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2024-04-22

隐患处理应急预案(共8篇)

篇1: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兴旺煤矿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矿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现场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隐患时能迅速、准确、全面掌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特制定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矿成立专业应急领导小组

①“一通三防”小组:负责全矿“一通三防”引起的安全隐患。

组 长:李登林 矿长 副组长:徐富胜 总工程师

成 员:张云标 瓦检员

张云强 瓦检员

田虎 瓦检员

② 机电、运输小组:负责排出全矿机电、运输引起的安全隐患。

组 长:张永利 机电副矿长

副组长:李海 机电队队长

成 员:陆管科 电工

何勇 电工

楮庆玉 电工 ③掘进、开拓、采煤、巷修小组:负责排出全矿掘进、开拓、采煤、巷修工作地点的安全隐患。

组 长:杨成福 生产副矿长

副组长:朱瑞贞 安全副矿长

成 员:晏汉华 带班领导

仇炳华 带班领导

徐成学 带班领导

④其它小组:负责排出以上小组以外全矿其它方面引起的安全隐患。

组 长:李登林 矿长 成 员:余正金 办公室

周继鹏 办公室

陈光明 公安科科长

2、应急小组的职责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应急小组成员及时赶到隐患事故现场,制定措施,实施处理,处理结束进行评审,并写出总结报告。

二、隐患识别及安全评价

隐患的分级:一般隐患(一个小班内能够处理结束的隐患); 较大隐患:(一个圆班内能够处理结束的隐患); 复杂隐患:(一个圆班以上处理结束的隐患)。

隐患的分类: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及时汇报“一通三防”应急预案小组。

1、采、掘工作面放炮后,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2%;

2、采、掘工作面突出等级为1;

3、局扇无计划停运,未造成瓦斯排放;

4、主扇、瓦斯抽放泵无计划停运,且3分钟以内(不含3分钟)不能正常启动时;

5、通风设施受到损坏,现场能及时进行处理和恢复的;

6、粉尘浓度超限,无防尘用水。

(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及时汇报“一通三防”应急预案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到矿调度,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成员及时赶到现场。

1、系统停电,导致主扇、抽放泵停运,3分钟以内(含3分钟)不能正常启动时;

2、有计划倒运主扇;

3、主要进、回风系统断面突然变小,主扇负压突然变化(变化幅度超过50mmH2O以上);

4、瓦斯抽放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如抽放管断裂、堵塞等);

5、通风设施受到损坏,现场不能及时处理和恢复的;

6、采、掘工作面瓦斯变化异常时;

7、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监控时;

8、采掘工作面出现突出预兆;

9、掘、修工作面排放瓦斯。

(三)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及时汇报掘进、开拓应急预案小组。

1、掘进、开拓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冒顶长度达3米,高1.5米以上;

2、掘进、开拓工作面,出现地质构造或岩性发生异常变化;

3、掘进、开拓工作面有透水预兆或涌水量发生异常变化;

4、巷道贯通出现异常情况;

5、掘进、开拓工作面后方出现冒顶预兆及安全隐患;

6、掘进、开拓工作面前方出现巷空现象等巷道隐患;

7、井下巷道系统发生冒顶,前方出现巷空现象危及安全生产。

(四)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及时汇报机电、运输应急预案小组。

1、供电系统出现故障造成矿区或矿井停电;

2、井下电缆放炮、供电出现异常情况;

3、斜绞车提放出现异常情况;

4、主井提升绞车出现异常情况。

(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及时汇报其它应急预案小组。

1、矿井回风井、斜井出现堵塞或坍塌;

2、矸石场和影响矿范围内的滑坡体,塌陷区出现异常;

3、矿区、地面运输出现安全事故。

(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及时汇报采煤、巷修应急预案小组。

1、当采煤工作面出现地质构造落差达1米以上时,应急小组成员到现场勘察,将勘察情况向组长汇报,组长请示矿长、总工程师后,制定特殊措施进行处理;

2、采面上下巷发生偏帮、冒顶堵巷时,巷修工作面后巷冒顶、偏帮堵巷时,应急小组成员及时到达现场勘察,采取措施进行处

3、巷修工作面发生冒顶2米以上时,应急小组成员及时到达现场勘察,指挥处理;

4、采煤工作面、巷修工作面处理重大偏帮、冒顶时,应急小 组成员及时到达现场跟班指挥处理;

5、采煤工作面、巷修工作面出现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时,应急小组成员接到信息后,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营救工作和现场勘察工作;

6、当采煤范围和巷修范围内出现水、火事故以及其它异常情况时,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及时赶赴现场勘察及指挥处理。

三、隐患事故的通告程序

1、当现场发生事故隐患时,当班安检员或值班领导立即对施工现场进行停止作业,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吊挂安全牌板、安设防护栅栏,在10分钟之内汇报至矿调度;

2、矿调度在接到汇报后,在10分钟之内分专业通知各应急小组的组长和成员,小组组长和成员接到通知后,及时赶到矿调度室。

四、隐患事故的处理程序

1、应急小组组长和成员到达隐患事故地点后,对事故隐患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对事故隐患初步做出定性;

2、针对事故隐患初步的定性和分析,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人员组织;

3、根据安全措施的要求,对相关材料进行组织,对现场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当相关材料和设备准备就绪,方可对事故隐患进行处理;

