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差距研究

2024-05-08

中国贫富差距研究(精选6篇)

篇1:中国贫富差距研究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

赵静峰

(大连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差距势必还要进一步扩大。正确认识问题及采取必要对策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从目前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贫富差距产生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提出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状;原因;影响;措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但在其发展过中,我国的社会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牵动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最敏感的神经,成为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

自 2000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开始越过 0.4 的国际警戒线,并连续几年直线上升,贫富差距不断恶化。而事实也表明,我国收入最低的 20%的人群,只拥有 4.66%的收入份额,收入最低的40%的人群,也只拥有 13.6%的收入份额。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城乡差距悬殊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 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 979 元人民币,农村地区为 6 977 元。2011 年城乡收入比为3.43∶1,较 2009 年的 3.33∶1 扩大。

2、地区差异明显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东部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而且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港口众多且分布广泛优越的政策支持等。西部地区有较多的自然资源但是深处内陆,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对外交往少,加上本身基础弱,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差。近些年来,虽然中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额控制,但是依然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从各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来看,区域之间的差距就很大。据中国统计局数据,2011 年中国区域经济已经呈现出地区生产总值 5 万亿元、4 万亿元、2 万亿元、1 万亿元、万亿元以下五个梯队。东部地区如广东省 GDP 为 5.3 万亿而青海省只有1 622 亿元。

3、行业差距不断拉大

当前中国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0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 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 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20世纪80年代,中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坚持在 1.6~1.8 倍左右。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 倍左右。一些垄断企业和突出部门,掌握大量资源,通过垄断经营获得暴利。

4、阶层差距扩大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阶层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企业高管薪酬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扩大。据统计,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 2010 年为 66.8 万元,是当年全国平均工

资的18倍多。而局部私营企业、简单劳动者的工资偏低。2010 年,城镇私营单位中的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三个行业中就业人员月均工资收入在1 461 元以下,不到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的一半。

5、不规范收入与非法收入问题突出

有些人不是以商品交换而是以非经济手段获取钱财;也有人破坏市场规则,制假售假,非法敛财;还有的人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获取灰色收入;更可恨的是一些腐败分子寻租设租,贪污受贿,权钱交易获得大量非法收入,从而造成财富占有上的过分悬殊。

二、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1、个人能力

市场经济是现代国家的主要经济方式,在市场的初次分配中,人们凭借劳动力、资本、财产等的所有权获得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收入。由于个人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受教育程度、拥有财产等资源不同,综合收入水平差异很大。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是造成城乡收入分配较大的根本原因。建国初期,中国始终把重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来源放在技术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业上。由于利用工业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长期从农业中抽取资金,导致农业积累能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尽管近年来,中国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但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情况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因此难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国民的初次分配是根据要素贡献的大小进行的,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对应较高的收入。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现代非农产业,由此导致的城乡收入水平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差距。

3、对待存量财富的政策因素

诸如在国企改制中,国企改制有两个显著的代价:一是国有资产流失,另一个是职工下岗。这两个方面又最终促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受国有资产流失影响最大的是国企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和劳动者,前者由管理者变成了所有者,其利益因改制而得到法律的肯定与保护;后者的损失则是失去了工作岗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在科技进步、劳动力供给增加等多因素影响下,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难以重回主流社会,成为贫困者。

农地征用,政府强制征地一直是我国农地转用的唯一合法途径。征地补偿标准通常由地方政府给出,出于财政土地收益最大化的冲动,土地补偿普遍较低,在地方政府商业化转让土地和对农民低补偿之间形成巨额的土地收益,纳入地方财政。

城市房屋拆迁,在拆迁的博弈系统中,由于被拆迁人是无话语权的,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获得的补偿较低。在低补偿和高转让之间,财富以三种形式流向了高收入者:一是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被项目所有者获取;二是以土地出让收益的形式充盈了地方国库;三是以政府财政支出的形式最终转化成财政受益人的利益。

4、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质改革错位对贫富差距产生重大影响。这主要反映在一些应该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业依然实行垄断;而不利于过早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业却急于市场化,造成价格高昂形成财富掠夺致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长期以来一些高收益领域如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石化等,几乎全由国家资本包揽,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垄断经营。他们依靠行政权力破坏了市场竞争,独享了经营资源及经营机会,造成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这些行业,从而拉大了行业之间,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再者,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出现法制盲区。相当一部分人非法牟利、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权力寻租,贪污腐败,导致经济发展成果被这些人中饱私囊,个人财富剧增,从而使贫富差距扩大。

