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24-05-04

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精选6篇)

篇1: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源乡立足茶叶产业的产业优势,以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通过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广征意见、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促进了通源乡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成功开发香茶产品,走出了一条优茶富民、注重实践、学改互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茶叶产业是通源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茶叶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60%,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茶叶市场供大于求,加上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茶叶产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茶农普遍存在着广种薄收现象。茶业增效、茶农增收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为此,通源乡党委政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思广益,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活动的最大实践来探索,立足本地实际,着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求创新。通源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全乡拥有茶园30000亩,年产茶叶4500吨,产值3800万元,农户户均拥有茶园10亩,产茶1500公斤,特别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通源乡先后兴办了14家精制茶厂,形成了精制茶厂一条街,使传统的粗制茶过渡为精制茶。同时,地理独特,基础扎实。不仅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而且茶农管理意识较强。茶园地处海拔高、环境好、无污染,适合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这些得天独厚的先天因素都为通源乡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政府重视,依托产业求转型。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前提条件。茶叶生产一直是通源乡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一味的推行茶园面积扩张只治标不治本,治本的根本办法是帮助茶农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致富路子。为此,通源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多次带领相关人员到重点村,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生产大户等形式开展调研。同时,还邀请了浙江大学茶叶教授来通源实地考察,共同探讨茶叶发展出路。随后又组织了精茶企业老总、茶叶大户、村干部等赴松阳考察香茶产业。除此之外,乡党委政府及时出台了《通源乡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其中对茶叶产业提挡升级、精茶企业技改方面制订专项扶持政策,全面推动通源香茶产业的发展。

三、扶植试点,示范带头求发展。在一定范围内,一个新兴的产业在起始阶段往往受到质疑和观望,通源乡党委政府考虑到这个实际,招商引资,结对帮扶,与松阳的著名企业越玉兰茶叶有限公司进行了产业对接,通源精茶专业合作社以企业设备、厂房入股,松阳越玉兰茶业有限公司以技术入股,共同开发通源香茶。创建了白雁坑村香茶加工集聚区和精制茶龙头企业嵊州市金鹏茶厂两个加工试点,香茶生产流水线的正式运行,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很多企业、茶叶大户也跃跃欲试,形成了极佳的示范效应。

四、营造品牌,多头并举求增效。茶叶品牌的塑造是茶叶增值中不能忽视的方面,为了能更好的推动通源香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使香茶产业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通源乡党委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市场。同时,积极改造老茶园,改良茶叶品种,大力发展名茶和珠茶,充分整合茶叶资源,走珠茶生产与香茶生产并重发展路子,有效促进茶农增收,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通源乡科学实践办)

篇2: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领域,具有安全性、公益性、专业性等特点。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推进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将“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列入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批示中专门指出,应急产业是一个社会需要又大有作为的产业,有关部门要专题研究,大力推进。这为广东省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迎来了春天。为抓住国家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急委主任朱小丹在2012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扎实促进应急产业发展”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2012年7月至II月,广东省政府应急办通过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组部分专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以及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开展21个地级以上市的书面调研及到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14个地级以上市实地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应急产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对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广东省以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目标,以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为突破口,坚持“应急工作科学化,应急技术产业化,应急产业园区化”,努力抢占应急产业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充分肯定、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评价。2011年10月,国务院应急办组织专题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近几年广东省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广东省(省政府应急办)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起步早、思路清、办法多、措施实、成效大;积累的创新理念和经验对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意义重大,值得其他省(市、区)学习、借鉴。负责牵头推动全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于2010年、2011年先后两次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认为广东省为全国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12年2月14日至17日,鉴于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推动发展应急产业所取得的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广州市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先进技术高级研修班,并组织参加学习的全国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分应急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到东莞市实地考察应急产业发展情况。2012年5月15日,美国驻穗总领事馆有关负责人及美国克劳斯公司等知名展览服务公司负责人组成的美国应急管理考察团高度评价了广东省在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等方面创造的经验,认为广东的经验值得其他各国学习和借鉴。

(一)应急产业初具规模。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应急产业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底,广东省共有属于应急产业的生产企业(以下称应急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约4000亿元,从业人员约130万人。

应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涉及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和生物事件疫苗和药品、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社会群体个人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应急发电设备、应急照明器材及灯具等,覆盖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中43个子目录的60%以上(详见表2)。

(二)应急产业初具集群效应。据调查,应急产业从地域分布、行业类别、经营规模等方面都呈现集群效应。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省应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市,75%以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呈现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粤东、粤西、粤北3个方向由多到少、由强到弱、呈扇形分布的规律(详见图1)。在年销售额上,据不完全统计,排在前4名的依次是东莞、深圳、广州、潮州市。

(三)部分应急产品应用性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广东省应急企业既包括“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又囊括应急领域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服务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既有国内最早、最先进的工业生产领域应急安全、预警预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也有占据了应急产业领域高端的救援装备技术研发和服务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如东莞市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摇发电式应急收音机,2005年被美国军方一次采购20万台;“5·12”汶川大地震期间,该企业紧急调运一大批应急收音机送抵灾区专供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使用,获得一致好评;“3·11”日本大地震,日本政府紧急订购了10万台。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多功能消防车、大吨位水罐泡沫消防车和机场泡沫喷洒车等产品在国际上属尖端类别。东莞市巨千家具有限公司的“仕安居”组合屋(又称“集成屋”),属于应用于配套设施不完善或者自然灾害条件下的组合板房产品,房屋质量和安装速度接近国际水平,能够快速解决临时居住问题。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塘厦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电源(EPS)、高压直流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部分产品应用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北京地铁工程、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和国家体育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场馆等。

