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婚姻制度的嬗变

2024-05-02

印度婚姻制度的嬗变(精选5篇)

篇1:印度婚姻制度的嬗变

古印度婚姻制度分析

(法学院

法学

王彬

0912969)

摘要:作为一部法论,《摩奴法典》的规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范性,通过对其第三编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古印度的婚姻制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字:古印度;婚姻;摩奴法典

作为一个宗教制度森严的国家,古印度的婚姻方式严格遵守着一些基本的婆罗门教的教义,而这些教义则集中记录在数部吠陀之中,而作为印度法制史上第一步较为系统的法律典籍的《摩奴法典》则在其第三编以286颂的篇幅较为完整的记载了古印度的婚姻缔结条件、婚姻缔结程序以及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为一部法论,《摩奴法典》的规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范性,通过对其第三编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古印度的婚姻制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古印度的结婚方式

古印度时期的婚姻被认为是神意的结合。《摩奴法典》列举了八种婚姻方式,即梵式、天神式、仙人式、生主式、阿修罗式、乾达婆式、罗刹式和毕舍遮式。前四种方式最合于神意,不符条件也不要彩礼,只适用于婆罗门;阿修罗式类似于买卖婚,适用于吠舍和首陀罗;乾达婆式相当于合意婚,罗刹式相当于抢婚,皆适用于刹帝利;毕舍遮式相当于强奸,为神所禁止。①《摩奴法典》第三编第20颂“现在你们可以扼要学习四种种姓间通行的八种婚姻方式;其中有些是好的,其他一些则无论今世和来世都是不好的”②。作为古印度法“灵魂”的“种姓制度”幻化为等级的婚姻缔结方式。从《法典》的规定看来,对男方最有利的婚姻方式专属于婆罗门阶层所有,而次一等合意婚则专属于刹帝利阶层所有,而作为社会最低阶层的吠舍和首陀罗阶层则只能享有买卖婚的缔结婚姻方式。

二、古印度的缔婚条件

首先是婚龄问题。《法典》第三编第1颂“规定学生在教师家里学习三种吠陀,应持续三十六年,获此时间之半,或四分之一,或最后直至把它充分了解时为止③。”在卷九第88条中“姑娘虽未达到八岁的年龄,父亲应该按照法律将他嫁给相貌宜人,同种姓出身的卓越青年,”④这里显示了女子的最低婚龄为八岁。“三十岁的男人应该娶他喜爱的十二岁的女子,二十四岁的男子要娶八岁的,如宁愿结束学生期,以便家长义务不被推迟的人,可迅即结婚”⑤,由此可见《法典》对于男子的适婚年龄一般没有严格规定,而对女子规定为八岁。从男子与女子的年龄比例来看,一般情况是男子大女子三倍⑥。但是由于男子如愿结束学生期,则可以提前结婚,因而男子的婚龄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

其实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的身份条件。如上所述,“种姓制度”作为《法典》的“灵魂”贯穿于法典的全部,其对男女双方的身份条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法典》第三编第3颂“学习期满的再生族,得教师同意,按照规定沐浴洁身后,可娶一个同种姓具有吉相得妻子”⑦。《法典》第三编第12颂规定“再生族初次结婚要娶同种姓的女子;但如愿再娶,要依种姓的自然顺序优先择配”⑧。由此可得知以下几点:首先,男子的首婚要严格以同种姓女子为婚姻对象,《法典》第三编第14颂“婆罗门或刹帝利虽处困境,但以奴隶种姓为正妻,是古来任何史书所不曾记载过的。”在此条文中似乎将吠舍和首陀罗两个种姓均规定为奴隶种姓,与《法典》第一编第2颂的注疏有所矛盾,但从中仍可得知男子的正妻必须是同种姓的女子;其次,不限制“一夫多妻”的情况,婆罗门男子可以依种姓顺序娶四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在同种姓和吠舍、首陀罗中娶三个妻子,吠舍可娶同种姓和首陀罗两个妻子,而首陀

罗男子只能以一个首陀罗女子为妻⑨;再次,关于旃陀罗阶层的婚姻问题。《法典》第三编第15颂“糊涂到娶最后一个种姓的女子为妻的再生族,很快就使家庭和子孙堕落到首陀罗境地。”⑩本条文中关于“最后一个种姓”所指向的对象的理解应着重加以说明,如果该种姓指的是首陀罗阶层,则该条文则与第三编第13颂的规定有所矛盾,因而将其理解为旃陀罗阶层较为恰当。但是现在国内的流行观点为“他们被排除在种姓之外⑾”,这种认识似乎有失偏颇。该条表明只有非再生族,即首陀罗阶层以及旃陀罗阶层才能与其通婚;最后为关于“逆婚”的问题,高种姓男子与低种姓女子之间的婚姻为“顺婚”,低种姓男子与高种姓女子之间的婚姻为“逆婚”,法律严格禁止“逆婚”。“逆婚”结合所生子女成为“贱民”,顺婚型和逆婚型所产生的后代都是低下和不洁的,顺婚所产生的子女只被认为是低贱的,而婆罗门女子与低种姓男子所生的儿子被排除在敬祖先的范围之外,即这些后代是不平等的⑿。