三、贫富差距扩大产生的影响

1、对人的影响—动摇诚实劳动的思想

当人们目睹了太多的非法致富、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我们就很难在现实中用诚实劳动的高尚思想教育人民并要求他们效仿。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开始在思想上与行动上藐视和不相

信诚实劳动,引发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2、对经济的影响—阻碍经济向前发展

中国为什么明明有十三亿人口这么庞大的一个内需市场,却拉不起来。要针对这个问题做比较深入的论证,我个人认为,中国内需拉不起来,有以下原因。第一个就是没钱花,这说明收入分配的问题很大,还有很多人确实没钱。第二个是不敢花,很多人手里有一点钱,但是因为住房问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把握,不敢花。

3对政治的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困不仅是一种物质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贫富悬殊使部分居民心理失衡,不和谐因素和社会稳定隐忧与GDP一起迅速增长。贫富悬殊危及社会和谐。贫困阶层有强烈的被剥夺感,表面看来,他们是沉默的,但心底的不满却可能在酝酿,谁也不知道临界点在哪里。

四、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对策

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城乡差距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大难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统筹发展,首先,要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再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最后,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2、促进教育公平和扩大就业

只有发展教育,给低收入者提供获得高收入者所需要的相应受教育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消除贫困,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失业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就业是人们脱贫致富之本,通过扩大就业,增大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份额,缩小差距,是缩小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治本之策。

3、提低、扩中、调高、取非

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它不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到亿万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够覆盖全国所有人口(包括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落实和巩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为实现全国统筹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

五、结论

和谐社会应该是共同富裕的社会,而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先缩小贫富差距,使公平正义得到伸张,使人民能共享经济果实。当前的状况时刻警醒我们,缩小贫富差距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正视并且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唯有从根源出发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把改善人们生活、促进公平正义作为目标,切实维护好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拥护政府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社会主义基础才会坚如磐石。

参考文献

[1] 喻冰,韩仲旭.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现状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2第22期.[2]

[3]

[4]

[5]

[6] 贺蕊莉.财政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经济问题研究.2011.6.查俊峰,张超.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浅析.科技创业月刊.2012第3期.吴炳莲.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状况及解决对策.中国经济体.2012.6.王旭.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及其改善建议.商业现代化.2012.9 周智年.简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10年第2期.[7] 张铮.浅析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和对策.经济导刊.2009第22期.

篇2:中国贫富差距研究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中论文

论文题目:对中国贫富差距的分析与思考

学生姓名:000

学号:000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所在年级、专业:0000级 000

任课教师:完成日期: 2012年11月

对中国贫富差距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持续拉大,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社会差别也在持续拉大然后阐述了中国贫富差距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贫富差距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贫富差距;分析;解决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经历的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从中央到老百姓、理论界,都在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民生活总体上普遍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但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却比较突出,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造成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等问题,被称为“拉美现象”或“中等收入陷阱”。2008年8月,美林集团与欧洲最大的咨询公司凯捷咨询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08年亚太财富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单位个人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从财富平均拥有量来看,中国百万富翁人均掌握资产达510万美

元,高于340万美元的亚太地区平均值。的集中度正在以年均12.3%的速度在增长,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

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趋势,其分化程度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贴、福利、资本收入与赠予等构成的话,那么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的收入差距将更大。

二、我国贫富差距表现分析: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2)、除了城乡之间。

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三、我国贫富差距的解决措施: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1)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

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5]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2)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

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4)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

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6]

(5)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

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1]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顾问公司 《2008年亚太财富报告》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N],北京

商报,2008-10-16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3.33∶1[N],京

华时报,2008-08-29

[4]唐钧贫富差距:事实与原因[N]价值中国网,2010-05-23

[5]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2

篇3:中国贫富差距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 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7%, 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而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这也成为了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 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有效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尽快缩小贫富差距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也关系着能否在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大局, 因此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有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概括为一种全方位的扩大过程, 它包括了城镇、农村内部, 城乡、地区之间, 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持续攀升[2]。另据网易的新闻报道, 中国基尼系数已达0.5, 远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当然, 用0.4作为警戒线是值得商榷的, 一个社会对不平的接纳程度既取决于它的文化和历史, 又取决于不平等的动态演变过程, 还与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密切相关[3]。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经济学过分强调实证研究, 而忽视规范研究, 这在收入分配研究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就是价值判断标准的混乱[4]。那么如何根据我国自身的文化历史特点来规范性的解释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的财政活动的历史大约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虞夏时, 这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收入分配思想以及古人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理性思考, 仔细的考察这些经济思想, 对于我们当下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二、贫富差距出现的原因、影响与对策