(四)应急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广东省积极推动提高应急产品生产企业的科技水平,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应急产品科技含量。广州市虎辉照明公司作为广东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的LED应急灯被认定为广州市2009年自主创新产品,广泛应用于“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3·11”日本大地震等灾区。中国规模最大的干电池经营企业——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应急发光电池,广泛应用于应急疏散通道。韶关市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示范企业,研发生产的微型挖掘机、塔式起重机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远销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

二、主要措施

广东省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应急产业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广东特色”应急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应急产业发展良好氛围。2011年1月7日,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2012年3月1日,朱小丹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研究制订扶持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应急产品准入和认证等相关制度,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社会储备等途径培育好应急产品市场”。2011年2月22日,副省长、省应急委副主任刘昆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推动建立应急产业体系,加快应急产业发展。”2009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要加强应急管理产、学、研结合,整合资源,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2010年7月颁布实施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等开展公共安全技术理论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促进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这为发展应急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2010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10]4号)中提出,要推动应急管理产业发展,研究制订加快全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应急产业指导目录;积极培育应急产业龙头企业;探索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推动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博览会。2011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11] 49号)中再次提出,要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推动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 97号)中明确提出,以救援与运输装备、应急能源与动力装置、应急通信与指挥设备、医药和防护用品、应急材料等领域为重点,鼓励企业对现有产品开展满足应急需要的适应性改进,推进重要应急工业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应急产业聚集园区。201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广东省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扶持办法(试行)》(粤府办[2012] 129号)中提出,按照“政府引导,教学科研单位主导,创新技术先导,应急产品向导”的原则,通过实施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形成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为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搭建发展平台,创造应急企业成长良好机会。2010年7月,广东省成立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会,为应急管理专家、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推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了创新平台,对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省政府应急办的指导下,201 1年1月,应急管理学会在广州市举办广东省科技应急研讨会,围绕“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主题,对进一步通过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3月,应急管理学会在东莞市举办广东省应急产业研讨会,结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围绕“健全应急产业体系,打造应急产业平台”主题,为进一步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建设应急产业园出谋献策,有力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6月,东莞市率先成立了东莞市应急产业协会;2012年3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推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应急产业协会,明确了“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联合推动”的应急产业发展思路,搭建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与发展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2012年5月,在省政府应急办精心谋划下,全国第一个应急物资服务平台一一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实行严格的备案、审核、发布机制,实行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筛选查询系统,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专业化应急物资信息服务,为完善应急产业链,助推应急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9月22日至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应急办联合主办,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承办的全国第一个应急产品国际展览会——2012中国应急产业展览会(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重要专题展之一)在广州市举办,以“做强应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为应急企业提供扩大行业影响力、展示应急产品、交流商业资讯的崭新平台。国内外近300家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参加了展会,展品涵盖应急通讯、指挥调度、消防救援、安全生产、应急发电、应急车辆、医疗救援、应急咨询、应急培训等领域。与此同时,依托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国内外采购商实现了网上交易。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进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2008年,广东省启动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作。目前,省科技厅、省政府应急办已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组建了20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应急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专家团队,提前储备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应急技术,为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广东省禽流感监测、预警及快速诊断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已研发了快速、特异、灵敏的禽流感诊断方法和配套试剂,研制的疫苗已获得临床批文;地质灾害技术研究中心在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监测预警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防治和决策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肯定,部分产品已投入使用;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拥有117株细胞的细胞库、抗体制备平台、快速分子诊断平台、传染病监测网络、食源性疾病应急检测技术平台等;新发传染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新发传染病的生态学、环境学和溯源研究,其中,分子溯源技术国内领先。2011年5月,省政府应急办推动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在深圳市成立广东分院,依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科研力量,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广东省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计划。“十一五”以来,投入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取得一大批新成果。如省微生物所针对食品中毒事件等公共安全问题,开展了食源性致病菌免疫磁捕获——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究,目前已收集大量食源性致病菌,并且用多种方法提取DNA,初步建立起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广东省每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以上专项经费启动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该专项实施完成后,计划制订20项以上安全技术标准或规程;研制新型安全农业投入品10个以上,每年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以上。

(四)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应急产业园建设。广东省以东莞市为试点,推动应急产业园区建设。东莞市松山湖工业园区的中国南方应急科技大厦已于2011年3月正式奠基建设。2006年开始,东莞市开始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资助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创新人才引进等;“十二五”期间,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计划提高到每年20亿元,进一步加大财政引导扶持力度。目前,东莞市聚集了一批大型应急企业,研发了一大批先进的应急装备、设备等,应急咨询服务业也日益壮大,为东莞市率先建设应急产业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国家将应急产业列入“十二五”期间优先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广东省在积极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感觉步履维艰,很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策层面仍没有对整个应急产业进行长远规划,系统性不强,造成目前部分企业产品渐趋同化、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与此同时,政府对应急产品的推广不足,整体市场仍未有效开发。据东莞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生产的手摇式发电应急收音机在美国的销量相当理想,仅美国市场5年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台,但国内市场的份额相当小,不及美国的l/10。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看,仍然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导致应急产品的科技研发不够,缺少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乏力,不同程度制约应急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产品认证手段缺失。国内具备应急产品认证资质的机构不多,且价格高昂。广东省部分生产出口产品的中小企业拥有较好的产品,因未有充足资金进行认证,无法真正打入国际市场。