4、应急小组对处理现场指定一名安全负责人,并将事故隐患的处理进度随时报告矿调度。

五、隐患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事故隐患排除后,由应急小组对现场进行验收,确认事故 隐患已排除,并汇报矿调度;

2、矿调度在接到汇报后,指令恢复正常生产。

六、总结

1、应急小组对事故隐患进行分类、分级;

2、应急小组对事故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由安检部门对防范措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3、应急小组对事故隐患进行责任认定和原因分析,对事故隐患写出书面报告,并填写安全隐患报表。

3、各应急小组成员每月末召开一次会议,小结上月的工作情况,布置下月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篇2: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防止和杜绝重大安全隐患的出现,完善我矿的应急管理机制,规范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重大安全隐患的能力,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矿特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保证重大安全隐患的及时处理,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我矿成立了重大安全隐患应急领导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副矿长

成 员:各副总、各单位以及科室的主要负责人 职 责:

(1)全面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应急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整改方案的制定、整改验收及销号。

(2)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后要及时上报相关部分,并在组长的领导下,到现场实际查看,确定整改单位以及落实整改所需资金。

(3)重大安全隐患引发事故时负责调动应急队伍进行救援,进行应急资源保障和调配。

(4)负责编制和修订重大安全隐患应急预案,并按要求进行演练,增强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素质。

1.通防组 组长:矿长助理 成员:通风科

负责:瓦斯超限作业、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自燃发火严重未采取措施方面重大安全隐患的检查和处理工作。

2.机电组: 组长: 成员:

负责: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等方面重大安全隐患的检查和处理工作。

3.技术组 组长: 成员:

负责: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超层越界开采的、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方面重大安全隐患的检查和处理工作。

4.综合组: 组长: 成员:

负责: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的,以 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方面以及其他重大安全隐患的检查和处理工作。

二、预防及预警 1.预防措施

(1)严格落实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制度,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上报重大安全隐患。

(2)领导组每月组织人员进行一次重大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各小组组长以及各单位负责人必须参加,无故不参加罚款300元。

(3)完善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合理利用监控设施,发现报警及时汇报相关领导。

(4)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跟班制度,做到与工人同上同下,带班期间做到最远地点必到、有隐患地点必到、所有工作面必到。

(5)所有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按照五落实原则进行整改,进行挂牌督办,由各小组组长进行现场指挥处理。

2.预警

(一)发现以下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通防组,由通防组组长上报调度室以及领导组,并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进行 处理。

(1)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

(2)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

(3)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4)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5)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

(6)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

(7)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8)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

(9)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

(10)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

(11)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的;

(12)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者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的。

(13)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

(14)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

(15)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 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注隋性气体等措施的;

(16)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的;

(17)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

(二)发现以下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机电组,由机电组组长上报调度室以及领导组,并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进行处理。

(1)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超过规定期限仍在使用的。

(2)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斜井人车等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

(3)使用非阻燃皮带、非阻燃电缆,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

(4)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

(5)采用不能保证2个畅通安全出口采煤工艺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按规定开采者除外)的;

(6)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7)单回路供电的;(8)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

(三)发现以下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技术组,由技术组组长上报调度室以及领导组,并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进行处理。

(1)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

(2)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

(3)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

(4)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的;

(5)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者实际入井人数超过规定人数的。

(6)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

(7)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

(8)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

(9)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

(10)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11)国土资源部门认定为超层越界的;

(12)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的;(13)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开采的;

(14)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四)发现以下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综合组,由综合组组长上报调度室以及领导组,并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进行处理。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擅自组织施工的;

(2)对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做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并组织施工的;

(3)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

(4)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安全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

(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并批准而擅自组织生产的。

(6)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矿井)承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7)煤矿(矿井)实行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载有双方安全责任与权力内容的承包合同进行生产的;

(8)承包方(承托方)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

(9)承包方(承托方)再次转包的;

(10)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对外承包的。(11)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生产的;

(12)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的;

(13)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进行生产的。

三、应急处置

1.发现重大隐患要及时汇报重大安全隐患领导组以及调度室,由领导组安排专业组制定整改方案,按照五落实原则进行整改,由调度室进行统一协调。

2.专业组在接到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后要组织相关人员亲到现场进行查看,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方案,并进行严格落实。

3.各专业组组长现场指挥整改工作,防止事故扩大,直到重大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完成。

4.整改完成后,领导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销号。

四、物资准备

篇3:电力系统应急处理预案构建的建议

近几年, 国内外的多起因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引发的大面积停电应当受到极大的关注。2003年8月14日, 美国东部长达29h的大停电[1], 2005年5月25日, 莫斯科发生大停电[2], 2006年11月4日, 法国、德国人口稠密地区及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的多个城市大面积停电[3], 2008年1月, 我国南方冰冻, 电网遭到了严重破坏[4]。2008年5月12日, 汶川大地震, 供电受阻。

资料显示, 在我国, 恶劣气候引起的电网事故占电网总事故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 电网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

2006年8月11日, 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暨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 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在会上指出, 电力行业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应急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 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预案的管理没有持续改进, 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联合演习不够重视, 应急管理工作没有常态化,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

