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2024-05-11

关于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通用9篇)

篇1:关于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

二级院系:健康老年服务学院

专业班级:康疗A1501 学号:0105150123

姓名:向霞 指导老师:艾素平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中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集体劳动”的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按劳分配”的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同时也带来了开放社会中所固有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明显感觉和意识到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较多类型的贫富差距。主要有城乡贫富差距、东西贫富差距、群众性贫富差距、政策性贫富差距等。其中城乡贫富差距是一个综合性的贫富差距。它综合地反映出我国贫富差距的深层次原因。

一、造成城乡贫富差距的原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由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与生产成果相联系,形成激励机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工业化实现过程中也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转移的过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应由非农产业部门来提供。一些高风险、高科技企业的职工收入远高于从事一般性行业的职工。而在农村,由于粮食品质不高,而成本却是很高,因此农民收入基本上只能维持温饱,大部人被迫进城务工,这样城乡居民之间这收入差距自然拉大。

2.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由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孩子在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时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家庭的负担也过早的放在孩子的肩上,使他们不能专心学习,一心多用,最后导致学生辍学,流失,成绩不理想不能考上高中、大学,造成学历人口比例加大。

3.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导致就业方向的缺乏。就业方向少而劳动力多,导致失业率增高。

4.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二、应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建议

如改变城乡之间的逆向再分配,减免农业税和各项杂费,逐步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应该给农村居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广开渠道,千方百计想办法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让广大农民切实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让农村居民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逐步使城乡居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篇2:关于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为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我们做一篇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事件调查报告。经过近一个假期的调查和多年来耳濡目染所接触的现实,我做一篇关于城乡贫富差距现状调研报距、东西贫富差距、群众性贫富差距、政策性贫富差距等。其中城乡贫富差距是一个综合性的贫富差距。它综合地反映出我国贫富差距的深层次原因。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向。富差距所引发的社会公平、机会平等与利益分配的合理性等问题仍有异议,在缩减贫富差距、均衡利益差别等问题上,已民心所向、势在必行。因此,应该从造成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事实和原因着手,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社会走向稳定,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

现在,我将从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表现、原因、解决方法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实践调查报告结果。

城乡贫富差距表现在:1,改革初期,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一度缩小,但后来,形势发生了逆转,二者的差距呈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多方面的福利,那么,真实的差距肯定还会更大些。

2、城乡贫富差距又表现为城市豪与贫困农民的差距,这一差距更加明显,更为突出。其现象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家财万贯与一贫如洗、豪门宴与食不果腹、高档别墅与缺房无房、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我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目前税制不规范,个人所得税难以发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低。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国不断拉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相对滞后,许多非市场因素在发挥作用,导致各种违法行为、非法获取暴利的活动以及寻租行为的出现,形成非法收入。这些非法收入,破坏了正常的分配关系, 这也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是政策性因素。政策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城市偏向和政策上的财富分配不平等。政府在执行就业、资金投入、财政税收政策、资料的价格有升无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现在的中国是10%的人口掌握了95%的财富,贫富差距比发达国家更加严重,现在想要发财,可不是仅仅靠努力就可以达到了啊!十几年来中国的税收不断地增加,特别是房改后,国家本来可以通过征收房地产税进行资金再分配,取之于民而用于民。但是由于中国征收的房地产税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政府卖地,还有房地产买卖中的交易税,而不是征收房地产者的占有和使用税。这样的结果是富人买了房子以后,占用了国家资源且不需要每年再缴税,一劳永逸。假如将房子租出去,他还可以将买房子的成本通过租金转嫁给房客(穷人)。富人一方面可以通过房地产的增值获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通过收租可以得到更多的财富。那么富人就越来越富。而穷人买不起房子,就得不到这样的好处。除此之外,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这十几年、二十年中,中国的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和其它福利的改革,使得政府在这些方面的负担减轻,应该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等的支出,政府一概推掉,或者减少。这样整个社会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的福利就大大地下降。使得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所以很多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是非常严重的现象。还有失业社会保险方面也做得不好。而另外一方面,工资改革,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幅度的增加政府官员、教师、军队的工资。也就是说,属于政府的雇员,不管是学校的、还是军队的、政府的,他们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财政那么大的一笔收入都再分配给了与政府相关的人员,而跟政府无关的,不但从工资上没有得到好处,而且国家财政在对他们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健康、教育等都比改革之前大大地减少。在中国,教员和医生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但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的收入增长明显低于其他职业,而且这种收入增长中,体现为工资增长的部分不大,很多以课时费、班主任津贴,或者病床费、手术费的形式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大部分教员批改学生作业的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员用于“家教”的时间增加;同样道理,大部分医院的常规诊疗水平下降,但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对此类只有靠“责任心”才能提高工作质量的职业,沿用工厂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办法看来都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职业服务水平的下降,以及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尤其在90年代以来减额非常大。所以中国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驱使了中国贫富差距的扩大,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扩大