四是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从应急产业集群层面看,广东省相关企业在深度分工、企业竞争、区域品牌等方面优势仍不明显,产业链仍然不完善,上游产业和关联产业薄弱,缺乏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

四、几点建议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发展应急产业是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的助推器,是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引擎。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应急意识的不断提高,应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建议近期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尽快出台应急产业扶持政策。一是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抓紧起草《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应急产业发展目标、政策原则、政策范围等,特别是要制订支持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快推动建设东莞应急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产业园形成产业聚集,推动全省应急产业发展。

(二)充分营造应急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充分发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作业,加快建立部门间应急产业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水平,整合供给需求。二是依托省应急平台体系和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产品储备目录和资料库,重点包括企业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应急资源等3个资料库,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与共享。三是依托广东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广东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多举并重,推动建设国家级、省级应急领域重点实验室。四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普及防灾救灾知识,增强公民应急意识,着力培育、开发应急产品市场。

(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是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从“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向高端领域救援装备和服务应用产品延伸,注重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企业要加大应急产品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应急产品。三是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成为行业龙头,形成榕树效应,促进产业资源的高效聚集和产业集群高效、可持续发展。

篇3: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新兴产业的初步认知

新兴产业, 它相对旧产业来说, 指那些依靠新技术形成的一系列产业, 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明得到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这是一个相对概念, 时空不同, 其内涵也不同。新兴产业大致由三大部分构成。

(1) 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

比如新能源, 相对传统能源主要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 使得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成为现实, 而与之相关联的就形成一些产业链。在每个产业链产业化过程中都存在许多技术创新, 就得应用新技术, 人们就称这一类的产业为新兴产业。泰州海陵提的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就是这样的产业。

(2)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形成新产业。

如泰州的特种机床产业, 一般认为是传统产业, 一些小作坊敲敲打打生产出来的机床, 没有什么特别技术含量, 只能买2万元, 就是传统产业产品。江苏冬庆公司一个教授, 带着一帮博士、硕士研究很长时间, 形成一系列专利技术, 生产出别人不能轻易仿制, 一台能买上百万元的机床, 这样的产业就可列入新兴产业序列。海陵区的新装备产业就是这样的产业。

(3) 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业进行产业化运作所形成的新产业。

以前人们把文化传媒当作事业来看待, 贴钱运作。现在市场放开了, 将其当作产业来运作, 从而形成了新兴产业。如创意产业、现代传媒等。

我国政府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省提出重点发展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泰州市提出打造“1+3+N”的产业体系。所谓“1”就是指装备制造业这个传统优势产业, “3”是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N”是指其他新兴产业。与之相称的, 海陵区发展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四新”产业, 就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兴电子”四大产业, 这是符合海陵区情的, 也是与国家、省、市重大战略产业布局相呼应的。

2.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利于落实市委确立的“开放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发展, 海陵的“四新”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强劲, 一批优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当前, 海陵经济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发展新兴产业, 对于海陵落实市委确立“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前不入提出, 围绕全市产业规划, 加快形成“一城一区一园一带”的产业布局。其中的“一园”就是在海陵区打造新能源产业园, 这是海陵发展重要的机遇, 一定不能错失发展良机, 要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多策并举,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动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使新兴产业成为海陵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兴产业具有低耗能、低污染和高效益的特点, 为此,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

据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统计, 江苏新兴产业迅速成长, 规模不断扩大, 新能源在连续3年倍增的基础上, 仍保持20%以上的增幅。同时发展新兴产业能扩大就业, 因为它具有市场前景广阔, 产业带动能力强, 就业机会多等特点。

(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

我国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 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战略对头, 行动有力, 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发展新产业有利于满足社会的需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会大大提高, 传统产业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但更高层次的需求, 必须要依靠技术进步,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来满足。如人们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就希望拥有便捷的电子信息工具, 电子信息产业大大地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又比发展生物医药新兴产业, 更好地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医疗保障的需求等。

3.关于海陵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若干思考

海陵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应着重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 目标定位。

