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7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05-09

练习7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8篇)

篇1:练习7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7 主备教师:

教学目的:

1、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指导有效地读书。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古今贤文”,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1、读背鲁迅名言。

2、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

3、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

录音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

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 课时目标:

1、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指导有效地读书。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古今贤文”,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学进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指名读题,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2、分组讨论: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读“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3、指导读背鲁迅名言:

自由读。

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相机指导。

分组练习背诵。

二、教学诵读与积累。

1、指导学生回忆古今贤文的学习方法。

2、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

(2)说说大致意思。

(3)诵读记忆。布置作业: 读背鲁迅名言。

篇2:练习7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人体。

2、区别比较9组汉字。并组词。

3、正确搭配词语,并扩展成句子。

4、综合修改句子中的错误。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背诵《毕业歌》。

7、口语交际:写毕业赠言,并能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这样写的理由。教学重点:综合修改句子中的错误。

教学难点:写毕业赠言,并能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这样写的理由。教学方法:启发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7,1—3题 课时目标: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人体。

2、区别比较9组汉字,并组词,正确搭配词语,并扩展成句子。

3、综合修改句子中的错误。

4、熟记12条成语。教学进程:

一、教学第一题

1、生齐读后自由书空一遍,要求注意每个字的运笔过程。

2、提出一些难写的字,集体讨论其运笔特点。

3、动笔描红,提出要求

4、巡视后,反馈学生作业。

二、教学第二题

l、生仔细观察每组字,要求注意比较各组字有什么异同。

2、试填。

3、抓住各组形近字的不同之处,或偏旁,或是某一部件,由此区别出汉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一字多组)

三、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2、出示例子: 抢救病人 医生正在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指名读,师引导分析

3、学生仿照例子完成其他四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答案,师生评议。(学生扩展句子,鼓励多种多样)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教学内容。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有哪些毛病?

2、师生讨论分析得出:(1)有错别字(2)词语搭配不当(3)语句不通顺(4)标点符号不恰当。

3、分小组从以上几方面人手,讨论完成这段话的修改。

4、指名说说小组讨论结果,其余小组可作适当补充、修正。

三、教学第五题

l、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歌。(可采用接龙的形式)

2、出示12个成语。

3、请同学们自学这12个成语,要求:(1)自由练读,可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2)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4、指名读,师生评议字音是否准确,小组读,齐读。

篇3:《练习7·写好钢笔字》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练习7·写好钢笔字》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 通过对比欣赏书法作品, 让学生明白写一篇古诗注意行款与布局的重要性。在描练实践中引导学生领悟行楷的相邻笔画之间的穿插之妙, 以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和谐之美, 让学生通过描临练习提高写字技能, 同时注意渗透书法文化, 让学生感受书法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 培养学生的性情、态度、审美趣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行款整齐、笔意连贯、和谐美观地写一篇古诗;

2.引导学生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写字与评价的方法, 逐步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并且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行款整齐、笔意连贯、和谐美观地写一篇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钢笔习字纸。

【教学预案】

一、作品欣赏, 感知章法

这是一本有名的杂志———《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在这上面发表可是不容易的事。瞧, 这是一幅优秀的学生书法作品, 你说说它好在哪里?这是刘老师的学生发表的作品。你们也想发表书法作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出能够发表的作品好不好?再看, 刘老师也发表的一件钢笔书法作品。大家有发现没有它横过来看怎么样, 竖过来看呢?这种章法叫横成行竖成列, 今天我们要写的李白诗歌也是这种章法。师生一起小结并归纳章法要领:横有行, 纵有列, 行款整齐, 布局和谐。

二、读帖练字, 掌握规律

(一) 描范字, 初步感知

1.一次描红

让我们感受一下横成行竖成列的章法, 请同学们描红上面两行诗。描红的要求是:字形看清楚, 下笔要准确。

写之前老师来检查握笔姿势和坐姿。 (班长领生操练姿势歌做握笔动作)

(班长) 头正肩平, (学生) 脚着地。 (班长) 眼离书本, (学生) 约一尺。

(班长) 胸离桌边, (学生) 约一拳。 (班长) 手离笔尖, (学生) 约一寸。

(班长) 大指食指, (学生) 捏对齐。 (班长) 下面三指, (学生) 来托起。

2.二次描红

描红与描画儿是不一样的, 我们一定要写出笔画的轻重变化, 看老师是怎么描红的。看这位同学的描的后两行的笔画比前两行准确多了。

3.前后对比, 师生共评, 看出效果

(二) 写结构, 掌握字形

1.师选取四个结构不同的字———西、楼、远、尽

老师统计了以下这首诗的字有四种结构, 老师各选了一个字练习, 练好了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写好所有的字。下面老师写, 同学们跟着老师书空。

2.把这四个字描一遍写一遍。

3.投影指出不足再写一遍, 对比看出效果。

(三) 写方格, 感知位置,

1.引导学生用方格创作, 要求:“字在格中间, 满格不犯边。”

现在提升一点难度, 田字格不用了, 用方格创作非常雅致的横幅书法作品, 你觉得要注意什么?老师补充一下, 请看要求。

2.对比方格钢笔书法作品, 请同学们自评, 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点评。

(四) 写横格, 完成学习

1.引导学生用团扇创作, 要求:横有行来纵有列, 顾盼生情更和谐。

现在提升一点难度, 方格不用了, 用横格创作非常可爱的团扇书法作品, 你觉得要注意什么?老师补充一下, 请看要求。

2.引导学生在投影机上观察钢笔书法作品, 请同学们互评, 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点评。得出写字规律。

三、培养审美, 总结全课

1.欣赏在其他形式的纸张中的书写效果。

2.总结全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希望你们能学会写字。

同学们,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写橫成行竖成列的古诗的方法, 还创作了两幅精美的书法作品, 收获大不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希望同学们在练字过程中发现书法之美、体验写字之乐, 这样我们的字一定会越写越好!

