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024-05-08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共12篇)

篇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我一直在探索。我是一名新教师,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对新课标教学理念掌握还不太准。在教学中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知识能力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作为一名刚刚接触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我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教学方法,同事之间经常探讨教学方法,珍惜出去学习的好机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跟上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现在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想按要求去上课,自己首先做到备课与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认真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任务、目标,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力争上好每一课,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指导学生自学能力,出示自学指导,学生看懂然后带着明确任务去学,教师起引导作用。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一定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做到当堂训练扎实有效。

3、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及时表扬先进,鼓励进步;常给每个学生设置一些力所能及的“成功案例”,采取争五星、讲故事、比一比等等、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小学生特有的表现欲望和比拼精神等。学生的兴趣来之易去也易,教师要深入学生,循循善诱、答疑解惑、及时疏导,以保护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4、想要提高数学质量最主要的还是转化学困生工作。

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一直常抓不懈,不歧视他们,使之感受到生活在有人关心爱护,与其他同学平等的环境里。其次是鼓励多问,捕捉其闪光点,采取一帮一活动相结合,使学困生慢慢提高。

5、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力求“严、实、活、新”,坚持常规教学,把好质量关。

如部分学生做计算题时,正确率不高,经常出现错误,是什么原因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发现计算上的错误并非学生对原理的不理解或对法则没掌握,而是在计算过程中粗心和不认真出现了错误,演算不规范所致。对此,我采用了严格要求,像有的学生口算不准确,计算不准确,我就让家长每天给出20道口算题,计算题进行练习,时间长了口算、计算能力提高了,平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听题目要求再去完成。使我班几名马虎的学生有一些进步。但是还是有马虎现象,还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

6、教师要学会从多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班学生有一半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老师督促,回家家长不说就不认真去学习。这样教师就要和家长共同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

7、让数学走进生活。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到数学,能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总之,我今后还要继续研究数学教学方法,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所教年级取得好成绩。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篇2: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应该培养只会考试的人,我们的社会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数学家”。绝大多数学生都将最终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不管他中学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参加劳动,他在中学所学的知识都应该是“有用的”,而且是经常用,所以上不上中学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强化和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应该成为评判一堂数学课的重要依据。

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的纵向联系。数学本身就是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一部罗曼蒂克史,它的情节是曲折的,是跌宕起伏的,后面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中,可使原有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的横向联系。数学绝不是只为自己建造起来的一座空中楼阁,很多数学知识和数学分支原本是根据生产的需要,或者是由数学的只弟姐妹――物理和化学的需要而引入的:比如“微积分”,不就是牛顿在计算“万有引力定理”时发明创造的嘛。所以摒弃封闭的学科概念,把数学溶入理科教学的大课堂中,才是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再次,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数学建模是一种很好尝试,学习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将来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指导生产,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数学教学应该把课堂目标由“学会”转为“会学”,自主学习才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和宝贵的,因此,教会学生“会学”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自主学习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可以享用一生。

篇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 只有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 真正地做到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 就要求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得到更好的提高, 只有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将书本上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不辜负家长的嘱托, 使学生成为现代化智能型的人才, 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课堂管理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要加强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必须注重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辛勤的园丁不断的爱护与栽培下, 课堂上管理好学生的学习状态, 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充满信心地学习, 例如, 在学习《数数、读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正在带领学生对黑板上的指定图形进行数数, 突然发现学生晓正 (化名) 在溜号, 同桌王红 (化名) 正在玩着橡皮, 就走到这两名同学的身边, 轻轻地摸摸了学生的头, 并要求他们进行跟读, 学生李晓和王红都红着脸, 认真地读了起来。通过教师加强在课堂上的管理, 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 更好地利用在课堂的宝贵时间, 积极地吸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吸收内化, 通过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学习误区并进行及时的引导, 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改善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要求教师具有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现在教学技术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教学方法、生活情境教学方法、举例子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比教学方法、快乐教学方法、差异教学方法等, 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 在学习《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和投影仪将物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视野里,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习兴趣提高了, 再有难度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在学习《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 找到事物变化的规律;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然后通过演习生活中买与卖的情景, 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总之, 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可以在讲一个知识点的时候, 运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从各方面理解数学的内涵, 若是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够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 那么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定能够使学生掌握得更好, 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 在学习《统计表》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在黑板上制作一个统计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的表格, 并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统计, 学生纷纷你问问我, 我问问你的, 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学生将获得的结果记录下来, 最后, 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变宽, 大脑变得更加灵活, 通过认真的听课及思考,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才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同时, 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费尽心机, 寻觅着每一节课合适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对这些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使学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热忱, 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中, 使学生学会沟通、实践和分析。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不断地改善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的缺陷, 课堂教学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 它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去计算、推理, 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新课改的背景下, 要求在数学教学中, 加强数学课堂的教学管理,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并通过教师合理地进行运用,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蔡顺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07) :18.

