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024-04-24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共8篇)

篇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姓名:孔明熙

学号:201000011006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10级历史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摘要:种姓制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的泛称。玄奘又称它为族姓制度,西方称为喀斯特制度。①种姓制度的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社会根源,同时,种姓制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自身的调整,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尽管如此,种姓制度,还是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古印度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最早要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种姓制度形成以后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自身的调整。种姓制度在古印度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消极作用越加明显。总而言之,种姓制度对于整个印度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种姓制度的形成

种姓制度的正式形成是在后期吠陀时代,但是在早期吠陀时代的末页就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划分。早期社会等级划分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当地的土著居民。而雅利安人则以征服者自居,根据肤色将居民分为两个瓦尔那:“雅利安瓦尔那”,“达萨瓦尔纳”。雅利安意思是“高贵”、“富有”,雅利安人则以高贵者自居,瓦尔那本意是颜色的,而由于后来种姓制度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瓦尔那也慢慢的失去了颜色的意思。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称为瓦尔那制度,即社会等级制度。

最初只有“雅利安”和“达萨”两个等级,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瓦尔那又派生出三个等级集团,分别:即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武士阶级)、吠舍(平民)。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则称为首陀罗,它的前身是达萨瓦尔那,但是与达萨瓦尔那也有不同之处。他们不在雅利安公社以内,首陀罗大部分也不是雅利安人,由于没有公社成员的身份,也就不具有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从开始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人内部中将平民与氏族贵族一分为二,贵族阶层又将军事贵族与祭祀贵族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等级集团,初步具有了瓦尔那制度的雏形。② ①① 《世界古代史 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 主编 吴于廑 齐世荣 95页

到后期吠陀时代,形成了四瓦尔那制度,他们的地位不同,同时他们享受的权利和要承担的义务也是有明确的区分的。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管祭祀,他们具有超自然力,可以和神交流。同时婆罗门的教义也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解释,当然只是一种欺骗性的解释,在维护王权的统治。第二个瓦尔那刹帝利,国王一般是刹帝利,刹帝利是掌握着军事和政治权利。第三个是吠舍主要从事农业、商业和牧业没有政治特权,但是也是雅利安人,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他与前三个等级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是属于“非再生族”是社会最低下的,同时也饱受以上三个等级的欺压。

种姓制度形成的原因

种姓制度正式形成虽然是在后期吠陀时代,但是种姓制度的形成是有很深刻的历史根源的。后期吠陀时代是印度从世系部落向国家转化的时期,同时也是也是古印度宗教婆罗门教的发展时期,而婆罗门教的社会实践就是种姓制度,同时种姓制度也维护了婆罗门教在国家和社会的地位。③笔者认为种姓制度的形成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后期吠陀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增加,这就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而这种分化,不仅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分化,同时也带来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社会等级分化明显,等级的特权往往掌握在社会上层手中,使得社会等级,流动性差,各等级基本固定在原有的社会等级上。

在吠陀雅利安内部刹帝利和吠舍的分化和对立构成了瓦尔那制度的核心。而这个分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部落成员是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放弃平等权利的。难免与即将成为统治阶级的集团抗争。而在瓦尔那制度中,最高的阶层却是婆罗门,他们掌握着与神交流的祭祀活动,被认为具有超自然能力。对于王权,他们从世俗王权那里得到大量的财富,而他们要做的是位王写赞歌,辅助王权。

种姓制度的特点

瓦尔那等级制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各阶级的人口不得流动,各阶级间不得通婚。界限严格,不得逾越,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瓦尔那地位高的男子取地位比他低的女子为妻是允许的,而地位低的男子娶比自己瓦尔那地位高的女子则是绝对不允许的。④各种姓有不同的职业,人职业是世袭的,这就固定了社会等级,各阶级的人不能随意的流动。

而到了列国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个种姓的人都有贫富分化的现象。有的婆罗 ③④ 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施治生、徐建新主编

《世界现代史 古代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主编 吴于廑 齐世荣 96页 门和刹帝利去从事农业或者商业,而有的吠舍则通过经商或者放高利贷,成了有钱有社会地位的人。但是首陀罗只有一小部分人通过经商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大部分的首陀罗都是生活的十分艰辛。但是,在种姓制度中,是不以其拥有的财产多少而变化的,即使是贫困的婆罗门也是属于最高等级的,即使是富裕的首陀罗仍然是低下的。显然,种姓制度,到了列国时代已经成为了奴隶制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阻碍。

种姓制度的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是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印度的社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后来的印度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种姓制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种姓制度从产生后,便与宗教、法律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统治者的重要工具。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联系在一起,在维护王权的同时,也发展了婆罗门教。⑤而种姓制度也与印度法相联,成为印度法的依据,使古代印度法完全成为种姓的法律,成为对各种姓间不同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这种法律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而印度种姓制度的独特性,说明它必然产生于一个独特的历史环境。它是吠陀社会向国家过渡的产物,是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转变的产物。种姓制度从它产生开始有它的积极作用,即稳定了社会各阶级,但是在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种姓制度的消极作用则日渐明显。但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对于印度的影响却是十分的深远,因为它已经深入到了印度的政治、法律,最重要的是深入到了社会生活,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这种等级制度。所以在印度独立后,宣布废除种姓制度了,种姓制度还是在影响着印度社会。

⑤ 饶鑫贤主编|《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篇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同时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摩奴法典》是其代表性的法典。它以婆罗门为中心,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而这种影响力也深深渗透进了古代印度的法制中。

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同时,它还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由于这四大等级和四大特征,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分化出严格的阶级,整体社会法制也围绕着这一制度为中心展开。