1 电力系统应急预案的构建

1.1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概要

国外近年来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频发, 引起了对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美国1979年成立了应急管理署, 主要针对美国突发事件作应急管理, 核心业务包括减灾、应急准备、应急反应和灾后恢复重建4个方面。

北美电网由3000多家电力公司互联形成, 为此, 美国应急管理署专门制定了电网突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应急管理措施。并且在1996年和2003年美国西部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以后, 开始调整和改进应急管理体系。

2003年7月, 美国能源部主持召开了美国电力传输技术展望专题研讨会, 强调城市输电网、配电网和通信信息网的结合, 建议在2010年之前建成美国国家电网控制中心, 并提出应减少外力和自然界对城市电网设备的破坏, 改善电网的运行环境。

在此之后, 美国每次调整都致力于政府内部机构和跨政府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 把具有优势的危机管理体制的优势都发挥出来。美国现行应急管理体系用规范化的统一模式, 不同系统直接通过双边或多边的协议来规定电力交换, 并建立各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共同管理和协调机构, 高效处理不同紧急事件, 强调对紧急事件做出一体化、协调一致的反应, 建立危急状况下的相互支援关系。

日本的应急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各级政府为了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 采取了完善立法、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危机管理体制等有效措施。

由于日本是一个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 所以根据地震频发的特点, 研究了地震等外部危机因素对供电安全的影响, 并提出了提高供电安全的改造方案和详细的电网应急预案。

1.2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原则

借鉴国外的应急管理经验, 总结以下几条电力系统应急处理预案构建的基本原则。

(1) 适用性原则:符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符合应急事件处理的实际需要, 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 重要性原则:明确各类应急事件的响应程度, 突出重点, 分清主次, 严重事件的应急处理必须纳入体系。

(3) 可操作性原则: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 应急事件处理时能真正发挥作用。

(4) 标准化原则:编制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的管理标准和程序, 实现制定过程的标准化和实施过程的程序化。

(5) 闭环管理原则:应急预案从体系到个体均要不断自我完善、持续改进, 实现闭环管理。

1.3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 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应急体制是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机制是指突发事件全过程中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应急法制是指在深入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制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 形成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并且最终上升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使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基础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电力企业而言, 主要是进行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的管理。

应急预案作为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 并指导应急管理工作开展, 一般由若干文件形成一套应急预案体系, 电网应急预案体系具体见图1所示。

该预案采取了整体考虑, 互为备用, 分散管理, 集中恢复的设计思路, 有效地避免了出现系统孤岛, 综合考虑并兼顾了各个系统及全面事故预想, 具有兼容性强, 各子系统预案操作性强, 入门要求低, 恢复手段有效快速, 投资成本低, 日常维护工作量少, 实用化推广价值高的特点。

2 电网黑启动方案

所谓黑启动, 是指整个系统因故障停运后, 系统全部停电, 在不依赖外网的情况下, 通过系统中具有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启动, 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 逐渐扩大系统恢复范围, 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恢复。

黑启动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系统恢复带负荷的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包括两个方面:最小成本实现和操作票操作步骤最少。黑启动的启动过程可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电力系统出现崩溃状态下, 根据检测状态结果可将整个系统规划为若干个子系统, 并保证每个子系统中必须有启动电源。同时, 优先恢复厂用电的机组并却确定恢复路径。

(2) 承担黑启动电源的机组在自启动时, 若还存在外部电力支援时, 将外部支援与黑启动机组相配合, 以实现尽快系统恢复。

(3) 黑启动机组待稳定运行后方可将发电功率经输电线路送至其它机组作为启动电源。

(4) 待系统成功恢复后, 逐步恢复系统的剩余功率, 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恢复, 若系统中由几个子系统组成时, 调整各子系统的频率及电压, 利用联络线路进行同期并列, 完成整个网络的重建。

3 结语

主要主要对电力系统应急处理预案构建提出了指导性建议。首先对国外对应急处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介绍, 其次提出了构建应急处理预案的基本原则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的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和应急法制, 最后对电力系统黑启动过程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印永华, 郭剑波, 赵建军, 等.美加“8.14”大停电事故初步分析以及应吸取的教训[J].电网技术, 2003, 27 (10) :8~11.

[2]鲁宗相.解析莫斯科大停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5, 7:26~31.

[3]葛睿, 董昱, 吕跃春.欧洲“11.4”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对我国电网运行工作的启示[J].电网技术, 2007, 31 (3) :1~6.

篇4: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管理因其所属行业的高风险性和危险化学品品种的多样性、理化性质的复杂性、潜在的高危险性、事故高危害性而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提高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使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得到控制并尽可能排除事故造成的危害,将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笔者认为,编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救援预案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我编制和我要编制的关系

现在还有不少运输企业对编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把它作为应付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检查、年审把关、责任追究的挡箭牌。不少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对自身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危害类型、造成事故的原因等缺少认真的疏理和分析,存在较严重的侥幸心理和无所谓心理,总觉得危险化学品运输要求高、监管严,出事故的机率低,如果真的发生事故,也只能听天由命,编制预案作用也不大。在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大多缺少化工方面专业人员或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完成法律法规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编制应急救援预案这一“规定动作”,而去拼拼凑凑,蒙混过关。近年来,随着重、特大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频繁发生,行业监管力度加大,要求提高,大多数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预案编制工作都委托安全中介评估机构进行。由于现有的安全中介评估机构少且几乎都是从事化工行业工作的,缺少交通运输生产和管理经验,编制出的应急预案缺少交通行业特点,针对性不强。有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没有认真组织单位从业人员系统地进行学习、消化,因而一旦发生事故自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逃之夭夭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编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救援预案既是法律法规对运输企业的要求,也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和减轻重、特大运输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援预案”职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制定有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应急车辆和设备的储备以及处置措施等内容”。作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一定要站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高度,认识编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实现从要我编制和我要编制的转变,这是搞好编制的前提。

