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经典-心情随笔

2024-05-11

走近经典-心情随笔(通用9篇)

篇1:走近经典-心情随笔

屈指一数,来合肥一个星期了。清晨,站在窗前眺望,雨后的天空,特别的蓝,这种深蓝已化作一片青天。微风徐徐从高楼间穿过,带着暖暖的春意,吻着窗前绿垛上的蔷薇花,一丝淡淡的清香飘来,沁人心脾,这四月浓浓的春意拨动着我早想去探寻历史名臣的心弦。好!去吧!

从女儿家步行约五百米,然后乘地铁,共约半小时,在繁华市区一隅的公园旁,寻得了包公祠。此时,阳光灿烂,绿意正浓,持着门票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着“包孝肃公墓园”镀金大字的石壁屏风,祠内庄严肃穆。正当我环顾四周有点迷茫时,幸好有导游带团前来,我们紧跟其后。一条长三百米的神道上,古木参天,绿荫蔽日,幽森森,静悄悄,几分神秘,几分敬意!两旁站立的石像,为祠院频添古朴的气息,厚重的历史感。使游人仿佛在一瞬间从现代走进了近千年的北宋。跟着导游,一边听听,一边看看,并用手机拍照。经过“神门”,穿过“弊绝风清”门,来到“享堂”。人们在这里祭奠包拯大人。只见游人手持香烛,备上水果供品,虔诚地在神象前祭拜祈福。在享堂旁是重建的包公墓,墓区内苍松翠柏,芳草萋萋,古朴幽静,高高的石碑上刻着“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一行字,碑后是封土堆。早晨的阳光抹在墓区的绿树和芳草上,幽静中透出几分生机,鸟鸣中显示几分欢乐!陵墓之下为地下墓室,据说保存着包拯大人部分遗骨。

包拯(999一1062)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也,宋仁宗年间进士,任知开封府时,以清正廉洁、执法严明、不畏权贵著称,后世将其当作清官化身,被誉为“包青天”,是华夏民族为官之楷模!站在包公墓前,思接千载,神游八方;日月依旧,山河巨变;草木枯荣,游人来去;清风不绝,河水长流。名臣虽然陨落,而浩气依然存在,包公必将与日月同辉。不管时代走向何处,我们的社会始终需要为政清廉之风。正如树木花草,需要这春风、春雨和春光一样。

传说包拯小时候常在此处河边戏水和劳作,人们为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便把此河命名为“包河”,并以此建了“包河公园”。当人们漫步在公园的湖堤上,欣赏着随风摇曳的杨柳,嫩嫩如新的绿槐,荡漾的碧波,翡翠似的假山,小桥卧于绿波,游人醉于画船。琴声悠悠、歌声悠悠。在赏景休闲的同时,还可以受到历史名臣高尚品质和无私无畏精神的熏陶。

此时,天空正蓝,阳光如金,湖水如碧,游人如织,雕檐画栋的古祠与摩天大厦的高楼交相辉映,人们从历史中走来,又穿越时空,走进历史,包青天去了,王青天、朱青天、李青天来了!

公众号:生活随笔以文为乐

篇2:走近经典-心情随笔

感悟“经典”

本人有幸参加了第15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两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多位特级教师的课,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一、于老不老

年已72岁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鹤发童颜,却依然神采飞扬,他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还精神抖擞地唱了一段京剧。在课堂上,于老不分析课文,也不抄词解句,更不是下定义,而是结合 儿童的生活经验,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展开想象。一遍又一遍耐心的范读,读出了幽默,点化了学生。一次又一次俯身倾听孩子的回答,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到温暖,感到踏实。于老那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让我们自叹不如。

二、尝试才能真知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选我》,让我们看到了真心与真心的碰撞。整堂课都是在听课老师和孩子们的笑声中进行的,薛老师的教学训练点不多,目标也很清晰,但课前词语编排的很有意思,薛老师从上到下向学生们娓娓道来“教室”“班级”“集体”“委员”这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这种编排令我恍然大悟,心生敬意。课堂中薛老师没有空洞的华丽辞藻,有的只是和孩子一起幽默有趣的对话,让学生渐渐悟出:委员都是班干部,班干部就是为班集体服务的,只有爱集体的人才能做委员,班集体当中的班干部之间、班干部与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跳出了简单的爱劳动、爱集体的人才能做劳动委员这一狭小的理解。从薛老师的身上看到了他对孩子的那份真心。

三、习作源自生活

张祖庆老师的课,原来安排的是看漫画写作文,后来改成了《一个旅客的奇遇》。张老师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讲述自己做旅客的一次遭遇,创设了一个很好的说话习作的氛围,然后让孩子根据这个情况思考可以怎么办,进而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写建议书。同时又提出了如何让别人看你的建议书,引出了书信。从梁晓声的故事导入,交给孩子们写信的方法,从孩子们的交流来看,孩子们写得真不错。写完信之后,又让孩子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想想旅客有没有错,培养孩子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听了课之后,体会到要让孩子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要求老师扎根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

四、古文,就是如此有趣

朱文君老师从自编的嘴巴和鼻子讲话的故事说起,引出教学的小古文《五官的争论》,课堂中,看到了真正的寓教于乐。她让孩子们从语言、动作、语气、语调方面去进行朗诵、体会和理解,就显得有趣多了。还通过让学生自己寻找、与现代文对比,发现古文单字构词特点,通过猜测,联系现代说法等来理解古文的意思。还让学生动笔写,通过动笔练习,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

还有好几位老师精彩的课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带给我内心的震撼和长久的回味,薛瑞萍老师实在用爱教孩子,用激情做阅读的点灯人,魏星老师的课平稳中见功夫„„

