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初中生思想现状的认识

2024-05-01

对目前初中生思想现状的认识(通用6篇)

篇1:对目前初中生思想现状的认识

对目前初中生思想现状的认识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我校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把握其思想脉搏,探索教育规律,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我校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就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1、思想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情感、理想信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关注程度。

2、道德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以及道德判断、法制观念形成的标准和依据。

3、心理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文明素养水平、心理健康程度和青春期人格取向形成的原因,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烦恼。

4、生活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对网络生活的认知程度、消费观念的形成原因,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特性养成的背景因素。

二、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特点

(一)、初中生思想道德表现较好的方面。

1、有较强的正义感。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我们人生选择的最终目标,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就是要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规则和道德规范,追求公平与正义。现在的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正义感,在社会公共场所,他们都能主动遵守秩序,维护秩序,对违反公平和正义的人和事,他们嫉恶如仇。乐于助人、主动让座、公益活动、扶贫帮困、奉献爱心等等,都有初中生的身影。大多数初中生思想单纯,富有同情心,无论是身边的同学还是远隔万水千山的陌生人,只要他们知道别人有困难,都乐意伸出援助之手,热心帮助,在各种捐款活动中,他们都能拿出自己的零花钱。

2、有较强的爱国情感。初中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情感。

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们都能了解一些,特别是对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事件,他们都极其关注,像“藏独”、“台独”、“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问题,他们都有自己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他们对国家取得的辉煌成感到骄傲和自豪,都表示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3、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应该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还表现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像劳动竞争、体育竞争等等。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很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思想比较靠前、前卫。

4、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讲究生态文明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初中生在生态环保上具有较强的意识,他们不仅在知识理论的层面上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在校园内外都有较为自觉的环保意识,有的还能够主动做些环保宣传,参加一些公益环保行为,像他们参加的“保护母亲河”、“清扫街道”、“集中收集废旧电池”、“敬老院一日劳动”等活动,都彰显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5、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现在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够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都乐于使用新型学习工具,像使用学习机、电脑、MP4等学习工具。初中生还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球类等兴趣特长,他们广泛地汲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现在的初中生的知识面普遍比较广,爱好兴趣一般都比较宽泛。他们的阅读视角也较宽广,阅读的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不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体裁和范围。在学习活动中,有一定的创新性,回答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相异的观点,但他们的观点有时得不到父母、老师的认同,使他们的求异思维受到挫伤。

(二)、初中生思想道德表现较欠缺的方面。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在改革攻坚和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

1、自私心理较重。现在的初中生在家庭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家里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家里长辈的宠爱都聚集一身,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有一种至高的优越感,在班集体中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情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有的还表现出只想享有权利,而不愿意履行义务。

2、自我保护意识不太强。现在有的初中生显得过分的单纯,没有防范侵害的意识,像上网交友,就很随便,有的还任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在安全问题上,过份地依赖父母和社会力量,乱闯红灯,不走斑马线和人行线。有的女生旷课逃学,甚至三五成群离家出走,想用逃学来逃避读书,当父母或老师找到他们时,他们还不认为上当受骗了,还不肯回家,所以现在初中生离家出走,不再是别人在诱骗她们,是她们的自觉自愿。初中生的生理成熟普遍比较早,有的初中生热衷于异性交往,甚至发展为早恋。有的初中生盲目崇拜、盲目追星。

3、不良行为时有表现。不良行为是违法行为。但有的初中生不认为不良行为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危害性,受自己从众心理的驱使,在生活中与社会青年广泛的接触,跟学社会上不良习性,如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赌博盗窃等,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会发展为违法犯罪的行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些初中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未来设计比较模糊,所以在做事情时缺乏一种信念和坚持,甚至注重物质享受,少积极精神方面的追求,有的初中生沉迷于言情小说,乐于看日韩剧,喜欢肥皂剧,浪费了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4、不太注重礼貌和礼仪。礼貌和礼仪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是融洽人际关系润滑剂。而现在有些初中生不太注重自己文明礼貌修养,对家长、对老师、对长辈不太有礼貌,有的甚至直接顶撞或者恶行相向,严重损害了自己与长者的关系,校园师生关系有些疏远。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发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间交流互动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渠道不畅,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渐行渐远,心理距离拉开加大。有的父母对此很苦恼,亲子矛盾积怨很深,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其实就是有的初中生缺乏与自己长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自己缺乏必要的礼貌修养。有的初中生更是缺少必需的校园、家庭、社会礼仪,让自己的言行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合,有的初中生缺乏感恩之心、缺少对父母、学校、社会的感激之情。

5、有些初中生不太诚信。诚信乃做人之本。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要在小事中培养。而有些初中生撒谎成性,考试作弊,抄袭作业,骗钱上网玩电游,他们对这些不诚信的言行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有的初中生简直就是生活在谎言中,对父母、对老师、对朋友没有真实的语言和行为。

