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发展基本理念

2024-04-22

促进学生发展基本理念(精选6篇)

篇1:促进学生发展基本理念

转变教师评价理念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这就我们应当秉持的评价理念。

关键词:教师评价 多样性 多元性 导向性

新的课程推进至今,个性学习、多元解读的理念已被许多老师接受并不断实践着,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标准答案来解读文本,评价学生的方式。老师们也已经注意到把过去单向性的老师评价转变为老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这是课堂评价的进步。然而,我们并不难发现单一性的、一元性的、模糊性的、程序性的课堂评价仍充斥于我们的课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课堂评价理念,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变单一性为多样性

曾经有一段时期,“棒,棒,你真棒!”充斥着课堂,甚至在语文课堂上出现“Good,Good,Very goog!”的格式化表扬。另外,“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也成为很多老师的口头禅,以示他在进行“赏识教育”。试想如果你的学生,整节课,整天,整个星期都只听到这样的表扬,将作何感想?还会每次都暗暗高兴吗?老是以鼓掌拍手高呼口号或用口头禅进行评价,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越强,就会反应冷淡,感觉无趣。

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我们为何不尝试多种多样的评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创新求变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机智多变,进行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语常用常新、层出不穷,然后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努力做到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

其次,我们可以把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结合起来,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其三,我们可以尝试实物评价,可以赠送除小红星、小红花以外,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如一支书签、一片枫叶、一颗种子、一幅书法作品、一张自画的文中角色图片等等,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

其四,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或学生的特点,予以创新的评价。有一位一年级老师在检查学生预习认读生字时,这位学生将几十个生字全都认会了,老师灵机一动,夸她像聪明勤劳而又可爱的小蜜蜂,并奖励她像蜜蜂一样在教室里飞一飞。这位小女孩兴奋不已,其他同学也羡慕不已。当学生在期待奖赏、向往成功、接受评价、主动学习时,直到产生对求知内容本身的兴趣,从而完成了教育的重要过程。

二、变一元性为多元性 所谓多元性评价是相对于一元性评价而言,是适应多元解读文本的阅读教学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为发展学生的探求能力、独创精神而容纳学生不同的然而合理的认识和思想,允许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的一种灵活的评价方式。多元性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

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要求教师重视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牢固树立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地与作者、学生、文本对话。在开展多元性评价,尊重个性化理解体验的同时,必须防止忽视文本的意义构想和科学的教学价值的取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统一模式化的理解走向涣散、混乱的与文章完全背离的解读。教师自身对文本意义构想和教学价值取向上必须有正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思索、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求异中更求佳”,学会从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

三、变模糊性为导向性

模糊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思考成果、发言不置可否、不分正误、不论高下、不作诊断、不予导向,让学生难以从教师的评价信息中澄清是非、分出高下、明确方向、领悟方法。

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但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其导向功能的发挥。好的导向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学法、深化认识的作用。对于不同的情形,教师应作出更灵活有效的评价。对于非此即彼,有唯一答案的这类问题,老师一定要加强评价的针对性、诊断性,以总结性评价澄清正误,明确是非;对于多元解读见仁见智的问题,更要采用导向性评价,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乃至教学的效果。

四、变程序性为情趣性

所谓程序性评价,是指例行公事式的,为评价而评价,以生硬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每每学生质疑、发言、朗读必定要予以例行的评价:问得好,问得很有价值;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说得好,说得很深刻等。这种评价无所谓好坏,只是欠缺一种趣味和活力,欠缺一种灵动和情感。

如果能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性,多了情趣性。

五、变及时性为及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

评价要及时,这是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所熟知的。因为及时性评价很易于让发言的学生个体享受思考的愉悦,成功的快感以至步入乐思、善思、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也可能带动和激励全班同学积极思考、争先恐后。

凡事都有两面性,及时评价,的确有振奋精神、一锤定音、明确结论的效果,但也容易挫伤学生群体的自尊心、积极性,使之产生相形见绌的失败感。特别是对于能多元解读的问题,容易导致对问题理解的草率、肤浅、僵化、片面。究其实质,是教师眼中缺乏对学生这个活生生的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的认识,缺乏对文本多角度的多元化解读的深刻认识。我们的课堂,应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个性化,着力展示学生学习的原生态,尽情让更多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感,变及时性评价为及时性与延迟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

延时评价,就是在教师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期待的态度,让更多学生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然后适时以更好的方式予以归纳评价,实际上,这也更体现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珍视,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倡导,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六、变预设性为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