篇4: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改 教学理念教学手段 兴趣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契机,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改变教学大纲、教学教材的同时,也明显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授方式。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它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针对小学生灵活、活泼和爱动的特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该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两个相互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所以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必然应该从两方面来进行考虑。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所以能否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来,势必也在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质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具备扎实而浓厚的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素养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或许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认为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基本的知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不能因为简单而忽略,因为自己已经掌握就不再学习,那样是不对的,当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着,新式的思想和观念也在不断地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来,纵观自己数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也确实在不断地改变着,题目的类型不断地创新,既使知识点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对于问题的问法也确实更加得出奇和新颖,倘若我们教师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学习,忽略了这点,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够更加得流畅,教学的效果也就没有了相应的保障,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不断地进行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二、重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改正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变更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摒弃过去以往的题海战术,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对学生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运算能力,从而为今后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学习小学数学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做到提纲挈领;教师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用更加简洁、科学语言,讲述课本知识,从表及里、丝丝入扣地步步推进教学,逐渐推动学生知识的积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同时,适量的习题是必要的,通过要求学生做一定的习题,可以让学生回复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对于一些新的发散思维题目,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数学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简单的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课本联系习题,相互配套,相互补充,达到巩固深化教学效果。避免盲目题海战术。使学生养成习惯,在学习新的知识后主动进行相应习题的解答,在解答中发现问题,通过与学生或者教师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能够从主观上愿意去学,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学生的厌学情绪,千万不可以布置海量作业的方式强迫学生去学习,小学生年龄比较低,很多事情并不懂,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难以有清晰的了解,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去引导,而不能一味地布置大量作业让他们去完成,这样不但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让他们对数学感到厌恶,这样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没有好处的。因此,教师最好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学习,倘若以错误的方式强迫学生去学习,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所以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过去数学家的奇闻趣事,在数学课堂开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成功的数学家为典范,学习他们学习数学的精神,来激励学生去学习;让学生明确高中数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在小学学习阶段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更加能够让小学生在思想上开始重视数学课程。

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科技的文明成果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也有了更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开始发挥相应的作用。对于一些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完全忽视了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认为板书足够进行知识讲解,这样的想法不正确。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小学生都是活泼爱动的,对于动画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制作成相应的动画内容,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这样课堂传授知识的方法更加简便直接,学生会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感兴趣,这样数学的教学质量也能够有保障。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但是,也不能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舍弃传统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有其固有的优点,板书书写的过程更能在学生大脑中深化每一个步骤的顺序,因此,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显著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教学质量也就能够有保证。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只有继续在实际中探索才能有新的发现,不断地吸收和继承以往传统的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老旧的教学思想、理论以及教学方式的同时,汲取新的理念与方法,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以新的理论思想武装自己,塑造自己,完善发展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英.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新课程学习,2014 (2).

[2]季敏霞.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教研版,2010(4).

篇5:小学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我认为教师应防止的是:在课堂上炫耀自己,旁征博引,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许多失败的例子告诫我们:教师满堂灌,不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糊里糊涂,结果是雨过地皮湿,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我们教学的基本点应放在学生的收效上,围绕教学目标,采取“少”而“精”,抓住教材的重点和关键;讲要讲得精炼,要把精粹的东西讲出来。抓住中心,言简意深,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启发式”尽管有多种教学方法,而揭露矛盾,引导学生主动,认真地思考则是基本的,重要的,揭露矛盾必须抓住问题的中心和本质,环环相扣,形成有不同的矛盾,引导学生运动,才能最有效地达到解决矛盾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提高学生的素质。