中国古代财政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涵盖了从奴隶主阶级财政思想到地主阶级财政思想的变革, 尤其是后者的历史最长, 各种财政思想最为丰富, 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财政思想宝库中也包含了很多古人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精辟见解。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均田地、均赋税是大多数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农民构成了一国的主要人口, 所以土地与赋税的公平与否对于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对于富人, 一般的看法是安富, “不能以其富而专取之”, 但是我国古代大约从西周起就产生了最原始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思想, 这对于均衡国家贫富差距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再者就是强调国家不应与民争利、与商贾争利等等。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贫富差距问题。

(一) 贫富差距出现的原因

1.私有观念的出现必然导致贫富差距问题

要具体分析这一命题, 需对比两个时期的不同经济状况, 即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中后期。母系社会生产力低下, 没有剩余产品, 一切生产资料公有, 贫富与共, 平等相待 “天下为公……是为大同” (《礼记·礼运》) , “古者……则天下为一家, 而无私耕私织, 共寒其寒, 共饥其饥” (《尉缭子·治本第十一》) , 所以这一时期并无贫富差距问题。而到了父系社会中后期, 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有了剩余产品, 生产资料开始私有。郭沫若根据考古资料推断:这个时期, 土地虽属公有, 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个体劳动和家族耕作的独立性越来越大, 因而土地定期分给家族耕作, 畜牧、手工业也交由有经验的家族负责。这样名义上是公有, 实质上是私有,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劳力多少不同, 强弱不同, 家族生产技术、工具、经验等不同, 产量自然不会平均, 久之, 则贫富不均的现象就出现了。掌握各生产部门的家族, 努力追求私有财产的增值, 使私有观念越来越重, 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

由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 私有观念的出现与贫富差距的形成与扩大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而且中国的社会结构有着明显的家族主义和特权制度倾向, 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庭, 掌握特权的家庭往往在财富的占有上拥有优势, 所以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可以描述为家族间的贫富差距问题。

将这一命题引申, 可以再对比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变化。随着20世纪50年代对私有制改造的完成, 基本上消除了私有制的存在, 更深层次的讲, 也即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消除了私有观念, 收入分配制度上则是奉行一种极强的平均主义, 所以此时的基尼系数很低:1978年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21-0.22之间, 而城镇则更低为0.16。但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 私有观念的存在成为合理的, 因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基尼系数不断攀升, 比如前面讲到目前的基尼系数可能已经达到0.5, 贫富差距也是越拉越大。

私有观念的出现对贫富差距扩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可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私有观念的产生又是不可避免的, 这便形成了一对矛盾:如果生产力不高, 经济水平不发达, 则私有观念并不会太显著, 贫富差距也不会太严重;但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雄厚与否对其自身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目标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已明显提升, 居民收入也大幅增加, 但与此同时, 私有观念也悄然变得更为显著了, 贫富差距就在所难免。另外财富也出现了代际之间的转移, 所谓“富二代”、“穷二代”问题便是明显表现。而各种生产资料的管理者与占有者, 包括垄断行业, 也显著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按细行业分组, 2000年工资最高的航空运输业为21342元, 最低的木材及竹材采运业为4535元, 两者相差4.71倍, 2004年工资最高的证券业为50529元, 最低的林业为6718元, 两者相差7.52倍[5]。

2.社会的法则倾向于扩大贫富差距

孔子讲“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论语·季氏第十六》) , 这里的“均”, 不是指“均贫富”之“均”, 而是指按照“礼”所规范的等级取得收入, 国之间、诸侯之间不要相互争夺财富, “礼”即周礼, 指周代的制度。因此孔子的观点是大家要接受既定的贫富现状, 各安其乐, 不要试图去改变。相比而言, 老子则认为自然的规律, 是减少有余的, 补给不足的, 而社会的法则却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原文见《老子》第七十七章) 。