新课程教学中,预设性评价仍有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教师的评价语言库中储存足够多的课堂评价用语,掌握多种课堂评价方式及其运用方法,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应适当考虑评价问题,不仅要考虑评价方式在此时此地本文本课中如何恰当运用,以至于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自然妥帖,而且要考虑推陈出新,时时不同。教师巧妙的处理,即兴的评价,都是植根于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扎实的日常教学功底。那种充满个性魅力、随机应变的课堂评价,创造了和谐融洽的教学空间,激活的是学生无限可能的创新思维。当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足够的实践经验,吸取了足够的课堂智慧,形成了足够的捕捉和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才能完成经验的超越,才能从机械走向灵活,才能从预设走向生成,才能从僵化和计划走向开放创造和自由,才能使课堂变化多姿,充满生机和活力。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理论篇)浙江省教学科学研究院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变教师评价理念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唐家庄第一小学

魏国君

篇2:促进学生发展基本理念

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武钢三中

张红平

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认真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笔者认为,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教学效益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认为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明确提出,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理念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

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让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三是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内容。如果教师的讲课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他教得很多,教得很辛苦,那也只能叫做“教”,而不能称为“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它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评价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它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其按自己的个性得到尽可能充分地发展。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益,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样一个问题。通常,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习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如果我们的教学能依此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将极大地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课堂重构

课堂是什么?在许多人头脑中,这可能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中生活,学生的学习时光大多在课堂上度过,这种“貌不惊人”和“见多不怪”常使得我们经意或不经意地忽视课堂,忽视对课堂内涵的深刻挖掘。大多数教师把课堂仅仅当成传授知识的讲坛、训练学生的场所和教师表演的舞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家庭作业构成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由师问而生答,答不出再引导的单一交往,惟教材教参教案的教条主义表现,压抑了学生的灵性,使他们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创造。贯彻有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益,必须重构我们的课堂。

第一,在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架设桥梁。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它缺少色彩,缺少变化。生活世界是活泼真切的世界,它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对于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他们习惯于汲取生活的真知,接受生活的淬炼,但往往在学校中感到学习纯粹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我们的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相割裂不无关联。

实际上,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语文、数学,生活中有物理、化学,生活中有政治、经济,生活中有地理、哲学„„例如,德国科内尔森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政治》教科书,完全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的问题编排教学课题。正如教科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明的那样:“我们,本书作者,并不简单地向你们报告政治。我们认为,如果你们自己从中找到什么,也就是说自己来做些什么,如调查或打听,那么一定会很有趣。”这本教材第一册中所含的11章,分别为:(1)在学校中;(2)在德国的外国儿童;(3)我们的环境;(4)你与别人;(5)闲暇;(6)钱与支出;(7)家长的职业工作;(8)欧洲的儿童;(9)消息与真理;(10)在我们的学校,在我们的地方;(11)第三世界的儿童。可能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还存在些许不足,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却为教师的发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例如,我曾让班上一位艺术特长生结合自己“由弹钢琴转向吹双簧管”的事例,为同学们讲解“事物前后相继的纵向联系”;请体育委员谈自己在学校运动会上的排兵布阵,让同学们从中体会“整体

与部分的联系”。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通,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任何备课活动中,都不妨仔细地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等。

第二,在师生之间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走进新

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教司组织编写,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他们有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和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渴

望被理解,渴望获得尊重,渴望被教师信任,渴望得到老师鼓励。但我国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经验,强调师道尊严,逐步形成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师生之间形成了“你来受教育,我来教你”、“我教什么、你学什么、不想学也得学”的不和谐关系。教师不喜欢倾听学生的意见,对学生中那些“异样”的思想火花,或压制,或将其“引导”到自己的思路中来,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是一言堂,缺乏平等、民主的氛围。学生在形式单调、气氛沉闷的课堂里学习,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聪明才智和激情被窒息,在“强权”面前,还容易产生厌学和抵抗情绪。

倡导有效教学理念,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重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一,提倡微笑教学。教师要放下“架子”,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亲切感,使课堂充满温馨的气氛,从而既使学生愿意与教师合作,又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其二,因材施教,给每一位学生均等的活动和表现机会。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地补偿学生生理、智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保证课堂教学的公正、平等,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的关注,感到“我能行”。例如,在学习《企业及其分类》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我们周围有哪些单位是企业?”“我们学校是不是企业?”“银行是不是企业?”等一些层次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基础的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在课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文艺、体育、科技等不同活动,让不同特长的同学都能得到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分享信任与成功的喜悦。

