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2024-05-05

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共8篇)

篇1: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现阶段企业都执行哪些会计制度?这些会计制度都是哪年颁布实施的?答:

1、《企业会计准则》(2006)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于2006年2月25日颁布,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2、《小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2号)于2004年4月27日颁布,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3、《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0]25号)于2000年2月29日颁布,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16项具体准则不是在同一年发布的,由财政部分别发布。如《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于1998年6月24日发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于2001年11月9日公布,2002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于2001年1月18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财政部门对企业是否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已做规定。企业应接合所在地财政部门的规定确定能否执行该制度。比如《深圳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深财会[2007]89号)规定,大中型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38项具体准则,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或者38项具体准则。也就是说,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

篇2: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推行,但有许多小企业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当《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后,摆在众多小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一、小企业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是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

由于小企业不对外发行股票或债券,经营规模较小,而且,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税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小企业管理当局本身。因此,小企业对自己的定位应是用较少的成本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会计信息。这就是说,小企业应本着会计处理方法要简单,会计信息要简化,会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要简明的立足点来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以减少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从而使小企业能及时足额地给国家上缴税金、能给银行提供有效的信息、能满足管理当局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有效的管理决策的需要。

二、正确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制度的关键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总结以前的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它和《企业会计制度》一起构成我国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都遵循共同的会计准则,且大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异,因此要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区别。

(一)资产方面的区别。(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要求对流动资产即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相对《企业会计制度》少了对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的减值准备计提。(2)“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取消。《小企业会计制度》取消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对发生的财产盘盈、盘亏直接根据处理意见由相关科目承担,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过渡。(3)合并了一些科目。如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合并为“应收股息”;将“原材料”、“包装物”统一为“材料”。(4)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趋于简化。关于“长期股权投资”,考虑到小企业对外投资较少,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但如果小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能施加重大影响,则应采用简化的权益法。并且,与《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权益法相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减少了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准备的核算,降低了核算难度,容易为小企业接受和掌握。对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投资时的相关费用一律记入“财务费用”,而不必区分金额大小进行摊销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另外,对债券的溢折价摊销一律采用直线法,不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其成本。而《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除非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入账价值。这就减少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较容易操作。

(二)负债方面的区别。(1)增加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该科目用于反映接受捐赠等待期末结转的资产价值,待期末计缴了所得税以后的余额转入“资本公积”。(2)取消了“递延税款”科目,对所得税的计算只采用应付税款法,而不要求采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纳税影响会计法,减轻了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核算成本。(3)专门借款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问题。《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小企业在固定资产开始建造至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均可资本化,既不用考虑该借款利息资本化的三个条件,也不用考虑要与资产支出数相挂钩。另外,《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规定了资本化的起止时点,因此,不用

考虑在建工程中间停工三个月以上时,借款利息要停止资本化的情况。这样规定可操作性强,计算也简单,容易为小企业所掌握。(4)“预提费用”核算的简化。《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实际支出大于预提数的差额,不再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销,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区别。(1)“盈余公积”明细科目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专用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三个明细科目,只设置“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三个明细科目。(2)“利润分配”明细科目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专用的“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以及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的“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五个明细科目,只保留了“其他转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应付利润”、“转作资本的利润”、“分配利润”七个明细科目。

(四)损益类方面的区别。损益类方面主要是取消了“补贴收入”科目,小企业如果有增值税的补贴收入,放到“营业外收入”中核算。

(五)或有事项和会计报表日后事项调整的区别。由于或有事项的确认要求有较强的职业判断,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或有事项在损失实际发生前不要求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对于会计报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仅要求调整报告或以前的销售退回,其他事项均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六)财务报告方面的区别。(1)简化了基本报表的编制。《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小企业对外报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选择报送现金流量表。较之《企业会计制度》的报表内容,有所简化,减少了资产负债表中的 “应收补贴款”、“专项应付款”、“应付债券”等项目。利润表也减少了“补贴收入”项目,对补充资料,也只保留“当期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这一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否,由小企业按需要选择,不作强制性要求。即使编制,也不要求编制补充资料,只编制正表,正表中也取消了“收到的税费返还”一项。

(2)简化了附表的编制。《小企业会计制度》对附表的规定是要求一般纳税人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而取消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编制的“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准备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分部报表”等。(3)简化了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着重披露“主要会计政策及变更、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日后事项、或有事项、与业主投资者主要往来”这几个项目。

三、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相关规定的区别是小企业正确核算涉税业务的保证

(一)关于投资业务的核算。(1)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实际支付的价款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收到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收到的利息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收到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收到的利息应计入“应收股息”;而税法规定以实际支付的价款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所以小企业计算所得税时应将“应收股息”中属于初始投资时已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收到的利息,在实际收到时调整计税。另外,在投资收回时,应考虑会计上确认的投资成本和税法确认的投资成本的差异,调整应纳税所得额。(2)短期投资收益确认的时点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冲减“短期投资”的成本,不确认收益;但税法要求确认收益,按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税率差异征收所得税。国债利息免税,其他利息交税。(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收益确认的时点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在会计期末根据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部分来确认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而税法规定只有被投资企业宣告分红时,才能确认投资收益。这就存在收益确认时点的不同,从而导致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不同,同时也影响到投资处置时会计的投资成本和税法的计税成本的不同,需进行纳税调整。

(二)关于准备金的计提。《小企业会计制度》采用备抵法对短期投资、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而税法规定只有有关损失实际发生时才能在计税时抵减,不应提前计提。所以,短期投资、存货计提的准备金不

允许在计提当期所得税税前扣除,小企业应对它们进行纳税调整。另外,对于应收账款,税法一般要求采用直接转销法,如果经过批准,也可以采用备抵法,但税法对于提取的比例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期末应将会计上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税法允许扣除的坏账损失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

