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4-05-21

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通用9篇)

篇1: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数学多媒体教学反思

数学多媒体教学反思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随之被更替。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从城市到农村,多媒体教学已渗透到了全国的各个角落。与传统教学相比,它的亮点与不足也同时显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作为一名农村的数学新教师,尽管各方面的经验还很少,对教学的悟性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仍想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观点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一、备课上的反思

备课是课前一项必备的工作,就像运动员在正式进行体育活动之前,首先必须进行相应的准备活动,否则,在正式比赛时就会受伤。同样,如果课前不进行充分的备课,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明确的话,就会出现课堂教学混乱,教学失常,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备课,通常我们使用幻灯片来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课的导入,到新知识的传授以及重难点,课上的练习,知识的拓展,都由幻灯片一一展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重难点部分或者强调部分要用较明显的颜色的字体书写,并配以独特的出现形式,强调学生注意。在一些地方的插图将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如:在第一章§1.1与数学交朋友中,蜜蜂的蜂房,家里铺地的地砖等图片用幻灯片放出来,使学生更深的理解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上的反思

有一句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说讲好一堂课不需要十年的时间,但课前的充分准备却也需好长时间。一堂课从教学设计,重、难点讲解,课上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归纳总结,步步紧扣,缺一不可。要求教师把握整堂课的内容,讲授详略得当,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最关键的也即你的讲授内容学生能懂多少,是否整节课的重点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再者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你不能只靠幻灯片上的东西让学生学习,还应结合黑板,把重点写在黑板上,或要求学生记笔记。否则,课上或课下学生无法复习回忆。

学好数学,只靠课上单单四十五分钟,根本不行,必须结合课下多做习题。

三、课下的反思

教师应多利用自习时间辅导学生作业,同时认真检阅学生的课下作业情况,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教师必备的工作。不是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吗,所以课前要把作业自己先认真做一次,这样既可以节约课上审题时间,又可以很快的把最适宜的思路给学生讲出来。

总之,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方便、更直接、更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同时也要看到多媒体教学的不足,用传统教学进行弥补,达到两者的有效结合,使数学教学更加完美无缺。

篇2: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本文按照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要求,探索研究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问题,这对新时期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教学 高效课堂

G623.5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创新了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当然多媒体也为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机遇,因为其“声光电”的显现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这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下面笔者结合教学谈一下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供参考。

一、多媒体教学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激情

新时期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等特点,从这方面来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为此要通过训练学生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些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激情,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笔者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课前笔者设计的动漫课件),(配音)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这就是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由于以往笔者多是展示实物,因此,学生对课本中的透视图认知起来存在困难,怎么把原来的现实物体转移到数学本质上来?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就是数学意识的培养。数学意识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三、多媒体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笔者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适时提出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吗?学生先是含糊其辞,于是笔者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随后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紧接着笔者总结,把全班学生和上课学生的名字显示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学生出勤率为98.5%,最后展示在一件毛衣中的标签: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学生明白了分子不见得一定是整数的问题,并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0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四、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在教学《对称图形》时,笔者设计了景区图片并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埃菲尔铁塔”、“法国凯旋门”、“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门”、“故宫天坛”等,这些图片学生没有能亲眼所见,所以学生很有兴趣的欣赏。当然教师在学生欣赏的同时会提示学生从那个角度去“看”的问题,这样就会自然的把“对称”问题讲了出来,这就是将新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意识。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能够把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数学公式是人们运用概念、法则进行推理判断的成果,是数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它概括简洁、应用广泛,充分展现了数学美的一种形式、一种意境。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和素质教育教学的特点,在遵循学生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这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篇3: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巧妙成功的开头, 能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 低年级学生对宠物小精灵十分感兴趣:学校的操场上、教室内, 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聚集在一起, 兴致勃勃地边看书边谈论他们所喜欢的卡通形象,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是多么喜欢可爱的小精灵呀。于是, 教学中我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出发, 设计新课的导入。在讲除法应用题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识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同学们, 你们看这是谁? (边说边用电脑出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皮卡丘) 你们是不是很喜欢它?今天, 皮卡丘就是请你们去它的新家做客的, 你们愿意去吗? (愿意) 瞧!皮卡丘用什么来款待你们? (电脑出示6个汉堡包, 汉堡包是孩子们所喜欢的食物, 在这里用它, 目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们能用几种方法, 帮助皮卡丘把这6个汉堡包平均分成3份吗?此时, 学生十分兴奋, 从举手的人数就可以看出,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这节课, “皮卡丘”这个特殊人物始终贯穿本课堂的各个环节, 学生是在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地学习的, 他们没有像以前那样感到学习的枯燥, 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二、运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 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形象具体, 动静结合, 声形兼备, 恰当地加以运用,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 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破重点, 突破难点。