其三,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对自己崇敬和喜爱教师的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学习特别主动,学习效率也相对很高。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提升教育艺术,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品质。这是建立平等合作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第三,在学生由已知探索未知之间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觉得45分钟是那么漫长难熬,教学内容那么单调乏味,自然难有很高的学习的效率和充分的发展。近年来,各学科在课堂上都在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不断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或已有的知识积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未知世界,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引导学生由已知探索未知之间,必须为他们留下足够的探讨时间和空间。

其一,在教学时间上留有余地。即课堂上既要给学生留下动脑思考的时间,又要留下讨论发言、动手练习的时间,甚至是尝试错误的时间,使学生真正做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辩论会。例如,在学习“矛盾的观点”之

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材料,辩论“网吧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结果并不重要,但经过辩论之后,学生很容易得出或理解“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必须一分为二”等哲学观点。同时,这也促进了学生辩证思念能力的提高。

其二,在教学内容上留有余地。即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设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填补内容空白。此如说,讲对待货币“应取这有道,用之有度”时,如果教师进一步设疑:“道”是什么? “度”又是什么?这不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当然,也有教师设计了问题,但由于指向不明,过难或过易,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或是“不启而发”、“启而不发”,达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问题的设计只有处于学生现有水平和未来水平之间,才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怎样把课堂上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是一个十分艺术的问题就像书法家和画家那样,在白纸上写得、画得太满不好,留的空白太多也不行,留白要留到恰到好处,要让人感到整个作品的和谐,并有自己的想像空间。因此,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不是教师责任的减轻,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教学智慧,根据个人特点、所教学科的特色、所教学生的特征,突破教材教参的限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增加“学生个别学习、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或情景表演等形式”(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研究

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4页),让学生主动接受还给他们的时

间和空间,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篇3:依托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就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情绪, 专心听讲解、看示范, 认真参加体育锻炼, 并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学时, 首先要注意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所选择的内容应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尤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 应多开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体育小竞赛、游戏等活动。其次,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组织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注意运用尝试法、启发式、点拨法等。如快速跑的教学可采用“开飞机”、“追逐跑”、“奔驰的骏马”、“障碍接力”等手段。在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教学, 改变以往的“慢跑加徒手操、放松操”等形式, 可以播放一些相应的音乐,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尝试创编韵律操做准备活动, 创编放松操、放松舞蹈等, 使学生经常体验一种新鲜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学。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障。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实”学

以学生为主体,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学生参与的机会越多, 就越能唤起其参与的欲望和激情。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课堂组织形式, 来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如:在篮球教学中, 采取发现教学法,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运球的高度与带球跑的关系,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觉运球的动作要领, 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意识地控制球的高度, 这样学生理解更深刻, 学有乐趣, 练习积极性高, 教学效果好。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主观意识支配下,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学习知识, 形成结论, 学生学得实实在在, 学得有收获。

三、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让学生“敢”学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促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 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针对学生各自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等特点, 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目标上, 我们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技巧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水平的实际差异,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尽可能通过自我主体的努力形成差异性发展。这样, 能力较弱的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能更迅速地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教学方法、手段上,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差异, 对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 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差异性”的学习机会。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 我设置了不同高度的橡皮筋让学生练习, 再根据他们的掌握能力调节练习高度, 供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选择和学习。这样, 他们在不同高度的橡皮筋上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由于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 不同层次的学生成功地完成了练习,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体验, 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让学生“会”学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 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会学习的人掌握了适合自己特点且效果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因人、因时、因地、因学习者而异, 没有统一的模式。这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会”学的重要性。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是内因, 教师的教是外因, 教师的教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主体的主观条件, 尤其是主体对待学习的态度, 决定着学习进程与效果。模仿是学生所感兴趣的, 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形态中, 在唱唱跳跳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如“在单双脚跳教学中采用跳房子”、“在投掷教学中采用打雪仗主题”、“在快速跑时采用开飞机”等, 在活动中, 学生的兴趣是浓厚的, 学习是积极的。只有在这样一种环境中, 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 去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掌握运动技能, 懂得原理, 促进思维发展。根据体育教学具有感知、思维和练习活动紧密相结合的基本特征, 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看想结合、听想结合、练想结合、想练结合的训练和指导。如:在技巧前滚翻教学时, 先示范, 不讲解, 要求学生从中观察, 发现低头含胸及滚翻后翻掌贴肩的动作要领, 知道身体要像“球”一样滚动的原理。学起于疑, 成于思, 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在百“思”中“悟”出答案, 既能有效地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 又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领域中, 通过教师在关键之处、疑难点处的点拨, 让学生学会学习。