(三)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界定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以上;而税法则规定是使用二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这中间存在固定资产范围界定的差异。此外,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要计提折旧,而税法认为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没有产生应税收入,所以在计税时不予扣除该折旧。此外,对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也会存在会计上采用的折旧方法和预计使用年限的选择与税法的规定不一致,所以应进行纳税调整。

(四)关于无形资产。《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研发过程中的研发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而税法规定既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记入“管理费用”,也可以在平时归集,等开发成功时记入“无形资产”,如果是后者,则会形成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此外,会计上规定的摊销年限若与税法的规定不符,也要纳税调整。

(五)关于应付账款。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计入“资本公积”,但税法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缴所得税。

(六)关于收入的确认。会计上收入的确认和税法基本一致。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收入,不符合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条件,如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的销售,会计上确认“发出商品”,不确认收入,等到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时再确认收入;而税法则要求在商品已发出,取得款项或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时确认收入并计缴相关的税金,这样形成了会计确认收入和税法确认收入的时点差别,应进行纳税调整。

四、建立上传下达,易于沟通的信息平台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

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能够将基层会计人员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执行中碰到的问题直接反馈到各级财政部门乃至财政部,又能使财政部和各级财政部门及会计学会能对基层会计人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是我国会计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会计的发展。所以,会计行业是否也可以在会计学会中建立一个旨在上传下达、解决会计人员实际业务困难,并可供会计人员互相探讨业务的沟通平台,如“会计之家”或“会计之友”。这样,会计人员既可以提高业务水平,解决业务难题,又可以真正参与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会计政策的修订和制定,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会计人员的归属感;而财政部在制定会计政策时,也会更切合实际,更能指导基层的业务。因此,建立“会计之家”这样的信息沟通平台有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真正贯彻执行。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根本

篇3: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国家为了规范和简化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切实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会计法规, 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施行。然而,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却令人难以满意。直到现在, 不少小企业并没有将该制度落实到实处, 更有甚者, 不少小企业根本不知道有该会计制度。为什么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弱化?究其根源, 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就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力弱化的成因作如下探讨。

《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力弱化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

一、内部因素,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缺乏对制度了解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后, 作为会计制度的执行者, 主动了解并获取新制度信息的意愿十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 小企业存在部分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会计机构设置过于简单, 会计人员配备不全、工作不固定, 分工不明确, 甚至是兼职, 缺乏完善的内部牵制机制。会计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 工作中往往被动接受行为规范约束;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注重经营, 忽视管理特别是会计管理的思想, 中小企业这种差距可能直接导致会计制度得不到贯彻和执行。

(2) 企业缺乏对制度学习的意愿。《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之后, 为使广大小企业会计人员充分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 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规定和方法, 确保该制度在企业中的贯彻实施, 各地财政部门举办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班, 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小企业的会计或出纳人员。通过培训, 使会计人员在短时间内有的放矢地学习, 提纲挈领地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应该充分肯定这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培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做法, 对确保《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小企业中的贯彻执行, 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这种做法如果针对财会工作比较规范的大中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而言, 也许能达到比较好的培训效果。如果针对小企业也许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小企业领导者的态度。而领导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内容与实施价值的认识。事实上很多小企业的领导者对会计工作的职能一知半解。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小企业的领导者对财会工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认识上, 他们比较关注的是盈利和税收的指标, 往往忽视会计制度本身的价值。调查结果显示对知道应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来说只有21%进行了学习, 79%都没有学习, 而其中主动学习只有38%, 这表明中小企业对制度学习的意愿不足。众所周知, 学习是行为落实的关键, 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制度的内容, 深刻体会制度的内涵, 那么制度落实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3) 企业缺乏对制度执行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小企业继续执行原来的《企业会计制度》, 这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看, 无可非议。虽然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但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小企业既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据此而论, 会计制度的强制性特点如果从整体上考虑, 只要企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了某一会计制度即可。另外从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出发, 也应该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小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因此, 符合小企业标准只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条件而已, 即凡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小企业的标准, 但并非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就必须执行, 如有条件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问题是有的小企业本来会计基础工作就比较薄弱, 人员的素质也比较低下, 原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就没有执行好, 换句话说, 原来执行过程中就存在很多困难。加上这类小企业发展的态势显示, 近年内企业发展规模不会有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这类小企业如果转换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许更适合其企业自身的特点。其价值就在于整顿和规范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 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 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这类小企业认为, 只要不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就可以了。既然允许何必再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呢, 如果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仅要派员参加培训, 而且制度转换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何必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这种认识带有一定代表性。本来《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 就是考虑了这类企业的实际, 但部分小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价值所在。

二、外部原因也是导致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力弱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度宣传力弱化。调查结果显示从制度颁布到现在, 不少小企业并不知道该制度的出台, 这说明制度宣传不足, 也是使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外在影响因素。

(2) 监督管理不到位。调查结果显示对没有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理由选择没有要求或没有人管的高达72%, 该比例说明《小企业会计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运行, 制度执行力的检查控制不到位, 造成制度虚置, 也是内控意愿弱化的一种突出表现。目前我国内部控制机制主要集中在对会计核算上的内部控制, 对制度执行的内控机制缺位, 各项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部分中小企业往往存在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3) 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小企业会计制度》得不到应有的执行, 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的规模、资金、政府的支持程度等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相比之下形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小企业信息的相关者, 如银行、税务等想要了解的主要是小企业的基本会计信息。而简化的会计信息、《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小”字, 都可能会影响到小企业贷款时的机遇和客户招标时的选择、影响到人们普遍“求大求强”的心理等等, 而选择《小企业会计制度》所带来的收益却远滞后于现实成本;因此凸现成本大于收益,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复杂万千的情况下, 也势必会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造成制度执行力弱化。