四、作诗留言, 勉励学生

篇4:《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识字写字 字源 自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8

【教学目标】

1. 会读“竿、啦、还、缺、黑、你、吧”七个二类字,会写“羊、犬、草”三个一类字。

2. 学习从字源出发学习生字的方法。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1. 会读“竿、啦、还、缺、黑、你、吧”七个二类字,会写“羊、犬、草”三个一类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

【教学准备】

1. 查找“马、羊、犬、牧”的相关信息。

2.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牧民在大草原放牧的视频。

2.请学生说说:从刚才的视频中,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真是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美景。今天我们要从中学几个生字。

【设计意图:动态的视频最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视线。运用视频导入,为本次识字教学创设了一个大草原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不是呆板的,而是鲜活的。同时,视频的主题与本课识字内容相符,为学生的学做了厚实的铺垫。】

二、古今结合,字源识字

(一)学习象形字“马、羊、犬”

1.出示“马”“羊”的古体:。这两个字我们在《认一认2》和《认一认4》中学过,你还记得吗?

2.请学生指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出这两个字的。

(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他们把话说具体。如,什么笔画像牲畜的什么部位等)

3.你都知道什么马?什么羊?(预设:千里马、赤兔马;白马、黑马、枣红马;山羊、绵羊、羚羊,喜羊羊……)说得好的小朋友奖励读相应的字。

3. 我再来认识一种动物(出示:),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4. 出示字形演变过程:

5. 猜出它是什么动物了吗?(学生能说出来,教师就表扬;不能说出来,就出示“狗”字)

6. 指读“犬”。“犬”就是狗,我们在《认一认2》中曾经学过“狗”字。

7. 你认识那些字和“犬”字很像?(预设:太、大)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犬”字?(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点”的位置记牢,如,点像尖尖的狗牙,点像嗅觉灵敏的狗鼻子等)

8. 在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类犬?(预设:警犬、导盲犬、牧羊犬……)奖励说得好的学生指读“犬”字。

9. 表扬说得好的学生: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些牲畜的特点。古人和大家一样,根据它们的样子画了下来,并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字,这样的字叫做象形字。

10. 开火车读好“马、羊、犬”。

(二)学习会意字“牧”

1.出示图片:

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预设:一只手里拿个根小棒,要去打牛;一个人拿了棒,准备放牛……)

4.再出示。找到哪个部分是“牛”,哪个部分是“手”,哪个部分是“小棒”了吗?

5.教师一边指着字中相应的部分,边说:这只手拿根棒,准备放牛;在古时候,放牛就叫“牧”。

6.出示“牧”字,指读,开火车读。最后强调:“牧”的意思就是放牛。

7.谁能给“牧”字找找朋友?(扩词预设:放牧、牧牛、牧草、牧场、游牧……)

【设计意图: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曾说:“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就会大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课文首先出现了四幅实物图,四个古体字和四个楷体字。编者暗示了教者可以从字源入手,帮助学生从文化本源上理解字义,从而识字。同时,识字时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已知的走向未知的,由简单的过渡到较难得,也为低年级儿童的识字创设坡度。】

三、顺学而导,初感儿歌

1.有个小朋友很羡慕牧民,他也想放牧。看,他来了。出示书本图片:

2.教师拿出“马、羊、犬”的生字卡片,请学生上来贴在图片的相应位置上。

3.“马”字该贴在哪里呢?(预设:贴在小朋友骑的竹竿上。如果学生没贴出来,教师给出答案)这个小朋友把竹竿当马骑,我们把这根竹竿称为“竹马”。

4.小朋友骑着竹马,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5.学生自读课文。

6.检查字词读音。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gān la hái quē hēi nǐ ba

竿 啦 还 缺 黑 你 吧

zhú cǎo dì

竹 草 地

(2)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啦”和“吧”的轻声,“你”不要读成“lǐ”。“竹”是翘舌音,“草”是平舌音。

(3)去掉拼音读词语。

(3)开火车读。

7.儿歌共有几句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共有两句。根据句号和感叹号看出来)

8.逐句学习。

(1)请学生朗读第一句。

(2)正音,注意“的”和“啦”是轻声。

(3)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谁在哪里干什么)

(4)请学生朗读第二句。

(5)理解“缺”,就是少的意思。

(6)教师指导朗读长句的节奏,必要时范读:

还缺∕一条∕牧羊犬,

小黑∕小黑∕你来吧!

(7)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9. 指名读整首儿歌:哪位读书小能手能把儿歌完整地读好?

10.齐读儿歌:多么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呀,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儿歌读好。

【设计意图:识字是读好儿歌的基础,学生自学也是教师引导的前提。因此,本设计本着“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原则,让学生灵活自主地学习儿歌,教师仅在重难点处作点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群组认知,练写生字

1.课文读好了,让我们请出这节课要写的生字宝宝。出示:羊、犬、草。

2.你还记得它们吗?开火车,读好生字。

3.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它们中都有共同的一个笔画。(预设:横画,长横)

4.在这三个字中,横画很重要,重要的笔画叫“主笔”。让我们来一一写好它们:

(1)教师范写“羊”:三横长短不一,但间距相等。最后一笔最长,稳稳地托住上面两横,竖在竖中线。

(2)教师范写“犬”:先写一个大,横画中等长,撇捺要伸展,点在右上方。

(3)教师范写“草”:扁扁草字头,下面一个早。两根长横画,下面横最长。

5.学生书写。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一拳、一尺、一寸”要做到。

(2)描红,临写。

6.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作业,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寻找共同的规律,写好不同的汉字”正是本设计培养学生读帖本领、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要任务。同时,一年级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在正确的书写姿势下写好每一个汉字。】

篇5:练习7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3)小结。2.教学第二部分。(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小芳日记。(2)学生读词。(3)交流。(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3.教学第三部分。(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2)集体交流,评议。(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4.练习。(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2)同桌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三、写好钢笔字。1.指导。

篇6:《练习7》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老师知道那是因为你们的桌上有许多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

二、练习读

过渡:那么,你们愿意别人也喜欢你们的东西吗?怎样才能令别人喜欢你们的东西呢?自己试着说一说。

⒈指名说。

⒉师小结:要使自己的东西卖个好价,必须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东西的特点。

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东西的特点,看谁能将自己的东西卖掉。

⒊师生共同总结卖的注意点。

三、练习买东西

过渡:要想从别人那儿买到喜爱的东西,又该怎么说呢?