体育课堂内外的教与学的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 还可以用“情境教学”、“主题教学”、“合作学习”等自主学习性的形式组织教学, 强调人际互动,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 在练习中学, 在讨论中学, 在发现中学, 使学生乐于参与, 学得快乐、实在、积极主动,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摘要:新课程标准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 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这一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作者就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乐”学,“实”学,“敢”学,“会”学

参考文献

[1]体育 (1—6年级) 课程标准实验稿.

[2]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走进新课程.

篇4:促进学生发展基本理念

关键词:初中体育;基本理念;全面发展

體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对于体育课也是一样,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有关“篮球”的知识时,因为现阶段的学生好动、爱玩、好胜心强,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他们看不到体育的魅力,所以,将游戏情境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采取了“竞赛”的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化的篮球比赛,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体育技巧,又可以使学生在活跃、紧张的比赛中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二、坚持健康第一思想,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体育课的价值,最终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还以教学篮球为例,在授课的时候,我们采用的“竞赛”的游戏模式,一方面巩固了有关篮球的知识,掌握了基本的体育技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练习和终身锻炼的意识。而且,在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真正在体育课堂中树立健康第一思想,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育教学不是为了单一地知识传授,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地应对考试,更不是为了迎合素质教育。其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因此,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关“长跑”时,因为跑步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学生或多或少都对长跑知识有所了解,所以,在讲授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马拉松比赛,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跑步技巧,之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跑步姿势、技巧进行调整,而作为教师的我,就是对个别没有掌握的学生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以让学生感受体育课堂存在的价值。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非常正常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脉络的叶子是一样的,学生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身体素质不同等,所以,他们的爱好、擅长的体育项目也就不同,我们也不能用统一标准去评价学生,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都能发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最终,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以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进而,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荣.全面推行新型理念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2(01).

[2]张涛.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篇5:促进学生发展基本理念

2015-2016年度潘彦明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当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品德,创造思维和审美观念体现不够,在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灌输而疏于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忽视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偏重于智育,而疏于德育的现象时有存在。针对种种现象,我们应在教学中坚持以德育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如何教学生“学会做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生存,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和各大领域的人才,从他们的事迹、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做人的。

其次,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使人们接受一次性教育所拥有的知识不足以终生享用,因而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存和自我发展,因此,教育目的已不能限定在使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上,而主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上。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学会”:从不知到知,着眼点是获取已有的知识,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表示学习的结果;“会学”:要求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更多地是瞄准未知的知识,表示学习的过程。)

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理探究结构知识的过程。而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老师不再担任“主演”,而仅仅作为“导演”,变“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为“引导”,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吊学生胃口,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利用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历史活动课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自主性地探究学习,十分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收集资料、阅读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如何教学生“学会合作”。合作在人类社会中有极大的作用,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从古代的合作狩猎,到现代的科学研究,合作都是无处不在的。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使学生除了师生互动之外又多了生生互动的学习途径。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是小组合作,把班上部分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协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材料,又可以吸取他人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合作中还学会沟通、争论、妥协、配合、分享等。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除了互相之间学到了知识、还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课堂变成了资源共享的团队工作空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然领悟到了合作是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第四,如何教学生“学会生存”。“生存”指有“立足之地”,有生存空间,有“英雄用武之地”。生存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物的存在形式,它对立的即非生存或死亡。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优胜劣汰”,“适应者存,不适应者亡。”因此,教学生“学会生存”,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学习生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可以这样做:

1、“三个天天练”工作:每天英语早读十分钟;唱歌十分钟;体育活动四十分钟。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更磨练了学生的意志,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的深刻道理。

2、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每学年举办一次体育节、田径运动会、达标运动会等综合性的体育比赛,每月组织一次跳绳、踢毽子等简单易操作的单项体育比赛。我校的“体育节”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学生全员参与,内容突出趣味性、普及性,既有传统的田径项目,又有丢沙包、角斗士、多人多足等趣味体育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热情高,通过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

3、开展“中华诵-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爱好和习惯,更好、更快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4、继续做好“爱心基金会”工作,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们通过“捐一个易拉罐,献一份爱心”等活动筹集“爱心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这项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既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积极开展为四川灾区捐款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奉献爱心,全校学生人均捐款20余元。