目前在我国,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属于行政法规性的规范性文件, 而行政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然而在我国制度规范的建设中, 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有没有制度, 更注重制度存在的形式, 而忽视制度执行的实质, 特别像小企业会计制度, 制度的执行力凸显弱化, 加上种种主客观原因, 制度“虚设”、制度腐败等弊端在一定范围存在着, 这不仅不利于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 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也违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出台的目标, 而且也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正常、持续发展。全面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必然会影响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关系, 这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 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及会计人员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齐抓共管, 通力协作。笔者相信, 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 《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我国新型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有效的促进我国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

篇4: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 组织生活 制度执行

0 引言

制定和执行好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

1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这一制度在执行上存在着许多难点,已经影响了党的建设

1.1 对组织生活认识上的淡化,削弱了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的坚定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基层同志认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是搞好生产经营,企业党组织是围绕生产经营来开展工作,目标都是一致的,直接依靠行政组织的作用,干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对于是否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就有了不要太认真的心理。由于淡化了对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也就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执行党组织生活制度的坚定性。主要表现是,一些支部的领导同志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组织生活;有些党员和党员干部也不能主动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缺乏通过认真自觉地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达到加强党的建设目的的正确认识。

1.2 组织活动时间上的矛盾,滋长了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上的自我原谅性。基层的多数党员均在生产一线倒班作业或从事重要岗位及领导工作。因而,组织活动难以集中,开展系列教育难以实施。于是,一些跨班次的支部和党小组,在组织活动时不得不把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集中到一起,顾了此而忘了彼,顾了量而顾及不了质。结果出现了组织生活不及时,内容不集中,系统性和目的性不强等问题。当上级组织提出其问题时,推托搪塞,往往有一种在困难面前盲目满足,在制度规定面前存有自我原谅的心理。

1.3 组织生活方式上的呆板与单调,缺乏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的吸引力。仅以党员教育工作为例,目前的教育多是通过“三会一课”来进行的,其形式多年一贯制,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仍没有引入党员教育中来。许多党员对广播电视所体现出来的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这些新颖活泼的方式确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对目前基层党支部所采用的比较呆板的组织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厌烦心理或者只是机械地接受。因此,收到的效果很不理想。

1.4 组织生活内容与实际结合的不紧密,降低了党员对执行组织生活制度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信赖性。其主要表现在支部工作的总体构想上照抄照搬上级的工作安排或者套用文件;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不那么涉及或避重就轻;支部作用上是保证多,监督少,不愿监督或不敢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存在着对党员的思想脉搏把握不准,党员关心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等,致使管理教育与解决思想实际相脱节。

1.5 组织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党组织的先进性。一些支部照搬上级组织的要求,被动地开展活动,而活动前准备不充分和不能按上级要求开展组织活动,存在临时组织穷于应付,却在记录上做文章的现象。对需讨论的重大问题敷衍了事,较为严重地削弱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的作用。党员汇报制度只有形式上的内容,很少有反映实质性的问题,不少应该掌握的信息却来源于党外,造成了党组织的被动,削弱了党组织的威信。

2 鉴于目前基层党支部在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上的难点,已到了必须下大力气加以克服和解决的程度,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党的建设

2.1 要认清形势,提高对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制度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既是搞好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又是支部通过严密的组织生活强化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和影响职工群众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要明确三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基层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职能,懂得和了解在经济建设中党组织地位、作用、职能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要懂得和了解特色理论是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探索形成的,党的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按照这个理论开展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再次,按照上述要求,只有加强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才能保证党的领导职能的正确行使,才能保证党的方针路线执行的不动摇。

2.2 要区分情况,精心组织,合理地安排组织生活的时间 针对支部组织生活在时间上的矛盾,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方法,是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执行的一项重要保证。首先,要破除组织活动时间都要安排在八小时内来进行的观念。党员多在生产一线从事重要岗位和领导工作,如果安排在工作时间活动,即影响工作也难以保证活动质量和人员。其次,针对组织生活的内容合理安排时间。理论性系统性较强且需要相对时间保证的内容,可由党委集中组织进行,党课和“三会”的内容则应由支部进行。形成系统的内容集中搞,具体的内容系统搞,可解决时间和质量上的矛盾。再次,四班运转单位的支部,每次组织生活安排的内容不要过多,在活动时间的选取上,注意不要都赶在一个班次,避免使其它班次的同志总是从家里赶来参加组织生活。

2.3 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不断地总结探索新的组织生活方式 在党的组织生活的方式上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仅以党的“三会一课”制度为例,不能总是习惯拘泥于在会议室内进行,可根据内容需要走出会议室。如生产上的难题和关键环节上的攻关奉献活动,烈士陵园话理想,党的基础知识竞赛于郊外等。活动的方式上要新颖灵活,善于调动与会者去独立思考问题,许多问题不是一开始就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要拿出观点和问题,让大家去讨论,去争论,即使不能弄得十分明白,也比我们去喋喋不休,硬性去灌输所取得的效果要好。鉴于此,活动上可采取宣讲讨论、专题发言、知识竞赛、演讲、参观访问、回顾对比、形势报告、电化教育等。通过立体性全方位的方式,增强活动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满足党员求知求新的要求,增强吸引力,促进参加组织生活自觉性的提高。