泰州市海陵区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和新兴电子四大产业, 符合区情, 也与国家、省、市重大战略产业布局相呼应。但是作为新兴地级市的主城区, 在新的发展阶段, “四新”产业目标内涵应当有所深化。个人以为在发展定位上应当各有侧重, 区别对待。首先, 重中之重发展新能源产业。一方面海陵的新能源产业有着非常好的产业基础, 中盛、春兰、林海、汇能等企业近年来科技投入较大, 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另一方面, 发展新能源产业与省市整体产业战略布局相吻合。江苏全省虽然拥有300多家光伏生产骨干企业, 然而, 中盛光电却是做发电系统的重要企业, 在全省光伏产业发展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春兰高能动力镍氢电池及管理系统, 作为国家首批“自主创新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智能电站等多个领域, 它将引领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泰州市委要构建“一城一区一园一带”的产业布局, 打造“1+3+N”的产业体系, 无论是建设新能源产业园、还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海陵都毫无争议地充当着领军者角色。因此, 海陵应当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 在新能源产业链的扩充、填齐、拉升上下大功夫。其次, 重点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海陵区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 要保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就必须大力运用高新技术进行嫁接、改造与提升, 形成新装备产业。结合泰州市海陵区情, 当前重点是发展和提升现代农业装备、特种机床装备、汽摩装备等产业。第三, 着力培育新材料、新兴电子产业。现在海陵材料产业规模较大, 然而, 属于真正的新材料目前还不够多。新兴电子产业处于刚起步阶段, 且多为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套产品, 虽然, 随着纬创等重大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入驻泰州, 对海陵新电子产业将起到带动作用, 然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迅猛增多仍有一个过程。不过, 尽管海陵区的新材料、新兴电子产业基础薄弱, 但毕竟有了些培育的基础, 而且新材料、电子信息是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因此有必要着力培育这两个产业。此外, 海陵作为泰州市主城区, 还应适当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当然, “四新”内涵如何深化, 还需要方方面面加以认真论证, 总之, 必须要有相对明确的主攻方向, 明确的目标定位。

(2) 规划建设。

首先要抓紧编制好规划。要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要求, 结合海陵目前城市建设和产业现状, 按照企业集群、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发展要求, 组织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抓紧研究编制海陵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 系统提出有关政策措施, 作为指导全区新兴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二是做好规划衔接。既要注重上下衔接, 使海陵区的规划既能够融入全国大局, 又能注重横向衔接, 包括新兴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衔接, 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衔接, 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接。优化产业布局, 引导产业在园区中集中, 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实现最大效益。三是严格规划执行。进一步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严格准入门槛, 避免重复建设。四是要高标准, 快速度建设。对于新能源产业园, 要举全区之力, 高标准、高档次、大手笔, 快速度地建设好, 坚持精品意识, 加强园区生活设施配套, 优化园区生活环境, 丰富文化娱乐生活, 体现人文关怀, 从而更加有利于吸引高端的人才和产业进驻。

(3) 创新驱动。

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发明得到应用而出现的新部门和新行业。因此, 它的培育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来驱动。一是加大投入。在区本级科技经费安排使用上, 要确保绝大多数用于扶持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科技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支持, 进一步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引导企业重视研发, 加强创新, 并借此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为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注入强劲血液, 并据此提高全区R&D投入强度。二是组织攻关。着重瞄准一些科技前沿, 组织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科技部门应每年安排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集中力量进行突破。要明确知识产权导向, 将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 对科技项目实行专利前置审查, 计划项目必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积极上争。科技部门要认真辅导并组织相关企业申报和承担上级各类科技计划和其他部门的资金引导计划。通过课题计划实施,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注入新兴产业的发展, 弥补企业研发经费不足,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助推海陵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四是构建平台。针对不同规模企业, 进行分类指导, 打造企业创新平台, 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支持春兰、中盛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企业研究院 (所) , 利用其自主研发能力强的特点, 引导它们实施原始创新;引导申视管料、冬庆数控、宇成农机等中型企业, 积极开展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 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实行联合攻关, 支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面对小企业, 主要是通过引进与培植一批科技中介机构, 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项目包装、技术咨询、专利代理等科技中介服务, 使企业在集成创新上有所收获。无论是企业研究院、工程中心, 还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科技部门都要加大培育力度, 争取将其创成省级研发平台, 并积极争创国家级研发平台。五是科技与金融结合。这是解决新兴产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有益探索。首先是抓住上级要求各市 (区) 设立创投基金的机遇, 设立区科技创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 可通过政府设立“种子资金”拉动社会资金投资建立风投或创投机构, 并聘请专业管理机构进行运作, 让其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其次可建立合理的政府补偿机制, 成立科技担保公司, 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三是加强银企对接, 创新金融服务, 如对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实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对符合要求的新兴产业的新产品提供新品贷款。四是加强辅导培训, 做好相关服务, 大力支持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融资。六是建好孵化器。全力推进区科创中心建设, 着力强化功能, 提升服务能力, 在做好场地提供、物业服务等常规服务的基础上, 想方设法, 为新兴企业提供业务帮办、成果交易等深层次服务, 努力将其办成培植高新产品, 培养创新人才, 培育新兴产业的创新载体。

(4) 人才支撑。

人才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科技部门将和其他相关部门一道着力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重点打造六支人才队伍, 支撑海陵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是科技型企业家人才。通过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 帮助企业家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热心技术创新, 使他们成为海陵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二是高层次领军人才。通过创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 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建立新兴产业人才库等方式, 引导用人单位, 加强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 鼓励企业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贸结合、人才租赁等多种方式, 实行只为所用, 不强求所有的柔性引才策略, 引进国内外智力, 借“脑”发展。三是基层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实施企业博士创新计划, 青年骨干研发人才培养计划, 着重引进和培养一批企业博士、企业硕士、高水平本科生等青年科技人才, 让他们挑起海陵新兴产业发展的研发大梁。四是高技能应用人才。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 建立一批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在泰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设立相关专业, 培养新兴产业技术应用、营销管理和经纪人才。五是高级专家咨询人才。邀请国内外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新兴产业专家委员会, 为新兴产业发展“听诊搭脉”, 并搭建专家与企业家沟通交流的平台。六是高素质科技管理人才。科技部门要加强部门能力建设, 干部职工都要带头学习新兴产业相关知识, 认真研究并大力宣传各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科技政策, 学会从科技政策、创新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扶持资金投放与争取、帮助企业利用科技政策减少税负等多方面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5) 招商选资。