6、攀比心理较严重。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初中生手中的零花钱也相应增加了,现在初中生手上有十元、百元的钞票已不是很稀罕的事情了,初中生有了零花钱,就要消费,消费时出现一种攀比的心理,像请客送礼、生日聚会、旅游交友等,都要讲究排场,讲究豪华。父母给自己添置衣服鞋袜,都要选择品牌,非品牌的服饰不要,少则上百,多则上千。城镇初中生比农村初中生在消费上的攀比心理更为严重。

7、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差。随之而来的是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规范淡化。家庭生活富裕了,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学生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不能正确提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更兼涉世不深,事非分辨能力不强,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也随之淡薄和淡化。

8、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活动总体是健康的,但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已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如有孤独感、严重恐惧感、严重不安全感、羞怯感的学生较多,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学生逐步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无心上学、不思上进、自暴自弃,动不动就有离家出走的念头。

三、初中生思想现状形成的原因。

1、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对学生思想品德有很重要的影响。记得北大副教授孔庆东在《净土红尘》中写到:“校园并不是与社会完全隔离的观察室,校园与社会之间插满了连通器,社会上风吹,校园里草动;社会上杯弓,校园里蛇影。校园不但可以成为社会的晴雨表,校园其实也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校园是八面来风。各种社会风气、社会潮流一阵阵地涌向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他们去看、去听、去比较、去鉴别、去模仿或摒弃,这个过程就是在社会风气吹动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学生们虽然身在校园,但是眼睛却已经开始密切关注着社会,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为参照物来调整自己的品行。

初中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的可塑性很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初中生往往缺少一双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眼睛。社会上的不劳而获、黑恶势力、投机取巧、拉关系走后门、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在默默影响着我们的初中生。我们说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是我们大社会的缩影。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都可以在学校找到影子,有些初中生的言行越来越成年化了,他们的行为越来越社会化了,有时比成年人更“成熟”,有时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让我们成年人都始料不及。有些初中生刻意模仿社会上的“黑吃黑”,还搞起了个人崇拜、花钱买保护。

2、学校教育的偏差。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一些学校已严重偏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片面追求升学率,以考分论英雄,甚至演化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怪圈,在学科教学上分主副科,压缩挤占音体美学科教学时间,老师往往关注学生的不是心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把目光盯在学生的考分上,学校里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成了学校里的边缘人。在这种教育理念支撑下生活的初中生,他们的心理怎么会阳光呢,他们的人格怎么会健全呢,他们的道德怎么会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呢。

3、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农村初中生中的留守学生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其他亲戚代为管养的比较多。隔代抚养的孩子,一般都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是祖辈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要么是祖辈对孩子过分的严厉,对孩子教育的“度”很难把握,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比较大的长辈还是父母,祖辈的话他们往往不予理会。再加上现在社会转型期,家庭的不稳定,父母离婚的比率越来越高,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教育就没有健全家庭那么到位了,再加上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亲情,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会对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有一种仇视的心理,甚至会做出极端的行为。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有的父母忙于休闲娱乐,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严格的管教。

4、自我修养的原因。现在的初中生正处于一种半成熟期,在这个时期初中生的自我修养、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相当重要,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还是看自己。而有些初中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经不住社会上一些不良诱惑的影响,拉帮结派、旷课、抽烟喝酒、穿戴首饰、奇装异服、红毛蓝发等等,是初中生中常见的现象,他们往往把老师、家长的劝告置若罔闻,甚至还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的模仿心理和能力很强,不分良莠的一味的模仿,有的甚至游走违法犯罪的边缘。

四、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

1、优化初中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初中生有时在社会中所受的影响比学校里所受的教育会更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上的网吧、舞厅、歌厅、电游室、彩票站等营业性场所,要坚决执行“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公安、工商、教育、司法等部门要联合加强对这些场所的营业监管。还要强化校园周边的安全管理,福建南平实验小学八名小学生被杀的事件,为我们再次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现在的社会正处于一种急剧转型的时期,收入的差距、贫富的不均必然带来一些人心理、行为的不正常,这给心理上、行为上摇摆不定的初中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要做好免费开放博物院、纪念馆、公园等场所,创作适合初中生观看的电视剧、电影、书籍等文艺作品。

2、强化家庭教育的职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负有监护、教育、保护的职责。现在不少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很少过问孩子的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如果在外打工,要经常用电话、网络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一种父母亲情的存在与温暖。据美国一位社会学家研究表明,长期不与父母共进晚餐的孩子,出现心理偏差或者违纪违法的比率要明显高于父母经常与子女共进晚餐的孩子。父母要明白给予了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只是给了孩子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的条件,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政府或者学校还应该开设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社区学校,提高家长们的素质和家庭教育的水平

3、强化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

(1)、加大新课改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切实改变“重智轻德”倾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如课堂教学应增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注意密切联系实际;要遵循学生认识、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和结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上适应新的需要。另外,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和沟通。学校尽管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社区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进行沟通,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常规联系,以使“三教”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如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校必要的联系制度。二是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入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教育者再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增强德育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德育具有实践性,必须注重实践教育。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走出以教师和课本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走向实践,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及成长成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全面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富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既极大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又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4)、充分发挥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面对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的青年学生,团组织只有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才能增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我们要充分把握党赋予团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优势,发挥共青团领导、联络、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作用,用马列主义理论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用爱国主义凝聚学生,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鼓舞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努力成长成才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要强化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文化教育,以“三个教育”为主线,突出思想育人,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要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不断挖掘各种阵地资源,充分利用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土教材、图书馆等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工作针对性。三要加强中学生的唯物主义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精神。通过举办图片展、团课讲座、主题团日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做报告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科学教育、心理教育等。此外,在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正面教育和经常渗透相结合。