2.4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解决矛盾人手安排好组织生活内容 组织生活内容的安排至关重要。要注意搞好调查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和问题。安排好组织生活内容应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支部班子对于容易产生争议或敏感的问题,该讨论的必须要集体讨论决定,这样做有利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有利于班子的团结。其次,不要担心接触班子成员思想实际,搞好必要的监督会涉嫌闹不团结、争权夺势,而不接触不去监督。要做到讲团结讲谅解,既要相信班子成员的觉悟,又不失原则,无原则的团结反倒会产生负效应。再次,支部工作内容的安排上,避免唯上不唯实当二传手。要注意结合本单位实际,搞好针对性强的内容安排,使党员感受到活动内容贴近实际,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2.5 要瞄准支部工作目标,严格管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目前,支部工作已实行目标管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是确保支部工作目标实现的关键。为此,还要建立和形成对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上有关质量的检查措施。首先,本级组织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下级组织党内活动的各种记录。通过检查看是否正常活动,看活动安排是否得当,看活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后签属意见。起到督促、激励、指导的作用。其次,找有关人员了解所在单位组织生活的情况,听取意见和要求。这样可以认证记录上的内容,验证活动的效果。再次,定期或不定期的通报组织生活制度执行的情况。顺应党内同志都不甘落后的心理,将组织生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也可起到指导工作,改进不足,学习先进,促进制度执行的积极作用。

篇5: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有效途径 作者:薛 静

来源:《财会通讯》2005年第12期

篇6: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财政部关于印发《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规定的通知

财会[2004]16号

2004-10-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

为做好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现将《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财政部

二00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附件: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衔接规定

为了促进小企业严格遵循《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做好自原《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向《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衔接工作,现对小型工业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

一、调账原则及会计处理

小企业在执行新制度之初,应当按照新制度中有关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标准全面清查资产和负债。对于清查出的损失,经企业管理当局批准(如需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发生的损失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材料”等有关资产科目、“坏账准备”等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余额,包括原已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金额以及在执行新制度之初按照有关规定核查出的损失金额。

上述损失经批准冲减相关所有者权益时,应先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未分配利润不足以冲减损失,属于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公益金的小企业,还应按可冲减的盈余公积相应冲减盈余公积。账务处理为:小企业应按照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余额,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可用盈余公积弥补损失的部分,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结转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应无余额,清查出的损失中以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不足冲减的部分,以负数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反映。

二、账目调整

小企业应在上述核实资产的基础上,将有关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或沿用旧账。

(一)“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

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预付款项较多的小企业也可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上述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调账时,应将以上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小企业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投资的资金,如原已记入投资等相关科目的,应将其金额转入“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应收股息”科目,核算小企业因进行股权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进行债权投资应收取的利息,原制度没有设置该科目而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核算。调账时,应将“其他应收款”科目中相关金额转入新设置的“应收股息”科目,也可继续沿用“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

新制度没有设置“应收补贴款”科目,调账时,应将“应收补贴款”科目的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原制度没有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小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时预计的短期投资的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三)“坏账准备”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坏账准备”科目,但与原制度相比,核算方法有所变化。小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时预计的坏账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调账时,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坏账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四)“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科目新制度设置了“材料”科目,将原制度中“原材料”、“包装物”和“自制半成品”科目的核算内容进行了合并。调账时,应将“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科目的余额转入“材料”科目,也可继续沿用“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核算。

(五)“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在途物资”科目,以核算小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抵验收入库的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小企业,可另行设置“物资采购”及“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调账时,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小企业,应将“材料采购”科目中已运抵验收入库的部分转入“材料”科目,将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抵验收入库的部分转入“在途物资”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小企业,应将“材料采购”科目的余额转入“物资采购”科目,也可继续沿用“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六)“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新制度设置了“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科目,小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自行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这些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科目;其他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或沿用旧账。小企业也可继续沿用“委托加工材料”、“产成品”科目进行核算。

(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制度没有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小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时预计的存货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处理。

(八)“待摊费用”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待摊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调账时,除在财产清查中已作为损失处理的自“待摊费用”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部分以外,小企业

应将“待摊费用”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对于原已记入“待摊费用”科目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可按原摊销期限继续摊销,直至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新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九)“长期投资”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长期投资”科目,而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调账时,小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部分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将属于长期债权投资的部分转入“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和“无形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于原制度下“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应分别情况处理:如果原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是因固定资产报废或毁损等原因产生,应将其余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并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如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是因出售固定资产转入,应将该部分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十一)“在建工程”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调账时,小企业应对“在建工程”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在建工程的部分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将属于工程物资的部分转入新设置的“工程物资”科目。

(十二)“递延资产”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递延资产”科目,而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调账时,除在财产清查中已作为损失处理的自“递延资产”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应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小企业因执行新制度以后,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办理。

(十三)“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调账时,小企业应先将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清查出的损失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冲减有关所有者权益,冲减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应无余额。

执行新制度后,对于所发生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或毁损,小企业应及时处理。

(十四)“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交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科目,预收款项较多的小企业也可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接受国家拨入具有专门用途拨款的小企业也可增设“专项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上述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新制度“预提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小企业因执行新制度以后,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预提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办理。

(十五)“递延税款”科目新制度要求小企业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因此没有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调账时,应将“递延税款”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递延税款”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应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应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再以调整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冲减执行新制度之初清查出的损失。

(十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新制度设置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小企业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期末,小企业应将按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资产价值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的余额自“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转入“资本公积”科目。小企业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按原制度规定已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不再进行调整,执行新制度后新发生的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按新规定办理。

(十七)“盈余公积”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盈余公积”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盈余公积”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十八)“本年利润”科目新制度设置了“本年利润”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本年利润”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十九)“利润分配”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利润分配”科目,其核算内容较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所增加。调账时,应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新制度设置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产品销售收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产品销售成本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产品销售费用通过“营业费用”科目核算,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小企业也可继续沿用“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核算。

(二十一)“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二十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新制度没有设置“补贴收入”科目,相关的补贴收入作为“营业外收入”核算。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

理。

(二十三)“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新制度“以前损益调整”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仅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涉及的报告或以前的销售退回等事项,并且该科目余额直接转入利润分配的有关明细科目,不再作为利润表项目列示。由于该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三、会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小企业执行新制度当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栏内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栏内所列数字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列。调整方法根据上述有关调账规定处理。执行新制度当年的“资产负债表”应按新制度的规定编制。