要转变招商理念, 全面实施招商选资, 做到“有所招, 有所不招”。全力主攻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的规模经济大项目, 全力主攻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项目, 加快新兴产业集聚。一是明确相关园区、镇街作为招商的主力军, 明确“一把手”是招商第一责任人, 并加大考核与奖惩力度。园区、镇街要对招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实行专业化招商。二是加强产业链招商。要依托重点新兴产业的企业和大项目, 积极引进配套企业, 大力延伸产业链。进行“补链式”专业招商, 可以在“四新”每个产业选择2~3家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导和帮助, 依托上下产业链优势, 进行重点产业链招商。三是抓好新兴产业招商推介工作。加强招商推介工作, 在国内新兴产业集群区举行大规模的招商推介会。四是大力促进相关研究机构的新兴产业化项目落户。收集各大研究机构的新兴产业化项目, 定期举办产业化项目对接会, 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化项目落户海陵。五是重视科技招商。要着力打造一支科技招商队伍, 围绕新兴产业以“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为目标, 及时收集研究机构的新兴产业化项目信息, 举办技术与项目对接会, 积极引导区内实力企业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发展转移, 实现转型升级。

(6) 扶持服务。

一要成立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领导小组, 下设若干个专业办公室, 全面负责全区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统筹协调全区相关部门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与考核、重大资源配置等。二是设置专门的产业培育发展管委会, 具体负责落实新兴产业园区的融资、建设、招商、优惠政策兑现和其他各项管理服务等全方位事务工作。三是结合区情, 制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各相关具体政策。加大现行政策执行和落实力度, 切实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当前要举全区之力, 重点建设好新能源产业园。实施优惠政策、凝聚政策和资金等优势, 建好新能源产业园。与此同时还要按照专业分布、集中成片、错位发展、各具优势的原则, 适当扶持其他产业园区建设。四是以扶持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最终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规模, 在全区重点扶持几个新兴产业项目, 重点培育若干个战略性产品, 重点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 重点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五是做好服务工作。园区要成立帮办服务中心, 出台考核办法。对重点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 要实行由领导牵头成立挂钩帮办服务小组的“多位一体”式办公室;严格实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制, 严禁一切乱检查、乱摊派行为, 严查一切不作为、乱作为等中层梗阻、基层板结现象, 切实提高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效率。六是要高度重视氛围营造。要加大对高技术新兴产业知识宣传, 营造领导重视、各部门支持, 社会各界关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首先, 引导干部群众研读新兴产业的系统知识。只有概念清晰, 才能便于思考;只有分类精准, 才能便于优选;只有掌握国家、省、市相关产业规划, 特别是周边区域的相关产业规划, 才能便于抉择。其次, 要大力宣传新兴产业的成功范例。尽可能筛选全国、全省、全市新兴产业范例, 特别是周边区域的新兴产业范例, 便于从市场层面、从产业链角度、从创新领域、从人才引进和培养、从扶持资金投放等多方面去制定本地规划和选择当前工作突破口。再次, 要认真研究并大力宣传本省、市及区的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有了总体思路, 才能在大局安排中找准位置, 切实掌握了各级政府的政策精神, 才能在工作中把握关键, 更加有力地推动和服务海陵区新兴产业的发展。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新兴产业的概念认知, 提出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并围绕目标定位、规划建设、创新驱动、人才支撑、招商选资、扶持服务等方面问题对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关键词: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苏人, 沈宏婷.江苏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考[J].群众, 2010 (4) :11-12, 16.

[2]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 2010 (2) :1-6.

[3]张和平.对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建议[J].经济界, 2010 (3) :55-60.

[4]祝宝良.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撑体系[J].科技成果纵横, 2010 (1) :7-9, 12.

[5]姚晓霞.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J].江苏商论, 2010 (3) :134-136.

篇4: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为下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服务业占比仍然偏低。近年来,我市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二、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从1998年的10.2%、54.8%、35%调整为2008年的3.5%、58.5%、38%,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但二产的比重仍大大高于三产,服务业比重长期处于40%以下,不仅大大低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60%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44%的平均值。二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市只有36%的规模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只有30%的企业有研发投入,平均每家年申请专利1件,其中发明专利0.3件,分别只有无锡的11%和8%;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领军型创业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产业配套不全,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处于高端产业的低端环节,终端产品少,企业间缺少合理的分工。产品类同,内部竞争激烈,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未形成。在主导产业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我市产业结构仍呈现以传统产业为主、原材料初加工产品为主、传统管理为主的格局,还没有形成足以替代传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四是产业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文化、现代经营理念、技术装备等方面与国际化要求还有差距;外资尚未形成规模产业,重大外资项目偏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挑战和机遇