其实老子的观点较孔子更高一筹, 孔子对待社会中的贫富问题的观点多少有些消极, 他更强调维持一种既有的贫富格局, 但是老子认识到社会的法则往往与这种设想背道而驰, 社会的均衡状态是不可能达到, 而是倾向于“富者愈富, 贫者愈贫”的, 比如唐代的陆贽曾指出“天下之物有限, 富室之积无涯”, 富者并不会固守于一种既有的财富分配状态下, 而是倾向于拉大这个差距。不过一国的财富是有限的, 富者的办法就是“损不足而补有余”, 这里权力资本化、市场化又使它成为可能, 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过程中, 权力资本化、使得处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社会成员进行了一场积累财富大竞赛, 并且它们的起点又是不平等的, 这就成为了目前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局面的又一主要原因。另一方面, 在起点不平等的情况下, 市场化的改革促使社会竞争加剧, 结果利益越来越向强者集中, 向具有优势的部门或人群集中, 两极分化格局逐渐形成。人民创造财富, 却没有享受财富。短短20多年, 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6]。

(二) 贫富差距过大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1.贾谊对汉初贫富差距过大的批评

汉文帝即位时, 两汉建国已有二十余年, 由于实行无为思想, 经济过于放任, 土地兼并严重, 富商巨贾操纵市场以致富可敌国, 贫富差距过大。在此种情况下, 富有的人奢侈无度, 而百姓则纷纷效仿, 去经商致富, 这不仅导致农业生产人数大大减少, 而且人们为了追求财富不惜任何手段, 社会风气堪忧。

贾谊的这段论述对当下我国的发展有着很好的警示作用, 由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较大, 过富者往往倾向于奢靡的生活, 其子女则往往以此为资本炫耀, 比如最近频繁出现的“富二代网上炫富”问题、富家子弟婚礼大摆排场, 这会导致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引导。如果贫富差距继续急剧增长会削弱政府的权威, 动摇经济主体的信心, 进而蔑视正常的经济伦理和法律, 这必然引起经济主体的不平衡发展和打破这种收入不公格局的强烈愿望, 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经济活动规避政府约束, 以逃税甚至更严重的破坏法制的经济行为来改变收入分配格局, 从而引起地下经济的迅速发展[7]。地下经济是处于国家正式统计和监管以外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 它的发展及对正式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8], 如徐蔼婷等[9]把我国2004年经济普查得到的GDP数据与常规核算公布的GDP数据进行了比对, 发现两者差距达23002亿元。因此, 这些现实问题不能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2.方孝孺对明朝时期富贵人的评价

方孝孺认为明朝的富贵人与古代不同, 现在的富有者, 上可以操纵官府之权, 下可以左右百姓之财。官府赈济给贫困百姓的钱物, 百姓未必能够得到 (因为富人从中截留) , 官府向富人征收的税赋, 百姓为之代纳了, 导致贫者愈贫, 富者愈富, 这都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从宪制经济学的角度讲, 政府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 如果政府没有把自己限制在宪法许可范围内活动的内在动机, 现实中的政府往往不会以宪法契约所想象的方式行动, 而且很显然, 这种内在的动机是缺乏的, 因而政府完全可以被利用而作为掠夺的工具, 使那些特权阶层利用政府掠夺他人。但是贺大兴、姚洋[10]认为中国政府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基本上是一个中性政府, 即不长期偏向某个 (些) 社会群体的政府, 当然他们主要是从社会平等的角度进行解释, 因为改革初期中国的社会较为平等, 同时他们也指出社会平等不等于经济平等, 中性政府倾向于把资源分配给生产力比较高的社会群体, 这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 另外不排除存在排他性的强势集团。总之, 当下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 范围如此之广, 很难说政府的政策没有偏向某些社会群体, 比如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以及现有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三) 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建议

1. 管仲认为, 不能无限制的拉大贫富差距, 而要使贫和富都有一个度, 富者不能无度, 贫者亦不能无度, 百姓过于富、过于贫都不好管理, “甚富不可使, 甚贫不知耻” (《管子·侈糜》) 。他认为应该“富能夺, 贫能予, 乃可为天下” (《管子·揆度》) :一是让富裕的人扩大消费, 而让贫穷的人去为富人做工, 如此则消耗了富人的财富, 而穷人也从中得到财富;二是运用价格政策, 限制商人获得暴利, 如实行盐铁专卖、粮食专卖等措施。