(二)利润表

小企业执行新制度当年“利润表”的“上年数”栏内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内各项目数字经调整后填列,即原制度下“利润表”项目与新制度规定的“利润表”项目如有不同,应将原制度下“利润表”各项目数字按照新制度规定的项目进行调整后填列。执行新制度当年的“利润表”应按新制度的规定编制。

四、其他有关问题

篇7: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2-15

11.“在途商品”科目

新老制度均设置了“在途商品”科目,且其核算内容也基本相同,核算购入商品的进货原价(不包括进货费用),对此科目无需调整,可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12.“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新老制度均设置了“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但其核算内容有所变化。原制度对于农场所属单独核算的供销单位代销家庭农场的产品,作为“库存商品”核算,新制度规定对此应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企业在执行新制度时,应将这部分受托代销商品销帐并在备查簿登记,按进价核算的,按进价借记“应付家庭农场款”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采用售价核算的,按进价借记“应付家庭农场款”科目,按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按售价贷记“库存商品”科目。13.“产畜和役畜”和“产役畜摊销”科目

新制度取消了这两个科目,将产畜和役畜由原来作为流动资产核算改按固定资产核算。在调帐时,首先将不属于固定资产的部分进行转帐,借记“幼畜及育肥畜”“产役畜摊销”科目,贷记“产畜和役畜”科目。其次,对应划为固定资产部分进行转帐,按“产畜及役畜”科目的余额,作为固定资产原价,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产畜及役畜”科目,同时按已提摊销额,作为已提折旧,借记“产役畜摊销”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14.“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副业生产”“机械作业”“工业生产”“工程施工”“运输生产”“辅助生产”“产成品”科目

由于新制度采用了制造成本法,企业的在产品、产成品不再分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企业在执行新制 度时,对于原已计入在产品和产成品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应进行调整,记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待以后生产完工交库、销售时逐步摊销,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调帐时,企业应将已记入在产品、产成品及发出商品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副业生产”“机械作业”“工业生产”“工程施工”“运输生产”“辅助生产”“产成品”“发出商品”科目。以后生产完工交库销售时,应计算应分摊的数额(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借记“管理费用(前期费用摊销)”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

新制度将“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副业生产”“机械作业”六个科目合并为“农业生产成本”科目,调帐时应将这六个科目的余额(扣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转入“农业生产成本”科目。

新制度将“工业生产”“工程施工”“运输生产”“辅助生产”科目,改为“工业生产成本”“工程施工”“运输生产”和“辅助生产”科目的余额(扣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转入“工业生产成本”“施工成本”“运输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关于“产成品”科目。对“产成品”科目中家庭农场委托企业代销产品,可予销帐并在备查帐簿中登记,借记“应付家庭农场款”等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产成品”科目其他余额(扣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进行转帐或沿用旧帐。

15.“共同生产费用(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科目

一般企业“共同生产费用(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科目月末应无余额,所以不存在调帐问题。对于农业生产中一年只有一次或几次产品产出的以及工业季节性生产企业,“共同生产费(车间经费)”科目和“企业管理费”科目有余额的,在调帐时,属于制造费用部分转入“制造费用”科目,属于管理费用部分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属于财务费用部分转入“财务费用”科目。16.“商品流通费”科目

新制度取消了“商品流通费”科目,将原“商品流通费”科目的核算内容分别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对于“商品流通费”科目,由于月末应无余额,不存在调帐问题,新发生的再分别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中核算。17.“待摊费用”科目

新制度仍设“待摊费用”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在调帐时,“待摊费用”科目中属于一年内可以摊销的费用,仍保留在该科目内;属于一年以上方予摊销的费用,转入“递延资产”科目。

如果企业的“专用基金——大修理基金”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应将其借方余额转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

对于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凡已完工并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的,仍在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不予结转;对于未完工的,其实际支出仍保留在“专项工程支出”科目,与其他未完工程支出一并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待完工后,再按新制度要求转入“递延资产”科目。18.“幼畜和育肥畜”科目

新老制度中均设置了“幼畜和育肥畜”科目,核算内容也基本一致,对于“幼畜和育肥畜”科目的余额,可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19.“发出商品”科目

新制度取消了“发出商品”科目。原制度中规定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进行销售的,生产单位以收到货款作销售;商业(供销)单位以收款或发出商品作销售。对于以收到货款作为销售的,发出并已办好托收手续但尚未收到货款的产成品、材料、库存商品等的实际成本,在“发出商品”科目核算。《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销售实现的确认作出了统一规定,即企业应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销售成立。在调帐时,对于“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可仍然保留(扣除原发出商品中含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随收回货款随转销售。(阅读次数:)

财政部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2-15

财政部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3年6月14日,财政部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贯彻落实《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做好国有农业企业的新旧制度衔接转换工作,现将“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执行新财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有关调帐问题的处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以便进一步补充完善。附件:

一、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执行新财务制度有关政策 衔接问题的通知

二、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有关调 帐问题的处理规定 附件一: 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执行新财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

为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转换工作,财政部颁发了《关于贯彻实施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国有农业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现就国有农业企业执行新制度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财务包干问题。实行财务包干办法的国有农业企业“八五”期间仍然执行财务包干办法。实行财务包干办法的农业企业在“八五”期间归还借款,可以继续比照税前还贷企业的办法执行。归还借款(包括归还世界银行贷款)的利润转作盈余公积金。上述企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其遭灾损失和其他财务遗留问题在“八五”期间仍按原办法列入利润分配。

二、关于还款保证金和技术开发基金的处理。企业的技术开发基金可用于抵补职工福利基金。对职工福利基金赤字抵补顺序是:奖励基金、大修理基金、储备基金、生产发展基金、技术开发基金。技术开发基金抵补后余额及还款保证金余额转作盈余公积金。实行新制度后,企业不再提取还款保证金和技术开发基金,统一按新制度执行。