例如, 在讲解“角的认识”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与边的关系, 我先在电脑上画了两个一样大的角, 一个是红角, 两边短一些;一个是蓝角, 两边长一些。让学生判断哪个角大, 学生有的说红的角大, 有的说蓝角大, 有的说一样大, 在学生的争论中, 我用动画手段演示让两个角完全重合, 发现两个角一样大, 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只与两个角张开的大小有关, 使得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轻易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让学生在观看动画演示的过程整攻克了知识难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享受着学习数学的神奇与乐趣。从而达到高效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时我们不难发现, 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反应敏捷学习效率高;反之, 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往往一节课下来对所学知识是一知半解, 长此以往, 学习成绩低下。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比较枯燥, 再加上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再结合多媒体教学, 使所学内容吸引学生,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力, 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如我在复习整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拓展学生思路, 我运用多媒体课件, 出示了一道让学生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老师买了一套新居室, 想给客厅铺上瓷砖, 每块瓷砖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 已知客厅的大小是长10米, 宽3.5米, 最少需要多少块瓷砖才能把地面铺好?如果现在有两种地砖 (多媒体出示) , 第一种是边长6分米的地砖, 每块80元, 第二种是边长80厘米的地砖, 每块120元。请你们帮老师算算, 买那种地砖既美观又合算?学生一看兴趣来了, 很快进入到了情景之中, 学生俨然一副小设计家的模样, 各个讲解进入了情景、问题之中, 通过小组合作认真计算、讨论, 轻松地解答了题目。之后又让每组派一位学生到前面讲解, 学生积极性很高。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最后我也随机地说:“感谢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 等老师家装完修, 一定请你们这些设计师来家中做客。

在这样的练习中, 不但使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还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使静态的变为动态,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如果只是静止的图片, 必然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 若是能设计简单的动画, 如飞来的小鸟, 游走了几只鸭子等, 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将比较复杂的应用题用动画演示出来, 这样比教师反复的分析, 解释有效得多。

如行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 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通过两辆动态的小汽车行驶可将“相向而行”“背向而行”等关键词语解释清楚, 只要学生仔细观察, 其中隐含的时间相等、路程相等等关系便不难发现, 如在行驶的小汽车后拖一条线段则更能将小汽车的行驶图变成规范的线段图, 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 将学生难理解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学生一目了然, 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 使复杂、抽象的学习内容生动形象地展在学生的面前, 既降低了学习难度也使那些枯燥无味和抽象深奥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且形象有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采用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形声画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可以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能力、智力的发展,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篇4: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 教学

一、多媒体有助于数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应创设一些数学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顾汝佐先生曾指出:“情境设计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创设一些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关联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恰到好处地从生活中引入进来,引导学生生疑,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求知欲。多媒体技术在帮助创设情境方面有着很强的优越性。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笔者首先用电脑软件演示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破后的实物,提问学生:“如果要去玻璃店配一块和以前一模一样的玻璃,应该带哪一块更方便?”这一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望。通过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多媒体有助于教学实验

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和能力发展具有年龄特征,技校学生主要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由于数学实验缩短了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是培养发散思维、动手操作、大胆尝试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数学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更能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然而,计算机多媒体使数学实验有了质的飞跃,借助其强大的计算和图像、图形、动态功能,为抽象思维提供直观模型,使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构表现为时空中的动态过程。数学问题的难度大大降低,使高难度的数学知识的普及成为可能。