不过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原理, 即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 所以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要低于低收入者, 靠鼓励富者消费并不一定很有效, 另外由前所述, 若富人过度奢侈有可能会影响社会风气, 引导大家都去求富, 所以管仲的第一点建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甚至会带来负面效应。至于对专卖的限制尽管与现在的市场化趋向相矛盾, 但是提醒我们要重视国家政策的调节作用, 比如对于国有企业, 它们大多带有垄断性质, 所以现在国家正在考虑的增加央企上缴红利比例的政策是应该仔细讨论的, 据中国经济网的报道, 工、农、中、建四大行年报显示, 2010年四大行实现净利润超过5000亿元, 但是这些利润大部分未能被广大人民所分享, 而更多的是留在了企业内部。

2.杨炎曾提出按财产状况征收赋役, 一般富人占有生产资料多, 如果“以资产为宗”征收赋役, 不仅能扩大国家征收

赋役的范围, 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也会遏制贫富差距的扩大。

根据新浪财经专栏的新闻报道, 人大校长纪宝成称贫富差距达40倍, 建议大规模开征财产税, 另外目前多省也在建立房产税试点, 而研究也表明, 中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差距出现了快速而且明显扩大的趋势[11]。

三、主要发现和结论

本文通过整理中国古代财政思想中有关贫富差距方面的观点, 对贫富差距问题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并从规范性角度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和结论。其一, 私有观念是导致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社会的法则又往往导致“富者愈富, 贫者愈贫”, 因此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贫富差距扩大在所难免。其二, 尽管贫富差距拉大不可避免, 但任其发展的话会导致诸如“富二代炫富”、“地下经济”等社会问题, 并带来政府的不稳定以及信誉的下降, 所以政府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不能采取“无为”的做法。其三, 政府可以进行干预, 通过相关政策, 如可以考虑征收财产税, 加大累进税力度, 限制垄断行业的暴利行为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 当然对高收入者又不可过分掠夺, 勤劳致富应该予以保护。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对贫富差距问题给出了一个不同角度的解释。本文的分析表明, 私有观念的产生以及社会的法则都导致了贫富差距拉大不可避免, 而放任贫富差距扩大又会带来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 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调节现有分配格局和分配方式, 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维持政府的稳定和信誉。

关键词:中国古代财政思想,贫富差距,私有观念

参考文献

[1]孙文学.中国财政思想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实, 史泰丽, 别雍.古斯塔夫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 (季刊) , 2008, (1) .

[4]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 (季刊) , 2003, (2) .

[5]岳希明, 李实, 史泰丽.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 2010, (3) .

[6]胡希宁, 步艳红.前沿经济学理论要略[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09.

[7]常兴华, 李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测算分析及调节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20) .

[8]王永兴.中国地下经济问题研究评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双月刊) , 2010, (4) .

[9]徐蔼婷.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J].统计研究, 2007, (9) .

[10]贺大兴, 姚洋.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 2011, (1) .

篇4: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对策研究

【关键词】贫富差距 利益表达 造血式帮扶 道德分配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35-02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38年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海外媒体多次使用的“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等提法也说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亦被世界所认可。但与此同时有些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贫富差距问题”就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亟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突出;其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其三,行业收入差距悬殊。为了有力解决以上问题,我国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学者们提出的对策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监督惩处机制;第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第三,强化税收调节功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第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破解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有效路径,认为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继续着手予以解决。

一、完善贫者利益表达机制

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将“利益表达”定义为:“当某个集团或个人提出一项政治要求时,政治过程就开始了,这种提出政治要求的过程称为利益表达。”[1]当然“利益”并非仅指人们的政治利益,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利益均属于利益的范畴。利益表达对于贫者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贫者之所以称为“贫者”,正是由于其经济利益上处于贫穷状态。除经济利益外,一般情况下贫者处于社会底层,尽管人数众多,但由于其自身文化程度较低、组织社会化整合度较低,无论在政治、文化、法律或其他领域中均缺乏相应的利益代表,造成利益表达渠道堵塞,导致贫者利益表达诉求失效,逐渐出现“贫困——利益表达无效——愈加贫困”的怪圈。而在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使得中国社会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即低产阶级和高产阶级比重较高,中产阶级比重较低。在此基础上若再不重视贫者利益表达诉求,很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目前我国贫者的利益表达机制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制度、听证制度、社会团体利益表达制度等。虽已有制度的设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乡镇基层政权选举、选民缺少监督和罢免代表的权利、信访部门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等。[2]

