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体育老师激励现状探讨论文

2022-04-30

摘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要高效地学习和工作离不开强健身体素质的支持,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讲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将基于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试探究高中体育分类选项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目前体育老师激励现状探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前体育老师激励现状探讨论文 篇1:

大学新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摘 要:通过分析大学新生体育需求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和激发大学新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新生 体育学习动机 培养 激发

大学新生在告别中学、迈入大学校园的那一时刻起,就规划着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如果这时候能抓住学生的体育需求心理,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对培养和激发大学新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会有积极的作用。体育学习动机是人们体育需求心理、体育参与、体育学习、体育锻炼欲望的产生,也是人们主动接受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动力。体育需求是人们体育消费需求以及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健身等活动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是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激发需求,二者相生相存。

1 大学新生体育需求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大学新生体育需求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男生的体育需求要比女生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和比较爱好体育的学生其体育需求要强得多。中学时期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有的学校体育课名存实亡,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需求下降。学生在告别中学进入大学之后,体育需求心理会随着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提升,学生体育需求心理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大学新生学习压力释放。新生刚进入大学生活,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身心比较轻松,课余时间也较多,这时新生会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体育需求问题,从而转变和提升体育需求心理。

(2)大学体育课再认识。中学时期的体育课可有可无或基本处于无教的自由状态,体育课已经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大学体育课会是什么样?这是很多大学新生想知道的问题,因此,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会对大学体育课重新认识和评价。目前,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体育课枯燥无味,具体表现就是体育老师责任心不够强,以及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能满足学生体育发展的需求。显然,大学体育课上得好不好,对大学新生的体育需求心理和体育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

(3)大学体育设施和体育文化氛围。大学生活是每一个新生的理想和向往,大学体育设施条件和体育文化氛围也是大学生们美好的期望,优越的体育设施条件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圍是提升大学新生体育兴趣和体育需求心理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大学体育设施条件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密切相关,结论是:学校体育设施条件和体育活动开展越好,学生体育锻炼的人群率就越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越高。

(4)学生体育基础。学生体育基础是指学生个体的体育认知程度、体育行为程度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大学新生体育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体育弱势学生较多。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畏怯体育的心理,这对提升学生体育需求心理和培养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体育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引导和体育教学活动,是大学体育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 体育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

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其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家庭影响。家庭对学生本人体育学习动机的影响,主要指父母或兄弟姐妹的体育思想、体育行为、体育习惯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本人,这是长期的影响,从幼儿时期一直到成年时期或者更晚。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父母是孩子的体育启蒙老师。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与其父母和兄弟姐妹爱好体育运动成正比关系。

(2)老师影响。老师对学生本人体育学习动机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从幼儿园老师到小学、中学老师,最后到大学老师,特别是体育老师和班主任的体育思想对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同学朋友影响。学生从上小学开始懂得认知,直到中学和大学,同学相伴学习生活时间很长,因此,在学生时代,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很容易受到同学朋友体育行为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参与形式是与同学和朋友一起锻炼。

(4)学校体育设施和体育文化氛围影响。良好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和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与学生体育兴趣、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形成成正比关系,反之亦然。为什么城市生源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基础人数比要比农村生源学生高,其原因就在于城市与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和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不同。

(5)社会影响。随着社会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新闻广播、网络媒体、重大体育赛事、社区体育等体育信息,对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 大学新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

体育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动力。加强大学新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有利于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以及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

(1)了解掌握大学新生体育兴趣状况。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基本动力,通过对大学生体育兴趣养成影响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影响体育兴趣养成的主要原因有:体育基础差、体质不好、没有体育天赋、担心伤害事故发生、怕别人笑话、家人反对、身体有缺陷等。多数大学生由于在中学时期深受中考、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没有形成具备良好的体育基础条件,所以导致了他们体育兴趣不能很好的养成。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比较淡漠,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办法来加强女大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养成。总之,了解掌握大学新生体育兴趣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学生体育畏惧心理,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体育兴趣培养的目的。

(2)扩展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外延。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或者说体育价值观比较传统和保守,束缚了现代体育多功能、多取向的价值观。只有转变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扩展体育学习动机的外延,才能满足不同大学生体育学习需要。