三、古印度家庭中妇女的权利

古代社会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的地位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在古代埃及、斯巴达妇女往往享有较多的权利,这种权利往往体现在相对独立的财产权以及较高的家庭地位方面。古代印度亦无例外,其总体上男子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但女子仍享有一定的法定权利,至少是形式上的权利。《法经》第三编第52颂“亲族们利令智昏,占有妇女的财产、车辆、衣服时,这些坏人要堕入地狱。⒀”第58颂“未给予家中妇女以应有的尊敬,而被她们所诅咒的家庭,有如为魔术祭所消灭一样,全部毁灭。⒁”第59颂“因而欲得财富者,应尊敬其家庭中的妇女,每逢佳节和大祭,要给予她们装饰品,衣服和精致的食品。⒂”由此可见,妇女的所有权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法定保障基础。

四、寡妇再嫁、婚姻程序问题

关于寡妇再嫁的问题,普遍认为经历了一个由相对宽容到禁止的过程。在早期的吠陀时期寡妇可以相对自由再嫁,至婆罗门教时期教义开始明示并且暗示不允许寡妇再嫁。《法典》规定“在关于婚姻的圣典原文中,从未谈到这样一种委任,婚姻法中也没有提到过寡妇可以再婚。⒃”。这样也就剥夺了寡妇再婚的权利,使得婚姻中的“大男子主义”倾向日益严重。

关于婚姻程序,《法典》主要在第三编第43颂至第48颂之间集中规定,此外还有在此之前的提亲以及赠送彩礼的部分。婚姻仪式中渗透着宗教成分,咒语是婚姻缔结不可或缺的方式。至于具体的婚姻过程,则主要渗透在本文第一部分之中。

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对于离婚程序、继承程序以及子女监护权问题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①《外国法制史》第四版第35页

曾宪义、王利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摩奴法典》第三编第20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③《摩奴法典》第三编第1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④、⑤《摩奴法典》卷九第88条

版本不详

⑥《试析摩奴法典中的婚姻制度》

高山波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三期(总第59期)

⑦《摩奴法典》第三编第3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⑧《摩奴法典》第三编第12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⑨外国法制史》第四版第35页

曾宪义、王利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⑩《摩奴法典》第三编第15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⑾《外国法制史》第四版第35页

曾宪义、王利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⑿《从 摩奴法典 婚姻家庭法看印度的法文化》 柳岳武

《聊城大学学报》

2005年第2

⒀《摩奴法典》第三编第52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⒁《摩奴法典》第三编第58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⒂《摩奴法典》第三编第59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⒃《试析摩奴法典中的婚姻制度》

高山波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三期(总第59期)

篇2:印度婚姻制度的嬗变

核心提要:《摩奴法典》《摩奴法典》是印度古代的圣典,印度教法中的最有权威的一部法典。该法典在婚姻家庭方面有以下的规定。

1、实现种姓内婚制。不同等级种姓间不得通婚,但允许上等种姓男子娶下等种姓女子为妻。这也...《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是印度古代的圣典,印度教法中的最有权威的一部法典。该法典在婚姻家庭方面有以下的规定。

1、实现种姓内婚制。不同等级种姓间不得通婚,但允许上等种姓男子娶下等种姓女子为妻。这也叫“顺婚”。逆婚之所生子女要降为最低种姓。此法典还规定,种姓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根据教义不允许最高种姓娶首陀罗之女。

2、一夫一妻制只对下级种姓而言,对于最高种姓可以多妻。例如,婆罗门可以有四个妻子、刹帝利可以有三个妻子、吠舍可以有两个妻子、首陀罗只能有一个妻子。

3、丈夫在家庭中享有特权。印度教认为子女无德只有欲,所以女子必须服从男子。在家中的地位相当于奴隶。无财产可言。对丈夫“从一而终”,甚至有“焚身殉夫”的称为“苏蒂”的习俗。

4、主张童婚法典规定结婚年龄为8岁。为此,在印度,幼夫夭折和幼妻为寡夫的现象也是常见。

5、有关遗产和继承方面,因种姓的不同而有区分。例如,婆罗门妇女之子可得4份、刹帝利妇女之子可以得3份、吠舍妇女之子可以得2份、首陀罗妇女之子只能得1份。而且规定,种姓妇女所生之诸子中,长子优先。

《法典》规定:“妇女幼时处在父亲的监护下,青春期处在丈夫的监护下,老年时处在儿子的保护下”,并强调“妇女绝不应任意行动”。双方家长有意向性目标后,首先要由占星师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看两人是否相克,能否恩爱、白头偕老。如果两人八字相符,就开始谈嫁妆,然后定婚姻。