三、关于专项拨款的处理。国家拨给农业企业的专项拨款结余和今后对企业的各种专项拨款,应当单独反映和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用途使用。用于日常经费性拨款,一般应予核销。用于工程项目的拨款,项目完成后,属于按规定允许核销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冲销专项拨款,其余部分作为国家投资,转入国家资本金。

四、关于营业外支出中“经财政部批准的其他项目”,主要是指农业企业办社会,并由企业自行开支的政策性社会性支出(有拨款补贴的企业应扣除拨款补贴),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可以列入该项目,但对乱摊派、乱集资的支出不得列入。

五、实行新制度后,从销售收入中计提补充流动资金和经批准加速折旧的规定同时废止,统一改按新制度执行。

附件二: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有关调帐问题的处理规定

根据财政部(92)财农字第344号《关于发布〈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的规定,农业企业将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现行的国营农场会计制度将同时废止。现将农业企业执行新制度后的新老制度衔接中有关调帐问题规定如下:

一、调帐原则

企业于1993年6月30日前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有关的会计帐目,并按原制度规定的记帐方法进行日常会计核算,编制有关的会计报表。1993年7月1日起,执行新发布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但对1993年6月30日以前的业务事项不再调整。

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调帐时,对原有经济事项的调整(如有价证券应计利息等)应作为6月30日以前发生的经济事项补记到6月份帐内。企业应按补记后的数字编制有关会计报表和科目余额表,并将科目余额作为7月份的月初数。

企业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对7月份月初余额进行的调整,应作为7月份的经济事项(调整月初数)记入7月份有关帐内,7月份的有关报表应按调整后的数字编制。

二、帐目调整 1.“固定资产”科目

新制度仍使用“固定资产”科目,由于新老制度的固定资产划分标准不同,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劳动资料,一部分要转为低值易耗品,而另一部分原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的劳动资料,要转为固定资产。在调帐时,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或分次摊销法的企业,将固定资产转为低值易耗品时,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的企业,则应将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的50%,贷记“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借记“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原为低值易耗品核算的劳动资料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不再结转,仍然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以后新发生时再按固定资产划分标准进行核算。

原制度补充规定中规定企业的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设置“无形资产”明细科目核算,新制度则将无形资产单设“无形资产”科目核算。企业在执行新制度调帐时,应将“固定资产”科目中无形资产摊余价值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

2.“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

新制度取消了“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根据资本保全的原则,对于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不再采用核销的办法。

企业在调帐时,应对“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属于借款利息部分,经批准冲减专用基金,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专用基金不足抵冲利息部分,以及待核销基建支出中的其他部分,应分别摊销期限,转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贷记“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3.“长期投资”和“有价证券”科目

原制度将企业购买的各种有价证券单独设置“有价证券”科目进行核算,贫困农场收到的由国家拨入的以工代赈购货券,也在“有价证券”科目核算;其他投资,不分长短期均在“长期投资”科目核算。新制度将企业的对外投资按投资期限长短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取消了“有价证券”科目,增设了“短期投资”科目,另外新制度将企业收到的以工代赈购货券改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进行核算。

前位置:经济法>会计法>财务会计>文章内容

财政部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2-15 调帐时,应对“有价证券”科目和“长期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首先对于“有价证券”科目中属于以工代赈购货券部分转入“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资金”科目,贷记“有价证券”科目;其次,属于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应从“有价证券”科目和目转入“短期投资”科目,借记“短期投资”科目,贷记“有价证券”、“长期投资”科目;然后再对“有价证券”科目中其他余额,即属于不准备在一投资、债券投资转入“长期投资”科目,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有价证券”科目;原“长期投资”科目中属于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仍保留科目中。

债券投资时,债券的应计利息,在转帐前应事先预提计入有关专用基金科目,预提后再予转帐。预提时,按债券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以及已持有时间计算应有价证券”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有关明细科目);转帐时,将长期债券投资本息,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有价证券”科目。将短期债记“短期投资”科目,贷记“有价证券”科目。

规定,长期投资中的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长期投资”帐户所反映的企业其所占有的接受投资企业的权益增减变动而变动,即接受投资单位净资产增加(或减少),作为投资收益(或损失),同时长期投资帐户也同样增加(或资采用权益法记帐的企业,调帐前应将“长期投资”帐户按照权益法的要求进行调整,调整增加的数额,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相反分录。

料采购”科目

度均设置了“材料采购”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可将此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籽”“饲料”“肥料”“农药”科目

未设“种籽”“饲料”“肥料”“农药”科目,为简化核算,将这四个科目合并为“农用材料”科目。企业在调帐时,应将这四个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农借记“农用材料”科目,贷记“种籽”“饲料”“肥料”“农药”科目。

材料”科目

仍然设置了“原材料”科目,调帐时可将“原材料”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理用材料和零件”“其他材料”“燃料和润滑油”科目

未设“修理用材料和零件”“其他材料”和“燃料和润滑油”科目,为简化核算,将企业的修理用材料和零件、其他材料、燃料和润滑油全部归入“原材算。企业调帐时,应将“修理用材料和零件”“其他材料”和“燃料和润滑油”三个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原材料”科目,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件”“其他材料”“燃料和润滑油”科目。

值易耗品”科目

度均设置了“低值易耗品”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

“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内容中包括包装物(指为包装本企业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袋等),新制度将包装物列入“原材料”科目应将“低值易耗品”科目在库的包装物转入“原材料”科目,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

对低值易耗品的核算既有通过“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的,也有不核算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的,用一次摊销或分期摊销。新制度规定,低值易耗品可采用一次摊销法,数额较大的可以通过“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同时新制度也规值易耗品按使用车间、部门进行数量和金额明细核算的企业,也可使用五五摊销法核算。,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或分次摊销的企业,应将低值易耗品的摊余价值,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按已摊销的价值,借记“低值易耗品—销”科目,按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贷记“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科目。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的企业,还应同时分摊材料成本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用红字登记)。