从古代印度立法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它对种姓制度的严格维护,强烈地保护着高等种姓的权益,例如在债法中,同时借贷者,对婆罗门收取的月息是2%,刹帝利为3%,吠舍为4%,而首陀罗则为5%,呈现出逐级递增的趋势。婚姻法也严格限定不同种姓的人之间不得通婚。种种诸如此类的规定

严格控制了不同种姓的活动范围权限,规定了不同程度的权利和义务,将各等种姓之间界限明确开来,认为的撕裂了整个社会,将各种不平等性发挥到了极致。高种姓享用到了极大特权,而低种姓却背负起沉重负担,不得不说这正是奴隶制印度社会的严重弊端,这一制度下建立起的法制很难有平等公平而言。一切法制均为保证上层种姓利益而设,极大地压迫了下层民众,这在婆罗门教时期尤为突出。随着阶级矛盾尖锐而应运而生的佛教成为国教后,对原本的种姓制度有一定冲击,佛经逐渐成为了立法的渊源,即便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等思想,但这对于种姓制度及受其影响较久的古印度法律并没有太大影响,并没能从真正意义上扭转这种局面。种姓制度依旧影响着印度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回过头来看,从一开始,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能够进入法律中,与婆罗门教有关。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在印度兴起并很快发展为国教,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无不深深打上了婆罗门教的烙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宣扬善恶有因果,业力有轮回;二是声称万物皆为造物主“梵天”所造,但各个种姓是梵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生出来的,高低贵贱迥然不同。为了表示对梵天的敬畏和服从,就必须竭力维护种姓制度。由于婆罗门教成了国家的统治支柱,其祭司遂成为国家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教义也变成了国家法律的主要内容。婆罗门教祭司们将教义编成“法经”、“法典”等,用法律形式将种姓制度固定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法典是《摩奴法典》,它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式的法律典籍,全面阐述了婆罗门教的教义,详细规定了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这种形式的带有明显阶级性的宗教信仰进入法律生活也就催生了明显带有阶级性的法制。由宗

教出发进行立法并不是古印度的专利,反观古希伯来法,《摩西十诫》《摩西五经》等正是在宗教背景下出现的,但它却并没有融入如种姓制度般严密的等级制度,没有因此将社会人为划开来。即便是在同出于奴隶社会的中国古代时期,阶级性存在的同时并没有如此森严的等级制度,因此,可以说,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出现是一项独特的景观。而其影响力的扩大以致直接左右着古印度法制乃至人们的思想更加凸显出其在古印度巨大的生存空间和潜力。这种巨大的生存土壤的提供在于宗教在古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就不可避免的使宗教思想广泛的参与进了秩序的创建中来。法律作为规范这些方面秩序的重要工具,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也就成为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既然自身为宗教,更确切的说是婆罗门教所维护统治的工具,因而其极力维护这些也就更加是一件顺水推舟的事。由此可见,宗教在于古代印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种姓制度作为婆罗门教的一项核心,也就自然而然的占据了核心的地位,成为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核心。

篇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以来,哈拉帕的文化已经相当发展。根据有关资料判断,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古代印度地区的语言研究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直至18世纪末期,欧洲语言学发现了古印度语—梵语与大多数欧洲语言的亲缘关系。正是梵语研究的发现,才开始了19世纪的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当然,人们的确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梵语与欧洲当地语言的关系上,但却忽略了梵语的语言特点对现当代欧美语言学的语言特点所产生的影响。

二.梵语

自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了从欧洲绕道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欧洲人就开始接触到当时印度的圣语—梵语。梵语在印度的地位,如同拉丁语在欧洲中古时代(五世纪至十五世纪)的地位,欧洲学者自然对梵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结果发现梵语与欧洲语言有惊人的相似性。十八世纪后期英国威廉.琼斯爵士有段话,被誉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开创之言:“梵语,不管它的古老形式怎样,它具有奇妙的结构。它比希腊语更完善,比拉丁语更完整,比它们二者更精美;它在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上,将希腊语和拉丁语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密,它们来自同一源头。”

关于古印度语对于欧洲历史语言学的价值,以下我总结了三点:1.梵语的历史比当时任何其他已知语言的历史更为悠久,它最早的文献可追溯至公元前一千年;2.梵语的词法相当清晰,它的早期形式保存完好,各类变形都是可分析的。相对而言,欧洲语言如希腊语的s以及滑音性的i和u都很早消失了,再加上元音省略,使得原始形式难以追溯;3.梵语清晰的结构使得梵文学家可以追溯它的演变,这对西方学者尤为重要。

三.梵语对欧美语言学的影响

3.1语音和音位方面

首先我们要知道梵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般语言理论和语义;语音和音位;语法描写。而印度语言学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语音学和音位学上。实际上他们研究的重点是生理语音学,通俗点讲也就是找出并发现发音器官对不同的语音是怎样起作用的。

3.1.1发音器官

古印度语言学家认为,发音部位分为两大类:口腔内部和口腔外部—声门,肺部,鼻腔。口腔外的这三个器官,使音素产生浊辅音和清辅音、送气与不送气、鼻化与非鼻化的区别,从而引出五种区别特征。对口腔内部的器官,从后往前加以描写,直到唇部。他们区别了四种阻塞:口腔全部阻塞(闭塞音和鼻音),摩擦阻塞,半元音阻塞和无阻塞(元音)。发音部位又分为静止部位(如硬腭)和活动部位(如舌部)。他们的分析为科学生理语音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2连接音变