上帝说:我已经给你一桶水和一桶水泥,你可以用它们做成向上攀登的台阶,也可以做成一块绊脚石。相信,这次的“经典”课堂带给我的是一次新的洗礼,是让我能往上攀登的台阶。

篇3:走近经典-心情随笔

人类不断地创造着灿烂的文化, 这些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的生命能量很快或慢慢地消耗殆尽, 有的却长期焕发着生机, 经得起时代的检验和时间的筛选, 大浪淘沙, 成为精华和经典。它们的“生命比它们自己的时代延续得还要长”[1], 又是“我们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2]。的确, 经典来自人类的灵魂, 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正因为经典的生命比它们自己的时代延续得还要长, 又是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 那么经典特别是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高校学生眼中就又有另外一种形象:距离遥远的、老成持重的、严肃古板的甚至的是生硬的, 确实, 外国与中国, 历史与当下, 隔了两层, 就像是两条平行线, 似乎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作为高校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近西方文学经典, 从而真正体悟西方文学经典, 以下笔者用三个教学个案加以详细说明。

二、《圣经》离我们并不遥远

作为中国人, 我们知道《论语》在中国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可以说它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 正如李泽厚所言:“儒学 (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 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 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3]。在中国, 不管识字还是不识字的, 不管是皇帝宰相还是平民百姓, 不管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 《论语》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 已代代相传, 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言行举止中了。所以, 它不仅是精英文化、大传统, 同时也与民俗文化、小传统紧密相联。这样, 儒学和孔子的《论语》就像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一书了。我们知道, 作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两大基石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 (主要是《圣经》) 共同演绎了过去的西方文明史, 并继续在现当代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化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圣经》 (包括《新约》和《旧约》) 不仅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经文, 它还是一部文学经典,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不了解《圣经》, 也就不能真正理解西方文学、西方文化。但在中国, 《圣经》的影响似乎与我们本土的《论语》相距甚远, 不可同日而语, 并且, 《圣经》的文字干巴巴的, 连个形容词都少有, 教师怎么去引导学生走近《圣经》呢?实际上, 《圣经》并不仅仅属于西方, 《圣经》译本的种类、它的销售量居世界首位。《圣经》全书现已被翻译成两千多种文字, 而且译本的语种数还在不断增加。两千多年来, 《圣经》一直在塑造着人类的文明, 影响着它传到之处的文化, 早在公元635年, 聂斯脫利派传教士就把基督教带到了中国, 当时称为景教, 由于历史的原因, 特别是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基督教在中国被视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或反科学、反理性的迷信而遭到抵制,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圣经》也已经渗透、融化到当今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是我们忘记与《圣经》的关联而已。我们知道孔子有弟子三千, 并且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也就是说教学生不要分类别, 但这仅仅是相对意义的“有教无类”, 孔子还是要分类别的, 分什么类别呢?分男女类别, 孔子没有一位女学生, 而我们今天的女学生和男学生可以在同一个教室里共同接受教育。如果我们追根溯源的话, 基督徒显然是实践两性同时接受教育的先锋。基督教一开始就平等接受男女进入这个圈子, 也平等要求双方学习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知识, 因此无论男女在洗礼和成为教会成员之前, 都平等接受了教理问答教学。这一点在《圣经》中也体现得特别鲜明:不管是在登山宝训这样的公开场合, 还是在马利亚和马大的家里, 耶稣对男女都一视同仁, 因此, 即使基督教会在坚持两性同等教育的实践中屡遭失败, 但从没有完全放弃。“毋庸置疑, 男女同等受教育是耶稣基督积极影响的另一个结果”[4]。当然也是《圣经》影响的一个结果, 所以, 有学者认为:耶稣的降生是妇女历史的转折点。另外, 耶稣每当讲到婚姻或描述婚姻时, 总是一夫一妻。他说:“因此, 人要离开父母, 与妻子连合, 二人成为一体。”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19:5》 (For this reason a man shall leave his father and mother and be joined to his wife, and the two shall become one flesh.) 注意, 原文中“妻子”一词使用了单数;耶稣还说如果跟从他, 这个人必须爱他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弟兄、姐妹、妻子 (《圣经•新约•路加福音•14:26》) ;原文为:“人到我这里来, 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 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 (Whoever comes to me and does not hat father and mother, wife and children, brothers and sisters, yes, and even life itself, cannot be my disciple.) 注意, 其中“妻子”一词他还是没有使用复数。耶稣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观与他对妇女的高度尊重相映成辉, 因为一夫多妻自始至终欺压妇女。值得注意的是, 《圣经•新约》中提到的无论是婚姻还是婚姻生活, 一夫一妻制是所设定的婚姻的惟一形式。实际上, 生活在当下中国的每一个人, 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 《圣经》像《论语》一样影响着你, 或者说你受惠于《圣经》, 今天遍及全球的孤儿院、养老院以及医院、大学, 这些机构最初都是由基督教会创办管理的, 当然也是《圣经》影响的体现。教师如果在讲解《圣经》之前先提醒学生关注《圣经》在当下中国的影响, 那么使学生对《圣经》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 这样就为下面的讲解做了良好的铺垫, 也打消了学生对《圣经》的隔膜。