分析了城乡贫富差距的表现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后,我想谈谈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

我认为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有以下一些:首先,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为农民建立起市场中心和交流中心,加快信息流通。因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城乡分割,无疑也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在科技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上的差距,形成信息时代的两种公民,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支撑起来的将是一个是衡的社会。其次,在政策上应积极保护农业,扩大农业投资。我国现阶段,农民几乎不能享受到国家政策上的什么优点,农业没有特殊性可言。因此也很难会有特殊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有一些大量的投资。再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调节城市居民的高收入,农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把农民、农业、农村中蕴藏的巨大潜力焕发出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使中国稳定,政通人和;只有农民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发挥民族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应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在农村中建立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学习班,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

记者调查中采访到的多位社会问题专家均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很多人有一种被剥夺感。

过度追求gdp政绩。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全体国民,而绝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不管社会财富流向何方。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观,加剧了官员的短期行为、做表面文章、不计后果地等招商引资等行为,而且严重助长官商勾结的腐败行为。以房地产为例,这些年来老百姓因畸高的房价而买不起房,就连一些官员也说买不起房,许多人无可奈何地成了“房奴”。房价为什么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些政府依靠着房地产的泡沫,来支撑gdp的增长。据有关资料,房地产在一些城市gdp份额中占到了60%以上。最近的电视剧 《蜗居》也真实地反映了高房价下底层百姓的生存现状,真实的令人窒息。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骏说,如今出现的很多民生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比如说,上海市的退休工资比在岗的最低工资标准960元还高。他指出,社会不怕贫富差距,就怕个人没有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群众的不安全感进一步增加,因为生活中的压力不断增加。而这种不安全感又表现为多个等级:第一,生计困难;第二,就业压力;第三,有收入,但是没有稳定的安全预期;第四,对社会公平有看法。

中国社科院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研究员认为,“仇富心理”的提法实际上是不对的。所谓的仇富,只是对某些利用不合理手段进行权钱交易的群体的不满,而不是笼统地对所有富人的不满。

著名学者薛涌在其多篇专栏文章中也指出,中国的老百姓,绝大多数拥护市场经济,对正当渠道获取的财富相当尊重。没有人仇恨姚明,没有人仇恨袁隆平。之所以有“仇富”的说法,是因为许多富人的财富来得不正当。他指出,均富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国作为一个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对贫富分化的容忍度其实比中国还要低得多。而目前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正在伤害中国社会的整体利益,中国必须对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说“不” 中山大学教授舒元表示,过去近20年的数据表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已经表现出过度向政府部门、向大型企业倾斜的趋势。“最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分配的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当中,资本所得的部分不断上升,劳动收入所得不断下降。”

篇3: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大对工商业的发展,使得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在初期,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状态,但随着形势的逆转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我国城乡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市富豪与贫困农民间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2:1,在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2004年为3.20:1,2008年为3.32:1。可见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虽然在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彼此间的差距依旧很大,由此导致城乡贫富差距也拉大。同时,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地区富豪日渐增多,众多的城市富豪家财万贯,住别墅,吃豪门宴,而农村地区的广大贫困农民却一贫如洗、无房缺房、食不果腹。这种差距尤为明显、突出,体现出极为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了我国城乡间的贫富差距。而城乡间的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将会阻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营建。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此问题出现的原因,希望能为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措施的提出提供一些帮助。

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扩大,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政策制度上的不合理,促使城乡贫富差距扩大;二是城乡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引致差距扩大。

(一)我国政策制度的不合理

1.国家经济政策的城市偏向

1985年后,国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强调优先发展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农业为工业服务。这大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显著增多,而此时农村经济发展减缓,农业相对收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这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政策偏向,必然导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日渐高于农民收入水平,城乡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现今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实施惠农政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其增长速度依旧无法赶上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无法缩小。

2.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控制市、镇人口,严格控制“农转非”,这极大阻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只能靠务农维持生计,但以此所得的收入极为低下,而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民,收入则更是不堪。虽然近几年来,农村地区呈现出“外出务工热”现象,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去向城市务工,但这比例就广大农村人口而言依旧相对较小,且农民工的打工收入较之城市的百万富翁来说可谓少之又少。

(二)城乡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促使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也较高,而农村地区经济却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也较低。根据表1数据显示,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总是高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可见正是由于农村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水平较低,而城市家庭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水平较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地区收入水平较高、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农村地区,农民靠务农所得的收入很少。