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

篇6:小学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关键因素。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给予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于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小学生一般都比较顽皮淘气、活泼好动,他们大多喜欢无拘无束的玩耍,而对于比较难的数学学科则兴趣不足。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异天赋,有的只是浓烈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在教学导入阶段就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有效引发学生兴奋点,那么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东张西望,而是跟随着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逐渐改变数学教学低效的局面,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创建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实际生活中的情况与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有机关联,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一般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创建教学情境,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带领学生一步步进入学习的过程,简单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例如,在进行“24时计时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大家都知道1~12点,我们的表盘上也只有12个数字,那么过了中午的12点应该是几点呢?我们生活中常常说下午1点对不对,那么12之后应该是什么呢?”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来创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下午的1点实际上就是13点。

篇7: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在整个教学认识过程中,主体是学生,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播放了多媒体课件《龟兔赛跑》,乌龟围绕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花坛跑,兔子围绕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花坛跑,它们同时到达终点,请同学们帮它们算算谁跑的路程长。这道题就是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观看这个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学完《圆的面积》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5厘米,现将这个三角形ABC沿一条直线滚动一周求A点所经过的路程长度(图形略)。看着学生满脸困惑的样子,我说出了四个字“动手操作”,学生便纷纷剪下一个等边三角形,按题的要求动手操作起来,一会儿学生便根据自己的操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完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求B点和C点所经过的路程。这样的动手操作实践把此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开展小学数学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上获得成功,就要想办法让每个小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2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方法

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

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

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

篇8: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 由于年龄的特点, 对于数学知识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往往对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事物具有感知力, 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难理解。小学生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 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坚持认识和学习的原动力来自于学生对认知对象的兴趣。可见, 如果小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 认知过程就很难持续, 导致学习浅尝辄止, 认识很难深入下去。相反, 如果学生对认知对象感兴趣, 就能获得认知动力, 使认识过程能够圆满完成, 形成对知识的完整印象。可见, 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有影响的因素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包括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大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自己做起, 主动关心每一个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我们要放下威严, 拾起温柔,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探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践证明, 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形成,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组织动手操作的活动, 激发学生活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 他们好动、好奇, 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组织一些学生活动, 比如:小测量、小制作、小创意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热情, 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四、利用课堂游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知识,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组织开展相应的课堂游戏, 这些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生非常乐于参加。同时, 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又学习了新的知识。可以说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促进了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愉悦感。对于成功的渴望人人都有, 成功可以给学生强大的自信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克服困难, 实现难点突破。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所以, 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学习结果, 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因为相对于结果来说, 学习过程更重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和学习的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知识的形成。

六、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 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 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 更要通过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能力, 发展智力。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 学习知识只是教学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培养他们的能力, 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思维。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点。数学知识的脉络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前后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有思维的起点和终点。我们要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 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可见把握好思维的起点很重要, 它关系到思维的终点和方向是否正确。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 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 其思维就会中断。

我们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分析后发现, 凡是引起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都是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顿现象, 就是因为出现了思维上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学生思维的转折点, 学生的思维之所以出现卡顿就是因为沿用既有的思维已经不能再进行下去了, 预示着需要思维的转折。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或是贬损, 应该及时地加以疏导、点拨, 促使学生思维进行转折, 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抓住转折点, 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 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七、加强指导, 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 学生总是在进行被动接受式学习, 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就要求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加强指导, 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学习过程, 获得学习体验, 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 小学数学学习不只是接受性学习,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数学学习活动。要增强教学效果, 必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实现高效学习。

摘要:作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体验成功,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谈谈看法。

篇9: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氛围;课程设计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现今,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讲述新的知识,不懂得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计划,一味因循守旧,保持着旧的观念,让学生埋头做题,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去采取教学,只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教学效果,严重造成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懂得变通”的现象。正因为这样,教师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兴趣,也忘记了怎样把学生带到数学世界中去探讨数学带来的奥妙。为此,不仅使学生讨厌数学,还严重违背了教学原则,使得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2.课堂氛围逐步变得枯燥烦闷

在现今追求生动活泼课堂教学氛围的浪潮下,课堂失去活跃性和生动性将会使课堂变得枯燥烦闷,让人昏昏欲睡,在教学方法上不懂得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懂得如何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发掘学生的潜力,这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如果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少,远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小活动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踊跃参与,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在数学课堂上轻松舒适,毫无压力,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学习效率。