众所周知,一个句子的产生是由词与词之间的搭配而形成的,而当搭配关系成立后,词首与词尾的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现象引起了梵语语言学家的注意。他们认为,当一个清辅音结尾的词与一个浊辅音开头的词搭配组成句时,前词末尾的清辅音就会受到影响而浊化。这种语音变化现象,古印度语言学家称之为“连接音变”。

3.1.3语素变体

印度语言学家的杰出代表潘尼尼确立了各种词类的基本词形,即“原形”,接着又建立了两种不同的语素规则:语素音素变化规则和内在联结规则。其作用是协助原形转变成其实际使用所需的各种形式——“替换形式”。即有一般规则,又有例外情况。如果以英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变化为例,一般在动词末尾加/s/,如drinks,comes;但有时加上的是/is/(passes,watches),另外还要详细标记一些不规则动词的变化情况(carry-carries,have-has)。

3.1.4音节结构

梵语研究人员们认为,音节中心应该是一个元音,元音前可有一个或n个辅音,元音后也可以再跟一个辅音。尽管他们在划分音节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但还是普遍认为以元音来划分音节是不二选择。

以上四点关于语音及音位方面的分析是梵语语言学家对语言所做的杰出贡献,并且他们这种研究梵语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对现当代欧美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语言学大方向的发展与进步。

3.2语法方面

梵语研究人员们对语言学理论所做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他们对梵语进行了切实有效的语法分析。罗宾斯曾经断言:“尽管古印度人对语言学的功绩是巨大的,但是使他们享有声誉的,主要还是他们的理论和对梵语的语法分析”。

3.2.1词素

一个或多个词素的组合就是一个词。潘尼尼认为,梵语里的词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词根与词缀;并且他与其他古印度语言学家们对词的结构关系做了详尽的描写。迄今为止,“词素”这一概念已经被现代几个主要语言学流派应用。尽管对这一概念的采用他们会使用不同的专业术语,并且其观点也大相径庭,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对词素的分析,并且对“词素”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进行了相应的语法分析。众所周知,早期传统语法并没有像梵语研究人员那样去把词看成是由各种词素构成的,因为传统语法的产生是受到古希腊语言学的影响而不是古印度语言学。因此直到欧洲的语言学家们注意到了古印度语也就是梵语才逐渐去修改并发展了传统语法,使其更加合理化。

3.2.2“零位”描写法

那种原则上应该有的标记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并不存在,这一现象被称为“零位”描写法。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那些,如:表示英语名词复数时要在词尾加上词素-s,但fish(鱼肉),water(水),paper(纸)却都没有添加任何标记。这也就是说:一个名词多是由一个词根与其相对应的派生变化或曲折变化共同组成的。但是有的名词只有词根,于是就用“零位”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其简单又高效的作用及方法,“零”这个概念已被各语言流派大家们广泛采用。

3.2.3句法结构

古印度语言学家早就意识到句子的构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要受到语义、词与词的搭配关系的影响。若一个句子的语法是完全可以被解释得通,但却过不去逻辑的坎儿,那么这种句子也得不到大众的认可,也会被认定为无效句。比如:Tom eats the desk.(汤姆吃桌子),这个句子的语法完全正确,三单的变形完全符合目的语的要求,可其语义却根本说不通,因此这样的句子也不能算是正确的。

3.3普通语言学方面

谈到一二元对立时,大部分的语言学家都认为这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研究发展的结果。毋庸置疑,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的确提到了语言和言语的二分法,并对此做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可事实上,很早以前研究梵语的部分语言学家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了。公元七世纪的巴迪哈里完整了“spnota(内涵永久实体)”与“dhvani(外显即时表达)”。其中“sphota”指的是抽象的语言原则,那些在口头或书面体上并没有实际展现出来但却在现实中长期存在的东西;“dhvani”指的是人们所观察到的真实的言语活动或者言语活动的结果。尽管对二者的概念没有解释的很明确,但是这二者的关系很明显指的是当今语言学所说的“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四.结论

印度语言学的冲击使得欧洲语言学大为改观,同时也是印度人尤其是那些梵语研究人员所做的贡献使得欧洲的语言学有了接下来的显著发展。不得不说,通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梵语与欧洲语言进行研究,使得欧美语言学越来越系统完整。总之,古印度语言学对现代欧美语言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摘要:直至19世纪初,正是因为对梵语研究的发现,历史比较法和历史比较语言学才得以诞生,随之才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语言学。本文首先解释了什么是梵语及其产生,而后通过比较二者对某些语言问题的分析描写,探讨了古印度语言学对现代欧美语言学的影响。

关键词:梵语,欧美语言学,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4(2011.12重印).

[2]徐志民,欧洲语言学简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8.

篇4: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和中国、埃及、巴比伦并列为东方的四大古国。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一个的森严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公元前2000 年左右,原来居住在中亚细亚的白人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 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几乎征服了整个印度。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的贫富分化,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四 个等级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 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 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摩奴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呆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否则就被开除出种姓。被 开除出种姓的人也成为贱民。贱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与婆罗门接触,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走在路上,贱民要佩带特殊的标 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级种

篇5:印度种姓制度现状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question/19787945/answer/943122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首先,说一下我去做什么的。那年联合国有一个调查印度当地妇女生存现状的项目,缺少义工,所以我通过义工中介组织,发现了这个项目,觉得挺好,就报名跑去了~现在想想,挺胆大的。

到了那里,和一个瑞典的金发妹子住一屋,顺便说下,我是在Jaipur,印度第三大旅游城市,宣称是粉红之城――city of pink!去了才知道,调研是在jaipur的郊区,虽然不算很偏远,但全是土路,进城做汽车要3个小时。