(5)、积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我们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的环境。要加强校园内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学校管理教育的功能,如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同学: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四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教育手段,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要理清新课改的工作思路,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勇于探索,积极构建新型德育体系,为学校德育的改进提供科学的理论,使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篇2:对目前初中生思想现状的认识

班级:10金融02 姓名:李希1011010108 指导老师:马会兰

看完电影“辛亥革命”,心潮澎湃。电影中的烈士一个个鲜活起来,他们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大我舍弃小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们对于革命的解读在今天听来仍然铿锵有力,激动人心。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知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振奋人心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

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此为后盾,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采取了强硬态度和正义立场,拒绝和约签字,开创了近现代中国外交史敢于抗争的先例,同时则使皖系军阀政府声名狼藉,迅速由盛趋衰。它也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五四以后,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和移植,为现代中国培育了一代英才。运动中表现出的强烈不衰的爱国精神,贯穿始终的民主与科学理性精神,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为寻求中国出路而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巨大推动力量。

篇3:对目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音乐在艺术教育方面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唱式”。这种“教唱式”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和呆板,这种方法的教学内容极其的枯燥与单调,并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初中音乐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提并论的。现就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

一、对音乐课不够重视

不少初中学校单纯地追求升学率,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是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不够完善的教育体制,没有贯彻执行综合发展的教育方针。 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音乐教学自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中学就没有开设音乐课,而有的中学即便开设了音乐课,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学生就在下面写作业,一点都不重视音乐课。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不了现实需求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一般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门提高艺术修养的课程,应该采取灵活多样且有趣的教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比如: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和谐; 欣赏《黄河大合唱》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等等,使用这样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对音乐的内涵和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流行歌曲严重影响音乐教学

初中生已经学会了赶时髦、追星、听流行歌曲,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音乐课上教的歌曲非常反感,进而对音乐课毫无兴趣。 很多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着迷,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精力和时间,不但影响了音乐教学,学生对其他科目也不那么上心了,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初中的教学。

四、没有完善的音乐设施

音乐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设施,而大部分初中在音乐设施方面远远达不到音乐教学的要求。很多初中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没有钢琴、没有音响设备,从来没有上过音乐欣赏课, 因为很多学校就不具备上音乐欣赏课的条件。

篇4:对目前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收入分配关系;社会保障;失地农民;财政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建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矫正“市场失灵”、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除国民的后顾之忧,它受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但自身必须是公平优先,在此基础上兼顾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1]

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非常复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定乃至修订,要接受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乃至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的影响,对于处于渐进改革、综合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更是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事业进程中,就必然需要综合考虑多元因素的影响,并在推进中确保求稳、求妥、不留后遗症。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之一,需要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以保护社会保障的信誉、政府的信用、重振群众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需要树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既不能为了公平而放弃效率,也不能对贫富差距扩大化问题视而不见,社会保障改革应当有利于保护低收入阶层的利益。

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三十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也产生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达0.5,且还呈扩大之势。同时,行业收入差距悬殊、城镇与农村之间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地区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事关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

“十二五”规划建议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确立其目标和重点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解决获利多少、损益失当这个层面的问题,建立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社会公正公平的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保护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同时给后富群体获得发展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即使获益多者有机会和渠道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又能使受损者和获利少者得到合理的补偿。[3]企业里的工资谈判机制,契约方之间的协商机制,利益方之间的矛盾协调和化解机制,平衡利益关系的补偿机制、公共权力行使中的社会和舆论监督机制、信息公开机制以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等,都是有效的机制。

要解决分配制度问题,大幅度地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保证他们有钱花,同时敢于把增加的收入花出去。要解决目前二次分配中的不公问题,着重促进机会平等,创造公平竞争的秩序环境。要调整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关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既是个经济问题,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稳定问题。鉴于我国农村地域的广阔性及地区差异,可逐步地、有选择地、低起点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对于失地农民,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要尊重其权益,合理补偿其损失。被征用土地本身的赔偿应根据其最佳用途估价,给予较高的补偿标准,并区别对待,拉开档次,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有专家已经提出,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后能领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为参照来提高补偿标准,同时建立多样化的征地补偿机制,可以“以地换地”用被征用地附近的土地与农民交换,可以用债券或股权方式补偿失地农民,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2]对于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征用行为,政府可为失地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金,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同时,按照其遭遇风险的程度不同,可以依次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逐步推进。养老问题一直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农民失地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农村也存在因病致贫的现象。可以用征地中土地补偿安置费及土地转用后的增殖收益作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金的主要来源,建立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资金筹措机制,逐步将失地农民中符合政策条件的人群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4]基本医疗保险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医疗保险的基金可采用政府出资一部分,征地补偿款中筹集一部分,失地农民所在村组织出资一部分的形式。

