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2024-04-25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精选6篇)

篇1: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 关键词:德国 设计 工业

一、德国的工业设计

1、背景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

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

1、背景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2、发展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他以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对米斯“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三,德国的工业同盟(现代主义设计)

1、背景

以”青年风格“为特征的新艺术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工业中所出现的设计问题,所以,大约从1902年开始,就有一部分德国的设计师从”青年风格“中分离出来,试图从新的角度,新的方面去探索工业化和机械化条件下新的设计艺术形式。1902年(有资料说是1900年),德国魏玛大公府邀请比利时设计师凡·德·威尔德担任艺术顾问,并筹建了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包豪斯前身)。1906年,威尔德任首任校长。威尔德认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美一旦掌握机器的铁臂,这些铁臂有力地挥舞,就能创造美”。主张设计师应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追求理性设计。这些思想对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深远。1907年成立的德国制造联盟(也叫“德意志制造联盟”)开始探索设计与工业的有机结合。

2、发展

德国工业联盟是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一群著名的工业家、艺术家、建筑家、作家组成的设计联合体,它的成立标志着德国工业设计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时代的来临。如凡·德·威尔德、贝伦斯、瑙姆、布鲁诺·陶特、以及奥地利的霍夫曼、奥别列切等著名人物。穆特修斯和威尔德都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设计师贝伦斯更是在实践中将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一代设计先驱在这种探索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和穆特修斯。

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是由弗里德利克·瑙姆起草的,作为政治家的他,对设计艺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在宣言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第二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第三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以避免政治对设计工作的干扰;第四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第五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第六,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

彼得·贝伦斯,是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也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贝伦斯的早期设计深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常常利用图式化的平面来制作富有节奏感的装饰样式。后来又受到麦金托希的影响,开始重视以直线为主的功能主义,采用理性的几何造型来表达设计。大约就在这时,他从形形色色的设计观念和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了正在变革中的艺术和设计趋势,认识到设计只有与大工业的加工技术和材料工艺紧密结合才会拥有生命力.他不仅肯定大工业的机械生产方式,更找到了适应大生产设计方式的功能主义的内核,这些在他的设计中有完整的体现.如他为AEG设计的厂房整个建筑外面没有任何装饰,表现出新技术条件下对新建筑形式的大胆探索.这为建筑开拓了一种新的形式,被建筑界视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穆特修斯。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1907年开始,他指导了几位学生。包括格罗皮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如1909年设计的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这些设计在重视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形式的简约。没有一点伪装和牵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贝伦斯在AEG这个实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系统(CIS)的先河。AEG的标识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贝伦斯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设计师。

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是一位教师、外交官、古董鉴赏家出身的设计运动组织者。德国现代设计运动先驱。穆特修斯主张设计艺术必须有目的性,讲究功能,讲究成本核算,十分重视功能主义设计原则。他认为德国设计只有采用机械化大生产方式才能有发展前途。他提出“一定把机械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所有设计必须符合“完全纯粹的使用功能”。1914年,他在德国工业联盟在科隆举办工业艺术与建筑展览会上与范德维尔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穆特修斯终于以有力的证据和理论驳倒了对方,指明了工业设计发展的立足点是标准化生产方式。这场争论是现代设计史上的第一场大争论,后来的事实证明,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工业产品和零部件的标准化,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也为德国成为理性主义的设计大国埋下了伏笔。舒密特也是联盟的支持者。1898年创办德国德累斯顿手工艺工场。

3、评价

德国工业联盟发展迅速,联盟采取举办讲座、开年会、出版年鉴、发展会员、办展览等形式宣传自己的设计主张,还在设计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设计原则。联盟培养和影响了一代新人。如贝伦斯直接影响了格罗皮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联盟还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1915年,英国成立设计与工业联盟;1910年。奥地利成立“奥地利制造联盟”;1913年。瑞士成立制造联盟。

德国工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时代的来临。

四、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的高峰)

1、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的技艺包含了设计,但可以说当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而由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以及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造成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2、发展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理想主义)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索时期(高峰时期)

包豪斯新校舍

1925年4月1日,新的包豪斯学院在小型工业城市德绍市开学。格罗皮乌斯认为,新的学校本身的建筑、规划,就是一篇无声的“宣言”,所以他亲自以包豪斯的原则设计了新校舍,这座被誉为现代建筑里程碑的建筑完全按照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教室、实习车间、学生宿舍等被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风车形的平面。各个不同的部分外型各自不同,高低错落。整个形体简洁明快,没有任何装饰。面对主要街道的实习车间为大面积装有机械开窗装置的玻璃幕墙,深灰色山墙,上书“Bauhaus”七个竖排字母。其余部分则全部为白色粉墙加黑色钢框窗。建筑内部布置着布劳耶尔(MarcelBreuer)设计的钢管皮面家具。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立方体造型,表面白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依靠简朴的体块空间组成表面起伏和凹凸,富有节奏感。由于其简洁,这些建筑也创造了当时建筑的最低造价,20美分/平方英尺。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后,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7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共产主义)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被纳粹党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实用主义)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3、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短暂,但是在现代设计史上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法;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包豪斯还有许多的局限,比如只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人机的情感关系。在手工艺和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上还有乌托邦色彩。