我们住的也是土房子,就是大西北的那种黄土平房,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成几队,像鬼子进村一样到附近的村子挨家挨户的做采访,然后回来总结记录,统计数据。

可以这么说,我是从这里开始,睁眼看世界的。

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童养媳。我接触的第一个印度女性,21岁,已经生了11个孩子了,活下来的只有5个,她是三岁就被父母卖到这家来,10岁怀孕,11岁生了第一个孩子。她今年10岁的大女儿,重复她的老路,去年换到了另一家当童养媳。我看到有个小女孩,5~6岁吧,一直跟在她的后面,抱着一个两三岁大的男孩子,给男孩扇风还喂吃的,特别懂事,我以为是她的女儿,临告别的时候,跟她说她的女儿真懂事。结果和我做搭档兼翻译的印度大学生告诉我,那是她儿子的童养媳。

这只是我真实接触过的上百位印度妇女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位。再往后,我看到了很多很多,被剥削被压迫的女性们,悲惨的生活。甚至到最后,说真的,感觉都麻木了。我真的感觉到,一个人无能为力到什么程度。

我看到襁褓里的小婴儿,身上爬满了苍蝇。苍蝇多到什么程度呢?一起的外国妹子过去逗他,揭开盖在他身上的破毯子,霎那间群蝇飞舞!就像一个装满了蜜蜂的蜂巢,突然被人捅了,所有的蜜蜂都瞬间飞出来一样。我当时都睁不开眼睛!这个可怜的宝宝好像得了什么病,没条件看病,他的父母每天也有活做,就把他一张破毯子一盖,找了块阴凉的地方,放地上就不管了。家里的羊,鸡,就在这宝宝的周围溜达,小婴儿拉了尿了,也没人管,他妈妈只有喂奶水的时候抱起来拍拍。可能你会问,为什么不放在床上?一般的印度人,家里是没有床的,都是一张毯子地上一铺,就是床了,有的直接毯子也没有,编织袋子或者直接睡在地上。别看黄土房子盖的.挺大,院子也不小,你进去看看,家里就只有锅碗瓢盆。我遇到过,有人把家里的手电筒和我炫耀过的。那算是家用电器了。

在印度,重活累活脏活,都是女性来做。像建筑工地上搬沙子啦,搬砖啦,这些都是女性,监工工头倒都是男的。商场里的售货员,服务员,轻松体面的工作,没有女性,都是男的。我在印度的饭店,大型商场,超市,只见到过一位女收银员,其他都是男的。而新德里汽车站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有男性在干活,但大部分苦力是女的。

印度是有义务教育的,孩子不分男女,都可以免费上学。但是,如果你让女儿上学,家里少了一个人干活,你还的白养着一张嘴吃饭。所以很少乡下的人家会送女儿上学。印度学校从小学就是男多女少。我到他们的中学(高中)去参观过,他们开年级大会,整个年级,女生只有20个左右,中间两排都坐不满,男生倒是坐了整整一个大礼堂,后面还有几排进不来的。所以,印度的父母不是不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只要可以,他们都会让家里的男生读下去,只是他们觉得女孩子的命运不值得他们努力罢了。

印度的基础设施很差。整个jaipur,没有垃圾桶!没有人看红绿灯!而且,马路没有下水道!!!我去的时候,jaipur下了一场大雨,到小腿肚子的水就积在城市里排不出去,大半个jaipur都被淹了,很多孩子就在黑黑的水里打滚玩耍什么的。但是,注意这里的但是!印度的公厕是露天的,就在马路边上,一堵墙,写着WC,就是男人的公厕了,他们想上厕所,就走到那堵墙那里,转身背对着马路,解裤子放水就成了!他们因为没有垃圾桶,垃圾都是扔在路上的!所以等下了雨,这些排泄物和垃圾都泡在雨水里,水都是黑黑的。。。我刚去的时候不知道,后来知道了,浑身都不舒服。。。

印度有好的一面吗?有的。我在新德里坐taxi,树上的猴子会跟着车跑,牛羊马也在旁边溜达;乡下的下午,野生的孔雀会扇着翅膀从屋顶上飞下来讨吃的。这里的司机很随意,开车累了,就停在路边,给我们摘香蕉吃。有一次,堵车了,原来是前面的大象在耍脾气,不给吃的不让路。可以说,这里的天很蓝,空气很清新,动物和人,有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里的人也很奇妙。我有一次,周二还是周三,下午一点去银行换钱,结果被门卫告知说,工作人员下班啦,明天赶早!

(据印度同学说,这里一个宗教有节日放假,不信这个宗教的其他人也会放假,所以印度一年会放好多假,是真的吗?不知道是不是我听错了)

还有一次,看到路边有印度帅哥卖烤玉米,我和瑞典妹子就想着尝尝。知道他们没什么卫生观念,我们又不会说印度语,我们俩就连比带划的示意印度帅哥,让他烤的时候手不要碰到玉米,拿着下面的玉米杆转动就好了。小哥很上道,很快烤好了玉米,小哥拿了块柠檬,挤着滴了些柠檬汁在上面。我们俩刚想伸手接过来,这时候,这时候!小哥放下柠檬,用手在玉米上撸了好几下!是实实在在的,上下握着玉米,搓了好几下!我们俩都傻了!!!你说我倒还吃不吃啊!!!最终我们还是没吃,拿回去喂院子里的野狗了。我每次想起这件事来,都挺好奇的,你说,他撸那几下是干什么呢?让柠檬汁更均匀吗?

我看到前面有楼主提到印度的药,我在这里也要说一下,印度的药相对于国内的药,药效要大得多,所以如果印度药的说明上,一次一粒,那咱们中国人,一次半粒就足够的啦!