要健全失地农民的法律保障机制。失地农民作为社会的新弱势群体,要从法律上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做出明确规定,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执法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对依法订立的土地征用合同,要保证其依法履行。

三、强化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功能

近年来,人们对公共财政有很多看法。有学者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失灵基础上的、以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为目标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它的提出,使我们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和活动范围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构建公共财政的目的,在于解决政府或财政职能的准确定位问题。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管理模式,其存在、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市场失灵领域。而社会保障事业正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领域。市场经济不能够有效地提供社会保障,但社会保障又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外部条件,所以必须由政府来出面组织。无论从资金的筹集、使用还是监管上看,公共财政始终在社会保障事业中居于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实践上看,公共财政本身就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是公共财政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保障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和其他保障项目,这些都离不开公共财政的经常性预算财力支持。在社会保障体系内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当事人中,公共财政的主导地位是其他各方所无法替代的。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安全制度,需要公共财政代表国家履行相应的宏观管理职能。企业和个人是资金缴纳者,无力进行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运作管理,难以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其他社会组织如商业保险公司和各类民间福利团体也不具备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能力。

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管理中的职能作用总的体现为宏观调控、资金保证和财务监督作用。[5]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支付、运营和监督方面介入力度不够。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发展趋势是由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税,而目前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是分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又由专业化的保险公司负责,其管辖权也不属于公共财政。财政和其他部门配合不力使其监督难度大增,从而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浪费严重。要进一步明确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管理中的职责,发挥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当前,发挥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和職责,需要各级财政部门在学习政策、研究实情的基础上,依法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负责制定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具体政策,制定和调整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比例、给付水平、范围和其他政策。按时足额拨付社会保障所需资金。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纳入财政专户数额偏低,仍有大量资金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许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仍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管理费(因为有些地方还没有开征社会保险税)”、“各地纳入财政专户的资金过于庞杂,有的资金项目可以进行合并,有的则不应当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与发挥地(市)、县职能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

很多专家呼吁,我国应抓紧制定《社会保险税法》,适时开征社会保险税,且主次分开,逐步实施。可先行开征基本养老保险税和失业保险税。社会保险税纳入国库再由公共财政拨付。开辟新的税收渠道或者将原来的有关税种收入用作社会保障支出(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非慈善性捐赠税乃至特别消费税或其他附加税,这些税收都属于收入分配调节范畴,可以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将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透明化的轨道。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方面入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全面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社会保障预算收入主要由3部分组成:一是原来经常性预算安排的、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一般性税收收入;二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三是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增值划拨收入、捐赠收入等。社会保障预算支出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有经常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经费支出,主要用于社会救济、优待抚恤和社会福利;二是由社会保险基金形成的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各项社会保险项目支出;三是其他支出,主要用于提高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支出水平。

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建设支出,减少取于农民的公共财政收入,既促农生富,又藏富于民。多予少取的支持效应,将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其延伸的效应则又将是发展的农业和繁荣的农村对国民经济发展更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牛根颖.30年来我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与格局的重大变化[J].经济研究参考,2008,(51).

[2]王世联.农村征地收益分配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8,(6).

[3]沈桂龙.我国劳动者收入分配: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J].学习与实践,2009,(5).

[4]谭宏军.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5]姜旸祎.社会保障支出中的政府财政责任研究[D].2011.

[责任编辑:杜红艳]

篇5:对目前初中生思想现状的认识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

政策措施须有战略眼光

问:该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张正河:各种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以起点和过程不公平为标志的机会不平等,却折射出中国50多年来公共政策选择上的偏差。

从2006年开始,国家用30—50年,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会在一年两年内缩小。想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根本的成效,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希望政策具有连续性,如改变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减免农业税和各项杂费,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25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 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从1980-2000年,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9.8%,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

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从低收入国家

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把单纯的经济增长,特别是GD 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的现象,出现了城乡

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

会问题。

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 政府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的“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

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

在发展中必须注意“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本报告主要阐述近年来中国在发

展中所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例如贫富差距、失业上升、教育发展、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城市社会矛盾等问题,并介绍中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实

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

(一)贫富差距问题 改革二十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随着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格局多样化以及改革的过程中对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贫富

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从基尼系数反映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78年 城乡合计基尼系数为0.2强,从来没有超过0.31的水平;从1992年到19

9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376上升到0.403。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

基尼系数上升速度过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1988年为0.382,根

据本课题组的数据,1994年为0.434,1996-1997年为0.457

7。到2003年,本课题组根据多项抽样调查的数据,按照保守的估计,认为中国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不低于0.5的水平,这应该是不为过的,从趋势上看,还在进一步上升。而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基尼

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塞拉利昂0.629,巴西0.601,危地马拉0.59

6,南非0.593,巴拉圭0.591,哥伦比亚0.572,巴拿马0.571,津巴布韦0.568,智利0.565,几内亚比绍0.562。从基尼系数看,中国已经快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财富分布的情况来看,高中低收入户的比例呈金字塔形,差距也有放大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92年到1998年,中国最低和最高的20%居民的