三、以教材为基础但不照本宣科

威廉•莎士比亚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 英国的民族诗人, 由于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地位而被认为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在文学最基本和最必要的语言、形式和想象的水平上, 莎士比亚的力量都是无与伦比的”[5]。他的剧本被翻译成所有主要使用着的语言, 表演次数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剧作家。从理论上说, 看到莎士比亚处于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文学家排行榜之首, 应该说是不会使人感到意外的。但在讲解莎士比亚时, 教师常常发现中国学生实际的阅读感受和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还是有很大差距。当然这其中有翻译的问题, 也有学生的人生阅历相对较单薄等主客观原因, 但教师还是可以找到切入点来让中国学生对莎士比亚心悦诚服的。18世纪末, 意大利戏剧家卡罗•葛齐公开宣布:世界上只能有36种剧情, 不可能再多了。20世纪初, 法国的乔治•普尔梯曾引证上千部戏剧和小说, 不得不承认:“36”是不可超越的这36种剧情是:“求告、援救、复仇、骨肉的报复、逋逃、灾祸不幸、革命、壮举、绑劫、释迷、取求、骨肉间的仇视、骨肉间的争竞、奸杀、疯狂、鲁莽、无意中恋爱的罪恶、为主义牺牲自己无意中伤残骨肉、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心须牺牲所爱的人、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奸淫、恋爱的罪恶……”[6]。在莎士比亚38部戏剧中几乎包括了上述绝大部分的叙事模式或故事类型, 甚至在一部作品里就并存着几种剧情模式。如《哈姆雷特》中的复仇、不幸、释迷、野心、恋爱被阻误会和悔恨等, 再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竞争、不幸、恋爱被阻、冒险、过失和悔恨等。中国学生也看过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小说以及戏剧, 不论是武侠还是穿越, 也不论是惊悚还是悬疑, 思考一下自己所有看过的这些其中的叙事模式或故事类型是不是没有超过“36”种?是不是都在有意或无意中重复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早已出现的叙事模式或故事类型?教师在寻找类似的切入点时当然可以按照教材中已有的内容来组织, 也可以完全脱离教材寻找新的能连接莎士比亚以及他的戏剧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中介、桥梁, 这样, 在外国文学经典的教学中, 教师应千方百计做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关联,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意识到, 每部文学经典讲述的故事是独特的, 但同时又具有普遍性, 表达了人类共同的体验和共享的普世价值, 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本相有洞见, 使每位阅读它的读者都会从中受益。

四、影像:解读原著的良好媒介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发展, 视觉产品与传统的文学, 特别是经典文学之间的交融、相互影响也日渐广泛与深入。据统计, 在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奖项中, 近70%的影片并不是来自单纯的电影剧本, 而是源于文学作品本身。在电影的平均制作预算达到三千至四千万美元的今天, 投资一部建立在优秀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之上的电影, 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商业考虑。外国文学经典作品 (除了诗歌外) 几乎都曾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 有的甚至是多次。看从文字改编成了的影像既快又省力, 还有人去看原著吗?影像作品是否在争夺阅读文字的读者呢?实际上, 正在热播或上映的由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像作品时, 也正是读者购买原著的高峰时期, 也就是说, 技术观视手段的发展和丰足趋势, 让人们能够以更多的方式来了解文学作品, 文学与影像更多的是互补而非对立。2012年, 导演了《赎罪》、《傲慢与偏见》的英国导演乔•怀特再次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搬上了银幕, 使我们看到了乔•怀特对这部巨著的解读, 有的学生看了这部电影, 认为裘德•洛扮演的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很让人同情, 于是她对卡列宁这个似乎不怎么引人注意的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反复阅读原著, 发现国内外国文学教科书和大多数学者对卡列宁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仍存在表面化、情绪化、简单化的倾向。在对《安娜•卡列尼娜》原著细读的基础上, 她对卡列宁的人格特征进行举例分析, 并考察其心理辩证发展的过程, 继而又重点分析卡列宁与安娜婚姻失败的原因, 最后, 简析卡列宁形象多义性的成因以及传统评论存在的问题, 这样, 她写了一篇一万五千多字的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的确, 《安娜•卡列尼娜》虽然牢固地扎根在其时代和地域, 但没有受时空的限制, 正如作者托尔斯泰追寻历史和人性更重大的真理一样。如此看来, 教师不用过分担心学生只看影像不看原著, 影像有可能成为学生深入研读原著的一个良好的媒介, 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字经典的时候也应尽可能地寻找到类似这样的媒介, 从而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兴趣。

五、结语

总之, 在外国文学经典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外国文学经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联, 摒弃照本宣科和老生常谈, 打破外国文学经典与中国当下表面上的隔膜, 努力寻找走近外国文学经典的恰当媒介和桥梁,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才能提高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阿特休勒.艺术让人成为人[M].舒予, 吴珊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06

[2]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11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前言.三联书店, 2004:1

[4]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M].汪晓丹, 赵巍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57

[5]丹尼尔·S·伯特.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M].夏侯炳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5:1

篇4:走近美术 备课随笔(一)

关于色彩:

一、古典与现代

不断地对比与揣摩中,我渐而明确意识到,色彩在古典及现代作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先忽略人类的幼稚时期原始壁画的色彩表现,在追求“逼真”的古典作品中,色彩是从属于“真实”的一个小配角,它忠于职守地告诉人们物体的固有色以及光源环境。

我们来回忆一个很容易想起来的古典名作《蒙娜丽莎》,闪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女人温柔的笑容,以及这传神的笑容后面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至于她衣服或背景的色彩,没人注意,不像人物的柔软的皮肤或微翘的嘴角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颜色在这里安静地守着它从属的位置。那么现代作品呢?梵高的《向日葵》,向我们展示了它绚丽的、太阳一样的黄色、橙色,而花朵的形状,则在光色的氲环中不甚清晰,这幅畫就用色彩,展示了秋的成熟、绚烂,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大碗岛的星期天》,光斑陆离,形状在色点中找不到边界,这是一个飘忽的、迷离的午后,我们的注意力被眼前浮动的、彩色的空气颗粒吸引,欣赏着它们的变幻……这似乎也是一种真实,情绪的真实,感觉的真实。(历史的变迁,关注的焦点在变化,工业革命时代科技的进步,给现代艺术带来了强烈冲击。)在这个时代,色彩从附属一跃而成为主角,色彩本身成了作品表现的对象,色彩被诠释得清晰可见,被演绎得光彩照人。