2.城乡劳动者素质的差异

现今,我国广大的农民队伍依旧处在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导的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进行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的报告显示,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30岁的以下的青年农民工中,文盲仅有0.3%,小学文化程度占5.9%,初中文化程度占59.8%,高中文化程度占14.5%,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9.5%。由此可知,在我国广大的农民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较低的现状。但在城市地区较多的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后滞留城市的大学生或高中生。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是小学毕业生的1.65倍。 在现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中,高文化素质者获得高收入,由此导致农村地区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城市地区的高文化素质者收入水平较高,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则加大。

3.城乡经济失衡导致机会的不均等

由于我国城市地区经济发达水平高于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也比农村更加完善。在城市地区,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社会、文化资源更加丰富,且城市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各种资源进行创业投资,让手中的资金利滚利,获得更多的收入。但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农民除了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几乎没有其余就业生产机会,并且知识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难以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创业,农民所获得的收入则很少。由此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则会很大,甚至对于家财万贯的城市富豪与贫困潦倒农民之间所拥有的财产,其差距可谓十分巨大,两者的贫富悬殊极为突出、明显。可见,由城乡经济的失衡导致两者间机会的不均等,也是造成城乡贫富差距的又一重要原因。

结语

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是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本文通过对城乡贫富差距原因展开分析,从根源上了解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希望能为其解决措施的提出提供一些指导、帮助,从而实现我国城乡贫富的缩小。

篇4: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

大学生中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您好!我们是浙江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在此我们耽误您几分钟时间,来填写这份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此问卷仅作统计分析使用,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

A 男B 女

2.您来自 *

A 大城市B 小城市C 乡镇D 农村

3.您家里的年收入大概为 *

A 三万元以下B 三万元~五万元C 五万元~十万元D 十万元以上E 不清楚

4.当前,您家里用于衣食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

A 30%以下B 30%~60%C 60%~80%D 80%以上

5.您的月平均消费 *

A 1000元以下B 1000~2000元C 2000~3000元D 3000~4000元E 4000~5000元F 5000元

6.您是否有工作或者兼职? *

A 是B否

7.您兼职的原因 *

A 补助家用B 自赚生活费C 纯粹增加社会经验D 以上均是

8.您的收入 *

A 1000元以下B 1000~2000元(包含2000,以下均是C 2000~3000元D 3000~4000元E 4000~5000元F 一万元以上

9.您认为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严重吗? *

A 严重B 不严重C 一般D 不存在10.您如何看待国家目前的城乡贫富差距 *

A 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表现,尚能接受B 已突破合理限度,亟待解决

C 不能接受D 不关我的事E 不清楚

11.您对国家缩小城乡差距有何态度 *

A 能处理好,但需要时间B 很难解决,差距会越来越大

C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D 没想法

12.您认为当前城市和农村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大吗 *

A 非常大B 有点大C 不大

13.您认为国家应做些什么最能缩小城乡差距(多选题)* [多选题]

A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

B 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扶持力度,减少贫困人口

C 加快农村城镇化,促使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化

D 增加富人税收,减少穷人税收

E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F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篇5:城乡贫富差距现状调查报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若将各种因素都计算在内的话,城乡平均贫富差距要达四倍、五倍甚至六倍。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必须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分配差距呈现“穷降富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穷人和富人的收入都在增长,但考虑到他们在消费支出上的差异,大量贫困家庭的支出集中在最易涨价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分配差距正呈现危险的‘穷降富升’两头拉大趋势。”

房地产、矿产、证券成为暴利行业:

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资本———这3种生产要素发挥了巨大的财富调整力量。房地产、矿产、证券等成为“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也被少数人占据、利用并迅速暴富。在全国产煤大县山西左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里诞生了数以百计、身家亿万的“煤老板”,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35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400多元。“资源要素分配不公,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说,这与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缺失有很大关系,突出表现在资源价格成本构成不完全,资源税额低、开采成本低、不承担环境恢复责任等,这是“煤老板”超常致富的“秘诀”,也是分配手段调节失灵、贫富差距拉大的“症结”。

许多专家还认为,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火热”表现,尤其是投机性投资行为的盛行,也进一步强化了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拉大了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实业收益的差距,造成了“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的局面。而且,资本与土地、资源三者之间互相拉升,加剧了贫富差距。

一直存在“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

清华大学教授魏杰、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等人说,长期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一直存在着“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收入高低靠的不是聪明才智和勤奋劳动,而是靠“抢身份”和“抢行业”。如果能“抢”到电力、电信、石油、金融、烟草等垄断行业,或是“抢”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身份,就等于“抢”到了高收入、高福利、高阶层。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截至2008年底,机关公务员退休金水平是企业的2.1倍,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是企业的1.8倍。