收入份额分别从6.2%和43.9%变为5.9%和46.6%。1998年,最

低和最高的10%居民的收入份额为2.4%和30.4%,后者是前者的12.7

倍。从当前家庭财产总额的差距来看,最高的达到158.1万元以上,相当于户均

财产22.8万元的近7倍。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城乡高收入户占总

户数的2%,中低收入户占18%,低收入户占80%。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国内10%最富人口占总收入比例最大的10个国家是

巴西47.9%,哥伦比亚46.9%,津巴布韦46.9% 危地马拉46.6%,巴拉圭46.6% 智利46.1%,南非45.9%,巴拿马43.8%,塞拉 利昂43.6%,莱索托43.4%。而当时中国为35.68%,美国为26.1 %。

(二)贫困阶层问题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很大 的成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0年的3000

万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全球贫困大幅度减

少在许多方面归因于中国经济神奇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1

.5亿,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贫困人口反而会增加2000多万人。但是,中国的贫困问题面临农村与城市的双重挑战。根据2000-2001年 亚洲发展银行组织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课题研究,全国城市贫困人口约1480

万人。200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公

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3%左右。

首先,绝对贫困人口仍然庞大,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其次,贫困线标准相对 较低,各地贫困线标准各异;再次,农村贫困仍然严重;最后,城市弱势群体贫困问

题日益突出。

(三)就业与失业问题

从就业的角度看,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有两点:一是巨大的人口总量;二是巨大 的农村人口数量及其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中国当前就业面临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即总量与结构的彼此困扰、新生劳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56万人,虽然“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4.2%,但加上其他企业、农民工和大学生中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了10%。2003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只有50%。进

入21世纪以来,中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600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压力800万左右,下岗需要再就业的600万左右,再加上上一年下岗和待业

结转的,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在2500万左右。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 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明显增加。二是县一级的就业问题突出。三是资源枯竭的

城市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加剧。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几个 方面:

首先,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企业富余人员。其次,历史因素导致的落后的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的压力下,必须进 行迅速的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和与之相关的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也会产生大量下岗

失业人员。再者,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对城市就业也会产生一定 压力。

最后,新生劳动力的增加。受到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十五”(2001-2 005)期间达到劳动年龄的新生劳动力较“九五”(1996-2000)平均每

年多290万人。

(四)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最严重的弊病在于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 方面: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区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从区域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着东部强、中部中等水平、西部弱的由东 向西的三级梯度差。在三大区域内部,教育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集中 在少数省份和大城市。另外,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差异不断加大也导致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方面严重不均衡。造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宏观上说,是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的长期存在,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

长的教育需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

源供给短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

资源供给短缺。微观上说,有的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

有的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的,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有的是制度政策上 的原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改革开放以来

以追求效率为准则的经济梯次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又加剧了这种倾斜的幅度,使东部

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以经济为标尺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五)医疗与公共卫生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镇实行了劳保医 疗和地方财政负责的公费医疗,在农村基本上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198

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原有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 4 展,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已经完全崩溃,而城镇公费医疗体系也困难重重。目前医疗保障方面出现了几方面的显著问题:

一是社会医疗保障总体水平非常低,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例如,1998年全 国人均卫生费用由1980年的13.4元增加到280元以上,增幅达到20倍以 上。城乡居民次均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大为增加,全国次均诊费为63.1元,城

市比1993年增长2.7倍,农村比1993年增加2.5倍;住院次均费用23

84元,城市比1993年增加1.5倍,农村增加1.4倍。二是在卫生服务资源投入和供给显著增加的同时,医疗结构的服务效率却逐年下 降。1998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1.3亿人次,比1992年减少4

.4亿次;住院人次4995万,比1992年减少227万。由于医疗机构人员迅

速增加,门诊量减少,住院病人增加不多,平均每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和住院床

日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年和1990年相比,诊疗人次由1683下降到

1178次,住院床数由767次下降到506次,全国病床使用率由80%下降到

60%。医院服务质量差,病人满意度低,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医疗事故已经成

为消费者主要投诉热点之一。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大为降低,1998年和1993年相比,自付医疗 费的比例由27.28%增加到44.18%,农村从84.11%增加到87.4 4%。

从原因上分析,城镇公费医疗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医疗费用攀升,各级财政难以承受,企事业单位不堪 重负。据统计,全国职工医疗费用1978年为27亿元,到1995年增至653

亿元,1997年超过773亿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的增长。2、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医疗机构和患者在利益驱动下 都来吃公费劳保医疗这块“唐僧肉”,使医疗成本上升,效率低、浪费严重。3、医疗经费来源无保证,财政对公费医疗拨款与支出相距甚远,难以弥补。劳 保医疗因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名存实亡。因看不起病、报不了帐而上访、告状不

在少数,**迭起危害社会安定。

4、覆盖面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没有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因存在“双轨制”,“搭便车”行为大行其道,使公费劳保医疗成了无底洞。加上