二、色彩与情感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在与人共同生活的长期磨合中,都会与人的情绪形成某种联系,与情感产生某种共鸣。生活中的色彩应用以及人的无意识色彩取向就深刻反映了色彩与情感的紧密联系。比如,白色的纯净,黑色的诡秘,红、橙的热烈,蓝色的沉稳安宁。现代派艺术大师就是发现色彩的这一情感特征,因而可以做到仅仅用色彩来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不需要借助任何清晰具象的形。只要色彩,它们之间的奇异搭配,完全可以传递某种情绪,如:蓝调酒吧、雅灰书屋、粉色果汁、暗红烈酒……

三、民间用色与心理

我们常用“乡土”来结论民间作品的色彩搭配,原因就在于民间艺术品的色彩无一不红黄蓝绿、五颜六色,无一不尽纯、艳、亮之色,而且用色之多,映入眼中的可谓一“花”字,用句古诗,那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暂且不论这其中乱得有序、乱得有理,只分析一下这些民间艺人的用色心理,乡民百姓,无论是生活在西北的、岭南的、黄土高坡的,无论是山上的、海边的、草场的,他们日常生活大都是单调而艰苦的,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中缺少调剂,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渴望热闹、醒目、鲜艳,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鲜亮、丰富、喜庆,这个愿望就用色彩最直接地表达在了他们的节日、婚嫁、工艺品创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作品中,断少不了红色,传说中的仙女着红衫红裙、新娘的嫁衣盖头、新生的宝宝肚兜裹布……红色是所有色彩中最有刺激性、最热烈的一个,表露了辛勤劳动的百姓们对生活的一腔热情。反观,热闹喧嚣的城里人追求雅、素、静的色彩也基于这种互补心理。

四、黑白世界的独特美感

黑白一般被称为无彩色,作为广义上的色彩,黑白艺术也是对作品色调上的处理——在彩图兴盛的今天,仍然有黑白艺术一席之地。

比之有色彩,黑白调作品看起来简洁、明确、主题鲜明。比如木刻版画,虽然单纯黑白显得有点简单生硬,但很有力度。而如果让多层灰调的介入,其细腻的表现不亚于彩色,比如素描,并不乏丰富柔和的艺术魅力。

篇5:无法走近你随笔

很久不见了,有种想见你的冲动,却又说服自己,见了不如不见,见了又如何?心里还是有小小的期盼。能见见你。

说好了在集市上见一面的,却没说具体的时间地点,相信会像以前心有灵犀,一定会见到的,内心无比确定。

一个人在集市上转一圈儿,连个背影也没见着。一定会见的,自己安慰自己。也许会比较晚点而已。耐心的等着,顾盼着,眼看一个中午过去了,也转几圈儿了,还是没等到。自己也太认真了,也许他和我开玩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心里很气,回到家,手机传来他的短信:“咋没见你?我很早就去了,转两圈没见你就回去了”。还好,心里没那么气了,总算不是开我玩笑。不免心里酸酸的,原来我们早没有原有的默契。我们没选择相同的时间去,就这样错过了。我们总是在错过彼此。

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伤心的事,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说:“你以后不会一个人面对了,还有我啊”。可我孤独无助的`时候你在哪儿﹖你只是给我安慰,说说而已。我却无法走近你。

有时我会很脆弱,会不争气的流泪,你说:“以后不要哭了,勇敢一点好吗?”。你的话让我哭得更厉害,你戳痛了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没有你我怎么勇敢?是不是我太过依赖于你,才让你的手放开,我不想这样。对你太爱,才会太依赖。却加速了你的离开。

我无法控制我的情感,也挽留不住你的离开。

爱一个人就会抓得很紧,即使很痛。即使受伤害。因为情不自已。

命中注定,明明很近,却又缩短不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执着什么会被什么所伤。在乎什么会失去什么。想抓住的却偏偏要逃离。总有那么多无奈。

篇6:走近乌镇经典散文

大自然的绝妙之处在于造就环境之美,环境的杰作在于塑造杰出人物。江南水乡乌镇就是造就文学巨匠茅盾的古老城镇。

我最早认识乌镇是早年上高中时读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那水乡的秀美以及小桥流水的韵致,本身就是一首婉约诗;老通宝的古朴勤劳,和多多头的倔强叛逆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阳春3月,趁到杭州公干之余,在浙江《家庭教育》杂志社沈社长等陪同下,我们驱车来到乌镇。乌镇已非想象中的乌镇。这里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汽车来往,人声嘈杂,已嗅到现代化城镇的气息。然而,沿河两岸还保留了镇中心古老街道的旧貌,依稀还能看出昔日的风采。

乌镇已有两千年历史。春秋是吴越疆界。公元前5,吴国驻兵防越,故名“乌戍”。后来越国灭吴,越国诸子中有一乌余氏封于此,故改称“乌镇”。乌镇座落京杭大运河之旁江浙两省交汇处,俨然是江南水乡一颗璀灿的明珠。

这里尽管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但令人遗憾的是,乌镇被遗忘而名不见经传,自从一百多年前诞生了文字巨匠茅盾,乌镇才蜚声海内外。

我们去乌镇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天空灰蒙蒙的,古老的乌镇像一位苍桑老人,戴着黑青色毡帽,套着对襟马褂,镶衬着白色裙裾,似乎坐在一艘大乌蓬船上,悠悠的河水荡开波纹又迅速缝合,抚平历史的苍桑。整个乌镇笼罩在薄薄的烟霭中,显得愈发古朴、典雅,略带朦胧和神秘。