专家们认为,这种依赖于政策保护和资源垄断的“权力分配”,有悖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严重侵害了个人发展权,扭曲了收入分配格局。其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间造成收入悬殊落差的同时,也在人们心里划上了一道深深的鸿沟。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争抢“吃皇粮”,甚至出现千余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的现象。同时,垄断行业的高工资也屡屡遭到质疑。专家认为,国家应通过多个途径,减轻“权力决定收入”的消极影响,平复社会失衡心理。收入分配五花八门。

白黑灰血金“五色炫目”:

“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造成了国民大量“隐性收入”的存在,使得社会财富底数不清。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2007年曾发表过一项研究,推算当时每年至少有4万亿元以上的不规范“隐性收入”。还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只有1/3,国家能够监控的只有“白色收入”,这意味着大量收入脱离了所得税调节范围,游离于监管之外。

专家认为,腐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扰乱了分配秩序,初次分配市场调节失灵,再分配领域又形成“逆向分配”,使本该用于低收入群体的资金通过非正当途径转移到权力相关者手中,加剧了分配不公;二是导致个人收入无法核清,制度设计失去基本前提;三是处于既得利益集团的腐败分子,有能力、也必将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最大“拦路虎”。

分配面临“十字路口”:

“虽然现在社会对贫富差距的忍受力比过去提高了,但如果不遏制贫富悬殊和分配不公加剧的势头,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去年我国人均G D P已接近3700美元,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结构重塑都进入了关键阶段。拉美国家的实践证明,这一阶段尤其要防止出现经济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动荡。

篇6:关于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姓名:钮明菲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3)班

学号:2012060527

摘要:笔者作为昆山人,通过多方了解并对昆山市张浦镇南吉山村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现状进行调查,针对本市i农乡差距全国各地迥异的情况,为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概况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1995年为2.72:1,2001年为

2.92: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为3.23:1,2005年约达3.22:1。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到了社会承受的极限。

(二)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1978年前我国城乡居民收的综合基尼系数约在0.20~0.24之间,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开始拉大。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后达到0.417。

(三)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也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是267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2.9:1。2002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扩大到5713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3.29?s1。可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为明显。

(四)从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距很大。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拉大。1978年城乡之间恩格尔系数的差值不高于4.5个百分点,2002年扩大到8.5个百分点。2003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已达到了国际通行标准的富裕阶段,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为45.6%,仍处在刚刚摆脱温饱阶段。

就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

二、昆山市概况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位于上海与苏州市区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交界,西与苏州市吴江区、吴中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接壤,目前是江苏省3个试点省直管县(市)之一,不过行政区划仍属于苏州,且干部管理、统计口径等仍由苏州市代为统筹。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7.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县级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2010年9月,昆山与维也纳、新加坡等5城市获该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三、张浦镇概况

张浦,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位于昆山市版图中心,北接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和中心城区,南接昆山南部生态旅游片区,是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要城镇。2001年由原张浦、南港、大市三镇合并而成,镇域面积109.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其中户籍人口6.9万,辖9个社区居委会、16个行政村。

张浦历史悠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的赵陵山遗址被考古界誉为“中国土筑金字塔”,名列“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四,也是江苏首获此项殊荣。神秘的姜里太极水村,集水乡之美、道教之灵、民风之纯于一身,水中有岛、岛上有村,形如八卦,风景如画。张浦历史上先后出现过马先觉、邬景和、徐南复等一批历史名人,近现代还养育了不少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中,张浦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四.南吉山村情况

位于张浦镇东南部,盛产大豆、水稻、山芋等农副产品;

通过调查:南吉山村平均每农户人口4人,有效劳动力2人,户主年龄大多数在30岁—55岁,家中基本没有有外出打工人员,农作物种植种类多,但每种农作物的种植量都不大。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南吉山村农民收入的现状,主要有:

1、农作物种植并不是南吉山村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相当一部分农民选择自办小型工厂或进入工厂打工,收入为1600-1800,工资较高但工作繁杂且工作时间较长。

2、选择外出务工的农民人数极少,安土重迁。大多数外出务工者选择在昆山城区工作,一小部分选择在上海工作,极少前往其他省市。

3、饲养小型家禽如鸽子,鹅等补贴家用

4、农民的支出流向相对集中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问及农民收入支出的流向情况,统计结果如下:有14人选择将收入首先用于扩大和发展生产;同时还有9人选择购买耐用消费品;27人选择了建房。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南吉山村的支出流向较为集中

全市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继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精神生活日趋轻松。

1.消费结构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日趋优化,表现为:服务性消费支出增加,主食消费比重下降。与此同时,各种文化娱乐设施日益完善。