疾病模式的转化、人口年龄的老化,药品价格的上涨和检测手段的更新等客观因素,使医疗费用更加窘迫。

农村方面,由于合作医疗体系依赖于乡镇、村等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度以后,这些组织对于农村经济资源的控制相对削弱,财政能力下降,从而

使得合作医疗体系基本趋于瓦解。目前,90%的农民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体系。总体上看,以往医疗保障体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度的风险共担程度低,政府投 入不规范,缺乏投资效率,公平性差,对社会弱势群体缺乏照顾。因此,建立适应新 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六)城市化引发的社会矛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征地和拆迁引起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新隐患,有些社会矛盾还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性。这方面的问

题又集中表现为两类:农村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和城市拆迁引发的拆迁户权

益保护问题。

1.农村征地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和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农民土地被 大量征用,但在征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又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障

措施、盲目上马导致“征而不用”、“暗箱操作”而滋生腐败、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

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成了基层农村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导火索,有的地方基本利

益受到损害的农民甚至不得不采取集体上访、诉讼等手段甚至一些过激行为来保护自 己。

“失地农民”的问题难以解决与经济体制的转型也有很大关系。据保守估计,目 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超过2000万人,而且还将以大约每年250万到300万 的数量增加。由于失去负载着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出现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的新弱势群体”。2.城市房地产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房地产开发引起的拆迁、业主维权 等社会矛盾也开始突出起来。据统计,2002年全国城市房屋拆迁总量超过了1.

2亿平方米,接近当年房屋竣工面积的20%。在城市改造中,由于拆迁管理工作不

到位、拆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不完善、滥用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的行政行为、适合被 拆迁人需求的中低价位房屋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大量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甚至引发恶

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与拆迁问题一样,房地产的建设与销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从土地的角度来看,农村征地中的失地农民、城市改造中拆迁的居民和购买商品 房的业主的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他们都是因为土地功能的调整而程度不同地

成为权益受损群体。农民面对的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过程;城市居民面对 的更多是土地由居住用途转变为商业用途或者是提高其原有利用率的过程。实质上是

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升值利益的分配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努力与对策

(一)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国家提出 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东北振兴计划;在农村加

大了扶贫开发的力度,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农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城镇建立了全面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力

度;保障进程务工人员的权益。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和农村的贫困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反贫困政策。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城市的反贫困政策包括:下岗、离退休职工养老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000年国务院分别下发了《

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工作 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城镇下岗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攻坚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反贫困任务的艰巨性。2001 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完善扶

贫开发机制和认真安排好灾区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

(三)加强管理和引导,努力改善就业环境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十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纷纷为

就业再就业工作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

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

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 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

(四)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政府对于促进教育发展的问题高度重视。1992年,中共中央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 的根本大计”。1997年,中共中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阐明:把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义 务教育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原则,即: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城市及经济发

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在1997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占总人口40%左右的中

等发展程度的农村在2000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余占总人口20%左右 的经济落后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在2000年分别要普及九年、五至六年及三至四年义 务教育。

针对地区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2000 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以县为主”的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

困难地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使上述问题有所解决。“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还有:

1、依法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使用效益,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需求 2、认真组织实施六项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西部教育开发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和211工程、高校高新

技术产业化工程

3、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4、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5、大力进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6、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

7、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

(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随着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医疗技术和费用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已 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难题。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当多的改革和探索。1993年11月,中共第十四界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障

体系的决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截至2002年10 月底,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达到8691万。按

照计划,我国力争在2020在覆盖范围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与此同时,农村也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2003年1月23日,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3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

见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

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乡(镇)、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2003年11月25日,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 救助的意见。《意见》指出,政府将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 助。要求各地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

多渠道筹集。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六 维护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公正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城市化中出现的失地农民、拆迁、业主维权本质上都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其中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尤其是对失地农民)、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村 委会、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土地财产权和使用权的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行

政配置和市场配置的关系、行政规划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和公开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尝试,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1.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 中央1号文件印发实施。文件提出,要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

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

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正在积极配合中农办起草中央关于改革和 完善征地制度的政策性文件;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抓紧修改完善《征地

制度改革试点总体方案》;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土地征用征收条例》和修改《土

地管理法》。

2003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4部委以 “特急”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发布了《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

政策界限》。此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开发区整顿到了关键时刻。据国土资源部介绍,目

前已基本刹住了乱设开发区“圈地”之风,各地停止了新设开发区和扩大规模的审批,初步遏制了违法乱批滥占耕地的势头。截至目前,全国共清理各类开发区(园区)

6015个,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现已撤消2426个、整合294个。

2.加强房地产市场规范和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政府对于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权益保护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对城市房屋 拆迁问题十分重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下大力气化解拆迁纠纷。2001年7月,根据拆迁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1991年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进行了修订。2003年9月,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

布了《关于贯彻中央领导批示切实做好城镇房屋拆迁中维护稳定工作的通知》、《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建设部结合上述通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时完善配套政策。针对拆迁评估、行政 裁决不规范等问题,于2003年12月先后下发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

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对于更好地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将起到