走近乌镇,我们逐渐看清“乌镇真面目”。我们沿着河岸,这河岸是青石板铺的.道路,宽约2-3米;这河叫东市河,河宽约10几米,河水绵绵的、悠悠的样子。青瓦白墙典型江南水乡房舍倒映水中,临河几根石柱子顶着犹似北方阳台的房间,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那神情似乎对远方的来客表现出一种自豪的样子,那是一种对文学巨匠茅盾的景仰而产生的豪情。

我们在河埠头看到一条练武船。船上几位年轻的后生持枪刀对打,在铿锵锣鼓的催动下,愈打愈烈;隔河观众越来越多,且不时地爆发出雷鸣般掌声。据说这是乌镇传统的节目。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经久不衰,流传至今。体现这一带蚕乡农民尚武精神。街两旁是刀削般木板房,赭石色的油漆斑驳,我感受到百年沧桑;石板路坑坑洼洼,留下了历史的足迹。是近百名进士举人留下的足迹,还是文学巨匠茅盾履痕,实际已无从辨认。我看着看着,仿佛从历史的尘封中走来了一位浓眉大眼,宽额头高鼻梁,西服革履的中年汉子,他在漫步,他在思索?那不是30年代的茅盾吗?他也许正在构思长篇巨着《子夜》呢。

我急看门牌,那不是观前街17号吗?由陈同志书写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赫然悬挂在一个黑漆大门上方。那是一座清代建筑,四开间两进砖木结构的旧式楼房。据说是茅盾的曾祖父沈焕在武汉经商赚了钱购置的房产。楼房二层坐北朝南,面临观前街。茅盾187月出生在这里,他在这里度过童年的生活。

茅盾老房后面是块园子,1934年茅盾用自己的稿费,在这里亲自设计盖了三间平房作为书斋。他的中篇小说《多角关系》就是在这里创作的。在茅盾故居对面是一爿商店,那是《林家铺子》的原型。其实,何止是《林家铺子》,茅盾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都是以乌镇为背景创作的作品。

乌镇孕育了伟大作家,作家又创作出伟大作品。

走出茅盾故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坐在东市河弓形桥上,望着古朴典雅、高高低低楼房(二层与平房相间),看着河边绿色的柔柔的柳条像纤秀的少女在边歌边舞;桥下软软的河水闪着粼粼波光。乌镇正像一首抒情诗,情深深,意浓浓,激越心胸;乌镇又是一部长篇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诗的意境,小说的情节塑造了文学巨子茅盾。

篇7:读《走近经典》有感

婴儿靠优质乳汁的哺育发能健壮,青年靠精神食粮的丰富方能长足发展。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个朝代,阅读是获取精神养料的极其重要,极其有效的途径。

处在学生时代的我们,对自然、社会、文学艺术、古代、现代的、东西方的读物,都要有所涉猎,开阔视野,这对我们十分有利。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学习繁重,一定没有时间去阅读大量的书籍。所以《走进经典》一书就是为我们高中生度生订作的。它让我们轻松地去阅读,获取全面的知识,作为我们高中生,很有必要去读这本书,它会让你受益菲浅。

《走进经典》的编者们有这样一个信念:让学生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果。所以,这书没有从文学史的角度,也没有从科学史的角度去编排,它的特点是“散”,意在让学生广为涉猎,接触不同的知识。

我手中的这本《走进经典》编排上分20个部分,有浪漫诗情,盛唐之音,至美纯情,纯真年代,品味苦难,挑战生活,科学精神,……

在每一章节前,都有一段文字介绍标题的含义和所例文章的特点,在每一章节后,都有“知识卡片”介绍所例范文的作者的情况和作品的内容。这种编排,让我对此书很有兴趣,为它的创意,更为书中的内容。

在“浪漫诗情”这一部分里,摘抄了徐志摩的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夜阑人静,我品着香茗,默默地念着这首诗,一丝伤感,一丝宁静,感受着那份诗情,那份浪漫,那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在“刀光剑影”中,节选了二月河的《雍正王朝》,看着作家笔下的这一王朝,又回想着历史上的这一时期,感觉到了一丝差异,不过二月河的《雍正王朝》更能打动我,使我震撼,让我感受清王朝卓越的历史。

在“源头活水”中,摘录了中华五千年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经典,诗经的诗句朗朗上口,歌颂的.都是最平实的东西,五千年之诗国皆饱受“诗经”的滋润哺育,我不禁也念到“兼葭苍苍,白露为霜”……谁说历史与现代不能相容,五千年风雨过后,我们依然能从中读出那永不干枯的文化血脉,

在“荒诞的存在”中,我接触到了从未涉猎的荒诞剧。没有完整连贯的剧情,有的只是零乱的舞台形象,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胡言乱语,极度夸张,违反逻辑的行为状态,这就是荒诞剧,不过,看了两则莫名奇妙的荒诞剧节选后,细细回味,倒也能感受到这所要表现的主题。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闹剧也有另一层含义。

在“守望蓝色”中,介绍了专家对海洋研究的成果。两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文章,介绍了海洋的生物,海洋的资源。我通过这些文章守望大海,守望蓝色的大海就是拥抱希望,放飞梦想。

这本书共20章,章章精彩,古今中外的各类文章皆有展示;篇篇都是在人类精神历程、文化历程中卓有建树的。读《走进经典》,咀嚼,品味,感受,领悟,真正地走进了经典之作。

篇8:走近经典-心情随笔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走近《红楼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思考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而不朽的古典小说, 位于四大名著之首。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丰碑, 而且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它的内涵之丰富, 流传之广远, 影响之深远, 没有作品能与之媲美。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要借助经典的魅力, 让经典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灵, 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让学生从“走近”名著到“走进”名著, 真正喜欢上《红楼梦》这部魅力四射的经典名著。