篇6: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

我学习世界文明史的作用就是通过了解不同文明的演进史,以便于在观察世界时事时,能站在文明的角度上,从宗教背景`艺术修养`等方面来解读时事。印度作为亚洲重要的大国,是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对手,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印度,学习他们的文明。下面的内容就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印度的种姓制度,重点在于分析种姓制度在现在印度社会中的作用

有关种姓制度的产生,有三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我们熟悉的关于雅利安入侵的社会历史的解释。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部落从印度西北部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主要和达罗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亚类型的黑人冲突,占据了印度北方地区,并把其他的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带驱赶。雅利安自己的社会形成了三个群体,第一个是战士集团,称为Rajayana,后来名称改成了刹帝利,第二个是祭司集团,被称为婆罗门,这两个集团为争夺雅利安的政治权利进行了斗争,结果是我们熟悉的,婆罗门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个集团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他们就是吠舍,许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纳入了雅利安社会体系,成为首陀罗,首陀罗的最初来源不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还包括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生的混血后代。吠舍往往是农场主、商人、手工业主、地主,而首陀罗则是在农场工作的农民或者在手工作坊进行劳作。在雅利安征服后,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渐建立了许多社会和宗教制度和规则,使得这种阶层的区分被永久固定下来。种姓制度由此产生。

种姓制度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严格的等级制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二个特征是种姓和职业挂钩,从事干净职业的人地位就高些,从事不洁职业的人地位就地低。第三个特征是世袭的原则,你父母的种姓决定了你的种姓,你的种姓决定了你子女的种姓,一个人生下来种姓就决定了,职业也决定了,一生无法改变。第四个特征种姓之间有隔离性,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生活禁忌与风俗,彼此之间不能相通。

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其他来源和特征,以及一些具体细节,不再具体解释,重点介绍印度种姓制度在现在印度社会的现状,以及对印度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同古代相比,印度现代的种姓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自从1947年独立之后,印度采取了一系列否定种姓制度的法律、政治和行政手段。为了保证低种姓人的教育和求职权利,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还给低种姓出身的学生一定的升学名额。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至少在今天,种姓隔离和种姓歧视是不合法了。

但是种姓制度在城市和乡村的影响却十分不同。在城市受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的影响,印度大城市里对种姓的概念越来越淡薄了。但在乡村种姓制度的影响仍十分巨大,在印度农村走动,便会发现村落的居住方式基本是以种姓区分开来,种姓制度的许多特征在乡村仍有保留。

种姓制度作为印度特有的国情,它的影响牵扯到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不考虑印度的种姓制度,就不会对印度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下面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在政治上,现在印度走的是西方议会民主制。一方面由于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人数共占印度总人口10%,而首陀罗占45%,不可接触者约占18%。低级种姓的选民占多数,有利于选出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政党,从而有利于提高低级种姓的社会地位。一批代表中低种姓阶层利益的地方性政党孕育而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益壮大,从积极方面来看,政治的种姓化推动印度议会民主制,使印度由一党独大转向多党并存发展。从另一方面,各个种姓各自为首,互相对立,维护自身利益,不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团结,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也是印度在历

史上为什么易受外族侵略的原因。而且,印度许多的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不得不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让给以些地方的种姓头目,以保证绝对的选票。一个印度政治家感慨地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的具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地方主义、种姓主义的政治上的新人。”[5](p.79)这无形中给政党冲突、地区冲突、种姓冲突,埋下深深伏笔。

在经济上,职业世袭这一局面却尚未被根本改变。因此,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印度现代经济的发展都受到种姓制度的严重束缚和阻碍,把持社会高层的高级种姓不接纳低级种姓的人。而在一个现代社会里,职业间的改变不仅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往往会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如教育业、服务业等。而种姓制度将人们的才能和职业分割,同时规定职业世袭制。这无形中阻碍了职业间的转换,从事低等工作的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高级种姓的人则永久地把持社会中较好的职位。当今印度的现实是:一方面号称IT大国,另一方面是10亿多人口中有1/3仍然居住在缺电少水的闭塞的农村;拥有世界上3/5的软件工程师,同时也拥有世界1/4贫困人口;每年有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同时全国妇女中有一半是文盲。”[11]究其根源就是受到种姓制度及其观念的影响。若不解决这种现象,印度的经济增长必定会受到长期的严重的制约

在文化上,印度的种姓观念是印度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而种姓又将印度人划分为不同的种姓集团,而相同种姓在不同地区有不尽相同。因此,印度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多层次、多地区的各个民族文化体。A·L·巴沙姆主编的《印度文化史》中提到:“这些集团在地里、经济和政治意义上相互依附,而在社会关系、思维方式,甚至在语言上却从未彼此同化。”[12](p.182)这就意味着印度这么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里从古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认同和统一的文化。究其根源,就在于印度种姓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分裂性。种姓与种姓间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排斥等等。他们自成一派,遵守各自的规定,不会容纳其它种姓的文化,也决不接受其它种姓的思想。因此,印度人在种姓的影响下培养起来的是具有分离性、排斥性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印度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进一步诱发了不同民族、种姓、宗教之间的矛盾。但是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利于保留印度的文化遗产,不易与被其他民族所同化,正如尼赫鲁所说“只要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国家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14](p.202)但却不得不承认“在印度人们保持着种姓制度的条件下,印度终归是印度;但是从他们与这个制度脱离的那一天起,印度就不复存在了。”[15](p.315)