关于离婚,《摩奴法典》规定:“不妊之妻可在第八年休弃,只生女儿者可以在第十一年被代替。”在《法典》中,抢夺婚是合法的。印度的抢夺婚曾见于雅利安民族,根据《摩奴法典》,缔结婚约可有八种合法方式,其中一种为“罗刹式”即“杀伤其亲族,摧毁其房屋,将哭喊着的少女从其家强行抢走”,这其实就是后来的一种抢夺婚。根据规定,只有“刹帝利”即种姓武士,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另一方式“阿修罗”指的就是买卖婚姻。摩奴曾承认“吠舍”和“首陀罗”这两个较低的种姓实行买卖婚姻,但他本人是禁止的。他说:“姑娘的父亲若有知识就不应该接受财物,即使很少;因贪而接受财礼的人就成为„买奴隶的人‟”但是,“仙人式“的结婚方式中,新郎为娶妻向新娘的父亲赠送一头或两头牛的做法却被摩奴及其他法经作者视为合法。他们明确否认这是财礼,但其实这是买卖婚姻的残存方式。

印度的四种结婚方式为梵式、天神式、仙人式、生主式,都是神圣幸福的结婚方式,通过这四种结婚方式所生的儿子,在有关吠陀的知识上出类拔萃、长命百岁,而由买卖、自主结合、强行绑架和偷盗所结成的另外四中婚姻,则被指责,其生出的儿子,定是凶残的、虚伪的、仇视吠陀和圣法的。那罗陀认为:女子出嫁,应由下列人负责:

一、父亲;

二、兄长,但要有父亲的授权;

三、祖父、四、舅父、五、有能力的母亲;

七、如母亲无能力,由其远亲承担。印度婚礼奢华、讲究。出嫁妆、送彩礼、设宴会、接待来客和迎亲队伍等等如同盛大庙会一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他们认为花费越大,越光荣体面。

在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寡妇是可以改嫁的,没有什么限制和规定。往后,寡妇改嫁逐渐减少,尤其到了公元2世纪以后,寡妇改嫁就开始遭到反对了。大约到公元10世纪以后,情况进一步恶化,尤其到了11世纪,制度的严峻几乎达到了顶峰,寡妇不许改嫁,即使幼年寡妇也不许改嫁。

古代印度的后宫制度自印度文明期(指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印度河流域发展的上古文明)就存在了,特别是在丘比塔王朝,一般后宫约有230名宠妾,国王后宫则超过几百人。国王后宫的婢妾大多是大臣的妻妾或是各地方的美女,她们要在后宫待一个月以侍候国王。

印度的初夜权制度:印度孟加拉的土著民族,处女非奉侍了兼祭司的酋长后,不得结婚。而记录中古代的印度王于新婚的三天内不得与新王妃接触,这三天要交给最高的僧侣和王妃共寝。

印度还有一些落后的部落地区,其婚姻关系更为复杂。有些部落盛行一妻多夫制,一个姑娘嫁给某家的兄长,同时也是其他兄弟的妻子。梅加拉亚邦迦洛族盛行舅表兄妹结婚,一个男子可以与姊妹俩同时结婚,在岳父死后还可以娶丈母娘。在喜马拉雅山区印巴停火线附近,有一处被遗忘的雅利安人部落,他们盛行一妻多夫制,处于母系社会的发展阶段。在印度史诗《摩词婆罗多》中也有坚战五兄弟共同娶了黑公主为妻的故事。

[伊斯兰教对印度婚姻的影响](这段是不是换到后面,即置放入中世纪欧洲阶段?)

大约在八世纪前后,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后,那以后逐渐对印度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者的教义不同,所追求的不同,所以两个宗教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当穆斯林统治者利用处于统治者的优势地位并强迫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时,印度教徒把此作法看成是对本教的侵犯和对社会的压迫,为此,在印度教社会中,婆罗门为保持所谓血统的纯洁和神圣,对婚姻等规定更加严格,从各种方面限制女子的活动范围了。因此,在这个时期,一方面种姓的狭隘性加重了,另一方面妇女们的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由于种姓的发展和“守旧性”和“狭隘性”的加重,使低级种姓的人越半越多地改信伊斯兰教。但是,这种狭隘性产生了另一个作用:促使格比尔、纳那克等人对宗教和社会进行了改革,以缓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紧张气氛。

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后,对种姓制度和婚姻制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印度教徒为了防止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严格种姓制度,婆罗门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不遗余力,但其他一些种姓的抵制,尤其是迦耶斯特、柯帝利种姓以及刹帝利接受了穆斯林统治者的保护。因此,这些种姓的社会地位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其地位仅次于婆罗门。有些刹帝利种姓的人还在穆斯林统治机构中作事、当官,甚至与穆斯林通婚。婆罗门处于伊斯兰教的力量担忧,为了保持种姓制度和种种仪式的完整性,努力限制种姓成员同穆斯林发生联系。婆罗门的严格规定使低级种姓的人深受其害,、摆脱困境许多人改信伊斯兰教,促成了印度教种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穆斯林为了达到长期统治印度的目的,加强同印度女子联姻,甚至想同印度教寡妇结婚,遭到了印度教徒的强烈反对。为此印度教徒对婚姻给予了更多的限制:第一,实行童婚。降低女孩的结婚年龄,婚龄下降到8—9岁。第二,在高级和中级种姓中戴面罩的习俗流行起来,尤其避免同穆斯林发生联系,这样,就杜绝了与穆斯林结婚的可能性。第三,对寡妇再婚作了严格规定,大力宣传寡妇为夫殉葬。并把这种做法视为最大的贞节和最高的美德,施以宗教和道德色彩,致使殉葬制蔓延开来。