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 我对“走近《红楼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作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莫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片语时———以文本为切入点, 激发阅读经典兴趣。

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就是《林黛玉进贾府》, 同时, 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我说《红楼梦》”。由此, 教师不妨以“走近《红楼梦》”为主题, 开展一系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大部分学生都曾看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对其中的人物、情节、诗词名句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但是他们对书中所涉及的人物形象的理解、语言特色等没有更多的了解。针对这种状况,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假期通过上网在线阅读, 到图书馆搜集资料, 认真阅读《红楼梦》原著。同时, 还可邀请红学专家担任学术顾问。通过文本的学习, 以文本为契机, 使得他们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经过一定的阅读准备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合成专题小组。考虑到学生与名著的距离, 不妨由浅入深, 从学生好做、易做的专题入手, 让学生有事做、有话说, 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的兴趣。这些专题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原著的兴趣。

例如, 根据多年教学发现,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传奇身世往往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走近曹雪芹”的专题开始, 引导学生上网查或到图书馆搜索资料。再如很多红学爱好者对《红楼梦》中所用到的大量的谐音、谜语很感兴趣, 而这些内容趣味性较浓, 并不艰深, 故学生可以从“谐音拾趣”、“神秘的谜语”等研究角度进行研究, 在小组内交流, 最后, 各小组可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莫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片语时”。在教学中要以文本为切入点,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正如《中等职业学校新课程标准》所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适应生存、生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院校语文课程。

二、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以专业为融入点, 多元化解读经典。

《红楼梦》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奇书, 因此, 教师可以联系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实际, 引导学生再回到原著, 寻找发现与本专业相关的红楼文化现象, 并结合自身的理解, 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般的职业院校, 专业门类很多, 这正是职业院校进行《红楼梦》学习的优势所在, 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必定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下面以旅游、财会、管理、烹饪四大专业为例, 谈谈具体做法。

例如, 在前一阶段感性学习的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再次形成专题小组, 从“我的专业我的红楼”的角度, 先在小组内讨论, 再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发言。旅游专业的同学可以充分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部分的文字, 根据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路线, 为大观园写一份导游词;财会专业的同学不妨细读原著中荣国府年终收支部分, 为荣国府年终收支算一笔细账;管理专业可以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看出现代管理学;烹饪专业的同学不妨好好研究一下书中的茶文化、点心文化等等。有了这些引导, 学生必然兴趣盎然, 越来越想找到更多的资料。不管学生能做到哪一步, 他们都在一步步走近《红楼梦》, 教师要鼓励他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因为这些都是个性的, 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认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职业院校的《红楼梦》教学以专业为融入点, 让学生学会多元化解读经典,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

三、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以育人为出发点, 与经典同行。

职业院校学生走入职场较早,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职场中人是每个职教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名著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名著来悟做人。而《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重点。

如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物的喜好分成“爱憎分明的贾宝玉”、“我眼中的林黛玉”、“才貌双全的薛宝钗”、“脂粉堆里的英雄王熙凤”等专题小组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与研究。先在小组内讨论, 再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发言。

以宝黛二人为例,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人物会有自我不同的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小说中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少女的艺术形象。曹雪芹在黛玉和宝钗身上, 都倾注了所有的爱心, 在她们身上, 都有许多可爱的地方, 也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如果说能够把她们两人的优点相加, 缺点都去掉, 那么就成了完人了。林黛玉带着不妥协的坚持死去, 薛宝钗因懂得圆融妥协而活下来。其实, 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 如果人们在内心能像林黛玉一样有自我的坚持, 在外又能像薛宝钗一样与人随和相处, 能够在这两者间平衡, 就是人生的大智慧。通过这些, 教会学生正确评价书中的人物形象,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在对人物赏析理解的过程中, 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信对他们走入职场, 演绎自己的职场人生会有一些有益的启发。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名著教学中坚持以育人为出发点, 必能与经典同行。

当然, 职业院校名著的专题教学还有很多途径和方法, 例如书中的诗词曲赋, 也是教学的一个亮点, 因为作为语文教学, 最终要回归语文。尤其是经典, 更要回归它的人文内涵。我们在教学中要紧扣文本, 在实际运用中感受名著的语言魅力, 真正意义上走进名著, 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通过以上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研究, 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展示他们的成果, 学生的心情是激动的, 学习的兴趣是浓厚的, 学习的热情是高涨的, 课堂的气氛必定是热烈的, 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学生从做中学, 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的可塑性、创造性、探究性、参与性都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参与者、引路人。让学生带着目的学, 学生才感兴趣。学生只要言之有理都是成功的, 这些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很有好处。相信在这些专题学习之后他们会越来越热爱语文, 越来越热爱《红楼梦》, 在语文知识增长的同时, 也使自己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得到发展与升华。

其实, 阅读经典, 就是用精华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走近经典, 就是用智慧呵护我们的心灵净土。触摸经典的温暖, 我们便能得到一份聪慧, 一份力量。因为, 经典名著《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书, 将来也永远地要说下去。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哈尔滨出版社, 2004.

[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

[3]张爱玲.红楼梦魇[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

[4]周汉昌.红楼谜语解[M].香港天马有限公司, 2006.