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非常的复杂,并不能单一的认为某些影响的绝对性。例如印度政府的“保留政策”,在提高印度低级种姓地位的同时,也阻碍了一部分高级种姓的人才获得同等的受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权利,造成新的不公,不能做到任人唯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利于各种姓内部之间的团结,有利于他们内部的合作与交流,举个例子,印度人在硅谷就比中国人吃香,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外工作的印度人大多数属于高级种姓。由于低级种姓的选民占大多数,而他们的大多数又缺乏对科学的基本常识,使得一些政策难以施行,不如节制生育的政策,还有一些政策的通过反而使高级种姓成为弱势群体。

在面对种姓制度这个问题上,印度面临着着一个两难抉择。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特征,但印度的种姓制度却又弊端重重,限制印度的现代化。如何在保留民族性的同时走向现代化,是一个摆在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十分棘手的问题。而且,从古至今,印度的种姓制度都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因此,我认为种姓制度

篇7:从种姓制度看印度教育

摘要:种姓制度是印度独有的历史产物,印度独立以来,种姓制度的残余继续在社会中顽固存在。在印度的教育体系中,高种性人对低种姓人的歧视之类的不公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印度国民教育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简析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印度教育的发展作一探讨。

关键词:印度、种姓制度、教育

一、引文:

伴随20世纪90年代末印度经济的崛起,其高等教育问题日趋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注意到,在过去近两个世纪,尤其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的60多年里,印度高等教育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长为“高等院校数量世界第一(约2万多所)和在校生人数世界第三(1120多万人)”的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1】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论在艺术还是科学方面都曾闪粗过灿烂的光辉.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官僚体制、殖民统治和种姓制度的影响,印度又有着屈辱的历史和愚昧的传统。所有这些,特别是种姓制度,都深深地影响着印度今天的教育发展。

二、种族制度和印度教育的概况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等级制度,它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产物。按照这种制度,每个人一出生就属于一个特定的等级,职业也是世袭的,各等级间界限严格,不能通婚,不能交往,甚至不能同井而饮、同席而坐。即种姓是指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预的社会等级(身份)集团。种姓在古梵语中称“瓦尔纳”,意为“肤色”、“品质”;印地语叫“阇提”,意为“种”、“出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意译为“种姓”;葡萄牙人称为“卡斯特”,意为“族姓”、“出身”。早在奴隶制时期,印度社会即已分四大等级:“婆罗门”(僧侣)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刹帝利”(贵族、武士),掌握政治、军事实权,是古印度国家的世俗统治者;“吠舍”(农牧民、工商业者),多属被剥削的小生产者;“首陀罗”(奴隶、杂工、仆役),是没有任何权利的被压迫、被剥削者。这种制度主要盛行于印度教教徒中。被印度教奉为圣书的《摩奴法典》,把这四个等级的起源归于梵天(造物者)身体的四个部分,即婆罗门出自他的口中,刹帝利出自他的双臂,吠舍出自他的双腿,首陀罗出自他的双脚。印度教的经典还认定前三种等级的人是可以获得“再生”的,而首陀罗则没有这种权利。

随着阶级分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后来在恒河流域的一些王国里,原来的四个等级又被细分为许多等级(亚种姓)。结果种姓日益增多,制度日趋复杂。在原来的种姓之外,又出现大批“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土地,没有权利,只能在农村当佃、雇农,或在城市从事“不洁”行业,如洗衣、制革、屠宰、清扫等,他们的人身和用过的东西都被认为是“龌龊”的,他们不能同其他种姓的人接触,不能进入寺庙、学校等公共场所。现代的种姓制度共分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以及被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的第三等级。【2】

印度教育制度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古印度时期、殖民统治时期、印度独立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60年代后。

印度教育制度阶段一:古印度时期

要完全用今天我们的教育系统来解说古代印度的教育当然是很困难的,不过占代印度教育的分期还是很明确的,就是,7岁以前在家庭里受教育,8到16岁在学校,以后便在高深的学府。在吠陀时期还没有初等教育之可言,但在奥义书时期之末似乎已经有了。但它是否给印度所有儿童受,没有明显的证据。可以认为只给三个上层种姓的儿童。这时种姓制度已经巩固地建立起来了。

印度教育制度阶段二:殖民统治时期

印度有悠久的历史,是个古老的文明国家。17世纪起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至1947年8月14日才宣告独立。在殖民统治时期,形成了一套官办教育制度。学校面向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子女,目的是培养买办。在整个教育结构上重视印度高等教育而忽视初等教育。印度教育制度阶段三:印度独立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

独立后,印度于1950年1月通过宪法,规定向14岁以下儿童提供8年的义务教育。但到1981年,印度的文盲人数却有4.37亿人,高于独立时的文盲人数(3亿人)。【3】一类学校只是为最贫穷、最落后的社会阶层开放,与原来的小学并存,形成初等教育上的双轨制。印度教育制度阶段四:60年代后。

60年代,印度酝酿一场新的改革,终于在1968年议会通过了《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各邦均统一执行颁布的十二三制。这个学制要求创办10年制普通学校,以便向所有儿童提供一色的普通那个教育。【4】

三、种姓制度对印度教育的影响

印度的种性制度导致的结果,至今仍然严重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婆罗门和刹帝利贵族阶层的影响力虽然大不如前了,但是仍控制着主部门,吠舍阶层地位有所改善,但首陀罗和贱民“不可接触者”的状况并未有明显改观。等级森严类似南非的种族隔离。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尤其严重。在大中城市略好一些,但歧视现象仍然很严重。底层的人若想染指较高级的职业或职位比登天还难。在同阶层尚可谈公平,不同阶层公平或机会有天壤之别。印度影视作品《流浪者》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高种姓、享有特权的人经常歧视低种姓人,他们认为作为印度等级最低、他人最不愿接触的“贱民”,永远也不应该享有什么东西,更不用说接受高等教育。