2.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购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必然会愈来愈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居民生活的标准: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29%以下为最富裕。2003年本乡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比1998年的41.7%下降了4.7个百分点,属于富裕。

3.家庭设备档次提升。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充分享受生活的条件和机会,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中,许多高档设备如彩电、空调、冰箱等等都已屡见不鲜,10%的家庭拥有电脑或汽车。

五.影响农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因: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于农民收入影响过大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对于那些没有稳定工资收入的农户来说,家庭经营收入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全年的收入,所以粮食价格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因为它能对农民的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政府对粮食价格所采取的政策则直接决定着对农民的农业收入。当地农民没有好的售粮渠道,大部分农民是等收购粮食的小贩来到村里,以小贩给出的低价出售自己的粮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增收带来影响。

六.农村发展状况

1、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1.粮油作物面积和总产继续减少。虽处于鱼米之乡,但极少数农民选择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而是选择种植大豆,青菜,韭菜,南瓜,山芋,芹菜,西红柿,慈姑等蔬菜,每种蔬菜只种一畦,不用于增加日常收入,只用于自家日常消费

2.花卉、苗木发展迅速。

3.特种水产效益上升。我市充分利用水乡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努力打造品牌优势,阳澄湖大闸蟹已产生品牌效应。

2、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

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2003年全市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其中:水产类2个,果蔬粮油类2个,已被苏州市批准并在实施中。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迅速。2003年全市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个,其中:蔬菜基地4个、果品基地3个、水产基地6个

3、利用外资步伐加快

一些大的农业外资项目进驻我市,农业利用外资的步伐加快。有太阳休闲农业俱乐部等休闲观光综合农业项目。

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筑成我市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我市30多万农户在养老、就医方面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农保全面实施。

5、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七.南吉山村发展带来的问题

1.小时昆山真是小桥流水,水乡天堂,江南鱼米数不尽,现在由于大量农村小型工厂的开办,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土地,河流,空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村里的小学已经停办,凡上小学的孩子需坐一个半小时的公共汽车去张浦镇念书,更别提初高中了。

八.面对客观存在的城乡收入差距差距如何看

应该说,合理且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对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对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快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改变那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使那些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相应的收入报酬,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二是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鼓励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三是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允许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能更充分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四是有利于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积极作用。比如,改革开放后,许多先富起来的人们,大都把资本转向投资建厂、办企业。而资产一旦进入经济运行的大系统,就会带来国家税收增加,就业渠道扩大,国家财富总量增长,从而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九.对于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化建议

政府可以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发挥重要作用:

1.彻底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2.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5.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和卫生医疗条件,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收入转移制度,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6、做大做强特色经济。

7、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8、农村的减负以及教育扶持的力度应不断加大。

十.结语

本村地处长江三角洲,临近上海,苏州,气候适宜,地理环境优越,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临海临长江,交通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个人收入在快速增长,致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只要有计划的发展,南吉山村必将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篇7:关于中国贫富差距的调研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重要对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使人们能够更正确的理解和对待收入差距。关键词:地区差距 贫富差距 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现在中国收入差距大体可以分解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不正当收入差距。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以及对出现此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地区差距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6∶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2年达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而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继续扩大为3.33∶1。如果把农民用于生产的费用和城镇居民享受的福利也考虑进来并将其货币化,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6∶1。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绝对差额由79元,8元扩大到1999年的2299元和1844元,分别扩大了29倍和231倍。

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变化

针对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有人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放到全球来认识,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美元值,可划分为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1999年,上海和北京人均GDP分别为15516美元和9996美元,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8320美元),上海和北京两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人均GDP均高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960美元),六省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8%。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人均GDP均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26%。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790美元),人口约6.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

二、地区差距原因

1.历史因素

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历史上,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居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浓,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较深。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比较保守,习惯于固守本土观念,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所以,当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地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动优势,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

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

2.政策因素

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83--1996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有88.3%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8.3%分布于中部地区,3.4%分布于西部地区[2]。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相适应,内地省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更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

3.教育因素

随着教育的发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配置能力,它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好的教育设施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居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种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构成了东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4.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从地理区位上讲,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并且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相比邻,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同时,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物产丰富,适宜生产及生活,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种比较优势,从而能够先行一步。

三、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利影响

1.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统计表明,消费平均每增加1%,GDP就会相应平均增加0.755%。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农村居民产生消费紧缩倾向,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2.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农村居民地位更低、机会更少,其人力资源不仅得不到应有开发,甚至出现相对和绝对地萎缩。