当前,宜兴已经进入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发展演进的关键阶段,产业转型升级也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一方面,从面临的挑战来看,加快转型势在必行。一是环境、资源的挑战。宜兴是太湖上游的水环境敏感区,保护水源将成为今后长时期的艰巨任务,严格而紧迫的环保要求,促使我们加快淘汰污染型企业,发展清洁型、环保型产业。土地方面,目前我市土地开发强度已达到20%左右,而土地开发的极限为25%,可供建设用地还只剩10万多亩,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是唯一的选择。二是宏观形势的挑战。去年以来,国内外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技术与品牌优势大、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所受冲击小于其他企业:议价能力和转嫁能力强的产业链上、中游企业所受冲击小于其他企业。结构的合理性,已经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三是产业结构自身不足的挑战。宜兴的产业总体上还是以粗放型、传统型为主,大都处于产业链低端,处于加工制造环节,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只有加快变“两头在外”的橄榄形结构为“两头在内”的棒槌型结构,更多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才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四是周边竞争态势的挑战。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各地产业发展的雷同性越来越明显,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比较优势,保住现有地位,就必须找准产业发展定位,走出一条具有宜兴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从面临的机遇来看,加快转型正当其时。一是宏观政策调整的机遇。当前,“保增长、促发展”已成为宏观政策的主基调,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将使宜兴电线电缆等产业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从2009年开始推行的增值税转型,将进一步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使企业加大先进装备、先进技术投入,提升产业发展档次;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将更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低成本扩张的机遇。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资产价格低迷。人才流动加快,为发展较好的企业低成本收购兼并国外的好公司、吸引高层次人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从产业基础、产业承载能力以及产业特色看,宜兴都为下一轮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路径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宜兴产业转型的方向,要从以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从产业发展格局来看,要致力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使先进制造业成为支撑宜兴现代化大厦的支柱、现代服务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中形成城市新魅力。

——以科技创新、优化升级为重点,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技术创新。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站在产业前沿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申报国内外专利,承担引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到2010年,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实现授权专利4200件以上。二是推进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以政府贴息的形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持续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力争到2010年技改投入占工业投入比重达70%以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光电、光伏、环保、电子信息等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三是推进品牌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实现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由制造产品向创造品牌转化。树立品牌典型。鼓励现有企业进一步做大品牌规模,提升品牌价值。加强品牌培育。抓住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开展品牌培育,提高我市特色产业的名牌覆盖率、品牌知名度。四是推进制度创新。以企业上市为抓手,推进组织结构创新。力争在股市回暖后第一时间有10家企业冲进A股市场。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引导规模企业完善产权结构,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改造,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经营机制,努力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走上现代企业之路。

——以提升业态、拓展领域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由传统业态向新型业态转变。积极整合传统业态资源,引进先进业态和先进管理,加快提升我市商贸服务业的档次和综合水平。大力发展区域型、规模型、特色型专业市场,把宜兴建成人气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二是由传统行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变。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向研发、设计以及信息、物流、咨询、金融等行业拓展,提升服务业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三是由传统服务领域向服务外包等新兴领域转变。以环保、陶瓷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环保设计、软件开发、工业设计等服务外包产业,力争到2010年服务外包企业达150家。

篇5: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休闲化趋势。美国未来学家甘赫曼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预言为“休闲时代”,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体验将成为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一大特征,而海滨度假旅游区所具有的良好环境、丰富内容又能为游客休闲提供特殊的经历与体验。为适应这一市场需求,我国海滨度假旅游区在未来发展中将不断增强旅游产品的休闲性功能,增加休闲设施和服务,使旅游者在享受大自然所赐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民俗、文化、艺术等无限的休闲乐趣,这也将大大延长游客的平均逗留时间并提高重游率。

(五)创新化趋势。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海滨度假旅游本身就是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而在持续创新的作用下出现的高级旅游形式。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化程度逐渐提高,必将出现一系列新的需求特征,海滨度假旅游为求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及时的创新与调整,以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海滨度假旅游发展中的一些新特点,如从无主题旅游向主题性旅游转化等充分表明了这一趋势,对海滨度假旅游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规划开发、经营模式、产品设计、营销管理等方面。

二、对蓬莱旅游转型升级的一点建议和思考

(一)“三位一体”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蓬莱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可很长一段时间,仅蓬莱阁一枝独秀,根本留不住游客。我们不得不认清与国内知名景点和著名景区的差距。因此,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助力开发旅游“富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开拓扩容、拉长、提升“三位一体”的新思维。扩容即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放大旅游版图;拉长即有效链接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即以文化为根魂,丰富提升旅游内涵品质。

(二)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以神仙文化、海洋文化、精武文化、葡萄酒文化等为核心,全域开发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变。将旅游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着眼整个地区旅游要素,全域开发旅游产业,规划建设历史文化休闲游憩区、海滨度假旅游区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区三大功能区,着力打造“朝阳产业”集群。

(三)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营造蓬莱渔(农)家乐发展新环境

我市北部濒临大海,南部山水环绕,自身条件得天独厚。目前,蓬莱市渔家乐业户发展到350户,对于丰富旅游接待产品结构、缓解旺季住宿压力、富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管理,无照经营、管理松散、素质偏低、条件较差等问题经常出现,这与蓬莱优秀旅游城市形象不相符。南部农家乐也是星星点点,没有规模,缺乏监管。制定基本标准和鼓励措施,选择条件良好、服务优良的渔(农)家乐业户,评定星级渔家乐、挂牌推荐,建立渔(农)家乐旅游项目信息源库和诚信档案,升级改造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完善指示路牌、分布路线图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渔(农)家乐科学发展、规范管理、提档升级,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四)加强扶持,做大做好生态旅游