四、德国现代设计

1、背景

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设计实验在德国的活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设计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得重大发展。1953年德国一批设计师在乌尔姆市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一方面德国人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为振兴德国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服务,使德国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与初衷相违背,开始向商业主义、实用主义转化。

2、发展 1949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m)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任校长。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尔姆艺术学院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从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坚决地、完全地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坚定地从科学技术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设计在这所学院内成为单纯的工科学科。通过学院的努力,一种完全崭新的视觉系统--包括字体、图形、色彩计划、图表、电子显示终端等等被发展出来,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仿效的模式。

系统设计在乌尔姆十分流行,并且逐步被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在系统设计上做出奠基作用的是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系统设计的观念是由古格洛特在乌尔姆发展出来,由兰姆斯通过布劳恩公司、扎夫公司、维索公司的设计推广宣传开来,成为德意志设计特征之一。

如果从系统设计的理论根源来看,他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混合;从形式上看,则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的、高度简单化的形式,整体感非常强,但是也同时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

乌尔姆的设计哲学在德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从德国产品种处处可以看到这种新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减少主义的特征,虽然学院在1968年因为财政问题关闭,但是它的影响却反而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和教员都成为大企业的设计骨干,他们把学院的哲学带到设计具体实践中去。德国战后的现代设计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工业设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观念和理论依据,同时也影响了欧洲各国,包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德国的著名企业都有设计部门。克鲁博公司、艾科公司、西门子公司等。由于受到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德国产品设计具有理性化、高质量、功能好、冷漠的特征。

产品的形式问题一直在德国设计界有讨论。1907年就提出“好的形式”概念。穆特修斯认为好的形式是“自动出现的形式”;密斯认为“少即多”;迪特·兰姆斯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最少的设计”。色彩多用黑白灰等,没有装饰。被称为新功能主义。具有理性主义特征的优良设计施德国设计追求的最高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竞争,一些公司开始注重设计的形式因素。接受日本、美国的影响。设计沿着两条道路前进:(1)德国理性主义设计,面向本国和欧洲市场。(2)国际主义、前卫风格、商业风格的设计,面向国际市场。青蛙设计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是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是国际设计界最负盛名的欧洲设计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设计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的风格不断创造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产品。

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哈特莫特·艾斯林格,1969年艾斯林格在德国黑森州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便是青蛙设计公司的前身。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命名为青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艾斯林格将“青蛙”作为自己设计公司的标志和名称。另外,青蛙(Forg)一词恰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缩写,也许这并非偶然。青蛙设计也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成了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的严谨和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怪诞、艳丽,甚至嬉戏般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

公司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AEG、苹果、柯达、索尼、奥林巴斯、AT&T等跨国公司。青蛙公司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玩具、家用电器、展览、广告等,但90年代以来该公司最重要的领域是计算机及相关的电子产品,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青蛙的美国事务所,成了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设计最有影响的设计机构。艾斯林格也因此在1990年荣登商业周刊的封面,这是自罗维1947年作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以来设计师仅有的殊荣。青蛙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激情”,因此许多青蛙的设计都有一种欢快、幽默的情调,令人忍俊不已。青蛙公司设计的一款儿童鼠标器,看上去就好象一只真老鼠,灰谐有趣,逗人喜爱,让小孩有一种亲切感。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青蛙的设计原则是跨越技术与美学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

青蛙是苹果公司长期的合作伙伴,积极探索“界面友好”的计算机,通过采用简洁的造型、微妙的色彩以及简化了的操作系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84年青蛙为苹果设计的苹果II型计算机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被称为“最佳设计”。从此以后,青蛙公司几乎与美国所有重要的高科技公司都有成功的合作,其设计被广为展览、出版,并成了荣获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品最多的设计公司之一。五、总结

德国是一个善于理性思考的国度,这种理性的思考应用在设计上就形成了德国的设计风格。无论是战前包豪斯的探索,还是战后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公司,甚至于到了个性化消费和时尚主义设计艺术的20世纪80年代,德国始终是现代理性主义设计艺术的核心。但是德国的产品过多的强调科学性和合理性忽视了设计还涉及到多元文化、多种多种消费环境和不同消费需求等多种因素,使其无装饰几近冷峻的设计风格日趋受到消费者的批评。

篇2: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在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在世界各地搜集和整理语言标本,通过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比较、分类、归纳、总结,发现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的客观历史。语言学家在把各个时期的语言、语法、词汇对应关系加以对比研究后,证实了印欧诸语言的有机联系,并且开始研究本族语及其亲属语言的联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固定不变的框架,建立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过分偏重于语言的纵向历史研究,面忽视了横向的系统研究。到了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产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语言中的个别单位都是在跟其他单位的区别和对立中存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索绪尔认为语言行为有两部分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主要的具有共性的本质,称为“语言”(langue,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次要的,因人而异,称为“言语”(parole。这两个部分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应该分别对待。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按照索绪尔的学说,语言的特点在于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一定的结构规划,从而组成了语言的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索绪尔还指出了语言的横线组合关系和竖线聚合关系的特点。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他提出了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制定了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他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整体,描写语言结构应该从音位学开始。

结构主义采用了系统论的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这些原则非常适用于语言这个系统。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认识语言的系统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到了20世纪中叶,语言学由于受到数理逻辑的影响,进入了第三个时期--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的综合研究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把语言看作复杂的信息系统,不仅用实验技术和归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实验语言学将语言结构划分出词句层次、音节层次和音素层次等等。