印度教下的婚姻陋习

男尊女卑,古今中外,不乏其例。但印度教却把它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及至。这方面的典范就是印度的嫁妆和殉葬习俗。

殉葬制度又称“萨蒂”,大约最早是从王公逝世时妃嫔殉葬之风发展而来,进而扩大到上流阶层,以后普及于一般妇女。,印度教时代在上层和拉其普特人中,寡妇殉葬的风俗非常盛行,死者若有数妻,则正

妻与死夫一起殉葬,其余妻子要单独自焚。此外,为丈夫殉葬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同丈夫一起殉葬,即妻子与死夫尸体一起火化;一种叫模仿殉葬,即妻子与故去丈夫的遗物一起火化。假如丈夫死时,妻子有孕在身,则等她分娩后再同丈夫的遗物殉葬。如丈夫死在异国他乡,他忠诚的妻子闻讯后先用丈夫的鞋接触一下自己的胸口,然后跳入火中自焚。若不殉葬,则被人认为是失去贞节的人。

如果没有勇气殉夫,她的脸上和衣饰上就要加上寡妇的标志,并要比丈夫在世时更加小心地回避任何男性。男子见到了寡妇也要回避,因为寡妇是“不祥之物”,人们甚至认为是妻子的不吉利才造成丈夫的死亡。印度教教义规定,女子一旦和丈夫结合,就是永远的结合,即使丈夫已经死去,也永远不能和他分离,一个女人一生只能结婚一次,寡妇守节至死才能上天。寡妇因为打上不吉祥的烙印,就成为婆家做牛做马的奴仆,在社会上也不再享有一般已婚妇女的各种权利和待遇,她们无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宗教活动,不能参加婚礼、祝寿等一切喜庆大事,甚至不许修饰仪容,有的寡妇还要把头发剃光。根据印度教的习俗,寡妇还要献身于苦行与节欲的生活;在孟加拉邦,寡妇被禁止吃鱼肉;在安得拉邦,寡妇要吃长斋。即使生活21世纪,我们依然对当代印度的婚姻倍感神秘,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曾经出现在公元之前史上的的种姓制度、嫁妆规则、一夫多妻、童婚、殉葬,种种陋习居然一路传承到了现代,并且于愈演愈烈。

翻开印度报纸,嫁妆案触目惊心,特别是在北方邦,75%的婚姻问题与嫁妆直接相关。几乎天天都有相关悲剧的报道,有些人命案甚至发生在高学历高职位人群当中。据统计,每年约有9000名印度妇女因为嫁妆达不到婆家要求而丧命,2000年新德里平均每12小时就有一名女子因为嫁妆问题而被活活烧死。女方家长倾家荡产筹集嫁妆,年轻男子明码标价:从20万到1000万卢比(120万卢比相当于2。5万美元)不等,实物包括手提电脑、手机、家庭影院、数码摄像机、微波炉、纯平数码电视、全套珠宝首饰、欧洲蜜月旅行、中型汽车和、一套房子等等,而且价格还呈不断上升趋势。有印度学者甚至认为嫁妆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收入再分配调节手段,大量的金钱从女方家长那儿流到了男方的家庭和亲戚手中。印度在1757年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来开始推行了英国的法律。1831年废止了殉葬制。到1947年独立后,婚姻家庭方面的规定全国并不统一。各教依据教规行使。1954年颁布了特别婚姻条例,规定同宗教的人或不同宗教的人通婚,以民事登记婚形式或按照条例认可的宗教仪式举行婚礼。1955年,颁布了印度教婚姻,废止种姓家庭制度;1961年颁布《反嫁妆法案》;1978年颁布了禁止童婚补充条例。但现实生活中,法律是很难改变习俗的。例如,有一媒体报道了在1983年5月17日,印度就有1万名儿童的举行了集体结婚;1993年的《印度斯坦时报》还刊登了比哈尔邦一个60多岁的部落酋长先后娶几十个妻子的故事,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妻子只有18岁;2006年5月的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了当月发生的印度寡妇殉葬事件。这些情况似乎都说明了在婚姻方面,印度仍旧延续着古代的制度,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不曾并轨。

印度的宗教与种姓制度下的婚姻

印度从古至今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活的各个领域受到宗教的制约。约公元前7世纪左右,婆罗门教萌生于早期吠陀时代,并成为国教;公元前6世纪前后,佛教产生并迅速发展;6世纪后,在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基础上,印度教逐渐形成,并延续至今。