怎样才能了解别人的东西呢?买时应注意什么呢?

⒈小结买时注意点。

⒉师为买主,一生为卖主,示范练习。

四、举办班级小小展销会

过渡:同学们既会买东西又会卖东西了,那么我们就来开个小小展销会,展示一下自我,好吗?

五、师小结

篇7:《识字7》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倪春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其中4个会写。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形、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小诗。教学重点:识写生字。教学准备:课件、词卡。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读读这句话:

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国),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印度前总理

尼赫鲁

2、导入学习内容

看几幅图,学几个字,读一首小诗。

【设计意图:在孩子的心里播种下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种子,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新字的热情。】

二、创设情境,看图识字

1、情境导入,指导看图说话

屏显公园图,进入本课识字的情境。

看图说话训练:公园里真美,有

,有

,有„„

2、看图学习“亭”、“ 停”

(1)看亭子图,呈现古文字“亭”,引导观察,体悟象形字的演变由来。(2)屏显规范汉字“亭”,引导观察部件组成,让学生自主记忆字形

(“亭”字的那一点很像小亭子的顶尖;小亭子的窗口很像“亭”的“口”;小亭子第一层的房顶很像“亭”字的秃宝盖。底下的柱子就像“丁”字。)

1(3)识写同步,指导书写

(口诀:亭字口扁秃宝盖儿宽,底下丁字立中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编了小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有效地练字。】

(4)呈现“人来小亭边”图,学习“停”

看图会意学习“停”(诗人来到小亭子前就干嘛了?)。

记忆字形(根据图意记忆,人就是“停”字的“亻”)学习书写(抓要点:左右要匀称,左窄右宽)联系生活,用“停”字说话。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环节这样设计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做发现者的机会。在具体的识字情境中感悟汉字的演变,快乐识字,从而也提高了识字的有效性。】

3、学习“鸟”“鸣”。

(1)鸟:“人来小亭边,停步侧耳听”,他听到了什么?

课件播放鸟鸣,显示小鸟与“鸟”字的对照图,引导发现“鸟”字的演变由来。复习“鸟”的书写要点(鸟头儿小小,鸟背儿宽宽,鸟腿儿弯弯,鸟爪子长长。)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让学生再次感知字形和事物样子之间的联系,即一看到字形就能想到那个事物的样子。】

(2)鸣: “鸟”字的确很像一只可爱的小鸟。仔细看,这只小鸟在干什么? 课件显示小鸟鸣叫图和“鸣”,记忆字形。设疑,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鸣”的字音和字义。

(字音:mǐng 后鼻音;字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根据字形猜测字的意思,多鼓励肯定。)

学习“鸣”的书写(鸟字变窄,横画穿插)

4、学习“闻”。

(1)课件显示“小孩开门侧耳听”的图,观察小孩儿的神态动作(打开门,探出头,竖起耳朵听),为字形的学习作好铺垫。

2(2)这幅图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课件显示“闻”字)。看图想一想,这个字什么意思?我们该怎样记住它?

学生同座位交流,然后班内汇报。

指导书写,生描好。(要点:门字框竖要直,横要翘,折要直,钩落地,耳字不能写得满,长横不要连着框。)

联系生活,用“闻”联系说话,在学生说话的同时随机点拨“闻”其它几种字义。【设计意图:课堂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把识字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识字。效率能大大提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注意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4、梳理小结

(1)猜一猜:①人来小亭边,不走了,是哪个字?②打开门,用耳朵听是什么字?③小鸟张着嘴叫呢?

(2)比较总结,渗透学字方法

看图识字,有的字要借助图来记准字形,有的要借助图来知道字的意思。

“亭”和“鸟”一看到字形,我们就能想到它的样子,我们叫它们象形字。这样的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停”、“闻”、“鸣”是一类,看到字形,就能想到它的意思,我们叫它们会意字。你还记得哪些字是这一类呢?

【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自己发现两类字分类的规律,还让学生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的字库进行分类。渗透经常给头脑中词语进行梳理、归类的意识。】

三、品读小诗(随机学习“侧”“深”“但”“耳”)。

1、初读小诗: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读慢些。特别是生字要读准字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记住,不跟着别人读,那才算会读了。

生认真地自由读诗。检查读生字词语,正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通过诵读歌谣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

2.感悟诗意,感情诵读。

课件出示公园情境图,引领学生找小鸟,但找不到

设问:明明听到树林里传来鸟叫声,为什么却看不到小鸟?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读读相关的诗句(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学生读诗,老师范读。

看画面,配乐朗诵小诗。会背诵想表演的同学还可以站起来表演。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始终围绕着学习中不断出现的层层递进的各种疑问、困难和鄣碍展开。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涵美等多层次进行整体性的全面欣赏、品位的过程。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朗读欣赏。背诵不仅是对原文的重现和记忆,同时也是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

3、古诗推荐《鹿柴》 出示古诗,师范读,生跟读。

四、练写生字,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亭、停、闻、鸣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重温要点,练写生字

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间架结构,想一想哪些地方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 交流,总结,并在田字格里示范写,生逐个练写