积极作用。

2003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业主大 会/业主委员会、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各自的权利和责任。随后,建设部又颁布了

配套的《业主大会规程》。

近年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失业、贫困、教育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保障体系薄弱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

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许多问题的长期积累,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需要长期持续的努 力。

2003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切实

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格局,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

督的同时,政府更要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

篇6:对目前初中生思想现状的认识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很快,但仍存在着服务形式化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政府立法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管理、人才和服务的专业化,完善社区服务内容等多方面措施进一步健全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以此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舒适的社区服务。

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加快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断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支持环境。同时,积极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为老龄社会服务需求,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一)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创新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等10部委联合出台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文件,各地也积极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推动居家为老服务发展。大力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着力构建居家为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2009年底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把发展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国家发改委重视加强地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财政部安排10.8亿元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支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人员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达到3461万人,比2007年底增加325万人,占企业退休总人数的73.2%。卫生部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立和完善,努力改善老年人医疗卫生条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将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纳入编制项目计划。团中央、全国老龄办联合开展的“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为老年人提供了超过7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各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宁波在推进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城乡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不断完善

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过程中,许多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区别不同老年人,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和服务需求,实施不同的养老服务补贴及服务内容,有力推动了老年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例如,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全面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对承担居家养老服务的民办福利机构给予5万元的启动经费;而对已入住民办福利机构的救济孤老,每月除给予500元的托养费和143元的基本医疗救助外,还按每人每月483元的标准对机构给予住房补贴资助。近年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共拨付经费350万元,为1300多位老人购买了服务。重庆市渝中区明确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和补贴的标准,规定:凡70周岁以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无子女的困难老人,每户每月享受200元的养老服务补助,60—69岁符合以上条件的,每户每月享受100元的养老服务补助,补助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折算成服务时间由社区护理员为老人提供服务;对现金折算服务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规定,如陪同散步、聊天等日常陪护为每小时2元,代购物品、代交水电费为每小时3元,做饭、做清洁等家政服务为每小时5元等。

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政府重视并加大了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但调查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养老服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配套设施不齐全,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所交费用与享受到的服务不成比例等,影响了老年人的热情和生活质量。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亟待解决。

(一)老年服务形式化严重

当前许多社区都存在老年设施与服务短缺的问题。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老年人设施,在社区空出一个地方作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而且挂了一块类似“老年人社区娱乐中心”的牌子,但由于设施过于简单,服务内容过于单一,致使许多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流于形式。更离谱的是有些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为了“年轻人活动场所”,有的成了歌舞厅、游戏室,也有的成了商场、门市房。因此,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培训

近年来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专业标准,普遍雇用的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合同工或临时工,或是出于照顾,吸纳一些下岗女工,在观念上认为这类工作本身就无多少学问或技能,更谈不上专业培训了。其实老年人较婴幼儿和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呈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更需要专业护理,更渴望体贴入微的温情,照料老年人决不仅仅是个住宿、衣食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问题,只有专业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三)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服务不专业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患病率上升,器官功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家庭护理和生活照料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现在的很多社区在这方面的设施很简陋,只有简单的医务室,没有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坐诊,更没有相关的科室设置,不具备医疗急救和提供专业护理的能力。(四)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

老年人在离退职以后,生活时间结构起了转折性的变化,需要以合理的消闲来调节及弥合他们因离、退职以后带来的身心、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对多数老年人而言,除了要有较好的物质条件之外,更需要有较高层次的文化与精神生活,追求的是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养老享老,并且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可在这些方面绝大多数老年社区服务内容比较缺乏,除了一些诸如麻将、牌类等简单游戏之外,高品位的文化服务比较少,例如人文艺术、花鸟虫鱼、学习交流等。以至于许多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感情寂寞和无助的心理,不利于老年健康。

三、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政府需要立法规范老年服务行业,使社区养老服务从营业资格、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内容和质量、服务收费以及免税等优惠扶持在政策上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在政策的制定上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鼓励采用灵活的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重视对低收入者的关怀,给予政策倾斜,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同时政府需要从直接的社区福利职能中退出,改变管理责权和手段,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引导和鼓励民间机构参与,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推动老年社区服务的发展。[4]政府只需要建立专业的社区福利监督办公室,定时对其账目和服务等进行监督和评估,使社区照顾真正能给老人带来实惠。(二)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管理、人才和服务的专业化

在民政部门的协助和监管下,各个社区都需要组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对社区内老年人的所有事务负责,在常规物业管理、日常社区服务?穴如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雪以及社区文化服务等方面统一协调管理,着重打造一个专业化的队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应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专职助老工作人员,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专职培训与正规教育,这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专业人员,相当于高级管理、咨询人员,可以为老人提供心理、生理、医疗等方面的咨询,尤其是主治医师必须经过良好的培训,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认证:护理人员也必须受过专业护理训练;另一种是经过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的具体工作人员,他们负责护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对于社区内原有的非专业劳动力,也需经过培训方可上岗。只有经过这类专职培训,取得相应证书才能进入社区服务老年人。同时,要处理好志愿者与专业工作人员的关系。志愿者虽然是一支不可忽视和让人尊重的力量,但是,大部分志愿者毕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宜让他们担当护理工作,最适合他们做的是与老年人精神陪护,给老年人的生活注入活力。对老年人服务的内容应在营造家庭气氛与手足温情上下工夫,多给参与者一些宽松自在、心舒气爽的切身感受。