(三 转换生成语言学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言语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探索内在的语言能力。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语言观:语言这个概念是从语法派生出来的。他在1957年出版了著名的《语法结构》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一样,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他提出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且以此说明语言的生成性。乔姆斯基区分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指出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揭示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他认为研究语言的目的不应当只是分类的描写,而应当建立起一整套的形式化的演绎系统,这种形式系统包含有限的语法规则,却能生成无限的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且能对句子的结构做出描写。乔姆斯基还假设人们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可以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加以类比和推导。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天赋的,语言行为是语言能力的具体表现。乔姆斯基的全新的语言观被认为是一场语言学的革命。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世界各国的语言学界,而且,还在数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广大领域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四 系统功能语言学

以英国的语言学家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交际和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因此,研究语言不仅要重视它的形式结构意义,而且要重视词句与社会文化的情景意义。韩礼德认为系统是第一性的,并且对语义功能进行了系统分类。他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提出了语言有三种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韩礼德认为,结构研究是语言的表层形式,而系统研究是语言的深层形式,是语言的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这二者是互相联系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对语言进行全面的描写。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做”(doing的形式,而不是一种“知”(knowing的形式。也就是说,仅仅具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能够实际运用语言。语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运用系统理论研究语言,就是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并且用这一符号系统来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动态化的语言社会模式。系统理论把研究重点放在语篇上,认为语言必须通过特定的语言组合(即存在于某一特定语境中的语篇,才能充分实现其意义。

韩礼德的语言理论不但探讨了语言的形式,还研究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并且分析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现代语言学中几门值得重视的相关学科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相关学科。本文仅讨论其中的几门值得语言研究者重视的相关学科。

(一 语用学

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已经把注意力从形式语言学转移到功能语言学方面,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转移到语言的实际使用的研究上来。这种转移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语用学研究的是话语和言语的交际系统,研究语言符号同它的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是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的一种意义研究。英国的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句子分为“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把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又把言外行为再分为裁断行为、施权行为、承诺行为、表态行为和阐发行为,从而构成了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后来,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发展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且提出了话语的形式不直接反映出这句话的交际意图,即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美国的格赖斯提出了影响很大的会话隐涵概念以及合作原则,为解释言外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描写语用学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可以帮助听话人透过表面意义正确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研究会话结构实际上是理解话语产生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篇3: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事实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一直在不断提高,只是提高的速度还很不尽人意。要对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首要的是区分农业现代化(或现代农业)的常规内涵以及它的时代内涵。各个国家不论其国情如何不同,农业现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一定是共同的,存在着若干基本的必备要素。只不过具体的实现及表现形式会有差异。而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又必然会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

1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回顾

1.1 农业现代化发展曾先后经历过两次大的“弯路”,声誉受到损害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在急于求成思想的支配下,照搬苏联的“集体农庄”模式,违背农民意愿,脱离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实际,推行集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组织形式,直至普遍建立“人民公社”。这样拔苗助长,想加快农业规模化,结果适得其反。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曾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时,“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成为一条重要的政治口号。然而,以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机械化节余下来的劳动力无处安置,以及农业经营体制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等条件,这样的目标完全不切合实际,只能是无结果而终。

这两次大的折腾,严重挫伤了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损害了农业现代化的声誉。使公众和农民对农业现代化都缺乏正确的认识,更减少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资金投入。但多年来,农业一直处在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的地位;农民收入也十分有限。在农业现代化的投资主体始终不明确的情况下,仅靠这些年来主要由国家财政出资陆续建起的几个试点县和百余个农业现代化试点乡、村,相对于大陆的近3 000个县、80万个行政村而言,无疑只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取得全面和显著的进展。

1.2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取得的主要进展

用常规现代化农业的标准衡量,就必备条件而言,除水利化是长期大量投入、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外,以下三个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农业机械化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二是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三是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

1.3 当前存在的主要障碍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障碍主要是农业现代化的另外三项必备条件,即农业的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农业组织程度和服务的社会化,与我国目前的现状距离要求还相差很远。而这些条件绝不能以“中国特色”为借口否认之,因为它们是已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证明了的共同发展规律。

1)农业的规模化水平很低。

农民原本人多地少,加上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50年不变,又一直未能找到规模经营的可行方式,非常不利于应用机械作业和充分发挥先进农业技术的作用。在农民的组织程度很低和社会化服务基本不到位的情况下,想让农民从容地直接面对多变的市场,抵御多灾的自然条件是不可能的。

2)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程度很低。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各地都囿于“粮食必须自给”的局限,无法真正按自然规律办事,做到适地种(养)植(殖),实现比较经济优势。

3)农民合作经济尚处在非常初级阶段。

自“公社化”失败后,领导层再也不提农民的合作和组织。实际上,发达国家农业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主要是依靠农民合作经济自身,而非主要依靠政府。特别是中小额信贷、市场信息、技术咨询、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品牌培植和市场开拓等,主要依靠政府是绝对办不好的。

此外,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农民素质。农业现代化不仅要解决现代机械、设备和资本等“硬件”投入,更必须有操纵这些硬件的“软件”跟上。然而目前农民的平均文化科技素质,还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2 对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的若干认识误区

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误区有以下4点:

第一,把农业现代化单纯看作只是一种形象性的目标,而未理解它更多的是过程,其根本目标是要不断提升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以确保自身的健康发展。因而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往往是固定模式化和静止的,缺乏对发展和时代性内涵的认识。

第二,重“硬件”,轻“软件”。热衷于高技术和新设备,如“精确农作”技术及匹配的遥感、GPS、精密传感和自控等设施,而忘记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现状连目前的农业生产都不适应,如何指望他们来掌握和使用这些高新技术和设备。

第三,不少所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式主义味道很浓,实际上大多数不过是摆一些进口的园艺设施,经营状况普遍不理想。一般人简单化地将这些等同于现代农业,其后果是容易产生错觉:原来这就是农业现代化啊?不是挺容易的事嘛!