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等级森严的社会,通常按种姓、宗教、阶级、地区和性别把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种姓是印度最普遍的划分尺度。在印度教内,种姓制对“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进行残酷压迫。1980年,印度中央政府的“落后阶级委员会”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印度落后阶级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2.4%。据印度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调查,到90年代初期,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印度人口仍占总人口的40%以上【5】。种姓制不但压迫低级种姓,而且歧视妇女,它通过传统习俗、观念压迫低级种姓、印度教以外的宗教群体和广大妇女,导致这些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受教育程度很低。

种姓制度在印度有几百年的历史,根据这种制度,更高种姓的人可以享有质量好的学校和工作,低种姓的人大都贫穷,而且不识字。然而,对印度低种姓阶层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改变的步伐还是不快,取得的成功也是有限的。不过,改变的要求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过。根据最近一项由印度政府资助的调查,印度低种姓学生每天面临教师和高种姓学生的虐待。教师无视他们在班上的存在,高种姓学生则拒绝和他们说话,甚至和他们发生身体接触。印度政府官员承认,在印度还存在着广泛的不平等,尤其是对“贱民”的孩子,学校教室里确实存在种姓歧视的问题。【6】印度教育体制“深陷在阶级模式的泥潭中”。

四、种姓制度改善后的印度教育

现代教育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在殖民时代曾为上层种姓所垄断,从而也曾是权力和特权的象征。但是,随着教育的民主化、世俗化、公平化。因此,印度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就

必须废除种姓制,实现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和公平化,提高“落后阶级”和妇女、女童的受教育人数和文化水平。认识到种姓制度对印度教育事业发展的阻碍性,1950年颁布的印度宪法对种姓问题作了特别规定,其中第17条禁止一切形式的“不可接触”行为,并规定惩罚办法;第15条规定任何公民“都不得仅以宗教、种族、种性、性别、出生地点等等为理由”,而被排斥于公共场地、设施等的使用之外,其中包括商店、饭店、旅馆、娱乐场所,以及水井、水池、浴室、道路等等。宪法中还专列条文,责成政府对所谓的“落后阶级”给予文化、教育、经济方面的优惠,并在联邦议会和邦议会中为其保留席位。1955年,政府又颁布“不可接触犯罪法”,进一步禁止对“不可接触者”的歧视。【7】由此可见,印度政府在法律上以及一切政府行为中,都严格反对种姓不平等,并尽力提升低种姓的社会地位。

随着种姓制度问题得到改善后,印度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建立了比较灵活、完善的教育体制。近期印度制定了“十一五”教育发展战略,提出“全纳性增长”的发展理念,即推进均衡发展,缩小区域、群体和性别间的差距,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拟铲除教育种姓化,促进印度教育得到优质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科技、经技术人才,也保证国家实现全面快速发展,确保印度可以在当前世界上的先进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五、结语

种姓制度一直贯穿于印度的各方各面,在教育这方面有着难以消除的影响。在这经济全球化,科技迅速发展这一时代下,种姓制度的迫害也来也受到重视,在印度政府领导人及其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种姓制度给教育发展带来的问题也得到改善,其高等教育的发展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林承节.印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印度]萨拉夫.印度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12月北京第1版

[3]葛孙士 海维均.列国志印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4] 吴春燕.印度教育的发展与印度的现代化[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5] 崔金宁.印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演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6

[6] 吴式颖 褚宏启.外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篇8:古印度婚姻制度分析

(法学院

法学

王彬

0912969)

摘要:作为一部法论,《摩奴法典》的规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范性,通过对其第三编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古印度的婚姻制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字:古印度;婚姻;摩奴法典

作为一个宗教制度森严的国家,古印度的婚姻方式严格遵守着一些基本的婆罗门教的教义,而这些教义则集中记录在数部吠陀之中,而作为印度法制史上第一步较为系统的法律典籍的《摩奴法典》则在其第三编以286颂的篇幅较为完整的记载了古印度的婚姻缔结条件、婚姻缔结程序以及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为一部法论,《摩奴法典》的规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范性,通过对其第三编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古印度的婚姻制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古印度的结婚方式

古印度时期的婚姻被认为是神意的结合。《摩奴法典》列举了八种婚姻方式,即梵式、天神式、仙人式、生主式、阿修罗式、乾达婆式、罗刹式和毕舍遮式。前四种方式最合于神意,不符条件也不要彩礼,只适用于婆罗门;阿修罗式类似于买卖婚,适用于吠舍和首陀罗;乾达婆式相当于合意婚,罗刹式相当于抢婚,皆适用于刹帝利;毕舍遮式相当于强奸,为神所禁止。①《摩奴法典》第三编第20颂“现在你们可以扼要学习四种种姓间通行的八种婚姻方式;其中有些是好的,其他一些则无论今世和来世都是不好的”②。作为古印度法“灵魂”的“种姓制度”幻化为等级的婚姻缔结方式。从《法典》的规定看来,对男方最有利的婚姻方式专属于婆罗门阶层所有,而次一等合意婚则专属于刹帝利阶层所有,而作为社会最低阶层的吠舍和首陀罗阶层则只能享有买卖婚的缔结婚姻方式。