(3)树立良好大学体育老师形象。在新生的心目中,大学体育老师不同于中学体育老师,更不同于小学体育老师,因为大学体育老师是大学老师,其人格魅力、知识结构、体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水平等要好得多。如果大学体育老师的形象应验了新生的期望,那么大学新生的体育需求心理和体育学习动机会得到激发,反之则不然。

(4)上好大学体育课。体育课是一门以室外教学为主的课程,课堂空间大,相对自由,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大声说话、开怀畅笑,可以尽情地享受阳光和自由、感受喧嚣和快乐。如果体育课上得好,这一定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课。大学体育课不能像中学体育课一样随意和放任自由,否则,学生会感到失望,特别是新生以及那些体育基础较差和体育弱势学生,会因此而失去体育的热情和削弱体育学习的动机。

(5)拓展体育教学内容,转变体育课评价办法。高校体育教育是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形成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留给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体育知识结构,创新体育教学思维,拓展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体育项目以及锻炼方法,更好的培养大学新生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和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改进高校体育课评价办法,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高校体育课考评存在考评办法不合理、考评内容单一、考评项目死板、考评项目较难、老师随意考评等问题。转变评价理念、评价方法和手段,结合课内和课外进行综合考核,使评价内容多元化,既要体现学生体育课的学习情况,也要体现学生的综合体育行为,既要有体育老师考评,也要有学生自评和班级同学的评价。

(6)引导和树立大学新生体育消费理念。正确引导大学新生的体育消费观念,树立学生良好的健康生活理念。大学新生体育消费意识淡薄,消费水平较低,“花钱卖健康”的意识还比较落后,当然,大学生多数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影响了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引导和培养大学新生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体育消费理念,激发体育需求心理,推动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7)加大体育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学校体育设施条件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实施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比赛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保证。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体育锻炼频度、锻炼时间、锻炼强度达不到国家的基本要求,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学校体育设施条件满足不了学生锻炼的需要。

4 大学新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利用良好的“第一印象”来激發大学新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新生入学后,会留下很多的“第一印象”,如优越的校园环境和学校体育设施条件、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感觉不错的第一次体育课、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新生运动会等,这些好印象能够培养和激发大学新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2)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来激发大学新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掌握大学新生体育需求心理变化的特点,在新生入学阶段,由班主任、辅导员、专家、体育老师、体育社团组织者,通过召开专题班会和专题讲座、上体育课、体育社团活动等途径,广泛宣传体育与人生、体育与生活,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来培养和激发新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3)通过关爱体育弱势群体来激发大学新生的体育学习动机。由于多种原因而造成了体育弱势学生,这部分学生有权利享受体育教育,但他们因为自己体育基础差或身体的原因,心理很怯弱,不论是上体育课还是其它课外体育活动,他们可能是敬而远之。如果学校的班主任、辅导员、体育老师、同学都能关心和爱护他们,不歧视他们,多给以他们鼓励和激励,从而唤起他们的体育热情,培养和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动机。

(4)通过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来激发大学新生的体育学习动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最好形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如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特点的运动会和体育比赛,项目设置要体现群众性和广泛性,做到竞技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代表性和群众性相结合、专项性和综合性相结合。此外,经常开展运动队训练、体育社团活动、体育节等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和激发大学新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5 结语

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体育教育是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养成大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大学体育是学生由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转型的重要时期。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父母、老师、同学是大学生体育人生开始的重要影响因素,体育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体育,我们的生活就会无彩。

参考文献

[1] 刘振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体育动机[J].山西教育,2002(18).

[2] 刘东.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

[3] 倪永辉.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4] 倪永辉,刘长红,陈裕华.云南大学生体育兴趣及差异调查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作者:倪永辉

目前体育老师激励现状探讨论文 篇2: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分类选项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 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要高效地学习和工作离不开强健身体素质的支持,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讲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将基于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试探究高中体育分类选项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分类选项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部分学校和教师不重视体育教育

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还对体育教育有着认知上的误区。很多学校和教师仍然认为考试不会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成绩,所以体育教育并不重要,因此,学校不需要对其教学引起重视。部分学校和教师将体育课看做“副科”,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自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对学生全面性的培养,不仅仅希望学生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感受体育的美,学校和教师要改变错误的观念,对高中体育教学引起重视。