因此本文认为还需从以下方面完善贫者利益表达机制:第一,完善制度保障。根据贫者的实际需求,健全、规范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制度、听证制度、社会团体利益表达制度等,避免因制度设计的不全面而引起的贫者利益表达低效。此外,完善和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维护贫者利益表达、改善贫者经济状况的重要路径。第二,促进教育公平。大多数贫者由于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无法真正高效地参与到利益表达中来,并且随着我国教育市场化的推行,教育开支占家庭总开支的比重越来越大,教育愈加成为贫者家庭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加大对贫者教育的投入,对贫者自身进行培训再教育、对贫者的子女进行教育救助或学费减免等政策。第三,发展非政府组织(NGO)。要提高贫者的组织社会化整合度,就必须建立起能够代表其利益的非政府组织,这样才能聚合贫者的力量、更有效地进行贫者利益诉求。

二、提高贫困地区自身造血功能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贫困地区的扶助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输血式救助和造血式帮扶。输血式救助是比较常见的扶贫方式,具体办法主要是向贫困地区直接提供资金及物资等物质方面的救助,如灾难救助、低保救助等。我国在输血式救助方面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已达1877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已达5207万人。但近年来,随着国际上救助理念的不断进步,对贫困人员救助的目的也开始发生了改变,实现了从保障被救助者的生存状况到保障被救助者的生活情况的指向性上的跨越。这种指向性上的跨越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开始注重“造血式帮扶”这一救助手段,提高贫困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所谓“自身造血”又称“内生型”的自主经济增长模式,由于贫困地区自主发展的能力属于内生变量,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取决于事物的内生变量。因此,我们在对贫困地区进行救助时也应大力促进被救助者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摆脱贫困。在目前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救助中,输血式救助仍处于主导性地位,有些贫困地区造血式帮扶的救助办法尚未启动,而有些启动了的地区由于此种办法不受重视而效果低下。面对这种救助形势,目前我国凸显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贫困县过度依赖于中央政府的帮扶,并不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为讽刺的莫过于部分贫困县在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后,竟在大屏幕上宣传“热烈祝贺××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的字样。这些问题都反映出目前在我国全面启动造血式帮扶、重视提升贫困地区自主经济增长能力的刻不容缓。

大力发展造血式帮扶,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努力。本文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要根据各贫困地区的区位因素以及地理条件的特色发展帮助其确定并发展具有其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其次,在经济资助上,除了例常的扶贫拨款外,更需要创新经济资助办法。如可以实行创新的金融扶贫办法,向贫困县的小微企业及农牧民投放小额信用贷款,帮助贫困农牧民进行创业,发展产业。最后,在教育上,需加大贫困家庭科教文化的投入。贫者之所以会产生跨代贫困,关键在于教育的缺乏。即由于贫困家庭无法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只能选择让其子女辍学,继而导致其子女受教育水平低下、缺乏谋生能力,造成贫者的后代依旧贫困的跨代贫困现象。因此,我们亟需改善贫者的受教育状况。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考巴西的优秀经验。巴西十分重视教育扶贫,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奖学金计划”,即为贫困家庭中上学的孩子每月提供15雷亚尔的奖学金;同时为贫困的高中生提供奖学金,鼓励其努力学习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此外,巴西政府还规定公立大学必须留出一定的名额给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学生等等[3],巴西这些为改善贫者教育状况而实施的有效举措都值得我国借鉴。

三、加强道德宣传促进道德分配

在我国,普遍为人民熟知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政府也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尤为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造就了我国一批富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于1994年首次提出“道德分配”即“第三次分配”,他认为“道德分配就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非强制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5]。道德分配主要存在捐赠、募捐等具体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下,道德分配是极其重要的。首先,道德分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对道德水平的要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等“仁爱”的思想始终占据主流,而社会主义也正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因此以慈善为主的道德分配正符合中国人的这一思想观念。其次,道德分配也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补充。在我国现阶段前两种分配方式虽为主要实行的分配方式,但它们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如遇到洪涝或地震等自然灾害时,靠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就无法分配给予灾民足够的赈灾资金,此时便迫切需要道德分配方式作为重要补充。最后,道德分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拉大,尤其是部分富人“为富不仁”,并未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反而大肆地挥霍浪费钱财,导致社会上出现仇富心理,很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因此,大力提倡道德分配,鼓励富人承担社会责任,将一部分钱财用于慈善事业,既可以改善贫者生活状况,又可以促进富人和贫者之间关系的和谐。