二、场所固定性与移动性的关系

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种动态危险源,发生事故涉及面广,危害性重,对社会公共安全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既不同于单纯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储存企业场所相对固定,也不同于普通的货运企业,不涉及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事故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危险和危害。事实上,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发生事故的不确定性要复杂得多。既包括企业管理方面的因素、人的违章行为和失误因素、车辆技术状况及设施设备的缺陷、道路状况、地形、人群、天气的因素,还包括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和救援不当导致的事故扩大等等。且运输距离越长,不确定性越多;企业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品种越多,不确定性越多;车辆变换运输的品种越频繁,不确定性越多。据统计,有50%以上的危险品运输事故是由交通事故引发的。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的技术状况是引起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状况不好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导致事故发生。对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原因的全面分析,是确定危险源点,增强预案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场所相对固定的地方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和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需要社会救助时,对预案的要求也不同。前者一般只要有当地的消防、环保、安监、医院、行业主管部门的电话号码就足够了,而后者尤其是位置跨地区变化的车辆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需要社会救助时,就显得束手无策,特别是运输剧毒气体时,最好要有沿途县乡政府的电话号码,以便能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里,通知当地组织有关人员紧急疏散、撤离。现在,不少运输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时,没有对运输车辆的位置移动和移动过程中的复杂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对沿途危险路段调查不够,对不在运输企业所在地沿途需要经过的县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环保等的联系的方式、方法未作交待,如果一旦在外地发生事故,运输企业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鞭长莫及,不利于及时抢险、救援和采取控制措施,常常会扩大事故后果。

三、应急自救与社会救助的关系

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多次搬运装卸,环境温度或压力的变化,操作不当,包装容器的反复回收使用,桶盖垫圈的失落,安全阀的变形断裂等等,都可能造成气体泄漏扩散,液体滴漏渗逸,固体破漏散落等危险化学品泄漏。及时正确的最初应急行动可以在事故升级前极大地降低事故的后果。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爆、易燃或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特别是在运输中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等化学危险品事故,如甲苯,实际上它同时具有易燃品和毒害品的性质,所以尽可能详细叙述针对承运的不同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及这些事故发生后的基本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应当采取的控制措施、特别需要注意事项和回避事项及不同于其他事故应急的特殊步骤等对提高自救效率和成功率十分重要。相当一部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对承运的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的处理办法,重视不够,分析不够,交待不细。加之个别挂靠经营或承包经营的车辆安全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到位,没有按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往往只能是依赖社会救助,造成事故得不到及时控制。

四、应急预案与运输卡的关系

篇5: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根据上级关于《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校教育环境的安全稳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定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一、成立了以XX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工作XX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领导本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预案演练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副校长XX任办公室主任,XX、XX同志负责具体开展相关工作。

二、排查主要内容

1、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校食堂。

2、安全通道。

3、学校围墙。

4、学校地下排水管道。

5、防雷电设施。

6、学校周边山体。

7、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

我校进一步加强领导,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加强监测,严加防范,密切关注学校及周边地质变化情况。通过全覆盖的安全排查,强化师生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认真制定防地质灾害安全预案,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校教育环境安全稳定。

三、活动开展

1、全面排查我校及周边地区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其他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及时整治。

2、制定我校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为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结合我校每年学生安全疏散演练制度,高一新生入学安全疏散演练,每周一全校升旗仪式时各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安全疏散,认真做好我校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演练。

篇6:停电应急处理预案

一、供电系统安排停电

1、学校提前将停电时段通知全校师生。

2、教导处安排停电时段的作息信号。

3、总务处提前安排以下工作:

(1)食堂提前准备好停电时段饭菜,确保在停电状态下有饭菜供应给师生;

(2)水电工做好配电房的准备工作,待开始供电时及时送电;

4、各位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关好用电设备。

5、电工准备好发电器材,准备临时发电。晚间停电时段,领导组成员必须全部在校指挥并巡视校园。

二、供电系统安排之外的紧急停电状态

(一)白天停电

1、教导处安排停电时段的作息信号。

2、总务处关闭[本文来自]自备水源。

3、教职工关闭用电设备。

4、电工检查停电原因,到岗做好发电准备。

(二)晚上突遇停电应急预案

(1)过道、楼梯口的应急灯自动开启,电工和值班人员开启学校备用照明用具。

(2)上晚自习的学生必须坐在教室的原来座位,不得喧哗、起哄或走动。上课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好本班学生。

(3)如正值下课、就寝前,学生在走廊、楼梯、厕所等,则要学生在原地站立,等自己的眼睛已适应黑暗时,再慢慢回教室或寝室,坚决阻止学生在此时抢跑,追逐,推搡。

(4)组织相关人员查明停电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电工做好供电设备的检修,及时发电。