第四,以为发达国家已完成的“常规农业现代化”是学习的榜样。不知道它们的局限性和弊病,也不了解国际上发达国家首先发起推进的“可持续农业”以及我国一些学者倡导的“中国生态农业”,正是针对这些弊病和缺陷提出的。

必须着重指出,对农业现代化认识最模糊的一点,就是不清楚甚至从未想过究竟谁是农业现代化的投资主体?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一切都只是空谈。

3 在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的紧迫性加强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日益紧迫。

3.1 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急需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关系到一个国家农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我们已享受到“入世”的一些好处,但相比之下,农业是受冲击最严重的部门,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受保护程度低,特别是若干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缺乏规模效应,国际竞争力差。因此,“狼”终究还是来了。

3.2 如何避免农业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发生萎缩

农业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发生萎缩,这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普遍遇到过的共性问题。成功的经验是政府重视(如韩国推行“新农村运动”和“青年农民后继者运动”),将工业化取得的利润大量反哺给农业,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实施了“农村工业化”的正确方针。不仅是“输血”,还帮助农村增强自己的“造血”功能。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国家的财力十分有限。当前有些地方农业已出现萎缩的苗头,急需谋求对策。[1]

3.3 不断产生的新的时代内涵使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欠债”越来越多

除经济全球化之外,21世纪新的时代内涵还包括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绿色”可再生能源,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这也都需要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体现。

4 对策思考和建议

既有“旧债”,就要“补课”;既有“新账”,就要“跟进”。对策是:

第一,农业规模化要尽快“破题”。规模化经营不但决定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影响到能否有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存,还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在当前我国国情下,究竟如何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促进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经营前提下的土地流转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2]

第二,按比较优势和比较经济效益组织生产布局,农业生产逐步区域化和专业化。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特别是打破“粮食自给”等,否则是不可能迈出决定性步伐的。

第三,农民合作组织有大的发展,农业服务真正实现社会化。现代农业要有信息、技术、生产资料、市场、金融、保险等良好的服务,但除了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是公益事业,应由政府免费提供服务之外,也不能指望政府包办一切。更多的社会化服务还是应鼓励和倡导农民建立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像日、韩和台湾的农协那样,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己来做,而政府则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四,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可持续农业”最可行的形式是“中国生态农业”,不仅是因为经过20多年的试点和示范实践,它已逐渐被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所接受;还因为由于它的不断创新,使得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多难”局面有望改变。

第五,下大功夫对农村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关键是国家层面要彻底改变以往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见物不见人”的做法。实际上,人的能力建设和文化科技素质培养才是最基本的农业建设。没有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又不断有机会深造和提高的基层农技人员,要想通过“科教兴农”来全面、均衡地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为数更多的懂技术、会经营管理、能创业的骨干青壮年农民,要建设所谓的“现代农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人力资本”建设是现代农业的“基本功”,是无法“跨越”过去的。

第六,最要害的问题仍是农业现代化的投资主体问题。既然个体农民和国家财政都不可能成为投资主体,那么只有农业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的投资主体。当然,这与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公共财政支出是不矛盾的。但前者毕竟属于增强“造血机能”,是更加重要的。

如何依靠农业企业特别是办在农村地区的企业来对农业实行真正意义的“反哺”,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去年曾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早在汉代,即以精耕农作、农舍手工业,与市场经济三环配套,发展了农工生产结合的市场交易网。这一形态,历一千年余,虽有修改,大致结构未变,而且有自我修补网络的机制。”他主张应采取某种形式,“不是将农民送进城市的工业,而是将工业送到农村”。他以“台糖”(台湾糖业公司)为例,具体说明了如何将糖厂建在农村,并带动一系列地方产业,致富和现代化一片区域。他还鉴于目前石化燃料的紧缺、价高和农业能为可再生能源作出贡献,具体建议大陆可汲取“台糖”模式的精华,针对农业为可再生能源作贡献,开发无污染和资源循环生产系统以及有整合社会与经济功能的、农工一体化的社区模式。可惜他的这些真知灼见尚未引起决策层的重视。

遗憾的是,目前的做法似乎正好与之相反。首先是主流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几乎是众口一词:农民进城打工越多越好;有的经济学家甚至断言:农民(农村多余劳动力)都进城,是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唯一的出路”。其次,对千载难遇的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机遇——生物能源材料犹豫不决,忧虑重重。第三,是从省到村,层层争相建立经济开发区,过分强调工业要向位于城市或城郊的这类开发区集中。