篇6:践行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方式的思考和建议

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都明确提出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一阶段,课题组根据我县具体实际,围绕“十二五”和明年如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合作重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发展进行了深入地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一、我县新特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关于组织开展“特色产业推进年”活动的意见》(阜发[2010]8号)要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一)对全县经济支撑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今年1-10月份,风电装备、粘胶纤维、光伏、煤盐化工、环保滤料、阀门、开关柜和玻璃制品等八大特色产业(定报口径)累计实现开票

销售38.5亿元,同比增长72.6%;实现入库税金1.33亿元,同比增长33.7%,分别高于全县面上34和16个百分点,占全县工业经济的比重分别达到33%和27%。其中,列入市重点培植的三个重点特色产业(风电装备、粘胶纤维和环保滤料)1-10月份实现开票销售27亿元、入库税金75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21%,占全县工业经济的比重达23%和15%。

(二)产业规划和专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聘请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等专业性机构及业内专家精心组织编制了《阜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阜宁澳洋工业园粘胶纤维产业发展规划》和《阜宁环保滤料(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初步形成风电装备产业园、LED产业园、粘胶纤维产业园、环保滤料产业园、天一食品产业园、五个中小企业园等专业园区和区中园,特色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1-10月份,全县风电装备产业园、粘胶纤维产业园、环保滤料产业园三个特色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9亿元,累计建成面积达6000亩。

(三)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神山风塔、澳洋科技差别化纤维、双多20.30、氟美斯新材料、双昌百万吨磷复肥、金石玄武岩、森泽环保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经或即将竣工投产。中盐集团投资20亿元的盐矿勘探和盐化工项目,中粮集团投资10亿元的30万吨大米加工、米糠油和生物质发电项目成功签

约。一批重特大产业项目为加快我县新特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四)产业龙头企业培植初具成效。风电装备产业以协鑫风电为龙头,引进神山风塔项目、辰风新材料、常盛法兰等一批重大项目。粘胶纤维产业以澳洋科技公司为龙头,引进双昌20万吨硫酸和100万吨磷复肥、华龙纺织染整、霞客环保色纺、凯末尔服装加工等项目填补了粘胶纤维产业链后道空白。环保滤料产业以正大森源、东方滤袋等企业为龙头,引进了氟美斯、金石玄武岩等产品档次较高的产业项目。

(五)科技创新品牌创建连续取得突破。我县相继获全国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沿海地区首家“江苏省风电装备产业特色园区”、“中国(阜宁)环保滤料产业基地”,阜城镇获“中国环保滤料产业名镇”称号。天和风电、澳洋科技、东方滤袋等3家公司成功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大森源集团“森源”牌滤料获驰名商标,东方滤袋等四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有力地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但当前制约新特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较多。主要有:一是特色产业链上项目不多。环保滤料、阀门、开关柜等产业项目同质性较强。二是特色产业龙头不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环保滤料、阀门机械等特色产业中销售超亿元企业太少,缺乏大企业大集团。三是创新能力不强。全县八大

新特产业776家生产企业中,拥有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占比仅为1.5%;高新技术企业21家,占比仅为2.7%。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当前国内外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形势,根据我县具体实际,对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如下建议。

(一)狠抓“四有三聚”,努力抢占新特产业发展制高点

1、通过加强规划来“引”。要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确定我县重点发展的新特产业,在政策扶持、项目投入、协调服务上进行引导指导。2010年,县组织开展了“特色产业推进年”活动,确立了倾力打造风电装备、粘胶纤维两个优势产业,着力培植光电光伏、煤盐化工两个新兴产业,全面提升阀门、环保滤料、开关柜、玻璃制品四个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现根据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建议将风电装备、光伏光电、环保滤料三大产业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将粘胶纤维(含纺织服装)、煤盐化工、阀门机械、食品加工四大产业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传统特色产业。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现状,瞄准行业发展高端前沿,从长期、中期、近期发展目标,具体推进计划,重点项目建设,园区规划建设,龙

头企业培植,创新研发平台,商标品牌创建等方面组织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1年,要重点实施“双百亿产业”计划,即:风电装备、光伏光电、环保滤料新兴产业销售突破100亿元,粘胶纤维(含纺织服装)、煤盐化工、阀门机械、食品加工四大传统产业实现销售突破100亿元。到2015年要打造3-5个百亿级新特产业。

2、通过扶持龙头来“带”。要加大规模企业扶持力度,制定“一企一策”的个性化激励措施,重点培植销售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2010年要培植超30亿元企业2家(协鑫光电科技公司、澳洋科技公司),培植销售超10亿元企业3家(胜丰钢铁、中恒纺织、双多化工),培植销售超5亿元企业5家(协鑫风电、神山风电、荣威塑胶、双昌肥业、天一食品),培植销售1亿元企业20家,使全县销售超亿元企业累计达30家以上,以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新特产业项目前延后伸,做长做粗产业链条。

3、通过优质服务来“促”。创新为企业服务工作方式,实施“百企争先创优”工程。根据定报企业2010年完成主要经济指标、科技研发、品牌创建等情况,初步计划排出入库税金超百万元的100家定报企业,分档分级评出巨龙企业20家、功臣企业30家、明星企业50家,明确县四套班子成员,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县服务企业标兵开展重点服务、个性化服务、一对一服务。继续开展为企业服务周活动,继续在全县工业企