(5)若停电20分钟后仍未能恢复正常供电,则晚自习暂停,值周组利用校园临时广播系统发出疏散信号,教职工分别控制楼道、楼梯口、主要通道,组织学生有序疏散。值周老师负责指挥学生按一楼、二楼、三楼、四楼的顺序进行疏散、离校。值班老师关好教室电源。

篇7:火警处理应急预案

1.预防

1.医院应定期检查各科室的电源和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相关科室整改。

2.病室用电注意安全,患者不得在病区使用电炉、酒精炉、电热毯及小家电。科内各种电

器设立电器设立专管责任人,定期检查,班班交接。

3.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加强患者及家属的消防安全宣教,病室严禁使用蜡烛及明火,加强病房巡视,发现可以

征象及时发现及纠正。

(2)。处理

1.医护人员值班时发现火警时要沉着冷静,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分别组织灭火,同时报告科室负责人,保卫部(电话:88651819,中晚夜班88651800),并通知楼上楼下病房护士协助管理。

2.管好临近房间的门窗,一减少火势扩散的速度,立即打开病房东西两头安全通道,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3,火势小的情况下就地取灭火器材控制火势,如遇电起火,立即切断电源,撤出氧气瓶及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重要科技资料。

4.组织患者、陪人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不要奔跑,指挥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匍匐前进。

5.各类人员的分工:

1,护士长负责分工安排维持秩序,并组织课内人员利用科内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2,主板护士负责打开东、西的安全通道,组织活动方便的患者及家属有秩序的从病房后大

门撤离火警区。

3,对活动不便、为危重、老年、小儿患者有负责护士及主管医生协助撤离,并通知临床支

持中心予以协助。

4,单独值班时,值班者在护士长及其他援助人员未到之前按2、3顺序开张工作。

(6.)。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保持稳定情绪,遇到拥挤时要坚决制止,避免混乱局面。

1.利用伸缩滑行,用结实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用水沾湿后将其栓在牢固的乱起管道、框架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沾湿避乱。在无路逃生时,可利用卫生间等沾湿避乱。

(8)。注意现场火源、证人

证物的手机及保护,维护秩序。

(9)。火灾发生时医务人员须分工协作,积极处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离开现场。火警处理程序

1.发现火警时沉着、冷静,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分别组织灭火剂报告保卫部和院总值班室

(电话:白天85651819)

2.火势较小时,组织人力利用病室内的消防器材、火势较大时,保卫部包“119”并告知

准确方位(地址、门牌号、单位名称、起火部位和起火物质性质、火势大小)

3.关闭临近火情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蔓延速度

4.与电器或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

5.租住患者及家属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不要奔跑

篇8:隐患处理应急预案

我国系统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起始于2004年,经过近六年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1,2,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预案编制也进入到关键性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已经把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作为“十二五”期间公共安全领域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在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方面仍有一些重大科学与技术瓶颈问题也急待解决,其中,如何科学地构建和描述重大突发事件情景的理论与方法最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针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迫切需求,我国有关部门围绕“情景应对”这个方向已组织多个专项研究课题,我们在国内外应急预案编制技术对比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应急管理的实践,提出了基于“情景—任务—能力”的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法,力求从科学与应用两个维度为今后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1 基于情景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法对比分析

与国外应急预案工作相对比,对以下四点应给予特别关注。

1.1 突发事件情景规划是制定应急预案重要依据

各类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给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带来很大的技术挑战。“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对公共安全,尤其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认真的探讨与反省,深刻认识到了应急准备的重要性,而应急准备必须具有明确目标,这些目标主要是以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来体现。根据国土安全第8号总统令(HSPD—8),国土安全部与联邦多个部门合作,制定了《国家应急规划情景》[4]。美国国土安全部组织了近1500名应急管理官员和来自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的科学家,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回顾了近些年来发生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对事件的初始来源、破坏严重性、波及范围、复杂程度以及长期影响作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收敛,经过反复多次评审和修改,总结提出有15种情景是美国面临最严重的风险和挑战。这些情景被列为国家制定应急预案最优先考虑的应对目标,是否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情景,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成为衡量应急预案质量的最基本标准。这15个情景又被整合集成为具有共性特点的8个重要情景组(参见表1)[6],其目的是使应急准备的重心更加聚焦和有效整合。

基于情景的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有助于提高处理复杂和交叉的重大突发事件协调能力。在面临日益严重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威胁下,通过情景构建发展灵活、统一、高效应对主要风险能力,凝聚整体力量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提高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挑战的能力。国家应急规划情景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情景应成为应急培训、演练规划的依据,为各类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开发出一个共同的基础,使各地区、各部门组织的演练达到共同的预期目标和要求,形成具有一致性的能力。

1.2 应急预案应成为应急准备基础性平台

建立与风险相匹配的应急准备能力是应急预案的核心目标。按照传统的应急管理四阶段理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应急准备不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而现代应急管理学说则认为,应急准备的所形成的能力是贯穿和支撑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基础性行动[7,8,9,10]。这一指导思想的改变引导了应急预案本质性的重大变革。经典的应急预案概念: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处置的方案,而现代则定义为:所谓应急预案是在事故发生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计划。应急预案的结构,功能和内容的都应以应急准备为核心目标,应急预案成为开展应急准备的基础平台[11,12]。因此,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就自然而然成为应急准备的先导和应急预案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应急预案总体上还处在“应急处置方案”阶段,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对应急准备强调不够,严格意义上讲,还没有形成实质性应急准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显著的缺失是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及其向应急准备方向上的延伸。