日本和韩国在农村工业化方面都有成功经验,因此,它们的城乡差距很小,农业现代化完成快。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工业化开始加速时,政府及时地、有意识地通过立法、规划、布局、引导和投资等各方面,对“工业下乡”、把工厂建在农村以及改造传统的农村企业等加以大力推进。最典型的是1971年颁布的《农村地区工业导入促进法》,内容是限制工业在太平洋沿岸和大都市集中,促进农村的农业与工业有机结合,实施农工商一体化。紧接着在1972年,日本又出台了《工业重新配置促进法》,规定把占全国工业产值73%的太平洋沿岸地带企业的一半,搬迁到2 371个农村市、町、村(占总数的90%),并提供拆迁、搬运资助和优惠转移贷款。结果是:一,兼业农户占了大多数,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力在农村企业就地就业;即使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期间,有进城务工劳力的农户数也只占总农户数的7%左右;二,中小城镇大量出现,而村落数则大大减少;三,地区间发展相当均衡和协调。即便是边远农区也不存在与大城区周边农区很大的差异;四,农民因兼业收入大增,提前实现了政府在工业化高速发展之初制定的目标。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实践近年来被我国领导人所重视。1970年,当时的韩国政府领导人鉴于“一五”和“二五”两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虽然带动工业化急速发展,但却造成了工农、城乡差别拉大,农村劳力大量无序地流动及农业后继无人等严重问题,决定推动“新村运动”。“新村运动”所制定的三个目标,第一个就是促进工、农业均衡发展;第二个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政府投资20亿美元,启动农村的综合开发并带动农民自己起来建设乡; 最后一个即是推动农业向所谓“非农”领域即农村工业拓展。

虽然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上取得了接近“半壁江山”的成果,但却一直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未能促使中国上上下下真正确立“农村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在我国,乡镇企业这么大,还必须有多部门合力才能做好的事,只是由设在农业部内无权少责的“乡镇企业局”以及“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来领导。日本为配合和领导农村工业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起就在商工部内建中小企业局,60年代又在通商产业省成立了“农村工业化委员会”,最后成立了部一级的“中小企业厅”。以长期存在的乡镇企业贷款和投、融资均十分困难的问题为例,由于体制不顺,得不到高度重视,迄今为止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类似的问题还有旨在以科技引领乡镇企业的“星火计划”,本意很好,但可惜也只是由一个隶属于科技部的事业单位(“星火办”)来组织,显然是不可能满足巨大的需求的。

总之,农业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对若干带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尚需不断加深认识,在实践中提高对农业现代化规律的把握度。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J].读书,1999(12).

篇4: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进入20世纪,许多不同的观念出现,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趋于多样化。如美国的阿纳森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一书中,就提到了“Art of Environment”,其采取各种艺术整体化的概念,更主要的是生活与艺术的整体化。一些现代艺术家也往往把“环境艺术”只局限于60年代以来在欧美城市迅速发展起来的“公共艺术”(Public Art)或“街道艺术”(Street Art)。在国内很多人的概念中,“环境艺术”也仅指与环境有关的雕塑、壁画、音乐喷泉等等。

此外,随着全球自然生态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生存环境品质的急剧恶化,人们开始清醒过来,认识到自己被扭曲的心灵,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环境空间质量有了更高更宽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后,建筑设计逐渐呈现出一種多元的局面。历史的反顾以及环境设计以人为中心,对地域文化及社会环境的承认与重视,都是建立在人类价值的基础上。在变化多端的环境设计当中,人们不仅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做分析,做判断,必须具备更重要的条件——生活方式、创造力和无限态度及开放的意志。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人们的认识第一次趋于一致,“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共同接受,成为世界各国制定21世纪行动纲领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和价值取向。与这种背景相呼应,人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和建筑界对“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生态城市”及“山水城市”、“生态环境”等概念和思想进行前所未有的研究和探讨。

借助于工业革命的支持,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协助,在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驱动和互促中,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衰退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建筑的颠覆,环境艺术设计的春天终于来临,并且成为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应用学科之一。

二、现代建筑环境艺术探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借鉴欧美的生活方式和设计理念,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和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起来的,从不排斥外来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在吸收中创新。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集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以及园林、盆景等于一身,创造最佳的环境。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不仅强调视觉艺术,更重要的是强调科技含量、新材料、新工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相结合,独具匠心,处处有设计、处处环境美。

三、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设计

始终把人对环境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放在设计的首位。充分考虑人的安全与健康,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让使用者的意志得到体现,使用者的情感得到关怀。

在设计中细微地体察和理解人体和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尊重人对不同空间和文化氛围的内心感悟和体验,突出人在空间环境中的作用,而不是强调表现场所或设计本身,把环境中的人作为设计关爱的对象,如老龄人群居住环境、残疾人生活方式、弱势群体生存条件等问题,要让他们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从实用、经济、方便的角度符合人体尺度、审美规律,令人感觉亲切自然。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1.整体性:环境设计要考虑人在不同空间的共生、共享、共存。

2.参与性:要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让人参与更多的环境艺术创造活动。

3.时代性:应与该时代相适应,反映当代人们生活环境的各个层面。

4.地域性: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人而异,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19世纪以后德国的“包豪斯运动”使现代设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特色是以理性法则强调实用的功能因素。现代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主要有:平淡派、繁琐派、超现实派、重技派和简约派等。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

1.环境艺术是时空艺术:人们需要适应各种空间环境——优美的物质与精神环境。

2.环境艺术是生态艺术:环境艺术需要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发展,否则生态就不平衡。