先描红,再仿影,记住关键笔画的位置和写法。在最后一格练写一个,边写边对照。师注意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自我展示,学生评价。

篇8:《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味语言, 认识草原特点, 感受草原的境界, 受到美的熏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感知草原“境界”

1.师:你们去过草原吗?我没有去过那儿, 但对那儿充满了向往, 最初就是缘于老舍先生写的散文———《草原》。我们今天来学习这篇文章, 相信你们读了, 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2.学生自读课文。

3.请学生谈读后感受, 根据学生的发言, 相机板书关键词, 自然理出课文结构。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标出陈巴尔虎旗的位置, 师生共同介绍陈巴尔虎旗及陈巴尔虎草原。

二、连词缀句, 走近草原“境界”

1.出示生字词, 指导读。

2.提问。

(1) 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 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不能多写一点:吟、貌;不能少写一点:襟、涩。)

(2) 哪个词不理解?圈出这个词在课文中的位置。再读读这个句子, 看看是不是懂了。

3.重点词交流。

(1) 渲染:指名读含有该词的句子。先讲文下的注释, 再看图, 着重讲“渲染”效果。 (颜色漫漫渗透开来, 越来越淡, 没有生硬的边界线, 柔美。)

(2) 迂回:让学生联系句子理解“迂回”的意思。课件出示莫日格勒河图片。介绍:流经陈巴尔虎旗的莫日格勒河据说有900多道弯, 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水”。

(3) 襟飘带舞: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 弄清“襟”是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带”指的是腰带、头巾。猜一猜, 腰带展开来多宽?多长?介绍: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 宽一米左右, 长可达五米。在重大的日子, 蒙古族男女都穿民族盛装, 配以彩色丝绸腰带。群马疾驰, 所以说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4) 比喻句:课件出示含有以上三个词语的句子, 指名读。

师:这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阅读老舍的文章, 不经意间就会碰到一个比喻句。生动的比喻, 令人对陈巴尔虎草原浮想联翩。

三、研读文本, 品味草原“境界”

(一) 学习第1节:“天”

1.这次, 我看到了草原。

(1) 指名读课文第1句话。

(2) 提问:把“这次”放在前面, 还有个逗号, 强调什么呢?

(强调:终于看到了, 满含期盼已久的喜悦, 如愿以偿的欣喜。)

(3) 师:1961年夏天, 老舍等二十多人, 到内蒙古参观访问。那一年, 老舍62岁。一个看似简单的句子, 一个看似普通的逗号, 却饱含着作者的情。这样的句子, 是要慢慢品的。

(4) 指导朗读这句话, 既可以高歌, 也可以低吟。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 指名读。

(2) 对比: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可爱, 空气清新, 天空明朗, 使我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 读读这两个句子, 看看文字上有什么区别?

(2) 文字的差别带来了意思上的什么差别?

(3) 文字的差别还带来了感情的差别!老舍此时心中满满的愉快, 渗透在字里行间, 要喷发出来。谁再读一读?

3.小结。散文, 贵在有情。

(二) 学习第1节:“天底下”

1.体会草原的“一碧千里”。

(1) 借助《北朝民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帮助学生体会草原的一碧千里。

(2) 提问:文中还有什么地方, 再次写到了草原的辽阔? (强调:全是……也还是……)

2.体会草原“并不茫茫” (学生介绍) 。

(1) 提问:什么叫“茫茫”?谁去过草原, 你能描述一下“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的景象吗? (三个层次:清晰, 一眼看到远方;不单调, 有不同的颜色, 有草地小丘河流的景, 有马牛羊的趣;有草原人民的情。)

(2) 小结。这就是草原!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

3.体会草原“并不茫茫” (读议结合) 。

(1) 体会“绣”。羊与草地和谐, 融为一体。一个“绣”字又让这幅图变得精美。

(2) 体会“流”。草原与蓝天相接, 一直伸向云天深处。远远望去, 会给人流动的感觉。草原有种内在的力量, 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在涌动。

(3) 小结。老舍被公认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说过, 我们写作须找到那最恰当最自然的字, “绣”“流”就是这样的字。

如果说“绣”让老舍笔下的图画精美, 那么“流”则让画面动起来了, 突显出草原的生机与活力。草原赋予天空大地明丽的色彩, 赋予小丘河流柔美的线条, 赋予了马牛羊生命的活力。这就是草原!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

四、朗读背诵, 回味草原“境界”

1.听一段马头琴演奏的旋律, 进一步理解草原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音乐表达了对草原的情感。

2.播放音乐, 先请学生先静静地听, 后请学生和着音乐朗读第1节。

3.欣赏摄影作品, 通过照片感受草原的美。

4.再请学生和着音乐轻轻地读或者背第1节。

篇9:《练习7·写好钢笔字》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练习7·写好钢笔字》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通过对比欣赏书法作品,让学生明白写一篇古诗注意行款与布局的重要性。在描练实践中引导学生领悟行楷的相邻笔画之间的穿插之妙,以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和谐之美,让学生通过描临练习提高写字技能,同时注意渗透书法文化,让学生感受书法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的性情、态度、审美趣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行款整齐、笔意连贯、和谐美观地写一篇古诗;

2.引导学生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写字与评价的方法,逐步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并且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行款整齐、笔意连贯、和谐美观地写一篇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钢笔习字纸。

【教学预案】

一、作品欣赏,感知章法

这是一本有名的杂志——《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在这上面发表可是不容易的事。瞧,这是一幅优秀的学生书法作品,你说说它好在哪里?这是刘老师的学生发表的作品。你们也想发表书法作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出能够发表的作品好不好?再看,刘老师也发表的一件钢笔书法作品。大家有发现没有它横过来看怎么样,竖过来看呢?这种章法叫横成行竖成列,今天我们要写的李白诗歌也是这种章法。