3.由于收入差距扩大是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部分农民贫困同非法致富形成巨大反差,致使一些人弱化了对改革的信心与支持力度,产生了“怀旧”心理。增加了改革的成本,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4.长期存在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得农民怨声载道,直接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增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四、解决方法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三)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

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束语

上述是对中国现阶段存在地区收入差距现状以及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出现收入差距是在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出现的,但有些差距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要理性看待贫富差距的两重性,客观分析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区分正常因素与非正常因素。2005年中国两会的召开,代表们就收入差距提出了好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健全,中国的各项制度的建立,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农民负担的减轻,一定能够消除各种不正当收入,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行业差距,使中国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篇8:关于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查》

【前言】:由于近几年社会经济的现状,致使农村贫富差距出现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就这一问题,我们对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附近的农村人口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2009-2010年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然而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农村贫富差距这一问题已成为现代农村发展过程中亟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摘要】:当今我国众多的人口中,在农村人口还是占多数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视。农村贫富差距这一问题的成因也在社会背景,政府政策,市场经济,农民个人等方面形成。还有对国家,对社会,对农民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就这个问题,社会以及国家也正急切地寻求缓解的方法。

【正文】

走进农村,它给人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貌:新房多了,旧土屋少了;看有线电视的人多了而每天晚上只能看星星、月亮的少了;穿洋衣服的多了,穿旧土布的少了。等等诸如此类的变化不胜枚举。总之一句话:老百姓手中有钱了。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有些个农村的经济产值甚至超过了某些城市。对此,我们当然值得高兴一番。

可是,有一种现象不能不令我们去深思,那就是农村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扩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在农村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社会面貌有了根本性变化。但由于农村的客观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同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加上农民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差别较大,农村贫富差距形成了越拉越大的局面。

根据我们小组对学校附近的农村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调查的50人当中,有23人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1500元,占46%;7人在2000-3000

元,占14%;5人3000元以上,占10%;4人500元以下,占8%;而且还有11人是没有收入的,占22%;有些是因为是正在读书的学生,还没有能力去工作取得收入。还有他们的家庭现金存款或者有价证券在1000-5000元的有14人,占28%;5000-1万元的有14人,占28%;1万-5万元的有9人,占18%;10万元以上的有2人,占4%;

从以上这些数据及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富的农民虽然不多,但收入却不少(这在大城市里已很普遍);而生活水平较差的农民不仅很多,其收入也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政策因素导致城乡、农村贫富差距加大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存在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均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乡镇轻乡村,政策的不公平性,加大了贫富差距。

2、自然环境不同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居住在土质、资源等自然条件较好、交通又畅的农民富裕起来容易,只要勤劳就会越来越富裕。但是,生活在自然环境较差或很差的农民,既便是很勤劳,生活也艰难,甚至更加贫困。

受调查的村民中,对于一般生小病的处理方法,有42%的人都是自己买药吃,有34%是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8%则是选择不去看医生,拖过去。还有,家中有1位病残人士的占有14%,所以说:

3、因病因残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因素之一

近几年,医院治疗费、市场药品费,价格上涨又快又猛,买药要几元、几十元钱,上医院则上百上千元,如患慢性病或大病则上万元。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还可以应付,但对于处在贫困线上的人群,就望而却步,根本看不起病也不敢看病,农村因病残返贫、因病残致贫现象较为严重。

在调查中,有42%的村民因为过去2010年家中小孩读书而借过钱,并且还没还清。由此可见:

4、教育负债拉大贫富差距

小学一学期学费两百多元,初中一学期学费四百多元,高中一学期学费近千元,大学一年学费近万元,如此高昂的教育费用,对于家境宽裕的还能支撑,但让大多数贫困家庭望而生畏。一些家庭处于“不送子女读书长期贫,送子女读书立即特贫”的“两难”窘境。在农村只要是有子女上大学(中专)的家庭,生活过得都十分艰难。据测算,目前供养一名大学生最低需要3万元,这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为了不误子女前程,多数父母仍然送子女上大学,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

5、耕地的得失更加拉大了贫富差距

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之本。没有了耕地,农民就成了无业之民。农民有了耕地就有了生存权,丢失耕地就意味着走向贫困,甚至无法生存。农村因失地而走向贫困的情况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情况是因工程建设失地致贫的农民增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公路修建和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开工,耕地锐减,使本已十分尖锐的人地矛盾更为突出,一大批以地为生的农民因城镇及工程建设失地失业返贫,生活陷入困境。另一种情况是移民失地导致贫困。由于对移民失地农民如何生存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农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健全,存在一补了事的短期行为,3-5年后这部分农民返贫现象已经显现。因此,农民一旦失去土地,这部分农民就有可能走向贫困,使农村贫富差距更加拉大。