3.环境艺术是场所艺术:环境是人的行为场所的集合,按功能需求和一定的逻辑性来组织。

4.环境艺术是关系艺术:人与环境的构成是各种关系间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5.环境艺术是对话艺术:提倡人与生存环境中的心理与感情上的交流与对话。

四、树立生态价值观——提倡和谐环境设计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加强,保持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需求。

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速度,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并使生活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

然而城市化进程又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一边建设一边破坏,环境进一步恶化,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森林植被、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可耕种的土地,这些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在急剧减少,地球上非再生资源日渐枯竭。

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政府部门、城市建设与设计开发者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五、转变观念,提倡绿色设计概念

从维护和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层面来看待生态化城市和谐环境设计开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用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念去构思和策划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开发与施工,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绿色设计概念,提倡高效能、高品位、高文化、低消耗的设计思想,营造生态城市景观艺术和文化的多样性,对于陶冶市民的高尚情操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筑工程系】

【参考文献】

[1]万凡,万萱.标志与VI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

[2]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物价出版社.1997(1)

[3]新浪BLOG.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上).无界创意工作室

[4]中国设计网.浅析现代企业的VI设计与应用

篇5:中药发展的现代化思考

摘要:

一、完善的质量标准对生产的指导意义

二、完善的质量标准与草药的研究开发

三、制定草药标准的可执行途径

四、展望

关键词:中药;中成药;现代化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天然药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天然药物,并竞相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药行业面临着现代化的紧迫任务。

目前,全国经营性的中药材品种在1000种以上,其中80%来自于野生资源,野生药用植物仍是中药材的主体,无论是种类上还是数量上均占有绝对优势。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药用植物11146种(含亚种、变种),分属385科、2312属。其中藻类、菌类,地衣类低等植物467种,分属92科、178属;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高等植物1万多种,分属293科、2134属,约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95%,其中种子植物约占90%。多来源的事实造就品种的混乱,也造成研究和规范化的困难。

尽管中药的疗效不容质疑,但由于其质量不稳定及缺乏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并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美国FDA将依据检测数据制订针对麻黄类产品的新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并在全球启动使用。此举意味着麻黄类产销市场格局将发生改变,且很多中药将面临同样命运。继麻黄后,美国将很快对人参、银杏、贯叶连翘、马兜铃酸等20余种中草药重新制订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今后达不到这些严格标准的产品,将无法对美国和欧美国家出口销售。缺乏客观反映中药质量的质量标准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一个大的绊脚石。中药要现代化,民间草药的开发要现代化,就首先要标准化,质量标准就成为中药现代化的前提。

一、完善的质量标准对生产的指导意义

质量标准是评价一个产品综合质量的客观指标。当前我国药用植物开发利用还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多与控制质量的标准有一定的关系:

1、对质量标准研究的投入不够。对药用植物资源的收集研究工作做得不多,基础科研投入和质量有待提高。对一些未列入国家、地方标准,但又在民间特别是草药(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入药的植物)未进行充分挖掘、整理,缺乏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一些目前未知药用价值,甚至可能是未知的植物种类少有进行保存研究。对已经生产的制剂尤其是卫生部甚至是药典上的品种,部分原料药无法定的标准,例如小叶榕、皂矾等。

2、对已知药材质量的标准,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控制水平上,部分如水蛭、灯心草等仍然仅仅靠简单的外观形态检定。对中药质量标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2000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2000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部分),其中共收录了992种成药和药材,有含量测定的308项,其中115项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收载对照药材152种,对照品213种。大多数中药材无浸出物或含量测定控制项目,现行药典与部颁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中药材635种,列有浸出物和含量测定项目的仅有234种,占36.8%。规定有含量测定或浸出物检查或杂质限度检查的中药饮片及炮制品34种,仅占5.4%。绝大部分无安全性方面的控制办法,仅有少量的如甘草控制量了农残、雄黄控制了有害砷;相当的测定成分并不能反映质量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比如黄连、黄柏中的盐酸小檗碱,石膏中的硫酸钙。部分药材缺乏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不易与同科同属类似植物相区别。例如,药典规定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华细辛三种,而我国细辛属植物有30多种,且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极易出现混淆。

3、质量标准的不完善,难以控制指导药材的生产。近些年在药材种植过程中科技信息不灵,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盲目将伪品或混淆品当作正品来引种,收购工作依赖于传统的经验鉴别,造成错收、错用,经营使用单位发生误购误用,饮片加工缺乏规程,随意性操作较强,缺乏严格的指标控制。

二、完善的质量标准与草药的研究开发

我国对药用植物资源的收集研究工作本来做得不多,基础科研投入很少,草药(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入药的植物)少有列入国家和地方标准,但这些又是实实在在在民间有相当的使用历史和影响,而且有确切的疗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草药运动,发掘了部分民间特别是边远和民族地区草药,对我们今天的开发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指导思想,未进行充分挖掘、整理,缺乏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导致目前对草药的研究开发的一些不科学的认识。

1、制定草药质量标准的困难所在标准问题是我国目前科技界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改革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必须迅速提高标准水平,以推动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提高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标准化工作愈来愈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标准是规范市场商品和市场秩序的重要依据,标准化工作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必须有高水平的标准支撑。中药质量标准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瓶颈”,它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草药大部分尚无标准可依,因而面临比中药材更大的难题。