种姓制度最早产生于雅利安人,早期吠陀时代种姓以肤色为差异确定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不同等级的种姓;后期吠陀时代种姓差异进一步加剧,并产生了诸多亚种姓(阇提)与贱民的区别。

婆罗门即僧侣和后期有资格学习婆罗门教义的种姓成员,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祭祀和文化教育,;刹帝利即武士等,为第二种姓,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平民,为第三种姓,经营商业贸易;第四种姓为首陀罗,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及各种体力劳动和手工业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据说这些副种姓全国有3000多种,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婆罗门的副种姓中社会地位最高的是库林婆罗门。

除以上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又名“哈里真”。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好像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他们的工作是扫地、打扫厕所、处理动物尸体等。在农村,他们只能居住在村外或某一指定区域,不能和其他种姓的人使用同一口井,无权进庙拜神。

不同种姓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其中婆罗门的权利最大,社会地位最高;首陀罗的地位最低,备受歧视,无权上学读书,没有资格进庙敬神,甚至有些地方的首陀罗不配让高级种姓的人看见自己的面孔。在古代,老远发现有婆罗门种姓的人过来,首陀罗就得赶紧躲在路旁,等着婆罗门过去自己再迈步,不然就要挨打,甚至会被活活打死。在有些地方,首陀罗连身体的影子都不能落在婆罗门种姓的人的身上,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玷污了高级种姓人的身体而遭到痛打,婆罗门种姓的人回家后要赶快洗澡,以去晦气。种姓制度对婚姻制度有很大影响,很多婚姻规定十分严格。在古代印度,只许在同种姓内部通婚,同种姓的各副种姓之间可以互相通婚,但是不能和副种姓以外的人通婚。一般允许“顺婚”,即高级种姓的男子可以取低级种姓的女子,但禁止“逆婚”,即较低种姓的男子不能取高种姓的女子,否则高级种姓的人会被开除出种姓之外。

篇3:印度婚姻制度的嬗变

[关键词]摩奴法典;婚姻家庭制度;秦汉身份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一、《摩奴法典》中的婚姻制度

(一)《摩奴法典》概论

“古印度法的渊源包括佛教、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的教规教义、典章典籍等”,①佛教的繁荣与发达并没有排斥婆罗门教的产生与发展,相反,随着印度社会文明的提高,人们对法律的需求已大大不同于古印度国家刚刚确立之时,“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婆罗门祭司编篡了《所闻经》、《家范经》和《法经》三部经典,随后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相继编篡新的经典,其中最著名的有《摩奴法典》、《那罗陀法典》、《布里哈斯帕提法典》等。”②这些法典不仅是宗教教义,更是具有约束全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因而兼具法典的性质,其中《摩奴法典》是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摩奴是印度传说中的人物,但《摩奴法典》确是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料,“《摩奴法典编》篡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凡十二卷,共2684条,第1卷到第6卷的次序是按婆罗门教徒一生的四个‘行期’来编排的,而所谓‘四行期’,是婆罗门教徒一生生活和修行的历程,即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四个阶段。第7卷至第11卷较为集中地论及刑事、民事、诉讼等各项法律制度。法典最后阐述婆罗门教关于业力轮回和最后解脱的宗教教义。”③

(二)摩奴法典的性质

关于《摩奴法典》的性质,可以说它是一部内容融合宗教、哲学、道德、法律等各种规范的教律与法律合一的作品。以种姓制度为核心,兼具宗教性与法律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性是法典的三大特征,这正是远古时期法律综合性与杂揉性特点的体现,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立法技术的滞后性。

1、浓厚的宗教唯心主义色彩

法典是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典、累世传承和古来习惯编成的,其内容以婆罗门教义贯穿其中,纯法律性质的内容仅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强。法典具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首先体现在编排顺序上;其次,体现在一些具体的章节和条文上,尤以第一章创造、第十二章轮回最为明显。法典宣扬神通广大的摩奴编篡了法典:“摩奴静坐凝思,众大仙走进前来,对他敬谨施礼后,声言:”④“‘尊者啊,诸如实依次将关于一切原始种姓和杂种种姓的法律,惠予宣示我们。’”⑤“‘因为,尊者啊,唯有你熟知这一普遍、自存、不可理解、人类理智莫能测其高深的法律条例、原理和真谛,而此即吠陀。’”⑥而自在神梵天创造了世间万物:“他以此二者,造成天地‘天地之间,布置了大气,八天区,以及永久的水库。”⑦“他创造了时间和时间的划分,星宿、行星、江河、海洋、山岳、平原、起伏地势;”⑧“无上主将自体一分为二,一半化为男,一半化为女,和女性部分结合而生原毗罗止。”⑨从这些法条中都可以看出其鲜明的宗教色彩,但是,由于古印度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教义被赋予法律效力,由国家机关保障其强制执行,根据法典,任何人背离它都要受罚,而且法典的第七、八、九章分别规定了国王和武士、法官、商人、奴隶的行为与义务,涉及一些民法、刑法、诉讼等法律问题,因而可以说又具有法典的性质。