3.课程设计不合理或过于模式化

教学课程的设计不合理是导致语文数学教学严重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首先,各种制度都是围绕应试教育展开的,数学教材本身就存在着不足,学习数学是非常烦躁的,因为是关系到计算的问题。然而教材所涉及的题目深浅不一,导致学生对于较为深奥的题目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解题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创新教学模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逐步走向生活化,并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激励和评价对学生采取更全面的了解,不再以单一的评价制度来定义是否是优秀的学生,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和奖励,建立多种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去学习数学,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才会达到更深一层。并且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新教学模式的动态,走向生活化,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最终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情景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基本上都还处于七八岁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好奇以及爱玩的心理。在课堂教学时利用一些小活动、小游戏来改善课堂环境,营造一个活跃生动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数学上迎刃而解,事半功倍,从而达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这样才是实施教育的根本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喜好,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利用学生的喜好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教授给学生更多更好的知识,做到学生与教材相融合,从实际思考,做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3.创新课程设计,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不仅要明确教学目的,还要合理筛选资源。教师在教学资源选择上一定要分清教材上的重难点,从而进行选择,并且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要相互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传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解答题目时,教师应该起引导作用,确定好题目的主次之分,并且引领学生进入到解题的氛围中去,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中感受到数学的无穷与奥妙。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该总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在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出现的问题。这样在下次解类似的题目时学生才会谨记上次出现的错误,以至于不再让自己犯错。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扩展知识,又可以让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不能只是理论教学,更多的是应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数学是一门要活学活用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到的,并且利用到实际中,这种才是知识,知识已不只是理论,更多的是实践,所以在课堂教育上就应当更多地运用到实际问题解答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会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对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置及整合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5).

[2]青木.每天只上半天课,上课就像做游戏:德国小学教育一瞥[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0(9).

篇10: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设计一些开放型题目,以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感受、实践。探究开放性题目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

2.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因此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能够很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些学生也可能受其他同学的影响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3.选择合适的探究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探究学习方式。

篇1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郝尽想 单位:孙疃中学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而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的数学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针对农村小学的数学现状,我们既要重视基础,也不能放弃对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我个人认为,从教师本身上说,要注重自身的素质的发展;从教学方法上说,一要打好“歼灭战”,使学生真正掌握好每一个数学概念。二要打好“攻坚战”,要让学生掌握好各个章节的重要思想方法和手段,就必须对这些章节中的题目典型例题进行深人的研究,使学生通过一题或几题的学习,就基本上掌握这些章节中的题目的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最后通过有效的练习与反馈,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进步。

一、摆正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导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在与学生交谈、或是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曾经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学生只有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样,教师才能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乐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没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激发兴趣并强调责任

兴趣与责任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内驱力。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这并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数学故事,或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东西就能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而是要学生真正的弄懂数学。首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数学的心理,向他们灌输数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然后在练习和作业上,以学生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要求让他们去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抓好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往往是这一章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可能包含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思想方法,解题方法,并且具有较好的训练思维和各种能力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读懂题目。教会学生找“题眼”,分清主次位置。

(二)帮助学生分析题目。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去分析题目中有怎么样的特征,引导学生怎样去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从这些联系中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桥梁”,引导学生采用什么思想或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基本的思路出来后,首先要学生明确解题步骤,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四)帮助学生对例题进行反思。对例题的反思对于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形成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反思本题的解题思想,并总结推广到一般的情形。让学生反思例题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的解题思想是什么?

(2)反思本题的关键点。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关键点,当然司能因人而异。通过反思,发现各人在解题中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知识性的,还是能力性的,如何在这些地方进行加强。

(3)反思本题的易错点。要让学生反思解题中容易出现的哪些错误,为什么会出错?在以后的解题中将如何避免。

(4)反思解题中的方法与步骤。很多典型的例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虽然现在有人提出一题多解,有时候并没有让学生掌握某一种方法对解决同一类更有作用。反思不同的解法,可以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促使他们的思维南单向性向发散性转变,并使他们在以后的解题中,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解题步骤,仍然是我们要注意反思的对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促进他们把解题过程有条理又严密的表达出来,这也是数学素质的体现。

(5)对于典型例题进行变化和研究。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解题和反思,学生已经对例题的条件结论及相关的联系十分清楚,因此,对例题的变化省去了学生审题时问,这便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进一步的深化。变化包括浅层次和深层次:浅层次的变化可以使简单的数量变化,背景的变化,很少涉及关系式的变化。深层次的变化可以是条件的变化,是条件变得更加隐蔽,变化结论,使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宽,而结构关系就更加复杂,变化的深浅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训练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不仅仅掌握这一个问题,而且掌握这一类的问题,并升华其思想和思维。

四、注重基础的教学

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仍然是农村小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也要注意能力的渗透与培养,注意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进行“两基,训练的同时,也得到其他方面的提高。