篇9:走近经典 守正创新

元代的郝经在《移诸生论书法书》中说得透彻:“夫书一技耳,古者与射、御并,故三代、先秦不计工拙,而不以为学,是无书法之说焉。道不足则技,始以书为工。后寓性情、襟度、风格其中,而见其人,专门名家始有书学矣。”二千多年来的书法发展,正是一个由技进入艺、由艺近乎道的过程。就每一个书法家而言,正是通过在已经基本定型的书体中加进自己生命个性积淀,使书法艺术不断嬗变而成为总体文化发展历史中的书法个体创造。

一、生命与精神上的经典书法情结

认识申万胜多年来,一直为他那军人的豪爽和书写的酣畅而感动。多年前,万胜先生送我一册《〈红楼梦〉诗词书法集》,从行笔中分明能够感到其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经典的走近。其后参加过很多展出,观赏过他不同时期的作品,感到他的书法风格在“走近经典”中渐渐发生变化,尤其在《书情画意—申万胜袁武书画作品集》,更真实地感到他书作中大气磅礴与率真自然的统一。

其后,“申万胜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申万胜书法集》同时首发。走进展览大厅,一种军人之武与文人之雅的气息扑面而来,经典书风的精微与书家自我的笔墨精神相统一的大气象充溢展厅。展览37幅作品大多为八尺以上巨制,气势夺人。作品依据书者对书法的审美理解分为三个相关的思想递进境界,第一是“追习经典”,意在通过与古代经典接气,临习历代经典法书,而达到心意相通,笔墨相连;其二“遥契前贤”,感怀先贤襟抱胸怀和艺术境界,从历代名诗佳篇中获得创作灵感,从中找到度人金针的艺术感悟;其三,“直抒胸臆”,将经典笔法和先贤精神作为自己创造的文化底蕴,然后直抒胸臆,书写自撰诗文作品,获得创作的大快乐大境界。三个环节互相关联,显示了申万胜对展览整体设计的文化高度,呈现了书家传统功力和守正创新的精神追求。故而,申万胜既有军人的威武刚毅,又有文人的君子风范和大家气象,堪称从政有成、治学有成、为艺有成。

二、书法理论高度决定创作深度

申万胜有自己独到的书法理论和书法文化战略思想,他认为:“当前中国书法艺术呈现蓬勃高涨的态势,书法家应该抓住机会大显身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推动书法艺术的更大发展,创作出更多富于时代精神的好作品。作为国粹,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的书法界仍然承担着如何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这个重大的课题。面对书法传统深厚的积淀,书法创作还是要强调在尊重传统、坚持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置身于传统艺术的土壤之上才能谈创新、谈发展,这才是今天书法艺术繁荣的根基所在”。

申万胜的理论对当代书法走向有明晰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追问:21世纪的中国书法,是否仍然跟着西方美术实验走?是否还亦步亦趋地按照西方的美术规则、形式结构去追逐?是否应当反思行为书法、观念书法、现成品艺术、涂鸦艺术、构成物艺术等究竟给东方书法带了什么命运?究竟为书法注入了何等的反文化精神元素?我与他多次恳谈中面对了这些前沿问题,并达成基本共识:中国书法不应在美术化的道路上因袭下去,而应从自身发展本体依据出发,寻找到一条传统和当代结合的最佳道路,创生出具有东方审美意识和西方大众能够接受的新世纪书法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中创新,在走正道大道中开拓新的境界—“守正创新”。换言之,传统是首要的本体论命题,创新是它的价值论命题。

在解决了书写理论之“道”的问题,对于书法技法之“器”的问题,同样需要重视。我注意到,申万胜无论是书写《红楼梦》诗词,还是“经史子集”内容,都与北大书法所提出的“文化书法”精神暗合。在我看来,书法书写的内容是大文化根基—文字魔方、“经史子集”、名言警句、文化感悟等。细细观赏申万胜的书法内容,那些古往今来哲人睿智的哲诗或智慧话语,关乎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身份的重要话语,为他的书法形式美注入了文化重量。申万胜书法鲜明地表征出军人书法家对“壮美”审美境界的自觉追求,他青睐魏晋书风,上接秦汉之气象,下承宋明之书意,碑帖融合,气格洞达,将自我性情与历史文化名人书法意趣相契合,其独钟行草的潇洒开阖,在五种书体并重中追求行草的拙趣与雅致、空灵与浑厚、精细与阔大美的统一,大到丈二多屏,小到斗方扇面,都在沉雄洒脱中寓老辣生涩,结字、线条、章法、气象都道法自然不假修饰,在匠心独运中以沉雄宽博的美感面目示人。

在我看来,书法是通过一定技法的文字书写所获得的结构化的文化精神形态。这意味着:首先,书法初级阶段面对的主要是“一定的技法”,技法是书法初级阶段的表征,是到达文化大道的基础和关键;其次,书法中级阶段,则是“文字书写”中的“结构化”,是“由技到道”或“技近乎道”的中介环节;最后,书法最终要达到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境界,是超越了技法之上对“文化精神形态”的呈现—无法而至法的文化之道。申万胜将书法置于当代中国崛起的文化大语境中加以观照,坚持书法的文化根基性,力求在爽利的书写中内涵浓郁的书卷气,将军人的威武刚毅与文人的儒雅洒脱整合起来。正唯此,他的书法才能在运用技法中又超越技法之上,最终达到文化精神内核的书法艺术境界。

在申万胜看来,书法的形式不仅有笔法、章法、墨法等,还有黑白对比、强弱对比、结构对比等艺术辩证法。而且书写装裱形式、文房雅趣布置、张挂的空间文化氛围等,代表了书法家和欣赏者的审美趣味和人生观价值观。确实如此,尽管书法形式技法层面是以技为主,但不难看到,这个层面仍然洋溢出浓郁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要素,是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非常靠近文化一端。申万胜注重线条的质量和墨色的变化,精心于结字的阴阳向背腾挪避就,注重点画的八面出锋纵横使转。其结字横竖波磔,刚健爽利,方圆兼施,墨色枯润对举,在苍古与华滋之间尽显其勃勃的文人气息。