1.3 基于“情景”的应急预案结构、内容及其分类

应急预案的分类与分级对形成预案体系和指导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应急预案分类和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归纳起来,当前国内外针对应急预案主要有三种分类分级的方法。

1.3.1 按照预案编制过程与方法分类

在一些国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中把综合性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分为两类:一是审议式应急预案编制(Deliberative planning),是依据构建出突发事件情景中各类假设的状态,制定出战略性和概念性应急预案的过程,这类预案比较格式化,经评审批准后预案文本不易改动,我国已公布的一些预案大多属于此类;二是行动预案(Operation planning)的编制,这类预案的制定一般是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和事件发生后的处置过程中,针对事件现场发生的各类实际状况(随机情景)对审议式预案进行调整、修改,从而制定出具有可执行性的行动方案[13]。

1.3.2 针对实际使用功能分类

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通用性应急预案分类方法,也是与突发事件情景结合较为紧密的模式。这种系统一般把应急预案主要分成四类:战略级预案、行动级预案、战术级预案和现场行动方案[13],由于这几类预案的功能不同,所以在各类预案的结构内容和目标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

战略级预案(Stategic-level plans)主要围绕国家公安安全政策方针,提出应急管理愿景目标,明确应急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以及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基本原则。战略级预案一般不对应急管理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主要是强调应急战略方针基本框架,不关注具体细节,因此,从内容上“宜粗不宜细”。

行动级预案(Operation-level plans)一般分成两类:概念预案(Conplans)和操作预案(Oplans)。概念预案的作用是优化、协调各部门的应急管理活动,以实现应急响应统一指挥;而操作预案是明确每个参加应急活动单位各自职责,使之任务清楚、分工明确,有利于各尽其责,各施其职。

第三类称为战术级预案(Tactical level plans),这类预案的使用对象是参与具体救援活动的团队,内容主要是围绕应急响应总体目标所开展的各种应急救援活动。例如:人员搜救;工程抢险;安全警戒;医疗救护;通讯联络和资源保障等应急活动。其结构主要包括各类任务清单和标准化行动程序等。

最后一类应急预案是现场行动方案(Incident action plan.IAP),IAP是在应急救援现场制定,内容包括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的拟采用的行动方案,例如:人员装备、行动时间和任务要求等,IAP要十分细致、具体和清晰,因此“宜细不宜粗”。

1.3.3按行政管理体制分类

这是一种传统分类方法,它源于早期政府的应急管理模式,与严格意义上的“情景-应对”概念有一定距离,我国现行的应急预案系统基本类似于这种分类。应急预案系统涉及到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和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形成的联动,因此应急预案要有广泛的覆盖性和行政权威性,另外,各类应急预案也应实现无缝链接,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确保各项应急活动嵌合为一个整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这类预案体系结构是强调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通过横向整合和纵向协调,而达到应急管理行动和目标统一。行政管理模式预案体系是以各级与各类预案为结点,以每个预案之间的行政关系和合作协议为连线,纵横交叉联接形成一个以各级政府为应急管理的核心结点的网格化多维体系结构(参见图1)。

如图1所示,从中央到地方1-5级,形成了逐层纵向分布,与我国行政管理架构严密联接;形成一体。一方面,这种预案体系的纵向结构有利于各级政府在应对重大事故灾难时迅速整体动员,有效实现纵向协调,确保目标集中和行动统一。另一方面,同级政府中的各部门A、B、C、D……N多个预案,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企事业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军地互助预案等各类预案,一并纳入国家或地方辖区整体预案系统之中,这种横向整合可确保部门与各单位之间的理解、沟通、配合和共享。网格化结构不但便于同级政府对应急准备工作进行规划、实施与检查,同时也为不同级政府的同类部门之间的纵向联接与协作提供有效的途径。但这种预案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启动速度较慢;响应成本较高;灵活性较差和易形成多头指挥等。如果能在这种网格化应急预案体系结构基础之上,再参照表2中列出的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矩阵,在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中融入情景关键要素,形成一个新的多维应急预案体系结构,既能紧密结合我国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又可明确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这一思路应作为未来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案的主要选项之一。

1.4强调应急预案编制“过程”的重要性

编制应急预案是一个循序渐进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可能比形式文本更重要。“过程”的重要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应急预案涉及到应急管理中各部门的协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在有代表性的编制团队中可以对风险评估、脆弱性分析、合作协议、指挥协调和资源配置等众多问题进行充分细致的协商审议,最终形成具有共性的认识,可以在事件发生前,就把一些可预期的“难点”事先解决,这对于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显而易见;其次,通过应急预案编制活动,有助于造就一批能够熟悉应急工作和深入了解应急预案的专家队伍,应急预案编制在启动前要经过一系列培训活动,如美国应急预案编制指南(CPG101)中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编制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资格认定,培训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和更大事故管理系统(NIMS)等14门专业课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验,在编制工作中,还要定期举办研讨会、讲习班,进行深入交流、沟通,有助于从整体和系统上提高参与编制人员和应急管理部门干部的专业素养[12]。同时通过应急预案编制的程序性业务工作,对本辖区或本单位风险特征和能力缺失会有更深入和细致把握,特别有助于在应急响应的全过程中避免盲动,减少失误。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贯穿在应急预案编制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人员正是通过对各类情景的理解、认知和把握,逐渐提高了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响应的实际能力。