2、种姓制度为核心

种姓制度是《摩奴法典》的精髓,也是传统印度社会一大显著的特征。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乃至今天印度社会仍残留有种姓不平等的余孽。从法典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部门法,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乃至婚姻家庭方面,无一不受到种姓的制约。例如法典宣扬“梵天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与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其中婆罗门最高贵,首陀罗最低贱,不同的种姓从事不同的职业。法典还严格禁止不同种姓的人之间通婚,尤其是高种姓的女子下嫁给低种姓的男子,称为“逆婚”,其后代沦为贱民;还种姓之间的不平等还体现在不同种姓的人在权利、义务方面的不平等,例如“低级种姓的人用肢体的那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他的那一部分割断。”

3、法典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尽管法典宣扬种姓之间的不平等,却也包含了多种学科知识,其内容涉及宇宙和人类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礼仪、商业知识、治国方略等多个领域,可以称得上一部百科全书。尤其是其中收录了很多至理名言,诸如“甘露甚至可以取自毒药,妙语甚至可以出自孩童,善行甚至可以取自敌人,金子甚至可以取自不洁物”等等,说明法典虽然宣扬唯心论、形而上学为主,但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古印度的婚姻家庭制度

《摩奴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制度方面的规定集中在第三、五、九卷中。总体而言,婚姻家庭制度也是以种姓制度为精髓,种姓不平等贯穿其中,并且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妇女的地位上,妻子的地位低于丈夫,但同时法典又赋予妇女一定的自由和权利,体现出相对的進步性与开明性。

1、种姓制在婚姻制度中的体现

首先,法典规定实行种姓内婚姻制度,并且不同种姓之间不平等。根据法典第三章第十三条:“首陀罗只应该以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第十四条:“婆罗门或刹帝利虽处困境1,但以奴隶种姓女子为正妻,是古来任何史书所不曾记述的。”可见,法典虽没有禁止不同种姓人之间的通婚,但对于高种姓男子所娶的低种姓女子的法律地位的保护力度明显较弱,还是体现了种姓之间的不平等。

nlc202309020216

种姓的不平等还体现在遗产的继承上,“婆罗门妻所生之子从婆罗门的遗产中取四分,刹帝利之妻所生之子——三分,吠舍之妻所生之子——二分,首陀罗之妻所生之子——应取一分。”

2、宗教性

其次,法典所规定的婚姻制度体现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法典的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至第三十四条规定了八种婚姻形式,即梵天的、诸神的、圣仙的、造物主的、阿修罗的、天界乐师的、罗刹的以及吸血鬼的八种,其中前六种婚姻可行于婆罗门,后四种可行于刹帝利,同样的四种除罗刹形式外适用于吠舍和首陀罗,并且在后五种婚姻中吸血鬼和阿修罗被认为是不合法的。从这八种婚姻形式中,可以明显看出宗教的思想及宗教礼仪的影响。例如,第二十八条规定了诸神形式的婚姻是“依此种形式,祭祀开始举行,父亲打扮女儿后,把她给予主持祭祀的僧侣。”第二十九条,“当父亲按照规定,从新郎手里接受一只牦牛和一只雄牛,或类似的两对之后,将姑娘的手授给他,以完成宗教的仪式,或把他们给予姑娘,但并不作为馈赠。这种形式叫做圣仙的形式。”法典不但详细说明了每一种姓婚姻的合法形式,还叙述了按照每一形式结合的后果,有何得失以及所生的后代有何优缺点,则规定在第三章的第三十七至四十二条,例如“按照梵天形式结婚的妇女所生的儿子,从事善行,可拯救十个祖先,十个后代,并第二十一人,即自己,使脱离罪孽。”“但从其余四种坏婚姻中出生的儿子,则残暴、欺诈、憎嫌圣典及其规定的义务。”这些条文名义上具有宗教性的神秘色彩,实则是打着宗教教义的旗号维护着种姓不平等制。此外,第四十五至第五十条所阐述的男子何时可以何时不可以与妻子阴阳结合的观点,也带有朴素的宗教观和唯心主义色彩,例如第四十八条,“这最后十个夜中,偶数夜适于生男,奇数夜适于生女;因而欲得男子者应于适当时机和偶数夜接近妻子。”

3、关于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

最后,在妇女的地位上,总体上丈夫的地位高于妻子,享有更多的权利,妻子要对丈夫绝对地服从,但是又给予妇女一定的社会地位、自由和权利。依据法典的规定,无论被出卖或被离弃,妻子都不能从自己的丈夫那里解脱,并且即使丈夫行为恶劣,背叛妻子或失去了好的品质,但贞洁之妻应始终像神那样的尊敬之。但是丈夫却有休妻或更换妻子的权利,“不生子之妻在第八年可更换之,生子而死掉者——在第十年,只生女孩者——在第十一年,可是爱争吵者,可立即更换之”,并且妇女永远没有独立的地位,“幼时父监护之,壮时夫监护之,老年时子监护之,女子在任何时候也不宜于独立。”