2.体育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

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计存在教学目标偏离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学生需要的是能在未来生活工作中使用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一些基础的篮球、羽毛球、足球等能够在生活中操作和锻炼的基础体育知识和内容,而不是深奥难懂的体育的概念、锻炼的优劣点等不实用的内容。体育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去进行设计,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样仅凭自己的主观理解去设计教学内容,一方面老师备课十分辛苦,另一方面课程却不能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3.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较落后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知识生动起来,将知识变得不仅能看得见,还能听得见、摸得着。在课堂上学生仅仅听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有趣的小视频、小电影、体育竞技比赛、大师级作品的展示和讲解都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基础体育锻炼方法的掌握,这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体育课是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的课,因此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要求较高。但就笔者了解到的现状来看,我国很多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较陈旧、落后,不能为体育课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4.部分高中体育教师教学素质偏低

目前,在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学习兴趣都不高,课堂教学氛围较沉闷是亟待解決的问题之一。体育带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学生普遍对专业体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如果体育老师引导不合理,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无味,甚至对高中体育课程产生厌学心理。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据笔者了解,目前高中体育老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较陈旧,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课堂沉闷,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生从心底里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体育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

二、在高中体育中实践分类选项教学模式的意义

1.高中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是群居动物,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人除了自己的家人,就是每天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与老师和同学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来说非常必要,这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起着正面的影响作用。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性格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其人际交往能力可能会稍弱。高中体育教育能在让学生了解更多体育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偏好,老师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偏好来成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去探讨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的魅力,让不爱说话的学生也能开口与组员共同讨论和合作,这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2.高中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性都比较独立,不太能理解团队协作的力量。在高中体育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精彩的体育演出、比赛都是由各个队员共同努力取得的,这样的教育一方面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团队完成相应的任务,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有些事情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但是如果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困难或许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高中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想要真正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是需要长期的锻炼和摸索才能做到的,我国奥运健儿在比赛时的荣耀瞬间都是训练时的滴滴汗水和眼泪换来的,体育运动需要长期的耐心和毅力,这也是教师应该给学生培养的素质。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融入一些体育发展史的内容,选择性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伟大的运动健将,讲授一些他们在追求运动极限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讲授一些记录被打破之前发生的趣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有感染力的,它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这样一来,学生很可能改变自身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增加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喜爱,更能从故事中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和体会,在未来面对人生路上的困难时也会更加勇敢。

三、高中体育分类选项教学模式的探究

1.体育老师要成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教导者

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得到悉心的呵护,因此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习惯和观念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在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充斥着学生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出现,这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起着阻碍作用。学校的体育课堂一般是在户外教学,户外教学环境较室内更加轻松自在,再加上体育教师精心设计的体育游戏,学生内心的阳光和快乐很容易被唤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体育小游戏将健康的生活观念传递给学生,使其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之处,并且逐渐培养起终身运动的观念,这对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体育老师要成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教导者,逐渐引导学生爱上体育运动,爱上体育课堂,实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2.在该模式下体育老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体育老师角色應该由单一型人才变成复合型人才。在高中体育分类选项教学实践中,体育老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更需要借助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体育老师需要掌握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合理用于自己的教学;老师还要掌握新型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教学法,需要老师把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通过一系列有趣的体育游戏,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去进行思考和感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领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游戏过程中了解付出和耕耘才会有收获,有思考和创新才能有进步,有恒心和毅力才能收获成功。通过体育小游戏丰富学生的心理机能,在培养其体育兴趣的同时使其兴趣得到效能上的体现。

3.利用“合作—研究”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体育分类选项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合作—研究”模式,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身的兴趣去组队探究体育运动的技巧和魅丽所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分组后去对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交流、解决等一系列流程,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同时也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小组去探究自身感兴趣的体育问题,一方面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团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学会与人合作。在高中体育课堂利用“合作—探究”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小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4.优化高中体育评价方式,采用多元互评的方式

目前高中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较单一,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考查比较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不大。老师此时可以考虑采用互评的方式,对评价机制进行优化。以往的评价主要是由老师进行打分和点评,多元互评机制包含多种评价方式: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再让小组之间相互评价,适当的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入组内成员互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打分,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监督并起到鞭策作用;自我评价也是可以考虑的,学生在每次自我评价中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每次进步一点点,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进步和改变会是很明显的;老师可以在最后做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多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让学生爱上体育学习,并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和老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上应该予以更多的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认真实践分类选项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体育并从中受益,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宏宝.对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7(7):155.