(三)完善社区服务内容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才能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便利需求、补偿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社区应从以下方面逐步建立、完善其服务策略。

1.提供便利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年人大多体弱多病,活动不便,便利需求是老年人第一需求,社区服务首先应提供各种便利设施。

2.建立老年购物中心。老年购物中心应该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购物中心,要根据老年人需求特点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使老年人能够方便地买到各类生活用品。比如在饮食上老年人比较注重保健,讲究食物的营养搭配和饮食禁忌;在服饰上老年人追求与自己年龄相符的服饰,轻便、保暖、透气和适用;同时老年人体力差、眼神差,因此应增加现场销售服务人员,向老年人耐心介绍产品,帮助老年人运送产品等。

3.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机构。老年人往往会存在身体不适,老年群体医疗保健需求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就医难的问题,挂不上号、排大队等现象处处可见。对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看病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因此,在社区内开设老年门诊、老年康复保健站等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就可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同时对于一些大病重病,医疗保健机构能提供到社区外就医的各种服务。对于有条件的社区,政府应该提供各项支持和优惠条件,鼓励就近建立专业的老年医院,为社区及周边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医疗保健机构需要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重视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老年期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在老年人中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努力提高健康寿命。建立社区老年人口健康档案,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老年人体质监测指导工作。

4.建立家政服务体系。对于行动有困难、存在较严重病症的老年人,家政服务必不可少。服务老年群体,对家政服务人员也有特殊要求。家政人员不但要掌握一般的家政服务技能,同时要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掌握常见老年病的医疗护理方法。5.引入智能化设计。在社区引入智能化设计,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的同时,通过信息化的通讯传输、高效率的管理服务,提高老年人与社会的共生性,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交流,彻底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6.以老年人家庭为单位,在住宅内部采用先进的家庭网络路线,将所有的家电?穴电视、空调、家政安全系统等?雪相连,以无线或有线方式组网,完成对室内诸如盗窃、火情、有毒气体等的监测,同时控制各种电器、门窗等。室内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穴紧急病人、入室盗窃、失火、煤气泄漏等?雪,各报警器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将警情发送到主机,主机判断警情类型后,自动拨号通知相关的部门或小区接警中心,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老年人特定身体条件,自动选择调整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线强度以及无障碍程度等室内环境,从而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另外还可以通过太网技术局域组网,实现网络与手机相连,老人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出门在外,遇到事情,随时随地都可以直接与呼叫中心联系,寻求帮助,使社区呼叫系统成为老年人名副其实的贴身“电子保姆”。

2.提供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实现老有所乐。在保障老年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采取措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过去,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强,老年期的神经症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又有增高的趋势。要具有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理解,必须调动老年人的内在心理潜力,保持老年人的智力,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7.建立老年活动中心。中心要根据老年人特点提供合适的文化娱乐项目。中心提供的不仅是设施、场所,更重要的提供的是活动的氛围、伙伴。

8.开办社区老年学校。开办社区老年学校,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函授等多种方式,也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办老年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等,以满足老年人求知需求,同时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娱乐技能。

9.提供平台,实现老有所为。设立老年人才市场。在我国,退休年龄一般是女性55岁、男性60岁,现在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中老年人不论是体力还是精力,还具备一定的工作实力,他们同时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老年群体是一个蕴含着极大开发价值的人力资源群体,尤其是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然而很多老年人苦于面子问题或信息渠道问题无法找到继续发挥才能的机遇。社区设立老年人才市场,使各类人才找到发挥余热的场所,以各自的优势实现再就业,这样既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又满足了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另外,针对我国贫困老年人比较多的现实,可以组织老年人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活动,极大程度地实现老年人的事情老年人办。这一方面能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需求,同时能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收入。既消除了寂寞,又减轻了养老负担。10.健全社区组织机构,实现老有所属。退休及空巢给老年人造成归属感的丧失,同时伴随生理机能衰退,老年人心理会趋于消极、被动,容易封闭自己,生活天地会逐步缩小,孤独感增强,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推动得以实现。这一推动力就应该来自社区组织力。

11.设立老年沙龙、协会等各类组织。如建立旅游协会、登山协会、老年互助协会等,通过会员资格的认可使老年人获得归属感,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联系,扩大社交范围,陶冶思想情操,满足老年人归宿与爱的需要。

12.设立老年婚介所。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较年轻人来说更需要有人陪伴。伴随家庭日益小型化及婚姻观念的变化,独居老人日益增多,老年人求偶需求会明显增加。设立社区老年婚姻介绍所,推动鳏寡、孤独、离异的老人求得生活伴侣,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安度晚年,也应是社区不可缺少的服务内容。(四)保证社区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收费

上一篇:从今往后,只做这一件事情作文下一篇:作文今天我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