二、古印度婚姻制度与秦汉户婚制之异同

《摩奴法典》编篡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对应我国的战国及秦汉时期,尽管我国在战国时期经过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完成了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而此时的古印度仍实行奴隶制,但是由于我国刚刚从奴隶制社会过渡而来,两者在法律制度层面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因为各自经济、政治、文化的原因,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

(一)两种婚姻制度的相同点

1、人分等差

古代社会是一个阶级不平等的社会,这一点似乎在任何一个文明古国都放之皆准,“社会以家族为单位,法律以身份为核心,曾经是世界上大多數古代文明的社会状态。”⑩中国古代社会也是一个身份社会,法律上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享有特权的阶层、平民阶层、贱民和半贱民阶层这样三大类。社会垂直分层,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法律对于不同阶层的人区别对待这一点同古印度的种姓不平等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是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实行等级制度,但是上下级之间的垂直流动还是可能的。相比之下,古印度社会种姓之间的垂直流动就不太可能,一个人从一出生就注定是高贵或者低贱的,这也是奴隶制社会的显著特点。

2、男尊女卑

古代社会男女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古代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女子是丈夫的附属品,尤其是在汉代,女子一方的地位有所下降。汉初《二年律令.贼律》明确规定,丈夫殴打泼悍的妻子,只要未动兵刃,无论伤害程度如何,均不构成犯罪;而妻子如果殴打丈夫,不论是否有伤,均处耐为隶妾的刑罚。《摩奴法典》中也有夫妻地位不平等,妻子需对丈夫绝对忠诚,无论丈夫行为多么恶劣,如何背叛妻子的类似规定。其次,中国古代女子也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与《摩奴法典》中“女子幼时父监护之,壮时夫监护之,老年时子监护之。”的规定可以说几乎一模一样。最后,在女子成婚的法定年龄上,都规定女子在及笄,即十五周岁之后才可以成婚,只是古印度女子有一定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中国古代女子只能依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在中国古代,婚姻不仅是双方当事人的意思,更是“合两性之好”,关乎两个家族的利益,当事人只是一个被动的角色。

(二)区别

尽管两大文明古国在婚姻制度方面存在许多的相似性,但毕竟是不同的社会,拥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血脉和基因,反映在法律制度层面则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1、特有的宗教性

首先,古印度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正如前所述,《摩奴法典》既是一部宗教教义,又是一部约束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典,宗教性是古印度社会法律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法典中的一些规定带有鲜明的宗教唯心主义观,强调不遵守法律会给后代带来灾难,受到神的诅咒与惩罚,从而给法律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相反,中国古代的法律更强调现实的后果,违反法律要受到严酷的刑罚,这与不断加强的中央集权、强大的皇权是分不开的。此外,古代中国在汉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引礼入法,法律也是以“礼”为核心,甚至有些条文就直引用儒家经典,处处体现着儒家“礼治”的思想,正所谓“儒家思想法典化,法律思想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鲜明特征,例如婚姻的成立要件要按照繁琐的“六礼”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钠徽、请期、亲迎”,而古印度男子娶亲则是经过一定的宗教仪式。凡此种种,都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法律文化。

nlc202309020216

2、妇女享有一定的权利

尽管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于男子并且不能享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但《法典》毕竟给予了古印度妇女一定程度内的自由和尊重,在这一点上,古代中国则有些相形见绌了。秦汉时期的女子没有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且婚后也是为夫家所有,承担着随时可能因“七出”之名被丈夫休去的风险,除非有“三不去”之由,即娘家父母已去世、家里没有人,被休弃后生活会发生重大困难的,不去;曾与丈夫共同为父母家服丧三年的,不去;丈夫结婚时贫贱,后来休妻时富贵的,不去。女子被视为丈夫的附属物,是权利的客体,侵犯女子的身体被视为侵犯其丈夫的财产,因而是丈夫有请求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3、提倡种姓内婚与禁止族内婚的不同

古印度法律虽不禁止不同种姓的人之间通婚,但有一定的限制,即只有高种姓的男子可以迎娶低种姓的女子,高种姓的女子则不可以下嫁给低种姓的男子,以此保证种姓血脉的纯粹性。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提倡族外婚,实行同姓不婚原则。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禁忌,族内通婚是一种重要的鬼神禁忌,是族内任何人都不敢碰触的。《礼记·曲礼》中称:“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之所以实行同姓不婚,儒家经典给出了三点理由:一是会造成生殖力的下降,所谓“男女同姓,其生不繁”,这是远古禁忌的反映;二是为了加强和其他部落或种族之间的联系,《礼记·郊特牲》称之为:“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三是为了维护本族内部的稳定,《国语·晋语》载司空季子之语,认为同姓“男女相及”,就会造成内部的黜乱,“黜则生怨,怨则毓灾,灾毓灭性,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災乱也。”《白虎通德论》称:“同姓不得想娶,以重人伦也。”但是,所谓鼓励族外婚其实也是讲究“门当户对”,一般是和本族外同阶层的人通婚,不允许也很少发生不同阶层的人之间通婚现象。

三、结语

《摩奴法典》为代表的古印度法典的特殊的法文化特征在于它集宗教性, 相对的务实性、不平等性、相对的宽容性、进步性和原始性、哲学上的思辨性以及理想主义于一身。历史沉淀给古印度的法文化留下了历史的烙印, 它作为历史的东西曾经存在过,并继续影响着印度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 影响着他们今天的生活和实践。

注释:1处困境指没有同种姓女子时。

参考文献

①崔林林主编 《外国法制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同上.

