花、鱼钻莲、娃娃坐莲、蝶扑瓜、凤凰戏牡丹等;还有二方连续的纹样:拉手娃娃、吉祥云纹、贯圈纹、禾草纹、锯齿纹、盘肠纹(生命永生)等。妇女们将内心美好的祝愿化作剪纸的形式,祈求富贵平安、事事如意、多子多福、升官加爵、福禄同在、夫妻恩爱、子孙兴旺等等,将所有美好的祝愿都蕴含在民间的吉祥剪纸里,贴在纸笸箩上日日使用,代代相传。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突发猛进,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廉价的塑料盆和不锈钢盆逐渐代替了这些手工塑作的纸质器皿,这些深藏在民间的手工艺正在急速消亡中,笔者只能通过收集到散落在民间的零星的手工艺品,并且通过记录民间艺人的口述和制作过程,尽量还原曾经那段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民间艺术的瑰宝,珍惜保护这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篇10:城市雕塑教案

一、雕塑定义

城市雕塑作品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

城市雕塑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它的出现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举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

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因此,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严肃和慎重的,一般需要由行政部门如市政厅或国家政府下令,由其下属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具体负责筹划、实施,通过招标或专门邀请某位或某几位雕塑家进行创作完成。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如道路、桥梁、广场、车站、码头、戏院、公园、绿地、政府机关等处,它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后者一般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高楼、厅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浮雕装饰,和立于街心或广场上的纪念碑等,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师合作完成。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举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有的甚至与此无关者,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给人以审美价值者也可以采用。优秀的城市雕塑可以被人们视为该城市的市标。

二、形式

城市雕塑在形式上有圆雕、浮雕,或独立一处,或附属于建筑物;或置于大庭广众之中,或隐于林荫小路之上。在材料上有石雕、水泥、铜雕及其他金属材料。城市雕塑一般都形体高大,气势恢宏,具有纪念意义,但亦有点缀场景,形体较小者。前者多建在广场、车站、政府机关等重要的公共场所,后者多散置于公园、公共绿地、林荫道等处。

三、悠久历史

城市雕塑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迭而中断。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及17、18、19世纪,直到20世纪,几乎遍及各国的大小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及其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中国,虽然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运至都城咸阳销毁,并铸成12个各重24万斤的大铜人,排列在阿房宫殿前,但并不似西方那样自觉将其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也未出现类似西方的城市雕塑。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天津、成都、广州、重庆等地建立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雕塑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在城市雕塑创作十分活跃的情况下,80年代初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负责全国城市雕塑的规划、筹备、协调及创作工作,从此中国的城市雕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四、文化内涵

作为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艺术代表了这个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一些城市中的优秀城雕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

1.历史性

城市雕塑正如我们史书上的插图,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明。历史上不同年代的雕塑都记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条件,状况与精神追求,看不同时代的雕塑就像读不同年代的教科书,每个时代都给人以不同的思考和借鉴。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历史传统。而在每一座城市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厚的人文历史与典故。2.人文性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发展的自身规律。它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人口状况等方面决定了某特有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文化氛围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其城市雕塑的基本状况。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首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她是美国独立纪念时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伫立于曼哈顿的自由女神像,不仅仅是美国独立的象征,更是美国国家的象征。女神手中握着的火炬与法典都是与美国文化、国情有着紧密联系的。

伫立于各个城市的城市雕塑,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而建立,它的存在,还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城市的文化建设。

3.地域性

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决定了城市雕塑的形式与特征。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环境背景决定雕塑的内容和形态。

比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统治广场宽阔的喷水池,池中央矗立着白色大理石海神像,海神像基座和水池边上还布置着一座青铜铸造的小塑像作陪衬,形成广场的重要景观。

海神像垂直的形象与它背后高耸的建筑角部的线条呼应,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如同是这空间的转轴,雕像造成了有趣的视角错觉,因为它明亮的色和自然的形,使人的视线集中,并有助于缓和美第奇宫墙角高而锐利的线条。

4.时代性

每个时代都有其历史的,独特的时代特征。是和当时的经济,文化,宗教,军事,人民的追求分不开的。同时在不同的时代里,艺术的演变与成就也是不一样的。雕塑艺术就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与格调。雕塑风格的演变与丰富同时也是时代演变的产物。

在丹麦的哥本哈根,1908 年建成的作为城市标志的《杰芬喷泉》,而成为哥本哈根的象征。然而当 1913 年根据安徒生的童话创作而成的《美人鱼》诞生之后,《杰芬喷泉》就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美人鱼》逐步代替了《杰芬喷泉》而成为哥本哈根,甚至是丹麦的标志了。

5.启迪性 从对雕塑的观围,想像出雕塑师当时的思想活动,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在有限的空间内,塑造人们精神的无限空间。

黑格尔认为:雕刻与建筑一样,是“就建筑单纯的感性物质的东西按照它的物质的占空间大形式来塑造形象。”“雕刻则把精神本身(这种自觉的目的性和独立自足性)表现于在本质上适宜于表现精神个性的肉体形象,而且使精神和肉体这两方面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于观照者的眼前。”

6.纪念性交流性

纪年性是城市雕塑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刻画与表现,重现了当时的历史的英雄人物及时代精神。

交流性是使人产生亲近感,还起着使人同自然进行交流的某种媒介作用。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雕塑的展现可以起到文化交流,和人际交流的作用。