三、文韬武略的君子书风

申万胜的书法初看似乎文化气息太浓,而有些缺乏生猛鲜活的个性,其实细看很有个体人格特点。申万胜坚持文人书法的性情书写性和温婉内在性。他遍临诸帖,尤其在历代经典上用功最勤,早年精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文徵明诸家,中期全力体味王羲之、张旭、怀素、王铎行草书的境界,有时候达到了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程度。他在书法上用心、用志、用情很深,可以说对书法艺术有一种他人所不及的发自内心的挚爱酷爱,书法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筋骨血肉。他能放弃其他业余爱好,经常闭门不出地读帖默帖,每有心得便挥毫落墨。这种文人的严谨深刻和军人的豪爽豁达使他的作品充满阳刚之气,在大气盘旋和大度洒落中获得拙雅沉雄、浑厚高古的美感,尤其是经常在笔断意连的跌宕映带中带出古隶北碑的“有意味”的线条,更让人眼前一亮。每当我看到一丝不苟的十几米长卷和丈二条幅,都感慨相较而言自己在学术之余所下书法功夫太少太少。

在我看来,申万胜的书法是“文化书法”的一个典型。他坚持认为:书法贵在“诚”。心灵情感是书法第一生命,笔墨由心表达出生命的真实情趣,因此适性达情,率意诚心的下笔心灵状态决定了呈现在纸上之书,是一种凝重内敛和自由奔放的统一,将优雅的帖学风貌和碑的奇崛之风整合,故而能于隽逸宽绰中展示刚柔雅拙的多种态势。他尽情挥洒在自己的书法世界里:蝇头小楷,檗窠大字,或小如书札便笺,大如册页长卷,形式结构多样多式—条幅、中堂、横幅、斗方、册页、联屏、楹联、扇面、尺牍、匾额、榜书,几乎都不在话下。而内容则尽可能出经入史,具有学术历史的厚重感。帖学为主的书写中又融北碑的气势和内敛,使其下笔果断爽利,厚重涩行。

nlc202309030135

在时下书坛遭遇西方美术冲击的迷惘,书家缺乏东方文化定力的状态下,申万胜的书法不随波逐浪,而是在读万卷书中下功夫,沉潜于古典传承的精神生态世界里,去感悟书法与文化醇厚和谐的内在命脉。他在章法的参差错落、起伏迭宕中又有一种宽博大气,在遒劲的涩笔中把捉凝练优雅的神态,并在书法线条自由言情中获得精神超越的“书法载道”性。从他的作品凝重的形式和意态潇洒中,可以辨析出他生命存在形式的复杂性—他在个性化的书法语汇里,体现出生命不断求索不断拓展的踪迹。

当代中国书法缺少的正是申万胜的这种书法整体性思考和长期性眼光。他认为,书法不是技术的叠加,而是主体生命参与的理解和体验的文化活动,这已然超越了作为门类艺术的狭隘思考,应该从西化的形式主义书法中超越出来,追求书法文化温润的人格内涵、恢宏的意义表达、美妙的诗意呈现和广博的人间关怀,以空灵、高迈、宏大、温馨构筑人类艺术精神生态。近些年来书法文化的蓬勃兴起,表明中国作为书法原创国重兴国粹、再创辉煌的文化自信力。提升书法的文化品位,张扬书法艺术的文化意识,不把传统变成文本,而要变成一种精神从每个人身上流过去,意味着书法创新是一种学术文化艺术创新,可以说,文化是书法的本体依据,书法是文化的审美呈现。

我与申万胜的多次讨论,使我们在当代书法的文化定位这个书法发展的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书法原创性和寻找国际审美共识是“文化书法”努力的方向,只有真正的原创型书法家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书法大家。当代中国书法最大的课题在于寻找一种国际性的“审美共识”—把结构张力、笔墨情趣以及幅式变化这些语言从本民族传统的审美空间扩散到更大的现代文化空间中去,形成一种国际性书法审美形式通感或基本共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借鉴西方一些现代艺术的形式通约,融入本土文化内容,使之充实而具备现代形式美感。在这个过程中,书法内容将更多变成意境,书法形式将更多变成语言,最终达成新内容与新形式的完善结合,变成国际性的、具有审美共识性的书法美。可以说,书法不仅仅是东方化的审美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的审美需要。

四、诗文书法的全面延伸

申万胜不仅是一个书法家,更是一个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艺理论修养的作家,出版有《南美散记》等文学著作。他在文字的徜徉中感受文学之美、书法之美、生命之美。古老的中国书法伴随文字的生成和意义的交流而出现,又伴随着抒情达意和文化转型而向今天的人们显示其魅力。

万胜先生已然找到了自己的“书法中国”的独特语汇,保持自己在现代性中的那份清醒的中国性和中国身份意识。他在全球化视野中,注重书法艺术的传承和不断创新,反对传统与现代互相对抗的文化意识,强调书法文化的身份书写,使得书法能够在传承传统精髓的同时,又具有21世纪全面创新的面貌。因此,他张扬自己的生命意识于书法线条中,又将书法线条呈现于生命意识或者说是浓缩为生命意识,将书法艺术笔法本体研究与自己创作经验联系起来,以书法艺术构成最基础的元素“线条”为突破口,获得自我书法艺术性的整体提升。

其实,很多书家都在为书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诸多问题所苦恼。书法家普遍感到全球性语境与本土文化紧张之时,中国书法到底怎样面对国际?如何既坚守书法文化的本土性又不僵化,以创新来契合普泛性的艺术阐释框架和国际欣赏趣味?在申万胜看来,传统不必反,历千年而不消亡并传承至今的传统本身已是经典!传统不是凝固的,而是向前发展的,人就生存于传统之中,就如我们生活在语言中一样。

无疑,申万胜是一位诗文书法全面发展的艺术家,一位坚持走近经典并守正创新的书法家。从他的书法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大写的人”的精神魅力和书法文化的美学魅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宋建华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学校下一篇:亲情伴我成长 .doc