2重大突发事件情景策划与构建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对应急准备规划和应急预案制定具有重要先导性。情景构造实质上也是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过程,每个突发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带有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别属性,差别甚大,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基本都是源于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和社会事件这三方面,而且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一般动力学行为也大体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因此典型事件情景可以代表性质基本相似的事件和风险,尤其是基于“真实事件”而凝炼、集合成的“虚拟事件”情景,就更能体现出各类事件的共性与规律。

2.1情景构建基本技术方法

突发事件情景构造从技术路线上大致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资料收集与分解。用于情景构建的资料与信息主要来源于三部分:一是近年来(至少应十年以上)已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典型案例,案例要描述解释事件的原因、经过、后果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经验教训等;二是应收集其他国家或地区类似事件的相关资讯;三是依据国际、国内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以及环境、地理、地质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预期可能产生非常规重大突发事件风险。

第二阶段以事件为中心评估与收敛。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方法对近乎海量的数据进行聚类和同化,这一阶段应完成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按时间序列描述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事件演化的主要动力学行为;二是经过疏理和聚类,从复杂多变的“事件群”中归纳出具有若干特征的要素和事件链,辨识不同事件的共性特点,建立同类事件的逻辑结构。

第三阶段是突发事件情景的集成与描述。在前两个阶段工作基础上,按照事件的破坏强度、影响范围和复杂性,建立所有事件情景重要度和优先级的排序,再次对事件情景进行整合与补充,筛选出最少数和共性最优先的若干个突发事件情景。此后,则可依据国家对应急准备战略需求和实际能力现状,提出国家或本地区若干个突发事件情景草案,以此为兰本,通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规划。规划中列入的情景不是一个具体事件的投影,而是无数同类事件和风险的集合。因此,虽然规划中列入的情景是少数,但它可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突发事件情景规划的全过程,不但应该有政府官员、科学家和各类专业人员的直接参与,还要注意不断的征求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尤其是注意倾听各类不同的社会反映,使情景能被对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同时,这一过程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风险感知力。

2.2重大突发事件情景组成与分类

突发事件情景实质上是反映公共安全的主要风险,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使其面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有很大区别,需要对情景进行可选择性的分级与分类,既保证应急管理在整合水平上的一致性,又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的区别对待。作者曾提出一个主要基于风险特征的突发事件情景分级分类矩阵(参见表2),用一个简略矩阵表格,同时体现出事件情景的性质分类、强度级别和情景特点三个维度的特性。

表2中所列出的第一级是巨灾或危机级,是所有情景中最高级别,这类事件特点是:极端小概率,严重威胁公众群体生命安全与健康,对经济社会破坏力极强,损失严重,波及范围广泛,影响至全国,有时可超越国界,灾变情况十分复杂,常造成继发性或耦合性灾害,恢复十分困难,甚至难以恢复,需要动员国家力量才能应对的特别重大危机事件。矩阵表中列出了七个巨灾(危机)情景。

第二级为灾难,一般是指事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破坏强度很大,后果较为严重,波及范围超出几个市、遍布全省、乃至跨越省辖区,情况较为复杂,动员力度较大,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的重大突发事件,表2中列出七项。

第三级为事故或事件,主要是指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事件造成破坏强度有限,波及范围在市县级政府辖区范围之内,灾种较为单一,处置力度相对较小,较短时间即可恢复的突发事件,表中列有七个情景。

我们已注意到,在列入矩阵中的21个情景中,虽然没有包括一些大家所熟知具有影响事件,但同样也可以发现,已提出的这些情景基本反映了各类突发事件共性特点和公共安全面临主要威胁,这样基本可以保障用最少量的、最有代表性和最可靠的情景明确应急准备的方向与范围,指导综合性应急预案的编制。

3突发事件情景的结构与内容

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与恢复最至关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应急准备来实现。而应急预案则是所有应急准备基础性平台,进一步讲,应急预案本质上是风险管理的工具,目标明确的风险可以用“情景”来代表,所以,情景就自然而然成为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重要先导。为确保应急响应目标的一致性,所有的情景应遵循共同的框架结构,用同样的顺序和层次对情景进行描述。在图2中大概显示了基于三个维度的情景结构与内容。按照逻辑顺序,首先描述情景概要,其次是假设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最后提出应对任务。

按照图2所显示的结构与内容,可对每个重大事件情景做具体描述和较细致刻画。本文以危险化学品泄漏重大突发事件情景为例,其中又以沙林毒气扩散为代表,对该情景的概要、后果和应对任务等做一个简要示范,描述如下。