例如,在讲授立体几何图形,如棱柱、棱锥和棱台的平面展开图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它们侧面展开的动态过程。通过“展”与“收”的演示,使学生把平面展开图的各个部分与相应的几何体的各个侧面联系起来,空间立体感受明显,形象生动,它所带来的效果是静态二维图形所无法实现的。同时,学生用电脑自己操作、实践,探究正方体的不同展开图,亲自感受到对正方体不同的拆法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又如,在讲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时,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三、多媒体有助于新课标下的数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要重视教学生从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陶先生也曾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要把握好数学生活化教育的成功实施,就应该合理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带入到现实的生活世界,并拓展到生活中的数学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为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的。然而,数学的课堂形式不可能保证每节数学课都能让学生亲自在现实情境中去解决当前面对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途径有助于数学生活化思想的运作呢?多媒体无疑是非常之好的载体。因为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功能,能有效巧妙地将生活中课堂上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的数学带入课堂。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学生很难把数学的这个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很多建筑物,以及自行车的结构设计,都依据的是这个数学原理。但是,当多媒体把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展示出来时,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接受,不需要花时间去回忆。尤其是对那些根本就很难在头脑中马上映现这些生活中的数学的学生而言,多媒体的参与能够帮助他们更快的接受知识点,理解知识点,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又如,在讲解图形的平移时,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平移的例子。很多学生举出的都是局限在教室这样一个小范围内的实例,如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课桌的移动。很少有学生联系到平时生活中实践经历的情境。可是,当利用多媒体放映以下情境时,如商场里的人乘电梯,工厂利用传送带把产品从一个车间输送到另一个车间,自行车的行驶等等,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所以,借助多媒体,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尤其是抽象的、受时空限制的知识,能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更好地实现数学生活化。

四、数学教学不等于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在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展开,不能借助多媒体直接展示问题解决的书面过程,并没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质性能力。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多媒体作为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要适时使用,数学教学不等于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例如,有一位年轻教师在给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上公开课,欠缺对学生知识认知水平的认识,犯了一个教学方法的错误。当时的课题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学生在小学已经探究过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那节课是要用数学的思想去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整堂课的设计都是很完美,但唯一的缺陷就是在讲到证明的过程时,并没有向学生一步步地边讲边呈现推理过程,而是在分析完思路后,完全借助于多媒体把过程同时展现,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因为初一的学生当时都是第一次接受证明的思想。那节课的弊端在学生后来的作业中明显地反映了出来。大部分学生都理解了思路,可是推理过程都很乱,一塌糊涂,结果为了弥补新课中的不足,这位教师后来不得不特意花上半节课的时间专门在黑板上向学生示范证明题严格规范的过程。可见,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反而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锦凌.实验带进数学课堂.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

2.卢典顺.数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反思.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

3.陈袁凤.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内部资料.2007.

篇5: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体会

-------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了

“唤起学生要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感受到在乐中学,在玩中学,趣中练。那些符合学生“玩”的天性的教学,才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惊讶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学习过程。多媒体的使用恰好适应了学生的这种需求,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的兴致“高”起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圆的定义”一课时,采用各式各样具有圆的图形的实物再加上一人费力的蹬用三角形和四边形做成轮子的自行车,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了学习过程。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能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 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锥的侧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电脑演示把一个圆锥剪开后成扇形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亲眼目睹剪开前后的相等量,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扇形的面积与圆锥的侧面积相等的,扇形的弧长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相等。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和展开图中圆心角的度数求法,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生动有趣地复习巩固了新识。

四、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开放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篇6: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摘 要】 本文认为要达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应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利用课件突破难点、揭示数学的动态过程和本质、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 课件 几何画板 数学教学 整合

要体现新课程之教学观,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效整合是个关键,下面就此谈些初浅的看法。

一、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应用软件

目前,由于不少教师对各种应用软件不是很熟悉,所以还不太习惯于使用多媒体上课,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了。有些教师似乎经常使用多媒体,但用的多是Powerpoint课件。笔者听过一节关于圆锥曲线的公开课,课上展示的双曲线,是用微软的绘图软件绘制的,与其说是双曲线,倒不如说是一段圆弧。把它当作抛物线也许还能蒙混过关,但怎么也无法把它看成双曲线,因为它离渐近线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其效果还不如徒手画的图。