2、突破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的屏障 药物的发现,最初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我国中药理论主要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无论是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禁忌等理论知识,抑或是采集、加工、炮制、剂量、加减配伍等实用技巧,都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在临床上,具有不同经验的中医师使用同一味药物,每可获得不同的功效。资深的老中医又常常可通过加减剂量、调整配伍、改变炮制或煎熬等众多途径来改变药效,这样就使得中药成分更加复杂。由于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有效成分很难测定,因此制定中药质量标准也就更加困难。

3、取长补短,加快实现草药质量标准现代化 借鉴目前尽管不完善的中药材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体系,研究草药的质量标准。目前中国药典一部和地方药材标准收录的检定方法是用于对正常进行监测的,也就是针对真药的,中药质量标准的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中医药发展的需要,中药需要制定一个完全可行的,能够为中外医药界接受的质量标准,这就需要建立有中药特色的质量控制体系。复方中药的整体作用特点决定了中药不同于西药。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必须能对起效的全成分(有机成分、无机成分和络合物成分等)进行控制。确定与疗效相关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建立相关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和定性鉴别方法。只有这样,所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内在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4、保护性开发利用对一些目前已知药用价值,已经开发利用的植物进行保护研究,繁育驯化,起到保护资源、扩大资源的目的。对一些目前未知药用价值,甚至可能是未知的植物种类进行保存研究,起到扩大资源量,保护已有物种的目的。比如太白的“七药”、“参药”。

三、制定草药标准的可执行途径

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提高是建立在对其内在质量的深入研究基础上的,要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用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等很重要。产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其产品的现代化上;生产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可控的现代化上。我国中药目前还很难通过各国的药品管理标准而作为药品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中药产品主要还是以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出口,影响了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国

际化的发展。制定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遵循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采用多模式综合研究 国家已经制定出中药种植的GAP,生产的GMP,实验室管理的GLP,销售的GSP等,以及药品注册的管理办法和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都是草药研究开发的行动指南。利用这些法规帮助解决草药标准中的实验室技术问题,同时解决草药产品的均一性问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中药模式,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化学药模式(包括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结构修饰)和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植物药(洋中药)模式,都是目前中药现代化可以借鉴或采用的模式。

2、重视有害组分的研究与控制现在欧美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都把有害元素如砷、汞、铅、铜、铬、镍、镉、农药残留量、限制性微生物等指标作为技术壁垒,限制我国的外贸出口。对药品的要求,“安全、有效和可控”是国际共识,我们不能基于对中药的传统认识,把思维停留在无毒付作用或是药三分毒的观念上,应该对中药尤其是草药的毒性有客观的评价。对于银杏酸的认识,使我们明白了科技对植物药研究的重要性;对砷化物的再认识,使我们明白了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有毒和无毒的标准。对关木通的再认识,使我们明白了如何正确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有对人类巨大的贡献,但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自身发展的艰难。

现代化的分析手段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国家的相关标准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1年4月23日颁布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虽然重金属种类偏少,同时又低于国家在其它食用作物上所规定的残留标准,但还是可以参考。例如:镉:药材规定为≤0.3,低于国家规定的无公害蔬菜0.05与稻米≤0.2 [GB15201-1994];汞:药材为≤0.2,低于无公害蔬菜0.01与稻米≤0.0

2[GB2762-1994];铅:药材为≤5.0,低于无公害蔬菜0.2[GB14935-1994]与茶叶2.0(紧压茶3.0)[GB14963-94];砷:药材≤2.0,低于无公害蔬菜0.5与稻米≤0.7[GB4810-1994]以及茶叶(无公害、出口)0.5 [GB/75009.12-1985]。样品中农残问题,外经部颁布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仅规定了六六六(≤0.1mg/kg)、DDT(≤0.1mg/kg)、艾氏剂

(≤0.02mg/kg)和五氯硝基苯(≤0.1mg/kg)。这不仅对象太少,也不符合国情。我国目前在农作物(包括药材)上广泛地使用了有机磷农药、有机氮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相反我国从未使用和生产过艾氏剂农药,而五氯硝基苯也早已淘汰。当然不同作物对象,标准允许有差异,药材的标准应如何?不同药材或不同服用部分是否应有差异?必须详细探讨后决定。

3、现代分析技术和现代药理毒理技术是草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基础 中药活性成分是中药防治

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活性成分代表中药的质量,中药的质量涉及到一系列的环节(土壤、种质、炮制、储存、制剂过程等),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要清楚植物的来源、生长环境、合理的药用部位、加工储藏方法,习用的范围和毒付作用等,关键是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和现代药理毒理技术明确活性成分或有效部位。进行必要的化学鉴别,对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定量测定。这样才能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