③同上.

④《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 《摩奴法典》 第一卷第1条 法律出版社.

⑤同上,第一卷第2条.

⑥同上,第一卷第3条.

⑦同上,第一卷第12条.

⑧同上,第一卷第24条.

⑨同上,第一卷第32条.

⑩郭建主编.《中国法制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怡轩(1994.08-),女,陕西临潼人,现为山东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

篇4:印度的婚姻集市

苏拉特村的婚姻集市,在一座湿婆庙前面,周围有许多芒果树,它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集市能长期存在,理由说来也很简单:印度的青年男女虽说在法律上享有婚姻自由,但事实上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父母包办的婚姻居多。父母,特别是姑娘的父母,为儿女的亲事费尽心机。女方的父亲还得付出一笔可观的嫁妆费,为了少付一点,比哈尔邦甚至发生过抢青年男子来强迫成婚的事件。为找女婿到处奔走,为少付嫁妆而反复磋商,费时费力,倒不如集中在一段时间、一个地方进行较为节省一些。这样,婚姻集市也就应运而生了。

到苏拉特婚姻集市上来的多是这一带婆罗门种姓的人。这集市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沙巴”。到集市来的男方和女方的父亲或监护人和亲戚一起各搭帐篷。未来的新郎可以随父亲一道来,但姑娘是不会带来的。在婚姻集市上,看不到一个妇女。

最忙碌的要算介绍人了,女方的父亲先找到一个介绍人,同他私下交谈,告诉他要为女儿找什么样的女婿。介绍人拥有许多男青年的材料,熟悉他们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人品德行。他衡量一番,然后就把“顾客”带到男方的帐篷。这里可以“相亲”,看看未来女婿的品貌,费时间的是协商嫁妆的多少。当然在这件有点“讨价还价”味道的事情上,男方的父亲要求要高一点,女方的父亲则希望能够少付一点。

嫁妆制度是印度社会的一大陋习,法令禁止,舆论谴责,但却废除不了。没有嫁妆的姑娘在男方的家庭中会受到歧视和虐待,有时造成死亡悲剧。贫寒和姑娘多的家庭,嫁妆成了家长的一大负担。在男方的“帐篷”里,如果协商好了,婚约就算初步成立,介绍人可以从男女双方得到一份谢金。此后,双方父亲和介绍人还要结伴到“潘吉卡尔”那里去最后定夺。“潘吉卡尔”是熟悉和保有双方族谱的人,他的责任是查验血统关系,如果他认为血缘在六代之内就不允许缔姻。他的裁定具有最后的无法改变的性质。

“潘吉卡尔”认为血缘关系方面没有问题,就把批准写在一张棕榈树叶上,交给女方的父亲,并得到一定数额的报酬。有了这张由“潘吉卡尔”签名的棕榈树叶,婚姻就算最后缔結了。

介绍人为了多赚点钱,免不了要干点欺骗和瞒哄的勾当,要高价和受点贿赂也是难免的。由他们牵线,由父母包办的婚姻能给青年男女带来多少幸福就可想而知了。一些美丽、聪慧的姑娘,因为父亲不愿多付嫁妆而随意嫁给一个丑陋的男子。相反,家庭富裕、又愿多付嫁妆的人选择女婿的机会当然就相对要多。

篇5:印度洋海啸拯救婚姻危机

海尔曼说,就是因为圣诞节才出问题。他慢慢解释:“由于人们对一年一度的特别节日期望太大,如果夫妻感情基础不牢固的话,稍有差错,很容易经不起考验,演变成为分手的导火线。理由有时候很简单,可能是烤焦的鸭子、失败的圣诞大餐;扫兴的烛光晚餐;没诚意的圣诞礼物;烦人的婆婆或岳母搅局;不甘独自寂寞过节的情妇、情夫由于心里不平衡,打电话来骚扰,导致地下恋情曝光……”所以,圣诞节反而是夫妻关系的“紧张期”。

去年,海尔曼的律师事务所原本照例排满了工作日程,但是,印度洋海啸发生后,许多原本约好日期准备要谈离婚事宜的夫妻,忽然临时延期或取消了。原来,这竟然是海啸效应。大灾难发生后,每天,从电视上目睹失去亲人的受难者呼天喊地、痛不欲生的悲惨镜头,许多感情不和的夫妻,忽然觉得婚姻裂痕和家毁人亡的灾民比起来根本微不足道,甚至应该庆幸自己活着,并还有一个家。

上一篇:商企参与社会建设下一篇:五年级童年趣事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