五、恰当地安排好练习

练习的安排主要是对重点知识型练习,具有普遍运用的思维方法型练习,易多难少,让学生树立信心,并为综合练习打下基础。

六、用活教材

篇12: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它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自己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在座的各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各位的数学教学尽一点绵帛之力。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跟大家共同商讨,有谈的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谅解。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结合数学教学,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那些内容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砖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

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六点做起:(一)、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培养这种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确要这样做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算好,怎样做才能做得好;让学生明白要这样做的意义。例如,要求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必须要先认真审题。这样做不但能从整体上把握好运算顺序,寻找简便计算方法,而且还能避免因看错抄错数据、运算符号而产生错误。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再如学生写字时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即头要端正,不要歪斜甚至伏在手臂上,眼睛离笔尖一尺左右;腰要正直稍有前倾,不要俯向桌面;双臂要撑开些,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两臂缩拢,会书写不灵便;双足放平,脚踏实地,不要一前一后,或交叠一起。对于写字姿势不好的学生随时纠正,同时讲一些危害性。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二)、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严格要求,认真检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从小抓起,长抓不放。例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个“笑脸”或是一朵“小花”,示范给其他同学看。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同时牵引写的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见解。教师都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勇于探索钻研一题多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得新颖、独到、变通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师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如教师工整合理的板书,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字迹工整地认真书写。即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对学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地耐心培养。同时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合作,寻找最佳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是指有质量,即“有质有量”;有效率,即减少“投入”,增大“产出”。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手段,用较少的时间和较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如何提高有效性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吃透教材,明确三维目标。

古人云“不前深渊,不得其珠。”,新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素材选择、教学要求和呈现方式等方面与原教材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材的变化促使教师必须走进新教材,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切实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要求;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发挥新教材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吃透教材就是要把握新知的生长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还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是,我是这样确定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评价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发展是源于生活的,感悟数学服务于生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增强审美意识。在多次的解决问题过程中,请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

(二)、精心预设学生情况,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搭“脚手架”。预设,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时的思维状况认真分析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如何展开,提前进行思考与设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才能作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只有很好地备好学生,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在特点,包括心理特征、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其次,要分析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明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哪些知识自学即可,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点拨;再次,要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需要的生活经验,适合选用哪些生活情境。

(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把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探究学习相结合,防止机械接受学习和机械探究学习。例如,教学《统计》前,我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类统计自家图书的本数,统计每月水、电、煤气和电话费的钱数,统计本年级各班男、女学生的人数等比较熟知的数据,让学生初步尝试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方法,感知、体验统计的意义、价值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统计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课内再引导学生认识并制作统计图、表。这样,课内与课外,“学”与“导”相互结合,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小组合作,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自始至终伴随着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切不可忽视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法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局面,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共同发展。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时,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教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时,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有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组合作试一试(合作、操作、探索)——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交流)——用某某同学的办法小组合作再多测出几个不同的圆周长,作好记录,(再合作、再操作、再交流)——你觉得每个圆的周长和它直径有关系吗?大胆说一说可能有什么关系?(设疑、交流)——通过观察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你想的一样吗?(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最后归纳出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关系,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合理设计巩固练习,注重变式训练。学习新知后的巩固练习设计,应注重应用的层次性,一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内容可用适当的情境呈现;二是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新知识拓展延伸的练习,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学习活动,还应注重研究材料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提高课堂效率

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成动态、将为抽象化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和谐、愉悦、高效地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进行整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有助于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够营造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图片,有铁轨、枕木、双杠、窗户、电线杆、剪刀、红十字架等,然后用电脑抽象出线来,在这些物体和东西上,都有线存在,接着隐去物体,直接出示线,再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上的线,发现它们的特点,并进行归类。这一环节中,借助于多媒体的作用,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思考,也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础,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变抽象于直观,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困惑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介入多媒体教学,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课件,用动画演示形式将两个小朋友相遇的全过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等数学概念,同时理解“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理清思路,轻松解题。之后,我又安排了“相对而行”的演示,以直观形式告诉学生:虽然这次是两个人按相反方向行走了,但还是求相距的路程,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学习后进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而成绩欠佳这类学生。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对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学习能力弱。根据课堂教学经验可以把他们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无动力型后进生,学习不得法导致的后进生,外因导致的后进生。