师生一起小结并归纳章法要领:横有行,纵有列,行款整齐,布局和谐。

二、读帖练字,掌握规律

(一)描范字,初步感知

1.一次描红

让我们感受一下横成行竖成列的章法,请同学们描红上面两行诗。描红的要求是:字形看清楚,下笔要准确。

写之前老师来检查握笔姿势和坐姿。(班长领生操练姿势歌做握笔动作)

(班长)头正肩平,(学生)脚着地。(班长)眼离书本,(学生)约一尺。

(班长)胸离桌边,(学生)约一拳。(班长)手离笔尖,(学生)约一寸。

(班长)大指食指,(学生)捏对齐。(班长)下面三指,(学生)来托起。

2.二次描红

描红与描画儿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写出笔画的轻重变化,看老师是怎么描红的。看这位同学的描的后两行的笔画比前两行准确多了。

3.前后对比,师生共评,看出效果

(二)写结构,掌握字形

1.师选取四个结构不同的字——西、楼、远、尽

老师统计了以下这首诗的字有四种结构,老师各选了一个字练习,练好了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写好所有的字。下面老师写,同学们跟着老师书空。

2.把这四个字描一遍写一遍。

3.投影指出不足再写一遍,对比看出效果。

(三)写方格,感知位置,

1.引导学生用方格创作,要求:“字在格中间,满格不犯边。”

现在提升一点难度,田字格不用了,用方格创作非常雅致的横幅书法作品,你觉得要注意什么?老师补充一下,请看要求。

2.对比方格钢笔书法作品,请同学们自评,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点评。

(四)写横格,完成学习

1.引导学生用团扇创作,要求:横有行来纵有列,顾盼生情更和谐。

现在提升一点难度,方格不用了,用横格创作非常可爱的团扇书法作品,你觉得要注意什么?老师补充一下,请看要求。

2.引导学生在投影机上观察钢笔书法作品,请同学们互评,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点评。得出写字规律。

三、培养审美,总结全课

1.欣赏在其他形式的纸张中的书写效果。

2.总结全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你们能学会写字。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写橫成行竖成列的古诗的方法,还创作了两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收获大不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希望同学们在练字过程中发现书法之美、体验写字之乐,这样我们的字一定会越写越好!

四、作诗留言,勉励学生

老师作了一首藏头诗送给励志写好书法的同学们。书无百日功,法帖谙于胸。艺高人胆大,术业有专攻。祝同学们书法天天有进步!

篇10:7走月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张炜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扫除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字理等方式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够灵活运用。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走月亮》,你知道什么是走月亮吗?【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在月光下散步,也可能会说在月亮上走等等,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要给予肯定,导入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吴然,回到他的童年,去他的家乡走走月亮。

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读文,交流问题

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完成了预习题。(幻灯出示预习题)咱们先在小组里检查一下预习效果。

指名读学习提示:

1、小组内逐段轮流朗读,遇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读音准确,通顺流利,不丢字、不添字。

2、交流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交流,能解决的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师:听清楚了吗?好,注意:今天请每个小组的*号同学进行分配并做好记录。开始吧!

(1)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检查互评

A:请每个小组的*号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一会儿请同学进行评价。(要求:评价时先说优点,再提建议。)

B:交流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预设:①小组学习时任务要交代清楚,全班交流问题时,要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解答,学生说不透的,老师补充,交流过程中渗透解词的方法。另外洱海、点苍山、鹅卵石可以通过图片让孩子形象了解。②如果孩子没有说到“月影团团”这个ABCC结构的词语,老师可以提出,并让孩子进行扩充。】

2、读句、读词

(1)出示文中优美或难读的句子。

师: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文章中这些优美句子,自己先读一读。A:自读

B:请每组的*号同学读句子

【预设:学生读句遇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强调,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2)出示课文中易错的和需要积累的词语,开火车读。(重点识记多音字“载”)

三、自主识字

(1)开火车带词读字(2)交流记字方法

A:学生说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B:老师讲解字理识记“照”字。

先出示金文“照”字:

①猜各部分表示什么?(左:手持火炬,招待客人;右:“召”招待)②演变→

演变→照

猜四点底代表什么(火的演变)

③观察结构,昭是声旁 四点底是形旁,了解形声字,找其它形声字。④书写。

(日光,明亮)

引申义→照耀,照射

(3)生字故事

师:又到了大家喜欢的生字故事环节了,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用到了哪些生字。(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四、整体读文,了解文章内容

师:大家的故事都非常有意思,就像我们的课文一样还很有画面感,咱们再来看看课文,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导说清楚:“谁”和“谁”做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阿妈走月亮。

2、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了解这是作者的回忆。

回忆儿时“我”和阿妈走月亮。

篇11:练习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巩固学生对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认识,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简单计算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做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用活动的形式让孩子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3.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简单计算的口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组成(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1、2题)1.出示第1题图,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图上画着3捆小棒和6根小棒。

师:你知道3捆小棒和6根小棒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分别表示3个十和6个一。

师:那么第一幅图,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组成了多少?(让生把课本第36页的第1题的第一幅图补充完整)教师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个计数器上数是多少吗? 生:这个计数器上的数是52。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计数器的十位上有5个珠珠,表示5个十;个位上有2个珠珠,表示2个一。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52。

(让学生完成第二幅图下的填空)2.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

集体内汇报订正:

(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50);(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78);(3)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6)的数是(26)。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懂得把自己写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成一个数,就是对的,要给予肯定。要让学生注意前后连贯性。

二、复习整十数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简单口算

(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3~5题)1.口算。(完成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反馈答案,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明白:在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个位上写。就可以了;在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时,只能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2.填表。(完成第4题)出示第4题的表格,指导学生看表格。