[2]谢庆欢.简析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分类选项教学模式的实践[J].运动,2017(9):113-114.

[3]毕海.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5):66-68.

[4]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47.

[5]张弥.普通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桂林中学为例[J].广西教育,2014(28):41-43.

编辑 温雪莲

作者:王奡

目前体育老师激励现状探讨论文 篇3:

浅议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低年级小学生们除了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教学外,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是小学阶段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让小学生们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本文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们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展开了探讨,希望能为体育老师们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锻炼;习惯培养

小学阶段的体育学科属于以锻炼身体为主的一门学科。由于不同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在低年级阶段开展体育锻炼不但可以提升低年级小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进而给小学生们自身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必要性

在体育课堂上开展体育锻炼,低年级小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以外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以此实现强身健体的课堂教学目的。除此之外,低年级小学生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期间,还能放松自我,不断增强和他人的交流能力,有益身心健康的发展。另外,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刚入小学时间不长,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烈,以体育锻炼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们逐渐喜欢上体育课,从而在以后成长期间拥有强健的身体及健全的人格。另外,从长远发展来看,培养小学生们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一定科学性,同时也是培养系统人才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低年级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排队站队的训练

想要培养低年级小学生们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体育老师要先掌握低年级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低年级小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可以设计出符合低年级小学生们性格特点的体育锻炼培养计划。体育老师要重视小学生们排队站队的训练环节,并要以此作为契机,要求小学生们形成快速排队、整齐排队的习惯。另外,在体育课开始前,老师要向小学生们问声好,学生们也要排好队并向体育老师问好。接着,老师要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课堂制度。而在此期间,小学生们要按要求排好队,仔细聆听体育老师的耐心讲解。以此方式进行训练,能帮学生们提升站队的效率,帮学生们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二)侧重培养低年级小学生们体育锻炼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的兴趣。对目前小学低年级体育锻炼教学现状来看,老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们体育锻炼时的兴趣。

首先,可运用榜样激励的方法,调动低年级小学生们在体育锻炼时的兴趣。虽然低年级小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但对一部分知名度高的体育明星也会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可进行课堂教学前给学生们介绍部分大家所熟知的体育明星,并发挥这他们的榜样作用,以明星效应来激发起低年级小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其次,用编制口诀的方式,提升小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以此帮小学生们加深理解。例如,部分比较复杂的动作,低年级小学生记忆这些动作时容易出现一定的困难,因此,老师要编制一些通俗易记的学习口诀,使低年级小学生们可以边读边做,因此加深小学生们对体育动作的记忆程度,对提升小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帮助。

其三,增加低年级小学生们进行自我锻炼的机会,充分发挥低年级小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教育教学的制度中是要求老师把学生们放置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所以,这也就需要老师要在课堂中能给学生们自主锻炼的机会,进而培养低年级小学生们自我锻炼的好习惯。学生们在锻炼期间也可以探索到锻炼方法,并了解到更多的体育技能。另外,老师在学生们自主锻炼期间的作用是监督和引导,在保障学生们锻炼期间的安全的同时,要在学生们产生困惑时及时给予正确的答案。

(三)重视完善和整合体育教学资源

首先,從低年级小学生们的角度进行分析,整合学生资源有助于老师有效开展分层教学。由于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都会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喜爱上程度上仍会有一定差异,所以,老师开展分层教学时,先要分析学生们的身心特点,随后再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低年级小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的学习热情。

其次,老师还需要整合学校供应的物质资源。通常比较常见且能用在体育课讲解过程中的物力资源包含有基础性的运动场地、运动设施和体育器材。体育老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划分这部分物质资源,以确保最大限度发挥这些物质资源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知,培养低年级小学生们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低年级小学生们在素质教育期间务必要进行的重要环节。让低年级小学生们从小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这也有利于学生们对体育锻炼产生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以及学习过程期间贯穿实现体育锻炼的目标。不但能提升低年级小学生们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改善低年级小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以及心理状态,为低年级小学生们今后成长和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于洋. 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策略研究[J]. 神州(上旬刊), 2018, 000(028):111.

作者:吴甲新 李玉莉

上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设计人才教育模式创新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