后进生是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一个学生群体,他们最需要的正是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对待学习上的后进生,要充满信心,满腔热忱地、科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一旦他们体验到被爱的感觉,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一、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转变后进生自卑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包括与教者之间的关系及自身学习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在调动学习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工作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应通过研究每个学习后进生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帮教计划。除了在学科知识点上及时进行补缺补差外,还需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后进生的意志和毅力。在实施帮教计划的前期,教师要善于找出他们的优点、特长和潜在能力,在课堂上尽量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在实施计划后期,要注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承受挫折能力,让他们懂得学习是项艰苦的劳动,需要持之以恒。

(一)、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心态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后进生更是如此。不论是那一类型的学习后进生,要消除他们的不良反馈心理,教师就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认识到后进生是动态的,可变的,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尤其在课堂上。他们反馈信息的积极性高不高,应先从教师自身去找原因。要多同情、多理解、多照顾,要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价,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这样,他们的“惧怕”和“对抗”心理才会逐渐消失,学习的自信心才会不断提高。

(二)、改变学习后进生的自我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后进生接受能力差,反应迟缓,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讲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同学和老师就认为这些学生“智力落后”,看见这些学生就摇头,不抱希望,甚至放弃他们。使这些学生在集体中始终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因而使他们产生自卑、自弃等消极态度,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惧怕的心理,认为自己天生就笨,不如别人聪明,没法提高成绩,简直不可救药。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上述情况,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同时还得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认清自我。要抓住他们内心仍有学好知识的心理,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具体分析。让他们明确不是因为自己脑子笨,而是学习方法不对头,功夫不到家,归根结底是非智力因素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这样一来,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赏识教育,点燃希望的火花

每个学习后进生的身上都会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学会赏识。通过赏识教育,让后进生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

(一)、营造特殊的机会和条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机会和条件。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当后进生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成功时,内心会萌发一种快感和强烈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说过:激发儿童的兴趣,精心保护和培育儿童发自内心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所以教师要看准有利时机,积极鼓励,精心诱导,及时点拨,千方百计地让后进生获取成功,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学习成果,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没有冷落他们,他们的抑郁心理就会减轻。学习中,寻求成功的信心和意志就会得到强化,积极向上的动力就会增加。在教学中,对一些估计后进生有把握回答好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先回答,说不完整的,再加以点拨。在后进生“说一些”的基础上,再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在同位互助学习或小组讨论学习中,总让他们回答一些:“讨论好了吗?或“你能说一说吗?”等简单的对答式回答。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补偿,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

当然,善待后进生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中。课余时间,也有意识地让后进生充分得到表现。如:让他们替老师提小黑板,帮学生发作业本,为大家管理电脑桌的钥匙,拾一拾卫生区的碎纸屑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他们走入到班级和同学之间,缩短了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增强自信,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安全感”和有所隶属,平衡了他们的心态。这样,他们在学习时才会无忧无虑地思考,尝试自主学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成功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 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屡屡成功,对学习便更加有兴趣,而学习差的学生因学习屡屡受挫,对学习便越加没兴趣,直至厌学,因此要转变学习后进生,教师应特别珍视他们经过努力,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要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后进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开创“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局面。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后进生有“回答”、“扮演”、“做题”等单向性的学习以外,还必须增加他们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使后进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启迪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当他们在小组的帮助下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后,成功的体验将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促进他们继续争取更大的成功。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控制思维的层次,让后进生有话可说。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对后进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要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肯定,让后进生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

三、家校联动,携手并进

家长资源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学生在家中也能得到相应的帮助与督促。如:协助家长为孩子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时间表,提醒学生在家合理分配时间;拟定一份学习计划书,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在班中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亲子活动。这样不但能增强班级凝聚力,而且为学习后进生融入大集体创造机会,为家长们交流育儿心得提供了场所。在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互帮互助,家长们也成为了朋友。慢慢地,一个个学习小组在热心家长的帮助下成立了。由于种种外因而导致的学习后进生在坚实的后盾和温暖的大家庭支持下,学习起来也就更有劲了。

教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学习后进生仍有强烈的上进愿望,作为教师应付出更多的爱,善待他们。多一份表扬,少一点歧视,他们也必将多一份自信,少一点自卑。只要教师教育引导得法,潜伏在学生心中的愿望,就会转变为内在的动力机制,帮助他们跟上同学们前进的步伐。

上一篇:Linux Shell脚本查看NUMA信息下一篇:公务员报考常识申论如何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