6、市场风险也能导致贫富差距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谁能最先获取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谁就能先富起来,反之,不了解市场信息,不能把握市场走向,盲目投资搞项目倒闭而致贫的较多。

7、文化素质高低也决定着贫富程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智力因素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就能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实行科学种田,走上富裕道路。而贫困户由于经济条件差,无力参加教育、技能培训,加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劳动技能缺乏,不能进一步更新先进适用的种植、养殖技术,不能接受先进的经营思想、理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8、主观思想保守导致贫富差距

由于部分贫困户素质较低,有“人穷志短”的思想,无脱贫致富的追求,得过且过,等、靠、要思想突出,不是积极寻找脱贫的门路,只是一门心思依靠政府或社会援助过日子。

9、不良消费导致贫富差距

人情消费、赌博消费等也是贫富差距的一大因素。当前农村人情消费越演越烈,频率越来越高,礼金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人们不堪负重,富裕的变贫困,贫困的更加贫困。农村赌博现象屡禁不止,有的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当然,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些次要方面的原因,这里就不再螯述了。那么,贫富差距的出现和不断扩大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影响呢?

第一、财富的不均衡造成农民心理的不平衡,由此引发的矛盾甚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人的不断增富,其一些消极思想(如享乐思想、拜金主义等)

随之而生。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差的人则不甘落后,纷纷“效仿”,但由于方式或途径不对或受本身的局限,结果非但没赚到钱,而且还无故花了很多的精力、财力、物力;在生活、思想的双重重压下,出现了停步不前的局面,家境变得更糟。这两方面综合来说都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利于其在农村的广泛推行。

第二、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造成农民之间关系和感情的恶化,而且使农村经济出现“断层”,最终阻碍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固地发展。在笔者所在的村庄里,由于农民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加上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富人”有意识无意识的自认为高人一等,与众不同,结果造成自我封闭,自我隔绝,减少了与他人的联系;而且随着这种现象的日益突出,这些富人企图凌驾于“穷人”之上。在这种情况下要谈农民阶级感情,是白费口舌!这种心态和由此引发的矛盾是很多的,表现在经济上则会大量产生类似“断层”现象的出现。也就是说农村经济的源动力减少了,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知道,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发不发达,关键是看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综合指标和平均水平。少数地区,少数人很富,多数地区,多数人很穷,即使富人区经济再发达,也不能称之为发达地区或发达国家。因此,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取决于整体水平。而我国本来就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居大多数且生活水平较差的又占大部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种状况,这个村子也只能算个“穷”村,这个地区也只能算个“低级地”,这个国家也只能算是个“不发达国家”。

农村经济“断层”最直接的诱因是大量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相对短缺。大多数人尤其是年青人都向往城市,离开农村去打工,尽管有的富了,但对当地却并没带来任何好处。留在农村的农民虽然整天忙于农活,但由于本身经济条件及认识思想的局限,农业生产质量得不到提高,到头来对当地也不会有太多的贡献(只不过是少了几片荒芜的田地)。如此以来,农村经济的后备力量的不足和现有力量的“软弱无力”,使农村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故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职能中的首要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鉴于以上这些影响,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上到我们政府部门,下到我们每个农村老百姓,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给以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标本兼治。以下有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改变落后观念,科教兴农、科技致富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每个人,不论他出身农民还是工人,都应作知识的主人,否则将被淘汰。知识它带来的更多的是财富,从这个角度上讲,拥有知识也就等

于拥有了财富。其中科技知识的掌握对农民来说至关重要,靠科技致富,才能快速致富,才能从小富之家走向大富之家。我国农村多的是土地,应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用科学观念和方法将知识转变为财富,将劳动转化为钞票。

二、政策上正确引导和支持。我国农村地缘广大,情况复杂,面临问题时应从宏观上着手。

中央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应有正确的认识,制定正确的符合农村实际的政策;采取各种优惠措施,给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鼓励农民去生产,去学习生产技术,让农民放手去做。发展乡镇企业,让剩余劳动力和外出的劳动力回本地区发展,从而振兴农村经济。(如以行政村的名义与企业联合发展)。另外,政府应加大减负力度,确实减轻压在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的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三、贯彻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贫富差距不同于城市里的市民贫富差距,也不同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其程度也没那么严重,但不能不去重视,应当实事求是,认清情况,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继续贯彻按劳分配政策,鼓励农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共同富裕。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加强农民兄弟之间的感情。当然这一现象不是本文所能完全认识得清,解决得了的,它需要的是更多的人甚至是全社会的参与,共同去关心和解决。

篇9:关于城乡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法政学院 09行政管理(2)班 褚跃 H098001