再如,对炮弹运行的轨迹,有人是利用Flash制作动画。学生从中除了重复自己熟悉的情境外,却并未获得更进一步的资讯。如果是用几何画板来制作,其效果就大不一样。在演示时,不仅可以改变炮弹的初速度,也还可以改变发射角,从而让学生观察它们与射程和射高之关系(见图1)。要体现数学之精髓,对不同课型、不同知识体系选择恰当的多媒体是重要的。一般说来,为了展示丰富的感性材料或比较系统的知识,新课的引入、复习课或公开课宜用Powerpoint、Flash或Authorware等软件;在探究函数以及几何图形时则宜用几何画板,适当配合Excel(对立体图形,若有立体几何画板则效果更佳);对概率统计知识,为使运算便捷,则宜用Excel;对有些探究型课则可借助网络工具;对算法,可结合简单的计算机编程。

二、利用课件突破难点

高中数学主要研究变量,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函数图形的对称性和图象变换、不同参数对函数图象和性质之影响以及函数和数列的极限,等等,所有这些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点,如能借助几何画板课件进行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 兴趣,也可以在“玩”中解决难点。

譬如,对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某一区间上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改变参数,可以了解对称轴与区间(或区间中点)之关系,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何时取得极值(或最值)就一目了然(见图2)。

对于与复合函数有关的问题,如“已知函数f(x)=ax2+bx+c,求函数y=f(m-x2)的单调区间”,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是比较难掌握的,若能利用几何画板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这类问题。从图3可以看出,并不是两个函数图象一升一降,复合函数就是单调递减,同升(降)复合函数就是单调递增,而是要看y=p(x)(中间变量)的值究竟落在二次函数y=f(x)图象对称轴的哪一侧,才知道y=f(x)是增还是减,并不是直接看x的值。当然还可以随意将y=f(x)或y=p(x)改变成其它函数,让学生探究。

再如,像“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函数y=log2(x2-ax+1)的值域是R”这样的问题,学生难以理解。若用几何画板绘出函数j(x)=x2-ax+1的图象,再绘出复合函数y=f[j(x)]=log2(x2-ax+1)的图象,然后改变参数a,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过程,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何j(x)=x2-ax+1一定要能取到零或负值了(学生在思维上总是受真数要大于零的困扰)。

三、揭示动态过程

利用几何画板揭示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不仅图形直观与精确,而且还有动态计算,这是一般软件无法比拟的。

像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等基本函数,底数或指数的变化,其图象会有什么变化?还有立体图形的各种变化,这些都可通过(立体)几何画板课件得到动态演示。

在三角方面,用三角函数线绘制三角函数图象以及三角函数y=Asin(wx+j)的图象及其变换等,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可以展示直观的动态效果,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由和差化积公式asinx+bcosx=sin(x+j)(其中j角由tanj=确定)可知,y=Asin(wx+j)的图象还可看作是两个同频率的简谐运动(或振动)叠加的结果。笔者对此也作了一个课件,揭示两个简谐运动叠加的过程。

再如,在解析几何的学习中,我们都会遇见这样一个问题:

定长为t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在抛物线C:x2=2py(p>0)上移动,AB的中点为M,求点M到x轴的最短距离,并求此时点M的坐标。这个问题用几何法也许可以轻易地解决,但线段AB能否一定过抛物线的焦点,其中点轨迹又是怎样的?这用一般的软件是很难解决的。笔者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就能很好地揭示这些问题(见图4)。通过改变线段AB的长度,就可以容易地发现当线段的长度小于抛物线的通径时线段就不会通过抛物线的焦点。