我国最长的城市雕塑群——《舜耕》在浙江省上虞市建成。这座长 65 米、宽 6 米、最高处 26.4 米的巨型大象雕塑群占地 25 亩,由我国著名美术家韩美林构思,并组织助手在 11000 吨花岗岩石材中雕制而成。史载,与黄帝齐名的我国远古“五帝”之一的大舜最后在浙江上虞居住,披星戴月“躬耕畎田”不已。大象感其恩德,远道前来助其耕地。雕塑的建成,引来了大量的游客,给城市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带来了很多机会。

7.象征性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城市雕塑则是以其雕塑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其所在城市及所在环境的特征。

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只要我们一提到自由女神,马上会联想到美国。是雕塑的特定的文化和时代背景-即美国的独立战争的胜利,使自由女神成为美国的标志。

五、现代城市雕塑的类型

城市中的室内外雕塑以及城市外的纪念地、游览区、陵墓、桥梁、交通干线,以及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大型室内外雕塑都属于城市雕塑,也可以称之为”公共雕塑”。在日本和美国等国家,还称之为景观雕塑、环境雕塑。

城市雕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某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领域。世界各地的商业街区、企业区、居民社区、旅游风景区、机场、码头等等,各种雕塑景观调节着建筑空间的气氛。除了一定数量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外,更多的是中小型的城市雕塑,它们位于城市的各个部位,一部分雕塑景观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多数的雕塑景观是独具魅力的创作。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城市的文化精神世界。

1.纪念性的城市雕塑

纪念性雕塑景观是城市雕塑景观的骨干和代表,是各国度、各时代不可或缺的,是历史的化身和体现。他们表彰和讴歌着那些在历史上对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和业绩的人物,铭刻和纪念那些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从内涵上,表达了当时的统治阶层的观念和思想,渗透着时代的气息和脉搏。他们往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城市中最主要的广场或是预备纪念的对象有关的地方。而且还有进行纪念性公众活动的足够空间。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广场中与天安门、正阳门形成一个和谐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筑群。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分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总高37.94米。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2.主题性的城市雕塑

主体性的城市雕塑主要反映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它们往往以形象的语言,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揭示出某个特定环境和建筑物的主题。

它们也有很丰富的思想内涵,比较大的体量,也需要在所处的环境空间中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位置,发挥统率和聚焦的作用。

如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特大型综合性景观。总投资达数亿元,总占地面积近万亩。红军长征博览城由红军长征主题公园、国防科技教育园、民兵(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三大部分组成。

长征主题公园建有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红军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等40余处反映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重大事件和重大战役的景点。也是主题性雕塑景观设计运用最为经典的。

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已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基地、国防宣传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3.装饰性的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作品中占了大多数的是装饰性的作品。这类作品并不刻意要求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主要的发挥着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应。

装饰性的城市雕塑,题材内容可以广泛构思,情调可以轻松活泼,风格可以自由多样。它们的尺度可大可小,大部分都从属于环境和建筑,成为整体环境中的点缀和亮点。

如情趣雕塑景观设计巧妙的被应用于各种环境中,给人奇妙的感受。这些趣味横生的雕塑景观设计,巧妙地和环境融为一体,以雕塑的形式带来无数遐想。也给一些本不具备趣味性以及文化内涵的环境以新的、更高的文化艺术气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情趣雕塑景观设计经常被应用,往往这些独特的雕塑景观设计作品给旅游环境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和文化内涵。

4.标志性的城市雕塑

标志性的城市雕塑作品发挥了说明性的功能,树起了形象的标志,有的含蓄生动,寓意深远,形象优美,鲜明易懂,雅俗共赏,成了城市景观中的重要部分。

布鲁塞尔的标志雕塑《撒尿的男孩》实在是小得不起眼的雕塑,如果没有导游的指引,一个外来人要找到它真的很困难,但是,它的名气却很大,如果没有看到它,就好像没有到过布鲁塞尔一样。原因是这个雕塑背后有个关于这个小孩子撒尿救了全城人的故事。讲述了罗马城来历的故事。因而《撒尿的男孩》成了布鲁塞尔的标志。5.展览陈设性的城市雕塑

这种在室外布置雕塑的方法与一般城市雕塑所要求的原则不同。而是把各类雕塑作品如同展览陈设那样布置起来,让公众集中观赏多种多样的优秀雕塑作品。也有的是全部为一位作者的作品,围绕一个专题,经严格的总体设计构成的。

6.实用功能性的城市雕塑 世纪中叶以来,出现了一些雕塑性的建筑。如好似片片白帆的悉尼歌剧院、宛如开放的莲花的印度巴赫伊莲花教堂、放大一万倍的铁分子模型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原子球餐厅......直到欧美街头常见的设计成花车的小卖部和书亭,都可以说成是这类雕塑建筑的延伸和发展。

7.以雕塑为主的的大型艺术综合体

在人类文明史上,古代艺术家已多次很有经验的运用包括建筑、园林、雕塑、绘画、文学等多种形式,使这些人文环境空间传达出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些作品总体布局严谨周密,场面宏大,调动了雕塑、建筑、园林、音乐、绘画、文物陈列、电影幻灯、火炬灯光、水景灯光等多种艺术手段,围绕共同主题,各自发挥独特的形象语言,组成层层展开的序列空间,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强化渲染,全方位地交织影响着观者的各种感官。多层次全过程的由感性到理性,充分展开的广度与不断开掘的深度,把人们深深导入特定的意境和心绪之中,随之而升华为对事件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人们又经历了一次审美的完整过程。以雕塑为主体的大型艺术综合体的功能性质主要是纪念性的教化效应。

上一篇:学霸经典语录下一篇: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