师:这个表格分别介绍了学校体育室里的篮球、跳绳和毽子的使用情况,谁愿意先来说说有关篮球的信息? 生:篮球原有24个,借走4个。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算出还剩多少个吗?要用什么方法呢?为什么? 生:要用减法。因为篮球被借走4个,说明少了4个,所以要用24减4。

师:你说得真好!那么24减4,同学们会计算吗? 生:会。

师让生把答案写在课本的表格内,并放手让学生把后面两个空格补充完整。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请学生说说怎么想的?如何计算的?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简单口算。

3.解决问题。(完成第5题)师:从这幅图上,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生:老猫和小猫在河边钓鱼,其中老猫钓了20条鱼。生:它们俩一共钓了29条鱼。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认真!那么你们知道小猫钓了多少条吗?这个问题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呢? 生:29-20。

师: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生:29表示老猫和小猫一共钓了29条鱼,20表示老猫钓了20条鱼,29-20就表示剩下多少条鱼,这剩下的鱼就是小猫钓的。

四、总结评价: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许多问题,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篇12:《练习四》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

4、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说话写话的能力。教学重点:

巩固部首查字法 教学难点:

培养按顺序说话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新华字典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熟记4条成语。教学进程:

一、学用字词句

1、审题

2、指导

(1)找出这两个字的部首,看谁查的又对又快。(2)正确选择义项,再将成语意思说出。(3)把你想对小牛说的话写在对话框里。(4)全班集体交流。

二、写好铅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认读卡片。(2)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三、熟记成语。

1、教师出示成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齐读成语

3、学生结合图,交流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4、教师出示插图,指名看图,说成语意思。

5、再读成语,熟读成诵。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温情,父母对我们无时无刻不是疼爱有加,希望同学们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布置作业:

用部首查字法查一查“哄”、“锅”。板书设计:

练习四

舐犊之爱

乌鸟私情

天伦之乐

篇13:《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图和资料, 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 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 选择了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中东历来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 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引发冲突与战争;中东地区还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独特复杂的人文历史背景, 而备受世界的关注。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新事物、新问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长期的热点地区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在本节之前, 已经学习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 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具有基本的读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像中东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且跨多学科、问题由来已久的复杂地区的分析和概括,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在图中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所涵盖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能够说出所濒临的海、海峡以及重要运河名称等;读图说出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区别;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地区、主要石油输出国、石油运输路线, 理解中东石油资源对当地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信息技术, 借助相关资料及教材知识, 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世界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培养关心世界大事, 关注世界和平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东的地理位置;中东的石油资源分布及运输路线。

难点:中东石油资源分布及运输路线。

●教学方法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时政新闻图片及视频:教师展示本·拉登照片, 播放最近他被美军击毙的新闻视频。

问题引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世界恐怖大亨出生在哪吗?你对这个地区了解多少?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时政热点问题导入, 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欲望, 同时培养学生关注世界时政及热点问题。

技术运用:苹果Keynote多媒体展示。

2. 填图导学

活动过程:学生上Wiki下载并使用导学案, 通过读图、填图落实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濒临的海、重要的海峡和运河, 理解中东地区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位置。

学生活动1:在图1中填写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安纳托利亚高原、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描绘北回归线。

问题引领:对照刚填写的地图, 中东地跨哪几个洲?与哪些海相邻接?大洲的分界线有哪些?中东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教学评价:学会认识一个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基本方法是能够说出一个区域内的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濒临的重要海、海峡及重要的运河名称, 重要的纬线 (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是否穿过此区域。以此为基础归纳出区域的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

技术运用:苹果Pages中填图和画线。

设计意图:变“记”为“做”。这些事实性的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多为死记硬背, 学生毫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支持, 在“做中学”, 因此能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学生活动2:在图2的政区图中用Photoshop软件画图:用红色的粗线画出中东地区的范围, 填写主要国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并标注其首都。

问题引领: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教学评价:认识区域范围内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区别。

技术运用:Photoshop软件的画图、文本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图明确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区别。

3. 小组研讨

活动过程:读课本图8.5、8.4和8.6分别填写下列问题及表格内容。

(1)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____、生产和输出石油___的地区。

(2) 读中东的石油产区图, 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

主要的石油输出国有______。

(3) 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____、____、____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教学评价:理解中东石油在世界的重要地位、中东石油的分布、运输路线及到达的地区和国家。

设计意图:将问题设计更加具体化, 通过图与表, 将石油的运输路线落实在地图上。

4. 小组展示, 教师总结

活动过程:随机选取一组 (全班共36人) 向全班学生展示导学案的学习成果;确定另一组为评价组, 对展示内容适时评价, 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教师适时纠正错误并作最后的点评, 对本节课作一个总结。

设计意图: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 从被动学习 (听讲-阅读-视听-演示) 到主动学习 (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 , 效率是不断提高的。小组展示给其他同学的方式属于主动学习效率最高的一种 (教授给他人) 。

5. 录屏作业, 人人展示

活动过程:从Wiki上下载中东录屏展示资料 (PDF格式) , 将展示资料和个人的视频图像调整到合适位置。打开录屏软件ScreenFlow, 勾选录制声音和视频, 一气呵成录制完毕, 作为作业上传到Wiki。

技术运用:ScreenFlow屏幕录制软件及Wiki平台的使用。

设计意图:能上台展示的小组人数是有限的, 录屏展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促使人人参与展示。用于录屏展示的资料是在导学案基础上专门设计的, 以空白地图为主, 学生要顺利完成的前提是事前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精心准备, 这样在“玩”中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还培养了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其他多种能力。此外,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背景下, 电子作业相对于传统纸质作业来说, 抄写作业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只要复制粘贴一下即可。录屏展示中有本人的视频图像, 能确保是本人完成作业 (如图3) 。上传到Wiki的录屏作业, 教师可以随时随地 (有WIFI或手机网络) 通过苹果笔记本、iPad或iPhone批阅学生作业并记录成绩。