四、充分揭示数学的本质

笔者进行圆锥曲线教学时,对每种曲线的形成都用几何画板课件做了演示。为使画面简洁和美观,把一些构图元素都隐藏了,只让学生观看动点形成轨迹的过程。在后来的考试中,出现了与圆锥曲线定义有关求轨迹的试题,如“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1和F2,P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1P到Q,使得|FQ|=|PF1|,那么动点Q的轨迹是什么?”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做!如果在演示完后,将隐藏的构图元素展示给学生,然后共同探讨动点为何能满足轨迹所需条件,其效果肯定大不一样。图5便是构成椭圆轨迹的方式之一。如果改变点B,让其移到圆外,|PA|与|PB|之和就变成了|PA|与|PB|之差,则又可以形成双曲线,从中就可以发现两者椭圆与双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此,要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完美地结合,光表面的美观与花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在揭示数学本质上下工夫。

五、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利用几何画板能使数形结合思想发挥到极致。像比较复杂的复合函数,如y=sin(cosx)、y=cos(sinx)、y=、以及y=lgsinx等等,所有这些函数图象都可快速、准确地绘出,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拓展了数形结合的空间。对于形如y=asin2x+bsinx+c的函数,以往一般也只是通过换元法,将其转换成二次函数来考虑,少有人去关心这些函数图象的“庐山真面目”。如用几何画板将其绘出,然后再与换元后的一元二次函数图象进行比较,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换元之本质。

六、有效利用多媒体的计算功能

充分使用计算器,在指数、对数、三角函数以及反三角函数概念的建立和运算上是大有裨益的。譬如,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0-

1、log2(-2)以及arcsin1.0001等等,计算器就会显示“无定义”或“输入函数无效”等信息,从而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

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方面,涉及大量繁琐的数值计算,若能合理使用像几何画板或Excel等软件,就可大大减轻计算量,避免教学环节上的枯燥与乏味,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像指数(型)函数的拟合、线性回归方程以及正态分布等等,都可利用Excel软件中现成的函数得到求解。

七、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实验”

一般情况下,由于计算等因素的限制,“数学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了计算机,要做“数学实验”就变得容易、有趣了。譬如,利用Excel中的函数RAND()*(b-a)+a就可得到随机数表,特别地,若输入“=RAND()”,则可得到介于0到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通过复制,可以得到所需的个数。如对此数表进行取整(ROUND),可得到0或1的数。对其个数进行统计(使用函数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 5 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再算出比值(频率),这可以进行类似于古典概率中的抛硬币试验。像正弦定理等命题,我们都可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和度量功能进行直观的验证,让学生先建立起丰富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的逻辑推理打下基础。

八、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为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相关知识,或以完成实习作业为目的,可让学生积极利用网络,以相关的关键词为线索查找有关的材料,从而学会收集素材、分析数据的科学研究方法。此外,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模块,也可以自己建立相关的网页或网站,以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以上是笔者在探索新课程教学的一些体验和思考。新课程需要新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机地融合,让传统的数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熟练掌握常用的应用软件是必须的。

篇7: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迁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胡益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学教学中单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局面正在被计算机的鲜艳色彩和运动的画面所打破。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显示着极大的优势。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光、色、动画等创设仿真情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达到情感上的体验,理智上的领悟,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组织教学上的特有优势,使用得当,将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例:在“图形中的点、线、面”教学中,探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方法是个成功的范例。教学时教师先演示自己设计的课件,动态地显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矩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的图形,并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观察、自由讨论,学生自然很快地就得出结果。可以说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内容形象化,增强其表现力,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刺激,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这样,把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及有关计算,寓于学生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中,使知识结构本身所包含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如果只讲“结果”,而不讲“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就被一笔购销,也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给数学罩上了一层层神秘的光环。数学离不开抽象,而抽象是个复杂过程。离开具体的抽象,容易使数学概念成为空洞的外壳和难懂的天书。如何在教学中突出这个过程呢?要把数学家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奋斗得出的成果在课堂上用极短的时间讲清楚确实力不从心,课时也不允许,然而现在有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有些内容就比较容易处理了。如,在“二次函数性质”探究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二次函数图像的课件,生动形象,效果也十分出色。学生自主操作课件,观察不同系数状态下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变化过程,如:顶点的变化、开口大小的变化、开口方向的改变、位置的平移等等,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归纳,最后经过小组讨论,得出函数性质的初步结论,并将结论进一步扩展,联系日常生活生产的实例加以应用,从而使数学素质得以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密度,扩大信息量