6、组织开展实事讨论,积极向上看待问题。

篇6:促进学生发展基本理念

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核心在于情感、自主、探究、合作等方面,与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内涵具有一致性。下面就我校的小班化课堂教学进行阐述。

一、班级人数不多于25人——班级的规模与学生学习空间的充分利用

就目前而言,许多学校班级规模过度膨胀,班级人数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0人/班,有些地方高达8O人/班,由此产生教学空间拥挤,课堂教学环境恶劣,空气混浊,组织教学困难,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学的有效率令人担忧。

要有效实现教育的个别化、个性化,必须是适度的人数。根据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的关于教师的视野覆盖有效关注面在18--28之间这一论断,我校确定班级学生不超过25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班额人数不多于25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学生的参与度与双边共振的频率大为增多

雷纳德.S.凯思的一项研究表明,规模庞大的班级,座位拥挤,人数众多,客观的环境阻碍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发言与讨论机会的人,往往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自然会产生失落感,失去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而在一个班级人数不多于25人的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课堂双边活动,共振的频率增多、密度加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2.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要实现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个前提——在班级的人数适度的情况下进行。实践证明,课堂上发言或参与演示性学习活动,往往是靠近过道、出入方便的学生。由于人数众多,教师面对如山的作业,批改中很难做到仔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作业状况并且进行个别作业指导。而在一个人数不多于25人的班级里,教师可以从容地进行深耕细作,课前备课可以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素养和要求,分别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建设性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师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设计一系列弹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教师实现面批,师生间信息反馈更迅速、更直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大为提高

“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内心都是希望平等地对待学生,期待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但是庞大的班级无形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区域,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她)的视野只能监控到28人左右(教师关注的最大值),对于视野之外的学生监控明显降低,学生易分心、搞小动作,听课效率差,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就大打折扣。而在25人的班级,学生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教师的每一天的期望,让每一个学生自我的优异特质均能充分地展示出来。

4.班风与学风大为增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明显高于普通班级

研究表明,人数在四五十的班级,同学之间情感联系的密度与小班相比较明显会减弱,同学情感相对会冷淡一些,容易产生非正式群体,甚至有少数学生对集体产生对抗,将破坏学生安定的学习环境。班级学生成绩标准差较大,造成班主任管理困难。而在25人的班级里提供较多的师生交往、发展的机会,同学间交往频率的增多,学生的举止动作都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同学之间情感融洽,师生之间亲密无间,学生享受更多的个别化的指导。从而教学质量明显要高于规模大的班级。

二、课外作业完成时间不多于25分钟——学生鲜活生命价值的解读

我校小班化教学的开展是以个性化教育理论、生命交往理论及其他相关的教育理论为支撑点。将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的时间确定为25分钟以内,正是小班化教育中生命交往理论的一种重视和体验。我国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是一种法定的带有强制的教育,学生完成法定的课业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法定的课业应该是学生能够承受的合理的学习负担。当学习能够台乎人的生命本性方式的时候,能够完整、和谐地运用和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学习就不成为一种负担。

我们确定学生课外作业不多于25分钟,采用全体施教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给学生以适度的压力,让压力变为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量的变化达到质的效果。限定时间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地思考从结构与性质上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不断自我发展、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应该是学习主体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不能让学生产生生命冲动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其精髓也在于此。

推行这种课外作业不多于25分钟,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须知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是教育的个性化,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落实的关键是抓住课堂40分钟的效益,教师在选择练习的内容时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练习难易程度,对不同特质的人分配以不同练习时间和次数,以确保练习的质量。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保证作业的质量,以求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

三、师生课堂互动交往距离不多于25分米——小班化教育中师生情感的融会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把知识和智力作为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的变异,也就是情感,情感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情感教学既是一种策略,又是在课堂上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实施与把握?如何调动学生参与?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去实践、去灵活运用。

1.营造课堂宽松愉悦的情感氛围

学习是一个艰辛努力的过程,因此更需要以积极的心理情感氛围去支撑,而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氛围大都源于教师的调动以及学习过程的追求。我们要求教师要以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你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一个真诚的微笑,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是一片阳光。让这片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学生自然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教师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平等、真诚。“教师应该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冷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力求倾注真挚、流露关爱,教师内心丰富的情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持久而广博。