“iPad电子板书设计”使用了App Store里的免费软件iBoard, 其互动功能远远超越传统黑板 (如图4) 。

●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大多是事实性的知识, 不像高中地理理论性和原理性强, 在传统课堂中, 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地理学习主要是死记硬背, 实践证明效果很差, 学生也不喜欢。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 学生人手一机,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学习, 在导学案的引领下, 每位学生都能动起来, 学生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学习, 教师不断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因材施教, 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

导学案方式在地理课堂应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导学案的“导”很重要, 这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部分。教师的“导”很大程度上融入到了导学案的设计之中。教师要重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全新设计导学案, 不能一味地按书本的资源与顺序安排教学, 引导要清晰, 一环紧扣一环, 环环深入, 引导学生到达高阶思维。

(2) 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利用各种地图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 展示分享环节最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可以在全班挑一位导学案完成较好的学生或小组重点展示, 解决疑难问题。其他学生可以纠正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就展示提出一些问题。经过师生共同研讨形成导学案答案并立即上传, 让学生及时更正导学案。

(4) 导学案设计完成之后, 一定要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和心态从头到尾重新审视导学案, 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有时导学案在学生手里就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图片是否合适、字体是否变化、版面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等。

篇14:《雨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反应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冰心。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全诗语言欢快流畅,富有节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设计理念

①随文识字;②情景说词;③开心诵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和新词,认识新偏旁。

3.体会夏日儿童玩水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學习、体会小哥哥和小妹妹的愉悦心情,并能将自己的体会带进课文朗读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揭题

1.出示“夏天”一词。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说说在夏天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2.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镜头找寻夏日里最美好的记忆吧(播放孩子雨后广场踩水玩耍的视频)!师:他们在做什么(板书:踩水)?从他们的脸上你看到了什么(板书:快乐)?

3.师:也是这样的一个夏日雨后,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一群正在踩水嬉戏的孩子。她被眼前的情景逗乐了,不禁提笔写下了一首有趣的小诗。题目是——雨后(出示课题,学生齐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过渡。师:这首诗着重写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自由地读读课文吧。

2.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⑴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字典。⑵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汇报。这首诗着重写的是小哥哥和小妹妹雨后踩水的故事,体现了广场上一群孩子雨后玩水的快乐。

三、识字学词、诵读课文

1.过渡:小哥哥最淘气,让我们先去看看描写小哥哥的段落吧!

2.出示第二节。⑴慧眼识生字。①师:“谁能又快又准地找到本小节生字。”②学生汇报并读生字。③分析“劲”的字形,交流记字方法、组词。④去掉拼音,指名读。⑵动脑学生词。联系生活理解“使劲”的意思。师:生活中你做什么事会用上“使劲”这个词?能用动作表现吗?练习用“使劲”说完整的一句话。⑶用心读课文。师:从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读文章的第二小节(突出“使劲”“溅起多高”,指导学生读出踩水时快乐的心情)。

3.出示第三节。过渡:正当小哥哥使劲踩着水花时,突然意外发生了!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小节。⑴慧眼识生字。①指名找生字。②请小老师带读生字。③分析“奋”的字形,交流记字方法、组词。④指导认识“身字部”及“射”字书写,比较“身”字与“身字部”的区别,教师范写,并指导学生认真书写。⑤出示去拼音的生词,请学生齐读。⑵动脑学生词。①理解词语。②练习用“糟糕”这个词说一句话。⑶用心读课文。①指名读。②齐读。

4.出示第四节。⑴慧眼识生字。①教学方法同上。②学习“矢”字部,学习“短”字书写。⑵动脑学生词。利用图片理解词义。⑶用心读课文。表演读。过渡: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风光(出示雨后美景图片)。课文如何写雨后美景呢?出示第一节。⑴慧眼识生字。教学方法同上,分析“梢、赤”的字形,交流记字方法、组词。⑵动脑学生词。利用图片理解“树梢”的意思、练习说话。⑶用心读课文。齐读课文。

四、听师范读,提出质疑

过渡:看见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起劲,我也想加入进来,欢迎吗?

1.师生配乐轮读。

2.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学贵有疑,相信课文读到这,大家一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请大胆地提出来。学生汇报。为什么小哥哥嘴里说着“糟糕……糟糕!”可心里却那么兴奋与骄傲?为什么小妹妹怕自己摔跤,还希望像哥哥那样摔上痛快的一跤呢……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小问号留到下一节课再学习吧。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方法。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了这首有趣的诗歌,是你们让我知道了,拥有一双慧眼可以发现那么多生字,动脑筋学新词原来那么有趣,用心读课文才能发现文字的美,学会质疑才能收获更多,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相信在以后的日子它会一路伴你我同行,给予我们更大的帮助!

篇15:教学设计 练习八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拼读音节,写出词语;能正确辨析“持续”与“继续”、“突然”和“不然”的意思。

2、懂得词序不同,句子意思的不同处,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3、能给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修改病句;将句子补充完整;阅读短文,复述故事。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拼读音节写词语,辨析词义。

2、能比较句子的不同意思。

3、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1题。(1)读题,明确要求。

(2)读拼音写词语。

2、学习第2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出示第(1)题,辨析“持续”、“继续”的异同: 持续:延续不断。

继续:将某一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3)选词填空

(4)出示第2题,辨析“突然”与“不然”。突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5)选词填空。(独立练习——反馈讨论——订正)(6)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这四个词分别说写句子。

3、学习第3题。(1)读题,明确要求。

(2)小结:词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注意正确理解,表达。

4、学习第4题。(1)读题,明确要求。

(2)回忆学过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出示句子,独立修改——投影学生作业——交流、订正。

5、学习第5题。(1)读题,明确要求。(2)出示练习题,许找共同点。

(3)回忆完整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无论„„总是(还)„„”)