题目:重大危险化学品沙林毒气泄漏事件情景

1.情景概要

1.1沙林毒气扩散情景简介表

1.2情景概要描述

沙林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化学名称为甲基氟磷酸异丙酯,是剧毒的神经毒气,纯净状态是透明、无色、无嗅和无味的液体。当沙林在空气中蒸发形成蒸气并可蔓延扩散并迅速成为剧烈致死性伤害,由于沙林原料来源方便,制造工艺简单,且危害后果严重,所以成为最危险的恐怖袭击武器之一。这一情景中,敌对分子通常是将沙林投放于地铁这类环境较为封闭的交通站点,或通过通风系统把沙林蒸气释放到都市区的大型商业建筑物或大型会场中。沙林神经毒气扩散迅速,又毒性极高,可致污染区内的接触人绝大多数伤亡。另外,毒气还可向建筑外环境扩散,威胁下风向侧人员生命安全健康。

1.3制定应急预案要点的提示

1.3.1地理方面信息

建筑物空间结构,最大可容纳人数,假定建筑物20层高,每层有200人,合计可容纳4000人。地铁列车加中转站可达8000-10000人。

1.3.2环境条件

事发周边区域室外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00人。

1.3.3气象条件

风速决定污染云团扩散速度、范围和稀释速率。当风速为4-6节时产生的危险性最大;温度高有利于毒气蒸气和以微细颗粒的气溶胶状态吸入肺内,当温度在华氏65°-75°时最利于毒气发生毒害作用;湿度高可影响毒气扩散和吸入,当湿度在30%-40%范围时毒性才更易产生攻击性;降水无论是雨雪天气都可降低毒性气体的有害作用。

1.3.4毒气扩散模型

依据沙林毒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参照地理和气象条件给出不同条件下毒气扩散的实验模拟和数学模型,以及不同暴露人群的毒性负荷模型。

1.3.5次生与耦合事件

受影响区域人群恐慌造成挤压、踩踏和坠落,周边地区道路机动车事故,甚至出现社会混乱。

2事件后果

2.1 人员伤亡

在一个4000人左右建筑物内初始死亡人数可达到3800人(95%),200人受伤,神经系统可能受到永久性伤害,另外伤害可能因恐慌逃生时发生的坠落、挤压和交通事故发生,伤害包括肢体残缺、骨折和脑震荡等,死亡和受伤人数各为100人左右。这种危险的混乱一般持续30分钟左右。

2.2 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主要来自对建筑消毒、清理和恢复和设备设施的更新。

2.3 服务中断

建筑物很难在短期恢复正常使用,辖区行政管理受到冲击,医疗卫生、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系统影响巨大,短期内很难形成对另外重大突发事件准备能力。

2.4 经济影响

现场恢复重建和业务重新开业成本可达数亿元人民币,公众对消费失去信心,甚至造成经济衰退。

2.5 长期健康影响

幸存者4-6个月才能康复,许多人神经系统受到永久性损伤,对遇难者亲友、受伤者和经历过这次事件的公众乃至应急人员心理健康具有灾难性影响。

3应对任务

3.1 预防

严格控制相关化学武器材料(CWM)进口、生产、销售的所有环节,加强使用相关材料单位和个人的监控,在公共场所严加专项检查,在高风险场所明显加强警卫。

3.2 监测和预警

神经毒气泄漏后,立即发出警报并派遣专业人员现场采样、检测、监测和危害评估,应急管理人员有能力尽量在大规模伤亡之前识别出化学毒气种类和可能产生伤亡的程度和范围,保护进入现场应急人员安全。

3.3 评估研判

依据已搜集的情报信息,从专业立场对事件原因、演变过程、灾难后果、预期困难和应对措施效果及其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为指挥行动做出出事评估并提议方案建议,可使用事先设定的各种数学模型针对现场环境与天气等实际情况推算毒气扩散速率范围和场变化,并给出个人风险值的等值线图和社会风险值的函数图。

3.4 应急响应

应急指挥平台和联合信息中心激活后,立即开展应急响应行动,持续发出警报和各类应急响应通告,保持与参加响应活动的相关单位建立联系和保持通畅,加强对重要基础设施和特殊人群的保护,为现场提供必备资源,接受申请和求救资讯并作出反应。

3.5 减灾行动

毒气泄漏后立即建立隔离区和警戒带,划定危险区域,保护现场,协调指挥现场救援活动,减少灾害后果。

3.6 疏散与庇护

紧急疏散现场和下风侧危险区域人员,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预设的避难场所和设施,有组织接待和保护已暴露或有暴露风险的人员,提供有效服务,可启动应急指挥疏散的模拟推演系统,对大规模人群疏散活动进行组织干预。

3.7 医学救援

事件发生可致数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都需进行健康监护,可能有数万人需要立即现场急救并送医院治疗,应急管理中心和医疗单位立即进入“紧急医疗”状态:灾情通报、急救、搜索、救护、治疗、患者筛检、分诊、净化处置、病人运送、住院家属通知和病人状态统计报告。

收集核实死者遗体并采取保护措施,采集影像和遗传学资料并建立死者备查档案。

3.8 清理现场

在确定安全前提下,及时对现场清污、消毒处理,需无危害处理污染废物,定时环境监测并及时报告。

对危险化学品物品、用具和武器严格管控和处理。

3.9 调查防控

对制造恐怖袭击嫌疑人调查、控制、追踪和抓捕。

3.10 恢复

取消应急响应状态,对事件全过程组织调查评估,完善应急准备体系,使之能更有效应对任何重大突发事件。

上一篇:促进学生发展基本理念下一篇:城管执法人员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