常规教学运用粉笔和黑板媒体练习,单调的刺激和慢节拍动作使学生的注意力呈下降趋势,且延时多余及时的反馈,即投影媒体在教学中可以节省时间,增加练习密度,增加学生大脑思想活动的重复性和反馈性,对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巩固,如每一节的内容讲完后,采取判断、改错或填空、选择等形式映示于银幕上,要求学生在投影上解答后反映出来,使信息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按照针对性、对比性、综合性等原则精心设计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强化了学生所学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课堂密度,提高练习效果,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反馈,做到“脑、手、口统一”“教学统一”“反馈、矫正、强化统一”,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视听与思维的运转中来,积极动脑思考,有参与感,投影练习更换题目快,使每个学生始终处于集中、愉快、敏锐的思维状态,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得到充分体现,提高了教学效果。

篇8: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浅析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 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 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 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 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 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 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循环小数”时, 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 启动思维, 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 一位老师制作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 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 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 不断地重复出现,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 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 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使用多媒体课件, 化抽象为直观, 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 感性知识少, 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运用多媒体课件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 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 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学时, 先出示两两半径分别为5厘米和2厘米的圆, 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 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最后老师演示抽拉投影片, 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 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 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

三、使用多媒体课件, 拓展知识, 使练习设计多样化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 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 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 化抽象为具体, 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 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 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例如, 在学习图形计算时,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 事先教师制作了多样的练习, 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由选择题型进行练习, 有选择、判断题, 也有利用鼠标拖动进行的按要求移动练习, 并且可以在完成之后点击检测, 计算机可以自动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口算练习是绝大多数的数学课必备的组成部分, 利用电脑中的随机函数编写算式, 可以根据要求无限量地供应题目, 并判断你输入答案的正误, 还可以设定答题时间, 超过答题时间, 电脑自动告诉你答案, 让学生与电脑比速度。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游戏十分欢迎, 并真正达到了寓学习于娱乐之中。

篇9: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所在。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之一。当学生一进入教室,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就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能将这种兴趣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这种辅助教学的独特魅力就能显现出来。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目的是服务于“教”与“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难以理解的逻辑关系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促使教师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接受更多、更广的知识和信息。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表现数学的美

数学包罗万象,豐富之极,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处处充满着美。数学中,一个个简洁的定理、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都是数学家的心灵、智慧撞击所迸发出的一种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数学的艺术正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千方百计地挖掘它的美,渲染它的美,体验它的美。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去感受它的美,升华它的美,用美的力量去燃烧学生思维的“火花”。数学课件的设计,要充分挖掘数学本身所具有的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数学、应用数学,还要欣赏数学、品味数学。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除了具备辅助功能外,还应给师生带来艺术效果和美的感受。课件的界面、色彩要协调,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色彩,增强屏幕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因为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只要恰当地加以运用,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在学生掌握知识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

五、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合理使用

笔者并不提倡每堂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更不应是公开课上的昙花一现,而是应发挥其技术力量,做使用传统教学器具、手段不能做或做得不完善的工作,从而更合理地优化教学资源,构建互动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意义的理解,领悟数学的本质。

六、多媒体教学不能替代老师,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只是师生用来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材料、帮助数学思维、相互协作交流的辅助工作,其本身不能替代老师教学的思维与理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而非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的实施和调控仍应由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尽管有许多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引领教学发展的趋势,但也绝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和课堂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常规的课堂教学。

七、多媒体教学效果取决于数学课件的质量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主要体现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数学课件。一个优秀的数学课件,除了要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要表达难以理解的逻辑关系;既要图文并茂,又要直观形象;既要动静结合,又要声色兼备;既要逻辑严谨,又要美观艺术。只有优秀的数学课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才能使学生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也曾从网上下载过不少数学课件,但质量好的不多,优秀的课件更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趋势和需要。

(作者单位:阳泉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2024年首届青少年体育论坛征文通知下一篇:智慧城市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