落实到实践上,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道德分配:首先,应做好宣传工作。目前,我国人民对于道德分配尚不了解,慈善意识也较为淡薄,可使用宣传册、公益广告等方式向人们宣传道德分配这种新型分配方法,使人们对其了解、崇尚并逐渐参与进来。其次,可树立优秀典型以激励人们参与道德分配。根据实际慈善和捐赠的情况,可对进行道德分配时表现突出的富人授予荣誉称号,激励其继续积极参与道德分配,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道德分配中来。最后,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使道德分配有适用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相关制度还很不完善,主要的一部法律是《公益事业捐赠法》,该法原则性强,但缺乏具体落实的实施细则。因此,应建立更多合理可行的有关道德分配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王金情.我国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白维军,王奕君.巴西缩小贫富差距的做法及启示[J]. 经济纵横,2012(3).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5:论中国的贫富差距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一)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4]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四)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篇6:中国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日前发布。

这份来自25个省份的268个县共1户家庭的入户访问调查报告,涉及中国家庭财富的规模与结构、城乡与区域差异、金融资产和住房、家庭投融资决策、养老计划等多个方面。

家庭人均财富14万

报告显示,我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4197元,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08317元和64780元。

数据的对比揭示了中国家庭财富存在的两个差距:

一是城乡差距——城镇家庭的人均财富是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3.22倍;

二是地区差距——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从数值上看,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为187793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30708元和74513元。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分别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1.44倍和2.52倍。

尽管报告公布20我国家庭人均财富超过14万元,但由于城乡、地区、行业差距的存在,不少人觉得这个平均数与自己的实际感受有不小的差距。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显示,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基尼系数自以来连续第7年下降,但仍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收入分配存在的失衡值得高度关注。

,国家统计局公布居民收入数据时首次采用了中位数。相关专家表示,中位数是数据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后处于最中间的数值。平均数受少数高收入数据的影响大于中位数,贫富差距越大,平均数就越大于中位数。因此,下一步,更多运用中位数有利于更科学地反映居民收入的真实情况。

六成财富是房产 三成家庭有汽车

报告显示,房产净值是家庭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占比为65.61%;在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房产净值的比重分别为67.62%和57.60%。

报告对住房问题进行分析表明,房产净值具有一定的城乡差异。城镇家庭人均房产净值是农村家庭的3.78倍,略微高于家庭人均财富的城乡差异幅度,家庭拥有住房的财产价值与家庭人均收入以及户主的文化程度等呈现出高度的相关关系。此外,从出租房屋的情况看,城镇和农村出租房屋的家庭在全部家庭中的比重分别为9.8%和3.5%。

除了房产外,金融资产在家庭财富中也占有重要份额。金融资产在全国、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中,分别占到了16.49%、15.96%和18.61%。动产与耐用消费品也是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家庭人均财富中的比重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此外,与城镇家庭不同,农村家庭的财富还包括土地的价值。2015年农村家庭的人均土地价值为7556元,占到了家庭人均财富的11.66%。

家庭投资渠道差异带来财富差距

报告显示,从城乡家庭的投资渠道看,在参与各类金融产品投资的家庭中,股票的投资参与度相对最高,占到了全部调查家庭的7.35%。投资基金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4.52%,投资收藏的家庭只占到全部家庭的3.53%。城镇家庭对各类金融产品投资的参与度都要高于农村家庭,10.56%的城镇家庭进行了股票投资,这一比重约是农村家庭的4倍。

从家庭进行储蓄的动机分析,位居首位的是“为子女教育做准备”,超过40%的家庭都将其作为储蓄原因。其次分别是“应付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为养老储蓄做准备”“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为购房或装修做准备”。可见,预防性动机是城乡家庭储蓄行为的主要动因。

家庭富裕有别,户主成为关键

此外,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有5个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上海15392元、北京14571元、浙江14427元、江苏12450元、福建10646元、广东10451.6元。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如何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城乡、地区、行业间的差距,仍是一道考题。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阅读:

1.中国2016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2.中国贫富差距调查报告:"穷人太穷"转为"富人太富"

3.2016最新中国贫富差距现状调查报告

4.中国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5.山西省学前教育专业现状调查报告

6.上海市民医疗最新调查报告

7.上海市关于房价的民生民意调查报告

8.2016社交孤独症调查报告

9.2016“一日游”调查报告

10.室内空气污染调查报告

上一篇:学习十八大个人心得体会下一篇:vb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