二、古印度的缔婚条件

首先是婚龄问题。《法典》第三编第1颂“规定学生在教师家里学习三种吠陀,应持续三十六年,获此时间之半,或四分之一,或最后直至把它充分了解时为止③。”在卷九第88条中“姑娘虽未达到八岁的年龄,父亲应该按照法律将他嫁给相貌宜人,同种姓出身的卓越青年,”④这里显示了女子的最低婚龄为八岁。“三十岁的男人应该娶他喜爱的十二岁的女子,二十四岁的男子要娶八岁的,如宁愿结束学生期,以便家长义务不被推迟的人,可迅即结婚”⑤,由此可见《法典》对于男子的适婚年龄一般没有严格规定,而对女子规定为八岁。从男子与女子的年龄比例来看,一般情况是男子大女子三倍⑥。但是由于男子如愿结束学生期,则可以提前结婚,因而男子的婚龄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

其实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的身份条件。如上所述,“种姓制度”作为《法典》的“灵魂”贯穿于法典的全部,其对男女双方的身份条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法典》第三编第3颂“学习期满的再生族,得教师同意,按照规定沐浴洁身后,可娶一个同种姓具有吉相得妻子”⑦。《法典》第三编第12颂规定“再生族初次结婚要娶同种姓的女子;但如愿再娶,要依种姓的自然顺序优先择配”⑧。由此可得知以下几点:首先,男子的首婚要严格以同种姓女子为婚姻对象,《法典》第三编第14颂“婆罗门或刹帝利虽处困境,但以奴隶种姓为正妻,是古来任何史书所不曾记载过的。”在此条文中似乎将吠舍和首陀罗两个种姓均规定为奴隶种姓,与《法典》第一编第2颂的注疏有所矛盾,但从中仍可得知男子的正妻必须是同种姓的女子;其次,不限制“一夫多妻”的情况,婆罗门男子可以依种姓顺序娶四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在同种姓和吠舍、首陀罗中娶三个妻子,吠舍可娶同种姓和首陀罗两个妻子,而首陀

罗男子只能以一个首陀罗女子为妻⑨;再次,关于旃陀罗阶层的婚姻问题。《法典》第三编第15颂“糊涂到娶最后一个种姓的女子为妻的再生族,很快就使家庭和子孙堕落到首陀罗境地。”⑩本条文中关于“最后一个种姓”所指向的对象的理解应着重加以说明,如果该种姓指的是首陀罗阶层,则该条文则与第三编第13颂的规定有所矛盾,因而将其理解为旃陀罗阶层较为恰当。但是现在国内的流行观点为“他们被排除在种姓之外⑾”,这种认识似乎有失偏颇。该条表明只有非再生族,即首陀罗阶层以及旃陀罗阶层才能与其通婚;最后为关于“逆婚”的问题,高种姓男子与低种姓女子之间的婚姻为“顺婚”,低种姓男子与高种姓女子之间的婚姻为“逆婚”,法律严格禁止“逆婚”。“逆婚”结合所生子女成为“贱民”,顺婚型和逆婚型所产生的后代都是低下和不洁的,顺婚所产生的子女只被认为是低贱的,而婆罗门女子与低种姓男子所生的儿子被排除在敬祖先的范围之外,即这些后代是不平等的⑿。

三、古印度家庭中妇女的权利

古代社会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的地位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在古代埃及、斯巴达妇女往往享有较多的权利,这种权利往往体现在相对独立的财产权以及较高的家庭地位方面。古代印度亦无例外,其总体上男子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但女子仍享有一定的法定权利,至少是形式上的权利。《法经》第三编第52颂“亲族们利令智昏,占有妇女的财产、车辆、衣服时,这些坏人要堕入地狱。⒀”第58颂“未给予家中妇女以应有的尊敬,而被她们所诅咒的家庭,有如为魔术祭所消灭一样,全部毁灭。⒁”第59颂“因而欲得财富者,应尊敬其家庭中的妇女,每逢佳节和大祭,要给予她们装饰品,衣服和精致的食品。⒂”由此可见,妇女的所有权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法定保障基础。

四、寡妇再嫁、婚姻程序问题

关于寡妇再嫁的问题,普遍认为经历了一个由相对宽容到禁止的过程。在早期的吠陀时期寡妇可以相对自由再嫁,至婆罗门教时期教义开始明示并且暗示不允许寡妇再嫁。《法典》规定“在关于婚姻的圣典原文中,从未谈到这样一种委任,婚姻法中也没有提到过寡妇可以再婚。⒃”。这样也就剥夺了寡妇再婚的权利,使得婚姻中的“大男子主义”倾向日益严重。

关于婚姻程序,《法典》主要在第三编第43颂至第48颂之间集中规定,此外还有在此之前的提亲以及赠送彩礼的部分。婚姻仪式中渗透着宗教成分,咒语是婚姻缔结不可或缺的方式。至于具体的婚姻过程,则主要渗透在本文第一部分之中。

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对于离婚程序、继承程序以及子女监护权问题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①《外国法制史》第四版第35页

曾宪义、王利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摩奴法典》第三编第20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③《摩奴法典》第三编第1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④、⑤《摩奴法典》卷九第88条

版本不详

⑥《试析摩奴法典中的婚姻制度》

高山波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三期(总第59期)

⑦《摩奴法典》第三编第3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⑧《摩奴法典》第三编第12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⑨外国法制史》第四版第35页

曾宪义、王利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⑩《摩奴法典》第三编第15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⑾《外国法制史》第四版第35页

曾宪义、王利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⑿《从 摩奴法典 婚姻家庭法看印度的法文化》 柳岳武

《聊城大学学报》

2005年第2

⒀《摩奴法典》第三编第52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⒁《摩奴法典》第三编第58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⒂《摩奴法典》第三编第59颂

迭朗善 译

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⒃《试析摩奴法典中的婚姻制度》

高山波

上一篇: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下一篇:极简欧洲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