耗品仍然采用五五摊销法计算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的企业,可不作上述调整,将“低值易耗品”科目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算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的企业,也无需调帐,将在库低值易耗品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以后领用采用分期摊销的,直接通过“待摊资产”科目核算。

进外汇价差”科目

规定设置“调进外汇价差”科目,新制度没有统一设置,但允许有调剂外汇业务的企业增设“外汇价差”科目。“调进外汇价差”科目有余额的企业,可”科目,调帐时,将“调进外汇价差”科目的余额,转入“外汇价差”科目,借记“外汇价差”科目,贷记“调进外汇价差”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度中均设置了“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除了上述涉及到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因素外,其余部分应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次数: 前位置:经济法>会计法>财务会计>文章内容

财政部关于国有农业企业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2-15 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度均设置了“现金”“银行存款”科目,且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企业在调帐时,应将“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其他货币资金”科目

度均设置了“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内容有所变化。对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余额,无需调整,可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应收票据”科目

度均设置了“应收票据”科目,且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企业在调帐时,应将“应收票据”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应收销货款”科目

将“应收销货款”科目改设“应收帐款”科目,在调帐时,应将属于内部往来结算款项转入“内部往来”科目,“应收销货款”科目的其他余额,应全部”科目。

应弥补亏损”科目

取消了“应弥补亏损”科目。在调帐时,对于应由财政弥补的包干补贴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应弥补亏损”科目;对于度利润弥补的超包干亏损及应由投资方弥补的亏损,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减项,应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应弥补亏损”科目。

应收家庭农场款”科目

度均设置了“应收家庭农场款”科目,且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企业在调帐时,应将“应收家庭农场款”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应收下级单位款”“应付上级单位款”科目

取消了“应收下级单位款”“应付上级单位款”科目,对于企业与所属各个单独核算单位之间以及各个单独核算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种往来款项设置了“内核算。在调帐时,对于“应收下级单位款”科目余额应全部转入“内部往来”科目的借方;对于“应付上级单位款”科目余额应全部转入“内部往来”科目其他应收款”科目

度均设置了“其他应收款”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在调帐时,对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收取的工程结算价款转入“应收帐款”科目,借记“应收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对于内部往来款项,改在“内部往来”科目核算。对于“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其他余额可直接转帐或沿用旧帐。

待处理财产损失”“待处理财产盘盈”科目

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待处理财产盘盈”两个科目合并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企业已列入待处理的固定资产损失和盘盈,在执行新制度前应按老不存在调帐问题。已列入待处理的流动资产损失和盘盈,尚未处理完毕部分,应分别自“待处理财产损失”科目和“待处理财产盘盈”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专项工程支出”科目

将“专项工程支出”科目改设“在建工程”科目。调帐时,应按本规定首先对“专项工程支出”科目进行相应调整后,再将余额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利润分配”科目

将原“利润分配”科目分解为“利润分配”和“投资收益”两个科目。在调帐时,对于已计入有关专用基金科目的债券利息收入及已计入“利润分配”科来的利润,不予调整。执行新制度后,再改按新制度的规定,将投资收益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其他单位投入资金”“专用基金——更新改造资金”科目

取消了“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和“其他单位投入资金”“专用基金——更新改造资金”科目,而设置了“实收资本”科目核算。调帐时,首先将“专目中的已完专用借款工程支出实际成本与固定基金相对冲,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专项工程支出——已完专用借款工程支出”科目。其次将“专已完专用借款工程支出”科目余额中属于借款利息及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其他支出,报经批准后,冲减专用基基金”科目,贷记“专项工程支出——已完专用借款工程支出”科目,专用基金不足抵冲部分,转入递延资产,借记“递延资产”科目,贷记“专项工程用借款工程支出”科目。经过上述规定及第45条规定处理后,再将“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其他单位投入资金”和“专用基金——更新改造资金”科实收资本”科目,借记“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其他单位投入资金”“专用基金——更新改造资金”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折旧”科目

将“折旧”科目改设“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内容与原制度基本相同,在调帐时,应将“折旧”科目的余额转入“累计折旧”科目。

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专用借款”科目

篇8: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简述

一、坏账准备科目的探讨

旧制度中对计提坏账准备规定了“余额百分比法”, 医院的经济业务有其特殊性, 用此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医院应收款项的真实状况。由于是按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可使得会计人员在实务中人为调节当期盈余。如对当期已经收回的应收款项, 可以不在当期入账来冲减相应的应收款项, 而是放在下期入账。这样当期应收款项的余额就会虚增, 导致按照此余额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明显增加, 及虚增当期的管理费用, 以期减少当期盈余。目前“应收医疗款”科目下包含如“市医保欠费”、“新农合欠费”、“城居欠费”、“自费病人欠费”等明细科目, 显然医保欠费发生的坏账率要低于自费病人欠费的坏账率, 按同一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既不合理又不准确。

相比旧制度, 新制度不再要求对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计提折旧, 而是要求对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同时缩小了“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核算范围, 包括职工预借的差旅费、拨付的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和应收长期投资的利息或利润等, 不再核算预付款项, 相应内容转由新制度中“预付账款”科目核算。

新制度对计提坏账准备允许采用多种方法, 如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笔者认为, 这是非常符合现实的。对“应收医疗款”科目而言, 其不同明细科目下债务人的性质和偿债能力不同, 导致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差异很大, 对其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 根据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和经验分别合理地确定各个明细科目的计提比例, 则可以准确反映医院应收款项的实际财务状况。“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大部分是本院职工发生的预借差旅费、拨付的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便发生职工逾期不还等坏账, 财务部门也可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在其薪金福利中扣回, 很少发生由医院实际承担的坏账损失, 因此, 笔者觉得可不对以上几项计提坏账, 而对应收长期投资的利息或利润等正常计提坏账准备, 以更真实的反应其他应收款的财务状况。