2.随时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在学识上是广博的,在情感的研究上也应该是有所造诣的。在学生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所表达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切忌遮遮掩掩的,教师也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也有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教书育人不是正襟危坐,没有人之常情,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同欢乐、共甘苗,给学生以真实之感、可信之态。“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向学生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语气、热烈的掌声、真诚的拥抱、甚至可以亲吻学生的额头……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达一种信息,那就是“我爱你们,可爱的同学”。有良好的情感交流作为基石,课堂的气氛定然是活跃的,教师从中可收获到快乐与成就感,学生也能实现期望值。

2.善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释放自己的情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我们必须懂得爱,我们必须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我们从事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广阔而又深厚的爱。特别在私立学校,家长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家境条件优越的孩子,却往往变得自私、专横、不会合作,拥有一份爱心越来越难以寻觅,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是体会不到别人的爱,更不会去爱父母、爱家庭、爱同学、爱师长、爱好些不认识而需要爱的人。通过强化爱的教育来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懂得爱的人。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察言观色判断学生的情绪。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情绪的变化也是“朝晖夕阴”,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情绪,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情绪变化井加以引导。

小班化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同时也扬展了德育的时空。实验研究表明,在人数较少的班级里,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交往,有利于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优质的育传身教绘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小班化更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将教育的目标、内容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

四、学生课堂训练、动手探索研究时间不少于25分钟——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就必须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探究事物的能力,为此,我们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联结主义试误说关于学习过程是一个尝试和改正错误的过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益的成分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倡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景教学,创建了“个体自学研究——师生共同探讨——适当训练——反馈信息”的教学程序。

当堂训练,探究动手能力不少于25分钟,其实质就是运用优化教学时间管理的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首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其次,要指导学生确立目标,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学生可以与老师一起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制定学习进度,调动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倾注情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列自学提纲并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制定,要求内容体现目标、结构体现层次,问题要有指向性。其中“师生共同探讨”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它包含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等,这种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是高密度的交互,不只是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是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因而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进行调节与控制。如问题教学策略,可以假设情景;可以分析数据;可以利用联想、想象、推导;可以由已知条件演绎出新的观点等等。如反思教学策略,学生可以以逆向思维方式来检讨学习过程、克服思维定势,排除习惯的干扰,独辟蹬径得出新奇结论。

五、师生课堂有效互动不少于25次——个体之间激情的燃烧,智慧的碰撞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课堂要创新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和教学上的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漠视鲜活的生命的个体存在,体现在课堂上整齐划一,严重缺乏互动,(狭小的空间也没有办法互动起来。)而以小班化教学观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等。师生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自主等等。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打乱了课前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教师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提问的本身就是课堂的闪光点,教师就课堂实际情况要学会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争论其中、乱在其中、乐在其中。“乱”之时往往是思维碰撞渐入佳境的时候。生生互动,即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在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不用担心自己说话的正确与否,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七嘴八舌、各抒已见”的宽松的环境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真切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寻疑、质疑、解疑的能力,学生在交流之中学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情感互动,即是师生的积极心态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情感互动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情感的互动是以民主和谐为基础,共同交流,教师要耐心倾听:而双方的情感共鸣是关健,任何单方面的情感是不够的,只有达到共鸣才能发挥双边的最大效应。

六、师生非英语课个体英语课堂用语不少于25次——适应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需求,培养国际性的“复台型”人才

由于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已成为必然,教育技术层面、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以及观念、模式、教育的组织方式等都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全方位的外语渗透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在非英语学科采用这种中英文授课的形式,以量的手段来强化是依据儿童心理成长的特点,使之融入儿童素质发展过程,增强其多重语感的复合思维的现代教学方式。同时,针对目前国内英语教学呈现“哑巴”英语的状况,来为学生创设英语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过程中,始终能接触英语,使英语学习真正从英语课堂延伸到其他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英语交往的频率及密度相对于人数众多的班级而言明显增多,让学生真正有一个学以致用的环境。为此,我校以三个阶段来推行。首先,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逐步地渗透在各学科之中,在非英语学科,如数学、自然科学、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中适当加入英语教学的成分,主要在说与听上下功夫,要求每堂课不得少于25次;其次,有意识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适当渗透读与写的成分;再次,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整个课堂的1/3时间的运用,逐步扩大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比例,最后达到课堂上师生之间完全用英语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坚持进行这种中英文语言的教学,使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和升华,两种语言的切换使学生的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形成两种思维模式,促进语言和思维素质的提高,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上一篇: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控制价审计操作规程下一篇:隐患处理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