21摘要: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相互作用,使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本应缓解贫困,缩小城乡差距,但是,我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三元”人口结构不一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或使我国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只有为我国“三元”人口各自建立合宜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解决农民生活普遍贫困的现状。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二元”社会保障 城乡贫富差距 完善

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各群体的收入都有了显著增长,国家财力明显殷实,这一切为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已经到达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我国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在2~3倍,而国际上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的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分配差距约1.70倍,我国已远远高于国际一般差距状况;二是财富差距。城乡差距不仅仅由收入差别造成,还包含

【1】财富差别。我国城乡金融资产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基本维持在10倍以上。

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不是孤立存在的,收入的增加会加速财富的积累,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增加收入,因此,收入差距会导致财富差距,而财富差距会加大收入差距。但是,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在我国具体表现为城乡财富差距的变动滞后于收入差距的变化。我国城乡差距的变化过程与我国1978年开始实现改革开放、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自1978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体制基本稳定,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进而引起农村财富积累快于城市,进入1985年后城乡财富差距开始缩小。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后,城市改革一直是经济生活的主线,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扩大。城乡财富差距的变化滞后于收入差距的变化,城市财富积累到1990年才使城乡财富差距扩大。1994年国有企业开始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财富差距进一步缩小。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采取“抓大放小”的战略,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革取得一定成就,城乡收入差别有所上升,使城乡收入差别97年较96年有所上升,98年与97年持平,但同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大力促进大中型乡镇企业 的发展,使城乡财富差距大幅度缩小。1998年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片空白,在农村“三农”问题严峻,城乡收入差别进一步上升,2002年高达3.1倍,城乡财富差距也由1999年的8.9倍急速上升到2000年的11.1倍。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的相互作用使中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自始至终呈现出纯粹的“二元”状态。建国初期,优先发展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采用,使中国经济成“二元”状;户籍制度的严格执行,人口无法流动,人口结构也成“二元”状;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按照马斯洛的人类发展需求理论,使人【2】

们对生存的考虑优先于社会保障,致使城市居民拥有较高水平的保障,而农民的保障几乎为空白,使城镇早熟的社会保障与农村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存。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劳动保险,绝大多数城镇企业职工都享有“一揽子”社会保险。“文革”后,社会保障由企业保障所代替,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生老病死均由企业给予承担。加之计划经济高就业政策的实施,城市居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高水平的保障。而此时农村居民的保障仅有:自然灾害时的政府转移支付、集体经济支持的“五保”户和以集体经济(生产大队)为主体的合作医疗,这些项目都不是正式的社会保障项目,农民完全依靠家庭保障。可以说,这段时期城乡间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人口结构完全一致,而且三者间的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城乡间的鸿沟,城乡壁垒森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二元”经济正在逐步弱化;户籍制度有所放松,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同时由于城镇建设的需要,城市征用了一部分农村土地,使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由“二元”变为“三元”,除原有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外,产生了一部分“中间人口”,人们称之为流动人口。进入90年代后,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并先后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女工生育保险制度,以及“两个确保”措施和“三条保障线”政策,并为城市贫困居民建立了最低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民政部于1991年曾组织部分地区进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但是,随着1998年的机构改革,新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将此项工作停止下来。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0年没有改变,“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向“一元”转型的经济结构和“三元”人口结构极不协调,已严重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迫切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进而缓解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城乡贫富差距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生活贫困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问题突出、抗风险能力脆弱的问题。中国的农民生活现状正如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素关系”理论所指出低收入与贫困相互积累形成循环困境:自然风险、疾病风险→致贫、返贫→人均收入很低→生活水平、营养、医疗卫生状况、健康和教育的下降→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生产效率低下→产出停止增长或下降

【3】→低产出→低收入→强化经济贫困→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下降。“贫困的原因是贫困”,大

量农民生活处于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有:农产品价格的回升、产量的提高、外出打工、减轻农民负担。但是,我国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内农产品价格便失去了上涨的空间;近来经济增长缓慢,城镇下岗人员增多,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二元经济”结构筑高了农村居民进城的壁垒,使农村居民进城打工挣钱变得更加不易,加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难度。因此,解决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首要办法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

此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确保劳动力报酬,特别是低水平劳动力报酬在合理的水平线之上。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动态公布机制,明确职工所应享受的补贴、保险和福利。正常情况下,最低工资标准应每年调整一次。

在低收入群体中,农民占绝大多数。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对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及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要积极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大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切实减少低收入人群的数量。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失业、疾病、机会不均、资源分布不均因素带来的贫富不均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当建立起全面、适度、公平和有效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健全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贫困者的社会救济制度。特别是要解决好保障性住房问题,尤其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应向低收入人群倾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保障30年 郑功成著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 郑功成著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下一篇: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