二、药品的进销差价核算

新制度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总账科目, 将“药品”并入“库存物资”科目核算, 并将原制度药品售价核算改为了进价核算。在《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中, 要求将原账中“药品进销差价”科目相关明细科目的余额作为减项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药品”科目相应明细科目的借方。然而在会计实务中, 由于目前各级财政困难, 国家的投入很难到位, 新增的“药事服务费收入”及提高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等举措难以实施,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仍需对事实上存在的药品进销差价进行核算。

笔者所在医院考虑了新旧账务的衔接, 参考了有关资料, 进行了变通处理。在“库存物资”总账科目所属的“药品”一级明细科目下设立“药库”“药房”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再分别设立“西药”、“中成药”、“中草药”三个三级明细科目, 并在“药房”所属三个三级明细科目下分别再新增设“零售价”和“进销差价”二个四级明细科目。药库药品采用进价金额核算, 药房药品采用售价金额进行核算, “进销差价”备抵明细科目为药房药品中的进销差价。具体会计分录处理列举如下 (仅以西药和门诊药房核算举例, 假设未发生其他费用) :

⑴购入西药入库

借:库存物资-药品-药库-西药 (进价)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进价)

⑵药品出库, 门诊药房领药

借:库存物资-药品-药房-西药-零售价 (零售价)

贷:库存物资-药品-药库-西药 (进价)

库存物资-药品-药房-西药-进销差价 (零售价-进价)

⑶收取门诊患者药款, 收入实现

借:现金等 (零售价)

贷:医疗收入-门诊收入-药品收入-西药 (零售价)

⑷期末结转已销药品成本

期末采用“倒挤法”、“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出已销西药实现的进销差价和已销西药成本。

借:医疗业务成本-药品费 (零售价-已销西药实现的进销差价)

库存物资-药品-药房-西药-进销差价 (已销西药实现的进销差价)

贷:库存物资-药品-药房-西药-零售价

三、新旧制度衔接时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处理

原制度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新制度改变了固定资产的核算, 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 改为按月计提折旧。根据《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要求在执行新制度前, 对本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价、形成的资金来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进行核查, 为计提折旧、追溯确认做好准备。

转入新账时, 需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 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 对于已领用出库的, 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 在新账中, 借记“事业基金”科目, 贷记“库存物资”科目;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的, 应将相应余额连同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贷记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同时借记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 贷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符合新制度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入清理的, 应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新制度要求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 (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 计提折旧, 并将计提的折旧冲减待冲基金和事业基金。在新账中, 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中应冲减待冲基金的部分, 借记“待冲基金”科目, 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中的剩余部分, 借记“事业基金”科目, 按应计提的折旧金额,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按原制度核算时, 固定资产由于不计提折旧, 存在账表虚高问题, 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财产状况。执行新制度后, 解决了资产虚高, 但在医院的实际经营中, 有些医疗设备即使超过了有效折旧年限, 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并为医院创造效益, 这些隐性的资产仍然具有价值, 但在账表上已不再反映,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卡片及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很大程度上趋同于企业会计, 是同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相近点。

四、专用基金的核算

新制度取消了“专用基金”科目中的修购基金, 增加了医疗风险基金, 对按国家有关规定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新制度不再通过“专用基金”科目核算, 而是改由“应付福利费”核算。新制度规定了医院累计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比例不应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3‰。笔者认为这一比例相对过小, 例如一亿元医疗收入按规定最多能提30万元风险基金, 如今医疗市场风险较高, 病人维权意识强烈, 发生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频率较难下降, 有时一笔纠纷的赔款就数万数十万, 极易发生医疗风险基金不足支付, 新制度虽规定超出部分可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科目, 但适当提高下计提比例也可考虑。

五、报表的变化

新制度要求医院的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引入资产负债表观理念, 确立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 与企业会计制度趋同, 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报表附注及三张成本报表。新制度列举了一系列财务分析指标, 不再是旧制度简单的人均业务量指标, 而是涵盖了预算管理、资产运营、收支结构、结余与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医院发展能力指标, 对考评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更加清晰明了。

像新制度收入费用总表中的本期结余包含了业务收支结余、财政项目补助收支结转 (余) 、科教项目补助收支结转 (余) 等, 与旧制度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相比, 内容更大。由于新制度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 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例如长期投资、接受捐赠的核算, 这样就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了其他收入, 从而间接进入了收入费用总表。笔者认为, 按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 能更加客观地反应医院当下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但在制定结余分配方案时要考虑已确认已实现收益和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注意是否实际带来了现金流, 以免影响医院发展经营后劲。由于管理费用不再进行分摊, 收入费用总表单独列报了“管理费用”科目, 便于报表使用者充分了解医院信息。

新增加的成本报表体现了新制度对医院降低消耗浪费, 厉行节约, 以尽可能小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要求, 以科室为单位, 树立成本意识和投入产出意识, 是积极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现金流量表体现了当今医疗市场竞争激烈, 医院管理者更加注重现金流对医院经营的影响。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 是适应当前医疗改革的需要, 对推动医院的财务管理,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完善医院运行机制, 提供了新的平台。

摘要: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已经在全国符合规定的医院推行, 新制度是适应当前形势, 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出, 不仅是对原有会计制度的继承, 更是创新和发展, 对现代医院财务会计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对医院执行新制度时处理坏账准备、药品的进销差价核算、新旧制度衔接时累计折旧的处理、专用基金以及报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给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坏账准备,药品进销差价,累计折旧,报表,探讨

参考文献

[1].梅文君.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比较浅析[J].经济师, 2011, (11)

上一篇:宿州市雷击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下一篇:小学生写景作文欣赏:春天的海西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