业中深入开展“比发展、促升级、争贡献”活动,激发广大企业创先争优,做大做强。

4、通过品牌宣传来“推”。密集组织相关宣传推介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我县风电装备、光电光伏、环保滤料、粘胶纤维(含纺织服装)、煤盐化工、阀门机械、食品加工等新特产业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特别是重点宣传我县获得的全国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中国环保滤料产业基地、江苏省15个特色装备产业基地之

一、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粘胶纤维生产企业等产业品牌;加强推介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重点企业、重点品牌、重点产品,力争在全国形成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特产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二)实施“四个十”工程,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大产业必须有大企业大集团来引领,2010年是我县“十二五”开局之年,要通过强势推进“十个企业技改、十个企业重组、十个品牌创建、十个政产学研合作”四个十工程,在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方面谋求突破。

1、坚持大小齐上,重在抓大,推进十个企业技改。继续实施技改奖励政策,保持技改奖励政策的连续性,突出向新特产业、重点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倾斜的导向性。继续通过政策激励、宣传发动,在全县企业家队伍和定报企业中形成争贡献、家家搞技改的比发展、促升级氛围,力争规模企业中实施技改企业一半以上,销售超5000万元企业中实施技

改企业达80%以上。初步排出投入5亿元的澳洋三期工程、投入3亿元的绿叶农化井冈霉素生产线、投入1.5亿元的理想阀门技改等10个技改项目,实行重点重抓。

2、坚持量质并举,重在运用,推进十个品牌创建。加大商标品牌的创立、运用、保护和管理力度,既注重商标品牌量的扩张,又注重商标品牌质的提升。定期组织开展商标品牌培训讲座,增强企业商标品牌意识,提高开发利用商标品牌市场价值的能力。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打造高端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以品牌牢固确立市场优势地位。2011年,要在目前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10件、省名牌产品17件、省级质量管理奖1项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双多化工的“双多”化肥、东方滤袋的“志荣”玻璃纤维布、宁富食品的“宁富”肉制食品争创驰名商标;阜稀公司的“太极”稀土、江恒阀业的“三零”金属阀门、仁舟水泥的“仁舟”水泥、舒恒管夹件的“舒恒”管件争创著名商标;恒河油脂的“恒河”牌植物油、金谷米业的“金谷”牌大米、新科达滤料的“新科”牌玻璃纤维过滤布争创省名牌产品等十个品牌创建工程。

3、坚持内外并举,重在对外,推进十个企业重组。继续以推进企业资产重组为重点,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支持本地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挂靠合作新上项目,积极支持本地企业间开展产业配套、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2011年要重点推进初步排出的

恒河油脂与重粮集团合作重组,投入10亿元新上3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佳宁水泥与中建材南方公司合作重组,投入1.5亿元新上百万吨水泥项目;阜宁稀土与中铝集团合作;中恒纺织与香港联邦集团合作,投入1亿元新上500台喷气织机及物流项目;东方滤袋与盐城科行集团合作等十大企业重组工作。对十大重组企业进行动态管理,成功一家,退出一家,增补一家,持续推动全县工业企业对外合作重组步伐。

4、坚持政企联动,重在实效,推进十个政产学研合作。创新驱动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要积极围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推进政产学研合作。重点做好2011年1月初,在南京举办阜宁(南京)新特产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产学研合作恳谈会各项工作,确保签约政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以上。2011年要有重点抓好江苏大学与我县合作共建工程研究院、东南大学与我县风电装备产业园共建风电装备部件研究院、上海东华大学与阜城镇人民政府共建除尘滤料研究院、青岛大学与阜宁澳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江苏澳洋粘胶纤维研究院等十大政产学研合作项目。

(三)做到“三个强化”,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发展

1、强化政府激励政策引导。我县专门出台了《推进全县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激励意见》(阜发[2010]50号)、《关于激励扶持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政策意见》(阜发[2010]51

号),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载体和研发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激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县设立研发机构。2011年,我们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是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宣传,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到我县设立各类研发机构,与我县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向企业宣传,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与重点高校寻求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创办产品设计、研发机构。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应用主体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动员有条件的企业都要成立产品设计、研发中心,销售超5000万元的规模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要达60%以上,行业龙头企业要力争建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2011年要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技术企业中心4个,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协鑫风电、氟美斯滤料、华派新材料、神山风电),“十二五”末要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2011年要力争进入江苏省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试点地区,搭建科技融资平台,形成以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解决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

3、强化政产学研合作。定期组织开展政产学研对接活动,要像抓为企业服务和项目推进督查一样抓好政产学研项目跟踪服务,将政产学研工作纳入镇区、部门、企业评先评优的条

件之一,建立政产学研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依托重点园区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器、科技创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重点加快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科技创业平台等四大平台和7个中心的建设,为科技创新研发创造良好条件。有针对地根据企业技术难题,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牵线搭桥,组织技术攻关,使企业尽早获得最新科技成果,占领市场。2011年要力争与10-20名专家签订柔性人才引进协议,鼓励一批企业与行业领军人物与我县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协议。

上一篇:请教研究生下一篇:《少年英雄王小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