篇16:练习7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10.12.8 设计人 国炳臣 审核人 杨宝林

课题 练习7 课时安排 3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练习“诵读与积累”。

2、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重点难点 1、背诵12个词语。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

延伸 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水浒传》,并准备好一段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

究 一、指导学生学习“诵读与积累”。

本题要求学生读背的12个词语,内容跟“水浒”故事有关。这个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积累,而且能让学生大体把握“水浒”故事的思想内容。

1、学生练习读词语。

2、学生同桌相互检查背诵词语。

3、指名学生背诵词语。

4、请学生说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5、教师点拨学生难懂的词语。

二、指导学生学习“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由于这个话题的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师应充分创设情境,提供一个利于交际的氛围,使学生乐于交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发动学生将教室适当布置一下,在黑板上画水浒的人物形象,或贴一些水浒故事情节的图片等,还可以在讲故事开始前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插曲,让学生跟着唱一唱等。

2、提供舞台,双向互动。

学习

究 (1)请单人在讲台上讲。

(2)请双人或多人在讲台上讲。

(3)请合作编排成小话剧的学生上台表演。

要让学生在交际中体会到参与交际的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既是表达者,又是领会者,是双向互动的。

(4)评选出最佳“口语交际天才”。

达标

检测 1、指名背诵词语。

2、指名说说口语交际后的体会或收获。

课后

提升 自由阅读《水浒传》,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作业

设计 1、背诵“诵读与积累”中的词语。

2、把《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篇17:练习7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引导学生学会评说,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学习与他人交流,培养留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评说,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学习与他人交流,培养留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谈话法

情景创设法 教具准备:词典

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与生活

诵读与积累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歌词。

2、教师范读。

3、教师介绍这首歌词的相关背景资料。

4、学生齐读。

5、指导朗读。

6、反复诵读。

7、欣赏歌曲,学生学唱。

二、教学第二题

1、教师导读:这首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3、指名反馈(要求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也就说出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4、教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一边看图,一边介绍创作背景。

5、教师引导: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你能想像出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吗?

6、学生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一读,读出革命者对胜利的信心和期待。

7、指导,体会情感。

(1)指读词额上半阕和下半阕,想想,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2)反馈:上半阕,作者看到了什么?

(3)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把词中的句子画出来。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词。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篇18:《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听故事。

认真听老师讲故事, 想想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动物。 (师范读)

2.说“人物”。

黑板上的哪些动物出现在故事里, 哪些动物没有出现在故事里? (出示动物名称: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狮子、野牛、大象、老虎;先读动物名, 注意轻声;然后再说话, 把话说完整。)

二、解课题

1.揭示课题。

故事里的“咕咚”一声真好玩, 把这么多小动物都吓着了。现在, 看老师认认真真地把“咕咚”两个字写在黑板上。 (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2.学习象声词。

“咕咚”是什么? (木瓜掉到湖里的声音。) 你还听过什么样的声音?

三、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这么有趣的故事, 小朋友们来讲更好玩儿。你们愿意当“故事大王”吗?那就先读好这个故事, 等会儿老师请你们来试试。 (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请一位小朋友读全文。

四、说故事

1.说好一句话。

这个故事挺长的, 有300多字。想讲好这么长的故事, 咱们要先把一句话说好。 (板书句式, 学生口述:都被“咕咚”__________, 只有___________。)

预设: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被“咕咚”吓着了, 只有狮子___________。

2.说好几句话。

小朋友们都很棒, 能把这么长的故事说成一句话。下面, 咱们再来试试怎么把一句话变成几句话。 (板书句式:_________, 突然_____________, 一边跑, 一边喊:“____________。”学生试说。)

预设:兔子正在湖边玩儿, 突然听见湖里传来咕咚一声。他吓得撒腿就跑, 一边跑, 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板书:突然撒腿就跑)

狐狸正在树下玩耍, 突然听见兔子慌张的叫声, 也跟着跑起来, 一边跑, 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板书:慌张)

还有谁啊? (板书句式, 学生练说。)

猴子________, 突然___________, 一边跑, 一边喊:

小鹿________, 突然_______, 一边跑, 一边喊:

松鼠_______, 突然__________, 一边跑, 一边喊:

3.学会简单地说。

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 要是一个一个都这么说, 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怎么办呢?课文里有个好办法。 (范读:猴子啊, 小鹿哇, 松鼠哇, 都乱哄哄地跟着他们跑了起来。板书:乱哄哄) 谁也能这么简单地说一说? (生练说, 师相机指导。)

4.加上故事的开头, 说一说。 (板书:森林湖边。形成完整板书, 略。)

5.在情境中学词。

动物们都被“咕咚”吓着了, 真有意思。黑板上有好几个词语, 都是说动物们被吓着了的, 你能找出来吗? (撒腿就跑、慌张、乱哄哄)

再次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五、写字

1.观察结构。

(出示生字:棵、传、乱、树)

这节课有四个生字要写。要写好字, 结构很重要。请仔细看看, 这四个生字都是什么结构的。 (三个左右结构, 一个左中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左让右。) 看看这三个字, 左边是怎么让右边的? (棵:“木字旁”的横要短, “点”要小, 给“果”的“横”和“撇”让出位置;传:单人旁要瘦, 单人旁的“短撇”不能太平, 要斜一些;乱:“舌”字上面的“撇”“横”要短。)

2.师范写“棵、传、乱”, 生同步说笔顺并书空。

3.对比结构。

“树”是左中右结构,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也要左让右, 中间要最谦让, 三个部分都很瘦。)

4.师范写“树”, 生同步说笔顺并书空。

5.生描红。 (师提醒:注意握笔、书写姿势和描红规范。)

6.每个字临写两遍。

上一篇:六年级课文《作文》教学反思下一篇:公司微信平台操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