4、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是实现中药走向世界的必备保证

中药指纹图谱已成为天然药物辨别真假的最有力的武器。对我国中药制定其指纹图谱是中药质量标准可执行的途径,也已是迫不急待的事情,它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唐代鉴真东渡,明代郑和下西洋都是中药走出国门的重要之举。中医药在东亚和东南亚由于历史的交流已为当地社会所容纳。某种意义上讲,现在说的天然药物走向世界,是指走出东方文化圈,走向西方发达国家,走向当代世界文化圈。作为现代文化圈,对药品的要求,“安全、有效和可控”是国际共识。对于中成药这样的物质群的质量控制方法近二十年来也日趋共识。日本汉方药主要生产企业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在企业内部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控制质量。他们把传统方剂,采用地道药材,按饮片配方煎煮得到的煎汁作为标准指纹图谱。对大生产的原料、配方和工艺严格控制,使成品指纹图谱于标准指纹图谱一致。欧洲一直比较重视草药的医疗作用,对草药的质量控制也殊途同归,采用了指纹图谱方法。德、法联合开发的银杏叶提取物EG6761是一个典范。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银杏叶提取物的医疗作用是提取物所得物质群的整体作用结果。德、法联合集团的技术负责人说,EG6761提取物是一个“整体”,正是这样一种混合物保证了其所具有的治疗作用。他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把混合物所含内酯和黄酮相互分离,则“都不具备全部提取物整体的功效”。在这一点上,和我们对中成药的疗效是物质群整体的功效这样的认识是一致的。而对于这样一个“整体”的质量控制,现在也是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贯叶连翘用于治疗抑郁症,从德国传到美国,使该产品成为一九九八年美国草药市场令人注目的热点。美国采用指标成分金丝桃素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但是,近年一些研究发现此成分无甚抗抑郁作用,而德国公司一直采用指纹图谱整体控制技术,被认为更合理。美国FDA最近几年制定的植物草药指南中已经明确把指纹图谱作为这类混合物质群的质量控制方法。

总之,以指纹图谱作为中成药、草药提取物这类含有混合物质群的质量控制方法,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共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该积极对待。要在吸收消化国际上这方面已有成果的同时,更注重结合中药情况广泛实践,及时总结,建立起符合中药特色的指纹图谱质控技

术体系,与国际双向接轨。

5、建立起科学、客观、先进的中药质量标准新体系

以主产地药材的质量状况作为草药质量的控制标准,注重量效关系研究,建立量效全息库或智能化学全息库,旨在克服现行只测定少数成分来控制中药质量的分析方法所难以避免的片面性,建立中药客观、可靠、合理、有效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方法,实现中药质量标准化控制的目标。基于上述思路和研究现状,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应该以道地药材的质量状况作为控制标准,研究建立以药材整体化学信息为基础的“智能化学全息库”或“量效全息库”。

四、展望

中药质量标准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只有可控中药的质量,才能使中药现代化顺利进行,也只能有了可靠的中药质量标准,才能最终实现中药现代化目标。草药的开发,为中药的发展又能提供新的资源,从而保证中药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但应尽快描绘出目前国际公认的中药指纹图谱,还要不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新的既符合中医临床传统用药习惯,又与药品质量可控的国际要求接轨的中药质量标准,以使我国中药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李祥华.中药现代研究方法思考[ J ].时珍国医国药,2006,4(10): 41.2、王双,张永祥.中药复方拆方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J ].中 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2, 8(3): 56564.4、李俊松.中药复方的有效组合成分(部位)研究思路

篇6: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1 批发贸易的演变历程。

1.1 批发贸易的起源。

批发贸易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前期,当时根据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点,可将批发贸易起源阶段分为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其中上古时期的批发贸易以西方较为先进,其以海上贸易为主,批发的.对象也多以金属和奢侈品为主。而中古前期的批发贸易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以后阿拉伯国家崛起时期,此时一些组织化、政治化贸易发展理念应用到了批发贸易发展之中,不同国家也争相建立相对稳定、条件相对优越的批发贸易发展条件,争取获得批发贸易中心的地域、战略优势。此时,批发贸易逐渐由海运贸易向内陆贸易扩展,相关国家也更加注重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稳定,从而营造一个更好的商业贸易环境,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稳定状况直接影响了批发贸易发展情况。进入中古后期,批发贸易已具备了分工化和规模化特点,相应的经贸资本运作水平、物流以及硬件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批发贸易的服务范围也由高层局部扩展到大众整体了。

1.2 批发贸易的扩张。

15、16世纪,随着新航线不断开通,地域的限制逐步减小,批发贸易的专业化、分工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贸易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形势,批发贸易也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相应的变化和改进。

在批发贸易的扩张阶段,随着地域的扩大以及航运水平能力的提升,批发贸易的市场范围也有了极大的扩展,这有效推动了批发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各个国家对批发贸易的日益重视,在不同国家内外批发贸易中,发展的组织形式、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变革,也更加适应所在国家贸易的发展需求。

1.3 批发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大概从1780年到1870年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较大提高,批发贸易随着自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迎来了进一步发展机遇。这一时期,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批发贸易更加紧密,合作形式更加多样,相应的竞争范围由贸易中心扩展到整个世界市场,相应的批发贸易组织和规模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传统的重商主义逐步由自有贸易主义所取代。

此阶段批发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了迅猛发展,之前的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批发贸易逐步扩展到全球的合作经营之中,批发贸易的分工更加明确,相应的专业性和贸易市场细分程度也更高。与此同时,国内统一市场越来越成为批发贸易依赖的重点,贸易规模全面扩展,任何方面的货物运输都能实时配送,极大促进了批发贸易的发展。贸易中心城市随着发展逐步被新兴工商城市所取代,这主要得益于新兴工商城市良好的结构设计,健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和良好的贸易环境。在外部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推动下,批发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更加扩大,发展潜力更加辽阔。

1.4 批发贸易的新变化。

上一篇:养犬管理总结下一篇:民生银行贷款需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